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2024-10-23

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共8篇)

1.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篇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认识与思考

作者:魏 洁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年第17期

[摘要]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起着导向和保证作用,教学督导工作的成效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正确认识教学督导的意义是做好督导工作的前提,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是搞好督导工作的保证,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方法是提高督导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高校 教学督导 认识与思考

[作者简介]魏洁(1954-),女,河北玉田人,右江民族医学院高教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医学教育管理。(广西百色533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院级教改课题“立足民族地区高校构建有效教学督导模式”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右医教字[2007]1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26-0055-01

一、正确认识教学督导的意义是做好督导工作的前提

众所周知,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就是按照国家有关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对教学过程及管理进行检查和监控,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指导,为教师教学当好参谋,为学校决策提供依据,因而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务实的教学督导工作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的核心价值,就是通过督导帮助被督导者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发现问题,引导他们自觉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总结经验,纠正偏差,促使教学活动在教育规律、法规的框架下健康有序地进行,保证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质量,打造学校品牌,促进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并推动学校的持续发展。

2.督导过程中的参谋和顾问作用促进了学校管理机制的完善。教学督导人员通常面向教学基层单位和教学一线,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和思想、教师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等情况非常熟悉,通过督导人员将这些来自于最基层的信息向学校管理人员反馈,有助于学校管理者及时修改管理制度、调整管理措施。此外,督导员还可直接参与学校有关管理制度的讨论拟定,为学校发展规划等提供咨询、参谋服务,促使学校的管理机制更为科学完善。

3.教学督导工作中的沟通和协作加强了学校内部的联系。通过教学督导工作,客观地反映了学校管理、教师教学等问题,必将促使学校管理人员及时研究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还可

以促使学校各部门、教师与学生、管理者与职工等之间良好沟通,互尊互重,互相理解,从而更好地协调关系,促进了校园建设的和谐发展。

4.教学督导的无形压力促进了良好教风和学风的形成。教学督导通过督教、督学、督管等途径,对教学全过程进行监控指导,全面了解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态度,其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起着警醒的作用,形成适度压力,增强了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教学督导帮助教师分析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也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和进步。

二、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是搞好督导工作的保证

1.督导队伍的人员结构要科学合理。要建立一支专兼职相结合、专业结构搭配合理的督导队伍。在选聘督导人员时要重视考察学识水平、治学态度、个性品德、人际关系、行为举止和督导动机等。专职督导可聘请具有较高学识、较好修养和较高威望的、热爱教育事业、坚持原则、责任心强、乐于奉献的离退休专家或教授担任。兼职督导应从在岗的教师、领导或管理人员中选聘。同时,要充分考察到学校各学院、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宜采取以学科分类,按不同学科种类选聘教学督导的方式来组建督导队伍,以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管理者和专家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人员结构,为督导工作和督导队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要重视教学督导员的组织培训。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使督导员熟悉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有关理论及管理制度,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特点,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要定期为督导员发放相关的学习资料,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及要求,以保障教学督导工作更有原则性和方向性。同时,学校领导要注意关心督导员,听取他们的各种意见和建议,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对教学督导工作成绩突出的督导员应给予表彰和适当的物质奖励,以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创新教学督导工作方法是提高督导效果的关键

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强化教学督导工作,完善学校内部的质量监控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是各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高校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实际,从以下方面创新教学督导工作:

1.根据新形势下教学督导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工作机制。要结合学校实际、准确定位、理顺体制、明确权责、建章立制。一是要明确督导工作在学校内部的地位、角色以及隶属关系。教学督导在管理体制上要独立于学校职能部门,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职能机构,由主管校长直接领导,工作上对学校负责。二是要明确教学督导的工作职责。三是要赋予教学督导必要的权力,扩大教学督导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要充分发挥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的作用,逐步形成学校、院系、教研室教学质量保障工作的齐抓共管、各有侧重的局面,使教学督导工作更科学、更具实效。

2.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为指导,切实搞好教学督导工作。教学督导工作要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以“督”促“导”为工作的宗旨,在“导”字上下工夫。教学督导员要经常深入教学一线,本着向教师学习的态度,与教师共同研究教学工作,随时随地为教师提供帮助和指导,使其成为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避免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形成对立。要体现“以教师为本”和“督导就是服务”的理念,真正与教师建立起和谐、宽容、平等、合作和信任的关系。教学督导工作是在高等教育一般原理的指导下完成的,教学督导工作系统的运行也正是对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念的实践。大众化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不受限于某一固定的或绝对的知识水准,而是着眼于每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文化价值观、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具有个性化、多样性。因而在督导工作中,要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体现人才的培养目标。

3.建立和完善教学督导指标体系,提高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教学督导评价指标体系是督导工作的科学依据。因此,要建立课堂教学评价、实践教学评价、考试考核、教师评价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并根据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情况和要求以及在教学督导与检查过程中反馈的意见不断进行修改完善,不断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督导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不能仅仅停留在检查日常教学、检查学生文化考试成绩优劣的层面上,更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要建立以提高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评估体系。

4.重视教学督导工作的研究,为教学督导工作提供理论保障。由于我国高校督导工作起步较晚,在教学督导的理论研究方面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大量工作还处于研究探讨之中,仍比较缺少成熟的理论来指导和规范。因此,高校要结合学校实际,专题立项,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开展研究,举办形式多样的研讨会、培训班、学术报告等,为新时期规范、高效地开展教学督导工作提供成熟的理论指导和保障,为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发挥教学督导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少红,林惠华,黄昌燕.高等学校教学督导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社科纵横,2007(3):160-161.[2]蔡青.小议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地位和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7(9):154-155.[3]陈利华.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实践与思考[J].理论月刊,2007(8):86-88.[4]康智杰.对新时期高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7(11):25-26.[5]杨勇,何聪.建立凸显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制度[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66-68.

2.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篇二

一、建立二级教学督导的必要性

二级教学督导是在校督导组和二级学院领导下, 对学院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管理规范、日常教学秩序、教风学风等方面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信息反馈的监督体制, 对二级学院的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监控作用。

1. 二级教学督导是校教学督导的有效补充

校级教学督导注重宏观方面, 学院教学督导更注重微观方面, 共同构成高校教学督导运行机制。校级督导监控全校教学运行状态, 实施制度化检查, 对全校教学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调查研究, 提出咨询建议。院级督导监控本院和教师教学运行状态, 实施制度化管理, 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指导。两者相互配合, 相得益彰, 构成完整的教学督导体系。

2. 二级教学督导对教师起到直接的督促和指导作用

二级督导组成员都是本院在岗的、业务水平很高的部门领导和专业教师, 他们对本院所开专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有更深入的理解, 对本院每个教师的情况有所了解, 这就使得他们的督导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在督导工作中, 既能够发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势和不足, 又能准确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切实起到指导作用, 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前高校二级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

1. 对督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大多数二级学院已经制定了教学督导工作制度, 并成为了常规性的教学工作, 但是督导运行体制还处于探索阶段, 督导组成员和任课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督导工作的重要性, 督导工作往往处于应付状态。因此, 加强二级教学督导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督导组人员配备不足

二级教学督导人员一般由院部领导和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 有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和威望、热爱教育事业、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员担任, 但这些人员都是兼职的, 有些人同时兼学院院长或副院长、教研室主任、学科带头人、教学团队负责人、课程建设负责人等职务, 时间和精力有限, 难以保证日常督导工作的开展。

3. 督导工作不全面、反馈不及时

广义的教学督导包括“督教”、“督学”和“督管”, 其中“督教”就是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监督和指导, 重点是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督导, 对教师课堂质量、效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督学”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进行多方面的督导;“督管”是指对教学育人环境的管理进行督导, 对教学管理进行检查、监督和评价。一方面, 现在的教学督导, 主要集中在督教方面, 日常督教形式比较单一, 没有充分发挥督导的作用。另一方面, 个别督导组成员不重视督导工作, 反馈意见言简意赅, 不具有说服力, 部分教师对不及时反馈的评价显示出漠视, 起不到应有的监督和指导作用。

4. 督导工作缺乏运行经费

目前, 高校都建立了校级督导工作制度, 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经费等各方面的支持。当然, 也对学院二级督导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但没有给予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或其他奖励措施, 二级督导工作全凭督导组成员们满腔的热情和奉献精神。长此以往, 二级教学督导工作必将流于形式。

