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4-10-24

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精选8篇)

1.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一

连云港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

简述了连云港茶产业发展现状,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的同时,提出了连云港市茶产业发展思路和总体目标,并提出加强和完善茶产业扶持政策、创新茶叶展示展销机制、加强茶叶安全保障和荼业交流合作及茶业宏观管理等应对策略.

作 者:范静 刘奉昌 余步云 杨汝久 张华 作者单位:范静(江苏省连云港市欢墩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江苏连云港,222133)

刘奉昌,余步云(连云港市云台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杨汝久(连云港市花果山乡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张华(赣榆县农林局)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2009“”(2)分类号:S571.1关键词:茶产业 发展现状 应对策略 江苏连云港

2.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二

1 发展优势

五华县地处粤东山区, 具有发展名、优茶生产种植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种茶历史悠久, 制茶工艺精湛。目前, 五华县茶叶产业的发展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1 政策导向优势

五华县委、县政府提出“两新两特两重点”发展战略, 是一种发展理念的创新。其中“两特”包含了“特色休闲高效农业”, 把发展特色休闲高效农业推上了战略高度。制定出台了《特色高效休闲农业实施意见》、《推进特色休闲高效农业和耕山致富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五华县农产品“三品一标一名牌”认证奖励办法》等多项利好政策助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1.2 自然生态优势

五华县地处北回归线附近, 属中低纬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长冬短, 日照时长, 光能充足, 雨量充沛, 四周山岭为障, 境内地势复杂, 山地丘陵相间, 河谷盆地交错, 土壤多属红、黄壤酸性土, 是个十分适宜茶树生长的地区, 素以“山多、山高”出名的五华有“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得天独厚条件。

1.3 历史传统优势

据史料记载, 梅州在明清时期就有“八大历史名茶”之说, 五华的天柱山绿茶就是其中之一, 种茶历史悠久, 制茶工艺精湛。目前, 该县茶叶生产主要以绿茶、红茶为主, 龙村“鸟舌茶”、棉洋“单枞茶”、双华“园唇茶”、长布“梅粘茶”等本地名茶久负盛名, 近年来, 金萱、翠玉、凤凰、白叶单枞等名优茶新品种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1.4 产业基础优势

至2014年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约1 177.87 hm2 (17 668亩) , 产量960 t, 主要分布在棉洋、龙村、双华、河东、长布、郭田等镇, 全县有较具规模的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140多hm2 (2100多亩) 、登云嶂高山云雾茶基地77.33多hm2 (1 160多亩) , 2个千亩以上基地和五华新光茶叶发展有限公司、五华县金龙茶叶发展有限公司、龙狮殿云雾茶场、双华枫华农业发展公司等多个茶叶种植基地, 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 辐射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

1.5 品牌理念优势

近年来, 通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 引导茶叶生产企业更新发展理念, 树立品牌意识, 狠抓质量管理, 加强与院校合作, 提升加工技艺, 积极培育创建品牌。全县已注册了“七畲径牌”、“松岗嶂牌”、“登云嶂牌”等茶叶商标;登云嶂云雾茶公司的“黄金芽绿茶”、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生产的绿茶 (单枞茶) 被评“广东省名牌产品”;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登云嶂高山云雾茶基地获“有机产品转换认证”;松岗嶂绿色生态茶园的“七畲径牌”红条茶、“七畲径牌”绿茶在2013年广东省第十届名优茶质量竞赛中分别获得银奖和优质奖。

2 存在问题

虽然五华县茶叶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优势明显, 但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 该县茶业的发展“瓶颈”也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

茶树品种比较单一, 大部分以绿茶为主, 茶园品种退化严重, 品种更新缓慢。传统地方优良品种主要采用有性繁殖, 难于保持优良品种特性。

2.2 机械化程度低

茶园机械化程度低是五华县茶园普遍存在的问题, 茶园管理, 茶叶采摘等主要依靠人工操作, 劳动强度大, 效率低, 劳动力需求量大, 茶园机械化程度直接影响到管理质量和生产成本, 这些都严重阻碍该县茶叶产业的快速发展。

2.3 加工技术滞后

由于大部分茶企实力有限, 以前不注重标准化加工厂房建设的投入, 加工能力有限, 仍靠向外卖茶青解决销路, 受标准化加工厂房等制约, 茶叶产品未能通过QS质量认证, 真正成为商品上市。虽然手工茶价钱高, 但产量低, 阻碍了茶叶的规模化生产, 导致茶叶总体质量不高, 市场竞争力不强。

2.4 品牌知名度低

近年来, 虽然有“七畲径牌”、“松岗嶂牌”、“登云嶂牌”等为代表的茶叶品牌, 但总的来说品牌还是较少, 市场覆盖面不够宽。而且这些品牌的带动辐射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品牌知名度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5 专业人才匮乏

专业人才匮乏, 专家型的高级人才更少, 茶叶加工技术人员满足不了茶叶生产发展的需要,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 严重制约了五华县茶业的发展。

3 发展对策

针对五华县目前的茶叶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 为进一步推进该县茶叶产业发展, 不断提高该县茶叶的市场竞争合力, 结合该县实际, 提出如下发展意见建议:

3.1 优化品种结构

茶树品种是实现高产、优质和高效茶业的基础, 也是茶叶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在加快本地“鸟舌茶”、“梅粘茶”等名优茶品种的选育推广的同时, 大力推广白叶单丛、黄枝香、芝兰香、金萱、翠玉等外形小体形美, 香高味醇的名优茶新品种, 不断调整优化该县茶叶品种结构, 创新五华名优茶的新起点。

3.2 加快技术革新

重点扶持松岗嶂、联发、云溪圣峰等3家茶叶企业建设加工厂, 全面提高茶叶加工能力;大力推广耕作机、修剪采摘机等设备, 实现茶园机械化、高效化管理;向优秀的茶叶生产基地学习, 选派技术人员进行调研和实践, 学习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和加工技术;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校的技术合作, 研究开发茶叶新产品, 不断提高制茶工艺水平, 提升茶产品质量, 重点做好“七畲径牌”红茶、绿茶和“登云嶂牌”高山云雾茶的质量QS认证, 早日进入商场成为商品。

