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2024-07-17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精选8篇)

1.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篇一

浅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设计理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通过国培进一步学习,我的教学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将教学实践中自己的一些教学设计理念浅谈如下:

一、以探究问题为目的

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然而,以往的历史教学往往是固定式的,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探究性问题,或只有肤浅的问题。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去了解事情的基本情况,使学生去深入探讨。

二、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话、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

三、以学生参与为形式

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从做中学,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体验到挫折感与成功感;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

四、以教师引导为助动

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好像教室这个舞台是为教师搭建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场记”了,不再起重要作用。反之,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他要像导演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实际中要注意避免以往传模式下运用方法时的弊端,或是片面地强调某一种方法效用,以为某一种方法是万能的或是僵硬地照搬和套用一种方法,而不去考虑学生、教材等具体情况;或是只重方法运用时暂时的、表面的效果,而忽略学生的心理动反应,等等。

五、以周密设计为准备

任何教学方法的运用,都不是随意的,甚至不是随机的,都要有事先的准备和安排,有具体的目标,有明确的设计思想,体现出一定的教学观念。方法的实施,是有步骤的,而且要有回旋的余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教师以认真的和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巴班斯基曾提倡最优化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他认为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材难易程度、全班学生的程度、各种教学方法的效用和长短处、教师本人的特点和能力等,这些都需要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计划。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积极性的调动、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培养都要靠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如果我们采取的方法得当,调度有方,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2.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篇二

一、加强学生课堂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堂实际操作能力也是学生作业的一种体现.我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 力求加强学生课堂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教学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的时候, 在让学生认识了这些图形后, 进行以下的课堂操作活动:用一个袋子, 里面装有很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和其他的一些几何图形, 让学生伸手到袋子里摸出教师或同学说出的图形, 提高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让学生用纸画出所学过的四种图形, 每种都多画几个, 然后用剪刀把这些图形剪下来, 再用这些图形拼出各种不同的图画.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拼出小汽车、火车、房子、轮船等.这种操作活动既发挥了学生主体意识, 培养了他们的主动探究精神, 又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拼出多种不同的形状, 鼓励学生求异、求新, 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

二、适当布置操作性作业

学生的数学作业不应仅是一些简单的书面作业, 还应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估计结果和动手操作的内容.如今的数学不只是算术和几何, 而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一门学科.它要处理各种数据、度量和科学观察;进行推理、演绎和证明.而做数学的方法也不仅仅是计算或演绎, 还包括观察模式、验证猜想、估计结果和动手操作.

所以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中, 我特别注重这一方面.例如,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之后, 我布置了这样的家庭作业:

l.做—做:用萝卜或泥巴做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

2. 找—找:日常生活中, 哪些物体是长方体?哪些物体是正方体?

3. 说一说:长方体有哪些特征?正方体有哪些特征?

4. 涂一涂:在它的外表涂上不同的颜色.

这样, 学生通过自己的做、说、涂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理解、认识和应用.

三、采用多种形式布置作业

1.“说数学”,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相对于计算来说, 学生更乐意接受.在每一次数学课后, 我要求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今天数学课学到了什么, 说说数学课上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环节, 说说数学课上自己表现怎么样.鼓励学生把有关数学的有趣的事讲给邻居、伙伴听.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巩固了数学知识, 同时学会了反思自己的学习, 培养了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体验了数学的乐趣, 促进了自己的个性发展.

2.“实践”, 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应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践性的数学作业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亲自探索数学, 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后, 我布置了学生调查班级同学喜欢的图书.在调查活动中, 学生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 学会收集、分析数据.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创造出许多新的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又如, 回家选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 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并且画下所看到的形状.这些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的数学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让学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从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3.“游戏”, 做数学作业, 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 学中有玩, 玩中有学.游戏形式的数学作业也是学生最喜欢的, 最符合他们的天性.如乘除法计算的作业, 可让学生与同伴、家长玩对口令游戏和闯关游戏等.通过“摸摸”、“猜一猜”游戏作业巩固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感受.一个喊口令, 一个用动作来表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游戏, 培养了学生的方向感.学生在这些游戏作业中兴趣高, 培养了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 感觉到数学作业就是一个乐园.

