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复习计划(精选12篇)
1.初中物理复习计划 篇一
2013年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复习计划
第一周:2.26-3.316-17章 热和能小结
第二周3.4-3.10复习1112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运动和力
第三周3.11-3.17复习1314章 力和机械
第四周3.18-3.24复习15章 功和机械能
压强和浮力时间安排 教学内容 知识点
第五周3.25-3.31复习第1-4章 声光 物态变化
第六周4.1-4.7第一次质量监测考试与质量分析
第七周4.8-4.14
复习5-7章 电流、电压、电阻
第八周4.15-4.21第九周4.22-4.28复习8-9章
第十周4.29-5.5复习10-11章
第十一周5.6-5.12
第十二周5.13-5.19
第十三周5.20-5.26
第十四周5.27-6.2
第十五周6.3-6.9
第十六周6.10-6.16
第十七周 6.17-6.23
第十八周6.24-6.30 欧姆定律、电功率 电与磁电学小结
2.初中物理复习计划 篇二
一、看书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和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每节复习课必须保证学生有20分钟的看书时间,这样做便于调动学生复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便于学生初步记忆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也可以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己看书理解,达到不同的要求。在学生看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注意课本的内容涉及哪些基本概念、规律、技能、技巧,这些技能、技巧是怎样在课本中的例题、练习题中反映出来的。对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基本要求是通过看书,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能够记下来,对基本公式、单位能用、能写,对例题能弄清思路。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看书,要能正确理解概念的物理意义,看例题要掌握解题的方法。看书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收益。
二、解疑
在学生自己看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解疑,主要是讲学生容易混淆的问题。以分析典型问题为主。
例如,在复习《浮力》这一章时,学生看书后,初步掌握了浮力的产生,浮力的计算,紧接着出示两道例题:1.有一空心铅球重4.5牛顿,体积0.5立方分米,把它投入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一桥墩在水中部分是10立方米,则此桥墩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讲第1题用阿基米德定律,算出F浮=G排=ρ水V排g=103千克/米3×9.8牛/千克×0.5×10-3米3=4.9牛顿,铅球重4.5牛顿,浮力大于重力,最终铅球漂浮在水面上,浮力为4.5牛顿。并指出认为浮力为4.9牛顿的错误原因。讲第2题时强调桥墩底部没有水,没受浮力,使学生对浮力产生的原因进一步理解。
三、练习
课堂练习是教师训练学生能力的手段,也是教师得到反馈信息的途径。同时,课堂练习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一种引导。练习平铺直叙,势必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练习过繁,对学生心理上是一个打击;练习过多,会使学生限于题海,难于应付。在总复习中时间紧张,如果各科都加重作业量,学生就会限于题海中不能自拔。所以复习课中的练习题必须要精心设计,所选练习题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一个题要达到解决一类问题的作用。
例如,复习《浮力》一章时,除教材中习题要求学生会做外,可补充设计几个小练习题:1.一装满水的塑料袋,挂在弹簧秤上其读数为9.8牛顿,若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读数是多少?2.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所受浮力如何变化?所选习题既要照顾各个知识点。又要有层次要求,这样才能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
四、讲评
讲评是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达到正确理解的手段之一。好的讲评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认真的讲评:一评学生带有创造性的解答,二评学生混淆不清的错误,三评带有共性的错答。我们坚持每次单元测试后,及时讲评。教师重点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学生交换试卷相互讨论、评价:正确的得到充分肯定,错误的或混淆不清的通过相互讨论,在头脑中打下了较深的烙印。这样,学生学得活跃,比教师讲、学生对答案的评讲方法印象深刻。
五、命题
命题是复习到最后阶段进行的一环。提前一周内教师很据大纲要求、历年中考的题型、各类题型的比分、题量,要求学生每人编制一套试题。一般不允许照搬资料上的套题。命题结束后,组与组之间交换答题,评出分数,最后由教师进行最优试题评比。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所命的题能评上最优试题,积极性十分高涨。除自己钻研教材外,相互研究、相互争论十分活跃。通过自己命题要钻教材,要解答同学间的试题,也要钻教材。在这过程中,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解题方法的归类都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实践证明:采用五步复习的方法,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在中考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所以,五步复习法是提高复习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
摘要:物理在中考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学生物理学习成绩的高低关系到中考的成绩。在物理总复习中,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满意的复习效果,达到学生提高物理成绩的目的,复习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五步复习方法倡导知识五层递进、训练五层递进。即“看书——解疑——练习——讲评——命题”,可有效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
3.初中物理复习初探 篇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兴趣;练习
初中物理是初中所有学科中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很多学生抱怨自己掌握不好初中物理,由此成绩也不断下降。如何复习好初中物理成了很多学生关注的学习问题。其实学好初中物理有很多方法,本文简单分析了初中物理复习的方法和学习要点。
一、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知识与日常的生活实践联系非常密切,这是物理学科的核心所在,这也是物理学科最基本的要求。联系生活实际,不仅学以致用,而且能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求知的动力。学生对某一门学科有了兴趣,就能激发其学习动力,引导其钻研这门学科,从而达到较高的认识高度。学生应根据近两年的物理知识学习经历,分析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定能对物理的复习产生良好的影响。经常分析自己的复习之履,了解存在哪些问题,取得了哪些进步,这样有利于提高自信心,也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
把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能提高动手能力,而且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加深理解。
要想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就要对物理过程一清二楚。题目不论难易都要尽量画图,画图更能准确地掌握物理知识。有了图就能作状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状态分析是固定的、间断的,这就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而动态分析是活的、连续的,就要求学生灵活掌握好物理基础知识。特别是电学中的实验题,没有平时对电学方面实验的经验积累,是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的。这就说明:重视物理实验,理论联系生活实际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
