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设施验收记录表

2024-07-30

安全设施验收记录表(共7篇)

1.安全设施验收记录表 篇一

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

汇 报 材 料

二OO九年十二月五日

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设施及条件竣工验收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2009年即将结束,我们迎来了安全设施验收组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在此,我代表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我矿进行技改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就矿井技改、安全专篇执行、联合试运转和安全设施预验收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技改概况

(一)矿井概况

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原郑州市三基煤矿和统成煤矿整合而成,开采二1煤层,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属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煤层属Ⅲ类不易自燃。矿井正常涌水量20m3/h,最大涌水量40m3/h,目前实际涌水量10m3/h。

该矿采用三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主井井筒直径3.2m,断面10.1㎡,井深197m,担任提煤任务;副井井筒直径4.6m, 断面16.6㎡,井深197m,担任升降物料和上下人,安装梯子间,兼做安全出口;风井为专用回风井,安装梯子间,兼做安全出

口。

(二)项目批复情况

2005年11月,我公司委托义马广宇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编制了技术改造初步设计。

2006年1月,我公司委托焦作市宏图矿业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2006年6月27日,郑州市煤炭管理局以“郑煤技审[2006]52号”文对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进行批复。

2006年9月29日,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郑州监察分局以“郑州安监[2006]234号”文对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批复。

2006年9月,委托煤炭工业局河南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对我公司基本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2006年10月8日,新密市煤炭管理局以“新密煤字[2006]319号文”对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工程开工许可进行批复。

2006年9月18日,新密市煤炭管理局以“新密煤字[2006]198号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批复。

2008年6月16日,新密市煤炭管理局以“新密煤字[2008]95

号”文批准我公司矿井开始联合试运转。

2008年5月20日河南煤炭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对我公司矿井建设项目进行了单项工程质量认证,评为合格工程。

(三)技改完成情况

依据以上批复,我矿于2006年11月,对矿井各系统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三同时”原则进行建设改造,通过公司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到2009年9月基本完成技改任务。根据初步设计,井巷工程总长度1370米,土建工程2029平方米,机电安装工程23 台件。

(四)主要设备测试情况

主井提升绞车性能测试于2008年1月15日由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出具了检验报告,综合鉴定合格;副井提升绞车性能测试于2009年7月21日由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出具了检验报告,综合鉴定合格;主要通风机性能测试于2008年1月15日由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出具了检验报告,综合鉴定合格;主排水泵性能测试于2009年7月22日由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出具了检验报告,综合鉴定合格;矿井通风系统测试与分析于2008年4月由河南理工大学高科技开发公司通风安全室进行了测试,并出具报告。2009年6月,国家安全生产郑州钢丝绳检测检验中心对我矿主井钢丝绳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2009年6月,国家安全生产郑州钢丝绳检测检验中心对我矿副井钢丝绳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为合格。

二、《安全专篇》执行情况

根据河南煤矿安全监察局郑州监察分局《关于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的批复》结合我矿实际,在技术改造施工过程中,我矿严格执行了安全设施“三同时”的有关规定,《安全专篇》所列内容全部完成,现将完成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如下:

(一)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法。主、副井进风,风井回风,安装有两台FBCDZ№15型轴流式通风机,一备一用。矿井实测进风量为1680m/min,负压702Pa,风量、负压满足生产的需要。矿井通风系统设施和构筑物完好齐全,通风系统稳定可靠,能保证矿井安全需要。

(二)粉尘防治系统

经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鉴定,我矿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为了在生产过程中加强煤尘防治,防止煤尘造成事故及引起职业病,矿井建立了完善的洒水防尘系统,地面有专供消防洒水的蓄水池,容积200m3。井下建立了完善的消防、降尘共用的供水管路

3系统。按照技改设计设置了隔爆水袋。

(三)防灭火系统

我矿所采二1煤层经国家安全生产洛阳矿山机械检测检验中心鉴定为Ⅲ类不易自燃煤层,故火灾防治以防治外因火灾为主,主要巷道支护均采用不燃性材料支护。采煤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方式,全负压抽出式通风。地面建设有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栓等地面消防洒水系统,井下建设有消防材料库和消防洒水系统。

(四)防治水系统

我矿正常涌水量20m3/h,最大涌水量40m3/h,目前实际涌水量10m3/h左右。矿井在井底车场建有排水阵地,泵房有2个安全出口,设有防水密闭门。中央泵房安装水泵3台,均为D46-30×8型离心泵,正常涌水期时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最大涌水期时两台工作,一台备用。

(五)提升系统

(1)主井提升机采用2JK—1.6型双滚筒单绳缠绕式提升绞车,装备一对0.75t罐笼提升,钢丝绳罐道。绞车各种保护齐全、灵敏可靠、运行正常。

(2)副井提升机选用2JK—2/1.0型单绳缠绕式双滚筒提升绞车1台,装备一对1.0吨非标罐笼,0.75T非标矿车,钢丝绳罐道,绞车

各种保护齐全、灵敏可靠、运行正常。

(六)运输系统

采煤工作面安装SGB—420/17刮板输送机,下顺槽运输平巷安装SGB—420/30刮板输送机,皮带运输巷安装STJ—650/22皮带输送机。

井下轨道采用15kg/m钢轨,水泥轨枕,普通道床,轨距600mm,轨道铺设符合设计要求,运输设备车辆完好合理。

(七)供电系统

1、供配电:矿井供电分别来自李湾变电站不同供电线路板,实现了双回路供电。

地面变电所10kV配电装置选用KGS2-10S开关柜7台,安装S9-315/10/0.4kV动力变压器二台,供地面副井绞车、主井绞车、地面生产系统、水处理、生活用水、照明等负荷用电。

2、井下供配电:根据负荷统计,选用2台S9-500/0.69KV变压器2趟MYJV42-100、3×150mm2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粗钢丝铠装护套电力电缆,沿主井井筒敷设至井底中央变电所。

井下变电所采用双回路供电,660V低压配电装置采用KBZ型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八)压风系统

地面安装2台LGF-7/0.7型空压机,排气量7m3/min,工作压力0.7MPa,配75kW电动机。压风主干管路(地面、主井筒和井下主要巷道)采用D89×4㎜无缝钢管,其它管路采用D57×3.5㎜无缝钢管。各用风点均设置控制阀门,为各作业点压风提供了可靠保证。

(九)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装备KJ95N型安全监控系统,该系统装设有甲烷断电仪和甲烷风电闭锁装置,具有故障闭锁功能,对CH4、CO、风速、温度、风门开关、设备开停、风电、瓦斯电闭锁以及生产现场的电视影像等参数进行监测监控。系统具有防雷电保护、断电和馈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功能。

采掘工作面安装有甲烷传感器、瓦斯电和风电闭锁装置。甲烷传感器的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168条规定,主要风门设有风门开关传感器。

(十)通讯系统

矿井在调度室安装一部程控调度交换机,容量60门,地面各岗位和各科室、区队共计安装23门电话,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安装19门电话,其中生产一线各科室及主要岗位可直拨外线,并且有监听、强插功能,通讯系统畅通。符合《安全专篇》和《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十一)安全检测系统

矿井安全检测系统目前投入使用的安全仪器、仪表有自救器180台、光学瓦斯鉴定器8台、便携式瓦斯检测仪30台、风表1组、以及温度计等,粉尘测试仪、单体柱压力测试仪、空盒气压表等安全仪器仪表,能满足矿井安全生产需要。安全检测系统和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设备、装置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该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状况正常、安全、可靠。

(十二)其它系统

压风、供水、通讯三条“生命线”完善可靠,采、掘工作面除编制有作业规程外,矿井对井下各工种均制定有详细的操作规程。回采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配л型钢梁支护。职工安全教育和培训已纳入矿井管理的主要环节,全员入井教育、技术教育、法制教育走向正规化,建立了个人培训档案,领导和特种作业人员做到持证上岗。每年都与新密市救护队签订有救护协议,重大安全事故由新密市救护队救援。

三、联合试运转情况

根据上级部门有关文件要求,我矿制订了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和各种安全技术保障措施,并经过会审、审批。矿上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对矿井联合试运转方案和保障措施进行贯彻学习,确保了联合试运转

期间的安全。

联合试运转前,我矿成立了领导小组,并对小组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为确保联合试运转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矿井自2008年10月5日起,转入联合试运转阶段。经过矿井联合试运转,矿井通风系统、粉尘防治系统、防灭火系统、防治水系统、提升系统、运输系统、供电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安全检测系统和其它系统均运行正常,各种主要设备性能可靠,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要求。

四、安全设施预验收情况

2008年10月5日,新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我矿安全设施进行了预验收。在验收过程中,我矿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设施预验收领导小组”,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对验收提出的问题,严格按照“五定”原则落实整改,所有问题均全部整改到位。

五、质量认证和安全评价情况

河南省煤炭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对我矿技改单项工程质量进行了审核,于2008年7月24日以“豫煤质检[2008]29号”文认定为合格工程。

我矿委托山东中济安全评价有限公司对项目工程进行了安全验

收评价,评价结论为: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已符合煤矿安全验收条件。

以上是我矿技改及安全设施的完成情况,在此次技术改造过程中,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之处。但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认清形势,摆正安全与生产的关系,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的投入。同时,我们也衷心希望各位领导、专家对我矿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恳请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我们将虚心接受,认真整改。

谢谢大家!

