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心得体会

2024-10-06

思想政治理论心得体会(共8篇)

1.思想政治理论心得体会 篇一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心得体会

听了宋景堂专家的讲座,我深深的感受到,教育技巧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才能和素养,一名教师只有具备较高的教育技巧,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条件,随机应变地、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突如其来的教育、教学问题,否则,即使你有高谈阔论的理论也无法成为实际的好教师。

在教学的实践中,广大教师对教育的机能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我们在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时,会发现他们都非常善于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恰如其分地把握教育的时机和分寸,方式方法灵活自如,语言通俗、生动,分析精辟入理,富于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显示出一名政治教师的聪明才智,即高度的教育技巧。但与此同时,一部分教师由于对教育技巧的含义、表现及其培养途径等缺乏了解,在实际工作中只对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水平比较重视,而对培养自己的教育、教学才能则往往重视不够,认为只要自己有了:“一杯水”,就一定能给学生“一滴水”,殊不知,如果缺乏教育技巧灵活和才能,没有把握学生思想脉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为主体地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则连“半滴水”都得不到。另一部分教师在目前的观念常常把教育的技巧理解为是管理学生,维持秩序的一种应急手段。这些误解,往往影响着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培养自己教育的智慧才能的自觉性,妨碍了他们教学水平的提高。

教育机智,即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和综合表现。技巧有效地发现和

处理各种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具体表现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善于发现问题,增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近年来,“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有所变革。如:在初中阶段,原来初二年主要是上“社会发展简史”,而现在是上有关的法律知识,对于这种不同教材,就有不同的要求,要对症下药,才会有的放矢。如果缺乏针对性,就好比射箭没找到靶子,治病没找到病因。只能陷于枯燥无味的空洞说教,有的甚至在朗读教材。如果善于发现问题,并能迅速准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妥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这非易得之。所以它要求教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力和判断力。

二、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

改进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关键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社会、理解人生,解决周围各种思想认识问题,从而解开学生思想上的“疙瘩”,因势利导地对其进行教育,更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教育技巧和智慧。

对于课堂上突然出现的问题,这是常见的事,不足为奇。但要能及时地作出正确的反应,机智果断地给以恰如其分地处理,不仅可以使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表现出教师在巧妙处理问题的聪明才智,还会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政治课教学所独具的魅力,从而增强学生对该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善于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诱、引导得法。“欲速则不达”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切莫急于求成,而应恰如其分地掌握分寸,不仅是教师在教育机智的重要表现,也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必要条件。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区分层次,以理服人,讲求实效,以情感人。

教育的技巧才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师在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那么,政治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教育机智技巧,主要应通过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首先,高度的思想道德境界和理论知识修养,是教育机智才能赖以培养和提高的坚实基础。

教育机智的才能,首先来自于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境界,才能变得耳目聪明、灵活,潜移默化。许多问题连教师自己都没有很好地解决,怎么谈得上机智灵活地去教育学生呢而丰富的知识;较高的理论修养水平是教育机智的基础,虽然教师有了“一杯水”,并不一定就能保证交给学生“一滴水”,但教师这“一杯水”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只有这样,才能居高临下,灵活自如地驾驭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各种问题具有准确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游刃有余地进行处理,否则教学时只能照本宣科,遇到问题就会措手不及,捉襟见肘,教育机智便无从谈起了。

其次,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和心理特征,是教育机智才能得以发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对学生了解得越透彻,教师的才能也就越能充分地发挥。青少年学生的可塑性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均尚未定形,处在“断乳期”,他们的心理时起时伏,这就需要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平常就应以课堂教学作铺垫作用,才能有针对性,使教师教学才能得到发挥。再次,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内部动力。国家的兴旺发达,社会的进步,历史车轮的前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等都在于教育。作为一名政治教师,只有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学生所承担的责任,他才能千方百计地努力去追求尽可能完美的教学效果,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才能得到不断锻炼和提高。

最后,自己勤奋进取,虚心向他人学习,勇于探索创新,善于积累和总结,是教育机智才能不断提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每个有责任感的教师都想自己能在教学上挥洒自如,教学效果良好,给学生有个好的印象。这并非每人均有办法掌握这种高超的教育艺术才能,在同样起点的条件下,有的教师进步较快,有的停滞不前,关键就在于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要能大胆创新,注意总结,借鉴别人的经验,联系自己实际,才能得到启发,才能不断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机智才能。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与广大教师的教育机智分不开的,而这种才能的培养和发展,则要依靠教师自觉地加强各方面的修养和锻炼,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只有通过勤奋进取,不断追求,勇于探索,才能登上这座教育艺术之峰。