三、加强二级督导工作的建议

1. 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只有思想上足够重视二级学院督导工作, 才能把工作真正落到实处。首先, 要学校领导重视;其次, 要学院领导重视。只有学校和学院两级领导都重视, 使督导组成员和任课教师认识到二级教学督导的重要性, 督导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工作才有时效性。

2. 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加强督导队伍建设要做到建立一支专职与兼职相结合, 退休专家与在职教师相结合的督导队伍。督导组成员既有在职的领导和教师, 又有返聘的退休人员, 他们在工作经验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各有所长, 综合他们的优势, 才能真正发挥教学督导的作用。 (1) 返聘退休的专家加入督导组, 是因为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进行督教、督学、督管。 (2) 由于中医药院校的特点, 可以聘请医院中业务精湛的医务工作者担任督导组成员, 发挥他们在实践教学中的优势。 (3) 加强对督导人员的培训, 不断提高督导人员的工作水平。同时, 可以把学生中优秀的分子吸引到督导队伍中, 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作为督导工作的参考。

3. 促进督导工作全面化

二级教学督导组成员负有对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状况进行监督、检查的责任。它包括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教学部门的管理服务等方面。首先, 二级教学督导组成员应该深入教学第一线, 对课堂教学、实验教学等进行全面检查、监督, 及时掌握教学情况, 解决实际问题。对教学效果好的及时总结推广, 教学效果差的给予指导和帮助。其次, 二级教学督导组成员应该深入到学生中, 收集和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及时将学生反馈信息加以整理后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个人, 并检查督促整改情况, 对共性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情感和价值观。最后, 二级教学督导组成员应该参与有关教学工作的专题活动, 通过召开各种座谈会和调查研究, 尤其是根据学校教学改革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组织专题调研;针对日常教学管理方面所反映的问题, 及时向学院建议规范教学管理制度, 或向教务处反馈, 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改革提供依据。

4. 建议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目前, 高校二级教学督导工作越来越受重视, 二级学院把此项工作也很抓得紧, 希望通过督导组的工作, 能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但无论是返聘经验丰富的专家或者聘请医院中业务精湛的医务工作者作为督导组成员、聘请专家对在职的督导组成员进行培训、督导组成员外出进行学访活动、定期对督导组成员进行考核和表彰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持。建议学校给予支持和鼓励, 以便更好地推进二级教学督导工作, 使督导工作再上新台阶。

总之, 二级教学督导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证。二级学院要重视教学督导的管理, 提高督导工作效率, 通过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加强督导队伍建设, 拓展督导内容, 创新督导工作形式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保证高校教学质量。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校的精英教育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 教学质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生命线。教学督导是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级教学督导是学校教学督导工作的有效补充。认清二级教学督导在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中的意义、找出二级教学督导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构建完善的二级教学督导管理体系, 对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高校,二级教学督导,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明学.加强院系教学督导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科技信息, 2009.

[2]张兴平, 王海兵等.二级教学督导在高校教学监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3]刘宾, 李翠萍, 黄明宜.督导-促进高校发展的有效手段[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9.

[4]钱珊.高校开展二级教学督导工作的若干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3.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篇三

[关键词]高师院校 教学督导 措施

[作者简介]王东(1969- ),男,江西广昌人,赣南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美术教育教学及史论。(江西赣州341000)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5-0052-02

一、地方高师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如何构建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并便于实际操作的新型教学督导体系,已成为高等教育界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学督导监控是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与方案得以落实的保证。目前,地方高师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1.年龄结构不合理。许多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督导退休教师多,中青年教师少,特别是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更少。退休教师虽然时间上比较宽松,可以集中精力按照学校的安排或听课,或做好工作方案、总结等,但却存在着喜欢按老经验办事、以老眼光看问题的不足,如有的教学督导认为上课就应该是教师将要讲的内容在黑板上逐条抄写出来,按照教案一步一步讲解清楚,并且学生还要做好笔记,并布置一定的作业,却不知一些室外开展的课程,如美术专业的风景写生课、体育专业的室外田径课,是没有办法按照这一模式来进行的,一旦遇到教学督导突击听课,心理上就会有障碍,发挥不出正常水平,评价结果自然不佳。

2.知识结构偏窄。有些教学督导由于受到自己专业的限制,对一些新专业课程不熟悉,听课时只能关注教师是否用了多媒体教学、是否与学生在上课时产生互动、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等形式上的东西,却对教师上课所涉及内容的深度、广度做不出准确的判断,发挥不了督导的真正作用;还有一些教学督导由于对一些特殊专业(如音、体、美等)不够了解,教学检查时,往往采取与一般文理科相同的检查标准,当任课教师得知教学督导要来听课时,不得不将原本是技法训练的课程变成以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打乱了教学内容的安排。

3.行为准则不够清晰。有些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督导对学校教学目标实现程度的判断不够准确到位,对教学过程及状态的检查不够到位,制定的方案过于主观,影响到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决策,也得不到教师的认可,如比较重视听课、评课,却忽视对课程时间安排、教师教案等的检查指导;还有些教学督导没有遵循教学规律,工作重点不突出,不懂得利用不同的时间和阶段解决不同的问题,眉毛胡子一把抓,实效性差;有些教学督导对自己的工作职责缺乏了解,对职能部门和教学学院指手画脚,对一些青年教师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从培养提高的角度耐心细致地指导,帮助其提高业务能力和水平,而是一棍子打死,动不动就全校通报批评。

(二)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些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机制不够完善,缺少创新,对课堂教学的检查指导过于简单,缺乏规范的制度和周密的计划,没有为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以此强化教师的教改意识,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对教师的岗位培训仅限于岗前培训,忽视了对教师从教生涯整个过程的培训;过于强调对师生的教学检查和指导,却缺乏对教学督导自身的检查;与师生之间沟通少,忽视了师生的承受能力及所受影响的程度,难以反映学校教学的真实情况,从而影响了执行效果。

二、改善教学督导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教学督导的队伍建设是实现学校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教学督导是确保学校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由于教学督导队伍中存在的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偏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督导的队伍建设,为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改善年龄和知识结构,将一批年富力强的教师及教学管理人员充实到教学督导的队伍中。一是在学校这个层面,可以采取招聘政治辅导员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向社会招聘一批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的教学督导员,招聘人员的年龄可适度放宽一些,不一定都是刚毕业的应届大学生;要从学科发展角度出发,招聘来自不同学科的人员,这样,当他们在开展教学督导时,会结合专业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学校的各二级学院(系)也要建立一支教学督导队伍,负责人由教学管理人员或本学院老教师担任,成员可以由专业教师兼任,学院(系)要给予教学督导一定的经费,提供办公的场所和设备等,协调好教学督导与师生之间的关系。三是学校和各二级学院(系)都要对教学督导定期开展学习研讨活动,让他们准确把握高教改革与发展的动态,了解最新研究成果与信息,并结合督导工作开展专题研讨,使督导的行为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和要求,为学科发展服务。四是学校可以在教师中聘请一些教学督导监察员,在学生中聘请一些教学督导信息员,对教学督导工作进行监察,反映教学督导信息,防止教学督导工作的一言堂,保证教学督导工作的公开、公正和透明。

2.明确教学督导的行为准则。一是明确目标。开展教学督导的目的之一是为了确保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教学督导工作能否正常开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对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所做出的判断,会影响到学校今后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因此,要针对总体教学目标,分阶段确定督导的具体目标,对教学工作各环节的督导要符合教学目标要求的走向,推动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科学务实。教学督导所做出的判断与总结直接影响到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决策,因此,要从实际出发,多开展调查研究,突出科学性、合理性和务实性,督导工作既有大的总体要求和判断标准,又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制定不同的要求和判断标准,切忌主观臆断,违反事实。三是突出重点。教学督导要遵循教学规律,确定工作重点,可以在某一时段内开展专题督导,解决几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高督导工作的实效性,如针对青年教师教学中存在的教案不够规范的问题,开展青年教师教案评比活动;针对一些理论课程试卷评阅不够规范的问题,开展试卷检查;针对毕业论文选题过大的问题,开展毕业论文选题专项检查,并将检查情况向教师反馈。四是明确职责范围。教学督导的主体作用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发挥指导监督作用,不取代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学院的具体工作,而是从更高更广的层面上发挥咨询、检查和指导的作用。

