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学”学习心得

2024-09-23

“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学”学习心得(共10篇)

1.“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学”学习心得 篇一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学习心得体会

根据沙人综{2011}25号文件《关于在全县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开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培训的通知》精神,我进行了自主学习培训,通过培训,收获颇多,现心得如下:

一、经过本次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学习,对两个概念及系统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

1、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循环经济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

循环经济主要有三大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每一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减量化原则针对的是输入端,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换句话说,对废弃物的产生,是通过预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来加以避免。

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也就是说,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过早地成为垃圾。

2、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3、《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深刻细致的阐述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低碳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各自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4、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如我国作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国家,其经济发展支柱产业诸如电力、烟草、钢铁、矿业等行业均是需耗费巨大的碳、油、电资源为代价而发展,由于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使我国深受其害,酸雨、光雾、天灾不断,高碳经济虽然带来了一定了经济发展速度,但污染却给人民带难了深重的问题与困难,在治理污染中我们也损失了许多经济发展速度,如何能在低消耗、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无污染提升经济发展速度,需要全体人民思考与讨论。《低碳经济》就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低碳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增强低碳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通过整合,我认为在今后的生物教学中应予贯穿低碳经济的思想:

1.在《光合作用》中,贯穿“碳汇”和“森林碳汇”等概念与知识。

2.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理解“碳源”等概念。

3.在《生态农业系统》教学中,正确理解与处理“循环经济”(特别是“循环农业”)等概念与知识。

4.在《酸雨》教学中,让学生把握酸雨的形成原因、治理方案,养成自觉低碳消费行为。

6.在《资源使用》等内容中,让学生养成“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新原料思维观。

7.在《运动养生》中让学生学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自觉进行低碳生活的方式与途径。

8.在《能源》教学中,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努力上进,创造性地发展我国能源体系,完善能源使用机制,积极为我国的发展与壮大贡献知识与力量。

综上所述,学习《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获感良多,中国有13亿人口,这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国际能源署也因此预计,到2015年,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第一的大国将会是中国。人口基数多是压力也是动力,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自愿自觉的选择低碳的生活,哪怕一年一个人减少0.1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加起来就能减少1.3亿二氧化碳的排入,那是多么可观的一个数字。低碳生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名字,而是一种理念,一种生活态度。

我也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追求低碳生活,践行循环经济,用自身行去为实现低碳目标努力。

2.“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学”学习心得 篇二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 重构经济系统, 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 以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它要求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 将经济活动高效有序地组织成一个“资源利用-绿色工业-资源再生”的封闭型物质能量循环的反馈式流程, 保持经济生产的低消耗、高质量、低废弃, 从而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破坏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 循环经济是在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解决资源环境制约问题的最佳途径,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证。在现实操作中, 循环经济需遵循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和资源化原则。减量化原则, 以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 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 在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在生产中, 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 通过产品清洁生产而非末端技术治理, 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和利用, 以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为经济活动的投放主体, 以期尽可能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 对废弃物的产生、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质量轻型化。此外, 也要求产品的包装简化以及产品功能的增大化, 以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的目的。再利用原则 (Reuse) , 要求产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它要求从原料制成成品, 经过市场直到最后消费变成废物, 又被引入新的“生产-消费-生产”的循环系统。资源化原则以废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 要求产品和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 而不是一次性消费, 使用完毕就丢弃。同时要求系列产品和相关产品零部件及包装物兼容配套, 产品更新换代零部件及包装物不淘汰, 可为新一代产品和相关产品再次使用。上述原则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基本思路, 但它们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 只有减量化原则才具有循环经济第一法则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能源的清洁开发与高效利用为基础, 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本经济特征, 顺应可持续发展理念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 是通过实体经济的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发展模式转型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适应和减缓地球气候变暖。其特点是通过不断增加对气候变化科技研发的投入,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开发清洁能源技术, 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循环经济, 重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 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 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 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

从上述分析看, 两者从概念、发展模式、发展侧重点等方面存在不同之处,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提出的背景不同

低碳经济的概念是英国率先提出的。2003年英国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 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 并出台一系列鼓励的配套经济政策。其主要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共同保护全球气候的背景下提出的。循环经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鲍尔丁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 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 但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 西方工业国家开始探索废弃物减量化、源头削减和废弃物再利用的发展模式, 改变了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 致力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能量多次循环的模式。

(二) 针对的重点不同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 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发展模式, 也是一种生产方式, 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 利用生态学原理, 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 高效率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

在产业导向方面, 低碳经济侧重强调建立少消耗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石油的产业体系, 而循环经济强调无论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均对废弃物循环使用。

在技术运用方面, 低碳经济通过新能源技术、替代化石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 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循环技术, 在现阶段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 要对采用这种技术后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

在地区布局上, 循环经济强调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 要求上下游企业实现地域上的相对集中, 形成循环利用链。把废弃物的排放单位和利用单位在空间上有效集中, 可以产生较大的聚集效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强调这种地域上的集聚, 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问题, 要求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是低碳能源, 较多考虑能源供给与利用的优化, 寻找替代能源, 使用清洁能源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

(三) 实施的方式不同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强调要建立全社会的发展模式, 如果在全社会倡导少消费化石能源, 就是建立低碳社会的概念;如果在全社会各个环节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 就是建立循环社会的概念。

(四) 实施的进展不同

循环经济提出后, 得到世界各国的响应。1996年德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2001年4月, 日本开始实行八项循环法律, 其中《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循环经济法;美国、法国、英国、新加坡、韩国等发达国家也提出了推进循环经济发展计划与单项法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方兴未艾。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了全国的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各地也在建立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试点, 循环经济正从试点向制度层面上逐步推进。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后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呼应。2007年12月,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 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 该“路线图”对全球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近年来, 随着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持续升温, 低碳经济在我国逐步兴起。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成为国际合作机制的内容。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国际合作的核心要素, 鼓励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目前, 国际上碳交易和碳排放权市场已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势。循环经济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 特别是以循环技术的联合开发和示范推广为重点, 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合作研发、技术援助已形成相当规模。

二、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

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四个更”:循环经济是追求更大经济效益, 更少资源消耗, 更低环境污染和更多劳动就业的先进经济模式。这“四个更”是循环经济原理的精神实质, 是推行循环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低碳经济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 循环经济要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 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都可以实现“四个更”的愿景。发展循环经济是在更大、更广范围内解决能源资源的浪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问题;而低碳经济是集中缓解CO2排放大幅度增长对地球和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和严重影响。