学生要有计划地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第一步,进行教材同步基础复习。第二步,要进行中考板块综合复习。第三步,进行指导解题提高复习。分步实施自己的复习计划,既能牢固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又能灵活解决物理问题,做到一题多解,多题一解。
三、灵活运用,做到不死学物理
掌握理解物理知识,要从物理概念入手,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找到掌握物理知识的突破口。学生要多联系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结合自己的体会,认真复习物理基础知识。
要重视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整理、归纳零散的知识。大到整个初中物理的知识网络结构,小到具体章节的知识网络结构。要灵活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些方法和特点,不死学物理,把自己对物理知识容易出错的地方,用一个错题本,把它们收集起来,在复习的时候,加以巩固,加深印象,这样能减少过失性失分,提高物理成绩。
四、定期总结
在复习完一个章节或是一个单元后,要定期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查漏补缺。然后写下自己的复习心得,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取长补短,给自己制定一种良好的复习方法,经常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共同进步。
注意对各章节基础知识的复习,把同一内容的复习分散在不同时间内进行复习;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系统复习,把初中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归类,对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要用知识结构图的形式把这些重要的内容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熟练程度。
五、多练
要有一定量的练习,才能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消化利用。中考考察的是学生的综合实力,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重知识的深度和难度,拓展知识面。
学生每次考试后,都要对自己作全面的分析,不仅要从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要看物理成绩与总成绩之间的差异,分析存在哪些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在每一个复习阶段提出改进的措施。只有通过一些典型习题的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使其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的物理问题。
4.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篇四
潍坊市2013物理学科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潍坊市学业水平考试说明为指导,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突出物理教学与“科技、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强调对科学探究的考查。
1.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
注重基础培养能力,第一轮复习要扎实,要用足够的时间落实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方法、基本能力,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等问题。真正的回归课本,将想想议议,动手动脑学物理的题目重新理解。
2.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实验是学物理的基础,要学生在学习中认认真真地做好每个实验,包括分组实验和演示实验。在总复习中要重视复习实验的内容,有的实验一定要再做一做。
3.普遍复习与专题复习相结合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应把所学知识再分成专题进行复习。复习时要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
4.防止以做题代替复习
作业要有的放矢,尽量“少而精”,切忌题海战术。做一道落实一道,才能举一反三。有思考的余地,反思、讨论的时间。让学生们把知识内化。特别要防止的是:课上复习不到位,课下大量做题目,做完不订正,做对做错不清楚。
5,加强对科技,物理,生活的理解。关注时事。
总复习分三轮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单元过关,将知识点连成线,再将知识线连成面;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将物理概念、规律、解题方法等,进行比较、归纳和总结,构建网状的知识结构;
第三阶段:摸拟训练,查漏补缺及应试技巧训练。
5.初三物理复习计划 篇五
丹阳市实验学校初三物理备课组
一、复习总目标:
学生能掌握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解决,学生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又识别、筛选信息的能力。
学生能够根据具体要求,选取合适的仪器,设计方案,测量物理量,并能用科学术语和简单图表描述实验结果,使学生初步形成对现实生活的领悟,解释和创造的能力。确保一分两率全市第一 下面是我组教研活动制订的复习计划,望广大教学同仁提出宝贵建议。
二、第一轮复习(3月1日——4月15日)
1.第一轮复习的形式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要“过三关”:(1)记忆关。要求记住所有的计算公式。没有准确的记忆,就不可能有良好的结果,尤其在我校学生整体基础偏差的情况下。(2)基本方法关。如控制变量法的理解等。(3)基本的解题技巧关。要求熟练掌握解基础题的思路。
基本宗旨:知识系统化,练习专题化,专题规律化。利用这一阶段的教学,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体系。配套练习以《分类精华》为主,复习每个单元后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重视补缺工作。
2.第一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必须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我校学生基础差,抓基础既现实又可以产生实效。
(2)中考有些基础题是能力自测上的改造题,必须深钻自测书,以能力自测为本。
(3)不搞题海战术,精讲精练,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大练习量”是相对而言的,它不是盲目的大,也不是盲目的练。而是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
(4)定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反馈。教师对于作业、练习、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中讲授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
(5)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层次开展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复习效率。
(6)注重思想教育,不断激发他们学好物理的自信心,并创造条件,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第二轮复习(4月15日——5月11日)
1.第二轮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第二轮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轮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物理思想的形成和物理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如“电学综合版块”、“热学综合复习”等。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有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适当加大学生的练习量,但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
(6)注重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四、第三轮复习(5月12日——中考)
