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024-09-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9篇)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

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分析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理解十七大报告精神的一把钥匙。

——

1、经济发展: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结构性矛盾突出,粗放

型增长付出了够大的资源、环境代价。

——

2、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等改革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突出。

——

3、人民生活:农村2000多万低保人口,几千万人处于低水平温饱状态,城市2000多

万列入低保的贫困人口。

——

4、发展的协调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很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

明显,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

——

5、民主政治: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

体制还有待于完善和发展。

——

6、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总体水平和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和我国国际地位不适

应,不能满足人民群众需要。

——

7、社会建设和管理: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民生问题突出。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心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

8、对外开放:我国已转变为开放型经济,仍然是发展中国家,同国际社会联系日益紧

密,分歧摩擦也随之增加。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二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 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 在经济、政治、思想等领域, 都既存在着社会主义因素, 又存在着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结构中, 存在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在政治结构中,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在文化领域, 存在着包括资产阶级思想在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但是, 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又都处于领导地位, 即经济上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的领导地位, 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 文化上无产阶级思想 (共产主义思想) 的指导地位。这些社会主义因素, 保证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后, 不失时机地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并在这种经济基础上进一步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为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开辟道路。

2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及现代化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 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商业采取保护的政策, 使濒临危机的民族工商业得到新的发展, 从而创造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基础, 即生产力基础;二是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 不仅有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更重要的是还有处于领导地位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这些先进生产力更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

3.1 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

1952年底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化三改造) 。因此, 20世纪50年代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多种经济成份即为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同时并存。其中, 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居于领导地位, 但非社会主义的经济仍占有很大的比重。

过渡时期又称为社会主义革命时期, 政治领域的任务就是消灭剥削阶级,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经济领域的任务就是把非社会主义经济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

3.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的, 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 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因此,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主要表现为一下三点:

(1) 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 市场经济在国家的宏观调控下, 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由经济特征可以看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园, 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 逐步转变为全国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 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 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 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自强不息, 锐意进取, 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 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20世纪50年代过渡时期的经济特征是由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以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所决定, 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则是由我国现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所决定。落后的生产力引起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初级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然后再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是, 我们必须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特征, 充分发展生产力, 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目标, 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摘要:分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滤性质与主要矛盾和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 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滤时期的经济特征。

3.浅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篇三

[关键词]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理论 基本制度

党的十三大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出了准确地把握这一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依据

(1)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根据来自于马克思主义。同时又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思想的深化。

(2)历史依据。主要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经验教训。邓小平同志指出:“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现实依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提出,现在搞建设,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并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此为根据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经济建设发展的战略、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任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1980年4月由邓小平首先提出而逐步形成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最初萌芽于1980年4月21日邓小平与阿尔及利亚代表团的谈话中,他说:“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我们过去就是吃‘左’的亏”。在这里,邓小平虽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念,但已具有“初级阶段”内涵。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的论断。十二届六中全会初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关系和道德水平方面的状况,十三大报告中,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完整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十四大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加以概括,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历史阶段,我们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国情,超越阶段。十五大报告全面深化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强调指出,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进而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历史地位、历史进程和基本纲领等方面加以全面的分析和论述,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达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基本特征、主要矛盾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特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即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的阶段。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初级阶段,只有全面的把握这两层含义,才能同“右”的和“左”的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逐步摆脱不发達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在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1956年9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在总结正反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之所以在实践中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气势磅礴推动作用,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它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事实。

总之,我们只有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来理解初级阶段,在承认初级阶段的现实基础上来建设社会主义,才既能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又能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错误主张,全面正确的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参考文献:

[1]吴树青.毛泽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高等教育版社.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篇四

姓名:牛冰班级:金融1111专业:金融学学号:1102110148

基本经济制度含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内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既包括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公有制经济,也包括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其他所有制经济。没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就不能确保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没有其他所有制经济,就会脱离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脱离初级阶段的实际。因此,既不能因为公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而将它们排除在基本经济制度以外,也不能因为它们属于基本经济制度而认为也是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能够把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初级阶段的现实要求有机统一起来,这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重大一个是的突破和创新,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依据: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还不高,发展还很不平衡,需要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适应生产力的要求;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发展社会主义服务。

