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试题与答案

2024-07-12

中国哲学史试题与答案(精选7篇)

1.中国哲学史试题与答案 篇一

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导语: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的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一、填空题(40个空,每空0.5分,共20分):

1.上官体是指高宗龙朔年间以______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2.文章四友是指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并称。

3.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兴起的一个诗歌流派。在陶渊明以来的______和谢灵运以来的______的基础之上。以______、______为代表,故后世又称“王孟诗派”。

4.白居易将自己的诗歌分为______四类

5.被誉为“七绝圣手”的唐代诗人是_________。

6.韩愈的《_______》被称为“祭文中千年绝调”。

7.“以文为诗”是_________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

8.杜甫诗歌风格多样,但为历来所公认的主要风格是“_________”。

9.在韩孟诗派中,以瘦硬奇警为诗风特点,直接影响宋代江西诗派的重要诗人是_________。

10.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是指_______。

11.长吉体是_______诗所具有的风格。

12.在晚唐诗人中,专攻近体而使律诗通俗化的是______。

13.完成五言律定型的是______、______。

14.王建所作《宫词一百首》采用的诗体是______。

15.欧阳修作诗以气格为主,宋诗风气为之一变,其诗体被称为_____。

16.被后人评为“疏隽开子瞻,深婉开少游”的北宋作家是_____。

17.朱敦儒的词自成一体,被称为_____。

18.宋初三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19.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北宋后期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是_________。

21.提出“以适用为本”的文学主张,诗文创作具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文学家是_________。

22.《稼轩长短名》是_______的词集。

23.反对前后七子拟古主义最有力的文学流派是_________。

24.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宋代形成的正统儒学的变种——()不仅在元代继续流行和发展,而且第一次在中国历史上正式成为官学。

二、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

1.沉郁顿挫

2.古文运动

3.唐传奇

4.苏门四学士

5.江湖诗派

三、简答:(25分,第1题7分,第2、3、4题,每题6分)1.试析《登幽州台歌》的艺术特点,并说明陈子昂在唐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秦观的写作风格

3.陆游的艺术成就

4.西昆派的历史地位

四、论述:(30分,每题15分)

1.论述“新乐府运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理论主张。

2.论述宋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答案(唐宋部分)

填空题

1.上官仪

2.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

3.田园诗、山水诗、王维、孟浩然

4.讽谕、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

5.王昌龄

6.祭十二郎之

7.韩愈

8.沉郁顿挫

9.孟郊

10.白居易

11.李贺

12.杜荀鹤

13.宋之问和沈佺期

14.七绝

15.古文体

16.欧阳修

17.樵歌体

18.白体诗、西昆体、晚唐体

19.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

20.周邦彦

21.王安石

22.《辛弃疾(辛稼轩)

23.公安派

24.小说、讲史、说经、合生

25.理学

名词解释

1.这是公认的对杜甫诗歌抒情风格的概括。“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的力度、浓度、深度,侧重于“意”、“思想”。“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的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2.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领导的散文-革新运动。他们总结了六朝以来骈体文重文轻道和前代古文家重道轻文的偏向,提出“文以明道”,文道统一的主张。还坚持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变革,主张“陈言务去”。古文运动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古文家,产生了一大批高水平的新体古文,并为两宋古文家所继承。

3.即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它继承六朝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的叙事传统,更自觉地运用诗文结合、叙事与抒情结合的表现手法,描写现实中的人物和事件,尤其以爱情、士子、豪侠故事为多。在语言、结构、人物塑造上都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后世小说、戏曲影响深远。

4.苏门四学士

指苏轼门下的四个学生:黄庭坚、张耒、秦观、晁补之,他们继承和发扬苏轼的文学主张,受到苏轼的精神熏陶,当时人称之为“苏门四学士”。

5.江湖诗人

南宋后期陈起刊刻《江湖集》,所录诗人身份卑微,以江湖习气标榜,相互酬唱抒发欣羡隐逸鄙弃仕途的情绪,被称为江湖诗派。成就较高的是戴复古和刘克庄。

简答

1.第一,这首诗在最小的篇幅内将巨大的情感扩展到巨大的时空中,“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诗品》语),再加上节奏拗怒,遂产生惊天地、泣鬼神的感染力。第二,陈子昂在革除六朝余风,确立盛唐之音的过程中,起着比四杰更重要的作用。他更明确地批判齐梁之风,为唐代文学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同时,他也确实实践了自己的创作理论,风格苍老雄健,比如《感遇》三十八首。

2.秦观的写作风格

专主情致内容以艳情为主,形式表现婉约蕴藉,也融入了文人情趣,书写流畅雅致。擅长将生世之感打并入艳情,从情词中提炼悲剧因素和知识分子的人生悲剧,表达特殊感情。

3.陆游的艺术成就

1)想象丰富、气势豪壮

2)观察入微、描写如画

3)精于锤炼,巧于裁剪

4)内容丰富,取法广泛

4.西昆派的历史地位

提高了文学作品的美文性,对于宋初浅俗的白体诗风及缺少文采的复古文风有所校正,显示宋代文士的文学修养已全面恢复。

论述

1、发生发展:汉乐府;南朝乐府的民歌化;北朝乐府继承汉传统;杜甫等人抛弃乐府旧题,自创新题;白居易等人正式提倡。

理论主张:第一,文艺是社会生活与政治的产物,优秀的文艺都应是社会现实的真实反映,都具有十分深刻的社会认识价值。第二,文学也可以能动地改造社会、干预政治、直接影响人的思想意识。第三,文学的特性、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虽有政治功利价值,但靠情感人,以美感人。

2、论述宋词的发展演变过程。

1)在唐五代文人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2)宋初晏殊、欧阳修等人继承花间和南唐词人的令词写作为主,表现文人优游诗酒的生活。

3)柳永开始扩大词的题材,表现与都市生活有关的内容,将市民阶层的艺术趣味引入词作。

4)苏轼努力开拓题材,转向士大夫精神境界。

5)周邦彦等人对于雅的追求。

6)南宋士大夫表达爱国情怀,辛弃疾为代表。

[中国文学史试题附答案]

2.中国哲学史试题与答案 篇二

一、古代哲学观点类试题的解析

【试题】 (2009年广东卷)

34.下列选项蕴涵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 。

A.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

B.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

C.投之亡地然后存, 陷之死地然后生

D.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

【解析】

1.题干解析

题干明确指出“蕴涵矛盾的同一性的是”, 也即考查的是“矛盾同一性”的准确理解。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的基本原理, “矛盾同一性”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 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选项解析

选项A“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中的“万物负阴而抱阳”, 其基本含义为:世间万物都是背靠“阴”而怀抱“阳”, 是“阴阳”合“一”而成的。因此其中蕴含的基本哲理是“阴”和“阳”双方共同处在同一事物之中, 万物正是由于“负阴”和“抱阳”而得以存在。因此它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统一性的第一方面含义, 应该是正确选项。选项C“投之亡地然后存, 陷之死地然后生”中的“亡”和“存”、“死”和“生”, 是相互对立的双方, 共同存在于某一事物之中, 而且整个句子还蕴含着对立的双方必然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基本含义。因此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 选项C虽然没有指明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但还是蕴涵着矛盾同一性第二方面的含义中关于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 故C项也应该是正确的。选项D“物或损之而益, 或益之而损”中, “损”和“益”是事物两种基本的属性, 相互对立, 这符合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同一性第一方面的含义。同时, 还看到“损之而益”即因为“损之”而得到“益”, “益之而损”即因为“益”而导致“损”。这里即蕴涵着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基本哲理, 即与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同一性第二方面含义有相符合的部分。因此D项也是正确的选项。选项B“世异则事异, 事异则备变”中蕴涵的基本哲理是“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 要求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它与矛盾同一性含义不合, 故是不合题意的选项。

【启示】

解析此类题型, 首先要准确、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哲理的内涵, 如例题中关于“矛盾同一性的含义”, 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次, 对古代哲学观点能准确理解。其程序一般有二:一是正确地将其解读成现代文, 理解其现代文字面意思。二是依据现代文意思, 深入理解把握其蕴涵的基本哲学思想内核。最后将古代哲学观点的思想内核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相比照。经历上述三步, 便可得出正确的选项。

二、蕴含古代传统文化元素的情境材料类试题解析

【试题】 (2009年浙江卷)

春秋时期, 齐国国王命令大臣们必须穿丝质衣服, 但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 齐国蚕丝需求量大, 价格上涨, 邻近的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几年后, 齐王又命令只准穿布衣, 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结果, 鲁、梁等国因饥荒而大乱, 不战而衰, 齐国坐享其成, 使疆土得以扩张。回答28-29题。

29.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启示是, 看问题、办事情

(1) 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 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 (2) 既要注重量变, 更要促成质变。 (3) 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 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 (4) 既要重视局部, 又要统筹全局。

A. (1) (2) B. (1) (4) C. (3) (4) D. (2) (3)

【解析】

1.题干解析

本试题由两部分构成。总题干是一则情境材料, 分题干则是直接点明考查的内容与方向。

(1) 总题干分析。对总题干这则情境性材料, 首先将整个材料进行处理, 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重点抓住“齐王命令———穿丝质衣服、国内只准种粮食而不准种桑树”, 结果“鲁、梁等国纷纷停止种粮改种桑树”。后一部分重点抓住“齐王命令只准穿布衣, 且不准卖粮食给其他国家”, 结果“鲁、梁等大乱, 不战而衰, 齐国坐享其成, 使疆土得以扩张”。其次, 从材料中概括出蕴涵其中的核心思想。一是“衣”和“食”对一个国家来说, 都是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料, 是一个国家物质生存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对一个国家来说, “种粮”和“种桑树”, 在一定条件下 (一定耕地面积前提下) 存在着双方既对立 (耕地面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 又同一的关系 (共同存在于一个国家的农业种植领域) 。最后, 从材料蕴涵的核心思想出演绎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哲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辩证关系”。

(2) 分题干分析。分题干明确指出考查的对象是“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 考查的要求是“给我们的启示”。综合在一起, 就是要求学生能够从“鲁、梁等国不战而衰的惨痛教训”中推理出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要求。

2.题肢和选项解析

(1) 题肢解析

题肢 (1) “既要看到运动的绝对性, 更要看到静止的相对性”是“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题肢 (2) “既要注重量变, 更要促成质变”是“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题肢 (3) “既要认识矛盾的同一性, 又要把握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对立统一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题肢 (4) “既要重视局部, 又要统筹全局”是“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2) 选项解析

选项A (1) (2) 组合不合题意。选项B (1) (4) 组合中 (1) 不合题意。选项C (3) (4) 组合符合题意。选项D (2) (3) 组合中 (2) 不合题意。故本试题的正确选项为C (3) (4) 组合。

【启示】

3.《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 篇三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钱学森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孜孜追求以“两弹一星”为重要标志的新中国“强国梦”,坚信“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与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和方向是相同的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随着实践的发展,科学家现在可以准确预测台风的登陆地点、经过路线,把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从哲学的基本问题来看,这主要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A.继承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B.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C.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4.“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下列选项中与以上说法一致的是()

A.上帝造人B.万物运动皆为心动

C.气者,理之依也D.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5.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种分歧体现了()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

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

6.《秋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争论的焦点是()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

7.右图漫画《“牛”不起来》反映了经济数据造假的现象,这在全国许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针对漫画中揭示的问题,我们应该()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事物的健康发展

③认真分析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④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避免错误的出现

A.②④B.②③C.①④D.①③

8.送走了持续约两周的“APEC蓝”,中国北方又迎来了集中供热以来的首波雾霾天。2014年11月20日,北京空气质量指数达338,属严重污染。在蓝天与雾霾天的转换中,民众对清洁空气的期待在不断升高。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④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9.2014年11月1日,经过漫长而充满艰险的返回征程,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的返回器成功在着陆区预定区域降落,它标志着我国已全面突破和掌握航天器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再入返回关键技术,为确保嫦娥五号任务顺利实施和探月工程持续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这体现了()

①中国发达的科技改变了航天运动规律②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尊重客观规律要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

