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配工作

2024-09-16

如何分配工作(9篇)

1.如何分配工作 篇一

基金收益一般应作如下分配:

(1)确定收益分配的内容。确切地说,基金分配的客体是净收益,即基金收益扣除按照有关规定应扣除的费用后的余额。这里所说的费用一般包括:支付给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费、支付给托管人的托管费,支付给注册会计师和律师的费用,基金设立时发生的开办费及其他费用等。一般而言,基金当年净收益应先弥补上一年亏损后,才可以进行当年收益分配,基金投资当年净亏损,则不应进行收益分配。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收益和费用数据都须经过具备从事证券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确认后,方可实施分配。

(2)确定收益分配的比例和时间。一般而言,每个基金的分配比例和时间都各不相同,通常是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在基金契约或基金公司章程中事先载明。在分配比例上,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基金必须将净收益的95%分配给投资者。而我国的《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则规定,基金收益分配比例不得低于基金净收益的90%。在分配时间上,基金每年应至少分配收益一次。

(3)确定收益分配的对象。无论是封闭式基金还是开放式基金,其收益分配的对象均为在特定时日持有基金单位的投资者。基金管理公司通常需规定获得收益分配权的最后权益登记日。凡在这一天交易结束后列于基金持有人名册上的投资者,方有权享受此次收益分配。

(4)确定分配的方式。一般有二种方式:①分配现金。这是基金收益分配的最普遍的形式。②分配基金单位。即将应分配的净收益折为等额的新的基金单位送给投资者。这种分配形式类似于通常所言的“送股”,实际上是增加了基金的资本总额和规模。③不分配。既不送基金单位,也不分配现金,而是将净收益列入本金进行再投资,体现为基金单位净资产值的增加,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仅允许采用第①种形式,我国台湾省则采用第①和第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而美国用得最多的`方式却是第①和第②。

(5)确定收益分配的支付方式。这关系到投资者如何领取应归属于他们的那部分收益的问题。通常而言,支付现金时,由托管人通知基金持有人亲自来领取,或汇至持有人的银行账户里;在分配基金单位的情况下,指定的证券公司将会把分配的基金单位份额打印在投资者的基金单位持有证明上。

需要补允说明的是,尽管基金通过组合投资分散风险,通常能使投资者以较低的风险(比股票低)获得较高的收益(比债券高),但是,基金管理人对基金的未来收益是不作任何保证的。事实上,某些基金由于管理人运作不成功,也会发生收益极低甚至亏损的情况。

2.如何分配工作 篇二

搭建薪酬分配体系遵循的原则

如何建立一套为企业适用的薪酬管理体系是每个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也必须依照公司的经营特性,搭建一套具有前瞻性的适合公司发展战略的薪酬体系,我们都知道薪酬是企业员工在生活上的个人需要也是员工个人的价值体现,这也是企业为什么要用薪酬分配来激励员工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我们也知道员工的薪酬是企业的成本投入,所以在确定企业薪酬支出时,作为管理者也要平衡经济效益和薪酬两方面的关系,即要使用薪酬来最大限度激励员工,又要平衡公司的成本支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除了要考虑企业的人工成本支出,更重要的是如何激励员工创造工作业绩,满足员工对薪酬分配的需要。所以合理、科学、适用的薪酬分配体系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者在设计企业薪酬分配体系时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公平原则,是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要公平;合理原则,是企业员工的薪酬与当地社会的薪资水准要合理,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减相适应;激励原则,是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对于不同层次员工薪酬分配的适宜性;分享原则,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双赢,当员工为企业做出了贡献,企业也要通过薪酬分配给予回馈;比较原则,是企业员工与行业、与地区之间的比较;合法原则,是企业薪酬的制定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搭建复烤企业薪酬分配体系

复烤企业属于加工型企业,主要是为卷烟企业复烤加工原料的企业,以加工量来获取利润,是季节性加工企业,企业员工有长期固定工作、有任务期限合同制辅助员工。如何根据复烤企业特性,设计薪酬分配体系,建立员工的长效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吸引留住一批优秀的员工为企业服务,是设计薪酬分配体系必须考虑的重点。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根据长期工的特性,主要是分布在公司各关键岗位的人员,搭建岗位技能工资的薪酬分配体系,对于辅助性季节性员工搭建基于岗位绩效的工资体系。

搭建岗位技能工资薪酬体系依据的原则。一是以公司年度工资预算为依据;二是以企业内部定编定员客观分布状况为依据;三是以社会劳动力市场价格为参考依据;四是以员工岗位技能和工作业绩进行岗位考核评价为工资晋升依据。

实行岗位技能绩效工资分配模式,即根据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工作所需的能力要求,及工作的复杂性等结合职务承担者所具备的工作能力,本人积累的知识技术存量,在实际工作中能力的发挥程度以及工作业绩确定工资,充分体现以工作绩效、员工技能为尺度的考核择优升级的原则。工资分配按20∶80的原则向风险大,责任大的核心管理岗位及关键性的技术岗位倾斜。对于从事同种岗位的员工因工作业绩的不同以及工作能力的不同通过定期的绩效考评和能力考核评价确定不同的岗位等级差,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为员工搭建工资晋升的空间,激活员工的内在潜能。实行目标考核与工作业绩评定、能力考评相结合的晋级加薪分配制度,以工资晋级为手段鼓励员工高效工作。适当拉开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一般岗位与关键岗位的工资档距。