3.3 整合茶叶品牌

加强政府引导, 积极引导茶叶企业整合资源, 将全县的茶企、茶农组织起来, 通过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销售, 实现品牌共享, 做大做强该县茶叶产业。要根据五华的历史、文化、地域等特点, 广泛征集社会各界人士对五华茶文化的意见建议, 形成具有五华特色的茶叶品牌, 统一注册例如“长乐客茶”、“南越王茶”等为商标的茶叶品牌, 在统一商标下分茶叶系列产品, 全力打造五华茗茶品牌, 提高该县茶叶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提高经济效益。

3.4 推行标准化生产

建立松岗嶂、登云嶂两个茶 (下转第48页) 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探索建立一套茶叶生产、加工标准化生产体系在全县进行推广应用, 推动该县茶叶生产和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道路。

3.5 加强宣传推介

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体作用, 加大对该县茶叶品牌的宣传推介的同时, 积极支持和组织茶叶企业参加各种茶叶博览会、交易会、展销会;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 组织举办茶文化、茶艺术和观光旅游为主题的节庆活动, 宣传推介该县的茶叶, 提高该县茶叶知名度。

3.6 加强政策扶持

3.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三

摘 要 通过对湖北省丹江口市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该市茶叶生产加工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发展对策;湖北丹江口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3

茶叶是湖北省丹江口市农业六大特色产品之一,武当道茶生产的核心示范区。有“中国道茶文化之乡”、“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之美誉。属于鄂西北秦巴山区重点开发高香型绿茶和有机茶优势区域范围。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加速推进,茶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1 全市茶产业生产加工现状

1.1 类型及规模

丹江口市茶叶产业主要分布于江南的土关垭、浪河、牛河、三官殿、盐池河及江北的大沟等乡镇,是丹江口市江南部分乡镇茶农增收的支柱产业,被十堰市纳入武当道茶核心产业基地进行发展。目前,以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圣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凤凰水源茶业有限公司为主的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三大龙头企业进入丹江口市,带动了丹江口市茶叶产业提档升级,产品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茶农得到实惠,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1.2 主要成效

全市现有茶园面积2 000 hm2,其中可开采面积1 467 hm2,茶叶产量25万kg,产值6 000万元,其中名优茶产量9万kg,产值1 450万元,茶园每667 m2产值1 730元,农民人均茶叶收入1 130元。

目前,全市有一定规模茶叶生产加工企业13家,拥有各类茶叶加工机械500多台(套),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1家,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2家,以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阿里山农业高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凤凰水源茶业有限公司等为龙头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辐射丹江口市约万余亩茶园及带动5 000余农户靠茶致富。武当山特区八仙观茶叶总场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在土关垭镇兴建的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成为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

2 茶产品加工及品牌建设

2.1 茶产品加工

丹江口市茶产品仍以绿茶制品为主,乌龙茶、红茶、青砖茶少量生产,其中绿茶制品占全部茶产品的90%以上。茶叶精深加工方面,以生产加工茶饮料、保健茶、茶多酚等精深加工项目尚属空白。

2.2 茶品牌建设

十堰市茶产品统一为“武当道”茶品牌,丹江口市地方特色品牌有“武当关”牌、“三丰红茶”、涧水兰”牌、“牛河牌”等。荣获湖北省“二十佳名优茶”、2012年“美国世界茶博会”金奖。

3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茶园总体规模小,产出水平低,茶叶产业链难以延伸

目前,全市开采茶园平均单产不足10 kg,远低于全国平均60 kg的水平;有60%以上的老茶园急需改造;夏秋茶尚未开发,鲜叶资源未能充分利用。

茶园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

丹江口市茶园多为农户分散生产经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分散、规模过小的生产经营格局由于资金分散,不能形成较大的资本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改善茶叶生产经营条件,茶叶适用技术难以推广应用,茶业经济效益不高,影响资本投入和再生产的积极性,难以走出"低收入-低投入-低产出"的不良循环圈。

3.3 缺乏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茶叶加工亟需加强

全市大部分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实力弱、缺乏市场辐射能力和基地建设带动能力。加工环境差、机械设备陈旧简陋及质量管理水平低,名茶机制加工技术有待提高。

3.4 茶叶品牌创建力度不够,缺少名牌

茶叶品牌的市场开拓与促销力度不够,茶企业缺少专业营销管理人员,品牌创建缺乏长远规划,品牌宣传投入少,推介力度不大,形式单一,茶叶品牌建设亟待加强。

3.5 质量安全意识不强,缺乏监管

茶叶生产中只重视茶的色、香、味、形,而忽视茶叶质量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茶农及小规模茶叶生产、加工者生产设备陈旧,生产卫生条件差;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影响茶叶产品的质量安全。

4 发展茶产业的优势

4.1 发展茶叶生产是加快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

茶叶生产投入少,易管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突出.在正常年份,每亩平均收入在3 000元以上,最高的亩收入可达到8 000~10 000元。因此,加快茶叶产业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2 发展茶叶生产市场广阔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茶叶的保健防老,治病解乏,降压,抗癌等药理作用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和需要,每年需求量都有较大幅度增长,茶叶潜在的国际国内市场巨大。

4.3 资源优势突出

茶区土壤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丰富,具有水净、土净、气净和山川秀美的自然生态优势。年平均气温15.9℃,积温5 100℃,年降雨量830 mm,无霜期250~254 d;尚有宜茶面积约3 333余hm2可以开发利用;交通便利,境内公路、铁路、水路一应俱全,为茶叶销售提供了可靠保证。

4.4 品牌聚集效应明显

武当道茶通过品牌整合,已成为湖北茶叶的知名品牌、“湖北第一文化名茶”,丹江口市做为武当道茶核心生产区,先后吸引台资企业、汉江集团、武当山八仙观茶场投资茶产业,湖北武当道茶开发有限公司投资1 600万元,建设有机乌龙茶和名优绿茶生产线,利用其成熟的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网,将进一步提高茶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为丹江口市茶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4.5 丹江口市具备发展名优茶的基础条件endprint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以其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和,香高持久,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其中绿茶产量1 500 t,乌龙茶1 000 t),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 hm2,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茶亭及茶楼,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应注重改管并重,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同时,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壮大营销队伍,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省,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资租赁,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以其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和,香高持久,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其中绿茶产量1 500 t,乌龙茶1 000 t),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 hm2,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茶亭及茶楼,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应注重改管并重,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同时,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壮大营销队伍,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省,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资租赁,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责任编辑:刘昀)endprint

