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2024-07-04

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共8篇)

1.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篇一

小学数学“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新授课教学模式初探

宜良县九乡小学:崔旭辉

张富荣

范礼祥

谷小纤

朱天友

龙金所

夏汝明

【摘要】:本文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提出了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新型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新授课教学模式。该模式以建构主义等理论为基本依据,以新课程理念为核心指导,其结构概括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巩固深化,拓展应用——总结回顾,评价反思。该模式充分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开放,思维空间的开放,教学评价的开放,把学生真正摆到了主体位置。【关键词】:教学模式 合作探究 互动生成 小学数学

一、理论依据

当前的教育教学,就数学教学而言,因其传承了中国传统教育的特点,在内容上,更偏重于传授人类己取得的科学知识和经验、技能,而忽视了对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的探索和锻炼;在组织形式上,沿袭了几十年来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以致“整段的时间被铃声打碎,连贯的空间被围墙隔开”,学生在同一片天空中呼吸着一种空气,几年以后成了同一种模子浇铸出来的标准件。如此,数学教育成了单纯的传授而疏远了探索研究,数学学习成了单纯的继承而远离了创新发展,以致人们提到学习使理解为知识的传承,而对探索、研究、创新性学习反而感到陌生。如此种种,长此以往,便有意无意间地实现了教育的“另一种功能”,即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因此,我们选择“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新授课教学模式研究,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

“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教学模式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数学知识为载体,创设问题产生情境,调动学生情、知、意、能各种感官,使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研究探索、合作交

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从中感悟知识,体验成功,获得创造性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实现其智力情感及其它方面的全面发展。

1.“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一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而“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教学能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

2.“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符合小学生的认识特点。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学主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注重向学生提示认知对象内在规律,看重解决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3.“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时,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与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探索的内驱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教学模式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作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提供给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使学生有解释和评价自己思维结果的权利,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功能目标

1.通过创情激趣,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理解和掌握概念、性质、计算公式、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等最基础的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学会认知。

2.让学生通过亲历参与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具有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判断推理等能力,能用数学的眼光、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问难,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

3.发展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探索的精神,使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信息,提高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学会共同生活。

4.充分发挥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三、实现条件

1、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素养。由于“合作探究,互动生成”的课堂是一个开放的课堂,学生的提问具有一定的发散性,因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较高的业务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

2、保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首先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各抒己见,要让学生大胆发言,把学习过程中看到的、想到的和感悟到的(包括解题方法)说出来;其次设计练习时要形式多样,有层次性;最后教师让学生巩固新知识时,要经常进行课堂巡视。一是可以了解学生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二是可以督促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学习,并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师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学习和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新技术、新方法。充分运用现代先进技术精心设计教学课件,使学生在现代技术帮助下理解知识的同时掌握技能和发展能力,使数学教学朝着信息化、网络、多媒体化综合应用的现代化教育方向发展。

四、应用范围

本模式适用于小学数学中、高年级的计算教学、应用题教学及几何形体概念教学的新授课。

五、操作流程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最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根据己有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实际,经过我们研究、探索和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小学数学“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新授课教学的基本模式,其结构为: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一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一巩固深化,拓展应用一总结回顾,评价反思。此模式简单易操作,就是先让学生自己学一学,在小组内交流交流,再把学习情况展示展示,然后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指导指导,最后练习巩固巩固。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合理有效地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主要是引趣、激疑和诱思。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

1.情境创设要以真实性为基本前提。

所创设的情境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数学情境、现实情境二者应不相修。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以创设老师家新买了一处房子,正在装修,但是在铺客厅地板时遇到了难题,老师应该至少要买多大面积的地板?在真实的情景中,学生能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需要数学,学生学习起来津津有味。2.“数学味”是情境创设的本质保证。

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紧扣所要教学的数学知识或技能,创设有“数学味”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达到最佳境界,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统计”时,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六一”儿童节到了,203班要举行联欢会,会上要准备一些水果,选派小红和明明去水果市场购买,他们看到很多水果,小红提出问题:我们应该怎么购买呢?从而引入新课一统计。

3.要以“发展性”作为情境创设的价值导向。

情境的创设,必须选择恰当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情境方式,使情境创设反映儿童熟悉和可以理解的事物,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创设了同学们借书的情景,然后让学生根据借书的情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这样设计,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激发了学习兴趣,从而积极地投入到新知 的探究中。

遵循五个原则:准确性原则;激发性原则;迁移性原则;简捷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这一环节要干净利落,不能拖泥带水,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部分,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习惯,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空间.可分以下几步进行.1、自主探索,小组讨论

针对上一环节创设的问题情景,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活动,形成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

(1)注重过程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创设条件,促进学生学习的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利用己有的知识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图形之间的联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在操作中领悟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从而获取知识,掌握学法。

(2)提供参与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给学生参与活动提供各种机会,使学生在

参与过程中掌握方法。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遇到各种疑问,同时学生的智慧、个性、创新得到展示,学生从探索新知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①提供说话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中,让学生说一说目己拼的组合图形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让学生相互交流小组内计算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学生在说的过程中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提供操作的机会。在教学中应经常让学生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摆一投。折一折。例如,在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组合图形剪一剪,或者画一画,从而找到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教学分数的认识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折一折认识分数的意义。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掌握新知。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精心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充分给予学主独立思考的机会。例如,在教学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时,先让学生回忆国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然后设问:你们认为圆柱体体积与什么条件有关?你们会用什么办法来推导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会利用什么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③提供合作探究的机会。合作探究有利于形成开放、平等、融洽的气氛,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就要求课堂教学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问题的呈现要有利于展开实验、操作、交流等活动。合作探究坚持不搞一言堂,不搞教师奉送答案。代之以小组讨论等方式,主动探索,把静态的知识结论转化为动态的探索过程。提供质疑问难的机会。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可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由教师或让学生解答,或自己解答。实践证明,这种方法较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其积极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指导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①个体自学:个体自学就是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自学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基础、习惯、水平、方式、速度等去圈圈点点、画画写写、想想做做、思思说说,对自己已懂的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同时将不太理解的内容抅画出来,以求协商解答。