新密市兴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二○○九年十二月五日

2.安全设施验收记录表 篇二

在实际验收监测过程中, 我们发现, 因为环保设施和建设项目运行不正常、样品采集不当所带来的系统误差, 要远大于验收监测过程中产生的室内外分析误差。试想, 一套污染防治设施, 在验收过程中如果生产负荷达不到70%, 样品在采集过程中监测频率、监测时间设置不当, 那么, 监测所取得的实验数据即使“达标”, 其代表性也无从谈起, 它也不能真实地反映设施的防污治污能力。这种极大的系统误差, 如果不认真重视, 就会误导验收结论, 将来在设施正常投入运行后, 必将后患无穷, 损失惨重。

如何消除因设施运行和样品采集所代来的系统误差,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转变质控观念, 认真进行验收前的现场检查和资料收集工作。

过去, 我们的质控人员往往只注意控制验收过程中实验室内外的分析误差, 平行样、加标样、密码样做了不少, 但质控效果很不明显, 监测结果出口比进口高, 上下浮动范围极大等颠三倒四的现象时有发生, 最终不得不重测或补测, 造成人力和物力的极大浪费。产生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 就是质控人员的质控观念仍停留在“重室内、轻室外, 重分析轻采样”的阶段。质控人员在验收前, 很少去验收设施现场检查、调研, 没有前期的检查和调研, 在审核验收监测方案时, 质控人员也就提不出有针对性的质控措施和质控要求, 仅仅能简单的对室内外分析过程提一些要求, 验收监测的质量往往不能真正得到保证。

要改变这种现象, 首先质控人员就必须转变质控观念。要积极深入验收现现场, 从实际出发, 掌握第一手资料, 认真按环保设施验收监测技术规范的要求检查各项验收条件, 提出复合实际的、科学的质控措施和要求, 对不具备验收条件的工程, 应坚决要求厂方整改, 只有满足所有验收条件后, 才能正式启动验收程序。

2 加强验收监测方案审查, 科学设置验收监测点位和频次。

验收监测方案一般由监测科室编制, 质控人员审查。以往, 质控人员在审查监测方案时, 由于缺乏现场检查依据和资料, 往往仅注意审查室内外分析质控措施是否落实, 并没对监测点位、监测频次、设施工艺、运行负荷等情况给予充分重视。这样在验收监测过程中, 就容易产生许多不符合验收规范的做法, 直接影响验收监测工作的质量。为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失误, 质控人员应在充分深入现场的基础上, 结合验收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 现场与室内质控措施并重, 注重监测点位和频次设置的合理性、代表性, 使验收监测工作的质控措施更有针对性, 保证验收监测结果科学准确, 为管理部门提供真实有代表性的验收依据。

3 加强验收期间工况负荷监测, 重视“进口”浓度, 科学解释“达标”概念。

验收监测期间, 工程或设备运行情况的数据或参数非常重要, 只有加强对项目工况负荷参数的监测, 才能准确掌握建设项目的实际运行负荷。只有在实际运行负荷达到70%以上的条件下, 验收监测的数据才能做为环保设施验收的依据, 否则在不正常生产负荷下取得的验收监测数据将毫无作用。以前,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单位为达标验收, 人为地降低生产负荷, 减少排污总量, 从而靠欺骗手段达到通过验收的目的。这样通过验收的设施, 在今后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 根本达不到预期的环保目的, 最终给企业和环境都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作为质控人员, 我们必须把好“生产负荷”关, 只有让建设项目在正常的生产负荷下通过验收, 才保证环保设施验收的质量, 才能杜绝虚假工程, 才能真正发挥质控工作的保障作用。

另外, 作为质控人员, 要改变过去只注重“出口”浓度, 不注重“进口”浓度的观念, 不能认为出口达标了, 就满足了验收条件, 偏面地减少进口的监测频次, 削弱进口监测数据的代表性。作为质控人员, 要科学地理解“达标”概念, 不仅出口浓度要达标, 进口浓度负荷也要达标, 设施处理效率也要达标。只有这几项指标都稳定的达标了, 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才能说真正地达到了环保设施的验收标准, 质控人员才算正尽到了质控责任。

4 深入验收现场, 严把现场质控关。

质控人员要想保证环保设施验收的监测质量, 深入验收现场, 实地监督是最有效的途径。质控人员在验收现场可根据工况条件, 决定是否停止现场采样和测试;质控人员在现场可以监督验收监测方案的执行情况, 落实各项质控措施, 检查采样和测试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更重要的是, 质控人员在现场可根据验收工作中出现的特殊情况, 及时采取各种应急质保措施, 在特殊情况下, 及时保证监测工作的质量, 这是提高验收工作效率, 保证验收质量的一个可靠方法。

因此, 改变现有验收监测的质控程序, 增大质控人员的现场监督时间和频次, 是今后环境保护设施验收工作中应着重加强的环节, 应在设施环保验收规范中明确规定, 必须有质控人员现场监督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测试工作, 否则验收监测结果无效。

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 是我们在实标验收工作中摸索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 保证监测质量的措施很多, 特别是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一般都比较复杂, 所以, 也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结合实际, 在严格保证验收质量的原则下, 实施各种不同的质控办法。使验收监测结果, 真正反映环保设施的防污治污能力, 为设施验收后的正常运转提供有效依据。

摘要: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是对建设项目环保设施防污、治污“能力”的一项全面监测和评价, 是环境监督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环保设施验收监测的质量控制, 要破除“达标”观念, 质控人员要深入验收现场, 注重设施工况和“进口”浓度, 严把现场质控关, 消除验收监测中的弄虚做加现象, 科学地设置监测点位和监测频次, 通过质量监控, 使验收监测结果, 真正反映环保设施的防污治污“能力”。

关键词:环保设施,验收,质量控制,现场,监督,能力

参考文献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发 (2000) 38号文《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3.安全设施验收记录表 篇三

关键词:高层消防 验收 常见问题

近些年,城市建设速度加快,高层建筑发展迅速。由于高层建筑火灾荷载大、扑救难度高,加之人员疏散较为困难,一旦发生较大火灾,极易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所以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凸显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公安消防机构等各个单位的相互协调与配合,将有效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建筑消防安全发挥重要作用。笔者结合建设工程消防验收实践,对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探析。

1、片面理解高层建筑登高面有关规范条文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第4.1.7条规定:高层建筑的底边至少有一个长边或周边长度的1/4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不应布置高度大于5m、进深大于4m的裙房,且在此范围内必须设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出口。根据此条规定,部分设计师片面的追求条文规定,即仅单纯地在高层民用建筑周边设置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面作为消防登高面,而没有从实战角度出发,处理好建筑立面形式与消防登高面之间、消防登高作业场地与周围环境及道路之间的关系。因此造成消防登高车无法抵達消防登高作业场地、消防登高车无法在消防登高作业场地进行作业、消防登高面无法保证消防登高车进行灭火救援等尴尬局面的大量出现。笔者认为设计者应同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为便于消防登高车紧急施救,在登高面范围内应设置伸出建筑外的露台、阳台等,且在阳台或窗户外侧严禁设置钢制防盗护栏;②在消防登高面范围内建筑立面严禁设置大面积玻璃幕墙;③应按《高规》第4.3.1条规定设置消防车道,且消防车道下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消防车辆的压力;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④消防车道与高层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登高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