1.第三轮复习的形式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是模拟中考的综合拉练,查漏补缺,考前练兵,犹如一个建筑工程的验收
阶段。研究历年的中考题,训练答题技巧、考场心态、临场发挥的能力等。备用的练习有2006年省13市中考卷、苏州各县市模拟题等。
2.第三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模拟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立足中考又要高于中考。
(3)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切忌连考两份。
(4)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5)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有代表性,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是关键的环节。
(6)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7)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三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一是要讲透;二是要展开;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8)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9)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
(10)注意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整,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也是学生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五、复习安排:
(一)、内容: 声学部分
课时分配:2课时
备课人:朱金良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初步认识声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二)、内容:物态变化
课时分配:4课时
备课人:朱金良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质,并能描述这三种物质的基本特征。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揭示生活和自然界中与熔点和沸点有关现象,知道水的三态。
3、知道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
(三)、内容:光现象及透镜及其应用
课时分配:8课时
备课人:钱松杰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正确完成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定律的光路图。
2、会分析比较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具有初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掌握平面镜城像规律及应用。
4、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实际应用,尤其是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其焦距、物距、像距的关系。
5、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合的不同现象。
6、会分析比较日常生活中的光学现象,具有初步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实际应用,尤其是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其焦距、物距、像距的关系
(四)、内容:质量和密度
课时分配:9课时
备课人:马建栋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能对质量的概念、物理意义与其他知识的联系,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3、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知道一些简单的间接测量质量的方法,强调利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得出密度概念。
4、理解盐水选种、物质鉴别、材料的选择、容量设计等问题,能解释简单现象,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五)、内容:运动和力
课时分配:6课时
备课人:巫伟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能通过日常经验或物品
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2、了解水平:知道力的三要素知道弹力,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重力,重力方向的应用
4、知道摩擦力产生的原因及方向上的特点,知道增大和减小摩擦的方法。
5、认识水平:通过观察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能解释一些实际现象。
6、独立操作水平:知道什么叫力的示意图。根据需要,正确选择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会用托盘天平或其他工具间接测量力的大小。
7、知道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大致了解决定惯性大小的因素,明确惯性对生活、生产的影响,能解释与惯性有关的物理现象。
8、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了解得出定律的实验方法,知道牛顿第一定律于惯性的区别和联系。
9、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六)、内容:压强和浮力
课时分配:10课时
备课人:严俊陶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能用压强概念及数学表达式及其变形公式,进行简单计算,定量研究一些实际问题。
2、能把有关压强的现象进行分类,在实际问题中了解增大减小压强方法。
3、了解托利拆利实验的方法和原理,建立流体的压强与流速关系。能用这个关系简单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4、知道什么是浮力,了解生活中的浮力现象。会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的大小。
5、知道重力与浮力的关系决定物体的浮沉。初步了解其他间接判断物体浮沉的方法。
6、知道阿基米德原理及数学表达式,能与其他知识简单综合,进行简单计算和解释现象。
(七)、内容:简单机械、功和机械能
课时分配:6课时
备课人:冷秀明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实验探究杠杆原理。动滑轮、定滑轮、滑轮组的原理。会使用这些简单机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知道研究机械功的两个要素。能在生活、生产实例中定性判断是否做功。能进行计算。
2、知道机械功率的物理意义。能在生产、生活中定性判断功率大小。能进行简单计算。
3、知道机械效率是工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知道有用功、总功和机械效率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能分析产生额外功的原因。能进行简单计算。会测定简单机械的效率。
4、知道机械能,机械能分为动能和势能,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八)、内容:热和能
课时分配:5课时
备课人:王文荣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的概念。知道分子间存在空隙,知道扩散现象,会解释现象
2、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了解热量的概念,了解比热容的概念,会利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九)内容:电路和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
课时分配:4课时
备课人:王文荣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知道什么是电源,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知道什么是用电器,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2、会读会画简单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产生活中采用简单串联并联的实例。