②小组学习:在自学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互助作用,学生提出个体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其他学生阐述个人见解,尽量在组内探讨解决。

③全班学习:在个体自学及小组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带动作用,进行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自主评价,达成共识,使每一个合作成员都能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共同达到学习目标。

遵循五个原则:自主性原则;独立性原则;主动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创造性原则。

2、全班交流,形成共识

学生小组讨论的结果,探讨问题的效果如何,需要进行必要的交流.在这里,教师的作用相当于节目主持人,让各小组尽情发表观点,争辩,质询,接受,吸收.在这个过程中,热烈的气氛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体的力量可以促使学生勇敢的阐述观点.学生的辨析,推理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训练和提高.当学生的交流取得一定进展时,教师应该及时加以肯定和表扬,不断引

导学生理解领会知识,掌握方法和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活动的情况,针对交流中存在的问题,作必要的小结性讲解,对学生的研究情况,交流情况,以及问题解决的方法,给予客观评价,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解决此类问题的策略,感受解决问题的愉快.遵循五个原则:启发性原则;冲突性原则;思考性原则;生成性原则,创新性原则。

此环节以15分钟左右为好.(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

马芯兰说:“没有练习就没有能力。”设计具有代表性、层次性、思考性强、应用价值大的习题。强化练习的应用价值,提升习题的教育功能。

练习设计要注意三点:严格控制练习时间,布置限时练习,确保当堂完成。1.练习量要少而精,分层布置,因人而异,不要在量上吓倒学生,让优等生有发挥的余地,学困生也有成功的可能;2.练习形式多样而有趣。有操作的、有思考的、有书面的。3.练习向课外延伸,设计富有个性化的或小组协作完成的长作业(几周或几个月完成)。让练习不再是学生的一种负担,让学生在做练习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遵循五个原则:体验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本环节15分钟左右,根据第二环节的时间适当调整.(四)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作为一节课的终结部分,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收获,对自己进行一下评价,然后教师对学生参与学习的精神状态进

行肯定,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使学生产生获取知识的喜悦,充满后继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可以这样结课:

师:任何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多少度?任何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你能不能推算出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

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能从中发现有趣的规律!

如此结课,既总结了本课的教学内容,又造成了悬念,把课堂延伸到 课外,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益于激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 地探索、发现、创新。

遵循五个原则:目标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引导性原则;简练性原则情趣性原则。

一般控制在3分钟以内.六、操作评价

我们提出的“合作探究,互动生成”新授课教学模式,是以“创境激趣”为关键,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索”为主线展开的多维合作活动。蕴含着以人的发展为宗旨的教学观,以民主为基础的师生观,以自主为手段的方法观,以提高素质为本的质量观的模式特征。实践证明,该模式实现了由单一化向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较好地创设了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形成了学生自主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态势,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两年来,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通过研究,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了。

开展研究后,在教学中注重创设自主探索的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学生的学习由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主动探究。

(二)自主合作探究意识明显增强。

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种自主探究地学习实践活动中,在学习中主动出主意、想办法,解决疑难问题;在许多公众场合,一些以前躲于人后、怕抛头露面、羞于启齿的学生也开始有了探究地欲望、交往的愿望、展示自我的渴望。

(三)自主探究能力明显提高。

在学习过程中,能积极主动地进行各种学法的尝试和探索,并及时作出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反思现状,总结经验教训,进行学法的改进,学习状态的调整,使自己始终处于一种学习的兴奋状态。

(四)自主探究习惯初步养成。

在课题研究中,学生已初步养成积极探索,乐思善辩的习惯。在数学课中,学生能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提出不同的想法;也有的学生常常去寻求一题多解。

(五)能够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合作探究,互动生成”这一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提高了教学教研水平。在教学活动中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世纪呼唤高质量的基础教育,需要千百万的优秀教师,如果观念不更新,因循守旧,数学教学就谈不上改革与发展。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教学要改革,必须首先更新教学观念。如果观念不更新,数学教学改革必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新观念的树立,来自于不断地学习认识的过程。自主探究教育观念深入师心,加快了数学课堂教学素质化进程。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变“灌输式”、“一问一答式”为“启发式”。能在引导上下功夫,重视了基本功训练和自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两年来,我们收益颇多,但困惑也不少。其中主要有:

1、学生合作探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既完成教学任务又保证学生的探究时间。

2、合作探究教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而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是参差不齐的,如何把握探究教学的挑战性和学生实际探究能力之间的关系。

3、如何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如何处理好课堂气氛活跃与“知识目标”落实之间的矛盾。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对以下问题进行重点深入的研究:

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尤其是直面考试,提高考试水平,使课题研究的成果让教师尽快尽多地受惠。

2、充分挖掘、发挥农村小学教育的优势资源来开展自主探索教育。现有的教材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需开发一些校本课程。

3、师资培训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一方面是知识的完善,另一方面是观念上的更新,尤其是要彻底转变在思想中,思维定势上是深埋在潜意识

中的传统的、封闭的教育观念。扩大进行课题研究的骨干教师队伍,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工作,并且鼓励他们在教学中进一步实践,创造出结合学校现状,具有学校特色的课题研究模式。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教”要始终为学生的“学”服务,必须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学生的综合发展。四个环节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可根据授课内容和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及习惯,适当调整,可增可减。力求做到:自主预习到位,展示交流到位,点拨示范到位,练习检测到位。

【参考文献】

[1] 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朱国荣:《学生——数学学习的主人》,载《教学月刊》2003年第6期。[3] 居宏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2010(09):71-72。[4] 张素霞:关于小学数学自主解决问题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09(04):159。

[5]李文林:数学史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篇二

1. 所谓新课导入是指课前充分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 精心设计有趣到位的教学过程,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 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活学生的心智, 启动学生的思维,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

2. 导入的作用: 激发兴趣, 产生学习动机; 引起注意, 迅速集中思维; 铺设桥梁, 衔接新知与旧知; 揭示课题, 体现教学意图;沟通感情, 创设学习情境.