做为鄂西北山区高香型绿茶生产基地,丹江口市生产的名优茶风味独特,品质上乘,以其汤色碧绿明亮,滋味醇和,香高持久,耐冲泡等特点相继远销新加坡、香港、俄罗斯及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全市除江北部分乡镇不适宜种茶外,其他乡镇皆适宜种植茶叶,丹江口市茶叶产业经过近40 a的发展,已拥有了一大批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茶叶从业人员,为茶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 明确茶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5.1 明确发展思路

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清洁化加工、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思路,以加快茶叶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围绕科技兴茶和茶农增收为目标,通过产业扶持政策,集约项目、集成技术、集中投入,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和有机优质茶产品,进一步提高茶产业的经济效益和茶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丹江口市武当道茶产业竞争能力。

5.2 确定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茶叶总面积达到6 666 hm2,其中无性系良种面积2 333 hm2,占总面积的70%以上,名优有机茶比重达到70%,全部实现无公害茶园认证。总产量达到2 500 t(其中绿茶产量1 500 t,乌龙茶1 000 t),总产值达到3.15亿元。实现年销售收入超过1 000万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2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 000元的茶叶加工龙头企业达到1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全国知名品牌和全国生态有机绿茶生产基地。

6 今后丹江口市茶叶产业发展建议

6.1 扩大茶叶基地规模

按照“统一规划、规模连片、集中建设”的原则,以牛河林区、土关垭镇、浪河镇3个乡镇为主,高标准、高起点建设3个万亩武当道茶核心生产示范区,到2020年核心示范区面积达到4 333 hm2,占全市茶叶总面积的88%;围绕汉十公路沿线,建设茶园生态旅游观光带,修建茶文化旅游度假村、步行道,茶亭及茶楼,形成集科研、开发、生产培训以及茶园观光、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新型生态(有机)茶园示范基地,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6.2 加大对低产茶园改造力度

加快中低产茶园改造,是做大做强武当道茶产业的重要内容。对现有800 hm2中低产茶园,应注重改管并重,鼓励茶园经营权有序流转,并向种茶能手、大户集中。

6.3 着力培育茶叶龙头骨干企业

重点培育扶持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性较强的龙头企业,使其尽快做大做强。建立茶产业专项发展基金。市政府每年安排一定数目的专项资金扶持发展茶产业,同时,捆绑扶贫、农发、水利、退耕还林及农机具补贴等项目,重点支持品牌开发、基地建设、加工设备及新技术引进推广与科技创新,促进武当道茶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6.4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

进一步创新茶叶发展理念,树立起“大品牌,大产区”的意识,对全市零散的茶叶品牌进行整合,以“武当道”茶牌为公共品牌,重点推出在丹江口市知名度较高,市场前景较好的系列武当道茶,对主打品牌进行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并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品牌要求的产品,取消其进入市场的资格。同时,加大对名牌茶叶的原产地域保护力度,用法律手段规范市场秩序,使品牌茶叶得到健康发展。

6.5 努力拓宽茶叶销售市场

大力培植茶叶营销企业,壮大营销队伍,策划特色鲜明的营销方式,不定期举办一些大型茶技茶艺茶文化宣传活动。有重点地组织茶叶加工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农业博览会”以及国家,省,市的名优茶评比活动,广泛开拓茶叶销售市场,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到国内各大中城市设立专卖店或直销窗口,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加快开发茶文化项目,通过举办各种以茶为载体的文化活动,达到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以茶招商的目的,培育消费者的茶文化消费观念。通过弘扬道茶文化、普及茶类知识、扩大茶文化经营,使茶产业与茶文化融合一体,成为茶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6.6 夯实科技兴茶基础

加大科技兴茶力度,以科技促进茶叶产业增产、提质、增效,力争茶叶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0%以上。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茶叶种植加工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实现科技成果与茶农和茶企的零距离对接。围绕健康、安全、绿色的市场消费需求,重点推广茶叶保鲜、生物防治、有机肥料、机械采摘及茶叶深加工等新优质、高效、节本的茶叶生产适用技术和茶副产品综合开发技术,延长产业链,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二是进一步提高茶产品的科技含量。加强与省内外茶叶科研机构的联系与合作,重点加强与湖北省茶叶研究所、华农大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引进无公害茶和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优质绿茶和乌龙茶及红茶生产关键技术、茶叶深加工技术,提高种植加工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三是加强科技培训。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引导和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重点茶叶企业就业。

6.7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一是鼓励各类涉农单位,企业和个人发展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农户发展订单农业,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的路子。二是积极引导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自身兴办茶叶加工流通龙头企业,探索“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路子。三是探索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机制,鼓励农户向龙头企业依法有偿转让承包土地使用权,或以使用权入股的形式参与茶业产业化经营,使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四是实施“村企”互动战略,充分发挥茶叶加工企业的综合带动效应,在企业与其所在村或基地所在村之间,建立有组织,经常性,紧密型的联系,形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

6.8 创新茶叶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

农行、农村信用社等涉农金融机构要加大对重点茶叶企业的贷款支持,特别是对茶农的小额信贷,要适当放宽担保抵押条件和延长贷款期限。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有经济实力,有经营能力的社会各界人士多形式,多渠道投资租赁,承包或买断山场林地经营权,改造老茶园,建设新茶园,从事茶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

4.新材料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篇四

发表日期: 2011-02-11

来源:

“十五”期间,在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大力支持,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十五”期间发布的《国家计委关于组织实施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公告》,通过100多个产业化专项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在电子信息材料、先进金属材料、电池材料、磁性材料、新型高分子材料、商性能陶瓷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形成了一批高技术新材料核心产业。“十一五”期间又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力度。按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趋势预计,新材料需求增长速度将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按10%的增长速度计算,到2010年我国新材料市场可达6500亿元。新材料产业也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现状

当前,我国的新材料产业在国际产业布局中正处于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随着对外开放和与全球业界的广泛交流合作,我国新材料产业正呈现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状态,在一些重点、关键新材料的制备技术、工艺技术、新产品开发及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一批新材料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1.新一代钢铁结构材料

迄今为止,钢铁结构材料依然是国民经济各支柱产业和国防工业的重要支撑材料和应用范围最宽、使用量最大的材料,其生产和应用过程对全球资源、能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去年为例:

2007年生产钢材46719.3万吨,比去年增长16.2%。同时,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品种钢材产量大幅度增长。全年生产冷轧薄宽钢带1740.27万吨,同比增长31.8%;冷轧薄板1563.83万吨,同比增长25.2%;镀层板(带)1754.58万吨,同比增长37.9%;涂层板(带)317.21万吨,同比增长36.1%;电工钢板(带)415.57万吨。同比增长23.5%。以上5个品种钢材合计生产5791.487吨,比上年增长31.28%,高于钢材生产总量增幅8.59个百分点。全年生产不锈钢720.6万吨,比上年增加190.6万吨,增长35.96%,居世界第一位。其中,世界一流工艺装备的生产量达到7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实现了重大的突破。全行业已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体系,形成了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投入增加的良好格局。全行业在高效采选技术、钢铁冶炼技术、轧钢新技术、高端产品开发、大型冶金成套装备技术集成、节能节水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进步。

2007年宝钢试制成功X120管线钢,实现电镀锌机组全面无铬化生产,年产150万吨生铁的COREX3000熔融还原工艺装置投产;鞍钢继续完善冷连轧自主集成成套工艺技术,开发成功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相关企业投入使用;武钢新一代取向硅钢、高效电机硅钢的研发和装备技术集成,高强度桥梁钢生产技术提高;太钢建成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不锈钢生产基地;攀钢转炉铁水提钒和半钢炼钢连续工业性试生产成品钒渣等均取得了工艺技术的新突破。

2007年在研发和扩大生产市场需求的短缺产品方面,船用高强度宽厚板、高强度海洋结构用钢板、高档汽车用板和汽车零部件用钢、工程机械和高层建筑用高强度厚钢板、X80以上高等级管线钢板、百米在线热处理钢轨和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钢轨、高速动车组用钢、高端压力容器用钢板、高牌号取向和无取向硅钢、高档不锈钢新品种、高强度角型钢等均实现了重大的突破。2007年6月,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和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的“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项目全面启动,组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分14个子课题全面开展工作,研究并建设21世纪新型现代化钢铁生产流程。

2.电子信息材料

随着电子学向光电子学、光子学迈进,光电子材料、光子材料将成为发展最快和最有前途的电子信息材料。电子、光电子用功能单晶将以大尺寸、高均匀性、晶格商完整性为主要发展方向,而新型元器件将向低维化、多功能化、片式化、超高集成度和低能耗方向发展。

2004年,在“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计划的推动下.我国牛导体照明产业发展迅速,关键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十五”期间,功串型芯片和功串型白光封装达到国际产业化先进水平,发光功率和发光效率分别达到? 120mW和301m/W,改变了过去蓝光芯片主要依赖进口的不利局面。“863’计划在上游原材料、衬底、MOCVD关键装备研发等方面已初见成效,研制成功新型InxGal--xN/GaN多量子阱有源区结构;MOCVD已完成整机工艺调试,GaN蓝、绿光外延片和芯片的所有技术参数达到台湾主要企业的技术水平,包括LED车灯、矿灯等四大类140多个新产品陆续开发成功,大部分已实现了批量生产。2005年国内半导体照明行业销售值约133亿元,国产芯片市场占有率27%,2001—2005年市场销售颧增长率48%,其中高亮度芯片从无到有,2005年国产高亮芯片市场占有率37%。预计2010年项目完成时,国产高亮度芯片市场占有率将达到50%,我国半导体照明及相关产业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预计本末我国LED下游主要应用产品市场将达到540亿元,其中景观照明200亿元,背光源150亿元,显示120亿元,汽车灯10亿元。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链的下游应用产品中,交通信号灯,手机、数码相机等小尺寸背光源、景观照明等特殊照明市场稳步增长,北京、上海、厦门、重庆等地纷纷推出应用示范工程,在城市景观照明中大规模采用半导体照明。大屏幕液晶背光源、汽车灯、功率型白光应用等逐步成为LED的重要应用领域,北京奥运、上海世博规模化系统集成,为LED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平板显示技术在信息产业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目前主要的显示技术有阴极射线管(CRT)、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技术(TFT—LCD)、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发光二极管(LED)、有机发光显示技术(OLED)、场致发射显示技术(FED)、单晶硅液晶显示技术(LCoS)、数字微镜显示技术(DLP)、电子纸显示技术(E—PAPER)等等。与传统的CRT显示相比,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以TFT—LCD和PDP为主的平板显示器件产业已形成一个高速发展的巨大产业。随着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发展,LCD电视和PDP电视迎来了巨大的市场发展机会。目前产业界中,42英寸以下平板电视市场由TFT—LCD主导,50英寸以上平板电视市场由PDP主导,42英寸级平板电视市场暂由PDP占据优势。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TFT—LCD将取代CRT显示器件而成为显示领域的主力军。经过“十五”期间的努力,我国已建立二条五代线TFT—LCD生产线,初步具备了生产大尺寸TFT—LCD的产业基础。在PDP方面,在“十五”863计划的支持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荫罩式PDP技术(SM—PDP)获得重大突破,并已成功实施成果转化,使得SM-PDP向产业转化成为可能。

纳米电子学是当今电子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固体器件朝着小尺度、低维方向的发展,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纳米子结构。由于纳米子结构中受限电子呈现出许多与它们在三维结构中十分不同的、物理内涵十分丰富的新量子现象和效应,它一直在源源不断地被人们用来研制具有新功能和新原理的电子器件,不断地从最基础层面上为开拓电子信息技术的潜力提供新机遇。因此,世界上的科技大国和大财团都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投入大量资金,组织大型研究项目,力求在电子学的新时代占据制高点。其中准一维材料纳米管、纳米线和分子、电子功能器件成为研究热点。纳米电子学近年来的主要进展有定向排列的纳米管和纳米线、可集成在塑料上的薄膜晶体管、纳米线交叉电路等。3.新能源材料

新能源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包括高能储氢材料、聚合物电池材料、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材料、多晶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等。世纪将面临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各国对新能源材料发展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推动了新能源材料的发展。

2007年洛阳中硅在节能型多晶硅还原炉成套装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该装置单炉年产量可达一吨。电耗指标每公斤192千瓦时,解决了我国千吨级多晶硅产业化的核心技术,标志着我国多晶硅大规模产业化技术再上新台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设立的“多晶硅材料产业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大型三氯氢硅合成、提纯工艺技术与关键装置研究”、“高效加压还原炉系统研究”、“大型四氯化硅氢化技术与装置研究”等技术是重点突破方向。此外,配套多晶硅产业化技术开发的耗材、设备也成为国内一批企业的研发焦点。