(二)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是确保教学督导工作全面有序开展的保障

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完善工作机制,如建立听课、评课机制,岗位培训机制,听证机制,激励示范机制等,确保教学督导工作全面有序开展;要有所创新,能解决实际问题。

1.听课、评课机制。课堂教学直接体现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俗话说“名师出高徒”,教师能力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与水平的强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要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关注学生的精神和人格上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既注重信息资讯的传递,又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教学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内涵,掌握现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探究及协作型的教学,不再把课堂教学仅仅视为传授知识的一种工具,而强调课堂教学是用来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活动,使教师成为一个拥有良好教学工作能力和先进教育理念的教育者。教学督导工作要围绕课堂教学这一重点,制定规范的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要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和不同的教师(专职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地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对活动中了解到的问题及时总结并反馈,并督促有关部门和个人按时整改;要通过听课、评课来强化教師的教改意识,提升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要鼓励创新,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教学名师;要组织教师相互听课,利用校园网,对一些重点课程开展网上评课。

2.岗位培训机制。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是以人为本、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举措,是教师教育与生活的一部分。新形势下,培养教师不断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能力,促进自身发展,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和提高专业能力,已成为教师培训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我们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以全体教师为目标,以骨干教师为重点,建立完善的培训网络,使教师培训工作朝着更加开放、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对教师教育的岗位培训不再局限于职前教育的短期行为,而要扩大到对教师从教生涯整个过程的培训,要将职前教育、在职教育、职后教育联系起来对待,既注重学历教育,又注重非学历教育,目的就是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的岗位培训,可以在整个学校的水平上进行,也可以在部分部门或某学科上进行。教学督导要定期检查教师的道德品质修养、专业技术水平、教育技能及对现代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教师及时指出问题的所在并帮助其改进。

3.听证机制。教学督导听证是指在教学督导过程中,邀请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评价标准、方案等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学性进行论证,使教学督导决策更优、更富有效率。教学督导听证是一种新的机制,其主体主要包括听证主持人和听证代表,其中,听证主持人是整个听证程序的灵魂,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一般由学校教学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担任,听证主持人在听证程序进行过程中不得有偏见、偏私,要确保各个参加人自由发言和程序规则的公正实施;听证代表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较完全的知识和能力,能够通过听证会的质证和应证来维护其所代表群体的正当利益,选拔方式可以采取自荐和推荐相结合的方法,由相关部门遴选、公示后确定,对教学督导工作特别关注并具有一定辩驳能力的师生可优先考虑。

教学督导听证使管理部门和师生之间在平等的基础上公开表达意见,以形成合理、有效、最优的决策。教学督导听证机制的建立,使学校各方对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加强了对教学投入的成本核算,有利于剔除教学管理中的不合理因素,对职能部门和师生形成一种监督和制约,消除了一些人为的、主观的因素,使教学管理工作更为科学合理;通过教学督导听证机制的建立,便于师生自愿接受学校的教学管理,客观上缓解了矛盾,有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

4.激励示范机制。教学督导工作并不是一味地督促检查、指标评价,可以通过树立典型、评优评先、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来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评选“优秀教师”,开展“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课程”等的教学评比,并依托校报、简报、宣传栏等媒体大张旗鼓进行介绍;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基金,对评选出的“优秀教师”“优秀课件”“优秀教案”“优秀课程”等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获奖者在晋级、职称评定上给予倾斜。运用激励示范机制有助于激发广大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形成学先进、争先进的良好氛围。

总之,只有切实地更新理念,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健全教学督导机制,地方高师院校的教学督导工作才能富有实效性,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也才能有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4.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篇四

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过快,暴露出了许多问题,诸如社会认同度不高,高水平的院校不多,与职业性相关的条件缺乏等,归根结底是教育教学质量不高。为此,高职教育紧密围绕质量管理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建立教学督导委员会,对学校内教学工作总运行进行监督、检查、指导与评价,是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基本职能

教学督导是一项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科学构建高校教学督导体系,并进行有效的组织运行,是高校实施教学质量监控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有效手段。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重点应是促进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与现代化,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捕捉教学工作中的真实状况和信息资料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为学院教学管理决策工作提供依据。

二、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的存在的问题

与本科高校相比,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开展的时间不长。尽管各高职院校也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为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教学督导工作机制不健全

一些高职院校对教学督导工作的认识不清,认为教学督导可有可无,教学督导委员会一般挂靠在教务部门,没有专门的督导机构。有的院校虽然成立了教学督导委员会,但没有建立规范的工作机制,只是听听课,给教学效果打打分,地位不高、职责范围狭小、没有形成督导例会制度和院系二级督导制度,没有形成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对教学质量改革缺少指导性及教学督导对教学质量监控长期效果不明显等,如果院校领导再不重视督导工作,极易使督导成为学校的摆设。

(二)教学督导队伍不足且偏弱

有些高职院校在选聘督导人员时大多数选聘已退休、或因身体有病不能上课的老教师。随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督导队伍要求不断提高,清一色的老教师虽然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长期脱离教学岗位以及年龄身体等多方面原因,对于教学发展新变化、新发展把握度不够,也难以组织并开展围绕教学督导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的各项教学活动及教研改革活动,加上院系二级督导制度难以实施督导人员偏少,致使教学督导力度不够。

(三)教学督导内容偏少形式简单

教学督导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督导内容偏少、轻重不均的问题。如偏重课堂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其他教学环节和教学过程,偏重理论教学质量的督导,忽视实践、实训教学环节,偏重教学秩序的督导,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育等。在实施教学督导工作时,常把教学督导定位在督查上。

三、高职院校构建教学督导机制的思考

教育质量应是高职院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首先要保证的核心问题,而教学督导是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保证,是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评价和管理的有效机制。教学督导对教学监控的权威性、公正性的确立,对于提高教学水平,促进学科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高职院校构建教学督导机制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完善教学督导体制,形成教学督导体系

高职院校要确立明确的督导工作体制,明确工作职责,制定教学督导条例,理顺教学督导和院校各部门之间关系,让教务处在内的各教学部门能协助教学督导委员会开展教学督导工作,要设计编制各种督导表格,进行各类客观性测试和论述式测试,建立二级教学督导小组。

(二)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提高督导人员素质

督导组成员的组成应以高年资的老师为主体,由来自不同学科和专业、有丰富教学或教学管理经验、对现代高校教育理念和教学运行机制及管理模式有深刻理解、熟悉学校教学业务和教学管理情况、具有高度责任心和敬业精神的人担任督导员。并在中青年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中选拔一部分人充实到督导员队伍中。他们富有朝气,思维敏捷,能与老教师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以真正做到行政管理型与专家型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

(三)重视并发挥督导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督导活动

学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应重视教学督导工作,积极支持教学督导员工作。加强高职院校教学督导工作,应改变原有的督导工作职能,从以督为主逐步转变到以导为主,督与导相结合,充分发挥督导组的教学督查作用,常规督导与重点督导相结合,并开展专题调研,通过有组织、有系统的调研工作,收集资料,分析研究,提出调研报告。教学督导人员应紧紧围绕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深入教学第一线,平等地和广大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交流。

教学督导活动除开展诸如听课、教学检查、学评教、师生座谈等日常教学督导工作外,应突出阶段性工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如教学调研、试题库建设,积极协助并参加学院组织的教学评比,全方位的介入到提高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各项活动中。

(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完善文档资料管理

教学督导活动应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各种督导活动必须有详实的信息记载,要及时地将督导中发现的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向教学决策系统反馈沟通,定期公布督导简报,编写教学督导分析报告,及时发布督导信息,反馈解决结果,形成开放式管理理念,上下渠道通畅,解决问题准确,推动工作有力。同时也应将教学督导记载本、教学督导简报、评课记载、师生座谈记载、督导团组活动记载、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教学督导调研报告、督导时间安排等资料要进行归档管理,教学督导工作更具有规范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利荣,完善教学督导机制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6,(22)。

[2]葛海,教学督导是监控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J]。文教资料,2007,(3)。

5.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篇五

佘远富

(扬州大学教育教学评估中心,江苏 扬州225009)