3. 导入的基本原则: 原则上要突出一个“趣”字; . 内容上要突出一个“疑”字; 形式上要突出一个“新”字.

4. 导入的基本方法: 以旧引新导入法;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法; 设疑激趣导入法; 开门见山导入法; 直观演示导入法. 此外, 小学数学常用的还有谜语导入, 歌曲、诗词欣赏导入, 故事导入, 游戏导入, 作业导入, 图片导入、实验操作导入法等形式的导入法.

二、小学数学新授课的有效导入对比分析

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教学案例进行新课导入的对比分析.

1. 导入法 1

( 1) 如图1, 三角形都被遮住了一部分. 只看露着的一个角, 你能确定它们是什么三角形吗?

( 2) 验证每个三角形都有两个锐角甚至是相同的锐角. 一个三角形能否有两个直角 或两个钝 角呢? 为什么呢?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总度数是不是确定的呢?

点评分析: 该导入法是以前一节的课后习题引入的, 属于以旧引新法. 该方法的优点是即复习了前面的相关知识, 又引入了新课, 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 便于学生接受.

2. 导入法 2: 以常见的辅导资料上一道题引入

展示问题: 工人师傅将凹型零件, 如图2 ( 1) , 加工成斜面EC与槽底CD成55°的燕尾槽, 如图2 ( 2 ) 的程序是: 先将垂直的铣刀倾斜35°, 如图2 ( 3) 然后将刀锋沿内壁EK, FP来回切削加工即得符合要求的燕尾槽. 为什么将铣刀偏转35°角, 就能得到55°的燕尾槽底角呢? 点评分析: 该导入法是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法. 情境是知识赖以产生意义的背景, 是认知活动的学习来源. 数学情境是含有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 它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 有些概念、性质等基础知识比较抽象, 不易理解. 通过教师创设的情境, 可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性认识. 该问题的创作导入适合于快班的学生.

3. 导入法 3: 两个边长不同的三角形比大小的故事

三角形甲 : 我不但三边之和比你长, 而且三个内角之和也比你大!

三角形乙 : 你的三边之和是比我长, 但三个内角之和并不比我大.

你同意谁的说法呢? 为什么?

点评分析: 该导入法是设疑激趣导入法. 在新课导入时, 教师可以通过巧妙设疑, 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对新问题的思考, 让学生由疑生趣, 由疑诱思, 产生认知冲突, 以致“心欲求而不得, 口欲言而不能”. 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情绪一开始就进入最佳状态.

4. 导入法 4

( 1) 说一说一套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 它们的和呢? ( 2) 猜想一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点评分析: 该导入法是开门见山导入法. 教师在上课的一开始, 就点明本节课所讲的课题以及问题的重点, 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整清晰的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导向, 这样能使学生以有意注意和有意识记来对待他们所学的功课. 这种方式较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

5. 导入法 5: 动动手, 折一折, 你发现了什么?

点评分析: 该导入法是直观演示导入法.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感性经验. 因此, 新课的导入可利用实物演示, 变抽象概念为具体的实物

6. 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 1) 导入是新课中的一个过渡环节, 时间要短, 一般控制在5分钟以内, 避免长时间的导入占据了最佳学习时间, 使学生产生注意力的转移, 而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 2) 导入要目标明确, 指向集中, 防止面面俱到, 选择与新课相关、新课教学需要利用的内容. ( 3) 导入要根据新知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 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中, 引到“半生不熟”, 产生“跳一跳摘果子”的效应, 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和情境.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3.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篇三

1.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教学目标: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操作要领: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及学习经验,运用多种方式或手段,恰当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与本课学习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

1.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自主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

操作要领:充分体现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理念。给学生参与的时间,让他们带着自己原有的生活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活动,构建对数学的理解,获得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1.3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教学目标:巩固知识,培养能力。

操作要领: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要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练习题的设计要注意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和科学性。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加强点拨和提升。

1.4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教学目标:反思学习过程,明确学习收获。

操作要领: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全面回顾学习收获。

2.策略解读

2.1第一环节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数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此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精心创设数学情境,开拓创新空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生成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创设情境: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音像、图画、故事、游戏、操作、问题等形式,创设恰当的数学情境。情境可以是直观的,也可以是抽象的,但必须是有价值的。情境的创设要能够使学生触境生情、触境生思、触境生问,并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数学情境一般有生活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操作情境和活動情境等几种类型。

生成问题: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为第二环节的学习奠定基础。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有些数学问题是由学生对情境中的信息进行数学化整理,然后提出的;有些数学问题是随着情境的出现而直接提出的。有的问题是一节课中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而有的问题只是一节课若干问题中的第一个,并且不是最重要的。

2.2第二环节: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本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是针对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对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进行组织,找出对解决当前问题适用的对策,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基本程序是:自主探索—互动交流—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自主探索: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初步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互动交流:首先在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要求所有学生都要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对比,对争议性问题进行探讨,逐步补充完善,形成小组意见。

其次,是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补充,相同意见不要重复,教师要积极参与,调控全局,注意在关键环节点拨提升。

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互动交流的环节也不尽相同: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来完成,可以由学生个体直接把自主探索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互动交流的形式可以灵活应用:低年级学生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不能有效组织小组学习,可以从同桌合作交流开始,逐步向小组合作交流过渡。

