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2024-08-0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精选11篇)

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篇一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

一、指导思想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造就本专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2.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制定专业培养方案。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生产习惯,提高就业能力。

二、培养目标

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级技能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思想品德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奉献社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较强的法律意识。

2.文化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自主学习、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身心健康

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

奋斗的精神,不断增强他们克服各种困难、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为职业生涯需要奠定良好的身心基础。

4.专业理论与专业技能

根据学生的不同就业领域,本教学计划设有4个专业方向教学。

(1)图形图像处理方向:掌握计算机常用操作及互联网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美术的基础知识,熟练运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动画设计软件和网页制作软件进行创作,掌握多媒体硬件的使用,并能制作简单的多媒体节目。该方向培养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符合国家职业标准《图形图像处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相关要求。

(2)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方向:掌握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常见局域网的架设方法,掌握常用网络设备的连接方法,掌握Windows NT局域网的安装、调试、管理与维护的基本技能,了解局域网互联技术和Internet、Intranet基础知识,掌握网站建设方法,掌握网页的设计与发布技术。该方向培养网络管理员,符合国家职业标准《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的相关要求。

(3)计算机应用技术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在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方面达到中级业务水平的计算机应用与维修方面的中级技术工人,学生具备和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网页设计、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维修、维护等专业技术。

(4)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方向: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信息社会发展需要,系统地掌握计算机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的中级技能人才。毕业时能顺利通过国家权威部门制定的“计算机信息安全”中级考证,并取得相应证书。成为社会欢迎的既懂计算机信息管理知识又有计算机安全防范技术的、具备一定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的中级技术人才。

三、周数分配

本计划适用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总周数120周,其中教学104周,军训、入学教育1周,综合技能实习15周。

四、教学计划表

见附表。

五、主要课程设置和要求

1.政治

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公民基本道德、心理品质、法制意识教育,进行社会经济、政治常识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观察

社会、分析问题、选择人生道路的科学人生观,逐步提高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和企业欢迎的从业者。

2.体育

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针对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努力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达到相应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的正确体育观。

3.语文

在初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需的语言基础知识,正确理解和运用规范语言,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就业、交往和继续学习需要的口语交际、阅读和写作的基本能力。努力实施课外语文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通过网络、影视、书刊、报纸等各种文化传媒来提高语文素养的习惯和方法。

4.数学

在初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专业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增强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形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形成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5.英语

在初中英语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语法、词汇的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突出专业词汇学习,加强专业阅读训练,能借助工具书看懂简单的专业技术资料。

6.音乐

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7.计算机基础

本课程是—门公共基础课。它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office),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8.企管与就业指导

主要内容包括:企业管理的概念、特点、性质、地位与作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管理理论的发展沿革和中国企业管理的发展演变过程;管理的计划与决策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通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了解与掌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形成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经营管理理念,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为学生提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信息指导、求职技巧训练等各个方面的指导,本课程适用于各专业。

9.微机原理与安装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机原理及组装多媒体计算机的技巧,安装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计算机出现故障的原因,掌握计算机故障排除的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维修技能。

10.Office办公软件

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office),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11.实用电工电子技术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掌握电子及电工基本知识、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正弦交流电路、三相正弦交流电路、电工基本

操作技能、电气设备使用等。

12.常用工具软件及应用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介绍压缩工具软件,反病毒工具软件数据备份工具的使用等。如RAR, 图片操作、音像播放等微机软件。用软件对系统和硬件系统进行一般的检测、维护、优化。

13.图形处理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各类图形图像的处理,平面广告设计、以及各类宣传资料的制作等。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图像处理。

14.程序设计与应用(VB)

介绍了Visual Basic语言的基本概念和和使用方法,包括VB概述、VB语言基础、窗体设计、对象和类、绘图方法、ActiveX控件、多文档界面设计、文件操作、DLL和windows API的及数据库访问技术等。

15.网页设计与制作

熟悉Dreamweaver MX软件操作环境,掌握网页版式设计、图像编辑、网页动画制作等基本知识,具有综合设计制作网页和优化网页的能力。熟悉Flash MX软件操作环境,掌握Flash动画制作基本知识,掌握网络动画发布和优化方法。

16.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独立的完成计算机网络的建立以及日常维护。课程以目前广为流行的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组网技术为重点,兼顾其它平台。

17.SQL

本课程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0中的基本SQL语句、Transact-SQL语言、动态SQL语句、SQL server 2000 中的内部函数、创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和表、各种数据类型、实现数据库完整性、查询、视图、各种类型触发器的定义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与应用技术即着重讲解数据库的开发。

18.动态网页编程(ASP)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使用ASP作为一种基于服务器的脚本语言,用来构建数据库驱动的网站。ASP技术是Web服务器的一个强大特性。运用ASP将HTML和脚本文件集成在单个文件中并控制服务器和浏览器如何交互。学写ASP脚本。

19.多媒体技术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主要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多媒体部件的工作方式、实现方法,掌握常见的几种编码规则(如PCM编码、CRC编码等)。学会声、文、图信息的合成与制作,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了解。

2O.选设

网页制作员中级考证。

21.计算机综合技能训练

第六学期安排15周。

22.企业顶岗实习

根据具体情况安排。

六、说明

1.该计划为实施性教学计划。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颁发的“技工学校计算机类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部份调整,具体情况如下:

2.专业课采用一体化教学方式,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一体化教学内容和顺序,并努力构建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环境。努力探索校企结合教学的其他有效方式。

2.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篇二

非关键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

1 按工作计算法

在图中,先找出关键线路(1)-(2)-(3)-(6)-(7)-(9)-○11,计算工期为13,关键线路上的时间参数存在的关系有:ES=LS,EF=LF,TF=FF=0,很容易计算时间参数。对非关键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如下:

1.1 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完成时间EF

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

1.1.1 若本工作开始于关键节点,其最早开始时间为紧前关键工作的最早完成

时间,如工作2-7,工作6-8,其紧前关键工作分别为1-2和3-6,ES2-7=EF1-2=3,ES6-8=EF3-6=7。

1.1.2

若本工作经过其它紧前工作到达关键节点,最早开始时间为沿最近紧前工作到达关键节点关键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加经过紧前工作的持续时间D。

如工作5-10,经过工作4-5到到达关键节点(3),(3)节点紧前关键工作为1-2,因此ES5-10=EF1-2+D4-5=3+2=5

工作10-11,经过紧前工作到达关键节点有两种途径:一个是经工作6-8到达关键节点(6),持续时间为2;另一个是经过工作5-10、4-5到达关键节点(3),持续时间为2+3=5。快速计算应采用最近、最小持续时间到达关键节点的途径。经工作6-8到达关键节点(6)持续时间较小,符合上述条件。即:

理解此方法后,就较容易计算出非关键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最早完成时间等于最早开始时间加本工作持续时间可得。

此计算方法,也符合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规则。最近关键点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必然为其紧前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

1.2 计算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LS和最迟完成时间LF

计算最迟完成时间

这两个时间参数是计算的难点,利用关键点和理解方法后,就能快速计算。

1.2.1

若本工作的完成节点为关键节点,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为其后关键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如工作1-3、工作2-7,其完成节点是关键节点(3)、(7),关键工作分别是工作3-6和工作7-9

1.2.2

若本工作经过其它紧后工作到达关键节点,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最近关键节点紧后关键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减去经过紧后工作的持续时间。如工作1-4、工作5-10。工作1-4经紧后工作4-5(持续时间为2)和虚工作5-6到关键节点(6);工作5-10经紧后工作10-11(持续时间为1)到关键节点也为结束节点

知道了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最迟开始时间等于最迟完成时间减去本工作的持续时间可得。

本计算方法也符合最迟完成时间的计算规则。关键节点的工作必然为从末节点算起的持续时间最长,即关键工作最迟开始时间为最小值。

1.3 计算工作的总时差TF和自由时差FF

此前计算已求出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或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用二者之差就可算出总时差。那么怎样快速求出自由时差呢?

1.3.1 若该工作的完成节点直接为关键节点,而不是通过虚工作后到关键节点,自由时差等于总时差。

如工作1-3、工作2-7,FF1-3=TF1-3=2FF2-7=TF2-7=2.

而FF4-5≠TF4-5,FF6-8≠TF6-8是因为紧后工作不是关键节点。

但工作通过虚工作到达关键节点,也有TF=FF的情形,只属于个别情况而不能作为规律。

1.3.2

若工作完成节点不为关键节点,还需通过比较其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取最小值,与其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差,为自由时差。如工作6-8,其紧后工作有:工作9-11、工作8-11、工作10-11,比较这三项工作开始时间,ES9-11=10,ES8-11和ES10-11为9,取最小值9,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EF6-8=9,FF6-8=ES8-11-EF6-8=9-9=0

2 按节点计算法

就是计算网络计划中各个节点的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然后再据此计算各项工作的时间参数。节点的最早时间是指在双代号网络计划中以该节点为开始节点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节点i的最早时间用ETi表示。节点的最迟时间是以该节点为完成节点各项工作的的最迟完成时间,节点i的最迟时间用LTi表示。

对于关键线路上的节点,首先可计算出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参数,并有ETi=LTi。

对非关键线路时间参数的计算如下;

2.1 计算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

计算最早时间

2.1.1

若本节点紧前工作的开始节点为关键节点,本节点的最早时间为关键节点的最早时间,加紧前工作的持续时间,如节点(5)、节点(8)。

2.1.2

某点有几个紧前工作都可到达不同关键点,就要计算不同路径工作的最早时间,比较后取其最大值。一般情况用到达最近关键点的最早时间。如节点(10),既可通过紧前节点(8)到紧前关键节点(6),ET10=ET6+D6-8=7+2=9又可通过节点(5)、(4)到关键节点(3),ET10=ET3+D4-5+D5-10=3+2+3=8.两条路径ET10比较后取大值,ET10=9.对节点(10)距节点(6)比节点(3)更近,应取节点(6)的ET6计算

计算最迟时间

节点的紧后工作可通过虚工作或实工作到关键节点,本节点的最迟时间要选经虚工作到关键节点的最迟时间,因此值经比较后最小。如节点(8),可经紧后虚工作到关键节点(9),LT9=10,也可经紧后工作8-11、或紧后工作10-11,到关键节点,比较后取小值,LT8=LT9=10.

2.2 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ES和最早完成时间EF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即为该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ES5-10=ET5=5。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即为该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2.3 计算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如工作4-5,LF4-5=LT5=7.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减本工作的持续时间。如工作4-5,LS4-5=LT5-D4-5=7-2=5.

2.4 计算工作的总时差TF和自由时差FF

计算工作的总时差

2.4.1

若如前参数已计算出最迟开始时间、最早开始时间或最迟完成时间、最早完成时间,其二者差即为工作的总时差。如工作4-5,TF4-5=LS4-5-ES4-5=5-3=2,或TF4-5=LF4-5-EF4-5=7-5=2.

2.4.2

用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求总时差: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迟时间减去该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的差值,再减去其持续时间。

如工作4-5,T F 4-5=L T 5-ET4-D4-5=7-3-2=2.

计算工作的自由时差

因节点的最早时间为紧前各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而最迟时间为紧后工作最迟开始时间的最小值,最早时间和最迟时间在此计算时无需进行比较,可直接进行如下计算: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完成节点的最早时间,减去该工作开始节点的最早时间的差值,再减去其持续时间。如工作4-5,FF4-5=ET5-ET4-D4-5=5-3-2=0.如工作5-10,FF5-10=ET10-ET5-D5-10=9-5-3=1.

按以上方法,训练熟悉后,就能快速计算网络计划的时间参数。

摘要:在网络进度计划中,对非关键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难度较大,本文采用工作计算法和节点计算法,提出了快速计算时间参数的方法。

关键词:网络进度计划,非关键工作,计算,时间参数

参考文献

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篇三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教学;建议

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即人才培养计划,是能否有效培养计算机人才的关键。通过对2001年以来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计划的评估结果作参考,本文以本科生的角度,对目前广泛存在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综合的阐述,并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一、对现存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估

目前来看,中国普通高校,包括职业院校基数比较大,但办学硬件和条件却参差不齐,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条件优越的城市高校或者985,211名校,计算机教学较好,计算机使用率也很多,相反,在一些三线城市,高校的计算机教学从师资力量,到学习风气,都存在很大的不足。现阶段,大学生为了找工作的需要,陷入各种各样的考证泥潭不能自拔。故此学校越来越重视考试的过级率,教师也就只重点教授考试内容,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一带而过。而学生也只关心计算机等级考试范围的知识点,把很多精力投入到与考试相关的学习中,如考试技巧、大量考题练习等,这样,致使好多学生对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流于表面,不能灵活运用,不能使用已学的计算机知识来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完成一份应聘求职书的设计。有很多学生毕业后为了工作需要还得花时间和精力通过各种渠道重新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承,理论是基础,实践是手段,应用是目的。很多大学生未能转变中学的学习方法,上课只求能听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作业,但给一个实际问题,却不能根据计算机知识设计具体的解决方案。欠缺自学能力、举一反三的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随着中国信息化进程的突飞猛进,软硬件的更新换代速度相当快,而我们的教学内容跟不上发展的速度,致使学生对该门课的兴趣下降。另一方面,计算机基础教学停留在职业教学阶段,只是教会学生如何操作,而忽略对学生“计算机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没有很好地激发学生用计算机解决面临任务的强烈愿望,很少教会学生什么事情可以用计算机解决,如何在自己的专业中使用计算机知识等。因此造成学生很大困惑,觉得没有学到多少有用的知识,学到的知识没有什么用途,挫伤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