3、知道到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能从器材安全和提高精度的角度,正确选择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知道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特点
4、知道电压的单位及换算,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电压值
5、知道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6、知道变阻箱的读数方法,7、通过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进一步熟悉控制变量法。尝试采用图象法分析实验数据,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
8、会用欧姆定律分析解决简单电路问题。
(十)、内容:电功率
课时分配:4课时
备课人:戎惠英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功,简单描述电能与生活的关系。
2会读家用电能表,会计算电费,理解电功率和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计算。3能区别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实验中培养学生实际实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的能力滑动变阻器。会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进一步练习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培养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能力。
4了解家庭电路组成及连接方法,知道家庭电路的火线和零线,会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方
法。了解生活中安全用电的知识。
(十一)、内容:电与磁
课时分配:4课时
备课人:戎惠英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1掌握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与电流方向关系。了解通电电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知道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场方向关系。
2通过实验,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
(十二)内容:信息的传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课时分配:2课时
备课人:冷秀明
习题配备:分类精华(包括知识点回顾,课前预习,课堂练习,反馈)
目标和效果:
1、知道光波、声波、电磁波都是波。知道λ、γ、ν的物理意义和单位,并能根据三者关系进行简单计算。
2、了解电磁波的广泛应用。了解电磁波谱。知道电磁波的传播与声波不同,知道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能说出生活中有电磁波存在的例子。
3、初步了解半导体、超导体的一些特点及新材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能说出生活中各种能量,通过实例认识能量之间的转化和转移。能举出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会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能结合实例,说初步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点。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问题,了解世界和我国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4、能说出生活中各种能量,通过实例认识能量之间的转化和转移。能举出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会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能结合实例,说初步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特点。了解核能、太阳能的优点和可能问题,了解世界和我国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第二轮复习计划
时间:4月13日——5月11日
方式:专题复习
内容:作图专题(钱送杰),实验专题(朱金良),填空、选择专题(巫伟、冷秀明),简答专题(马建栋、戎惠英),计算、信息、社会热点专题(王文荣、严俊陶)目标和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轮复习计划
时间:5月12日——中考
方式: 综合复习
内容:各地方的模拟试题
6.物理一轮复习计划 篇六
新高考《考试说明》中明确要求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物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三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①审题能力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
首先是关键词语的理解,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其次是隐含条件的挖掘,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挖掘这些隐含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最后是排除干扰因素,在一些信息题中,只要能找出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②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这个阶段学生在表述方面一般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解题中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寥寥几句就算解答完毕。同时,运算能力也有待提高,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实在可惜。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强调规范解题是这一阶段广大考生应解决的重要问题;
③对不定项选择题进行强化训练。
7.如何上好初中物理总复习课 篇七
由于复习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 如果复习时再简单地重复和讲解学过的知识和做过的练习, 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又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总复习时, 一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明确考点, 梳理知识
历年来中考基础题约占70%左右, 而一些综合题也是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综合应用, 因此抓好基础是关键。在第一轮复习中, 教师要钻研教材和考纲, 明确中考对各章、各知识块的知识点的能级要求、变化情况、考试新动向。复习时应对教材作系统的概括, 以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特别是对概念性强的单元例如电磁联系单元, 复习时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或绘制“知识结构图表”的方式进行系统总结。
要从不同的角度抓住教材的线索和内在联系, 尽可能用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把学生学过的知识重新科学地安排和组织起来, 进行分析和比较, 揭示其共性、个性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做, 使学生能够得到新的收获和体会, 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的基本结构,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二、了解学生, 纠错解惑
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教材之后, 往往会在某些问题上存有疑难, 还有可能存在某些认识上的错误或知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些问题, 势必形成学习上的障碍, 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以致加剧学习的分化现象。我们除了在日常教学中注意防止这一现象外, 在总复习前, 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总复习的机会, 把知识再学习一遍, 毕竟中考物理难度不大。另一方面总复习内容多、范围广, 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重点、难点、学生的薄弱点在哪里, 就设置怎样的典型例题和针对性练习, 要做到心中有数。