摘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应把握“六宜”“六不宜”:在体系构建上宜“综”不宜“单”;在队伍建设上宜“专”不宜“兼”;在职能定位上宜“实”不宜“虚”;在督导内容上宜“广”不宜“狭”;在督导方式上宜“疏”不宜“堵”; 在信息处理上宜“快”不宜“拖”。

关键词: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宜;不宜

中图分类号: G648.1文献标识码: A

Do’s and Donts in University Teaching Supervision

SHE Yuan-fu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9)

Abstract:As required by a new situation, university teaching supervision should be performed with six do’s and don’ts, namely, have an integrated system and don’t make it unilateral;appoint specific supervisors and don’t make supervision a secondary responsibility;fully empower supervisors and don’t leave their job superficial;define a broad range of supervision and don’t narrow it down;provide guidance and don’t block the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and process information fast and don’t procrastinate. Key words:teaching quality;teaching supervision;do’s;don’ts

教学督导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在监控学校教学工作状态、提高教学工作水平、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保障教学质量等方面起着日益明显的作用。但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形势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也面临一些新问题与矛盾。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必须在实践中注意把握“六宜”“六不宜”。

一、在体系构建上宜“综”不宜“单”

“综”指综合立体、校院(系)两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局面的出现,高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许多院校开始实行学校、院(系)两级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学管理也实行校、院(系)多级管理体制,并且将管理的重心放在院(系)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学校内部的教学督导工作,需要改革和发展其运行机制,以适应高等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1]。只有构建与校内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综合立体的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体系,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强化院(系)自我质量监控功能,形成校内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分工合作、齐抓共管、各有侧重的良性局面。

“单”指单一线性、校或院(系)单级。目前,对督导体制的定位各高校做法不一。基本有三种情况:第一,教学督导组是在校长或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直接领导下的独立部门,是与校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委员会平行的咨询机构;第二,督导组织隶属于校内教学质量监控部门,与教务处平级;第三,督导组由教务处下属的教学质量科协调处理日常工作。据调查,不管是采用何种运行机制,不少高校都存在仅有校级督导组织而没有院(系)级督导组织、仅有学校一级的教学质量监控而缺乏基层教学单位的自我监控的状况。这种单一的督导体系显然不能适应保证教学质量的需要。

必须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现代大学教学工作的特点,努力构建校、院(系)多级教学督导体系和运行机制。一是坚持教学管理与质量监督分开。现代管理理论认为,在设置组织机构时,其执行性机构同监督性机构不应合二为一,应当分开设置,以利于监督性机构的职能得到发挥。高校应在内部建立独立于教学管理部门之外的教学评估与监督机构,使“运动员”(教学管理与实施)和“裁判员”(教学监督与评估)职责分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质量监控效果。二是构建校院两级教学督导体系。学校要建立全校性的教学督导组织,如教学督导委员会、教学督导组等,同时所属各二级学院也应建立相应的教学督导组;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员纳入统一体系管理,院级教学督导组接受校教学督导委员会(组)的业务指导和工作检查。三是明确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员的工作职责。校级教学督导员主要对全校教学工作行使督查、调研、评估、指导、咨询等职责,院级教学督导员主要负责对本学院教学工作进行监督、指导、评议;校、院两级教学督导组织有机衔接、密切配合,从而有效促进教学督导工作到底、到边、到位。

二、在队伍建设上宜“专”不宜“兼”

“专”指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教学督导是学校内部对教学活动的监督、评价、指导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其工作性质和特点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的专业性、规范性、技术性。教学督导员不仅要能够对教学工作进行共性的和理论层面的督促指导,而且要能够针对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发现问题并提出令人信服的可操作性意见和建议。这就决定了教学督导员不仅要有高度的工作热情、较强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而且要精通业务、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或教学管理经验、在学校师生中德高望重、具有权威性,同时要能够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投入教学督导工作。

“兼”指兼职、兼任、兼顾。目前,不少高校在督导队伍建设上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比如,一些高校的教学督导员年龄过大,有的平均年龄甚至超过了七十岁,虽然在督导经历上保证了“专”,但在工作精力上却是“兼”;有的高校聘请一些在职的专家教授兼任教学督导员,由于这些专家教授的教学科研任务较重,客观上少有时间兼顾督导工作,虽然做到了督导业务的“专”,但在督导时间上却是“兼”;有的高校专门聘请一些已退休的学校老领导担任教学督导员,这些老领导对学校管理工作比较熟悉,对新时期教学工作的各环节却缺少足够的了解,虽然保证了督导威望的“专”,但在督导经验上却是“兼”。由于“专”、“兼”有失偏颇,导致督导工作的有效性降低。

加强教学督导员队伍建设,必须搞好人员聘任,强化学习培训,优化结构素质。为增强教学督导的权威性和协调性,可以采取管理领导和学术专家相结合、校内专家和校外专家相结合的办法。为保证督导队伍的专职化、专业化、专家化,可以主要聘任一些具有高级职称、教学或教学管理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刚刚退休、身体健康且精力充沛的老教师,年龄一般不超过六十五岁,每届聘期不超过两年。为提高教学督导员自身素质和工作水平,可以建立学习交流和工作研讨制度,定期组织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了解高等教育改革动向与国内外高校的先进做法、交流督导工作体会,学校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举办的教育改革报告会、研讨会等,都可以邀请教学督导员参加。

三、在职能定位上宜“实”不宜“虚”

“实”指切实、实在、实效。所谓“切实”,就是要切合实际,符合规律。也就是要切合学校的实际、切合教学工作的实际,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符合高校教学的规律、符合教学质量监控的规律等。所谓“实在”,就是督导工作要实实在在、完善规范。即督导工作必须有组

织、有制度、有任务、有权力、有责任、有待遇,成为学校的日常工作。所谓“实效”,就是要在促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取得实际成效。教学督导的基本职能是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评估、咨询、指导,工作性质要求教学督导员必须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必须坚持标准、客观公正,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必须遵守规律性、贴近实际性、讲求实效性。“虚”指虚化、弱化、表面。在实际工作中,督导工作讲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停留在口头、漂浮在表面,仅有组织、没有制度,仅有机构、没有活动,仅有形式、没有内容,仅有职责、没有待遇,仅有布置、没有检查,仅有意见、没有建议,仅有发现问题、没有解决措施等等现象是实际存在的,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到督导工作的效果,导致有的教学督导队伍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为了保证教学督导工作落在实处、取得实效,必须从实际出发,以干实事、求实效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一系列督导工作组织制度。如教学督导工作规程、工作规范、工作职责等,对教学督导工作的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人员聘任、权利义务等进行详细规定,保证督导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有序进行。二是建立健全一系列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如教学督导员学期工作任务量化制度、听课记录和听课情况月度汇总制度、每月督导工作例会制度、督导意见和建议及时报告制度、考核与检查总结制度等,从而加强对教学督导员的组织管理,保证督导工作切实有效。

四、在督导内容上宜“广”不宜“狭”

“广”指宽广、全面、全程。20世纪80年代初,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开始逐渐引入高等教育领域,要求高校借鉴工业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树立教育教学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根据全面质量管理原理,高校教学督导工作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运用系统、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来看待与教学质量相关的各种因素,并从中把握关键的起支配作用的方面,从而保证督导工作全面全程、监督有力、指导有方。因此,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在内涵上必须不断拓展和丰富,在内容上应该涉及学校教学工作宏观和微观的各个方面,在环节上要包括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学校的管理等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形式上应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开展各项督导活动。

“狭”指狭窄、片面、偏颇。目前,高校教学督导工作普遍存在范围狭窄、内容片面、环节偏颇等不足。如: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只局限于单纯的教学环节督导,忽视对学校办学及人才培养的其他方面的思考与建言;只重视对教学秩序的督导,忽视对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等方面的检查;只重视课堂教学督导,忽视实验教学、专业实践及作业等其他教学环节;只重视对教师的督导,忽视对学生学习及教学管理等方面的评价指导。这些都削弱了督导工作应有的作用。

根据对部分高校的调研,结合工作实践,笔者认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内容应包括:加强专题调研,对涉及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和提出建议;加强对教学条件、教学管理、教风学风等核心要素的检查、督导与评估,促进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强对重要课程、重点教师的听课评教工作,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对教学设计、教案准备、手段与方法、实验与实习、作业与辅导、考试与考核、毕业设计(论文)等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督导,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等重要方面定期组织开展校内教学评估,促进学校教学基本建设。