2、塔式住宅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

在高层住宅建筑的设计中,建设单位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公摊面积,使户内建筑面积最大化,往往缩小了公共使用面积,尤其是两部剪刀楼梯之间分别设置前室、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分别设置前室的问题尤为突出。《高规》第6.1.2.3条规定:剪刀楼梯应分别设置前室。塔式住宅确有困难时可设置一个前室,但两座楼梯应分别设加压送风系统。而在条文解释中又说明,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的前室,两个楼梯口均开在了一个合用前室之内,这种设计不利于疏散,不能采用,更不能推广。在消防验收中往往出现“三室合一”的情况,即两部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一个前室。规范条文中未出现剪刀楼梯与消防电梯合用前室的规定,而且条文中也明确在确有困难的情况下,塔式住宅两部剪刀楼梯可以合用一个前室。这就给图纸审核、验收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对于此类问题的出现,如果再增加一个前室的话,就涉及了建筑结构的问题,尤其是验收时已经成型的建筑再对其进行结构和户型的改变,从实际的工作中来看,可能性不大。根据工程现场情况,本着投资小、易整改,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造:前室中两部剪刀楼梯的中间利用乙级防火门进行分隔,这样使一个前室变为两个,消防电梯只与一部剪刀楼梯共用前室。封闭靠近住户一侧的剪刀楼梯的出口,使其开向住宅户门共同使用的短过道内,使过道具有扩大前室的功能,并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①所有的住户和过道、楼梯间、电梯井,相邻的墙都是有足够厚度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防火墙的作用;②各住户之间的分户墙,有足够高的耐火极限;③住户开向走道的户门,都采用防火门,防火门都设有闭门器。

3、十二层至十八层单元式住宅消防电梯前室问题

《高规》第6.3.1.3条规定: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应设消防电梯;《高规》第6.3.3.2条规定: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根据以上两条的规定,十二层至十八层单元式住宅消防电梯应设前室。在实际的工程设计、建设中,大多数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未单独设计前室而只设计了封闭楼梯间,其依据的条文是《高规》第6.2.3.2条: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为保证消防电梯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能够正常的使用,住户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安全,对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消防电梯前室做了如下考虑:①将直接开向前室的户门及管道井门全部设为防火门。②保证消防电梯前室的自然排烟或增设正压送风系统。

4、消防工程施工问题

由于当前建筑施工整体水平不高,致使消防工程随之出现一定的问题。如:有些施工队伍低价中标,为了赚取利润,暗地更改图纸,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影响建筑耐火性能。一些消火栓、消防水带、消防水喉、防火门、防火卷帘,以劣质次品充当合格品。有些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他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人员为临时雇用的队伍,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甚至层层低价转包,给工程带来重大火灾隐患。

5、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防火重点在于设计初期的精细考虑,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的一丝不苟,才能保证建筑整体防火性能的稳定,为后期防火监督的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持社会的稳定。

参考文献:

[1]沈希光.高层商住楼消防设计分析[J].山西建筑,2007,33(26):214~215.

[2]GB50045-1995(2005年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

4.矿井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竣工验收 篇四

汇 报 材 料

二0一五年十一月十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及专家,你们好:

首先对各位领导莅临我矿验收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现就我矿技改项目建设及竣工情况做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批评指正。

一、矿井基本情况

福泉市高石乡幸福煤矿隶属于贵州恒睿矿业有限公司,位于福泉市高石乡幸福村,距福泉市约27km,设计能力9万t/a。福泉市高石乡幸福煤矿属于整合矿井,由原幸福煤矿、平艾坝煤矿和平艾中心煤矿三家煤矿于2007年以原幸福煤矿为主体整合而成,为私营合伙企业。《采矿许可证》有效期为2011年11月至2017年9月,目前仍处于技改建设阶段。

矿区面积2.0485km2,开采深度+1300m至+800m。可采煤层编号为D,平均厚度1.16m,煤层平均倾角16°,保有资源量217.8万吨,工业资源储量205万吨,设计资源储量164万吨,设计可采储量126.14万吨。矿区位于黔南煤田内,属福泉向斜,地层呈北东~南西走向,倾向东西,为单斜构造。

井田范围内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P3w1),煤层层位较稳定,结构较简单,属较稳定型煤层。

二、矿井建设及设计变更情况

福泉市高石乡幸福煤矿于2008年9月备案开工建设,因原《开采方案设计》与井下的实际情况不符(首采区设计在采空区内),2010年9月我矿又委托原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方案,于2011年4月21日取得批复(黔 能源煤炭[2011]297号),《安全专篇(变更)》于2011年7月11取得批复(黔煤安监林字[2011]109号)。后因工作面实际位置与设计不符,于2014年10月再次委托原单位编制了《工作面变更说明》,2015年5月27日完善所有建设工程,取得黔南州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联合试运转批复文件,2015年10月22日取得黔南州煤炭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二级质量标准化的批复。

本矿于2010年10月开工建设,矿井设计井巷工程量3417m,总投资2481.28万元,实际完成矿井井巷工程量3212m,实际完成总投资金额2968.26万元。完成了提升、运输、通风、排水、防尘、供电、通讯、双回路和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以及地面设施的建设。矿井技改项目已按《开采方案》和《安全专篇》的设计建设完成,目前矿井正在联合试运转。

二、矿井施工建设完成情况

幸福煤矿自2008年9月开工以来,经过45个多月的施工建设,我矿已完善了各生产系统和地面建设。至目前,已完成了矿井单项工程质量认证报告、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矿井地质报告、主要设备检验检测报告、安全预评价报告、环境评价报告、地灾评估报告、水资源论证报告、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水害物探报告、煤层鉴定报告、水文地质条件补勘报告以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等,经过近六个月的联合试运转,各系统运转正常,矿井安全设施和安全条件能够满足9万吨/年的生产能力。

三、矿井开采技术条件

我矿可采煤层一层(即D煤层),煤层倾角16-20°,平均煤层厚度1.16m。矿井历年瓦斯等级鉴定为瓦斯矿井,煤尘有爆炸性,煤层属于Ⅱ类 自燃倾向性。矿井目前的实际涌水量为:120m3/d,雨季最大涌水量为360m3/d。矿井文地质条件属中等类型。

煤层无突出危险性,无冲击地压危害。

四、矿井主要生产安全系统运行情况

(一)、矿井开拓开采系统

矿井技改设计为单水平下山分区开拓,区段下行式开采,走向长壁式回采,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斜井、采区运输下山绞车串车提升,采区、井底二级排水。

1、主井:利用原幸福煤矿主井,为斜井开拓,井口标高为+1276m,井底标高为+1133m水平,斜长320m;

2、风井:利用原平艾中心煤矿主井,井口标高为+1272m,井底标高为+1205m水平,斜长160m。

3、首采工作面布置:在+1133m标高水平沿煤层顶板走向布置运输大巷600m,沿煤层顶板倾向布置首采区运输下山、回风下山各560m,采区下部车场布置在+970m标高;采区水仓、水泵房均已建设完成,已安装排水设备。采区目前建设完成,布置有D101首采工作面,首采面D101回风顺槽布置在+1028m标高、运输顺槽布置在+1008m标高。接替采面为D102运输顺槽、回风顺槽两个掘进工作面。

采煤工艺为炮采,配备刮板运输机运输,使用DW10—300/100单体液压支柱配合HDJA-1000型金属铰接顶梁,“

三、四排”管理顶板。

4、辅助工程:井底车场、井底水仓、水泵房及配电硐室、首采区的绞车硐室、避险硐室、材料硐室均已建设完成。

2、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选用FBCDZ№5.0/2×55型防爆抽出轴流式通风机二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2×55KW,380V,风量:26.5~56.6m³/s,风压范围1732~654Pa。风 井口防爆门、引风道、安全出口等设施齐全。

新鲜风流由主斜井进风,乏风通过回风斜井排出。D101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采面配风风量420m³/min。

地面主扇风机于2014年12月25日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合格。

D1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和D102回风巷均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配风风量为配风量均为209m³/min以上。选用FBDYNO5.0/2×7.5型对旋轴流式局部通风机,功率:2×7.5kW,风量:180~300m3/min,风压:3200~700pa,风筒采用直径600mm抗静电阻燃风筒。

