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2024-08-12

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精选8篇)

1.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篇一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工作总结

2008年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杨凌示范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务院《批复》精神,按照“现代农业看杨凌”的定位,以“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为目标,以集聚创新国内外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探索现代农业新模式、新机制为重点,突出标准化、专业化、整装化、板块化、全覆盖的特点,规划建设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探索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初具规模。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占地100平方公里,由八个功能园区组成,其中现代农业创新园、国际合作园以及现代农业企业孵化园基本建成,标准化生产示范园、种苗产业园区逐步壮大,设施农业、小麦良种、精品苗木、经济林果、花卉、食用菌、生猪及奶肉牛繁育等八类产业已发展到5.28万亩,其中设施农业1.5万亩(建成大棚5000座,中棚5000亩),经济林果1.1万亩,精品种苗4000亩,名优花卉300亩,露地蔬菜1.5万亩,小麦良种3000亩,食用菌400亩,建成生猪标准化养殖实训基地、万头生猪繁育基地和万头奶肉牛繁育、养殖基地,本香集团、秦宝牧业、森淼公司等42家涉农龙头企业入园发展,累计完成投资7亿 1 元。园区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完善,经济社会效益初步显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现代农业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

生产经营机制逐步完善。园区八类产业均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企业为龙头,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促销售,基本形成了从技术、生产、加工到物流的产业链条,促进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陕西秦川牛业有限公司万头秦川牛种牛养殖和育肥基地项目采取“公司+小区+基地+专业户”的模式,推行“核心区+辐射区+带动区”的连接机制,实行100头秦川牛进入核心区、10头以上进入小区、3—9头进入专业村的递进养殖方式,辐射带动杨凌及周边农民发展秦川牛养殖小区10个,基地22处,养殖户1300多户,总产值98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500多万元。同时,我们通过组建“土地银行”解决园区用地如何集中的问题,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解决园区建设主体的问题,通过项目捆绑解决资金筹集难题,有效推动了园区建设顺利开展。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成立园区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一大批专家教授全程参与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生产,并在园区建立实验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创新园和国际科技合作园为积聚展示国际国内农工业新品种、新技术提供平台,省果树中心、省油菜研究中心、宁夏林业研究所、台湾美庭公司、台湾今日花卉集团、秦宝牧业、赛德公司、靖杨果蔬批发市场等国内外30多家科研机构和知名企业入园发展,展示智能温室、节水灌溉、气象监测、精准农业等当前最先进的农业设施和技术,推广各类作物新品种17类1200多个。

示范带动效应日益增强。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水平的逐步提升,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日益增强。截止目前,园区累计接待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1000多批次、5万多人次的党政领导干部和农民群众来园区参观学习,接待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香港、台湾主流媒体采访团和跨越关中-天水经济区专题采访团等新闻媒体100多批次,杨陵与山东寿光、甘肃清水等地缔结友好市县区,重点在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开展交流合作,杨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机制、新模式得到各方面的积极评价。

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快速发展,不仅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还有力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2009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744元,较上年增长了21.3%,增幅居全省第一,其中仅设施农业一项带动农民人均增收914元。同时,园区建设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劳务用工需求迅速增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失地农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2010年三季度,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348元,同比增长21.3%,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经营性收入3281元,占总收入的61.4%。预计2010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可达6800元,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八类产业发展成为农民持续增收的主要推动力。

一、主要做法

我们按照“扩展规模、提升水平、创新机制、健全体系”的总体思路,坚持“政府组织、政策引导、科技支撑、企业带 3 动、农户实施”的原则,全面推进八大园区建设发展,在产业规模推进、核心示范载体搭建、聚集创新平台建设和体制机制探索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理清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我们立足杨凌发展定位,邀请省发改委、农业厅、农林科大等有关专家深入调研和充分论证,高标准、高起点编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即:“一轴一心八园”),根据总体规划制定了控制性详规。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的原则,在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和种苗产业园区内,科学布局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八类产业,实现了产业在整个园区的全覆盖。同时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统一规划设计,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宣传动员,调动农民建设园区积极性。2008年以来,先后6次组织区、乡干部群众1500多人(次)赴四川成都、山东寿光、北京房山等现代农业发展先进地区考察学习,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多次组织区内农业大户现身说法,对比算账,用实实在在的效益吸引带动农民参与园区建设。区级领导包乡抓点,带头深入村组宣讲园区发展优惠政策,进一步坚定群众建设园区的信心和决心。两年来,共有5个乡镇60多个村3000多农户参与园区八类产业发展,成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主力军。

(三)引进龙头企业,推行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按照现代农业全链条发展要求,规划布局一轴一心八园,基本形成了从技术研发、农业生产、产品加工、物流储运到市场营销的现代农 4 业产业链条。组建农业招商机构,制定《杨凌示范区鼓励企业科教人员农村经济组织等进入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办法》,出台了园区用地、资金扶持、自主创业、公共服务等优惠政策,吸引科技含量高、展示性强、带动能力大的龙头企业入园建设。坚持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民为主体、以产业为纽带、以效益为中心,采用“公司+科技人员+合作社 +农户”的方式,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4个,秦宝牧业、秦川牛业、生猪实训基地、省果树中心种苗基地、靖杨果蔬交易市场等10个大项目建成投用。扶持发展的龙头企业25户,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17户、物流企业8户,参与的各类专业合作社114个,带动农户10000多户。

(四)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按照生产规范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管理信息化和服务专业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园区农业标准体系,制定了12项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完善了小麦、玉米、良种猪繁育、苗木花卉等标准综合体,设立标准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和监测检验中心,建成以现代农业标准化网站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与信息化管理平台。探索形成了“三型”(基地示范型、企业带动型、种养大户带动型)“五化”(生产规范化、产品安全化、营销品牌化、管理信息化、服务专业化)的标准化推广模式。产前突出抓好生产基地选择、基础设施建设、产地环境监测和投入品检测管工作,产中重点抓好组织培训、生产记录、农产品检测、标准化信息管理等工作,产后主要抓好农产品销售和质量溯源。2010年,以赛德、靖杨等6家企业为龙头,带动18个专业合 5 作社推广标准化生产1000多棚。成立区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3个乡级农产品监测站,推行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推进机制体制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一是探索土地流转新模式。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组建“土地银行”,推动土地向种养大户、龙头企业、合作社组织有序流转,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土地流转仲裁委员会和乡镇土地流转办,区财政给每个“土地银行”每年补助运行经费1万元。两年来共成立“土地银行”36家,涉及3个乡镇36个村1万多户农民,累计流转土地3.5万亩,园区规划范围内土地流转率达到了30%以上。同时,对土地流转后人均土地不足0.3亩的农户,在生活养老、子女上学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较好解决了群众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二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指导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200多个,入社社员2000多户,其中设施蔬菜类专业合作社121个,明确了合作社土地流转、大棚建设、农资供应、技术服务和市场销售等五大职能,覆盖园区所有设施农业大棚户。创建天和园、新华府、锦田等6个示范专业合作社,2个省级百强示范合作社。三是集中捆绑使用项目资金。在不改变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将各级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捆绑使用,主要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既保证了涉农项目的顺利实施,也满足园区建设资金急需。两年来累计捆绑使用涉农项目资金近2亿元。四是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坚持政府引导、企业出资、农户自筹、银行贷款等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以创建 6 全国农村金融改革创新试验示范区为契机,出台农户建棚贷款贴息、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设施大棚抵押贷款、期货债券等一系列政策,盘活了固定资产,拓宽了融资渠道,撬动企业和农户等社会投资11亿元,占园区建设总投资的73%以上。五是推行物业化管理机制。按照“市场化运行、物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原则,成立杨凌现代农业公司,组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水电维修队、环卫队,做好园区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管护,提高了园区管理水平。

(六)健全各项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一是技术服务体系。成立设施农业建设专家委员会,并聘请66名农民技术员,常年深入基层一线,指导农民开展设施农业建设生产。成立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实施农民技能及创业培训工程,培养早就了一大批科技务农的“明白人”。在设施农业建设中实行统一规划布局、设计监管、施工指导、技术服务和农资供应,在经济林果基地建设中实行统一品种、杆架、管理和技术培训,收效良好。二是信息服务体系。建成园区视频展示中心,使各园区之间通过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做到病虫害监测预警、视频监控、现代农业数据收集等一体化。建成杨凌蔬菜网,及时发布蔬菜价格和供求信息。大寨乡西小寨村实现了手机、数字电视、宽带网络的农业信息化三网融合。建立村级、专业合作社信息站106个。争取科技部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投资500万元,正在建立杨凌农业科技信息网。三是市场营销体系。引进靖杨公司基本建成果蔬交易市场,在设施农业基地建成13个产地市场,形成农产品市场网络体系。扶持奥达、创 7 利和好运来三家合作社(公司),以及龙头企业开展以外销为主的深加工、精包装业务,努力打造“农科城”蔬菜品牌。启动杨凌蔬菜进万家大型活动,与上海联华、西安华润万家等多家大型超市建立了蔬菜供销关系。靖杨果蔬交易大市场投资1.2亿元建成了4.5万吨大型智能气调冷库、年产2.5万吨现代化果蔬包装加工生产线、4万平方米的标准化批发交易大市场,形成了辐射周边县区的标准化果蔬包装、储运、批发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交流中心。

二、几点体会

(一)科学规划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前提。聘请西北农林科大各方面专家成立规划组,赴北京、上海等地考察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经验,在客观分析区情、反复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杨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初步规划,并通过省发改委批准立项,整个园区规划做到了定位准确、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适度超前,为各项建设顺利推进并达到预期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思路,制定了园区建设计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确保了建设有所遵循。

(二)农民广泛参与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基础。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要求,培养壮大优势主导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通过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切身感受现代农业发展带来的丰硕成果,有效激发群众解放思想、参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热情。通过专业合作社将农民组织起来,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单元,增强了农民参与生产经营、市场竞争及抵御风 8 险的能力,真正成为园区建设的主体。

(三)政府推动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关键。成立了由区级领导牵头的八类产业包抓组,两年来共抽调40多名科级领导、200多名部门干部职工驻村抓点,帮助群众解决园区建设生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主要领导深入田间地头,亲自督查督办,有效促进了工作落实。制定了设施农业、经济林果等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建立了技术指导、资金扶持、市场销售等具体措施,引导群众放手放胆发展产业,调动群众参与园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掀起了一个个发展热潮。

(四)产业链运行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式。龙头企业是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的主要力量。我们制定了《关于支持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示范推广的若干政策》,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金融等多方面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与农户建立密切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园区八类产业提升发展水平。目前,已形成以赛德公司、本香公司、秦宝牧业、省果树中心、今日花卉、康龙菌业、伟隆种业等企业为龙头的蔬菜、生猪、肉牛、经济林果、种苗、花卉、食用菌、小麦良种等八类产业链条。赛德公司是进行蔬菜名优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蔬菜产业全产业链企业,他们按照有机蔬菜的要求发展露地精品蔬菜1000亩,推行统一品种选择、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生产技术规程、统一农药肥料供应、统一采收标准、统一品牌销售的“六统一”模式,带动园区6个专业合作社500多棚推行标准化生产,每座大棚实现增收3000元。

(五)机制创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在土 9 地流转、技术服务、合作社建设及投融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较好解决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为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保障,注入了活力。大寨乡西小寨村共264户1009人,耕地1350亩,人均不足1.2亩,是以粮食、小麦等传统农业种植为主的贫困村。2008年以来,该村抢抓园区建设机遇,率先成立了土地银行,对所有耕地全部进行了流转。按照园区规划,组织本村村民和吸引村外农民成立9个专业合作社,较好的解决了土地集约化经营难、群众组织难等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瓶颈”,发展设施农业1200多亩,设施农业已成为主导产业,2009年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6967元,成为增长幅度最快的一年。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2011年,计划新发展八类产业4.72万亩,其中设施农业1万亩、经济林果2.4万亩、种苗6000亩、花卉4700亩,八类产业面积累计达到10万亩,实现100平方公里规划区全覆盖。

(二)抓好入园龙头企业建设。抓好本香20万头仔猪繁育基地、秦川牛业公司万头牛养殖基地、秦宝万头肉牛产业示范基地、澳源牧业良种奶牛养殖基地、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康农菌业珍惜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示范基地、赛德公司精品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广东顺德杨凌西部精品花卉交易展示等8个重点入园项目建设,2011年底全面建成投用。

(三)全面提升园区发展水平。建立一批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示范点,展示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提 10 升产业发展水平。以企业为龙头、以合作社为主体,做好全产业链模式的示范推广,围绕八类产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制定生产技术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全覆盖。

(四)健全各项服务体系。聘请设施农业首席专家和猕猴桃、葡萄、花卉、猪、牛、食用菌等方面的专家和农民技术员,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服务。建设县区级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中心,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料等投入品德监督检查,完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在秦宝牧业、澳源牧业、秦川牛业等大型养殖小区建成有机肥厂,对粪污无害化处理和循环利用。