当然,上述问题都并不是目前高校计算机教学的主流现象,只是通过调查取证而结语起来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也在积极配合教育改革,全面提升教学水平,狠抓学生基本素质,这也是本着对高校计算机教学充满信心的原因。

二、提高计算机教学安排的几点策略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上机时间占70%,理论课教学时间只占30%。在上机实践中,应使学生感到在玩中学、学中玩。上机操作的过程是一个融阅读、理解思考和观察、验证于一体的过程。学生刚开始学习时还有兴趣,但慢慢热情就会下降,甚至不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我们知道以前那种赶鸭子上架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早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对象。尤其是对于实践性特强的计算机课而言更是如此。理论课并不代表一定要讲满一节课的理论知识。因为现在的计算机教材大都简明、通俗且图文并茂,大部分学生都能看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的是贯通点拨的作用,故我们提倡教师只讲解一些难懂的、易错的地方以及一些更快更有效的学习,从而更全面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自学能力。例如我们在FrontPage2000的教学过程中,理论课只讲一些难懂的如超鏈接、报表、表单的制作。而那些文本的编辑、动画字幕及互动式的设计由于学生有WORD2000的基础,且书上写得很详细、易懂。所以可以一概不讲,留给学生课后去自学并上机实际操作。在授课时不必要讲满一节课,总是留下一些时间回答学生在上机中遇到的问题。而上机课只是在一些难懂的地方演示一遍给学生看,其他时间留给学生去摸索创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比学生从头到尾在教师安排、监视下好得多。

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与学习内容的相对滞后,使得课堂所学非将来之所用的情况越来越突出,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如何在教授这些相对过时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每个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问题。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的将是形形色色的软件,越是最先进的软件,越没有人教他们如何使用,只有在学校的教学中注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才能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从容不迫地面对陌生的软件,并主动地学习利用。要营造这样一种氛围,不是不要老师,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随机性和多样性突出,更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备课。学生充分的自主,还可能带来气氛的活跃,需要教师有很强的控制能力,既要保持良好的氛围,又不使之进入无序状态。在进行《网页制作》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制作自己的主页,由此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竞争力得发充分的发挥。

三、结语

总体太说,目前高校有关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安排还是很有科学体系的,难点就在于执行力方面,怎样让教师采用最适合本校学生基础的方式去授课,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将是相关专家要重点结语的。

参考文献:

[1] 王慧敏. 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02) .

[2] 皮晓虹.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14).

4.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篇四

(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扎实的“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和相应要求的操作技能的中级技术人员。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对于中技教育的层次,侧重于学生从事申子商务工作的管理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毕业后,在掌握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上,能广泛地从事流通领域的商贸活动和企事业单位的行政业务工作,并能进行Internet及种类网络使用。学生具备和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能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办公软件应用、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技术、网页设计、网络营销、网站建设及管理等专业技术。

1.政治思想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本职工作的计算机行业的劳动者。

2.文化知识方面: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掌握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

3.专业理论方面:

①使学生了解掌握电工的基础知识,基本的电子元件、逻辑元件、电子电路、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等以及电子、电气设备的基本维护。

②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计算机的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

以及计算机常用的软件的使用和操作。

4.专业技能方面:

①熟练掌握计算机录入技巧、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操作能力,获得计算机系统操作员中级技能证书。

②掌握当前几种网页制作软件,能熟练进行网页的设计和制作。

③熟练掌握PH0TOSH0P应用软件的使用和操作,能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图像处理(静态)。

④了解和掌握多媒体编制软件、VB程序设计,能进行动画和声音的多媒体

制作。

⑤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的结构、建立和使用方法,了解数据库与网络的结合及

应用,掌握常用的数据库操作。

⑥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互联网的应用,并能进行局域网络的建立

以及日常维护。

⑦熟练掌握计算机的组装和维修、维护。

5.身体方面:

具有—定的生理卫生知识和健康的身体,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

二、课程设置及要求

1、政治

政治课是帮助学生提高政治思想觉悟,树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风尚的重

要课程。其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其成为热爱本职工作,具有法制观念,热心为人民服务的跨

世纪人才。

2、语文

加强学生对字、词、句和篇基础知识的训练,提高学生对记叙文、应用

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使学生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宇,提高学

生的文化素质,为学习专业知识服务。

3、数学

讲授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和平而解析几何的初步知识,使学生理解数

学的基本概念、定理,掌据数学公式的运用,培养学生一定的逻辑思维、分

析推理和运算能力,为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打好基础。

4、英语

本课程讲授英语基础语法知识、常用句型、一定数量的单词和词组(包括

常用的本专业词汇),能进行简单的英浯会话及阅读,为以后的专业英语学习

打好基础。

5、计算机基础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门专业基础课。它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懂得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熟练掌握常用的办公软件(office),培

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并取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

6、体育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

增强体质;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克服困难、顽强刚毅的品格,使学生在德、智、体全面发展。

7、音乐

了解音乐初步知识,建立对音乐审美的观念。

8、微机原理与安装

本课程讲授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的组

成及发展应用、讲授了存储器系统、I/0系统及总线、中央处理器的结构

和组成(包括数据表示和指令系统)、控制单元的组成和设计及使学生掌握组

装多媒体计算机的技巧,安装常用的应用软件,了解计算机出现故障的原因,掌握计算机故障排除的方法。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维修技能。

9、会计原理

《会计原理》是本专业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本课程专门为技工教育学习

会计原理的学生而设置。密切结合我国会计工作实践,突出实用性和操

作性是本课程设置的主要宗旨。本课程根据最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法的有

规定,全面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核算操作方法。

10、数据库应用(SQL server)

本课程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操作系统,SQL Server 2000中的基本SQL语句、Transact-SQL语言、动态

SQL语句、SQL server 2000 中的内部函数、创建SQL Server 2000数据库和

表、各种数据类型、实现数据库完整性、查询、视图、各种类型触发器的定义

与开发等方面的知识与应用技术即着重讲解数据库的开发.11、电子商务基础

本课程是电子商务专业各门专业课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电子商务

概论,包括电子商务的概念、形成与发展、分类和模式等:电子商务的基础

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种类、互联网主要应用、连入互联网的各种

方法,中国的互联网市场,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商业贸易方式的演变及其发

展趋势,国内外电子商务的现状等。

12、商务英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扩大,国内与国际的,贸易就日显频繁。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应大力提高学生的商贸英语知识水平。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的基础英语知识得以巩固和提高,加强会话能力,提高查阅

