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科研训练总结表

2024-07-13

本科生科研训练总结表(共9篇)

1.本科生科研训练总结表 篇一

经贸类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创新性实践

编者按: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优秀经贸人才,已成为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山西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将地方农业院校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延伸到大学生涯的四年当中,为大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期《经贸人才培养》栏目刊发五篇文章,分别从培养科研素养、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综合创业素质和能力、毕业实习环节的文体考核实施“一题六体”提高应用能力、实现专业学科教育到专业工作实践的渐进过渡等五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摘 要:相比理工类本科生,经贸类专业的学生更多地彰显出软学科特质,在修读大学期间如何通过教育培育其科研素养是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为引导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勤钻研、善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夯实本科生科研基础,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从科研训练的内容、时间、组织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性实践。

关键词:经贸类本科生 科研训练 创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5-230-02

一、经贸类本科生科研训练开展的必要性

本科生科研训练作为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逐渐引起各大高校的重视。目前,国内大学教学改革的思路由重视考试成绩转变为重视科研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本科生较早参与科研训练活动。

与理工类本科生相比,经贸类本科生科研有自身的特点。科研题材的广泛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科研结果的不可预知性等,要求经贸类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调查研究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本科生科研训练正是以培养学生独立科学研究能力为目的,尊重学生的能力差异和兴趣取向,增强学生对学术研究前沿的了解,开阔科研视野,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和创新欲望,促进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以及综合创新素质等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二、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本科生科研训练

山西农业大学作为一所省属教学研究型农科院校,始终坚持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把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人才作为教育教学的核心。针对目前经贸类本科生科研组织力度不够、科研机会较少的现象,经贸学院在强化学生科研训练活动、拓展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涵,以及提升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创新性实践。

1.科研训练的开展。为引导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勤钻研、善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夯实本科生科研基础,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首次对2012级本科生集中进行科研训练。

安排全体大二学生查阅资料和撰写读书报告、调查报告,并且以班为单位定期组织开展优秀文章分享交流会。会议流程:优秀文章讲演,同学提问发言,经贸学院教师作出点评三个部分。在全体师生的积极配合下,于2014年的新学年第二周开始依次顺利进行完毕。

分享交流会的开展,为学生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学习成果得到共享,调动了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从选题、调研、数据处理、撰写文章、讲演、提问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以致用,检验自身的学习研究能力,而且能够在与被调研者、导师和同学进行沟通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和交往能力,最终达到在科研活动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的。这也是开展科研训练活动的初衷和意义。

2.科研训练的创新性实践。(1)内容的广泛性。科研训练的内容为查阅相关书籍、资料,撰写读书报告、调查报告,组织分享会进行交流。为激发学生积极阅读和写作的热情,且为初次试水科研训练活动,其对学生阅读、书写内容与方向未予设限,学生可以结合自身兴趣、水平、专业发展方向等自主选定。从提交的读书报告来看,同学们感兴趣的书籍风格迥异、类型颇多,有传递正能量的现代励志畅销书、凝结中华文明千年历史的古代书籍、更有触动灵魂深处的散文集、名著等;撰写的调查报告,则围绕专业或各自关心的问题展开,涉猎范围较广,其中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大学生创业、春节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流行词汇时间都去哪了等。(2)时间的灵活性。社会是个大课堂,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其科研训练重在研究各种各样的社会经济现象,课内课外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在时间上可以赋予科研训练更多的灵活性。经贸学院2012级科研训练,在2013年秋季学期布置,学生在寒假前做一些基本的准备。寒假期间查阅相关书籍、资料,关注社会经济现象,从事社会实践活动,撰写读书报告、调查报告。2014年春季学期开学后提交读书报告、调查报告。随后组织分享会。(3)组织的严谨性。为督促学生成长成才,在高校就读期间获得基本的科研素养,经贸学院针对本科生科研训练设定了严谨的流程,为科研训练提供组织保障。基本思路是科研训练采取阶段分包制,二年级学院管,三年级各系管,四年级导师管。二年级学生特点在于刚刚度过大学适应期,进入专业的懵懂期,各专业区分度较小,此阶段科研训练由学院统领,可以体现学科大类特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习惯。三年级学生特点在于度过了专业的懵懂期,进入专业的明晰期,各专业区分度日渐明显,此阶段科研训练由各系分管,可以体现专业特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专业学习研究习惯。四年级学生特点在于度过了专业的明晰期,进入毕业后去向何方的忧虑期,各专业区分度及学生个体差异日渐明显,此阶段科研训练由导师负责,能够更好地体现因材施教、因势利导。(4)师资的延展性。评估高校指标之一为生师比,事实上我国不同层级的高校之间生师比并无可比性。就我院而言,生师比偏高,教师的教学任务、科研任务负担均较繁重,教师引导本科生从事科研训练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如果仅仅局限于我院现有师资无疑会陷入资源约束的窘境。研究生就读期间,设定对其助学、助教、助研、助管工作量化考核指标。在读研究生全程参与我院2012级科研训练,对2012级实行分班负责制,研究生在整个流程中扮演了组织、指挥、协调、参与的角色;院系领导扮演了计划、统筹、促进、监督的角色;教师扮演了评判、引导、支撑、参与的角色。(5)评分的结构性。秉承科研训练过程重于结果的宗旨,设定专门的科研训练学分,建立程序化、规范化的科研训练考核机制,从制度上激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训练。一是科研训练评分制。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认真完成科研训练任务,营造一个重在参与、鼓励创新的氛围,经贸学院2012级开展科研训练活动采用参与程度的评分制,对学生所撰写的读书报告和调查报告以及在分享交流会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分。评分原则为高参与度高得分。满分为100分。其中,查阅资料占比60%,撰写文章占比10%,参加分享会占比20%,入选优秀文章占比10%,提问发言以加分计入(5分制)。科研训练评分制尽可能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积极争取所写文章入选优秀,以与同学们分享交流。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同学们还可通过在分享会上发言获得加分。主要考查学生是否学会思考、质疑和创新,是否具备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分享会成为了同学之间沟通交流、展现才华、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二是导师制评分制。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角度,进一步巩固科研训练成果,以惠及更多大学本科生为目的,试行导师制。在科研训练中导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的同时,还扮演评判的角色。导师评分办法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为综合成绩,含科研训练成绩、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成绩。科研训练占比30%,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占比70%,毕业考试以加分计入(5分制,满分100折5分)。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基于就业导向的地方高等农业院校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研究》(项目编号:J2012027)、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及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PY-201332)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孙志强.杜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措施对我国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3(4)