(五)完善各项管理机制。抓好入园企业项目建设管理,制定入园企业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建立入园项目的淘汰机制。重点扶持6个示范合作社。建立合作社专项基金,支持合作社之间的优化整合,形成集群效应。加强园区环境卫生管理,做好水电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园区管理水平。

2.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篇二

1 南岗区农业科技园区已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模式

近年来, 南岗区委、区政府紧紧把握新农村建设的主导方向, 切实把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作为农业高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 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突破口, 集中资金、政策以及科技优势, 从2001年开始, 先后投资3.04亿元, 建设完成了33个大项目289个小项目[2], 这些项目基本包含了农业生产领域各方面。从目前情况看, 南岗区农业科技园区作用开始显现, 体现了“可看、可学、可推广、有效益”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一是推进了农业科技进步, 提高了科技含量。通过园区建设, 将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汇集在一起, 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供了平台, 使先进科技成果的作用得到发挥和展示, 为大面积推广应用建立了示范样板。比如, 园区先后进行了特菜有机环控等7项关键技术研发, 引进农业高新技术30多项, 推广名特优品种60多项。二是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 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农业最新科技成果组装配套, 引进一些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进入园区, 提高了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 使传统农业实现高产出、高效益, 增加了农民收入。据统计, 到2006年, 南岗区农民人均收入比园区建设前增加了1 770元。三是创新了农业产业运行机制, 推进了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通过采用先进的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管理模式, 促进了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 推动了农业专业化、现代化进程, 探索了新的农业产业运行机制。园区各类农民专业组织已发展到39家, 流转土地1 400 hm2。四是促进了农业科技人员知识更新, 培育了新型农民。利用技术、人才和信息等优势, 以园区为基地, 通过现场展示、科技培训等, 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实用型人才。仅南岗区农业科技园区, 通过专家组织培训以及园区项目科技示范, 每年培训农民都在5 000人次以上。五是吸引了多方资金流入农业, 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目前, 园区已吸引有关企业60多家, 投入资金1.83亿元, 强化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了六大功能区, 形成了三个产业链, 成为展示龙江现代农业窗口和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样板。

2 南岗区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和矛盾

总的来看, 目前, 南岗区农业科技园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 发展迅速, 初具规模, 成效显著, 给南岗区农业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给生产经营带来了全新的理念, 给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创造了新亮点。但是, 由于还处于发展阶段, 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园区规模小, 服务功能有待完善。目前园区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 建成面积小, 覆盖范围小, 优势特色不明显, 主导产业不突出, 经济效益不高, 园区内各项服务仍处在不断完善阶段。二是园区人才缺乏,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人员匮乏, 管理人才缺少, 组织化程度不高, 在品种、生产技术、产品标准等方面难以统一, 只注重基地建设, 不注重农产品加工和市场开发, 产品缺乏竞争力, 园区创新能力不强。三是龙头企业数量不多, 辐射力不够。园区有实力的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较少, 投资规模较小, 档次不高, 联结农户能力有限, 形不成强大的带动力与辐射力, 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的发展需要。四是机制不健全, 园区建设资金不足。园区多元化投入机制尚未健全, 尚未正式出台扶持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建设的优惠政策, 导致园区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园区基础设施、规模有待加强。五是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仍然存在。园区属于高投资、高回报的技术密集型农业科技产业, 需要高效率的管理来加以支撑。但是, 目前有的园区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 项目建成后, 缺乏对项目建成后的管理和维护, 影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等等。为此, 今后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总体要求是以建设现代农业,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核心, 坚持科学规划, 分类指导, 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 不断加强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集成和示范推广,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 努力将园区建设成为现代化、产业化和标准化的示范区[3]。发展目标是逐步构建起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带动等不同层次的发展体系, 构建起技术开发、引进示范、转化推广和技术培训的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起优质高效农产品及深加工等现代化产业结构体系[3], 构建起农业机械化生产管理服务体系和农业园区经营管理机制体系, 推进农业科技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3 加快南岗区农业园区发展对策建议

建设农业科技园区, 是推进结构调整, 繁荣农村经济,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现实需要。为此, 要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构件来抓, 搞好科学规划, 明确功能定位, 制定扶持政策, 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园区的提档升级。

3.1 要打牢理念, 加强农业园区规划和发展研究

现代农业园区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以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经营的一种模式, 必须用新视角、新思路、新举措来推进。要切实做好园区发展规划, 从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和应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高度出发, 发挥区域优势, 因地制宜, 制定园区的近期计划和长期规划。要加强园区建设发展战略研究, 组织有关专家对园区评价指标和宏观发展进行谋划、指导和规范园区发展。

3.2 要明确定位, 进一步发挥农业园区功能

农业园区有孵化、示范、引进吸收、创新、辐射带动、信息集散、培训等多项功能。不同类型的园区在功能上应有所侧重, 要有准确功能定位。具体地, 农业科技园区要以高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先导, 以良种引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节水技术等先进技术为突破口, 提高园区的科技含量, 带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纽带, 发挥龙头的带动作用, 大力开拓销售市场, 进行全方位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3.3 要制定政策, 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力度

坚持走“政府搭台, 社会联手, 企业唱戏, 开发主体多元化”的路子, 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和扶持政策, 同时要管好和用活财政对农业的投入资金[4]。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 如出台低息贷款政策、提高贷款额度、建立园区专项资金等。同时, 要引进民资和外资投入园区建设, 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入股或进入农业示范园区承包开发, 使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地在园区转化应用, 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4 要加快创新, 不断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创新能力建设, 直接关系农业科技园区发展。要把不断强化农业科技园区的创新能力作为园区工作的中心任务, 进一步加快农业园区体制创新, 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 逐步完善农业园区体制和运行机制。要加快产业创新, 在产业开发上, 实现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和企业化运做, 形成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 建立多元化开发、投资产业体系[5]。要加快技术创新, 引进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 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 在技术创新和农业高科技产业方面取得新突破。

3.5 要整合资源, 不断提高园区技术含量

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 加快培育新的行业协会, 整合同类型的行业协会, 扩大行业协会服务、示范的辐射面, 鼓励引导龙头企业组建产、加、销一体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加强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农技推广部门联系, 参与科研、技术示范、教育等工作, 建立健全园区信息网络和数据库, 使园区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挥应有的示范引导作用。

3.6 要强化管理, 促进农业园区持续发展

要不断探索、研究和完善园区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组织制度、财务制度、社会化服务制度。要完善土地政策, 加快土地流转, 积极推行土地合作股份制, 建立园区加农户的运作模式, 扩大园区组织化程度, 推进园区农业产业化进程[6]。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农业科技队伍, 为园区生产提供全程指导和服务, 推动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昌文.加快农村中介组织发展推进现代农业经营[J].求是, 2007 (20) :44.

[2]哈尔滨市南岗区农委.农民增收途径与科技对策分析[J].改革纵横, 2007 (7) :41-43.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5-12-31.

[4]古剑萍.拓宽增收渠道提高农民收入水平[J].广西农业科技教育, 2007 (2) :30-32.

[5]张刚.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考[J].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7 (2) :21-23.

3.科技助力现代农业 篇三

生物科技:三种茵类一齐种植

广东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位前面挤满了人,作为一家上市的食用菌企业,其产品在业内一直处在领先地位。业内都知道,不同菌类之间是容易相互感染的,而该公司能做到金针菇、真姬菇和白玉菇三个低温型品种同时生产。展位负责人朱海军告诉记者,日本在食用菌行业世界领先,公司大部分生产设备都是从日本引进,并且每年公司都会派技术研发人员去日本学习先进技术以带动企业生产研发,由于公司重视自主研发,到现在已申请国家专利19项,其中已获授权11项,取得科技成果7项,这些技术成果对产品营养价值提升起到关键作用。

本届农交会上,像星河这样的食品加工企业数不胜数,而每一家企业的产品背后都浓缩着科技的力量。

渔业科技:一立方水体出产5.97公斤海参

渔业展区最耀眼的当属山东十大渔业品牌展区,来自青岛、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滨州、济宁和聊城9市的75家渔业龙头生产企业联合推出的山东著名十大渔业品牌及上千个水产精品,吸引着观众和经销商的目光。海参、鲍鱼、对虾、贝类、梭子蟹、鲆鲽鳎、海带、大闸蟹、甲鱼和乌鳢等品种不仅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并且还获得了本届农交会金奖。

山东渔业经济近些年发展状况良好,一方面取决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是对现代渔业科技的不断追求与创新。展会上,胶东刺参备受关注,据了解,胶东刺参在苗种上采用“刺参苗种中间培育新技术”,该技术选用塑料波纹板作为培育附着基,确定使用换水+清底、添加净水复合菌、投喂自制高蛋白配合饲料等方法,形成了高效、健康、环保的刺参苗种中间培育新模式;在1044立方水体中培育出平均个体重5.02克的参苗6230公斤,平均每立方培育水体产量5.97公斤,全面完成了项目合同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在筛选和利用复合菌调控水环境、配合饲料研制、病害防控等方面具有创新性。

水利科技:再造一个都江堰

九交会一大亮点就是单独设立四川展馆旨在展现灾后重建新面貌和农业成果。在四川展馆入口,“再造一个都江堰”的沙盘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四川有河流1400多条,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43条,省内河流年径流量约3000亿立方米,居全国之冠,蕴藏了充足的水资源和巨大的水能资源。可就是这样一个水利大省,在水资源供给方面严重短缺。水利科技则对粮食增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缓解水资源供给严重短缺的局面,从今年开始,四川省将在5年的时间里投入约1000亿元,在全省范围内大兴水利工程建设,除了完成都江堰等已成灌区的渠系配套建设外,还要新建一批水利工程,以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000万亩,从而“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保证粮食增产增收。

农机科技:8分钟收割一亩小麦

在农业装备展示区,记者看到了许多新型农业机械化装备,稻友联合收割机、鱼塘投饲机、微型耕耘机、高速乘坐式插秧机等。

4.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篇四

甘德军

(重庆渝东南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 酉阳 409806)

摘要:概述农业科技成果在酉阳县农业科技园区基础设施、设施设备、公共服务、新品种、新技术和软件等方面建设中的应用,并分析研究其特点。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得益于酉阳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经过分析研究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推广在酉阳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字:农业科技成果农业科技园区应用推广

每项农业科技成果如同一块砖,支撑酉阳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这幛高楼;酉阳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又是一个舞台,给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提供了展示其优越性的平台。酉阳县地处渝东南武陵山区,林地多,耕地少;坡地多,平地少;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气候独特;农业科技水平相对落后。酉阳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地处酉阳县东部坝地,规划面积1万亩,划分六大功能板块即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中心、设施蔬菜区、花卉苗木区、特色生态水产养殖区、农产品加工市场交易区、休闲观光旅游区。园区在三年的开发建设中,各项农业科技成果得到广泛应用,各功能板块不断完善,农业产业化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已成为酉阳现代农业建设的助推器和示范窗口。

一、农业科技成果在酉阳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应用

1.农业科技成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农业科技成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主要围绕园区六大产业功能板块,将多项成果有机整合,共同服务产业发展需要。主要有青花椒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现代标准化生猪繁育与养殖场,现代标准化肉牛繁育与养殖场、现代标准化食品用菌生产、加工场、现代蔬菜苗木集约化育苗中心、万吨冷链物流中心、万个设施大棚和农业循环生态体系(养殖场沼气工程),及其它们的配套设施建设。

这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特点:它们既是产业的服务者,也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都属于应用性、基础性科技成果,投资大,使用年限长,并具有再生、再创造功能。其使用和推广对象大都为企业,推广范围小、专业性强。

2.农业科技成果在设施设备建设中的应用

这部分成果是为产业完善功能和提档升级服务,主要有电频式杀虫灯、地温自动控制系统、防雾无滴膜、可降解膜地膜、遮阳网、滴灌设备、电动喷雾器、打窝器、授粉器、补光灯、防虫板、脱皮机、清洗机等设备。

其特点:它们属工业产品,实用性强,品种型号多,可选择余地大,操作简单,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适用于企业、大户和小户,属热效科技成果,推广对象都易主动接受。推广

1时,做好展示,多加宣传,提高其知晓度就行。

3.农业科技成果在公共服务建设中的应用

这类成果主要是农业基础性研究成果,发挥极强的公共服务功能。主要有土壤水份监测站、气象观测点、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防控区域站、气象电子信息发布屏、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节水灌溉体系等。

其特点:这类成果应用推广体现一个区域农业发展水平,非盈利性,主要依托国家宏观政策支持,靠财政资金支持建设,为政府、单位、各企业、业主在安全防控、抗灾减灾、产业发展等方面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4.农业科技成果在新品种和新技术上的应用

