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的日常护理

2024-09-17

精神病的日常护理(精选7篇)

1.精神病的日常护理 篇一

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论文

前言

目前,临床采取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饮食治疗等。然而,无论何种方法治疗过程中科学的临床护理都必须可少,其可以减轻患者压力,改善或者稳定患者情绪。因此,本文提出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为验证其临床效果及对应用规范指正而做出相应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25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1岁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7±2.5)。病程为1至,平均病程(7.9±0.6)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7例、偏执型精神病8例、情感障碍10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0例、其它类型5例;

观察组,23例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年龄在23岁至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1±1.7)。病程为1至17年,平均病程(8.1±1.8)年。疾病类型:精神分裂症7例、偏执型精神病8例、情感障碍10例、心因性精神障碍10例、其它类型5例;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包括:叮嘱患者按医嘱服用药物,定时做好血压、脉搏、呼吸等常规检查。指导患者适当运动、合理饮食、保持足够的睡眠,及时对症处理临床事件。对患者社会功能、生活情感、心理状态等方面做深入了解,并給予适当的指导。当患者情绪稳定出院后,叮嘱其定期到医院复查;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

首先,对于精神病患者而言,要想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护理,与其建立有安全感、信任、依赖的护患关系至关重要。因为在此种状态下,护理人员才能真正打开患者心扉,与其进行深入化沟通。为此护理人员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护理水平,以更好的将工作完成;

其次,患者均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性格、病症、行为特点、实际病情都有各自特点。要想对患者制定出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就必须实时观察其情绪变化、,并做好记录,为计划内容提供依据;

最后,患者情绪变化是其病情变化的风向标,一旦发现患者情绪出现波动,需第一时间通知主治医师给予治疗。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根据上述制定的针对性计划,给予相应情绪安抚、心理疏导,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与相应治疗措施。对其提出的疑虑,给予及时解答,提高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最大化提高治疗效果;

(2)语言沟通

上述所有的心理护理都必须建立在语言沟通的基础上,所以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语言沟通,具体如下:

首先,信任是和精神病患者进行语言沟通的基础,然而要想与其建立信任、熟悉、融洽的关系,就必须在平时沟通中多采用积极向上的言语。禁止与精神病患者采用刺激性言语,如恐吓、威胁等等,需利用积极性言语一点一滴拉近相互之间距离;

其次,通过鼓励性言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在日常护理中多对其进行言语鼓励,让其潜移默化的相信能够战胜疾病,以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

再有,语言方面的态度、语气同样决定着沟通效果,在与精神病患者沟通时,需采用温和的语气。当患者出现不配合医生治疗的情况时,同样需要利用温和、亲切的.语言来引导;

最后,患者的精神疾病类型、实际病情均不同,如果同一种语言方法沟通无效果,可以多变通几种语言方法;

1.3 观察指标

(1)以护理前后患者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满分均为100分,评分越低,则证明患者恢复情况越好;

(2)以护理后患者BPRS(精神状态评定)评分作为观察指标,评分越低,证明患者精神状态越佳;

(3)以护理后患者满意度比较作为观察指标。满意度情况调查,由医院自行制作调查问卷。将满意度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即: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满意度=(满意+非常满意)/患者数×100%;

1.4 统计方法

计算资料利用?检验(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s)表示;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如果P<0.05则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SAS、SDS评分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患者BPRS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为42.61±2.1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评分63.66±6.23,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不满意0例、一般2例、满意13例、非常满意25例,总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中,不满意7例、一般7例、满意11例、非常满意15例,总满意度为65%。

3.讨论

精神病属于一种心理障碍疾病,患者的动作行为、意志、情感、认知等均可能出现异常变现,所以在治疗的切入点主要在于其心理。由此可见,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必不可少,通过鼓励、安慰等良好语言的沟通可以对患者起到暗示性作用,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另外,科学的心理护理,可以促使患者的负面情绪得以发泄,以提高治疗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将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应用于精神病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患者SAS、SDS、BPRS评分,以及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韩翠萍.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54:208.

[2]魏显华.浅谈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9:291.

[3]左苹.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04:65.

2.精神病的日常护理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抽取80例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13例, 女27例;患者年龄22~64岁, 平均年龄 (43.7±1.4) 岁;患病时间1~14年, 平均患病时间 (4.3±0.6) 年;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 女25例;患者年龄24~63岁, 平均年龄 (43.9±1.3) 岁;患病时间1~12年, 平均患病时间 (4.4±0.5) 年。抽样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几项自然资料方面比较均无显著组间差异 (P>0.05) , 可进一步进行科学比较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式

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

1.2.2 观察组护理方式

采用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方式联合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 主要内容包括: (1) 心理护理:a.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b.加强对患者性格特和病情特征的观察与判断;c.在药物治疗基础上, 向患者接受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情况, 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3,4]。 (2) 语言沟通:a.沟通要建立在彼此熟悉、信任的基础上;b.增加鼓励形式的按时语言;c.语言沟通的预期和态度要时刻保证柔和, 不可生硬或将生活中的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5,6]。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研究对象的精神疾病治疗效果、精神疾病症状改善时间、治疗方案实施时间、不良心理状态、护理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的改善幅度等情况作为观察指标进行对比。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症状表现彻底或基本消失, 精神和意识状态完全恢复正常, 可以与人正常交流, 能够独立工作和生活;有效:症状表现明显好转, 精神和意识状态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改善, 能够与人进行简单交谈, 生活仍然需要他人照顾;无效:症状表现没有好转, 精神和意识状态与治疗前比较基本没有改善, 仍然无法与人正常沟通, 生活完全不能够独立, 或病情进一步加重[7]。