五、在督导方式上宜“疏”不宜“堵”

“疏”指疏导、指导、交流。“疏导”,就是要讲明道理、因势利导;“指导”,就是要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既诊断、又开方”;“交流”,就是督导者与被督导者之间要交流信息、交流思想、交流认识。其中,“交流”是关键。英国作家肖伯纳对交流思想曾经作过一

个有名的比喻:如果我们彼此交换一个苹果,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倘若我们彼此交流一种思想,那么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一位日本学者从5+5=10和5×5=25算式中提出了“人际关系的乘法效应”:如果两个人不交往无交流,他们的能力都不会有任何提高;但如果他们交流信息,相互协商,便可能因为相互“感应”而产生思想共振,使两个思想重新组合而发挥出成倍的高于原来的能力。可见相互交流思想的重要性。

“堵”指堵塞、指责、封闭。在现实教学督导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种偏向:首先是重督促轻指导、重检查轻整改,对问题与不足要么忌言讳议、巧言掩盖,要么避重就轻、“艺术处理”,导致检查轰轰烈烈、过关轻轻松松、问题依旧如故;二是重批评轻鼓励,只发现问题、找出毛病、批评指责,不分析原因、正面指导、鼓励引导,导致师生的心理压力加大,甚至对督导工作采取不合作或抵触的态度;三是重评价轻交流,督与被督之间信息封闭,缺少及时的沟通交流,督导者不了解被督对象的所思所想,被督导者也不知道评价情况和努力方向,导致督与被督之间的误解加深、矛盾扩大。

教学督导不同于一般的教学管理工作,它更需要遵循一定的工作规律、讲究一定的工作方法、追求一定的工作艺术。做好教学督导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好一系列关系。一是处理好督导者与学校的关系。教学督导员本身必须调整心态,摆正位置,做到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建议不决策、督促不指责、咨询不代替、引导不责备。二是处理好督促与指导的关系。“督”是发现问题、找出差距,“导”是解决问题、引向正确;“督”是手段,“导”是目的;应督导结合、以督促导、以导为主。三是处理好“督”与被“督”的关系。在教学督导过程中发生督与被督的矛盾是正常的。对于这些矛盾,要加以全面分析,关键是分析原因,从源头化解矛盾[2]。督导员应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善于保护教师的教学热情,善于沟通交流,善于换位思考,善于做师生的良师益友,着力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四是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关系。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督导工作亦应在遵循共性的基础上大力倡导个性。

六、在信息处理上宜“快”不宜“拖”

“快”指迅速、及时。教学督导提供的信息既是学校领导了解教学工作情况、进行决策的依据,也是教学管理部门掌握第一手资料、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控制的依据,更是被督导对象认识存在问题、改进工作的依据。及时反馈督导情况、迅速处理督导信息,这是教学督导工作取得实效的根本所在。迅速、及时地处理督导信息包含几层含义:一是学校对督导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渠道要通畅,这是督导工作能够良性、高效运转的关键;二是督导员对信息的收集、传递要及时,这是督导工作的应有之责;三是督导部门对信息的整理、反馈要及时,因为信息一旦过时,就失去了其本身的价值;四是有关单位和个人对信息的处理、落实要迅速,因为如果督导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和落实,再成功的评价和诊断都毫无意义,而且有些信息一旦被耽搁就失去了最佳处理时机。

“拖”指拖拉、推诿。目前,一些高校督导信息的传递—反馈—控制机制并不健全,没有形成上传下达的信息循环反馈通道;一些督导员在督导工作过程中信息意识不强,不能及时整理和送达有关信息;有的领导或职能部门不能对督导意见和建议做出及时反应,甚至在有些问题的处理上部门间相互扯皮推诿,使督导信息不能得到及时落实;少数教师对督导意见不重视,要么束之高阁、置之不理,要么口头上积极表态、但在行动上我行我素。这些做法将导致督导工作形同虚设,起不到质量监控的作用。

对督导信息的处理是否及时、迅速,既反映了工作作风,也关系到督导工作的成效,最终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在这方面,有些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鉴。如有的高校建立了校园办公系统“教学管理短信平台”、教务管理系统“处长信箱”、教学评估系统“教学意见与建议”等信息交流网络平台,定期编报《教学评价信息》、《教学督导信息》等,及时准确地采收各种教学信息,反映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建议。有的高校建立了教学督导意见跟踪整改制度,印

制了《督导意见反馈表》,采取“一事一表”的方式,将督导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涉及部门(单位),有关处理情况和结果在下一期《教学督导信息》中予以反映。实践证明,这样一种信息反馈处理机制的建立,有效确保了教学督导工作的信息通畅,促进了有关意见和建议的及时落实解决。

参考文献:

[1]李萍莉.全面构建两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督导与评价体系[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5):83-85.

6.教学督导工作规定 篇六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确保正常的教学秩序,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院实施教学督导制度。为保证督导工作的规范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教学督导制度作为推进教学管理民主化、规范化的一项措施,其主要作用是对我院教学各环节进行指导、监督、评价和反馈,协助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保障教育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第二章 教学督导机构

第三条 实行院级总督导制。

学院设立教学督导室。教学督导是在学院领导下,教务处协同下,对各教学单位的教学管理、教学执行情况、教学质量和教学秩序进行经常性、制度化的检查、督促及指导等工作的组织机构。

第四条 教学督导室成员应具备的条件

(一)忠诚教育事业,掌握教育规律,熟悉有关教学方针、政策、法规、措施。

(二)愿意为我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指导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三)深入实际,联系群众,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办事公道,敢说真话,严于律己,实事求是。

(四)有多年从事教学工作、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经历,熟悉教学工作业务,教学和管理经验丰富,工作水平高。

第五条 教学督导室成员实行聘任制,成员由符合条件的教师及管理干部或从事过相关工作的人员组成。由各系推荐,并征得本人同意,经教务处征求有关方面意见后,提出拟聘成员名单,经学院审定后聘任。

教学督导室成员每2年聘请1次,可以连聘连任。对未能履行职责者,学院可提前解聘。

第六条 教学督导室设总督导1名,室秘书1名,主要职责是主持督导室会议;研究督导室工作思路、步骤、方法;安排、组织各成员的督导活动;办好督导简报,及时地反映教学督导工作动态。

第三章

教学督导机构的职能

第七条 教学督导室的工作职责

(一)教学督导室在学院分管院长的直接领导下,在教务处的协调下,开展学院教学督导工作。

(二)制订教学督导工作的计划和指导方案,总结推广教学督导工作经验,开展教学督导研究。

(三)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召集有关教师和学生座谈会,了解教学工作的有关情况,向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提出加强与改进教学工作的建议和意见,为学院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四)协助学院监督、检查各系教学计划执行情况,加强对新教师、新专业、新设课程的教学调研和督导。

(五)有计划有侧重点地安排听课,了解有关教师课堂(含实验)教学、教案准备、作业及实习报告批改等情况。对学生评价较差的教师进行检查听课、座谈反馈,分析问题,重点帮助。教学督导每学期分批对教师的教学进行听、评。听课后要及时向授课教师反馈信息并填写听课记录表,听课记录表每月底汇总交教务处备案。

(六)协助教学管理部门开展课程评估和教学质量检查与测评工作。

(七)协助学院做好考试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加强考风建设。

(八)教学督导室每月底举行工作会议,交流和分析教学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汇总后以书面形式向学院分管校长汇报并向教务处通报,供学院和各教学管理部门领导决策。

(九)教学督导室成员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教学突发事件,应及时向教务处反映并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必要的教育、疏导、沟通和解释工作。

(十)参与学院领导和教务处委托的其它工作。第八条 教学督导室的工作内容

(一)要求被督导单位配合工作,如提供与教学督导等事项有关的文件,协助组织师生座谈会等。

(二)对违反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行为,督导室有权予以制止。

(三)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现场调查研究。

(四)督导室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意见,被督导单位和教师如无正当理由,应当接受,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必要时督导室可进行复查。