字典的熟练程度,掌握高贸方面的术语和翻译科普文章的技巧。

本课程各章节的内容是相互独立的,每一章节由两部分组成即会话和课

文。会话的内容与后面文章的内容是相关联的,但其语言较为简单。其目的是

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和了解后面文章的内容。因此,教师应要求并引导学生多

开口讲英语。课文的内容就较为丰富,而且语言点多。其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商

贸方面的知识,提高对英语语言的感悟力。因此,老师应要求学生注意语法知

识提高阅读能力和翻译能力。

本教材的内容较多,根据实际,只选教一些实用性强的章节。教师授课时

应尽量使用英语的课堂用语,为学生创意造良好的听力环境,该教材课后配有

练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本教材所列的单词大多是商贸方面的术语,因此要求学生会写、会读、会运用。

13、市场调查与预测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实操性较强的专

业课程。本课程结合我国市场分析和市场研究的实际,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

相结合,实证分析和动态分析组结合,运用大量例证,全面系统地研究和论

证了我国市场调查、市场预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14、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管理》是一个新领域,它是企业争取市场主导地位的有力武器,那究竟什么是供应链管理,其内容及运用又是什么呢?本课程将对此给予解

答,主要内容有:供应合作伙伴的选择、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供

应链管理方法——QR和ECR、供应链环境下的生产计划与控制、供应链环境

下的库存控制、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供应链及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我国供应链管理现状及问题,供应链企业绩效评价与激励机制,供应链企业组

织结构与业务流程量构等内容。

15、网络经济与法规

本课程主要介绍经济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和挑战,传统企业的企业管理

如何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的管理,以及传统企业与网络企业的融合问题。

16、电子商务案例与设计

讲授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案例:B2C、B2B网络营销方法和手段、电子

商务服务业案例。使学生了解各种电子商务中的典型案例,通过学习、模仿

和实践,能够借鉴先进网站运作经验,掌握建立和维护电子商务网站的基本

技能;能灵活运用电子商务网站总体设计方法和网络营销的基本方法,在电

子商务环境下独立从事企业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

17、网站建设

该课程主要包括:电子商务网站的分类,内容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原

则、方法;电子商务网站的系统组成结构、配置;建立电子商务网站的安全

设计;电子商务网站的营运、维护管理;电子商务网站的设计案例及实习等。

18、网络编程(ASP)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使用ASP作为一

种基于服务器的脚本语言,用来构建数据库驱动的网站。ASP技术是Web服

务器的一个强大特性。运用ASP将HTML和脚本文件集成在单个文件中并控

制服务器和浏览器如何交互。学写ASP脚本。

19、网页制作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它的主要任务使学生熟练应用一至三个网页制作

软件来制作网页,掌握网页发布与更新的方法。培养学生单独制作网页的能

力。

20、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数据

通信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ISO/0Sl RM及网络协议,局域网

IEEE802标准,总线型,环型,令牌总线逻辑环网的原理和实现,以及NT

网和Internet网的介绍等。

21、网络安装及管理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独立的完成计算机

网络的建立以及日常维护。课程以目前广为流行的Windows 2000操作系统的组网技术为重点,兼顾其它平台。

22、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本课程是一门专业课,主要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多媒体部件的工作方式、实现方法,掌握常见的几种编码规则(如PCM编码、CRC编码等)。学会声、文、图信息的合成与制作,加深学生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了解。

23、图形图像处理

本课程是本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使用计算机进行

各类图形图像的处理,平面广告设计、以及各类宣传资料的制作等。目标是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图像处理。

三.实习教学安排与要求

(一)计算机中级计算机系统操作员技术等级考试操作实习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中级计算机系统操作员技术等级考试所

规定的实习内容,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二)计算机一级考试操作实习

通过实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级考试所规定的实操内容,提高实际操

作技能。

(三)毕业实习

通过实习,巩固所学专业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计算机网络和电子商务

专业现代发展的技术和应用,能够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来为本行业服务。

5.计算机网络教室工作计划. 篇五

本学期,计算机教室要以学校工作为中心,充分发挥微机室的功能,以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1、遵守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整理学校网络,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计算机在教学中的作用,积极为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继续实行设备保管责任制。使用者即是保管者,以能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提高学生的保管责任心,特别是强化学生要在学会使用微机设备的基础上,更好的保管现有设备,把人为损坏因素降到最低,从而保证设备的完好率。

4、继续做好计算机教室的使用,做到“一勤一检”:勤使用,勤检查。每位上课学生及时认真做好记录,保证使用率达95%以上。

5、继续建立故障限时修复制度,认真对待报修设备,自报修之时开始,如无硬件故障尽量课内修复,以保证学生的正常使用,确保设备完好率100%。

6、强化网络防毒工作,重视网络信息安全。加强对学生的网络信息安全教育,严格杜绝通过校园网传播不良信息,杜绝病毒和垃圾邮件的传播,对计算机每两周至少查毒、杀毒一次。发现重大网络信息安全事故,及时向校长室汇报。

7、继续加强电脑、网络资源使用纪律。学生在上课时间,电脑只能用于学习,禁止上课时间做与课堂无关事情。

8、加强信息技术培训与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师与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操作技能。

6.计算机网络教室工作计划2011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要点为中心,充分发计算机教室的功能,以加强信息技术管理和应用为重点,进一步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切实提高我校全体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二、工作内容:

(一)电教管理

1、机房维护。机器容易中病毒。由于学生使用电脑时无安全意识,经常点击不知名网站,导致学生机器经常感染病毒。虽然有还原卡保护,但是有的病毒还是能穿透还原卡。对此我决定仔细研究学生教材,在非网络知识课时将学生机的网络切断,避免造成学生机器感染病毒,以及能让学生对本学科能提高重视,不让他们觉得来网络教室上课就是上网。

2、网络教室卫生。网络教室的卫生主要就是地上的纸屑以及学生在课桌上乱涂乱画,在上个学期我对此采取了更好的解决方法,效果很好,现今我觉得要改变学生在网络教室乱丢纸屑和乱涂乱画只能同班同学之间相互监督,并且在网络教室的醒目处张贴:严禁在教室里乱扔纸屑及乱涂乱画。

3、硬件的损坏。目前整个网络教室的部分硬件还在维修当中,在不耽误正常教学的前提下,要尽快的把一些损坏的硬件要维修好。

(二)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方面。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彰显我校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本学期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落实。

1、加强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素养。我校每周都开设信息技术课,按信息技术教材内容、要求组织教学。