四、给家长布置作业

现在的家长都很关注孩子的学习, 很多家长会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 但很少参与孩子的作业.于是我在这一方面作了大胆的创新, 给家长也布置一些作业.如:学生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后, 我给家长布置了这么一道作业:要家长带孩子到集市上买50 g、100 g、1 kg、5 kg的东西, 在称东西时指导孩子观察台秤上的指针和刻度, 并让孩于用手感觉一下这四样东西的重量.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了数学知识, 并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明白数学离不开生活, 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的道理, 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这种数学实践活动过程, 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 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

3.谈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作业的布置 篇三

【关键词】作业形式;思维;精华式作业;融合性作业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巩固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智力和创造才能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作业视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因此,作业范围仅局限于学科知识范围,日趋封闭僵化,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大背景下,这种语文作业观亟须转变,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构建小学语文作业的新形式,使得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一、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作业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究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学生作业的形式应灵活多样。我将听、说、读、写与调查、绘画、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使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

(一)编课本剧

在学习《螳螂捕蝉》《将相和》这些文章时,布置的作业可以是让学生排课本剧,自愿组合。学生兴致勃勃地准备,显示出极大的兴趣。这些富有创意,形式新颖有趣的作业,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体验到寻觅真知和增长才干的成功乐趣。

(二)据文作图

为了便于深入地学习课文,调动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对某些课文,可以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作图。通过作图,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为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如在学习《开国大典》一课后,我让学生设计“天安门广场平面图”。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研读设计,既引导学生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在兴趣的激发下培养了设计和绘图的能力。

二、激活学生思维,凸显学生个性化理解

课堂作业除了巩固基础知识外,还应注重思维训练,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这类练习题的设计要尽量做到激活思维,突出个性化的理解。

例如,学了《去年的树》之后,可以抓住课文留白处设计了这样的填空题:

小鸟听了小姑娘的回答,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它可能在想。

小鸟对着灯火唱完了去年的歌,飞走前,它又看了一眼灯火,可能会说。

学了这篇课文,我想对文中的 说。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根据原文的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对故事的发展趋向进行合理的推测。这样的作业设计,能够培养学生想象的完整性和完美性,使学生的想象向纵深发展。

另外,还可以根据作业设计的侧重点不同,分类设计:巩固性作业、比较性作业、归纳性作业、思考性作业、创造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等;也可以根据课堂学习的先后作业所处的位置和作用不同,设计课前预习作业(前置性作业)、课堂练习作业、课后反馈、检验作业等,我和同事们的一些做法只是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效果还是挺好的,但是有些认识还比较肤浅,还需要进一步反复试用和验证,也诚征更多的教育同行们的批评和指正。

三、布置精华式作业,激发语文学习兴趣

汉字,中华文化之精髓;语言,社会生存之根本。所以,汉字和语言是学生的必修课。作业布置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是完全不可取的。抓住作业中的某一点,使学生的作业精华呈现,他(她)的学习会更加丰富多彩。在作业布置中,教师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会表现出很多难以预见的闪光点让教师不得不叹服他们灵动的思维。

例如,作业中的写字和口语交际可以这样做:第一,要求学生每天必须认真、准确、规范地书写一个或几个自己喜欢的汉字(不能重复),交与教师审阅。教师审阅后,抽出其中的精华在班上进行表扬,激发学生的书写兴趣;第二,每周要求五个学生上台说一个自己喜欢的故事或谈读到某篇文章后的感受(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口齿表达要清晰,感情须充沛。这样,学习基础好的更能表现自己,基础偏差的也能在同学面前展现自己的风采。