共同优化,形成结论:在交流、研讨的过程中,通过比较、质疑和反思,不断优化个人或小组的学习成果,直至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结论。

教师要参与到交流中去,积极“捕捉”学生真实的思维状况,以便对自己的教学预设作出适当的调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倾听中思考,在思考中质疑;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观点,为学生的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包括情感环境、思考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要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交流中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当成为一个鼓励者和启发者;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其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成果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回顾与反思。

2.3第三环节: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产生策略,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基本程序是:基本应用—综合应用

基本应用:是应用的最低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在应用的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寻找答案,要重视过程,强调应用的方法和技巧。

综合应用:综合运用知识解决数学问题,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使综合应用的过程成为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

学生在基本应用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会表现出应用知识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教师要及时鼓励和提升;同时也会暴露出学习的不足和疏漏,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加强点拨指导,引导学生诊断矫正。

在本环节操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要点:应用要有目的性,题目要围绕学习内容设计,着眼于指导思路,有利于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应用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解决学生身边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应用知识的同时,体会数学的价值。应用形式要有多样性,要以新颖多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应用要体现主体性,给学生独立完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思想和方法,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应用评价要有发展性,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应用效果要及时进行诊断评价,引导矫正,让学生在评价中发展提高。

2.4第四环节: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本环节的主要任务是对课堂学习进行全面地回顾总结。在回顾知识的同时,还要对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进行回顾总结。

3.策略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篇四

本溪市北星小学 滕伟

论文摘要: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立足教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为主要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要求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建 小学数学新授课优质课堂,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教学情境、创新思维、小组合作、积极评价

课堂改革已轰轰烈烈地展开,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

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方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

我在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课程改革后的数学课堂应创设富有探索性、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科学精神。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立足教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里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所以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情境”实质上是人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主动地活动于其中的环境。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严重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全面认识,难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创新欲。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景。”因此,教师必须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有效地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使其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教师就教学内容设计出富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和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通过精心支架,巧妙地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产生认知困惑,引起反思,形成必要的认知冲突,从而促成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在创造性的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出发,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

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六册认识分数(分一分)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师:“今天我们班可真热闹!你们看,老师还把谁带来了”。课件出示蓝猫。蓝猫:“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朋友蓝猫,今天我想带你们一起去冒险岛寻宝,想去吗?”一看到熟悉的蓝猫要带自己去寻宝,学生的兴趣马上就被激发起来了。接着我又安排他们在与蓝猫出发的路上,碰到了啄木鸟大哥分饼引起大家的不满的情节,创设了这一问题:要怎么分才能两人一样多,才公平。你有什么办法?有学生回答:平均分,一人一半。师: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一半吗?学生被问住的同时,他的学习兴趣也因此被激发了,求知欲望也增强了。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一)、以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为主要教学方法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教育内容的革新,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助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弗赖登塔尔曾经说:“学一个活动最好的方法是做。”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才可能是有效的,而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创造性教学表现为教师不在于把知识和结构告诉学生,而在于引导学生探究结论,在于帮助学生在走向结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学到方法;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学习策略。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如,完成下列计算:

1+3=?

1+3+5=?

1+3+5+7=?

1+3+5+7+9=?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教学中,首先应该让学生思考,从上面的这些式子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意学生是否找到规律,更要注意学生是否进行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就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通过交流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问题,这样有利于思维的发展。

(二)、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因其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这一方法。

例如在教学《旅游中的数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开展活动,学生马上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有的学生当导游,告诉大家离目的地还要多长时间,有的学生负责租房子,有的学生负责景点的门票,有的学生负责中午的午餐搭配。

采用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时优生的才能得到了发挥,中等生得到了锻炼,学困生得到了帮助的提高,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自学、思维、合作能力都有提高。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互相交流、公平竞争,促进了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的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

三、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有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例如在教学《分一分》一课时,我不是局限于让学生只会折1/2,而是给他圆、正方形等图片,让他们自己探究,自己创造,使他们对分数的印象深刻,在自我探索中掌握了分数的知识。

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开展积极评价。

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思维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的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侍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原因,并鼓励他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总之,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有做到“心中有学生”,保证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善于创造条件,让教学准备的预设更加全深多元、富有弹性,保证课堂教学有效益,使学生能学;改进数学教学方法,不断加强教与学的反思,使学生会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它要求课堂教学要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特点,采取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形式,努力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的数学素质在和谐、民主、快乐、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第一版

2、刘加霞主编《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一版

3、施勤 柴林喜主编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55个细节》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137页

4、邹煊享主编《小学数学教学建模》

5.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篇五

在上课前,要进行集体备课,编制预习案和导学案。集体备课要集中研究以下问题:

1、如何引导学生预习最有效?

2、共同研究各课时的教学方案;

3、确定学生预习的范围、内容、方式、时间、目标;

4、自学可能遇到哪些疑难问题,提醒学生如何思考?

5、设计什么样的当堂测验题才能最大限度的暴露学生自学后可能存在的问题?

6、如何引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

7、如何设计课后作业,才能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巩固得更好?

