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一样(精选7篇)
1.我们都一样 篇一
一、“两后生”培养,扶贫、社会资金双管齐下
“廖股长您好,我是赣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2008级扶贫生,学的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10年4月学校安排我到深圳市永隆汽车维修服务分店实习,因基础知识扎实,技术熟练,工作勤奋,被老板看中,现在正式招聘我为服务部的管理人员,年薪10万元。从实习到目前工作不到一年,我已拿到8万元的报酬。昨天回赖村水西老家过年,今天我特地到县里来感谢您,当时我是在您手上办的入学手续。没你们的教育扶贫专项资金扶持,就没有我黄文峰再进校门的机会,也就没有我黄文峰和我黄家的今天!”这是2011年1月底发生在宁都县扶贫和移民办综合股办公室感人的一幕。
“宁都县教育扶贫专项资金”设立于2007年,是专为扶持“十一五”扶贫开发重点村贫困户子女初中、高中毕业后进行“中专”和“高职”学历教育,实现“培养一个能人,带富一个家庭”目标而设立的能力建设项目。几年来,该县共筹集教育扶贫专项资金近200万元,已选送贫困户子女380余人接受“中专”、“高职”学历教育。
“十一五”期间,宁都县扶贫和移民办结合省、市“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培养计划,共选送了637名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据不完全统计,就业后的参学贫困户家庭户均增收10000-30000元,有效地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
二、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为贫困青壮年再创佳“机”
“通过这个培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服装的专业知识。以前以为做衣服很简单,只要照着样子做,参加培训以后,我才发现要在技术上不断提高、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在这一行业发展得更好。”参加宁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2011年“雨露计划”服装专业培训班的揭云说。揭云是梅江镇长木村一个贫困家庭的子女。
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是扶贫部门针对农村贫困人口实施的一项培训转移就业脱贫工程。“现在的‘招工难’并不是缺人干活,而是企业招不到有一定生产技能的技术工人。经过劳动力转移培训,既能使通过培训的人员增加收入,又能解决工业园用工企业的“招工难”问题,参训人员和企业都满意。”宁都县“雨露计划”培训基地、宁都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赖院生校长如是说。
几年来,宁都县扶贫和移民办按照“切合实际、面向社会、长短结合、分类培训”的原则组织实施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农村贫困青壮年劳动力提供了学习技能、促进就业、发展创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该县扶贫系统、培训基地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将农机等专业的培训办到田间地头,服装等专业办进车间工场,电子等专业办入工业园区,培训工作体系基本形成,影响力不断扩大。
目前,该县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培训规模逐年扩大,二是参与部门逐年增多,三是投入资金逐年增加,四是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培训转移、外出务工,已成为该县贫困人口增收的重要途径,劳动力转移培训真正发挥了“培训一人、脱贫一家,转移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应。“十一五”期间,该县共投入科技培训资金430多万元,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162期35078人次,其中11980人实现了转移就业,转移就业人员人均年增收5000-8000元。
三、“扶贫帮困,励志助学”,重振“文乡诗国”雄风
“如果没有这个基金的帮助,我父母要辛苦劳作、省吃俭用一年以上才能赚够我一个学期的费用,而且还不知如何先凑到钱交学费报名。是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给了我读书的机会,我会永远记得你们,以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回报家乡,做个感恩的人!”宁都中学的张艳艳同学接过5000元奖学金激动地说。这是2010年8月30日上午发生在宁都县社区扶贫研究会办公室的感人情景。