四、布置融合性作业,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传统语文作业的内容只局限于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渗透,它虽然能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效率,却容易使学生形成狭隘封闭的知识观。新课程语文作业设计要淡化学科间的界限,把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在知识上相关或思考方法相似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布置作业,以打破传统语文作业中形成的单纯的语文知识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仅包括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还应该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从而纠正学生片面性单科思维的习惯,促进其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例如:学完《人民大会堂》后,画一幅说明图,并试着根据图示向大家简介人民大会堂的结构布局,收集一些人民大会堂资料。就把美术、历史、科学等方面的知识融合于语文学习之中。这样类似的练习,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 总之,语文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完成语文作业,不仅是为了复习、巩固、深化知识,也是在实践运用语言,形成技能,同时又是在培养观察、分析、创造、综合等能力,通过作业这个舞台,充分展示自己的成长足迹。

参考文献

[1] 易仙. 如何有效布置小学语文作业[J]. 学周刊,2014(23).

[2] 雷小荣. 例谈小学语文作业设置的创新[J]. 教育导

刊,2011(07).

[3] 孙建军.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刍议[J]. 赤子

(中旬),2013(07).

[4] 李文宝. 小学语文作业评价探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2(10).

4.浅谈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 篇四

组别:高一历史

作者:**

摘要:“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职业具有特殊的示范性,不仅承担着知识的传授作者,更对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下,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融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将德育融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当中,不断进行课程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改

德育

历史教学

本学期以来,本人担任高一年级三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本人以学校及教研组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提高教育教学成绩为中心,以深化课程改革试验工作为动力。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个人素质

一年来,我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参加党员学习,认真做好政治笔记,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来约束自己。通过学习,转变了以前的工作观、学生观,使我对新课改理念有了一个全面的、深入的理解,为本人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打好了基础。

二、以身作则,严格遵守工作纪律

在工作中,我一直严格的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服从组织分配。能严格遵守校规校纪,严格按照作息上下班,团结同志,能与同事和睦相处。在教育教学中,始终把关爱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作自己德育工作的终结点。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教师形象。

三、强化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年以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主体参与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1.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认真编写教案,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特点,以主体参与教学模式为纲,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重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参与公开课讲评和优质课评比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的肯定,同时也给我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使我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以后课该怎么讲。

四、正视自我,明确今后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的教学成绩和其他班级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认真的总结反思,我把原因归结如下:

1.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训练不够,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对知识点的检查落实不到位,抽取学生检查或听写知识点的过程中,有学生蒙混过关,掌握不牢;

3.对后进生说服教育力度不够,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了对他们的关注,但是没有时时抓在手上,使部分学生产生惰性心里,学习积极性不高。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5.浅谈新课改下高中生物的教学 篇五

丹寨县民族高级中学生物教研组 余 静

【摘要】作为高中课程重要组成部分的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学科。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当下,我们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在课时安排上,应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用宽容、激励开展分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开展好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使课堂取得良好效果,同时提高学生的素质。

【关键字】新课改

高中生物

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中,对生物学科教学有新的目标和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和要求,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来看能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我们知道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当下,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迫在眉睫,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几年的教学探究,下面就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谈谈自己浅薄的几点认识。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是“重结论轻过程”,即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而忽略知识的形成,忽略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让学生机械记忆“标准答案”;而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重点放在过程和方法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分析、概括”的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从而达到提高生物学素养的目的。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转变课堂教学观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这是转换教学模式的基础。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老师只是传授口头的理论知识,为了教学而教学,这与具有实践性特点的生物教学是相违背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处于认知年龄段的学生,我们不能让他们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是要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在课堂内外探求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把过去的教育模式转变过来,针对学生自身的特点与能力去相应地调整教学理念与方法,把过去单纯教学的课堂作为一个培养能力的实践场所,建立一个高效自主创新的新型生物课堂。

我在这几年工作实践中提出了“让学生爱生物,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为主题的课题研究,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最终目的,把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自主能力,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作为核