展低碳经济可以探索出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和路子, 达到节能减排的要求, 这对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模式和路子有重要的启示和促进作用。

从高碳经济转向低碳经济, 既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所在, 又是循环经济要解决的突出难题, 还能促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加快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完善和延伸。循环经济的“4R”原则 (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再思考) 完全可以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工具。所以, 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无论是循环经济还是低碳经济, 基本实质内涵是相同的, 其针对问题均是相对于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经济发展模式;其典型特征是共同的, 即“节能与减排”;其发展目标是共同的, 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共存”;其衡量标准是共同的, 即“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因此, 两者从本质上是没有多少区别的, 均是世界面临共同挑战、为了共同目标而寻求新的经济模式的不同称谓而已。鉴于从发展的历史看, 循环经济这一称谓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在各国已有广泛认同和发展经验;从制度层面看, 我国已颁布《循环经济促进法》及大量政策规章;从覆盖范围看, “循环经济”相对较广, 特别是“低碳”经济重点关注碳减排, 过于狭窄, 因此, 有些专家建议为便于政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 避免陷于语义混杂、热衷时髦、难以理解、政出多门等不必要的词语困境, 相关政府部门统一使用“循环经济”提法, 以使政策更加集中, 地方执行部门和公众也易于接受。当然, 从城市的区域化管理角度讲, 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发展重点, 很多国际大都市把发展低碳城市作为目标。低碳城市既是循环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 发展循环经济最终也是要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因此, 可延续发展循环经济为重要手段的提法, 以建设低碳城市为城市管理者的追求目标来倡导。

三、对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不可厚此薄彼

低碳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是指人、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 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 转变为依靠自然资源的生态循环来发展, 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发展模式。从上述概念来看,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经济模式, 都是当今社会极力推崇的发展新方式, 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 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 所以, 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3.“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学”学习心得 篇三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国民经济

一、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分析

我国在30多年改革开放的洗礼中,包括石化、电力、钢铁、建筑等在内的行业,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并排放出大量的碳污染物,给环境和资源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逐渐进入人们的实现,属于当前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但这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尚不稳固,具体现状如下:

(1)亟待突破传统经济的桎梏。循环-低碳经济从理念到模式,除了致力于保持和提升国民经济的效益,而且要求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这些指标与国民经济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要求可以说是如出一辙的。目前国家对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度已基本趋向于积极明确,但由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需要相关行业投入更为先进的发展技术,以及耗费更高的成本去治理行业生产可能带来的污染,使得习惯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颇为抵触,只能依靠逐渐增大的财政投入,但实际成效并不乐观。

(2)制度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循环-低碳经济的实行,需要借助相应的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和战略规划等,但实际上除了2009年1月出台《循环经济促进法》之外,以及零散的地方性发展战略外,其他政策性制度并不完善,譬如法律法规缺乏针对性,未能进行环境污染在源头、事前、事中的统一规划,所设置的目标过于宽泛和笼统,同时没有建立起循环-低碳经济的财税体系和生产消费体系,甚至存在体系之间互相制约的情况,从侧面要求尽快改革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这也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3)要求提高经济主体的动力。经济主体是国民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这些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然而,由于国民经济刚刚跨过计划经济的羁绊,处于市场经济的转型阶段,很多行业并没有考虑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意义,而国家在经济主体节能生产、技术改进、可再生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并不到位,高成本的循环-低碳经济技术,很多经济主体即便认同,面对技术的高成本,也会逐渐失去支持和认同的动力,使得循环-低碳经济仍然无法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仅仅体现在少部分的高端行业中。

二、基于国民经济视角发展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建议

基于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进一步提高循环-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我们需要分别从各个层面研讨相关的发展方法。笔者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建议:

(一)制定相关国家战略

在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已经提出了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形式,因此可在这些国策的基础上,将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理念,融入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计划当中,罗列出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重视的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并以任务的形式下达到地方,以促使地方重视各行业碳排放、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协同关系。

(二)调整相关行业结构

循环-低碳经济贯穿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各个产业链中,其中工业、现代服务业、农业的行业结构需要进行重新调整。首先是工业结构调整,主要原因是工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在国民经济占有78%的比例,其中电力、建筑、冶金、化工、石油、石化所占比例就超过了一半以上,这种高强度的能耗,伴随着居高不下的碳排放量,因此出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目的,应对工业结构进行升级优化,引入高新技术和先进的装备,譬如产业的信息化发展,以及加快工业园区的统一规划建设,形成集中型的产业结构布局,便于循环-低碳技术的一次性到位。其次是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借鉴,该行业属于典型的低碳产业,包括物流、旅游、出版、科学研究、教育等行业,但在GDP所占比例却高达60%-70%,因此与其他产业的结构比例,应该将该行业作为重点来抓,并将相关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经验,融入到其他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行业当中。再次是低碳农业的发展,主要针对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问题,走有机生态农业的路线,譬如推广太阳能和物质能开发等。

(三)建设技术创新体系

循环-低碳经济需要借助各种高新技术手段,其中包括节能减排技术、能源高效利用技术、化石能源洁净处理技术等,为保证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有必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实情的技术创新体系。首先是科技投入的加大,通过技术的自主创新,提高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量;其次是建立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平台,在政府引导和市场导向的作用下,鼓励包括科研机构和高校等技术研究机构的参与,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循环-低碳经济技术创新体系;再次是加强与国际节能减排市交流合作,将先进技术引入到国内,为我国循环-低碳经济发展,创新优良的技术外围环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国民经济中的能源高消耗、资源高消耗和环境高污染问题,循环-低碳经济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由于传统经济的制约、相关制度的不完善、经济主体动力不足等问题,要求我们进一步提高循环-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平,文章分别提出了“制定相关国家战略”、“调整相关行业结构”、“建设技术创新体系”等建议,不仅明确了循环-低碳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基本解决了循环-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但由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复杂性,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对循环-低碳经济相关技术进行不断创新,以保持循环-低碳经济模式可持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郑少露,吴仁海,阮文刚.基于低碳循环经济的规划环评指标体系的探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6):6.

[2]宋继革,温利华.低碳—循环经济耦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J].邯郸学院学报,2013,(4):117-121.

[3]黄志甲,王璋保,张婷.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与途径浅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S1):264-267.