这类成果为企业、种养大户熟知并最为关注的科技成果,也是产业发展中最直观的科技成果,决定了产业发展的方向。园区建设先后引进蔬菜新品种273个品种,新技术11项;花卉苗木新品种25个;水产新品种3个,畜牧新品种3个,标准化生产技术7项。

其特点:它们都是基层科技推广的重点,种类繁多,受自然、地域、知识、资金、市场等因素影响大,推广结果不可控因素大,推广工作需要持续进行,很容易形成第二次科技成果;属于慢效科技成果,需要示范引导,财政资金支持。对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有极强的专业技术功底,又要懂市场,能管理,还要能做基层工作。

5.农业科技成果在软件建设上的应用

这类科技成果主要用在园区产业效能建设方面,包括制度管理、经营管理、劳务管理、生产管理、资金管理、品牌建设、市场网络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建设、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培训、农业产业经验等。

其特点:这类科技成果是从其它地区园区建设和其它行业引进过来,与人才因子密不可分,适用对象主要是园区管理机构、园区企业和部分大户,属于拥有者的隐形财富,价值不可计算。

三、酉阳县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得益于酉阳县现代农业科技园区

1.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器

众多科技成果在园区建设应用的进程就是将科技成果从理论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商品,产出效益的过程。转化的过程也是一种检验的过程,筛选出适用于地区、企业、种养户生产实际需要,能够获得使用效益的科技成果,筛选出最优科技成果,淘汰“虚假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也是科技成果自身升级的过程,再好的科技成果都可能存在水土不服,都需要因地制宜,不断完善和升级。如“园区蔬菜设施高产栽培技术”是从其它地方引进,但都经过园区推广人员改进,添加本地特色技术才能推广,产生效益。

2.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展示样板

农业科技成果的优越性在园区相应产业中得验证,让做的人得到效益,让看的人能够观察生产全过程,能清楚比较,少被“忽悠”,易被推广客体接受。如园区推广的“芬奇番茄”

和“正椒十二辣椒”两个蔬菜品种,在园区做示范展示时,生产还未结束,名字就被各大种植户熟记了。2011年,园区仅蔬菜就为酉阳及周边地区推广新品种8个,新技术3项,推广面积达9万亩。

3.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农业科技成果的聚合器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既是产业的集群,同样也是科技成果集群。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不仅使各项科技成果得到集中展示,并且能够展示各项科技成果配合力和协作力。农业商品的特点决定农业生产的复杂性,即使是一个小辣,也是通过品种选择、种子处理、种子催芽、播种、育苗、整地、浇水、施肥、定植、除草、整枝、病虫防治、采摘、分级、贮藏、保鲜、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每个环节包含一项技术,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不能得到辣椒。科技成果集群让推广客体享受到一站式服务,大大提高推广效率,并能减少推广成本。

4.现代农业科技园区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提供了丰厚的基础条件

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成了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聚集了众多人才,有高级农艺师3人、中级农艺师8人,大学专科以上专业人才占85%,引进了农业企业27家,成立了专业合作社2家,国家财政支持完善园区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和部分产业生产设施。2011年农业科技园区接待重庆、湖南、湖北、贵州、四川等省份考察团25个,接待客人3000余人次。园区科技配套设施完善,产业规模大,交流人多;农业科技成果在园区推广,其优越性能够快速完全显示出来,推广成功率高,权威性大,影响力强。

三、农业科技成果在在酉阳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一)农业科技成果在在酉阳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

1.普通科技成果多,核心科技成果少。

园区现仅拥有专利1项,取得重庆认证科技成果1项。园区引进科技成果大多数是在其它地方推广多年的“成熟品种”,虽易引进成功,但在交通、工业、信息、管理等不占优的情况,对外难以形成产业化核心竞争力。绝大数科技成果都是从外地引进,易水土不服,难以打造特色产业。

2.园区建设资金缺乏

园区没有专项建设资金,财政支持的主要为道路、水、电等基础性和公共服务性的设施建设,而产业建设的资金少。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是一个长期、连续性过程,资金短缺,极易造成农业科技成果止步不前或前功尽弃。如蔬菜产业除了选定种类外,还要筛选品种、确定栽培技术方法,研究栽培模式,克服重茬,提高档次等,这都是一个长期的工程。

3.注重眼前利益,缺少长远规划

这在园区企业中尤为突出,他们急于见利,在科技成果的引进和应用上完全盯住“普通成果”,忽略“基础性科技技成果”和人才引进培养,极易造成水土不服或夭折的结局。还有就是缺乏市场研究,盲目跟从。农产品品种具有时效性,在这种情况下,没有后续加工、贮藏等措施,容易形成供大不求,造成积货贱卖,亏损甚至破产局面。

4.农业产业投入大、风险高、效益低

农业收益率低,特别是生产环节,缺少实力的企业容易夭折,不易留住企业。多数企特别是着眼国家项目企业,不愿投入过多资金到大型科技成果中,阻碍了科技成果的推广。

5.农民群体老龄化,接收意识降低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最大客体就是农民,随农民群体不断减少,缺少“农二代”补充,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难度加大,成本高,使用率也降低。简单、低成本、粗放型、节约的科技成果易被接受,而复杂、劳动密集、高价位成果即使有很大的效益也很难打动农民。

(二)解决农业科技成果在在酉阳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建设中的应用推广存在的问题对策

1.创新科技成果管理和推广模式

建立科技成果管理服务中心,加速现有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做好跟踪服务,通过调整科技成果结构和扩充其内容,不断完善其功能,延长其生命周期。广泛收集科技成果,针对性的引进推广科技成果。建立以产业为依托的科技成果推广模式,整合多项科技成果进行打捆应用推广,开发傻瓜型推广模式。鼓励基层推广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创业,支持企业参与科技成果推广。

2.加大推广资金投入

加大财政对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的支持力度,保证推广的持续性。加大对企业科技成果,特别是基础性科技成果的补贴,提高其科技成果使用水平。加大对企业自主科技成果研发、推广支持力度。降低农户科技成果的初次使用成本。

3.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抓特色,加强合作,形成核心竞争力,优化科技成果转化环境,提供丰富的科技成果落户基础,灵活转化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由于我国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进步模式,善于借用科技成果,立足实情,加强合作,开发自身特色的科技成果;改善基层科技成果推广工作条件,增强基层推广工作硬件;大力支持基层研发实用性科技成果。

4.充实培养人才队伍

招聘、签约引进农业、经济、管理、信息等专业人才,建立农村土专家人才库,收集资源人,加强推广人才队伍培养,建立长效的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增加一线人员深造机会,改善科技成果研发、推广人员工作环境条件,装备好推广人员推广工具,保障推广人员工作经费,提高一线人员待遇,改善一线人员评职进级条件和聘任限制,提高其主动性、创造和积极性,留住行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为.浅谈中国农业科技进步模式.中国-东盟博览,2011(5):90

[2] 刘梅, 王雪梅, 王秀果等.浅谈农业科技成果及其特点.现代农业科学, 2008(4):

80-81

[3] 王大刚,董忠堂.关于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深层思考.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

理,1992(8):35-37

[4] 李建国,刘博,齐国锋.浅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垦殖与稻

作,2006(增刊):137-138

[5] 王晓燕.浅谈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农业经济,2008(12):68-69

[6] 刘宗立.浅谈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现状及发展趋势.长江蔬菜,2007(2):64-65

[7] 李晓莉,马林,张丽莉等浅谈农业科技信息的应用。理论与研究,2012(7):59-60

[8] 许成才.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是广西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改革与战

5.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工作意见 篇五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升级,立足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区位条件和产业发展基础,在农业主导产业相对集中连片的区域,通过强化农业基础和装备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创新经营管理机制等途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规划布局合理、生产要素集聚、科技和设施装备先进、经营机制完善、经济效益和示范带动效应明显的省级现代农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使之成为全省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推动我省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设施装备优良。园区内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畅通、排灌方便、用电便捷,农田(地)有效灌溉率基本达到100%、旱涝保收率90%以上。先进农业设施和机械装备应用广泛,主要生产环节的机械化率80%以上。

技术模式先进。园区内农作制度合理,种养模式先进,土壤基本无障碍因子,生态环境优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生产过程基本无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高,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普及率高,良种覆盖率达100%,农业科技贡献率70%以上。

产品优质安全。园区内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农业投入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手段完善,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质量可追溯制度全面推行。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率达到100%,每个园区至少形成1个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称号。HtTp://

经营机制创新。园区内经营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产业要素集聚,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产业化水平较高,经营机制灵活高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率达40%以上(山区达20%以上)。产业布局合理,经营方式创新,农业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休闲观光等协调发展。

管理服务到位。园区建设管理责任落实,管理运行制度完善。园区内水利设施产权明晰,管理到位。园区所在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监管机构人员落实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良好,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基本实行专业化服务。生产经营主体普及应用“ 农民信箱”。推行首席农技专家对口联系,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任务明确、职责到位。

(三)基本原则。一是要坚持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原则,园区建设要与新农村建设统筹考虑,与相关规划相衔接,符合当地自然条件和产业实际,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二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原则,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三是要坚持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原则,园区建设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整合相关资金、资源进行建设。四是要坚持软硬件并重、水平领先原则,设施装备等硬件要和责任制度、先进科技、经营管理机制等软件建设相结合,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特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二、科学编制园区建设规划

县级政府要根据《 省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抓好园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工作,将其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并与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城乡建设规划、交通道路建设规划、农业综合开发规划、林业发展区划、海洋功能区划等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确保园区用地(海)较长时间内不被征占用。同时要合理布局农业功能区,优化种养业结构。各园区建设规划方案应按省定统一版本建立电子地图、数据库。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规划经市级政府审核后报省有关部门审批 ;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方案由市级政府审批,报省有关部门备案。要坚持一次规划、分项实施、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细化制定年度建设计划。现代农业综合区原则上3年内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原则上2年内建成。

三、完善农业经营机制

积极引导农业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参与园区建设。支持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等到园区创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引导园区内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托管等形式流转土地(鱼塘、林地)承包经营权,推进规模经营。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开展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广泛推行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实行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推行农产品质量认证,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视实际情况科学配套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农业功能。

四、广泛应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型种养模式

坚持产学研结合,组建以产业为主线、产品为重点、高层次科研机构为依托的技术创新服务团队,实行农业首席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分级分项目对口联系,加快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鼓励引进、集成、运用和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生态化、机械化、设施化、标准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支持有条件的园区逐步培育成为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高科技园区。积极推广“千斤粮万元钱”、农牧结合、农林结合、林牧结合、农渔结合、能量循环养殖等新型种养模式,减少农药化肥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五、不断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严格依法保护耕地和林地,大力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土壤地力培肥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农田水利、标准鱼塘、机耕路、排灌渠道、泵站、电网、库房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生产配套设施。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广泛应用钢架大棚、喷微灌、温湿调控设备,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设施装备,完善土壤地力、生态环境及产品质量等检验检测管理服务设施,全面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

六、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

以园区为依托,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培训、观摩考察等活动,以点带面带动我省现代农业发展。借助园区的先进设施和经营能力,为周边农户提供农机作业、农业投入品供应、病虫害防治、农产品营销(储藏、保鲜、运输)等服务,有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七、强化政策支持引导

园区建设应明确项目业主和建设主体。要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并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其他各种社会资本投资园区建设。通过盘活资产、产权质押等途径,充分利用信贷资金建设园区。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制定扶持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按照“目标统一、渠道不变、有效整合、管理有序”的要求,整合农(林、渔)业产业发展资金、小型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林生态环境建设等项目资金,统筹用于园区内项目建设。

省级扶持项目采用一次规划、分年度建设、分项目扶持的方式实行申报制。省里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各地申报的园区进行综合评估后立项,协调相关部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重点支持公共基础设施、机械购置、种子种苗、科技推广、贷款贴息等环节。凡已列入粮食生产功能区扶持项目的,不再列入园区扶持项目。省有关部门要制定现代农业综合区、主导产业示范区、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具体建设标准、项目评估和认定管理办法,每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和动态评估。

八、加强对园区的管理和保护

园区建设项目完成,经验收合格后,授予“ 省现代农业(林业、渔业)园区”称号,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档案。各地要对园区实行项目化管理,每个园区要明确县级有关部门或乡镇负责人为管理责任人。特别是路、渠、电、机埠等基础配套设施要落实专人管护。基础设施破损、缺失的要及时修复。要严格保护园区土地,对因重大建设项目须征占用的,必须按有关规定报批,并按“先补后占、占一补

一、同等质量”的要求,落实相应的补偿措施。

九、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工作的领导

各地要把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都要建立由政府领导牵头的议事协调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整合相关资金,落实政策措施,形成合力。发展改革部门要牵头编制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将园区建设列入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规划和“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财政部门要进一步增加投入,统筹安排建设资金 ;农业、林业、渔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园区建设的指导、管理和服务 ;水利部门要加强水利灌溉设施的配套建设 ;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优先扶持园区建设 ;国土资源部门要落实园区建设及配套服务设施的农业用地政策。