薪酬体系构成:岗位工资:即根据岗位责任繁简轻重、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条件好坏、工作水平要求的高低确定。技能工资:根据员工所具有的知识技能、任职资格、及其在开展工作时所必须的综合技术业务水平确定。以职工技能考核和业绩考核为晋升分配依据。根据聘用的岗位和级别,核定技能工资等级,初步确定的等级在同类岗位技能等级的初级,再调整晋升等级。岗位技能等级标准工资按管理岗位、技术岗位、技能岗位分为3个序列实行技能工资。每个序列每个职级设定3—4个宽带等级差。设置宽带薪酬等级。目的是由于在一个职级内的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因员工个人能力大小、工作态度的好坏,工作业绩的优劣而在工作中的表现不同,公司每年实行技能工资晋级。

通过每年对员工的考评评价进行工资调整,达到奖优罚懒的目的。鼓励和支持每个员工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出发点也是激励员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知识。

设定浮动工资,也就是为了使员工更好的完成工作目标,持续不断的激励员工关注公司的加工任务完成情况设定的工资组成部分。

一是设置月度效益工资:根据部门工作任务、经营指标、员工职责履行状况、工作绩效考核结果确立目标效益奖,目标效益奖根据部门的工作目标的完成情况结合各岗位所负责任的大小,目标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等每月由企管员进行考评予以奖励。由部门领导根据员工的工作实绩予以分配。

二是设置阶段性目标奖励:根据公司制定的目标,以阶段性完成目标而设立的奖项。目标奖的分配以员工的考评等因素确定分配额。

三是设置年终奖金:年终奖金的分配根据公司效益的实现情况结合部门目标完成情况,确定部门效益奖总额,由部门根据岗位年度目标的考评确定的员工分配额。设定年终工资:奖励长期为企业服务的员工。设置特殊贡献奖:根据员工为公司所做出的特殊贡献进行颁奖。

通过搭建岗位技能薪酬分配体系,员工在岗位上能不断的提升个人的能力和工作绩效,同时关注企业的目标实现,达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充分发挥了薪酬分配的杠杆作用。

搭建岗位技能绩效薪酬分配体系。做为复烤企业由于生产的季节性以及生产需要,使用了一批季节性辅助用工签订了任务期限合同制员工,如何发挥好这批员工的作用,薪酬体系的设置是否满足员工的需要,是否能招得来、留得住并且能发挥好这批员工的作用是设计薪酬分配体系重点关注的问题。

设计的原则:一是任务期限合同制员工的工资分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分配模式,即根据岗位所需的技能高低,劳动强度的大小,工作环境的优劣,所需知识水平的高低并结合员工在实际工作中能力的发挥程度、完成工作质量的高低以及工作业绩确定工资。二是对于从事同种岗位的员工因工作绩效的不同以及工作能力、工作表现的不同通过定期的绩效考评和能力考核评价进行工资的分配和晋级。鼓励员工高效工作。三是适当拉开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一般辅助岗位与操作岗位的工资档距。

薪酬分配的基本依据:一是以企业年度工资预算为依据;二是以企业内部定编定员分布状况为依据;三是以社会劳动力市场价格为参考依据

薪酬体系的构成: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工采用岗位绩效工资制及记件工资分配模式。

岗位、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标准根据岗位责任繁简轻重、岗位的责任大小,工作条件好坏、工作水平要求的高低并结合公司实际的生产情况确定。同时也根据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考核来确定。

计件工资:凡是工作量可以量化的工种尽量采用计件工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员工的劳动积极性。

浮动工资:目的也是为了季节性员工关注公司加工目标的实现。

一是设置目标奖励:根据公司制定的目标,以完成目标而设立的奖项。目标奖的分配以员工的考评及出勤并结合公司每年度的目标分配奖励办法等确定分配额。

二是年终奖金:年终奖金的分配根据公司效益结合部门目标完成情况以及个人年度目标考核,确定年终奖的分配。目的也是留住员工防止员工中途离职。

三是其它奖励:其它奖励的分配根据公司效益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奖励的分配。

四是出勤奖励工资:目的是为了保证季节性员工的出勤率。

五是待工工资:由于加工企业存在待工待料的现象,为了保证任务期限员工的正常工资收入而确定。

3.如何实现分配正义 篇三

毫无疑问,资源分配实际上是伴随人类始终的问题:只要相对于人类需要,资源是欠缺甚或匮乏的话,就会出现如何在有着相互冲突之需要的人们之间依据某种道德原则合理分配资源的问题。这种认识也容易让我们误以为,分配正义问题自古至今都是政治学的基本问题。

但是,弗莱施哈克尔指出,处于今天政治哲学辩论中心的分配正义其实是一个相当现代的概念。在这个概念中所体现出的现代性特征,至少包括三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分配的对象主要是物质资源或经济资源;第二,分配的主体是社会或者社会的代表国家;第三,分配所依据的道德原则是具有平等价值的人的需求,换言之,人之为人的道德价值本身就要求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一定数量的物质资源以满足其基本需求。

虽然在直觉上我们容易得出分配正义概念渊源甚久,自古皆然的印象,但这其实是把两个原本不甚相关的概念不适当地嫁接在一起的结果。我们可以说,物质资源分配问题和正义问题都可以追溯久远,但在十八世纪之前,关于社会物质资源分配的总体安排并不是在正义的名目下进行讨论的,反过来说,正义所探讨的主要问题也不是整个社会的物质资源分配,更不要说按需分配了。这种观念上的转变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了解这种变化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分配正义概念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这正是弗莱施哈克尔的《分配正义简史》打算告诉我们的。

