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化疗药物外渗临床护理新进展

2024-07-06

静脉化疗药物外渗临床护理新进展(共4篇)

1.静脉化疗药物外渗临床护理新进展 篇一

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护理

摘 要 本文总结及探讨预防化疗药外渗得各种措施,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以最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的机会;发生后,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药物危害,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 化疗药物 外渗 预防措施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37 文献标识码:A

化疗是肿瘤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药物外渗。外渗能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溃烂,严重者需清创,植皮,部分患者可能不出现上述症状,等发现时已发生皮肤组织受损,甚至丧失肢体功能。为避免化疗药外渗采取以下措施:

1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

1.1给药前准备

评估患者:血管等情况。向患者及其家属宣教药的基本知识,让他们配合。

1.2选择静脉

(1)正确地选择、有计划地使用静脉。应尽量避开关节处的静脉,防针头因活动而脱出血管,尽量选择较粗直或前臂弹性好的静脉。

(2)避免在手术一侧的肢体静脉穿刺;避免在之前穿刺点远端穿刺;穿刺点24小时内避免再次穿刺。

1.3提高穿刺技术

(1)提高静脉穿刺的准确性 用药前应先检查针头是否在血管内;避免因穿刺技术致化疗药的外渗。

(2)避免重复穿刺。

(3)留置针的使用。留置针在补液结束当天拔针;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min(有出血倾向应延长按压时间),禁用化疗药穿刺。

(4)置管。必要时深静脉置管,加强其护理。

1.4加强饮食指导

嘱患者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

1.5加强责任心

化疗药物外渗的首发症状:输液部位疼痛,故护理人员应常巡视化疗患者,观察静脉输液部位有无肿胀、疼痛症状,早发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及时做有效处理。特殊人群,应勤观察。

1.6特殊药物

靶向药与化疗药联合,先用靶向药。

1.7其他

治疗原发病。

2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

2.1基本处理

发现药物外渗后,立即停止化疗药液的注入,保留针头强力回抽3―5ml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出针头。评估并记录外渗的穿刺部位、面积、外渗药液的量、皮肤的颜色、温度、疼痛的性质。局部使用解毒剂:对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渗漏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2.2局部封闭方法及注意事项

也可局部用2%的普鲁卡因加地塞米松或者生理盐水在穿刺部位和肿胀范围做环形及点状封闭,既可以减少各种刺激反应,还可以有效地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封闭液的量可以根据需要配制。

2.3外敷

局部封闭后给予外敷4~6h,然后将外敷药撤掉1~2h,暴露局部。继续给予外敷4~6h,外敷同时可给予冷敷15min。间隔30min/h后,再给第二次冷敷,根据病情与渗出情况可以给冷敷2~3次。外渗24小时内局部给予冷敷,以减轻疼痛和预防组织坏死,可促使血管收缩,减少药液向周围组织扩散。热湿敷是一较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是利用高于人体温度的物质作用于体表皮肤,达到局部和全身效果的一种治疗方法。外渗局部肿胀严重时,可用40―50度的33%~50%硫酸镁湿敷,湿敷面积应超过外渗部位外围2~3cm,湿敷时间保持24小时以上,如果药物外渗后局部有破溃、感染时,应报告医生及时给予清创换药等处理。需要说明的是奥沙利铂外渗后不能冷敷,因为奥沙利铂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感觉迟钝和感觉异常。遇冷会使这种感觉加重。禁止用冷水漱口和进冷食。外渗部位痊愈前,禁止在外渗区域周围及远心端再行各种穿刺注射。

外敷药成分: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妥布霉素、MgSO4、利多卡因。上述药物具有消炎去肿的作用。

2.4抬高患肢

发生外渗肢体要尽量抬高,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因药物外渗引起的肢体肿胀如在溃疡或坏死的皮肤进行清创换药或植皮,渗漏24h后进行红外线、超短波等理疗。指导病人患肢不要用力、受压,以防增加药物外渗。

2.5护理人员准确评估外渗药液损失量

如损失量>原药量10%,在重新输入时应遵医嘱补足损失量。

2.6?食指导

饮食上以清淡为主。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15天~1个月之内禁食鱼、虾等食物。

2.7禁止洗热水浴

患肢更不能热敷,热敷不仅使药物渗出面积增大,而且局部疼痛感更加剧烈。因热敷使局部温度增高代谢增快,耗氧增加,加速组织坏死。

3心理护理

避免不必要医疗纠纷,医护人员应与患者及家属多沟通。癌症患者潜意识里畏惧疾病,平时医护人员应多与他们交流,讲解疾病有关知识,缓解其压力,积极配合治疗,防止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