2015.9.11

2.思想政治理论心得体会 篇二

怎样才能有效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功效? 这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普遍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2008年11月,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司组织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彩教案’评选”活动,开始面向全国高校4万名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公开征集“精彩教案”。该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开展征集、评选活动,以课堂现场教学形式,生动、直观地交流教学方法改革新经验,鼓励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大力推进教学手段创新, 推动各高校严格教学管理, 规范教学过程,指导教师精心编写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案,鼓励教师研究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多年教学经验, 就编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过程中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谈以下三点体会。

一、高校思政课的精彩教案内容必须既立足教材又体现与时俱进性

现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被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 并且作为重大项目集中了全国教学科研力量组织编写。中宣部、教育部联合成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领导小组, 组建由多方面专家组成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审委员会, 按课程组建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组,编写组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按照定向申报、择优遴选、集中编写的方式,编写教学大纲和一套试用教材[2],因此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思政课教师编写的教案内容必须立足于教材。

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案除了必须立足教材外, 还必须不断吸收最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体现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如编写“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之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这部分教案时, 必须补充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梦”, 这部分内容必须给学生系统阐述中国梦的内涵及实现途径, 因为教材编制有滞后性,不能时时更新,因此教师编写教案时应将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增加到教案内容中。

二、高校思政课的精彩教案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

思政教师在编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彩教案内容之前,必须认真分析四门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各自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 分析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起重要制约作用的社会育人环境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因此,教师编写的精彩教案内容必须体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指教案内容必须以实现教学目标为中心;“两个基本点”指教案内容必须结合当今时代特点和大学生认知和心理特征,以提高教案内容的针对性。

例如,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案内容的针对性,必须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教案内容必须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中国共产党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毛泽东思想,指明中华民族赢得独立解放、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 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积累了治党治国的新的宝贵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走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特征,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也前所未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境界,带领我们走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通过这一历史进程的介绍,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基本原理,使其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其次,提高教案内容的针对性,不应回避重要的时代特征和现实的社会环境,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的社会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制约性。因为当今大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当中,他们生活的社会现实环境正发生着巨大变化:我国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社会转型、成熟健康的市场经济体系尚未建立,政府宏观调控滞后。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不完善引发了经济社会生活的许多问题,造成了医疗、住房、教育、就业、贫富差距和社会差别的扩大及腐败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在学校及课堂接受的理论知识。因此,教师编写教案内容的时候应该充分思考,如何教会学生用“唯物辩证法”对待现实中的经济混乱、政治腐败,以及一切污浊的社会现象,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提高精彩教案内容的针对性,必须针对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当代大学生最反感的教学方式就是说教式理论教学,因此要提高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教师必须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上有所改变。

三、教师在编写精彩教案时须考虑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途径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学成功和教学质量提高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教学大纲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深刻透彻地理解,并能牢固记忆和熟练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掌握规定基础知识、技能、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把掌握的基础知识类推到有关问题中[4],解决大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这就是思政课的实效性,教师编写教案时必须充分思考提高思政课实效性的途径。

第一,思政教师在编写精彩教案时应该考虑如何在教案设计上体现教学方法改革。现在很多思政教师都呼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采用现代教学方法而改变或放弃传统教学法, 但笔者认为应该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传统文字板书教学可以向学生展现教材结构严密的逻辑性; 而现代教学方法可以充分运用图片、影片、声音等因素,提高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

思政教师在编写精彩教案时还应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环节, 因为互动教学既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不是“主演”,而是“导演”,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教、学生单纯学的过程,而是教师、学生相互配合、相互学习、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过程,这样可以调动师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教师主动施教,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5]。