张艳艳是梅江镇庵边村委松山小组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2010年高考以596分的优异成绩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但因其全家6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一个人负担,大学录取通知书和6000多元的报名费让父母喜忧参半。听说有助学机构和爱心人士赞助女儿读书,全家人喜极而泣。张艳艳说的基金是“宁都扶贫易堂励志基金”。
“易堂励志基金”个人捐资第一人潘连生先生面对体型弱小的张艳艳同学,看着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感慨万千:“我们不能看着这些学习成绩好、经济条件差的孩子上不了学。扶贫助学是我乐意做的事,这比一般的行善积德好。以前想助学还不知道钱给谁、如何给;现在好了,有这个励志基金来做‘媒人’和跟踪落实,出这个钱我就放心啦!今天我出一万元。你们做得好,我每年都出万把块钱来励志助学”。
为了让会读书但因家庭经济困难读不起书的贫困户子女有书读,并帮助他们完成高中、大学学业,宁都县社区扶贫研究会以宁都县扶贫开发担保有限公司捐资为主,在县扶贫和移民办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于2010年3月建立了集公益性、互助性、资助性于一体的“宁都扶贫易堂励志基金”。“易堂励志基金”采取一次性捐资、一对一帮扶、一对多捐助等多种形式,为有助学意愿的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推介对象、牵线搭桥,搭建一个帮困助学、奉献爱心的平台。捐资助学既可由基金会代理,也可由捐助者直接帮扶。“易堂励志基金”奖励对象为具有宁都县农村户籍,在宁都县内就学、参考的应届高考、中考和小学贫困优秀学子。
2010年该基金募集近18万元,于当年在宁都三中举行了“易堂励志基金”首发仪式。首发式上,向全县60名(高考生、中考生、小学生各20名)农村贫困优秀学子发放了励志奖学金17.2万元。这是全省县级扶贫系统首只长期用于扶贫助学的专项基金。
易堂励志奖学基金启动仪式上,县社区扶贫研究会会长、易堂励志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宁永红赋诗一首:
扶贫奖学亦扶优,启动资金扎实筹。
慷慨解囊捐巨款,爱心人士万民讴。
四、建设扶贫学校,培养、培训一个都不能少
为适应新时期新阶段扶贫工作的需要,切实提高贫困人门的综合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构建企业用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互通对接平台,努力探索“扶持到户”扶贫工作新途径,宁都县扶贫和移民办于2009年7月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扶贫技校的动议。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建校事宜,县委书记王扬金亲自主持召开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扶贫办的汇报并研究建设扶贫技校的可行性,会议就校址选定、土地征用、师资配备、规划设计、资金筹集、组织机构等形成会议纪要,交由相关部门协调落实。“建设全国第一所县级扶贫职业技术学校”被列入2010年、2011年的《宁都县政府工作报告》,也被列入2010年、2011年县委、县政府每月督办的民生工程和重大建设项目。
现在,扶贫技校已完成土地征用、规划设计、施工招标、监理招标等前期工作,施工建设即将开始。拟建中的宁都县扶贫职业技术学校规模:住校生总数为1100人,其中学历教育学生800人,职业教育的短期培训人员300人。规划占地(政府已划拨)56亩,建筑面积16500平方米,预算一期投资1600万元。
2.我们都一样 篇二
1999年,我上初中。记得那时候班级里唯一订阅的一本杂志就是《中学生博览》,那时候捧起它,觉得宝贝得不得了,亲昵得不得了。每次把它翻了一遍又一遍,把里面的笑话讲了一遍又一遍,把“火狐侦探社”栏目的答案琢磨了一遍又一遍之后,还是觉得没看够,过几天还要再翻翻。那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当个编辑,要是有一天,我是你们口中的编辑姐姐,该多好。所以当我如愿以偿地坐在办公室里,看着qq、微博、信封里的你们跳脱着对我说这说那的时候,心里总被暖暖的幸福包围,心满意足。
有时候,缘分是一件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得奇妙的事情。就像你在大学校园里听着广播里如水的声音,结尾时她说“感谢大家的收听,我是今天的主播仰月”;就像你在某列火车上看见对面笑靥如花的女子,桌子上的日记本掀起的角落上写着“赫乔”;就像你在酒桌上推杯换盏,聊起上学时候说自己还写过不少文章,同桌的一个女孩儿激动地摇动你的手臂说“啊?你真的是艾汀医生?”……
世间没什么比缘分更值得感激。我很庆幸能在这样的时刻,陪在你的身边,以这样的方式。我们用文字诉说藏在心里亦真亦幻的故事与心情,构筑我们之间独一无二的纽带与关联。
2013,我在这里,你在哪?