8、怎样设计周练,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所学知识? 在集体备课结束后,备课组要确定编制预习案和导学案的教师,根据上述讨论的结果,制定出预习案和导学案。预先案和导学案要体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要注意备课中的每一个细节,教师的“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组织进行的。

一、复习预习

(一)复习巩固,温故知新

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精要复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方法,设计相应的知识链接,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比如,我们在使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学习等比数列时,我们就应该要求学生复习等差数列的概念、性质、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相应的概念、性质、方法。

(二)情景导引,体验概念

在预习案中,教师结合将要学习的内容,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举出生活中的实例,给学生一定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比如,我们在让学生预习椭圆时,可以给学生一些椭圆的图片,星球运行的轨迹;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介绍的方法,自己动手画出椭圆。

(三)小组合作、讨论质疑。

学生通过复习以前的内容,在理解生活实例的基础上,预习将要学习的内容。结合预习案的要求,逐一检查,看看每一个知识点落实没有。对自己理解不清楚的内容,甚至是不能理解的内容,可以在小组内进行交流,也可以交流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学习分组一定要做到分组平衡,每个小组都有优生,中等生,后进生,这样学生之间才可以相互帮助,达到共同进步。

(四)收集问题,研究学情

教师在上课前,运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收集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要通过自己的教学和改作中,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我们也可以找学生谈心,找到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这样都有助于教师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上课前,可以让小组长或者是课代表汇报预习情况,关键是让他们汇报哪些懂了,哪些不懂,哪些需要老师简单讲解,哪些还需要老师详细讲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可以仔细考量,学生对于知识点是表面上懂了,还是理解了知识点的本质。如果只是表面上懂了,那么教师还需要进行讲解。

二、课堂探究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借助预习案中的举出的例子,也可以给出实物展示,也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也可以另外构造问题情境,或者举出生活中的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需要提醒的是,举出的例子一定是学生常见的,现实生活中有一定指导意义的。比如说,我们将线性规划的时候,可以举出生活中的求运输费用的最优解等常用问题,既让学生感兴趣,又有实际价值,也能够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相联系。

(二)小组展示,达成共识

在预习案中,每个小组已经对预习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形成了相应的小组意见。这个环节是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展示小组复习的内容和预习案中每个问题的解答,从中体现相应的方法和思想,也可以让每个小组提出自己在预习中的疑问。然后,我们请其他小组对该小组进行点评,点出该小组的优点和缺点。最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展示和点评进行评价,逐步引导学生抽象出知识的本质。在小组展示结束后,教师要总结大家已经解决的问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师生互动,理解概念

在小组展示,教师点评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中重要的字、词、句、公式,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的理解概念和知识的本质属性。课内应通过大量的正、反实例,变式等,反复地让学生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归纳,使之与邻近概念不至混淆,并要解决好新旧概念的互相干扰。对于定理,我们要分析定理,理解定理证明的方法、步骤。但是,这些内容不是教师一个人完成的,而是要通过对复习知识的引申,对现实问题的抽象,让学生逐步分析,比较,归纳,从而形成对新的概念的理解。

(四)巩固知识,分析例题

我们要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解决相应问题。要把刚才学习的知识,在这些例题中体现出来,尤其是注意这些知识与其他相近、相似、相反的知识,找到每个知识点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可以采用辨析题、选择题,解答题等多种方式进行巩固。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回归教材,回归基本方法、思路,回归情境引入。通过例题的分析,让学生进行组内讨论,看看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分析自己知识点掌握不好的症结在哪里。该环节应注意,例题的设计应注意层次性,要层层递进;例题解答结束,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培养主动梳理规律和方法的意识,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目的。

(五)变式探究,深化知识

在刚才学习的基础上,在不改变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变换例题的数据,题型,让学生进行练习。对于公式,我们要在例题基础上,对公式形式进行改变,让学生适应公式的变式。我们还可以适当改变例题的条件,结论,问题,进行有必要的提醒,让学生进行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熟练程度,做到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知识。

(六)分享成果,练习巩固

我们在学习完新知识后,小组要进行讨论,探讨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每个小组要写出知识结构,找到所学知识与复习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教师及时点评学生总结的知识结构,点评相关学生的表现。要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难点、关键,归纳出例题中的题型,总结规律,方法,步骤。然后教师给出学习较为典型的题型,让学生能够及时、独立的完成练习。

(七)课堂检测,评价效果

教师对刚才的练习进行点评,进一步让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问题。教师要对没有掌握好的学生,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方便每个学生进行改正。然后,教师在学生所暴露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一组题,进行课堂检测,检测本节课的学生的学习成果,检测学生对于学习问题的改正情况,教师要及时进行反馈纠正,注意控制题目的难度,数量和做题时间。通过以上的总结、练习、检测,我们可以看出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后面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提供了依据。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点评过程中,要肯定学生的成绩,树立学习的信心。尤其是对于后进生,一定要让她们感觉到自己有收获,有学习的热情。

三、课后巩固

(一)作业反馈,训练巩固

从课堂中的练习和检测,可以看出学生存在的问题,我们布置作业要有一定的针对性,课堂中暴露的问题,就是我们要完成的作业。这个作业中,不一定要求选择、填空、解答面面俱到,要结合知识点可能考查的题型,进行作业练习。教师要做到全批全改,甚至可以面批面改,并及时记录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出现的问题。

(二)自主选择,深化提高

结合学生的基础,结合学生出现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可以编制有层次,有梯度的周练练习。教师可以让他们选择性的完成相关作业,一定做到因材施教,基础较差的学生要重视基础,基础较好的学生要重视能力。部分尖子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完成其他相关的课外作业,深化提高所学知识。

四、课后反思

6.数学新授课的一般教学模式 篇六

邵原一中

刘倩

经过近两周的课堂现场观摩,结合我们数学学科的特点,我们数学组的老师在一起切磋了一番,初步定下了数学新授课的一般教学流程。大致上分为六个环节:知识回顾;呈现目标;学生自学;交流质疑;点评解惑;达标检测。下面我逐个解释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过程。

1、知识回顾(5分钟)【意义】

因为数学是一门前后知识联系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不管讲哪一节知识,都与上节课或前面的知识从某一程度上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讲新授课之前,很有必要来回顾与这节课有联系的知识。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对前面的知识加以复习,而且也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因此建议这一环节缺一不可。2.呈现目标(1分钟)【意义】