当代对分配正义做出了最具影响之阐释的罗尔斯认为,亚里士多德就有一种“社会正义观”。罗尔斯所说的社会正义大体上可以等同于分配正义。亚里士多德的确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专门谈到了分配正义。但弗莱施哈克尔敏锐地指出,罗尔斯没有意识到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分配正义与当代政治哲学所讨论的分配正义有两个重要的不同:第一,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所分配的对象是公共物,具体来说是政治地位(政治参与的机会),而现代分配正义所分配的对象主要是指物质资源;第二,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所依据的原则是功过,是“对公共事业的贡献”,是按比例分配,贡献大、德性高的分的多,反之则分的少,而现代分配正义所依据的原则是人的需要,由于人的基本需要被认为是相同的,因此在这个层面上的分配是完全不考虑功过原则的平等分配。特别是这第二个方面的差异,对于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绝大多数前现代的政治思想家来说,都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依照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概念,不考虑功过,只考虑需要的分配恰恰是不正义的分配。可见,从亚里士多德的分配正义到现代的分配正义,实际上是观念上的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这种转变当然不会在一朝一夕之间发生,而是需要克服重重障碍。根据我对弗莱施哈克尔观点的总结,主要的观念障碍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观念上的障碍是正义与慈善的区别。西塞罗最早对此做出了重要阐发。他认为,正义是可以被强制实施的,因为违反正义会造成积极的伤害;而慈善则不应强制要求,因为慈善本质上是一种恩惠,而没有人有权利要求别人的恩惠,而且不慈善也只是使人们少了一个好处而已,并未造成积极的损害。第二个观念上的障碍来自对穷人的态度。长期以来,虽然人们一方面同情穷人的悲惨处境,但另一方面也认为穷人的穷困往往是咎由自取,穷人是由于自身的堕落才会受穷,而且贫富共存的秩序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第三个观念上的障碍是前现代政治的非经济特征。我们虽然在很多前现代政治主张中发现了对于社会经济平等的设计与要求,但其依据的理由却都是经济以外的。换言之,在前现代思想中,经济平等本身并不是政治的内容或目标,而至多是达成政治目标的手段。

要摆脱上述观念上的障碍,十八世纪是一个关键时期。对于现代分配正义概念的诞生而言,这一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包括休谟、卢梭、斯密和康德等人,弗莱施哈克尔尤其把斯密看做一个关键性的人物。休谟最早以经济是否进入政治的核心视野为标准来划分现代政治与前现代政治,他认为政治经济学的诞生标志着现代政治学的诞生。这是对上述第三个观念障碍的突破。卢梭强烈关注不平等和贫穷问题,“认为理想的人际关系是平等关系而不是等级关系”。不过,作为一个典型的公民共和主义者,卢梭对不平等的关注主要不是出于对穷人苦难的担忧,而是担心经济不平等会使穷人遭受富人的暴政,从而影响真正民主的实现。真正引发人们关注贫穷对穷人私生活的伤害,并改变人们对穷人的传统看法的思想家是斯密。斯密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决定性地突破了阻碍现代分配正义概念形成的第二个观念障碍(或许可以被认为是最大的一个障碍)。在卢梭、斯密之后,康德更为深刻地论证了人类平等的价值。康德主张由国家救济来取代个人慈善,从而把救济穷人变成国家的义务,同时每个人都有为此而向国家纳税的义务。结果是,得到国家的救济对于穷人来说变成了某种权利,而不再只是慈善的恩惠。这样,康德就突破了上述第一个观念障碍。不过,康德从未说过正义要求国家为穷人提供救济。第一个正式表达分配正义的现代观念的是一七九六年流产政变的领袖格拉古·巴贝夫。

现代分配正义概念虽然在十八世纪末第一次获得了清晰的表述,不过它要一直等到二十世纪才得以进入主流政治思想,这是因为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政治理论对它并不友好。这些政治理论除了保守主义的反弹(如马尔萨斯的人口论、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之外,还包括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功利主义。尽管十九世纪还遭遇主流政治理论的阻击,但到了二十世纪,分配正义已经逐步确立了稳固的地位,并日益深入人心。不过在政治哲学层面上对分配正义概念做出最早、也是影响最大之系统阐释的还是罗尔斯。罗尔斯著名的两个正义原则就是为现代意义上的分配正义下了一个精确的定义。罗尔斯的贡献在于,他清晰界定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一直依靠道德直觉来表述的概念;他的不足则在于,他未能指出这些道德直觉的史前史、发生史和演变史。而罗尔斯的不足恰恰是《分配正义简史》之作者的贡献。

4.培训费用有限,如何合理分配 篇四

培训是企业投资人才、提升绩效、经营好雇主品牌的最佳方式。但是,培训这项投资的收益难以衡量和显化。对于企业的培训负责人来说,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一旦企业效益下降,就会想到削减培训费用。

站在老板的角度来看,把无法衡量的投资砍掉,确实是节约成本的一个有效手段。请问,在培训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将培训费用合理的分配到不同部门 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

A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业,2003年成立,截止到2013年底,员工人数已达到5000人。公司产供研销四大体系是重头。

为了使2014年的培训费用能够花在“刀刃”上,2013年底,A公司召集各部门负责人开了个“竞标会”。会议由人力资源总监主持,就像NBA的摘牌,培训费总共就这么多,各个部门依次提交自己的培训需求项目,项目必须清晰说明为何要培训、目的是什么、费用是多少、效果如何验证?由董事长、总经理、董办等高管组成评审团,若问题都能通过,就批准,否则就不批准。

用这种方式分配培训费用预算,是否合理?是否具备可实施性?