掘进头采用”双风机、双电源”,并实现运行风机和备用风机自动切换,供电实行“三专二闭锁”,井下巷道中设置有用于调节、控制风量的风门和调节风门。

3、压风及压风自救系统

采用在工业场建空压机房集中向井下供风。地面空压机房选用BSG-150AD型排气量为每台20m3/min,额定排气压力为0.8Mpa,配套变频调速电机,电压380V,功率110kW,风冷式螺杆空气压缩机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压风主管路选用:井下压气总管选择φ108×4无缝钢管,凿岩机支管选择φ57×3.5无缝钢管或相应管径的软管,混凝土喷射机支管选择φ89×4.5无缝钢管或相应直径的软管;压风自救系统管路已接到采掘工作面,总管路每50米设有支管阀门。

压风自救设施:利用压风系统,在井下D102运输巷、D102回风巷、D101采面上出口回风石门、避难硐室,共设置了4个压风自救站,每个站可供6~8人使用,可供32人使用。实际安装压风自救站和自救袋远大于 设计,满足井下避险人员使用需要。

2台空气压缩机于2014年12月25日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合格。

4、防尘及防灭火系统

生产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池设在主斜井正北方向的山坡上,标高为+1305m,水池容量分别为250m3、150 m3,两个水池互为备用。在工业场地设井下水处理站,规模为100m3/h,即约2400m3/d,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采用80D12×7取水泵、DN80焊接钢管将处理后的矿井水引入场地生产水池,并敷设生产用水给水管网,采用静压对场地及井下各生产用水点供水。地面生产、生活及消防为同一供水系统;井下生产及消防为同一供水系统。D101采面和D102掘进工作面洒水降尘设施齐全;井下各运输转载点喷雾洒水装置齐全;避难及消防材料硐室供水管路齐全供水可靠。

井下消防库、机电硐室等地点配备干粉、CO2、泡沫灭火器共69个。井下各避难硐室和压风自救点已安设了供水施救管路闸门。建立了防隔爆系统,井下共设置4组隔爆水槽棚,其中:辅助隔爆水棚容量为1680L;主隔爆水棚容量2640L,其井下安装的管路及主、辅隔爆水棚符合要求。

作业点施工采用湿式凿岩、使用水炮泥、净化风流和个体防护等综合防尘措施,采掘工作面巷道均安设粉尘传感器进行粉尘连续监测,并使用CCGZ-1000型直读式测尘仪按规定对全矿井各主要地点进行测尘。本矿井按设计安装了煤科院研制生产的JSG-8型井下束管火灾监测系统,实施对矿井煤层自燃和火灾情况的监测。并使用阻化剂和消防设施预防和控制矿井火灾的发生。

在井下设置消防器材库,主要硐室配备消防灭火器材。

6、井上下防尘及排水系统

(1)井上下防尘:生产消防水池和生活水池设在主斜井正北方向的山坡上,标高为+1305m,水池容量分别为250m3、150 m3,两个水池互为备用。在工业场地设井下水处理站,规模为100m3/h,即约2400m3/d,采用混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采用80D12×7取水泵、DN80焊接钢管将处理后的矿井水引入场地生产水池,并敷设生产用水给水管网,采用静压对场地及井下各生产用水点供水。地面生产、生活及消防为同一供水系统;井下生产及消防为同一供水系统。D101采面和D102掘进工作面洒水降尘设施齐全;井下各运输转载点喷雾洒水装置齐全;避难及消防材料硐室供水管路齐全供水可靠。

(2)排水系统:初期在+1133标高设井底水泵及水仓;在+970标高设采区水泵房及水仓,采用二级排水;井底水泵房选用选择D155-30×6型矿用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其流量为155m3/h,扬程为180m;电机型号为YBZ—315W—4防爆型,功率132KW,三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作为主排水用,用1台水泵排除矿井正常涌水量,用2台水泵可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

排水管路选择吸水管选择φ159×4.5无缝钢管(内径150mm),主排水管设两趟,即工作水管和备用水管,沿主斜井敷设。正常涌水时期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工作水管的能力在20h内能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时期两趟同时工作,全部水管的能力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

在+970m标高设置采区水泵房,选用D155-30×7型矿用多级分段式离心泵,其流量为155m3/h,扬程为210m;电机型号为YB3—315L1-4防爆型,功率160KW,水泵选择三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用1台水泵排除矿井正常涌水量,用2台水泵可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

排水管路选择φ159×4.5无缝钢管(内径150mm),主排水管设两趟,即工作水管和备用水管,沿运输下山敷设。正常涌水时期一趟工作,一趟备用,工作水管的能力在20h内能排出矿井24h正常涌水量。最大涌水时期两趟同时工作,全部水管的能力能在20h内排出矿井24h最大涌水量。

井底水仓总长度150m,主水仓长90m,副水仓长60m,水仓巷道净断面积6.6m2,主水仓容量为:594m3、副水仓容量为:396m3,为锚喷支护,井底水泵房净断面积9.6m2为砌碹支护,长度26m。

采区井底水仓总长度120m,主水仓长70m,副水仓长50m,水仓巷道净断面积6.15m2,主水仓容量为:430m3、副水仓容量为:308m3,为锚喷支护,井底水泵房净断面积8.9m2为砌碹支护,长度26m。

井底水泵房3台D155—30×6的多级离心式水泵、采区水泵房3台D155—30×7的多级离心式水泵,于2014年12月25日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合格。

井下采掘探放水配备ZDY-650型探水钻2台,1台工作1台备用,其主要技术参数:钻孔深度150m,钻杆直径Ø89/50(mm),功率7.5kW。另恒睿公司配备了一套物探设备,进行水患可疑区域预测指导,满足矿井探放水需要。

7、矿井供电系统

矿井设计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电,I回:来自福泉市牛场镇牛黄变电站10KV线路,距幸福煤矿直线距离约8km,导线电压10kV,导线型号LGJ-70;II回:来自福泉市牛场镇牛独变电站10KV线路,距幸福煤矿直线距 离约8km,导线电压10kV,导线型号LGJ-70。形成双回路电源供电。

地面设置10KV变电所,选用XGN2型10KV高压配电置组合成:10KV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两回电源分别接入两段10KV母线上,构成双电源供电方式。10KV共配出10回线路,其中两回供地面KS9-400/10/0.4KV型变压器,10KV共配出13回线路,其中两回供地面KS9-800/10/0.69KV型变压器。

①地面供配电

地面变电站内设PCL1型低压配电装置组合成380/220V,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两台KS9—400/10/0.4变压器380/220V电源分别接入两段母线上,供电范围是地面所有用电设备。其中包括主要通风机、空压机、主斜井绞车均由两回路供电,保证一类负荷到达供电的可靠性和连续性。

②井下供配电

井下供电由地面变电站由主斜井敷设两趟YY10.5—30—1(13×30KVAP)型高压电缆到中央变电所,变电所安装4台变压器,其中2台KS9—800/10/0.69型变压器专供局扇用电;2台KS9—50/10/0.69型变压器向井下其它负荷供电,全线长1500m。

各电器设备均设有漏电、过流、接地、欠压、缺相保护装置。掘进供电实现“三专两闭锁”,电器开关设备实现上架挂牌管理,电缆吊挂符合规定要求。

8、提升运输系统

主斜井选用JTP1.6×1.2-24型单滚筒提升绞车,最大绳速Vp=2.5m/s,钢丝绳最大静张力Fmax=45KN;配套电机配套电机型号YVF315L2—8;功率110KW、电压380V;容绳量800m;选用6×19S+FC类型钢丝绳,钢丝绳直 径d=20mm。

运输下山选用一台JTPB1.6×1.5-24型型单滚筒提升绞车,最大绳速Vp=2.5m/s,钢丝绳最大静张力Fmax=45KN;配套电机型号YBK2—355S—8:功率132KW、电压660V;容绳量800m;选用6×19S+FC类型钢丝绳,钢丝绳直径d=22mm。

主斜井JTP1.6×1.2-24型单滚筒提升绞车、运输下山JTPB1.6×1.5-24型型单滚筒提升绞车,于2014年12月25日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检测合格。