4.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心得 篇四

清流实验幼儿园

陈瑛

对低碳经济最初的认知源自2008年初的“限塑令”,对于习惯拿个钱包就上街,大包小包塑料袋往家提的家庭主妇而言,在“限塑令”刚开始实行时真的相当不习惯。但也就在媒体轰轰烈烈的宣传和辩论中渐渐适应了随身携带购物袋的生活,觉得自己每天步行上下班,生活中几乎不用一次性用品,节约水电,应该还算比较环保了吧。经过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环保还差得远着呢。减碳经济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和节能材料等。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形态和发展模式,包含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城市、低碳生活等-系列新内容。它通过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规模使川可再生能源与低碳能源,人范围研发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设低碳社会,维护生态平衡。发展低碳经济既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国家权益和人类命运的全球性革命,义是全球经济不得不从高碳能源转向低碳能源的一个必然选择。

一是我国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不高,探明量仅相当于世界 人均水平的51%。这种先天不足再加卜后天的粗放利川,客观上 要求我们发展低碳经济。

二是碳排放总量突山。按照联合国通用的公式计算,碳排放 总量实际上是4个因素的乘积:人口数量、人均GDP.单位GDP 的能耗量(能源强度)、单位能耗产生的碳排放(碳强度)。我国人 口众多,经济增长快迷,能源泊耗巨人,碳排放总量不可避免地逐 年增大,其中还包含着出口产品的大量″内涵能源”。我们靠高碳路径生产廉价产品出口,却背上了碳排放总量大的″黑锅”。在一些发达国家将气候变化当作––个政治问题之后,我㈤发展低碳经济意义尤为重大。

三是″锁定效应“的影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初始路径和规则的选择具有依赖性,一旦作山选择,就很难改弦易辙,以至在演进过程中进入-种类似于”锁定“的状态,这种现象简称“锁定效应″。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对化石能源技术的严重依赖,其程度屯随各国的能源消贸政策而异。发达国家在后◇业化时期,一◇重化工等高碳产业和技术不断通过国际投资贸易渠道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们倘若继续沿用传统技术,发展高碳产业,未来需要承诺温室气体定量减排或限排义务时,就可能被这些高碳产业设施所“锁定″。因此,我国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认清形势,及早筹划,把握好碳预算,避免高碳业和消费的锁定,努力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摆脱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

四是生产的边际成本不断提高。碳减排客观上存在边边际 成本与减排难度随减排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1980-1999 年的 19年间,我国能源强度年均降低了5.22%;而1980-2DO6年的26 年问,能源强度年均降低率为3.9%.两者之差,隐含着边际成本日 趋提高的事实。另外,单纯节能减排也有一定的围所限。因此, 必须从全球低碳经济发展大趋势着眼,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 调整产业结构,把宝贵的资金及早有序地投入到未来有竞争力的 低碳经济方面。

5.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试题及答案 篇五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主要反映某一地区冷暖干湿等基本特征的概念是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水汽

2.对于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科学家中间有多种见解。但是大多数人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C.氯氟烃类化学物质

D.化肥农药等物质

3.从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的分布情况来看,()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A.亚洲

B.非洲

C.大洋洲 D.南美洲

4.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会议是

A.京都会议

B.巴厘岛会议

C.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D.坎昆会议

5.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低碳革命

B.绿色革命

C.科技革命

D.产业革命

6.中国在2009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做出了延缓二氧化碳的排放,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年下降40%-45%的承诺。

A.2005 B.2006 C.2007 D.2008 7.“恒温消费”,即消费过程中

A.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小

B.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量最经济

C.温室气体排放量最低

D.不危及后代的需求

8.长期来看,()利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对节能减排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A.水电

B.风电

C.可再生能源

D.太阳能

9.“碳汇”则是指自然界中碳的寄存体,()是地球上存在的巨大的碳汇。

A.飞禽走兽

B.污水处理厂

C.江河湖泊

D.森林植被 10.“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构建低碳城市和()的战略部署,这反映了以低碳经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在要求。

A.低碳经济实验区

B.低碳农村

C.低碳工业

D.碳汇减碳

11.我国第一个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城市是

A.上海

B.北京

C.杭州

D.成都

12.下列不能被循环再利用的物质或材料是

A.报纸

B.化肥

C.钢材

D.塑料瓶

13.火力发电过程中,哪种物质的排放量最大?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酸钾

D.粉煤灰

14.下列属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是

A.造纸

B.汽车

C.建筑

D.运输

15.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可用于制作燃料,该举措属于“3R”原则中的哪项?

A.再利用

B.减量化

C.资源化

D.无害化

16.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模式是

A.双元回收系统模式 B.行业协会推进模式

C.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

17.循环经济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效途径,需要建立()来保障其健康发展。

A.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

B.资源环境产权制度

C.绿色政绩考核制度

18.()是监测有害物质排放量以及分析已排放有害物质的成分和含量的技术。

A.无害化技术

B.环境监测技术

C.再利用技术

19.()既是总资源库,又是总废物处理场。

A.太空

B.大海

C.环境

20.()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A.产业规模 B.科技进步

C.绿色革命

二、多项选择题

21.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生产的低碳化

B.分配的低碳化

C.销售的低碳化

D.消费的低碳化 22.低碳经济的核心是

A.技术创新

B.设备创新

C.制度创新

D.发展观的改变

23.目前发现的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有

A.二氧化碳

B.甲烷 C.臭氧

D.氧化亚氮、六氟化硫

2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近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调整能源结构

C.遏制奢侈浪费

D.加快低碳能源技术的开发

25.随着经济发展快速增长,我国能源消费急剧上升。当前的能源利用面临三个问题

A.资源自给率不高,愈来愈依赖外部市场。

B.煤炭使用比重大,国内能源转化效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C.清洁能源应用不足,环境污染严重

D.能源消费增长过快,对外依存度增加 26.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有

A.观念先行性

B.技术先导性

C.物质循环性 D.效益综合性

27.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产生的废弃物类型有

A.可直接回收的废弃物

B.不可直接回收但可以认为分解的废弃物

C.既不可回收又不可人为分解的废弃物

D.可完全直接利用的废弃物 28.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阶段是

A.起步阶段

B.发展完善阶段

C.成熟阶段

D.终止阶段

29.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系统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顺应发展趋势原则

D.资源高效利用原则 E.生态环境友好原则

30.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起码应具备()等基本条件。

A.先进的发展观念

B.先进的科学技术

C.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

D.完善的市场机制

三、判断题

31.近百年来地球气候正经历一次以气温突变为主要特征的显著变化。【答案】 ×

32.丹麦是自行车的王国,在丹麦所有出行工具中,自行车为首选,公共交通为次选,最后才是私家车。【答案】 ×

33.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答案】 ×

34.“低碳经济”概念首次出现在2003年美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答案】 ×

35.《京都议定书》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张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国际公约。【答案】 ×