A.②③B.②④C.①③D.①④

10.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部署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物流服务保障。这体现了实践是()

A.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B.人们获得正确认识的唯一途径

C.具有目的性的,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理性认识

D.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11.右图漫画《千万别下水》中的女孩()

①没有看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认为检验真伪需要以实践为标准

③没有坚持实践决定认识的观点

④只要参加实践,就能获得真理

A.①③B.②④

C.①②D.③④

12.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年。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多激发市场活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涉及10多个领域的改革任务陆续启动,措施务实给力,人们期待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创造新荣光。这一过程充分说明()

①要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②对同一确定对象的真理有时不止一个

③认识具有无限性和上升性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认识总会随着客观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3.云南省鲁甸县6.5级地震给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由于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知之甚少,预测地震成为了世界性的科学难题。这表明()

①人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具有反复性

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③对真理的追求只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14.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2日16点35分,在太空旅行了十多年的欧洲“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投放了着陆器“菲莱”。13日零时5分许,欧航局确认“菲莱”成功登陆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菲莱”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登陆彗星的人造探测器。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探究宇宙奥秘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这表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③人类的好奇心和遐想来源于实践并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对宇宙认识的深化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5.网上流传2014年是60年一遇的“金马”年。在“南京市妇幼之家”的QQ群里,已经怀上宝宝的妈妈们兴奋不已,都说自己家的宝宝以后会得金马奖。“妈妈们”的说法()

A.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B.符合矛盾的特殊性

C.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D.违背了规律的普遍性

16.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的开辟,让中国西北在阵阵驼铃声中焕发活力。如今,在它的近旁,一条全新的“钢铁丝绸之路”正在徐徐展开,迎接四方宾客。右图漫画《黄金通道》说明()

A.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B.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新的联系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其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D.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17.在缅甸举行的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传递出的信号表明,中国和东盟这一全球最大发展中国家自贸区正在获得更大提升。中国是东盟最大的邻国,也是最活跃、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去年以来,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打造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2+7合作框架”等一系列重大倡议,得到了东盟国家的积极响应。这体现出的哲理是()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②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③部分以合理结构形成整体时会具有全新功能

④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8.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中讲述,建交35年来,中美关系虽然历经风风雨雨,但总体是向前的,得到了历史性发展。这体现出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②人能根据主观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④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9.2014年11月19日至21日,中国在浙江乌镇举办了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覆盖乌镇的无线网络告诉每个人,互联互通正在进行。一个小小的鼠标就能带着网民走进信息的海洋,开阔视野,但这也为编造网络谣言提供了便利。对待互联网,我们应该()

A.分清矛盾的主次方面B.看到任何事物都有优点与缺点

C.正确把握主次矛盾D.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0.我们要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如果不搞创新,社会主义文艺是很难得到发展的。这说明()

A.创新有利于更新生产工具,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B.创新有利于促进更新生产技术,推动企业发展

C.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创新发展方式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文艺发展

21.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这说明()

A.要善于把握重点和主流

B.要学会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D.全体公民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2.2014年10月30日,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发挥政治工作对强军兴军的生命线作用,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奋斗。1929年古田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确立的建军思想迅速越过闽西山峦,传遍各个根据地,成为指引整个红军建设的航标。这体现的哲理是()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古田会议确立的建军思想决定社会发展进程

③古田会议精神永放光芒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3.2014年1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①属于经济基础方面的改革②属于上层建筑方面的改革

③能够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④能够使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②④

24.为深入推进创建群众满意工程,山东诸城市公安局枳沟派出所因情施策,多措并举,围绕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小事,着力解决辖区治安热点、焦点、难点、盲点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社会满意度。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能够突破社会存在的制约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④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5.右图漫画《“吓”基层》反映了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①没有真正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践行了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判断标准

③没有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没有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乙认为: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

(1)甲、乙的观点分别属于哪种哲学阵营?(2分)

(2)乙所在的哲学阵营可以划分为哪两种形态?其各自的基本观点是什么?(6分)

(3)甲、乙观点所分属哲学阵营的根本分歧是什么?(2分)

27.(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正在经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过程,城镇化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城镇化过程中遇到了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如农民市民化问题、农民工就业问题、城镇化土地问题等。中国正在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统筹城乡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户籍制度和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等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

材料二2014年9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按照“沿江集聚、组团发展、互动协作、因地制宜”的思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此观之,切实围绕地域产业、文化和环境特色和支撑能力,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以创新思维实现个性化发展,才能全面提高长江经济带各地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1)结合材料,并运用辩证法有关知识,分析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原因。(9分)

(2)推进城镇化要注重城镇化质量,不能“千城一面”。试就此对如何提高长江经济带各地的城镇化水平和质量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2分)

28.(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材料二从“人定胜天”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我们党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建设美丽中国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政府、公众各尽其责、各尽其能、各尽其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美丽中国”理念的指导下,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就一定会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1)根据材料一,说明我们党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提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了哪些认识论道理。(6分)

(2)根据材料二,从“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哲理角度,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转变的正确性。(9分)

2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他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创作迎来了新的春天,产生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

(1)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7分)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如何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7分)

参考答案

1.B2.D3.D4.B5.D6.C7.D8.C9.A10.D11.A12.B13.A14.C15.C16.C17.C18.B19.A20.D21.C22.B

23.C24.D25.C

26.(1)甲的观点属于唯物主义,乙的观点属于唯心主义。(2分)

(2)可划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态。(2分)①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感觉、意志、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2分)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2分)

(3)根本分歧是: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2分)

27.(1)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们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国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3分)②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要坚持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正是因为不断分析、破解城镇化过程中的新问题,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城镇化的进程才得以加速。(3分)③辩证的否定观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立足实践,不断创新。中国不断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进行改革创新,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3分)

(2)①尊重城镇化的基本规律。(或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分)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城镇的个性特色。(1分)

28.(1)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是为在新形势下研究新变化、新特点而提出的。(2分)②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指导实践的发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理念必将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逐步深化和发展的。(2分)

(2)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中国共产党经过多次的反复才获得了这一正确理念。(3分)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伴随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执政中不断追寻更顺应自然、更尊重民意的执政理念。(3分)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所以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党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3分)

29.(1)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文艺创造的主体,对于历史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它全面地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2分)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分)③坚持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文艺和文艺工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3分)

4.中国哲学史试题与答案 篇四

A.《语丝》 B.《小说月报》 C.《创造》季刊 D.《新青年》 2.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是C)

A.南国社 B.春阳社 C.春柳社 D.民众戏剧社 3.左联成立后,文坛上出现的“民族主义文学”是一个(A)

A.国民党的文学派别 B.民族主义者的文学派别 C.抗日救亡的文学派别 D.民族统一战线的文学组织 4.郭沫若的诗集《恢复》写于(D)

A.“五四”时期B.“五卅”时期C.北伐大革命高潮时期D.大革命失败后 5.郭沫若历史剧的艺术特色是(D)

A.忠于历史事实的客观描绘 B.戏说历史的主观编造 C.赋予历史以象征色彩 D.浪漫主义和诗情

6.“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受到的影响主要来自(C)A.美国文学 B.中国古代文学C.俄国文学D.日本文学 7.郁达夫30年代的小说《迟桂花》主要表现了(C)

A.反帝反封建的思想B.性苦闷的情绪C.隐逸的思想 D.追求革命的思想 8.朱自清发表于“五四”之后的抒情长诗是(A)

A.《踪迹》 B.《毁灭》 C.《火把》 D.《北游》 9.许地山的《空山灵雨》是(B)

A.小说集 B.散文集 C.童话集 D.诗集 10.老舍所属的民族是(D.满族 11.《爱情三部曲》指的是(C)

A.《新生》、《萌芽》、《灭亡》 B.《雾》、《雷》、《电》 C.《雾》、《雨》、《电》 D.《雨》、《电》、《雷》 12.巴金创作于抗战时期的作品是(C)

A.《灭亡》、《新生》B.《激流三部曲》C.《火》三部曲D.《爱情三部曲》 15.下面属于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一组人物是(A)

A.翠翠 船总 傩送 老船夫 B.夭夭 傩送 老船夫 天保 C.翠翠 王团总 老船夫 滕长顺 D.萧萧 傩送 船总 老船夫 16.沈从文小说《丈夫》表现的思想内涵是(B)

A.对封建男权主义的批判 B.对穷苦人不幸命运的同情与追问 C.对都市文明的批判 D.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7.曹禺描写复仇的一部话剧是(C)

A.《雷雨》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18.下面属于《雷雨》的一组人物是(B)

A.周朴园 侍萍 愫方B.周朴园 鲁大海四风C.陈白露 蘩漪 周朴园 D.周萍 蘩漪 方达生 19.曹禺控诉“损不足以奉有余”社会的剧作是(B)

A.《雷雨》 B.《日出》 C.《北京人》 D.《原野》 20.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的作者是(A)

A.胡也频 B.柔石 C.洪灵菲 D.茅盾 21.散文集《画廊集》的作者是(A)

A.李广田 B.何其芳 C.陆蠡 D.丽尼 22.萧涧秋这个人物形象出自于(A)

A.柔石的《二月》B.蒋光慈的《短裤党》C.丁玲的《梦珂》 D.艾芜的《故乡》 23.以下符合张天翼小说创作特色的判断是(A)

A.富有喜剧色彩和讽刺性 B.有浓厚的怀乡情调 C.慷慨激昂的革命文学 D.有浓厚的避世思想 24.下列属于“七月”派的一组诗人是(A绿原、鲁藜、阿垅、牛汉)25.《马凡陀的山歌》属于(A)

A.叙事诗 B.枪杆诗 C.政治抒情诗 D.政治讽刺诗 26.艾青到延安以后发表的诗集有(B)A.《火把》 B.《黎明的通知》 28.赵树理的小说成名作是(D)

A.《李家庄的变迁》B.《李有才板话》C.《邪不压正》D.《小二黑结婚》 29.水生嫂这个人物出自(C)

A.《光荣》 B.《麦收》 C.《荷花淀》 D.《芦花荡》 30.延安文艺整风后解放区最早出现的、富有代表性的长篇叙事诗是(C)A.《火把》 B.《赶车传》 C.《王贵与李香香》D.《漳河水》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女神》的思想内容有(ABC)

A.强烈的个性解放要求 B.强烈的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 C.炽热的爱国情思 D.青春、爱情的欢唱 E.大自然神奇力量的否定 32.下列都属于20年代“乡土小说”的主要作者有(ACD)A.台静农、冯文炳 B.废名、师陀 C.彭家煌、蹇先艾 D.鲁彦、许钦文 E.许杰、萧红 33.下列属于新格律体的白话诗集有(BD)

A.《昨日之歌》 B.《死水》 C.《繁星》D.《尝试集》 E.《翡冷翠的一夜》 34.巴金中长篇小说创作的题材系列有(AD)

A.表现社会革命、探索青年革命道路B.表现工农大众的革命活动C.描写校园男女的爱情生活

D.描写家庭生活、抨击旧式家庭腐朽与罪恶E.描写中国农民的苦难 35.“五四”文学革命在理论上的主要倡导者有(ABCE)A.鲁迅 B.陈独秀 C.胡适D.蔡元培 E.周作人

