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历史读后感

2024-07-14

新疆历史读后感(精选8篇)

1.新疆历史读后感 篇一

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

观《火焰山来的鼓手》有感

观《火焰山来的鼓手》有感

当要观看一部有关新疆电影时,除了大家熟知的《冰山上的来客》,我看到了《火焰山来的鼓手》,出于好奇点开后,知道这部老电影是建疆之初专为将其介绍给内地观众,并被库来西感动。

虽然这是获92年第14届德国柏林电影节最佳儿童片奖的电影,可我们这一代很少有人听说。这是由天山电影制片厂摄制,新疆的著名电影导演广春兰1991年执导的一部反映新疆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生活的故事片,它的故事讲的是在中国西部的戈壁滩上,有一个小小的火焰山村。村里有位会打手鼓的小男孩库来西,他已经去世的母亲曾经是一位出色的舞蹈家,自幼便和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祖孙两代人相濡以沫,日子过得充实而又甜美。

省城“小月亮”艺术团的小演员们来火焰山村演出,库来西那清脆激越的手鼓声令大家感到震惊。“小月亮”艺术团返回省城不久,库来西也进入这个艺术团,并成了小姑娘西林娜依家的一员,原来西林娜依的养父就是库来西的生父。出于某种自尊,西林娜依不愿意公开承认库来西是她的哥哥,而库来西与西林娜依的亲密关系以及库来西突出的艺术才华又使别的孩子们嫉妒。孩子们之间有了误会、眼泪、愤怒和哀伤,然而,他们都凭着一片爱心和童稚的纯洁消除了误会,大家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来自火焰山的鼓手阿来西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欢迎。

导演广春兰曾说过:“很久以前,心里就埋下了拍儿童片的种子。在新疆拍电影的10年中,我承认我常常走神,我的注意力经常悄悄地被拍摄场外的“小观众”牵走。有时,我走在二道桥清真寺门口,视线就会被漂亮的大人身边更加漂亮的孩子们吸引住;有时我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大人肩上对我微笑的一张小脸蛋走出好远,直到大人回头发现,我尴尬地道歉:“真对不起,你的孩子太可爱了!”我则也一直认为新疆少数民族的孩子们的确实在很可爱,既漂亮又动人,特别是他们的一双双眼睛。如果说眼睛是电影里最传神的精灵,那么在新疆儿童世界里,这个精灵可太丰富、太多彩、太触动人心了。或许是长期生活在西域的伊斯兰教民族的特点吧,维吾尔族的孩子们特别招人注目。他们往往都有一头乌黑发亮卷曲的头发,有一双像晶莹的黑宝石一样的长睫毛眼睛,迎着光时很亮。很多孩子很善于用这动人的眼睛“说话”。如果你不会讲维语,对着他们的眼睛,就可以交流不少内容。如

他喜欢你,不喜欢你,表示对你陌生,表示明白或不明白你的意思等等感情交流,都可以用眼睛,而不用语言。

从影片分析故事围绕小鼓手库来西的一段生活经历,展示了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生活情境。电影取材于平常生活,但经过精心地艺术加工处理,使得影片情节有起有落,加之片中小演员们的表演十分生动自然,使作品充分反映了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不仅仅对广大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一部反映新疆历史民情的文化电影,充满了新疆里特有的热情淳朴乐观的民风,具有亲切感的人物,活泼又善良的小孩折映出那个年代下的新疆风情,看后让人不能忘记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眸,值得每一位对新疆感兴趣收藏观赏,为之感动。

2.新疆历史读后感 篇二

一、卡龙的起源

卡龙这件乐器除在我国新疆南部流传外,在西亚、北非和中亚的许多伊斯兰国家也被普遍使用,如土耳其、埃及、突尼斯、叙利亚、伊朗、伊拉克、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被称为“[qanun]、[k' anun]、[kanon]或[kanonaki],在阿拉伯音乐中卡侬是除乌德以外最重要的乐器。“卡龙”这个名词是根据维吾尔语的发音音译过来的,而维吾尔语的发音是由阿拉伯语的[qānǔn](卡侬)的变化音发展而来的。

卡龙的历史久远,流布的国家和地区也非常广泛,其形制结构、演奏方法在流传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至今对于卡龙究竟起源于哪里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和结论,学者们也是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由于资料的限制,对于卡龙起源的研究方法主要以文献法居多。学者们大多从文字记载中的音乐文化交流、乐器名称或从绘画、雕塑中描绘的相似乐器的形制特征等角度分析与卡龙相关的资料,由此探索卡龙的起源问题。

据和田人毛拉·艾斯木吐拉穆吉孜所著《乐师史》(成书于回历1271年,即公元1854年),《拜凯史》、《突厥—鞑靼史》等史籍以及大部分阿拉伯史书记载:“现在阿拉伯流行的卡侬起源要追溯到阿巴斯王朝,是著名的学者和音乐家阿布·纳斯尔·法拉比(约870-905)创制的。他曾用此乐器演奏过《十二木卡姆》中最古老的《拉克》、《乌夏克》等大曲和间奏曲,在他所著的《音乐全书》中称卡侬为‘米兹阿夫’,当时有四十五条弦。”由于公元7世纪以前的阿拉伯音乐的史料几乎荡然无存,因此最早记载卡侬,并描述这这件乐器的阿拉伯文献便是法拉比的《音乐全书》,这一点《乐师史》中的记载与阿拉伯史载相吻合,按文献中所记载的法拉比的生卒年代 (约公元870-905)推算,卡侬应是公元九至十世纪的产物,因此很多学者都认为阿布·纳斯尔·法拉比发明了卡侬。

但在萨米·哈菲兹[埃及]的《阿拉伯音乐史》和岸边成雄[日] 的《伊斯兰音乐》中都认为在法拉比生活的年代以前,卡侬就已经在阿拉伯存在了。并且“早就在其他古老的东方国家出现了,比如在巴比伦和亚述国。目前,在两河流域、埃及以及伊朗高原所挖掘的大量考古实物显示在古代西亚和北非拨弦乐器是非常发达的,阿拉伯建立伊斯兰教以后借鉴和吸收了这些文明古国的文化。因此, 从文化交流和继承的角度来看,卡侬(卡龙)很可能是由这些古代拨弦乐器中的一种发展、改造而来的。

虽然通过对史料记载的分析和探讨并不能完全认为卡侬是由阿拉伯人发明、创造的,但可以完全肯定的是,阿拉伯人在对卡侬构造和性能的改造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阿布·纳斯尔·法拉比对卡龙进行的改革:扩大了它的音量和音域,调整了它的音色, 使它的演奏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变成乐队中重要的乐器之一, 并在此后流传到阿拉伯广大地区和东、西方很多国家。

二、维吾尔刀郎卡龙的历史研究

关于维吾尔刀郎卡龙的历史,在侯赛因·克日木著,李吟屏译的《卡龙琴史》中写道:“自公元九世纪起,维吾尔人就广泛运用卡龙琴,……卡龙琴最早普及于新疆地区,后来西传于中亚细亚和东传于中原。”作者根据《乐师史》中对法拉比发明卡龙的记载,来认定卡龙在9世纪就在维吾尔族中使用,并且起源于新疆地区,这显然是不符合史实的。首先阿布·纳斯尔·法拉比属于哪一个民族现在尚未有定论,根据历史记载他应“出生于土耳其的法拉卜城附近, 其生前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巴格达、大马士革等阿拉伯地区。” 虽然早年曾到中亚的撤马尔罕、布哈拉求学,但这些地区现今不属于现今新疆的地域。在马建春所著的《元代东迁西域人及其文化研究》中也提到:“《乐师史》中的阿布·纳斯尔·法拉比,实际可能就是阿拉伯的阿布·纳斯尔·法拉比。伊斯迈托拉不过假托其为维吾尔人,或误将阿布·纳斯尔·法拉比的事迹驾驭相同姓名的维吾尔学者身上罢了。”其次,在我国元代以前的文献中也没有关于卡龙的记载。