1.5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资料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 以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计量资料, 对计数资料和组间对比分别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当P<0.05时, 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精神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经心理护理后有9例患者的精神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 有17例患者治疗有效, 有14例患者治疗无效, 精神疾病治疗有效率65.0%;观察组经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方式联合护理后有13例患者的精神疾病达到临床治愈效果, 有22例患者治疗有效, 有5例患者治疗无效, 精神疾病治疗有效率87.5%。两组患者精神疾病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2.2 精神疾病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

对照组经 (10.51±1.74) d治疗后精神疾病症状得到改善, 观察组经 (7.82±1.45) d治疗后精神疾病症状得到改善, 两组患者精神疾病症状改善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治疗方案共计实施 (14.31±2.75) d, 观察组治疗方案共计实施 (11.36±2.48) d, 两组患者治疗方案实施时间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不良心理状态情况

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有9例患者出现焦虑情绪, 有10例患者出现抑郁情绪, 有8例患者出现恐惧情绪, 有12例患者出现紧张情绪;观察组在治疗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焦虑情绪, 有1例患者出现抑郁情绪, 有1例患者出现恐惧情绪, 有3例患者出现紧张情绪。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心理状态情况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3。

2.4 SAS和SDS评分改善幅度

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 (64.68±2.35) 分, 治疗后为 (53.14±2.74) 分, 组内差异显著 (P<0.05) ;护理干预前SDS评分为 (65.22±3.17) 分, 治疗后为 (56.49±3.02) 分, 组内差异显著 (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为 (63.16±3.02) 分, 治疗后为 (44.63±2.48) 分, 组内差异显著 (P<0.05) ;护理干预前SDS评分为 (64.53±2.86) 分, 治疗后为 (42.18±3.38) 分, 组内差异显著 (P<0.05) 。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护理干预后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4。

3 体会

在努力为精神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营造优雅、温馨的基础环境后, 还应该在对其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 通过良好、有效的语言沟通使患者的心情感到愉悦和轻松, 在对其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使患者的心理和精神能够得到有效的放松, 使病情表现更加稳定, 使疾病的恢复速度进一步提高[8]。因此, 科学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和良好的语言沟通方式, 可以使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对降低病情复发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使患者病情的恢复速度加快, 都具有极好的效果[9]。

摘要:目的 对应用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方式联合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80例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平均每组40例。采用心理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采用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方式联合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精神疾病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方案实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SAS和SD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心理护理与语言沟通方式联合对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心理护理,语言沟通,精神疾病

参考文献

[1]徐美英, 徐明莹, 泮川娣, 等.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开放管理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9, 18 (12) :195-196.

[2]谢秀华.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37 (18) :626-627.

[3]戴尊孝.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结对康复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0, 33 (14) :224-225.

[4]张艳兰.住院精神患者健康心理指导的实施与体会[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34 (14) :233-234.

[5]郑玉红.精神疾病患者拒食46例临床护理[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2009, 12 (13) :207-208.

[6]岳淑英, 刘琳, 许丽荣, 等.综合性培养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病人低自尊行为的矫正[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39 (12) :119-120.

[7]陆小平.风险管理在精神病患者护理中的运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9, 22 (10) :1253-1254.

[8]雷志豪, 程平, 邱堂成.4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死亡原因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0, 22 (1) :128.

3.精神病的日常护理 篇三

关键词:护理管理;常规护理;精神疾病;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43-02

精神疾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障碍疾病,患者發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情感、行为、认知等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紊乱,严重患者甚至出现自杀或他杀现象,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医学界对于精神病患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且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患者长期疗效欠佳,治疗后依从性较差。近年来,护理管理在精神疾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1]。为了探讨护理管理联合常规护理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精神疾病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其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为(22~58)岁,平均年龄为(36.5±0.8)岁年;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20~56)岁,平均年龄为(36.7±0.8)岁。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患者均给予正规化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日间将患者安排在娱乐室进行简单的自由活动,对于病情严重患者则需要将其进行单独活动;夜间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按级护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护师加强患者饮食指导,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实验组联合护理管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心理护理管理。患者入院后内心情绪比较复杂,且患者对于外界的反应比较敏感,他们内心的感性意识往往被方法,对于外界的事物均有自己的独立思维,从而表现出极端或激进。此时,护师应该加强患者沟通交流,对患者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问候,定期到患者病房进行查看;同时,护师可以和患者进行简答的游戏,让患者保持放松心态,提高护理依从性。(2)睡眠护理管理,精神病有别于其他疾病,患者入院后内心容易表现出抑郁、兴奋、妄想等,从而容易引起睡眠障碍。因此,患者入院后护师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住院氛围,正确的指导患者规律休息和生活,保证患者夜晚睡眠。同时,护师要保证患者病房通风透气,并指导患者睡前用热水泡脚,保证患者能够正常睡眠。(3)社会适应力训练管理。患者入院后护师要加强患者表扬、鼓励,增强患者自信心,并且为患者创造更多和家属接触、交谈的机会,积极鼓励患者参加家庭集体活动,并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护理人员在活动中要善于观察患者情绪变化,并及时给予安慰等,让患者更好地接近自然和社会。(4)其他护理管理。护师同时还应该加强患者饮食、锻炼、认知功能等管理[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方差)表示,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抑郁程度评分为(2.2±0.9)分、惹怒评分为(1.9±0.5)分,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社会兴趣评分为(7.6±2.5)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精神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疾病类型也比较多,常见的有:抑郁症、狂躁症、精神分裂等,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比较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医学界对于精神病缺乏理想的治疗方法,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使得疗效欠佳,治疗依从性较差。近年来,护理干预在精神疾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阶段性进展。这种护理模式和其他护理模式相比优势较多,它在护理过程中更加注重患者的生存质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更加尊重患者的人格,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护理质量。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单一的机械式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转变为以患者为中的护理模式,它能够满足患者精神、心理、身体等多方面的要求,从而能够让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从而提高患者兴趣等[3]。同时,护理管理的实施更加清晰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同时注意病程中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并能够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能够减少心理压力对患者疾病产生的影响,使得护理干预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和患者护理生活质量,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精神病发病率较高,患者治疗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护理管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春玲.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与家庭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2(8):79-81.

