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创作意义

2024-06-26

余华活着创作意义(通用6篇)

1.余华活着创作意义 篇一

从后期创作中看余华活着的哲学

摘要:在当代文坛,作为先锋派巨匠的余华,以其独特的性格和文化冲击力创作了大量不同风格的小说作品。按其风格分类,我们可将其小说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本文针对余华后期创作的主要作品,结合小说文本与作家经历,从小人物在苦难的经历中去重点剖析“人为何而活”。在论述的过程中将以“欲望”、“亲情”、“责任”和“活着本身”等体现作家生存观念的一种独特的叙述姿态去解读作家的生存哲学。除了隐语和结论,本论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一、为欲望而活;

二、为亲情而活;

三、为责任而活;

四、为活着本身而活。关键词: 活着的哲学 欲望 亲情 责任 活着本身

一、为欲望而活

余华曾说过,比起性格,他“更关心的是人物的欲望,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在九十年代作品中,余华书写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欲望。

作品《兄弟》中,除了继续表现人性的丑恶与善良外,同样欲望也成了人活着的理由。主人公李光头小小年纪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不惜违背伦理去偷看女人屁股。当被揭发后,刘镇的男人们为了满足自身打听林红身体的秘密的私欲而去贿赂李光头,这也让李光头歪打正着,吃上了一碗碗三鲜面。这其中无不充斥着对欲望的渴望。

李光头和林红纠缠的爱情应该属于现代的故事,而这个纠葛从偷窥门就已经开始。后来,身为福利厂厂长的李光头在桥上偶遇美女林红后,自认为身份显贵的他以为林红对他也有意思,充满了对林红的占有欲,就自编自导的上演了一幕幕让人捧腹的求爱片段。

“文革初期,整个刘镇沉浸在游行狂欢中,五个小男孩被李光头指使,向林红大喊求爱也同时进行,场面非常壮观:

李光头兵临城下,带领他的福利厂职工向林红求爱的滑稽场面:李光头雷厉风行,第二天下午就兵临城下了。李光头带着十四个瘸傻瞎聋的忠臣在我们刘镇的大街上招摇过市,我们刘镇的很多群众亲眼目睹了当时热闹的情景,群众笑疼了肚子,笑哑了嗓子。李光头担心两个瘸子走得太慢会掉队,就让他们走在最前面,于是整支求爱的队伍向前走去时故障不断,走得七零八落。领队的两个瘸子,一个往左瘸,一个往右瘸,走着走着一个走到了大街的最左边,一个走到了大街的最右边。让后面的三个傻子迟疑不决,往左边跟上几步,又赶紧退回来再往右边跟上几步。三个傻子手挽手一副齐心合力的样子,他们忽左忽右地走着,把后面用竹竿指路的四个瞎子撞得晕头转向,跌倒在地重新爬起来后,只有一个瞎子还在往前走,两个往后走了,一个走到街边被一棵梧桐树挡住了,他手里的竹竿对着梧桐树指指点点,嘴里一声声地叫着:“李厂长,李厂长,这是什么地方?”[1] 刘镇的男人们在得知林红要找到对象时,个个露出了了贪婪的本质。在面对自己日思夜想的人时,每个人都使出浑身解数:

十九个想入非非的人里面只有两个是正牌单身,这两个刘镇之骄子启动了求爱之程序,都说自己既无婚姻史,也无女友史。有一个还拿着病历给林红的父母看,上面写着无精神病史,无慢性病史。另一个知道后立刻拿上自己父亲和母亲的病历,得意洋洋地放在了林红家的桌子上,像是展开两幅名画似的,将两份病历翻开来,让林红的父母仔细看看,知道他的父母无精神病史,无慢性病史。至于他自己,他拍拍胸脯说连个病历都没有。他说自己从生下来到现在都不知道什么叫生病,身体健康得连个喷嚏都没打过,小时候看着别人打喷嚏心里十分好奇,以为鼻子也会放屁。[2]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全社会的欲望膨胀,有的成了超级富豪,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钱人,成了欲望的奴隶。处美人大赛更是物语和性欲的结合。作品中为了尝试恋爱的滋味,李光头更是以奖金为条件,希望得到一个处美人,满足他睡一个有处女膜的女人的欲望。三千个真真假假的处美人参加了大赛。一方面每个人成为欲望的奴隶,另一方面又不自觉的在欲望的网络下迷失了自我的精神方位。在情节安排上,就连自命风雅的文人也也绝妙的表现着对欲望的追求。作为刘镇的两大文人的赵诗人和刘作家,同样垂涎着林红。他们没有光明正大的暴漏自己的欲望,而是借助李光头来满足自身隐秘的私欲。赵诗人从以优雅的文学风格发表感慨,到显露一个男人的粗俗本相。既融合了作者对人物的荒诞嘲讽,也充分展露了当时人们欲望的膨胀。

作品《兄弟》的前一部写人们对施暴和权力的欲望,这种欲望导致了那一幕幕人间惨剧的发生,宋凡平的惨死,长发青年孙伟的无端送命、孙伟爸爸的惨烈自杀等都是那个时代权利暴力欲望的牺牲品。余华在描写这些场景的时候,他的叙述不再是冷静和抑制了,在很多地方都流露出一种欲望。

到了后半部,余华更展示给我们一个完全物欲横流的世界,每个人都在金钱中沉浮:苏妈被钱牵着鼻子走,烧香拜佛;陶青为了升官发财,荒唐的来策划处美人大赛„„刘镇这个小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被卷进了这种物欲横流中,就连宋刚,这个一直被作为善良的象征在书中出现,到最后也因为欲望的驱使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分析他的死,李光头和林红是直接的罪魁祸首。对于宋刚,一个是相濡以沫的妻子,一个是相依为命的兄弟,正是两个生命中最亲近的人把他推向了生命的边缘。而李光头与林红的背叛却是建立在欲望的基础上。林红对于物质和性的欲望与李光头对于林红这个梦中情人的占有欲交织在一起,欲望的强力撞击直接导致了两个人的背叛。在宋刚穷困潦倒之后,并没有向已经飞黄腾达的李光头寻求帮助,默默忍受着痛苦以及别人的嘲笑。即使这样,他仍然坚守着自己,可是一旦走错,之前的坚守就瞬间崩溃。为了林红的幸福,他被骗推销处女膜,当尝到金钱的甜头后毅然选择和周游去闯荡世界,贩卖男性保健药。甚至为了做乳霜的生意,不惜为自己做隆胸手术。在欲望的驱使下,他背弃了自己做人的原则,出卖了一个男人的尊严。欲望将这个硬汉子一步一步的推向了绝境,直到最后一刻,他也在未能带给林红物质上的财富而感到愧疚不已。