卡龙在我国的记载首见于元代的史籍。《元史·郭宝玉传》(列传第三十六,卷一四九)(中华书局,1976年)这样记载:“壬子, 从宗王旭烈兀西征。……至乞石迷部,忽里算滩降。……屠西城, 破其东城,东城殿宇。皆构以沉檀木,举火焚之,香闻百里,得七十二弦琵琶、五尺珊瑚灯檠。”这段史实记载了13世纪中叶,元代郭侃(郭宝玉之孙)曾随同蒙古旭烈兀西征,占领了巴格达(中国史称报达国或布达国),灭亡了阿巴斯王朝,并带回七十二弦琵琶。 另外这一史实在元代刘郁的(《西使记》纪昀总纂《钦定四库全书 <西使记>》第460册923页,上海古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3年5月)中也有载:“丁巳岁,取报达国。南北二千里,其王曰哈里巴,……初,哈里巴患头痛,医不能治。一伶人作新琵琶,七十二弦,听之立解。”以上史籍叙述了在元对阿巴斯王朝的战争中,元人在阿巴斯王朝的宫廷中见到了“七十二弦琵琶”。文献没有详细描述这种乐器的形制和演奏方法,也没有描绘其图像。因此,无法确定这件乐器就是现在的卡龙原型。但大多数国内学者根据对其名称的描述,都认为它可能就是现代维吾尔刀郎卡龙前身。

在杨荫浏所著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一书中,对“七十二弦琵琶”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结合法木(H.G.Farmer)氏在其译注沙尔维德但尼尔(F.Salbador-Daniel)原著《亚拉伯音乐》 (La Musigue Arabe)而编成的《亚拉伯音乐与乐器》一书中描写的七十二弦卡侬,以及书中所附图片,将二者的形制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很有可能,它是与今天新疆维吾尔族中流行的卡龙属于同一类的弹弦乐器。”周菁葆先生1987年发表于《新疆艺术》第4期的《维吾尔族与伊斯兰诸国的乐器比较》中也提到:“至迟在喀刺汗王朝(公元十一世纪)维吾尔已开始使用‘卡侬’,在南疆普遍使用当不会晚于十三世纪。”

到了清代,卡龙不仅在新疆的维吾尔音乐中被广泛应用,而且做为回部乐的组成部被分列入清代宫廷燕乐中,成为清宫燕乐十部乐的重要乐器。大量的清代史籍中都对卡龙做了记载,并进行详细的描述。如《钦定大清会典图》、《皇朝礼器图式》(卷九燕乡回部乐喀尔奈)、《清朝续文献通考》、《御制律吕正义后编》、《皇輿西域图志》等官修文献都记述了卡龙的形制并绘有图像。其中《皇朝礼器图式》(卷九燕乡回部乐喀尔奈)载:“谨按乾隆二十五年,钦定燕乡回部乐喀尔奈,刳木为之,左平右曲,前广后削,形如世俗洋琴,钢丝弦十六,……以木拨弹之。”这里所载的“回部乐”是指维吾尔族的音乐,“喀尔奈”便是卡龙,其应是汉语对卡龙名称的音译。清末文人徐珂所编汇的笔记集《清稗类钞》等也对“喀尔奈” 进行了描述。这些史籍中所描绘的卡龙的形制与现20世纪80年代新疆维吾尔人使用的卡龙几乎完全一样。从1985年乌兹别克斯坦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出版的14至17世纪波斯细密画集《Miniatures Illuminations of Nizami’s Hamsah》中列举的第173、174等几幅波斯细密画中可以看到其中绘制的卡龙无论在形制、演奏方法还是演奏工具都与现今维吾尔刀郎人所使用的卡龙也基本一致。卡龙传入我国新疆地区以后,很快融入到了维吾尔的音乐文化当中,流行于新疆南部的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广大地区和东疆的部分地区。 但是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扬琴传入新疆地区以后,受到中国传统扬琴和中亚扬琴的共同影响,卡龙的位置逐渐被维吾尔化的扬琴—— 锵所代替,流布的地域也渐渐变小。建国初,新疆南部地区除叶尔羌河流的维吾尔刀郎人分布的区域在民间歌舞伴奏时仍使用卡龙外,其他维吾尔地区音乐的伴奏都已改用了锵。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重视,一些专业演出团体开始将卡龙重新用于民族乐队中,但在更多的民间乐队中仍广泛地使用着锵。现今我国新疆的卡龙仍在不断地改良和发展。不过它的使用仅仅局限于刀郎音乐的传承中。

三、结语

3.用古钱币“复活”新疆历史 篇三

很少谈收藏

喜欢跟人交流新疆历史

在新疆预备役师石河子军分区办公楼前李常宝一身军装,一脸谦和。

他自称是一个另类收藏家,他很少谈自己的收藏,而是喜欢用提问和讨论的形式与人交流新疆的历史,比如,“你知道新疆过去在地图上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吗”等等。

在李常宝家的客厅墙壁上,有两张引人注目的地图:一张是中国地图,一张是世界地图。他说,古币和地图都是他的至爱,古币能让他了解历史,地图能让他看到历史的变化。

他拿着一本本装帧考究的钱币册,每一枚钱币都清楚地标注着发现地、铸造地、发现年代和钱币蕴含的历史事件,他边翻边讲,就像在讲解一本熟读的史书。

从1994年至今,他收集了3500枚古钱币,这些钱币中年代最早的有西汉在西域流通的五铢钱,年代近的有中华民国在新疆发行的最后一枚钱币,它们印证着新疆2000多年前就是中华大家庭中重要一员。

痴迷古币的“小钱迷”

李常宝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的一个普通军人家庭,和很多孩子一样,小时候他很喜欢收藏东西,小人书、烟盒,毛主席像章,他都收藏过。

5岁时,李常宝从邻居家的孩子那里得到一枚古钱币,那是一枚清朝时期的“乾隆通宝”钱币,上面的字迹已经被磨平,通体泛着暗淡的金属光泽,拿着那枚和普通硬币完全不同的钱币,小常宝去问爸爸,那是什么钱币,爸爸告诉他是古钱币,小常宝对此充满了好奇。 那个年代,潍坊市的很多孩子都用古钱币做毽子,小常宝发现以后,就偷偷拿家里的馍馍和小朋友换钱币,一个馍馍换一枚钱币,家里的馍馍越来越少,小常宝收集的古钱币却越来越多,终于有一天,家人发现了这个秘密,小常宝自此被周围人称为“小钱迷”。

上小学五年级时,一个亲戚给了常宝一枚“永昌通宝”钱币,说是李自成铸造的。“李自成是谁啊?”小常宝心里好奇,一查史书,才知道是一位了不起的农民起义领袖。

原来,钱币里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啊,小常宝开始结合历史资料研究自己收集的每一枚钱币。

国防课改变收藏方向

李常宝18岁的时候,从故乡来到新疆参军。

来之前,他已经在古币收藏方面小有成就,什么元末韩林儿的“龙凤通宝”、张士成的“天佑通宝”、洪秀全的“太平天国”等,他已经收藏了很多常人难见的珍品。

但是,这期间,他对自己收藏的目的却很茫然。

一次,在旧物市场淘古币时,他有幸认识了一位古币收藏方面的专业人士,那位前辈指点他要形成自己的收藏风格。

来到新疆后,他确定了自己的收藏方向。这个决定源于部队的第一节国防教育课。

此前,他对新疆一无所知,很想通过那节课来了解新疆。

但是,上课的效果却让他深感失望,因为教员讲得很枯燥,再加上很多战士对新疆历史不了解,没几个人认真听,李常宝坚持听完了那堂课,酷爱历史的他被刺痛了。 既然古钱币能印证历史,能不能用它来给人讲解历史呢,李常宝决定从此收藏新疆的古钱币,用它来印证新疆的历史。

痴迷用钱币讲解历史

1999年,李常宝尝试着用古钱币给战士们上了一节历史课。课堂上,他没有带书,而是带着一本自己精心装订的钱币册。

“大家请看,这是一枚从西域都护府遗址中出土的五铢钱……这两枚是唐朝在安西都护府制造的大历、建中钱……”课堂沸腾了,战士们的心随着一枚枚小小的古钱币开始在古代西域文化中驰骋。

李常宝开始用这种方式给战士们讲解历史,他对这种特殊的讲解方式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