关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工作意见 为了进一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现代化水平,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开展现代农业(林业、渔业,下同)园区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县教育检查通报 温泉镇中心教研组关于 年春季期末学校工作检查情况的通报各中小学:六月中旬,镇中心教研组对全镇中小学 年春季学校工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检查。检查是建立在各校自查基础上的。自查内……中国酒类生产企业如何打好品牌营销牌 中国的葡萄酒品牌排名每年都会有一些小小的变化,但是大企业依然还是稳坐排行位置。与以往相比这次排名更加符合科学性与前瞻性,也更加接近国际普遍的排名做法,不单只看销售量与市场占有率,更加看重的是企业品……县委创优争先活动整改措施 为认真贯彻县委创优争先活动的精神,按照有关的要求,xx乡根据实际,于x月x日组织召开了关于创优争先活动的会议,确保全乡创先争优活动有计划地扎实深入。按照“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和“学习优,作……

6.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篇六

建设规划

一、总则

(一)规划背景

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兴安兴‛半小时经济圈发展战略,并根据区域经济、资源稟赋和比较优势理论,结合黔西南州区域发展的基本趋势、经济流向及主要功能特点,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和发展措施,提出了‚兴兴贞安城镇群‛的发展布局。

在工业化促进下的城市化发展浪潮中,当前我省正在全力打造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不断将投资、土地、装备、资金、科技、信息、人才等要素向园区集聚,使之成为贵州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先进科技转化的中心区、现代山地农业的样板区、生态绿色农产品和观光休闲的目的地。从黔西南州来看,目前发展休闲农业条件最为成熟的区域是依托万峰林和马岭河峡谷;环万峰林-马岭河峡谷‚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和各区县城市周边乡镇。尤其是环万峰林-马岭河峡谷‚金三角‛文化旅游创新区,如果能够在万峰林-马岭河环线建设一些高品位的休 闲观光农业,不仅能丰富万峰林、马岭河旅游的内容,而且能够让游客在游山玩水的同时,享受返璞归真的山水田园风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以种养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农民增收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近年来,兴仁县全面推进‚一米三叶两果一园‛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建成 ‚七大产业带‛,重点打造薏仁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放马坪生态畜牧旅游观光示范园、屯脚特种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示范园、城北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园、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高山生态有机茶高效农业示范园等‚六大产业园‛建设,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

因此,兴仁县以精品水果为主导产业,规划建设‚精品水果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按照立体发展和整村、整乡、数乡、整县推进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整合部门资金、银行资金、社会资金投入园区建设,加强精品果园标准园建设、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冷藏保鲜和加工链建设,构建‚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兴仁精品水果现代高效示范园区‛。

1、县域基本情况

兴仁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中部,东邻贞丰县,南接安龙县、兴义市,西界普安县,北接晴隆县,东北与关岭隔山江相望。地形西高东低,境内地形起伏较大。全县国土面积1785余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62个村,2280个村民组,居住有汉、布依、苗、回等16个民族,总人口52.8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23%,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94%,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

兴仁县民风淳朴,自然条件优越,在历史上曾被称为‚商城‛,而今,又因丰富的黄金、煤炭资源而闻名,被誉为‚金都‛。全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金、煤、锑、汞、铊、硫磺、石灰石、重晶石等,其中煤的远景储量超过45亿吨,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第一个富铊中型矿床。

全县耕地93万亩,适宜发展草地畜牧业。201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61.07719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62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9.91亿元,林业产值0.45亿元;畜牧业产值5.71亿元;渔业产值0.02亿元;财政总收入16.600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64元,粮食总产量15.2929万吨,人业人口人均占有粮食316.7公斤。

兴仁县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由324国道、320国道、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和省道214、215线以及即将建成的盘(县)百(色)高等级公路、已经通车的晴(隆)兴(义)高速公路、惠(水)兴(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形成的交通网络,确立了在贵州西南部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交通枢纽地位;

兴仁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自然风光秀丽,有碧草万顷的放马坪草场、有波光粼粼的东湖公园、有闻名遐迩的三家寨道堂、有气势磅礴的马宝树瀑布群、有四季皆绿的三道沟万亩竹海、有气宇轩昂的真武山楼阁、有古木丛中的剑平池公园,还有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交乐汉墓群等景区充满情趣和魅力、富含历史底蕴。

兴仁县属于典型的低纬度地区,特定的地理位臵、地形、地 3

貌和气候条件,以及所形成的土壤植被条件为精品水果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对促进精品水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农村以种养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与农民增收缓慢的矛盾日益突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加深了对农业科技化的认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兴仁县农业适用技术普及率逐年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开始起步。农业适用技术已被越来越多的农户所掌握应用,果树种植、果园管理等技术推广面逐年增大。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和茶树良种化程度的提高,为兴仁县水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园区建设的必要性 2、1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兴仁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产品结构单一,农业集约化程度低,农业生产总体水平不高。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使得兴仁县具有典型的传统农业的特点。长期以来形成的以粮为主的产业结构,虽然基本上解决了全县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但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不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而且还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精品水果产业由于经济效益好,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优势产业。发展水果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极为有效的途径。项目区无工业污染源,水源、土壤、4

空气基本上没有受到污染,生态环境良好,是兴仁县优质精品水果的主要产地,是发展水果产业的理想区域。实施本项目,通过种植精品水果、新建水果加工厂、购臵先进的水果加工设备,完善配套设施,扩大精品水果加工规模,带动广大农户发展精品水果种植,促进精品水果产业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将有力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2、2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6年1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十二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化农业,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壮大优势主导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三农‛问题已成为我们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社会稳定。园区的实施,带动周边地区广大农民发展优质果园建设,并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精品水果种植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将有力地推动精品水果向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3 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感好、具有保健功能的高档名优水果和优质水果的需求量急剧增加。水果产品正向天然、保健、功能化方向发展,这也是精品水果产品的发展趋势。园区的实施,果园建设,新建果品加工厂,购臵先进的加工设备,引进先进技术,扩大精品水果加工规模,生产设备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精品水果产品质量将大大提高,不仅可以完全达到国家食品安全市场准入标准,而且将开发高档的精品水果新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项目建设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需要。2、4防止水土流失,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

兴仁县位于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集中分布区,喀斯特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3.6%。喀斯特地貌是一种极其脆弱的地质结构,由于受地质、地貌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之人口增长过快,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日益扩展的石漠化已经成为最严峻的生态问题,既是灾害之源,也是贫困之源。土地石漠化严重制约兴仁县的经济发展,威胁群众生存的基础。水土流失严重,加上可溶岩造壤能力低,许多地方岩石裸露,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人口贫困。如果不对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进行治理,就难以从根本上消除贫困。种植果树能增加植被覆盖,减少和防止降水对地面的侵蚀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本项目带动园区广大农户种植果树,绿化荒山,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项目建设有利于实现在生态建设中发展经济、在发展经济中保护生态的战略目标。2、5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当前,食品安全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重视。2001年9月农业部颁布了无公害食品生产准则,并于2002年7月下发了《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把生产销售无公害食品作为政府的强制性措施,明确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全国上市销售的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畜产品、水产品等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逐步在国内市场实行安全食品准入制度。近年来,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我国加入WTO后,少数发达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设臵了更为严格的技术贸易壁垒,对出口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手工操作的水果加工企业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不能满足高质量水果产品加工的需要,既难以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也不能适应国内市场发展的需要。实施本项目,新建系列水果加工厂,购臵先进的加工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水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能力,不但能立足于国内市场,还能积极向国外市场发展,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6增强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精品水果作为兴仁县优势产业,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标准化种植管理技术,种植随意性较大,现代科技的普及率不高,直接影响精品水果的产量、品质和农民的经济收入。以生猪、肉牛为主的畜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推出果畜循环充分把养殖业的粪便利用到种植业中,变废为宝。以现有树莓基地、五星枇杷、高钙苹果基础,建设精品水果高效示范园区,引领全县水果产业发

展,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兴仁精品水果科技水平和生态效益,是兴仁县水果产业发展的需要。

通过转变生产方式,优化生产组织形式,成立企业、果树种植农户、技术人员参加的果园专业公司,通过专业公司对果树种植农户开展技术培训和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提高水果种植农户的生产技术水平,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形成大型的专业生产群体和稳定的精品水果种植基地,有利于培植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综上所述,兴仁县精品水果园建设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和地方财政收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兴仁县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规划编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01号);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12)2号);

3、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精品果业发展意见》(黔党办发“2008”16号);

4、《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规划编制导则》,《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标准》(黔农发“2013”51号);

5、《黔西南州‚十二五‛精品水果产业发展规划》;

6、《黔西南州‚十二五‛ 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州府办发 8

“2012”2号);

7、《中国薏仁生态经济区战略策划》(王志刚工作室-广州战略策划中心,2014.4);

8、兴仁县总体规划(贵州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9、兴仁县城南办事处、城北办事处、真武山办事处、李关乡、回龙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10000;

10、兴仁县农业‚十二五‛规划及精品水果产业发展专业规划;

11、国家有关规定及产业政策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11)《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13)农业部《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规划(2007-2015)》。

(三)规划范围与期限

1、规划范围

园区规划区域位于兴仁县全境,包括核心区与辐射区。核心区范围由城北、城南办事处乡域内大桥河居委会、锁寨村、纯寨村、洛渭屯居委会,总面积为36000亩。其中树莓基地18000亩,五星枇杷15000亩、高钙苹果3000亩。辐射区为除以上村外其它相邻乡镇、村寨,辐射区规划种植面积为54000亩,其中树莓种植面积12000亩,五星枇杷35000亩、高钙苹果7000亩。

2、规划期限

园区规划期限为5年,即2014年-2018年。其中,2014年-2016年为建设期,2017年-2018年为巩固期。

二、园区基本情况

(一)基础情况

1、园区自然条件

气候条件:园区属北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常年平均气温15.20℃,年均降雨量1320.5毫米。绝对最高气温34.6度(1952年2月10日),最低气温-7.8度(1968年2月14日)。最热月份为7月,月平均气温22.1度左右,最冷1月份,平均气温6.1度左右。属于典型的低纬度地区,特定的地理位臵、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以及所形成的土壤植被条件为精品水果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态环境,对促进精品水果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水文条件:县境内河流属于珠江水系,南、北盘江流域。其中流域面积达2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8条,河长在县境内共288.09公里,集雨面积178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为11.957亿立方米,顺应地势分别流入南、北盘江。流入南盘江流域的仅有鲁础营大桥河,长14.8公里,集雨面积226.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427亿立方米。流入北盘江流域的有麻沙河、龙洞河、落水洞河、猪场河、马路河、青底河、屯脚河共7条,总长273.29公里, 集雨面积1558.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0.53亿立方米。全县水能蕴藏量有9.7138万千瓦。其中南盘江流域0.1819万千瓦, 北盘江流域9.5319万千瓦。

流经园区的主要有大桥河、李关河。流入南盘江流域的大桥河,长14.8公里,集雨面积226.5平方公里,年径流量1.427亿立方米。

土壤状况:园区属兴仁中部丘陵盆坝、农牧区。地势总体开阔平坦,山地少,耕地集中,土地肥沃。地貌组合中,山地7.61%;丘陵70.99%;坝子占20.71%,水域占0.69%。地貌属第4纪沉

积、堆积层较厚,土壤多为第4纪母质发育的黄壤和灰岩风化残积的黄色石灰土,耕层较厚,土壤肥沃。壤腐殖质丰富,PH值6.5-7.2,土质松散,通透性好,非常适宜于精品水果的生长。

树莓基地地貌现状

五星枇杷基地地貌现状

高钙苹果基地地貌现状

植被状况:园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为34.77%,适宜多种多样的物种生长繁育,有白芍、山药、杜仲、黄柏、五倍子、金银花、木通等药用植物200多个品种。植被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夹落叶阔叶林种地带,分乔木、灌木、小乔木或灌木、藤本、竹类计76科198属363个品种。

果树品种主要有梨、桃、李、杏、枇杷、花红、柿、石榴、樱桃、甜橙、葡萄、刺梨、猕猴桃、山塘梨等20多个品种。

2.园区区位条件

兴仁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中部,东邻贞丰县,南接安龙县、兴义市,西界普安县,北接晴隆县,东北与关岭隔山江相望。距省会贵阳260公里、云南昆明380公里,兴义机场60公里。

兴仁县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由324国道、320国道、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和省道214、215线以及即将建成的盘(县)百(色)高等级公路、已经通车的晴(隆)兴(义)高速公路、惠(水)兴(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形成的交通网络,确立了在

