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条件分析

2024-07-15

区位条件分析(共8篇)

1.区位条件分析 篇一

必修2第3章第1节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部分学案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学习目标】

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学习重点】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1.什么是区位?

2.企业在选址的过程中,应该考虑什么?

3.目前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有哪些?

4.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什么密切相关?

【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P51—P52活动材料内容,讨论以下问题:(1)说出深圳的地理区位特点。

(2)深圳迅猛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深圳充满了发展活力?

2.将下列产业活动与其主要区位条件用直线连接起来: 橡胶种植 原料基地 石油开采 气候

甜菜制糖 自然资源 面包制作 廉价劳动力 软件开发 市场

普通服装生产 技术力量 【巩固训练】

1、企业在选址的过程中应 A、着重考虑接近原料供应地 B、着重考虑接近燃料供应地 C、着重考虑接近产品的消费地

D、综合考虑企业是否符合所在地的发展方向及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2、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般情况下,决策者把工业建在某个区位优势明显的地方 B、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厂商可做决策,而政府不能干预 C、发达国家交通运输已趋完善,区位选择不受其影响

D、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经济效益,其次才是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

A、与海陆位置密切相关 B、与产业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C、与纬度位置密切相关 D、与劳动力的数量密切相关

4、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A、企业的区位逐渐接近于沿海地区 B、企业的区位条件不会发生改变

C、企业的区位条件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D、企业的区位越来越决定于交通运输条件

5、石油开采活动应

A、接近于消费市场 B、接近于原料地 C、靠近交通便利地区 D、接近于沿海地区

6、下列产业活动受自然因素影响最小的是

A、棉纺厂 B、电子工厂 C、种植业 D、渔业生产

7、下列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的产业活动是

A、电视机装配厂 B、海洋捕捞业 C、服务业 D、家庭畜牧业

8、工业生产在地域上比农业生产灵活的多的原因是

A、工业产品最终要在市场上销售 B、工业生产一般不要求更多自然要素的投入 C、工业生产需要工人和技术人员等 D、工业生产需要的基本条件完全不同于农业

9、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下列变化中正确的是

A、工业采用的原料种类越来越少 B、工业部门越来越多

C、工业的分布越来越集中 D、工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投入要求越来越多

10、甜菜制糖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原料产地 B、技术力量 C、市场 D、廉价劳动力

11、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

(1)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往B地,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主要有哪些?

(2)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参考答案 【巩固训练】 DABCB BCBBA

11、(1)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较便宜

(2)C地所在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求得比较便利的工业联系;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而且其(腹地)联系的范围较广。

2.区位条件分析 篇二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2008年江苏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时发现,江苏省的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二。究其原因,除了江苏省的整体区位地理条件较好之外,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江苏省率先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转型与升级。从“九五”以来,江苏实行了一系列的产业转型升级计划,并取得了经济发展的显著成效。然而,在经济取得长足增长的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区位条件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江苏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仍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又应该采取哪些相应的措施?通过对江苏省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能为相应的对策措施的选择提供更为科学与精准的理论依据。

1文献综述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简称SS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丹尼尔·B·克雷默于1942年首次提出,后经E·S·邓恩和埃德加·胡佛得以发展[1]。80年代初,Dunn集各家之所长,在这一模型中加入了时间这一变量,提出了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Dunn Shift—Share Analysis,简称DSS分析法)[2]。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发展看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更高层次的区域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如GDP)年增长率作为参考基准,这种偏离,主要是由区域产业结构因素和区位因素形成的。同时,模型中又加入了时间这一变量,可以动态地反映各个偏离分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能比较客观地研究各区域经济增长的整个过程。

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周起业和刘再兴(1989)、崔功豪(1999)对该方法都有详细的介绍。谭克、路瑶(2003)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进行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的对比研究,得出了长三角的产业结构没有想象中好的结论[3]。何龙娟等(2006)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我国“十五”期间的地区经济的增长状况,得出了各地经济增长的差距是由主导因素的不同引起的和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竞争力很弱等结论[4]。黎兴强(2008)运用投入产出法对华南4省的第三产业的结构效应进行了实证比较分析,指出了华南4省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5]。王兆红、张晓平(2011)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对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北京市的电子与信息制造业竞争力最强的结论[6]。

然而,已有的研究多是从传统的静态的偏离—份额分析法出发,很少有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基于此,本文运用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来全面展现江苏区域经济从“九五”到“十一五”的整个发展过程和特征,以期找出其中的规律和发现其中的问题,为江苏经济实现“两个率先”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经济分析模型

2.1计算模型

动态偏离—份额分析法就是在原来的一般偏离—份额分析法的基础上加上了时间(t)这一变量,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三个变量因素:区域份额因素Nj、产业结构分离因素Pj、区位偏离因素Dj。模型可表示为:

Gjt=Njt+Pjt+Djt (1)

Νjt=EtEt-1ej(t-1)-ej(t-1)(2)

Ρjt=i=1n(EitEi(t-1)eij(t-1))-EtEt-1ej(t-1)(3)

Djt=ejt-i=1n(EitEi(t-1)eij(t-1))(4)

(P+D)jt=Pjt+Djt (5)

式中,Gjtj区域在t-1时期到t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总量;Njtj区域t-1时期到t时期的区域份额偏离分量;Pjtj区域t-1时期到t时期的结构偏离分量;Djtj区域t-1时期到t时期的区位偏离分量;(P+D)jtj区域t-1时期到t时期的总偏离分量;ejt为计算区域国内生产总值;Et为更高层次区域国内生产总值;i为第i次产业。

2.2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以江苏省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江苏省13个省辖市,以江苏省为各个省辖市的更高层次的经济区域,选择第一、二、三产业进行细分研究,所以i=(1,2,3);j=(1,2,3…13)分别表示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泰州、扬州、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淮安这13个省辖市。

本文有关江苏省的数据均来源于《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2005年以前的各省辖市相应的数据来源于各省辖市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2005年后的数据则来源于《2011年江苏省统计年鉴》。

3对江苏省经济运行结果、变化趋势与多时点数据的聚类分析

目前国内学术界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有两类。一是选择某个时点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静态的分析,二是选择一个地区(省域)若干年的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的演绎。我们认为这两种方法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将这两种分析方法加以融合,既分析了以2010年为代表的江苏经济运行的静态特征,又从时间序列角度反映了自1996—2011年江苏经济发展的动态特征。