在宋刚临死之前,他看见一只孤零零的海鸟飞翔在万花齐放里,我们能感觉到宋刚是带着怎样的痛苦和绝望离开这个他爱着的世界的。宋刚所做的一切无疑是为欲望的达成,他的最大欲望就是尽全力的去满足林红的欲望。而他的死也是这个时代迷信金钱,对物质过度欲望未达的结果。

中国社会自90年代以来,主流的社会意识价值观念无法产生对大众的精神影响。价值观的市场化让多年来的禁欲主义完全释放,个人的欲望逐步膨胀。人在追逐欲望的时候往往变得盲目、混乱,如果越过界限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现实中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但都有自己的欲望,或许他们认为人活着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满足自身的欲望。但当人的价值以拥有财富的多少来衡量时,欲望将让人迷失了自我。

二、为情而活

人们常说,人活一世不容易,从生到死都为了一个“情”字。这个情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可又有多少人能够及时体会到,并好好珍惜?

现当代作品中以“情”为主题的作品数见不鲜,很多也能够让人泪流满面。而像余华这样,能够让同情和感动的感性体验升华到理性高度的并不多见。他以一个外科医生般的方式像世人们展示生活中的残酷的同时,也用简洁平时的叙述去渗透读者心中的温情,正是这种温情的手法完成了对生存哲学的又一次追问。

作品《活着》中,作为地主阔少爷的福贵,却因为腐化堕落、嗜赌成性而败掉了家中所有的财产,一下子坠入了穷困潦倒的境地。虽然他败光了家产,让人愤恨,但还是获得了家人的谅解。父亲还是将房子和一百多亩地都做了抵押。父亲让富贵亲自挑着铜钱去还债,当福贵还债回来后还要看福贵的肩膀磨破了没有,并自嘲父子俩都是败家子,并没有将责任全推到福贵身上。到了穷困潦倒的时候还“嘿嘿”地笑,把福贵精神上的负担一下子卸了下来。母亲在听到他败光家产后,也只是哭着眼泪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她依然关心福贵,没责怪福贵,反倒是去骂丈夫。富贵的妻子更是哭着替他捶背,说:“只要你以后不在赌博就行了。”这个家虽然面临困境,但家人在亲情中不但没有互相推诿,而且相互安慰,不离不弃。后来,当父亲摔死了以后,家珍和母亲都没怎么大声地哭,她们并不是不伤心不难过,而是担心福贵想不开,跟着去了。她们都知道只要亲人活着家就在,温情就在,即使穷困潦倒也不怕。

正是这种淡淡的的温情不断抚慰富贵一次又一次的创伤,让他从痛苦中坚强的走了出来,开始担负起对这个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可是妻子家珍却被父亲领回娘家,刚刚看到希望的家瞬间被弄得四分五裂。即使再坚强的男子汉也感到了自身的脆弱,他变得失眠,整日没精打采,可他并没有因此堕落下去,因为还有女儿凤霞,还有这个家。城里小姐出身的家珍不仅没有嫌弃这个败落的家,最后还抱着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看到了新的希望,对亲情的复归非常珍惜,从此也开始心疼自己的女人了。

好景不长,命运总爱和跟福贵开玩笑。当宁静团圆的家庭生活的希望刚刚点燃的时候,母亲病倒了,福贵在进城请郎中的途中又被抓了壮丁。从此他开始了与生存的较量,在战场上经历了硝烟子弹带来恐惧,被围困的狼狈和死亡的包围,真正算得上是九死一生。是他想到自己还有个家,家中还有母亲、家珍、凤霞和有庆,就又有了温暖,有了活着的力量;想到此生还能和家人团聚,他就疯疯癫癫地往家中跑。最后当家珍病了向他交待后事时,福贵说:“按理说我是早就该死了,打仗时死了那么多人,偏偏我没死,就是天天在心里念叨着要活着回来见你们,你就舍得扔下我们?”这话正道出了福贵活着的动力,源自那最简单真实的亲情。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也就是家人了,唯有家和亲情才是活下去的全部内容。

福贵作为一家之主的形象慢慢建立了起来,然而新社会并没有给他的困境带来任何的转机,一样的贫穷。为了儿子有庆能够上学,不得不牺牲凤霞,将她送给别人,也希望凤霞能遇上一个好的人家。

命运的捉弄已经让福贵痛不欲生了,可现实生活的苦难也参与了他的悲催人生的制造中来。大跃进时期人们遭受饥饿的灾难,家珍又总是被病魔缠身,最后都只能躺在床上了。然而,家珍并没有叫一声苦,坐在床上将自己的破旧衣服拆了给凤霞和有庆做衣服,还要给福贵做一件,可是还没做完连针都拿不住了。家珍的病还没好,儿子有庆又因为给人输血过多而死亡。福贵第二次留下了眼泪,而且是在众人面前,无法控制自己失去亲子的痛苦和愤怒情绪。失去亲人的伤痛福贵想瞒着家珍,一个人承担。凭借那种亲人家的感应,家珍还是知道儿子有庆死了。两个患难夫妻不得不共同承受命运的无情折磨。

二囍娶了女儿凤霞之后,本来幸福的一家人,被命运之神又一次次夺去了家人活着的权利。苦根出生时凤霞因大出血而死去后,二喜“哭得声音都没了”,在家等待报信的家珍“没有哭喊”,这种“无言”的背后是对于亲人离去巨大的痛楚和冷静的接受。后来连家珍——福贵最亲的妻子也离开了人世。家珍临死前,对福贵说:“你要得好好活下去。”富贵已经不再恐惧死亡了,他已然习惯了死亡,家珍的离去带给他的更多的是对死亡与活着的思考——好好活着,像家珍一样活得干干净净,才能够死得干干净净、平平安安。