3.我们都一样作文 篇三
不知道从何时起,北大就变成一颗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的种子。因为梦想会发光,所以,无论身处多么漆黑的角落也总能有一束亮光,引领我们前往,风雨兼程-----苑子文,苑子豪
这是一个关于平民励志偶像传递正能量的故事。苑子文,苑子豪,这对来自河北廊坊被称为北大最帅双胞胎的孪生兄弟,以最真实,最贴切的形象为我们演绎了两个励志青年的奋斗史。
苑子文,一个不折不扣的狮子座大男生,20xx年以674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在大学生活里,苑子文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社团活动,并且在兼顾各类活动的同时,一直保持着自己的优异成绩。
苑子豪,20xx年以683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高考数学满分,因阳光向上的积极形象,引起了广大网民的关注。
在这对双胞胎双双考入北大之前,他们着实狠狠的下了一番功夫。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学习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哥哥子文,在整个高二,都处于迷糊又彷徨的状态。可是与弟弟子豪不同,子豪八次考试总排名第一,在高三之前就获得了去北大夏令营的唯一资格。后来到了高三下学期,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弟弟竟然在考试中成绩不断下滑,他开始不断的否定自己,甚至想放弃,可是身为执着地狮子座大男孩,他并没有投降。家里的卫生间墙壁上贴满了各式各样的纸条,每天早上刷牙的三分钟里,他都会尽量把纸条上的内容看一遍,从莫泊桑看到曹雪芹,从《悲惨世界》看到《资治通鉴》。高三,的确很苦,课桌上堆满了的各种复习资料,草稿纸上密密匝匝的数字,都验证了兄弟俩不平凡的高考之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兄弟俩不懈的努力与相互扶持之下,两人都获得了自主招生的机会,哥哥因为高三综合排名第一被学校推荐,弟弟因参加北大夏令营而被推荐,最后的结果就如大家所看到的,兄弟俩双双以优异的成绩被北大录取。
高考从不相信运气,只青睐实力。为此,我们别无选择,只能马不停蹄。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尤为狼狈的时光,但是请相信,咬咬牙就过去了,就像兄弟俩一样,他们的成功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今天所拥有的是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一点一点,一个白天一个黑夜慢慢拼出来的。我们都不是神的孩子,但是我相信困难终将会变成礼物,吃过的苦终将会照亮我们的路。就像子豪说的:梦想是一辈子的事,所以尽管努力吧,反正最差也不会输掉整个人生。
4.我们都一样作文 篇四
记得某一次学校排练节目时,我起晚了一个人到饭堂吃饭,偶然看见了从广播站走来的张仁颖。
那天,她怀里抱着一本书,大步流星的向食堂走来,头昂的高高的,眼神透过厚厚的眼镜片显得略微有了一丝凌厉的清冷,仿佛每一个毛孔细胞都散发出来“优越感”――但是取餐的路上,她一看到熟人就会停下来聊几句。当时不知怎么的,我总觉得这个女孩自带着一种奇怪的距离感――这种距离感可能是因为女孩的“过分”优秀,这种优秀是多方面的。
开学初在宿舍签名时看见仁颖兄在写着历史的思维导图,她的字写的是极好的,我便忍不住多看了几眼。“不是只要写一个单元的吗?”我指着她每一课的思维导图问,“但我想写呀。”她理所应当的说,语气是那么自然。
后来的历史小讲,张仁颖带着自己做的ppt落落大方的侃侃而谈。讲到一处,她停下来问我们有没有看过一本书,同学们纷纷摇头否决,她便有些惊讶的说:“啊,我还以为我们一班的同学都应该博览群书呢!”她的说法虽有些高傲的意思,但我却觉得她有资格这么说。
以前在宿舍里,我总说:“张仁颖把她一生的精力都献给了学校广播站。”这自然是夸大了,但也不全是。仁颖兄从小学习主持,功底一流,连社团都报的是“演讲与口才”,但遗憾的是,她到底还是做了个学校广播站默默无闻的幕后编辑。多少个晚上,我在宿舍里大声感慨:“唉!”
