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议论文范文

2024-09-21

食品安全议论文范文(8篇)

1.食品安全议论文范文 篇一

各乡镇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县直学校及龙翔学校:

经研究决定,定于1月6日召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地点

时间:1月6日(星期五)上午9:00.

地点:xx县第三中学阶梯教室。

二、参会人员

各乡镇初级中学、中心小学校长,县直学校及龙翔学校校长、县直幼儿园园长、民办幼儿园园长。

三、其他事项

1.中心校负责通知辖区幼儿园园长。

2.请与会人员于上午8点50分前完成签到并入场完毕,自觉遵守会场纪律,通讯工具不得鸣响。

3.与会人员注意往返安全。

4.会议重要,不得请假,如因故不得与会须以书面形式向局长请假。

5.未尽事宜,请与局办联系(电话:6xxxxxx)。

2.食品安全议论文范文 篇二

随着农民食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一个证明农村食品安全状况落后于城市的调查显示,约每50 km处选择一个自然村,从该村随机选择一家商店或小卖部,购买酱菜、调味品、肉制品、婴儿奶粉或儿童食品等具有代表性的食品进行随机检验,结果表明酱菜和调味品不合格率高达50%~70%;火腿肠大部分未标明生产厂家或为假冒名牌厂家的产品,菌落总数的超标率在20%左右;婴儿奶粉质量差,每百克奶粉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仅为10.22 g,不合格率达60%。从这些数据可以明显看出,我国农村食品安全存在严重问题。

1.1 农村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污染

1.1.1 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

我国初级农产品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种养殖环节污染较重,如化肥、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等,通过食物链的生物传递和浓缩,对食品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片面追求产量,无节制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不但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而且给消费者带来了不可预测的健康隐患。我国每年有近20万以上、400多种农药被加工成1000多种杀虫除草剂喷洒农作物[1,2],有些地方甚至使用违禁农药(如六六六等),长期滥用农药、兽药以及违禁使用“两高”农药造成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超标事件及由此引发的化学性食物中毒事件逐年增多。

我国粮食、果蔬、动物产品的加工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全程质量监控难度大,非法使用违禁药物现象严重,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使用的农药、兽药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如2004年7月,安徽十字铺茶叶事件中,农户在茶叶种植中使用了甲胺磷、1605等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残农药。2006年9月,上海市发生多起因食用猪内脏、猪肉导致的瘦肉精中毒事件。2006年11月17日,上海市公布了30件冰鲜或鲜活多宝鱼的抽检结果,30件样品中全部检出有硝基呋喃类代谢物,部分样品还检出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等多种禁用鱼药残留,部分样品土霉素超过国家标准限量要求。随后,北京市场的多宝鱼也相继检出此类问题。据调查绝大部分农民不知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兽药目录,近50%的农民在使用农药和兽药时没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一药多用现象相当普遍,一些农民受利益驱动,喷洒过农药的蔬菜未过休药期即采摘上市销售。68.9%的蔬菜上市前没有经过产地检验,10%以上的种植地和养殖地周边污染源[3,4,5]。

1.1.2 生产加工环节。

我国农村食品生产主要以传统的家庭作坊为主,它散布于农村各家各户,具有分布范围广、数量大、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工艺落后和员工素质低,生产卫生状况不佳,既无任何检验分析能力,又无产品质量安全保证必备的条件等特点,再加上有相当一部分加工企业为了绳头小利,拼命压缩成本,不惜以损害消费者身心健康为代价,使用廉价劣质的原料,甚至以假充真,生产的食品很难达到国家有关质量、卫生要求。2003年3月22日,西安市临潼区发生一起特大食物中毒事件,44人因饮用了一农户自产散装鲜牛奶中毒,查明中毒原因是因为饮用了患有乳腺炎奶牛的鲜奶所至;一些营养成分严重不足的假冒伪劣奶粉充斥安徽省阜阳市农村市场,导致众多婴儿受害甚至死亡。上述事例突显出我国农村食品所面临的严重问题,它是农村食品安全质量差的一个缩影。农村中化学有毒品的进货与销售管理混乱,使得一些化学药品随意使用,如浸泡海参、牛肚用的甲醛,漂白鱼翅、鱼肚用的双氧水,还有毒鼠强引起的二次污染。由于化学毒品管理的混乱,农村中故意投毒事件也时有发生,如茂名市电白乡黄岭中学80多名学生毒鼠强中毒事件就是故意投毒引起的,这些都给农村食品安全带来极大隐患[6]。

1.2 食品包装不规范

1.2.1 散装食品包装。

点心、麻花等食品多数是用没有任何标识的大塑料袋散装着,里面放一张小纸片,上面注明产地、重量,根本没有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甚至一些霉烂变质的食品也摆在货架上。

1.2.2 儿童食品包装。

目前,假冒伪劣的儿童食品已转向农村市场销售,往往以极其低廉的价格和艳丽的外包装作诱饵,造成儿童食品包装标识不规范和有毒塑料袋的滥用,这种状况相当普遍。农村儿童最喜爱的袋装小食品诸如糖豆、泡泡糖等,通常产品标识残缺不全,包装上既没有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也没有商标,放进嘴里有异味。农村的小厂和小作坊为降低儿童食品包装成本,大多选用劣质、有毒的塑料袋或塑料容器包装食品,对农村儿童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6]。

1.2.3 醋制品包装。

农村醋的生产多以家庭小作坊为单位,没有防蚊、防蝇和防鼠等设备,也没有必备的杀菌设施,卫生条件根本不达标。直接装在一个大罐中批发给小卖部或商店,批发过程中,醋完全暴露在空气中,到食用时已经被细菌污染了。