基本分配制度含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内涵: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方面的体现,只有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才能体现公有制主体地位的最终实现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才能保证人们相互之间在平等经济关系基础上建立和谐经济利益关系,才能保证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前进。当然,也只有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才能保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的实现。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篇五

图一,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结构变化;

图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所有制结构变化

然后课堂思考,并议论这种变化的客观原因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六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B.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的基本情况 C.中国人均资源水平低的现实 D.生产力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

2.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是()C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D.毛泽东

3.毛泽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两个阶段的思想时,正在研读的主要著作是()B A.《联共(布)党史教程》 B.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 C.李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D.《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 4.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概念的是()A A.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1982年十二大政治报告、C.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 D.1987年十三大政治报告

5.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制度、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的是()B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D.十五大

6.江泽民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长历史进程中的()B A.初级阶段 B.初始阶段 C.准备阶段 D.起步阶段

7.现阶段,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同志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C 的科学判断。

A.基本情况 B.基本矛盾 C.基本国情 D.基本任务

8.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在社会发展阶段上,我国()D A.已经进入小康社会 B.正处在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过程之中 c.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下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正确的是()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尚未建立的过渡时期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必须经历的起始阶段

D.只要党的政策正确,我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可以逾越的,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10.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之所以必须经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的阶段,是由()D决定的。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

B.新民主主义革命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状况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生产力发展状况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D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B A.社会主义社会的起始阶段 B.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C.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 D.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1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基本特征是()A 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阶段

D.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1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起点是()B A.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B.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C.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1987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后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其所要实现的历史任务来说是()C A.发展生产,解决人民温饱的阶段

B.加快发展,实现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阶段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阶段 D.完全实现现代化,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阶段

16.在新时期,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进行大规模表述的是()B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 C.1982年十二大 D.1987年十三大 1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人民群众同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的矛盾 B.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与保持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 C.实现共同富裕与社会分配不公之间的矛盾

D.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8.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B A.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增强产品供给能力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D.改革 19.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同时,又正式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是(A.1982年十二大 B.1987年十三大 C.1992年十四大D.1997年十五大 2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2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B A.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 22.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23.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是()C 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三个有利于”标准

B)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核心和主体是()D A.经济建设 B.改革开放

C.四项基本原则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5.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指()D A.改革和开放 B.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C.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D.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26.现阶段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A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B.党的基本路线 C.党的思想路线 D.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2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生产力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上说的 D.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政治体制上说的 2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是()C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

C.经济建设D.对外开放

29.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C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A.经济体制改革 B.改革开放 C.经济建设 D.政治体制改革 3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目标是()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C.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D.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目标就是()A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B.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3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A A.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 33.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A A. 基本纲领 B。基本路线 C.基本方针 D。基本政策

3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是()A A.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 B.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 C.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D.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35.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任务的是()B A.1949年全国政协 B.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大 C.1956年八大D.1964年三届人大

36.我国现代化任务经历了由“两步走”到“三步走”战略的变化,提出“两步走”的是()D A.七届二中全会 B.1954年全国一届人大

C.1956年八大 D.1964年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周恩来的政府工作报告

37.新中国成立前后,最早提出把我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实现国家现代化构想的是()A A.七届二中全会 B.七届三中全会 C.七届四中全会 D.党的八大 38.邓小平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B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79年接见外宾时 C. 1982年十二大 D.1987年十三大

39.新时期正式提出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是()C 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十二大 C.1987年十三大 D.1992年十四大

40.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C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C.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41.我国进入现代化进程新阶段的标志是()D A.十六大宣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

C.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 4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是()C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C.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D.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43.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主要表现,在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D A.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B.城乡市场繁荣,商品供应充实,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开始出现由生存型消费到发展型消费的历史转变

C.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明显 D.人均GDP值达到1000美元

44.在20世纪末,我国初步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A A.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B.由贫穷到富裕

C.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跨越 D.由短缺经济到过剩经济的历史性跨越

45.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C A.有利时机 B重要契机 C.重要战略机遇期 D.大好机遇 4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C.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7.对初级社会群体特征的探析 篇七

第一, 规模较小, 成员有限。这是由于初级群体是以感情为基础所决定的, 少于两人的不能称之为群体, 超过了30, 群体成员间相互接触会减少, 感情交流也会减少, 亲密的人际关系如果向疏远的人际关系转变时, 初级群体就会转变为次级群体。