但是,仁颖对此好像一直不以为然。每次睡觉前,总有一大群女生围在一起聊天,但我总能看见一个人坐在床边的阶梯上写着下一天的广播稿,微暗的阳光下,这个蜷缩的小球被照的分外的寂寞和孤独。
后来,广播站的一个广播员退出了,便经常由仁颖兄广播;再后来,她成了学校的主持人,每次大型活动几乎都由她来独挑大梁。
除此外,仁颖兄在体育上的实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运动会时,身为主持人的她连报了四个运动项目……
5.我们都一样作文 篇五
他,没有双臂,却用双脚弹奏出曼妙钢琴曲,他就是来自中国达人秀的断臂钢琴王子刘伟。
刘伟每天都要练习8个小时以上,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使得他的脚难免受到损伤,抽筋、扭伤更是家常便饭。他说,“我的生命中有三样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水和音乐”,音乐能带给他生命很多积极和快乐的元素,“我所以哪怕很辛苦地练习,我也能坚持下来。”
他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坚持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在生活中,我们一路成长,磕磕碰碰,困难,挫折,接踵而至,当时的我们是否同样坚强,同样乐观?不要再去奢求,因为我们得到的已经很多了,如果有人愿意拿一百万来换你的眼睛,你愿意吗?如果有人愿意拿一千万来还你的双臂,你愿意吗?如果有人愿意拿一亿来换你的双腿,你又愿意吗?你是否发现用自己的手触摸每一样东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是一件多么美日好而又幸运的事情。
他,其实和我们一样,只是多了一份执着,多一份坚持。
他是上帝钟爱的苹果,所以,他被狠狠地咬了一口。“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不幸面前,他选择了后者,“或许我不能和别人拥抱,但我能从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身上感受到很多的力量,音乐也会带给我很大的幸福感。”
梦想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给了他生活的希望,他用微笑打败了命运,用行动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我们是否有他那种越搓越勇的精神?
他演绎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勇敢坚强的信念,他诠释的不仅是乐曲,更是积极乐观的精神。他奏响了生命之歌,谱写了梦想之曲。
他的经历震撼了每一个人,同时也让我们每一个人幡然醒悟,原来我们拥有那么多的美好,拥有那么多的幸福,曾经所受到的痛和伤,是那么微不足道。
看一个人,并不能光看外表。有的人虽然拥有健全的身体,但心灵却是残疾的,而有的人,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们却有着一颗美好的心。残疾人需要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尊重。其实,我们都一样,一样的全力以赴追逐梦想。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上帝的咬过的苹果,你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上帝特别眷顾你,所以狠狠的咬了一大口。
他,没有双臂,却用双脚弹奏出曼妙钢琴曲,他就是来自中国达人秀的断臂钢琴王子刘伟。
刘伟每天都要练习8个小时以上,如此高强度的训练使得他的脚难免受到损伤,抽筋、扭伤更是家常便饭。他说,“我的生命中有三样不能缺少的东西,空气、水和音乐”,音乐能带给他生命很多积极和快乐的元素,“我所以哪怕很辛苦地练习,我也能坚持下来。”
他的成功来源于他的坚持和对音乐的执着追求。
在生活中,我们一路成长,磕磕碰碰,困难,挫折,接踵而至,当时的我们是否同样坚强,同样乐观?不要再去奢求,因为我们得到的已经很多了,如果有人愿意拿一百万来换你的眼睛,你愿意吗?如果有人愿意拿一千万来还你的双臂,你愿意吗?如果有人愿意拿一亿来换你的双腿,你又愿意吗?你是否发现用自己的手触摸每一样东西,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是一件多么美日好而又幸运的事情。
他,其实和我们一样,只是多了一份执着,多一份坚持。
他是上帝钟爱的苹果,所以,他被狠狠地咬了一口。“我觉得,在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在不幸面前,他选择了后者,“或许我不能和别人拥抱,但我能从身边的朋友和家人身上感受到很多的力量,音乐也会带给我很大的幸福感。”
梦想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给了他生活的希望,他用微笑打败了命运,用行动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我们是否有他那种越搓越勇的精神?