投标的方式表面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也能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但关键是培训项目的评价体系是不是足够完善?如果各部门负责人对于培训项目的评价标准不一样,是不是就会在会议期间产生众说纷纭的情况?即使有完善的培训项目评价体系,也要考虑各部门对于这套评价体系是否了解并且认同,如果不认同的话,也很容易引起争议。这就跟招标一样,要有招标书,每个部门都要了解这次招标的流程和运作方式,这样看来,前期是不是需要对各部门进行动员和培训?

同时,在会议中,评审团也需要清楚的定义以下七个问题。

(1)公司的目标是什么?按目标分解的各个部门的KPI指标是什么?

(2)各个部门团队现有的知识能力离公司的战略要求有多远?

(3)培训要达到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4)各个部门的培训项目都能获得什么收益?

(5)可选择的培训方案有哪些?有没有除了培训之外的更经济、更高效的方案?

(6)各个培训项目的优先次序安排合理吗?如果不合理应该怎么排序?

(7)从实现培训目标的角度来看,这项培训是不是必要的?

评审团针对每一项培训需求,都应该依据上述七个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且达成一致。

所以,这种分配预算方式的突出优点在有三个。(1)有利于管理层对整个培训活动进行全面审核,避免培训费用的随意支出;(2)有利于提升各部门负责人的分析、预测、判断、预算和控制能力;(3)有利于将组织的长远目标和培训目标以及要实现的培训效益三者结合起来。

但是,这种方式一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较高;另一方面,在确定培训项目的优先次序上,难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主观性,一旦项目排序不到位,就会引发冲突或制造矛盾。

再来看另一个案例:

B公司是一家大型制造业,2003年成立,截止到2013年底,员工人数已达到5000人。公司产供研销四大体系是重头。

为了使2014年的培训费用能够合理分配,2013年底,B公司对各个部门进行了部门价值评估。为了保证部门价值评估的公平性,公司分别从人力资源部、利润中心/业务部门、高管团队、绩效四个角度进行评估,四个方面的因素各占25%的权重。然后,根据评估出来的部门价值分数,将培训费用按比例分配到各部门;再对各个需要培训的岗位进行岗位价值评估,分别从人力资源部(30%)、利润中心/业务部门(30%)、协作岗位(40%)三个角度进行评估,最后根据岗位价值分数,将部门培训费用再按比例分配到各岗位。

B公司的培训费用分配方式,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这种方案的优势在于:

1.将培训费用与部门价值、岗位价值挂钩,符合二八原则,即将80%的资源投入到20%的企业骨干培养中。

2.采用这种方式的核心思路是以业务为导向,将其他所有部门都看成是为利润中心/业务部门服务的部门。

当然,这种方案也有一定的劣势:

1.部门价值和岗位价值较低的职位,可能分配到的培训费用很低,甚至费用低到不足以开展一场培训,这将导致团队士气的低落;

2.采用这种方式,可能会使企业内部最薄弱的环节分配到的培训费用最少,从而导致“弱势的部门越弱,强势的部门越强”的局面。但是,薄弱的环节可能更需要培训来提升。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综合一下这两个案例的优劣势呢?

先进行部门价值评估,然后根据部门价值,给每个部门预先分配一定的培训费用作为基数,作为部门培训费用的底线。然后各个部门依次提交自己的培训需求项目,项目必须清晰说明为何要培训、培训哪些岗位、效果如何验证、有何效益产生、需要增加多少费用?公司内部组建一个评审团进行评审。

当然,采用这种方式的前提是有一个完善的且被各部门认同的培训项目评价体系,并且在实施前,要对相关利益方进行动员和培训。

因此,评审团需要事先了解并认可培训项目评价体系,在评估标准和项目排序方面达成一致。若部门提交的培训项目通过评审团的审核,就在其费用底线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培训费用,没有通过审核就不加。

这样分配培训费用预算,既有可实施性,又能保证培训效果,而且还能增强各部门对于培训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根据以往的经验,很多部门往往不太重视培训后的跟踪和转化环节。然而,培训后的跟进,是个系统且长期的工作,光靠培训经理是无法达成的,学员的直线经理是第一负责人。员工能否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培训所学内容,就取决于训后转化环节,所以,训后转化是培训经理和学员以及学员上级共同的责任,但是,如果部门负责人无需对培训结果负责,部门领导不重视这个环节,培训经理提供再多的工具和指导也不一定能起到效果。

5.合伙创业股权应该如何分配 篇五

刚才讲到的,带头大哥要拿比较大的股权,比如说按6:3:1、7:2:1这样明显的股权梯次,才能形成贡献度的考量以及掌握控制权、话语权。

一般来说,比较合理的股权架构是这样的

股权授予制度:专治合伙人中途退出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刚开始饮血为盟,要拼出一番事业。但是中间可能会各怀鬼胎,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因素离开创业团队。

5几种常见的股权授予模式

1、按年授予

打个比方,A、B、C合伙创业,股比是6:3:1。做着做着,C觉得不好玩,就走了。他手上还有10%的股份,如果项目做起来了,他等于坐享其成,这样对团队里的其他人是不公平的。

这个时候,就可以实行股权授予制度,事先约定,股权按4年授予来算,我们一起干四年,预估四年企业能授予完成。

不管以后怎样,每干一年就授予25%,C干满一年整离开了,他可以拿走2.5%(10%X1/4)的股份,剩下的7.5%就不是C的了。

剩下的7.5%有几种处理方法。第一种,强制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第二种,以不同的价格按公平的方式给A和B,这样A和B还可以重新找一个代替C的位置。

2、按项目进度授予

比如说产品测试、迭代、推出、推广,达到多少的用户数……这种方式对于一些自媒体运营的创业项目比较有用。不过这也要依实际情况而定,有可能一年之内就做到一百万的粉丝,那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让我授予?