[2] 黄波,俞鑫,段洪.经管类本科生科研训练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战线,2010(36)

[3] 彭文博,尹新明.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形式、内涵及地方高校的创新性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2(4)

[4] 冯林,路慧.中美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比较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2(1)

[5] 黄敬宝,蒋甫玉.大学生科研训练:成效、问题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11(1)

(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山西太谷 030801)

(责编:贾伟)

2.本科生科研训练总结表 篇二

1 . 1促进体育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

近年来,国内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相继为本科生提供科研立项、实验室开放计划、创新性实验等科研机会,业已取得了显著的培养效果。然而在少数拔尖学生脱颖而出的同时,我国一般本科院校(例如体育院校)的整体学术素养仍处于较低水平,学生参加科研的积极性不高,甚至出现了本科生的课程论文、毕业论文中存在大面积的学术不端行为。鉴于此,教育部[2012]4号文件第5点提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因此探究体育院校本科生课外科研训练体系,有利于促进体育院校大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实践活动,进而提高其科研水平和创新意识。

1 . 2为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提供途径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富民强必须依靠大批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校正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地。虽然在竞技体育场上我国已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傲人成绩,但在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新突破和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水平提高等方面,依然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需要体育院校注重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让本科生参加课外科研训练可为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提供途径。

1 . 3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本研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研训练模式,结合体育院校特色研究取向,采用循序渐进的训练设计模式,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选择空间,激发和维持持久的内在科研动机水平,进而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这些研究成果可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2我国体育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存在的问题

体育院校本科生擅长于体育运动,导致科研训练一度被忽视,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相对其它本科院校,体育院校本科生的科研基础知识相对薄弱(;2)教师对学生科研指导相对不足,主要体现在师生接触时间不多,师生间的沟通不够,学生对研究方法的掌握不熟悉;(3)体育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组织管理模式制度不完善,缺乏规范性科研训练与社会实践脱节(;4)体育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自主性低,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体育院校本科生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3体育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建设

借鉴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科研训练方法,针对国内有关本科生科研训练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体育院校本科生教学科研的特点,本研究拟建设体育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包括基础训练、提高训练和创新训练三大模块(见图1)。

3 . 1基础训练: 开设校本课程

该模块是针对科研基础欠缺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而开设的校本课程,其目的是激发本科生科研动机,了解科研基本概况, 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具体课程拟定为学术道德与规范、学术资源获取、科研基本方法、学术论文写作方法四个课程。学术道德与规范是让学术树立严谨的科研态度,杜绝学术不端行为,该课程占6课时,包括科研道德与规范、口头学术报告技巧、专业英语学习方法、学术会议程序等内容。学术资源获取课程是引导学生迅速找到其所期望的教学、科研资源,并能评估该资料的学术质量。该课程占8课时,包括网络在线教学资源获取、学术文献收集方法、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国内学术期刊的分级与分类、学术论文的索引等内容。科研基本方法是让学生掌握科研基本方法,该课程占10课时,包括访谈法、调查法、实验法、初步数据统计方法等内容。学术论文写作方法模块占8课时,包括:论文质量评价标准、学术期刊审稿流程与标准、学术论文撰写方法。学术论文撰写方法是该模块的核心,不仅要介绍论文选题、论文结构、引文规范、语言风格、数据表达等常识,还会在课堂中现场修改2~3篇本科生的课程论文,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论文存在的具体问题,了解相应的改进方法。