第二, 思政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考虑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毛泽东曾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告诫全党:“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要能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在于应用。”对于思想政治理论,必须通过学习———精通;通过实践———应用。因此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高校采取的只有课堂理论教学, 至于社会实践特别是校外实践就比较不受重视。而思政老师能做的事只是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中, 因此思政教师在准备教案时必须结合教学实际在课内直接安排大学生开展讨论、辩论、小品和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思想政治理论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090-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而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但目前实践教学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研究,有利于发挥其积极作用。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不管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 还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都非常重视实践活动在形成个体思想政治素质中的作用,尤其是实践教育对青年学生成才的意义,主张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人们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人们的思想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认识必须以社会实践为教育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旧唯物主义时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1](p54)这对我们把受教育者作为积极活动的主体,通过教育者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思想道德方面的直接经验来提升教育效果,提供了理论基础。

列宁非常强调实践育人的作用,他认为,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把实践活动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共产主义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认识,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共产主义的接班人,否则,“学习共产主义只限于领会共产主义著作、书本和小册子里的东西,那我们就很容易造就出一些共产主义的书呆子或吹牛家。”[2](p282)

毛泽东说:“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 [3](p839) “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4](p840)毛泽东同志深刻地阐述了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又指导实践活动的开展,如此循环往复,推进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

邓小平同志、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重视德育的实践特性的思想。邓小平特别注重教育的实践问题,要求在教育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中国实际国情的结合。 他在197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就强调指出,为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

江泽民同志深刻地阐述了参与社会实践对青年成才的重大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学生)要健康成长,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要向社会实践学习,自觉地投身于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5]

这些马克思主义理论都充分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实践活动对人的成长的重要作用,为我们在高校中进行实践教学提供了哲学依据。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育学依据

2.1实践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活动德育课程的要求。

活动德育课程是德育课程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人类的学习离不开直接经验也离不开间接经验,所以活动课程和学科课程不是对立关系,而是互补关系。把实践和活动纳入课程,进行系统设计开发,已成为现代教育科学发展的新趋势。

现代意义上的活动课程的首倡者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他认为 “细心考察一下学校教育中永远成功的教学方法,它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做事又是属于这样的性质,要求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结果他们学到了东西。”[6](p182)并且他反对传统的学科课程。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强调提倡和试验过的活动课程模式产生了世界性的积极影响。

今天的活动课程已经成为一种与学科课程相并列的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相互补充,有机渗透,才能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也才能使学生既可以系统地学“深”,又可以联系实际学“活”。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应包括“学科”课程,如进行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课程,还应包括“活动”课程,即开展实践教学,设计校内实践教学课程,社会实践教学课程,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共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2.2实践教学符合主体性教育的要求。

主体性教育理论是在吸收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建立起来的一种时代的教育理论,是我们时代的教育哲学,它推动着中国教育思想和实践从传统走向现代。

实践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特点则是提供了教育活动内容的丰富性和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自主性,从而为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学生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的主动探索,从而不断改进自己已有认识和经验,这是一个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理论创新的能力的过程。

总之,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符合主体性教育的要求,也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心理学依据

3.1实践活动在人的素质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发展过程或规律的不同,我们将人的素质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与知识活动对应的素质,…称为‘知识活动素质’。另一类是与实践活动对应的素质,称为‘实际活动素质’。” [8](p127-131)人的素质发展既包括知识活动素质的发展也包括实际活动素质的发展。

在人的知识活动素质发展过程中,学生通过知识学习或获得间接经验占着主要的地位,但实践活动和直接经验对于学生知识活动素质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实践活动至少在个体认知活动素质发展的起点上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并且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时,如果在其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地可以同化吸收它的知识,则一定的直接经验和实践活动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是一种知识活动素质,更是一种实际活动素质,如果学生只积累了道德知识,而不通过道德实践活动去进行情感体验、内心冲突或意志表现,品德的同化和顺应机制就不能良好地展开,良好的品德素质也就无法形成。

3.2实践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和发挥榜样的作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刺激决定反应,环境决定行为。也就是在个体习得行为过程中,重视环境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设计和操作,既能建立起预期的反应,也能通过反复的强化形成或消退复杂的行为。班杜拉提出他著名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们通过对模式或榜样的观察就可以学习到新的行为方式,儿童道德判断方式和行为方式就是通过对他们周围的道德榜样的模仿而建立。并且,示范榜样不仅指现实生活中的人,也包括文字符号、图像信息、语言描述、艺术形象等。虽然行为主义心理学忽视自主的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但他强调了人可以从环境中直接学习,榜样示范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手段,对进行教育活动仍具有非常积极的借鉴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环境和榜样对人的影响作用,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3.3实践教学有利于实现主内的、自律的教育方法和主外的、他律的教育方法的统一。