3、按融资进度授予

这个进度可以印证产品的成熟,这是来自资本市场,即外部的的评价,可以实现约定完成融资时A得多少B得多少C得多少。

4、按项目的运营业绩(营收、利润)

因为有些项目离钱比较近,觉得团队能赚钱,那我们就投钱。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业绩进行约定。

这里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如果股权不授予怎么办?

假如我是B,占30%股份,虽然只干了一年,或者刚开始干,但是我的股东权利不受影响,包括分红,表决,选举各方面全面不影响。

6在哪些情况下股权不授予

1、主动离职

股份必须让出来。

2、因自身原因无法履职

股东因为自身的原因,比如身体,能力问题,操守,观念,理念不一样等原因不能履职的,要把股份让出来。

3、故意和重大过失

在一些重要的岗位做出伤害运营利益的事情,这种情况下会被解职,肯定就是离开。

4、离婚、继承等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会遇到比如合伙人离婚、犯罪、去世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合伙人退出,创业团队应提前设计法律应对方案,可以减少对项目的影响。

离婚

如果合伙人夫妻之间没有做财产约定,那么股权依法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如A合伙人离婚,他所持有的股权将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这显然不利于项目的开展。

这里可以引入“土豆条款”。土豆上市时因为离婚的事情导致IPO受到影响,所以有了一个土豆条款――约定股权归合伙人一方所有。

在合伙协议里,我建议约定特别条款,要求合伙人一致与现有或未来配偶约定股权为合伙人一方个人财产,或约定如离婚,配偶不主张任何权利。

继承

公司股权属于遗产,依我国《继承法》、《公司法》规定,可以由其有权继承人继承其股东资格和股权财产权益。但由于创业项目“人合”的特殊性,由继承人继承合伙人的股东资格,显然不利于项目事业。

《公司法》未一概规定股东资格必须要被继承,假如你的合伙人C走了,这个时候的继承人如果是老大爷老大妈,他们跟你做合伙人肯定是不行的。

6.雅思考试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篇六

在雅思听力考试时间,每个录音暂停时间准备和阅读题就是为了让学生阅读试题用的,但是一些学生喜欢在这段时间内将答案转到你的答题纸上,因为如果把所有的答案结束后再填写答案的话时间可能会不够用。其大家在这段时间接着浏览下一部分的问题,为下面的问题做好准备比较好。

雅思考试中听力有四个模块,每模块均有10个问题。每段录音大概播放30分钟时间,考生在此时间内阅读试题、作答和检查答案。考生听到试题时并迅速的得出正确答案并填写在试卷上。

雅思考试中录音停顿的部分:

每个听力模块开始之前。在考试中,每一个模块开始之前,都会空出时间给考生浏览各个题目。录音也会提示考生应该看哪些题目。

在雅思明日歌听力模块的录音中间。同时录音也会提示你应当阅读哪几道题目。

雅思听力每部分录音播放完毕之后。在每部分录音播放完毕之后,考生将有半分钟的时间检查核对所写答案。如果考生有时间,也可以开始浏览下一部分的题目。30分钟的录音播放完毕后,考生会有10分钟的时间将答案从试卷上转写到答题纸上

7.上市公司如何制定股利分配政策 篇七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有:剩余政策、固定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比例政策以及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是对股东投资的重要回报, 股利分配与否, 既关系到股东的经济利益和福利水平, 又关系到公司的未来发展。一般而言, 较高的股利支付水平, 一方面可使股东获得可观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引起公司股票价格上涨, 从而使股东除收益外还会获取资本得利。但是过高的股利分配, 必将使上市公司现金或留存利润大量减少, 或者影响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或者导致公司大量举债, 增加资本负担, 最终影响公司的未来盈利水平, 进而降低股东权益。而较低的股利支付水平, 甚至不分配, 虽然使公司有更多的现金流量, 但与股东的意愿相违, 股票价格可能下跌, 公司形象将受损, 从而使公司未来的融资决策受到影响。随着上市公司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 股利分配往往伴随着配股、转增资本等股本扩张行为, 因此, 对于公司的管理层而言, 制定一个合理的股利分配政策至关重要。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的现状

1. 股利分配形式的多样化。

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利润分配的两种主要形式。从我国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方案看, 通常包括派发现金红利、送红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以及上述三种形式的不同组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分配方案显得非常复杂, 并且上市公司各年股利分配形式不一, 尤其是近些年来综合股利 (不只一种股利形式) 形式在逐年增加。

2. 上市公司股利分配短期行为严重, 股利政策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

具有连续性的、稳定的股利政策, 既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同时也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而我国上市公司由于没有把投资者的利益置于应有的位置上, 大多数没有明晰的股利政策目标, 因而在股利政策制定和实施上缺乏长远规划, 带有很大的盲目乐观和随意性, 能够不间断地派现, 使股利分配政策保持连续性的公司很少。

3. 上市公司不分配的现象带有普遍性。

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金融资产, 给投资者超过储蓄收益率的较高的投资回报是上市公司的责任。但是,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数缺乏这种应有的责任感, 一直存在着上市公司大面积不分配现象, 并且其中不乏许多具备分配条件的上市公司, 一些上市公司总是到公司年报时, 用“暂不分配”就把投资者轻易地打发了。即使有些公司有股利分配, 也多倾向于送红股方式, 而采用现金分配的公司则寥寥无几, 这就形成了我国股市的一大特点。这样的状况使广大投资者形成了投资就是投机的错误观念, 严重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4. 用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式来代替利润分配。