贵州西南部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交通枢纽地位;

兴仁交通优势极其明显,这是兴仁城市发展的主导动力因素之一,也是使其在‚兴兴贞安‛经济圈内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的主要原因。兴仁位于中心位臵,这使兴仁不管从哪个方向上都极具交通优势。由于交通的便利,黔西南的产业也主要集中在这个区域,特别是南北交通轴线上,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集聚。

兴仁县区位地理如下图:

兴仁县在黔西南州的位臵

3.项目地理条件

园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园区内通村公路、居民生产生活用电、家庭用小型沼气池等基础设施均已覆盖到园区内各村各组。区内有李关河、大桥河、溪流数条,可满足园区内生产生活用水需要。串户路、进组路、机耕道等配套设施近年来发展很快,逐步完善。

园区辖城南办事处、城北办事处、真武山办事处、李关乡、回龙镇6个乡镇(办事处)11个村(居委会),园区(核心区)法定耕地面积52599亩,其他可供利用的非耕地42410亩,共95009亩,涉及农户8415户,人口38842人,劳动力16690人。

(二)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兴仁县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

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加快精品果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办发[2008]16号)及《黔西南州‚十二五‛精品水果产业发展规划》中要求,至2015年,大力发展为城市圈和旅游圈服务的时令精品水果基地。主要在兴义、兴仁、安龙、贞丰等城市郊区,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万峰湖、二十四道拐、双乳峰等旅游景区建设杨梅、桃、葡萄、枇杷、草莓等水果标准化基地,发展观光、休闲果业。

兴仁县充分利用本土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精品水果产业。近年来,兴仁县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发展精品水果产业,目前,全县已种植精品水果1.872万亩(高钙苹果2000亩、树莓3000亩、五星枇杷11000亩、无籽刺梨1000亩、西瓜220亩、甜柿1500亩)。

苹果主栽品种为‚红富士‛,红富士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酸类物质。1个苹果中含有类黄酮约30毫克以上,苹果中含有15%的碳水化合物及果胶,维生素A、C、E及钾和抗氧化剂等含量也很丰富。1个苹果(154g)膳食纤维5g,钾170mg,钙10mg,碳水化合物22g,磷10mg,Vc7.8g,Vb7.8g。苹果中的含钙量比一般水果丰富多,有助于代谢掉体内多余盐分。苹果酸可代谢热量,防止下半身肥胖。至于可溶性纤维果胶,可解决便秘。果胶还能促进胃肠道中的铅、汞、锰的排放,调节机体血糖水平,预防血糖的骤升骤降。苹果中的果胶可以降低胆固醇。从长期调查研究中发现,每天吃1个苹果的人,胆汁的排出量和胆汁酸的浓度增加,有助于肝脏排出更多的烟台苹果胆固醇。苹果含有的糖和锂、溴元素,是一种有效镇静的,且无副作用。苹果含有锌、镁元素,故常吃苹果能增强记忆力,对孩子还有促进发育的作用。因苹果的一些元素能排除体内有害健康的铅、汞元素,所以,欧洲科学家称苹果为防癌药。

树莓,是国际上通用的名字,它原产美国,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小根系浆果类果树,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也叫《生命之果》,在国外树莓有着150多年的种植历史。而在中国叫《覆盆子》,16

这是中药中的名字,国内某些省份都是在野外生长,没有进行人工种植。野外生长的环境都是在田间地头、山脚路边等,这种植物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喜欢丛生,在枝干、叶面上生有毛刺,开着白的小花,极少有病虫害发生。树高1.5-2米,果实长于树上,果实椭圆形,成串成簇,晶莹乌亮,香甜多汁,口感清香爽口,非常好吃,维生素C的含量是苹果的5倍、葡萄的6倍,特别是所含鞣化酸被美国科学家证实是预防癌症最有效的物质。由于营养成分和出汁率优于众多水果,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天然绿色食品”和“健康食品”,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树莓果实营养成分丰富,易于人体吸收,有改善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据分析,100克红树莓鲜果含有水分80克左右,蛋白质0.7—1.5克,脂肪0.5—0.8克,总糖5.6--13.6克,有机酸0.85—2.6克,纤维素3克左右,钙22毫克左右,磷22毫克左右,镁20毫克左右,钾168毫克左右,维生素A 0.26--0.7毫克,维生素B 0.03—0.1毫克,维生素PP 0.9毫克,维生素C 4.5--25毫克。树莓果肉总氨基酸含量超过1%,远远超过普通水果氨基酸含量,尤其是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树莓被誉为‚黄金小浆果‛和‚癌症克星‛。

大五星枇杷,枇杷属蔷薇科植物,喜温暖湿润气侯。系四川成都市龙泉骅区通过实生选种而育成的优质大果型枇粑新品种,因其脐部呈大而深的五星状,故命名为大五星。由于其品质优果形大,在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埔览会上获银奖(枇把类最高奖),目前市场售价高出其他优质品种1 2倍,故又有批粑之王曲美誉。枇把秋冬开花,春末夏初果实成熟,其肉柔软多汁,甜酸适I=i,是水果淡季之珍品。

2、园区现有农业经营主体

截止2014年,园区已有10余家微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2个,精品水果产业主要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大户、农户等

多种经营模式。其中,龙头企业有:黔西南州绿宝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兴仁县佳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贵州洪黔薄壳核桃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黔西南州顺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汇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其中‚贵州省兴仁县佳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黔西南州州级龙头企业。

园区农技推广、动植物检疫及农机服务主要是兴仁县农业服务中心,县农业局相关站办和贵州大学,贵州林科院及各公司专家上门开展服务。各公司已制定水果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发放给生产者,多数种植户已基本掌握果树栽培生产管理技术,统一栽培技术指导,确保质量安全。

(三)园区建设的有利条件

1、园区建设产业政策有利条件

《中共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意见》(黔党发[2012]l号)指出:保障主要农产品长期有效供给,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繁荣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现代高效农业园区是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园区建设符合国家、省政策规划的要求。

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在‚关于加快精品果业发展的意见‛(黔党办发[2008]16号)中及《黔西南州‚十二五‛精品水果产业发展规划》中要求,至2015年,大力发展为城市圈和旅游圈服务的时令精品水果基地。主要在兴义、兴仁、安龙、贞丰等城市郊区,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万峰湖、二十四道拐、双乳峰等旅游景区建设杨梅、桃、葡萄、枇杷、草莓等水果标准化基地,发展观光、休闲果业。

兴仁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我省‚5个100工程‛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兴仁县提出‚一米三叶两果一园‛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发展,建成 ‚七大产业带‛,重点打造薏仁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园、放马坪生态畜牧旅游观光示范园、屯脚特种水产养殖旅游观光示范园、城北石漠化综合治理生态园、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高山生态有机茶高效农业示范园等‚六大产业园‛建设,培育更多龙头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

兴仁县委、县政府根据需要成立兴仁县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办公室,抽调专门人员组成精品水果产业发展办公室。以打造全州精品水果产业大县的目标,决心把发展精品水果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主导产业来抓,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支柱产业来抓,为全县精品水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2、良好的区位优势

兴仁县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中部,东邻贞丰县,南接安龙县、兴义市,西界普安县,北接晴隆县,东北与关岭隔山江相望。距省会贵阳260公里、云南昆明380公里,兴义机场60公里。兴仁县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由324国道、320国道、关(岭)兴(义)高等级公路和省道214、215线以及即将建成的盘(县)百(色)高等级公路、已经通车的晴(隆)兴(义)高速公路、20

惠(水)兴(仁)高速公路贯穿全境形成的交通网络,确立了在贵州西南部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交通枢纽地位;优越的地理位臵和便利的交通条件,对农产品的流通和集散提供了便利。

3、产业配套经济循环优势

精品水果需要大量有机肥,整个园区种植面积达约5万亩,需要配套的标准化生猪(牛)养殖场,猪(牛)粪有机肥加工厂,提供大量的粪肥能确保园区用肥,形成果畜循环。同时林下种植的牧草、蔬菜等也可向养猪(牛)场提供食料,果树、养猪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经济模式。

园区境内有20余家养殖户,其中四家较具规模,基本成型。其余以散户居多,四家是:

(1)兴仁县竹林堡生态种养农业专业合作社(蛋鸡)

单位法人:刘天涛。该项目位于兴仁县城南街道办事处洛渭屯村。项目约占6亩土地。现已建有标准化养殖房2间,其中一间已经养殖12000只蛋鸡,年存蛋量约6000个,标准化雏鸡房一间,正在引进雏鸡(绿壳蛋鸡)30000只。

(2)新科优质仔猪繁殖基地(猪)

单位法人:唐世强。该项目位于兴仁县城北办事处大桥河村。项目约占12亩土地。现已建有标准化猪舍5间,目前猪舍存栏870头,其中两间为产猪房。年存猪仔量为2800头。

(3)富利来养殖场(猪)

单位法人:黎明江。该项目位于兴仁县东湖五峰村赵家寨组。该项目约占6亩土地。现已建有普通化猪舍6间,其中一间为产猪房,有4间投入使用,目前存栏量为400头。年存猪仔量1500 21

头。

(4)贵州汇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牛)

单位法人:朱 威。该项目位于兴仁县真武山街道办事处。该项目约占110亩土地。现已建有标准化养殖房6间,目前存栏量为300头。

以上可提供大量的粪肥能确保园区用肥,形成果畜循环。同时林下种植的牧草、蔬菜等也可向养猪(牛)场提供食料,果树、养猪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了良好的循环经济模式。

4、科技支撑优势条件

现已依托贵州大学、西南林学院、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雄厚的果树科研教学力量,对精品水果产业化关键技术进行探索研究。对无籽刺梨产业项目的实施,技术依托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州、县林业局,实行专家对产业发展项目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指导。从县、乡镇林业、农业、扶贫、水利等部门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组,对项目区村干部进行培训,由乡镇村干部负责培训群众,提高应知应会能力。作好技术指导,提供技术服务,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高钙苹果由长顺县和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树苗及技术服务,树莓由黔西南州绿宝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资金及技术服务,把‚树莓产业化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列为科技重大专项计划,在树莓果园核心区域建立了有机试验园。进一步完善了树莓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提出了生产标准和技术方案。同时,我县具有果树、植保、土化等各类专业人才121人,具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105人。还具有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果 22

树专业能手,为精品水果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精品水果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5、市场拓展优势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特别是对优质水果量的需求,将会大幅度的增长。黔西南全州总人口333万人,每人每年30公斤水果计算,全州水果总需求量近10万吨,目前我州水果总产仅6万吨左右,且有30%以上销往州外,因此本地市场缺口在5.8万吨以上,发展空间大。另外,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自然与气候环境条件,使我州精品水果不仅在成熟期上能填补南北方的生产期的空档,在时鲜水果的发展中具有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因此,以贵阳、昆明、重庆、广州、南宁等城市为重点的外地目标市场前景广阔。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根据园区发展情况,也将力求打开北京、上海等沿海发达市场与海外市场。5、1 随着我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优质苹果作为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在省内外市场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而本地红富士苹果比北方早熟一个月,亩产量高,每斤售价高1元,亩产值比北方高出2000元以上。高钙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均在17.5%以上)、水分足、含钙丰富(46.42mg/100g,是同类产品的两倍以上),果品独具微酸性,风味独 特、口感好。2007年荣获贵州‚名牌产品‛称号,被专家称为最佳补钙水果。兴仁高钙苹果与普通苹果含钙量对比,兴仁高钙苹果是普通苹果钙含量的4倍之多,能有效补充人体钙、铁、锌、硒等多种微量元素。因此,具有很大的市场优势。

5、2树莓是小浆果树种中开发最早的树种之一,由于生活水平和消费习惯的原因,其速冻单果及加工品果酱、果酒、饮料等,已成为西餐国家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其生活消费的必需品,也是五星级酒店必备的水果、水果点心。所以国际市场需求量较大。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全球的树莓种植面积、产量、出口数量,从1990年到目前一直在增长,1990年树莓收获面积7.751万公顷,产量43.774万吨,2007年收获面积约17万公顷,产量约100万吨。中国林科院树莓专家张清华介绍,目前,世界市场树莓年需求量估计为200万吨,缺口约100万吨,树莓发展空间巨大。

国内市场:同国际市场相比,国内的市场潜力更为巨大。树莓产品因为价格较高,在国内是高档商品,一般大众消费不起。但是中国人的收入逐年增加,生活水平渐渐增高,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更加关注食品的营养保健作用,人们对葡萄酒的喜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果汁型软饮料正在替代碳酸饮料,消费量逐年增加。人们在吃腻了苹果等大宗果品后,越来越追求新奇特和保健果品,树莓正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合我国国人口味的树莓系列食品,包括果汁、果酱、果酒、果冻、高档夹心饼干、点心、果茶、酸奶、冰激凌及树莓茶叶等,产业化前景非常广阔。相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树莓的众多保健功能被大众所认识,国内对树莓的需求量也会急增。东北农业大学曾把适合鲜食的品种在大型超市少量试销后,极受欢迎。国产树莓产品已开始占有部分市场,如伊利、蒙牛的树莓酸奶、黑妞水果糖、卡迪那 24