2000年,李常宝在天池游玩时遇到了一个研究新疆历史的外国人,双方因为对一个问题持不同观点争执不休。李常宝觉得对方对新疆历史有误解,就邀请对方来到他家,从家里拿出一本本古钱币册,当他拿着这些历史的物证再次向对方讲述新疆的历史时,对方终于折服了。

再穷也不卖钱币

在古币收藏这一行里,李常宝曾被人誉为新疆的“钱王”。但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一个守着3500余枚古钱币的穷钱王。

水泥地面、几件简单的家具、一台彩电,因为没有衣柜,几件衣服挂在空荡荡的墙壁上,这就是李常宝的家。他笑着说,为收藏古钱币,几年前,他花掉了准备装修房子的钱,变卖了家里值钱的东西。 李常宝的妻子说,上个月,为了买一枚古钱币,他们家仅剩60多元钱了。

去年,一个日本人从《新疆钱币》上得知李常宝收藏了很多珍贵的钱币,就找到李常宝开出高价要收购一枚古钱币,被李常宝拒绝了。

有人问他:“家里被你折腾得那么困难,为什么不卖几个钱币呢?”李常宝摇摇头说:“这些钱币记录了新疆2000多年的历史,我就是再穷也不能出卖这些见证历史的物证。”

如今,李常宝用5年时间撰写的《龟兹钱里看新疆》正在出版中。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准备用已经收集的古钱币建一个新疆历史教育基地,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热爱新疆。

收藏故事

为“和阗马钱”卖家电

1996年秋,他從一个商贩口中得知,和田一位牧民家里存有一枚罕见的“和阗马钱”。

“和阗马钱”铸造于东汉至西晋时期,因为19世纪末西方探险者在和田考察时大量运出国外,迄今为止,中国仅剩12枚“马钱”,被誉为中国古钱币中的珍品。李常宝得知消息后,兴奋得几夜没合眼,他说服妻子,拿出家里的上万元积蓄,坐上了去和田的班车。

到了和田,李常宝好不容易找到了那个牧民,本以为收集会很顺利,没想到问题却出在价格上。原来,那位牧民提前打听好了马钱的价值,他开出的价格比李常宝预想的高出好几倍。李常宝带的钱不够,他不得不返回家里,卖掉家里的冰箱和彩电,再次来到和田才收集到了那枚古钱币。

两双胶鞋换枚古钱币

一次,李常宝在玛纳斯县市场上收集钱币时,发现一位农民拿的一串钱币里竟有一枚唐末五代的桃花石可汗钱,这种钱币铸造于古西域喀喇汗王朝时期,喀喇汗朝当时和中原诸王朝,尤其是宋朝和辽朝的关系比较密切,喀喇汗朝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国的一部分,所以,当时的汗都以“桃花石汗”为称号,意思就是中国的汗的意思。

这种具有历史教育意义的古币如今已经在新疆很少见了,李常宝出高价要买那枚钱币,那个农民却说不卖。几经协商,李常宝才知道,原来那位农民想要两双胶鞋,李常宝二话没说,打了一辆出租车回到部队从战友脚上扒下了两双胶鞋,换来了一枚珍贵的古钱币。

徒步一天感动卖家

4.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篇四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1

暑假,我因为爸爸出差的缘故,随着他来到了神秘而圣洁的新疆,本以为是一次普通的游玩,没想到,我会如此流连忘返。

我们的新疆行一共是一个星期,在前五天里,我逛了乌鲁木齐热闹的市区,吐鲁番的火焰山、坎儿井、葡萄沟……然而这些著名景点所有的美加起来都不够我美丽的喀纳斯的十分之一。

最后两天,我在喀纳斯度过了舒心的时光。那天的清晨,我来到了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的门口,抬头一望,我居然看到月亮与朝阳“并肩同行”,或许是因为纬度很高吧。进去后,我们选择步行游览。一路上,许多珍奇的花木再向我们招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喀纳斯里最著名的喀纳斯湖的支流,远看的话,我极有可能会认为那是一条碧绿的带子,纯洁得不掺任何一丁点瑕疵,衬托着摇曳的树枝。走在静谧的小路上,沐浴着日光与月光混合在一起的特殊质感,我看到了喀纳斯湖雄伟的身躯,虽说几十米深,却依然清澈见底,随后,我上了区间车,跟随人流到了一个叫卧龙湾的地方,在哪里我本想拍张照就走,可经过爸爸的诱惑后下到了它的心脏部位,下面人不多,我从来没有那么近地依偎在山水间,清风与我嬉戏,树叶俏皮地缠住了我的手指,那汪汪一碧的水,是雪山上融化的雪水形成的,冰清玉洁,沁人心脾。卧龙湾——顾名思义,形状像西方的翼龙,仿佛展翅欲飞。

美景是不能一下子就包揽完的,别那么贪心。在我饱餐了喀纳斯里德“五道黑”鱼刺生后,我不知疲倦地登上了一千多级的台阶,上到了喀纳斯最顶部的观鱼台,贪婪地吸收了整个喀纳斯公园的靓丽容貌:伟岸的喀纳斯湖几乎有天池的两倍大,虽在高处,却仍能看见她碧绿的衣裳,还有那卧龙湾巨大的翅膀,雄伟的山峦,郁郁葱葱的森林,亚洲唯一有瑞士风光的地方……

风景“吃”完了,她的人文文化可不能错过。喀纳斯这片土地上主分布的是图瓦族,图瓦族是蒙古族的支系。在成吉思汗的画像前,我狼吞虎咽喝着奶茶,吃着炸果子,看着这只剩两千人的部落热情洋溢的表演……

伴着皎洁的月光,我在喀纳斯宁静而舒适的酒店睡了甜蜜的一觉后,我就得从乌鲁木齐返回了。当飞机经过这片人类最后一片净土时,我低声与她说再见。再见,旖旎的风光,再见,善良的图瓦人。再见,亦是重逢。别忘了我哦。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2

若有人问我:“你的家乡在哪里?”我会自豪地告诉他:“美丽的新疆,就是我的家!”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瓜果飘香,牛羊壮……昔日荒滩变良田……”许多人都很熟悉这首歌,每当这首赞扬家乡的歌在耳边响起时,我就会激情满怀,为自己是新疆人而骄傲。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的西北部,有一片占陆地国土面积约六分之一的广阔疆域,这就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历史上曾是欧亚大陆交通和文明交往的通道,连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著名的“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特定的地理区位,使新疆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多民族并存与融合、多种文化兼容与并蓄的特色。自公元前1世纪起,新疆地区就是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构建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72年前,在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前夕,新疆迎来了和平解放,饱经磨难的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成为新中国的主人。从此,新疆的发展进入了新的时代。

72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的领导和关心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帮助和支援下,新疆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锐意进取,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使新疆一穷二白的面貌得到彻底改变,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新疆自从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以来,发展特别迅速,人们生活水平也随着经济发展逐渐提高了。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确指引下,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已日渐成为西部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的家乡,我也不例外。走过许多地方,看到许多风景,家乡在我心中的位置永远排在首位,对家乡山水树木的眷恋,永远不会改变!无论我走到哪里,我始终认为我的家乡——新疆是最美的!

新疆的发展如此迅速,不仅离不开国家对我们西部地区的扶持,也离不开新疆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与团结。因此,我们要想有一个美好、温馨的生活环境,就要坚决维护新疆的和平与稳定,坚持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共同创建我们美好的家园。我希望我们美丽的新疆会更加美好,更加繁荣、富强。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3

“不到新疆不知道新疆有多大,到了新疆才知道新疆多广袤“

这两句话一直是我对新疆的总结。

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它总是让我心驰神往,浩瀚无际的沙漠,白雪皑皑的天山,风光秀丽的草原,碧绿荡漾的湖泊(多为盐碱湖)

还有让人无比震撼的象征“塔里木盆地生命图腾”的胡杨林,传说它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这片充满神秘与浪漫的西域大地,永远充满热情和阳光。

何以热情,唯有新疆

关于写新疆之类的书,我的书架中有很多各种版本,最多的是作者一一李娟的书。她的书全是写新疆牧民的生活,主角是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再就是各类新疆游记的书,,,

对于新疆我最早耳熟能详的是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面脍炙人口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部电影应该是带给我对新疆最早的记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这样红?