36.提出低碳经济的目的,就是有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构筑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体系,从而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答案】 × √

37.实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地实践,创新,提高的过程。【答案】 ×

38.低碳消费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答案】 ×

39.“可持续消费”,即消费结果对消费主体和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危害最小。【答案】 ×

40.碳税政策能抑制碳排放增长,但同时须关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答案】 ×

41.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近年来总体呈增长态势。()

【答案】 × √

42.“十一五”期间,中国环保投资的重点领域是水环境、大气环境、固体废物、生态环境、核安全及环境能力建设。()【答案】 ×

43.发达国家在发展初期经历的三段式过程是“发展——污染----治理”()【答案】 ×

44.发展循环经济应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和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按照资源化优先的原则实施。()【答案】 ×

45.世界上最早出台有关循环经济法律的国家是日本。()【答案】 ×

46.生态补偿本质上是让生态破坏者承担外部成本,让生态投资者享受生态投资的无偿回报。()【答案】 ×

47.倡导绿色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答案】 ×

48.发展低碳经济,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减排指标要求的一种体现。()【答案】 ×

49.“低碳经济”这个名词是随着“低碳技术”的出现而出现的。()【答案】 ×

50.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和环境保护的必然选择。()【答案】

6.“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学”学习心得 篇六

(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哈尔滨150001)

文摘编号:1005-913X( )12-0005-CA

摘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对于确保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减少资源消耗;低碳经济重在优化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循环经济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应当将低碳经济纳入到循环经济的立法体系中,形成一个“大循环”经济法律体系。

关键词: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大循环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0)12-0005-03

近年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危机,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由理念逐步转入行动阶段,“低碳经济”、“低碳社会”、“低碳产品”等概念应运而生。特别是12月7日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建立“低碳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关键时刻,弄清楚低碳经济的内涵,并与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的循环经济进行辨析式比较,以澄清认识误区,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经济发展理念、确保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称谓来源及内涵

(一)循环经济的来源及内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E.波尔丁指出,地球如果像宇宙飞船一样,用资源满足自己需要并留下废弃物,那么,到资源用尽、飞船舱内充斥垃圾的时候,地球也会如宇宙飞船一样最终毁灭。如果地球要免于因资源枯竭而毁灭的命运,就必须用“宇宙飞船经济理论”(“航天员经济”)取代“牛仔经济”。他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是循环经济理论的雏形。1990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和特纳在《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一书中正式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概念。此后,循环经济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渐形成并得到推广。从当前各种文献的共同界定来看,循环经济是指通过资源循环利用使社会生产投入自然资源最少、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最少、对环境的危害或破坏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和重要评价指标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 Reduce)、再利用(Reuse)和资源化(Recycle)活动,简称“3R”原则。

(二)低碳经济的来源及内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第一次把全球资源环境管理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英国政府发布《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一词,并已得到广泛认可【l】。低碳经济的科学内涵包括以减少石化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以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以法律制度、政策措施和市场机制为保障。它不仅强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优化能源结构、扩大低碳产业投资、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繁荣。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辨析式比较

(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联系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和总结,都是当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严重困扰人类进一步发展时,人类做出的深刻反省和对发展模式的及时纠正,两者具有以下几个相同点。

第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相对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是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为基础,这易于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不断扩大,传统经济模式难以为继。只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呼之而出。循环经济主要从资源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角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末端治理的成本,以应对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则主要以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目标,促进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来应对全球石化能源过速消耗和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是要解决资源有限和需求无限的矛盾、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低碳经济是要解决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问题。总的来说,循环经济着重解决的是能源短缺问题,而低碳经济着重解决的是环境问题。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使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涉及到循环经济,也涉及到低碳经济。在中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2】。因此,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第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在消费观念上都倡导绿色消费理念。二者都强调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的改变,反对盲目的、奢侈的、过度的物质消费。在日常生活中,绿色消费观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追求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对环境不构成破坏和威胁的可持续消费模式,以此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

第四,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都需要技术创新支撑和制度保证。不论是循环经济中的清洁生产、废弃物管理与回收,还是低碳经济中的清洁能源、新能源,都需要技术创新为支撑。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要实现提高能源效率,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运行机制和制度来保证其顺利实施。

(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区别

虽然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最终目标上,都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但两者在核心理念、侧重点以及发展阶段等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

第一,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不同。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社会的物质循环,强调在经济活动中充分利用“3R”原则,通过物质循环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容量。低碳经济的核心理念则是通过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和人类消费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显著减少。

第二,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侧重点不同。循环经济的主要侧重点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经济发展、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三赢”。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变暖,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人手,进而建立起全社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机制和发展模式。两者相比之下,低碳经济更似一场以减缓气候变化为目的的能源革命。

第三,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所对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从世界各国的实践来看,循环经济是适应工业化和城市化全过程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循环经济是一个不可逾越的经济发展阶段。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经过两百多年的工业化发展,特别是最近几十年的后工业化社会的发展,他们在产业结构、传统污染物治理以及资源利用率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没有减少,所以发达国家提出的低碳经济是新世纪新阶段应对气候变化而催生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关注点和重点领域在低碳能源和温室气体的减排上,聚焦在气候变化上,这是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相对应的。

三、正确理解和把握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

(一)存在的误区

在我国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时刻,低碳经济这个新概念出现并被人们广为接受,借助气候变化的大量宣传,在国内也得到异乎寻常的普及与关注,大有取代“循环经济”之势。于是就进入了这样一个误区:原来的循环经济似乎“过时”了,已经被“时髦”的低碳经济替代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由于没有真正地理解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内涵。循环经济更多地侧重于解决资源短缺的问题,通过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使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能够支撑人类的未来。发展循环经济仍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它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应该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走向。对于低碳经济来说,则更侧重于解决环境问题。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具有不可分割性,使得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既涉及到循环经济,也涉及到低碳经济。所以,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是要替代循环经济,而必须是两者并重。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事业,它需要许多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推进才能实现,这就决定了其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结合起来才是科学和准确的做法。

(二)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低碳经济不等同于循环经济,但两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都是节约和保护型经济。不但如此,低碳经济的“1R”原则从属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低碳经济主要强调“1R”( Reduce)原则,而循环经济的“减量化”( Reduce)原则同样包括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小化,“资源化”( Recycle)原则也包括能源的可再生和再利用。因此,低碳经济实际上也贯彻循环经济的“3R”原则。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础,低碳经济是循环经济理念在能源领域的延伸,循环经济发展的结果必然走向低碳经济。这样,不论是循环经济还是低碳经济,其实现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于我国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应予以同样的重视,不能顾此失彼。在立法方面,我国刚刚于20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鉴于我们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过程的实际国情,我们可以将低碳经济纳入到循环经济体系当中来,形成一个“大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从而避免将两者单独立法在法律适用时出现矛盾和冲突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单宝.解读低碳经济叨,内蒙古社会科学,(6).