3 . 2提高训练: 参加课外科研活动

该模块主要内容是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研实践活动,借助团委、学生会、社团的力量来开展的,主要目的是利用所学的科研基础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主要包括组建科研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参加科研实验、听取专家讲座等活动。通过这些科研实践活动可加深对现有知识的理解,扩大知识面,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能力、问题意识、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 . 3创新训练: 参加导师科研项目

该模块主要内容是组织学生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并实施导师制。鼓励学生在低年级就依据自己感兴趣的研究内容,并结合导师研究方向选取指导老师,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中去,做实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撰写报告等训练。为了保证指导有效性,对导师所指导的学生人数进行限制,并建立从优选取机制。导师制能有效地引导和帮助学生进入科研领域,避免盲目性,提高本科生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质量,最终实现让本科生掌握科研项目申请,完成导师的子课题,呈现科研成果的目标。

4体育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体系的建设的特色

4 . 1本科研训练体系将科研能力培养提高到其应有的位置

体育的本质决定了体育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体育知识技能掌握和体育科研实践能力。体育知识技能的培养无疑是受到高度重视的,但将体育知识技能应用到训练、教学、管理等实践活动中的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却被忽视了,因此本科研训练体系拟将科研实践能力提高到其应有的位置。

4 . 2采用“基础—提高—创新”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

本科研训练体系借鉴国外教育发达国家的科研训练方法,针对国内有关本科生科研训练,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体育院校本科生教学科研的特点,采用“基础—提高—创新”的循序渐进的训练模式,基于自我决定动机理论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选择空间,激发和维持持久的内在科研动机水平,进而提高其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4 . 3突出体育学院特色

3.本科生科研训练总结表 篇三

[关键词]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模式

[作者简介]王丹(1975- ),女,安徽涡阳人,桂林医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JGA17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81-01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要求,医学院校必须将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为学生创造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与条件。科学研究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级人才非常重要的载体,科研项目是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的有效平台,让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参与科研项目、对其实施科研训练计划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地方医学院校实践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一、地方医学院校实施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必要性

1.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正处在从低端产品出口型经济向高新技术创新为主的经济转型期,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为解决因经济发展带来的新的医学难题和医疗实际问题,培养出更多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地方医学院校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不仅可以促进本科生科研素质的提高,而且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人才的保障。

2.国内外教育改革形式的需要。为适应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普遍对高等教育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重点是加强大学生基本的素质教育、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适应国际教育改革的大形势,我国高等教育也将改革重点放在构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本科教育教学体系上,本科生参与科研则是这一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地方医学院校,科研训练计划仍只是在研究生教育的层面上实施,本科生参与科研的机会很少。为顺应国内外教育改革形式,提高本科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地方医学院校应该对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给予足够重视。

3.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随着新世纪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不断出现,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可以让本科生通过参与科学项目,了解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初步掌握从事科研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培养研究素质、提高研究能力,促进知识应用能力及综合创新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二、国内外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现状

本科生科研训练国外起步较早,特别是美国。1969年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简称MIT)负责本科教学的院长马戈立特创设了“本科研究机会计划”(简称UROP),资助本科生参与教师的研究项目,开创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先河。20世纪80年代,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也开始系统地支持本科生科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大学分别于1994、1997年成立专门办公室,组织本科生科研训练并提供服务,尤其是伯克利在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方式上有独特的创新,形成了著名的“伯克利模式”。

国内较早出现的具有一定系统性和规模化的科研训练是1996年清华大学实施的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浙江大学从1998年开始开展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近几年,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设立了专项学生科研基金,让大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参与到教师科学研究工作中,使其科研能力得到训练。但从总体上看,对于大学生科研训练的作用和地位,国内大多数高校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地方性本科院校,还有很多尚未开展这项活动。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构建适合地方医学生科研训练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三、建构地方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

1.教育理念的重构。所谓的教育理念的重构既包括对教育教学目标的重新确定,也包括对教师和学生以及师生关系的重新定位问题。多年来,我国高校的教育理念是通过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来培养高等人才。然而,现如今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则是科学精神、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品德的培养。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教学的主要内容不只是传授科学知识,还包括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以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科研训练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和角色定位都将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学生也不只是知识的接受者,教师和学生是一起探寻科学奥秘的同行者;此外,教师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还担任着引路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2.课程设置的调整。在当今知识更替日新月异的时代,具有获得最新信息的方法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生在具有获取最新信息的技能的情况下,才能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获取大量的新知识、新技能和科学证据,提高能力。因此,在本科初级阶段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医学情报学、医学信息学、中文工具书及数据库的使用、论文写作技巧等选修课程,可以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综合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在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中,应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和更多跨学科的课程、增加一些介绍科研创新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将课内教学和课外科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研究探索精神。

