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题

2024-06-24

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题(共9篇)

1.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题 篇一

1、在集体生活中,齐心真好,它可以让我们( A)?

A、在学习上,合作让我们战胜困难。? B、在赛场上,合作让我们赢得荣誉。? C、在集体生活中,合作让我们更开心。

? 2、你赞同下面的哪些说法。( AC ) ?A、与人合作做事,被分配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事也要努力去做。?

B、你的合作人你不喜欢,就不与他合作好 A、氢弹 B、风云1号 C、原子弹 了。C、合作要建立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

3、在合作的时候,需要做到( AB )? A、求同存异,学会用宽广的胸怀去接纳别人。B、用真诚的态度去赢得伙伴的信任。? C、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 D、指手画脚,只说不做。

4、“高峡出平湖”是1956年( B)畅游长江时写的。A 、周恩来 B 、毛泽东 C 、李白D 、臧克家?

5、世界上最大的南水北调水利工程,于( D)启动。

A 、6月正式开工B 、20全面启动C 、7月正式启动D 、月正式开

6、目前,全世界200多个国家中,已经有( B)多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A、180 B、170 C、200?

7、截止到年,我国与国外( B)个城市建立了有好合作关系。

A、1000多个 B、1100多个 C、1100个 8、下列哪几种方法能阻止荒漠的不断扩大?( AD) A植树造林 B随意开垦?C随意放牧 D严禁乱挖乱采

9、人多地少怎么办?(AB)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粮食产量 C、侵占土地 D、发展高层建筑

10、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C)爆炸成功;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A)爆炸成功;1970年4月,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D)成功;1988年9月,气象卫星( B )发射成功,填补了我国应用气象卫星的空白。D、东方红1号

11、(C)香港回归;( A)澳门回归。 A、1912月20日 B、10月1日 C、7月1日

12沙漠化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下面古文化被沙漠吞噬的有( A )A、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B、楼兰古国 C、金字塔 D、丝绸之路

13、造成沙漠化的原因有(ABD )A、过度放牧 B、滥伐森林 C、植树造林 D、烂采滥挖

14、人口急剧增长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ABCD)A、住房紧张 B、环境恶化 C、用水、用电紧张 D、就业、上学困难

15、下面一项不是长大的标志是( D )

A、没穿多久的鞋子又不合脚了 B、长高了 C、不喜欢穿孩子气的衣服 D、总想和妈妈一起到街上去

16、人们常用他的事例来教育我们要善于管理自己的名人是( D ) A、张华 B、陈景润 C、佛罗伦斯D、富兰克林

2.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题 篇二

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法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初步形成知法、守法的意识。

2、让学生了解与少年儿童相关的法律,学会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教学重难点

重点介绍一些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帮助他们探讨如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等话题,学会拿起法律武器来自护,真正“沐浴在法律的阳光下”。

教学准备

1、搜集与青少年维权和因无知而违法的相关案例。

2、《未成年人保护法》相关法律。

教学过程

一、少儿法律知识。

1、让学生说出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

2、教师:课前同学们阅读了这些法律法规,能说说你印象最深或最感兴趣的问题吗?分组交流阅读后的收获、体会。

3、学生谈对于法律特殊保护少年儿童的看法。

二、远离“危险区”。

1、向学生介绍青少年因为打架、斗殴、抢劫等而导致犯罪的典型案例,提醒学生远离这些危险区。

2、出示儿童上网规则。儿童上网规则。

(1)不要随便听网上陌生人的话,没经父母同意不与他约会。(2)不要随便把家庭的详细地址、电话告诉网友。(3)发现不健康的网站或图片、文章,马上关掉。(4)要看一些适合自己的儿童网站以及它们链接的网站。(5)上网时最好有家长的陪同和指导。(6)不参加一些自己不了解的网络活动。

(7)要找一些自己比较熟悉的人交谈,不要讲不文明的话,更不能骂人。

三、模拟法庭。

1、教师:如果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犯时,应该怎么办呢?

2、学生经过讨论,从根据教科书第41页的案例一,模拟法庭进行审理。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辩护人、证人及记者等角色,通过学生自愿报

名和学生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步骤如下:

(1)投影下表,介绍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原告、被告、原告代理人、被告辩护人、证人等角色。

(2)活动开展,就以上案例进行法庭辩护。

(3)辩护结束后,由旁听席上的同学担任记者,对法官、律师、被告等人进行采访。主要就法律问题进一步探讨以及采访模拟活动的体会。

(4)教师作活动小结。

3、各组分别开展模拟法庭的活动,教师适当参与指导。

4、评价五个组模拟法庭活动,进行“最佳法官”等奖项评选,并颁奖。

5、活动评价及反馈。

四、法律求助。

1、学生提出一些有关于法律的疑难问题。

2、学生扮演律师,对同学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或组织学生查找资料,寻求解决的办法。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关于青少年法律、法规方面的常识,你还知道哪些呢?