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记得电影里有句很有名的台词:当年青解放军站士阿米尔见到真的古兰丹姆时他的杨排长说:“阿米尔给我冲“

新疆天山雪岭云杉林在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里,排在首位,这也充分证明了它在中国森林中独一无二的美。

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

自古以来,伊犁便是游牧民族驰骤的天府之地。伊犁亦是西域天府,塞外江南,薰衣草之乡,一个生动、美丽的童话世界,一个可以让心灵栖息的地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新疆不光有美丽风景也有着古文明,那些消失的古文明和历史永远给予人们的沉静与思考。(如:楼兰古国,龟兹国,车师国,康居国等)

站在新疆这片沃土,倾听历史,仰望古迹。一切都如绵延万里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般,翩然而至,无比美丽……

当我走遍大江南北,我想说的是:最美的还是我们新疆!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4

哪里有炎热的太阳,哪里有热情的老乡,哪里有青青的大草原,哪里有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哪里有全国最大的风力发电站……我们全家来到了向往已久的新疆。正如歌中所唱的“新疆是个好地方呀,青山绿水好风光……不到新疆你真遗憾。”

有雅兰地貌之称的“魔鬼城”中,被千年风吹日晒的沙丘已经变成了一座座雄伟的艺术品,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瞧,那儿有一只孔雀正展开它那美丽的尾巴,光顾着欣赏自己美丽的身姿,它还没发现有一只雄鹰正死死地盯着它呢……它们那么坚固,那么逼真,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他们赞不绝口,连称:“中国的新疆是那么引人注目!”

在闻名天下的葡萄沟,随手摘下一颗葡萄,“嗯,甜甜的,凉丝丝的,真好吃呀!”外国游人竖起了大拇指。葡萄干你爱吃吗?就算你不爱吃,吃了葡萄沟的葡萄干,保证你吃了还想吃。为了让大家都能吃上好吃的葡萄与葡萄干,这儿的葡萄树一棵接着一棵,树枝弯弯曲曲的爬满葡萄架,为游客撑起了一个绿色天然长廊。树上的`叶子,绿油油的,茂盛的很。在“魔鬼城”中还是火辣辣的太阳,仿佛也受到了感染,温柔了许多。若是你在长廊下休息乘凉,喝着老乡们自制的果肉酸奶,宛若踩在云端,舒服、惬意极了。

你相信吗?在去塞里木湖的路上,烈日当空,路两边的山上,常年积雪不化,真是太神奇了!美丽的塞里木湖,湖水蓝得见底、云彩白得透亮,一块块彩石、一只只绵羊、一棵棵小树,让我的心一直偎在她的旁边。

伊犁草原更是美上加美,草密密麻麻的,像一块绿色的大毯子铺在地上。大草原上,骑着骏马奔驰的小伙子哼着歌,不时地吆喝几句;牛羊也悠闲地走起了“猫步”,样子真可爱;蒲公英在风的带动下,漫天飞舞,顽皮地跑到游客们的脸上、身上。这不正是一幅活的画!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新疆只是其中的一座城市,只有你亲身去体会美丽的伊犁草原、去品尝葡萄沟香甜的瓜果、去奇异的“魔鬼城”寻找奥秘、去感受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你不得不为之叹服——新疆是个好地方,中国是个好地方。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5

人们常常说,新疆是个好地方。那里瓜果飘香,夏天,刚从地里摘出来的哈密瓜,带着泥土味道,甜丝丝的;大马奶葡萄皮薄肉厚,又酸又甜。还有景色奇异的魔鬼城,风景美丽的天山天池……

我们首先来到乌尔禾风城,又称魔鬼城。如果从空中俯看你会赞叹它的壮观、雄伟,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你走近,就会发现这里就像一个奇怪的外星世界,全是各种各样的土黄色石块。据说,它们是被新疆的大风吹成这样的,寸土不生,四周一片死寂,让人害怕而恐怖。漫长的岁月中,大风把它们雕刻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像一个大乌龟,像在慢慢地爬行;有的呲牙咧嘴,像一个怪曽,有的危台高耸,像古城堡。站在这里,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绚丽多彩,又感到大自然的神秘奥妙。

离开了魔鬼城。我坐在车里,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广阔无比的大草原。草原上,奔跑着牛羊。那些赶羊的牧羊人挥动着鞭子,轻快而有力地赶着牛羊。牛羊们快乐地奔跑在草原上。马儿也有力地迈着步子,有的快乐地咀嚼着青草,有的正在慢慢地散着步,它们欢乐地生活在草地上,享受着快乐的时光。窗外的更远处,广阔无垠的大草原漫延到天边。

走出大草原,我们来到了新疆最热的地方—火焰山。火焰山,顾名思义,热得像火一样的山。当你去感受一下温度时,肯定会被吓到。那里的温度足足有八十多度,我的脸都快被晒成了熟透了的大番茄。热得我赶紧走了。

第二天早上,我们来到了天山天池。远看天池像一块青翠的宝玉,镶嵌在群山之中。远处的山峰披着皑皑的白雪,像巨人一般,守护着这块宝玉。一缕阳光穿过薄薄的云,照耀在湖面上,撒上了点点金光。走近天池,天池犹如镜子一般透亮,清晰地照出我们开心的样子。

一路走来,我们感受到了新疆人民的热情好客。在喀纳斯山上,图瓦村民热情地拉起了马头琴,唱起了歌,跳起了舞,请我们喝奶茶;葡萄园里,村民摘下新鲜的葡萄,拿出珍藏的葡萄干,请我们品尝;最美味的就是那全羊宴了,好喝的羊肉汤,美味的葱爆羊肉,香喷喷的烤肉串……现在想来都是口水直流。一路上处处都洋溢着新疆人民的欢笑。

新疆山美,水美,人更美。大美新疆,大爱新疆。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6

朋友,你到过我的家乡——新疆吗?你饱览过新疆的山水风光吗?你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吗?这里确实是一处让你迷恋的地方。

我爱新疆,因为她不仅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还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更是和祖国各地血肉相连的地方。当年,由于军垦戍边的需要,许多汉族青年随军入驻这块少数民族聚集的西北边陲。从此,他们扎根雪域,世代繁衍,与这里的兄弟民族一起创建了西北的安定与繁荣。

说起新疆,一年四季景色各异。春夏之际,远望巍巍雪山耸入蓝天,山脚下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镶嵌在一望无垠的牧场边上,羊群洒在碧绿的草场内,如同点点白帆游弋在绿色的海洋。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海、棉田、玉米,生机无限,简直是美丽江南的翻版。如果你到南疆走一走,定会感受到与内地不同的奇特风光:头顶是蓝天白云,远处是茫茫沙海,近处是绿色的庄稼,徜徉在远接天际的林荫道上,你很远就会闻到田里飘来哈密瓜的清香。

十月金秋,新疆的美景更让你目不暇接:金灿灿的玉米,雪白的棉花……阵阵风送五谷香。走进村庄,一排排整齐的房舍栉次鳞比,家家门前绿荫环抱,果满枝头,葡萄架遮掩着庭院的天空。绿荫下的石桌上经常摆放着瓜果、清茶,随时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走进果园,看,缀满了果实的树干压弯了腰:黄澄澄葫芦似的鸭梨、光鲜泛亮的红富士苹果,会让你垂涎欲滴;葡萄架上一串串珍珠似的马奶葡萄弥散着甜蜜的馨香,你会感到象来到仙境一样。

这时候,正是哈密瓜成熟的季节。昼暖夜寒,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酿就了哈密瓜的奇特甘甜。红瓤、绿皮、个儿大、味美的哈密瓜吸引着无数游人的目光。林荫道上穿梭往来的汽车、马车把甘甜送往祖国的四面八方。

当你满载着新疆的情谊,乘着汽车来到边陲小城,扑面而来的是改革与时尚的新风。你看,那一幢幢高楼大厦,光彩耀眼;一排排琳琅满目的商业街,穿梭着服饰各异的人流;一阵阵随风飘来的乐曲让你真正领略到少有的异域风情。此时,你会真实感受到这里与祖国内地一样的心的律动。

看到新疆的今天,你一定憧憬她明天的美好。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7

清新的空气,新鲜的瓜果,特色的舞蹈,姹紫嫣红的花儿,千年不化的积雪,造就了这一切,我不得不为此赞叹!