根据学生平时学习的“病历”和复习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要把典型错误拿出来让学生分析错误的原因, 刨根求底, “自己解放自己”。对于同一类问题, 要变换方式, 在新情境、新角度中设置练习, 进行反复训练, 并及时反馈, 扎扎实实把基础夯实, 让学生思维得到发展。对难点如“电路设计”、“电路故障”等和必考题作图和实验设置专题练习, 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将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素质。
三、方法指导培养能力
从平时考试情况看, 学生考试失分的原因, 除基础不扎实, 缺乏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外, 还有相当一部分失分是由于学生没建立良好的应试习惯和方法, 比如审题不清, 粗心大意, 运算不过关, 语言表达不规范等原因而造成。而这是相当可惜的, 也是我们复习最应该训练的, 因为这方面最容易见效。所以在复习训练时, 应采取一些措施, 把方法指导、培养良好应试习惯作为一个关键点来抓, 如要求学生在作业中, 读题时可把关键的字眼划出来, 做个记号提醒自己。做题时会做的题争取要一次性做对, 不依赖于检查;而且要限时做完, 训练速度;不用计算器, 提高运算能力。在试卷评讲中, 发生错误一定要找出错误的原因, 把原因整理归纳在错题集上, 时刻提醒自己;同时要求错误答案保留, 把订正过程写在旁边;教师讲题时不应仅仅局限于知识点上, 还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研究物理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通过复习,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四、把握方向, 调整对策
要关注课程改革新形势, 体会课改的精髓, 把握中考新动向。
1. 要回归书本, 关注课本的插图和举例, 及一些基本数据和基本事实, 例如估测温度、质量、长度、功率等。
联系生活实例来深化知识, 提高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要重视实验, 通过对实验的设计或探究, 知道实验结论的得出方法和过程, 才能适应现在中考实验题的考查。
3. 要关注相关学科之间的联系和相互渗透, 拓宽知识面, 来应对学科交叉问题。比如加强阅读材料的分析训练。
4. 要练习开放性试题,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来应对开放性试题。
5. 要重视有关物理的社会热点事件、科学前沿问题。
当然, 在复习的后阶段, 还要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和应试状态, 教育学生要有充足的睡眠, 适当休息, 保持充沛的精力;回忆知识时不要过分紧张, 识记知识时避免类似知识的互相干扰等等。
总复习是初中物理学习的一个艰苦的磨炼, 教师要根据新情况, 及时调整复习策略;学生要增强信心,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师生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摘要:本文从中考复习课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得乏味, 学生学得疲惫”现状入手, 阐述了在总复习课的设计中应着重强化的几个抓手, 提出明确考点、纠错解惑、培养能力和把握中考新动向几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8.如何进行初中物理复习教学 篇八
【关键词】物理复习;复习意义;复习种类;复习目的;复习方法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在认识新事物的时候,遗忘也同时开始,复习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知识,还有积极的前进作用。“温故而知新”,反应了复习的积极意义。因此,复习不应当是简单的重复,它实际上也是一个置信的过程,通过复习,可以是学生把零散的、片段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并可以适当的拓宽和加深。还可以纠正和弥补学生认识生的错误与缺陷。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准确,更深刻,更全面,更系统。
一、每节课要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复习目的
由于复习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过的,如果复习时再简单的重复和讲解学过的知识和做过的练习,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不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和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每节复习课前教师要给学生指出明确的复习目的。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向学生明确指出哪些是必须掌握的重点知识,哪些是关键性问题,在重点和关键的地方要针对学生的糊涂概念和糊涂认识进行讲解或讨论。使学生准确掌握基本知识,获得深刻印象,令复习的效果更加显著。
二、了解学生的疑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通过剖析、讨论和联系来排解学生的疑难,澄清认识上的错误,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学生在学习了一段教材之后,往往会在某些问题上存有疑难,还有可能存在某些认识上的缺陷。如果不及时的解决这些问题,势必形成学习上的障碍,使学生丧失学习上的兴趣和信心,以致加剧学习上的分化现象。我们在复习之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以便有着对性地进行复习,帮助学生把知识结构变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补足或纠正那些在教学中出现的不足。把过去学过的零散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和讨论,有用新的体系、新的方法、新的练习,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进行教学,这就为排除学生的疑难,澄清认识上的错误,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三、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复习不应仅仅局限在知识上,还要引导和帮助学生总体研究物理问题、运用知识分析解释现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注意通过复习,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完成原定的具体教学要求和目标。
初中物理复习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对教材掌握的具体情况,选用相应的、讲求实效的方法,来实现复习目的。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系统总结法
因复习时应对教材作系统的概括,以便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特别是对概念性较强的单元,复习时应引导学生进行系统的总结。
系统总结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教师带领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系统总结外,还可以采用教师用一连串的问题向学生系统提问的方法,教师对提出的问题可以问而不答,也可以问后自答,对于重点问题还可提问后由学生回答或讨论,要是整个提问的内容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复习提纲,同时,所提出的一些问题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用来排除学生的疑难;还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分析、总结或绘制“知识结构图”的方法进行系统总结。
2.练习法进行复习
对于概念、规律本身学生不难理解但应用起来比较困难的单元,可以现对本单元的基本内容作扼要的概括,然后用少数几个典型的例题或练习题,组织学生边思考、边练习、边讨论、边总结。再练习讨论过程中可以不断改变问题的条件,边讨论、便巩固知识,总结分析处理问题的方法,纠正学生易出现的错误和毛病。应注意,对于这类练习主要目的是用来复习,因此在选题和练习讨论过程中,应注意把本单元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渗透进去。
3.实验法进行复习