[2] 王宪琴,刘仲发,张程赦.100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区护理临床[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1):1404-1406.

4.精神科的分级护理 篇四

(一)特殊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特殊护理的标准

(1)精神病人伴有严重躯体疾病,病情危重,随时有生命危险,如伴有严重的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或严重外伤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象、危及生命者。(3)有严重的冲动、伤人、自杀及逃跑行为。

(4)有意识障碍;中度木僵;严重的痴呆、抑郁、躁狂状态;或伴有严重躯体合并症。

2.特殊护理的内容

(1)设专人护理、评估病情,制定护理计划,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出入量,并做好护理记录。(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

(3)给予患者生活上的照顾,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患者口腔、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位的清洁。

(4)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

(5)保证患者每日入量,根据病情严格记录出入量。

(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保持患者卧位舒适及功能位。(7)加强留置导管的护理,无导管污染及脱落。(8)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

(9)保持急救药品和抢救器材的良好功能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10)详细记录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二)一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一级护理的标准

精神症状急性期;严重药物副反应;生活部分可以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有变化;特殊治疗需观察病情变化。(1)一级A:有自杀自伤、冲动、走失倾向的患者;严重药物副反应的患者;严重躯体合并症的患者。

(2)一级B:严防摔伤、约束的患者;病情波动较大的患者。(3)一级C:除上述情况以外的一级护理患者。

2.一级护理的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将患者安置在护士易于观察的病室内,每30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治疗过程中的各种副反应;有无自伤、自杀倾向。

(2)正确执行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给予或协助患者完成生活护理,每日晨晚间护理一次,保证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及床单的清洁。

(4)必要时协助卧床患者床上移动、翻身及有效咳嗽,每2小时1次,执行预防压疮流程,保证患者皮肤无压疮。(5)指导患者饮食,保证入量,(6)对于约束患者,严格执行约束制度,保证患者的监护过程安全、清洁。患者卧位舒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7)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心理援助和康复指导。

(8)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三)二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二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疾病缓解期,生活能自理,轻度痴呆患者。

2.二级护理的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常规完成临床观察项目。(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帮助或协助患者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保证患者卧位舒适,床单位整洁。

(4)履行相关告知制度并针对疾病协助功能训练及进行健康教育。

(四)三级护理的标准与内容

1.三级护理的标准:精神疾病恢复期,躯体症状缓解,生活能自理。

2.三级护理的内容

(1)安全护理措施到位,定时巡视,常规完成临床观察项目。(2)遵医嘱按时完成治疗和用药并指导患者正确用药。(3)遵医嘱指导患者饮食,协助患者的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

5.护考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篇五

1、下列不属于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的是 A、症状的消失不能自控

B、症状出现后难以通过主观努力令其消失

C、症状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明显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符 D、症状出现后不伴有痛苦体验

E、症状均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

2、下列关于幻觉的概念正确的是 A、对客观事物的错误感受 B、对客观事物的妄想

C、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时的感知体验 D、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感知体验 E、缺乏客观刺激时的正确的体验

3、临床牲表现为病人对护士的问题只会回答“是”或“否”,不能进行进一步的描述,这种症状最可能是 A、思维破裂 B、思维中断 C、思维贫乏 D、思维扩散 E、思维迟缓

4、病人的临床表现特征为:与护士交谈时非常认真形象地诉说内容,但是病房护士们都不明白他要说的问题是什么。这种症状最可能是 A、思维被夺取 B、情感淡漠 C、思维贫乏 D、思维散漫 E、情感不协调

5、病人的临床特征是:头脑中经常突然出现不属于自己的许多想法,无法摆脱。这种表现很可能是 A、强迫思维 B、思维扩散 C、幻觉

D、思维奔逸 E、思维云集

6、下列关于妄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妄想的内容与自我无关

B、在智力缺损时出现的离奇想法

C、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的病理性歪曲信念 D、不接受事实,但能被理性纠正的思想 E、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

7、下列症状的临床表现以夸大观念或夸大妄想为主的是A、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B、谵妄 C、抑郁症 D、躁狂症

E、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8、下列症状中是情感反应降低的症状是 A、焦虑 B、情感淡漠 C、情感倒错 D、情感高涨 E、情感幼稚

9、下列关于急性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应除外 A、幻觉 B、错觉 C、妄想

D、意识清晰 E、定向障碍

10、关于谵妄的描述,正确的是

A、偶尔会有冲动行为,但不会发生自伤 B、错觉和幻觉多为非恐怖性 C、有幻觉,但没有定向障碍 D、不会产生被害妄想

E、患者突然变得安静时病情可能加剧

11、以下意识障碍中,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是 A、朦胧状态 B、浅昏迷 C、谵妄状态 D、神游症 E、昏睡