2、组织学生了解当地的“青少年法律援助热线”“青少年维权岗”等帮助青少年维权的机构,上“青少年维权网”浏览,关注一些热点问题。

3、根据《世界人权宣言》规定,儿童有权享受特别照料和协助。世界各国都对未成年人进行特殊的法律保护。我国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就有多部,出示:《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让学生自读。

4、集体讨论:再现课本P42情景(学生排练表演)。

5、寻找自己或他人权益受到侵犯的其他事例说一说。

6、请从事法律工作的家长和同学们座谈。

3.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题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为中华民族自由和解放而奋斗的事迹,继承他们振兴中华的遗志;增强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情境中体验、在讨论中感悟、在搜集整理信息中总结。

3、情感与价值观:

产生爱国情感,增强为中华民族振兴而不断进取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学生体会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为国家繁荣昌盛而付出的艰辛,体验国家的发展是多么的不容易,增强为国效力的责任。

2、总结历史教训,激励学生向革命先辈和爱国志士学习,牢记自己的使命,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教学准备

搜集名人名言以及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名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视频:阅兵升旗仪式。

2、导出课题: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

二、课中深究。

(活动一)感受振兴责任。

1、出示人民英雄纪念碑图,简单介绍关于纪念碑的知识。

2、向一切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的自由幸福而牺牲的英雄们深深鞠躬!

3、如果在纪念碑上开辟一小块缅怀者留言板,你会在上面写什么?

4、自由上台交流留言内容。

5、出示课件:香港回归。

6、讨论:帝国主义列强为什么敢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霸道?(活动二)揭示“振兴中华”之内涵。

1、出示有关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名人故事。(1)讲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2)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

(3)介绍其他爱国志士、革命先辈、平凡工作者的事迹。(李四光、邓小平、华罗庚、时传祥、袁隆平。)

2、学生说说自己最敬仰的爱国志士和革命先辈的事迹。

3、感悟,鼓励学生说说。(活动三)“振兴中华”我先行。

1、介绍我国今天在国际上的地位,陈述我们面临的种种危机。

2、教师提出问题:现在振兴祖国的内容和任务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谈谈自己如何对振兴祖国作贡献?

3、小组活动,制作“振兴中华”卡片。

4、集体交流卡片内容。

三、全课总结。各小组总结。

振兴中华,我们的责任是什么。教师总结。

同学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振兴中华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应当尽自己的所能,为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学习。

四、课后实践。

1、制作一块模拟纪念碑,把你知道的百年来中华英烈的名字写在上面,永世铭记!

2、摘抄古今中外的爱国志士的名言。

3、读有关青少年刻苦学习的故事书,同时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4.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题 篇四

实验材料:显微镜、池塘或鱼缸里的水、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滴管

实验方法:

1、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

2、用滴管吸取一滴池塘或鱼缸里的水,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3、用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周围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实验现象:观察到水中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变形虫、鼓藻、草履虫、船形硅藻等。

实验结论:水中的微生物是生物,也是由细胞构成的,具有同其他生物一样的共同特征。

(二)实验名称:铁生锈与水有关吗?

实验材料:铁钉、水、菜油、试管

实验方法:准备两根完全一样的铁钉,一根完全浸没在有水的试管里,另一根完全浸没在有菜油的试管中,过几天后观察。

实验现象:过了几天,放入水中的铁钉生锈了,放入菜油里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说明:铁生锈与水有关。

(三)实验名称: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吗?

实验材料:铁钉、菜油、试管

实验方法:准备两根完全一样的铁钉,一根完全浸没在有菜油的试管里,另一根放在空的试管里,过几天后观察。实验现象:几天后,空试管里的铁钉生锈了,放入菜油试管里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说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四)实验名称:铁生锈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材料:3个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实验方法:

1、用同样大小的盘子,其中两个分别装上水、菜油。

2、把一枚铁钉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另一枚铁钉完全浸没在菜油里,还有一枚铁钉一半放在水里。

3、每天观察记录一次。

实验现象:几天后,空盘子和水盘子里的铁钉生锈了,菜油盘子里的铁钉没有生锈。

实验说明: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空气和水。

(五)实验名称: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中间凹,四周高,大小不一,无规则的排列。