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属于资本性账户的内部结转, 不具有利润分配的性质。但是, 我国上市公司通常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方案代替利润分配的一种形式, 并往往与配股结合在一起。

二、形成上市公司股利分配行为的原因

1. 我国的资本市场有待进一步发展成熟。

在一个成熟的资本市场股票供求应该相对平衡, 但我国的资本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 证券市场的市值占GDP的比重与发达证券市场相比仍然偏小, 企业资金需求十分旺盛, 与此同时,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巨大, 所以, 在规模有限的市场里, 很容易诱发投机“泡沫”, 上市公司并不会给股东分配股利。同时, 证券投资者偏爱送红股而不喜欢现金股利, 也是我国股市不太成熟的产物。

2. 缺乏有效的外部制约。

中小投资者缺乏股东对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经营策略或对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股利分配政策不满时, 往往采取“用脚投票”。而在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 流通股持股比例较小, 他们买卖股票主要是为了谋取买卖差价收益, 关心眼前利益, 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长远发展规划、股利政策关心较少。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经理市场、兼并与收购活动和市场退出是三种重要模式, 这三种模式不但促使管理者能够努力工作, 也是促使控股股东减少转移上市公司利益行为的外部约束机制。我国上市公司不仅由于大股东的股权滥用和中小股东的股东意识淡薄而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 同时我国经理市场尚未建立, 并购市场还不发达, 市场退出机制失灵, 公司受到的制约十分有限, 使上市公司很少从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角度出发去制定股利政策。

3. 盈利和现金流量。

上市公司业绩下滑也是造成分红政策不稳定的重要原因, 利润的大幅下滑自然制约了分红的实施。在业绩滑坡造成分配利润减少而难以实施分红的同时, 现金不足也成为不分配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 只有在公司现金充裕、短期偿债能力不成问题的情况下, 才会发现金股利。

4. 再融资行为成为左右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重要因素。

在西方发达国家, 公司的股利政策与再融资行为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但在我国, 情况却迥然不同, 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受再融资行为所制约。

为了能够实施再融资方案, 部分上市公司存在将现金分红作为再融资的“跳板”, 即先实施派现方案, 然后再推出大规模融资。由于现金股利分配可以降低公司的净资产, 从而增加净资产收益率, 因此上市公司在会计年度内通过调整现金股利的分配数量, 减少年度公司的净资产数额, 这样在利润不变的情况下, 就能提高净资产收益率, 从而达到证监会规定的再融资资格要求。

三、如何制定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

1. 要考虑监管要求。

2008年10月7日,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 (57号文, 自2008年10月9日起施行) 。新规定明确提高了上市公司再融资的现金分红门槛, 要求上市公司发行新股必须在“最近三年以现金或股票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不少于最近三年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百分之三十”。此前, 这一分红标准为百分之二十。新规定并允许上市公司实施半年度现金分红, 为降低分红成本, 允许上市公司中期进行现金分红的, 其财务会计报告可以不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另外, 为提高现金分红透明度, 新规定要求上市公司在年报中详细披露现金分红政策。能现金分红而未进行分红的, 要求其披露未分红的具体原因, 并说明未用于分红的资金留存公司的用途, 要求其提供历史现金分红数据对比, 公布公司过往的股利分配情况和数据。根据新规定, 公司应不断完善公司章程, 并在章程中规定公司现金分红政策, 列明公司进行现金分红的长期制度安排、条件、比例、种类等内容。通过完善上市公司章程的做法, 促使公司分红行为规范化, 引导公司建立持续、稳定的现金分红政策, 并严格执行。

2. 设定现金股利支付率底线。

管理层设定现金股利支付率底线, 其一是中小股东的回报可得到保证, 从而减少过度投机行为;其二是公司在赢得良好形象的同时, 尚有相当比例的利润用于留存收益或再投资;其三可使公司自我加压, 有利于充分调动股东和公司的积极性, 促进市场运行的良好循环和健康发展。

3. 根据公司发展的阶段, 确定明晰的股利政策。

8.“职务发明”如何参与分配 篇八

包起帆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被誉为“抓斗大王”。他共完成了100多项技术革新和发明创造,取得了16项专利,4次获得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11次夺得国际“金牌”。可是,他家里连一块金牌也没有。1966年,组织将他调到新单位工作,他就提出,“金牌”与其尘封在陈列室里,不如由自己保管。原单位的主管部门十分为难,因为按惯例,他的这些发明创造属于“职务发明”,由此形成的所有资料均归企业所有。为此,原单位也多次走访了有关部门,但历时数年,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迄今,这些写着包起帆名字的“金牌”仍由企业保管着。另外,《专利法》已经明确规定发明创造专利实施后,应对发明人给予合理报酬。上海市政府制订的“科技十八条”也明确规定,允许技术入股。包起帆和他的同事们的发明专利不仅得到广泛实施,而且作为投资入股,已经分别成立了两家合资公司,但“包起帆们”并没有因此而获得报酬。

文汇报的这场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从党政干部到国企领导,从专家学者到普通市民,都纷纷投书文汇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由此引发了人们一系列思考。到1月20日,共发表了7期讨论稿件。

每期讨论稿件,我都认真阅读了。我认为,这是一场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的成功讨论,是文汇报一月的亮点。其成功之处,有如下几点。