12、在精神障碍病因学中,目前被认为精神分裂症最重要的发病因素的是 A、脑器质性病变 B、环境因素 C、脑组织损伤 D、遗传因素 E、精神因素

13、对于精神障碍病因学中遗传因素研究方法应排除 A、高发家系的前瞻性研究 B、双生子研究 C、寄养子研究

D、遗传基因的研究 E、神经发育模型研究

14、关于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特征应除外 A、意识障碍 B、情感障碍 C、感知障碍

D、思维联想障碍 E、意志障碍

15、关于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应除外 A、联想散漫 B、行为冲动紊乱 C、幻觉

D、注意力不集中

E、情感不稳定与环境不协调

16、下列情感障碍中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强制性哭笑 B、情感低落 C、情感高涨 D、易激惹 E、情感倒错

17、下列感知觉障碍中对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最有价值的是

A、幻想性错觉 B、感觉过敏 C、心因性幻觉 D、言语性幻听 E、内感性不适

18、对于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的错误描述是 A、妄想结构比较松散 B、不常伴幻觉

C、以妄想为主要表现 D、病程发展较为缓慢 E、及时治疗效果好

19、关于电休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适应证应除外 A、偏执型 B、青春型 C、紧张型木僵 D、单纯型 E、紧张性兴奋

20、下列关于精神分裂症预后不良的指征正确的是 A、病程短暂

B、有明确的心理因素作为发病诱因 C、病前无明显人格缺陷 D、社交与适应能力良好 E、起病年龄较小

21、病人的临床表现为:无任何客观原因刺激的情况下容易有精神紧张、坐立不安,在排除器质性疾病之后,最可能的诊断是 A、情感幼稚 B、易激惹 C、焦虑

D、强制性哭笑 E、情绪高涨

22、广泛性焦虑障碍的症状不包括 A、眉头紧锁 B、手指震颤 C、注意力下降 D、濒死感

E、手心、足心出汗

23、威胁焦虑症患者生命安全的最大的因素是 A、噎食 B、药物不良反应

C、焦虑引发的睡眠障碍 D、自杀、自伤倾向

E、焦虑引发的高血压和心脏病

24、关于焦虑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应除外 A、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减少压力 B、指导患者进行放松训练

C、以支持和疏泄疗法为主帮助患者了解疾病 D、关注患者过多躯体不适的主诉 E、帮助患者认识症状

25、强迫症的发病年龄通常为 A、学龄前期 B、学龄期 C、青少年期 D、中年期 E、老年期

26、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强迫症状的最主要不同点是A、强迫症状的刻板性与重复性 B、强迫症状的多变、泛化 C、强迫症状的异己感 D、强迫内容的多样性 E、强迫症状出现的年龄

27、下列病症的临床表现可见阶段性遗忘的是 A、强迫症

B、颅内器质性疾病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躁狂症

28、关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核心症状主要是 A、性格改变 B、记忆减退 C、言语功能障碍 D、幻觉 E、谵妄

29、下列有关阿尔茨海默病最优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A、CT B、MRJ C、PECT D、SPECT E、X线

30、对新入院的阿尔茨默病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和患者沟通语言应清晰、简练,一次没听懂,应耐心重复

B、患者回忆出现错误并坚持已见时,要坚持说服其接受正确的观点

C、多帮助病人回忆往事,锻炼记忆力 D、保持病室安静,尽量避免一切噪声

E、有技巧地为患者提供安全保护,防止患者产生被监视和隔离的感觉

31、护士指导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护理要点,以下错误的是

A、为防止患者将家中贵重物品扔掉,应将其收好 B、为防止患者走失,老伴在他衣服上写名字和家中电话

C、老伴尽量让患者自己刷牙、洗脸、穿衣、吃饭

D、为防止患者走失,老伴不让其外出,把他整日关在家里

E、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热和痛苦表情,防止因患者反应迟钝延误病情

32、患者,女性,72岁。因记忆力进行性下降、失语、经常外出后迷路不归,诊断为老年痴呆症,治疗该病目前最常用的药物是 A、氯米帕明 B、阿米替林 C、氟西汀 D、多奈哌齐 E、丁螺环酮

33、患者,女性,28岁。每次过马路遇到红灯时总有冲动朝疾驰的车跑去,虽然没有这么做过,但这种冲动不断出现,患者非常不安。护士评估时考虑为 A、强迫意向

B、强迫性穷思竭虑 C、强迫回忆 D、强迫思想 E、强迫怀疑

34、患者,女性,27岁,近2个月来经常称自己肚子里面能听到过去听过的交响乐和喜欢的歌曲。该病人的症状最可能是 A、假性幻觉 B、内脏性幻觉 C、真性幻觉 D、妄想性回忆 E、心因性幻觉