4结论

化疗药外渗重在预防。由于化疗药物外渗后危害严重,因此负责输注化疗药物的护士要加强责任心。用药全过程加强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这要求医护人员提高相关专业技术技能及观察能力,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确保及时发现药物外渗能在伤害患者程度最轻时采取相应措施,医护人员应该定期培训力求人人掌握药物外渗的处置方法。

2.静脉化疗药物外渗临床护理新进展 篇二

1 药物外渗的预防措施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原则上应选择弹性好、粗直的血管, 对静脉不充盈的病人, 穿刺前让病人用温水浸泡穿刺肢体15 min~30 min, 或热敷数分钟, 使血管充盈, 以利于穿刺。病室温度保持在22 ℃~24 ℃, 但溶入卡铂的液体温度不能高于25 ℃[3], 冬季药物应加温至与室温相同。穿刺前局部热敷或贴缓释型硝酸甘油, 这样能使输液血管保持扩张状态, 从而减少药物外渗发生[4]。在输注化疗药物前用地塞米松5 mg~10 mg加适量生理盐水缓慢输注冲洗静脉通道, 确定针头在血管内, 方可输注化疗药物[5]。对强刺激性药物, 如阿霉素、长春新碱等应在给药前后用生理盐水或5%~10%葡萄糖溶液冲洗静脉, 同时静脉注射化疗药物时稀释浓度应适当, 一般1次量使用稀释液不能<20 mL。

化疗药物静脉输注过程中, 在静脉穿刺点近心端外敷1%丁卡因和皮下注射2%普鲁卡因可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从而防止渗漏[6]。联合应用多种化疗药物时, 合理安排输注顺序, 应先输注刺激性大的药物, 再输注刺激性较小的药物, 而且在两瓶化疗药物之间输注不含化疗药物的液体, 时间间隔不少于20 min[5]。需要输注的化疗药物若包括发疱性和非发疱性药物, 应先注入非发疱性药物, 如果均为发疱性药物, 应先注射稀释量最少的一种化疗药物[7]。使用发疱作用的药物 (如阿霉素、丝裂霉素等) , 勿选择靠近神经、韧带、关节部位的静脉, 且下肢静脉易于栓塞。

有研究表明, 化疗病人应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 (PICC) 留置管, 留置时间为9 d~273 d, 平均56 d, 可以解决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 排除了化疗药物及高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损害, 且操作简单, 减轻了护士工作量, 费用经济[8]。

根据临床经验报道新拔针法:先拔出针头, 再立即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 使针头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退出管腔, 减少针刃对血管造成的机械性切割损伤[9]。该拔针法可有效保护血管, 防止化疗药物的外渗。李传华等[10]对50例应用阿霉素化疗的恶性肿瘤病人进行分组研究, 分别给予静脉推注和静脉冲入法, 静脉冲入法速度为80 gtt/min。研究结果证明, 静脉冲入法给予阿霉素, 静脉炎和外渗发生率均低于静脉推注法给药。

有临床护理工作者自行设计和研究了静脉化疗局部反应观察表, 对80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入化疗药物的病人进行观察记录。结果显示, 应用该观察表可明显降低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11]。戴勤等[12]对987例病人静脉化疗过程中运用系统化管理, 从化疗过程输入评估, 过程质量监控到输出评估, 应用系统化管理, 降低了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 提高了护理质量,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黄伟英等[13]报道, 化疗后病人应进行持续的跟踪监测, 长春新碱渗漏后7 d才出现局部红、肿、疼痛, 丝裂霉素停药后99 d发生渗漏坏死。

2 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2.1冷敷

据报道, 冷敷可减轻蒽环类化疗药物、阿霉素等所致的皮肤损伤程度, 延缓细胞毒性药物的吸收, 冰敷时间通常在最初72 h内, 每天冰敷4次, 每次30 min, 同时要防止冻伤。但冷敷能加重皮肤毒性, 对植物碱类化疗药物, 如长春新碱、鬼臼类不宜使用[7]。

2.2热敷

热敷适用于植物碱类化疗药物的外渗, 局部热敷可加快外渗药物的吸收和消散, 减轻药物所致的皮肤损伤, 但热敷禁用于蒽环类化疗药物[7]。

2.3拮抗药物的应用

有资料显示, 化疗药物外渗早期采用静脉注入解毒剂可阻止化疗药物与组织细胞结合, 减少药物对组织的刺激损伤作用, 尤其是采用静脉注射加局部或穴位封闭效果更好, 通过对28例抗癌药物渗漏早期即刻停药后从原静脉通道输注5%碳酸氢钠、维生素C或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穴位封闭治疗观察, 28例均在治疗1次或2次后治愈[14]。张兰凤等[15]研究证明, 长春瑞滨药物外渗损伤应首选盐酸山莨菪碱作解毒剂。陈巧红等[16]报道, 渗漏药物应根据不同的化疗药物采用不同的解毒剂, 如氮芥类、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溢出可用等渗硫酸钠局部封闭, 维生素C 50 mL局部湿敷。长春新碱外渗可用透明质酸酶局部封闭, 2%~4%碳酸氢钠湿敷。蒽环类化疗药物外渗可应用碳酸氢钠5 mL+地塞米松5 mg, 或者利多卡因100 mg+地塞米松5 mg局部封闭, 局部间断冰敷24 h, 疗效显著[17]。