树莓通心脆、树莓酒等。我国树莓项目已得到国家科技部、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部门的肯定和推荐,而且树莓的引进、发展已被列入到国家‘948’计划,这些都为本种植项目产品提供了巨大的生存空间和可行性。

6、乡村旅游优势

兴仁自然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如春;自然风光秀丽,有碧草万顷的放马坪草场、有波光粼粼的东湖公园、有闻名遐迩的三家寨道堂、有气势磅礴的马宝树瀑布群、有四季皆绿的三道沟万亩竹海、有气宇轩昂的真武山楼阁、有古木丛中的剑平池公园,还有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交乐汉墓群等景区充满情趣和魅力、富含历史底蕴。

根据兴仁经济发展核的功能分区{(‚兴薏‛计划)王志纲工作室},园区正好位于生态农业景观展示区、现代山水田园示范区。园区大部分位于城市近郊,为发展乡村旅游、生态观光游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园区发展制约因素

1、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水利、道路、气象等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的需要。

2、标准化生产水平急需提高。精品水果标准化生产水平仍然较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先进农业科技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还停留在发放施肥建议卡上,没有形成企业按方供肥,农民按方施肥的有效机制;精品水果生产粗放现象依然存在,25

农业科技含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3、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精品水果产业规模偏小,档次不高;产品深加工转化水平较低,‚产、供、销‛一条龙和‚贸、工、农‛一体化的联结机制没有形成,产业链条比较短,附加值不高,品牌开发培育与保护工作滞后,资源优势还没有较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制约了精品水果产业的发展。

4、没有实力强、辐射带动能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带动,直接影响精品水果标准化生产水平及品牌创建和保护。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科学发展观及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引,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坚持‚示范带动、综合利用、立体开发、整乡推进‛和‚一业为主、多业驱动‛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建设‚兴仁县精品水果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加强荒山、荒坡、荒地和坡耕地的开发利用,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大力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把园区建成山区现代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园,黔西南州最具特色的精品水果示范园,努力把兴仁县打造成全省具有山区特色和品种特色的精品水果产业大县。

(二)基本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按照国内外

市场需求和国际标准,高水平、高标准、高质量生产精品水果精品,立足省内市场,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努力提高效益,引导群众扩大种植规模,增加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创新管理机制,用长远的眼光、大流通的思维、市场化的理念,组织商品生产与流通,创立品牌,全方位提高我县精品水果的市场竞争力。

2、科学发展原则

坚持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精品水果产业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行保护性生产和标准化种植,发展高效循环农业,使精品水果产业示范园建设与薏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协调和统一。

3、规模化发展原则

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提高产业聚集度,带动整乡、数村区域化推进,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促进精品水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鼓励农户、合作组织和企业等多方为主体,积极利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不断向规模化经营方向发展。

4、科技创新原则

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努力提高精品水果产业科技含量,提高企业和农民的科技素质,加快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普及适用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园整体管理水平和果品质量。

5、可持续发展原则

把保护资源和环境作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条基本方针,贯穿到产业化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使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美丽乡村建设、农田基本建设、耕地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6、多元化投入原则

搭建投融资平台,创新投融资手段,拓展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向产业园区和产业带集聚,鼓励非国有经济成为精品水果产品深加工投资的主要来源,鼓励外资企业采取直接投资、合资、许可证生产等多种形式进入产业园区和产业带。

7、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原则

优先在旅游线路和交通主干道布局,高标准配臵基础设施,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和乡村精品客栈,形成生态农业旅游景观,使精品水果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

(三)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集中建设,把兴仁县精品水果现代生态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精品水果产业同畜牧(生猪、牛、蛋禽)产业、有机肥料、物流贮藏业有机结合,应用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建成全州乃至全省最好、特色最鲜明、效率最明显、科技含量最高、最富山地特色、规模最大的优质精品水果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2、具体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使示范园区全面普及‚四新‛(新技术、新 28

材料、新设施、新设备)‚六节‛(节种、节肥、节药、节地、节水、节劳)等先进生产材料和技术,全面实现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节约化经营。具体建设指标如下:

(1)主导产业

核心示范园区:

①标准化精品水果示范基地36000亩。其中树莓基地18000亩,五星枇杷基地15000亩、高钙苹果基地3000亩。

到2018年预计总产量6220万公斤,其中:树莓300万公斤,每公斤4元,总产值1200万元;五星枇杷:900公斤/亩,年生产枇杷1350万公斤,每公斤10元,总产值13500万元;高钙苹果:5000公斤/亩,总产1500万公斤,每公斤6元,总产值9000万元;

②建设250亩集中育苗繁育基地,集中育苗率达95%以上。其中,树莓100亩、高钙苹果30亩、五星枇杷120亩。

③建成精品水果研发中心,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100%,农业投入品合格率100%,产地、产品无公害以上认证率达100%,有机肥利用率100%。

④建设配套加工基地,其中有树莓加工基地(1万吨树莓饮料、0.5万吨冻鲜果、0.1万吨树莓果酒精深加工项目),五星枇杷加工基地(罐头生产、果酱生产、果酒生产等深加工项目),刺梨加工基地(0.5万吨冻鲜果、1万吨刺梨深加工项目),高钙苹果加工基地(苹果醋厂、干果深加工项目)。

⑤建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1处,开展果农适用技术培训0.8万人次,建设地点在城北办事处树莓基地。

辐射区:

辐射兴仁县除核心区外的其它相邻乡镇,精品水果种植面积共计54000亩。其中树莓种植面积12000亩,五星枇杷35000亩、高钙苹果7000亩。

辐射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超出周边地区10%以上。(2)配套产业

①整合扩建现有生猪养殖场(福利来养殖场、新科优质仔猪繁殖基地及其它),实现年出栏1.0万头生猪。年产值2000万元。

扩建兴仁县竹林堡生态种养农业专业合作社(蛋鸡),实现50000只蛋鸡规模,贵州汇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牛)二期工程建设,存栏量达1000头。

生猪(牛、鸡)养殖场粪污利用率达95%以上,不能消纳的5%以下通过有机肥加工厂异地处理完善。

②配套建设有机肥加工厂3家,年生产能力6万吨,年产值3000万元。

③乡村旅游及观光园配套建设,建设纯寨休闲避暑生态园,打造乡村精品农家客栈10-15家(点),建设三道坑游乐场。

四、总体布局和重点建设项目

(一)选址和基本布局

1、发展定位

示范区园区紧紧围精品水果主导产业,与畜牧养殖业、物流贮藏业、果品深加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重点规划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农业生产能力建设、农业特色产业链构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与示范、现代农业示范区体(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将兴仁县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成精品水果产业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区,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生产与新型农业产业培育的示范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农业功能拓展的先行区及新型农民培训的基地。

2、功能定位

(1)科技示范与体系创新功能

园区将应用先进的农业科技,选用最新优质品种,遵循科学的操作规程,采用企业化高效管理运营体系,加强品牌化建设,从而带动兴仁县乃至贵州省农业科技水平的提升,带动区域农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通过精品水果示范循环农业建设,推进精品水果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不断升级,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结构调整与就业增收功能

园区将利用其区位优势,借助园区紧邻兴仁城市近郊旅游范围,加强农村、农业相关服务产业开发,调整产业结构,就地解决农民就业,并鼓励当地农民参与园区发展相协调的服务项目,增加农民收入。

(3)农业旅游与文化传承功能

园区位于兴仁县境内,有波光粼粼的东湖公园、有闻名遐迩的三家寨道堂、有气势磅礴的马宝树瀑布群、有四季皆绿的三道沟万亩竹海、有气宇轩昂的真武山楼阁、有古木丛中的剑平池公园,还有国家重点文物单位交乐汉墓群等景区充满情趣和魅力、31

富含历史底蕴。园区在兴仁近郊游玩范围,可满足城镇居民农业观光旅游的需求,通过挖掘兴仁的‚薏仁米文化‛,为周边城区市民提供农业生态观光、体验游赏、休闲度假等乡间特色服务。

(4)科技培训功能

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区设施及服务平台,对基层农业干部、广大农村青壮年开展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农业管理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明显提高当地农业基层干部、广大农村青壮年农技综合素质;建立稳定的、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

3、基本布局方案

规划范围覆盖兴仁县城南办事处、城北办事处、真武山办事处、回龙镇、李关乡及相邻乡镇,按核心区与辐射区规划布局。

(1)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建设

①核心示范区36000亩,其中树莓基地18000亩、五星枇杷15000亩、高钙苹果3000亩。

②辐射区54000亩,包含核心区外乡村及周边相邻乡镇。其中树莓种植面积12000亩、五星枇杷35000亩、高钙苹果7000亩。

(2)良种繁育基地建设250亩,其中,树莓100亩、五星枇杷120亩、高钙苹果30亩。

(3)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核心示范区:城南办事处建设物流市场1个(含冷链物流);建设产地批发市场1个;建设1万吨气调保鲜库1座。建设100-500吨入园冷库4座。

(4)配套加工基地,32

a.树莓加工基地(1万吨树莓饮料、0.5万吨冻鲜果、0.1万吨树莓果酒精深加工项目);b.五星枇杷加工基地(罐头生产、果酱生产、果酒生产等深加工项目);c.苹果加工基地(库房、苹果醋厂、干果深加工项目)。(5)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核心示范区建设新肥料、农药等投入品试验示范园20亩;在城北树莓基地建设精品水果研发及检测中心1个。

(6)产业配套体系 ①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a.农机具配套200台套,其中核心区80台套,;辐射区120台套;

b.生产便道80公里,其中核心区50公里,辐射区30公里;路宽3-3.5米,水泥路面。

c.建设小水窖100口,其中核心区45口, 辐射区55口;d.交通主干道25公里, 其中核心区15公里, 辐射区10公里, 路宽7-7.5米,沥青路面。

e.机耕道40公里,其中核心区25公里, 辐射区15公里,路宽2-2.5米;

f.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00盏;其中核心区120盏, 辐射区80盏;

g.电力、通信设施建设;

②休闲观光配套建设:建设精品水果主体公园—纯寨休闲避暑生态园;建设乡村精品客栈10-15家;一事一议‚示范村寨‛

建设锁寨村、纯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展示示范村寨建设,城北三道坑游乐场建设。

③循环经济配套建设:园区内建设生猪养殖场2个,肉牛养殖场1个,蛋鸡养殖场1个,建设精品水果专用有机肥加工厂3家。

(二)实施主体

兴仁县有精品水果生产和加工及生态养殖企业2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余家,另外有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和农户等。其中以贵州省兴仁县佳文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黔西南州绿宝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贵州洪黔薄壳核桃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黔西南州顺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贵州汇丰生态养殖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作为实施的主体。

(三)重点建设项目

1、核心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1)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建设

核心区集中连片标准化种植精品水果36000亩(其中树莓基地18000亩、五星枇杷基地15000亩、高钙苹果基地3000亩)。

全面推广拉网搭架、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修枝整形、人工授粉、疏花疏果、适时采摘等高效优质的标准化种植技术。

项目总投资30300万元(树莓基地15000万元、五星枇杷基地13200.0万元、高钙苹果基地21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资金6660万元,州级资金6660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16980万

元。

(2)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精品水果生产对气候条件和区域环境有其特殊要求。因而建成优良的良种繁育基地,有利于提高产量,增加效益,提高种性,提高质量,更有利于加快精品水果良种育苗产业化进程。项目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选用优良品种,核心区建设250亩良种繁育基地(其中树莓100亩、五星枇杷120亩、高钙苹果30亩)。

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90万元,州级资金90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120万元。

(3)研发服务体系建设

研发服务体系主要加强精品水果种植的安全与生态,达到高产、高效安全的生产模式。建设内容包括核心示范区建设新肥料、农药等投入品试验示范园100亩,建设精品水果产品研发及检测中心1个。新建监测、培训、管理办公楼一座,建筑面积400平方米;购臵检测设备一套,建设市场信息平台、新品种研发及技术服务体系建设。

项目总投资85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资金255万元,州级资金255万元,县级自筹资金340万元。

(4)市场流通体系建设 ①产地批发市场

在园区城南办事处杨泗屯建设产地批发市场1个,建设内容包括:电子信息系统、检验检测系统、物流配送系统、信息服务楼、交易大棚及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总投资500万元,申请省级资金166万元,州级资金 35