2、积极组织课外活动,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育要特别重视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然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为了给学生更多的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机会,我校结合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课堂学习得到延伸。主要以学校信息兴趣小组形式(如小组协作幻灯片,键盘输入,自办电脑小报,创新绘画等),通过兴趣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提高素养。

7.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篇七

1 进行准确职业定位与职业素质教育

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网络, 其职业定位就是与网络相关工作, 例如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网站的开发设计、计算机网络管理与应用等实践性较强的岗位, 但是实际情况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从事相关的工作, 大部分都未能找到与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其实不仅仅是计算机网络专业, 其他专业的学生在就业时也面临类似的问题。网络岗位招聘时往往需求较少, 不同于企业对电子、机械专业的学生的需求, 致使学校在就业安排上难度较大。再者学生专业素质良莠不齐, 也造成了其对口就业难的问题。笔者以为要积极实行职业素质教育, 主要以企业、公司领导、有成就的往届毕业生代表以及实习带队教师等作报告的形式, 让学生走出校门之前在心理上和职业素质上作好充分准备, 力争做到零距离对接。从职业能力入手, 改革单一的学科型课程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来开发课程, 并将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培养系统地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2 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编写校本教材

中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 除去文化课、基础课的学习, 专业课安排的时间相对少, 并且在开设的课程内容上存在重复的现象, 例如:Ip地址的知识部分在很多不同的网络教程中都有介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同时, 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 不太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有的课程理论难度过大, 超出中职学生的能力范围, 如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数据编码”、“差错控制”等。还有的内容又过于简单, 如Inte rne t应用教程, 仅仅侧重于如何使用互联网, 如何下载资料, 如何发送电子邮件, 再或者是简单地介绍HTML语言的相关知识, 这些内容虽然实践性很强, 但对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帮助不大。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认真地研读教材, 根据教学大纲, 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就业为导向编写校本教材。教师还应该密切关注社会上有关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根据相关领域的用人需求, 来设置校本教材的内容。如果仅仅是闭门造车, 不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 编写的教材知识内容过于陈旧, 不符合社会需要, 那么用此教材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缺乏就业的竞争力, 学生走向社会也难有好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教师应该积极编写有特色的校本教材。

3 提升必要的实训场所和设备的投入

中职学校最大的亮点在于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 如果缺少必要的实训设备, 让学生仅仅停留在对知识的表面认识上, 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也是不行的。计算机网络的实验课不同于计算机组装维护课程, 并不是有一台计算机供学生拆装就可以了。例如:要构建局域网必须要有多台机器, 同时还要有各种不同的网络设备、器材。不是所有的中职学校都有条件开设网络实验室,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没有网络实验室, 并且缺乏必要的实验设备, 只能另想办法。我们用办公室淘汰下来的旧计算机充当组网的客户机, 用一台配置稍高点的微机作为服务器, 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也是想法设法获得。尽管条件简陋, 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在实验课上很有激情, 参与实验的热情非常高。我们利用这些仅有的设备完成了许多“局域网组建”的课题, 学生都有很大的收获。如果实训条件好, 设备再多些, 我们就能进行更多的实验, 这些学生肯定会有更大的收获。所以, 中职学校一定要有必要的实验室和的实验实训设备, 这样学生才能有条件去动手操作, 才能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 走向社会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 适应社会的需求。

4 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中职教育必须脱离高中教育的那种应试教育模式, 走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中职教师课堂教学不能等同于高中教学, 一定要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能讲得出, 更要能做得好。中职学校特别需要“双师型”教师, 这就需要教师的有一定相关岗位工作经验, 否则就是“纸上谈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把理论知识通过实践体现出来, 这样才有信服力, 学生才愿意去听、去学。例如:在网络知识中有关于DNS (域名解析系统) 概念及DNS服务器配置这一内容, 笔者是先从局域网内的网站发布开始人手, 将事先制作好的网页放在服务器上, 然后配置w w w服务器, 这样局域网内的客户机就可以通过在浏览器地址栏中输入服务器的IP地址实现网页的浏览, 类似访问Internet, 网站测试成功后学生都很兴奋。这时引入主题:怎样才能像我们在网吧里面上网一样通过输人网址就能打开网页呢?这时学生的兴趣就来了, 就会去思考。接着教师就把IP地址和域名 (网址) 的对应关系进行讲解, 引出DNS的概念, 并让学生自己动手配置DNS服务器, 实验成功时学生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在此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带着兴趣、带着问题来学习的, 这样在学习上就有了目标, 一旦完成这个目标就会非常有成就感, 就会更加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热情, 他们就会不断去探索去研究与之相关的新内容, 教师此时只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讲解就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合理的引导, 只有不断引导学生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其学习的有效性, 使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另外, 我们在教学评价方面不能再单纯看考试成绩, 试卷成绩只代表学生对于知识的识记程度, 无法衡量一个学生真正的能力。因此在网络课程分数评定上将理论与实践所占比例设为4:6, 从而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 中职计算机网络教育一定要立足于社会需求, 为社会及用人单位培养实用人才为目标, 彻底摒弃那些过时老套的教学思想和理念, 只有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网络应用人才。

摘要:中职计算机网络教育要为社会提供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和较强动手能力的网络技术工人, 必须转变教学思路, 改变教学方法, 以市场为导向, 以社会需求为目标, 以加大实践操作为手段, 尽量淡化深奥枯燥的理论内容, 加大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培养素质过硬的技能型实用人才, 增强其就业能力。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创新

参考文献

[1]《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研究与探索》.赵秀兰.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2]《〈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和实践》蒋俊.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34期.

[3]《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教学初探》刘善庭.管理观察2009年12期.

8.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篇八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

Teaching Methods Research on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Major

Wu Zhenli

(1.Wuhan Urban Construction Workers Specialized Secondary Schools,Wuhan 430016,China;

2.Wuhan City Construction Committee of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enter,Wuhan 430016,China)

Abstract:What’s the network major role of vocational college play in the field of network technology,if without clear location,it will be difficult for trained students to be qualified for the request of society.So we must make it clear what’s the demand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to be employed,in that case we can make module courses which are targeted for the job demand.We also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teacher professionalization,and then we can train network technology workers which not only are qualified for theory accomplishment but also have practical ability,so our students will have advantage in the employment competition.