【2】王克群.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当代论坛,2009(11).

7.“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学”学习心得 篇七

现代物流是当代经济社会的“第三方利润源泉”,现代经济的运行越来越离不开现代物流的发展。国内外经济发展历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物流业发达程度的高低,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运行效率成正比[2]。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低碳运行程度势必会受到现代物流业的影响或制约。一个发达的现代物流业将大大提高一个社会的国民经济运行效率,从而大大降低社会的能源利用效率,而同时现代物流业又是一个高能耗、高排放的行业。

因此,研究低碳经济下的现代物流运营模式对实现低碳经济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而循环物流系统正是基于“高效、循环、节约、环保”的角度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物流系统,这恰好吻合了低碳经济的全部内涵。

1 物流发展与环境的必然关系

传统物流的发展以实体经济的发展为唯一目标,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严重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可以说是实体经济的附属品,并没有什么独立的经济运行责任与实体运行能力,也就更谈不上与环境的共存共生能力了。

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也就是高速流通时代的到来,现代物流业从产业型向产业消费型物流发展,物流业的关联范围得到扩大,但与环境的关系还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开始强调“可持续型发展”的思想与发展途径,物流活动也不例外,现代物流也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种能促进经济和消费生活健康持续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循环型物流转变。物流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具体如图1所示。

2 循环物流系统分析

2.1 循环物流系统的内涵与本质

循环物流系统是一个从物品的采购出发,经过生产、配送、销售等环节再到回收、再生产、再利用、废物处理等环节的一种物品循环系统。循环物流系统的本质特征就是增加了除了物品采购、生产、配送、销售的正向物流活动外[3],还包含了一个从产品回收、再生产直至最终处理的一个绿色物流体系,这个体系就是逆向物流。

逆向物流是企业流向消费者的物品的一种倒流活动,是由供应链的下游端向上游端逆向流动的一种物品流通形式[4]。逆向物流强调的是物品回收、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状态管理。

逆向物流是一种全新的物流管理方式[5],它改变了企业对物品销售以后的后流程管理状态。以前,企业认为对销售后产品的管理是一种负担,但逆向物流方式通过对物品的回收、再利用、再生产的循环状态管理,以系统的思想整体解决了企业的整体物流系统管理问题。它不仅解决了企业对废物的回收处理问题,同时通过再利用、再生产,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循环与利用,提高了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与总体效益水平。

1998年,Jone在他的论文中提到:逆向物流是与传统供应链反向,为价值恢复或处置合理而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等从消费地到起始点的有效实际流动所进行的计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6]。根据这一表述,本文认为企业的逆向物流活动的关键业务是使企业的销售后资源得到充分的循环与利用。逆向物流具体过程如图2所示。

2.2 循环物流系统的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差异

循环物流系统内的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差异性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点:

(1)时间、地点的发生规律不同。逆向物流活动发生的地点是不规则的,伴随着很强的偶然性。另外,逆向物流的前一个活动和后一个活动的时间间隔不是相等的,而是有很强的随机性。正向物流是由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组成的一个有计划、有规律的物流流程,所以活动发生的地点与时间有很强的规律性。

(2)活动的方式和方法不同。由于逆向物流针对的活动对象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与规范,比如回收的家庭电器,不同家庭的使用情况会使电器出现不同的损耗程度,所以逆向物流所处理的产品的质量情况、新旧程度都参差不齐,这就使逆向物流的活动方式具有很高的复杂性。正向物流的活动对象一般是企业严格按标准生产的正常产品,对这些标准产品的物流管理方式可以制订出标准的物流流程。

逆向物流和正向物流具有上述差别,但是只有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活动相辅相承,无缝链接,企业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物流系统。

2.3 循环物流系统与维修服务循环的差异

有关循环物流系统与维修服务循环的比较,如图3所示。图中循环物流系统包括正向物流与逆向物流的整体流程,而维修服务循环是以最终使用者为起点,把达不到正常使用标准的产品通过企业售后维修再进入企业配销环节进行销售的循环过程[7]。

循环物流系统与维修服务循环相比较,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普遍性。循环物流系统内,消费者无论产品的状况如何,都随时可能有产品回流的意愿。

(2)营销型。循环物流系统内,逆向物流管理者必须了解消费者的特性,通常会把回收利用和企业的营销活动结合在一起。

(3)增值性。循环物流系统内,逆向物流通过产品的再利用、再生产,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获得了资源循环利用的增加值。

(4)环保性。循环物流系统能够整体解决企业产品与废品回收利用问题,会大大降低环境的污染程度。

3 物流技术创新对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的促进

从上文分析得知,循环物流系统的本质是与环境共生的、包含逆向物流的绿色物流系统,它为现代物流在追求经济效益与解决环境压力的双重目标时找到了一条新型发展之路,而这条新型发展之路的保障必定是现代物流技术的不断创新与使用。没有物流技术在循环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上的使用与变革,也就没有以经济效益与环境目标为根本任务的循环物流系统。物流技术的创新与使用对循环物流系统的每一个环节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采购环节。供应链资源计划(SRP)与供应商管理库存(VMI)的有效结合,使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采购合作联盟,从而减少了不必要的库存与耗费。

(2)运输环节。对先进车辆控制系统(AVCS)、运输路径优化系统(TPOS)等先进运输技术的使用,为车辆的运输调配与耗费控制做到了精确化管理。

(3)仓储环节。综合利用IFID技术、条码技术等物品信息技术,为网络库存和虚拟库存的开发利用创造了条件,使企业向“零库存”的理想目标又迈进了一步。

(4)生产环节的物料管理。基于客户/服务机和开放系统的集成化物料管理系统(R3)的使用,使企业在生产运营中的精益化管理程度不断加强。

(5)配送环节。对GIS、GPRS、先进配送管理系统(ADMS)的使用,使企业的配送系统运转得更加安全、敏捷与高效。

(6)包装环节。降解技术在包装技术中的应用,增加了降解材料在包装物中的使用范围,结合包装模数化技术等的应用,真正达到了企业的绿色包装效果。

(7)回收与废弃物处理环节。运用回收集成规模技术(RIST),大大提高了产品回收的效率与规模。废弃处理技术的变革与运用与企业制造资源计划(MRP)的有效整合,使企业变废为宝并获得了再循环、再利用的增值效益,真正实现了企业与环境共生的低碳发展目标。