心目标。在课堂中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与学生处在同一个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与老师及时沟通。在课下,我会让学生写一些小纸条,把自己的一些反思和想法写上去,然后交给我,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方便,更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二、多种教学手段巧妙结合,提高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适当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照片、动画和视频材料,把课本上过于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很直观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视觉、听觉并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讲授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时,用flash动画等演示就非常适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我可以将细胞分裂的过程做成flash,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形象地把细胞分裂过程表现出来,之后只需要我简单讲解,学生们就可以理解得很彻底。利用多媒体,我可以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因为学生们喜欢看形象的演示,而不是老师冗长而抽象的讲解,所以我提倡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课堂的容量大,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获。

当然,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的使用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能对网上的各种教学资源进行搜索、筛选和组合;为每堂课准备精美的课件,意味着教师要付出更多的心血,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等等。

三、培养学生实践中的观察能力

为了使学生从“学会”转变为“会学”,促进课堂的高效性,在生物的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这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基础。

如果学生不明确观察的目的,就会只看热闹。教师如果事先提出观察目的和重点,学生就会在观察中努力寻求鱼鳍的作用。这样,观察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如:在讲单、双子叶植物在形态上的差异时,可以让学生到野外采集一些单,双子叶植物,然后让学生从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方面来进行对比观察,也会受到良好的效果。

2、要有充分的观察准备,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制定观察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观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会直接影响观察效果,无论是课外观察还是实验观察,引导学生复习或预习有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实验观察应事先安排好实验程序,明确观察的重点和难点,准备好实验材料和用品,必要时演示一次,以便摸索成败的经验。野外观察也应考虑好观察的程序和步骤,观察的要点,可能发生的问题以及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这些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

例如:在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中,因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较精密的仪器。若让学生自己摸索,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甚至会因操作不当而损坏仪器。所以教师应事先让学生观看一次显微镜操作的录像或亲自演示一遍,然后让学生动手实践,从而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在实际的观察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观察活动中,每个学生的知识经验,个性特点,心理品质各不相同,因而观察的效果也不一样。有的学生只凭兴趣,抓不住重点;有的学生走马观花,观察不能深入;有的草率急躁,观察欠持久;还有的眼光狭窄观察不全面„„。因此,教师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个别指

导是完全必要的。

对于观察缺乏系统性的学生,应该引导他们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外表向本质、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静态到动态的观察;对于观察时依赖性较大的学生,应加强观察活动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的训练。

4、还要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做好记录,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不断提高观察能力。

例如:在用量筒测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对于所观察的数据要作及时而又准确的记录,这样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通过实验所得到的是测量值它与真实值之间还存在误差,所以对如何减小误差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是完全有必要的。

四、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高中学生是刚从初中毕业,他们的知识储备水平有限,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针对不同的年龄段,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高一的学生,我们应该以培养他们学习生物课程的兴趣为主要教学目标,在课上用简单的图例和动画告诉他们学习生物的重要性。而到了高二高三,我们就要以拓展学生知识为主要目标,可以在讲解完课本内容之后,额外增加一些课外知识。比如,讲述DNA的结构、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时可以与化学的物质结构相结合,讲述有丝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时需与物理的力学方面的知识相结合。

学生之间的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如何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呢?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个体差异的较好策略。但明显分层又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及消极情绪等,因此,只能进行隐性分层。对待学生的缺点要用“低倍镜”,但并不是漠视、放纵他们的缺点和错误,而是以一种宽容的情感,去感化那些有错误的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并纠正自己的错误,如上课不认真听讲,睡觉,讲小话等,可结合所讲内容插入课外知识,或用幽默的语言吸引他们,等等,绝对不能用过激的语言伤害他们,打击他们学习生物的积极性。生物教师要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用自己的热情和诚恳的态度唤起学生的兴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对待学生的优点用“高倍镜”,及时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问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使不同的学生能“吃得饱”、“吃得好”、“吃得了”,让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并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五、在课堂安排上,应注意课内外活动相结合

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灵活安排。在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只是组织者、参与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地点不单单是教室,可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地点。有条件可以把教学地点设立在教室以外,可以使学生感到非常快乐,增加学习兴趣。