“福贵过往的一生是痛苦的,然而,因为有了那难以割舍的温情,他至今还活得好好的,淡然地向余华讲述了他那死亡相伴的一生。福贵又吆喝起来:“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呵。”但作者看到水田里只有一头牛,便问这牛究竟有多少名字。老人回答:“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福贵以死去亲人的名字称呼老牛,表明了福贵把对亲人的思念和感情寄托到了老牛身上,而老牛也以亲人的身份给予了福贵活着的希望。即使亲人死去了,但福贵还是在这种温情的关怀下坚强乐观地活着。福贵与亲人之间本能、朴素、温暖的亲情不仅没有消失,而且在苦难的折磨下不断得到充实和升华,并成为福贵坦然直面人生变故的精神支柱。老牛也并非福贵最后的“亲人”,福贵最后的亲人是他自己,因为“福贵”也是老牛众多名字中的一个。如果有一天老牛死去,福贵活着的希望依然不会破灭,他还要为自己而活着,而且会好好地活着。对福贵来说,善待自己就是善待死去的亲人。” 作品《活着》向读者传达了“亲情”这种人间关怀,让主人公福贵将强活下去的理由就是它。亲人一个个的离去后,福贵一家人表现出了超常的镇定和淡然,他们相互理解、互相支持、,上演了一场令人感动的的亲情。正是这亲情一直支撑着福贵,让他战胜了死亡,与命运之间的相互博弈他没有放弃,没有抱怨,最终亲情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支撑着自己坚强地活下去。[3] 在余华的笔下充满了暴力和血腥,而在血腥的背后却是纯真的“情”在做支撑。在美国东奔西跑半年多后,失去漫长叙述欲望,回到北京而创作了《兄弟》。他的素材来自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并没有从中作理性的批判与启蒙,而是将小到不能再小的“小人物”的苦难经历展示给世人看。整部作品时而让人捧腹大笑,时而让人感动不已。通过一些感人的故事让我们的辛酸、无奈、坚韧里面明白:亲情或许是我们活下去的最强有力的理由。[4] 作品《兄弟》主要叙述了两个家庭在不幸遭遇后有重新组建了一个新的家庭。家中的两个男孩成了“兄弟”。虽然这样,但由于种种原因,从小就一直受人歧视,被人欺负,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互相哭诉,互相依靠,结成了深厚的情义。

文革期间,外界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李兰为了不让李光头到处乱跑,只得把窗户钉死,将他反锁在屋内。从日出到日落,他的世界只有房间,他的童年是孤独的。就在李光头极其孤独的时候,是宋刚长途跋涉带上大白兔奶糖来看望他。

他敲着窗户喊叫“李光头!李光头。。。你在里面吗?我是宋刚”。。“ 宋刚,宋刚,我在里面!”

兄弟两人看不见对方,只能喊叫着让对方听到。“李光头,我想你了。” “宋刚,我也想你。” [5] 可能这是属于孩子最单纯的几句话,却也是两颗最纯真的心,是兄弟间的情义。五颗大白兔奶糖什么也不算,但在当时,那却是他们最珍贵的东西。他把最珍贵的东西给了兄弟。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雪上加霜的是,父母也相继的离他们而去,只剩下兄弟两人相依为命。兄弟间的感情不但没有淡化,而是更加牢靠,并且伴随他们的一生,将两个人紧紧地捆绑在一起。也正是这样兄弟俩才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获得一次有一次新生。

而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代表——宋凡平,也无时无刻不在这家的温情中汲取能量。

“宋凡平在与别人打完架后,鼻青脸肿,拉着妻子和两个儿子走在大街上。逢人便说,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妻子。”他是幸福的,别人或许不知道在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背后正经受着多大的折磨。当一切都像利剑一样的对向他们时,生活让这个刚刚组建的家遍体鳞伤。或许对家人的爱,家人对自己的爱,家中的亲情,是那是支撑他们的力量,是他们活下去的唯一理由。

三、为责任而活

“宋刚,李光头是你的兄弟,你要一辈子照顾他。。。宋刚,我不担心你,我担心李光头,这孩子要能走正道,将来会有大出息,这孩子要是走上了歪路,我担心他会坐牢。。。宋刚,你替我看好李光头,别让他走上歪路。宋刚,你要答应我,不管李光头做了什么坏事,你都要走照顾他。”

宋刚抹着眼泪点着头说:“妈妈,你放心,我会一辈子照顾李光头的,只剩下一碗饭,我会让给李光头吃的,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我会让给李光头穿。”[6] 这是妈妈对儿子的嘱托,是死前最后一丝牵挂,更是哥哥对妈妈的承诺,每一句话都那么令人揪心。兄弟间的情谊已然转化为了使命,是哥哥对弟弟的爱与责任。确实宋刚也是这么做的,他没有忘记对妈妈的承诺,尽到了一个做哥哥的责任,是这份责任让他们击碎了一切困难,互相搀扶着向前走去。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责任作为使命是,一切将会为了使命而服务,就算再贵重的东西——自己的女人,自己的使命面前也黯然失色。

有记者问过余华关于社会责任的问题。余华回答:“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肯定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有些人可能多一些,有些人会少一些。”

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中,主人公许三观是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人物。与其说是生存的逼迫,不如说是责任的前推。他身上既有典型的小农自我意识:爱占小便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比如,为了能在献血时能增加血液的分量,宁愿在河边喝八碗冰冷的河水。同时他又是典型的男子汗的代表,因为出了一点点的私欲外他肩负的更多一个男人是责任,并以一次次的用鲜血和生命去捍卫这份责任。

纵观许三观一生,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里面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等历史阶段。故事中清晰的记得他共卖了十一次血,有的体现了自我,更多的是体现了一个男人的责任。下面我们就一次次的来分析这个男人是如何捍卫自己的责任的。

第一次卖血表面上是证明自己身体结实,其实是为了娶媳妇和盖房子。因为他担负着为祖上延续香火的责任,这一刻他为传宗接代的责任而活。

第二次卖血是因为一乐打伤了方铁匠儿子的脑袋,无力支付医药费时,方铁匠叫人把许三观家的物件都搬走了,面对自己辛苦积攒了数十年的财产,被一扫而空,无奈的他只能去卖血。费劲千辛万苦,抽血换来的钱偿还了医药费,赎回了家具。他这么做是为了一乐,更为了这个家。