3.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作为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引导者,教师独立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根本保障。参与科研训练的教师需要早一步学生获取系统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本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科研水平和素质。为保障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顺利开展,地方医学院校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教师到外地进行学习和进修等师资培训方式,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参加学术交流等活动来促进教师与外界的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4.科学精神和学术品德的培养。科学研究需要严谨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学术品德。本科学习阶段是学生今后工作和深造的基础阶段,有必要在此阶段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品德。科学精神和学术品德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课程、教师、学生群体以及校园活动等共同营造的一种校园文化的氛围。参与科研训练的教师不仅要在科研工作中做到自律,而且要在科研训练的过程中注重营造诚信的科学研究氛围,培养学生科研诚信,养成科研诚信行为习惯,让学术诚信深深根植于科研人员的头脑,内化为精神追求。

5.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是对学生的激励机制。地方医学院校需要掌握的知识较多,虽然学生主观上愿意参加科研训练,但现实中因为课程繁重,时间安排不匀,导致参与科研训练的人数不多,因此,学校应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如对参与科研训练并取得成果的学生给予科研学分或薪酬补助,并颁发奖状、证书,以科研成绩作为保送研究生的一个重要条件等奖励方法,激励学生参与科研训练,培养其创新能力。二是对指导教师的激励机制。对于一般地方医学院校的教师,因学校本身科研条件并不优越,从事科研工作比从事教学工作的难度要大,因此对参与科研训练的指导教师应给予奖励,如给予适量的教学或科研工作量补贴,一定的物质奖励,在职称的晋升,津贴、教学奖项的评定等方面应考虑将教师在指导本科生科研训练的工作列为较重要的评估指标。

地方医学院校应从发展角度,注重本科生的培养和教育质量,探索和实践具有地方医学院校特色的本科生科研训练模式。

[参与文献]

[1]彭惠民,胡先明,徐晨,等.基础医学研究创新性实验的组织管理探讨[J].医学教育探索,2009(12).

[2]崔林开,胡艳红.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的初步探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9).

[3]白淑英.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学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

4.本科生科研训练总结表 篇四

关于公布2015年“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立项的通知

各学院、教学系(部)

根据津财大教字[2015]59号文件精神,经学生申报、学院评审推荐,确定“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等69个项目为2015年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现将我校2015年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立项情况予以公布,详情见附件。

学校对获得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本立项项目自公布起即可启动,执行时间为一年。各立项项目要求于2016年5月底前完成中期检查工作、2016年11月底前完成结项工作。要求各立项项目组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充分利用课余时间独立开展工作,做好工作记录,紧扣项目研究内容进行学习、讨论、研究与实践,并取得预期成果。指导教师应定期与学生交流,对课题的研究思路、资料学习、技术运用和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方法等提供指导,检查工作进度,审核项目组提交的报告。

为方便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咨询,请各项目负责人、研究生助研人员、指导教师加入:“天财SRT”QQ群:210099695。

11月16日起,各项目负责人可以到本项目推荐单位领取项目立项书及经费卡。“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各类相关表格及项目经费报账具体说明请在校园网-教务信息-下载专区-教学研究资料-天财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SRT)处下载查看。http://public.tjufe.edu.cn/Office/jiaowuchu/download/jiaoyan.htm “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是学校实施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请各单位和指导教师高度重视立项项目的研究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指导与管理,各项目负责人协同项目组成员科学、合理的进行项目研究,确保训练计划取得实效。

附件一:2015年天津财经大学校级“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

附件请在校园网-教务信息-该通知处下载。

教 务 处

5.个人科研训练项目总结总结 篇五

转眼到了结项的时间,在这里不得不感叹时光飞逝,仿佛一眨眼,就从立项到了结项。期间真是感慨颇多。

这是我所进行的第一次科研相关的训练,一开始是既兴奋又迷茫的。迷茫在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也没有获取过前辈的经验,也没有什么确切的想法,只希望能从老师那里得到一个大概题目。直到我我们找到夏教授,夏老师很耐心的同我们,和我们聊学习,聊科研,给了我们非常多的启发,于是我们决定开始做这个项目。

第一个挑战是我们写申请书的时候,由于准备仓促,时间紧迫,我们在宿舍里面挑灯夜战,一边喝着红牛,一边看着相关的文献,来写这个申请书,当我们完成申请书的时候,真是筋疲力尽,但是又很高兴,毕竟有了一个开始。

第二个挑战是寒假翻译论文的时候,因为我们当时没有接触过latex,因此我们的翻译就相当于先学习这个软件,于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当中,慢慢对于这个latex开始熟悉起来,并且喜欢上这个软件,因为它的排版精致,又能随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个挑战是大二下的时候,因为我们选了太多的课程,所以这学期我们并没有在这个项目上投入相应的时间,也一度曾经想放弃这个科研,但是当暑假来临的时候,自己在学习自学偏微分方程和拓扑学的时候,对这个科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而决定继续投入,搞明白了相应的数学理论和物理背景。

第四个挑战就在进行数值模拟的时候,我们的数值模拟其实很麻烦,不想一般的就是算一个方程,我们的这个数值模拟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小软件了。里面涉及到很多物理细节和参数,编写程序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调试是更加复杂的一个过程。其实到最后我们的数值模拟也只是处在一个高低不就的阶段。