1.3 购销渠道混乱

农村买卖主要有3种途径:定期举行的集市、送货进村和小卖部。由于农民居住分散,目前的市场监管体制对这3种交易途径难以发挥应有的效力,这就为劣质产品在农村市场的畅销提供了可乘之机。集市上的摊位有一部分是临时性的,只需向工商税务部门交纳3~5元钱就获准出摊1天,这种商贩同送货进村的小贩一样,食品都无质量保证,这就为农村的食品安全带来了隐患。而较散落于农村的简易小卖部相对固定,但大多没有卫生许可证和营业执照,且多处于半公开半隐蔽状态。小卖部虽然自进自销,但进货标准却不尽相同,调查得知小卖部的进货渠道大多是价格便宜、送货上门,店主仅依据食品销量的多少和销售的快慢,以及进货时食品外表是否有变质的迹象来判断食品的好坏,由此导致农村小卖部出售的食品品质难保。

2 农村食品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健全

有关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的有机体系称之为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我国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进出口商品检验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而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现行监管食品安全的部门和法律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食品质量管理交叉规定、分工不明,尽管国务院已明确食品安全管理遵照“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原则,但由于涉及管理的部门较多,有的地区涉及30多个部门,彼此理解不一,导致职责不清,难以形成合力,各自为政的现象依然存在。

2.2 监管力度不够

农村消费市场出现的劣质产品问题,主要原因是市场监管力度不够,监管能力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在广大农村一个工商所要管理几个乡镇,涉及上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十几个人根本管不过来,除了监管市场还要履行其他的职能;而卫生、食品药品、质检等监管机构大多设在县城,监管范围太大,监管起来有些力不从心,哪有精力顾及到农村,因此农村商店、小卖部的监督管理处于真空状态。

2.3 消费意识落后

近年我国农民的消费水平总体上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是偏低。在农民的消费观念中,便宜是首先考虑的问题,这就为低价劣质食品提供了温床。商务部发布的《2005年流通领域食品安全调查报告》,对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当前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调查,结果显示购买食品时,43.7%农村消费者仍首选价格便宜的,在遇到食品安全问题时,农村居民的投诉率极低。这反映了农村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也就是说对食品卫生安全的防范意识不强,要求很低,既使吃出了问题,也很少想到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这就助长了劣质食品的畅销。

3 措施与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政府履行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职责,必须以相应的法律法规为基础,政府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水平与力度,也要通过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体现。面对农村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应尽快制定保障食品安全的综合性母法“食品安全法”,统一各类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我国也要实施食品安全准入制度,进入市场的食品必须有QS标志,即质量安全标志,尽可能与国际接轨,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严格执法来保证食品安全。(2)普法知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媒体,结合推广先进经验,开展培训和典型案件的处理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做到人人知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使农民对食品安全问题有深刻的了解,改变落后的消费观念,自觉抵制劣质食品,使劣质食品没有市场。(3)加大监管力度。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等部门做到分工明确,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等部门要对管辖区的商店、小卖部建立第一手资料,盯紧重点户,抓住重要环节,尤其是食品卫生安全、食品添加剂的监管。做到勤抓勤管、管理有序、抓而不松,彻底改变商店、小卖部监管不利的局面,监督抽查与现场检查相结合,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村屯参与监管。针对工商、食品药品、质检部门管理人员不够的状况,这些部门可联合起来组织培训班,从村委会抽调1人即村屯食品安全监督员进行专门培训,使这些人简单掌握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鉴别技能。如食品标识上有无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行简单的抽样,抽样可以送到相关部门进行检验。这个村屯食品卫生安全监督员日常可对村民进行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教育,因其从群众中来,群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发现问题立即通知管理部门,及时解决。以管理部门为中心,各村委会为点,形成一个管理体系。

摘要:文章根据调查,从农村生产加工环境的污染、农村食品的购销渠道及包装,着重分析了农村食品安全现存的问题,同时对农村食品安全管理的不足做了简要阐述,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用于解决农村食品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农村,食品安全,措施,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洋.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李哲敏,孙君茂.我国农产品安全的现状争论与建议[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3):11.

[3]李浩,杨加丽.农民食品安全状况调查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21.

[4]桑国卫.我国农村药品、食品安全形势和“放心工程”[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5,11(2):34-36.

[5]王光怀,杨雨亭.谁来保证农村食品安全[J].肉类研究,2005(2):4-8.

3.议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篇三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 安全性 预防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基因食品已经逐步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食品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转基因技术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快速发展。但是,目前市场上众多的转基因食品并不被人们所熟知,在这个领域人们的认识还不够。我国目前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排世界第四,比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要少,而我们已经制定出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相关管理条例和规定。但是这个过渡期虽然法律法规是先进的,但是人们意识薄弱,还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执行不力,在这方面更没有系统的管理。转基因食品有其特殊性,它不会引起急性中毒,消费者又处于弱势群体,知识、金钱、技术等方面不能更深入的了解这些食品,那么就只能依靠我们这些不逃健全的食品管理系统来执行。执行起来漏洞百出,捉襟见肘,无法应对各种新情况的出现。几年前关于转基因水稻的那场辩论可以看出一些专业人士和官员已经沦陷为利益集团的传声筒。所以我们必须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研究和控制,有效地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一、对人类的直接影响

结合目前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监督机制而言,转基因食物对人类本身是存在一定的风险和不利因素的,将带来一系列直接或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以确定转基因食品的43个品种,60%的加工食品都是转基因食品,基因改造食品的销售额达100亿美元。目前,正在集中研究发展转基因水稻,转基因鱼等食品。

(一)没有经过长期的安全性研究

转基因食品的出现改变人类食物的性质,而不是经过长期的安全性试验,从1993年到现在只有10年,没有人知道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我们知道,许多药物可能会被认为是安全的,前几年显示危害,那么食品对人类的危害那是周期更长的影响。其基本原理是没有真正的差别,但看起来在分子水平上,操纵基因(基因通过重组DNA技术做修改或转移)生产的转基因技术基因改造食品,从而更复杂的,严谨的和更高的可控性。例如,食物可以杀死植物病虫害,抗除草剂的植物性食物,可以生产转基因食品的科学家已经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二)减少食物的营养价值或降低食物中重要成分