总之,新课标需要每个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情况,结合学生特点,去探索,去体验,加强学习,转变观念,使生物教学真正做到:教是具有创造性的、启发式的教;学是积极的、主动式的学;过程是心灵相通、情景交融、师生互长、平等和谐的交流式的过程;发展是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整体性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学生

6.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篇六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得失

作者/张红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在高考的影响下,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也制约了高中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因些,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用灵活和充满智慧的教学艺术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催开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阅读教学 高考影响 得失 培养 人文精神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新课改,是适用语文教学人文性,人本化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高考的影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地制约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也制约了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如何在高中语文功利性的围追堵截下突围?恢复语文教学的纯洁性?实现语文教学的原初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呢?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用灵活和充满智慧的教学艺术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催开学生的创造灵感,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笔者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功利性问题是制约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重要成因。

一、为了追求短期效益,不惜牺牲人文精神

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法、技巧和教学理论方面并不缺欠,缺少的最主要的是语文的素养和必要的人文精神,从而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许多功利主义行为。

部分教师过于追求课堂表现,课堂设计流于表面,华而不实。部分教师还没有走出应试教育的影响,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分数,只注重学科知识体系的传授和学生解题能力的训练,乏味单调的灌输和机械训练泯灭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语文文本内容的挖掘消失在各种教学探索上

语文教学的极端探索造成了诸多顽疾,它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指向了阅读教学外部条件的构建与改进,试图通过这样的努力能够解决问题:通过不断探索总结出来的经验形成名目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并试图改变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非阅读”(非人文)问题;借助多媒体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演绎教学内容,意图解决过去教学手段单调乏味的问题;着力于学生综合分析理解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从纯粹接受知识的泥沼中走出来,进而经受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考验,等等。种种努力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传统与单一,而且显然是取得了或者部分取得了预期效果,仿佛给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然而,透过好看的表象我们看到的却是有些糟糕的真实:它追求形式胜过内容,它追求统一胜过个性,它追求“技巧”胜过艺术。这样的表里不一让我们再一次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语文阅读教学。

2.合作探究造成盲目的导向牵引

课堂上一些教师一味迎合新课程标准,追求合作探究这一时髦的学习方式,但合作探究的目的、时机和过程都有很大的随意性。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并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学生没有时间也不愿独立思考,讨论只是泛泛交流,并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没有人愿意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几乎所有学生都把希望寄托在教师的说教上。这种有名无实的合作探究,容易滋长学生随心所欲、浑水摸鱼的学习倾向,使教学出现随意性和盲目性。

3.情感目标小结有虚假作秀之嫌

有些教师为了凸显自己设定的三维目标,在课堂小结中将情感目标像知识目标一样罗列出来,给人虚假的感觉。阅读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主观性、体验性、内隐性等特点,它既不能通过生硬的讲授来实现,又不能靠某一节课来完成,而是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从教书育人的机制来看,语文阅读教学应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并不是对每一节课都牵强附会地加上一个环节,只有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融为一体,才有生命力。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对人文精神、民族精神、民族性格的重建都是最佳场所。

语文阅读教学到底应着重于语言技术的应用,还是应着重于奠定人的精神根底?语文教育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没有语言就几乎没有人的精神。没有语言,我们根本无法用“人的感觉”来感受这个世界。譬如,只有人才能感触、懂得诸如“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的感时忧国和骨肉分离的`苦痛;“沧海明月”“蓝田日暖”(李商隐,《锦瑟》)的执着怅惘;“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的挥之不去的思夫凄苦,等等。这诸种感觉与知识是“语言”给予我们的。或者说,我们学得了语言,才懂得了或感触到了这些。很显然,语文教育在外在效能上是语言能力教育和训练。或者说,训练语言能力就是训练精神。

在明确语文教育就是精神教育的同时,我们要紧抓语言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奠定人的精神根基。