首先,我要反思的事做这个项目的动机,当时做国创,是既有点兴趣,又有点跟风的,这就导致了后来,我既想十分认真的去做,又不是很认真的在做的结果。通过这次本基,我有了一点很深的体会,只要是自己主动选择的事要么主动去做,要么就不做,如果把一件事更多的当做应付什么东西来做的话。

在这里,我反思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作为项目的负责人,没有调动好组员的积极性,是我的问题,也是自己长期以来的一个短板,作为负责人,重要的不是事必躬亲,而是能够人尽其用,发挥他们的长处,这样才能让整个项目良好的运转。此外,组织领导能力,不光是协调整个项目,还有协调自己的精力,科研是一个需要耐性和长期投入的东西,从事科研需要规划好自己科研,社交,身体锻炼之间的关系,从事这次本基,我知道了有条不紊而不是赶deadline的做一件需要长期规划的事情是多么重要,不论科研还是生活,这一条今后会成为我一条重要的准则。

写了这么多自己需要反思的地方,下面也该写一写自己的感到欣慰的东西了。

第一,感谢夏老师和队友师太,我们这个项目开始做得并不好,可是夏老师还是很耐心。在很多次和夏老师的交流中,就能感受到夏老师对物理的热爱和对于其它知识涉猎的广泛。这也是对我很大的一个激励吧。至于我的队友,一起努力的日子里,当我想放弃的时候,看见润泽的刻苦努力,我便有了更加强大的动力。虽然我和他经常会就科研项目而争吵,但是我觉得我们反而在争吵中共同进步了,而更加了解了对方。我也认识到像我这样急性子的人不太适合和他那种慢性子的同学一起合作。

第二,这次科研经历让我增强了对于应用数学的兴趣,以前的我觉得纯数学更加严谨,而应用数学没有那么严密的逻辑之美,这次的科研课题是物理数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数学的力量,也感觉到了自身数学知识的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为自己今后都研究道路打下更好的基础。著名的吕宏老师说过:你在物理上能走多远,一般就看你的数学能学多好。以后不尽在应用数学,在基础数学以及数学分析上也要下足功夫,英文难一点的数学能让你不那么惧怕其他的物理推导,能让你在看起来比较复杂的数学推导面前比较的从容淡定。

三是增强团队合作的经验。在团队合作上,我们做的还可以,因为人都有个性,但在团队中个体的个性与整体的一致性往往有矛盾,在这个过程中怎么克服矛盾,互相体谅,一起完成共同的目标,这是值得我们努力探索学习的。在这里我要感谢我的队友师太同学,他的配合和努力使我们整个项目得以圆满完成的必要因素。我们在争吵中达到统一,达到进步。

四是克服了对科研项目的恐惧。以前我总以为科研是一件多么高深的事情,感觉科研有些遥不可及,但是通过这次经历,我感觉到,无论如何,只要自己用心去做,就会有收获。不管是大收获还是小收获,都是收获。这种项目也就是训练项目,驯练的目的就是让你对科研的常态生活状态以及基础的科研知识更加的了解。

五是让我了解了其他一些成员的情况,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真正的性格,明白了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样的队友。这是什么重要的,一个合适的队友会让自己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十分的投入以及高效,而如果遇到一个性格不合的队友,则有可能恰好相反,并不是在做什么科研,而是在应付,在赶各种deadline。这样是不好的,不利于我们成熟的去做一件大事。

其实对于我自己的收获而言又还有三个小的地方不得不说,这是从夏老师身上学到的。首先是知识分子没有真正的假期,即使你身体在放松,大脑里还是要想问题,很多灵感并不是来自于案前的苦思悯想,而是在走路,在放松时突然想出来的。然后就是科研是自己的事情,并不是老师的事情,老师只是辅助,而主角是我们自己。最后就是要诚信,这是做人的前提,更是科研的前提。

但对于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我有一些看法,首先这个训练项目是应该以训练为主要目的,而不是所谓的保研加分等等一切利益为前提。既然是科研训练就要保证学生们的项目时间,可像我们这一次,从立项到结项总共才9个月的时间,这实在是太离谱了。上一届早我们一年申请,可今年和我们一起结项,他们比我们多了整整一年时间。我们这个项目的时间刚好是大三,而物理系的特点是重要的课程几乎在大三,这直接导致了我们无法有大量的时间和知识储备来做科研,可如果是大四下结题,我们就能在大四上学期安心做这个项目,那时不仅没什么课程而且重要的基础课程都学完了,我们有了一定的基础会更有利于科研,另外也可以填补大四这一年没有课程造成的学术训练空洞的现状。

6.科研技能训练总结 篇六

为培养我们的科研技能,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本学期学院为我们开设了一门新的课程:科研技能训练。具体来说应该是对以前学的技能训练的深入学习,在田红燕老师的辛勤带领下,我们组的同学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来学习在技能方面的知识,为明年写毕业论打下好的基础。

我们的科研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选题查新;第二:阶段需求分析;第三:书写项目开发计划书;第四:素材整理和加工;第五:科技论文书写和说明书的书写。