一是问题具有鲜明性。报纸的问题讨论,要引起读者的关注,要取得显著成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问题定得好。文汇报关于“包起帆的‘金牌’究竟属于谁”的问题,是定得好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一个在目前市场经济时代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为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因而引起了开放而热烈的讨论。

文汇报以广大知识分子为主要读者对象,那就要尽心尽力为广大知识分子服务,为广大知识分子着想,报道他们为现代化建设所作的贡献和事迹,提出他们所关心的问题。“包起帆的‘金牌’究竟属于谁”的问题,是涉及广大知识分子切身利益的问题,确实是为广大知识分子所关心的问题。知识分子在工作中、在科研中,有发明创造,他的管理、技术,怎样参与分配,怎样取得应有的报酬,确实是一个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金牌”属于谁的问题,而是涉及怎样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到实处,怎样将党的十六大已经确定的“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落到实处,怎样运用激励机制充分体现人才的创新价值,推进“科教兴市”主战略的实施这样的根本的问题。

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新闻媒体上曾经有过关于“星期六工程师”韩坤在业余时间搞创造发明究竟能不能取得合法报酬的讨论。现在回过头去看那场讨论,不免觉得幼稚可笑,但在当时确实促进了思想解放,观念创新,并且引发了一系列新法规、新政策的出台。到本世纪的2004年,文汇报关于“包起帆的‘金牌’究竟属于谁”的讨论。比起那场讨论来,更加深化了,具有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鲜明特征。因为重要,有普遍意义,为广大读者尤其是知识分子所关心,所以取得极好的效果。

二是讨论具有深刻性。要搞好报纸的问题讨论,一定不能就事论事,而是要触及事物的本质,触及思想观念上、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这场讨论有思想观念上的碰撞。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包起帆作为一个企业内的发明家,搞技术创新,成功后所取得的荣誉,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似乎毫无疑问应该属单位所有。但在市场经济、知识经济条件下,像包起帆这样的科技人员,已由“企业人”向“社会人”转化,作为发明者个人的利益、自身的价值如何体现,政府部门、企业、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应该如何营造让更多发明家、创业者发挥聪明才智的环境,这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十分严肃且应予解决的问题。

这场讨论还触及了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党的十六大强调: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并且提出“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这两个“一切”多么明确,多么值得我们深思。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深切感受到,种种体制上、机制上的问题,阻碍着活力的“竞相迸发”、源泉的“充分涌流”。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要参与分配的原则,宏观上、理论上已经明确了,但在微观上、实践上怎样做,还没有真正解决,还缺少具体的可行的政策、规定、措施和办法。讨论提出要尽早打通“最后一公里”问题,这是需要引起重视、设法解决的。现在讨论虽然告一段落了,但文汇报仍要予以关心和报道。

三是观点具有明确性。在这场讨论中,无论是政府有关部门、企业界、知识界、法律界的人士,还是普通市民,大家的观点是明确的。虽说包起帆所得的“金牌”属于“职务发明”,但正如国家培养了运动员,而运动员赢得的金牌仍归个人所有一样,包起帆在岗位上赢得的专利“金牌”,也应归属他本人。在这一点上,讨论参与者达成了共识。

参与者也都认为,根据市场经济、知识经济的要求,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要参与分配。但是,怎样落实、怎样操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新实施的《专利法》细则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实施发明创造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不低于2%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所得利润税后提取不低于0.2%,作为报酬支付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发给发明人或设计人一次性报酬。”但是,上海市财政局有关人士说,根据现行的企业法和企业会计制度,“不低于2%”的规定,在国有企业的财务会计制度上仍不具有可操作性,怎么落实、兑现,要财政部或地方财政部门作出规定。还要有权威的中介机构来参与这项工作,进行评估。只有法规、企业会计制度以及中介机构相互衔接“配套”,技术、管理作为生产要素进入分配才“有章可循”。这个观点也很明确。可见,还需制定、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办法。

9.雅思考试如何分配阅读时间 篇九

雅思阅读题材内容十分丰富,社会历史类题材占据比例很大,达到了25%,内容包含有电报的发展史,澳大利亚初期殖民地与早期城市建设等。

另外的雅思阅读题材包含是科学技术类,考察的内容主要是氟化物,植物净水,谷物合成塑料,太空图像以及语音的应用等,关于此类题材有许多的专业术语,有一定背景知识还可以帮助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把这两大类题材除外,动植物与商业管理类题材会紧随其后,占据的比较都是13%。动物类出现的内容一般是动物习性及行为研究,例如澳洲野狗,水獭 (Otters), 塔斯马尼亚虎(Tasmanian Tiger),生物的模仿行为(Copy your neighbor)等。

商业管理类牵涉有广告营销,贸易,员工管理以及多任务处理管理等内容。

除此之外,文化艺术类,人类研究类,教育心理类以及医疗健康类出现频次相对会更加的小,占据的比较都不会超过10%。

其实这样大家能看出雅思阅读从文章题材上,题材涵盖面十分的广泛,社会历史类,科学类,动植物类以及商业管理类占据比较大。建议考生们多注意相关话题词汇的积累,把以前的机经除外,能够通过多看纪录片,社科文章等增加一些阅读量和背景知识,全面提高英语综合水平。