二、高考的需要制约了师生在语文教育中全面获益

由于我们被高考的需要束缚着手脚,语文阅读教学几乎不允许广大师生对文本作出独立的自由见解,诸如《祝福》批判悲剧的社会环境和封建伦理道德,《雷雨》揭露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罪恶的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这些统一的解读使得阅读教学的精神空间极为狭隘,缺乏应有的个体精神的见仁见智。教法也是如此。一位教师的教法成功了,于是在本地区甚至更大范围争相模仿效法、推广,不顾教师个性,而试题思路和考试模式更是如出一辙。于是,学生牺牲了在这个年龄阶段本应有的奇思和幻想,他们过早地成熟和老成,过早地包裹起了真实自由的自我和个性。

成型的教学模式反过来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师生尤其是学生全面获益,因为模式的形成,也即方法探索的终极定型。在模式运用过程中,思维方式和指向都是一定的、已知的,对接受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只是形式上的演绎,因为无数次的演练已形成固定的图谱和套路,方法模式化导致的思维定势,不仅导致学生养成了思维惰性,而且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影响了学生非逻辑性思维的发展。而语文学习,尤其是文学作品的学习,直觉思维、灵感思维和发散思维对于感受和理解形象艺术性又是至关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它压抑了学生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完整人格的形成与确立。

语文阅读教学是塑造学生精神世界的教学,它追求的是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我,通过语言学习塑造灵魂,强化自我意识。这就要求教师敢于培养叛逆者,不断创造民主教学气氛,使学生充分、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学生在认识、探索某种对象的活动中产生一种乐趣,使其得到极大的满足,从而促进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达到忘我的程度。

三、忽略文本对话淡化了学生的阅读认识阅读是读者与作品与作者对话的一种活动。阅读是以作品为媒介,借此体验、感悟和理解作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思想和情感。这种阅读活动,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心灵的对话,当然,这种对话,是无声的对话,是精神的对话,是灵魂的问答和心灵的碰撞。

当前的阅读教学往往忽略了阅读的本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体验与感受。反观阅读主体的学生,其阅读情况又是令人吃惊的,几乎所有学生除了课堂上跟随教师分析课文的思路并进行简单的阅读之外,课后阅读少之又少,即使阅读了,也是随性而为,除非任务所迫。大部分同学不太清楚研究性阅读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进行研究性阅读,研究性阅读对提高思维能力有什么帮助,等等。存在这种现状,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高考制度是导致应试化的幕后推手;

2.教师“精讲”取代了学生“慢读”;

3.远离生活实际丧失了生命力;

4.低估了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知识经验和心理世界的差异性。

在理想语文学习理念下,学生精神的愉悦是第一位的,只有在愉悦的精神吸引状态中,学生才有认知接受的可能和发展的可能。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要求将社会的具体要求与师生的具体情况和所处的教学环境、条件及正确的教学原则几方面结合起来,从而选择和制订最佳工作方案(即教案),优化教学过程的“精神吸引”,实现师生合作探究的最佳效果,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最优化就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的一种理性追求。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极力彰显语文学科魅力,彰显其承载人类文明与发展和对生命的体验与思考的意义,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价值,这样,语文学习才能深入人心,语文教学的春天才会到来。为此我们尚需深入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合学生思维发展、能力提升、人格优化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蔺艳艳:《实施教学反思 打造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9.

2.李创新:《中学语文创新教法》,学苑出版社,.

7.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篇七

这是高中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 这种旧方法、旧理念、旧模式的长期存在, 大大制约了现今课堂教学的活力, 也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种教育下, 学生不是自主地寻求知识、研究知识、掌握知识, 而是被动地接受填充, 成了装知识的容器和工具, 也成了被摧残的一代求知者, 这严重违背了新课改的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旧的教育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对人才培养发展的需要, 因此新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理念和模式已成为摆在我们今天每个高中历史教师面前的、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