新疆伊宁的草原,四周都被冰山所围,也正是四周终年不化的冰雪,才使草原上有着独特的气候。

“我的帽子,我的帽子!”

风,吹走了我的帽子,它在空中翱翔,就像是雄鹰在高处展翅高飞,在低下翩翩起舞……

它飘落在草原的中心,我在那感到风吹动着的力量,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就像是一块巧夺天工的绿色巨毯;帽子落了下来,我拾了帽子,草原上的夏天是那么的美妙如画,阳光照耀着,却并不炎热,微风吹在人身上很是惬意。草地上的花儿早已盛情开放,那鲜艳的格桑花,紫红的薰衣草,金黄的郁金香,花瓣在空中飘扬,就像仙女散花,如梦境般地游走在草地上,那种柔软的感觉非常神奇和美妙。

草原边的塞里木湖也一样景色迷人,清澈的湖水映着蓝蓝的天空,水天一色,蓝得透澈,让人心旷神怡。风吹着湖水掀起条条波浪,湖中的鱼更是神奇,天鹅在湖面游荡,吸引了不少的路人,有的人驻足欣赏拍照,有的人谅呼神奇,这一切的一切又是那么的美好……

在山上,有许多的绵羊和放牧人,他们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前进,就是他们的目标;山上的雪就像一座王冠,在王冠中的深处,又有着顽强而美丽的天山雪莲,毅力不屈的人才能拥有它,我们不正在前进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吗?生活中苦难没人能预知,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风儿吹动着百花齐放的草原,看!它们在摆弄它们秀丽的身姿,这是多么的奇妙啊!

草原是一望无际的,湖水也是一样,我们可以在草地上静卧着欣赏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大自然,您造就了这一切,如此优美,又如此悠闲……。

我们应该像草原一样拥有广阔的胸怀,才会造就美好的“大自然”……。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8

我的家乡像一颗硕大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西部边陲,她就是“美丽的牧场”——乌鲁木齐。俗话说的好“不到长城非好汉”。是啊!到了乌鲁木齐,大家自然会想到“国际大巴扎”。那里是新疆民族文化的交聚处,十分繁华。

一进大巴扎,那浓浓的烤肉味扑面而来;走进一看,那金黄的颜色准会让你馋得直流口水。向四周望去,全是民族工艺品小店。精美的英吉沙小刀闪烁着夺目的银光,上面的纹样各不相同,每一道线条都那么精致。艳丽的艾德莱丝绸也毫不逊色,虽然没有华丽的花纹,但颜色却十分亮丽,肯定会吸引住你的眼球。民族小花帽无非是游客的最爱,上面的花纹精巧的无与伦比,再加上那闪闪发光的金片,真是完美到了极致!还有这几千年历史的民族地毯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那华丽的图案,那毛茸茸的手感,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再往前走,一坐高大精美的观光塔就会矗立在你面前,上面的图案真可谓鬼斧神工。夜晚,霓虹灯一亮,照的壁画更加艳丽、秀美。

每到夜晚,一场惊心动魄的高空走大绳是必不可少的。你看,一位身着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小伙子正走在百米高的大绳上,手中拿着刻满花纹的平衡杆,表演着民间达瓦孜。下面几位维吾尔族乡亲们有的打手鼓,有的弹热瓦普,奏起了一曲曲欢快豪放的乐曲。空中的小伙子踏着鼓点,一步步地走向终点。快瞧,他突然来个空翻,地面上的掌声响成一片……

看完了扣人心弦的精彩表演,想必你也感觉到饿了。油亮亮、金灿灿、香喷喷的抓饭光看着就眼馋。这边的拉面同样好吃。面条又细又匀,炒菜风味独特,两者合而为一,别提有多诱人了!

吃完了美食您可别忘了,一定要尝尝我们家乡的瓜果。由于早晚温差大,这里的瓜果特别甜。最有名的要数吐鲁番的葡萄了,它酸甜可口,口感爽滑,游客们一吃就忘不了。哈密瓜的名气也不小,它闻起来香,吃起来甜到心里。新疆是瓜果之乡,好吃的瓜果还有很多。像叶城的石榴,库车的小白杏,喀什的巴旦木、胡桃……,都蜚声遐迩。

家乡的工艺品、家乡的达瓦孜、家乡的美食、家乡的瓜果无不令人啧啧称赞!啊!家乡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祖国和家乡是紧紧相连的。啊!我爱我那美丽的家乡,更爱这多彩的祖国。

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9

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美食,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觉得新疆的美食是最典型的了。新疆少数民族不吃猪肉,所以不能轻易说“猪”这个词,要说猪肉就说大肉,他们一般都吃牛羊肉。到新疆人家里坐客要尊重他们的礼节,他们热情好客,对待外来人很友善,到那里一定要去尝尝烤羊肉、抓饭和拉面,这些都很好吃,还有那里的水果。新疆是有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最有名的是哈密瓜和葡萄。

品尝新疆的特色美食,是每个到新疆的游人所向往的。

水果

新疆的葡萄颗颗大又晶莹,在绿叶的衬托下更显得水灵灵的。摘一颗下来放在嘴里,一股清爽、甘甜的汁儿就充满口腔。其实,用葡萄做的葡萄干也是十分美味的。新疆人将新鲜的葡萄放进一个四壁都有小窗户的土砌小矮房里,任太阳暴晒,让葡萄里的汁液在短时间内被吸干,葡萄干就做成了。除了葡萄,新疆的哈密瓜也是一级棒。其实新疆的水果都是个大味美,除了有勤劳的新疆人和他们开耕出肥沃的土地,还有那充满“天然营养”的阳光,水果们天天贪婪地享受着“天然营养品”,能不长得好吗?

馕和抓饭

馕是维吾尔人日常生活的主食,它是用面粉发酵后烘烤而成的,可以存放很长时间,而且种类也很多。还有抓饭,抓饭是过节、待客必备的美食,吃时是用手抓的,因此而得名。抓饭营养丰富,具有食补的功效,受到新疆各民族的普遍喜爱。

烤全羊

5.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篇五

这两句话一直是我对新疆的总结。

新疆,“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它总是让我心驰神往,浩瀚无际的沙漠,白雪皑皑的天山,风光秀丽的草原,碧绿荡漾的湖泊(多为盐碱湖)

还有让人无比震撼的象征“塔里木盆地生命图腾”的胡杨林,传说它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

这片充满神秘与浪漫的西域大地,永远充满热情和阳光。

何以热情,唯有新疆

关于写新疆之类的书,我的书架中有很多各种版本,最多的是作者一一李娟的书。她的书全是写新疆牧民的生活,主角是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再就是各类新疆游记的书,,,

对于新疆我最早耳熟能详的是部电影《冰山上的来客》,里面脍炙人口主题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部电影应该是带给我对新疆最早的记忆。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为什么这样红?

哎红得好像,红得好像燃烧的火,它象征着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记得电影里有句很有名的台词:当年青解放军站士阿米尔见到真的古兰丹姆时他的杨排长说:“阿米尔给我冲“

新疆天山雪岭云杉林在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里,排在首位,这也充分证明了它在中国森林中独一无二的美。

不到伊犁,不知道新疆之美。”

自古以来,伊犁便是游牧民族驰骤的天府之地。伊犁亦是西域天府,塞外江南,薰衣草之乡,一个生动、美丽的童话世界,一个可以让心灵栖息的地方。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新疆不光有美丽风景也有着古文明,那些消失的古文明和历史永远给予人们的沉静与思考。(如:楼兰古国,龟兹国,车师国,康居国等)

站在新疆这片沃土,倾听历史,仰望古迹。一切都如绵延万里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般,翩然而至,无比美丽……

6.观看中国新疆之历史印记观后感 篇六

禾木村位于新疆布尔津县的喀纳斯湖畔,是图瓦人集中生活的居住地。看见禾木的第一眼,我的脑海里就闪现出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是一个恬静、美丽的村子。一座座风格独特的小木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家家户户都有篮球场般大小的院子。人们总喜欢在院子里种满各色各样的鲜花,大的,小的,紫的,蓝的,到处都是花影,到处都是花香,好不迷人。