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一、填空题

1.1918年《新青年》刊发的外国文学专号是(.易卜生专号)2.“五四”文学革命时期戏剧界提出“爱美的”(Amateur)的口号,“爱美的”意为(非职业戏剧)3.京派作家的创作所表现的主要内容是(乡村中国)4.“七月”诗派的特点是(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5.关于杂文“鲁迅风”的争议发生在(B.抗战时期上海“孤岛)6.开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先河的作家是(鲁迅)7.鲁迅小说《铸剑》中的人物宴之敖(黑衣人)是一个(复仇者形象)8.《女神》中的多数诗篇写于(“五四”高潮时期)9.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南冠草》宣扬的基本思想是(.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10.《潘先生在难中》反映的背景是(.军阀混战)11.《缀网劳蛛》表现的主要思想是(带有宗教色彩的积极人生态度)12.冰心于1931年发表的标志她小说创作新阶段的作品是(《分》)13.郁达夫表现“五四”青年性苦闷的小说是(《沉沦》)14.受到周作人小品散文艺术风格影响的作家是(冯文炳)15.下列不宜用来描述《腐蚀》主人公赵惠明的词语是(追求肉体享乐)16.在茅盾下列小说中,较多运用象征主义手法的是(《蚀》三部曲)17.茅盾描写延安人民革命生活风貌的散文名篇是(《风景谈》)18.老舍创作的寓言体小说是(《猫城记》)19.老舍反映沦陷区人民生活的小说是(《四世同堂》)20.沈从文的《湘西》是(散文集)21.下列沈从文塑造的人物中“作为美的精灵与化身”的是(.翠翠)22.下列沈从文小说中表现“湘西人性世界”的作品是(《柏子》)23.曹禺在抗战初期创作的以革新一所医院腐败现象为内容的剧本是(《蜕变》)24.曹禺以暴露“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社会形态”为创作思想的剧作是(《日出》)25.曹禺剧作《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义是(封建阶级的灭亡)26.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时期红极一时的作家是(张爱玲)27.20世纪40年代我国新歌剧最早的一部代表作是(《白毛女》)28.下列赵树理小说的人物形象中个性最鲜明生动的是(二诸葛、三仙姑)29.赵树理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李家庄的变迁》)30.郭全海这个人物出自于(《暴风骤雨》)

二、多项选择题

31.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一文,提出要建设的文学有(BDE)A.平民文学 B.国民文学 C.通俗文学 D.写实文学 E.社会文学

32.下列关于老舍创作特色的正确表述有(ABD)

A.现实主义、口语化 B.文化反思色彩、“京味儿” C.讽刺、浪漫主义 D.描写城市市民、幽默 E.象征主义、抒情性

33.下列属于田汉所创作的剧本有(CDE)

A.《五奎桥》 B.《家》 C.《丽人行》 D.《回春之曲》 E.《南归》

34.20世纪40年代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有(BC)

A.赵树理 B.徐讠于 C.无名氏 D.路翎 E.钱钟书

35.抗战时期,揭露阻碍抗战、阻碍民族更新的黑暗势力和民族痼疾的长篇小说有(ACDE)

A.《腐蚀》 B.《困兽记》 C.《四世同堂》 D.《淘金记》 E.《呼兰河传》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6.象征诗派:(1)中国现代的象征诗派,是指“五四”文学革命后以李金发 为代表的新诗流派。李金发在这时期连续推出三本象征诗集,以象 征的意象表现内心的感觉、情绪。(2)(2)同时,后期创造社穆木天、王独清、时也致力于象征诗创作,各自出版象征诗集。(2)37.论语派:(1)论语派是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现代散文流派,以创办 《论语》半月刊而得名,尚有《人间世》、《宇宙风》等刊物。主要 人物是林语堂。(2)(2)提倡幽默、闲适、性灵小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简述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风格。

答:(1)取材广泛,不拘一格,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2)恬淡从容,真率亲切,笔调流畅,舒徐自在。(3)简素质朴,庄谐并出,“简单味”之外的幽默味、苦涩味。39.简析张恨水《啼笑因缘》的艺术特点。

答:(1)巧妙的情节架构。多角恋爱故事中穿插了军阅霸占民女和侠女除奸的情节。(2)将缠绵啡恻的言情小说和惊险紧张的武侠传奇融于一炉, 又将传统幸回小说体式和西洋小说新技法融为一体。40.简析穆旦诗中的“我”。

答:(1)穆旦诗中的“我”是生活在混乱而黑暗的现实中的分 裂、残缺、矛盾而痛苦的“我”。(2)穆旦的“我”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之中,在社会人生的现 实中探讨个性,在个体生命的展开中体验现实的显著特色。

(3)穆旦的“我”充满了深沉的内省与思辨的力量。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1.以《家》为重点,试论巴金《激流三部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思想价值。答:(1)完整描述了封建大家庭在时代风雨中崩溃灭亡的历史。

(2)以呜风、梅、瑞珏等人的系列悲剧,来对封建大家庭 的专制、礼教道德的腐朽罪恶进行深刻揭露、批判。

(3)塑造了觉慧、觉民、淑英等一批青年叛逆者的形象,表现 他们在时代潮流影响下的觉醒和在反抗封建专制家庭斗争中的成 长,以及离开封建家庭走向社会的反叛行为。

(4)成功塑造了富有思想意义的觉新的形象,借以批判在反建斗争中的懦夫思想与退让行为。42.试论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方面所取得的成就。答:(1)塑造了一些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2)写地主富农的阶级特征而不脸谱化。

(3)写农民的革命性而不回避他们的思想弱点,刻画他们在斗 争中成长。(4)深入揭示农村各阶层人物在土改运动中的内心世界和思想 变化。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所提倡的“人的文学”,原话是(D)A.以人的生活为材料的文字

B.视人的一切生活本能都是美的善的文字 C.合乎礼教道德的生活的文字

D.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 2.以翻译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要特色的新文学社团是(B)A.浅草社 B.未名社 C.莽原社 D.狂飙社 3.1928年发生的革命文学论争的两方主要是(A)

A.创造社、太阳社——鲁迅、茅盾 B.创造社——太阳社

C.太阳社——新月社 D.左联——“自由人”和“第三人” 4.“孤岛文学”指的是(A)

A.抗战时期上海租界的文学 B.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 C.抗战时期的解放区文学 D.国民党统治区的左翼文学 5.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的总主题是(C)

A.反帝国主义 B.反对国民党统治 C.反封建 D.阶级斗争 6.下列能概括鲁迅杂文主要思想内容的是(C)

A.对帝国主义的抨击 B.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揭露 C.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D.歌颂人民革命 7.最能体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诗篇或诗集是(C)A.胡适的《尝试集》 B.周作人的《小河》 C.郭沫若的《女神》 D.朱自清的《毁灭》 8.新文学史上第一个专门性的散文刊物是(B)

A.《新潮》 B.《语丝》 C.《每周评论》 D.《新月》

9.“祖国呀祖国!„„你快富起来!强起来罢!”出自郁达夫下列作品中的(B)A.《南迁》 B.《沉沦》 C.《春风沉醉的晚上》 D.《薄奠》 10.冯文炳的《竹林的故事》主要表现了(C)

A.村民的愚昧与无知 B.农村劳动者的贫穷与痛苦 C.乡村劳动妇女的本色美 D.美丽的自然山水风光 11.属于茅盾《子夜》中创造的民族资本家形象是(B)A.周朴园 B.吴荪甫 C.潘月亭 D.赵伯韬 12.茅盾的《蚀》三部曲包括的三部作品是(D)

A.《幻灭》《彷徨》《追求》 B.《呐喊》《动摇》《追求》 C.《幻灭》《动摇》《新生》 D.《幻灭》《动摇》《追求》 13.老舍在英国创作的小说除了《老张的哲学》、《赵子曰》,还有(D)A.《文博士》 B.《小坡的生日》 C.《离婚》 D.《二马》 14.《月牙儿》的主要思想内容是(B)

A.母亲沦为娼妓的悲惨命运 B.母女两人的悲剧遭遇 C.人力车夫的悲惨生活 D.知识分子的爱情生活 15.巴金的小说《火》三部曲又称(B)

A.激流三部曲 B.抗战三部曲 C.爱情三部曲 D.都市三部曲 16.巴金的小说《新生》、《灭亡》主要表现了(C)A.异域生活 B.旧式家庭的罪恶 C.对青年革命道路和社会革命的探索 D.时代青年的爱情生活 17.自称“乡下人”的沈从文,其民族出身的正确判断应是(C)A.汉族作家 B.土家族作家 C.苗汉血统作家 D.回族作家 18.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A)

A.《长河》 B.《八骏图》 C.《阿黑小史》 D.《湘西》 19.曹禺唯一一部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是(C)

A.《桥》 B.《北京人》 C.《原野》 D.《家》

20.“她的生命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这句话被曹禺用来评价的人物形象是(B)

A.金子 B.蘩漪 C.陈白露 D.愫方

21.连续性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的作者是(D)A.王鲁彦 B.王统照 C.萧军 D.李劼人

22.30年代初,《水》、《田家冲》被称为一种“新的小说的诞生”,其作者是(C)A.蒋光慈 B.沙汀 C.丁玲 D.萧红 23.何其芳《画梦录》的主要艺术特色为(B)A.幽默、闲适、平和冲淡

B.独语的情调、复合的意象、奇幻的想象 C.匕首投枪之战斗性与冷嘲热讽的结合 D.现代主义手法与杂文手法的结合

24.下列属于张恨水的一组小说是(C)A《春明外史》、《啼笑因缘》、《结婚十年》 B.《啼笑因缘》、《八十一梦》、《金锁记》 C.《五子登科》、《啼笑因缘》、《八十一梦》 D.《生死场》、《春明外史》、《啼笑因缘》 25.“好一记鞭子”指的是(C)

A.三篇杂文 B.三篇小说 C.三个街头剧 D.三首枪杆诗 26.师陀的《果园城记》是(B)

A.散文集 B.短篇小说集 C.中篇小说 D.长篇小说 27.穆旦诗所表现的“自我”的特点是(D)

A.夸饰 B.浪漫多情 C.感伤、自怨 D.分裂、痛苦 28.下列不符合徐讠于小说特点的说法是(D)

A.“人性与爱”的主题 B.传奇性情节 C.雅俗共赏 D.客观写实的风格 29.下列不属于新歌剧的作品是(A)

A.《兄妹开荒》 B.《刘胡兰》 C.《王秀鸾》 D.《赤叶河》 30.下列不符合《白毛女》创作情况的一项是(B)

A.根据民间故事加工、改编 B.阮章竞、丁毅执笔

C.贺敬之、丁毅执笔 D.采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

二、多项选择题

31.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文学改良“八事”,其中有(ABDE)A.须言之有物 B.不摹仿古人 C.不讲求押韵 D.不用典 E.不避俗字俗语

32.下列均属于创造社作家的有(ABD)

A.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B.田汉、郁达夫、成仿吾 C.郭沫若、张资平、冯至 D.郭沫若、田汉、张资平E.郁达夫、许地山、田汉

33.茅盾于20年代初提出的“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包括的内容有(ACDE)A.反映民众疾苦 B.无产阶级的立场和观点 C.揭露社会黑暗 D.同情被损害与被侮辱者 E.指导人生

34.以下关于张恨水的正确判断是(ACDE)A.张恨水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多产作家 B.张恨水是长篇小说《风萧萧》的作者 C.张恨水的《八十一梦》是社会讽喻小说 D.《五子登科》是张恨水的一部讽刺小说 E.张恨水的《啼笑因缘》叙述了多角恋爱故事 35.下列属于“九叶”派诗人的有(ACE)

A.辛笛 B.胡风 C.郑敏 D.冀汸 E.袁可嘉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南国社

(1)南国社是20年代初成立的话剧团体。1分

(2)田汉先后创办《南 国》半月刊、《南国特刊》和南国艺术学院等。1分

(3)开展话剧运动主要 在1928年至1929年,公演两期四次,全部演出田汉创作的剧本。1分(4)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其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1分 37.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1)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1930年成立于上海,1936 年因形势变化而解散。左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作家的组 织,先后出版刊物《北斗》、《萌芽》等十几种。1分(2)左联的主要成员有 鲁迅、茅盾、夏衍、田汉、丁玲、张天翼等。1分

(3)左联的成立推进了革 命文学运动的发展,突破了国民党的文化“固剿”,创作了《子夜》 等优秀作品,对中国革命和新文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但也存在 “左”的倾向。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38.简述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对白话新诗的贡献。答:(1)提倡新格律诗,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诗坛的无治状态。

(2)丰富了新诗的格式,巩固了白话诗的地位,为新诗的成熟 作出了贡献。39.语丝社散文的特色。

答:(1)提倡广泛而深刻的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于“任意而 谈,无所顾忌”的同时,又不失其含蓄蕴藉、稳健持重的风度。(2)融合英国随笔和中国古代笔记的笔法,形成语丝文体。40.简析茅盾小说《腐蚀》中赵惠明的形象。