3.1基于2010年江苏经济运行结果的聚类分析

利用2009年和2010年相关的数据,运用上述模型进行计算,对结果进行聚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苏中、苏北2010年经济增长的偏离分量都为第二类型,产业结构分离偏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区位因素偏离分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这体现了苏中、苏北经济的差异性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地区的区位因素,好的区位因素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快速的增长,其中好的区位因素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成本低、土地价格低、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等。苏南地区中的南京、苏州、无锡2010年经济的增长为第三类型,其中产业结构分离偏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正,区位因素偏离分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负,说明这些地方经济的差异性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布局。尽管该地区的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反而为负,但是并不意味着该地区的区位条件要劣与苏中、苏北地区,只说明传统意义上的区位条件(例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沿海、交通条件、通讯条件等)在促进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中不再表现为优势,甚至有些区位条件已经沦为劣势,成为阻碍该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今后,要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该重塑新的区位优势。

3.2基于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偏离分量变化趋势的聚类分析

对计算而得的1996—2010年江苏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偏离分量进行添加二次多项式的趋势线处理,对所得的趋势线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3.2.1 产业结构偏离分量方面

南京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恶化后改善,大致从1997年—2002年为恶化期,2003年至今为持续的改善期,而且改善的速度很快。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改善后恶化,其中,大致从1997年—2005年为持续的改善期,2005年至今为持续的恶化期。从中可以看出南京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后发优势十分明显,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的动力很足,这与南京市的人力资本要明显好于其他省辖市有关,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首先会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部门,这些部门的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的积累密切相关。

南通、泰州市产业结构分离偏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持续的恶化。说明这两个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并没能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两个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严重滞后于这两市的经济增长的需求。扬州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先改善后恶化,大致从1997年—2002年稍有改善,2003年至今为持续的恶化期,这主要因为扬州以传统的轻工业为主导产业,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缓慢,因此越来越成为制约这一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

徐州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持续恶化状况,盐城、连云港、宿迁、淮安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先恶化后改善,从1997年—2006年为持续恶化期,从2006年至今进入了持续的改善阶段。这说明了苏北地区在迎接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时,对促进经济的增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表明了从苏南地区转移过来的产业进一步优化了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为该地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打下了更加坚实的产业基础。

3.2.2 区位偏离分量方面

苏州、无锡市的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先改善后恶化,其中,大致从1997年—2003年为持续改善期,2004年至今为持续恶化期。这说明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两市的区位条件已不能满足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需要,表明该地区区位条件的改善已滞后于经济的增长,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增长。南京市的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持续的恶化,这说明南京的区位条件已成为阻碍南京经济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持续地改善这一地区的区位条件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常州、镇江市的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基本保持不变,这说明传统的区位优势在促进这两市的经济增长中得以保持。

南通、扬州市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持续改善状态,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区位条件是该地区经济差异化发展的火车头,拉动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泰州市的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先恶化后改善,大致从1997年—2003年为持续恶化期,2004年至今为持续改善期。

徐州、盐城、连云港、宿迁、淮安市的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表现为先恶化后改善,大致从1997年—2004年为持续恶化期,2005年至今为持续改善期,该地区的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增强,因为这些地区为了承接苏南地区的产业转移,基础设施等区位条件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再加上当地本身的区位优势(如土地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共同构成了这些地区新的区位优势,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增长,表现在经济增长上就是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

3.3江苏经济增长多时点数据的聚类分析

本文在充分利用时点聚类分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选择多个时点进行聚类来克服无法反映时间维度信息的缺陷。基于时间聚类在选择变量上的不足,在进行时点聚类时我们选择总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贡献率、结构偏离影响指数、区位偏离分量贡献率、区位偏离影响指数这5个变量来进行聚类分析。总偏离分量描述的是结构偏离分量和区位偏离分量对整个经济增长的作用,描述各地区经济区别化增长的大小。结构偏离分量贡献率描述的是源自产业结构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不同。结构偏离影响指数则可以用来测度哪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抑或可以用来选出对产业结构调整最为敏锐的地区。区位偏离分量贡献率描述的是源自区位条件的不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多大的不同。区位偏离影响指数则可以用来测度哪个地区的区位条件对全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抑或可以用来选出对区位条件的改善最为敏锐的地区。各变量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总偏离分量=(P+D)ij=Pij+Dij (6)

结构偏离分量贡献率=ΡijΝij+Ρij+Dij100%(7)

结构偏离影响指数=Ρij113j=113Ρij(8)

区位偏离分量贡献率=DijΝij+Ρij+Dij100%(9)

区位偏离影响指数=Dij113j=113Dij(10)

本文选择2000、2005、2010年这三个分别为“九五”、“十五”、“十一五”结束之年为不同的时点,对结果进行多时点的聚类分析。聚类结果如表3所示。

从总的经济增长即GDP方面来看,江苏省各地区都实现了长期的增长,但是经济增长的总偏离方面大部分地区有时却表现为负的,没有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的推动作用,反而给经济的增长拖了后腿。产业的差异性增长和区域区位的适应性增长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这可能是由于各地方的产业结构趋同、传统的区位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减小而引起的。从产业结构分离偏量贡献率上看,苏南地区全表现为正,苏中、苏北地区全表现为负,这是因为苏南地区的经济增长中更多的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该地区提前进行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苏中、苏北地区存在着更多的传统产业,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要小。从区位偏离分量贡献率来看,苏南地区由正值逐渐转变为负值,这意味着这些地区已经逐渐失去了传统的区位优势,传统的那些区位条件已对该地区经济的增长构成了威胁,苏中、苏北的区位优势正在日益体现出来,表现在区位偏离贡献率上就是这一数值正在由负值转变为正值。从产业结构偏离影响指数来看,2000年、2005年、2010年依次为淮安、苏州、南京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最为敏感,这些地方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江苏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最大。从区位偏离影响指数来看,2000年、2005年、2010年依次为南京、扬州、宿迁对区位条件的改善最为敏感,这些地方的区位条件的改善对江苏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最大。因此,产业结构、区位条件优势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进则退。经济要高速度的增长,就应该进行产业结构和区位条件的持续改善、优势再造。