第二个特征是成员间有经常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这一特征其实也是由于成员较少所决定的, 成员较少, 成员间彼此互动的机会相对而言会增加, 感情也会增加, 彼此之间了解之后关系也会更加的亲密。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这一特征, 用靠近同学们的例证来加以说明。例如, 在一个70人的班级体中, 请同学们思考你和每个人是不是都有经常性的面对面的互动, 答案时否定的。那再请同学们思考, 在一个8人的寝室中, 你和每个人是不是都有经常性的面对面的互动, 答案时肯定的。在这样一个对比中加深同学们的印象。

第三个特征是初级社会群体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这一特征是因为在初级群体中, 成员间没有明确的分工, 因此在这个群体内, 成员一般不可能仅仅保持一种角色。比如在家庭当中, 家务的承担, 经济的来源没有规定必须由谁来承担, 家庭成员都可以兼任, 请同学们思考自己家庭中做饭、洗衣、挣钱、购物这些角色是不是由某个特定的家庭成员一个人承担, 在否定的回答中加深对多重角色的理解。还比如在家庭当中, 有些角色是既定的, 比如父亲、母亲、子女等等角色是既定的, 但是成员除了演绎这些既定的角色以外, 有时候也要演绎一些非既定的角色, 比如, 父母有时候需要扮演子女的老师和朋友这样的角色。

第四个特征是群体成员的难以替代性, 初级群体成员相互依存, 有着多重角色, 因而某个特定的成员是不会轻易被他人所取代的。例如, 家庭中某个亲人的去世会给我们心灵上蒙上一层阴影, 原因就在于成员的不可替代性。但是在次级群体中, 例如工作单位, 当某个职员离职了, 单位会立刻找一个可以从事该工作的其他人来接受该同志之前的工作, 而并不会因为这个成员的离开而导致机构功能不能正常运转, 成员的替代系非常强。然而, 在家庭中, 如果父母亲一方不幸去世了, 家人将承受不能言语的痛楚, 留下来的一方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家人都将不可代替逝者生前的所为。

第五个特征是初级群体的凝聚力和持久性强。这是因为群体成员间熟悉和利益休戚相关所决定的。由于利益休戚相关, 导致了群体的群体意识很强, 群体意识强。尤其是在面临群体与群体之间利益冲突、荣誉争夺时, 成员往往表现为高度的一致性, 同仇敌忾, 团结一致。而且就算私人之间有些许的矛盾, 在群体利益的面前也会议群体的礼仪为主, 如果某个成员表现出了偏离或者背叛, 将会遭到其他成员的严厉反对和排斥, 有可能还会面临其他的严厉制裁。比如, 当两个班级在争夺篮球赛冠军时, 自己班级所有成员会形成一个整体, 为班级加油助威, 以自己班集体的荣誉为荣, 当某个成员表现出来的偏向性是指向另外一个班级时, 群体其他成员会对该成员表现出排斥, 甚至一些过激的行为。

第六个特征是初级社会群体的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手段。由于初级群体的成员间彼此熟悉, 关系密切, 因此在群体控制上主要依靠舆论、道德、习俗等非正式手段来控制, 很多时候靠个人自觉。比如说, 在家庭当中, 处理关系或者问题一般都不需要依靠法律制度, 请同学们思考在自己的家庭中, 家庭经济大权由谁掌握, 家务由谁承担有没有法律的约束, 答案时否定的。但值得提醒同学们的是当初级群体成员的行为本身违反了法律法规时, 群体的控制会有法律法规介入。比如, 家庭暴力、子女不赡养父母、父母不抚养子女, 这些都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违反者将受到相应的制裁。

参考文献

[1]关振华.社会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5.

[2]龚维斌, 马福云.社会群体与群体性事件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2011.