答:(1)茅盾的长篇小说《腐蚀》以1940年至1941年的重庆 为背景,通过对主人公赵忠明这个内心复杂的人物的刻画,强烈控 诉了国民党的特务统治。

(2)赵慧明的性格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堕落,另一方面又没 有完全泯灭人性,企图走一条自新的道路。作品揭示了人性中真善 美与假恶丑的搏斗,塑造了一个较为立体的艺术形象。

五、论述题)

41.试论巴金《家》中觉新的思想性格及其悲剧意义。

答:(1〉觉新是一个懦夫,但又是一个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悲剧 性命运的懦夫。他是行将崩溃的封建家庭制度的产物。

(2)他同情其他牺牲者,但只能把同情咽进肚子里。他所受的 封建教育和个人的道义责任,使他无法像觉慧那样,大胆地反抗这 个封建家庭。

(3)他处处维持着这个渍烂的家庭,甚至为缓和冲突而不得不 去做帮凶,他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4)觉新的悲剧是封建未世一部分知识分子的悲剧,这一形象 对于现代中国某些知识分子说来,是具有很大概括力的。

42.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试加以具体论述。

答 :(1)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小说善于用丰富、多变、细腻 的手法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

(2)在结构上,以祥子逍遥的一系列事件为主干,以祥子的‘三起三落“组织情节,紧凑集中,布局妥帖。

(3)在风俗景物描写和语言运用上,具有鲜明突出的”京味儿“的特色。

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B)

A.抒情散文集 B.回忆性叙事散文集 C.传记 D.杂文集

2.历史题材作品中,掺进部分现代生活内容,具有古今杂糅艺术特色的作品是(A)

A.鲁迅的《故事新编》 B.郭沫若的《屈原》 C.郁达夫的《采石矶》 D.冯至的《伍子胥》 3.战国策派代表作家陈铨的剧本《野玫瑰》的主要内容是(C)

A.一个曲折的爱情故事 B.一个农村妇女的抗日故事 C.一个国民党间谍的抗日故事 D.人民群众抗日斗争

4.“文学不借人,也无以表示‘性’,一用人,而且还在阶级社会里,即断不能免掉所属的阶级性”,这是左联在和梁实秋论战中的一段话。说这话的是(B)A.周扬 B.鲁迅 C.胡风 D.冯乃超 5.周作人在《平民文学》一文中提倡的人生的艺术派的主张是(C)A.真善为主,美在其中 B.真善美结合

C.以真为主的现实主义文学 D.以美为主,真善即在其中 6.左联刊物《前哨》第一期《纪念战死者专号》,是悼念被国民党秘密杀害的左联五烈士的,五烈士是指(C)

A.柔石、殷夫、洪灵菲、胡也频、冯铿 B.柔石、殷石、潘漠华、李伟森、冯铿 C.柔石、殷夫、胡也频、冯铿、李伟森 D.柔石、殷夫、胡也频、应修人、冯铿 7.对鸳鸯蝴蝶派游戏的消遣的文学观进行批判,最有力的新文学社团是(A)A.文学研究会 B.语丝社 C.创造社 D.新青年社 8.郭沫若创作《女神》时的文艺思想倾向主要是(C)

A.唯美主义 B.象征主义 C.积极浪漫主义 D.未来主义 9.苏雪林的《绿天》在体裁上属于(D)

A.小说集 B.报告文学 C.诗集 D.散文集 10.胡适的《终身大事》是(.C)

A.短篇小说 B.杂感 C.独幕剧 D.诗歌

11.王统照自述“意在写出北方农村崩溃的几种原因与现象,以及农民的自觉”的长篇小说是(D)

A.《一栏之隔》 B.《一叶》 C.《沉船》 D.《山雨》 12.徐志摩揭露反动军阀的诗作是(A)

A.《太平景象》、《人变兽》 B.《天国的消息》、《庐山石工歌》 C.《人变兽》、《叫化活该》 D.《盖上几张油纸》、《太平景象》 13.诗集《十四行集》的作者是(D)

A.李金发 B.徐志摩 C.冯文炳 D.冯至 14.在茅盾下列散文中,写于30年代的是(A)

A.《雷雨前》 B.《卖豆腐的哨子》 C.《白杨礼赞》 D.《风景谈》 15.下列属于冰心的小诗集是(.C)

A.《斯人独憔悴》、《超人》 B.《分》、《繁星》 C.《春水》、《繁星》 D.《分》、《寄小读者》 16.属于小说巴金《家》中的一组女性形象是(C)

A.梅、瑞珏、愫芳 B.鸣凤、梅、曾树生 C.梅、鸣凤、瑞珏 D.鸣凤、愫芳、瑞珏 17.以下不是沈从文散文集的是(.A)

A.《边城》 B.《湘西》 C.《湘行散记》 D.《从文自传》 18.关于《日出》中陈白露这个人物的准确概括是(B)A.被压迫被损害的下层贫民

B.骄横自尊,堕落放荡,但善良富有同情心 C.追求个性自由与解放的时代女性 D.自作多情、俗不可耐的富孀

19.符合蒋光慈《少年飘泊者》内容概括的是(.C)

A.表达游子思乡情怀 B.描述20年代少男少女的真挚爱情 C.早期工人革命斗争的写真 D.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 20.丁玲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时代背景是(A)

A.解放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大革命时期 D.建国初期 21.长篇小说《故乡》的作者是(B)

A.鲁迅 B.艾芜 C.沙汀 D.张天翼 22.剧本《赵阎王》的作者是(B)

A.田汉 B.洪深 C.曹禺 D.夏衍 23.林语堂前期散文的准确概括应是(D)

A.匕首与投枪 B.独语式的内心抒情 C.自由评点社会人生 D.幽默闲适抒写性灵 24.符合萧红《呼兰河传》的完整、正确的判断是()

A.爱情小说 D B.抗战小说 C.“问题小说” D.回忆、自传性小说 25.张恨水小说《五子登科》的时代背景是(A)

A.抗战胜利以后 B.抗日战争时期 C.北洋军阀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26.阿英创作于“孤岛”时期的历史剧是(D)

A.《天国春秋》 B.《忠王李秀成》 C.《赛金花》 D.《明末遗恨》 27.四十年代以夸张与漫画化的表现手法创作的剧作是(.D)

A.《岁寒图》 B.《心防》 C.《赛金花》 D.《升官图》 28.《财主底儿女们》的作者是(C)

A.钱钟书 B.李劼人 C.路翎 D.沙汀 29.《李有才板话》中的阎恒元是一个(.D)

A.先进农民 B.革命干部 C.落后农民 D.地主 30.《漳河水》的题材是(.A)

A.解放区的妇女解放 B.北方乡村的农民暴动 C.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 D.抗战时期的工人斗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下面属于茅盾的短篇小说有(ABDE)

A.《林家铺子》 B.《残冬》 C.《腐蚀》 D.《秋收》 E.《春蚕》

32.下列属于老舍的作品有(AC)

A.《月牙儿》 B.《华威先生》 C.《离婚》 D.《雷雨前》 E.《幻灭》

33.形成汪文宣精神悲剧的原因有(BCDE)

A.母子冲突 B.妻子出走

C.家庭矛盾 D.旧社会旧制度的现实压力 E.自己生病

34.下列属于京派作家的是(ABE)

A.废名 B.萧乾 C.艾芜 D.沙汀 E.沈从文

35.孙犁描写冀中白洋淀农村生活和斗争的小说有(ADE)

A.《嘱咐》 B.《赤叶河》 C.《我的两家房东》 D.《荷花淀》 E.《芦花荡》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36.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小说的一个流派。代表作家有穆时英、刘呐鸥、施垫存等。中国新感觉派受20世纪20年代日本新感觉派等外国现代派的影响。新感觉派小说的内容多表现半殖民地大都市上海的生活百态,着重是对畸形病态生活的描写,以快速的节奏和多变的画面表现现代都市光怪陆离的生活,刻意追求主观感觉印象,在形式技巧上花样翻新,但部分作品存在悲观颓废倾向.37.九叶诗派: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1 分)主要成员有穆旦、辛笛、陈敬容、杜运爱、郑敏等9人。(1分)九叶诗派的特点是:既忠于时代和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较多吸收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手法使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在他们的诗里得到较好的结合。(2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38.为什么说《朝花夕拾》具有传记意义?:(1)《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记叙了作者从童年到中年时期的一些生活片断(2)贯串全书的人物形象是”我“一一作者.(3)”我“从充满童心的孩提时代,到身受封建家长制、封建教育对心灵的损害而萌 生反叛思想,去异地走异路,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其间的生活道路、思想变迁、性格志趣,历历可见。39.简述郭沫若的历史剧《屈原》、《棠棣之花》、《南冠草》的基本思想。(l)宣扬”舍身报国“的爱国精神。(2)宣扬”把人当成人“的民权思想。(3)宣扬”除掉暴君“的革命思想。

40.文学研究会“问题小说”的特点是什么?

(l)广泛地涉及各种社会问题,而其中最受作家关注的,则是对人生意义这一生存的根本问题的思索和探究。

(2)作家关心社会、注视现实,有探究人生的创作热忱和社会功利意识,表现了 他们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心。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1.以《八骏图》为例,论述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的嘲讽与批判。

(l)沈从文对现代都市文明嘲讽与批判是其短篇小说思想上的-一个显著特色。(2)《八骏图》是讽刺知识分子的代表作,作品叙写作家达士与其他七位专家同来 青岛讲学与休假,一一揭露他们的伪善、矫作、假正经与假道学。(3)作品批判了中国文化的”阉寺性“问题,即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却恪守”道 德“、奢谈文明、压抑自己的人性,以至形成近于被阉割过的寺宦观念已(4)作品的深刻之处在于,批判达士之流自相矛盾的荒唐言行。

42.论述艾青诗歌创作的独特风格。(1)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民族、土地尤其是农村劳动人民的爱,感情真挚深沉;(2)既有”忧郁“的感情色彩和”漂泊的情慷",又充满了对光明的热烈向往、迫求和火一般燃烧的热情;(3)意象鲜明气想象丰富、比喻新鲜」具有诗情画意;(4)以散文式的诗句自由抒写的自由体形式c 全国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现代文学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李大钊等文学革命倡导者文学思想的基本倾向是(D)A.浪漫主义B.自然主义C.现代主义 D.现实主义

2.五四时期复古主义思潮代表人物林纾写的《荆生》是一篇(C)A.黑幕小说B.言情小说C.影射小说 D.讽刺小说 3.冯至参加过的文学社团是(D)A.弥洒社B.莽原社C.未名社D.沉钟社

4.包天笑、徐枕亚、周瘦鹃、李涵秋等所属的文学社团、流派是(D)A.创造社B.新潮社C.新月社D.鸳鸯蝴蝶派 5.中国诗歌会是一个(B)

A.以抗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休 B.以大众化为目标的现实主义诗歌团体 C.以平民化为目标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D.以诗美为目标的现代主义诗歌团体 6.1936年左翼文学界发生了两个口号的论争,两个口号指的是(B)A.抗战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B.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C.国防文学和抗日战争的大众文学 D.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文学 7.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A)

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 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 C.全国革命文艺家的组织 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

8.抗战初期,B提出“与抗战无关的材料,只要真实流畅,也是好的”,引发文学与抗战关系论争的是(B)

A.沈从文B.梁实秋C.朱光潜D.萧 乾

9.似匕首投枪、能以一击致敌于死命,具有这种风格的杂文作家是(C)A.茅盾B.周作人C.鲁迅D.朱自清

10.贯穿《朝花夕拾》全书的人物形象是(C)A.范爱农B.藤野先生C.作者“我” D.长妈妈 11.郭沫若小说的主要创作特色是(D)