苍翠欲滴的草地后面,是一片笔直的仿佛要刺破天空的白桦林。白桦林旁有一条清澈见底、一路欢唱的河流。河边漫步着牧归的牛马,悠闲地穿行在一座座小木屋之间。如果爬上山坡站在成吉思汗点兵点将的地方远眺,你就会看到村中飘着袅袅炊烟,炊烟又笼罩着这一切,仿佛一幅美丽恬静的画卷。

禾木村不仅风景优美,还是一个嬉戏玩耍的乐园。我和伙伴们坐在河边的大石头上打水漂,看着飞鸟盘旋,听着河水歌唱,呼吸着清新甜润的空气,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棵草或一朵花,陶醉而忘我……

7.新疆历史读后感 篇七

建筑是文化内涵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在满足使用功能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通过建筑作品实体凸显时代精神, 鄯善县土峪沟乡麻扎村的民居建筑展示了当地区域性民居建筑艺术特色的图景风貌。它不仅是民居建筑的实体, 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其民居建筑不仅是一个建筑符号, 也是一个文化符号, 体现着这个地域的文脉和风貌特色, 反映着一定时代和民族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和精神气质, 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据文献记载在南北朝时, 麻扎村称丁古口, 西汉时期, 麻扎村属车师前国。现位于鄯善县大峡谷南出口沟谷中的一个村落, 是迄今新疆保存最好、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 也是最具有活力的传统村落。这个村落约有二百余户人家, 并完整地保留了维吾尔族古老的传统和民俗风情。

在麻扎村历史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经历了多宗教并存、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繁盛局面。可以说, 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得麻扎村的民俗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发掘和阐释。

二、鄯善县吐峪沟麻扎村成因

1. 气候地理位置的影响

麻扎村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西南部的吐峪沟乡, 由于三面环山, 海拔100—500米, 地势低下闭塞, 造成增温迅速, 散热不易。春季升温快, 春来早, 但有回寒;夏季高温炎热, 时间长达160天;秋季短, 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期短, 风小雪稀。该区热量极为丰富, 日照充足, 降水极少, 气候异常燥热, 是当地典型的火洲气候。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造就了当地居民选择建筑材料具有局限性, 既要保暖又要隔热, 这就使当地居民选择了经济又实惠的生土作为基础民居建筑材料, 便形成了以生土颜色为主要装饰的民居建筑形式。一座座民居建筑在平地上形成了黄色的小方块, 点缀于火焰山脚下, 呈现出有血有肉的风貌图景。

2. 经济与文化的影响

受当地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影响下, 麻扎村居民主要种植葡萄和少量的果树, 很少有粮食物。据说, 麻扎村的居民都是圣地守墓者的后代, 他们世代接受朝拜信徒们的供奉, 所以传统上只种植葡萄而不种庄稼, 形成了单一的经济模式, 但这种单一的经济生活方式严重阻碍了当地居民的收入, 从而影响着当地居民对构建民居的装饰环境具有了约束性。近年来, 村里的人口增长很快, 而这里的人均耕地面积还不到0.5亩, 经济收入又更近一步受到阻碍。因此居民在选择装饰材料时既要考虑多方面的功效还要选择最实惠、最经济的方式, 故就地取材, 形成了以材料的原始色彩为装饰色彩, 例如, 木柱、大梁、檩条都只是在表面刷一些清漆来防腐蚀, 甚至有些都不刷清漆, 直接使用。在民居建筑的外表, 只是用泥浆与麦秸秆的粉碎搅拌在一起, 用泥浆将房屋表面抹平, 使民居外表的装饰具有原汁原味的素朴感。

3. 民俗文化的影响

尽管在麻扎村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 物质生活匮乏, 经济发展相对还比较落后, 但是麻扎村的村民们却独守着这一份静谧, 依然保持着纯朴的民风, 同时也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例如, 在日常生活以及起居都继承了以往的方式。这里民族成份单一, 其当地居民的服饰和饮食习俗基本一致, 男子普遍头戴各种帽子;女子一般头戴红色和绿色的头巾或小花帽, 身穿长裙;职业宗教人士一般以白布缠头;食物主要有以拉条子、汤面、囊等, 大米主要用于做羊肉抓饭。而这些淳朴的民风, 在衣、行、食等方面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也影响着当地对居住环境的装扮, 因为有了这些因素, 才使千余年的古村落还保持着活力。

三、民居建筑装饰

麻扎村的传统民居基本上都是土木结构, 以土坯垒砌或夯筑墙体、树干作梁, 这种房屋冬暖夏凉, 十分适合当地的气候环境。而民居装饰中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麻扎村的装饰风格以伊斯兰装饰风格为主, 由于伊斯兰教“不敬偶像”的教规, 装饰图案只采用植物纹样和几何图案。因吐鲁番地区是新疆与内地相离的比较近, 受到汉文化影响比较多, 并吸收了汉地民居常见的花饰, 例如同心结、寿字纹、卍字纹之类的吉祥图案。装饰题材喜用汉式纹样与维吾尔伊斯兰风格的花饰图案或几何形体混合组合, 多为植物花卉和几何纹, 疏密有致, 构图手法巧妙。当地还运用了木雕的艺术处理手法有花带、组花、透雕、贴雕。花带以二方、四方连续为多, 图案缜密, 几何纹严谨对称。植物花卉纹自由灵活, 题材以杏、桃、葡萄、桑、石榴、荷花为主。刀法的表现方式有阴刻线、浅浮雕、综合刀法等。阴刻线为平面阴纹;浅浮雕的特点是图案性强, 不作植物、生物原形态雕塑。透雕是将木板上的花纹图案以外的部分凿掉锯去, 形成透空, 以虚面烘托图案。而这些装饰手法都反映了当地居民朴实的感情和美好的生活理想, 也是当地居民的情趣志向, 这些装饰不仅使空间增加了美感, 还营造了人性和人的情感装饰。

其次, 在麻扎村民居室内大多喜欢采用白色石灰饰面或以泥浆的原色为装饰色彩, 采用朴素淡雅的生土色, 更自然而高雅保持了民居建筑的古朴装饰色彩。麻扎村民居建筑装饰丰富多彩, 尤其在对木结构件的装饰处理上更为突出, 柱子、挂檐板、门窗、壁龛都是装饰的重点, 手法多样并灵活。

柱子, 在麻扎村民居中柱子用于支撑物件, 一般柱子没有柱裙, 柱身多无雕饰, 仅作梅花边或原木柱。柱上有的直接承接檐枋, 有的通过梁托与檐枋相接。而常见的柱子为方形或圆形, 柱顶有梁托, 其图案是连续的弧形木质小拱券。梁托纹样曲线优美舒缓, 简练而有力, 给立面增添了生动、活泼的动感。

檐部, 民居的檐部装饰, 包括檐部整体轮廓线, 封檐砖、挂檐板 (或封檐板) 、檐椽等。通过丰富的造型、雕花和材质本身的质感, 与梁托、额枋、梁头等组合形成优美的轮廓。是麻扎村民居建筑装饰中最丰富多彩的部位, 也是受汉式影响最显著的部位。

门窗, 麻扎村民居窗户形状为矩形多用木棂花窗饰, 其历史悠久, 运用普遍, 与汉文化保持较为深远。窗扇与窗户是一个整体, 固定在墙体中, 用纸、塑料布或玻璃遮挡, 其装饰造型比较丰富, 一般是木质网格, 网格上面没有附着任何东西, 十分适于采光通风。房门多采用双扇实木门板, 其外表刷有色漆, 多为蓝色, 门楣上通常有一对方形或圆形门簪, 或者干脆就是四瓣花饰, 极富民族特色, 而民居大门上的双交四碗棂花以已是该地区民居装饰的重要特征之一。入口大门造型简洁大方, 做法质朴细腻, 多采用两扇不施油饰的门板, 四角施铁面叶, 中部安门环, 左扇上安中门, 中门上分段装饰精美的木雕花纹, 一些较高大的门扇上部还装饰透雕花边。