在一节课的学习中,只有让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才能有目的地进行学习。所以我们教师在一节课的一开始必须让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呈现学习目标这一步。但要注意的是目标的设置不能太大、太空、太多,一定要具体一点,语言简洁明了,让学生一看就明白,而且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和教材的重点等。在目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

一节课就围绕一两个目标进行,也可以采用多个小目标循环式进行教学,这一点因教材内容而定。

3、学生自学(10分钟)【意义】

在数学课的学习中,一定要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老师不能用讲来剥夺学生自学的时间,这一点老师们一定要明确。在明确了学生自学的重要性之后,我要提醒大家几点:

1、在让学生自学之前,把自己要强调的学习习惯等事先告诉学生,不能在学生自学中间想着一句插一句。

2、在自学之前一定要给学生讲清楚这节课需要自学的内容、自学的时间。

3、还要强调边自学边独立完成老师出示的自学指导题目。对于教师出示的自学指导,一定要紧扣重点,最好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可以以填空形式展现,可以以基本题目考查知识点形式出现,也可以以问题的设置出现。在自学指导的最后,要设计好相应的基本题组,让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自己解答的为宜。

4、交流质疑(5分钟)【意义】

这一环节由小组合作来完成。在小组内学生要交流合作完成下面内容,1、必须是交流自学指导上的题目。

2、交流在自学过程中,产生疑问的、不会的、看不懂的。

3、有新看法的可以进行质疑。老师在这期间巡视指导。

5、点评解惑(9分钟)

【意义】

这一环节主要由教师来完成。教师点评什么呢?主要点评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或教师巡视过程中发现的共性问题。另外,在一节课中,老师该讲的内容还必须讲,该强调的内容还必须得强调,注意学生都会的老师坚决不要再重复讲解。

6、达标检测(15分钟)【意义】

对于数学课的教学,真正的目的在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那么怎样来达到这一目的呢?主要是练习巩固,通过学生做题来检验,学生做学生评或教师点评或师生共同点评,也就是说没有练习的一节数学课不管上得再成功,都是不完美的。不过我建议,在练习巩固这一环节中,主张七八年级学生以展示为主,让学生多讲多评,因为学生会讲一道题远比会做一道题的价值大。另外让学生多讲,学生的思维敏捷度也会不由自主的提高,从各方面都能提升学生的素质。

7.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模式 篇七

下面结合《等差数列》一课做简要分析:

【导学稿】

一、课题

2.2等差数列1(人教A版数学新课标教材必修5,P36-38)

二、教学目标

1.能陈述等差数列的定义,并能根据定义判断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

2.能推导并记住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并能知三求一(已知首项、末项、项数、公差中的三个,求第四个)

3.能描述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三、课时安排

1.5课时。

四、学习过程

1.回顾旧知识

(1)试写出下列数列的递推公式。

(2)观察数列有什么特点。

2.学习新知识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36页至第37页,并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整个自学时间要求不超过15分钟。(第1、2、3题对应目标1, 第4题对应目标2、3)

(1)展示课本例题。

(2)得出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的,如果一个数列从第__ 项起,每一项与它__ 一项的__ 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___,常用字母___ 表示。

(3)练习:列举一些数列能否构成等差数列?

(4)思考:如何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若一等差数列{an}的首项是a1,公差是d,则据其定义可得:

a2-a1=__,即:a2=a1+__

a3-a2=__,即:a3=a2+d=a1__

a4-a3=___,即:a4=a3+d=a1+__

……

由此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an=________

∴ 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a1和公差d,便可求得其通项an。

注意:①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图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公式中若d>0,则数列______;d<0,则数列_________。(填递增或递减)

3.课上练习:(15分钟)

(以下题目,同学们先自己思考,如有困难可以参考课本第38页的例题)

4.学习小结

(1)等差数列定义:an-an-1=d(n≥2);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a1+(n-1)d(n≥1)。

5.强化训练

根据实际情况,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习题。

五、教学实施

1.提前发导学稿,让学生对照目标自学等差数列一节,完成课堂练习之前的题,限制时间20分钟。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

2.检查导学案,让小组报上自己有疑难的问题,或有争议的问题。

经过自学和讨论后,学生基本可以完成目标1、2,但是对于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否可以为零,存在疑问。

3.教师总结知识点:

首先,请某个小组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怎样的数列是等差数列;继而,我又问,公差是否可以为零,让学生看书,书上有没有说公差不为零?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学会学习,首先学会阅读,教材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学生自学首先从阅读开始。可能刚开始有些学生还不太懂阅读的方法,不善于思考,对于抽象的数学符号、数学专用术语不解其意,因此,教师可以适当地引领学生精读,分析定义、公理或公式的内涵和外延,帮助学生对数学语言理解透彻。

六、教学反思

1.课时需求过多。完成这张导学案,使学生透彻理解导学案中的3个目标,我们用了1.5个课时,而等差数列2的完成我们用了1个课时,总共2.5个课时,而大纲要求等差数列的课时是2个课时,关于这一点,也是我们需要改进的地方。

2.导学案中,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没有很好的体现,这是我们今后编写导学案需要改进的地方。

3.导学案中,有些问题太抽象,例如,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学生不知如何回答,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采用成功教学法, 在导学案中,将自己想要问的问题,分解成很多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尽量让大部分学生体会成功的经验和进步的喜悦,从而渴望进一步学习新的知识。

通过这种三元整合导学模式,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强,对教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小。对于自己不会的题,学生不是等着教师来讲,而是查阅资料,寻找答案,或者问同学解决。其次,课堂气氛也很活跃。相比传统的课堂,学生更加投入,而且在讨论中,这种兵教兵的方式,不仅团结了学生友谊,而且学生掌握知识会更牢固。虽然,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校会逐步完善。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面临着素质教育与升学因素等多方面的压力,因此,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深化认识,改变教学方法,努力配合素质教育的改革,积极响应学校的教改工作,才能让学生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更牢地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巧,同时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使其终身受益。