数据来源:根据江苏省相应年份统计年鉴计算而得。

4对策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将对促进江苏经济的可持续高质量地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因为,经济的增长可以分解为三个变量,分别是区域份额偏离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区位偏离分量,所以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从区域份额偏离分量来看,它描述的是经济增长的惯性。这一分量过大,经济的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因此要使经济可持续地高质量增长就应转变经济发展的观念,主动摒弃经济增速偏好、调低经济增长预期、放缓经济增长速度,更加注重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从结构偏离分量来看,它描述的是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江苏经济增长中产业结构对经济的增长贡献率仍偏低,特别是苏中、苏北地区。这就要求全省加大产业结构升级力度,更多的依靠科技创新型产业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实行南北联动策略,苏北积极承接苏南转移产业,为苏北经济的转型升级积累产业基础。同时要为产业结构升级、南北联动策略提供更加规范透明的制度安排,打破原有低水平的升级和联动的路径依赖,避免路径锁定,开辟依靠自主创新的转型升级路子和“南北对话、南北合作”的新的南北联动机制。产业结构的升级往往与一定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科技水平相适应,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超越一定的阶段而盲目推进,这样对经济增长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从区位偏离分量来看,它描述的是区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苏南传统的区位优势已

逐渐失去,越来越成为阻碍这一地区经济增长的瓶颈,急需进行区位优势再造,人力资本在未来可预见的时期都将成为这一地区的主导区位优势。实行人才强市战略,是这一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出台的相应政策,从而使这些地方能够引到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同时,这些地区应该着手培育发展新的经济形态,推进总部经济的建设,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率。当然在传统的区位条件方面也不能放松,应进一步地改善。而苏中、苏北地区传统的区位条件(如土地价格、劳动力成本、基础设施等)仍然对经济的增长表现出显著的作用,应该加快完善这些地区的区位条件,加大它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法空间模型及其应用[J]统计研究,2009(4):74-79.

[2]吴继英,赵喜仓.偏离—份额分析Esteban模型及其在劳动生产率分析中的应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114-123.

[3]谭克,路瑶.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产业竞争力比较研究[J]当代财经,2005(5):90-93.

[4]何龙娟,肖敏,吴殿廷.“十五”期间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SS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8):425-431.

[5]黎兴强.华南四省区第三产业结构效益的实证比较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8(7):469-474.

3.区位条件分析 篇三

本节内容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Ⅱ)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一节,与课标要求相关的是“举例说明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本节内容是继前两章学习人口与环境、城市与环境后,从“产业活动”层面展开论述,探讨人类产业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综述产业活动和地域联系,为具体学习本章的重点知识农业、工业和交通运输等主要产业活动做好铺垫,也为后面“人地如何协调发展”的学习埋下伏笔,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在全章的地位如图1。

二、目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了解区位的定义,理解影响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发展变化;举例说明生产协作联系的方式;结合生活事例了解商贸的含义及主要环节;明确科技与信息在产业活动中的作用;理解工业地域在布局上要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例、动画演示,增强感性认识,掌握分析问题方法,提高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现实事例的分析,了解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及发展变化;运用具体事例分析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方式,培养利用材料、事例综合分析问题、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参与、主动与他人合作的习惯;了解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激发认真求学的热情;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重难疑点

就本节教材内容而言,正文大量穿插阅读材料、插图和丰富的活动。阅读材料图文并茂,活动多是针对正文和阅读后设计的案例,建议阅读材料和活动根据课堂容量进行取舍。教材结构比较清晰,主要包括两项学习内容:一是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二是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下面对本节教材重难疑点进行分析。

1.“区位与位置的区别” 疑点解析

区位,一方面指该事物的位置,严格说,不仅表示一个位置,还表示标定的一个地区、范围;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的空间联系。这个联系一般解读为两大类,一是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二是与社会经济环境的联系。因此,生产活动和城市的形成、发展是受到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要素影响的结果,即区位条件的分析。“区位”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因此教材首先阐述区位,但并未对其下确切定义,而是通过生活实例解读理想区位。

2.“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重点剖析

关于区位条件,包括:一是所有活动都与区位有关;二是产业活动对区位的要求与产业特点、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三是工业产业活动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小,可选择面相对较大。

正文主要分析人类各种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农业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影响,有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矿业受自然环境中石油矿藏分布状况限制,并受运输条件影响;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受市场、原料、能源、劳动力、技术等社会经济制约。与农业相比,多数工业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商业和服务业的区位主要指向消费市场,其区位选择既有市场最优原则,也有交通最优原则。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表1所示。

这部分内容重在分析如何选择理想的区位和理解不同产业活动具有不同的区位特征,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区位含义,知道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受产业自身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差异很大。

3.“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的四种方式” 难点探析

关于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教材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一是生产协作条件: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模式;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模式。二是商业贸易联系,区际贸易、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三是科技与信息联系,网络的发展加强信息和技术交流,导致技术的地域扩散。四是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导致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这部分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也是课标的能力要求。产业活动中地域联系知识网络如图2。

该部分内容知识点丰富,教学中可运用相关图片及生活实例,通过观察、讨论理解相关教学内容。

四、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4个阅读、5个活动和6组图。阅读材料拓展、延伸现有教材知识;活动侧重课堂知识运用于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复习、巩固教材知识;插图作为地理学科的特殊语言,直观形象地补充、完善教材知识。

1.阅读材料运用

阅读一:区位与我们的生活。该则材料用众多身边生活实例对“区位”作简单了解,没有知识上的达成要求,能使学生认识到区位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作为引课之用,或插入教学环节中,亦或取消。

阅读二:宝钢集团公司。属于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对生产多道工序间的生产协作联系做相应的案例补充,可作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用。

阅读三:技术的地域扩散。该则材料作为教材中“科技与信息联系”的解释、补充,能帮助学生理解“技术的地域扩散形式”,可作简单了解。

阅读四:我国纺织业的“产业集聚现象”。配插图3-10纺织厂内景。图文结合拓展教材知识,更直观真实地展现纺织厂的生产情况,作为教材正文的补充解释,不作知识上的要求,但可作为教学案例。

2.活动教学建议

活动一:文字材料详尽,配图3-1深圳区位示意图,图中信息量丰富,建议以图释文,要点落实在图中,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到区位条件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特点,教会学生“会学”地理。活动中的三个问题均属材料分析题,通过材料分析,学生不难得出,区位特征主要从位置和交通两方面分析;崛起原因主要由政策和地理位置决定;深圳发展充满活力则依赖于政策而出现的科技、旅游、交通的综合协调发展,以及优秀人才的汇集。通过“活动”,让学生思考得出“聚落的区位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区位条件影响聚落的形成和发展”等结论,同时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好铺垫。

活动二:该活动为课堂练习,旨在从诸多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中,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因素。通过“活动”,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称为“原料指向型”)、普通服装—廉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力指向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属案例分析题,配图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示意图直观展示服装的生产流程,以图释文,深化学生对生产协作联系的理解。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四:属知识巩固类。通过“活动”,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分析,运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跨国公司为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获得最佳效益。