一些近代的理性主义教育家和现代的进步主义、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教育家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不是消极被动的进行而是积极主动进行的,并且这些活动是自主的、可控的,人作为一种理性的动物,能够而且理所当然应当自主地控制和调适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在本质上是自律而非他律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采取主内的和自律的方法,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的能力,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

以上二者在人与教育和环境关系的问题上,都比较片面。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有改造周围环境及其自身的自由意志,又对外界环境、教材和教师具有依赖性。因此,主内和主外的教育方法,自律和他律的教育方法,应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恰当地统一起来,形成优势互补。

在组织和实施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增强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责任感,学生能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成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主体。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4.

[2] 列宁.列宁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2.

[3] [4] 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 839,840.

[5] 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8 -5-5.

[6] 赵祥麟, 王承绪.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 182.

[9] 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论[J].教育研究,2000(8):50-53.

[10] 陈佑清.两种活动在两类素质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关系[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7):127-131.

4.思想政治理论课心得 篇四

一直以为,政治是一个个用专业的名词组成的术语,让普通老百姓听得云里雾里的东西;一直以为,政治就是政治家的统治的工具,一些很深奥的东西。一直以为,政治跟我们太遥远,我只要知道国家的大政方针就可以了,至于细节,至于为何而来,这些对于作为一名平常小百姓的我们而言,并不重要。也许是对于政治的认识尚处于肤浅状态,也许是对于政治的认识太过官方,才导致存在一些误区。

政治离我们太远,因为距离,所以我们才觉得不重要,所以在一开始上政治理论课的时候,总觉得没有什么多大的意义。但是学了一段日子之后发现,大学上的政治理论课跟之前在中学高中所学的政治课并不完全相同。以前在初中高中学习政治理论课的时候,总觉得有些枯燥无味,照本宣科。那些所谓的政治理论课,除了介绍国家的国体政体、法律法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新闻消息„„这些都是理论的东西,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接受“填鸭式”的学习方式,被动地学习,并且就算是学过了,也很容易淡忘。

带着几分疑惑,开始了我大学的政治理论课程。学生访间流传着一句话:大学学高中的,高中学初中的,初中学小学的,小学学幼儿园的。所以一开始我就以为,我们现在学的东西,就是以前我在高中学的知识,没有创新。再加上刚上大学,就有听到许多人说过,大学是很轻松的,60分万岁,多1分浪费。所以一开始,对于政治理论课,我也没有抱着太多的兴趣。

大一一进校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便是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基础。这本课不难学,而且里面的许多内容也是之前学过的。翻着书本,这本书也没有引起我多大的兴趣。但是学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门课是相当有意思的,特别是上课老师给我们时间,让我们对课本里的内容进行讨论时,更加有意思。根据课本的内容,再加上我们学校学生的实际,通过各种方式来上这门课。特别是讨论一些我们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时,课堂范围更加活跃,使我们更加喜欢上这门课程。而这样的方式,可以使我们学习到更多的内容。

我记得其中有一节课是老师让我们自己去讨论,对于自己的男朋友或者是女朋友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大家在讨论时非常热烈,因为这个话题也适合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可以引起我们大家的讨论。因为这门课是由两个班合班上的,所以老师让我们讨论一小段时间后,每个班选三个代表,在黑板上写上自己的标准。有些人写得标准非常有趣,有些人写得比较中规中矩。通过这个标准的不同,也可以反映出来一个人的性格差异。其实学政治思想课就是应当如此,大家在课堂里面都能够有话说,既可以做到跟老师的互动,也能使同学之间更加地了解。通过这个小讨论,我们也学习到了课本上的内容,大学生活需要怎样来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进行自我目标的设定。其实在大学里,很多人的思想品德已经定型,很难再有大的改变,所以老师们要做的就是给我们一个好的引导。重复的话题,肯定不会引起学生们的喜欢,但是相反,如果让学生自己来说,当课堂的主人,效果就不一样了。我们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所以课本里的灌输对我们来说,效果并不大,如何在课堂里有一个新的探索,以达到课程的目标,这是老师的难题。但是在这门课里,我学到了许多,同时也让我收获了许多。