这次新课改的提出和实施, 给我们高中历史的教学提出了新要求、新思路和新方法。我们要顺应潮流, 尽快调整和转变自己的角色, 不断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 摆脱“穿新鞋、走旧路”的传统教学, 适应新课改, 以更好地为我国的教育教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现笔者对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师的角色转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高中历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高中历史教师打破已经习惯了的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 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历史教师不仅要“用教科书教”, 而且要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索, 互教互学, 平等对话, 人人参与, 教学相长。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提倡自主探究、引导和发现的教学, 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历史教师要自觉和学生合作学习, 师生共同去获取、收集、分析、讨论、检索、利用信息, 解决历史问题, 充分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时间和空间, 创造机会和条件。同时, 要组织、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激发他们的潜能, 必要时历史教师还要参与其中, 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过程。要变“牵着学生走”为“推着学生走”, 变“给学生压力”为“给学生动力”, 善于用鞭策、激励、赏识、鼓舞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在教学中要把重点放在过程与方法上, 放在揭示历史结论形成的规律上, 让广大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主动去探求真理, 掌握历史规律。

在以往的高中历史教学中, 教师是历史知识的拥有者和主宰者, 教师的讲授几乎是学生获取历史知识的唯一渠道, 学生无条件地接受教师的一切灌输。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 倡导师生合作学习, 建立民主的、平等的“学习共同体”。因此, 历史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合作者, 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历史多元化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要求, 分享学生的快乐,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师生一起寻找真理。教师要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接受学生的“教育”, 在师生互教互学中加快自己知识结构的更新, 不断拓宽知识面, 改善知识结构, 丰富专业知识, 使自身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二、高中历史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 教师几乎包办一切, 唱独角戏, 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学生的生活经验、接受能力等往往被忽视, 其主体性难以发挥。而新课程要求历史教师必须根据“学情”提出学习任务,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 要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协调工作, 恰当地把握教学进程, 及时拨正课堂前进的“航向”, 在激烈的课堂讨论中做好公正的“裁判”。因为准确、合理、富有激励性的评价和“裁判”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使其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 潜能能够得到最充分的发挥。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把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作为重点目标, 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些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 要由传统的单纯知识传授者转变为今天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的旁观者、有效的组织者和理智的引导者。所以, 高中历史教师应尽快转变角色, 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同时, 教师还要放下架子, 走到学生中间, 与学生平等交流, 互动学习, 构建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

历史教师还要善于营造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教师要时常营造活跃、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能够自由地交流、全身心地投入, 学生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教师要善于用甜美的微笑、亲切的话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强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热情, 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充分调动课堂气氛, 给每个学生完全展示自己的机会。同时, 教师还要有激情和感情投入, 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对每位学生的观点和主张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停留在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技能、学习的过程及方法以及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作出客观的评价。历史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各方面取得的进步, 还要抓住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细微的良好品质, 多肯定和鼓励学生, 让学生获得自尊, 建立自信, 让他们多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

三、高中历史教师要成为新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作为历史教师, 不仅要做好教学实践活动, 为教学理论发展作出贡献, 还要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教学理论反思。在新课改的实施中, 高中历史教师更要关注具体的教学情境, 把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不断提高实施新课改的效率。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历史教师更加要注重教法的研究, 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由凭经验转变为凭借科学教学, 才能完成由“教书匠”向“学者型教师”、“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才能不断提高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 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把教学大纲和教材规定的历史知识传授给学生, 很少关注教学大纲和教材之外的内容。考试成绩成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 教学与科研被对立起来。新课程要求教师更新观念, 主动探索, 形成与新课程相应的科研意识、科研方法和科研能力, 以科研促教学, 开发和丰富学生学习资源。

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 以探索和认识历史教学规律, 提高历史教学质量。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应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探讨、反思在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始终保持一种探索的习惯并及时加以总结, 逐步形成理论性的、规律性的认识, 不断提升教学研究的能力。要重新认识教学内容, 改变历史教科书是教学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 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努力开发、利用资源, 要指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 广泛接触社会和生活, 从中吸取知识;要善于将课外资源引入课内,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灵活掌握历史知识, 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改要求的高中历史教师, 不是照本宣科的教书匠, 而应是历史资源的开发者, 历史课程的建设者和研究者。