第三次卖血是为了报答林芬芳的好。不过大部分的钱还是用在了妻子和孩子身上,诠释的是一个好丈夫和好父亲的责任。

大饥荒的时候,全家人喝了五十六天玉米糊,看着三个儿子一天比一天瘦,许三观心疼了,他坚决地踏上了第四次卖血的路。用自己的血换来一顿像样的饭菜,这一刻他肩负着全家人生存的责任。

上山下乡时,一乐回家探亲。看见病怏怏的一乐,许三观伤心了,为了能让两个孩子吃的更好,同时能在逢年过节给生产队长送礼,许三观第五次去卖血。

第六次、第七次。。而后5次卖血完全因为儿子一乐病了急需用钱。为了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儿子,一个月之内连续卖了5次,听之令人害怕,但是这是这个淳朴的卖血人,通过卖血支撑这个家庭一次又一次地走过了艰难。

可能这个男人是懦弱的,是可笑的,但他肩负的是对妻子,对儿子,对这个家的责任,他在最需要的时候,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他都能挺身而出,用涌动的鲜血帮助这个家渡过难关。

他一生中都在为责任而活,以至于

“十一年后的一天,许三观突然特想吃一盘猪肝,两两黄酒,他又决定卖血了。这次卖血不为别人,是为自己。这次卖血之后要吃猪肝和黄酒,而是想吃猪肝和黄酒才卖血。去到医院人家却不让他卖了,因为许三观老啦,六十多岁的人啦,门牙都快没啦,死血太多,没人要啊。”

许三观活的是责任,是父亲该尽的责任,是丈夫该尽的责任,更是这个家中顶梁柱的责任。在我们生活中不同的角色要担负不同的责任,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意识到并去执行?而许三观,一个小市民,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或许没有思考自己该尽什么是责任,但他一次有一次的用鲜血去践行了自己的责任。

四、为活着本身而活

“我没有死,那就说明我还活着。而活着的目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活?如果没有比活着更重要的东西,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现在我是一切为了活,为了活着而活着。” [7] 的确,我们有时会想问,我为何而活?想来想去却没有答案,活着或许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因为我们活着。在余华的笔下,活着是生命状态本身。他用凝重舒缓的情怀来书写死亡这一无法躲避的终极悲剧,在探究像富贵一样生活在底层的人民苦难时,诠释了人为活着本身而活的意义。

《活着》这部小说或许阐述了人存在的哲学。主人公富贵把家产输光后,父亲被活生生的气死,没多久,母亲也不治身亡,在十几年后,儿子有庆因抽血过多而死亡。女儿难产去世,就连妻子也积劳成疾离开人世。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女婿也意外身亡,最年幼的孙儿苦根也被豆子撑死。。。。当一个个与自己有着血与肉的生命一个个离去的时候,足以让人痛苦一生。我们猜测富贵会在什么时候倒下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种平淡如水的生命情感。当富贵与那头老黄牛漫步田间的时候,他却以坦然和平静去面对过往,并为亲手埋葬了亲人而感到安慰。悲伤已溶入血泪,活着成为唯一活着的理由。

“余华说过:‘《活着》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十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被卷在强大历史洪流中的普通民众在权力争夺和政治更迭中,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最大的期望只是能够活着。” [8] 余华对苦难的迷恋和叙述表现出小说的思想含量立足于作家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思考和想象的广度和深度上,而作品的深厚性则建立在余华对人的本能、行为和结局的平静提示中。他道出了人的命运与存在在不同历史是空中的内在痛苦和欢乐景象,产生了让人振奋的美感效果。他虚构的不只是表象结果,已经向我们道出了心灵永远的真实。人活着为了什么?价值何在?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来源于呼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在于在于人与人间的情义,在于我们每个人该尽的责任,更在于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隐忍。活着不仅仅是结果,更是灵魂、精神的诗性表达,是它使我们在阅读自身中得到灵魂的提升与净化。

通过对余华,对其作品的品读,我们会思考人为何而活。其实答案已在其中:余华的人生,小说中的主人公的人生已进行了很好的诠释。生命是一个过程并非结果,正因为如此,处于生命过程里的人才不至于沦为落在命运之神手里的工具。死亡这个结果的存在,恰恰凸显了生作为一个过程的内涵。不管我们为何而活,但活着就意味着永不放弃。参考文献:

[1]余华.《兄弟》(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2]余华.《兄弟》(下)【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3]张世臣.亲情,活着的理由--浅议余华《活着》.《魅力中国》2010年7月第3期供稿文,http:// [4]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8/后记

[5]余华.《兄弟》(上)【M】.上海文艺出版社.P137 [6]余华.《兄弟》(上)【M】.上海文艺出版社.P161 [7]张贤亮.绿化树.【M】浙江文艺出版社.2011年01月

[8]金虹谷.余华的生存哲学:以《活着》为例.短篇小说/评说.作家与作品

2.余华和《活着》 篇二

余华是中国大陆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与苏童、格非等人齐名。著有中短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鲜血梅花》《一九八六年》《四月三日事件》《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战栗》等,长篇小_说《在细雨中呼喊》《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也写了不少散文、随笔、文论及音乐评论。长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同时入选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具有影响的十部作品”,《活着》由张艺谋执导拍成电影。

《活着》讲述的是一个经历了人生的生生死死之后,怎样活下来的感人故事。书中的主人公叫福贵,他是一位饱经人世沧桑的老人,而在老年陪伴他的则是一头老牛。全书以主人公的讲述和“我”的聆听来向读者展示社会变迁和福贵的一生。

主人公从远近闻名的阔少爷到因赌博输掉家产并气死了父亲。突然间成为了为生存奔波的劳苦百姓;当他知道了珍惜亲人,想好好生活的时候,又被国民党大兵拉去当壮丁了:在战场上经历了生死好不容易回到家,母亲却早已不在人世了,而女儿凤霞因一次发高烧就再也不会说话了;儿子小学还没毕业,却因为要救人而被抽干血而死;为女儿找了一个好的归宿,可她却在生孩子时大出血而死,留下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接着妻子家珍因病而亡;女婿因事故而死,就剩下爷孙俩相依为命,可是偏偏就这么一个亲人都剩不下。最后外孙苦根因吃豆子被撑死。