主斜井按设计铺设了30kg/m轨道,运输下山按设计铺设了24kg/m轨道,其它巷道亦按设计铺设24kg/m钢轨,能满足运输的需要。

主斜井运送人员采用KTL115型,运送长度320m,在回风下山安装RJY22—17/430型固定式架空乘人装置,长度450m。

9、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监控设备 1)地面中心站

型号:KJ90NA一体化监控主机2台(1台备用)。2)分站

设置KJ90-F16大型分站及KJ90-F8中型分站。3)传输

传输接口设备为KJJ46数据通信装置,通讯方式为DPSK/RS485。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电缆必须选用经检验合格的并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本系统选用阻燃型的矿用信号电缆,中心站至地面及井下各分站之间采用MHYV-1×4×1.0型信号电缆;分站至模拟量传感器之间采用MHYV-1×4×7/0.52型信号电缆;分站至开关量传 感器之间采用MHYV-1×2×7/0.28型信号电缆;控制电缆采用MHYV-1×2×7/0.28型信号电缆。电缆每隔100m作一黄色标志,标志电缆长度为100mm,电缆的敷设、连接方式按相关规程规范的规定执行。

信号电缆之间采用防爆三通接线盒(CZ-3)和防爆二通接线盒(CZ-2)连接。

4)传感器设置

1、井下在风井、主要回风巷、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及回风流、机电硐室等巷道内设置瓦斯传感器。

2、在主斜井、回风斜井、工作面回风巷等巷道测风站设置风速传感器。

3、在通风机的进风口处安装负压传感器。

4、在井下各机电设备设置处安装机电设备开停传感器。

5、在井下各风门上安装风门开闭传感器,用以监测各风门的开、关状态。

6、安装在回风斜井和工作面回风流中安装CO传感器。

7、在机电硐室、回风斜井和工作面回风流中安装温度传感器。(2)、人员定位系统

选择KJ251A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用于井下人员的无线定位、跟踪和考勤。KJ251A系统主要由地面中心站监控主机和软件、KJ251-J通讯适配器、MHY32通讯电缆、KDW251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电源箱、KJ251-F井下监控基站、KJ251-S无线数据收发机及防雷栅等单元构成。电缆型号:MHY321×4×1.38。

监测系统应有单独接地,不允许与其它系统共地。地面中心站设备的外壳和通讯电缆的屏蔽层应接到安全保护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井下安装KJ251-F型多功能分站2台,在各人员进出地点安装KJ251-F型读卡器7台,分别设置在配备KCE116D识别卡130张,对井下各区域人员的动态、考勤等情况进行监控管理,矿井实际安装与设计相符,只是识别 卡偏少,经矿井联合试运转检测,能满足矿井目前生产安全需要,今后根据安全生产需要必须及时增加职工识别卡。

10、通讯系统

外部联系采用手机或电信宽带联系。矿内选用一台TC-424B(24门)型数字程控调度交换机,矿井井底车场、水泵房、绞车硐室、工作面等均安有电话可通矿部各个科室,形成井上、下通信系统。

11、矿山救护

我矿成立了由12位持证人员组成的矿山辅助救护队,并设有办公地点,配备了相应的设备器材。另外还与贵州省荔波矿山应急救援中队签订了救援服务协议。

12、职业危害防治

我矿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坚持“以人为本”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总体要求进行安全生产经营工作。编制了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方案和措施。按时对职工进行体检、缴纳保险金、签订劳动合同并存档备查,按时发放劳保用品,并对职工进行健康监护管理。

13、地面建设情况

地面设施有综合办公大楼、调度室、充电房、设备检修车间、职工宿舍、食堂、炸药库、小型材料仓库、绞车房、备用电源房、职工更衣室、浴室、锅炉房、洗手间、机修车间、大型材料库、配电房、主风机、污水处理工程等约3800 m²。

五、“六大系统”建设完成情况

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及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我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现已按设计要求建设完成。其中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具备防火、防爆、密闭隔绝、氧气供给、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等6项基本功能,同时在避难硐室里按规定储备了食品和饮用水。于2013年8月16日,黔南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以黔南安监管复[2013]43号《关于对福泉市高石乡幸福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验收的批复》的文件,验收结果:符合规定要求,结论合格。

六、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本矿成立了以矿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生产矿长、机电矿长、通风矿长为主要成员的矿委会,设置了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其它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齐全,人员配备到位。全矿共有中高层管理人员38人,达到全矿职工的29%以上。特种作业人员基本配备齐全,安全员9名,瓦检员7名,电钳工8名,绞车司机9名,放炮员4名,爆破工程师1名,监控员5名,探水工4人。能满足矿井“两掘一采”的生产要求。职工已分批进行了培训和复训。

矿井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岗位责任制,编制了年度灾防计划和应急预案,并组织了职工学习,要求全矿职工遵照执行并相互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各项规定,并对照《矿长保护矿工生命安全七条规定》的要求,切实做好矿井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不安全不生产、不安全不建设,全面开展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

目前我矿建设工程已按照设计要求全面完成,并通过了试运转期间的运行检测,试运转期间保证“两掘一采”三个作业点的正常生产, 井上下各大系统运行正常,且未发生过重伤以上的人身伤害事故和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同时,矿井坚持以人为本,高标准,严要求,认真落实责任。经过自检,本矿各系统能满足正常的安全生产要求。今后我们将确保现有的安全设施设备系统正常运行,并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矿井生产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同时加大安全投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矿井安全生产环境,使矿井建设得更高效、更安全。

综上所述,我矿虽在矿井整合技改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不开各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关心和支持,因矿井的管理和技术力量有限,尚存诸多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5.煤矿安全设施竣工验收汇报资料 篇五

汇报材料

咸丰县青林湾煤矿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 日

一、矿井概况

(一)矿井由来

恩施州咸丰县青林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青林湾煤矿(以下简称为青林湾煤矿)位于咸丰县城南西,梨树坝矿区西南部,行政区划属恩施州咸丰县甲马池镇管辖,现为民营股份制企业。矿区范围内仅开采赋存于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单一煤层,作为当地重要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燃料。

该矿是一个多年从事地下煤炭开采的老矿山企业,始建于1996年4月,时属个体私营性质,小煤窑式非正规开采,生产能力仅1万吨/年。通过2002年全国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该矿进行了3万吨/年技术改造,并于2003年11月组建了恩施州咸丰县青林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形成3万吨/年正规生产规模。根据湖北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恩施州煤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规划方案》的批复(鄂安[2006]24号),青林湾煤矿是2006年咸丰县整顿关闭和煤炭资源整合规划方案中保留的合法矿井之一。

为适应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发展要求,并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该矿于2007年8月委托湖北省第二地质大队对矿井所属梨树坝煤矿区煤炭资源储量进行了重新检测,以鄂土资储核函〔2007〕69号文予以认定,并取得了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0093257,矿区面积2.8016km2,开采深度+1000m~+530m。随即,该矿向州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提交了90kt/年扩能改造立项申请,于2008年10月经恩施州经委以恩施州经煤[2008]75号文批复立项。同期,恩施州咸丰县青林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湖南第一工业设计院为青林湾煤矿编制了《恩施州咸丰县青林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青林湾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和《恩施州咸丰县青林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青林湾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

2009年3月,由湖北省经委组织专家组对《恩施州咸丰县青林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青林湾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进行了评审,以鄂经煤炭函[2009]04号对该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进行了确认批复;2009年5月,由湖北煤监局组织专家组对《恩施州咸丰县青林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青林湾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初步设计安全专篇》进行了评审,并以鄂煤监察〔2009〕64号文对该矿建设项目(90kt/a)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予以批复。2009年8月6日,恩施州经委以恩施州经煤[2009]69号文批复同意青林湾煤矿90kt/a矿井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工期自2009年8月8号起,止于2011年8月7日,计时24个月。该矿井经过近两年工期建设,其90kt/a改扩建项目基本完成,于2011年4月以咸经信文〔2011〕33号向属地煤炭行业管理及安全监管部门提出联合试运转申请,并于2011年4月13日经恩施州经信委组织专家组对该矿进行试运转验收,并于同年5月3日以恩施州经信煤〔2011〕25号文同意该矿改扩建项目联合试运转申请批复。

(二)企业经济性质:有限责任公司

(三)矿井有关持证情况

青林湾煤矿采矿许可证证号:C***0093257,有效期为:2010年12月22日至2016年12月22日,2010年12月12日由湖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号为:*** 1/1。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待90kt/a改扩建项目“三同时”验收后申领新证。