2.4一般药物的应用

毛文妹[18]对60例病人进行分组对比研究表明, 长春瑞滨静脉外渗在应用常规化疗药物外渗处理方法的基础上, 应用安尔碘皮肤消毒剂2 h涂擦局部皮肤1次, 每天6次~8次, 共3 d。结果表明, 安尔碘可以减少皮肤感染的机会, 增强局部皮肤抵抗力, 减少由于化疗外渗引起的局部皮肤红肿, 避免局部皮肤坏死, 明显减少病人痛苦, 提高了护理质量。有临床护理工作者对长春新碱外渗应用不同药物护理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表明长春新碱外渗的治疗中应首选云南白药加乙醇, 其次为海普林软膏[19]。山莨菪碱和利多卡因联合使用, 对化疗药物外渗所导致的组织损伤有较好的疗效[20]。祈淑英[21]报道, 应用地塞米松局部封闭配合内酯豆腐湿敷治疗化疗药物外渗效果显著。方法:地塞米松10 mg+利多卡因100 mg (5mL) 对化疗药物外渗部位局部扇形封闭后, 再用食用内酯豆腐厚1 cm外敷于药物渗漏皮肤表面, 湿敷大于外渗皮肤范围1 cm~2 cm, 然后用纱布加保鲜膜覆盖封闭包扎, 持续12 h~72 h, 毒性大的化疗药物湿敷时间相对较长, 冬季4 h更换1次, 夏季2 h更换1次, 前24 h采用冰内酯豆腐湿敷之后改为常温内酯豆腐湿敷, 24 h为1个疗程。

2.4中药的应用

杨秀云等[22]应用中药护脉膏治疗化疗药物渗漏性组织损伤疗效显著。方法:用丹参、赤芍、川芎、紫草等中药研制成纯中药制剂护脉膏, 用棉签均匀涂于化疗药物外渗处, 范围大于皮损范围2cm, 厚度3 mm, 每4 h更换1次, 每日3次或4次。换药时将液化物拭去, 重新涂药。张兰凤等[23]报道, 新型外用中药复方涂剂南风I号具有促进长春瑞滨外渗损伤修复作用, 且疗效显著。主要成分为紫草、丹参、金银花、大黄、蜂房炭、冰片等, 将部分中药水煎并浓缩至糊状, 部分中药碾成粉末, 两部分按一定比例混合并用蜂蜜调成糊状。若化疗药物外渗处皮肤破溃可用庆大霉素8×104 U+糜蛋白酶5 mg湿敷或中药擦药[24]。

3 小结

化疗药物外渗是恶性肿瘤病人化疗过程中较常见的并发症, 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医护人员应认识其危害性及严重性, 重视预防, 早发现, 早治疗, 避免静脉外渗引起的永久性组织损伤。

摘要:综述化疗药物静脉外渗致静脉损伤的预防措施以及化疗药物外渗的处理方法, 包括外敷、拮抗药物、一般药物和中药的应用研究现状。

3.静脉化疗药物外渗临床护理新进展 篇三

【关键词】静注;化疗药物;外渗;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98-01

化疗指采用化学物质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繁殖,从而实现治疗的方式。目前,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它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杀灭正常的免疫细胞和细胞,而且无法彻底根除肿瘤[1]。目前报道,化疗药物的给予途径包括口服片剂、肌肉注射、皮下注射、脊髓腔内注射,最常用的是静脉注射,它可以在数分钟内完成,也可滴注数小时,还可以多种药物同时应用,但是在给药过程中外渗发生率为0.1~6%[2],国外报道是5%,导致轻度红斑,局部疼痛、不适,皮肤溃疡,组织坏死等症状的出现,严重者可能要植皮,给医患人员造成困惑。因此,严格预防静注化疗药物的外渗,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本文选取接受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采取认真的预防外渗的措施及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肿瘤患者,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龄34~67岁,平均(43±6.2)岁。80例肿瘤患者包括19例肺癌,28例食管癌,11例胃癌,9例乳腺癌,8例直肠癌,5例肝癌。针对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1.2 预防措施

1.2.1 选用肿瘤专科护士:首先,护士需明白化疗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毒副反应;其次要具备专业护理能力,可以评估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同时要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和扎实的穿刺技术,避免对患者造成机械损伤,同时可以识别是否发生药物外渗。