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年代里,儿子是徐家唯一的香火,却因救县长的女人以及在护士的无知下丧命,可以想象作为一名父亲福贵心中有多疼,多痛。在他知道县长就是那个在战场上与他有生死之交的春生时,他只说了一句“春生,你欠了我一条命,你下辈子再还我吧!”只一句话写出了他的宽容与善良。对于富贵来说。活着的事实就是承受亲人死亡的一次次打击,因为饥饿、贫困、衰弱,亲人们一个个地离开福贵。只有他还活着,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及生命的脆弱。而最重要的就是福贵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乐观与豁达。他经历了那么多的生生死死,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死亡。而死亡是我们无法避免的,福贵最后却能坦然面对,到了老年,生活没有放弃他,而他也并没有放弃生活,仍然以超越苦难的豁达和超越绝望的平静坦然地生活着。他以“活着”的在世态度拯救了生活。他善待生命,默默承受着生命之重而无怨无悔地活着,不仅活着,而且越活越通达,越活越超然,这就不能不让人在对他不幸的命运产生深深的同情之时,又油然升起一种对生命的敬意,而看过他的生死,我们对人生也就会有另外一种感悟,

3.浅析余华《活着》 篇三

——浅析余华《活着》

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

作为一个冷酷的作者,余华不动声色地让我们跟随他的冰冷笔调,目睹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假惺惺地给我们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余华丝毫没有犹疑,他铁青着脸让自己的角色们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我承认那天深夜点了灯读它的某个瞬间老泪纵横。

有庆是第一个突然死去的。

“有庆不会在这条路上跑来了。”他的母亲说。大多数人应该在这个时候心痛不已。贫苦艰难的生活,福贵简单而粗暴的教育方式,都不曾让有庆对生活丧失希望。他热爱他的两只小羊,为了割草和上学每天来回奔命。所以当他在父亲眼前拿了长跑第一名的时候,我们都天真地以为悲剧该结束了,事情在慢慢好起来,于是有了一点淡淡的喜乐。

可是我们怎么知道他会猝然死去。就像今天我们知道的许多社会底层的人们一样,有庆的死冤枉而荒谬。由于血型不幸与临盆的县长夫人相同,他竟是因为抽血过多而夭亡的。

“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

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最后福贵只剩下自己。和一头也叫做福贵的老牛。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年月,因为并未真正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青的我们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只是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所以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了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

正如你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那个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告诉我,谁还在不堪着高考的煎熬,失恋的痛苦,或者某个伤疤最初的鲜血淋漓?

——我仿佛已经看到许多问号:这样,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意义?

嗯,就像那谁说的,企图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并无意义。

呵,我们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4.活着 余华 人物赏析 篇四

作者在此书中讲述了,地主少爷富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富贵的富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等他再回到家,女儿已经成了哑巴,母亲也病了,家里一点吃的也没有。命运就是这样的作弄人,这样的令人无法琢磨,令人尴尬的无奈着,痛苦着。一次又一次战乱和动荡,这个家庭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新中国成立,在大跃进运动中,饥荒饿得福贵的妻子家珍驼了背。邻居们为争抢剩余的发了霉的红薯大打出手,福贵的儿子为救学校校长的老婆产后大出血,踊跃献血,忙乱中被抽多了血,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看几页,都有我眼泪湿润的感觉,坏运气总是降临到福贵的头上,在小说的最后,悲剧和失败越来越多,眼泪和痛哭几乎成了家常便饭。我真的不想继续我的痛苦,我真的不想再折磨自己,想自己也算是个“久经考验”的读书不少的人了,怎么在这个时候会为了一个并不关乎自己任何前途命运的一本书而“浪费”自己的感情,我当时真的在心里痛斥大骂这个余华,为什么一定要把人家弄那么悲惨,仗着自己有点才华就那么肆意的折腾读者的感情,真是太没人道了,不过,倔强的自己还是顽强的把这本上看完了,另一个心思却不得不叹服作者的文学艺术造化,我不得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看过的书中最有艺术价值的书之一,我也因此想到了美国短篇小说作家艾米丽·卡特对中国著名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的评价,艾米丽对《活着》的语言、情节,娓娓道来的叙述方法,简朴优美,未曾雕饰的魅力及小说中关于生、死、命运的内涵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艾米丽写道:“如果现在要读一些东西,显然你应该读一些永恒的东西。《活着》就是这样一流的作品”。余华在书中说“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人们的责任。”忍受,忍受生活赋予的快乐和痛苦、幸福和不幸、悲伤和高兴以及兴奋和无奈等等……哪怕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也要坚强的忍受,这个就是书的本意内涵吗?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理解,我还是可以接受的,这个是我猜测的一种。“老人和牛渐渐远去,我听到老人粗哑的令人感动的嗓音在远处传来,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老人唱道: 少年去游荡,中年去掘藏,老年做和尚。” 书的最后似乎没有忘记又留下的讲述者自己在慢慢降临下来的夜幕中说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我真的有种不愿意的猜测,余华是不是想告诉读者,生命中其实是没有幸福或者不幸福的,生命只是仅仅活着,仅仅只是一种存在,它和其他万物一样并无任何意义。追寻,探究的本质不过是一个大笑话而已等等,而没有其他任何过多的意义?在表达手法上,他用一种近乎冰冷且似乎没有温度的笔调娓娓叙说一些其实并不“正常”的故事,人的命运就是如此这般的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的周而复始…… 夜深人静的时候,如果想到这些,再想到不久前的[静在深秋]友的《祭奠自己》,再想到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说“……如果我们在世界里有了知识而不能了解,有了批评而不能欣赏,有了美而没有爱,有了真理而缺少热情,有了公义而缺乏慈悲,有了礼貌而一无温暖的心,这种世界将成为一个多么可怜的世界啊”,确实有点令人不寒而栗、毛骨耸然。现实中痛苦和快乐的人们不禁要问,生命的意义难道是真的如此脆弱

5.浅析余华《活着》 篇五

摘要:《活着》是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他写作上的一座里程碑。很多人研究《活着》的主题意义,探寻余华所说的“活着”,是一种怎么样的人生;讨论《活着》的叙述手法,想将它归类于某种主义。关于这些的讨论有太多了。放弃从作者的角度探寻文本内容,而是从读者的角度进入,结合读者阅读感受和文本内容解读余华的《活着》。