35、患者,女性,27岁,1年多来为“唱歌的敲门声”困扰。一听到有人敲门的声响,就同时听到有人在唱歌,而敲门声停,同时歌声也停了。该病人最可能的症状是A、错觉

B、功能性幻听 C、被害妄想 D、内脏性幻觉 E、联想障碍

36、患者,男性,35岁,拒食5天,理由是:“植物经过亿万年后,出现了动物,而人是由

动物一步步进化而来,因此不论是吃动物还是植物都等于吃自己,所以我只能饮水。”该患者症状最可能是 A、诡辩性思维

B、强迫性穷思竭虑 C、智力障碍 D、联想障碍

E、逻辑倒错性思维

37、患者,女性,34岁,一直回想才发生的事。例如刚出门上班,就想:从家里是怎么挑选外套的,怎么关煤气的,怎么锁门的,怎么下楼的,在哪里等公共汽车的,在哪站下的等等。如果这时手机响而打断回想,等接完电话脑内又会重新想一遍,反复如此。该病人的症状最可能是

A、逻辑倒错 B、妄想性回忆 C、强迫性穷思竭虑 D、强迫性怀疑 E、强迫性回忆

38、患者,女性,l7岁,正在背诵课文,拿着铅笔写字时,当时就想这个铅笔为什么叫铅

一笔,为什么不叫铁笔,或铅竹,而手里拿的课本为什么叫书,为什么不叫笔等。该病人的症状最可能是 A、关系妄想 B、妄想性回忆 C、强迫性穷思竭虑 D、强迫性怀疑 E、强迫性回忆

39、患者,男性,32岁。3年来多次对某女士表示爱意,而多次遭到拒绝。然而他认为拒绝的理由是该女士在考查他的感情,其好友多次相劝其放弃,均被拒绝。该患者的症状可能是 A、关系妄想 B、幻觉 C、联想障碍 D、钟情妄想 E、虚构

40、患者,男性,28岁,住院4年,喜欢独处,常自言自语,朋友来探望时不愿意交谈,更不主动询问朋友们的近况,对家人也是如此,甚至连同病室1年的病友的名字也不知道。该患者的症状最可能的是 A、情感麻木 B、情感脆弱 C、情感低落 D、情感淡漠 E、情感幼稚

41、患者,男性,60岁。退休前是单位的高管,退休后不适应退休生活,患抑郁症。护士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时,患者表示没有兴趣,此时护士的最佳反应是 A、“如果你不想听,我陪您坐一会儿吧。” B、“你现在需要多和人交流,否则病情无法减轻。”

C、“认真听我说的话,听完病就会减轻。” D、“你必须听,配合我完成自己的工作。” E、“不想听也行,我把宣传材料放在这里,您一会自己看吧”

42、患者,女性,53岁。患焦虑症3年,此次因心绞痛发作入院治疗,某日早餐吃烧饼时突然出现噎食,护士应紧急采取的措施是 A、抠出患者嘴里食物

B、让患者俯卧在椅子上,猛拍腰背部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环甲膜穿刺

E、让患者大量喝水,将烧饼咽下

43、患者,女性,21岁,因抑郁症入院。患者喜欢独处,当护士与她交谈时,她总说“我太失败了,我真是一无是处”等话语,以表达自己的无价值感。该护士的处理正确的是

A、指导患者情绪不好时多卧床休息 B、调动患者积极情绪阻断负向思考 C、避免患者与他人交往而增加自卑感 D、告诉患者生活中比他差的人比比皆是 E、护士应少打扰患者给他足够的个人空间

44、患者,男性,31岁,1年前离婚,孩子归女方。一天下班回到家中突然觉得孩子出事了,有强烈的恐惧感,同时感到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全身出汗、手脚冰冷、四肢发抖,数分钟后慢慢恢复。考虑该患者发生了

A、恐怖症 B、强迫症 C、癔症 D、躁狂症 E、惊恐发作

45、患者,女性,22岁。因焦虑症入院。护士为其采取的护理措施中最重要的是

A、深入了解引发患者焦虑的来源 B、鼓励患者描述焦虑的感受

C、鼓励患者参加工娱治疗和各项文体活动 D、指导患者认识个人的焦虑行为 E、都会患者掌握应对焦虑的方法

46、患者,女性,22岁,由家人送到急诊室。病人表现不清楚发生的事情。把当天(8月9日)说成8月5日,对具体问题不能确切回答。对以后的事情不能回忆。做麻醉分析时,称自已和朋友在8月5日开车旅行遇到抢匪,抢匪打死了朋友,而自己逃脱了。该病人最可能的情况是

A、联想障碍 B、妄想性回忆 C、分离性遗忘 D、强迫性回忆 E、分离性身份障碍

47、患者,男性,78岁。其家属反映近2年来常忘记刚发生过的事情,经常“丢三落四”,甚至会莫名其妙生气,性格明显改变,多疑、糊涂、害怕。根据临床表现,护士评估患者最可能发生了 A、老年精神病 B、强迫症 C、脑血管疾病

D、早期阿茨海默病 E、脑肿瘤

(48~49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1岁,公司白领。近日工作紧张,情绪低落,对周围事情淡漠。今日发现其动作迟缓,表情呆板,卧床不起,拒绝生活料理,呼之、推之无反应。

48、该患者最可能情况是 A、延迟性应激反应 B、缄默状态 C、木僵状态 D、癔症 E、偏执状态

49、护理该患者最应注意的问题是 A、保证患者的饮食需要 B、保证患者安全 C、提供精神安慰

D、满足患者自尊需要 E、给予正性鼓励

(50~51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6岁。患狼疮性肾炎3年,肾功能损害严重。昨天患者企图从高层住宅跳下,幸亏被家人发现,当即将患者送往医院接受治疗,以“重度抑郁症”收治入院

50、对该患者进行入院护理时,以下做法不适合的是 A、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住进专护病房 B、给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 C、严格检查患者入院携带的物品 D、将患者安排在单人房间