A.人物形象鲜明B.结构严谨C.现实主义 D.主情主义 12.下列均属于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是(B)A.台静农、废名、许地山、闻一多 B.周作人、沈雁冰、郑振铎、冰 心 C.郭沫若、叶绍钧、沈雁冰、郑振铎 D.周作人、郁达夫、蒋光慈、徐志摩 13.张资平小说《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表现的基本思想倾向是(C)A.反对种族歧视B.反帝反封建C.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 D.平民主义 14.下列均属于周作人的散文集是(C)

A.《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小河》 B.《自己的园地》、《热风》、《泽泻集》 C.《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谈龙集》D.《雨天的书》、《自己的园地》、《踪迹》 15.徐志摩的诗歌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属于前期的两本诗集是(B)A.《志摩的诗》、《云游》 B.《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 C.《翡冷翠的一夜》、《云游》 D.《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 16.李金发实验象征主义创作方法的诗集是(C)A.《尝试集》B.《红烛》C.《微雨》D.《昨日之歌》

17.在《蚀》三部曲中,曾经怀有教育救国思想的人物是(C)A.静女士B.方罗兰C.张曼青D.王仲昭

18.符合虎妞性格的某一方面的正确表述是(B)

A.愚昧无知B.粗俗刁泼、善玩心计C.固执凶悍 D.自信、自尊 19.《家》的情节主线是(C)

A.觉慧与父辈(克字辈)的冲突 B.觉新对高老太爷的妥协

C.觉慧、觉新、觉民等年青人的命运与封建大家庭的矛盾 D.觉慧与冯乐山的斗争 20.曾树生这个人物出自于(C)A.《雾》B.《第四病室》C.《寒夜》D.《憩园》 21.曹禺剧作《日出》的时代背景是(B)

A.“五四”前后B.30年代初期C.抗战时期 D.大革命时期

22.1936年,被称为“在中国的报告文学上开创了新的记录”的作品是(A)A.夏衍《包身工》B.宋之的《一九三六年春在太原》C.丘东平《第七连》D.范长江《塞上行》

23.1930年初,殷夫将他1929年以前的诗作65首编为诗集,题名为(B)A.《放脚时代的足印》B.《孩儿塔》C.《血字》 D.《我们的诗》 24.沙汀创作的长篇小说是(A)

A.《淘金记》B.《故乡》C.《春明外史》 D.《围城》

25.鲁迅断言“不容于满洲帝国,但我看也因此当然不容于中华民国”的小说是(A)A.萧军《八月的乡村》B.萧红《生死场》C.叶紫《丰收》 D.吴组缃《鸭嘴崂》 26.戴望舒将其1934—1945年间显示诗风变化的25首诗结集,题名为(C)A.《我的记忆》B.《望舒草》C.《灾难的岁月》D.《旧锦囊》 27.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是(C)A.《丈夫》B.《长河》C.《边城》D.《湘西》 28.小说集《传奇》的作者是(D)A.庐隐B.丁玲C.苏青D.张爱玲 29.《种谷记》的作者是(B)

A.欧阳山B.柳青C.孔厥、袁静D.马烽、西戎

30.《漳河水》中克服了好逸恶劳等缺点的妇女是(C)A.荷荷B.苓苓C.紫金英D.荷荷与苓苓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31.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的倡导者是(ACD)A.胡适B.沈雁冰C.陈独秀D.周作人E.郭沫若 32.下列都属于老舍作品中的人物有(AC)

A.虎妞、小福子B.愫芳、祁瑞宣C.祁老人、冠晓荷 D.祥子、杜大心E.杨梦痴、祁瑞宣

33.以下关于曹禺剧作《雷雨》正确的判断是(ABE)A.周朴园是买办资本家的形象

B.《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是蘩漪C.《雷雨》表现了作家的爱国主义思想 D.作家对蘩漪抱有同情E.《雷雨》是30年代有很大影响的一部多幕话剧 34.下列属于讽刺喜剧的剧作有(BDE)

A.《升官图》B.《夜上海》C.《法西斯细菌》 D.《群猴》E.《捉鬼传》 35.以土地革命为题材的小说有(ACD)

A.《邪不压正》B.《荷花淀》C.《暴风骤雨》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E.《高干大》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36.语丝社:①成立于1924年;②以创办《语丝》而得名:③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孙伏园等。

37.“汉园三诗人”: ①三诗人指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②以出版三人诗合集《汉园集》而得名

四、简答题

38.简要评价郭沫若的《女神》集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

①它继胡适{尝试集》后,以全新的内容与形式,打破了旧体诗的表现形式,是新诗奠基之作;

②它以叛逆、创造的精神,启示新诗革命首先是内容革命:

③它表现了作者关于形式绝对自由的主张,创造了多样的自由诗形,在艺术上提供了新鲜经验。

39.简述《野草》的主要艺术特色。

①《野草》多数篇什,以创造象征性形象来表达复杂矛盾的内心感受。作品中的人物和自然景物、故事,多具象征意义。

②构思奇特,多篇写梦,创造了许多奇异怪诞的艺术形象和神秘奇幻的艺术境界。⑧语言精炼形象,具有音乐美与绘画美。

40.简析夏衍话剧《上海屋檐下》的主要思想内容。

①剧本描写了上海寄居屋檐’卜的一群小市民和穷苦知识分子的生活;

②剧本描写了匡复、林志成、杨彩玉三人的情感故事,揭示黑暗社会是造成婚恋家庭悲剧的社会原因;

⑧剧本通过一群人物的不幸命运,对黑暗势力和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了强烈控诉。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41.结合作品,比较分析巴金小说《家》中觉慧与觉新的思想性格。

①觉慧受五四革命思潮与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以改造社会为己任,是那个时代的革命者:觉新虽受革命思潮影响,但他是落伍者,本质上是属于封建家族制度的,无法甩掉家庭包袱而轻装前进。

②觉慧是封建家族的叛逆者,在高家第一个冲出家庭,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觉新作为“长房长孙”,担负着中兴这个家族的重要责任,他是家庭的守护者。

③觉慧幼稚、大胆、热情、敢作敢为;觉新软弱、退让、中庸、委曲求全,在家庭各种矛盾中小心翼翼周旋。

42.联系作品,分析老舍小说《四世同堂》的思想性。①《四世同堂》包括《惶惑》、《偷生》、《饥荒》三部。

②作品对抗日战争期间沦陷区人民苦难生活及其觉醒、斗争作了广泛深刻的反映。

⑧作品是异族侵略者统治下灵肉遭遇折磨的痛史与惶惑、偷生的国民性的恨史。④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抗战的爱国主义与民族气节的悲壮历史。40.简析赵树理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赵树理是蜚声文坛的“农民作家”。他对农民非常熟悉。他的小说真实地反映了解放区农村复杂的阶级矛盾和斗争,表现了农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奴隶变为主人的历史性变化,揭露了农村工作中的各种问题,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农村人物形象,尤其是各类农民的形象。赵树理的小说以广大农民为对象,尊重农民的审美习惯,注意吸收中国传统民间文艺表现手法,熟练地运用农民群众语言。在表现农村生活方面,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格、地方色彩和泥土气息。因此,他的小说,在当时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拥有很多读者。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写社会大变革中的农村、农民,这是赵树理的独特风格,是赵树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赵树理的创作特色影响了山西一批作家,如马烽、西戎、孙谦、束为等,被称为“山药蛋派”。

五、论述题

41.试论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及鲁迅批判精神胜利法的重大社会意义。

答:鲁迅小说《阿Q正传》是一部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品,它深刻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面.貌,批判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尖锐地提出了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农民问题。作品表明:只有通过强有力的思想启蒙,打碎农民精神上的枷锁,才能使他们真正走向反抗和斗争的道路。

小说的主人公阿Q生活在辛亥革命时期阶级矛盾非常尖锐、阶级对立十分严重的一个江南农村未庄,是一个极其贫闲的流浪雇农,也沾染了一些流氓无产者的习气,即鲁迅所说的“沾u『些游手之徒的狡猾”。他无家无业,无亲无故,借住在一个土谷祠里.靠着给人做短工维持生活。阿Q的社会地位也非常低,连准确的姓氏都不可考,地主赵太爷竟然可以不许他姓赵,并且给了他一记耳光。未庄的人平时谁也不注意阿Q,只在活儿忙的时候才记起他这个廉价劳动力来。人们对阿Q可以随便嘲弄,使他的人格受到难以容忍的伤害。然而可悲的是,这样一个被侮辱被损害者.却似乎并无真正的愁苦,倒反而总是那么达观和得意。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阿Q虽然很不幸.但在他身上却束缚着一种可怕的精神枷锁.那便是精神胜利法(即阿Q主义或者叫阿Q相)。

(1)自欺欺人、自我安慰。其特点是用从幻想中求得胜利、从精神上战胜对方的方法来消除耻辱,取得安慰。因此,所谓精神胜利法,实质上乃是一种奴隶主义和失败主义的表现。比如阿Q虽然用“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世界真不像样”来解脱被人揪住辫子在墙壁上碰了四五个响头的难堪的局面,虽然在赌赢的一堆洋钱被抢走后用自打耳光而以为是打别人的耳光的“转败为胜”的办法米“战胜”对方,但是,这一切并不能掩盖他实际上处处是一个失败者。尤为令人吃惊的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发展到极致时,竟由“怒目而视”变成了“你还不配”,以丑骄人。

(2)爱面子、讳疾忌医,不敢正视自己的弱点和缺点。他连身上的虱子不如王胡多电觉得“大失体统”。他很自尊,可偏偏头上有几个癞疮疤,因而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阿Q既自尊自大而又最能自轻自贱,这两种对立的东西在他身上奇怪地统一着;当被人扭住黄辫子,形势于自己很不利时,他可以大胆承认:“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 还不放么”?但不到卜秒钟,阿Q又觉得仍是心满意足和得胜了:因为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自轻自贱的人;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一个”,而状元不也是“第一个”么?这是何等荒唐的阿Q式的逻辑!

(3)阿Q还欺善怕恶,怕强欺弱。他遭到失败后往往不敢向真正的敌手作斗争,比如被赵太爷打了耳

光.他不敢抗议;换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他也不敢抗争。却转而向弱小者去报复。他的调笑小尼姑、与王胡以及小D的打架,都是他怕强欺弱的典型表现。

(4)此外,阿Q还十分麻木、健忘,特别是对于被压迫被损害的麻木、健忘。他的糊涂和麻木可以说基本上贯穿了一生,如画圆圈时的思想状态.以及游街时竟因没唱几句戏而“很羞愧自己没志气”等等?都是精神极端麻木的突出表现。阿Q还患有一种对于被压迫被损害的惊人的健忘症。他经常这样:在生活中受了侮辱,以“你算是什么东西”等“妙”法“战胜”怨敌之后,便愉快地跑到酒店里喝几碗酒,和别人调笑一通,l3角一番.“得胜”后,就愉快地回到土谷祠.放倒头睡着了。挨他一向瞧不起的“假洋鬼子”的打,是多么大的屈辱!但“幸而拍拍的响了之后。于他倒似乎完结了一件事,反而觉得轻松些,„„他慢慢地走,将到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这种惊人的健忘症,使得他老是处于被侮辱中而不自觉。至于他认为“女人是害人的东西”,对“男女之大防”非常严以及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等,则都是封建道德观念的遗毒的具体表现。

以上就是阿Q性格的基本特征.阿Q主义的一些主要冈素。但是,在阿Q身上除了阿Q主义之外。还在某种程度上显示着劳动者的对压迫者的仇恨心理和要求改变不幸命运的愿望,当辛亥革命的风暴掀起时,阿Q甚至被革命所吸引,接近和要求参加革命。尽管阿Q对革命的理解荒唐可笑?只是一种“阿Q式”的革命,但是,他对于改变不幸命运的愿望却是热烈而真诚的。因此,阿Q的阿Q性和革命要求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我们理解阿Q这一艺术典型的思想性格时不能忽视的。

阿Q主义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精神病态.鲁迅对它的解剖意在批判整个旧社会,小说的谴责对象广泛涉及各个阶级、各个阶层。几年来,阿Q精神已经成为一切自欺欺人、因循守旧的腐朽思想的通用名词,人们常常用它来讽刺敌人和批评群众中的落后现象。今天,阿Q所生活的时代和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是.这个形象至今仍具有现实教育意义,能鞭策我们进一步向旧思想的残余影响进行坚决斗争。