关键词:读者文本共鸣性普遍经验性情感内化

刚开始阅读余华的《活着》时,里面的情节让人觉得不可思议,通常令读者捧腹大笑,感觉太过于荒唐。比如父亲“ 拉屎时就像个穷人了。他不爱在屋里床边的马桶上拉屎,跟牲畜似的喜欢到野地里去拉屎。每天到了傍晚的时候,我爹打着饱嗝,那声响和青蛙叫唤差不多,走出屋去,慢吞吞地朝村口的粪缸走去。走到了粪缸旁,他嫌缸沿脏,就抬脚踩上去蹲在上面。我爹年纪大了,屎也跟着老了,出来不容易,那时候我们全家人都会听到他在村口嗷嗷叫着。”除了福贵父亲蹲在缸上大便的场景外,还有青楼胖胖的妓女被福贵当马骑,满大街的跑。这些情节总体上是轻松愉快的,而福贵就一个浪荡公子哥的形象,没有挣得读者的几分好感。

可是,越往下读,我们会发现,我们轻松不起来了。书名虽然是《活着》,讲的却都是死的事情。因为吃喝嫖赌,福贵把祖上的家产败光,气死了老父亲,接着又被国民党抓去当兵,回来时母亲已经死去。女儿在一次高烧后成为了聋哑人,福贵被解放军俘虏后放了回来,还赶上了分土地,洗心革面的他一心要和家人守在一起“好好活着”。可是中国公社化运动、随后的大饥荒、“文化大革命”和包产到户,都波及到了这个普通的农家。劳累过度而又营养不良的妻子家珍患了不治之症,最后死去。儿子友庆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被医生抽干了血而死去,女儿凤霞终于嫁给了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二喜,让福贵感到生活的幸福,却不料凤霞在分娩时难产而死,随后女婿二喜在劳动中死于意外事故。包产到户后,衰老的福贵体力不支,他的外孙苦根小小年纪就帮助他干农活,先是淋了雨生病,又因为吃了过多的青豆胀死。最后孤伶伶只剩下一个“福贵”独消残年。福贵没有像

他的名字一般“福贵”。这位承受了无数苦难而“ 安然”活下来的老人确实是一位英雄。当掩上书时,一份沉重的伤感从四面八方把我们笼罩进去。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陷进作者所构造出来的故事中去,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活着就意味着永不放弃。对于福贵的感情也悄悄地产生了由鄙视到同情再到钦佩的变化。

我认为,余华《活着》读者共鸣性产生原因有两个:一是普遍经验性,二是情感的内化。

一、普遍经验性

《活着》是一部阐释“ 活着” 的寓言, 是一部描写生存镜像的寓言。《活着》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而活着, 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活着”是一种张力, 是一种希望, 是承受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在我们看来似乎不会发生的事情,所有的苦难都让一个人去承受了。虽然具有不可能性,但是确实让我们读者产生强烈的震撼。这里的寓言非传统意义上的寓言,而是西方现代再阐释与重获资格的寓言,如文学理论家保尔•德•曼所言,“寓言暗示着世界在现实中出现的方式与在语言中出现的方式的不连接。寓言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不被教条所规定„„替而代之,我们有一种这样的符号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自的意义的关联成为次要的„„”。从这个层面上,《活着》可以概括为“一个赌徒的故事”,即关于一个人“输得有多惨”的寓言故事。这样,它就还原到一个古老、朴素的经验原型,它的叙述对人出现了不可抵抗的诱惑力。作为普遍的生命经验和人类自古以来的一个无法消除的心理症结,“赌”在这里已经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讲的赌博,而是超越了道德,产生出更加深刻的经验内容。因为以生命做赌注与命运赌博,可以说是人生普遍的处境。福贵的一生因此也具有了普遍性,他由开始的一个富家子弟、一个家财万贯的恶少,到输得一无所有,再到承受失去亲人的地狱般的深渊。在时间的意义上,它和每一个体的生命经验是完全重合的:一个人从小到大,再到老死,实际上就是一个从富有到贫穷,再到完全剥夺的过程。《活着》在人们的心灵中所唤起的是这样一种简单又复杂的经验。

除此之外,死亡作为一个永恒绝对的存在, 是我们不愿面对而又无法逃避的一个事实。死亡, 这个结果的存在, 恰恰凸现了“ 生” 作为一个过程的内涵。文中福贵没有因为凄惨的一生和凄凉的晚景而拒绝生存, 他以自己韧性、乐观的精神承受并超越了一切的灾难。当我们想象进人垂暮的福贵和他的老黄牛在古老的土地上耕作、“ 对话” , 并且伴着福贵粗哑的旧歌谣时, 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福贵超越苦难后的宁静与平和的心境, 而不是对于人生的怨恨和刻薄。这样的境界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升华了的对于生命的感动。

二、情感的内化

人们曾这样评价诗人卞之琳的作品“诗的非个人化,冷淡掩深挚,从玩笑出辛酸”。我认为,这个描述余华《活着》的写作也是相当贴切的。作者的情感没有外露,而是完全流淌在关于苦难平静如水的讲述中。余华对《活着》的叙述采取绝对冷观的视角, 将叙述的知性主体的道德判断和情感介入彻底瓦解。小说的开始设置了一个知识分子的叙述者,整天“拖鞋吧哒吧哒,把那些小道弄得尘土飞扬”的民间歌谣收集者,将福贵引到现场之后,变成了一个忠实的倾听者,或者说,变成了这部小说的记录者。从福贵的自我讲述中,福贵的命运轨迹渐渐地呈现出来。表面上看,作家似乎站在作品之外,以一个高傲冷峻地姿态描述,冷淡地对待主人公所面对的一切苦难。而实际上,叙述语言的客观效果追求和叙述者的姿态背后却隐含着一种强大的情感力量。这是一种“在之中”的呐喊,如在现实生活中,当人们承受了巨大的悲痛时,往往哽咽难以说明,这种悲痛无法用任何语言去描述。而且,情感与整体生存完全合为一,也就没有必要在生活世界之侧另外树立一套言语系统来反射和诠释这个弥漫性的情感世界。余华的情感是非表达性的,它完全流淌在关于苦难平静如水的讲述中。余华那种非常沉得住气的描写手段比一切含有主体过多解释成分和现实指向性的呼声,更能从四面八方把我们笼罩进去,以至于使我们反而沉不住气。