栏杆, 麻扎村民居多为双层建筑, 栏杆主要是在二层的护栏, 造型主要是方木柱子, 经济条件较好的也旋转成瓶颈式样, 颜色以木色为主。

最后, 室内陈设。本节主要是对麻扎村的室内陈设做阐述, 其主要是壁龛、土炕、挂毯、花枕等。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室内厚实的墙壁, 开设了许多形式各异、大小不同的壁龛或壁橱, 就像一组组的组合柜, 实用性很强, 并成为室内墙面装饰中最重要的部分。大部分壁龛是均匀排列在室内空间当中, 有些专门用作储藏室的房间甚至整面墙上都布满壁龛。利用墙体的厚度在壁龛周围做了丰富的造型, 其造型主要以几何形为主, 在方形壁龛上有三角形或拱形, 其用途是盛放各种日常用具。墙龛的形制大多类似于清真寺的墙龛, 卧室炕内侧的壁龛为长方形, 里面放置被褥, 而楼梯旁的小壁龛内则放置着煤油灯供人们上下楼时照明用。在麻扎村传统民居中, 壁龛的开凿和广泛使用成为当地民居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而民居室内类似清真寺墙面的壁龛大量开凿和使用一方面可能和伊斯兰教传入以后的影响有关, 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是对前伊斯兰时期佛教石窟开龛传统的继承和改造。客房与卧室陈设相同, 只是杂物少、摆设华丽。民居的卧室内一般都是土炕, 炕上铺垫花毡或地毯, 炕周围也均是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花毯。炕上也有很多带有织绣的花枕, 颜色艳丽, 其纹样多以植物纹样。室内的陈设既是当地居民生活审美的结晶, 也是居民的情感表露。装饰性的矮墙、窗花、细小的装饰、铺砖的小路, 一石一木, 都是装扮生活的情感要素。

四、结语

麻扎村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在历史中成长而发展, 是当地居民从时间、实践而得来, 其维系着当地居民的情感要素, 符合当地居民心理与情感上的审美要素, 具有归属感;也适应当地自然环境的民居建筑, 值得当今吐鲁番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传承与发展, 同时也是我们今后在区域性民居设计时需要参考以及借鉴的元素, 有利于以后吐鲁番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彭一刚著.《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0.

[2]陆元鼎.潘安《中国传统民居与营造技术》[M].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3]张胜仪著.《新疆建筑艺术》[M].新疆科技出版社, 1995.

[4]叶禾编著.《少数民族民居》[M].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

8.塔克拉玛干:新疆历史的博物馆 篇八

塔里木被形象地称为亚洲的腹地、亚洲的心脏。在古老的绿洲文明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之后,塔克拉玛干则成了观察绿洲文明遗迹的走廊

塔里木,位于天山与昆仑山之间,而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存在,是塔里木的特征。

来新疆的外国人,较早明确涉及塔里木这个地域名称的,是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1877年,普尔热瓦尔斯基从伊犁翻越天山来到塔里木。在塔里木河的沙雅绿洲,他记录了下述见闻:在当地,很少有人知道或使用塔里木这一名称。而且一般都将流经沙雅的大河叫做叶尔羌河。据普尔热瓦尔斯基了解,塔里木取自塔拉一词,含意为耕地、原野。

从塔里木吸引了世人关注的目光开始,塔克拉玛干成为重要话题。按现在地理课本的介绍,塔克拉玛干是世界第二大的沙漠——世界第一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而塔克拉玛干这个地名的含义,一般认为是进去出不来或死亡之海。这种解读,受到在其中做过实地考察的探险家的认同。

与此同时,对塔克拉玛干的另一种解读虽然不流行,却发人深省。

一些文献提到,塔克拉玛干,是吐火罗人居住过的家园之意。塔克拉,是新疆塔里木区域使用吐火罗语的部分原始居民吐火罗人的转音相译。玛干,在西北民族语言以及波斯语之中,含有家园之意。塔里木——耕地、原野;塔克拉玛干——逝去的家园,不约而同地表述出对天山以南的广袤区域的理解与概括。

张骞通西域前后,塔里木的一些绿洲,曾是不同部落(包括吐火罗人)的聚落地。公元7世纪,唐高僧玄奘路经塔克拉玛干东缘,记录出睹货罗故国的地名,睹货罗,是吐火罗的另一种译法。《新唐书·地理志》引称的贾耽《四道记》,明确提到了西域逝去的故国吐火罗。

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塔克拉玛干——曾是吐火罗人居住过的地方在隋唐时期,往往是经行者对这个区域的指认。

作为世界第二大沙漠,奔流不息的内陆河,为塔克拉玛干营造了人类文明的萌生、发展、融汇、贯通的空间。与丝绸之路相伴,不同民族在此休养生息,则是塔克拉玛干历史不能略去不读的内容。

一度困阻在和田河两岸沙漠,终于走出绝境的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说:塔克拉玛干是沙漠中的沙漠。在其中反复做过考古调查的英籍匈牙利人奥利尔·斯坦因深有感慨地说:如果拿塔克拉玛干沙漠与阿拉伯沙漠相比较,塔克拉玛干是沙漠的典型。它的流动沙丘、它的难以逾越的沙垄、它的瞬息即变的风沙、它的死寂与危险,使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说起沙漠,指的往往不是非洲的撒哈拉、沙特阿拉伯的沙漠、中亚的库姆塔格,而是直接指向新疆塔里木的塔克拉玛干。

塔克拉玛干吸引世人关注,与汉唐时期曾是西域古民族的家园有关。至今在塔克拉玛干,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与沙海死界并存,流沙包围之下潜藏着独具特色的沙埋绿洲遗址,为世人演示了历史与现实、往古与今天的穿越。

新疆塔里木的绿洲文明,是世界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一定程度上说,正是因为独具特色的绿洲文明,塔里木才被形象地称为亚洲的腹地、亚洲的心脏。在古老的绿洲文明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之后,塔克拉玛干则成了观察绿洲文明遗迹的走廊。

塔克拉玛干是直接书写在大地上的博物馆,它没有围墙、没有讲解员,但每一个章节都影响到最终结论的形成

早在考古探险时期到来之前,塔克拉玛干之中的沙埋古城、为流沙覆盖的古代文明,就成为新疆的关注点。

前往印度的取经高僧玄奘(唐三藏)返程路经新疆和田,在和田停留期间他记录了塔克拉玛干沙埋文明的经典故事,那就是“沙雨湮没曷劳洛迦”。这个故事反映的是信仰缺失造成的自然灾害:因不礼敬佛像,天降沙雨,致使一座繁荣城邦成为巨大的沙包。从此,“沙雨湮没绿洲”成了塔里木代代相传、无人不知的寓言。

此后,中外丝路经行者听到的传说一个比一个逼真,甚至具体说:在塔克拉玛干,历来为流沙湮没的绿洲城邦,有300座。19世纪60年代的英属印度的测绘员威廉·约翰逊进入塔里木。在测绘过程,他听说多达360座古城被流沙埋没,而且具体记载了在沙漠之中发现的前人遗物:从来历久远的、发现时还能饮用的砖茶,到成磅的金币。其中有的得自传说,有的则是亲眼所见。

几年之后,1870年、1873年,英国福赛斯使团两次来到塔里木。福赛斯是为联络窃据塔里木的阿古柏而来,可他也是塔里木“沙埋古城”的传播者、注释者。福赛斯的出使报告之中,具体写了在新疆见到的佛像、金指环、曾在欧洲或中亚流通的珍稀钱币等罕见物品,它们都出自塔克拉玛干“找宝人”手中。有关记载等于为威廉·约翰逊的出使报告做出了详尽的注释。

至少在19世纪中期,塔里木——塔克拉玛干边缘的村镇,就出现了一种特殊的职业找宝。只要一场风沙停息,村民就相约进入沙漠(越深入越好),寻找大风赐予的意外的财富。找宝人当中,有人一夜暴富,有人始终生活在传闻中,也有人一去无回。直到19~20世纪之交,新疆考古探险时期的到来。

自1895年起,瑞典探险家、地理学家斯文·赫定进入了塔克拉玛干。1895年夏天,斯文·赫定几乎全军覆灭于和田河岸边的沙漠,最终获救于一个水泉,此后那里就有了新地名:“天赐的水池”。幸运的是,他没有退缩,而进一步走入塔克拉玛干的腹地。