第四章 教学督导程序

第九条 教学督导分综合教学督导和专项教学督导、经常性检查和抽查,由教学督导室根据学院的教学工作安排组织实施。

第十条 教学督导室每学期根据学院工作要点制订工作计划,并报学院分管教学领导批准。教学督导室根据工作计划,选择适当的时间、方式通知被督导单位提供与督导事项有关的文件和相关的工作情况。根据需要,教学督导室可对被督导单位进行现场调查。

第十一条

教学督导室完成督导任务后,应会同教学管理部门共同向被督导单位通报督导结果,提出意见或建议,与被督导单位协商改进措施。并向学院报告督导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由教务处向全院公布督导工作情况。

第五章 教学督导管理

第十二条 督导活动管理

(一)院教学督导室工作由院长管理、考核。

(二)学期初督导室制定工作计划,学期末写出工作总结。

(三)由分管院长主持,每学期组织召开1~2次院督导室成员会议,交流情况,研究工作。

(四)教学督导室成员应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积极参加教学督导活动,努力完成督导室交付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十三条 督导室成员待遇和考勤

在岗人员兼职聘为教学督导室成员者,每月督导工作量,可作为教学工作量(不超过10学时/月)。外聘专业教师为教学督导成员者,在聘用期间对完成规定工作量的,由学院按规定统一发给劳务费。对不能完成规定工作量者,扣减工作津贴。由督导室根据每人出勤情况和工作量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第十四条 各系和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和主动配合督导室成员的教学督导活动。督导室成员按照督导工作安排和督导工作职责,深入各教学单位和教学班级进行教学调查、开展听课活动时,各教学单位要主动接受咨询,提供材料、人力以及其他方面的便利条件。任何教学单位和教师不得拒绝、干扰正常的督导工作。

第六章 附 则

7.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篇七

工作中, 我们坚持“督学为本”的原则, 不断健全完善教育督导机制, 积极开展教育督导工作, 促进了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依法自主办学的积极性、创造性, 拓宽了学校的办学思路, 提高了学校的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保证了全区教育事业沿着科学法治的轨道健康持续发展。

1. 完善制度建设, 规范评估方案

根据省、市《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方案》, 并借鉴外省、市的先进经验, 我们先后制定了《福山区中小学幼儿园督导评估工作制度》, 完善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5个督导评估方案, 对评估内容、方法、评估基本程序以及各项标准的记分方法和权重体系、督导评估结果处理与运用等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在制定评价标准时, 我们强调了四个方面:各项指标必须有可操作性, 既有定量评价, 又有定性评价;评价标准既要反映现实, 又要适度超前;评价标准既重结果, 又重过程;评价标准要与时俱进。各项制度、方案和标准的制定, 为规范督导行为, 推动督导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2. 创新评估理念, 完善运作模式

科学的评估过程和方法不但使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有了保障, 而且还具体承载着我们的评估理念以及对评估的理性思维。

(1) 强化自评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学校既是评估的对象, 又是评估的主体, 学校有权对自己的工作绩效做出客观的评判。在每一次评估之前, 我们都向学校下发中小学督导评估纪实, 督促学校根据评估标准、记分方法、权重体系进行认真自评, 并把自评结果上报督导室。对学校的自评, 我们重点强调客观公正、认识自我, 规范行为, 查漏补缺, 自主发展。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 我们再根据评估标准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进行复评, 并把复评结果与学校的自评结果进行比较, 把差异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校, 让学校获得再认识、再发展的机会。

(2) 让学校多渠道获得发展信息

让学校多渠道获得发展信息, 促进工作进步是我们评估理念的核心。因此, 在评估过程中, 我们详尽地向学校介绍每一项工作好在什么地方, 差距在什么地方, 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什么, 充分发挥了“督”和“导”的双项功能。在评估工作结束后, 我们又汇总全区的信息, 向学校下发督导评估通报, 让学校了解其他学校有什么好的做法、好的经验以及全区工作面上存在的问题, 再次从宏观上获得信息, 并根据多渠道获得的信息调整工作思路, 制定学校今后的发展策略。

(3) 让学校撰写督导报告

督导过程中, 我们让学校围绕现实、面向发展, 写出督导评估报告, 对教育发展进行积极建言献策。即把全区教育工作的意见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向教体局做出汇报, 使教体局对全区学校工作有真实的了解, 对制订今后的工作计划、发展策略有了可靠的事实基础。

(4) 重视评估结果的运用

督导评估的结果采用千分制量化。其中, 基础性指标、发展性指标、特色性指标和基础性指标反映规范, 发展性指标反映创新, 规范加创新就是学校的工作绩效。督导结果形成后, 我们把结果运用到对校长的评价以及校长的聘任、教师评先树优的名额分配等方面, 既保证了督导评估的权威性, 又促使学校积极迎对压力与工作发展的双重挑战。

(5) 对存在问题跟踪解决

为确保督导评估取得成效, 我们采取三项措施跟踪解决问题:制定《教育教学督导抽查实施办法》, 对学校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采取不通知、不定时的督查办法, 督促学校解决问题;把存在的问题与教体局相关的职能部门对接, 属于谁的问题谁去帮助解决;将存在的问题确定为下轮督导评估的重点, 对问题进行专项督查, 直到问题解决为止。

3. 明晰价值取向, 促进特色发展

以往的督导评估, 学校既恐惧又厌烦, 恐惧的是给学校排队排名次, 厌烦的是到处找毛病。我们经过反复思考、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评价理念, 调整了督导思想, 把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发展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为评价的核心和本质的价值取向。为此, 在督导评估方案中, 我们制定了学校发展性指标, 不断完善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估方案。在进行了三年基础性、发展性办学水平评估的基础上, 我们又引进了重点性、特色性办学指标, 按重点性、发展性和特色性办学水平评估模式, 以加大对重点性工作的推进, 给学校提供充分自主的发展空间, 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调整了思路后, 学校不仅消除了对教育督导评估的恐惧和厌烦, 而且从中获得了很多发展的信息, 不但自我认识更加明确, 而且对存在问题也给出了可行性的解决办法。

4. 关注重点热点, 加强专项督导

工作中, 我们把现阶段的重要工作以及社会非常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作为专项督导评估的重点, 并及时调整到督导评估方案中, 细化评估标准, 加大评估权重, 使督导评估与教体局的整体工作协调一致, 取得了较好成效。近年来, 我们多次会同区安监局、公安、卫生、科技等部门, 先后开展了校园安保、校车安全、校舍质量、食堂卫生、防震减灾等多项专项督导检查, 有效维护了教育和社会稳定大局。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 部分学校对督导评估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主动参与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目前, 我区教育督导评估主要是行政评估, 评估的目的或明或隐地表现为分等评优, 这种评估所起的作用多是一种选拔、鉴定、评比的作用, 所表现的只是教育评估的总结性功能, 而为改进工作服务、为决策服务的形成性功能发挥得并不好。因此, 被评估者对评估没有积极的参与意识, 有的甚至有抵制和厌倦情绪, 认为“评估无用”“评估扰民”, 主要表现在每年一度的自查自评工作不力, 个别单位存在“材料基本都靠百度, 记录基本都靠现补”的现象。

2. 部分评估内容不尽合理, 评估办法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1) 评估内容主次不分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评估内容包括教学评估、德育评估、学生质量评估、管理工作评估、办学效益评估、后勤评估等, 基本上覆盖了基础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实际操作中, 评估往往不能突出重点, 使得评估内容主次不分。

(2) 评估项目单一

对于基础教育有些内容的评估, 评估项目还略显单一。如教学评估中, 通常是通过听课、检查教师教案、看毕业生升学率和学生考试成绩。而素质教育对人的素质要求是多方面的, 包括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智能素质、身体健康素质、审美情操素质、劳动技术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素质等。评估项目的不全面使得评估结论的可靠性受到置疑, 也不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

(3) 容易形成造假形象

评估、检查主要通过看资料来评定工作的好坏, 容易形成造假形象, 因此评比、检查的手段和方式有待改进。

(4) 评估办法一刀切

城乡间学校千差万别, 各有各的优势和劣势, 而这些学校往往都是用同一套评估方案去进行评估, 其科学性、合理性、针对性值得商榷。

(5) 只讲数量, 不重质量

部分评估方案对数量的规定较死板, 如规定生均图书占有量不得少于几十本。为此, 有的学校为了生均图书达标, 动员学生捐过期不用的书, 也不处理已废弃的图书。

3. 督导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督导的能力和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随着教育发展, 校长的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不断提高, 新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影响学校的办学思想、教育教学行为, 所以客观上要求督导室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要与时俱进, 不断更新。做不到这一点, 督导评估就要落后于落后于学校和教师的发展, 起不到应有的监督指导作用。目前, 由于督导工作范围大、人员不足、督导人员缺乏业务学习进修等原因, 导致全区督导队伍视野狭窄, 创新意识不强, 往往凭经验工作, 按常规办事, 督导工作打不开新的局面。