E、病房设施安全,光线明亮,空气流通、整洁舒适

51、护士给患者进行药物护理,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将药物放在床头柜上,让患者自行服用 B、护士看护患者服药,确认服下后离开 C、将药物混合在果汁内,让患者喝下

D、患者去检查未在病房,将药物放在床头柜上,请同事病友督促患者服用

E、患者拒绝服药时,将药物留给患者,当患者自己想通了再服药

(52~56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18岁,半年前高考落榜。近几个月来觉得朋友同学及邻居阿姨叔叔们都在议论她,常轻蔑地盯着她,她于是有时对着门外大骂,有时自言自语、或哭或笑,整天关在房间不出门,有时叫着要叫警察保护自己。

52、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反应性精神病 B、癔症 C、抑郁症

D、分裂样精神病 E、精神分裂症

53、下列症状中,该病人不存在的是 A、言语性幻听 B、运动性兴奋 C、被害妄想 D、情绪低落 E、行为退缩

54、对该病诊断有意义的症状还有 A、思维插入 B、意识障碍 C、蜡样屈曲 D、抑郁 E、妄想如觉

55、治疗应首先选用 A、心理治疗

B、三环类抗抑郁药 C、行为疗法 D、苯二氮卓类 E、氯丙嗪

56、下列护理问题中属于该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 A、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B、不合作

C、思维过程改变

D、生活自理能力缺陷 E、睡眠形态紊乱

(57~5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42岁。1年前妻子突然车祸去世,近半年出现情绪低落,对任何事都没有兴趣,经常思念死去的妻子,不做家务,个人卫生也不顾,常常入睡困难及早醒。多次试图自杀未遂。本次因再次服用农药自杀而被送入医院。

57、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意识障碍 B、抑郁症

C、抑郁性神经症

D、精神分裂症抑郁型 E、强迫症

58、下列药物中可用于该病治疗的是 A、氯丙嗪

B、抑制5-HT再摄取的药物 C、苯二氮卓类药物 D、碳酸锂 E、卡马西平

59、护士首次接触该患者时应该 A、详细询问患者自杀原因 B、详细介绍主管医生的专长 C、指出患者要注意个人卫生 D、让患者放松情绪 E、告诉其可能的诊断(60~64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1岁,因在工地工作被钉子扎破手指,向医生谈及被扎破的经过,并反复强调怕得破伤风,知道注射疫苗可以防止破伤风后,却总是不由自主地担心万一疫苗没有用怎么办呢?为此而到处求医。60、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疑病症 B、抑郁症 C、焦虑症 D、意识障碍 E、妄想障碍

61、该病人的药物治疗应首选 A、氯丙嗪 B、氯米帕明

C、苯二氮卓类药物 D、碳酸锂 E、卡马西平

62、该类药物的主要作用为 A、加强思维活动 B、肌肉松弛

C、精神和肌肉都松驰 D、抑制心跳速度 E、阻断5-羟色胺受体

63、该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为 A、暴力性行为 B、不合作

C、思维过程改变 D、焦虑

E、生活自理能力降低

64、在护士的用药指导后,患者复述出的内容说明指导需要加强的是

A、严格按医嘱服药 B、需要长期用药

C、身体可能会出现一些依赖症状 D、症状控制后停药

E、停药后可能会伴随一些戒断症状(65~66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26岁,近半年多来经常担心记不住存折密码,脑内反复重复密码号码,不停地核对,反反复复,明知不参,但又无法控制 65、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 A、抑郁症 B、焦虑症 C、躁狂症 D、强迫症 E、恐怖症

66、该类疾病的核心症状是 A、强近行为 B、思维广播 C、过分担心 D、不合理恐惧 E、强近观念

(67~69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7岁,急诊入院,主诉半小时前突然感到头晕目眩,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出汗,认为命在旦夕,请求紧急处理。近来,这种情况发生过2次,每次持续约半小时,发病间期无异常,发病与饮食睡眠无明显相关,无外伤史。

67、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癔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B、脑外伤 C、癫痫发作 D、心肌梗死 E、疑病妄想

6.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六

1 治疗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为长春市心理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70例精神病患者, 男48例, 女22例。年龄62~86岁, 平均72.5岁。本组患者中有老年痴呆患者37例, 基本上不能自理;抑郁症患者19例, 特点是情绪低落, 失眠, 沉默寡言;狂躁症患者14例, 表现为烦躁不安, 大吼大叫, 语言错乱, 拒绝配合治疗。以上均符合精神障碍诊断。