第一阶段:

我们就选题进行了讨论,最终选定了网页设计——网站的前台设计这个项目。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切身体会到了团队工作的过程是十分复杂和艰难的,因为大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需要认真考虑每个人不同的要求和特长来制定我们的课题项目。而且课题的选择也十分重要,这关系到以后的工作度和工作方向。

第二阶段:

通过第一阶段的讨论我们最终达成一致,所以第二阶段的分工也就变得容易了许多,而且最近我也受朋友之托帮他们的公司制作一个网站,所以我们对于此阶段的需求分析就针对他们这样的公司进行。发现这个项目的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第三阶段:

项目开发计划书的书写关系到以后的具体工作,所以我们慎之又慎,尽量选择每个人擅长的领域,发挥每个人的长处,争取将此项目做的更好。

第四阶段:

素材的整理和加工,经过前段时间的选题、需求分析和书写项目开发计划书,运用我们所学的Dreamweaver和Photoshop等软件,运用强大的网络搜索引擎和图书馆的资料,我们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在此阶段,我们要将所有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将其掌握的更为牢固。

第五阶段:

书写说明书,让用户了解产品如何使用和如何将它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值。在这次的科研技能训练中,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项创新项目。而且通过此次的科研技能训练,我也了解到了一些有关科研技能的知识。多媒体项目的开发是一个寻找的过程,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寻找过程中来完成这个项目。

而在此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查找、收集、编辑资料,如何运用简洁,精炼而又通俗易懂的言语表达。这些工作的实践和完成让我们真正体会到科研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

科研技能训练给了我们一个自己动手的机会,使我们懂的制定一个良好的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那就成功了一半,故应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做事一定要有计划、有安排、讲策略、想周全。故当务之急就是制定方案设计和可行性研究报告。想好以后的每一步该怎么走,每一个细节步骤该怎么办!如:用到的技术,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科研大环节分为那几个阶段,其基本工作包括哪些部分,要想达到自己实验目的应做好什么工作,预期实验效果是什么,在实施过程当中影响因素有哪些,可能会出现的哪些问题,解决方案和措施是什么等。

科研确实是一项相当不简单的工作,要使自己的科研项目在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需要我们大家的合作和努力。

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特别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为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础。而这次的科研技能训练不仅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难度,还了解到科研绝不仅仅只是我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它需要很多的人,做很多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扫尾工作都是非常的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够忽略。

通过科研技能训练这门课的学习,我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和细节部分的重要,不能因为关系不大就不去重视,从而导致大的失误。

7.本科生科研训练总结表 篇七

关键词: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启蒙训练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医学生自步入神圣医学学府的一刻起, 就肩负起“除人类之病痛, 助健康之完美”的重任。尤其是21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知识更新越来越快;与此同时, 现代生活的环境变化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逐渐开始影响人类的疾病谱。而医学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等特性决定了其发展离不开众多基础的科研工作。

一、培养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季诚钧学者认为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在教学过程、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对医学生而言, 参与科研活动, 能够深化已有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有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并对日后新出现的疾病或疑难杂症的防治起到了一定程度的引导作用。

本科医学生主要是指从事医学类专业的五年制本科学生, 而此类学生在医学院校中占主流地位, 因此, 培养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基础的科研能力指从事某种具体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比如:选题能力、文献阅读和综述能力、理解分析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等。在此, 将对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现状、对策及培养模式作一探究。

二、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现状

(一) 本科医学生的自身科研素质的缺乏。

本科医学生是高校学生中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课业任务重、竞争压力大、危机意识强。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 盲目怀疑或盲从权威, 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仅仅满足于取得好成绩或获得奖学金, 从而能够顺利毕业, 以便谋得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对事物鲜有自己的看法、目光短浅、视野狭窄, 没有科研意识;其二, 少数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研意识, 渴望参与科研活动, 但由于自身不具备基本的科研常识, 缺乏导师指导, 在申请科研课题时存在选题不当、写作不懂规范、科研准备不足等, 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与科研之间的矛盾等诸多问题;其三是通过不同渠道虽然找到了相应的科研导师, 在导师的引导和帮助下, 成立了科研团队, 并参与了科研活动的医学生, 通过自身的勤奋和努力, 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获得了预期的科研成果, 但因本科阶段学生接触的大多是医学基础知识, 要从事医学研究在知识储备上是非常有限的, 他们参与科研的动力, 往往受到迫切的成才愿望或严峻的就业形势的驱使, 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 自身的科研态度和职业道德却未得到充分的发展和提高。