随着全球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市场前景看好,技术日趋成熟,光电转换效率和稳定性不断提高。薄膜太阳能电池用硅量极少,更容易降低成本,每瓦成本可降到1.2美元。同时它既是一种高效能源产品,又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更容易与建筑完美结合。2007年5月,无锡尚德在上海启动了一条年产60兆瓦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8月,天津市津能投资公司与美国联合太阳能公司(Unied Solar Ovonie)签署合同,共同投资建设年产25兆瓦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项目;11月,新奥集团牵手美国应用材料,高达140亿元太阳能薄膜电池项目落户廊坊。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综合性能最好的电池体系,将是未来二次高能电池的主要发展方向。锂离子电池作为新一代的充电电池,近十年来迅速发展,以其高性价比优势在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电子终端设备领域占主导地位。2007年3月,北大先行科技产业公司的“新一代正极材料磷酸铁锂中试研究”项目顺利完成,解决了从实验室技术至批量生产技术中的一系列工程问题,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试生产技术。同年在深圳高交会上,中国电池生产巨头比亚迪公司高调发布了名为“ET--POW—ER’的铁电池,并表示随着以铁电池为动力之一的双模混合电动汽车预计于2008年推向市场,铁电池将实现成熟商用,而比亚迪铁电池正是磷酸铁锂电池。2007年12月,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动力型锂电池生产基地五期扩建工程开工,该工程预计总投资16亿元,产能约为1亿只左右,主要生产圆柱形动力电池、方形动力电池和聚合物动力电池,该生产线设计用材料也是磷酸铁锂。

在锰酸铁锂产业化之后,磷酸铁锂批量生产技术的突破使得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这奠定了我国动力锂电池发展的良好产业基础,也进一步印证了我国今后将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可能。4.超导材料与技术

超导技术是21世纪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超导材料与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不断探求更高温度超导体,实现高温超导材料产业化技术在能源、电力、移动通讯、国防领域的应用。

铋系高温超导线材目前已实现商品化,主要产业化核心技术被美国、日本、中国、德国等少数国家所掌握。我国铋系高温超导线材已实现了产业化,在超导电缆、超导滤波器等应用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7年12月,北京云电英纳超导电缆有限公司研发的35kV/1.2kA超导限流器在昆明普吉变电站挂网运行,这是世界上挂网运行的电压等级最高、容量最大的超导限流器,也是该公司继研发成功中国第一组、世界第三组超导电缆之后,在高温超导领域取得的又一项世界领先研究成果。35kV超导限流器挂网样机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超导电力应用技术水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为完成应用于主干电网的高电压大容量220kV高温超导限流器奠定了基础,对超导技术应用和电力工业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在超导弱电应用技术方面,高温超导薄膜及其应用器件的研究也大大促进了无源微波器件(滤波器、谱振器、天线、延迟线等)应用研究的发展。2004年3月26日,由清华大学研制的两套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在中国联通唐山分公司的CDMA移动通信基站进行了现场通信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超导滤波器系统已安装于基站长期实际运行。这是我国高温超导历经18年的研究首次实现的实际应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实现超导滤波器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国家,标志着高温超导技术已经进入应用时代。2005年12月,高温超导滤波器系统在CDMA移动通信基站上的小区应用示范计划投入运行,各项移动通信技术指标都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超导量子干涉仪(SQUID)作为最灵敏的弱磁测量工具,在医疗、军事、大地探测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世界上目前已知有六家公司提供包括DC和RF在内的高温超导SQUID产品,其中高温超导SQUID心磁图仪已有初步产品,高温超导无损检测装置和SGUID扫描磁显微镜的研究也已向实用化方向迈进。5.纳米材料与技术

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纳米产业主要包括特种纳米碳材料、纳米粉体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纳米改性的纺织品及医疗保健等领域。纳米材料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利用纳米粉体材料的功能特性,对传统产品进行升级。在纺织行业.纳米材料改性的功能纤维产品相继问世;抗菌抑菌、红外保温、负离子释放、自清洁、阻燃和防水防静电产品已进入市场,纳米涂料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纳米技术将在生物医学、药学、人类健康等生命科学领域有重大应用。与医学和健康领域相关的纳米技术的研究与进步,可望在未来30年内对疾病的检测、预防和药物制造工业产生重要影响。目前,纳米科技在生物医学方面的应用主要为纳米探测器件、药物和基因载体、以及人造器官和组织等。预计到2015年,仅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应用,全球市场将达到2000亿美元。

纳米技术还能够极大地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纳米环保材料是利用纳米材料的各种效应和性能,对环境净化。例如,水净化纳米材料可以有效降解含有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使被污染水体(饮用水源)得到有效净化;空气净化纳米材料只需要微弱的光源就可以催化空气中0.01-10Ppm程度的有毒有害物质。

我国“十五”863计划纳米材料专项在纳米信息、生物医用、环境、能源、结构和特种功能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布局,对纳米信息与生物两个领域进行了重点投入,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发展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趋势

新材料产业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新材料的发展。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趋势的加快,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和趋势。

1.新材料多学科交叉发展,促进产业进一步融合

随着新材料在信息工程、能源产业、医疗卫生行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产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材料科学工程与生物学、医学、电子学、光学等领域交又合作研发日益扩大,世界各国都致力于跨越多个部门,把新材料的开发纳入到产、学、研、官一体化的研发平台,以满足各个部门对新材料的种种需求,因而助推了新材料产业的超前发展。

2.新材料发展驱动力向经济需求转变

从20世纪来看,国防和战争的需要、核能的利用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是新材料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在21世纪,生命科学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将成为新材料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工业的全球化更加注重材料的经济性、知识产权价值和与商业战略的关系,新材料在发展绿色工业方面也会起重要作用。未来新材料的发展将在满足军事需求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围绕如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展开。3.创新性是新材料发展的根本所在 21世纪,新材科技术的突破将在很大程度上使材料产品实现智能化多功能化、环保、复合化、低成本化、长寿命及按用户进行订制。这些产品会加快信息产业和生物技术的革命性进展,也能够给制造业、服务业及人们生活方式带来重要影响。新材料的发展正从革新走向革命,开发周期正在缩短,创新性已经成为新材料发展的灵魂。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联系更加紧密,针对特定的应用目的,开发新材料可以加快研制速度,提高材料的使用性能,便于新材料迅速走向实际应用,并且可以减少材料的“性能浪费”,从而节约了资源。4.高性能,低成本及绿色化发展趋势明显