活动五:属知识应用类。第1、3题为巩固练习,第2、4题为实践“活动”,加强知识应用。通过该“活动”,学生对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理解更深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图像图表利用

图3-2、图3-4、图3-5、图3-6、图3-7可归为一组图,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协作关系。图3-2展示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图3-4到图3-7展示多道工序间的联系模式,属于图图结合,把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观察思考。这类图可让学生自行对比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再补充小结。

图3-8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图,是对商贸联系的诠释,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补充和拓展,只要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流程即可。

图3-9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该图有很直观的空间展示,建议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教学。

五、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可分散本节知识点和案例到后面农业、工业、交通三节中,也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安排1课时完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的案例教学,活动建议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关于该课标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可参考如下步骤。

情景创设导入:结合阅读材料“区位与我们的生活”创设情景,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理解什么是区位。

引导发散思维:列举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并说明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利用探究深化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理解。

案例对比分析: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本地案例各一,对比讨论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得出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完成活动2配对连线,加深对工业主导区位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阅读教材图3-2“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活动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图3-4、图3-5、图3-6、图3-7和阅读材料“宝钢集团公司”,讨论各种产业活动生产过程中的地域联系。

多媒体引导:播放现代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产业活动中的普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等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外活动设计:搜集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探究家乡发展的主要原因。或者运用活动1结课,探究区位条件如何影响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铺垫。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过程,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及动画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通过结合本地实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教法处理,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活动二:该活动为课堂练习,旨在从诸多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中,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因素。通过“活动”,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称为“原料指向型”)、普通服装—廉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力指向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属案例分析题,配图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示意图直观展示服装的生产流程,以图释文,深化学生对生产协作联系的理解。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四:属知识巩固类。通过“活动”,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分析,运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跨国公司为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获得最佳效益。

活动五:属知识应用类。第1、3题为巩固练习,第2、4题为实践“活动”,加强知识应用。通过该“活动”,学生对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理解更深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图像图表利用

图3-2、图3-4、图3-5、图3-6、图3-7可归为一组图,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协作关系。图3-2展示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图3-4到图3-7展示多道工序间的联系模式,属于图图结合,把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观察思考。这类图可让学生自行对比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再补充小结。

图3-8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图,是对商贸联系的诠释,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补充和拓展,只要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流程即可。

图3-9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该图有很直观的空间展示,建议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教学。

五、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可分散本节知识点和案例到后面农业、工业、交通三节中,也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安排1课时完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的案例教学,活动建议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关于该课标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可参考如下步骤。

情景创设导入:结合阅读材料“区位与我们的生活”创设情景,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理解什么是区位。

引导发散思维:列举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并说明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利用探究深化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理解。

案例对比分析: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本地案例各一,对比讨论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得出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完成活动2配对连线,加深对工业主导区位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阅读教材图3-2“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活动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图3-4、图3-5、图3-6、图3-7和阅读材料“宝钢集团公司”,讨论各种产业活动生产过程中的地域联系。

多媒体引导:播放现代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产业活动中的普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等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外活动设计:搜集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探究家乡发展的主要原因。或者运用活动1结课,探究区位条件如何影响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铺垫。

学习本节教材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培养学生提取、加工有用信息,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教学过程,尽可能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图片及动画辅助教学突破重难点。通过结合本地实例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样的教法处理,学生问题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活动二:该活动为课堂练习,旨在从诸多影响产业活动的因素中,引导学生抓住主导因素。通过“活动”,学生加深理解主要区位条件对产业活动的影响。活动时,教师可以提示:对主导因素指向明显的企业,往往会在主要区位条件比较好的地方落户,如甜菜制糖—原料产地(称为“原料指向型”)、普通服装—廉价劳动力(称为“劳动力指向型”)等,以帮助学生理解。

活动三:属案例分析题,配图3-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示意图直观展示服装的生产流程,以图释文,深化学生对生产协作联系的理解。通过“活动”,学生学会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案例进行生产协作上的分析,并进行简要评价,从而加深理解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活动四:属知识巩固类。通过“活动”,学生知道生产协作和联系的主要形式有集聚型和分散型;学会通过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分析,运用“因地制宜”的产业布局原理,评价这一产业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合理性。跨国公司为减少市场上的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或接近原料产地,或接近消费市场,或接近金融市场,或接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以获得最佳效益。

活动五:属知识应用类。第1、3题为巩固练习,第2、4题为实践“活动”,加强知识应用。通过该“活动”,学生对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的理解更深刻,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3.图像图表利用

图3-2、图3-4、图3-5、图3-6、图3-7可归为一组图,展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协作关系。图3-2展示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图3-4到图3-7展示多道工序间的联系模式,属于图图结合,把各生产环节组合起来观察思考。这类图可让学生自行对比观察,教师加以引导,再补充小结。

图3-8为现代物流过程中的商贸联系示意图,是对商贸联系的诠释,在教学过程中不宜补充和拓展,只要学生理解现代物流的基本流程即可。

图3-9为某市产业空间集群分布示意。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从而形成工业地域的过程,该图有很直观的空间展示,建议教学过程中作为案例教学。

五、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教学方式比较灵活,可分散本节知识点和案例到后面农业、工业、交通三节中,也可按照教材安排进行教学,安排1课时完成。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的案例教学,活动建议 “联系本地实际,讨论某一工业企业的布局特点,以及该工业企业的原料供应和市场联系”。关于该课标的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注意以案例教学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可参考如下步骤。

情景创设导入:结合阅读材料“区位与我们的生活”创设情景,播放相关图片或视频,引导理解什么是区位。

引导发散思维:列举人类从事的产业活动,并说明其与周围事物的联系,利用探究深化学生对产业活动区位条件的理解。

案例对比分析: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本地案例各一,对比讨论布局时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得出不同产业部门的区位指向。完成活动2配对连线,加深对工业主导区位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分组阅读教材图3-2“汽车生产过程的生产联系”,活动3“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图3-4、图3-5、图3-6、图3-7和阅读材料“宝钢集团公司”,讨论各种产业活动生产过程中的地域联系。

多媒体引导:播放现代物流的发展、互联网在现代产业活动中的普及、工业地域的形成等视频,师生共同分析得出商贸联系、科技与信息联系和工业地域形成的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课外活动设计:搜集家乡发展的相关资料,探究家乡发展的主要原因。或者运用活动1结课,探究区位条件如何影响深圳的形成和发展,为后续“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的教学作铺垫。