摘要:首先分析了三元整合导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以及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再通过具体实例“等差数列”,谈谈新课改下的教学设计,主要讨论了导学案的编写、具体实施过程及实施后的反思与小结。

8.浅谈数学课堂教学新授课的引入 篇八

一、用类比的方法以旧引新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先复习与此相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很自然地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并用类比的方法对旧知识进行设想,再对设想的结论进行推理论证,从而获取新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对数函数”一课的引入及讲解,笔者让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的画法、性质进行研究,通过类比发现相似的性质及结论。如“指数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对应图像的底数由大到小(按顺时针方向),还要充分展示直线X=1的应用,把底数反映到Y轴上,体现底数的大小关系”,首先复习,并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投影,然后启发学生类比出对数的相关性质,得出结论“对数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对应图像的底数由小到大(按顺时针方向)”,告诉学生类比得出的结论在没有断定是否正确之前不能使用,若想知道结论是否正确需要证明,这就顺势导出了“直线Y=1的应用,把底数反映到X轴上,体现底数的大小关系”;同时,还要进一步通过比较“y=2x与y=log2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进一步验证这个性质,达到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一致性。例子很多,如“双曲线的讲解可从椭圆复习开始”;等差数列中,从高斯1+2+3+…+99+100求和引入,在引入倒序相加这一方法时,不要过度太快,在突出首位相加时,一定引导学生思考奇数项和偶数项的不同、有限项和无限项的区别,进而得到同法“倒序相加”。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数学设想能力的较好的方法,教师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这类活动,一旦他们类比设想出的结论得到证明,必定大大增强信心。

二、用教具演示法引入新课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通过教具的演示,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可弥补学生空间相象力的不足。例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引入,在黑板上画一直线,把事先剪好的圆形纸板放在黑板上,使其渐渐向直线移动,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只有三种且和公共点的个数有关:相离——没有公共点;相交——有两个公共点;相切——有唯一公共点。此法主要应用于几何课的教学中,达到学生看图透明化。

三、用发现法引入新课

这是根据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现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两平面的位置关系”一课的引入,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壁、天花板、地面、桌面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两种情况:有公共直线和没有公共点,从而得出结论:两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两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此法中,由于知识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因此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四、用承上起下复习的方法引入新课

它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引申结果,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例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教材顺序是先平面基本定理,再例题,环节如下: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我们把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  ■

例题:已知向量e1,e2,求作向量-2.5e1+3e2。这个环节倒过来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法则,做例一,演示和向量的形成,进一步提出和向量的分解,或在图中改变基向量的长度,或改变基向量的方向均可,再引入平面基本定理,更是自然,更是承上启下;练习中,再设计“一个向量同一基地两种表示,系数唯一”,这节课也就完整了。该方法的优点是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得到新知识,并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降低了难度,便于理解掌握。

五、用分析讨论法引入新课

它是根据中学生爱争论的特点,一开始就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充分讨论,自己分析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引入:先用投影仪把函数y=2x和y=(1/2x)的图象挂出,让学生讨论两种函数各具有哪些性质,再推广到一般函数y=ax(a>0,a≠0),这样学生对函数y=ax的性质和应用掌握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了。这样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六、用直接法引入新课

对于一些学生过去非常熟悉的内容,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以便于节省时间,把精力用在学生陌生的、重点的内容上。如“任意角的概念及推广”一课的引入,学生在初中,已经对角有了较深的印象,不需要过多地介绍什么是边、顶点,可直接引入,把精力集中放在研究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上,不需要过细讲解,让学生认可就行。

以上所述六种新法,并非全部的引新法,还有其他方法,如“计算引入”,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用其中一种或另外选取一种更好的方法引入新课。但无论怎样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违背科学的引入,即使非常生动,也不足取,而要依赖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采用什么方法引入,引入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这堂课的兴趣。开头如果精彩,就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故此,笔者就多年的教学感受谈一谈几种引入新课的方法。

一、用类比的方法以旧引新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先复习与此相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很自然地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并用类比的方法对旧知识进行设想,再对设想的结论进行推理论证,从而获取新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对数函数”一课的引入及讲解,笔者让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的画法、性质进行研究,通过类比发现相似的性质及结论。如“指数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对应图像的底数由大到小(按顺时针方向),还要充分展示直线X=1的应用,把底数反映到Y轴上,体现底数的大小关系”,首先复习,并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投影,然后启发学生类比出对数的相关性质,得出结论“对数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对应图像的底数由小到大(按顺时针方向)”,告诉学生类比得出的结论在没有断定是否正确之前不能使用,若想知道结论是否正确需要证明,这就顺势导出了“直线Y=1的应用,把底数反映到X轴上,体现底数的大小关系”;同时,还要进一步通过比较“y=2x与y=log2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进一步验证这个性质,达到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一致性。例子很多,如“双曲线的讲解可从椭圆复习开始”;等差数列中,从高斯1+2+3+…+99+100求和引入,在引入倒序相加这一方法时,不要过度太快,在突出首位相加时,一定引导学生思考奇数项和偶数项的不同、有限项和无限项的区别,进而得到同法“倒序相加”。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数学设想能力的较好的方法,教师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这类活动,一旦他们类比设想出的结论得到证明,必定大大增强信心。

二、用教具演示法引入新课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通过教具的演示,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可弥补学生空间相象力的不足。例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引入,在黑板上画一直线,把事先剪好的圆形纸板放在黑板上,使其渐渐向直线移动,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只有三种且和公共点的个数有关:相离——没有公共点;相交——有两个公共点;相切——有唯一公共点。此法主要应用于几何课的教学中,达到学生看图透明化。