1.2.2 普及化疗知识:化疗前,给予患者相应的知识讲解,包括化疗方案、化疗原理、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尽量避免给药过程中出现血液回流,药物外渗的发生。

1.2.3 正确选取给药静脉:首选中心静脉作为给药途径,建立静脉通道,避开关节处,给药部位稳定,静脉弹性要好,一般选手背和手腕等部位,同时要确认可良好回流。有些患者的静脉条件欠佳,可以说服患者采用深静脉置管的方法。

1.2.4 药物浓度要适宜:不同的药物给药时间不同,并且浓度要适宜,速度不能过快,一般为3~5min注入20mL的药液。对于联合化疗的患者,应先注射刺激性强、浓度高的药物,并且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注入下一种药物。

1.3 护理方法

1.3.1 化疗过程中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管情况,15min左右巡视一次,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仔细检查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肤是否出现红、肿及疼痛,呕吐及恶心的情况,提高警惕性,及时发现并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避免外渗发生。

1.3.2 化疗药物外渗的初期护理

化疗过程中若出现局部外渗的情况,首先应立即停止给药,但要保留注射针头在穿刺部位,用5mL的注射器连接穿刺针,进行回抽,尽量将刚深处的药液抽吸,进而减少药物对组织的损伤;其次进行局部封闭,医护人员要根据渗出药物的量选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和盐酸利多卡因做局部的皮下封闭。同时选用解毒剂,如8.4%的碳酸氢钠、阿霉索、长春新碱、10%的硫代硫酸钠等。对于多数药物渗出量较少、时间较短、损伤较小的患者,通过该护理均可缓解症状。

1.3.3 红肿、水疱的护理

对于经初期护理处理后出现红肿、水疱的患者,可采用冷敷和热敷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间断冷敷24h,每次20min,温度5℃左右,一方面可以促进局部血管的收缩减少对外渗药物的吸收,同时低温可灭活药物;(2)50%硫酸镁热敷24~48h,温度45℃左右;(3)联合25%的硫酸镁、50%的葡萄糖及VB12湿敷,同时抬高患肢48~72h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对外渗药物的吸收,减少局部组织肿胀。

1.3.4 溃疡和坏死的护理

对于形成溃疡的患者要及時涂湿润烧伤膏,缓解患者疼痛,促进新皮肤的再生,修复创面,若创面愈合效果欠佳,需采用生理盐水纱布和庆大霉素交替湿敷,15min更换一次,尽量使患者创面愈合。

1.3.5 特殊护理

经上述治疗,若患者创面愈合不佳,效果不明显时,可考虑采用早期外科手术治疗,加快创面的愈合,减少患者疼痛;若是创面较大的患者就需要采用植皮的方法,以便患者更好的恢复。

2 结果

80例静注化疗药物局部外渗的患者中的21例患者例早期红肿疼痛的患者,按上述的护理方法,症状均缓解,取得了满意的疗效;38例局部红肿和水疱的患者,经过冷敷热敷,疼痛也有所缓解,临床症状得以改善,损伤皮肤逐渐愈合;20例溃疡患者,经处理后创面完全愈合,仅有1例出现局部坏死,最终采用外科手术治疗。

3 讨论

近几年来,随着肿瘤患者的增加,静注化疗药物引起的外渗现象也屡屡出现,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严重者终身残疾。根据化疗药物对局部组织的损害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腐蚀性药物、刺激性药物和非刺激性药物[3,4]。首先,腐蚀性药物可以引起局部组织水疱、坏死、溃疡,细胞内的药液释放又可伤及周围组织、肌肉、皮肤,对于免疫力地下的患者易引发败血症和感染。这类药物主要包括:丝裂霉素、放线菌素、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阿霉素及柔红霉素等;刺激性药物可以引发患者疼痛,或是穿刺点的疼痛,或是沿静脉走向的疼痛,导致炎症反应和过敏反应的发生[5]。该类药物主要有:美法仑、威猛、紫杉醇、卡莫司丁等;非刺激性药物不会给组织造成不良反应。这类药物有:甲氨蝶呤、塞替派、环磷酰胺、卡铂等。因此在化疗过程中要针对不同患者严格选用适宜的药物。

化疗药物外渗后果严重,需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一方面要落实相应的预防措施,例如提高护士的责任心、掌握用药方法、熟练穿刺技术、做好患者工作、加强巡视等;另一方面要掌握药物外渗的处理办法,总结护理经验,严格按照护理规定对患者实施有效控制。综合预防和护理,可以减少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叶春珍.化疗药物外渗的防治及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2012,5(1A):108-109.

[2] 叶剑霞.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4B):56-57.

[3] 杨华.化疗药物输注的特殊要求与外渗的护理对策[J].甘肃医药,2012,31(5):391-393.