4.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分析 篇四

1、灌溉农业

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

分析自然区位因素:有利:光热充足,温差大;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

不足:水资源短缺;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土壤的盐碱化等

2、商品谷物农业

典型地区:美国中央大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

分析区位优势:(1)自然条件优越: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农业科

技发达。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与我国(西北、东北)的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农业地域类型相同;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

利;市场广阔;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气候类型不同)。

不同点:①经营方式不同,美国以家庭农场主生产为主,我国以国营农场位主;

②科技水平存在差异;

③专业化水平不同。

我国东北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不足:热量不足;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目前生态环境问题

严重: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

3、季风水田农业

典型地区:我国太湖流域(亚洲季风区)

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壤

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量大,饮食偏好,国家政策扶持。

不足:人多地少;受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影响;酸雨危害

生产特点:(1)小农经营

(2)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3)科技、机械化水平低

(4)水利工程量大

4、乳畜业

典型地区:西欧(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中欧,新西兰,澳大利亚,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周围)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湿润,不利于种植业成熟,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地形平坦(新西兰除外)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交通便捷;

饮食偏好。

5、大牧场放牧业

典型地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干旱、半干旱地区)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2)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近,与海外市场交通联

系方便。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

阿根廷促进牧牛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改善交通、开辟水源、培育良种牛、种植饲料、围栏放牧、划区轮牧。

6、混合农业

典型地区:澳大利亚的默累-达令盆地(美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

区位优势:(1)气候暖湿(2)土壤肥沃(3)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高(4)灌溉条件好(5)政

策鼓励

不足:水源不足(位于大分水岭西侧的雨影区)

措施:东水西调

综合题答题模式:工业区位分析

1、意大利新兴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张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交通运输方便

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为主;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生产过程分散;分布在小城镇或农村。

独特的发展模式: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我国乡镇企业(浙江温州)相同点:(同上)

不同点:企业之间相互竞争;缺乏合作:没有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

调整措施:重视专业分工和团结合作;形成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信息网络;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实施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及时把握国际市场产品的需求信息,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形成规模生产;树立品牌意识;加大培训,提高职工的技术素质;与国外大企业进行合作,提升产品质量和管理水平。

2、“硅谷”

典型地区:美国硅谷、德国墨尼黑、日本的九州岛、英国的苏格兰地区、印度的班加罗尔。区位分析:(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气候宜人

(2)社会经济因素:科技发达(有高等院校);便捷的交通(高速公路、航空港);

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

工业特点:科技人才比例高;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费用比例高;产品面

向世界市场。

3、传统工业区

典型地区: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等

特点:煤铁资源丰富;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中心

目前面临的问题:原料和能源消耗量大,运输量大,污染问题严重,用地紧张等

区位分析: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区近;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市场广阔。

衰落原因:(1)生产结构单一(煤炭、钢铁等重化工业为主)(2)煤炭能源的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环境污染

综合整治措施:(1)调整工业结构(2)调整工业布局(3)发展第三产业(4)优化环境

4、城市工业布局

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主导风向-盛行风的下风地带;与季风区季风风向垂直的郊外;最大风频的下风向(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城市热力环流之外。

水源污染:产生污水工业布局在河流的下游或远离水源地;

距离城市的远近-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布局远离城区;

地形:山谷、盆地地形易形成逆温,废气不宜扩散,不能布局冶金、化工等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设置防护带:工业区与居民区之间设置卫生防护带减少对居民区的直接污染,美化环境; 土地租金:布局在城市的外围,土地租金低;

环境:高科技工业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区;

9、工业集聚和分散

集聚有利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意义:工业集聚导致企业之间争地、争水、争公共设施;加剧地区的环境污染。

工业分散的意义:充分发挥不同地方的区位优势。如,产品“轻、薄、短、小”,便于航空运输;接近市场;接近劳动力丰富地区;接近原料地;接近土地租金较低的地区;减少环境污染。(美国工业向西部和南部迁移原因: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发展快,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污染少。)

10、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区位条件:有利—岛国,多优良港口;雄厚的科技力量;丰富的人力资源;工业基础好;

不利—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

促进发展的原因:深刻的历史原因;重视科技;发展教育。

综合题答题模式:资源问题

一、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的问题:

环境问题:开采过程中:破坏地表;堆放占用耕地,自燃;矿山排水造成水污染。

利用过程中:大气污染(可吸入颗粒物,酸雨,温室气体);固体废弃物污染

造成运输压力

二、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

人口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快,导致能源需求量大;

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

国际石油价格上涨。

三、调整措施:

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

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

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

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利用乙醇汽油 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利用率;

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工业发展。

四、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

对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

增加就业;

缓解沿线地区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对东部:有利于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的矛盾;

有利于改善经济结构,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

带动基础设施的建设;

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使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和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问题及其影响:管道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少、生态脆弱;工程建设可能会产生新的水土流失、荒漠化,工程难度大,要注意环境保护。

五、西电东送

南线: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广西、云南、贵州三省交界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调往广东。

中线:将三峡、金沙江干流水电送往华北地区

北线: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对西部的意义: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东部地区的意义: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

六、南水北调工程

有利影响:京杭大运河水位提高,增加通航能力;

为苏北地区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削减工程下游长江干流洪峰,减轻洪水的威慑;

有效地利用水资源促进调水沿线工农业生产的发展。

不利影响:工程干流流速减慢,泥沙淤积,影响通航能力;

入海水量、泥沙减少,海水倒灌和侵蚀加剧;

长江河口处水生环境改变,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逐级提水,运营成本高;

灌溉不当苏北地区(北方)容易产生土壤盐碱化;

沿途经过人口稠密地区及其工业活跃区,容易造成水质污染。

工程原则:“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南水北调过程中注意防止水体污染,节约用水,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卫星发射场)。

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降低发射初速度(也与能源有关)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能源:向东发射,节约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国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5.高三地理区位因素分析概括 篇五

1.自然因素

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温带、寒带的城市分布在平原;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

气候:气温、降水适中,居住适宜

河流:①运输功能: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水源充足;③防卫功能;④环境功能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临近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自然因素为主)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集、水深,空间大,流速平缓,便于航行和停泊,避风港湾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范围大,经济发达,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经济腹地。

经济依托:以大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或沿途经济发达,为港口提供运输需求

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车站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

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小。

(三)航空港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

1.自然条件

土地:面积宽广,价格低廉

地形:平坦开阔(不在盆地和谷地中),无高大建筑物,坡度适当,排水方便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日数少;跑道与盛行风向平行以便于飞机逆风起降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位于城市郊区但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联系