Keywords:Vocational;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Major;Practical teaching

一、中职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性无须多说,网络专业岗位分布的广泛性众所周知,社会上需要大量的网络工作人员也是无容置疑的事实。为此,一些中职学校也开设计算机网络专业,以“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但现实中有多少中职生能“适应”社会用人的需求,真的很难说,学生走向社会时理论水平欠缺,动手能力也不尽如人意,不能独立开展工作,根本无法适应社会的用人需求。就本人所了解,中职网络专业毕业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技能含量都不高,原因在于目前现有的培养模式很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网络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专业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专业定位不清

中职网络专业到底在网络技术领域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由于缺乏充分的市场调研和严格的科学论证,至今定位不够清晰。学生步入社会,对网络技术只知道大概,真正在实践中又很难解决实际问题,很多中职学校未能制定切实有效的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和目标,结果可想而知。

(二)课程设置问题

专业定位不清,课程设置当然也就是全面而非“具体”,很难充分把握“适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就业岗位定位以及课程内容的设计、对职业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培养重视不够,导致学生视乎是全懂各方面的皮毛,但不能深入,再加上实验、实训设备投入不足,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数严重不足,且缺乏适合中职网络技术应用教学的有很强针对性的相关教材。

(三)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

“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职校现有的师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直接从高校毕业到中专任教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教师不了解社会需求,如何实现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虽说在教学中,也尽量通过案例教学,将一些网络工程项目的施工和工作过程传授给学生,但“说”和“做”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培养学生职业化、专业化的素养。

二、中职网络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定位

根据国家“十二五”發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大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力度,着重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产业工人,为此,笔者认为,要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网络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提高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应该将中职网络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为:造就网络工程、管理与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具体体现在网络设备的安装、配置、调试、网络集成以及网络技术管理支撑能力的培养,将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作为专业建设根本,构建和实施围绕服务企业需求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技术能力培养为主导,积极瞄准就业市场需求,加强校企合作的力度,企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并指导教学、参与教学,教师团队参与企业工程项目建设,学生企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相融合。

三、网络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实践

中职网络技能人才是具备一定的网络专业知识与较强的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于一身的新型人才。只有建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才能造就符合现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从而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一)专业定位能力化,课程设置模块化。

本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按照培养目标定位对应的能力要求来确定设置对应的课程体系,按照实际岗位对网络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需求,构建形成诸如网络基础、网络管理、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安全等多门课程为一体的课程体系,以能力要求为核心,加强建设专业课程,来促进网络专业整个课程体系的较高水平的发展, 以培养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强化技能要求,理论联系实践,通过对专业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素质需求等进行详细分析论证,按职业岗位构建模块化专业课程结构。(见下图)

采用模块化教学,使每一个教学模块对接一个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能力要求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作为培养目标,以培养核心能力为主线,核心课程要围绕目标设置,加强专业骨干课程建设,并要体现鲜明的中职特色,达到知识结构和技能培养的一致性,拉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的高水平建设。

(二)教学过程灵活化,能力培养自主化

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知识体系分解,分解后按照要达到的目标将内容整合成几个小模块,小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内容分解成“网络概论、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局域网与广域网、网络互连、运输层与应用层”等五大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优化整合成若干个模块,并对每个模块重构核心知识框架。设计多个实验项目,结合能力目标分成几类,每个实验项目设置较详细的背景描述和配套的思考题,在不同的环节中融入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模式,使学生能理解实验目的和实用价值,力求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掌握组建局域网和接入Internet的关键技术,初步具备局域网组网的技能,逐渐达到“组网”→“建网”→“管网”的教学目标,完成从基础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所需的实训实验。这样可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从而为学生能胜任网络的设备运行、安装、调试和维护这些就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注意提高学生组织沟通能力、网络规划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能解决问题又具备创新精神。

(三)教材自主化,创新化

教师须在课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既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教师要重新认识和理解教材,摒弃“教材即知识”的观点,树立“教材是范例”的教材观,自主化编写教材。针对中职学生除文化课基础课的学习,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不到两年,专业课和实践课时间不足的学习特点,积极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编写教材。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求,教师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拓展教学空间。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综合优化的过程;是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社会实践相联系的结晶;是教师智慧与学生创造力有机的融合;是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密切关注企业相关的用人需求,根据本学科相关的动态,有选择性的编写本教材的内容。

(四)突出学生学习的实战化、趣味化

中职学校要加大实训场所和设备的投入,尽量满足课程的实际性需求,当然不是所有的中职学校都有条件开设专门的网络实验室,但教学过程中实践部分必须实战,可以创造性利用现有的设备进行教学。可将淘汰的计算机组建网络实验室,并配置二手路由器、交换机来完成局域网组建的实验,完全可以利用现有的机房组建学校网吧,让学生自主建立,自己维护管理,老师可以在网络中制造各类“故障”,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既能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又能起到很好的实战作用。如果实训条件好,加大设备投入,让学生参与校园网络的建立,从网络设计,到布线施工,安装、检测 调试 维护管理等一系的实战中获得收益,学生必定都有很大的收获,这样才能具有更强的实践能力,走向社会才能更快地适应工作,适应社会的需求。实践证明,生动、活跃的教学过程,可以分散难点,诱发学生在感情和行为上的参与意識,使其主观上产生对新知识追求的动力。

(五)加大“双师型”教师建设的力度,全面开展“务实”的校企合作方式

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时间,深入企业,参与企业的网络工程建设和培训,同时通过“务实”的校企合作方式,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工程师参与教学体系的建设,共同编制教学大纲,编写教材,亲自授课,开办企业岗位“订单”班,将课堂转入企业一线,使学生更能感受社会的需求,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更能缩短就业适应磨的合期。

参考文献:

[1]周艳.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创新探析[J].职业教育,2010第4期

[2]蒋俊.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4)

[3]刘善庭.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课教学初探[J].管理观察,2009第12期

[4]黄伟敏.加强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践教学[J].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作者简介]

9.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篇九

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想要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联考中获得成功,了解我们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这门学科考什么就十分重要。它的考试内容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四大主题。其中数据结构45分,计算机组成原理45分,操作系统 35分以及计算机网25分。重点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多同学现在都觉得似乎考验这个概念离自己还很遥远。殊不知,考研是一条漫漫之路,不提前做好时间规划,期望临门一脚绝对是不够的。请看新东方在线名师为你量身定制的复习规划:

时间 阶段 目标
3月份之前 备考导学阶段 收集信息,选定院校、准备资料、制定计划、选择复习环境。
3——6月 夯实基础阶段 基本掌握专业课知识,形成框架
6——9月 强化训练阶段 巩固知识,对重点的把握至少80%左右。
9——11月 综合提高阶段 进一步强化复习,细化知识,把握至少90%。
12——考前 冲刺模考阶段 查漏补缺,针对性练习,形成答题模式。

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复习好,方法很重要。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最高效率地进行复习呢?这里以我们的考试重点科目数据结构部分为例,结合新东方在线名师多年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些技巧。