他演绎的不仅是音符,更是勇敢坚强的信念,他诠释的不仅是乐曲,更是积极乐观的精神。他奏响了生命之歌,谱写了梦想之曲。
他的经历震撼了每一个人,同时也让我们每一个人幡然醒悟,原来我们拥有那么多的美好,拥有那么多的幸福,曾经所受到的痛和伤,是那么微不足道。
6.我们都是陌生人 篇六
可是有一天, 我经过他的办公室时, 他却叫住了我。我有些惊讶, 也有些警惕, 他是公司的一个小头目, 虽然权力触及不到我的部门, 但总归是比我高一级的, 难道我近来有什么地方得罪了他?他走近了两步, 我却下意识地后退了两步, 我就这样隔着一定的距离等他开口说话。他笑了笑, 又低头想了一会儿, 终于试探着开了口:这个周末你有没有空, 我们去喝茶。听说你很喜欢看电影, 业余时间还给报纸写评论, 我这儿有个挺好的法国电影, 你拿去看看吧!我看他伸过来的手里, 放着一张崭新的光盘, 是一个我平时就想看却怎么也买不到的精彩电影。于是我机械地说着谢谢, 接过来就赶紧走开了。
那个电影实在是很棒。可我的脑子里, 一直在盘旋着他那种真诚在我看来却是暗含深意的微笑。我将认识他之后的每一天都细细回想了一遍, 实在想不出自己曾经有什么地方得罪或有恩于他。我在去还他影碟的一路上, 终于下定决心要问个明白, 我不想无缘无故地受人恩惠。尤其, 是一个几乎陌生的人。
他听了我的问题, 照例是很友好地笑笑:其实真的是没有什么事, 我只是看了你发表的一篇电影评论, 恰恰我也喜欢电影, 所以想与你聊聊, 交个朋友;毕竟, 我们的生活里, 不是只有工作……
7.我们都一样 篇七
最亲密的爱人
最令你伤心的人
1972年,18岁的尼奇和17岁的希拉,在一群年轻人的暑假旅行中一见钟情。希拉记得,第一眼见到尼奇的时候,就被他身上散发出的魅力吸引了:古铜色的皮肤,白色的T恤,帅气而性感。迷人的外表之下,尼奇的内在更令她欣赏。他是天生的领导者,善于做出正确的决定,待人礼貌周到,乐于为同伴服务。和尼奇在一起,希拉能感受到强烈的安全感和依靠感。
一次,尼奇提议大家爬到度假小屋附近的山上去露营。可是山太陡了,无人响应,只有热爱户外运动的希拉愿意同行。在两人爬山的过程中,尼奇心中也不禁打鼓:这实在是太危险。可是希拉没有一点放弃的意思。最后,两人终于爬上了山顶。
尼奇说,他从没见过像希拉这样充满热情、总是积极投入事情的女孩。还是那次旅行当中,尼奇提议大家到海滩上赛跑。这本是度假中的一个小游戏,可没想到,希拉真的拼尽全力和他赛跑。希拉的竞争心感染了尼奇,他很庆幸,自己刚好可以比希拉快那么一点点。
尼奇强烈地感受到,和希拉在一起非常快乐。这次赛跑之后,他突然觉得吃饭没一点胃口——他坠入了爱河。
甜蜜地恋爱4年以后,尼奇和希拉举行了婚礼。那时,尼奇才大学毕业两周,而希拉还是一个学生。
因为都生长于父母恩爱、非常快乐的家庭,尼奇和希拉天然就认为婚姻是非常美好的事,自己有一天一定会走进婚姻。也正是这个原因,使他们从未料到,进入婚姻以后,你最爱和最爱你的人,会成为最能伤害你的人。
结婚以后,尼奇发现,希拉不太善于理财、花钱很随性。他们结婚时,亲友给了一笔数目不小的礼金。热爱运动的希拉完全没跟尼奇商量,就想当然地把这笔钱花到了健身房,办了昂贵的会员卡。尼奇知道后特别惊讶,不能理解。一则,按照尼奇的性格,对大笔的金钱一定要量入为出,适当储蓄;二则,希拉的热情虎头蛇尾,对健身房的热情也一定保持不了多久。果然,办了健身卡之后,希拉只去了5次!对此,尼奇有点恼火。