[4] 马小平,丁海燕.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及护理体会[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1,27(6):99-100.

4.化疗药物外渗处理 篇四

发表者:曾辉 8822人已访问

外敷

冷敷:冰袋24h 最长3天 药物湿敷:氢考

MgSO4 2-4%NaHCO3 中药湿敷:金黄散

六神丸+蜂蜜

长春瑞滨出现渗漏的处理

1在注药过程中,当病人感觉注射部位疼痛并加剧时,既使回血良好亦要停止注药,换用预先备好的生理盐水冲管后另行穿刺。一旦发现局部肿胀出现渗漏时,应立即停止输注并按以下程序处理。

①回吸,利用原针头接一无菌注射器进行多方向强力抽吸,尽可能将针头、皮管内及皮下水疱液吸出。②解毒剂局部环封,局部常规消毒后,用1ml无菌空针抽取解毒剂,做局部皮下环形封闭,即由疼痛或肿胀区域外缘向内做多点注射,常用的方法为地塞米松5mg+利多卡因100mg局部封闭,每日一次,连续三天。③外敷:宜局部冷敷,一般使用24小时,最长可用至三天。也可先冰敷6-24小时后再冷敷。必要时也可局部用50%硫酸镁湿敷,但严禁热敷。④渗漏24小时后,可适情使用超短波、红外线、紫外线照射仪等,可达到止痛、消炎、促进局部吸收等作用。经上述处理无效,渗漏部位由暗红色转为黑褐色,形成溃疡时,我科应用自己配制的脐血血浆加地卡因外涂溃疡局部,每日三次,并配合外科换药,直至痊愈,1-3个月内皆能完全恢复。对于渗入皮下范围大或合并感染者,要加用抗生素治疗。功能锻炼:渗漏发生后引起的疼痛往往使患者不敢活动患肢,时间一长,可引起关节强直,肌肉萎缩,应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合理的屈肘、握拳等动作。

以下是我们总结的长春瑞滨渗漏的可能原因和预防措施,仅供参考: 长春瑞滨化疗局部渗漏的可能原因 药物自身的因素,长春瑞滨属碱性药物,可使血管内二氧化碳蓄积,血管内压升高,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致使药物渗漏皮下。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老年人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肢血管阻力增加。操作因素,各种穿刺的损伤是导致血管外漏出的直接原因,如针尖刺破血管或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腔;针尖固定不牢等。患者因素,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尖滑脱等。长春瑞滨渗漏的预防 合理选择血管,计划使用、有效保护静脉

异长春花碱为发疱性、刺激性化疗药物,不宜选手足背小血管,因细小静脉壁薄耐受性差,易造成不可逆损害,同时还应避开肌腱、神经、关节等关键部位,防止渗漏后引起肌腱挛缩和神经功能障碍。我们选择注射部位的原则为:①首先动员患者行中心静脉插管或皮下埋置静脉泵给药。②一般采用前臂静脉给药,其次为手背、手腕、肘窝。③尽可能不采用下肢静脉注药,因下肢静脉易于栓塞,血流速度较慢,但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的患者例外。④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避免在患侧上肢进行化疗。⑤根据化疗方案计算静脉使用次数,建立系统的静脉使用计划,宜从远端向近端,交替使用大静脉,应使化疗造成的损伤有一定修复时间。⑥尽量保留两条静脉留作它用,常规采血和非化疗药物的注射选用小静脉,此点对长期化疗的病人尤其重要。提高专业技术,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操作技巧

要求护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穿刺水平及稳定的心理素质,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每次失败的穿刺,必会造成静脉不必要的损害。负责化疗输注的护士须经专业训练,掌握好化疗药物的特性,有高度的责任心,未取得护士执照者不能进行操作;对异长春花碱首次使用时,必须详细阅读说明书。为避免操作中机械性损伤,要熟练穿刺技术,力求一针见血,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避免反复穿刺,如穿刺失败,不能使用同一静脉的远端。穿刺成功后正确固定针头,避免滑脱和刺破血管壁。在注入异长春花碱前,要对使用血管进行正确判断,如血管部位、回血情况、静脉是否通畅等。注药结束拔针后准确按压针眼2-5min(有出血倾向增加按压时间)。正确掌握药物的给药方法、浓度、输入速度,合理使用药物。

首先要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的性能、颜色、使用特点、对血管的刺激程度、及最佳给药途径,严格按医嘱给药。正确给药方法:不能用有化疗药液的针头直接穿刺血管或拔针,应先注入生理盐水确认有回血,无渗漏后再注入化疗药,输注期间应密切观察回血情况,局部有无疼痛等,注入后用等渗液冲洗,使输液管中的残余药液全部注入。药物浓度不宜过高,给药速度不宜过快,20ml药液至少需3min以上,或者用每分钟5ml的速度注入,避免血管在短时间内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出现损害。4 加强患者配合