目前市场上的转基因食品只是为了满足利益的需要,为了价格高点,卖相好点,外观更好看和更高的质量。对一些食品内在成分变化根本不关心,没有被人们注意起来。

(三)引起人类过敏反应

转基因食品被人类食用了以后可能出现不可预见的过敏症状。如巴西坚果基因大豆最多,导致对胡桃过敏的过敏性反应,有些人吃了大豆就会过敏。

(四)产生对人类不利的毒素副产品

植物撒上转Bt基因玉米花粉的马利筋叶,宝洁西普蝴蝶叶可食减少,生长缓慢,4D幼虫死亡率变成44%,对照组(喂食Bt基因玉米花粉不会传播叶)死亡率为0%。转基因会造成生物物种基因不可预见的生物变异。

(五)产生抗菌素耐药性细菌

抗生素抗性基因技术(如卡那霉素,链霉素等),以确定基因的转基因作物,表示的抗生素抗性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进入一个活的有机体,如突变基因跨物种转移到细菌,结果会导致人类新疾病的产生,如果治愈不了引发传染和扩散,那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六)直接引起人类急性中毒

在治疗急性中毒虽然一些基因可能会造成一些影响。在1998年,苏格兰研究所,的阿帕德Pusztiai教授老鼠喂食轉基因土豆,1998年的秋天在电视上宣布吃老鼠后,引起器官生长异常,体重和器官重量,免疫系统的损害。

二、对生态系统(包括环境)的影响

生态系统关系着各种动植物和环境的生存根本,转基因食品是对某一物种的强制进行人工干预,以达到改变其特性的目的,其结果就是改变了某种生物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关系,会导致一系列不可预见的变化。

(一)转基因技术本身的不足

虽然可以切割DNA基因技术,将是到其他生物的外源基因,但是不能完全肯定后期会产生新的蛋白质的作用。

(二)物种多样性的破坏

加上商业营销将基因技术使某些作物如超级稻种子企业垄断供应,使原有的品种是减少单一品种的同一基因,如发生那些真菌,病毒,虫害同时攻击这家工厂时,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减产和减收,会给生态平衡带来严重的破坏。

三、对转基因风险的预防

(一)加强转基因生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目前从原料到成品经过多个加工环节,应严格区分转基因更大的困难,使用的测试方法如下:1.独特的转基因检测的DNA序列。使用人造碱基对检测或检测设备进行了测量,可以准确地确定转基因。2.利用PCR技术进行检测。NOS终止子核苷酸系列的检验检疫科学院,核酸这两种已知存在几乎所有系列的部分基因改造。3.基因ID的检测方法。约翰B.弗敢在2000年提出的一种新方法,或用不同的酸胍DNA提取方法,以避免退化和污染。

(二)加强对转基因作物投入商业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食品安全关系着民生问题,和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是息息相关的,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谨慎对待。在审批的过程中一定要慎之又慎,必须在相关的科研技术上要提前有结果才能提供相关的资料,最好安全评估和风险评估。

4.食品安全议论文范文 篇四

一、认清形势,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做好学校安全和卫生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近年来,我市学校安全和卫生工作总体情况是好的,没有发生重大恶性事件,但形势仍不容乐观,学生溺水、交通、食物中毒、传染病、暴力、自杀等事故还是时有发生,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使一些家庭遭受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增加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据统计,2002年,我市中小学生(含幼儿)非正常死亡81人,全省中小学学生非正常死亡为832人,我市占了全省的10%,这个比例是不低的。去年我市还连续发生了多起学生集体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市政府办公室年前已作了通报。其中有几起影响很大,引起了省政府领导的关注,这次全省电视电话会议就点了我们的名:一是江山市四都镇傅竹街小学,于去年9月11日因饮用水污染而发生学生群体肠道感染;二是衢州市区某学校因使用自备水而发生群体性腹泻,讲的是菁才中学;三是今年1月衢州杜泽又发生群体性的肠道疾病,其实是说衢江区的杜泽中学。我市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也比较严重,媒体也作了一些披露。前段时间,衢州日报就报道了龙游县横山一名中学生迷恋网吧因缺钱而砍杀网吧业主的案件。

造成上述事件的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安全管理不到位,有的是管理制度不落实,有的是违法犯罪分子搞破坏,但归根到底还是认识不到位造成。尽管学校安全问题各地各校都经常讲,但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按照盛省长的话就是“号召多,检查少”、“抓一阵,放一阵”。认识不到位造成了有关领导对形势估计不足重视不够,有关部门安全意识淡薄措施乏力,有关学校只考虑学业成绩而忽视学生安全。

做好学校安全和卫生工作,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是整个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广大师生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危,事关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事关社会政治稳定的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我们大家的责任重于泰山,一定要从“三个代表”的高度认识加强此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其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保障师生安全,维护学校稳定。

二、明确职责,分工协作,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学校安全和卫生工作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明确职责,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省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指出,各级政府对辖区内各类学校安全负总责。今天会上,市政府将与各县(市、区)政府和各所高校签订责任书,主要就是体现这一要求。当然,各级都要加强领导和协调,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制。教育部门作为主管部门,安全工作责无旁贷,要负责学校各项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具体指导、检查;卫生部门主要负责学校饮食卫生、疫病预防等的监督检查;公安部门主要负责学校及周边环境的治安防范、消防安全和学生交通安全的管理;交通部门主要负责学生用车、用船的安全监督管理;建设部门主要负责校舍建筑物的安全监督管理,指导督促有关学校进行危房改造;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门主要负责学校周边文化经营场所的整治和管理。同时各部门要互相配合、互通信息,共同做好学校安全和卫生工作的监管工作。

做好学校的安全卫生工作,学校的领导责无旁贷。在这里要重申国务院和省政府的要求:高等院校党委书记、校长是第一责任人,中小学校的校长是第一责任人,要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建立健全各类制度和事故预案,经常开展“地毯式”的安全检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的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学校内部也要认真落实有关职能科室、班主任和每一位教师的安全保卫责任。