经济:当地经济发达

(四)交通线(铁路)的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限制少,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2)地质:避开断层 (3)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4)土地(耕地)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5)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长度、投资、施工量

2、社会经济因素:(1)人口城市分布的需要(2)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3)资源开发的需要(4)交通发展的需要(5)经济发展的需要

注意:交通线的区位分析在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三大因素因素,在微观上考虑的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并从自然条件优势、经济条件和必要性三方面去分析。

(五)航道线的区位因素(水文、水系特征)

1.气温:不结冰或结冰时间短,通航时间长

2.降水: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水位高,通航能力强

3.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和缓,通航安全

4.经济:沿途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

(六)、管道线的区位因素

管道线总是基于某种物质(液体或气体)的运输而建设的。

6.区位条件分析 篇六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一)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

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 产协作条件好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

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二)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故题目若问城市兴起的区位因素,一般只需要回答一个区位因素;若题目问城市兴起和发展的区位因素,则应从多个方面去分析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地形:地形平坦开阔(温带、寒带的城市分布在平原;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

气候:气温、降水适中,居住适宜

河流:①运输功能: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水源充足;③防卫功能;④环境功能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临近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自然因素为主)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集、水深,空间大,流速平缓,便于航行和停泊,避风港湾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范围大,经济发达,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经济腹地。

经济依托:以大城市或城市群为依托或沿途经济发达,为港口提供运输需求

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车站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

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小。

(三)航空港的区位(社会经济因素为主)

1.自然条件

土地:面积宽广,价格低廉

地形:平坦开阔(不在盆地和谷地中),无高大建筑物,坡度适当,排水方便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日数少;跑道与盛行风向平行以便于飞机逆风起降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位于城市郊区但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高速公路)联系

经济:当地经济发达

(四)交通线(铁路)的区位

社会经济因素—决定因素;自然因素—制约因素;科技因素—保障因素。

1、自然因素:(1)地形:平原限制少,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区。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2)地质:避开断层(3)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4)土地(耕地)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5)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长度、投资、施工量

2、社会经济因素:(1)人口城市分布的需要(2)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3)资源开发的需要(4)交通发展的需要(5)经济发展的需要

注意:交通线的区位分析在宏观上要考虑自然、社会经济、科技三大因素因素,在微观上考虑的是在交通量最大、线路最短、占用耕地最少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并从自然条件优势、经济条件和必要性三方面去分析。

(五)航道线的区位因素(水文、水系特征)

1.气温:不结冰或结冰时间短,通航时间长

2.降水:降水多,河流水量大、水位高,通航能力强

3.地形:地势平坦,水流和缓,通航安全

4.经济:沿途经济发达,资源丰富,人口众多,运输需求量大

(六)、管道线的区位因素

管道线总是基于某种物质(液体或气体)的运输而建设的。

1、物质来源地(供的优势:资源丰富)2、物质目的地(目的优势:市场广阔)3、沿途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城市的分布)4、沿途的自然状况(气候、地形、地质等)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三)

五、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水量:与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落差:穿越地区等高线密集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开发条件:适宜建坝(一般为峡谷──投资和工程量小;地基坚实,少地质灾害)

六、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建库库容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防止漏水,诱发地震、滑坡

3.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减少搬迁量

七、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侯:多晴天。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2.人文因素

①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多面环海,不干扰居民生活,安全性更高

②能源: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的海南卫星发射场);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向东发射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节约能源。

③交通便利:有铁路通过,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国防安全:如西昌 ⑥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八、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多晴天,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湖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九、海洋资源的区位分析

(一)渔场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4.温带海域

(二)盐场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地形条件:有适宜晒盐的海滩——平坦开阔、泥质海滩

2.气候条件:有适宜晒盐的天气——气温较高、晴日较多

3.盐场最好布局在海水盐度较高的海区附近。

(三)水产业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水域面积广阔2、气候温和湿润3、劳力资源丰富4、交通运输便利5、消费市场广阔6、生产技术水平高7、有食鱼爱好等

十、旅游业区位分析:

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

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

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

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十一、商业的区位分析

(一)商业街的区位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 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 一般以批发为主

(二)商业小区的区位

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三)商业城市的区位因素(有利条件)

1、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即服务区)2、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即:1、地理位置优越2、交通运输便利3、经济腹地广阔而发达4、城市经济贸易发达

十二、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

人口分布与城市分布、生产力水平分布具有一致性,故影响人口分布的区位因素与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具有相似性。

1、自然因素:(1)地理位置(2)气候因素(3)地形因素(4)水源因素等

2、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2)开发历史(3)工农业基础(即经济状况)等。

7.区位条件分析 篇七

一、跨国经营区位选择模型的构建

(一) 模型设定的假设与变量引入

根据研究需要, 从中亚国家中选择两个国家作为我国有意跨国经营的某一企业的区位投资选择对象, 分别设为A国与B国。假设我国从事跨国经营企业一般会选择有比较优势的国家 (或地区) 的相关行业进行投资, 那么在此跨国投资决策过程中, 当地企业与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相比就处于跟随地位。这样, 无论在A国还是B国进行投资, 我国的跨国经营企业与当地的企业, 就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经济学中常见的价格和产量的领导者和跟随者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过程。在此, 引入生产、成本和利润等变量, 假设我国的企业无论在哪个国家进行投资, 投资的单位生产成本均为C, 在A国与B国进行投资后的产品销售量与利润分别为Q1、R1和Q2、R2;同时, 设在A国与B国的当地企业模仿的成本、销量和税率分别为C1、Q′1、t1与C2、Q′2、t2;根据以上对各变量的界定, 可以得出在A国与B国国内市场我国跨国经营企业的价格需求函数分别是P1=a1-b1 (Q1+Q′1) 和P2=a2-b2 (Q2+Q′2) , 其中, a1、a2、b1、b2为各变量的正值调整系数, 从中可以发现P1和P2表示, 当与我国跨国经营企业投资行业有关的行业产量分别为QA=Q1+Q′1和QB=Q2+Q′2时, A国与B国相关市场上的均衡价格。

(二) 模型构建

根据以上设定, 跨国企业对A和B国投资的利润分别记为R1和R2, 以对A国投资为例分析, 利润函数为:

我国跨国经营企业无论对A国还是B国投资, 目的都是获取最大利润, 即:

根据利润最大化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条件, 对R1求导并令其为0, 可以求出Q1的反应函数如下:

对于东道国中的模仿企业来说, 通过一段时间的比较优势效应的传递和扩散后, 可以认为其单位模仿成本等于我国企业的单位生产成本, 则最大利润为:

Max (P1Q′1-C1Q′1-t1Q′1) (4)

把模型前提与假设中P1表达式代入 (4) 式, 通过求导并令其为0, 求出Q′1的反应函数:

把Q′1的值代入 (3) 式, 求出Q1中不含Q′1的反应函数, 即:

把Q1代入 (1) 式求出R1, 为:

依据同样的步骤, 可以得出跨国企业在B国投资的均衡产量及利润, 结果如下:

通过以上对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区位选择模型的构建与推导结果可以发现, 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利润与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关系, 不同的投资国家和区域, 市场条件和税收政策都有很大的差异, 为此, 与市场因素有关的a1、a2、b1、b2, 以及与税收政策因素有关的t1、t2都会对跨国经营企业的利润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 跨国经营企业对不同国家的投资成本因素, 虽然模型分析中为了简化统一设定为C, 但实际上不同国家对外资有不同的政策, 投资成本是不同的。为此, 需要从市场因素、税收因素和投资成本因素具体分析其对我国跨国经营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二、我国企业中亚经营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中亚五国是典型的“一强四弱”的经济格局。由于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经济体量太小, 本文不考察这两个经济体, 仅分析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三个中亚国家在市场、税收和投资成本这三方面对跨国经营区位的影响。

(一) 东道国的市场因素

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微观决策主体, 东道国的市场容量、市场竞争环境等因素是其进行投资决策时首先要考察的内容。概况起来讲, 对东道国的市场因素的考察重点包括如下两方面:一是东道国的物价的高低及波动情况和资源结构、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物价越高越不稳定, 跨国经营投资中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就越高越难以控制, 这直接关系到跨国经营企业的盈利能力, 同时当前中国企业对中亚国家的投资基本是以资源获取型投资为主, 对东道国的资源结构及其开发利用情况的考察, 就显得更为重要, 另外对于产业结构的合理程度的关注也很有必要, 如果能够介入东道国的弱势产业和重点鼓励发展, 或者优先发展的产业, 会较容易获得较多的垄断利润和其它一些投资好处;二是市场的介入性。主要考察当地该产品的市场结构和市场容量, 考察主导厂商的市场集中度, 以及是否存在比较高的进入退出壁垒, 尤其是非经济性壁垒, 如地方保护主义和排外思想等, 通过此对市场的可介入性进行综合判断。

在物价方面, 在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普通国民收入并不高, 物价却明显比中国高。据实地了解, 哈萨克斯坦基层公务员收入折合人民币约6000元, 银行员工这样的“金领”约12000元, 但在阿斯塔纳, 理发的价格约为120元人民币, 羊肉每公斤80元, 连本地盛产的西瓜价格也是中国新疆的5倍以上。而土库曼斯坦的物价虽然相对较低, 但近年来该国物价也处于飞速上涨之中, 主要是该国的粮食价格上升带动了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

在市场介入性方面, 这三个国家通过投资法对外资进入提供保障的同时, 也对投资进行了诸多限制。在投资保障方面, 《哈萨克斯坦投资法》明确规定, 对内资、外资一视同仁, 外资主要通过减免税、免除关税和提供国家实物赠与三种方式获得优惠;《土库曼斯坦投资法》规定, 外国投资者、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国民法律待遇, 在自由经济区经营的外国投资者和外资企业享受优惠法律待遇, 如土库曼斯坦法律未另作规定, 则外国投资者可自由选择其所设立企业的规模、组织方式和资本结构;《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法》规定, 外国投资和投资者在其境内的资产保证不会被征收, 款项汇入汇出自由, 允许建立独资企业, 税收优惠与投资额成正比。在投资限制措施方面, 哈萨克斯坦在服务贸易领域限制外资在通讯、银行、大众传媒、建筑等行业的持股比例, 不允许外资控股, 在石油行业, 规定哈国政府拥有超过40%的高额利润分成比例, 同时设置奇高的投资退出门槛, 推行苛刻的劳务许可证配额, 并将“哈萨克斯坦含量”规定从人员推广到商品、工作和服务;乌兹别克斯坦规定, 外资企业的最低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5万美元, 外资所占的比重不得低于30%;土库曼斯坦对外来投资的限制较少, 主要体现在土地的使用上, 规定土地的转让和使用权应得到国家的审批, 外资无权购买土地和不动产[1]。综合看来, 从市场的介入性来看, 哈萨克斯坦虽然市场容量最大, 但限制也最多, 市场准入度最小;乌兹别克斯坦次之;土库曼斯坦限制最少, 市场准入度最大。

在资源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 2000年以后, 中亚各国为了建立和优化自身的产业体系, 都提出了支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具体来说, 哈萨克斯坦在充分发展原料能源领域的基础之上, 优先发展交通运输、金融和机械制造等产业;乌兹别克斯坦的鼓励产业有:棉花种植、石油天然气和铀矿开采、以及黄金等有色金属的开采和冶炼;土库曼斯坦除石油天然气开采外, 还大力发展通讯、纺织业、食品工业, 燃料能源。

(二) 东道国的税收政策

目前, 各接受投资的东道国,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 为解决本国在投资方面的缺口, 不仅简化基础配套设施如道路、水、电、气等投资办理手续, 提高市场可介的方便性, 更常见的是直接通过税收优惠吸引外资。为了便于说明和比较, 本文通过查找所研究的三个中亚国家针对外资的《投资法》等相关资料, 以表格的形式分别对其对外资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了汇总, 详见表1。

!"#$:%&’ () *!"+, -.

(三) 跨国经营企业的投资成本因素

从利润最大化的公式中可以看出, 要想减少投资成本, 除了发挥企业自身的主动性之外, 更多受到母国和东道国的政策影响。显然, 母国的一系列的投资支持措施都会降低投资成本, 比如通过两国间的谈判与磋商为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提供更便利的通道以降低其交易成本, 以更优惠的政策对国际投资企业提供融资, 以及对风险资金的国际投资进行国家保障等。同时, 充分利用东道国对外资的相关优惠政策, 也是降低投资成本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充分利用各东道国近年来针对优先投资地区和重点扶持的行业出台的各种优惠政策。我国企业在选择投资区位时, 可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以实现降低投资的成本的目的。具体来说, 中国企业虽然在哈萨克斯坦的优先发展产业领域已进行了大量投资, 但需要关注到近期哈境内重点发展区域是南哈萨克斯坦州齐姆肯特市的南方经济特区, 重点支持的产业是纺织、服装加工;对土库曼斯坦应尽量选择在国内相关产业的重点支持区域进行投资, 比如在列巴普州和马雷州应投资于天然气开发业、化工业和建材业, 在巴特肯州地区应主要投资于石油开发、加工业以及航空业和水运业, 在达绍古兹州应投资于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 在首都阿什哈巴德市及周边地区, 应投资于建筑、建材、纺织及其它加工业;对乌兹别克斯坦的投资也应结合重点支持产业来展开, 在塔什干市应主要从事工程承包、铁路和航空运输、咨询、通讯、旅游及高新技术等方面, 在纳沃伊自由工业经济区应主要投资于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化工、医药、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纳曼干州、安集延州和费尔干纳州, 应主要投资于汽车制造、棉纺、旅游等产业[2]。