三、用发现法引入新课

这是根据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现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两平面的位置关系”一课的引入,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壁、天花板、地面、桌面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两种情况:有公共直线和没有公共点,从而得出结论:两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两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此法中,由于知识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因此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四、用承上起下复习的方法引入新课

它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引申结果,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例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教材顺序是先平面基本定理,再例题,环节如下: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我们把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  ■

例题:已知向量e1,e2,求作向量-2.5e1+3e2。这个环节倒过来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法则,做例一,演示和向量的形成,进一步提出和向量的分解,或在图中改变基向量的长度,或改变基向量的方向均可,再引入平面基本定理,更是自然,更是承上启下;练习中,再设计“一个向量同一基地两种表示,系数唯一”,这节课也就完整了。该方法的优点是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得到新知识,并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降低了难度,便于理解掌握。

五、用分析讨论法引入新课

它是根据中学生爱争论的特点,一开始就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充分讨论,自己分析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引入:先用投影仪把函数y=2x和y=(1/2x)的图象挂出,让学生讨论两种函数各具有哪些性质,再推广到一般函数y=ax(a>0,a≠0),这样学生对函数y=ax的性质和应用掌握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了。这样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六、用直接法引入新课

对于一些学生过去非常熟悉的内容,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以便于节省时间,把精力用在学生陌生的、重点的内容上。如“任意角的概念及推广”一课的引入,学生在初中,已经对角有了较深的印象,不需要过多地介绍什么是边、顶点,可直接引入,把精力集中放在研究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上,不需要过细讲解,让学生认可就行。

以上所述六种新法,并非全部的引新法,还有其他方法,如“计算引入”,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恰当地选用其中一种或另外选取一种更好的方法引入新课。但无论怎样选,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能使学生对新课产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违背科学的引入,即使非常生动,也不足取,而要依赖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采用什么方法引入,引入得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这堂课的兴趣。开头如果精彩,就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起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使学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故此,笔者就多年的教学感受谈一谈几种引入新课的方法。

一、用类比的方法以旧引新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先复习与此相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很自然地从旧知识过渡到新知识,并用类比的方法对旧知识进行设想,再对设想的结论进行推理论证,从而获取新知识。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能力。例如:“对数函数”一课的引入及讲解,笔者让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定义、图像的画法、性质进行研究,通过类比发现相似的性质及结论。如“指数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对应图像的底数由大到小(按顺时针方向),还要充分展示直线X=1的应用,把底数反映到Y轴上,体现底数的大小关系”,首先复习,并把事先准备好的课件投影,然后启发学生类比出对数的相关性质,得出结论“对数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对应图像的底数由小到大(按顺时针方向)”,告诉学生类比得出的结论在没有断定是否正确之前不能使用,若想知道结论是否正确需要证明,这就顺势导出了“直线Y=1的应用,把底数反映到X轴上,体现底数的大小关系”;同时,还要进一步通过比较“y=2x与y=log2x”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进一步验证这个性质,达到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一致性。例子很多,如“双曲线的讲解可从椭圆复习开始”;等差数列中,从高斯1+2+3+…+99+100求和引入,在引入倒序相加这一方法时,不要过度太快,在突出首位相加时,一定引导学生思考奇数项和偶数项的不同、有限项和无限项的区别,进而得到同法“倒序相加”。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数学设想能力的较好的方法,教师应注意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这类活动,一旦他们类比设想出的结论得到证明,必定大大增强信心。

二、用教具演示法引入新课

这种方法是指教师通过教具的演示,把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直观化,便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运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可弥补学生空间相象力的不足。例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课的引入,在黑板上画一直线,把事先剪好的圆形纸板放在黑板上,使其渐渐向直线移动,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能发现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只有三种且和公共点的个数有关:相离——没有公共点;相交——有两个公共点;相切——有唯一公共点。此法主要应用于几何课的教学中,达到学生看图透明化。

三、用发现法引入新课

这是根据中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学生充分发现问题的一种方法。例如:“两平面的位置关系”一课的引入,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的墙壁、天花板、地面、桌面之间的关系,发现只有两种情况:有公共直线和没有公共点,从而得出结论:两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两平面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此法中,由于知识方法是学生自己发现的,因此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四、用承上起下复习的方法引入新课

它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复习,引申结果,得出结论的一种方法。例如:“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教材顺序是先平面基本定理,再例题,环节如下: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我们把不共线的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  ■

例题:已知向量e1,e2,求作向量-2.5e1+3e2。这个环节倒过来通过复习平行四边形法则,做例一,演示和向量的形成,进一步提出和向量的分解,或在图中改变基向量的长度,或改变基向量的方向均可,再引入平面基本定理,更是自然,更是承上启下;练习中,再设计“一个向量同一基地两种表示,系数唯一”,这节课也就完整了。该方法的优点是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得到新知识,并把抽象概念具体化,降低了难度,便于理解掌握。

五、用分析讨论法引入新课

它是根据中学生爱争论的特点,一开始就给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充分讨论,自己分析出问题的答案,从而获取新知识的一种方法。例如“指数函数的性质”的引入:先用投影仪把函数y=2x和y=(1/2x)的图象挂出,让学生讨论两种函数各具有哪些性质,再推广到一般函数y=ax(a>0,a≠0),这样学生对函数y=ax的性质和应用掌握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了。这样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六、用直接法引入新课

对于一些学生过去非常熟悉的内容,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以便于节省时间,把精力用在学生陌生的、重点的内容上。如“任意角的概念及推广”一课的引入,学生在初中,已经对角有了较深的印象,不需要过多地介绍什么是边、顶点,可直接引入,把精力集中放在研究角的三角函数定义上,不需要过细讲解,让学生认可就行。

上一篇:2011年CCTV英语演讲比赛策划下一篇:学习十八大四中全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