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都要对涉及学校安全卫生的规章制度进行一次清理。凡没有建章立制的,要迅速制定;凡规章制度不健全的,要迅速补充完善。对涉及学校安全和卫生的各项工作,都必须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教育部门要建立安全工作督查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对重要情况和重要信息要及时上报,并做到准确、全面,对故意瞒报、迟报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我们要坚决实行责任追究制。各地政府要将学校安全和卫生工作列入各有关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进行严格的考核。对因工作马虎、措施不力、玩忽职守,而导致发生刑事案件、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件的,要视情节轻重严肃查处。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抓好学校安全和卫生工作责任制的落实

首先,要加大安全教育力度,增强学生自救自护自我防范能力。许多人都说学校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推行素质教育的障碍,确实如此,因为怕安全方面出问题,许多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被取消。我想,躲避不是办法。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教材安排了大量的社会实践活动,要广泛的接触社会,如果因为安全问题而整天把学生关在学校里,新课程将无法实施。学生终究是要走上社会的,现在关在学校里不出问题,将来走上社会还是有安全问题,因此,做学校安全工作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3月31日是全国学校安全教育日,今年安全教育日的主题是“大力提高中小学生及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各地各校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增强本文来自文秘之音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知音网站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能力。比如,最近几年我市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中溺水比例最高,一般都在60%左右,去年81名非正常死亡中有45名是溺水死亡的。为此,今年市教育局在中考的选测项目中增加了游泳的内容,这很好。衢州水比较多,游泳是基本的求生本领,要倡导每个人都学会游泳,每个人都应当掌握溺水后的急救技能。同时,要加强法制教育,必须让学生学法、知法、用法,提高法律意识。去年市教育局、司法局、关工委等部门组织了让犯人到学校现身说法的活动,效果就很好。此外,我们还要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其次,要努力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现在一些学校只注重教学设施的建设,而对学生的寝室、食堂等后勤设施建设还不够重视。我到了一些农村中小学,有的学校五六十个学生挤在一间寝室里,通风条件又不好,一旦有传染病暴发,后果将不堪设想。各地政府都要高度重视学校的后勤设施建设,认真贯彻“分级办学、以县为主”的办学体制,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当前尤其要解决学校的饮用水问题,去年我市发生的几起学生中毒感染事件,其根源还是水源问题。学校要用上当地合格的水厂的水,确因条件所限必须用自备水源的,也要经卫生防疫等有关部门定期监测合格后方能使用。我们各个学校条件不同,做不到都给学生喝纯净水,但学校起码要给学生供应开水。这一点,希望各县(市、区)政府作为今年改善学校设施的一项硬任务,必须在年内完成。

第三,要加强安全监督检查。

一是要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的管理。公安、交通部门要建立学校学生用车、用船专项审批制度,分别对用车和接送线路进行严格审查。严禁货用汽车、机动三轮车、拖拉机、非客船接送学生。严禁和防范各种车、船违章超载行驶,对违章超载者要从严查处。学校不得安排学生乘坐无牌、无证、非法运输车船。各级教育部门在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并及时解决学生集中住校后上下学的交通安全问题。

当前正值春游季节,各地特别要加强对学生春游活动的安全管理。春(秋)游等集体外出活动要严格实行报批制度,坚持“安全、就近、就地、徒步”的原则。学校组织学生出游活动时,必须有领导和足够的教师带队,并指派有经验的干部、教师事先勘察活动场所,弄清有关情况,消除事故隐患。春(秋)游活动一定要制定安全预案,凡不安全的地方,或安全措施不落实的地方,不得组织学生前往。

二是要加强校舍的管理与维修,杜绝倒房伤人事故发生。梅雨季节即将来临,各地要加强学校校舍的检查维修,对新产生的危房要立即查封、停止使用,并及时上报,根据“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原则及时改造,确保境内学校无危房。

三是要加强学校卫生监督检查,防止食物中毒和疫病流行。各级卫生部门要主动进校园、进食堂,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并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坚决取缔校门200米范围内无证经营的食品摊贩、小卖部,依法加强对提供课间餐、营养午餐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督检查和学校课间餐、营养午餐的监督管理。

四是要加强学校防火工作。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学校消防工作的指导,督促落实各项消防安全措施。学校要配齐消防设施器材,严格管理易燃、易爆、放射、剧毒药品。新建和迁扩建的校舍,必须经消防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严禁学生携带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进校园。

五是要加强门卫的管理。(略)

四、立即开展全市学校安全卫生大检查

根据省里的统一部署,会后要马上开始全市的学校安全大检查。这次安全大检查主要查三项内容,一是查安全的相关制度是否完善,二是查安全隐患是否排除,三是查责任是否落实。重点检查部位是学校的食堂、宿舍、图书馆、实验室、校舍、饮用水等。会议以后马上开始,3月20日前各县(市区)及各高校完成自查,自查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市政府,市政府将组织在3月底进行抽查,4月份迎接省政府抽查。

5.承包 协 议 书(范文) 篇五

今有(以下称甲方)家的屋面改造及阳台封闭塑钢窗工程承包给(以下称乙方)进行施工,双方协商签订如下协议:

1、施工内容:乙方清理原屋面的瓦片,木料等到指定位置后做彩钢板屋面,二层,三层阳台进行封闭(第三层阳台栏杆拆除)。

2、承包方式:乙方为双包形式进行承包施工,即包工包料,材料双方事先约定看好,不得偷工减料。

3、施工日期:从正月二十六日开工十五个晴天工作日完工,保证工期,否则单价按9.5折进行计算。

4、价格及支付:屋面按105元/㎡承包给乙方,按实计算,阳台按150元/㎡承包给乙方,按实计算。清理屋面及栏杆拆除费用估包1200元,开工当日甲方支付乙方10000元,完工日支付5000元,余款今年支付至90%,来年剩余部分支付完成。如遇质量问题,乙方自行修理,否则甲方另请,费用在余款中扣除。