第二门政治思想课程是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也相当有意思。老师上这门课的时候不是照着书本念,而是结合我们学生学习的需要,就像是给我们讲故事一样,告诉我们中国的那些历史。有些内容甚至不是课本上的,是结合老师自身的经历,告诉我们真实的东西,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学到课本以外的内容。像我们之前学红军过草地的历史,以前在历史书上都是讲了一遍又一遍,就像是炒菜一样,把菜翻了一遍又一遍。话说的好听一些便是让我们重复记忆,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其实营养就在炒的过程当中给浪费掉了。

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而政治理论课关于中国历史的故事,是从近现代史开始的,也就是从我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鸦片战争开始讲起,那风雨飘摇的年代,那弱肉强食的年代,那属于中国的屈辱的年代。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尘封多年的历史的大门,在地大物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社会里,开始了属于它的历史转变。历史总是残酷的,人性的贪欲,让一个个帝国主义国家觊觎着这块土地,瓜分中国,夺取黄金,成为它们企图中国的目的,而我们,在无知的状态下,输给了自己,也输给了历史。闭关锁国,有当时的政治考量,也有清政府错误的判断。清朝历史上最出色的帝王康熙帝在位时,都不敢大开国平,更何况是晚清政府、一些顽固势利,那些守旧派呢?

我个人觉得中国的历史要讲明白要讲清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中国的历史太多太长,哪怕只是一个近现代史,也是如此。我们平时所说的,只是主流的媒体所告诉我们的事实。以前听过这么一句话,要看中国的历史,在历史书上看到的,都是一个虚的东西;要真正了解中国的历史,就要走出课本,到现场去看,感受当年帝王将相的故事。在历史博物馆里,我们看到的也只是九牛一毛,只言片语,不足以留下太多故事里的印迹,当年历史的轴轮辗过的痕迹,不知遗落在谁的故事里,又在哪一条长河里浮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们是一群看历史的人,终究有一天,我们也成为了历史。但是我们要在历史里,学会当年的经验,学会当年的风雨兴衰。上完这门课后,我有一种感觉:读史,其实就是读自己。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为何人们总不会在历史当中借鉴?是人性的无意还是故事的未待续?

如今,学完了思想品德与道理教育,学完了近现代史纲要,如今,我们学习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克思在30岁那年就有了自己的主义啦,如今我差他的年龄只有10岁,10年的蹉跎岁月,他的高度,我想,我是永远也无法启及的了,我只是站在巨人的后面,瞻仰前人的人。虽然我们如今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但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却永远不会教条化。他的思想、他的哲学思辨能力,是除了古希腊之后,比较出色的一个人。所以,学习马克思,我觉得首先不要在心里去排斥它,而是要用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观察。

5.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五

今年来,我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较好地坚持了自学。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要当好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和共产党员,必须始终把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作为自己学习的目标和准则,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开展工作的能力素质。

一、转变思想,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一是加强对政治理论的学习。通过认真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我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决策指示和方针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是加强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应用期日趋缩短,知识创新日趋鲜明,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始终站在知识的前沿;在工作中,我尽量做到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与时俱进。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学中才能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人为本,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在二十一世纪追求素质教育的时代,我们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工作中关心学生,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同时,我们还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想法。不能一味按照教师自己的意愿来控制学生的一切行为。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和引导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才能让学生热爱学习,从学习中找到乐趣,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与时俱进,不断探索新方法

时代的日新月异就是对教师的挑战,因此,教师要勇于摈弃旧事物、接受新事物,要敏锐地了解新思想,认真地研究新理论,主动学习新知识,开拓进取,更新观念,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用新的教育理念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学习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加强理论调研,积极参与教育改革,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现在社会是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而要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勇于在教学过程中实践,争做教学改革的示范者。

四、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树好形象

教师这一职业是育人、塑造心灵的事业。因此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甚至是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良好的师德是受人钦佩和尊敬的。因此,我们要时刻注意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言传身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向学生渗透为人的道理,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为他们今后美满人生铸造坚实的基石。我们还要有奉献精神,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优良传统。把发扬奉献精神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在一起,努力做一个高尚的、受人尊敬的教师。