8.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作业的布置与设计 篇八

关键词:历史学科;德育;人生观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不仅要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通过教育健全学生的人格。因此,作为一名历史教师,责任重大,应该充分利用三尺讲台,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八中国特有的国情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以培养出道德、情操高尚的学生。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工作中有效实现德育渗透呢?要完成这一目标,要求教师首先要明确历史学科德育的基本任务,然后根据这一任务寻求实现德育渗透的基本方式。

一、历史学科德育的基本任务

1、宏扬时代主旋律,加强国情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爱国情操。毛泽东说:“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化典籍。”因此中化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辉煌的文明是我们进行德育的强大源泉。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学生只有在了解了这一切后,才能深对祖国的感情,激起强烈的民族自信感,坚强的民族自尊心,坚定的民族自信心,进而增强振兴中华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华民族曾经是世界历史上最强大、最繁荣的国家之一,但在近代由于本国反动政府的腐败无能和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却落伍了。在学习时,要使学生正确认识到中华民族近百年的屈辱史所形成的根本原因;并且认识到在百年的抗争史中,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实践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社会主义道路才是能救中国,这是几代人探索奋斗而做出的理性选择。

2、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完善自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的形势下,各种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校园,冲击着正处于不成熟、不稳定的青少年,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显得尤为必要。中学历史教科书提供的大量的历史人物的道德形象,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生动材料。我国是人才辈出的国度,不同历史时代的杰出人物以不同的风姿展示了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貌和优良的道德传统,构成了中化民族的魂魄和脊梁。他们在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成为青年学生继续奋进的巨大动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首先要对历史人物的品德作出分析和概括,使学生认识到品德行为的是非、善恶、美丑的准则。优秀历史人物的品德行为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如忧国忧民的屈原、精忠报国的岳飞、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具有崇高气节的文天祥等等。他们的优秀品质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达到润物无声的功效,这是符合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的。另外在教学中,反面历史人物也可对学生作出否定的价值的取向,从另一个方面提高其思想品德水平。

二、实现历史学科德育渗透的基本方式

1、首先转变思想观念,改变评价方法,增强历史教学的德育渗透.过去,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中学历史教学在德育的渗透上没有被提上应有的高度;大量生动有趣、富于教育人的内容被弃之不用,剩下的内容也被一个个知识块、知识点分割得肢离破碎、单调枯燥,失去吸引力。在素质教育日益推广的今天,“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德育已提升为素质教育的灵魂。所以为了保证历史教学德育渗透的贯彻实施,首先就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以往评价方法,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对纯知识性的问题可以不去死记硬背,(学生考试结束后,除了继续学习历史,或在歷史领域深造外,有谁还能记得大量的年代和琐碎的知识?)在考试中对类似的客观题可以让学生直接从课本上找答案;相应地增加主观题,让学生自己去分析、评价,学以致用,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命力、吸引力,实现历史教学德育功能。

2、切实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育有明显的弊端,因此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动脑、动口,使学生自始至终在一种积极和愉悦的状态下进行德育思维,共同参与,踊跃发表个人的观点,并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另外,在教学中尽量的运用多媒体,增强历史学科德育的直观性、感染性,让历史“再现”于学生面前。

3、加强历史学科德育情感的培养,实施情感体验。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可以说,德育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内心体验,那些知识就成了一堆废料,教育就变成了空洞的说教。因此,在教学中,应善于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用饱满的激情、富于鼓动性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形成强烈的情感体验,使教学产生导向和激励作用。历史课本中,以醒目的字体和显著位置标出了历史人物的名言佳句都是进行德育的良好材料。也是培养情感体验的良好凭借。再者,与历史有关的电影、电视及文化作品以其生动有趣的故事、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情感培养不可替代的巨大源泉。最后,应重视第二课堂的教育,如参观名胜古迹,革命纪念馆等;结合重大节日,组织学生开展报告会、讨论会、演讲等活动,使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互相结合,既增强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提高了德育的效果。

总之,历史学科德育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实际教学中,应加以探索和创新。

上一篇:参加延安教育培训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儿童素质发展水平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