42.分析《寒夜》的思想内容。

答:《寒夜》通过对抗战时期国统区重庆一个家庭中三个小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和悲剧命运的捕写,表达了“控诉旧社会、控诉旧制度”、“宣判旧社会、旧制度死刑”的主题。

(1)这已不是封建性的家庭,而是由共同理想和爱情结合起来的新型小家庭。这个小家庭的破裂?主要原因是社会,是抗战时期国统区统治下的现实。

(2)小说的主人公汪文宣、曾树生是大学同学.毕业时都怀抱着改造社会的理想,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相爱而结合,有了一个孩子。但是,抗战时国统区的现实,粉碎了他们的理想美梦。为了生活,汪文宣在一个图书公司里做小公务员,整天埋首做校对工作。曾树生凭美貌做了银行的“花瓶”。菲薄的薪水,贫困的生活,庸俗势利的社会,仰人鼻息的环境,使汪文宣,曾树生年轻有为的性格发生扭曲。汪文宣善良而懦弱无能,虽勤劳认真做事而仍受轻视,因正派不善巴结而心情郁结。家庭少有欢乐。汪文宣母亲的到来加剧了家庭的危机。母亲是个旧式妇女,爱儿子.看不惯不喜欢媳妇。婆媳经常不和吵架,使得夹板丈夫左有为难。汪文宣在单位受气,在家里又两面受气,终于肺病发作。小说细致地描写了这三个小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汪母为儿子有自我牺牲精神,但不是个好婆母。她虽是婆婆,但在家里像老妈子似的做家务。她看不起媳妇的职业,但不得不间问接用媳妇的钱。这使她心里很不平衡。她像阿Q似的得意而残忍地说媳妇“你不过是我儿子的姘头.我是拿花轿接来的。”(汪文宣和曾树生结合时,汪文宣以新派青年的观念,反对举行结婚仪式)这严重伤害了曾树生。曾树生虽然深爱着汪文宣,但她无法忍受丈夫毫无生气的生活方式。无法忍受婆母的恶意中伤,无法忍受死气沉沉令人压抑常常为琐事争吵的家庭。她健康漂亮,追求自由和幸福。银行的上司追求她。要凋她一起到兰州分行工作。她经过激烈的道德抉择和感情

折磨,选择了离开生病的丈夫改变生活方式的道路。她没有像传统妇女那样为这个毫无希望的家庭作牺牲,而是靠自己选择来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和价值。曾树生具有一种反传统道德、重自我的新型现代女性的道德特征。

5.中国哲学史试题与答案 篇五

整理人:王宰相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一.填空题:(15分)1.鲧禹治水的神话记载在典籍《山海经》中。2.“《春秋》三传”包括《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3.按音乐标准,把《诗经》三百零五篇划分为风、雅、颂三类。4.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之说。5.中国古代第一篇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春秋》。6.中国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

7.记载战国史实又分国记事的史书是《战国策》。8.被人称为“八斗”之才的诗人是 曹植。

9.正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10.“三曹”是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

11.左思的代表作是《咏史》八首。左思的辞赋,名气最大的是《三都赋》,洛阳纸贵。

12.谢朓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是永明体的旗帜,是齐梁诗坛的“首杰”和“冠冕”。

13.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14.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15.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汉初期冯衍的《显志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二.名词解释:(20分)

1.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2.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简单地说,赋就是把诗人的情志或引用对象铺陈直叙出来;比就是比喻;兴就是起兴、发端,一般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它可以跟诗歌所抒发的情思有关,也可以无关。赋比兴后来成为我国诗歌创作的一种基本手法。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载于萧统编的《文选》,因作者佚名,时代莫辨,风格相近,萧统泛题为“古诗”。诗非一人一时之作,作者是中下层文人,创作时代为东汉末年的桓帝、灵帝之世,思想内容呈现出复杂的时代特点,都带有生命意识觉醒后的感伤色彩。艺术上浑然天成,言近旨远,语短情长,耐人寻味。是汉代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4.“正始文学”:正始为魏废帝曹芳的年号(240—249)。正始文学以阮籍、嵇康为代表,发生在魏晋交替之际。因为处于黑暗恐怖的政治统治中,又加上玄风正盛,这些文学作品中没有了建安文学反映人民疾苦和建功立业的内容,也没有了建安文学慷慨奋发的进取精神,多表现否定现实、韬晦遗世的消极反抗思想,散文多旁敲侧击,诗歌多用比兴象征,正始诗风曲折含浑。但正始文学的基本倾向是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反抗,这在基本精神上与建安文学是一致的。5.五言诗:《诗经》少数诗章已出现半章或全章五言的诗句。春秋末到战国期间,民歌中也偶见五言的形式。西汉时期的一些歌谣和乐府诗歌,五言的成分很大。到东汉,乐府诗歌里就出现了成熟的五言诗,如《陌上桑》、《十五从军征》。有作者可考且信实的五言诗,最早是东汉前期应亨的《赠四王冠诗》,班固的《咏史》,但质木无文。班固之后,文人五言诗渐渐增多,如张衡《同声歌》、秦嘉《赠妇诗》三首,标志着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左传》的文学特色:

一、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文学性的的剪裁,指其既叙述了历史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蕴含意趣,极少枯燥乏味的流水账式的史事记述。历史事件故事化、情节化,是说其在叙述史事时,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及彼此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带有小说、戏剧色彩。如《郑伯克段于鄢》。

二、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左传》在体例上虽不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但其在叙写历史事件时却十分注重人物的刻画。并且不仅能够写出某人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点,而且注意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侧面,有的甚至可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三、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①《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

② 还表现在它简洁生动地描绘战争场面。

③《左传》叙事或写人物,运用了许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

四、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烛之武退秦师》。2.简述《庄子》的寓言特色:

描述了形形色色、异彩纷呈的艺术形象,寄寓了深刻的思想和深沉的感情。

一、奇幻谲诡的想象。《庄子》的想象奇幻,夸张,出人意表,变化莫测。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二、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往往以很少的笔墨,就能写出人物鲜明的形神特征。如:藐姑射之山,神人居焉„„(《逍遥游》)。

三、细腻逼真的描写。一些具体的形象描绘,有非常细腻逼真的“工笔”。如《齐物论》写风之千变万化的声音,无不穷形尽相,极尽描摹之能事。

四、谐趣和讥刺横生。谐趣、讥刺,往往连珠并玉,难分彼此。如《秋水》“鸱得腐鼠”。3.简述先秦历史散文影响:

一.奠定了古代叙事文学的形式与格式。二.形成了基本的人物描写方法。

三.成为后世文学的创作素材,注重教化 4.简述汉大赋的特点:(1)篇幅较长,结构宏大,一般都在千字以上。(2)善于用铺陈、夸张的手法,富丽的辞藻。

(3)侧重铺写宫苑、京都、宫殿、山川等壮丽事物,帝王的政治、军事、祭祀等重大活动,以及帝王贵族声色犬马、畋猎驰逐等生活。

(4)主旨则既美且刺。其效果往往是“劝百讽一”。

(5)多采用主客问答式,赋文一般由序、正文(主客彼此夸耀)、结尾(往往以一方向另一方诚服作结)。序和结尾一般用散文,正文以韵文为主。5.论述东汉辞赋的发展演变

①东汉赋创作大势。

仍有骚体和赋体之分。骚体抒情意味浓厚。赋体创作则呈明显变化。初期赋家继承前汉赋风,以京都为题材,创作铺张扬厉的大赋,如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东汉中期以后,以张衡《归田赋》为发端,赋体创作向贴近现实人生、篇幅短小和抒情言志的方向发展。

②班彪《北征赋》。

模仿前汉刘歆《遂初赋》,结构笔法、思想情感都相似。

③冯衍《显志赋》。

是他免官回归故里后所作,受屈原影响较大。

④蔡邕《述行赋》。

记述途中所见,借古抒今,抒发郁愤不平之情。前半吊古,后半伤今,层次清晰而意图明确。

⑤班固《两都赋》。

题材上着重写京都,谋篇布局上极大加强了设喻劝导的篇幅。但还有模仿司马相如的显著痕迹。

⑥张衡《二京赋》。

所表达的某些思想更切近现实。谋篇立意模仿班固《两都赋》。但规模、容量和篇幅都超过前人,成为汉代京都赋的极致,是汉代大赋的绝响。

⑦赵壹《刺世嫉邪赋》。

激烈抨击时政,直抒愤激情感,毫不掩饰。6.简述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一、叙事成分相对增多,许多民歌都有情节,有的还描写了人物形象。

1.在叙述和抒情中插入情节,如《东门行》写贫民男子与妻子的争论过程。再如《陌上桑》写秦罗敷与太守的一段对话,就是理想化的情节。

2.汉乐府民歌写人物最为成功的,当属《陌上桑》。它写秦罗敷的美貌,先是描写其梳妆打扮,接着写他人见到罗敷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写罗敷之美,始终没有直接、正面的描写,而罗敷之美呼之欲出。

二、汉乐府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述胸臆的作品,如《东门行》;也善于以比兴、描写的手法抒情。如《上邪》罗列五种不可能发生的自然现象。《十五从军征》全诗都是叙述和描写,而处处充满孤苦悲凄之情。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汉乐府以杂言和五言为主,由杂言渐趋五言,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了重要作用。汉乐府民歌的语言质朴浅白,往往使用口语,虽浅平直白,但富于表现力。

7.简述魏晋南北朝小说志怪志人小说 兴盛原因:

(一)、社会的**与宗教迷信的盛行

(二)、人民的困苦与寻求安康的愿望

(三)、玄学的风行与品评人物的清议 志怪小说的思想内容

1、鞭挞统治阶级的凶恶残暴,表现人民的反抗斗争

2、反映人民群众在战乱中的不幸遭遇,表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揭露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反映青年男女的反抗精神和生死不渝的爱情

4、反映不怕鬼神、敢于斗妖的精神

5、记录和保存了一些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

只怪小说分类:地理博物;鬼怪神异;佛法灵异。干宝《搜神记》。志人小说分类:笑话;野史;逸闻轶事。刘义庆《世说新语》。四.论述题:(15分)

1.论述谢眺诗歌的艺术成就。

(1)新体诗(永明体)的出现是诗歌发展的必然,也是诗歌发展的必然要求。魏晋以后,诗歌向美文发展,要求的辞采、用典等都业已具备,但需要音律的配合,永明体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

(2)永明声律说为齐梁诗歌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贡献。因为规定诗歌语言的声韵声调,使诗歌具有谐美的音乐性,使诗人能有意识地掌握运用声律,增强艺术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进步意义。同时,它的出现也为唐代近代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

谢眺诗歌的主要特色是:情思明净潇散,意象清新明丽,语言明白流畅,声韵流丽和谐。从情思方面言,小谢因为感情单纯,所以因物色感发而或喜或悲时,较为明朗外露。在他的诗中常常可以感受到一种纯净如竹露如风荷如月色如流泉般的情思流动,如《观朝雨》写晨起观雨引发的一份归隐情思,心境在空朦潇洒的朝雨中何等的平静,一切都好象在潇潇雨雾中净化了。

二、小谢诗意象创造也清新明丽,大多落尽华饰,有一种天然韵味。尤其在山水描写方面,大谢在意象创造上颇多着意,较多客观描写。而小谢诗中的意象,则带者更多心象的性质,把景物提纯得与他的心绪一致起来。因之,他创造的意象十分省净明快,如《之宣城出新浦向板桥》“天际识归舟,云中辩江树。”

三、小谢诗语言流畅明白,去除任何晦涩的文字和赘典。有的甚至完全接近口语。

四、革除了以往山水诗的玄思哲理。2.论述《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一、言有尽而意无穷,是《古诗十九首》最鲜明的特点。如《行行重行行》。言有尽而意无穷形成的原因:

1.抒写的情感具有普遍性,容易引起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表达情感采取含蓄摸棱的表达方式。