三、进一步加强督导工作的对策建议

为切实强化教育督导考核工作, 必须要继续坚持“督学为本”的原则, 确立校本发展理念, 使督导考核的内容、方法和手段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 并不断实现督导评估体系的发展与创新。

1. 加强教育督导制度建设, 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

适应建立“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新要求, 以服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不断完善督导结果公告制度、限期整改制度, 探索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 建立教育督导暗访机制。同时, 重视网络热点和信访热点, 拓宽教育督导评估信息采集渠道, 将暗访结果作为认定督导评估结果的重要内容, 保证督导评估结果客观公正, 努力建立体系更加健全、机制更富活力、功能更显完备的教育督导运行机制。

2. 构建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新模式, 进一步增强督导服务意识

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渗透全新的教育理念, 具有时代特征、体现学校文化特色的现代管理模式, 它评估的标准坚持以规划为导向、以进步为核心、以发展为根本, 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为目标, 充分考虑学校的主体地位, 从督导评估工作方案设计到督导评估过程、结果反馈及整改措施落实, 都体现对学校自主办学的尊重和学校在督导评估过程中的主体性。为此, 工作中必须要树立合作性督导的理念, 不断增强“合作伙伴”的意识, 不断落实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 通过强化指导功能, 与学校建立和谐、民主、协作的督导关系, 真诚为学校排扰解难, 为学校发展提出积极的意见和建议。这样, 必然会对促进学校自主发展、持续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3. 建立专业化的评估队伍, 进一步提高督导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要逐步形成对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的社会监督机制以及评价体系”, “鼓励社会各界、家长和学生以适当方式参与对学校工作的评价”。为此, 要从三个方面不断加强督导队伍建设。一是要逐步建立教育评估的理论研究、评估专家和管理人员三支队伍。这些人员要经过严格选拔和聘任录用, 在职的要不断学习、培训和提高, 培训的重点是现代教育测量的基本思想和技术, 以及当代最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评估理论与方法。特别是对于目前的教育评估队伍, 要从教育行政干部型逐步向专家型转变。二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 把那些有着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能力强、身体好、作风正的同志吸纳到教育评估队伍中来。在择优发展的基础上, 也应注重保持教育评估专家队伍成员的相对稳定, 注意政府、学校、社会人员三者之间的比例, 特别要注意不断吸收社会各行业参与评估, 提高评估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 并逐步形成专家库。三要建立教育评估专家资格认证制度。条件成熟的时候, 可以建立基础教育评估的专家资格认证制度, 对评估专家的资格进行制度的统一和规范。

4. 完善评估方案, 进一步活化评估过程

评估方案制定的不科学, 脱离实际, 草率从事, 会使教师对教育评估失去信心。为此, 要根据已有的经验和理论, 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估方案, 并按照综合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经常性原则, 根据不同类型的评估对象和不同的评估目的, 采用不同的评估模式, 并努力做到:形成性督导与终结性督导相结合, 静态督导与动态督导相结合, 定性督导与定量督导相结合, 单项评估与综合评估相结合、有准备的检查和突击抽查相结合, 集中与随机相结合, 明查与暗访相结合。

5. 健全监督激励机制, 进一步强化督导结果的运用

8.教学督导工作的思考 篇八

[摘要]文章认为,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主体性与能动性,在平等的对话与交流中充分实现督导参议服务职能;在顺畅的机制中整合多方力量,提高督导效力;在目标导向下,建立开放性的分学科差异督导工作模式,推行督导与教师见面制度;并与培养体系相结合,完善调控环节。

[关键词]高校 教学督导 改革 思考

[作者简介]李荔(1967-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医学院教育研究与质量控制中心,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教育质量控制。(广西桂林541004)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26-0156-02

高校教学督导制度是高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高校都建立了督导工作制度,但因我国教学督导制度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在督导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督导监控体系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探索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教学督导监控体系整体改革创新之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观念的转变:在教学督导中重抒人文情怀

在传统的教学督导制度中,督导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教师被置于被动监控的地位,无奈地接受督导单向的评价而没有话语权,其思想感情、主体性和能动性往往被忽视,这必然导致教师内心的焦虑、不满。在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今天,教学督导工作制度和思路的设计都应该围绕着这样的理念而展开: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发展,尊重人的价值尊严。教学督导工作中的人,包括教师、管理者、学生、督导本身。教学督导就是要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促进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督导队伍素质的自我提升。在督导工作中,要关注教师、学生的需求和感受,关注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意义,教师和学生不是“工具人”,他们不仅仅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工具和手段,更重要的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抱负,有思想,有感情,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教师,教学是构建其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场所和手段,是其生活的方式,也是其生活本身,他们生活于其中,同时也在创造着理想中的生活。从主观愿望上,他们希望提升教学的品质,也就是提升自我生活的品质,实现自我人生的价值,这种目标愿望与教学督导的最终目的和愿望是一致的,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也是一致的,应将三者统一起来,必须看到教师、学生教学生活的本体价值和意义,必须使他们感受到作为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得到尊重和施展,消除感情上的对立,最后才能殊途同归。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观念,应该体现在以下两个基本的方面:

(一)树立平等观念,实现多方共同成长

教学质量的保障,是多方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学督导、教师、管理者、学生是平等的,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各自在不同的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各有分工,方式不同,但目标一致,他们都是促成督导工作目标实现的参与者。与传统教学督导制度所固守的人与人的隔离与控制不同,以人为本的教学督导理念倡导平等与合作,督导要本着平等的观念,与教师和学生沟通、交流、对话,在督与教中探究、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共同实现人性、德行、知性的成长。特别是在大学这样一个崇尚学术自由精神的机构里,在基本教学规范实现的前提下,不能用强制和僵硬的手段和规则去束缚或干涉教师的教学生活和学术自由。因此,平等的意识、民主的作风是督导工作中必须遵从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多方共赢。教师在督导的督促和指导下,发现不足,自愿地反思、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学生更能自主自觉地学习;管理者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管理水平,优化组织结构和机制;督导也在与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中使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获得发展;各主体在良性互动中,相互碰撞,互相激发,共同探索、发现,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价值和意义。通过各方的努力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达成教学质量目标。

(二)强化服务意识,实现督导参议职能

督导组织是一个咨询参议机构,辅助指导教学和管理活动。协助、帮助、指导、合作是现代督导理论与实践中的关键词,其核心思想就是要强调督导的参议、服务职能。在督导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问题的存在,而且要研究问题的根源,更要站在教师和学生的立场上,站在服务教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为领导和管理者做好咨询服务,为教师和学生做好指导服务。因此,只有强化了服务意识,督导才能够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扮演好适当的角色。

二、机构组织的重构:在顺畅的机制中整合多方力量

目前,影响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因素不仅仅存在于教学过程中,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教学或行政管理低效,资源的优化整合程度低等,都能导致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因缺乏必要的保障而无法提高。因此,督管的任务往往比督教更重,涉及面广,难度也更大。在我国高校的科层体制下,官本位现象仍然很严重,很多时候不借助行政力量很难推动工作的开展,制度执行也不到位。督导组织作为一个咨询性质的机构,无权直接行使管理职能,只能提供建议或咨询,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过分地强调督导组织和工作的独立性,常常导致督导孤军奋战的局面,使得这种“软控制”难以实现工作目标,取得良好成效。因此,鉴于我国高校管理中的这种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照搬西方的督导理论与实践模式,必须结合各学校自身情况,考虑行政力量的适当介入,至少要懂得“借力”。教学督导体系必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加强与教学和职能部门的协作,整合各方力量,将学术与行政力量结合起来,去实现共同目标。当然,关键要考虑怎样的机构组织模式能够更优化组织效能。