本矿在岗主要负责人、安管人员和在岗特种作业人员都是按照国家法律规定,经上级主管部门培训合格,持合法有效证件上岗,矿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16人,从事煤矿和本职工作均在5年以上,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现场作业管理经验,人员配备合乎要求,都具备安全生产管理的资格和能力,特种作业人员配足38名,多年从事煤矿和本工种工作,并经培训获得特种作业资格,全部具备特种作业资格和能力(其中总副工3名、矿长6名、瓦检员5名、安全员6名、爆破员8名、电钳工4名、绞车工15名)。

(四)青林湾煤矿安全管理机构及体系

1、成立青林湾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指挥部

2、成立了煤矿安全监察科

(五)矿井开采安全条件

1、矿井地址:咸丰县甲马池镇青林湾村境内

2、主采煤层厚度:1.30M左右

3、煤层倾角:一般在28°左右,属较稳定型煤层。

4、顶板(底板)情况:顶板为白云岩,硅质结核灰岩,底板为高岭石粘土、茅口岩。矿体直接顶底板为黑色炭质泥岩,属半坚硬工程地质岩类,力学硬度低,易产生变形破坏,由于煤层簿,伪顶随采坠落,便于垮落充填管理。

5、本矿井田面积2.8016km2,保有储量166万吨,可采储量143.76万吨,服务年限13年。随着矿井的生产进行及补充勘探工程的投入,矿井可采储量会增加,服务年限也将会延长。

6、瓦斯等级、煤层自燃倾向性,煤层爆炸性指数:

根据2011年4月煤炭科学院重庆分院鉴定结果,本矿煤矿不易自燃和不具爆炸性(详见鉴定表,2010年12月,经湖北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中心鉴定,本矿属低瓦斯矿井)。

7、水文地质情况: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中等类型。井田内无含水地层,只有导水层与隔水层,正常涌水量较小,矿井基本无水,生产区与采空区留有40米隔水煤柱,施工和试运行期间未发现渗水现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型。

8、开拓方式:斜井开拓。

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后退式开采,工作面走向长共约1258m。所采原煤从工作面用V3型11kw刮板运输机送至原煤装载点装矿车,机车运输至+750水平车场,再单钩串车由地面绞车提升至地面,运入地面煤库。+780水平同样从原煤装载点机车运输至+780轨道下山车场,再单钩串车由+820绞车放至+750下车场,机车运输至+750水平车场,再单钩串车由地面绞车提升至地面,运入地面煤库。

9、通风方式:中央并列抽出式。

10、矿井主要危险危害因素:瓦斯、顶板、提升运输、粉尘。

(1)瓦斯:矿井已安装KJ325安全监控系统,负责井下各工作面的瓦斯监测,防止瓦斯超限积聚。

(2)顶板:已制定了严格的顶板管理制度和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3)提升:已制定了严格的斜井运输管理制度,安装了“一坡三档”装置,是灵敏可靠,钢丝绳连环,插销都做了严格的测试,各水平上下车场都设有醒目的警示标志。

(4)粉尘:本矿已建立了防尘洒水系统,采掘工作面装车点、车场及地点煤仓设置了喷雾洒水防尘装置,掘进采用湿式打眼,工作个人佩戴防尘口罩,有效地防治粉尘的危害。

3、建设情况,综合评述

本矿历经一年多的建设,现已累计完成井巷工程9032米,其中:新掘巷道6732米,维修老巷2300米,水仓780m3,井上300m3,井下480m3,硐室180m3,安装设备80台/套,土建工程投入366.17余万元,购买各种安全仪器、仪表94台/套。共计完成改造项目投资2689.40万元。其中:完成安全投资919.28万元,主要机电设备投资919.28万元,矿土建工程投资934.35万元,井巷工程投资619万元,其他项目投资469.60万元。形成开拓煤量18.9万t,可采期2年,准备煤量12万t,可采期1.34年,回采煤量11.42万t,可采期15个月。

二、各系统进入联合试运转情况简述

(一)开采系统

根据矿井煤层赋存状况,现期矿井分一个水平、两个采区开拓布置,即以主斜井为界,分为南、北翼两个采区布置回采。

矿井现首采区为北翼Ⅰ采区和南翼Ⅱ采区,均处于+750m水平以上,其中北翼Ⅰ采区仅布置+780m区段,区段高程范围在+750m~+780m之间,采区走向长度近800m;南翼Ⅱ采区分两个区段布置,即+780m和+820m区段,区段高程范围在+750m~+780m~+820m之间,采区走向长度近1000m,且按照采区区段高程于南翼Ⅱ采区中部开拓布置了Ⅱ采区轨道上山和回风行人上山。各采区运输大巷、区段运输平巷、轨道及行人上山和回风巷均跟煤层底板布置,多采用木支护、工字钢金属支护和局部锚杆喷支护形式,净断面在4.4 m2以上。

由于南、北两翼采区原设计首采工作面均位于井田边界及上部老空区,属溶蚀区无煤带或原老空区及留设煤柱,经征求设计部门意见,对矿井采区区段高程及首采工作面进行了局部调整。现北翼首采工作面为1201回采工作面,位于北翼+750m~+780m区段之间,区段垂高近30m,走向长度798m,倾斜长度60m,煤层厚度0.8 m,回采煤量5.36万吨;南翼首采工作面为2301回采工作面,位于南翼+780m~+820m区段间,区段垂高近40m,走向长度585m,倾斜长度85m,煤层厚度0.8 m,回采煤量5.56万吨。上述两个首采工作面均已开拓布置到接近井田两翼边界煤柱范围、溶蚀区无煤带及老空区和留设煤柱。

两翼首采工作面均采用走向壁式采煤法后退式回采,采煤工艺为使用ZMS-12A型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工作面超前顺槽使用SGB280/11型刮板机运输,采区专用溜煤眼及回采工作面均配用搪瓷溜槽溜煤,布置有独立的行人及进风联络眼,形成了完整的上、下安全出口;支护方式均采用DW(06-120)100/63X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各采区建立有独立的BRW40/20A型液压泵站,利用JT-11.4液压回柱器回柱放顶,采用全部跨落法管理采空区顶板。

矿井现共部署四个掘进工作面,即南翼Ⅱ采区+750m接替工作面平巷、南翼下山2个工作面(Ⅲ采区轨道下山及回风行人下山),北翼下山1个工作面(Ⅳ采区轨道下山),采掘比为1:2。

(二)矿井通风系统

该改扩建项目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方式,即主井进风,风井回风。矿井在风井安装有2台FBCZ№12-55kW型矿用防爆轴流式主通风机,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矿井反风通过主通风机反转完成。

现南、北两翼首采区风流流向为:

①新鲜风流从地面井口平硐经主井→井底车场→分流+750m北翼运输平巷→北翼Ⅰ采区行人进风眼→北翼Ⅰ采区超前顺槽→北翼1201首采工作面;工作面乏风经北翼+780m区段回风巷→北翼回风上山→北翼+860m回风大巷→矿井总回风上山→+960m总回风大巷→风井→主要通风机排出地面。

②新鲜风流从地面井口平硐经主井→井底车场→分流+750m南翼运输大巷及运输平巷→南翼Ⅱ采区轨道上山→南翼Ⅱ采区+780m区段运输平巷→南翼2301首采工作面行人进风眼→南翼Ⅱ采区首采面超前顺槽→南翼2301首采工作面;工作面乏风经南翼Ⅱ采区+820m区段回风巷→南翼回风上山→南翼+860m回风大巷→矿井总回风上山→+960m总回风大巷→风井→主要通风机排出地面。

矿井掘进工作面采用YBT-5.5型矿用防爆局部通风机配∮400mm阻燃风筒向掘进工作面压入式供风,并配备有备用通风机。各掘进工作面乏风均通过风桥及各采区回风上山形成独立的回风系统;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泵房、采区绞车房、采区变电所、水泵房均为独立通风,矿井已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做好风量调节、风流净化及瓦斯综合防治等措施落实工作。

经现场检测,现矿井总风量1370m/min,矿井总回风量1480m/min。北翼+750m首采工作面风量230m3/min,风速1.0 m/s;南翼+780m首采工作面风量210m3/min,风速0.88m/s。井下机电硐室实行分别按照60~80m3/min调节分配。