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用物理实验来进行复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样做,不仅能提高学生复习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亲自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回忆、领会和验证学过的内容,并获得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通过概括而系统的复习,可以区分知识的主干和分支,进一步掌握研究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启发,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进行有效复习的方法,从而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记忆力,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主动精神。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9.初三物理总复习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2014年中考,我将本着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指导丛书为具体内容的指导思想,带领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总复习。
二、复习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要求师生互动;
2、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
4、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课堂上提出明确的复习任务;
5、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学生现状:
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教学主要是力学、热学、光学等部分,这些内容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可是,学生在学习物理还没有入门,分层辅导不能落实,学生现在感觉初二物理的知识几乎都忘了;到了初三的电学,学生一方面是感觉理解起来很吃力,另一方面电学用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要使学生熟悉初中物理的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新课改需要的各种技能,复习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的具体情况如下有尖子生,也有学习困难极大的学困生,知识掌握的好坏的差距极大。有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知道。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深入细致的总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时间安排:
1.第一轮复习
2.第二轮复习
3.第三轮复习
五、复习内容、要求:
从2月16日至6月11日这总共四个多月,16周的时间,如何充分利用这有限的时间,注重效率,以期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
我拟将整个复习按“双基过关”、“能力提升”、“综合创新”三个层次,将平时分散学习的各部分知识,根据其内在联系分专题进行有序组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双基过关涵盖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查漏补缺,力争“双基一分也不丢”。能力提升重视知识的把握与整合,突出综合能力训练,提高应试水平。综合创新关注新题,活用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一)第一轮复习以课本为主,夯实基础。复习过程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概念,熟悉基本的公式、定律等。原则上每个章节配两份练习题,习题全部由备课组教师商定:一份以基本概念为主,紧扣课本和课标,不拓展不加深,习题量以45分钟为限,可作为随堂复习笔记,真正做到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另一份,主要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公式、定律的运用,习题量以40钟为标准,可作为本章检测试题,(二)第一轮复习按照电学、热学、光学、力学四个板块进行知识梳理。
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周至第三周:电学部分
知识点有:电荷量、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能和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磁体和磁极、磁场和磁感线、电流的磁场、电磁铁、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机、电磁感应、发电机、家庭电路、安全用电,共计21个;分项细目有51个,其中14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8个:
1、会用电流表测电流;
2、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3、会读电能表示数;
4、会画简单的串并联电路图;
5、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6、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7、会读电阻箱示数;
8、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磁极和电流方向。
主要措施:以电学综合题的训练带动复习各个知识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1、电和磁(1课时)
2、电流和电路(2课时)
3、电流的定律(6课时)
4、生活用电(1课时)
5、综合测试(2课时)
2、第四周:热学部分
知识点有:温度、熔化和凝固、气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动理论、内能、热量、比热容、热机、能的转化和守恒,共计10个;分项细目有33个,其中2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2个:
1、会用液体温度计测温度;
2、会查熔点表和比热容表。
主要措施:以探究题、实验题、图像题为训练形式带动复习各个知识点。
1、热现象(1.5课时)
2、内能和热量(1.5课时)
3、综合测试(1课时)
3、第五周:光学部分
知识点有: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透镜对光的作用、凸透镜成像及应用,共计6个;分项细目有11个,其中1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1个:
1、会用光的反射定律画光路图。
主要措施:参照近5年中考试题,以作图题、联系实际题来训练对各个知识点的复习。
1、光的直线传播(0.5课时)
2、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1课时)
3、光的折射(0.5课时)
4、透镜及成像(1课时)
5、综合测试(1课时)
4、第六周至第八周:力学部分
知识点有:质量、密度、力的概念、重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
2平衡、长度的测量、机械运动、速度和平均速度、惯性及惯性定律、摩擦、压力、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气压强、气体压强跟体积的关系、浮力、阿基米德、物体的浮沉条件、杠杆、滑轮、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声音的发生及传播、乐音及噪声,共计27个;分项细目有77个,其中28个要求理解;基本技能有9个:
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3、会调节托盘天平,会使用游码,会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4、会用量筒(量杯)测体积;
5、会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6、会作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7、会查密度表;
8、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9、会画力臂。
主要措施:采取分块复习的方法,以典型例题的讲解突破难点、提升能力。
1、测量(1课时)
2、质量和密度(1课时)
3、力(3课时)
4、运动和力(1课时)
5、简单机械、功和能(3课时)
6、声现象(1课时)
7、综合测试(2课时)
(二)第二轮复习,主要进行以专题为引导的能力提升。这一轮复习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难点、考点,课堂练习题以近几年中考试题为主,同时备课组每位老师出一份综合测试题,内容和形式直指中考。