3.使用比兴手法。

二、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感情诚挚,写境用语好象都是信手拈来。如《涉江采芙蓉》。

三、描写的景物、情境非常切合,能够形成情景交融的境界。如《去者日已疏》。

1.以白描手法,写出门所见的景象:荒凉的坟墓,悲鸣的白杨。(《去者日已疏》)。

2.比兴手法的运用,如《迢迢牵牛星》。:

3.以象征手法创造圆融艺术境界,如《西北有高楼》。

四、语言浅近自然,却又极为精练准确,如《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写相思令人憔悴。较多使用叠字,如《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这些叠字生动传神,增加了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

3.论述《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

《史记》众多成功人物的塑造,得力于司马迁极富表现力的描写手法。主要有下述几点: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史记》写人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的知人善任,雄才大略,以及得天下后仁爱保民、稳固政权的政绩等等,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风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他人物的传记中表现。

《史记》“互见法”的使用,既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司马迁也善于在同一篇传记中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同时写出其性格的复杂性。如《李将军列传》。

二、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

司马迁善于使用对比衬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不同篇章人物的对比,也有一篇之内人物之间的对比;有并列对比,也有正反对比。如《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年轻气盛、好勇斗狠的项羽,与世故老成的刘邦形成鲜明的对比。

还描写一些次要人物,形成对主要人物的比衬。如《项羽本纪》中老谋深算而坚忍的范增之与简单直率又卤莽的项羽。

三、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

描写紧张激烈的环境和场面,把人物置入尖锐的矛盾冲突之中去塑造。如《项羽本纪》的“鸿门宴”中项羽的优柔寡断,范增的阴鸷远见,刘邦的智诈狡猾,张良的善于谋划,樊哙的勇猛机智,以及项伯的温和憨愚,都在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得到鲜明的表现。

四、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以富于表现力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李将军列传》中李广杀霸陵尉的细节。(《项羽本纪》写霸王悲歌别姬。)

也有以简单的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它或是通过人物独白,或是以他人的语言,或是由作者直接点拨,披露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李斯列传》、《吕太后本纪》。)

五、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人物语言描写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神情风貌。如“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胆,可以想见项羽的强悍卤直:“大丈夫当如此也”,委婉曲折,写出了刘邦的贪婪狡诈。

《史记》的人物对话,也有不少能够传达人物性格者。

总之,《史记》不只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历史巨著,更以其人物传记的卓越文学成就,成为文学史上史传散文的典范,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的价值,恰如鲁迅所说,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4.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一、抒情与写实的统一。《诗经》305篇,基本是抒情诗和叙事诗,而以抒情诗占多数,真实率直的抒情,和情感化的叙事,是《诗经》在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1.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比如社会政治诗,作者往往是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去感受生活、表达爱憎。

2.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表达相思,就直说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关雎》)。抒发男女爱情坦言以陈,毫无掩饰。表达社会政治情感的诗作也是如此,如《秦风·黄鸟》抒发民众对秦穆公殉葬车氏三子的愤慨,反复咏唱:“彼苍者天!歼我良人”。

3.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感情。如《七月》叙述农夫一年四季辛勤繁忙的劳作,内里却涌动着一股浓郁的不平之气。

二、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方法。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①直接叙事的如:《七月》。②直接刻画描写如:《溱洧》先勾勒春日和煦的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③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的大多数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A.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B.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①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②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在起韵。

三、形式和语言方面的几个特点。

1.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所谓重章,并不是把完全相同的字句再罗列一遍,而是改变或替换一些字词后的复唱。词虽变而意义相同,如《关雎》的最后两章。《诗经》中这类同义复沓的重章之歌较多,其回环往复的咏唱,加强了抒情效果。②改变字词后使诗章间形成意义上的层递关系,如《黍离》,清人方玉润赏评道:“三章只换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徊无限”,就是指它层递深入的特点。这类诗在《诗经》中也有一定数量。

2.《诗经》以四言为基本句式,但在四言的基本句型下,又参差变化,比较灵活,如《伐檀》“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这种不拘四言、长短自如的句式,有浓厚的民歌风味。

3.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4.语言很有特色。①词汇丰富; ②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

②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赋、比、兴与风、雅、颂合称为“六诗”或“六义”。后人把赋、比、兴从“六诗”或“六义”中剥离出来,认定为《诗经》的表现方式。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是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A.直接叙事的,如:大部分《颂》诗,《大雅》中的史诗,《小雅》中的宴饮诗,以及《国风》中的《七月》、《氓》等等,往往在叙事中熔铸着情感,“叙物以言情”。

B.直接刻画描写的,如《芣苢》、《十亩之间》,只是平实客观的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情感自然见出。又如:《溱洧》以春日为背景,继而特写一对恋人相约游玩的对话,最后又转向青年男女踏春游戏热闹场面的描写。从场外旁观的视角,客观记录所见,而温馨喜悦之情自然流出。

C.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社会政治诗、情爱诗中的大多数都是如此。

2.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A.修辞意义上的手法,是《诗经》中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如《卫风·硕人》中连用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

B.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魏风·硕鼠》用借喻手法,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

3.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A.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的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伏彼起的水鸟的和鸣,比喻青年男女的求偶。这一类兴,都和比难以截然区分。

B.兴与诗歌情思不相关的,则往往只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在起韵。

6.哲学与人生试题(标准答案) 篇六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

1、孔子“因材施教”的哲学依据是:(C)A

唯心主义哲学

B

普遍联系的哲学

C

一切从实际出发

D、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2、“一叶知秋”是运用(C)的结果。

A、发散思维

B、原点思维

C、联动思维

D、逆向思维

3、“窥一斑而知全豹是(B)的例子。

A、发散思维

B、联动思维

C、原点思维

D、逆向思维

4、下列各项正确的是(D)。

A、历史事件有重复性

B、历史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不可重复的 C、历史现象是独一无二的D、历史必然性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5、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确立目标、开展行动,都需要明确(C)所在。

A、国家利益

B、集体利益

C、自己的利益

D、他人的利益

6、关于个人理想错误的是(A)。

A、有主观性

B、有个体差异性

C、有实现可能性

D、有超越性

7、人的本质是(D)A、人的自然属性即食欲、情欲、求生欲

B、自私就是人的本质 C、追求自由

D、社会关系的总和

8、不少农民“跟风种地”,去年市场什么品种走俏,今年就种什么品种,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跟风种地”的失败,从哲学上看,是因为他们没有:(A)

A.从变化发展着的实际出发 B.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C.坚持一分为二的原则 D.坚持普遍联系的原则

9、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B)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10、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孙来燕9月16日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表示,”嫦娥一号”已经进入到西昌卫星发射场,预计于10月中下旬发射升空。人类能够发射探月卫星,说明了:(B)①规律是客观的 ②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③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人们可以摆脱规律的束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1、2007年9月13日,国家预防腐败局成立新闻发布会暨揭牌仪式在监察部举行。事实证明,加大预防,防患于未然,无疑是成本较低、效果更好的反腐败措施。成立国家预防腐败局,就是有效开展预防腐败工作的需要。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C)A.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只要推出新举措,就能彻底解决腐败问题

C.要把握事物间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D.国家相关部门认真行使国家职能有利于反腐败工作取得实效

12、老子的“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幻想人民永远定居在一个闭塞的小天地里,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生活。这一构想与陶园明的“世外桃园”都不可能实现,是因为:(B)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永恒不变的 D.事物的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13、关于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说法错误的是(C):

①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为判断标准 ②以事物力量的强弱为标准

③看事物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有没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④从事物的名称、旗号去判断

A.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夜半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描写乡村夜景的名句。写景状物最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否则就会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这说明:(B)A.矛盾特殊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外在原因 B.正确地认识事物离不开对事物矛盾特殊性的分析 C.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D.成功地改造世界就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5、在雅典举行的第28届奥运会比赛中,李婷和孙甜甜的完美配合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由衷喝彩,这喝彩也是其最终夺得金牌的因素之一。这说明:(C)A.人们的立场不同,对事物的认识就不同

B.只有优化各部分之间的结构,才能获得最大整体效能 C.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D.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和动力

16、《孙子兵法》曰:“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已者也。”这段话是说:处处防备,就是处处兵力薄弱。敌人兵力所以少,是由于处处防备的结果;我方兵力所以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我的结果。这段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A)①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关键问题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全面看问题往往一事无成

④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①③

17、“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及贵。”(《史记·货殖列传》)这句话体现了哲学道理是:(A)A.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B.量变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 C.事物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统一 D.事物是在曲折中发展的

18、实现我国中部崛起战略,重要的是充分利用中部地区在区位、资源和发展时机方面的后发优势,汲取经验。扬长避短,走出一条有中部自己特色的协调发展之路。材料体现了哪些哲理:(A)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③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④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冥王星是1930年由美国人汤博发现的,这在当时的观测条件下是了不起的。但随着人们研究水平的提高,天文学家认为冥王星不符合太阳行星的标准,故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投票决定降为“矮行星”。冥王星降级一事表明:(B)A.权威机构能够改变天体的属性

B.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C.符合大多数人意志的结论就是真理

D.自然界的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0、《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推动力是活生生的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任何理论创新都难以成功。这是因为:(B)A.理论创新必须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

C.理论创新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

D.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能推进理论创新 21、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在 本次大会上首次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之所以要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是因为:(C)A.正确的认识高于实践

B.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实践,是正确的认识 C.正确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

22、中国水利水电工程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张光斗,六十多年来,在水利水电工程教育、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的、系统的、创造性的贡献。他在给女儿的一封信中写道:“人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后人造福。我一生为此努力,但贡献不大。“张光斗的事迹表明:(D)A.人生是否有价值,只能从人自身得到说明

B.物质贡献比精神贡献更重要

C.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很难实现统一

D.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3、“理想好比泥土中生长出来的花,它虽生长在泥土中,但又不是泥土。”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C)A.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

B.理想是美丽的,现实是丑恶的

C.理想来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

D.理想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4、没有望远镜,伽利略不能发现银河系;没有显微镜,就不会有后来的细胞学说;没有强大推动力的火箭发动机,也就没有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这段话是说:(D)A.社会历史是由杰出人物创造的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自己岗位上埋头苦干 C.实现人生价值要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25、2006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对陈良宇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2006年12月23日,中共中央决定对杜世成的问题立案调查。中央一再强调,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常修为政之德,党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体现的哲理有:(B)A.实践决定认识

B.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加强对主观世界的改造 C.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决定事物的发展

D.党员干部要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26、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A、量力而行 B、听天由命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27 我国战国后期的成都平原,洪水泛滥吞没良田,十年九不收。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实说明(B)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 ,直到变害为利 B、人们能够自觉地认识事物的规律,从而指导自己的行动 C、规律隐藏在事物内部,人类智慧不很难企及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8、在对待人际关系上,积极的态度表现为(D)

①合作 ②接纳 ③和睦 ④和谐 ⑤排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29.为防止雷雨对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的影响,北京市气象部门从闭幕式当日14时起,启用8架次飞机分别进行催化消云作业,有效解除了北京境内的险情。这说明(C)。

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受限制的 B.人可以任意改变和废除自然规律 C.人可以认识、利用自然规律 D.人可以创造自然规律

30.下列不符合对待挫折和逆境的要求的是(D)

A.要以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和逆境

B.要正确看待过去,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C.要有坚定的信念

D.要求我们要消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和逆境 31.下列不属于的是益友表现的是(D)

A.正直的人 B.诚信的人

C.见闻广博的人 D.好背后诋毁人的人

32、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以下关系特征(D)

①平等互处 ②宽松的人际环境 ③友善和关爱 ④相互真诚信任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3.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一诗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体现了(C)。

A.人是无法真正认识事物的B.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幻的

C.人的主观认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D.客观条件不能限制主观认识 34.“拔苗助长” 的错误主要在于:(D)

A、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作用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C、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35、下列运动观错误的是(C)。

A.物质是运动的B.运动是绝对的

C.运动是相对的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36、“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C)

A、事物是运动的 B、事物是变法发展的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D、规律是可以认识的