1896年1月,斯文·赫定从和田古绿洲塔瓦库勒出发东行,前往克里雅河。1月24日,他的驼队来到一个作为绿洲家园应有尽有(唯独缺少“人气”)的遗址,这里有寺院、官衙、果园、民居,特别是民居,简直和塔瓦库勒村如同出自同一个施工队之手。向导告诉斯文·赫定,这儿是塔瓦库勒村的后院:孩子们的幼儿园、托儿所,年轻人的竞技场、私立学校。老人们称这里的地名为塔克拉玛干,据说,这里另一个名字是丹丹乌里克,含义为象牙房子。

1901年初,斯坦因依据斯文·赫定手绘的地图,来到塔克拉玛干——丹丹乌里克。经发掘证实,这是唐代于阗王国时期的重镇,在这里,斯坦因发现了大量文物,若干精美生动的画板或壁画名扬中外丹丹乌里克,其中“东国公主传入蚕种”画板,成为解读于阗文化与丝绸之路衔接的讲堂。

《大唐西域记》记载,唐高僧玄奘取经东返,在于阗王国停留时,朝拜了王国首都郊外的一座香火鼎盛的庙宇麻射伽蓝。当初,于阗王国不知道如何种桑养蚕,东国(东方王国)则盛行蚕桑之业,可绝对不允许将蚕桑传到西方的于阗。于阗王向东国求婚,并获允许。公主前往于阗时,迎亲使臣单独告诉公主(于阗新的母后):于阗地方没有蚕桑产业,所以不能为她置办华美服装。公主领悟所言,暗地将桑蚕之种藏在帽子里,带到于阗。当地对公主无比崇敬,特意建立了庙宇。从公主出嫁至今,蚕桑养殖业以及丝绸成为于阗的支柱产业。

在丹丹乌里克,斯坦因发现了一块精美的画板:一位盛装贵妇头戴高冕,一个女郎(侍女)跪在她的旁边,画板另一端是一个充满贡品的行囊。一开始斯坦因为画板的生动细腻而倾倒,但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他突然注意到,侍女左手指着贵妇的高冕,才恍然大悟,这就是“东国公主传入蚕桑”的经过。冕中是私自带到于阗的蚕桑种子,另一端,是在于阗盛产的蚕茧,与其对应的则是纺车。

为此,斯坦因将这幅画板称为奇迹。这确实是奇迹,尤其是与珍贵的文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对应,在废弃于沙漠腹地千年之久的塔克拉玛干,这西域历史几乎失落的珍贵细节,居然得到了完美印证。

丹丹乌里克是在塔克拉玛干发现的第一个历史悠久,文明卓著的古遗址。

此后,就如同电视连续剧:喀喇墩、热瓦克、鸽子塘(库姆拉巴特)、尼雅遗址(楼兰精绝)、安迪尔(安德悦)、达玛沟……直到几年前发现的独佛寺,一个个浮出海面。从张骞通西域前后,直到唐宋之际,古绿洲、古遗址成为沙海的调色板,成为生与死的两重境界相对比的实录。

塔克拉玛干,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是解读绿洲文明的教科书、认识新疆历史文化发展过程的博物馆。人走进塔克拉玛干,最终都会成为合格的讲解员。

借助一个多世纪以来塔克拉玛干的探险发现,借助塔克拉玛干众多遗址与古今绿洲的调查记录,认识新疆历史文化有了独特的视角

几十年来,我一处处寻访着塔克拉玛干的古今绿洲与古城遗址,使我难以忘怀的则是2011年路经策勒时,在近几年来新发现的“小佛寺”的见闻。

所谓小佛寺,是一位牧民放牧间隙随便行走在策勒河的沙包之间,无意中发现沙包竟然覆盖着一座佛教寺院遗址。这个寺院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只有一座佛像,面积10平米见方,也就是一个办公桌大小,与我们以往见过的任何寺院都大不相同。这是塔克拉玛干的特产。它的发现证明:如同信仰一样,今天的世界第二大沙漠,也有一个形成、发展的过程。并非天生如此。

实际策勒新发现的小佛寺的整体格局与丹丹乌里克的寺院有近似之处,只不过它小到了极致而已。这种佛寺格局,是和田(大漠南)佛教文明的一种被忽略的模式,可以叫做独佛寺。通过从丹丹乌里克到策勒河沿岸的古绿洲、到存在独佛寺的局促教区,塔克拉玛干沙漠逐渐形成(特别在隋唐五代前后日益加剧)的过程,凸现出来,折射出在沙漠扩展之下,人类生存空间(漠缘绿洲)日益缩小的困境。

20世纪的新疆考古探险家曾说过:塔里木的内陆河比如策勒河,是沙漠形成之前的最后绿洲带,是沙埋文明的区域。独佛寺这个微型圣殿,起着坚守信念的警示作用,当地绿洲居民活动范围日渐局促紧缩,沙漠扩大的重压,使民生无法延续,塔里木地广人稀,可竟然没有居民的立足之地了。在环境急剧改变的前提下,即将失去家园的居民为抗拒命运,祈求天意庇护,小佛寺——独佛寺,成为绿洲文明生死存亡的启示录。也是沙漠形成、围困绿洲这一过程的展示台。

策勒“小佛寺”绿洲与克里雅河通古斯巴孜特绿洲距离颇远,但它们却构成没有围墙的历史博物馆的两个规模不同的展室。

1896年1月,离开丹丹乌里克——塔克拉玛千古城继续东行的斯文·赫定,抵达了克里雅河尾闾的绿洲通古斯巴孜特(大河沿)。在通古斯巴孜特,当时有两个小部落居住。外人从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他们也不知道世事的变迁。当地曾是新疆虎的栖息之地,野骆驼的天堂。

离开通古斯巴孜特,前往漠北的塔里木河,在2月2日,斯文·赫定来到了另一个古城,这就是喀喇墩。喀喇墩位于塔克拉玛干的中心,也是塔里木南北通行的咽喉。

之所以出现通古斯巴孜特绿洲,因为那里是大漠中心的地势低洼地带,我曾将其称为“塔克拉玛干(亚洲腹地)的肚脐”。每年洪水期,克里雅河有几周能流到通古斯巴孜特,这就是绿洲存在的基础。在这里,绿洲与喀喇墩古城相伴,人类至少居住了十几个世纪。喀喇墩存在,可以视为汉唐时期的克里雅河比目前的克里雅河流程长得多的主要证据。而丹丹乌里克,则为《水经注》所说的塔里木存在南北两大内陆河,提供了来自实地的证词。

从1989年以来,我几次抵达通古斯巴孜特绿洲与喀喇墩古城。“喀喇墩”的含义是“黑沙包”。站在古城依附的黑沙包之上,我总感到面对的是从绿洲到沙海的过渡。从通古斯巴孜特前往喀拉墩古城,只有几小时路程,在其间的大漠之区,人类文明足迹与古河道相伴,几乎随处可见。目前,喀喇墩是沿克里雅河北行的终点,但在历史上,它不是。古人不会特意在这个大漠腹地建筑“形象工程”,喀喇墩古城的出现,与“独佛寺”,与塔克拉玛干的人类文明的遗迹,共同做出沙漠绿洲的置换变迁的记录:

现在的“世界第二大沙漠”——“进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在汉至隋唐时期并不存在,那时只有一处处单独的、没连成片的荒漠、沙地,否则这些“奇迹”不可能挺立在人迹难至的沙漠纵深处。

德国探险家埃米尔·特林克勒于20世纪20年代后期受德国不莱梅海外博物馆派遣,来塔里木做考古探险(为刚落成的博物馆搜集文物)。他是“最后”进入新疆的“探险家”,而且没有完成的预期的工作,在中国地方政府反对之下,被驱逐出境。特林克勒的探险记,名为“风暴席卷的地区”(中译本名为《未完成的探险》)。探险记中,特林克勒首次提出: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分布与形成,与风向的改变有关。他具体指出:在20世纪最初的二三十年间,和田地区发生过风向的改变,成为塔克拉玛干纵深处绿洲、古城与沙漠隐现的动因。风向的改变,牵动着古迹与绿洲的更改存亡,成为“找宝人”职业化的基础。

特林克勒的记录,是从实地出发的不经意的一瞥。但是对于认识塔克拉玛干的形成过程却不能忽略。

上一篇:大学生恋爱与性健康下一篇:抗击肺炎疫情个人先进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