1.2 护理方法

1.2.1 老年精神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

(1) 形象改变。老年人须发脱落稀疏, 变白;结缔组织弹性减低, 皮肤出现皱纹;皮下脂肪减少, 皮肤变薄;骨骼肌萎缩, 骨质增生或骨钙丧失, 关节不灵活;牙龈萎缩, 牙齿松动脱落;体质量、身高随增龄而降低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身高在35岁以后, 平均每10年降低1cm[3]) ;老年人体力减弱、灵活性降低, 患病后老年患者可变得生活懒散, 少食懒言, 运动障碍, 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需别人协助或督促完成。 (2) 器官功能下降。老年人的各种脏器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 如视力和听力的下降, 出现视物模糊8例, 耳聋耳背22例;心脏搏出量减少, 引起体位性低血压5例, 劳力性心脏病及多种心脏疾患;肺活量减少31例, 导致长期咳嗽、气喘, 严重甚至端坐呼吸, 夜不能眠;肾脏清除功能减少, 导致尿潴留2例, 尿频、尿急、尿等待14例;脑组织萎缩, 引发老年性痴呆37例, 生活不能自理;胃肠功能失常, 导致便秘33例、慢性胃溃疡19例、胃炎14例等。总之, 老年人器官储备能力减弱, 免疫功能下降,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下降, 容易出现各种慢性退行性疾病。 (3) 机体调节控制作用降低。老年人学习能力减弱, 反应速度和操作能力均降低, 加之记忆力衰退和性格改变, 常常出现睡眠时间减少, 反应迟钝, 甚至老年性痴呆[4];因身体机能的减弱, 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 甚至出现狂躁症和抑郁症;性格改变如孤僻、多疑、固执等;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 出现大小便失禁, 甚至不能自理;老年人免疫防御能力降低, 容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 如肺内感染, 胆囊炎, 尿路感染等;免疫监视功能下降, 常有发热、肺部感染、腹泻, 且易患各种癌症。

1.2.2 生活护理

(1) 老年精神患者大多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记忆和智商减退, 有些患者不能回到自己住的床位或房间, 甚至找不到厕所, 护理人员要加强照顾。老年精神病患者一般应避免与其他兴奋患者在一起活动和休息, 以免受到伤害[5]。一些精神障碍痴呆患者, 或精神分裂症伴有躯体疾患, 或受精神症状支配导致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 还要定时让患者如厕大小便, 避免患者随地便溺或弄脏衣裤被褥, 一旦弄脏要及时清洗, 及时更换, 以免发生泌尿路感染和褥疮。大多数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容易跌倒, 发生骨折, 故外出时一定要有家属或护士陪同。老年精神病患者需要专人照顾, 重点护理, 使患者的饮食起居在医护人员的观察和帮助之下完成, 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 在饮食上, 老年患者一般给予高蛋白、高热量、低糖、低脂、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生活不能自理者需喂食, 并控制摄入能量总量, 如患者拒绝进食应进行鼻饲, 甚至静脉输入营养液;同时每天要让患者摄入足够量的水。在满足机体对食物和饮水的需求, 同时应督促患者经常活动, 增加食欲, 促进消化, 有利于增强体质, 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 (3) 在睡眠上, 老年患者睡眠障碍非常常见, 入睡难、易醒、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短少, 一些情绪抑郁患者甚至彻夜不眠, 由失眠而发生的狂躁型精神病也较为多见。要给失眠患者营造良好、安静的环境, 有基础疾病的及时解除其身体的不适, 失眠严重的给予短效或中效的安眠药物。保证患者足够的睡眠时间, 改善其睡眠状况, 是有效缓解精神类疾病的方法之一。

1.2.3 心理护理

老年精神患者多数在患有精神病的同时, 都患有各种不同的躯体疾病, 精神与身体的双重压力让患者常处于焦虑之中, 要耐心开导患者, 增强他们对抗疾病的信心, 这是心理护理的关键。在护理工作期间, 态度要热情、和蔼, 带着对家人、对长辈的爱护、体贴和尊敬的态度去护理患者。对于老年患者多年保持的习惯不要强硬的改变, 尽可能解决老年人提出的合理要求, 不要刺激、惹怒患者。对于受病态支配的患者, 应该在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 有针对性与患者进行交流, 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包袱而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策, 使他们对生活充满信心, 提高对精神病的对抗能力, 使他们在心理上获得宽慰, 最终目的即安心住院又服从治疗。

1.2.4 安全护理

老年精神病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 加之生理功能下降, 常可发生意外, 因此, 安全护理是对老年精神患者护理的重中之重。 (1) 老年精神病患者主要表现为极易产生焦虑、偏执、易受精神症状支配、抑郁等情绪, 甚至产生自杀念头。往往对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很在意, 容易产生偏执情绪, 甚至发生医患矛盾。护理人员要以和蔼的态度对待病患, 并不失时机的劝导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和生活。还应密切观察病情, 加强巡视, 严密防护患者的自杀和自残行为。 (2) 老年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吞咽障碍, 给老年患者喂食, 要耐心慢喂, 以免噎食、呛食, 不吃易发生危险的食物, 对药源性的吞咽困难, 劝患者缓慢进食或吃流质食物, 谨防窒息。 (3) 老年精神病患者常有骨质疏松症, 但其对自身疾病缺乏认识, 病情稍稳定后即想出院, 甚至伺机出走, 故对患者情况应完全掌握, 让患者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以防发生外出迷路及出走等意外。 (4) 老年精神病患者常伴有各种脏器损害, 如患有心功能不全, 易诱发急性心肌梗死;体弱患者在换季时常发生肺内感染;随着用药年数的增加, 还有可能发生肝、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 应细心观察, 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避免严重后果出现。 (5) 对于有急性起病的老年精神病患者, 有时表现兴奋, 话多, 情绪易激动, 易发怒, 有骂人、伤人冲动的患者, 除了必要的耐心劝导外, 更应注意防止患者伤人伤己, 严重时有约束和打镇静药物的必要。对于患有抑郁类精神疾患的患者, 不能放松警惕, 因为此类患者往往有自杀倾向, 要加强巡视, 避免发生遗憾。

2 结果

经过药物治疗及有效的护理, 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 本组70例患者, 治愈23例, 有效43例, 无效4例自动出院。总有效率94.29%。