矿井通风构筑物主要有风门(正反向),调节风门,风桥及密闭等,风井平硐井口设有防爆门。

为了加强通风管理,分别在主进、回风井、+750m南、北运输大巷建立了4个测风站,以便观测风量配备情况。

3(三)瓦斯管理、煤层爆炸防治及供水施救系统

1、瓦斯管理

根据瓦斯等级鉴定报告,本矿为低瓦斯矿。

矿建立有瓦斯、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检查制度;矿井购买有GWJ-IA型瓦斯检定器3台,配备有5名持证的通风、瓦检专职人员,每班对各采掘工作面、机电设备硐室、电气设备附近、区段回风巷、总回风巷按规定进行巡回瓦斯检测;矿长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下井时,携带AZJ-92型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

2、煤尘爆炸防治系统

2011年4月,该矿开采的Ⅱ煤层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无煤尘爆炸性危险。

该矿在掘进作业过程中采用水炮泥、爆破喷雾等综合防尘措施;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有风流净化水幕;放煤口、溜煤眼、装载点等安设有防尘喷雾装置。

3、供水施救系统

在矿井地面+1000m处建立有综合高位水池,计容量为300m,防尘、消防及供水施救用综合水池一座,采用∮89×5.5mm钢管自主井向井下供水,为高位静压水入井方式。

矿井在井底车场、采掘工作面、总回风巷和回风巷安设有防尘喷雾装置和水幕,掘进工作面采用湿式打眼、洒水降尘作业,采煤工作面装车点以及煤炭转载点安装净化水幕。

3(四)防灭火系统

2011年4月,该矿所开采煤层经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鉴定,煤炭自燃倾向性等级为三类,不易自燃,因此矿井火灾危害形式主要为外因火灾。

矿井上、下消防洒水系统已建成,和防尘、供水施救系统共用,在矿井地面+1000m处建立有综合高位水池,计容量为300m3,采用高位静压水入井方式。

机电硐室及井下材料室按设计要求配置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及消防砂箱;在采区运输顺槽、回风顺槽等位置设置有消防水幕;井下机电硐室采用不燃型材料砌筑、支护,设置向外开放的防火铁门;该矿井下电力电缆为矿用阻燃型电缆,局部通风风筒为阻燃型,井上、下建有消防材料库及木料场等场所,配备有灭火器材和工具。

(五)防治水系统

该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根据矿井提供的资料,现+750m水平以上正常涌水量13.35m3/h,最大涌水量26.07m3/h。

矿井建立了地表水防治工程,主要是在工业广场及井口东、南、西三面上部砌筑防洪墙和防洪截水沟。

矿井现实行一级排水。在主斜井脚+750m水平井底车场以北建立了中央水泵房,设置了主、副水仓,总容积为480m3, 南、北两翼矿井水经+750m平巷水沟自流汇入水仓。中央水泵房安装了三台D80-X10型离心式水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水泵扬程为300m,流量43m3/h,配用电动机功率为55kw,且每台水泵配备了QJR–400/80本质安全型交流真空软起动器。根据当前矿井实际涌水量情况,使用一台水泵即可在4h内排出矿井24小时的正常涌水量。

矿井从中央泵房至主井口安装了两趟Φ89×4.5排水管道,其中一趟备用,将中央泵房的矿井水排至地面及污水处理池。

矿井按照设计要求予以保留了防、隔水煤柱,配有TXU-75A型探水钻机1台,坚持了矿井探放水措施(完善编制了青林湾煤矿井下探放水设计方案)。

(六)监测、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该矿井在地面建有监测、监控中心,装备有KJ325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1套;同时在井上下各要害场所安装完善了视屏监控。监测、监控中心由监控员值班管理,系统运行基本正常。

2、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根据《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规范》要求,矿井安装了KJ236煤矿人员定位考勤管理系统一套,同地面中心室监测监控系统实行并网管理。在+750m水平南、北两翼及首采区区段平巷、主井车场等处设置了KJ236-F管理分站,购置了200张KJ353-K识别卡,保证入井人员全部配带。该系统使用基本正常。

(七)爆破器材储存、运输、使用系统

矿井在地面工业广场区域内建设有爆破器材库,库房的位置、库容量、防雷电设施、防火设施等均按当地公安部门的要求进行。

地面运输由公安部门的民爆站运输到矿,井筒内运输由专职爆破人员进行,符合有关规定。

井下爆破工作由专职爆破人员担任;专职爆破人员经过培训取得了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爆破作业编制有爆破设计说明书。

(八)运输、提升系统

矿井工业广场有矿区公路与外界公路相连,井下原煤进入地面煤仓后由装载机装入汽车外运。

首采工作面煤炭经搪瓷溜槽自至工作面超前顺槽SGB280/11型刮板机运输,再经溜煤眼自溜装车,+750m水平南、北运输巷采用CTY2.5-6-48-13蓄电池机车运输(配备三台),采区区段平巷其它平巷采用人力推车方式,主斜井及采区轨道上山使用绞车提升运输。矿井前期生产实行二级提升(南翼)运输。

该矿主斜井按设计要求配备了JTP1.6×1.5矿用提升绞车,电动机功率为110kw。该绞车性能优越,保护装置齐全,钢丝绳选型为20NAT6×19S+NF1670ZS220147GB8918-2006。主斜井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方式,其上部车场设置了阻车器,变坡点下方及井底车场上方均按要求设置了挡车装置。另主井兼做提升人车,提升人车使用XRC12-6/6S型两辆,配备了漏泄型无线载波人车信号装置,其安全保护装置齐全。提升容器为MF-0.75-6型翻斗式矿车,其规格为V=0.85m3。矿井分别在+750m水平南翼首采区轨道上山、矿井南、北翼向深部延伸轨道下山各安装了1台JTB-1.0×0.8-37kw矿用提升绞车,南翼向深部延伸回风下山安装了1台JTB-0.8×0.6-22kw提升绞车,其保护装置配备齐全。其提升方式均采用单钩串车混合提升方式。

(九)压风自救及输送系统

矿井主要气动设备为YT-24型和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等。在地面工业广场建设有空压机房,安装有LGPB-16-8G型空压机两台套,1台使用,1台备用。

压气输送系统采用D108型钢管作主管道,支线管道采用D89、D50、D32型钢管,组成矿井压风自救及其输送系统,已按照“三条线”建设要求施工。

(十)电气系统

1、矿井电源

矿井实行双回路电源供电,一路引自朝阳电站10KV 电源,利用LGJ-50型架空导线作为矿井主要电源,另一回引自咸丰县筒车坝火电厂10KV电源,利用LGJ-50型架空导线作为矿井备用电源。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自动切换到另一回路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2、地面供配电

根据矿井现有负荷分布及需要,在地面主井口西侧40m处设10/0.4kV变电所一座,设立高、低压配电室,分别安设高压开关柜和低压开关柜。且地面变电室现配置安装了GR-1-03型电容补偿装置2套,XGN2-10型高压开关柜4台,GGD1型低压配电屏4台,BGP–43–10型真空配电装置3台,GR–1型电容补偿装置2套等供配电设备。

地面变电亭安装了二台S13-350/10∕0.4型变压器,其中一台运行,一台备用,供地面生产及生活用电。地面风井口设有配电室,其供电电源一回引自主井口10kV变电所0.4kV母线,由0.7km低压电缆YCW-3×70+1×35送电;另一回由10kV咸丰筒车坝火电厂来的架空线供电,风井变电亭安装了一台S9-100/10∕0.4变压器,经其降压后作为风井的备用电源。

地面变电所进户线上均装设YH5WS-17/50型避雷器,防止雷电波浸入。另外,高低压配电柜均需装于有良好接地的角铁或槽钢机座上,各开关柜外壳与大地可靠连接并形成接地网。

3、井下供配电(1)井下变电所

根据矿井下负荷分布,在+750m井底车场和+750m运输大巷II采区轨道上山采区车场附近分别设10/0.4kV中央变电所和采区变电所,由地面10kV不同母线上分别引一回电力电缆至中央变电所高压真空配电装置。

中央变电所安装有2台BGP43-10高压真空配电装置,2台KS11-200/10/0.4kV变压器,一台运行,另一台备用。南翼II采区变电所设2台高压真空配电装置,2台KS11-200/10/0.4kV变压器,一台运行,另一台备用。井下变压器低压侧采用KBM-350型馈电开关供电,均设总馈电开关并配装漏电保护装置。井下变压器中性点均未接地。