6.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 篇六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区《深化综合改革实验领跑全国县域经济发展行动纲要(2011-2015年)》正式实施的第一年。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全体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对进一步激励我局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部署,大力弘扬勇于创新、甘于务实、敢于负责的精神,继续推进和深化综合改革试验,更好实现顺德在县域发展中领跑广东、领跑全国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我局实际谈一下个人看法。

一、政治理论学习能为工作指引正确的方向

作为基层党组织,除了做好日常工作之外,还需要从宏观层面上了解中央、省、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部署和战略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党员干部的大局观,更好地理解、把握和执行党的政策方针。

我局党委深刻认识到政治理论学习对正确指引实际工作方向的重要性。佛山市委把“民富市强 幸福佛山”作为“十二五”规划的发展方向,顺德区委突出的是产业和改革两大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整合资源、提升城市化水平为突破口,以体制改革和自主创新为动力源。我局作为区政府的工作部门,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有关“产业”和“改革”两大主题中涉及的具体工作包括:健全开放、顺畅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筑岭南特色城市景观;实施“安居”工程;协助推进“三旧”改造;推进包括干道交通、轨道交通、交通枢纽建设项目在内的多个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南沙围等13个水利工程项目建设。要做到扎实推进

上述工作,必须提升党员干部理论水平,拓展思维,清晰地认识到具体工作对于“产业”和“改革”的重要意义,增强工作的使命感和自觉性,为提升我区的区域竞争力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此,今年上半年,局党委按照区委组织部的部署,组织开展了“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主题的组织生活会;学习了陈云贤书记《“十二五”:走进民富市强幸福佛山》的报告、区委十一届十一次会议的工作报告以及区“十二五”规划纲要等重要纲领性的文件。通过专题学习,党员干部全面了解了中央关于“十二五”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的重要指导思想,并把它作为一条主线全面贯穿到省、市、区党委政府工作路线和工作部署的学习中,不断深入推进大部制和简政强镇事权改革,不断提升资源和市场管理水平,全面开展我局各项工作。

二、政治理论学习能为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一个学习型的党组织一定是有共同的目标、愿景和奋斗方向的组织,组织成员之间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凝聚和集中聪明才智,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共同目标中并为此而不断奋斗,产生了极大的工作热情和精神动力。就我局而言,我局党委自2009年底成立以来,一直高度重视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采取了集中学习、个人自学、讨论交流、外出调研等形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学习活动。如今年上半年,局党委结合我区形势和工作重点组织了几大专题的学习,包括“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型升级,全力打造现代产业之都、品质生活之城”“回顾党的历史,加强和改进新形

势下群众工作,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这些学习活动密切结合我局工作实际,让党员干部深刻领悟到中央、省、市和区有关全会的精神,充分认识到“十一五”时期顺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重要经验,准确把握会到“十二五”时期我区科学发展的主题、主线,进一步增强了我局广大党员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激发了工作热情,为实际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推动力。

三、政治理论学习有助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局党委向来注重将政治学习与局重点工作紧密结合,不断优化内部运行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这两年来,局党委的主要做法有:一是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按照《印发关于在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意见的通知》、《顺德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2011年工作要点》的部署,我局在局属各单位、各党支部,特别是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深入开展“党员亮牌”和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要求党员挂牌上岗、统一佩戴党徽,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大提高了局属各单位及窗口党员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二是深入开展行政效能提升工作。为进一步提升行政效能,今年,我局在去年效能促进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审批流程和内部职能设置,研究创新人力资源配置的新形式,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做好下放权限的指导和监督工作,确保简政强镇事权改革顺利实施。同时,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发“一站式”业务管理平台,加强办文系统的整合力度,实现各科室(单位)之间的信息

7.思想政治理论心得体会 篇七

《意见》颁布以来, 高职院校积极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 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既有各自的优势, 又有内在的统一, 在发挥各自功能的基础上, 将二者结合起来实现功能互补,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的功能

学者们普遍认为, 理论教学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 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 依据一定的教学内容, 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而创设的教学过程。其形式则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意义的变迁。传统意义上的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中用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一张嘴和一本书, 简单地向学生传播思想政治理论课书本知识、灌输书本理论或所谓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现代意义上的理论教学则呈现出知识传播, 理论灌输, 方法传授和能力培养, 以及教学互动等全方位、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理论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 有利于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 大都按照教育部的相关规定, 开设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它们既各有其特点, 承担着不同的任务, 又是一个系统的整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着重进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作为两门课程中的核心课程, 则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角度, 帮助大学生弄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为什么要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性, 从而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础和前提是理论教学, 必须让学生理解、掌握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 有利于发挥理论知识的指导作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具有政治性, 又具有科学性。需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 不断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密切关注和了解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热点问题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运用真理的力量、逻辑的力量、情感的力量引导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 认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当代价值, 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共同理想和理论体系。