以上物流环节中物流技术的创新与使用,为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创造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平台与保障。

4 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

上文从物流环节中物流技术的创新与使用方面分析了技术创新对循环物流系统构建的促进作用。从上文可知,循环物流系统以“高效、循环、节约、环保”为活动目标,它不仅支持了现代物流的正向物流活动,又使得正向物流所产生的不利于低碳经济要求的一些副产品(包括:不合格品、废品、包装物以及消费换代品等),随着逆向物流的流程进行科学的循环利用、生产销售、科学处理。这样的循环系统不仅提高了整体社会运行效率,也大大提高了整体社会的环保质量。因此,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如何构建科学的循环物流系统运营模式,都是一项应高度重视的系统工程。

4.1 政府方面的构建措施

(1)政府应尽快制定出台产品回收的相关标准与规范。对企业产品的回收利用做出义务性规定,如家用电器必须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等等,这样就可以为产品的再利用提供一个有效的运行机制,也可为企业带来产品再利用的增值效益。

(2)政府应推广使用先进公共交通管理系统(APTS)、电子收费系统(ETS)等先进交通技术系统,应出台更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鼓励绿色物流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3)改善政府部门对物流产业的协调与管理机制。可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循环物流系统建设的协调问题,由于循环物流系统建设涉及众多行业与部门,所以必须把众多部门组织起来形成协调领导小组,协调循环物流系统建设的相关问题。

4.2 企业方面的构建措施

(1)加强对逆向物流的重视程度,建立完整的物流循环体系。企业从事物流活动时,对物流方案的设计、物流车辆的选取、配送路线的优化,等等,都是实现节约物流资源,提高物流效率的具体表现,但很多企业只是在正向物流的活动中采取更科学的决策与选择,而往往忽视了在逆向物流活动也同样需要科学的决策与方案选择。逆向物流从产品的销售开始,一直到产品(包括包装物、废品、废料)的回收、再循环、再利用环节,都应纳入企业的整体物流系统当中,并制定科学的整体物流方案与实施计划。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健康有序的物流循环体系,获得逆向物流所创造的增加值。

(2)加大物流外包力度。除非自营物流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否则就可以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门的社会物流公司,这样不但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物流资源,也可以持续提高社会物流专业水平,对社会、对企业必定是一个共赢的结局。

(3)将企业的循环物流能力与营销策略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循环物流能力,采用各种退货与回收政策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强企业竞争力,从而保护消费者利益,树立企业形象。

摘要:现代物流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现代物流业是高能源产业,同时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产业。文章首先提出低碳经济的实现急需建立以环境共生为特征的循环物流系统;接着通过对循环物流系统的分析,指出只有包含逆向物流的物流系统才是与环境共生的循环物流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物流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的使用,指出物流技术的创新与使用为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创造了坚实的技术平台;最后从政府与企业两方面提出了构建循环物流系统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低碳经济,循环物流系统,逆向物流,物流技术

参考文献

[1]岳馨.低碳经济下的低碳物流[J].中国商贸,2010(6):36-37

[2]戴定一.物流与低碳经济[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1):3-5

[3]杨俊武,张中强.共生型绿色物流体系构建探讨[J].技术经济,2002(11):61-63

[4]张中强,张晶.逆向物流与正向物流的比较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0):144-146

[5]RITCHIE L,BURNERS B,WHITTLE P,HEY R.The benefitsn ofreverse logistics:The case of the manchester royal infirmary pharmacy[J].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0(5):37-43

[6]JONES T.Reverse logistics-bringing the product back:Taking itinto the future[J].Strategic Supply Chain Alignment-Best prac-tice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1998(10):28-30

8.“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学”学习心得 篇八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程经济风险;防范管理;研究

现阶段,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重庆飞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项目建设就是23万吨/年废氯化氢回收。该项目的总投资约16亿元,建设周期为36个月,计划于2017年4月建成投产。为了实现低碳经济目标,以该公司项目为例,对工程经济风险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管理措施。

一、低碳经济概述

所谓的低碳经济就是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取制度改革、产业转型以及技术提升等多种措施,尽量降低石油与煤炭的消耗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确保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其中,低碳经济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能够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降低,形成低能耗、低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

1.工程施工方案不全面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中、后3个阶段始终围绕最大利益开展工作,所以,对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十分重视,高于施工方案与安全的重视程度。然而,在新时期低碳经济背景下,人们需要转变思想,并站在全新角度对施工方案的重要性予以看待。其中,施工方案内容有四方面:第一,基于环境保护效用开展工程项目;第二,提高工程建设方案的可持续能源化设计;第三,正确选择并使用节能环保的新型材料;第四,尽量降低项目施工污染物,确保排放物的处理低能耗且环保。然而,在国际绿色低碳经济国家当中,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相对落后。所以,要想全面掌握工程经济预期风险主要方向,一定要重视工程的施工方案,并明确绿化指标,予以全面系统化的文字与数字说明,合理预测未来不确定因素,为工程经济管理奠定基础。

2.工程招标过程存在未知因素

现阶段,低碳经济这一理念并未得到普及,所以,导致建设人员没有形成较强的工程经济风险意识,也很难保证工程项目以低碳经济理念为核心建设,所以,对于工程招投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增加了不可预知的风险。其中,成本未知导致工程建设风险问题增多,很多工程会耗费大量资金,而且周期很长,难以对工程成本进行准确地估计,很容易形成成本的浪费。另外,即便估测成本,在实际施工中也同样会出现难以预测到的材料成本问题。同时,因为国内市场属于自由竞争,所以,市场资源流通也自由,这样一来,在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参与到竞标中的企业数量也很多,很容易出现不具备施工能力或资质的企业。由于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与经验不足,所以,增加了工程项目建设风险。

三、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防范管理

1.合理制定工程项目施工方案

目前,施工单位需要积极探索并创新工程施工方案,为绿色可持续能源建设提供保障。其中,应该保证建设地址的合理性,选择污染物的排放路线,确保其具有保护效应。同时,应该将环境保护与节能环保理念渗透到施工方案当中,充分展现绿色低碳与预防管理风险的特点。基于环境保护,应当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为此,在施工方案当中需要确定出环境质量衡量指标,逐渐转变施工目标,以绿色环保为核心。针对施工过程容易出现且难以预测的风险,施工一方需要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应对,有效地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而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还应当重视参与方间协作关系与经济利益的分配问题,确保各参与方的均衡,对工程经济效益予以正确认识。而各参与方还应该互相协调配合,基于环境保护来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推动工程施工进度。另外,在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中,应当充分体现经济管理概念,并合理利用科学技术。