具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题型专题,如:“作图专题”、“实验专题”、“比例、方程等计算专题”等;第二类是难点专题,如:“电路分析和故障判断”、“综合能力训练”等;第三类是热点问题专题:如“开放题”、“信息题”、“实验设计题”、“综合类型题”、“应用题”、“科学方法题”等。本轮复习重在方法指导和能力提高。
(三)第三轮复习,以县内模拟考试和城区中考练兵题为主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以上做法,既让学生得以考前练兵,熟悉中考的试题类型,也可让教师在考前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教师要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技巧,练习试题根据实际情况另定。
10.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 篇十
文 章来源中国教育文摘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2010年广东省高考考试科目发生重大变化,理科考生考3+理科综合,而理科综合中物理学科相应的高考考试时间和分值跟原来的X科中物理科相比将发生变化,因此物理考试内容、题型、题量、难度和高考备考要求都发生较大的变化,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作为高三物理教师来说,这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考验。为了能在2010年高考中,物理能取得好的成绩,我们制定了如下复习备考计划: 1、2009年9月1日——2010年3月中下旬,进行第一轮全面复习。2、2010年3月下旬——5月底,专题复习,综合考练,查漏补缺,工作计划范文《高考物理复习备考计划》。
11.如何做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篇十一
【关键词】中考复习 合理安排 初中物理 科学分时 夯实基础 知识整合
中考复习课是初中阶段学习的收尾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复习的目的是把已学的知识归纳整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找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进一步提高和升华。只有科学、有效地进行复习,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备考效益,从而提高中考成绩。
一、科学分时,合理安排
总复习一般从九年级第二学期初开始进行,根据初中阶段物理知识和时间分配特点,将总复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3.5~4.25)一模前,考点完全解读,解决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按内容顺序复习,将初中物理知识分为五大部分,即声现象、光学、热学、电学和力学,每一部分有针对性地复习。
第二阶段: (4.25~5.20)一模后到二模前,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根据中考试卷的题型特点,分为选择、填空、作图、简答、计算和实验探究六个专题进行复习;按照知识点可以将初中物理分成力、热、声、光、电等版块进行复习。
第三阶段: (5.20~6.15) 二模后到中考前,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回归课本,查漏补缺,并注意学生心理和应试技术策略的指导。
二、夯实基础,形成体系
在第一轮复习中 ,应把物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单位换算、需记常量,实验目的及原理等知识梳理出来,并印发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完整和深刻的印象。同时,要重视以下几点:
1.要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理解。因为通过分析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题后,我们不难发现,物理中考试题越来越重视和突出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的考查。例如鉴别物质的密度;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压强等。
2.设法纠正学生从生活经验获得的一些片面的、不正确的认识和判断。譬如,认为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等。
3.理清知识的条理、知识间的相互关系。如:电学知识中的实物电路、故障电路、动态电路的分析、电路的计算等。
4.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例如,实像和虚像,压力和重力等。
5.要重视课本,放弃课本抓课外是会得不偿失。近几年中考常出现用课后小实验、课后典型练习改编的问题、课本各类图表和图形渗透来实现物理知识的考查,值得重视。
三、形成网络,突出重点
以专题为主线,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着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为主。当学习过的知识增多时,就很容易将一些相近的概念记错、记混。因此,在普遍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可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成专题进行复习。
1.按照知识点可以将初中物理分成力、热、声、光、电等版块,用知识树的形式把每个板块涉及的内容展现出来,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
2.按照中考题目类型,可以分为选择、填空、实验探究、计算、信息综合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习,体会每种题型常见解题方法,使复习纵横交错,既练习了解题技巧,又能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
3.重点知识,重点对待。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各知识点覆盖率很高,最近几年来都在80%~90%左右。有10个知识点的覆盖率几乎是100%。(1)参照物;(2)声音的特性;(3)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特点;(4)凸透镜成像规律;(5)密度;(6)压强;(7)浮力;(8)比热容和热量;(9)欧姆定律;(10)电功率 。
四、知识整合,全面提高
在第三轮复习中,以综合模拟为主,进行适应性的强化训练。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了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例如,计算题要写出计算公式;简答题要简明扼要回答问题,或加以简洁地解释、举例。
2.训练综合题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技巧,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
3.关注社会热点,如最新科技发展、时事新闻等;注意观察生活,联系实际,如环境污染问题、能源问题等。
五、关注热点,把握动态
在复习中要广泛利用因特网采集热点信息,为教学服务,为中考复习服务,同时还应当关注新闻热点,如pm2.5、雾霾天气、玉兔登月、蛟龙下海等。注意捕捉新闻事件中所包含或涉及的物理知识,并善于与复习课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帮助学生通过熟悉的现象理解所学物理知识,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试验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信心。
六、调整心态,提高效率
九年级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负担重,学习压力大,易出现“复习疲劳综合征”。在复习课上要积极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在最后冲刺阶段要注意把学生的心理状态调整好,把握节奏,愉快复习,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努力做好针对性地疏导工作,力争使学生能以较好的竞技状态进入考场,发挥出他们的最佳学习和复习水平,获得优异的成绩。
12.初中物理中考复习的实效性 篇十二
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做到有的放矢, 心中有数。这就要求教师:1.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 对考查范围及难易度如数家珍;2.清楚中考命题原则;3.研究不同地区往届考试的信息, 分析把握命题走向;4.制定复习策略。通常应从如下几点着手: (1) 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 (2) 培养实验操作和分析能力; (3)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4) 注重总结规律, 提高应变能力。
二、把握复习原则, 落实复习方法
1.注重知识重构, 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