5、安全责任:乙方认真组织好人员进行施工,高空作业自备用好安全带,中午不许饮酒,做到不出任何安全事故,否则,发生一切事故,后果由乙方承担与甲方无关。

以上条款甲、乙双方共同遵守,本协议一式叄份,甲乙、见证方各执一份,三方签字后生效。工完款清,协议自动失效。甲方:身份证号:

乙方:身份证号:

见证方:身份证号:

6.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范文) 篇六

题目: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

班级: 1209班

专业:印制电路技术与工艺

学生姓名:刘志鹏 指导老师: 赵婷

日期:2012年4月5日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

关键词:高校、创新教育

摘要:本文论述了地方高校的创新教育。从推进创新教育的必然性的原因和构想创新教育蓝图等几个方面浅议。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教育事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可是教育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根据社会各企业单位对用人的要求,学校素质教育重在创新。

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后,全国上下非常重视素质教育。可是对如何推进素质教育还存在一定的误解,比如为了加强基础课,就大量增加基础课学时;为了拓展知识面,就大量开设各种课程;为了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生进校时还选专业,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就有选修课,这些变化,虽然形式上挺不错的,可我觉得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因此,高校推进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要特别重视创新教育。

一、素质教育是谁提出的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原则:主张人不论出身贵贱,不论品行善恶,不论聪明愚笨,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接受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孔子重视品德教育、美育陶冶和体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人格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先于苏格拉底首创了启发式教学法,他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因材施教”,主张教学相长,以师生共同讨论作为经常性的教学形式,全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改革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素质教育应运而生,早在1982年即被提出,党和国家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即反对应试教育,坚决实施素质教育以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新课程改革应当知难而进。我们要拥有创新的理念,创新的精神,创新的行动才可以谱写21世纪的新篇章!

二、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创新

何谓素质教育?何谓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宗旨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的教育,在教育的各大环节中,全面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就是以先人的教育为基础,创造新型的教育,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

(一)、推进创新教育,方可解决素质教育中的矛盾

马云说过一句话:“我永远相信只要永不放弃,我们还有机会的,最后,我们还是坚信一点,这世界上只要有梦想,只要不断努力,只要不断学习,不管你做的如何,还是那样,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对大部分死在明天的晚上,所以每个人都不要放弃今天”。这也印证了素质教育中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创新教育就是解决它的砝码。在中国的中小学阶段,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人文素质是不现实的,要求他们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是不可能的。因此,推进创新教育须在高校才能实现。对于现在的大学,他们实质上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是某些高校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抓住自己院校的本质矛盾,盲目服从,我只认为是行不通的。古人云:做事需变通,通则变,变则通。又如毛泽东在红军长征时,对于苏联以城市包围农村的战略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他经过分析,制定出“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说:“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江总书记在上个世纪就多次强调: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显然,创新素质是极其重要的。

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推进素质教育,在100年是不需要改革的。抓住创新就能推动发展。创新教育是培养人的智力能力,从而直接、间接地提高人的心灵世界,进而促进教育更高发展。在建国初期,公家单位都是人人所羡慕的,因为当时每个人的工资是固定的,即铁饭碗,我调查了我们村的一些人,他们说:“整天只在上下班的循环中度过,谁还想其它的事。”我仔细想了许久,难怪中国在当时发展停滞了10年。丰泽丰雄先生曾说:“一般来说,靠工资为生的人,常常把眼睛看着上司的残渣和浅薄的自己,这时方感碌碌无为,人生如梦。而井上宫雄先生则指出:“员工既在公司里工作,又在业余时间里搞发明,自己的生活就会生动活泼,就会发现未知的自己,发现自己在社会中存在的意义。”由此可见,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创新是古老大海上的一叶方舟,崭新的风帆扬起一片新的源泉;创新是绿茵草地里的一朵花朵,嫣红的花蕾绽放一抹新的希望;创新是苍苍蓝天中的一个太阳;灿烂的光辉闪耀一道新的永恒。创新会促进人的心灵世界。

(二)、推进创新教育,使教育辉煌于未来

人类从古猿到山顶洞人,再到现在的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人类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而其它动物则没有呢?主要取决于人类有了教育,通过教育,使人类的大脑运转更灵活,智商更高,也可以从人类一代人比一代人更有创造力中可以看出。教育在中国古代是以科举制,经历几千年,当时的教育可以说弊端百出,又没有创新,一直停滞不前,使中国到近代落后于西方国家。而到了新中国成立,教育事业一直改革,促进了教育的进步,进而促进辉煌的未来。

创新最早是柏林大学应用与实践的,当时创始人洪堡主张科学研究应是高校的第一任务。他说:“科学是与高等教育联系在一起的,唯有通过学术研究,科学交流以及对整个世界的反思,才能培养出最优秀的人才。”故大学学生学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通过学知识来理解未知的知识,进而创造新的事物,在他的主张下,柏林大学从成立一开始就高举教学与科研统一的旗帜,很快他的大学就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后整个德意志大学都效仿它,到了20世纪初,德国已成为世界科技中心,人才中心。美国后来也引入德国教育模式,综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改革创新,也取得了巨大成绩,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重视科研创新。从知名的大学来看,大部分高校来自欧洲、美洲,可想而知,为什么了吧。总之,我们推进素质教育时应当重点抓好创新教育。

(三)、构想创新教育蓝图

如何构想创新教育呢?自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1.解放思想,方能为创新教育提供推进条件

解放思想是创新教育的基石,奠定好稳定的基石,才有可能使创新融入到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在清王朝时期,封建制度---闭关锁国,已是落后的制度,致使中国的发展跟不上世界的发展,要想中国适应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解放思想,就有后来的戊戌变法,洋务运动等,虽然形式上失败了,可我觉得实质上是成功 3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的,这种思想开始融入老百姓的心中。由此,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提倡创新教育先解放思想。这也是为高校提倡创新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2、创新的模式教育应进一步重视

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形式下,传统意义上的培养人才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士大会上强调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

①、明确培养创新人才

当代构建主义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学生自己构建的,教师的讲授表面上好像是在传递知识,实际上只是在帮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故我们应重视这一理论来培养人才。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对此已有明确的规定,明确培养创新人才,使他们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型创新人才。