除了作者情感的内化,主人公福贵的情感也是打动读者、使之产生共鸣的一个重要因素。余华说“我以前小说里的人物, 都是我叙述中的符号, 那时候我认为人物不应该有自己的声音, 他们只要传达叙述者的声音就行了, 叙述者就像是全知的上帝。但是到了《在细雨中呼喊》, 我开始意识到人物有自己的声音, 我应该尊重他们自己的声音, 而且他们的声音远比叙述者的声音丰富„„因此, 我写《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的过程, 其实就是对人物不断理解的过程, 当我感到理解的差不多了, 我的叙述也该结束了。”所以,福贵的“声音”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福贵的家庭悲剧从1940年代一直延伸到1980年代,集中体现了半个世纪里动荡不安的中国社会。富贵的寿命超过了家里所有其他人,亲历了从国

民党统治时期到中华民国、文化大革命以及邓小平经济改革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他反而称自己的生活是“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当福贵牵着那头老牛一步步踏在田间时, 他可以如此坦然、平静地面对遥远而清新的过往, 并以亲手埋葬了所有的亲人而感到安慰。这不是麻木, 而是深重的悲哀已然溶入血液, 泪水只是一种徒然, 活着成为唯一的理由。这是一种生存本位状态的忍耐与张力,给予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参考文献:

[1]张清华.文学的减法———论余华【J】.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研究, 2002,(11): 171-175.[2] 叶立文,余华.《访谈:叙述的力量——余华访谈录》【J】.小说评论,2002,(04)

[3]洪治纲,《余华研究资料》【C】.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4]克尔凯郭尔.致命的疾病.引自徐崇温主编.存在主义哲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5]郭春林.新写实小说的文化精神分析—兼谈对新写实小说某些批评的看法

【J】.文艺理论研究,1992.2

6.余华活着创作意义 篇六

关键词:人性;命运;苦难;生存意识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2-0-02

福贵由于赌博从富家阔少爷变成贫穷农民,父亲母亲先后离他而去,他唯一的儿子因为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生生抽死,本想为儿子报仇的他却发现县长是曾经跟他一起共患难的战友春生,这迫使他不得不原谅了春生。女儿凤霞因为高烧成了聋哑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还没有人来提亲,好不容易遇到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男人二喜,与他风风光光地举办了婚礼,但却在生孩子时难产死去,留下了唯一的孩子苦根。随着凤霞的死去家珍也去了,在苦根四岁时二喜在干活时被两块水泥板夹死,而苦根最终也因为吃豆子撑死了。福贵一一亲手埋葬了自己的亲人,最终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福贵虽然经历了许多厄运,但是他一直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苦难,丝毫没有被苦难所打倒,这对于常人来说是根本做不到的。小说深刻揭示主人公在面对亲人死亡,天灾人祸等各种打击后是如何坚强的活下来的。

作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余华的《活着》曾在法国、荷兰、日本、英国、意大利、韩国、德国等是多个国家发行。这部小说发表后便在世界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成为中国文学界的里程碑。这部作品还获得了许多奖项,例如,在1998年荣它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4年在台湾《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1998年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0年获得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2004年获得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5年获得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8年获得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并且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和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而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在1994年法国戛纳电影节获评审团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这部电影正是根据余华《活着》同名改编的。

《活着》讲述的是不仅是福贵命途多舛,从富家少爷到穷苦百姓,父母妻儿孙子纷纷离他而去,最终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的一生。屡次遭遇沉重的打击他没有选择死亡去逃避而是在苦难中求得生存,更加体现对人性的礼赞,命运的变化无常以及苦难中顽强的生存意识。

一、人性的探索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几千年来人们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从古至今每个人都对善恶有自己的见解,从余华《活着》这部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人性善良的一面,也可以看到人性可憎的一面。福贵的儿子有庆因为给县长的老婆输血而被医生活活的抽死,当春生登门致歉时家珍因痛失儿子而不让春生踏进家门,到了文革时期,作为县长的春生被定为走资派人人喊打时,他想一死了结痛苦,这时家珍却要他活着。虽然春生最后还是死了,但是家珍为他的死感到非常难过,并宽恕了春生觉得有庆的死不完全怪春生。从这可以看出家珍善良的一面,虽然当时他非常痛恨春生,认为有庆就是因为春生而死的,但当春生要死时她却展现了她的善良,并用儿子的死做要挟不想让春生轻生,她的这种行为让我们感动佩服,深深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然而家珍的善并不仅仅只有这一点,当福贵输光了家产后,怀着身孕家珍被他的父亲接回了娘家,然而半年后他却毅然决然的返回一贫如洗的富贵的身旁,跟着福贵过着贫穷百姓的艰苦生活,她没有一句怨言,任劳任怨的操持着家务。也正是因为家珍的支持福贵才可以在大风大浪中坚强地活下去。

在闹灾荒的时候,家里什么食物都没有,福贵就和凤霞去地里挖地瓜,就在凤霞好不容易挖出一个大地瓜时,王四却去抢凤霞的地瓜,王四这个人本不坏,在福贵被抓去当兵的时候他还经常帮家珍干活,但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人却硬生生抢走了凤霞的地瓜,但一向老实的凤霞也不甘示弱,拿着锄头差点打死王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有些人的善恶并不是本身就有的,有可能是被当时的社会背景逼迫出来的,就像王四其实他并不是一个大恶之人,但是因为饥饿不得不去抢凤霞的食物。余华在小说中并没有运用华丽的词藻描写人性的善恶,而是用极为平淡的语言描述人物事件,通过许多小事情来表现人性善恶,然而正是极为平淡的语言却将人性之善恶写的淋漓尽致,深刻的揭示人性善恶。