我猜测形成的原因:可能是被流星、陨石撞击形成的。

模拟实验材料:铁球、玻璃球和沙子。

模拟实验的过程及现象:把沙子堆成一堆,然后从不同角度用铁球或玻璃球模拟陨石撞击陨石撞击沙滩,在沙滩上留下了多个大小不一的“环形山”。

实验结论:月球上的环形山很有可能是流星、陨石撞击后形成的。

实验名称:填埋垃圾的模拟实验

实验材料:广口瓶、细石子、清水、镊子、浸过墨水的纸巾

实验方法:

1、在广口瓶中放入淘洗干净的细石子约3厘米厚,然后加入清水,使水刚好位于石子的一半。

2、用镊子往瓶中靠瓶壁处放入几团浸过墨水的纸巾,用细石子盖住,再慢慢往上面喷水。

3、观察瓶子底部水的颜色和清澈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瓶子底部的水

实验名称: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并进行观察

实验材料:

实验方法:

1、用小刀把整个洋葱切开并取其中的一片,用刀片在洋葱表皮切割。

2、用滴管吸取少量的液体放在载

玻片中部。

3、用镊子夹取一小片切割好的洋葱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中。

4、用碘酒染色,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走多余的水分。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5.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题 篇五

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放大镜具有 放大物体图像 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 放大 功能。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 “凸透”镜(凸 透 ——“凸透”镜)。

4、放大镜的构造: 镜架、镜片。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 没有关系,和 镜片的凸度 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 球形的透明物 放大倍数最大。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使用 放大镜 能够观察到许多用 肉眼 观察不到的 细节。如通过 放大镜 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 复眼 ;蟋蟀的耳朵在 足的内侧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触角 就是它们的 “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 规则几何外形 的 固体物质 叫做 晶体。

2、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长石、云母、石英、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 等

四、怎样放得更大

1、两个 凸透镜 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 图像放得更大。

2、荷兰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 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3、显微镜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 微小世界 的重要观察工具。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细胞的形态是 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 不同的功能。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1、罗伯特·胡克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细胞结构,而 列文·虎克 用他自制的显 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 微生物 世界,2、洋葱表皮是由 细胞 构成的。生物 都是由 细胞 组成的。

3、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细胞 结构。

4、生物细胞的 形态 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 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 不同器官 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5、一切生物体都是由 细胞 组成的,细胞 是生物最基本的 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功能单位。

6、细胞学说的建立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三)1、用 显微镜 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 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 微生物,如 草履虫、变形虫 等。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 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 具有 生物 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1、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我们身边的物质

1、世界是

物质

构成的,物质是

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物理变化 和 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 产生了新的物质。

3、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 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 化学变化。

4、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 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 化学变化 又发生 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麦芽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 蓝紫 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淀粉。

四、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

五、铁生锈了

1、铁生锈是一种 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 空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氧化铁,就是铁锈。

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 新的物质。

七、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 水的多少 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 刷油漆、电镀 等。

八、物质变化与我们

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 物质 组成的,物质是 变化 的。物质变化有两类: 物理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 产生了新物质。综合填表:

第三单元:《宇宙》

一、地球的卫星——月球

1、月球 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在不停地 自西向东 自转,同时围绕地球 自西向东 公转。月球上 没有 空气,没有 水分,没有 生命,是个表面 凹凸不平的星球。

2、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八十分之一,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四十九分之一,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六分之一。

3、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肉眼观察 —— 天文望远镜观察(伽利略 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月面的凹凸不平)—— 探测飞行器 —— 登月考察

4、美国的 阿波罗11号 载人飞船于 1969 年7月在月球上着落,阿姆斯特朗 第一个踏上月球。

5、阿姆斯特朗的著名格言:“ 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二、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 规律 的:上半月月相由 缺 变 圆,下半月由 圆 变 缺。

2、月

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 大,直到 满月,亮面在 右侧 ;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 小,直到 朔月,亮面在 左侧。

4、月球是一个 不发光、不透明 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太阳 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 被太阳照亮 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 大小、方向 也就不同。

三、我们来造“环形山”

1、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着 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曾有过许多的猜测,现在公认的观点是“ 撞击说 ”,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

流星、陨石

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

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使撞击更为猛烈和频繁。

四、日食和月食

1、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2、日食的形成:当 月球 运动到 太阳 和 地球 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 一条直线上 时,月球 就会挡住 太阳 射向 地球 的光,于是就发生了 日食。日食一般发生在 农历初一。但并不是每个月的 初一 都会发生。日食的过程为: 西边缘开始,东边缘结束。日食一般可分为: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4、月食的形成:当 地球 位于 太阳 和 月球 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 一条直线 上时,地球 就会挡住 太阳 射向 月球 的光,于是就发生了 月食。月食一般发生在 农历十五。但并不是每个月的 十五 都会发生。月食的过程为: 东边缘开始,西边缘结束。