②、在教材中贯穿创新教育理念

在教材的选备中,更新教材内容,把一些过时的课程及教学内容删掉,适当增加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内容。开设创新教育课程,聘请学校有知名度的教授授课,更为重要的是开展创新性强的实验,真正使创新教育贯穿整个教育中。

③、适当地将教材编写的有创新

在编写新教材时,要求“面向未来”,把该学科最前沿的内容融入到教材中,结合实际与理论,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其中,可编写些小发明之类的文章等等。

3.大胆实践创新教育 ①、少讲,多思考

少讲不是讲的“少”,而是少的基础上精讲,对于问题,做到举一反三,多角度简答,我觉得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可以进一步扩展。如果一堂课,只有老师讲,学生听,会使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下来后觉得没听懂呢?为什么呢?主要是由于没经过大脑思考,只会有暂时的记忆,形不成自己的思维,这时就会忘。经过了大脑的思考,加上自己思维的理解,就会听懂老师讲的知识。

②、多设疑问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池田菊苗教授博士,一次妻子做了一碗海带汤,他觉得异常美味,问妻子是否放了其它调料,答没有,于是开始分析化验海带的成分,提炼出谷氨酸,开办了味精厂。引用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多思考,多疑问,有时可以创造奇迹。因此,高校应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情况,让老师留下课堂疑点,鼓励学生在课外思考。

③、积极讨论

讨论不要让学生理解成是一种形式,要深刻认识其重要性。讨论不以结果为目标,而讨论的过程是否精彩为目标,在讨论中,教师应当参与其中,发表意见,与学生融为一体,达到乐观向上的合作,学生没有拘束的状态。实践表明充分的讨论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④、时刻体现思维创新

思维形式有正向思维、逆向思维等。根据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的思维,在这里我想说,重点培养逆向思维,即要有“司马光砸缸”的思维,我想一般人的思维是“救人离水”而司马光面对紧急险情,运用逆向思维,果断地用石头把缸砸破,“救水离人”救出生命。这种思维值得我们学习。

(四)、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1、环境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孕育一方人才,有句成语叫做:“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比喻人生活在好的环境中,能学习成为好人。这就是说好的环境有利于人控制情绪,抑制行为,同时还能够起到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作用。作为学校应该努力搞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这是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教育学家指出: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建设。可见,学校既要教书育人,又要环境育人,二者相得益彰。反之,一所学校,没有校规、校训、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沟通不顺畅等等,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学习,人的心情压抑又怎能塑造美的心灵,培养好下一代呢?因此要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特别是学校,要结合办学方针和学校的特点,重视和加强学校的环境建设,优化教育环境使环境发挥正向作用!即创新教育的环境也应实施。

2、改善创新教育环境

浅议地方高校创新教育的论文

第一、通过各种途径,形式,渠道推进创新。必要时聘请国内外一些一流专家就学科发展做报告,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如:科研成果展览,读书心得交流,创新设计大赛等。第二、加大创新宣传力度,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第三、建立创新基金会,创新教研室。第四、有奖励制度,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如电子科技大学则鼓励跨院选课,并设置创新学分,大力推进高校学生科技计划,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

总之,凡是对创新教育有利的因素,高校应实践于中。我相信,中国的教育事业会辉煌于世界。

参考文献:

[1]李毅红.创造力的培养[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张先智、许义文.大学生成才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3]刘红宁.高校素质教育核心内容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⑵

7.浅议安全文化 篇七

关键词:巷道底板,锚网支护,锚网应用,科学技术

0引言

煤矿的发展离不开安全, 安全的关键在于管理。安全管理是一个千头万绪任务艰苦的系统工程, 必须用安全文化来支撑, 用一种优秀的企业安全文化最大限度地消除职工的思想隐患, 影响人们的行为定式, 从而对安全管理系统产生协调力、导向力和凝聚力, 实现矿井“长治久安”。

1安全概念的界定

1.1什么是安全 (what) 从字面上说, 安全是一种状态, 它的意思是“有保障、无危险”, 即没有受到损害或失败的现实可能。主观上讲, 它是人们对所处生活工作环境的一种追求, 是对人身财产安全这一根本生存需要的渴望。

1.2为什么抓安全 (why) 安全生产事关个人生命财产安全, 并且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紧密相关。对于煤炭生产而言, 职工的生命安全需要安全工作来维护。没有安全保障, 一切生产活动将失去动力。从这点来看, 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关系经济利益, 并且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环境稳定具有现实意义。矿采活动实质是与自然作斗争, 其复杂性、特殊性和多变性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 加上认识探查处理手段不够充分, 安全管理防范措施落实不到位, 最终导致安全事故不断发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1.3谁来抓安全 (who) 安全工作事关家庭的幸福美满, 也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繁荣息息相关。从这点来看, 安全工作并非某个单位、部门或个人的任务。在煤矿生产中, 安全事故动辄造成十几人几十人死亡, 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财产损失, 殃及老少三代幸福, 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 因此, 它作为“天字号”工程理应受到员工及家属共同关注, 形成专业监管与非专业监管相结合,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立体式、多层次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络。

1.4抓什么地方安全 (where) 煤炭生产各个环节都存在安全问题, 现场管理至关重要。安全生产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提升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 健全各项制度, 严格安全生产责任, 对安全隐患实行“零容忍”, 切实维护群众的生命安全。

1.5如何抓安全 (how) 笔者认为应该抓基础, 重预防。煤矿单位应该实行有计划的定岗定员和培训, 对新招的作业工人须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方予录用, 班组安排做好“以老带新”工作。同时, 坚持以安全理念的领先推动安全预防工作, 强力塑造员工安全理念和管理意识, 规范员工安全行为, 培训和提高他们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的能力;加强对设备日常的检查维护及危险源登记监测工作, 确保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其次是抓投入, 重关怀。要求煤矿深入推进“为了人、依靠人、发展人”的管理理念, 建立煤矿投入保障机制, 加强监管, 确保煤矿安全投入到位, 加大建设力度, 提高矿井安全保障能力。同时, 煤矿企业不断加强人文关怀, 加强基础和文化设施建设, 重视为员工和家属创造良好人文环境, 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以人文关怀提素质, 以素质促管理, 以管理保安全。