题海战术要不得 备考雅思阅读不能只顾做真题

中国考生容易走入的一个误区就是把备考雅思阅读等同于雅思阅读做题。

当然,基本的做题训练是必须的,但是盲目进行题海战术却不是个可取的方法。怎样在有限的备考时间里面准确有效的去做是我们值得考察的话题。

首先,在素材的选择上。很多误入题海的中国考生不太善于归纳。

我们说雅思考试作为一个成熟的考试系统,有自己特定的素材选择角度和内容。那么考生在去做题目的过程中首先不能盲目地文章就拿过来做,这样一来备考的效率就会大大降低。

因为雅思考试所涉及的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两大类的文章当中,有部分话题的文章是经常出现的,如人文社科类的儿童教育、拯救语言等话题,自然科学类的蝴蝶农场、温室效应等等话题。

这些常考话题是需要考生归纳整理的,在总结出频率较高的文章背景之后,考生在选择文章的时候就要按照总结的高频话题去进行选择。

除去高频的“老牌”文章之外,广大考生还需要注意的就是近期出现的新文章背景。

重中之重肯定是这些文章背景当中那些自己不了解的内容,比如东京塔、钱币的发展史等等。当然,在拿这些文章去练习的时候也要采取精读的方式,认真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相关专业词汇。

除去对于文章背景素材的选择外,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的练习还需要关注题型。

雅思学术类阅读分为十大题型:

Multiple Choice;

Short-answer questions;

Sentence Completion;

Notes,Summary or Table/Flow-chart Completion;

Labelling a Diagram;

Headings;

Locating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of Writer‘s Views/Claims or of Information in a Text;

Classification;Matching

这里面的绝大多数题型和中国考生所熟悉的四六级考试或者国内英语考试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要尤其注意。

雅思阅读考场的应试策略

第一步:考生拿到阅读试卷后应该首先应该闭上眼睛,稳定一下自己的情绪。因为很多考生反映由于做听力时过于兴奋,在阅读考试时无法稳定自己的情绪,结果导致阅读考试时十八般武艺未充分发挥。在此也提醒考生,切勿在考官喊“开始”之前翻开试卷答题。因为这将被考官视为作弊,有的考生被直接赶出考场,取消其考试资格;还有的考生被考官记下名字,并在名字后注明“扣一分”;当然也有考生比较幸运,考官虽然记下其名字,但后来却未算其作弊;因为怎样惩罚考生有是取决于很多因素的,如考官心情、性格等。

第二步:待考官说“开始”后,考生们要做的是浏览三篇文章的文章标题,看自己对哪篇文章的话题最为熟悉,然后选择最为熟悉的一篇开始做。有的考生按照试卷给出的文章的顺序依次做,结果第二篇文章的话题是其最陌生的,结果考生花费25分钟来做题,但有的题目依然未找到答案,结果导致第三篇文章虽然狂简单,但时间不够,最后剩的几道题只能猜答案,结果可想而知。

其实阅读考试的答题时间是60分钟,每篇文章要求是用20分钟,但并未规定三篇文章要先做哪篇;并且雅思阅读文章涉及的都是大众科学,对于熟悉的话题,有的题目可以直接利用常识做出,根本不用看文章,如剑7 Ant Intelligence中的判断和摘要、剑 5 Flawed Beauty: the problem with toughened glass 中的摘要及剑六The Search for the Anti-aging Pill中的配对题;对于熟悉话题的文章,题目不用20分钟就可以完成,这样就可以把时间留给话题最不熟悉,最难的那一篇。(提醒考生,如果有的文章没有标题或标题不理解,旁边会有插图帮助理解)

第三步:在判断好先做哪篇文章之后,下面要决定的就是先做哪种题型了。我们对要考到6.5分以上并且基础好的考生和最多要考到6分并且基础差的考生有不同的建议。

最多只要考到6分并且基础差的考生: 建议考生在题目中先搜索最简单的题目即送分题(流程题、填图题、表格题、简答题、完成句子题)去做,然后再找自己有把握性的题型去做,也就是遵循由易到难的题型原则,最后对于那些难题,利用老师讲过的捷径去做即可;而不是按照考卷所给出的题型顺序去做,因为往往考卷给出题型的难度通常是由大到小,考生即使先做难题,效果也不会很好,而且浪费时间,导致送分题没时间做。同时提醒考生们注意,在定位时送分题的对应信息往往出现在文章后几段。

要考到6.5分以上并且基础好的考生:建议这部分考生按照考卷所给出的题型顺序去做题。因为要考到高分对较高的正确率有要求,而且这部分考生基础较好,具备了对付难题的能力;同时,难题如标题配对题和其他简单题型的考察点不同,也就是说,标题配对题考察考生把握整体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而其他题型考察考生定位具体信息并理解的能力。如果考生先做标题配对题,对文章脉络和整体信息已经有所把握,在做其他题型时,一方面可以迅速定位,另一方面有的题型可以直接确定答案,而无需回原文定位。当然对于某题型中的难题,考虑到考试时间限制,还是建议考生先放弃,最后有时间再返回攻克它。

第四步:在接下来的做题过程中,建议考生:

首先看题目说明,因为雅思题目说明中会有陷阱和线索。如判断题就比较阴险,它会有两种题目要求:TRUE/FALSE/NOT GIVEN和YES/NO/NOT GIVEN;很多考生答题时不细心就会把TRUE写成YES,那这道题就白做了。而其他题型中如摘要题中又会有线索,如:complete the summary of the last two paragraphs;这就给考生提供了题目在原文中对应内容的范围,找答案就相当容易了。另外有的题型如细节配对题和在给定单词中选答案的摘要题的题目说明中会给出:NB Any letter can be used more than once;这就提示考生答案会有重复使用的状况。

接下来考生要读题目,判断好题目类型,因为题型不同,特点和做题技巧就不同。判断好题型后,考生们则需要在题目中划定位词。

上一篇:6月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总结下一篇:环保教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