初中物理复习内容包括力、热、光、电四部分, 尤以电学部分的内容抽象且公式繁多。如果教师仅仅按照章节顺序把概念、公式及规律简单罗列、泛泛而谈, 则学生必定兴味索然, 疲劳走神, 学习效率低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一章的知识结构以枝状式、列表式、主线式等形式整理出来, 共同整理出各知识板块间的逻辑关系, 使之更简洁清晰, 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能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达到对复习内容准确理解、清晰记忆的目的。
2.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的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不但要根据课标和考试动向对每个知识点的能力要求进行不同层次的复习, 而且要对一些易混题、变式题、重点难点问题用多角度、多层次、更换情境的方法进行反复演练, 但切忌面面俱到, 使学生疲于应付。
3.注重知识间纵横联系的系统性原则。
在复习过程中, 对课本知识要进行整理, 使学生分散的知识系统化。教师引导学生回忆, 进行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总结, 特别注意知识点的纵横联系和比较, 构建知识网络。例如:在学习了分子运动论和能量后, 复习物态变化时学生就能够用分子运动论和内能的知识解释六种物态变化和吸热放热的关系; 在复习串并联电路时, 应将电流、电压、电阻、电功、电热、电功率串起来讲, 练习时注意它们的异同和关系, 结合不同的电路图反复练习, 使学生能够在对比和区别中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4.分层教学, 全面发展的原则。
教师不仅要对课本内容进行复习, 更要注重学情分析。和其他学科一样, 物理学习中学生也会分化成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 但面对中考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因此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意愿, 对学困生重点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 对中等生进一步夯实基础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优等生则要培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困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精。
5.以学生为主体, 方法为主线, 培养能力为目标的原则。
复习过程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 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搭建合理的平台, 把学生、方法、能力三者联系起来, 使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例如:基本知识、基本实验可用填空题、选择题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完成, 然后交流展示、互动完善。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时的甄别能力和总结归纳能力。 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剖析一些综合性较强、能充分体现方法的新情景问题, 实现方法的迁移。通过变式练习, 学生能够透过题目的表象抓住考点和解题方法的本质, 从而触类旁通, 举一反三, 既能做到少而精, 又能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辨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化课堂环节, 优化课堂结构
复习课是知识深化、整合和综合应用立意的一种课型, 倡导“整合—训练式”的教学策略。根据新的教学理念, 复习课要落实“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等维度。教师在落实这些目标时, 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认知目标, 可以让学生自主梳理, 自主练习, 整合知识, 交流讨论, 自我评价, 教师只对重点知识和薄弱环节进行点评。对能力目标,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悟和强化思维方法的生成。通过例题的导练培养审题能力、规范解题过程、提炼思路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包括观察方法、试验方法、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 以及等效、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猜想与假设等方法目标。复习时, 通过课件播放、器材演示、情景模拟还原物理过程, 在抽象的试题文字和物理事实间搭建一个缓冲的平台, 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索并找到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复习课枯燥乏味, 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是复习课的关键, 同时可以穿插物理故事, 用科学家严谨治学的态度、创造性开展研究的精神激励学生树立明确的中考目标, 努力实现自我价值。
四、合理安排复习内容, 掌握复习节奏
初中物理学科的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部分, 包括声学、光学、力学、电磁学、热学及现代物理的基础知识和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复习内容多, 时间跨度大, 学生易遗忘。在复习时一般分三个阶段:1.回归课本, 夯实基础阶段。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为主。 通过通读、精读课本, 重温课后练习题, 准确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含义;掌握物理概念、规律形成过程及伴随的科学方法;分析各类插图相关生活中的实例;分析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过程及方法;课后习题及相关的物理学史等。在此过程中要突出对新授课知识的补充、充实、完善和深化, 突出整体建构、方法迁移和综合应用, 落实思路和方法的培养,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使学生通过梳理、整合和归纳, 对所学知识和方法能够条理化、系统化、结构化。既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又要避免脱离学情的“一步到位”。在复习的步骤上采取小梯度、高密度、勤检测、常反馈的策略, 关注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2.整合提高阶段。在此阶段要将知识根据初中物理知识体系分为力、光、声、热、电磁等板块, 根据中考的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作图识图、实验、计算, 以及生活信息等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在这个过程中要从更高的角度审视知识体系和方法体系, 注重单元知识体系与之前知识间的链接, 突破薄弱环节, 澄清认识误区, 突出知识的整体功能与方法迁移的应用。3.综合复习阶段。通过大量试题进行考前演练, 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方法固化在头脑中, 能够从容应对中考。
五、关注学情, 疏通学生心理障碍
由于复习过程的特殊性, 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对学习不利的情绪, 造成心理障碍。1.一些学生由于基础差不愿意学, 因而产生放弃学习的念头, 对于这类学生应采取低要求、多鼓励的方法, 提高其学习兴趣。2.部分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产生焦虑急躁的情绪, 会出现学习的低谷期, 表现为学习效率低下, 虽然认真学习但是差错率比较高, 因此应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 克服不利因素,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初中物理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初中物理期末复习计划09-10
初中物理复习课教学08-11
初中物理总复习重点11-17
初中物理系统复习提纲07-16
初中物理教学计划-物理工作计划06-21
初中物理备考计划08-25
初中物理教研组计划08-28
2018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计划07-17
初中物理简答题10-13
初中物理读书笔记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