2安全生产中的辩证关系

安全管理既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就必然存在许多辩证关系。如或然与必然、堵与疏、点与面、投入与收益、主动和被动等, 仔细分析并准确把握这些辩证关系, 对于抓好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这里, 重点谈谈对以下几对辩证关系的认识。

2.1感情与安全煤矿事故之所以频繁发生, 问题的关键是“严不起来, 落不下去”。究其原因, 就是漠视生命, 麻木不仁, 缺乏对人民群众的感情。摆正感情与安全的关系, 将二者统一起来, 赋予安全以情感内涵, 带着感情抓安全, 自觉地把首要精力用到安全上来, 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也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体现。

2.2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 事故是必然发生的偶然事件。安全事故的发生不可控也不可避免。其实不然, 常言道“天灾不可逆, 人祸本可防”。有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理论研究的罗云教授认为, 事故发生有其内在规律。从理论上讲, 安全生产事故其实是一种人为的技术风险, 在日常操作中只要加强预防就可避免。业界学者在安全工程科学研究中提到“事故法则”, 即后来所说的“海恩法则”。“海恩法则”认为, 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 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 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要杜绝安全事故, 首先要有效控制这1000起事故隐患。

2.3投入与收益安全投入见于无形。因此很多人认为安全投入难见效益, 属于“亏本买卖”。错误的观念必然导致行为的扭曲。很多单位对安全投入思虑万千, 并且可以缩减投入比例。现阶段, 国内各企事业单位在事故预防方面明显投入较少, 很多单位资金还不到位, 尤其是煤矿通风和瓦斯治理方面, 全国就欠账40多亿元。罗云教授基于安全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认为安全生产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明显比事故整改的“投入产出比”要高, 二者基本是1:5的关系。安全投入的回报率可见一斑。因此, 煤矿企业必须定期组织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学习上级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安全规程和技术知识, 让工人了解当前煤矿安全政策形势, 自我加压。同时, 注重开好班前会, 细致观察每个工人的思想情绪和神态, 认真发现异常情况;总结上一个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安排本班的安全生产工作, 对工作中的新操作技术、有关规程、注意事项等进行学习提示。严格实行矿领导下井带班制度, 做到安全员紧盯监管、班组长跟班作业, 保证安全管理制度从上至下严格贯彻落实到位, 安全隐患及时排除, 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创新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

2.4疏与堵在安全生产中, 疏与堵的关系好比治水过程中“围之以堰”与“导之以渠”的关系, 二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对于安全生产工作来说, 有时需要用这种方式, 有时需要用那种方式, 而有时则需两种方式一起才能取得最好效果。比如, 对于井下不按章作业, 违章放炮等行为, 首先应予以严厉禁止, 采用堵的手段进行处理 (如罚款、警告、记过等) 。而对于职工认识水平不高、技术力量薄弱这一隐患, 要通过加大教育宣传培训力度来加以疏通, 更多的情况下, 则应运用处罚与教育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让违章人员“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真正从思想上完成“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从而实现安全生产。总之, 随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 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 煤矿安全系数会不断增大, 安全生产周期也会进一步延长。只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深入学习安全文化理念, 准确把握安全生产规律, 并且在生产活动中注重方法手段的安全性, 是可以实现矿井“长治久安”局面的。

参考文献

[1]祖淑燕.新时期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06 (03) .

[2]李晓东.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3 (10) .

8.食品安全议论文范文 篇八

关键词:食品安全;科技伦理;信仰

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0-0081-02

我国食品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从食品冷藏链到转基因食品,从超低温加工到品质管理与食品安全检测等食品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与应用成果在国际上都是一流的。然而,食品源头上,动物饲料中加三聚氰胺、白菜喷甲醛保鲜、韭菜喷蓝矾省钱早已成为行业内潜规则;从俏江南南京店陷“回锅油”,到山西老陈醋95%为醋精勾兑,食品安全事故让名牌企业一失足成千古恨;有的企业忙着道歉,有的企业则依然遮掩。毒豆芽、地沟油、过期月饼、染色馒头,小作坊不知羞耻,大企业却“更胜一筹”:肯德基“速成鸡”事件中“走过场”甚至花钱获得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的有毒猪肉流入双汇食品、酒鬼酒塑化剂超标……食品安全领域呈现的上述严重问题很大程度上虽然是相关主体在食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不规范操作以及失责的结果,但我国乱象叠出的食品安全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行业潜规则却鲜为人知,究其根源又是为何能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的食品安全乱象过程中,在解决了食品生产和检测的科技难题之后,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凸显道德信仰、科技伦理、诚信责任等价值维度。因此,食品安全科技伦理不得不成为焦点被社会广泛关注。

一、食品安全领域科技伦理学审视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它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涉及体制、管理,又需要大量艰难的科技攻关,然而,追根溯源却要涉及我国国民信仰、道德伦理与整个民族精神。“食品安全”一词已经越来越成为了带有鲜明的反思性或批判性思想特质的概念,承载着人类对新的伦理价值的期望、对人类生存之道追寻的心灵救赎和自我拯救。因而,食品安全迫切需要凸显道德、伦理、责任等价值维度。严格地讲,食品安全伦理是一个现代性的问题。在现代,随着市场经济的主导、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消费社会的形成,食品安全就成了食品的生产、监管、流通和消费的最基础的价值诉求,它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命的价值与权利、社会的规范与秩序、人与自然以及人类代际关系公平与正义等一系列重大的伦理问题。