数据结构的复习要点包括:数据结构基础知识,从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储存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去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数组、树和二叉树、图等常用的数据结构。掌握在各种常用的数据结构上实现查找和内部派讯运算,从基本思想、具体算法描述、性能等方面掌握不同的查找、内部排序方法,还需要注意不同查找方法和不同排序方法的比较。

在这个过程中,把握重点和难点的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多动手,多思考。因此,同学们在复习中要注意掌握数据结构的三要素,认真领会《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辅导讲义》中对考查要点的阐述,联系书上的典型例题深入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多动手练习写各种基本操作的算法,勤于动脑认真总结,定能对到达这一科目的复习要求,做到得心应手灵活运用。

10.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 篇十

一、制定依据

1、国家、省级有关文件:《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在职业学校进行学分制试点工作的原则意见》、《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学管理规范(试行)》、《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在职业学校进一步推行学分制的若干意见》、《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试行)》、《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国家职业标准》(中级部分)等文件。

2、参照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项目成果——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之《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及应用专业教学指导方案》。

二、招生对象与学制

本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与业务范围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四、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要求

(一)知识结构与要求

1.掌握与办学层次相适应的人文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常用操作;

3.掌握计算机及其外设的软硬件安装、调试、维修、销售的基本常识;

4.掌握计算机网络建设及管理和维护的知识;

5.掌握计算机辅助制图、平面效果图、二三维动画、多媒体制作。

(二)能力结构及要求

1.具有平面媒体与立体媒体设计与制作能力;具有动画制作能力,具有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

2.具有计算机系统安装和维修、计算机外设使用与维修能力;

3.具有计算机局域网组建和维护、网页设计制作、网站维护及管理能力,具有计算机及网络

产品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的能力;

4.具有持续学习和团队合作、交流沟通及协调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公共基础课

1.职业道德与法律(3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其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帮助学生了解文明礼仪的基 1

本要求、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职业道德意识,养成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日常生活和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常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2.体育与健康(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对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和生理心理健康教育。其任务是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3.语文(196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其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

4.数学(16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计算工具使用技能和数据处理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英语(182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了解、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计算机应用基础(144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办公应用、网络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7.物理(80学时)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机械建筑类、电工电子类、化工农医类等相关专业的限定选修课。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了解物理的基本观点和思

想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发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相关专业课程学习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专业技能课

1.★文字录入(学时:54)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介绍中英文输入法,要求学生掌握五笔或者拼音输入法,并能达到一分钟60字左右的要求。

2.★微机组装与维修(含实训考证)(学时:13)

课程简介: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方面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主要核心部件的性能和选购、各种部件的组装,以及维修和保养方面的知识。硬件部分主要涉及计算机主板、CPU、内存、硬盘、各种接口卡、显示器、键盘、鼠标、机箱、电源、光驱、调制解调器、打印机、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软件部分介绍了BIOS、硬盘的分区和格式化、操作系统、驱动程序,以及常用软件的安装与使用等。此外,还介绍了使用软件测试硬件性能、辨识硬件真伪、处理常见故障和防治病毒等方面的内容。

3.★图形图像处理(学时72)

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讲解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技术、方法及应用。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基础知识、色彩和色调调整、选区制作、绘画与修饰、绘图与编辑、文本处理、图层、通道、滤镜、动作应用和图像输出等。

4.★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学时:90)

课程简介:本课程以Visual Basic 6.0为语言背景,以程序结构为主线,介绍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编程方法。内容包括:面向对象的初步概念,程序设计基础,数据输入输出、选择结构设计、循环结构设计、数组、过程、数据文件、程序调试,常用控件的使用,数据库编程等。

5.★网页设计(学时:72)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解网站的规划、设计、建构、测试和发布。主要内容有:站点管理,基本网页的制作,表格,框架,层布局网页和利用CSS美化网页,表单网页的制作、使用库和模板来高效地制作网页、使用行为制作动感特效网页、在网页中插入多媒体以及动态网页的制作。

6.★计算机辅助设计(学时:72)

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学习Auto CAD绘图的方法、设计思路和使用技巧。内容包括绘制二维图形、编辑图形、尺寸标注、实用辅助工具/功能、工程制图的准备工作与设置、典型机械零件设计、绘制装配图、绘制轴测图、三维设计基础、机械零件三维建模实例和二次开发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基础等。

7.局域网的组建与维护(学时:108)

课程简介:本课程着重讲解了网络的基本知识、系统集成的基本知识以及目前非常经典的几类局域网的网络集成过程,服务器的详细配置情况以及行业软件的使用情况。

11.教学见习

了解企业历史发展概况、产品类型、生产管理模式及销售情况;熟悉企业主要生产设备,主要产品的设计与生产流程;了解产品的开发研制、使用及发展趋势;掌详细做好见习笔记,收集与专业相关的技术资料和信息,如设计说明书、工艺卡片、工艺过程、设计图纸等;学会撰写见习报告,突出学校理论、实训学习与下厂锻炼后的心得体会。

17.办公自动化应用(72学时)

11.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教学计划 篇十一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 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C-0150-03

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已经渗透到现代人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前景的热门行业,计算机行业社会人才缺口很大。但是,近几年来,大学(包括本专科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学校招生困难,大多考生都不愿意填报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以致很多毕业生毕业即转行业。导致这种明显的供需矛盾,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社会的用人需求。所以,教学改革是计算机相关专业迫在眉睫的事情。

一、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思路

从学生成长的角度看,教学改革要做到学生学有所用;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教学改革要把专业做大做强,同时解决学校招生困难的现状;从社会角度看,教学改革要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解决社会人才缺口这一问题作出应有贡献。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是解决社会人才缺口大和学校招生困难、学生就业困难之间的供需矛盾。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种类型,有着鲜明的自身特点和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高职教育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同时,职业教育要面向区域经济,为区域经济提供服务。所以,教学改革需要面对的是本地的人才需求,必须做到精而准,不能求大求全。闭门造车式的教学改革显然不可行,必须走出去,引进来,与社会,与企业广泛接触、深入合作才能准确地把握本地的经济发展状态和趋势。所以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分析区域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区域经济分析

教学改革有其专业性和行业性。所以区域经济分析应该重点分析区域经济中专业所属行业的经济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于笔者所在专业而言,也就是信息行业和计算机相关行业。为了叙述方便,本文把行业区域经济简称为区域经济。

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广西正在着力将北部湾经济区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信息高地和集散中心,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信息交流的桥梁。国家高度重视广西的发展,明确提出广西要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特色农业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把广西建设成中国—东盟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三基地一中心)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重点与方向。