2.降低工程招标过程未知因素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不仅要转变工程经济观念,同时,还应该正确地分析风险本质问题。在招投标过程中,成本估算失误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很容易出现竞标单位不满足招标资格的问题。若能够针对问题予以及时调整,就能够有效地降低风险。对于工程实施成本,应该按照工程目标与计划对成本进行中长期地预测,一旦超出成本控制范围出现成本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成本控制工作,保证成本得到有效控制,尽量减少成本浪费。与此同时,要想保证竞争的公平,招标方应该考虑到实际情况选择并制定标准,实现施工质量的提升,提高企业自身信誉度,确保投标竞争的公平性。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我国工程经济的新元素逐渐增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工程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正是在新工程经济模式的作用之下,为低碳经济带来一定的效益,也同样存在较高风险。为此,需要对工程经济管理风险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并且及时预见风险,针对风险问题提出可行性的预防管理措施。文章以重庆飞华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项目建设为例,重点阐述了工程项目经济风险与防范措施,希望能够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丽雅,陈洁.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措施分析[J].河南科技,2014(24):205-206.

[2] 申亚峰.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6):150,152.

[3] 周昕.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研究[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4(12):160-160.

9.学习循环经济心得 篇九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措施”

学习心得体会

近来,通过三明电大继续教育培训平台学习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政府推进节能减排的措施”课程,我深刻感受到,当前,我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的形态下,低碳发展、绿色增长成为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编制工作的主基调。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人的生存过程,就是消费能源,向自然排放危害环境物质的过程。二氧化碳是人类消费能源、资源的必然产物,也是造成温室效应、环境问题的罪魁祸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大和活动能量的急骤膨胀,人类的活动已经危及到自身生存的基础。

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作为一个高能耗国家,我们需要从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找到我国巨大社会浪费和环境污染的本源,创新思维、改变观念,坚持体用结合,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才能正确认识并加快低碳经济发展。发展低碳经济要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低碳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从国家利益和长远战略目标出发,安排好有关低碳经济的战略部署和时间表.必须从传统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清洁生产和零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型和资源循环型产业转变.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

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而是要求我们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养成低碳生活的好习惯,如选用节能空调,夏天空调调高一度,冬天调低一度,家里所有灯泡均改用节能灯,并养成随手关灯的好习惯;用太阳能热水器,省电又省气;选用节能洗衣机,清洗衣服的水还可以循环使用;多骑自行车,少开车出行;多使用环保袋等等。低碳生活需要大家参与,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动员全社会力量,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十二五”是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球能源变革的机遇期。打造“绿色经济体”,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追逐的梦想和目标。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决定国家的未来,必须抓住机遇,明确重点,有所作为。要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从全球经济领域来看,掌握低碳核心技术,夺取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主动权,将决定未来在国际化竞争中占据何等的重要地位,节能减排刻不容缓.毋庸置疑,节能减排是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减缓温室气体增长、保护环境的同时,还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务的挑战,节能减排形势可谓依然严峻。一方面节能减排力度将继续加大,另一方面节能减排考核指标将更加严格。“十二五”期间,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推进节能减排,也有专家建议,通过市场化路径减排,以交易机制明晰产权降低成本,实现最高效率的资源配置,并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走绿色共赢之路。据了解,目前我国已经有60多个能源合作机制,40多个对应交流国。这些机制将为我国能源产业化发展、能源科技合作、促进绿色增长提供良机。相信沿着绿色轨道前行的“十二五”能源规划,必将推动绿色增长体系建设,对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

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开始低碳生活吧。

● 电灯、电脑、空调……任何电器一旦不用了,应随手关掉。

● 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

● 选择节能空调,温度不要开得太暖或者太冷。这不但耗能,而且让人体不舒适,削弱了人体自动调节体温的能力。

● 开车出门购物的人,请有计划购物,尽可能一次购足。如果不是太远的话,跑步或者走路去健身房,不要开车。

● 开车族也能节能:避免冷车启动;减少怠速时间;尽量避免突然变速;选择合适档位,避免低档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润滑油;定期更换机油;高速驾驶时不要开窗;轮胎气压要适当。

●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购买低价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时安全系数不断提高的小排量车。停车也方便。

● 多步行骑自行车,乘坐轻轨或者地铁。

● 缩短电脑显示器进入睡眠模式的时间设定。

● 即使是普通冰箱也能节电,比如及时除霜,尽量减少开门次数,将冷冻室内需解冻的食品提前取出,放入冷藏室解冻,还能降低冷藏室温度。

● 使用双键马桶,尽量按“少量”那个键。各种生活废水都可以用来冲马桶。

● 多用电子邮件、MSN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打印机和传真机。

● 在整个建筑的能量损失中,约50%是在门窗上的能量损失。采用中空玻璃不仅把热浪、寒潮挡在外面,还能隔绝噪音,大大降低建筑保温所需的能耗。

10.低碳经济学习心得体会 篇十

一、通过培训学习,对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有了更多认识

(一)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两者的内涵及相同点 低碳经济是在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减少室气体排放活动的总称。循环经济是指人、自然资源、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自然资源的生态循环来发展,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的发展模式。从上述概念来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作为应对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经济模式,都是当今会极力推崇的发展新方式,都是从结构和机制入手,以新思维、新办法解决日渐明显的全球性资源环境劣化和气候变化问题的新举措,但两者的概念、内涵以及实施机制既具有相同之点,也存在不同之处。两者的相同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都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重大转变的发展模式。传统经济模式是以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增长为其主要特点的,是导致日益严重的全球性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压力的扩大,这种模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才能适应经济会发展的新要求,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呼之而出。循环经济主要从资源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角度减少资源消耗,降低环境末端治理的成本,以应对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问题。低碳经济则主要从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来应对全球化石能源过速消耗和全球气候变化。

第二,都是贯穿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全过程的重大。作为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都贯穿于经济的全过程。在生产领域,循环经济要求生产环节实现资源减量化,并对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废弃物实现再利用;在消费环节实现产品废弃物的回收和再利用,进而实现全过程的低耗、低排目标。低碳经济要求生产环节消耗更少的碳能源,多使用清洁的替代能源以维持生产的能量供应,形成低碳的经济结构;消费环节减少以化石作为能源的消耗,代之以消耗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形成低碳的消费模式,进而实现全过程的低碳目标。