二、命运的变化无常

人们常说命运无常,造化弄人。有的人认为每个人的命运是老天早就安排好的,你只有默默接受不能抗拒,但也有人认为命运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的,没有天定的命运,你可以通过努力改变命运,走自己想走的路。余华的《活着》就充分体现了命运的变化无常。福贵本来是城中远近闻名的富家少爷,却因为自己吃喝嫖赌,最终龙二用计将他的房屋、土地都赢了去,自己只能和母亲妻儿搬到破旧的茅草屋里过着贫穷百姓的生活。从这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命运是他自己选择的,如果福贵不吃喝嫖赌就不会输光家产变成贫民,他还可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他的父亲也不会被活生生气死。到了这步田地是富贵自己造成的,他没有好好把握自己的幸福生活怨不得别人。龙二虽然赢得了富贵的家产变成了有钱人,却也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在土地改革期间,共产党把他的地分给了佃户,但他死不认账去殴打吓唬佃户,最终被人民政府抓起来当成地主恶霸给枪毙了,临死前他对福贵说:”我这是替你去死啊”。这正是应验了一句古话:“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如果不是龙二赢去了福贵的家产被定为了地主并被枪毙,那么现在被枪毙的应该就是福贵了。福贵虽然输掉了家产但却保住了性命,这也是值得庆幸的。福祸是相互依存的,你认为的好事可能转瞬间就会变成坏事,而你以为的坏事可能不久就会变成好事。我们不能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是好是坏,只有笑着走下去,平静的对待生活中的跌宕起伏。

小说中的福贵的命运虽说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但也不乏命运的捉弄,他的女儿凤霞,因为一场大病变成了聋哑人,到了出嫁的年龄却没有人来提亲,好不容易找到真爱和偏头二喜风风光光成婚,却在生孩子时难产而死。之后不久妻子家珍也随之去了,但幸运的是凤霞的孩子苦根活了下来,还有二喜和福贵的疼爱,但是在苦根四岁时二喜却在干活时被两块水泥板夹死了,自此苦根失去了父亲,本想着所有的亲人去死去,苦根成了福贵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但更加不幸的是苦根又因为吃豆子撑死了。命运一次又一次的捉弄着福贵,从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到外孙每一次都是对福贵致命的打击。虽然经历了这样的打击,福贵还是以坚韧的态度活了下来,面临沉痛的打击他没有选择用死亡逃避,而是更加顽强地活着,余华曾经说过,活着就是忍耐面对所有逆境苦难包括最残酷的,我认为每个人都应该高兴的、愉快的去尝试克服、度过它。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就在此。命运究竟是什么?到底是谁掌控着命运?人是无法掌控命运的,无形中好像有一只巨大的手操控着我们的命运。在解放战争中,与福贵同生共死的战友春生在上了县长风光了一阵后,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定为走资派,天天被人游街、严刑拷打,就连妻儿也与他划清界限,最终他选择死亡。这难道不是造化弄人麽?在五八年人民公社大炼钢铁的时期,村里请来风水先生找煮铁的好地方,只要他说谁家的风水好谁家的房子就要完蛋了,当他走到福贵家说他家的风水好,福贵以为自己的栖身之所就要被夺走时,幸亏家珍认识那位风水先生才保住了自己的家,虽然保住了自己这间茅草屋,可是村里老孙头的家却替自己家遭了殃。或许命运就是这么爱捉弄人吧,当你以为自己就要大难临头时,其实是命运跟你开的一个玩笑,而当你不以为然时,他就让你重重的栽一跟头。命运虽然无常,但主人公福贵却在种种艰难之中生存了下来,这正是向我们展示了人类对苦难生活的坚韧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三、苦难中的生存意识

《活着》讲述了人要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有这样一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人只有活着才有意义,有价值,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余华《活着》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存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例如福贵作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富家少爷,在输光家产后为了生存,他决定跟龙二去借五亩地养家糊口,可想而知一个富家少爷怎么会种地呢?可是为了生存他不再摆出少爷的架势,而是勤勤恳恳的种地。强烈的生存意识支撑他坚强地走下去,再苦再累也要活下去。在自然灾害的三年,一向老实的凤霞因为王四抢了她来之不易的地瓜,差点用锄头吧王四打死。这也深刻的体现了在苦难中人们的生存意识是非常强烈的,余华正是用这种与人物平常性格完全不同的反转方式来突出人们的生存意识的强烈。

苦难,是人类生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人只要活着就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苦难,只要活着就要勇敢地去承担苦难。苦难不仅是对肉体的折磨更是对精神的折磨,有的人可以忍受这样的折磨,在这样折磨的过程中不断历练自己,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无坚不摧、刀枪不入。而有的人却无法克服,最终选择死亡来逃避一切。《活着》的主人公福贵和他的战友春生就形成了最好的对比,福贵从阔少爷变成贫民,被国民党抓去当兵,战场上死人如麻枪林弹雨,痛失双亲、妻子儿女、女婿外孙这一切的一切,如果换做别人可能早已经崩溃,但福贵却没有,即使它经历着肉体的折磨,精神的摧残,他还是选择微笑着活下去,他选择以一种乐观的精神状态去直面苦难、人生、死亡。而春生则不如福贵那样坚强,他在经历战争后先是当上了县长风光体面了一阵子,但后来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却被定为走资派,天天被人拉到街上游街示众,最终他忍受不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选择以死来解脱。余华曾经说过:“活着就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生命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中主人公福贵就很好诠释了他的这句话。

在苦难中要想生存下去不仅要靠顽强的生存意识,还要学会忍耐。落魄的福贵因为没有钱给有庆上学,为了让聪明的有庆上学,他不得不忍痛割爱将苦命得凤霞送给别人家去,这是忍耐;当富贵因为赌博输光家产时,他的父亲只是将他训斥一顿后还是决定变卖家产为他还赌债,这是忍耐;自己唯一的儿子为了给县长夫人输血而被活活抽死,而县长却是自己当年的战友面对春生他也只有忍耐;自己一一亲手埋葬了自己的亲人,白发人送黑发人,他还是忍耐。所有的一切他都默默的忍耐。是忍耐塑造了他坚忍,宽广的性格。

余华《活着》一直用苦难渲染主题,描写一个小人物如何面对苦难,面对人生的悲欢离合。深层揭示了苦难的普遍性,不仅是小说中的人物会遭遇苦难,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都会遭遇苦难,在苦难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去承受,就像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量,它没有断。我们要学会直面人生中的任何苦难,不要轻易放弃,要以豁达坚韧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人活着才是最重要的,活着人生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华著.《活着》.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5.

[2]余华.我能否相信自己.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8.

上一篇:确认报考信息委托书下一篇:怀恋过去美好时光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