建立顺畅的机制是教学督导进行有效监控的关键。目前,我国高校教学督导机构设置有三种模式:附属教务处模式、职能处室模式、相对独立的督导咨询模式等。附属教务处模式存在着极大的缺陷,因为关系不顺,职责不清,教务处本身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监控工作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必然造成一些质量管理与控制的盲区;作为职能处室模式的教学督导机构,实际运行中根本起不到职能管理的作用,很容易形成教学管理部门的“硬管理”与教学督导部门的“软监控”的尴尬局面,难以达到保证教学质量的目的;而相对独立的督导咨询模式虽然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独立进行工作,直接给领导们荐言荐策,但校领导只能对一些涉及全校性、政策性或非常突出的问题进行干预或宏观决策,大量日常工作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仍然要职能部门或教学部门去执行,而督导作为一个纯咨询机构又不能去发号施令,这样往往使后续督促整改的环节跟进不及时,甚至得不到落实。

因此,必须要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站在系统论的高度,对包括教学督导体系在内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进行全面彻底的改革。第一,必须设立独立的、专职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统整目标,规划方案,对全校的教学质量工作进行全程调控,并赋予其一定的奖惩权力,建立配套的奖惩制度。这样才能理顺关系,划清职责,从组织机构上确保质量管理、评价的公正客观。学校教学督导组织在校长或主管教学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日常事务办公室设在专职的教学质量监控机构中,共同根据学校质量目标、整体规划,开展督导工作,将督导与质量监控职能部门的行政力量结合起来,加强督导的力度。一方面,督导可以直接为校领导的决策提供信息和咨询;另一方面,督导的合理建议可以通过教学质量监控机构得以具体协调、落实或督促整改。第二,各二级学院设立的教学督导小组,既接受校级机构的领导和指令,又针对本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充分发挥和调动二级学院督导的力量和作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在服从于总体目标和规划的同时,使各层次、各环节教学质量的管理协调起来,使整个体系实现良性互动,这样有利于目标的分解,任务的下达,信息的畅通,组织的协作,提高体系运作的效率,共同实现目标,构建一个完善的、多层次、纵向横向相互联系的督导控制网络。

三、前瞻性目标的确立:在目标的导向下扎实推进督导工作

以往督导工作是发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被问题牵着鼻子走,存在很大的偶然性、被动性。督导工作缺乏目标导向,对教师教学和教学管理的指导性、引导性不强,更无法对学校或教师未来发展的决策和建设做好咨询服务。而督导工作不仅要面向过去、现在,更要指向未来;既要指导具体的教学和管理工作,还要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宏观决策有所贡献,因此必须确立明确有效的工作目标。该目标不仅要能切实指导现实工作,同时也要具有前瞻性,在一定程度上能主动地引导学校教学工作的方向。目标的设立要有层次性,既要有宏观的、长远的目标,即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统整国家、社会、学校对教学质量要求的总体目标,同时也要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理清主次矛盾,分清轻重缓急,配合学校当前教学工作重点,与学校发展的步调统一,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形成具体的阶段性督导工作目标。宏观和长远的目标把握大方向,微观和短期目标指导具体工作的实施。只有目标明确具体,工作的思路才能更清晰,工作的策略才更有针对性,工作的开展才更具主动性、计划性和导向性。

四、工作模式的变革:实施开放性的分学科差异督教模式

(一)推行督导、教师见面制度,变革单向封闭的督教模式

控制性督导文化中推行的单向封闭的督导模式,将督导和教师隔离、对立起来。督导仅凭个人经验,运用标准化的评价标准,单方面对形态各异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而教师被排除在评价活动之外,没有话语权,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主动性、个体教学行为背后深层的动机和需求等这些影响教学质量的更鲜活、更具价值的因素被排除在外,无法真正反映教学活动的形态和实质,不利于对教学过程的客观评价、诊断和改进。因此,建立开放的督教模式,推行督导、教师见面制度,是打破隔阂,加强合作,发挥教师主体性和能动性,推行人本督导的迫切需要。督导对教师的教学活动不是简单机械地控制,而要关注教师的需要,倾听教师的心声,从而拉近督导与教师间的距离,互相理解,加强情感交流和认同,实现信息的公开、透明、平等的双向沟通。教师面对督导的意见,也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和选择。

开放性督教表现在整个督教过程中,包括督导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目前我们只注重对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中间一段)的督导,课前不让老师知道,目的还是重在检查、监督,实际上仍然是对教师没有足够的信任。这样的督导无法获得课程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学生情况等基础信息,对教师的整体教学思路和设计不了解。教师在课前也无法得到督导的指导、帮助,无法预先完善教学方案,将教学中可能发生的行为误差事前从理论上降低到最小,这种补救式的督导,无法发挥导向作用。因此,应该召开课前督导会,教师和督导共同制定工作目标和方案,经过课堂实践验证目标实现的情况,在课后评议中与教师面对面共同讨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和方案。

(二)分学科差异督导,在实践中促进教师和督导专业化

分学科差异督导指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教学个性的教师进行区别性的督教,承认与尊重合理性差异,旨在培养教师个性化教学,这是教学生活本质的要求,也是独特性、创造性教育的源泉与动力。

1.要注重教师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只有深入到学科专业领域中进行督导,才能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切实的帮助。并且学科督导专家与教师共同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又是沟通的良好基础,有利于构建一个学术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加强专业信息的交流,共同提升专业能力,使督教的工作更充满学术性,更能体现大学学术自由与创造的精神,形成督导、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在这样的共同体中,教学督导应该从精神上、专业知识与技术上、管理服务上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帮助,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系统,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其人生目标,追求其德行与人性的完善,强调督教的生成性和发展性。

2.要注重教师层次上的差异。对不同发展阶段或水平(新手水平、胜任水平、熟练水平、专家水平)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督导目标、标准与方案。

3.要尊重教师教学个性的差异。教学个性即教师在教学中使其个性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就形成了课的个性,课的个性是一个教师授课区别于他人的、非模仿性的风格。它是一种独创,是教师“自我”在教学中的显示,具有个体性。这是为了克服用单一标准进行督教可能导向“千人一面”的教学文化,束缚教师个性和创造力的弊端。分学科差异督教是形成丰富多彩教学风格和学术争鸣的大学文化的要求,是知识创新,实现主体价值体验、个性解放的必需,是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学督导的专业化是当今世界督导发展的趋势。教学督导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对人员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督导人员除了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外,还必须具备督导工作要求的专业素养,他们都应该学习过教育学的专门知识,有成功教学的经历,并受过督导的相关训练,修习过管理课程,有过领导经历和管理经验等,必须为教师做出榜样。但目前我国对教学督导还没有明确的资质标准,没有专门机构进行督导课程培训及资格认证。督导专业化程度不高,还处在经验性督导层次,对督导专业水平的维持与成长,没有严格的制度要求,但这却是保障督导队伍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督导素养与水平的提高除了通过自身理论学习外,这种开放、民主、合作的督教模式也是督导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督导在督教过程中,通过听课、交流、探讨,获得各种新信息、新知识、新观点,并体验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听取教师对督导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反思、改进、完善、提高督导能力,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

五、培养体系的纳入:在配套制度的保障中完善调控环节

督导监控与师资培养是两个相对独立系统,但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是教学质量保障的不同方面,有着紧密的关系。督导通过监控为教师教学进行诊断,发现问题,从而为改进和发展明确方向;培训则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条件和机会。但因为二者职责不同,缺乏协作。尽管教学督导,在“督”的过程中,也要“导”,但督导只能实时地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指导,这种指导是零散的、偶然的,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技能形成,必须经过系统专业的师资培训,督导机构则无法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机会,往往使督后的整改工作(包括对教师的培养)无法充分落实。而另一方面,学校师资培训的目标、计划、项目等必须在学校整体师资教学水平和情况的调研基础上进行制订,才能有重点和针对性,督导能够为此提供决策信息,并且其本身也是校内师资培训的力量之一。因此,应该将督导的监控系统与相应的培养体系结合起来,建立配套的培养制度和教师培训中心,让督导参与到师资培养的工作中,整合资源,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培训项目,满足不同教师的培训需求,使督后的调控环节得以完善。

[参考文献]

[1]马万民.高校教学质量的督导监控模式及其完善[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2]刘文君.美国现行教学督导系统及其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7(7).

上一篇:规范市场秩序 范文下一篇:成功的喜悦2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