37、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诗中写道:“陈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C)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D、事物内部的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原因

38、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一望无际的大海,那么挫折则是一朵骤然翻起的浪花;如果说人生是湛蓝的天空,那么失意则是一片漂浮的白云。运用辩证法观点看这首小诗,我们领悟到(B)A、矛盾着的两个方面相反相成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C、部分影响着整体,制约着整体功能的发挥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9、地震是对人类生存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地球上每年仅7级以上的大地震就有十几次。打开一幅地震分布图,可以看到,历史上的地震发生地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集中在某几个地带上。如果把这些地震带再与地质构造图做一比较,就不难发现它与地壳的断层带关系特别密切。这说明(A)。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认识客观规律

③规律是主观的,确定不移的 ④客观规律依赖于意识的发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0、计算机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益的信息,也带来了许多毫无价值的信息,甚至传播一些有悖社会道德的信息,这启示我们(A)

A、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B、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

C、要重视事物的变化

D、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41、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A)

A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B物质决定意识 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客观决定主观,主观反映客观

42、《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C)

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43、新事物是指(D)

A、最强大、发展最快的事物

B、最新出现、又有最新的形式的事物 C、最新出现,又最受欢迎的事物

D、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44、“欲速则不达”说明(A)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B、要取得事业成功,必须按常规办事 C、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D、要提高办事效率,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多选题

45、同自然规律一样,社会发展规律也具有(BCD)。

A、创造性

B、客观性

C、重复性

D、普遍性

46、历史规律的特点(ABC)。

A、形成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

B、通过人的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才能体现出来 C、主要表现为统计规律

D、具有主观性

47、生产力是

(ABD)。

A、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B、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C、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D、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要素

48、理想是人们(ABCD),体现着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A、在实践中形成的 B、同奋斗目标相联系 C、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D、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49、社会理想的特点(ACD)。

A、有整体性

B、有超越性

C、有阶段性

D、有客观性 50、人是以(BCD)求得生存和发展。

A、生理的适应

B、交往活动

C、社会关系

D、生产力

51、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BCD)。

A、社会的每一个成员的发展

B、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C、人的各方面发展条件在相互促进中实现和谐的整体发展

D、包括人的活动尤其是劳动自由展开、人的社会关系全面丰富、人的生活丰富多彩、人的素质全面提高

三、判断题(10分)

(×)

1、现象是一般的、抽象的、同一的东西。(×)

2、本质是表现在外部的、可以被人们的感官直接感知。(√)

3、现象具有多变、易逝的特点。

(√)

4、现象上的一致并不说明本质相同,同样是微笑有的发自内心有的出于客套。

(×)

5、现象决定本质。(√)

6、本质决定现象。

(×)

7、真相是客观的现象,假象和错觉由主观的幻想和臆想造成。

(√)

8、假象也是事物本质的表现。

(×)

9、错觉是以虚假的、歪曲的、否定的形式反映事物本质的现象。

(×)

10、“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是一种错觉。(×)

11、科学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等方法。

(×)

12、科学思维方法就是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也要遵循科学思维方法的要求,所以没有必要把二者分开。

(√)

13、科学思维方法不同于辩证思维方法,但它包含了辩证思维方法。

(×)

14、社会历史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构成的,所以它就是人的动机、目的决定的。

(×)

15、事物的发展是由必然性引起的,因而完全可以忽视偶然性。

(×)

16、个人理想等于个人奋斗。

(√)

17、意志的实质在于执行决定、克服困难、实现目的。(√)

18、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原因不在人的自然本性而在社会关系。

(√)

19、人的本质随着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20、个人利益等于个人主义。

四、简答题

1、怎样坚持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答:一)维护个人的正当权益。个人对自身利益的正当追求,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基本保证,也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基本动力。

二)反对损人利己。如果自己的利益是通过侵占、牺牲他人的利益来实现的,不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会使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失去信心,最终损人又害己。

三)关爱他人、服务社会。个人要想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己的正当权益,首先需要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2、个性自由的特点。

答:一)个性自由的人,对自己的行为、自己的选择,拥有清醒的自觉,不是本能、盲目、无目的地行动,二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二)个性自由的人,能够客观地了解、支配并控制外部条件,自觉地掌握和利用外部条件为自己服务;

三)个性自由的人,是生活中真正的主人,能够自主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只有自主的人才可能是真正有个性的人。

3: 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关系。

答:一)社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社会理想指引着个人理想的基本方向。

二)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基础,个人理想体现社会理想。

三)把个人理想等同于个人奋斗,一切以个人为中心,那么不仅他的人生价值取向是错误的,而且这种追求因为脱离了国家、民族和时代的需要,往往也是难以实现的。

4、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要使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更加自觉地坚持求真务实精神,更加自觉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加自觉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要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要坚持群众路线?(8分)

答: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因此,必须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②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是我们正确认识事 物的立足点,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是坚持正确价值取向的依据。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同时又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群众的实践,才能保证领导决策主观符合客观,才能落实、检验和完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5、材料一:淮河流域一次次的污水事故让下游的众多养殖户血本无归,倾家荡产;因造纸厂排污的影响,河南新乡三王庄村地下水污染严重,数千名村民饮水困难„„近年来,因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指标导致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社会矛盾正不断加剧。

材料二:由于治理污染可能影响GDP的的增长,进而可能影响政绩考核,一些地方宁要经济“畸形繁荣”,不要健康发展,造成环境监管失控。在地方保护主义的作用下,许多环保问题久拖不决。

材料三:随着群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一些污染企业开始转移。某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基于强烈的发展愿望,仍在重蹈覆辙,为了追求短期利益,甚至不惜出台种种优惠政策,吸引“三高”(高耗能、高耗水及高污染)企业。对此,有关专家指出,污染项目的转移埋下了环保冲突的隐患,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在新的地方重新爆发。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观点,说明应如何认识环保冲突事件的频发。

答:①环保冲突事件频发是一些地方违背科学发展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恶果。②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许多环保事件久拖不决,既因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更因政府外在监管的缺失。③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群众环保意识的提高体现了一种社会的进步;某些欠发达地区吸引“三高”企业,重蹈覆辙,体现了发展过程中的曲折。④地方政府应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一长远利益的关系,以人为本,及时解决环境隐患;企业要增强创新精神,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保持经济一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6、材料一 2004年7月7日,福建省将乐县暴雨成灾。在6名群众生命受到洪水威胁、危在旦夕的时刻,消防战士郑忠华和他的战友临危受命,奋勇救人。群众得救了,郑忠华却为此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危难见英雄,郑忠华舍己救人的精神和在危难面前大无畏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

材料二 2004年7月13日,福建省将乐县万人空巷,送别他们心中的英雄。2 000多米长的三华路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他们喊着消防战士郑忠华的名字,把鲜花撒向天空,跟随着郑忠华的骨灰,缓缓向前。根据所学的人生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人生观的什么道理?

(2)人们为什么如此敬重郑忠华同志?

(3)我们应怎样像郑忠华那样去创造辉煌的人生?

答:(1)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材料一主要反映了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材料二主要反映了人们对郑忠华的尊重与认可。

(2)主要是因为郑忠华为社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表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人生价值的最主要标志。

7.中国哲学智慧与现代企业文化 篇七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精神

1.道德修养与外在事功相统一的内圣外王之道。内圣, 就是一套道德修养功夫;外王, 就是要让人的道德修养发挥作用。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最高政治理想, 也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追求。它把个人的道德修养与社会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 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道德与政治的统一。

2.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和谐思想主要体现了一种中正、中和、均衡、和合、协调的特征。这是一种承认有矛盾有差别的和谐, 是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 是多样性的统一。

3.阴阳互补、动静互根的辩证思维。中国传统哲学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特征, 具体说有五大思维模式。一是整体思维, 就是以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观点来看待一切事物。二是阴阳思维, 即一切事物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基础。三是象数思维, 就是借助具体的象数认识外界事物, 通过类比、模拟、联想等方式, 阐述事物的深刻道理。四是中庸思维, 就是主张做事不偏不倚, 不走极端;处理问题要执两用中, 考虑周全。五是实用理性思维, 主张为人处事讲实用。

二、中国传统哲学与现代企业文化的结合

悠久灿烂的中国传统哲学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民族心理、意识形态和审美情趣。文化是民族的灵魂, 同样也是企业的灵魂, 凡是长盛不衰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企业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把握以下辩证关系用以对企业文化进行塑造。

1.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我国现代企业文化, 首先要体现中华民族特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兵家和道家思想在许多方面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经营理念、战略思想和管理原则是相符的。儒家尊仁德, 法家严赏罚, 兵家重谋略, 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 都可以给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借鉴。如儒家的“仁义”、“慈爱”、“忠信”、“诚敬”等思想, 可以指导企业家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做人做事, 爱岗敬业, 凝聚企业的向心力, 同时倡导企业的发展应立足于人性之上。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等思想, 主张的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授权的和宽松的管理方式。反之, 如果管理者总是事必躬亲, 最终必然会使自己眼光日渐短浅, 既无法定下心来观察和分析事物, 更无法使自己以超然的决策者身份, 放手让下属去发挥。法家主张“法治”, 反对“人治”, 特别强调管理制度的建设。法家的精神就是要把企业持续经营的基础建立在一套廉明公正的组织规范和平等客观的标准之上。《孙子兵法》所论述的军事领导者所需要的素质即“智、信、仁、勇、严”以及“因事而变和令文齐武”的战术, 可以指引企业培养一批心思细密、管理有方且具有领导艺术的领导者。

2.东方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融合。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企业文化成为培育我国企业文化的重要途径。西方现代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人本精神、科学理性精神、民主精神、自由、平等、人权、法治、市场经济等等, 这些都是全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 是社会进步和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和保障。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 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方面, 存在一些差别。比如, 西方的企业强调“理性”管理, 注重规章制度、管理组织结构、契约、个人奋斗、竞争等的作用。而东方的企业则更强调“人性”的管理, 注重人际关系、资历、群体意识、忠诚、合作等的作用。对此, 中国企业应本着“取长补短、兼收并蓄”的实用理性, 以宽广、包容的心态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点。所以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一方面要积极有效地接受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让自己的思想文化观念体系更适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 要继承、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 进行创造性的现代转化。只有将西方科学管理理论与中国传统哲学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培育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企业精神。

3.共性与个性的和谐。企业文化的共性内容应包括企业的最高目标、共同价值观、道德规范等。企业文化建设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能较好地反映时代特征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企业文化, 应当体现共同理想、集体主义精神、主人翁责任感以及服务奉献精神、科学精神等, 要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这是全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 这是企业文化的共性。但由于企业所属行业、地域环境、历史、体制、员工素质、社会职能、规模大小以及商业模式的不同, 导致企业文化不尽相同, 即企业文化的个性。企业文化的共性和个性是相辅相成的, 企业文化塑造要正确处理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要体现个性特征。企业对自身文化共性与个性的认识与判断,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企业能否长足发展的根本。认清共性, 对于企业来说, 就是找准了立身发展的根本, 而认清个性, 就是找准了差异化发展的竞争之路。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共性有余, 个性不足, 缺乏鲜明的个性。许多企业文化存在口号式、公式化、雷同化、概念化现象, 缺乏鲜明的个性, 不能以通俗形象的语言表达, 过于抽象, 使人不知如何操作, 如“求实、奋斗、团结、创新、拼搏”等文化标语, 失去了企业精神的鲜明个性和特色, 类似于工业企业中标准件的组合。这实质上是所有企业共有的“企业界精神”, 缺乏针对性和企业个性, 不能反映不同行业的独特传统、独特风格和独特追求, 给人留下千篇一律的印象, 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无法构成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个性化原则, 要有特色鲜明的个性特征。企业精神的生命力体现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于拥有自己的个性, 没有个性的企业精神是很难凝聚职工并焕发职工斗志的。企业精神的概括和提炼要富有个性、特色和独具匠新的文化底蕴, 在表达上要体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突出个性, 不求其全, 但求其特的文化魅力。

上一篇:第一学期化学教学计划下一篇:新课堂建设三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