第三,都是涉及面广且相互衔接的系统工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涉及到整个经济会发展的各领域,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需要全会参与的重大,而两种发展模式总体目标是一致的,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在工业生产领域,减少包括石油、煤炭在内的资源投入,既是低碳经济的要求,也是循环经济的要求。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既可减少原材料的消耗,也可减少石油、煤炭等燃料的消耗,都是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追求的共同的节能降耗目标。

第四,都是强调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重大举措。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都是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证的。低碳经济要求低碳技术的配套,循环经济要求循环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重大突破都将成为两种发展模式的强大动力。同时,两种模式的推广运用都涉及到生产、消费领域的体制机制问题。在经济结构上要对传统发展方式进行根本改革,在消费环节要制订产品市场准入和一系列标识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是两种模式得以推行的保证。

(二)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两者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从上述分析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根本宗旨是一致的,都是通过制度和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以及科学技术进步,推动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会经济发展模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会经济模式转型,实现经济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但两者从概念、发展模式、发展侧重点等方面也存在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出的背景。低碳经济的概念是英国率先提出的。2003年英国发表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把低碳经济作为国家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并出台一系列鼓励的配套经济策。主要是为减少室气体排放、共同保护全球气候的背景下提出的。循环经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当时,许多国家和地区经济实现高速发展,但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西方工业国家开始探索废弃物减量化、源头削减和废弃物再利用的发展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末端治理方式,致力形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物质能量多次循环的模式。二是针对的重点。在切入点方面,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是能源领域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重点是从建立低碳经济结构、减少碳能源消费入手,进而建立起全会减少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应对机制和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既是一种发展模式,也是一种生产方式,是在满足成本效益原则的前提下,利用生态学原理,对经济活动中的有限资源不断地进行循环利用,高效率或无浪费地使用资源的一种生产方式。在产业导向方面,低碳经济侧重强调建立少消耗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石油的产业体系,而循环经济强调无论什么样的产业结构均对废弃物循环使用。在技术运用方面,低碳经济通过新能源技术、替代化石能源等措施可以实现,循环经济不仅需要循环技术,在现阶段由于成本效益的原因,要对采用这种技术后的成本效益进行比较。在地区布局上,循环经济强调工业共生和代谢生态链关系,要求上下游企业实现地域上的相对集中,形成循环利用链。把废弃物的排放单位和利用单位在空间上有效集中,可以产生较大的聚集效益。低碳经济并不一定强调这种地域上的集聚,它强调的是产业结构的问题,要求产业发展的能源消耗是低碳能源,较多考虑能源供给与利用的优化,寻找替代能源,使用清洁能源成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三是实施的方式。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强调要建立全会的发展模式,如果在全会倡导少消费化石能源,就是建立低碳会的概念,如果在全会各个环节推广循环经济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就是建立循环会的概念。

低碳经济由英国率先提出后也得到国际会的呼应。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正式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室气体减排25%~40%,该“路线图”对全球迈向低碳经济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实践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持续升,低碳经济在我国逐步兴起。

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均成为国际合作机制的内容。欧盟将低碳经济作为国际合作的核心要素,鼓励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目前,国际上碳交易和碳排放权市场已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势。循环经济的国际合作也在持续推进,特别是以循环技术的联合开发和示范推广为重点,国际性和区域性的合作研发、技术援助已形成相当规模。

(三)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实施应两者兼顾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会的过程中,保持经济会平稳较快发展,必然要消耗大量资源,对环境的影响也将不可避免。采取经济会发展的新模式势在必行。会经济发展新模式的推广应用关键要以获取务实的效果为前提,也要以全会的共同参与为基础。

对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同样应予以重视,这两种模式不是谁取代谁的问题,也不能顾此失彼,或厚此薄彼,而是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加以推广运用,发挥这两种模式的作用,促进我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真正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会的产业基础、制度基础和会基础。

加强试点及推广工作。继续完善循环经济的试点,及时总结经验,予以推广应用;设立低碳经济试点,探索行之有效的低碳经济发展工作机制。

加强分类指导。如在一些化石能源高消耗地区和行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改进消费方式等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对一些消耗金属矿以及砂、石、土、岩等非金属矿消耗大的行业和地区,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模式,减少原材料消耗,加强产品的循环再利用,以实现循环型经济结构的形成。

加强技术创新和制度建设。通过技术攻关,突现重点突破,建立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技术标准和市场标准,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借鉴和利用两种模式的技术创新优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共同发展。因此,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推进实施应比翼齐飞

二、通过培训,使自己进一步认识到,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

据有关部门调查,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至今,全球平均气温增高0.5摄氏度。温度上升直接导致冰川融化。冰川消融会使海平面升高,较低地势的海岛及海洋沿岸城市就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联合国曾发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按目前状况持续千年的话,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约7米。更可怕的是,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升高60米。想想看,那时候到处将汪洋一片,还有我们人类的栖息地么?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低碳、减排势在必行。

低碳、环保并不是空泛的概念,节约一张纸、少买一件衣服、电视亮度调低一点……这些行为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我们每个人稍作留意就是在为环保做贡献。“低碳”就在你我身边。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私家车也越来越多。汽车带给人们的好处是可以看得见的,比如说上下班可以节省时间,周末或者假期全家人可以一起外出郊游领略大自然的魅力。但伴随汽车增多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也接踵而来。汽车尾气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碳化物、硫化物等都会影响空气质量,破坏臭氧层;同时,汽车引擎工作起来会产生很高的热量,无形中也会让气温升高;在上下班高峰期,很多车都会把马路堵得水泄不通,有的汽车还上了便道、人行道,让行人寸步难行。如果有车的人们能够每周少开一天车,出行变成步行或者公交,不但环保还健身呢。如果大家都这样做的话,我想城市空气就会更清新,蓝天就会多一些!

人人都知道水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而对于节约用水您又是怎样做的呢?在学校里,有些师生洗完手就跑,根本不关水龙头,让水哗哗的流掉;在洗澡池,也有人开着淋浴喷头一直冲;跑冒滴漏的现象也不足为奇……滴水可以穿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样的现象不知会造成多大的浪费,又有多少水白白流失!我们饮用的每一滴水都是经过除污、净化等很多道程序才能喝,浪费一滴水,无形中也在浪费电、浪费其他资源,请所有人都爱惜我们生命之源吧!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相信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明天的地球一定会更美好!

上一篇:大学生预备党员个人入党申请书1000字下一篇:山体滑坡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