21世纪新材科技术的突破将使新材料产品实现高性能化、多功能化、智能化,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使用寿命、提高新材料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如新型结构材料主要通过提高强韧性、提高温度适应性、延长寿命以及材料的复合化设计等来降低成本功能材料以向微型化、多功能化、模块集成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来提升材料的性能。面对资源、环境和人口的巨大压力,生态环境材料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短流程、低污染、低能耗、绿色化生产制造,节约资源以及材料回收循环再利用,是新材料产业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07年我国材料产业开始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传统路了,着手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绿色环保材料的开发与应用,把生态环境意识贯穿于产品和生产工艺设计中,不断提高材料产业的资源能源利用率、节能减排成为2007年材料产业发展的突出特色。“十一五”期间,我国在材料领域节能减排方面安排的国拨技术项目经费超过十亿元,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LED(发光二极管)照明、二氧化碳合成全降解塑料、节能型高保温建筑用高分子墙体材料和内墙高分子涂料技术、低能耗低成本纤维加工新技术等一批高效节能减排技术项目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5.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五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广播电视属于信息产业,是以生产、传播、销售信息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信息产业群的子产业。广播电视产品具有信息产品的基本特征,即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可压缩性和可传递性等。

电视、广播产业行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和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极大地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中国的广播电视业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新局面。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形成了有线、无线、卫星、互联网等多种技术手段并用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

2011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广告资源价值不断提升,广告收入实现19%以上大幅增长,达1122.90亿元。全国有线广播电视入户率达49.43%,用户首次突破2亿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首次突破1亿户,达11489万户。有线网络产业收入保持平稳增长,增长率为16%,收入达563.78亿元。

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总收入(含财政补助收入)首次突破3000亿元,达到3268.79亿元,同比增幅达20.29%。截至2012年12月15日,全国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7.50%,比2011年增长0.44%;全国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8.20%,比2011年增长0.38%。

电视、广播产业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电视业成为文化产业的龙头,带动广播影视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围绕广播影视产业发展,国家广电总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具有积极影响的政策文件,如《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发展中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等等。在这些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广播电视产业潜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广播电视设备制造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中国电视、广播行业的发展概况,接着具体分析了国内电视产业、广播产业的现状和市场运行情况,然后具体介绍了山东、江苏、浙江、湖南等重点区域广电业的发展。随后,报告对电视、广播产业做了运营竞争分析、广电设备制造行业财务状况分析和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电视、广播产业的投资潜力与未来前景趋势。

6.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六

资料来源: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称可查看报告详细内容。

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在工业、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RF)将机器人分成两大类,即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

机器人产业行业发展现状:

全球各国都在推进机器人发展,2012年,全世界总共售出159000个机器人,几乎与2011年的最高纪录165000所差无几。机器人销量略微下降主要源于电子制造与金属和机械行业的收缩。然而,汽车工业的工业机器人销量却增长了6%,化学、橡胶和塑料行业以及食品工业定单量都有所上升。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全球机器人销量年平均增长率为9%。2012年,大约70%的工业机器人主要被销往五个国家:日本、中国、美国、韩国和德国。与国外相比,我国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建立了9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7个科研基地。产业化基地的建设给产业化带来了希望,为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目前,汽车行业是机器人订单最大的行业,食品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已经成熟,电子行业则是工业机器人应用较快的行业。

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发与日本、美国等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在服务机器人研究和产品研发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目前,我国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浙江、沈阳、哈尔滨、广州、江苏、西安等地。

机器人产业行业前景趋势分析:

2012年,我国出台《智能制造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和《服务机器人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攻克一批智能化高端装备,发展和培育一批高技术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核心企业;同时,将重点培育发展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重点发展公共安全机器人、医疗康复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平台和模块化核心部件等四大任务。在政策的扶持下,以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制造行业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前瞻网:2013-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的定义、分类及产业链等,接着分析了国际机器人产业的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环境及发展状况。然后详细分析了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随后,报告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做了区域发展分析、应用领域分析、技术分析、重点企业运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

7.诏安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七

诏安县是漳州市茶叶主产区之一, 也是福建省乌龙茶的主要产销地。茶业是诏安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 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八仙茶是诏安茶叶专家郑兆钦选育成功的茶树良种, 于1965 年开始选育, 1982 年定名, 1987 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鉴定, 1994 年被确定为国家级茶树新品种, 是新中国成立后唯一的国家级乌龙茶新品种, 编入《中国茶树品种志》, 并入选《中国名优茶选集 》, 在2008 年列入福建省第一批茶树优异种质资源保护名录。2011 年获福建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至2013 年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2 986.47 hm2, 采摘面积2 451.20hm2, 年产量7 190 t。 茶产业综合产值37 422 万元; 全县16个乡镇都种植茶叶, 其中主产区秀篆面积523.33 hm2, 产量1 807 t; 官陂面积436.47 hm2, 产量346 t; 霞葛面积48.27hm2, 产量90 t;太平镇面积670.93 hm2, 产量1 517 t;红星面积218.00 hm2, 产量203 t; 建设面积793.93 hm2, 产量1 988t;白洋乡面积197.93 hm2, 产量522 t;西潭面积32.27 hm2, 产量58 t;梅州面积52.00 hm2, 产量543 t。主产区9 个乡镇茶叶面积和产量占全县的95%以上, 其他乡镇都有零星种植。诏安县种植的茶树有八仙茶、凤凰单枞、白芽奇兰、梅占、铁观音、金观音、金萱、清明茶等10 余个品种。全县茶叶从业人员 (包括种植、加工、销售) 有4 万余人。全县茶叶初制厂300 余家 (包括家庭作坊) , 较具规模的加工企业有20 余家。全县有专营销售茶庄、茶店100 余家, 茶艺馆约8 家。现有1家茶企业通过有机茶认证, 2 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1 家通过无公害认证, 5 家通过QS认证。工商登记的加工厂和注册品牌商标20 余家 (个) , 主要有厦门市兴德顺茶叶有限公司、诏安县玉峰八仙茶厂、绿缘茶业有限公司、漳州绿香园茶业 (诏安) 有限公司、月之港茶业有限公司、天硒 (福建) 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太平点灯茶厂、雪珍茶庄、斗山岩茶场、汀洋八仙茶厂、鹤灵峰八仙茶厂、梅洲侨露茶厂、连赞茶业诏安旗舰店等;现有省 (部) 级龙头企业1 家、市级龙头企业2 家、县级龙头企业3 家、台湾独资企业1 家、茶叶专业合作社组织5 家。茶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潮汕、广州、海陆丰、深圳、梅洲等地区;本省福州、厦门、漳州也有销售, 少部分销往北京[1,2,3]。