五、太阳系

1、太阳

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

2、以

太阳

为中心,包括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

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叫太阳系。

3、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排列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其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木星,体星最小的行星是

水星,地球

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星球,地球半径约是

6400 千米,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

1.5亿

千米。太阳的直径是

140万

千米。

六、在星空中

(一)1、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将天空中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就称为

星座。

2、北斗七星 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极星 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 北斗七星 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

3、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 小熊星座。

4、大熊座的显著标志是 北斗七星,小熊座的显著标志是 北极星,狮子座的显著标志是 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反写的问号。狮子座 的流星雨特别多。

七、在星空中

(二)1、“夏季大三角”: 天津四、织女星 和 牛郎星

2、夏季主要星座—— 天鹅座(天津四)、天琴座(织女)、天鹰座(牛郎)天蝎座(心宿二)。

八、探索宇宙

1、在天文学上,我们常用 光年 来计量恒星间的距离,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30万 千米,1光年就是 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1光年约为 9.5万亿 千米。

2、太阳系 和 众多的恒星 一起组成的一个 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 银河系。银河系大约由 1000亿~2000亿 颗恒星组成,直径约为 10万 光年。

3、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 100亿 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 河外星系。

4、恒星的一生:(小恒星)

星云→原恒星→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大恒星)

星云→原恒星→超巨星→超新星→中子星→黑洞

5、宇宙是

无限的,而且正处于

膨胀

之中,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宇宙是充满

活力的。

6、中国

是火箭的发源地,神州5号于

2003 年 月

15日

升天,将航天杨利伟

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

俄罗斯

以及

美国

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神州六号于

2005 年 月 日升天,将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

送入太空,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神州七号于

2008 年 月 日升天,航天员包括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三名宇航员,翟志刚 在27日下午进行中国第一次出舱活动,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 太空行走。现在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7、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共有 14人 献出了生命,美国的 挑战号 在升空的过程中爆炸,共有7名宇航员遇难。

8、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 光学 望远镜和 射电 望远镜两种,美国的 阿雷西博望远镜 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一、一天的垃圾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 垃圾。丢弃的垃圾 危害环境。

二、垃圾的处理

三、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 填埋、焚烧 等,但 填埋、焚烧 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 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4、设计合理

的 垃圾填埋场

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1、减少垃圾

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

减少丢弃

重新使用

2、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

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3、过度包装 会造成 资源浪费 而且产生 大量垃圾。

四、分类和回收利用

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 回收利用,包括 纸、金属、塑料、玻璃 等。这样可以 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 垃圾混装 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 分类 和分装。

3、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 回收利用 和对一些 有毒垃圾 的处理。

4、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 汞、铅、镉。

5、堆肥法 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 肥料。

6、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 减少丢弃、重新使用 和 回收利用。五、一天的生活用水

1、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 很紧缺。

2、由于 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 和 全球气候变暖,目前 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 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 40多 个。

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 短缺 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六 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 13个 贫水国家之一。

六、污水和污水处理

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 造成的。

2、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 农业的杀虫剂、肥料 等,可能来自 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 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 动物的尸体 等。

3、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 沉淀 和 过滤 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 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4、污水需经过 复杂的处理 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 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 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 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 塑料袋、菜叶杂草 等;生物方法是通过 细菌 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 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 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 病源微生物。

八、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1、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 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 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3、减少白色污染 塑料垃圾 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4、由于 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 和 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 1000倍。人类 滥捕乱猎 和 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 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 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6.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从具体情境中体会学习圆锥体积公式的必要性并进行大胆猜想。

2、在操作、观察、思考、探究等学习活动中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并能有条理的说出推导过程。

3、根据圆锥体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圆锥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老师请你们看一个动画:一天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到动物园,那里的风景可真美,就是天气有点热,他们决定买冰淇淋。大头儿子来到冷饮店,看见两种冰淇淋。一种圆柱形的,2元一支;一种圆锥形的1元一支。大头儿子转着眼睛,不知买哪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冰淇淋,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师:同学们都很棒,为了帮助大头儿子解决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体积”的计算好吗?(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认识圆锥的体积

1、出示圆锥,引导学生说出圆锥的体积的意义。

课件出示: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锥的体积。

2、演示排水法求圆锥的体积。

引导学生回忆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说出排水法。

3、冰激淋不能用排水法求体积,要怎样求呢?

(二)教学例2. (探究圆锥的体积公式)

1、引导学生猜想。

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同学们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应该和哪一个立体图形有关?