伦理,很大程度上就是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食品领域无论是生产还是监测,都应该遵循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原则。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其食品领域中的运用与发展,不仅大大改善了各类食品的质感、营养口感和美感,也与时俱进地适应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比如越来越多的快餐和速食。然而,科学技术在食品领域的运用与发展的同时,其双刃剑效应也在乱象迭出的食品安全现象中淋漓尽致地体现:滥用食品添加剂食品、以假乱真食品、农药严重残留或过期食品、原料回收重复使用食品……而种种带给人们的健康危险、身体伤痛甚至生命的终结,都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的矛盾。

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它不仅涉及责任主体的价值定位,还涉及责任主体的实践行为规范,它在必然与或然两个维度上展开了对责任主体的伦理要求。食品安全领域中科技伦理概念,更能够凸显食品安全领域相关主体的道德价值与信仰内涵,在食品的生产、监测和流通过程中彰显伦理道德关切。

二、食品安全领域科技伦理学基本特征

近代食品领域科学技术发展,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猛增长。当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手段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价值的同时,却对逐渐出现的一系列社会、生态、代际等问题有所忽略。在寻求技术时代的伦理学中,科技伦理其独特的理论特征和价值视角也使得科技伦理学在食品安全领域责无旁贷地为其建构一个全新的价值视野和可持续理论。食品领域的科技伦理学与以仁爱、德性、反对功利主义的传统伦理学相比,其具有以下两个显著基本特征。

(一)基于食品领域科学共同体的伦理规范

在西方哲学史上,名为《后现代的伦理学:论汉斯·约纳斯》的经典论文中明确提到,传统伦理学的“那些崇高的道德价值随着技术时代里传统形而上学的终结和上帝之死而彻底崩溃,与此同时它们却未能提出一种直面技术时代的道德责任原则”。在食品领域,当伦理学的功能被封闭到在解决对当下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冲突之中,科技伦理学在其科学共同体的伦理规范中突破重围,让人们看到在新的伦理秩序中寻求和谐共生、持续发展的希望。“科学共同体是科学技术活动的主体,它是由科学家结成的社会群体,它的目的就是要扩展科学知识,并用知识造福于人类。科学共同体的形成是科学构成的一种社会建制的基础所在,它的伦理规范是保证科学社会正常运行的前提和保证。”可见,科学共同体和其伦理规范相伴而生,如影随形。科技本身负载着价值,科学的社会规范与科学家的社会伦理责任是一致的。

在现代技术社会,作为个体的人与自然和未来的人空前融合,而科学共同体更是在特殊的意义上不可避免地镶嵌到自然之中。基于食品领域的特殊性,科学共同体的伦理规范应更多的涉及前瞻性责任、指导性技术和人类代际可持续发展,而非追溯性责任、操作性技术和当代经济增长模式。

(二)食品领域的科学伦理学是面向未来的、凸显整体性的伦理学

食品安全问题的探究,从科研工作者到生产企业,从技术监测到市场体制,从人民政府到各界媒体,毫无疑问,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食品科技发展的方向并不是由其科技本身所决定的,而是针对人与社会的需求来发展。在食品科技活动中,往往会出现个别人或组织滥用、乱用科技成果,导致科技发展背于人伦道法。而在市场经济利润最大化的大环境其中,大企业家或者小作坊食品生产商们,冒着违背良心、内耗品牌和危及无辜生命的代价与风险,却滥用食品添加剂等不规范操作而收益甚微,这种唯利是图的思想是或然的,在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与道德信仰从来都并行不悖。当个人逐渐成为活动机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对事物的发展起本质性的作用;食品科学技术人员包括食品科研学者其伦理责任应当超越个体的范围界限,凸显其社会性的承担主体。因此,食品科学领域的科技伦理学应更多特别强调我们必须着眼于未来可预期的科技行为后果,以及考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代际公平与可持续。

三、引导构建食品安全领域的科学伦理秩序

在我国食品领域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如何既能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改善食品品质、节约自然资源、降低食品生产成本,同时又能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尊重人们的人格尊严、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以及下一代身心健康的可持续,是我们当代人亟须解决的问题。

首先,食品领域科技工作者除了严格遵守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这些“刚性”的条件之外,还应建立起与之相匹配的科技伦理“柔性”的规范,将“刚性”条款和“柔性”规范有机结合,让科学技术同科技伦理自觉产生良性互动。在某种意义上,道德是最高境界的法律,所以这就需要食品行业企业与协会以及相关检测部门在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同时,构建起道德伦理规范,从思想源头上深入了解食品安全的文化内涵。

其次,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同时,行业内部、检测机构以及宣传媒体需要构建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诚信价值体系。体系内相互制约、相互规范、共同作用,将食品安全问题从各环节中杜绝。在食品生产流通过程中,以实际行动构建企业理念,引导市场和消费者逐步成为食品安全的过滤器,从而建立起以诚信为本的这样一个良性循环的安全食品链条。

最后,重塑国民道德信仰,以精神的力量寻求食品安全的思想保障。食品领域中,无论是唯利是图的利益驱使,还是科学技术的泛滥而为,都是缺乏精神信仰的表现,当人们同时生活在道德信仰崩溃的精神废墟中,也无所谓爱与责任、美与希望、正义与信念。信仰充满着希望,或是对生命的敬畏,或是对真、善、美的执着。在信仰中,人将实现真正的自我,获得真正的自由。重塑国民道德信仰,不仅在食品安全领域,而且在所有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态方面,都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伟业。

总之,我国食品行业,无论是食品生产还是食品监测,只有构建道德规范、深化诚信理念、重塑信仰精神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食品安全,也唯有如此,我国食品终将叫人用之放心、食之安心。一种诚信、健康、和谐并坚定信念的科技伦理新秩序,使科学技术同食品安全相互促进、互相协调,共同保障民众的健康、社会的和谐、国家的声誉以及未来人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军宁.精神危机是最根本的危机[J].南风窗,2010,(9).

[2]马怀玉.我国食品安全中的科技伦理问题研究[D].成都:成都理工大学, 2010.

[3]王伟.食品安全伦理秩序的现代建构[J].求实,2012,(11).

上一篇:还有近义词的词语下一篇:徐庄初中三年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