1.1 主打茶类

诏安县是八仙茶的发源地, 八仙茶是诏安茶叶当家品种, 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总量的90%以上, 主要生产八仙乌龙茶、八仙功夫红茶。今后诏安茶叶仍以八仙茶乌龙茶、八仙功夫红茶为主, 搭配生产凤凰单枞、清明茶、柚子茶等茶类。

1.2 品牌打造

诏安县是福建省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区, 确认诏安县富硒土地面积达5.08 万hm2, 富硒土地面积大, 硒元素含量高, 最大值为1.71 mg/kg, 且优质、安全、环保, 不含重金属。富硒土地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 其地上的青梅、茶叶、大米、鸡蛋等一些农产品已达到富硒标准, 具有发展富硒产业的巨大潜力。

诏安县提出“提速晋位, 突围崛起”的奋斗目标, 依托富硒的生态资源、厚重的人文底蕴, 着力打造独具诏安特色的富硒生态文化产业集群。诏安县人民政府在《诏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 (2014—2017) 》中提出建立富硒功能茶叶示范基地, 打造富硒品牌八仙茶[4,5]。

1.3 茶文化挖掘

诏安县素有“书画之乡”之美称。诏安县从古至今, 富有文化底蕴的茶文化饮茶之风长盛不衰。与茶文化融合, 培育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养生茶文化内涵, 健康养生、绿色消费理念与传统养生文化相结合, 提高了茶养生文化的品位, 健康养生应作为茶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定位。茶增力、增智、增美的养生效应, 促进了养生茶文化的发展, 逐渐把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渗透到养生茶文化的发展中。

诏安式茶艺是福建闽南一带居民所特有的泡茶方式。其较为讲求泡茶的技术, 以宜兴式标准单口茶壶、配上蛋壳杯加上中焙火的高香茶来泡茶。

诏安县获得“中国海峡硒都”和“中国长寿之乡”称号, 要全方位、多角度宣传长寿品牌和长寿文化, 保护好、发展好、利用好来之不易的名片, 加快营造长寿之乡的良好环境。

2 诏安县茶产业发展对策

诏安县茶产业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茶园规模面积小且过于分散, 建园标准不高;茶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品牌战略意识不强;茶产业投入不足, 产业链没有形成, 科技含量低等。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八仙茶产业的发展。面对诏安八仙茶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国内外茶业发展趋势, 如何推动诏安八仙茶产业发展壮大,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诏安县域经济的发展, 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2.1 立足诏安富硒资源禀赋特色

大力发展富硒茶叶特色优势产业, 以富硒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为重点, 倾力开发富硒农产品研发、生产、加工、养生等功能, 形成产学研相结合、产业集成与辐射并举的富硒农产品开发体系, 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中国生态富硒农产品精品生产基地和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

2.2 运用现代商业模式加快产业创新发展步伐

一是内外结合, 外引内育龙头企业, 形成战略合作的新型组织模式与运营机制。二是开发茶食品与特产的配套产销。三是加大财政科技专项支持力度和引领作用, 扩大项目对接成效和影响力, 打造八仙茶高品位、高层次的商标, 实现品牌营销和带动效应。

2.3 调整茶叶产品结构, 扩大八仙红茶生产

八仙红茶的研制成功, 对解决诏安八仙茶制作单一、档次低, 市场占有量不大的问题, 促进诏安茶产业发展壮大, 发挥诏安八仙茶特色优势, 提高诏安茶叶的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推动诏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抓住盛世兴茶的历史机遇, 调整茶叶生产的产品结构, 大幅度提高八仙红茶在茶产业中的比重, 扩大八仙功夫红茶生产, 使八仙功夫红茶产值占茶产业产值的30%以上。

2.4 延伸茶业产业链

扶持2~3 家茶叶加工器具、机械设备、包装、彩印等生产加工企业, 提高茶产业附加值。

2.5 加强茶叶交易平台建设, 壮大营销队伍

完善茶叶物流基础设施, 提高茶叶市场流通效率。县农业局、茶业企业、生产基地建立信息及网络系统, 为茶农和企业及时提供茶叶生产经营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曹淑华, 张谋贵.我国茶叶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发展, 2003 (10) :49-51.

[2]冯会, 郭雅玲.现代茶艺馆的发展及其对茶文化的意义[J].福建茶叶, 2007 (3) :25-26.

[3]杨江帆.海峡茶产业报告[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2010.

[4]丛林.福建茶叶科技的现状与对策[J].福建茶叶, 2006 (2) :2-4.

8.茶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八

一、河南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河南拥有产业集群322个,百亿元以上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20个,形成了航空港智能终端、洛阳装备制造、漯河食品加工、许昌智能电网、郑汴汽车及零部件、郑州纺织服装、三门峡黄金加工、濮阳油煤盐化工等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的特色产业集群。

一是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呈现。当前,全省产业集群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加工、现代家居、服装服饰、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化工、有色金属、非金属矿物质、钢铁四大传统产业、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特色农业等十几类,涵盖了高成长性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高成长性服务业及现代农业,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呈现。其中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服装服饰、化工、文化旅游等五大产业占据集群数量前五位,具体集群数量分别为124个、32个、27个、25个、18个。

二是地区布局较为均衡。全省322个产业集群,按区域布局来看,郑州28个、洛阳26个、驻马店25个、周口18个、信阳18个、三门峡8个、平顶山14个、开封14个、鹤壁25个、商丘16个、濮阳13个、漯河23个、济源14个、许昌19个、焦作18个、新乡11个、南阳20个、安阳12个。就产业集群数量来看,郑州、洛阳、驻马店、鹤壁、漯河属于第一方阵,南阳、许昌、周口、信阳、焦作、商丘属于第二方阵,平顶山、开封、济源、濮阳、安阳、新乡、三门峡属于第三方阵。从区域产业集群数量分布来看,除了驻马店、周口等传统农区得益于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数量较多之外,其他市集群发展基本与地区工业经济实力相匹配,全省集群区位分布也较为均衡。

三是集群特色逐步凸显。近些年,河南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以实施“四个一”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为带动,打造了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如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依托富士康龙头项目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打造全国最大的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坚持聚合产业资源、提升产业结构、培育发展优势,形成了以奇瑞汽车、奇瑞重工、日本住友等为龙头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长垣县着力开展产业集群招商和产业链招商,相继引进了西班牙伊利萨尔客车、程普抛雪机、美国泰垣特种车,推进了起重行业向特色装备制造业转型。临颍休闲食品产业集群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优势,致力“强龙头、拉链条、建基地、创品牌”,已成为中西部地区最大的休闲食品基地。