结婚9个月的时候,尼奇和希拉受邀到朋友家参加周末派对。出发之前,两人又为钱发生了争执。尼奇责备希拉花钱大手大脚,希拉感到非常愤怒:“当时我感觉他在定我的罪,作为伴侣,他不说帮助我,和我一起商量如何管理我们的钱,反而不停地论断我、批判我。”
为了不让这件事破坏接下来的周末,希拉努力说服自己忘掉它。可是,愤怒的情绪却在她心里越煮越沸。去朋友家开车要花6个小时,一路上,两个人一句话也不说,气氛紧张而压抑。怒火在希拉心中已经变成了一种恨。恨越酝酿越深,里面还夹杂着自怜自哀的情绪。面对派对上的美食,希拉毫无胃口。星期六晚上,她终于忍无可忍,负面情绪大爆发了:“尼奇,你伤害了我!”
希拉以为,她的爆发会招致一场大战,出乎意料,尼奇感觉:“她的爆发对我反而是一种解脱,我终于知道她为什么那么生气了!”希拉说出了自己受伤的感受,而尼奇很快向她道歉:“我真的没想到我的话会对你造成这么大伤害,请你原谅我。”当希拉对尼奇说出“我原谅你”时,即便心里还有不原谅的成分在,也觉得重压马上就释放了。他们很快重归于好,又可以亲吻、拥抱了。
这次从伤害到原谅的过程对尼奇和希拉来说都是一个启示,他们发现,在婚姻当中,最和睦的夫妻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分歧和伤害;而饶恕并不是说“这不要紧”,伤害的确是要紧的,并且需要面对。当我们谈论伤害,准备好说“对不起”,并且选择原谅彼此时,愤怒和怨恨就不再是夫妻间的障碍。
伴侣之间,需要经常有私下的机会来处理或大或小的伤害,好使“夫妻不结隔夜仇”。受伤的一方不需要用严厉的、批评的方式来告诉配偶,相反,可以用尽量温柔的语言使对方的道歉变得容易。大声说出“我原谅你”,也不仅是对对方的谅解,更是对受伤感受的释放,是双方共享轻松和自由的开始。
爱TA
就用TA需要的方式
希拉是个心直口快的人。谈恋爱的时候,她满眼都是尼奇优秀的一面,结婚后,却不知不觉地喜欢唠叨尼奇的缺点了。
婚前,希拉很喜欢尼奇会做手工活。刚结婚的时候,他们住在伦敦的一间小公寓里,尼奇想发挥所长,在墙上打一些书架。动工以后,房间里到处都是工具、锯末,尼奇沉浸在DIY的辛苦和乐趣中,没有及时收拾。希拉见了,直接就说:“你老是这么乱!从来不收拾!”尼奇听了,建设小家的积极性大受打击。
开始,尼奇和希拉以为,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只要两人之间有爱,没必要说话那么“客气”。可是,时间长了却发现,这样的“客气”是必不可少的。
伴侣在晚餐后帮你洗碗,在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为你端上一杯茶,常常记得把垃圾拿到外面去……这样的事情多了,你习以为常,就会以为都是应该的,不需要向TA道出欣赏和感谢。长此以往,你会变得愈加苛刻,认为需要告诉TA的都是TA的缺点,而对TA的赞美和感谢却绝迹于你们的婚姻中了。TA怎么有动力继续爱你、继续为你们的婚姻付出呢?