化疗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宣教,特别是初次应用该药时,当班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消除恐惧感。异长春花碱推注时,要减少患者活动,并告知患者如有异常感觉,如局部疼痛肿胀等,应及时报告注药护士。= 阿霉素

外渗处理: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氢化可的松50㎎或地塞米松5㎎。50~200mg氢化可的松琥珀酸纳,1%氢化可的松霜局部静注,外敷 减少炎症

8.4%碳酸氢钠5ml+地塞米松4mg 局部静注,渗漏部位多处皮下注射减少药物与DNA结合

渗漏24小时后,可考虑使用超短波,红外线,紫外线照射仪等,可达到止痛、消炎,促进局部吸收等作用。如渗漏部位由暗红色转为黑褐色,溃疡形成,说明局部已坏死,应将局部坏死组织广泛切除,进行外科换药或植皮。

其他: 柔红霉素

外渗处理:局部降温。使用循环冰水的冷垫、冰袋等,外渗后24-48小时内,每次15-20分钟。有报导,每6小时局部用99%二甲亚砜1-2ml有效。

丝裂霉素

外渗处理:通过非留置针或导管静脉注射4%硫代硫酸钠5ml或用25口径针在外渗区多次皮下注射。表阿霉素

外渗处理:冰敷至少60分钟,抬高患肢;皮肤表面涂二甲亚砜,每日三次,6天。

长春新碱

外渗处理:发生外渗后的24-48小时内每天至少4次热敷,每次15-20分钟。配备150单位/ml透明质酸酶溶液与1-3ml盐水混合液。通过保留的静脉通道,每外渗1ml注射1ml;已拔针则皮下注射。

奥沙利铂

外渗处理:可用地塞米松,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将配制好的药液沿外溢外缘的周围由外向内多点注射,封闭范围大于渗漏区。

外渗处理原则:

1.立即停止滴注,并尽可能回抽或经原通路滴注解毒剂(5%sb、vitC、和1%普鲁卡因)。2.抬高患肢,同时采用局部冷敷和冰敷,使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并可降低痛觉神经敏感性。3.局部封闭,对强刺激药物,如ADM、MMC、VDS、VP16等,可用1%-2%普鲁卡因2mL或DEX 5mg、NS2-4mL注射于外溢血管周围皮下组织,进行封闭。4.正确选择血管:

1)尽量选择较粗大的血管,血管直径越大流量越大,输入药物的浓度就相对较低,药物的刺激性也相应减少。

2)多部位轮流注射,避免同一部位血管长期受刺激而导致内膜损伤。

3)穿刺时尽量选择弹性良好、无炎症的静脉。避免选用手指、足背、腕、踝关节等皮下组织少的部位。5.加强巡视,一旦发现药液外渗及时处理。

6.引路注射及化疗后冲洗,化疗前应用生理盐水50mL-100mL冲洗,确保无外渗再用化疗药物,结束后用适量生理盐水冲洗。

7.调整化疗药物的浓度及PH值。掌握好药物的浓度,最大限度稀释以减少药物局部激惹; 调节好药液PH值不仅可有效地预防静脉渗漏性损伤,还可提高药物的疗效。8.对化疗病人要注意随诊,因有些药物可引起迟发性的损伤。

中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西药用DXM+6542+MgSO4

化疗药物外渗液要辩证施治。

不同严重程度,病期、不同表现都是不一样的。

初期或时间较长局部生机较差的时候用红花油或紫草油改善微循环。

现在是微循环有问题,大静脉回流应该没有问题,此时以加快动脉和微循环为主。等患者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的时候改用烧伤膏,金黄散。以组织修复为主的时候用生肌散,桃花散,九一丹都可以。以上皮修复为主的时候用青黛散或粘膜溃疡粉,指甲粉,珍珠散。

西药

初期以减少损伤为主,用DXM,还要改善微循环用6542, 罂粟碱 用硫酸镁或高渗盐水减轻组织水肿。

当坏死组织不易脱落的时候,用糜蛋白酶消化去腐,我自己也用过胰蛋白酶K就是实验室里面的那一种,也挺好,当坏死组织脱落以修复为主的时候,可以用贝复剂

================ 化疗药物外渗 5.1 发病机制

临床中使用化疗药物时有时回出现化疗药物的外渗,可能回给肿瘤患者造成严重的永久的伤害,出现化疗药物的的外渗,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的因素,可有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因素:如药物的PH值过高或过低、渗透压高、配置药物浓度过高等;

2、血管因素:经常采集血标本、或静脉注射均可使血管脆性增加,血管栓塞、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肿瘤压迫、上腔静脉压迫征等引起上游血管阻力增加,在这些情况下如果外周静脉化疗可能会出现外渗;