四是装备制造亮点频现。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区域工业竞争力的核心体现,更是河南依托传统优势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选择,目前全省拥有32个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主要涉及机械设备、现代农机、轨道交通、环保节能、输变电、数控机床、空分装备及起重、煤矿、石油等大型机械装备。其中,郑州国际物流产业集聚区的轨道交通、洛阳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的重型装备、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的空分装备、长垣县产业集聚区的起重设备、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矿用机械、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的石油机械、中原电气谷的输变电装备等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装备制造集群逐步形成。

二、当前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集群同质性较强,区域恶性竞争现象依然存在。全省产业集聚区发展仍存在较强的产业同构性,各个集聚区差异化、互补性仍偏低。从行业分布来看,全省322个产业集群涉及食品加工的就达到了124个,其中较大比例为粮食、果蔬、畜禽等农产品深加工。此外,由于各产业集群在初期发展中,以规模扩张为首要目标,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上没有充分依托本土资源优势或产业基础,普遍存在产业培育与本土优势、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与战略新兴产业引进、产业链延伸与服务环节增值、龙头企业与中小配套企业等领域的割裂发展,导致各地在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中争项目、争企业、争产业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一现象不仅存在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中,甚至蔓延至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领域,引发了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产能过剩。

二是产业链接度偏低,现代产业分工合作网络远未形成。从各个产业集群内部看,产业链环节不完整、本地配套率低仍是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制约。在产业集群培育初期,主管部门往往容易重“项目”轻“产业”、重“大块头企业”轻“小体格配套企业”、重“生产制造环节”轻“服务增值环节”,导致产业链条环节缺失,产业发展缺乏配套,产业集群以“堆”代“链”,集群效应发挥不足。与此同时,产业链整合难度大也较为突出,当前多个产业集聚区中,能真正充分发挥培养行业核心竞争力、引导中小企业进行配套供应生产、进行产业链式发展的领袖型龙头企业较少,并且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还处于松散型的状态,甚至有些还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关系。

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弱,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仍在延续。当前大多数产业集群依然延续着基于投资驱动和规模扩张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项目建设上新兴产业、新型项目的“双新”色彩不明显,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占比仍然偏低,发展路径上仍是体现出“五个过多依赖”的传统模式,即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小散企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要素消耗、过多依赖传统商业模式。譬如,在2014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河南上榜企业中煤电领域的企业达4家,其他分别涉及制造、食品、钢铁等领域,依然以传统企业居多,经济结构明显偏重。在中国民营5D0强榜单中,上榜的14家民营企业,金龙铜管、天瑞集团、龙成集团、联合煤炭化工集团、济源钢铁、浙川铝业、金汇不锈钢、金利金铅8家都为能源原材料深加工企业。整体而言,产业集群发展仍然属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经济发展范畴,新型工业化水平仍然偏低,与新常态下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四是土地利用效率不高,集约节约发展水平仍然偏低。作为产业集群发展的最大载体,产业集聚区整体上集约节约发展水平较低。当前,全省建成区固定资产投入产出强度为40.8万元/亩、工业经济密度为79.7万元/亩、省外资金到位密度为12.1万元/亩,虽然较2010年显示出单位效益逐步提升的态势,但是集聚区集约节约发展水平还不够,尤其相比国内一流产业园区差距较大,如2011年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就达到了600万元/亩。总体来看,全省产业集聚区的单位投资强度、亩均经济密度、到位资金率以及单位产值能耗等方面离高星级、高标准要求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推动河南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方向与重点

在经过了自发演进和近几年的政府推动之后,河南产业集群发展正面临深度转型,政府和企业要及时调整战略,合力培育真正的产业集群。

一是加快由企业堆积向产业集群转变,重点要实施“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所谓“聚链”,就是要促进上中下游集中布局实现产业链无缝对接。所谓“强链”,就是要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形成核心竞争力。所谓“延链”,就是要积极向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所谓“补链”,就是要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实现产业链本地化。通过实施“聚链、强链、延链、补链”工程,着力在高加工度环节、增值环节、瓶颈环节、关键环节、配套环节上寻求突破,引导大中小型企业问建立分工合作关系,重点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制造、铝深加工、食品、轻工、新型建材等产业上推进产业链上游向下游延伸扩展、价值链由低端向高端攀升,提高河南产业的延伸度和链接度。

二是加快由强调规模扩张向关注质量提升转变,重点要提高单位面积产出效益。应该说,规模扩张是产业集聚发展初期的显著特征,只有规模上来了,才能形成产业链。但是,经过多年发展,面临着经济台阶式下行和产能过剩加剧的压力,河南产业集群发展已经迈过了规模扩张阶段,不能再走规模扩张的路子,要切实把重点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来。关键要提高单位面积产出和效益,目前全省产业集聚区建成区平均工业经济密度为79.7万元/亩,如果能提高到200万元/亩,那么不需要更多的土地供给,河南工业规模就可以上一个大台阶,同时也会带动质量效益的大幅度提升。

三是加快由基于投资的发展模式向基于创新的发展模式转变,重点要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新常态下,产业集聚的重点是促进创新和新产品开发,这是一种基于创新驱动的集聚发展模式,关键要打造一批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高端平台,依托各类高新区打造中央科技区,促进企业研发中心和各类科研机构向心集聚,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区域性研发中心入驻,努力打造国内一流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高地和河南研发创新中心,不断提升载体对其周边地区及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力。

四是加快由“为增长而竞争”向“为转型而竞争”转变,重点要创新考核机制。当前河南产业集群发展中普遍存在着“为增长而竞争”的现象,为了完成考核指标任务,不同区域之间比拼土地、拼政策,争夺项目。但是这种靠降低成本的“血拼式”竞争模式透支了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潜力,造成了“老项目出不去,好项目进不来”的发展困境,因此,必须向“为转型而竞争”转变,更加关注产业链培育、服务体系建设、研发投入、新产品开发能力等指标。关键在省级层面要创新与完善考核机制,针对各类集聚区特点实施差异化考核标准,提高研发投入、研发机构入驻、高技术项目、高端人才等指标的权重,把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转移到创新环节上,引导地方政府从注重规模和投资向注重效益和创新转变,避免产业集群陷入以规模扩张为主的传统发展方式陷阱。

【本文系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产业集群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2014156)的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语文《落花生》教学设计下一篇:办公室系统人员素质提升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