尼奇的失落让希拉知道,自己需要调整说话的态度。慢慢地,尼奇和希拉发现,如果不懂爱的表达方式,就会令婚姻停滞不前。在内心深处,每个人都本能地期待对方知道我们的需要,并且总是倾向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爱意——就像希拉用“直言不讳”来向尼奇表达爱意一样。可是不管我们怀有多么好的初衷,假如配偶的需要恰好相反,一切也就失去了意义。
尼奇和希拉说,爱有5种语言,分别是:充满爱意的话语、服务的行动、优质的陪伴时间、精心的礼物和身体的爱抚。每个人都需要这5种爱的语言,但每一时期,对这5种方式的需求和排序可能是不同的。爱TA,就要用TA最需要的方式,这样的爱才是精准而高效的。
认识到这些以后,尼奇和希拉的婚姻质量飞速提升。
言语的肯定对尼奇至关重要,因此,希拉不得不学习如何谨慎自己的言语。首先是选择合适的时机向尼奇表达观点。从前,她习惯在一件事情发生以后立即进行讨论。后来她发现,尼奇并不适应这种方式,等到第二天,尼奇变得比较客观时再表达更加合适。
除了考虑说话时机,充满爱意的话语更是要带着赞赏的目光看待伴侣,用积极、友善的话语鼓励对方,而不是违心地奉承。这多半不是出于本能,而需要有意识的努力。
尼奇注重实际,家里有什么东西坏了,他都会很快动手修理。时间长了,希拉就把这当成了尼奇“分内”的工作。一次,希拉对尼奇说:“你还没有把轮胎上的孔补好吗?明天我要用自行车的。”话音刚落,希拉意识到自己语气中不尊重的态度,提出“要求”和提出“请求”之间有天壤之别,她立刻改口说:“对不起,尼奇,你能在明天之前把我的自行车轮胎修好吗?”希拉的请求给了丈夫回应的可能。尼奇欣然答应了,他通过回应妻子的请求表达了对妻子的爱意。
此后,尼奇为希拉做了任何一件小事,希拉都有意识地提醒自己立刻表达感谢,时间长了,这自然变成了很好的习惯:“谢谢你把垃圾拿出去”,“谢谢你把裤子送到洗衣店”,“谢谢你记得我妈妈的生日”……希拉真诚的感谢时刻让尼奇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因此更乐意为家庭付出。
结婚4年后,尼奇和希拉有了第一个孩子。从那时起,希拉停止工作,成为一名全职母亲。对希拉来说,放弃工作,很可能也意味着放弃自信和自尊,因为全职母亲的角色在现代社会并不像一个职场女性那样受人尊敬。在此过程中,女性不仅要忍受体力的透支,更要经历情感上的失落。这时,尼奇的鼓励给了希拉最大的信心。
4个孩子接踵而来,全靠希拉一人照顾,的确非常辛苦。尼奇很能体谅妻子,尽管尼奇也一个人担负着繁忙的教职工作和全家的经济压力,他还是每天都抽出时间,帮助希拉陪伴孩子。不管多忙,尼奇都会把每天下午5点到7点的时间留给孩子,哪怕7点以后再工作到深夜。因为5点到7点,正是照顾孩子吃饭、洗澡,陪孩子玩耍、聊天的最重要、最忙碌的时间,而这些事情又是每天都少不了的。每到周末,尼奇还要陪孩子们到户外去踢足球、做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时常,他一面和孩子踢球,一面脑子里还惦记着未完成的工作。可是,他深知在孩子童年时期陪伴他们的重要性,所以从未以工作为借口忽略家庭的时间。尼奇发现,当他全情投入到和孩子们的游戏当中时,自己的头脑也得到了放松,过后再去工作,效率也会提高。
尼奇的主动帮助,使希拉非常感激,她觉得丈夫服务的行动和优质的陪伴,不仅减轻了她养育孩子的压力,更肯定了她作为全职妈妈的价值,好像在用行动告诉她:你做全职妈妈的工作也很重要,并不比我在外面打拼事业来得差!丈夫表面上是在帮助孩子,实际上更令妻子感受到了强大的爱与支持。他们夫妇间的情感纽带更强韧了。
夫妻关系
是人际的核心