3、操作因素:穿刺技术的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后按压针眼不准确等;

4、其它因素:如淋巴水肿、输液量大、病人不合作而穿破血管、针头滑脱、病人血小板数量少、静脉注射部位弯曲等等。

5.2 临床表现:注射部位充血、疼痛、肿胀甚至溃破。

临床分三期:局部组织炎性反应期、静脉炎性反应期、组织坏死期.症状根据药物的损害程度和损害方式分三类临床表现:

5.2.1、发疱性: 严重,渗漏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如蒽环类(阿霉素、表阿霉素等)、抗生素类(柔红霉素、放线菌素D、丝裂霉素、光辉霉素等)、植物碱类(长春新碱、长春花碱、长春地辛、诺维苯等)、氮芥、胺苯丫啶、美登素等。

5.2.2、刺激性:中度,渗漏后可引起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如卡氮芥、氮烯咪胺、足叶乙甙、威猛、链脲霉素、丙脒腙等。

5.2.3、非发疱性:轻度损害,无明显发疱或刺激作用的药物。如环磷酰胺、塞替派、氨甲喋呤、博莱霉素、氟脲嘧啶、阿糖胞苷、顺铂、米托蒽醌、门冬酰胺酶等。5.3 急救措施:

5.3.1 立即停止点滴,吸出药物;抬高患肢,超过心脏水平面。5.3.2.局封:DXM 5mg+利多卡因 5ml,可减慢化疗药物吸收和镇痛; 5.3.3.局部冰袋冷敷局限受损区域48h,然后热敷 5.3.4.局部明显肿胀者可用硫酸镁湿敷以消除肿胀;

5.3.5 局部使用解毒剂:对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渗漏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 5.3.5.如已发生溃疡或水疱应进行外科处理; 5.3.6.待炎症急性期过后可理疗以促进恢复。

·外周静脉输注时,外渗处理程序:①如果病人诉输注部位疼痛,即使没有外渗的征象,也应立即停止输液。②根据需要原位保留针头。③用针筒尽量吸出局部外渗的残液。④通知医生,指导进一步处理。⑤使用相应的解毒剂。解毒剂经静滴给药时,量要适当,避免局部区域压力过大。皮下局部注射解毒剂时应先拔去针头。⑥抬高肢体或注射部位48小时,病人应注意休息。⑦必要时请外科会诊是否有外科指征。⑧避免外渗部位受压。⑨记录外渗液量、输注部位、药物浓度、病人症状及累及范围。

·中心静脉(CVC)输注时外渗的处理程序:①一旦病人感觉CVC部位有不适、疼痛、烧灼感、肿胀,胸部不适或输液速度发生变化,应立即停止输液。②如果是皮下埋泵,应评价针头的位置是否合适。③尽可能回抽渗出液。如果渗出是针头滑出埋泵所致,尽可能通过针头吸出渗出液,如果无法吸出,则拔除针头,从皮下抽吸残留液。④给予适当的解毒剂。通过埋泵输注解毒剂应避免液量过多引起局部压力过大,注射后及时封泵。⑤同上述⑥—⑨步骤。⑥必要时拍正侧位胸片,确定渗液的原因及影响范围,并请外科会诊。预防措施:1.先从远心端选择血管;2.多部位交替注射以利血管恢复;确认血管通畅后再加化疗药,化疗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减少血管刺激;如无特殊要求应调快注射速度。============ 化疗药物外渗的治疗与处理

(1)静脉输人化疗药物时,若患者主述局部麻木、有胀感及蚊虫叮咬感,即使有回血,也应立即拔针,并用1%利多卡因行皮下环行封闭。主要用利多卡因扩张血管,使渗出的化疗药物回渗人血管,同时具有止痛麻醉作用,减少化疗药物的疼痛刺激。

(2)在静脉给药过程中,如发现或可疑有外渗情况时,应立即停止给药,并抽吸出残留在针头、血管内药液,注入适宜的解毒剂,如无解毒剂,可及时用0.9%生理盐水在外渗部位作局部注射,以稀释药物或用0.25%~0.5%普鲁卡因作局部封闭,并局部用冷敷。拔针后,避免外渗部位受压。早期应抬高患肢,以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3)局部红肿疼痛者,可用50%硫酸镁湿敷。利用高渗硫酸镁溶液使化疗药物外渗出皮肤,从而减少化疗药物浓度高对周围组织的刺激与损害,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每次40分钟,每日5一6次。同时,24小时内冰袋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化疗药物吸收,同时也可缓解疼痛,抑制局部炎症。冷敷时间一般不超过15一20分钟,可采用间断冷敷的方法,早期切忌不可热敷。次日开始进行微波照射,每天2次,可促进残留药物的吸收。必要时可选用氢化可的松膏或如意金黄膏等外敷。等金黄膏干结时即更换,重新外敷包扎,并抬高患肢。