[3]杨建华.冲突与弥合:社会群体冲突及调节机制的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八

【关键词】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

任何领域的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着矛盾,每一事物的发展都自始至终存在矛盾。可以说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过去、现在和将来存在着矛盾,自然、社会和思维也存在着矛盾。矛盾构成了事物,也构成了世界。任何事物的运动发展都是由矛盾推动,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它们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认识,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几千年来阶级剥削制度的历史已经基本上结束。“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2]。1957年下半年以后,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偏差,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随后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在“积极斗争扩大化理论”下,发动了“文化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概括:“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圆圆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3]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长期性与阶段性统一的动态发展过程,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认识到其发展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又要认识到其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必然还要经历若干具体的阶段,不同时期会显现出不同的阶段性特征。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尽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我国作为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但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显示出了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比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同时发展面临新的重大结构性问题,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4]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将一直贯穿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将赋予之新的内涵,以下从“人民”、“需要”、“落后的社会生产”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人民”的范畴

“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5]就我国而言,比如抗日战争时期,凡是参加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在解放战争时期,一切反对帝国主义、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及其代表的国民党反动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新中国建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人民的范畴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等。在当代中国,一切赞成、支持和参加中国特色社會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力量,都属于人民的范畴,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阶层,概括起来有: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者,加上原来一直存在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阶层,统称十大阶级阶层,它们都是当代中国“人民”的范畴。

二、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理解

人所具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既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也有社会属性的一面。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交往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低层次的属于生理性的需要,高层次的属于心理的和社会性的需要。人类的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动物的欲望因为受本能的限制,有可以满足的生理饱和点,人类则不一样,即使在特定的时期存在着类似的欲望饱和点,它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被突破。而且某种欲望的满足往往同时导致新需求的出现。[7]随着生理性需要得到满足,人会产生更多的心理的和社会性的需要。

按照消费的需求量和消费品的货币等级,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居民的消费大致经历了以下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元级和十元级”阶段,消费特点主要是人们的日常生活消费;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百元级”阶段,这一时期人们的收入和消费品的档次都有所提高,比较时髦的消费品有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等;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中期,“千元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诸如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子产品的消费在消费品结构中占据突出地位;21世纪以来,中国人在“吃”、“穿”、“用”等一般的消费品需求上已得到基本满足,进入了由吃穿用的一般消费为主向“用”、“住”、“行”以及“娱乐”、“休闲”、“教育”等消费的高级结构升级阶段,消费等级向“万元级、十万元级甚至几十万元级和百万元级”阶段迈进。总之,“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

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看,社会主要矛盾中“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方面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国家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多寡与质量优劣,部门间的工作效果与效率,以及消费者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到实际服务等方面的问题。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消费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首先,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其次,破坏有序正常的社会生活;再次,影响社会全面协调的发展。[9]我们可以把“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对私人物品的需要;二是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要。私人物品是指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和交换的产品。公共物品是指私人部门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而主要是花费纳税人的税款,由公共权力部门提供并服务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产品或服务。公共物品供给的高效与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基本特征是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公共选择。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军队,警察、公园、绿地、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服务于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框架、制度安排等。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阶段,国民的需要主要体现在私人物品上,当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时,对私人物品的数量需要降低,转而追求私人物品的质量,同时更加关注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10]改革开放之前以及改革开放之初,计划经济体制下实行的各种票证制度,集中反映了社会对私人物品的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对私人物品需要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早已告别物资短缺的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私人物品供求矛盾得以缓和,但并不等于私人物品供求矛盾已经解决,比如当前突出的“食品安全”、“质量安全”等等问题表明人们对私人物品质量和品质的追求,这也进一步反映了社会对公共物品的供给难以满足国民对公共物品需要之间的矛盾,因为公共物品包括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行政服务、社会服务,还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其他公共设施和劳动服务。以上矛盾的变化符合人类需求的变化规律:由低级到高级,由物质层面到精神层面。

三、对“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理解

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水平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除此之外,目前我国社会还存在以下问题: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完善,以及执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能得到全面保护;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足;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11]以上诸多问题实际上突出反映了国家提供的公共品数量多寡与质量优劣,部门间的工作效果与效率,以及消费者是否能够真正接受到实际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所以,当前理解“落后的社会生产”,还应包括社会相应制度的落后和社会治理与管理的落后。

【参考文献】

[1]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341

[2]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16

[3]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2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00

[5]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5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3年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218

[7]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22

[8]大连理工大学组编.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案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43

[9]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6)

[10]谢地,刘佳丽.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1]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6)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篇九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主要明确两点:

1.什么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2.为什么要懂得: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其原因在于: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作为国家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二、公有制经济的范围、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1.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2.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的性质以及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

3.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在公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起着主导作用。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三、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地位

四、我国的现行分配制度与原则

1.我国的现行分配制度与分配方式

我国目前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所谓多种分配方式,是指除按劳分配外,还存在其他的收入分配方式,如: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经营收入;按资分配的收入,等等。

从根本上说,实施上述分配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

2.我国的现行分配原则

第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分配原则。

第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第三,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效率与公平之间存在辩证关系:

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只有通过提高效率创造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才有可能实现分配的公平;

另一方面,公平又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只有收入分配公平合理,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尽快增加物质财富。

效率优先,即公平应当服从效率。

坚持效率优先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效率与公平相比,必须把效率原则摆在首位。

但是效率优先又应以兼顾公平为条件。

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第一,必须克服平均主义;第二,必须处理好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第三,必须防止两极分化。

五、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1.什么是社会保障

2.社会保障的构成、作用和必要性

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主要内容与基本特征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原因

要懂得: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是我国改革实践的经验总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解放和发展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其原因两点:

第一,是发展现代经济,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是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的需要;

第二,是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内容

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现代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反映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具有市场经济的共同特征。包括: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行为自主化;宏观调控间接化;经营管理法制化;社会保障制度化。共五个方面。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运行的财产基础不同;运行的收益分配方式不同;运行的目的不同;反映的利益关系不同;宏观调控的质量不同。总之,有着由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决定的种种优越性。

学习第九章

一、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科学论断

这个命题是邓小平与1979年3月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提出来的。

我们要从三个方面理解和把握为什么这样提。

第一,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第二,民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第三,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总之,民主同社会主义不可分,同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民主与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理论的核心内容。

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者之间: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心,它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经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要靠继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和支持。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三大文明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

一定的政治文明建设以一定的物质文明为基础,以一定的精神文明为条件,同时又影响和决定着一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3.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设政治文明涉及政治思想、政治制度、行政管理、法制建设等方面,是一个内容广泛的系统工程。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为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及其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

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着某种继承或借鉴的关系,但它与资本主义民主有本质的区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特征也就是其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

第一,它是建立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供绝大多数人享有的民主。

第二,它有十分广泛的内容,其核心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它有光明的发展前景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四、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1.施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第二,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第三,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

第一,努力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这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和前提。

第二,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的法律意识。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第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司法体制改革。

3.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

2001年1月,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依法治国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历史发展看,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不可偏废。

第二,从所属的领域看,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前者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后者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但二者的地位和功能都非常重要。

第三,从实践看,只有把这两个方面的工作都抓好,并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紧密配合,才能保证社会的良好秩序,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五、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目标和任务、基本方针和方法

1.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2.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

3.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针和方法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方法。根据邓小平的有关论述,我们应着重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第二,必须从我国的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第三,必须要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必须确保国家的安定团结。

学习第十章

一、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和意义

主要把握三个方面: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表现在三个方面。

2.发展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方向和特点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 大众的 社会主义文化。

这“三个面向”、三个特点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也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特点。

3.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关系

在任何社会形态中,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 三者都是一个统一体。

其中,经济是基础,是最终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思想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

1.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发展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要求,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这是建设先进文化的根本思想保证。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

第一,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两为方向”,是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代表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正确发展方向。

第二,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这是我们党繁荣和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

第三,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文化生产要在 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讲求经济效益,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关系到文化事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

第四,坚持社会主义文化重在建设的方针。这是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

主要是四条: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建设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任务。

有关第一条的内容,注意两点:

第一,明确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涵)。

第二,明确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方法)。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3.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为本

有关第三条内容,要明确:

第一,教育和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第二,新世纪教育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4.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有关第四条内容,主要明确: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各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1.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四有”新人

要知道什么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培养“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也是对国民素质的具体要求。

2.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由自然和社会长期发展所赋予人的一切潜能的最充分、最自由、最全面的开发调动。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漫长历史过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第二要知道“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关系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

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社会主义文化是个内涵广泛的大范畴。我们只要重点记住课本中提到的内容即可。像: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主要是四条: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建设先进文化极为重要的任务。

2.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3.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为本。

上一篇:干部教育培训情况说明下一篇:《赢在执行》读书心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