师:同学们再大胆猜一猜,圆锥的体积计算应该和什么量有关?

2、认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师课件演示怎样是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

师: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两个容器让学生猜一猜,这个圆柱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是圆锥的几倍?

板书:学生猜想。

3、实验验证猜想。

(1)明确实验方法、理解实验表和实验要求。

(2)学生实验

(3)交流实验结果。

学生小组汇报,老师课件演示。

(4)得出结论

师: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生1:等底等高的圆柱是圆锥体积的3倍。

生2: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那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两个容器的容积存在这个倍数关系吗?

生:不存在。

明确哪个学生的猜想是对的。

4、推导圆锥的体积。

引导学生推导圆锥的体积

师:根据我们得出的结论,你能写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V圆锥 = 13 V圆柱 =13 Sh

强调:S是圆柱的底面积,也是圆锥的底面积;h是圆柱的高,也是圆锥的高,所以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高×13

师:想一想,根据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要求圆锥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

生:圆锥的体积等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为什么有三分之一?

生:因为实验时,圆锥向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里倒了三次。

师:我们知道了怎样求圆锥的体积,那么假如圆柱形冰淇淋和圆锥形的冰淇淋是等底等高,你们说大头儿子买哪种合算呢?(这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答案)。

师:所以,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

5、练一练(运用公式):

师:我们继续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34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二)教学例3.(运用公式拓展)

课件出示例3

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学生独立解决,全班交流。

规范做题格式。

(三)思考;求圆锥的体积,还可能出现那些情况?

引导学生梳理:

已知底面半径求体积;

已知底面直径求体积;

已知底面周长求体积。

三、巩固练习

1、填空(课件)

2、判断(课件)

3、3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7.苏教版六年级英语下册总复习资料 篇七

① 一般直接在动词的后面加ed如:worked , learned ,

cleaned , visited

②以e结尾的动词直接加d:如 lived , danced , used

③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要改y为i再加ed(此类动词较少)

如:study – studied carry – carried worry – worried

(注意play、stay不是辅音字母加y,所以不属于此类)

④双写最后一个字母(此类动词较少)如:stopped

动词的ing形式的构成规则:

① 一般的直接在后面加上ing ,

如:doing , going , working , singing , eating

② 以e 结尾的动词,要先去e再加ing ,

如:having , writing

③ 双写最后一个字母的(此类动词极少)

8.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题 篇八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场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把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浓厚的友谊。

A、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聂将军无微不至地照顾两个敌国孤女,就像一位慈父。 称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聂将军的慈善心肠和宽大襟怀,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B、课后习题2(理解带点词语的意思,并联系课文体会这段话所含的思想感情):

“杀害”是指非法杀死。“受害”是指遭到损害或杀害。“伤害”是指使受刑损害。这句话突出表现了聂将军的国际主义精神和至仁至义的品质。

C、背诵聂将军的两段话。

D、聂荣臻:中国无产阶段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宽仁大义、至仁至义、胸襟宽广、慈善心肠)

E、十大元帅:朱德、叶剑英、聂荣臻、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贺龙、林彪、彭德怀、刘伯承

9.教科版六年级品社下册总复习题 篇九

1、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具有()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1、世界是()构成的,物质是()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另一些变化没有产生()。

3、在变化中不能产生()的我们称为(),能()的变化我们称为()。

4、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2、()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和()()。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功能。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没有关系,和()有关。放大镜的()。

5、使用工具能够观察到许多用()观察不到的()。如通过()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蟋蟀的耳朵在();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6、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就是它们的(),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7、()的内部有一定的结构,如果构成这些物质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列,形成了(),这就是(),如食盐、白糖等。

8、两个()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

9、()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显微镜是人类认识()的重要观察工具。

10、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发现了()。

11、洋葱表皮是由()构成的。()都是由()组成的。

12、英国科学家()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结构。

13、生物细胞的()是多种多样的,()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14、()是生物最基本的(),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15、()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16、用()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

17、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18、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19、()具有()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20、人类()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肉眼()放大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

21、人类探索()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化

我们称为()。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的变化,我们就称为()。

5、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它们的区别在于()。

6、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又发生(),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7、()在口腔里与()作用会发生()。

8、()与()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9、()和()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属于()。

10、()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11、铁生锈是一种(),铁锈是一种不同于()的新物质。

12、铁生锈的原因与()有关。

13、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关系很大。

14、把铁与()隔绝开是防止()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15、()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6、()和()会发生(),产生()。

1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组成的,物质是()的。物质变化有两类:()和()。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

上一篇:业务员员工自我鉴定下一篇:冬季运动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