(三) 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理论教学以课堂为主阵地, 教师讲解教材的科学体系, 用理论讲解、分析、论证的方法传授知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借助深厚的学术魅力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在课堂上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 结合大学生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大学生则在课堂上发挥教学主体作用, 在参与中思考、论争、质疑、交流, 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师生情感在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的过程中进一步融洽、升华。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功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是以理论知识为依据, 以强调创新性和实践性的主体活动为形式, 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和主动思考为特征, 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参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各种实践活动, 对社会现实生活广泛参与和体验, 使其主观世界得到感性的再教育和主体能力得到优化的过程和方法。实践教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 有利于增强直观感受。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方法, 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具体体现。理论知识属精神信念层面的东西, 精神信仰只有为大学生所接受, 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变成自觉行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让学生接受, 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追求, 关键在于学生对理论的认同。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掌握知识, 是对知识的一种感性认识, 而更深层次的对理论的理解和运用, 需要实践教学的拓展。实践教学中的影像观摩、实地考察等方式, 以真实形象的方式推进大学生加强理论的直观感受, 便于理解接受和认同。

(二) 有利于培育创新意识。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课程设置、教务管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教学环境的优化、教学经费的投入、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实践教学的开展要求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新情况、新问题之中, 让学生有所发现, 有所创新。实践教学要勇于探索、大胆设计、精心组织, 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景, 帮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激发兴趣、接受知识、内化情感。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实践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完善实践教学制度, 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大学生在积极的理性思考和思维创新过程中, 实现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对实际问题的思考, 增强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能力。

(三) 有利于实现育人功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 实践教学是落实育人功能的重要环节, 它可以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2012年1月, 《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主要形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及“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对于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是大学生成才成长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成效必须依赖实践教学的手段才得以充分体现。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功能互补研究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理论来源于实践, 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需要理论讲授又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但是实践教学应该摆在什么位置上加强,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还存在一些误区:一些人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作用;一些人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立起来。

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 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功能互补。理论教学能够系统完整地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 并且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优势, 但是缺乏直观感受, 学生很难在课堂上感知现实的真实状况, 容易对理论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影响教学效果。实践教学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 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直观感受, 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时效性, 强化现实体验。在二者关系的研究方面, 理论教学以其系统和严谨的理论知识对实践教学发挥着指导和引领的作用, 实践教学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突出学生的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 是对理论教学的延伸、充实和深化。它们都是整个课程教学的组成部分和必要环节, 是以不同的方式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实现高职院校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功能互补, 需要把握以下方面。

(一) 夯实基础知识, 优化理论教学。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意识形态鲜明, 突出理论性和权威性, 内容庞杂。如果只是简单的照本宣科, 则必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 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整合和适当取舍, 构建符合课程特色的理论教学体系。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以下简称“概论”) 涉及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教师在通读、精读教材后, 不难发现“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体系可以设计为两条主线:一条以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为主线, 另一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线。围绕这两条主线, 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 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思想实际开展专题式教学, 通过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分问题, 着力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

(二) 设计实践教学, 服务理论教学。

理论对实践而言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实践指的是按照真理性认识而行动, 实践是理论活动的一种延伸。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实践教学就是理论教学的必然延伸。