(二) 导师科研能力及职业素养的影响。

一般来说, 学校不会专门为本科阶段医学生在参与科研活动时选配相应的导师。但他们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找到自己的导师, 一是申请到科研课题的老师会通过熟人关系、师生关系等挑选认识的学生来分担他们的科研任务;二是目前高校逐渐重视对大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开展了大学生科研课题申报等项目, 学生自主成立科研团队, 并在校内寻找认识的老师作为科研导师并指导自己科研课题项目的申报及科研的开展。众所周知, 好的导师是科研小组组建成功的前提, 是小组成员科研能力培养的直接指导者。但部分导师由于自身繁重的学术或行政方面的工作, 加之由于教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与大学生科研指导并不挂钩, 导致教师积极性不高, 呈现了两种情况, 其一是自身有科研项目的教师, 会在自己的科研项目里主动让学生参与并协助完成科研, 但指导不够, 仅把学生作为科研助手和廉价劳动力, 并没有从科研道德、科研思维、科研方法途径等进行指导, 尽管最后学生的科研项目有成果, 却收获较小;其二是自身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 仅凭个人热情和与学生的友谊帮助学生, 自身缺乏科研能力, 加之如果学生缺乏主动性, 老师不会主动去指导学生完成科研, 使得师生之间缺少交流、互动, 科研完成情况较差。以上两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校科研资源的浪费和学生科研能力得不到真正的提高。

(三) 学校的客观条件制约。

医学院校普遍重视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但大多将重心放在研究生阶段, 本科阶段的医学生几乎处于放任自流的状况, 导致本科医学生在科研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一方面, 本科阶段医学生的课程设置不合理, 学校过于注重传授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缺少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如:我国仅少数医学院校开设有文献检索、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选修课程, 大多数医学院校是未开设的, 这使得很多医学生不清楚如何快捷、简便地获取所需的医学信息。另一方面, 本科阶段医学生参与科研的经费不足, 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 用于医学院校科研的经费虽然在增加, 但是仅对教学科研、研究生科研、医学研究有所增加, 虽然各个医学院校也开始重视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投入, 但是对本科医学生科研的投入还是有限的, 常规的实验室开放总是设有限制的, 本科医学生自主进行医学科研研究基本是不可能的, 故仅能在校期间进行人文、思政等的研究, 这与医学专业是脱钩的。

三、提高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的对策建议

(一) 提高本科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科医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至22岁, 具有追求理想、勇往直前的魄力, 他们精力充沛, 满怀热情, 学习能力强。培养科研能力, 一是要训练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医学生建立“提问题-建假设-查资料-多论证-得结论”的学习模式。二是应主动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除了在规定的学习期间学好自己的专业, 更应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图书馆, 自主寻访适合自己的导师, 从最初的人文、思政等科研研究掌握科研方法, 再逐渐转入对医学专业等的科研研究。现在是网络科技时代, 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 了解医学专业的前沿研究, 丰富和弥补自己在医学专业上的不足。

(二) 导师科研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导师的科研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需要得到学校层面的支持, 从学校层面来说, 对于指导本科医学生参与科研的导师应给与一定物质或精神的肯定和支持;从教师层面来说, 教师应具有进取心, 应将学校的发展作为是个人的发展来看待, 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水平, 同时“师者行为世范”, 在指导学生过程中, 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 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主动地选择学有余力并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指导他们成立科研小组, 合理规划利用资金, 避免学生在科研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应帮助学生端正科研态度, 训练学生科研思维, 指导学生对课题的把握、论证技巧和框架的处理、材料的筛选等等, 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三) 学校的客观条件的提高。

学校应建立教师指导学生科研的激励机制, 应将教师的这种行为纳入绩效考核, 给与精神和物质的肯定和支持;制定相关的科研教学计划, 向低年级本科医学生宣传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教会他们查阅资料等基础技能;向参与科研活动的高年级本科医学生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 比如如何查找使用文献、写好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科研基本写作要求和规范、论文的格式和写作技巧等等;还可以通过举办学习交流讲座或学术科技竞赛等活动, 搭建科研创新的平台, 设置本科医学生科研能力启蒙训练培养模式 (见表1) , 大力培养学生科研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21 世纪医学[Z].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2] .王新华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思考[J].广东交通大学报, 2007, 24 (3) :72~75

[3] .季诚钧, 黄昌财.高效本科生科研的意义、现状与措施[J].研究与发展管理, 2003 (15) :95~98

[4] .陶润成.探索对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J].理论界, 2000 (6) :50~52

8.科研训练心得总结 篇八

为培养我们的科研技能,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学校和学院开展了科研训练,而我们有幸能够参与其中,在樊老师的辛勤带领下,我们组的同学充分利用这次机会来拓展自己的知识技能。

科研确实是一项相当不简单的工作,要使自己的科研项目在众多的项目中脱颖而出需要我们大家的合作和努力。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特别想在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一些实践活动,特别想亲身体验一下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一是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二来提高自己社会工作实际操作技能,动手能力,为能够胜任自己的工作奠定基础。而这次的科研技能训练不仅让我亲身体会到了科学家科学研究的难度,还了解到科研绝不仅仅只是我以前所想的那么简单,它需要很多的人,做很多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扫尾工作都是非常的重要,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够忽略。通过科研训练,我也认识到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和细节部分的重要,不能因为关系不大就不去重视,从而导致大的失误。

在这次科研训练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有限元分析法不了解,对MATLAB使用不熟练等问题。但是通过樊老师耐心的讲解指导,查阅各种资料,以及与同学们讨论,最终顺利的完成了此次科研训练。这次的科研训练,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科研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我们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缜密的思维、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有欠缺。