3 小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 社会老龄化的加剧, 老年精神患者人数逐渐增多, 如何提高老年精神患者的生活质量, 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是精神科护士必须注意的问题, 老年精神病患者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 只有从其疾病及身心特点出发, 进行护理, 才能提高老年精神患者的生活质量, 促进疾病康复。

摘要:目的 通过总结和探讨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为临床护理老年精神病患者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在长春市心理医院住院的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合老年精神病患者生理、病理特点, 分析其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药物治疗及有效的护理, 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安全护理, 本组70例患者, 治愈23例, 有效43例, 无效4例自动出院。总有效率94.29%。结论 老年精神病患者有其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 只有从其疾病及身心特点出发, 进行护理, 才能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促进疾病康复。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患者,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郭田荣, 赵金英.重症精神病患者男女同病区的护理及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12) :5.

[2]黄鲲鹏, 李凤丽, 聂利梅.长期滞留住院无主精神病患者87例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22 (24) :79.

[3]朱亚珍.浅谈老年精神病患者的护理管理[J].中国基层医药, 2009, 16 (5) :137.

[4]杨丽, 薛丽平, 李宏利, 等.老年期精神病的护理经验[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7) :54.

7.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篇七

【关键词】 心理护理;精神病患者;护理疗效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2-0108-01

随着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有部分民众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表现为思维混乱,行为异常,一切行为都不受控制,患者不能正常的生活,这就需要住进专门的精神病院进行治疗[1]。在住院期间我们的护理人员会给予患者多方面的护理,不仅仅表现在治疗方面,也越来越注重患者的心理,取得了较好的护理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精神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将我院自2014年9月-2016年1年收治的72例精神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38例,女25例,年龄为23-56岁,平均年龄为(34.83±3.23)岁,疾病分类:其中23例为精神分裂症,25例为狂躁抑郁症,15例为反应性精神病;观察组,男41例,女31例,年龄为21-59岁,平均年龄为(34.91±3.84)岁,疾病分类:其中27例为精神分裂症,26例为狂躁抑郁症,19例为反应性精神病;这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具体包括: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及心理护理等。

1.2.2 观察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要先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而解决。

1.2.2.1 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总结[2] ① 悔恨羞耻感:精神病患者住院后经过全体医护人员的努力,经过一些列的治疗,患者会有一个恢复期;在此期间他们已恢复了意识,认识到自己患了精神病,能回想起自己在犯病时做过的过激行为,他们会觉得很后悔,为自己做过的事感到羞愧,担心自己以后的生活,也怕别人看不起自己;② 悲观绝望,感觉自己没有前途:患者进入恢复期后,会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渺茫,他们会想:以后的日子该怎样走下去,自己还有生活的能力吗,现在自己的病情得到了控制以后还会不会复发等,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看不到任何希望;③ 内心矛盾:在恢复期的精神病患者是需要继续吃药的,此时患者会出现矛盾心理,吃药的话让别人看到会不会疏远自己;药吃多了会有副作用吗,会产生依赖性吗;以后自己的病情是不是得靠药物来控制了;然而不吃药又担心病情会进一步发展。

1.2.2.2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护理对策[3]: ① 鼓励与支持:在患者住院期间,和他们接触较多的是我们的护理人员,患者康复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在住院期间,尤其是恢复阶段,患者的心理比较脆弱,有的不愿意见自己的家人、朋友,但对自己的责任护士则坦诚很多,因此我们的护理人员一定要理解和尊重患者,对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告诉他们自己只是患病了,是一个正常人,不要觉得自己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就不正常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患病的时候,要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没什么大不了的;并告知他们要勇敢,只有这样才可以战胜疾病;② 对患者进行保护:在恢复期的精神病患者会对他们在患病时做过的事感到懊恼、羞愧,觉得无法再去面对家人,多数患者会产生轻生的念头;因而需对患者的行为进行严密观察,如有异常行为立即阻止,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③ 按时服药:多数患者在恢复期认为自己的疾病已经好了,没有吃药的必要,加上担心吃药会产生副作用,还担心自己吃药被别人看遭到歧视,多数患者不再遵医嘱服药;我们可以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告知他们不吃药疾病复发性很大,吃药事必须的,得到家属的理解,并由他们监督。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 NOSIE评分[4]。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1知,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NOSIE评分(包括总积极因子得分、 总消极因子得分及病情总估计因子得分)对比,P<0.05。

3.讨论

精神病患者在恢复期易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他们恢复了意识,认识到在病情发作的时候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他们会产生羞耻心理,还认为自己得了精神疾病会被别人瞧不起,对未来的生活失去了信心,甚至出现失去继续生活的勇气而产生轻生心理,因害怕别人看到他们吃精神病类药物歧视他们,他们多数不愿继续服药,故而我们的护理人员要加强恢复期精神疾病患者的心理护理,给予他们尊重与支持,告知他们得病了就要治,不可放弃吃药,更不可产生轻生念头,自己的疾病用药维持是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的,如实在不行可与他们的家属进行沟通,由家属监督他们吃药。由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给予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可将患者的NOSIE评分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由此可知,给予恢复期精神病患者心理护理,疗效佳,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玉琴,马杰,乔宇. 精神病患者恢复期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3:198-199.

[2]菅彩霞,李翠萍. 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状态采取心理护理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3,04:766-767.

[3]高玉. 心理护理对恢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状态的影响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2013,07:116-117.

上一篇:薪酬管理的作用下一篇:给母校的毕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