高职院校两门课程有其内在的联系, 实践教学必须根据不同课程的要求进行总体布局, 各有侧重,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相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如“基础”课侧重于道德、法律认知转化为道德、法律实践, 帮助大学生树德、立志和做人。“概论”课则侧重于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发展的历史背景, 认识只有不断的理论创新才能发展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具体的课程上, 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实践教学。如“概论”课, 教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时,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寻访伟人足迹、缅怀伟人功勋”的社会调查, 引导大学生从多角度更真实、更深刻地理解毛泽东的中国心和大智慧, 全面辩证地评价毛泽东。又如, 讲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时, 既可以邀请改革开放的知名人物、成功人士作报告, 又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考察, 了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 明确改革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三) 提高理论修养, 规范实践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教学水平, 是搞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对教师的理论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掌握体现在各个方面, 要求教师结合时代特征和高职院校学生专业实际, 把理论知识融入学生的专业知识, 加强教学针对性, 提高教学水平。实践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也向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 实践教学的环节设计、组织开展都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能力。如课堂实践:课堂辩论、讨论、情景剧等;课外实践:考察参观、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等。教师必须事先做好实践教学方案、对活动目的、过程、效果等有所预见, 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做好预案, 保证实践教学的成功实施。活动结束后, 教师对实践教学资料进行归档、整理, 总结经验, 为开展下一次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另外, 在课程的考核评价上,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当改革单一的理论知识考查模式, 将实践教学吸纳其中, 并且占据一定的分值, 考查大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活动的实际状况、大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参与程度、参与效果, 及时评价大学生在实践活动出现的表现, 改进实践教学, 实现知与行的统一。

总之,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要求教师既要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又要有较高的综合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优化整合, 促使两个教学环节相得益彰, 互相促进。在此基础上, 切实重视实践教学环节, 保证开展实践教学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建立起与理论教学内容相一致的实践教学体系。同时, 构建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采用符合高职大学生实际、寓教于乐、于思、于行的实践教学模式, 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打造成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

摘要:教学方法改革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环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既有各自的优势, 又有内在的统一。探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途径实现功能互补,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教学,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教社政[2005]5号.

[2]王南湜.理论与实践关系问题的再思考.浙江学刊, 2005, 6.

[3]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192.

[4]黄兆林, 韩豫.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效能的探索[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5) .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04]16号.

8.思想政治理论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门一级学科设立之后,还处在发展的起始阶段,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涉及到很多的东西,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课程的建设上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也涉及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内容,对于二者的关系,应当恰当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要结合思想政治课的精品课程进修建设,使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发展,提高其理论建设的水平,这对于这门学科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在高校的高等教育中,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是在学科的基础之上的,为了使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水平得到发展和提高,就要注重学科的建设,提高学科建设的水平。在建设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最终要的就是要使学科建设好,队伍建设好,科学研究得到发展,只有这三者共同发展建设,才能使精品课程办好。对于高校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是一门精品课程,这门课不仅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并且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的设立,可以使学生的思想得到陶冶。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和建设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的,脱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这门课程就失去了精髓,没有了魅力,也无从论其精品性。

1.1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提供了学科支撑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撑作为其发展的根基,而国家的相关文件中也说明,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过程中,起支撑作用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使命。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其支撑;《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是基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问题而建设的。这些例子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是有很多学科起支撑作用的,才能使得这门课程得到快速的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支持,它使得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门课程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修养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1.2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提供了理论支撑,而这门课程设立的目的是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一种一流的课程,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的队伍和管理方面,都要做到一流,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这门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他们的人格,通过向学生们传授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华,使得大学生在校期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思想素质,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这也是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目的之一。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育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理论原则、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正确的价值取向。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建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迫切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精品”体现在这门课程是一门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课程,课程的质量是优质的,教学是一流的。要使得这门课程继续得到发展,就迫切的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得到发展并支撑这门课程的建设。

2.1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吸引力,迫切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的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性首先体现在其吸引力上,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吸引力,才能让学生自主地投入到这门课程的学习中去,这样才会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才会深入学生心中。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是非常枯燥无味的印象,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教学中过于抽象,吸引力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研究,用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授课,使学生容易接受,从而喜欢上这门学科。

2.2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教学影响力,需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性研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不是让学生掌握这种理论,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能利用它来解决问题,这门课程的真正影响力在于指导学生的实践,在实践中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浓郁的意识形态色彩和严格的教学纪律要求,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解决已经无济于事,必然要求上升到学术高度,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研究,使其能更好的促进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3.结语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起到了基本的支撑作用,要想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说服力、影响力,就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大众化、科学性以及实践性的研究,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雷声.试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关系——兼析认识与实践中的几种偏误[J].教学与研究,2006,10:5-11

[2]李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间内在关系及其教学衔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3]宋连胜.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J].吉林教育(教科研版),2007,09:19-22

[4] 宋连胜.建设具有创新精神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兼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J].思想理论教育,2007,19:40-43

上一篇:兰兰过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安全员转正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