三、结语

随着中亚国家市场竞争加剧, 中国企业在中亚市场上已经不单纯局限于贸易领域, 而是逐步参与中亚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在中亚国家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的中国企业, 受中亚国家纷纷鼓励向非能源领域投资的政策影响, 在这些国家非能源领域的投资范围越来越广。通过博弈模型的分析, 目前在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三个国家中, 土库曼斯坦在市场环境方面有比较优势;三个国家都对外商直接投资给出了一定的税收优惠, 税收政策方面态度趋同;在投资成本方面, 三个国家政府都有各自扶持的行业, 相关企业可结合自身的比较优势及发展战略, 进行有针对性的投资区位选择, 以降低投资成本, 更好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提升企业跨国经营的绩效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段秀芳.中亚国家投资政策的共性与差异[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11 (3) .

8.“工业区位选择”难点分析 篇八

一、工业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主要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一般来说,要做到:根据工业生产特点确定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是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工业布局应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程度);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市场是否广阔;劳动力数量是否丰富;科技是否发达;交通运输是否便捷;信息、网络是否通畅等。

二、主导经济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因此导向型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如表1所示。

三、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

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较多。学习中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1.柱状图(图1)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图1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图2、图3)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2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3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图4、图5)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图4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5中,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曲线图(图6)

图6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比重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图7)

依据图7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省区如广东,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用作造纸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6.工业发展模式图(图8)

这种图大多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以获取关键信息。从图8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图9)

根据玫瑰图(图9)中信息显示,可知①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④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工业区位选择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重点,也是各地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考生认为这部分知识听起来能懂,做起来不难,但得高分不易。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运输、劳动力等),考试考查中,命题多由文字、数据表格、坐标图等结合具体区域示意图构成,往往从工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分析方面设问。

一、工业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主要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一般来说,要做到:根据工业生产特点确定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是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工业布局应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程度);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市场是否广阔;劳动力数量是否丰富;科技是否发达;交通运输是否便捷;信息、网络是否通畅等。

二、主导经济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因此导向型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如表1所示。

三、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

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较多。学习中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1.柱状图(图1)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图1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图2、图3)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2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3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图4、图5)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图4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5中,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曲线图(图6)

图6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比重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图7)

依据图7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省区如广东,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用作造纸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6.工业发展模式图(图8)

这种图大多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以获取关键信息。从图8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图9)

根据玫瑰图(图9)中信息显示,可知①能源投入比重最大,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技术投入比重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受市场影响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④劳动力投入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工业区位选择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重点,也是各地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许多考生认为这部分知识听起来能懂,做起来不难,但得高分不易。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土地、水源、原料、动力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运输、劳动力等),考试考查中,命题多由文字、数据表格、坐标图等结合具体区域示意图构成,往往从工业区位条件的评价分析方面设问。

一、工业区位选择原则

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其主要原则是成本最低、利润最高、污染最小。一般来说,要做到:根据工业生产特点确定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特别是从减少生产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考虑,工业布局应尽可能接近原料、燃料产地与消费市场,以节省运输费用;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主要考虑土地(是否平坦、广阔,适于建筑)、水源(是否丰富、近便)、原料、燃料(丰富程度);经济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主要分析以下几方面:市场是否广阔;劳动力数量是否丰富;科技是否发达;交通运输是否便捷;信息、网络是否通畅等。

二、主导经济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

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因此导向型工业的布局主要考虑经济效益,力求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如表1所示。

三、常见工业区位模式图判读

工业区位主导因素的分析在高考中出现频率较高,相关图形较多。学习中牢固掌握工业区位原理,仔细研究各种工业区位模式图的特征,就可以不变应万变。

1.柱状图(图1)

依据图示信息,找出占成本比例最大的因素,即为影响该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如图1中甲为技术导向型工业、乙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丙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丁为市场导向型工业。

2.直角坐标图(图2、图3)

依据坐标轴含义和坐标值变化趋势,判断各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如图2中②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多(人才与人员数量不同),为技术导向型工业;③工业的能源投入最多,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④工业的人才投入最少,即对技术要求不高,一般需大量廉价劳动力,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3中,棉纺织工业布局在A处比较合理。

3.多维坐标图(图4、图5)

读准不同坐标的含义和数值的变化趋势,找出工业主导区位因素。图4中①工业能源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动力导向型工业;②工业原料投入比重约为70%,为原料导向型工业;③工业劳动力投入比重约为70%,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图5中,模式一的科技因素约占40%,比例最大,为技术导向型工业;模式二的市场因素比例最大,为市场导向型工业;模式三的原料因素比例最大,为原料导向型工业;模式四的劳动力因素比例最大,为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4.曲线图(图6)

图6为工业化进程中原料、交通、科技要素投入比例变化示意图,工业革命后,原料在工业投入中的比重上升。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生产所消耗的原料数量越来越少,可替代的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原料在工业投入中所占比重下降,因此曲线①表示原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工业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每一次工业革命都会对工业生产起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曲线②表示科技。交通一直是影响工业的重要因素,因此曲线③表示交通。

5.分布模式图(图7)

依据图7信息,我国造纸工业多沿河分布,西部地区也有造纸工业分布,总的来说是东多西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口多,消费市场广阔,所以造纸工业发达;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我国南方省区如广东,盛产甘蔗、竹,蔗渣、竹材等可用作造纸原料,所以造纸工业发达。

6.工业发展模式图(图8)

这种图大多较为复杂,信息丰富,需图文转换以获取关键信息。从图8可知,该工厂早期建在原料产地,后来向市场转移。从图中信息流和物流可以看出,早期物流是从原料地流向市场,后期只是信息流,因此最有可能是乳制品厂,是市场导向型工业。图示过程反映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增强。

7.玫瑰图(图9)

上一篇:的销售业务经理述职报告下一篇:党风廉政学习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