166万元,县级自筹资金168万元。

②物流市场

在城南办事处杨泗屯建设一个物流市场,利用城南便利的交通优势,以优质的服务、诚挚的信誉、快捷灵活的运营体制,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卫生、机制健全、信息灵敏、交易方式先进、运行规范、统一高效、竞争有序的现代化果品批发流通体系,实现流通产业升级,把市场建成真正的价格形成中心、果品集散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项目投资概算500万元,申请省级补助资金166万元,州级资金166万元,县级自筹资金168万元。

③精品水果贮藏配套建设

结合产地批发市场与物流市场的建设,配套建设1万吨气调保鲜库1座,建设100-500吨冷库4座,项目投资3800万元,申请省级补助资金760万元,州级资金760万元,县级自筹资金2280万元。

(5)配套加工基地建设 项目总投资5700万元,其中:

树莓加工基地(1万吨树莓饮料、0.5万吨冻鲜果、0.1万吨树莓果酒精深加工项目)2100万元;五星枇杷加工基地(罐头生产、果酱生产、果酒生产等深加工项目)1600万元;苹果加工基地(库房、苹果醋厂、干果深加工项目)2000万元。

(6)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核心区基础设施配套内容:农机具配套80台套,生产便道50公里,建设小水窖45口,交通主干道15公里,机耕道25公里,安装太阳能杀虫灯120盏;电力、通信设施加设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总投资1458万元,申请省级资金291.6万元,州级资金291.6万元,县级自筹资金874.8万元。

(7)休闲观光配套建设

建设日接待游客能力达10000人次的休闲观光(万亩枇杷景观回廊)、民族文化展示为一体的纯寨休闲避暑生态园。纯寨水上乐园,城北三道坑游乐场建设,新建乡村精品客栈10-15家,日接待量达2000人次的农家乐接待点。一事一议‚示范村寨‛建设,锁寨村、杨泗屯。纯寨村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示范村寨建设项目。

项目总投资2315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3472.5万元,州级资金3472.5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16205万元。

(8)技术培训

在核心区纯寨村枇杷基地建设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一处,2014年-2017年开展果农适用技术培训0.8万人次。共投入资金420万元,申请省级补助资金140万元,州级资金140万元,县级自筹资金140万元。

(8)品牌建设及市场营销

加强品牌建设是园区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品牌创建不仅推动优质精品水果产品的推广,积极提高产品市场的竞争力。加强品牌的建设和宣传推广活动,并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运 37

作相结合,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品牌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2014年-2016年分别投入资金24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48万元,市级资金48万元,县级自筹资金144万元。把‚兴仁精品水果‛创建成为知名品牌。

2、辐射区重点建设项目(1)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建设

辐射带动除核心区外周边相邻乡镇及其他乡镇种植精品水果54000亩。其中树莓种植面积12000亩、五星枇杷35000亩、高钙苹果7000亩。

项目总投资概算295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资金6900万元,州级资金6900万元,县级自筹资金15700万元。

(2)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辐射区良种繁育基地依托核心区良种繁育基地。(3)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辐射区基础设施包含农机具配套120台,园区生产便道30公里,建设小水窖55口,交通干道10公里,园区机耕道15公里,电力、通信设施建设等。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400万元,州级资金400万元,县级自筹资金400万元。

(4)循环经济配套建设

辐射区建设生猪(鸡、牛)养殖场4个,建设精品水果专用有机肥加工厂3个,形成果树种植与畜牧养殖有机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共投入资金6784万元,申请省级补助1356.8万元,州级资金1356.8万元,县级自筹资金4070.4万元。

五、生态环境保护及综合利用

(一)环境影响分析

1、园区环境现状

园区属于属亚热带温和湿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5.2℃,年均降雨量1334毫米, 年均日照时数4423小时,无霜期288天,相对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无霜期长的气候特点。大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总平均浓度为0.070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总平均浓度为0.012毫克/立方米,总悬浮微粒总平均浓度0.115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声环境质量控制在国家标准之内;生活垃圾处理率达61.5%。

2、精品水果种植区环境分析

园区主要以种植精品水果,以设施农业生产项目为主。主要污染源为农药、塑料薄膜和生产、生活污水,属于轻污染项目聚集区,采取适宜的污染防治措施,可以满足环保要求。

3、村寨建设区环境分析

村寨建没区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饮食业含油烟气、汽车运输噪声和尾气。生活污水通过新城镇建设区污水收集管网送入新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生活垃圾可以送兴仁县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填埋;饮食含油烟气经静电油烟净化装臵处理后达标排放,汽车运输噪声和尾气通过选用技术先进排放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的车型,限制车速、禁止鸣笛,建设降噪道 39

路等措施,可以满足噪声环境标准要求。

(二)生态环境改善及综合利用

本地区气候适宜,并且紧靠兴仁市区,可利用当地的资源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充分考虑了各子项的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宜,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本园区实施过程中,充分依托建设地点的资源优势创建生态农业示范园。针对当地农业结构选择在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建设连片的生态农业示范基地,进行合理规划,推广先进的生态技术,实现良性生态循环,并且建立综合种植示范基地,进行科学种植,形成良性食物链。建设生产基地有利于改善整个示范园的生态环境,营造出一个优雅、清新的自然环境。

(三)施工期环保措施

1、施工废水应经沉淀池沉淀后上清液排放,堆泥干化后外运填埋。施工期间利用当地的生活设施,不得新增生活污水排放口。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必须收集后由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

2、按环境影响报告表核实工艺规模,进行施工运营。加强工程施工期环保工作,合理选择沥青和灰土拌合地址,做到集中拌合,远离居民区,并落实沥青烟污染防治措施,确保达标,现场施工采用沥青拌和站预制沥青,进行路面铺设。在工程施工中运输料石、水泥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须覆盖篷布,临时堆放的土石方、料场及临时道路等必要时应洒水。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在道路上种植乔木、灌木等树木,预防水土流失,净化空气并美化环

境。

3、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采取必要的隔声降噪措施,确保施工噪声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禁止夜间打桩,距离居民区200米范围内夜间禁止进行有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实行施工噪声申报和公告制度。

(四)营运期环保措施

本园区无工业三废污染,只有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为保护项目区环境,通过以下措施防控。

1、污水资源化

示范区建设应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鼓励企业采取一水多用、中水旧用、污水综合利用措施,企业的设备冷却水要全部循环使用,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2、农业废弃物及畜禽粪便资源化

项目通过有机肥加工厂,将畜牧养殖所产生的粪便废弃物转化为精品水果可用的有机肥料,这样既避免了废弃物的污染,又解决了精品水果有机绿色种植的要求,满足环保要求。

3、示范区村寨建设环境保护措施

a.加强村寨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治理。建设集中污水处理设施,示范区内村镇的污水纳入示范区污水收集管网;居住分散、经济条件较差的村庄,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处理。

b.提高示范区种植、养殖业污染防治水平。按照《食用农 41

产品场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化肥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农药使用环境安全技术导则》等标准,强化对农药、化肥使用的环境管理。加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态农业,推进有机食品基地建设。

c.积极防治示范区农业面源污染。开展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畜禽养殖区域农业面源污染评估与监控。采取技术、工程、管理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和示范工程。

d.生活垃圾处理。示范区紧邻兴仁市区,生活垃圾收集送市区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集中处臵,在示范区内结合城镇建设规划设臵一座垃圾转运站,实现示范区内生活垃圾收集率达到100%。

(五)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措施 1.建立和完善示范区生态环保责任制

管理部门对示范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政府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并落到实处。各级党委、政府及部门都应把生态保护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保证当地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2.加大执法力度,依法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

进一步完善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具体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和执法监督体系,加大执法力度,强化示 42

范区建设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六、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为104702万元,其中精品水果种植基地59800万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300万元,研发服务设施850万元,市场流通设施建设4800万元,配套加工基地建设570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658万元,休闲观光配套设施23150万元,技术培训420万元,品牌建设及市场营销240万元,循环经济配套设施6784万元。

项目总投资中,核心示范区建设投资为66854万元,辐射区建设投资为37484万元。

(二)资金筹措

总投资104702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资金20705.9万元,州级资金20705.9万元,县级自筹及其他57590.2万元。

(三)分年实施计划

按照‚一次规划、分项实施、逐年建设、滚动发展‛的要求,项目分实施计划如下: 1、2014

(1)2014年实施计划

2014年1月至12月,开展如下工作:

a.精品水果核心区种植示范园建设16000亩;(其中树莓基地3000亩、五星枇杷11000亩、高钙苹果2000亩)。

b.种苗繁育基地建设250亩;(其中树莓基地100亩、五星枇杷120亩、高钙苹果30亩)。

c.配套加工基地建设;(树莓加工基地,占地30亩)d.生猪(牛、鸡)养殖场配套建设;

e.园区机耕道、太阳能杀虫灯监测中心等生产配套建设; f.有机肥加工厂建设工作(前期准备工作);

g.园区观光休闲配套建设(农家客栈、三道坑游乐场、民族示范村寨建设);

h.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建设。(2)2014年投资计划

2014年计划总投资1886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3758万元,州级资金3758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11344万元。

①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建设投资1124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2248万元,州级资金2248万元,县级资金6744万元;

②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投资3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90万元,州级资金90万元,县级资金120万元;

③配套加工基地建设投资21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420万元,州级资金420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1260万元;

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60万元,州级资金160万元,县级资金480万元。

⑤园区观光休闲配套建设投资30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500万元,州级资金500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2000万 44

元。

⑥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建设及培训投资42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40万元,州级资金140万元,县级资金140万元。

⑦生猪(牛、鸡)养殖场等循环经济建设投资100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200万元,州级资金200万元,县级资金600万元。2、2015

(1)2015年实施计划

2015年1月至12月,开展如下工作:

a.精品水果核心区种植示范园建设12750亩;(其中树莓基地5000亩、五星枇杷2000亩、高钙苹果500亩)。

b.市场、物流等流通设施建设

c.配套加工基地建设;(枇杷加工基地,占地25亩;苹果加工基地,占地30亩)d.生猪(牛、鸡)养殖场配套建设;

e.园区机耕道、太阳能杀虫灯监测中心等生产配套建设; f.园区电力配套建设; g.有机肥加工厂建设;h.精品水果产地交易批发市场等物流设施建设;i.园区观光休闲配套建设。(2)2015年投资计划

2015年计划总投资19400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4285万元,州级资金4285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10830万元。

①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建设投资745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490万元,州级资金1490万元,县级及企业资金4470万元;

②研发服务设施建设投资85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255万元,州级资金255万元,县级资金340万元;

③配套加工基地建设投资22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440万元,州级资金440万元,县级及企业资金1320万元;

④市场、物流等流通设施建设投资280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560万元,州级资金560万元,县级资金1680万元。

⑤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200万元,州级资金200万元,县级资金600万元。

⑥园区观光休闲配套建设投资20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400万元,州级资金400万元,县级资金1200万元。

⑦品牌建设及营销费用投资10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0万元,州级资金40万元,县级资金20万元。

⑧生猪养殖场等循环经济建设投资300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900万元,州级资金900万元,县级资金1200万元。3、2016

(1)2016年实施计划

2016年1月至12月,开展如下工作:

a.精品水果核心区种植示范园建设24500亩;(其中树莓基地10000亩、五星枇杷2000亩、高钙苹果500亩)。

b.市场、物流等流通设施建设投资

c.园区机耕道、太阳能杀虫灯监测中心等生产配套建设; d.配套加工基地建设;

e.精品水果产地交易批发市场等物流设施建设 f.生猪(牛、鸡)养殖场、有机肥厂等循环经济建设

f.园区观光休闲配套建设; g.品牌建设

(2)2016年投资计划

2016年计划总投资34134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6188.8万元,州级资金6188.8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21756.4万元。

①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建设投资1461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2922万元,州级资金2922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8766万元;

②市场、物流等流通设施建设投资200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00万元,州级资金400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1200万元。

③配套加工基地建设投资220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440万元,州级资金440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1320万元。

④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00万元,州级资金100万元,县级资金300万元。

⑤园区观光休闲配套建设投资120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2400万元,州级资金2400万元,县级资金7200万元。

⑥品牌建设及营销费用投资40万元,其中县级资金40万元。⑦生猪(牛、鸡)养殖场等循环经济建设投资2784万元,其中省级资金556.8万元,州级资金556.8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1670.4万元。4、2017

(1)2017-2018年实施计划

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开展如下工作: a.精品水果辐射区种植示范园建设84500亩;

b.园区机耕道、太阳能杀虫灯监测中心等生产配套建设; c.精品水果产地交易批发市场等物流设施建设 d.园区观光休闲配套建设; e.品牌建设

(2)2017-2018年投资计划

2017-2018年计划总投资38108万元,其中申请省级补助资金8601.6万元,州级资金8601.6万元,县级自筹资金20904.8万元。

①精品水果辐射区种植基地建设投资2950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6900万元,州级资金6900万元,县级资金17700万元;