(4)外渗区域发生破溃、糜烂者,应保持创面清洁,常规换药,同时予以抗生素治疗。如效果不明显,可考虑外科治疗。如有严重的局部组织损伤或坏死,可考虑局部切除和整形外科治疗。(5)解毒剂的应用

①硫代硫酸钠可用做氮芥、丝裂霉素、更声霉素、环磷酞胺等的解毒剂。可使化疗药物迅速分解形成硫化物而解毒。用法:10%硫代硫酸钠4m1加1-3ml无菌盐注射用水混合成解毒剂,注射于外渗处,每外渗1ml注射1ml。

②透明质酸酶可用做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的解毒剂。可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用法:150单位透明质酸酶lml加1一3ml无菌盐水混合成解毒剂,注射于外渗处,每外渗lml注射lml。

③ 1.4%碳酸氢钠也可做为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的解毒剂,使其在碱性环境中迅速分解而解毒。

(6)发生药物外渗经上述处理后应对注射部位观察若干天,并做记录,包括发生的时间、部位、外渗的药物名称、药物剂量、浓度及处理外渗的方法、病人的主诉、局部体症等。(7)如局部苍白或紫红,应立即用0.25%酚妥拉明皮下浸润封闭并抬高患肢。

(8)如果局部起水疱,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吸出较大水疱内的渗出液,外敷雷夫奴尔纱条后包扎,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更换一次。一例盖诺外渗的处理

盖诺是一种植物类抗癌药,通用名为酒石酸长春瑞滨注射液简称NNB,是一种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和乳腺癌的化疗药。其发泡性能强烈、对细胞毒作用明显,当静脉注射时局部血管内药物浓度高,会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药物外渗,有时即使药物没有外渗,由于穿刺静脉较小或曾经破坏过,也有可能引起局 患者 男性、48岁,因肺癌术后1月余入院,遵照医嘱先给予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入。确定针头在血管里后静脉推注生理盐水40ml稀释盖诺40mg,注射部位为左手上臂内侧的一根浅静脉,缓慢推注10ml时患者主诉血管刺痛,观察皮肤未见异常,但病人的袖口较紧,护士松了一下患者的袖口抽回血,见回血后再推时,针头前方出现一0.6公分的的红肿,立即给予回抽后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mg后拔除针头。①用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ml、利多卡因5mg沿红肿周围向红肿处封闭。封闭时在一个皮下进针处可向前、左、右三个方向注射。②封闭后用冰袋外敷24小时。

③用冰袋冰敷的同时用我科自制的“三黄液”外涂。“三黄液”的主要成份为:黄柏3g、黄莲3g、地榆3g、白芍3g、红花5g、丹参5g、冰片1g浸入500ml 75%酒精内一个月后使用。24小时后观其外渗部位皮肤未见发黑,病人无烧灼感主诉。

嘱病人继续外涂“三黄液”并加用京万红外涂(京万红为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生产的用于治疗烧伤的软膏)。同时鼓励患者多活动手臂。

一)药液外渗:指药物漏出或渗入皮下组织。

具有腐蚀性作用的化疗药物外渗会引起组织坏死、腐烂。具有刺激性作用的化疗药物可引起外渗部位感染、疼痛。

1、腐蚀作用: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柔红霉素、去甲氧柔红霉素、丝裂霉素、盐酸氮芥、长春碱、长春新碱、长春地辛、长春瑞滨。

2、刺激作用:卡莫司丁、达卡巴嗪、VP-

16、脂质阿霉素、米托蒽醌、紫杉醇和鬼臼噻吩。有报导顺铂和氟尿嘧啶浓缩液大量外渗也有刺激作用。

3、处理:关于是否使用解毒药有争议。处理一般步骤: 1)停止化疗。

2)保留针头,患肢制动。

3)抽吸出残留在针头、输液管中的药物。4)拔掉针头。5)避免外渗部位受压。

6)特殊化疗药物外渗,按指导注射相应解毒药。7)使用特殊药物时发生外渗,给予热敷或冷敷处理。8)抬高上肢。

表一:腐蚀性药物与刺激性药物的解毒方法: 阿霉素 柔红霉素

去甲氧柔红霉素 无 局部降温循环冷水的冷垫、冰袋等,外渗24-48h内每天至少4次。每次15-20分。有研究显示: 每六小时局部用99%二甲亚砜1-2ml有效。长春新碱 花碱 地辛 瑞滨

VP-16 透明质酸酶 配备150单位/ml透明质酸酶与1-3ml盐水混合液。通过保留静脉通道,每外渗1ml注射1ml。已拔针则皮下注射 热敷

上一篇:那沉甸甸的爱1000字作文下一篇:白雪公主读后感精选作文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