在这一年多的时光里,我们的科研训练也随着我们长大,渐渐成熟,最终顺利结题。从一开始的懵懂与手足无措,现在的我们已经能够使用MATLAB软件解决实际问题,也复习了以前在工程数学中学习过的知识,如拉普拉斯方程。深入了对知识的了解,明白了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而要事必躬亲的去探索。同时也让我们端正了我们对待科研的态度,让我们获益匪浅。

对于我的毕业设计,此次的科研技能训练让我增加了很多经验和方法,也让我了解到了我的很多不足之处,在做毕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加以改正。将此次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其中。多多询问他人的意见,向老师和同学们请教,将毕业设计做的比此次更完善。

9.科研选题训练个人总结 篇九

进入大二以后,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学科知识,提高我们对科学研究的认知,增强我们的综合能力,进行了科研训练。进行分组之后我们根据科研训练的要求首先找了老师谈了关于训练的事情,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实验室,了解了科研的大致过程,老师让我们自己去选择一些感兴趣的课题。

在刚开始选题的时候,由于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经验,所选课题也是五花八门,经过多次小组讨论以及与老师的交流意见确定本组所选课题为动荷载下的岩爆实验。一直以来,总觉得校本岩土方面科研是一项很高深的领域,也没有机会去尝试这一领域,觉得自己的还是停留在浅层面,感觉对这一领域的很多东西自己了解的及其浅薄,更别说是应用在实践中了,但通过这次学校的科研选题训练,很多模糊的东西逐渐变得明朗,现在简要说一下自己这次科研选题训练的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我知道了如何确定研究的课题,而且感觉确定课题其实是一种很自然、很简单的事,只要在学习中做到用心留心。很容易确定一次很有价值的课题,因为科研课题的来源其实离我们的专业实际很近很近,我们可以从平时的专业学习中选择课题;可以从理论文献中选择课题;另外,科研课题的选择要遵循以下的几个原则;一是价值性原则。而是创新性原则。三是可行性原则。

本次培训让我觉得收获最大的就是终于明晰了制订课题选择的基本结构,在制定研究计划的时候,我们一般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落实:

一、课题名称。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四、具体的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方法及手段。

六、实施阶段。

七、成果形成。有了这样清晰的结构,我们在制定研究计划的时候就会更有条理且有一定的实用性。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更明确了进行一项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在实际的研究中,遵照以下几个步骤会使自己的研究更具科学性。

一、确定研究课题。

二、查阅文献,初步调查了解。

三、制定研究工作计划。

四、实施计划。

五、撰写研究报告。

在本次选题报告中也使我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发现问题远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而要发现问题,要有质疑习惯。质疑问难本身就蕴含思维的火花,也是创新的起点。因而在学习中,我们要经常多思考,多提问题。我们要善于自我激励,以启发思维。由于自己的知识、经验有限,有时思维的触角达不到隐含在课文中的疑点,此时我们应多多与自己的导师交流意见,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明确方向。

在本次科研选题训练中,刘老师以及各位师兄师姐多次带领我们做实验,并且耐心回答我们在实验中的一些疑问,可能在他们看来我们的问题略显幼稚,但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仍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解,通过几次的实验我也收获颇多。

在训练过程中阅读了一定的文献,对论文的书写及要求也有初步的了解,从中也获得不少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也对以后的大学生活有一定的想法,主要是科研方面,有关自己专业知识,自身技能方面。以后要关注专业前沿信息,有时间可以大些范围,物理很多方面是相通的,信息的汇聚便于思维的发散。并且可以多读一些文献,硕博论文,这样一是可以为将来自己的论文打基础,二是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阅读当中要善于思考,适当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个简短的评论。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不断积累知识,完善自己的能力,让自己有东西可怀。

训练便是从书本到生活,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在这次实实在在的训练中,都会有不同于书本的收获,现在不是看书中人如何讨论,如何抒发自己的体验,收获,感受,当真正自己身处其中,更加明白在科学研究中实践的重要性。虽然这仅仅是一次选题的训练。但其所显现的实践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也是不言而喻。接下来时间里要尽量多参加类似活动,多实践,多交流。在这次科研选题训练中对学校科研情况有了一些了解,算是踏入自己科研学习第一步。

在这次选题中在与老师的交流中学到了许多信息查询的方法,如何更好地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如何产生好的想法观点。现在一切都是在创新,如何从现象中看出本质,进而发现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展现自己的创新思维。以前在没有接触科研训练、科研选题时,感觉科技离我总有说不上的距离,似在而非在。说是在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却只是存在与感性的认知当中,没有实实在在的接触,就没有真真切切的体会。当自己真正处于这个过程当中,才真正感受到它的实实在在,才觉得科研创新并不遥远,只是缺少自己思考的契机,发现问题的钥匙,思维飞跃的跳板。

上一篇:紫薇花的花语及传说下一篇:期货冠军资金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