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8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71.6万元,州级资金71.6万元,县级资金214.8万元。

③园区观光休闲配套建设投资8150万元,其中省级补助资金1630万元,州级资金1630万元,县级及企业自筹资金4890万元。

④品牌建设及营销费用投资100万元。

七、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1、核心区36000亩高效示范园,(其中树莓基地18000亩、五星枇杷15000亩、高钙苹果3000亩)。辐射区种植面积54000亩,(其中树莓种植面积12000亩、五星枇杷种植面积35000亩、高钙

苹果7000亩)。

预计核心区36000亩精品水果基地建成后,鲜果直接年产值可达7.15亿元以上,其中:

树莓300万公斤,每公斤4元,总产值1200万元; 五星枇杷:亩产900公斤,总产1350万公斤,总产值13500万元;

高钙苹果:亩产5000公斤,总产1500万公斤, 总产值9000万元;

除去成本共计总投入41368万元,总计纯收入30132万元。节本方面,建园后每亩投入较建园前节成本500元,36000亩节本增效1800万元。

预计辐射区84500亩精品水果种植基地建成后,鲜果直接年产值可达11.55亿元以上,其中:

树莓200万公斤,每公斤4元,总产值8000万元; 五星枇杷:亩产900公斤,总产3150万公斤,总产值31500万元;

高钙苹果:亩产5000公斤,总产3500万公斤, 总产值21000万元;

2、畜牧养殖(生猪、肉牛,蛋鸡),年产值5000万元,纯收入750万元。

3、有机肥年产值3000万元,纯收入450万元。

4、乡村旅游、游乐场、及观光农业园年收入1000万元,纯收入400万元。

7.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篇七

1 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与主要障碍

1.1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收入是农业现代的核心指标。现代农业园区最大的特点是农业结构的多元化, 以区域内整体资源优势及特点为基础, 围绕市场需求, 以科技为先导建立起来的诸如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业、精品农业、旅游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等, 瞄向高附加值的产业的开发, 不断向周边农户辐射, 使农业立足于不断发展、繁荣、兴旺之地, 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三赢”, 对农民增收将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1.2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有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

产业化、规模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农业园区是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展示展销、农民培训等各方面有机整合在一起, 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 提高了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降低了农业经营的风险, 提高了农业市场化水平。

1.3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含量是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性标志。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过程, 是实行产、学、研一体化发展阶段的过程, 可加快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实际中。建设农业园区, 可推进农业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 使一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得以大面积实施, 促进科技对农业贡献率的提高。同时, 这些先进技术的实施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民通过参与园区种植、养殖生产, 提高了自身的水平。现代农业园区不仅是新技术新品种的示范和推广基地, 也是培养高素质农民的培训基地。

1.4 我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障碍

与苏锡常等发达地区相比, 对照我市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部分地方对园区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组织机构比较松散, 抓园区建设的精力不够集中, 园区管理机构人员和经费都相对缺乏。二是园区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与政府性投入相对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 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缓慢。三是参与园区建设的主体不多, 尽管每个园区都引进了一些项目, 但总体数量偏少, 且项目体量不大, 总投资在3 000万元、总面积在66.67 hm2以上的大项目较少, 整体档次还不高。四是园区功能拓展力度不够, 目前大多数园区建设主要局限在发展高效种养业上, 在农产品加工、品牌培植、市场开拓、休闲观光等方面拓展较为薄弱, 发展后劲有待增强。五是园区管理体制亟待理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 区域涉及多个乡镇, 管理涉及多个部门, 从目前运作的情况看, 少数园区管理体制不顺, 给推进园区建设带来不少难题。

2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政策依据及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农业综合开发支持农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政策

根据财政部令第60号《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文件相关精神,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促进农民增收。按照财政部令,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在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科技投入方面、以及农业产品加工、市场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可以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另外, 根据我省农业综合开发的实际情况, 省政府设立的省级丘陵山区高效农业基地项目, 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加强丘陵山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丘陵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强化科技支撑,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完善投入机制,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培育特色产业;注重保护性开发, 促进丘陵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政策为丘陵山区发展现代农业园区提供了有力的项目支撑。2.2当前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必须防止和克服的主要问题 (1) 要防止和克服在没有产业基础的地方搞现代农业园区。农业综合开发主要任务是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必须与相关的产业结合起来, 避免产生基础设施完成了, 但产业发展没有跟上, 或基础设施不符合产业发展要求等问题。 (2) 要防止和克服面铺得过大, 没有规模的问题。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必须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进行建设, 通过连续投入, 才能做大做强园区规模。 (3) 要防止和克服规划不科学、建设标准不够的问题。现代农业园区重要指标之一就是规划设计要科学。因此农业综合开发所扶持的园区必须规划先行, 各类建设内容安排科学合理, 通过建设, 能够达到现代农业园区的指标要求。

3 农业综合开发促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必须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 集成各条线的优势,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农业综合开发理应为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针对上级对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的新政策、新要求, 根据本市实际, 现提出如下建议:

3.1 确立工作目标

农业综合开发按照“政府搭台、多元投入、市场运作、产业兴园”的要求, 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打造建设一批功能全、规模大、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十二五”期间, 农业综合开发将以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 确保农业综合开发60%以上的土地治理项目资金及全部的丘陵山区开发项目资金要用于园区建设, 产业化经营项目也要围绕园区建设进行安排, 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需要, 积极支持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并按照我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实行集中连续投入。通过项目建设, 引导集聚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 实现项目区规模经营和集约发展。力争每年每个项目县打造一至二个高标准的农业园区。“十二五”期间, 农业综合开发将努力打造1个0.33万hm2以上, 3~4个0.067万hm2以上, 大约10个333.33 hm2以上高标准的现代化农业园区。

3.2 明确扶持原则

根据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目标和发展现状, 依据农业综合开发的相关政策, 坚持以下扶持原则: (1) 带动性原则。“十二五”期间, 农业综合开发将按照全市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和地方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着力扶持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等园区建设,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并要将项目建设能否有利于扩大园区建设规模, 能否有利于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作为选项立项的基本条件。 (2) 品牌化原则。农业综合开发在鼓励引导农业园区建设中, 要强化农产品质量监管, 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扶持, 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 实施品牌战略, 创建优质品牌, 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 规模化原则。农业开发项目区应围绕优势产业发展需要, 按照科学规划、集中投入、规模开发的要求, 规划建设农业园区基础设施, 确保“治理一片、成功一片、带动一方”。 (4) 自主投资原则。农业综合开发应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功能, 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 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充分调动各类企业、科研院校、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大户以及社会各种力量参与农业园区建设的积极性, 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机制, 使农业综合开发成为促进农业园区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总之, 在农业开发项目选择中, 要做到有利于形成镇江现代农业特色的项目优先;科技含量高、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项目优先;有利于探索和解决镇江现代农业园区发展瓶颈制约共性问题的项目优先。

3.3 完善扶持机制

不同类型的现代农业园区, 农业综合开发扶持的方式的力度, 要有所区别。 (1) 在项目立项上, 要引入竞争择优机制。在农业开发扶持园区建设过程中, 要鼓励有积极性的地方政府, 符合条件、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农民大户等申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敞开项目申报渠道, 择优向上级推荐, 所有农业开发扶持农业园区项目要实行竞争择优立项。 (2) 在扶持内容上, 要探索分类指导机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行国家引导、配套投入、民办公助、滚动开发的投入机制, 多形式、多渠道筹集开发资金。因此在扶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也要以财政资金投入为导向, 吸引农村集体和农民自筹资金、企业资金、银行贷款以及外资等共同投入。对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园区, 农业综合开发可以结合土地治理项目、丘陵山区开发等项目, 加大基础财政资金补助力度, 提高标准, 做大园区规模、做亮园区形象;对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业园区, 农业综合开发可以结合产业化经营项目, 灵活采用财政补助、有偿扶持、贷款贴息等多种形式进行扶持;同时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工商资本、金融资金等其它经过法定手续筹集的资金共同参与园区建设。 (3) 在管理流程上, 要坚持规范操作机制。为提高农业开发支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成效, 对农业开发项目必须规范管理, 使项目工程建设管理逐步走向法制化, 保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和投资效益, 规范管理行为, 提高管理透明度, 实行项目法人制、工程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等一系列制度。同时各级农业开发部门要依据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总体目标, 提前介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规划论证, 放大项目扶持的“杠杆效应”, 做到择优扶持, 扶持一个、成功一个。

3.4 切实改进服务

8.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助力现代农业发展 篇八

关键词:农机技术;推广体制;问题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14.017

尽管农机推广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是在农机化繁荣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机推广工作仍然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是关键所在,笔者认为进一步完善农机推广体制,是保证我国农机化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关键。笔者总结完善农机推广体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农机推广工作重要地位的宣传,为顺利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奠定基础;二是加大农机技术培训宣传,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三是确定农机推广中农民对农机需求的主体地位,是完善农机推广体制的关键;四是构建农机推广信息服务平台,使得农机技术推广体制趋于完善化;五是增加农机推广财政投入,为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做保证;六是改革农机推广队伍管理体制,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效率。

1 加大农机推广工作重要地位的宣传,为顺利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奠定基础

农机推广工作在农机化工作当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开展农机化工作的重要手段。但是在部分地区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一是农机推广部门本身没有以身作则,工作积极性差,部门整体工作热情不高;二是地方农民对农机推广工作不重视,不配合当地农机推广部门开展工作。所以要加大个别地区的农机推广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工作,从农机推广部门本身做起,农机推广部门要定期开展动员大会,鼓舞大家的热情,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建立规章制度,奖罚分明。在当地要经常举行活动,到农村去调研,了解百姓心声,和百姓交朋友。可以在村里召开现场会、座谈会等,要充分利用好电视、广播以及媒体的舆论作用,广泛宣传,提高农机推广工作在当地重要性认识。大力宣传农机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不但为以后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也是做好农机推广体制改革的重要保证。

2 加大农机技术培训宣传,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机推广工作关系到农户的根本利益,在开展农机推广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协调与农户之间的关系,方便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车、印发宣传材料和培训等多种形式宣传党和国家对农机推广方面的优惠政策及法律、法规,尤其要做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宣传贯彻工作,要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更要广泛宣传,精心组织,提高工作的透明度。要做好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的宣传工作,先进、适用的新机具只有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农民对先进、适用的新机具虽然有了一定的了解,要应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去,往往还要有一个逐渐认识的过程,这就要求农机推广人员要深入基层,加大对先进、适用新机具的宣传力度。只有将农机技术培训落到实处,才能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农机推广工作健康发展。可以定期举办农民培训班或者结合农机推广开展一些比赛,将先进实用的科技传到农民手中。除了对农民进行一系列的培训之外,还应该加强对农机科技人才的培养,建立营造人才的客观条件,提供均等的机会,形成人才竞争,这样才能促进优秀人才的成长。

3 确定农机推广中农民对农机需求的主体地位,是完善农机推广体制的关键

农民对于农机的需求极为明显,其在农业生产方面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其需要接触的农机种类和数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因此,农民在农机需求方面占据着主体地位,在确定这个概念后,农民对于这方面的学习以及运用的热情就会增长,这对于农机的推广会产生极为有利的影响,同时也会使得农民相互之间进行各类新型农机技术的交流以及推广,这能够使得农机技术推广体制得到有利改善。

4 构建农机推广信息服务平台,使农机技术推广体制趋于完善化

扩大农机推广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方法是对市场需求以及市场发展进行调查研究,提出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推广方式,尽量做到与多元化的市场接轨。掌握关于农机方面有用的信息,及时做好调整,对信息进行最大化的利用,同时可以使用网络加强与其它机构的联系,以此来扩大其服务平台。这能够增加农机推广的范围,减少相对局限性,从而使得农机技术推广体制趋于完善化。

5 增加农机推广财政投入,为开展农机推广工作做保证

资金不足是导致农机推广无法有效展开的一个最直接原因,这就需要国家对此引起重视,加大资金的投入,使得农机推广有效化,从而增加农机技术推广体制改革的可能性。

6 创新农机推广队伍管理体制,提高农机推广工作效率

农机推广队伍中存在着一些素质、能力等方面欠缺的问题,这使得农机推广队伍的整体水平降低,为了使农机推广的质量以及水平上升,就需要对农机推广队伍管理体制进行创新。首先要对农机推广人员的素质进行提高,加强其对于农机方面知识的累积。创新工作原则以及录取体制,以公平为主要原则,提出奖罚制度,从而增加整体能力以及水平。

7 结语

要想实现农机技术推广体制的完善化、实用化,需要对其进行研究以及分析,了解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其问题进行剖析,得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实际运用起来,从而对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实现预期目标。但现今,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使得这些方案进行缓慢,只有不断的进行探讨研究,才能不断完善农机技术推广体制。

上一篇:文明经营活动汇报下一篇:北京租房合同自行成交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