在婚姻当中,尼奇和希拉不断探索伴侣的需要,有意识地练习用更恰当的方式去爱对方。他们如此主动地建设婚姻,如此重视夫妻关系和家庭价值,跟原生家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尼奇和希拉的原生家庭都很幸福,他们从小就从父母那儿看到美好的婚姻、负责任的婚姻是什么样的。尼奇至今记忆犹新,小时候,每到周末,他们全家人都会聚在一起举行各种有趣的活动。全家一起出行时,父母不是像今天家长一样完全围着孩子转,而是让每个孩子感觉到,他是家庭的一份子,有一份责任,有一份分工,全家人和睦地融为一体。父母偶尔也会吵架,但尼奇从未觉得他们有一天会分手,这让他在成长过程中非常有安全感。希拉从小也一直感受到父母强烈而稳定的爱。希拉的父亲是个非常会表达爱的人,他常常拥抱孩子、鼓励孩子,同时又让孩子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原生家庭给了尼奇和希拉无条件的爱和清楚的界限,使他们成长为两个积极健康的人。但走入婚姻、特别是有了小孩之后,他们也不得不面对父母对他们小家的干预和意见。
希拉的婆婆是个传统的英国老太太,手非常巧,喜欢给孙儿们做繁琐的传统服饰。而希拉则希望给孩子穿得舒适、现代一些。别看只是这么小的事,也会在希拉和尼奇之间造成矛盾和冲突。开始,面对婆婆对孩子着装的干涉,希拉明显觉得尼奇是和他妈妈站在一边的。尼奇觉得妈妈年纪大了,那么热心地给孩子做衣服也是出于好意,于是就希望希拉妥协,埋怨她说:“你为什么不替妈妈考虑考虑呢?我不想因为这么点小事惹妈妈生气。”听到这话时,希拉已经不仅在为孩子该穿什么衣服而生气了,更为丈夫这么轻易地让父母离间他们的关系而委屈。事情被尼奇的态度闹得更僵了。
经过冷静思考,尼奇和希拉都认同,人际关系是有主次的,在一切关系中,夫妻间的婚姻是最主要的关系,你和其他人的关系都是其次的。面对分歧时,夫妻二人应该首先达成共识,并根据这个共识往前走。夫妻要始终站在一条阵线上支持彼此,给其他人设立界限,而不是随时为其他关系牺牲夫妻的一致性。
根据夫妻关系第一的原则,尼奇认识到,让希拉高兴,或者说认同希拉对孩子应该穿什么衣服的想法,比是不是得罪了妈妈更重要。设立了这个界限之后,他们发现,希拉和婆婆的关系不是变得更坏,而是变得更好了。尽管妈妈有时不高兴,还会对孩子的衣服评头论足,但尼奇和希拉就装作没听到,温柔地给妈妈一个信号:这是我们的家,我们要做决定。久而久之,妈妈也就不再强硬地干涉了。
当妈妈对尼奇吹耳边风,说她不喜欢希拉做的某些事情时,尼奇就会笑着说:“我很喜欢啊,这是我们两个人的决定。”尼奇永远不想让妈妈觉得,自己会和她站在一起攻击太太。
尼奇的态度对希拉来说是最大的鼓励,当她感受到丈夫的支持时,也能够坦然地面对婆婆的指责了,这时她才能够从心里接受:哦,这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
有趣的是,希拉跟婆婆的矛盾也同样发生在尼奇和岳父之间。希拉的父亲也会因为对外孙的发型不满而指责尼奇“不是一个好爸爸”。这样一来,冲突算是扯平了。本来可能会小题大做的家庭矛盾,也加入了好笑的元素,更因为尼奇和希拉设立的清晰界限,很容易就化解了。
【我们都一样】推荐阅读: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作文200字09-13
16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教学设计08-18
其实,他们都一样初中作文08-03
我们都在努力奔跑09-28
我们都要做四好少年10-24
我们都是一家人-教案06-22
我们都是好朋友教案06-27
我们都是孙悟空的作文06-18
演讲稿--我们都是追梦人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