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2008-2015年人才发展规划》,到2015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的总量达25000人。其中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开发等专业的人才成为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热点。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广西提出全面实施工业兴桂战略,通过工业园区推动工业化进程,目前广西共有37个工业园区,这些工业园区主要集中在南宁、北海、桂林及柳州等地区,主要产业为电子信息、通信网络、制药、生物工程、有色金属、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汽车配件、电力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重点培育南宁、北海两大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广西拥有各类电子信息企业1200多家,其中分布在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四大北部湾中心城市共735家,占61%。

另一方面,广西作为西部落后省份之一,经济、技术等方面相对不发达,作为现代社会的标志性产业,信息产业更是如此。国内乃至全球著名的信息行业企业都在广西设立有分公司或者办事处,比如思科、华为、锐捷等,但大都以销售、售后和技术服务为主。基本上没有研发、生产方面的业务。更多的广西本地的中小企业,本身没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主要是借助大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开展销售、系统集成和售后服务等方面的业务。

综上所述,广西目前信息行业的特点是有国家和地区政策扶持,发展前景看好,人才缺口大,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以产品销售、系统集成、售后服务这些后端应用为主。

区域经济的特点是专业教学改革的依托,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教学改革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下面分述之。

三、人才培养目标

依据北部湾经济区的人才需求特点和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规格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行业发展特点以及发展趋势,依托本地知名的行业企业,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培养学生“建网、管网、用网”三项职业技能;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按职业养成规律培养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较高综合素质和小型局域网、企业网、广域网的建网、管网、用网能力。

解读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笔者所在院校为专科院校,所以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大学专科文化层次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是笔者所在院校为高职院校,职业教育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所以,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基于工作过程进行能力分解,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三是广西区域经济的现状是前端产业(研发、生产等)不发达,主要集中在后端产业(销售、售后、技术服务等)。基于此特点,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中,除了较高的专业素质外,还包括健康的心理素质、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等人文素养。

四、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与企业紧密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思科、华为等大型设备通信商以及本地的大中型信息类企业,根据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与校企合作企业共同构建以项目训练为主线的“企业引领、项目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由企业引领技术发展的方向,使学生所学与企业所用无缝对接,把职业认证教育贯穿整个学习过程。职业认证是从业者从事某一职业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认证与某一职业能力具体要求密切结合,反映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从业者从事某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和水平,是当今社会就业的敲门砖,能够显著提高从业者的就业竞争力。积极推行双证毕业制度,规定学生在领取毕业证书前必须获得1个以上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证书。

加强校企合作,以项目训练为主线,采取工学交替的方法进行教学。依托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厂中校”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3个阶段:校内学习阶段、企业实习阶段和到企业顶岗实习阶段。三个阶段交替进行,每个学期不定时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将来的工作环境,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达到职业认知的目的。校内学习阶段以项目为主线,整个学习过程都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完成,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岗位技能,实现职业认同的目的。最后一个学期安排学生直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真实企业环境中提升岗位技能,保证学生毕业后无缝过渡到实际工作环境。

五、课程体系改革

按照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以职业岗位为根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基于知识的应用,基于将来从事的工作,按工作过程系统化构建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过程中,坚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注重实践,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实现”的原则。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持续推进规范而富有特色的实习实践教学体系。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践,强调推进实训与实习均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实践教学改革。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的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将职业认证课程融入正常教学

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把职业认证课程融入正常教学过程,使学生所学知识更符合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以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岗位。早在几年前,CCNA认证课程就作为专业的必修课程融入了日常教学内容中。

(二)校企合作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训练课程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密切联系区域经济实际,与企业合作,把实际工作内容分解成符合教学需要的项目,根据项目开展教学,组织考核。项目化的教学内容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项目化课程从职业人才的角度使学生得到专业化训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往学生理论知识很丰富,工作能力却很薄弱的尴尬局面。

(三)增加人文素养类课程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认同度低,一方面是专业知识方面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偏离,另一方面是对毕业生非专业素养的不认同,比如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价值观的偏离、甚至缺乏日常生活基本常识等。针对这种情况,在课程体系中引入了人文素养类课程。首先,CCNA认证课程本身就包含了关于服务的理念以及作为一个职业人的相关知识。其次,引入大学生法律知识、大学生职业素养等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另外,引入诸如文学欣赏、书法、影视欣赏、股票知识等课程作为选修课程。

六、师资改革

要做到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的零距离,单靠校内专任教师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从企业、行业引进和自身培养两个途径,发展和壮大“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所谓“双师结构”,是指教师队伍由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

(一)聘用兼职教师

通过聘请企业网络技术专家担任专业带头人,提升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水平,指导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带动教学团队的技术应用与研发;实现专业核心课程均有兼职骨干教师参与教学,优质核心课程均有企业骨干教师参与建设,综合实训环节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均有企业技术骨干与校内骨干教师共同指导,以提高学生在工作过程的实践技能;不拘一格地聘请企业技术能手参与实践实训教学,通过技术能手的言传身教,把先进的技术与精湛的技艺传授给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还可以从企业技术能手身上学到严谨的做事态度和踏实的工作作风。

(下转第155页)

(上接第151页)

(二)培养专任教师

培养专业带头人成为行业专家、教学名师。要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能力强、教学业务精,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且具备整合专业领域各种社会资源,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高职教育专家。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特别加强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定期选派专业教师深入企业进行项目研究、产品开发、技术革新或生产管理等工作。选派教师到兄弟院校学习经验,吸取兄弟院校好的经验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创新工作思路。选派教师到合作公司进修学习,以确保教师的知识不断更新,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市场。

七、实训基地改革

实训基地改革方面主要内容是建设具有“校中厂、厂中校”特征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具体分为两个方面。

(一)校内实训基地

扩建和完善职业认证培训实训室。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构建与企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实训场所。增加必须的设备,建成满足职业认证新要求的实训环境。建设认证考试中心,为学生以及社会认证考试人员提供认证考试服务。组建网络安全技术项目实训室,以满足网络安全管理岗位的教学实训需求。将网络系统管理实训室与校园网整合在一起,学生在实训室内真实地管理和监控校园网络的设备运行情况,并对本实训室的网络出口进行统一的网络行为管理。与企业一起构建具有生产性的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承担中小企业网络系统结构化布线的设计、实施与测试等。

(二)校外实训基地

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企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学校保证企业实习岗位全年不空岗,实现校企资源互补和利益双赢。校外实训基地一是可以为学生提供“工学交替”的场所;二是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场所,通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健全校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和内涵建设,强化质量监控,建立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形成以学校为主、企业参与的校企共管的管理模式;建立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伍德雁,陈胜华.高职教育中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广西教育,2011(10)

【作者简介】伍德雁(1975— ),男,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教育。

上一篇:小学生借物喻人的作文600字下一篇:安徽工业大学作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