(2)下井电缆

矿井两路下井高压电缆采用MYJV22-10-3×35型交联聚乙烯钢带铠装电缆;井下低压电缆使用MY-0.38/0.66-3×35(25、16)+1×16型和YCW-3×70+1×35型、YCW-3×150+1×70型阻燃电缆,煤电钻电缆为MZ-3×4+1×4型矿用煤电钻专用阻燃橡套电缆,并使用ZBZ–4/660–380型综合保护装置供电。照明信号控制电缆MKVV-5×4型,并使用ZBX–2.5型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供电。

(3)接地及漏电保护

井下低压馈电开关装设BJJ2-380X检漏继电器实行漏电保护。井下接地保护系统按已形成接地网,总接地极(2块)分别设在主水仓中。

井下生产移动照明使用整体式全密封型锂电LED矿灯,型号为K1.2.5M(A)。

(十一)通讯联络系统

1、在行政办公区有行政管理和生产调度电话站、广播站,并与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系统统一建设;

2、主井口与+750m主车场实现了无线对讲;

3、安装了50门程控电话机,与井下各重要硐室、采掘工作面、风井值班室及各要害场所均安装了电话,矿内外、井上下通讯正常畅通。

(十二)紧急避险及救护系统 矿井为下井从业人员配备有AZH-45型隔离式过自救器200台,建立有矿井避灾线路图和应急救援预案,井下设有各类灾害避灾标识指向牌。

矿井生产规模较小,未建立专业矿山救护队,与恩施州矿山救护中队咸丰小队签订有矿山救护协议,同时该矿井配备有必要的矿山救护设备、设施,协助矿山救护队工作。

(十三)职业健康监护系统

该矿井下不设急救站,在地面设有简易医疗救护室,同时与就近的乡及县卫生院签订有医疗救助协议。

该矿按照有关规定对各作业场所的职业健康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为从业人员配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建立综合防尘措施和粉尘定期检测和职工职业健康定期检查等措施,具有满足矿井生活用水及污水排放需要设施。

(十四)安全管理系统

目前,安全生产系统已基本形成。安全工作以安全质量标准化为基础,安全管理上从严字入手,狠抓“三违”。采取了强化安全意识,建立严密的安全管理网络;抓基础工作,煤矿实测图纸齐全,与现场及设计相符。为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作业规程健全,并具有针对性。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四、总结

我矿经过两年多改扩建和进入联合试运转以来表明,改扩建工程竣工后的青林湾煤矿均能达到开采设计和安全专篇的相关要求,全面落实了灾害防治措施,完善了各种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作业规程、操作规程,通过我矿三个月联合试运转验证,各大系统运转正常,完全能够满足矿井90kt/a生产能力及安全生产需求,并具备投产条件。

特此汇报

汇报人:乔士健

恩施州咸丰县青林湾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6.安全设施验收记录表 篇六

一、项目概况(包括①项目立项、选址及安全评价情况②项目设计单位、审计专篇及审查意见③施工、监理、安装、检测检验单位及其资质④规模、能力⑤安全投入情况等)

1.项目经XX局批准(备案号:510***095);建设项目选址及土地情况;安全评价公司,评价报告结论。

2.项目设计单位为XX设计院(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专业XX级资质,证书号XX),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经XX审查,文书号。

3.施工单位及其资质;监理单位及其资质;各种安全设备设施检验检测单位及其资质。

4.项目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品种及其规模、能力。5.项目总投资XX万元,安全设施投资XX万元。

二、对项目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单项工程验收、安全管理情况

1.项目建成后,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报XX局批准试运行(文号),试运行以来,未发生安全事故;

2.消防验收意见(文号);

3.防雷、防静电装置经XX防雷中心检测(文号); 4.项目特种设备检测报告,特种设备操作人员资格;

5.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培训及上岗资格取证情况,为职工办理工伤保险情况;

6.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情况;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 规程;

7.重大危险源及其安全监测监控措施、安全管理情况; 8.应急预案、应急救援组织、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等情况; 9.经XX安全评价公司对项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评价结论。

三、专家组对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安全评价报告及现场的评审意见

根据2014年12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矿业、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使用前,应当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单位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核查。”公司于X年X月X日组织专家XXX、XXX„„组成专家组,对XX安全评价公司的《验收评价报告》和现场设备设施进行了安全竣工验收审查,XX局派员参与验收活动和验收结果的监督检查。

专家组对《验收评价报告》和现场复查复核后,同意通过竣工验收(附专家组意见)。

四、对项目安全设施综合验收意见

根据公司有关人员和专家组审查意见,公司认为本项目安全设施达到了有关法律法规“三同时”的要求,同意通过本项目的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同步投入生产和使用。

附件:公司项目验收审查人员签到表

专家组验收审查意见

修改后的验收评价报告

7.安全设施验收记录表 篇七

实际工作中,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承担验收监测的监测部门, 出于这样或那样的目的, 往往是验收监测流于形式或走过场。这种现象决不是个别的, 一些地区或清或重都有存在。据笔者调查了解, 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作为, 不履行必要的验收监测程序仅凭建设单位提供的理论依据下结论。尤其是在审批县、乡及中小型建设项目中最突出, 置监测部门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2) 建设单位由于对环境保护工作不重视, 对环保设施投资不够, 或对环保设施能否达标心里没底, 在与监测部门签订委托监测合同时多给监测费为诱饵, 以求得在出具的监测报告上给与照顾。

3) 监测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 只要建设单位委托, 不管是否具有监测项目的资质及能力都敢接受委托。严重的是为了迎合建设单位的需要出具有问题的监测报告等, 失去了监测部门的可信性。

出现上述第一个问题的内在原因一是:主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于地方经济保护目的, 或是迫于上级政府部门的压力;二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与承担验收监测部门内部运行协调机制不健全:三是建设单位环境保护设施竣工后不申请验收;出现第二个问题的原因一是个别建设项目投资偏紧, 为了保主要建设项目而压缩环保设施投资;二是为了节约投资而选用了不达标的环保设施;三是从观点上对环保工作不重视而采用一些不正当手法, 以求得达标验收;出现第三个问题的原因是监测部门的职业素质亟待提高, 监测部门的技术水平、监测能力应当加强。

在建设醒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监测部门三位一体。其中,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起主导作用, 居核心位置。它的职能是监督管理。建设单位应如实汇报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主动接受监督管理;监测部门应客观公正的使用监测这把尺子, 为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服务。只有各尽其职、不出轨, 才能使验收监测不失去应有的意义。

验收监测除了遵守上述基本规则外, 还应制定一些程序性、可操作性、相互制约少出问题的规定, 具体建议如下:

1) 上级环境保护部门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验收监测要加大督查力度, 对违反验收和规定要坚决予以制止, 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验收监测中应对验收监测部门进行审查, 未获计量认证的单位不允许进行监测根据建设项目审批权限, 省级以上环保审批的建设项目, 验收监测有二级以上监测站进行监测;市县级环保局审批的建设项目, 验收监测由二级以上监测站进行监测;市县级环保局审批的建设项目, 验收监测由二级或三级监测站进行监测。特殊或敏感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必须由二级以上监测站进行监测。

3) 进行验收监测的机构, 必须具有相关项目的监测能力。监测人员必须持有上岗证书;出具的验收监测报告应附有监测能力一览表作为证明。

4) 特殊情况下, 有些监测项目未通过计量认证但确实有监测能力在得到建设单位及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委托的情况下, 所出具的报告必须注明属非计量认证项目, 以供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决策。

5) 验收监测报告中如引用其他监测部门的监测数据, 应注明所引用的单位。并附相应监测单位的监测报告及资质证明资料。

6) 监测单位要认真审查验收监测机构的资质及监测仪器设备使用状况。应尽量委托监测力量强, 监测仪器先进的监测单位。并合理支付监测费用。

7) 验收监测, 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和监测单位, 要加强行风教育, 廉洁从政。杜绝以权谋私和以权为单位谋利益的行为。

总之, 验收监测室一项较敏感的监测工作, 实行上述建议可保证验收监测获得的数据以及出具的监测报告具有合法性、公正性、代表性。而依次为基础得到的结论才更加可信, 更加科学合理。

摘要:在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承担验收监测部门, 都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上一篇:城乡建设环境整治表态发言下一篇:关于大学生入党申请书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