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卷工作规章制度

2024-08-31

评卷工作规章制度(共10篇)

1.评卷工作规章制度 篇一

麻乍乡2011——2012年学第二学期

期末

语文科评卷总结

——麻乍小学:桂进权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我受中心校安排,负责此次语文科评卷工作,首先我要感谢中心校能给我这次锻炼学习的机会。其次,我要感谢这几天紧密合作,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语文组全体评卷教师,你们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投入评卷工作中,圆满地完成了评卷任务。在此,我代表语文组全体评卷教师向大家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请予以包涵。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发展与成就。为此,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负起重大的责任来,真正把语文教好。

一、概况。

我组评卷教师共25人,为了便于工作的开展,保证评卷的质量,达到很好地分工协作,语文组又分为四个小组,即一、四年级为一组;

二、三年级为一组;五年级为一组;还有作文组。

一、四年级组由马乖群老师任组长,成员有:马贤林、肖慈稳、禄大琴、马忠华、黄历芳等组成。

二、三年级由杨万勇老师任组长,成员有:龙佳宁、耿应忠、杨春福、李吕、马永志等。五年级组由我任组长,成员有:马传、马国义、马琳。作文组由马歆贵任组长,成员有:王国跃、程飞燕、马艳、管雄、唐飞、李勇、余光福、李锦巧等。

二、评卷程序。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漏洞,我组坚持异级评卷,(除作文组外),基础题坚持流水作业,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坚持尽量给学生找分的原则,就高不就低,作文采取背对背的评分模式,两人的分差控制在五分以内,若有分差大于五分的要重新进行评定。

一、二年级的作文分到基础组,并指定一人进行批改。

三、试卷结构简析。

本次一至五年级语文试卷,从总体上看,题目难易适当,实用性很强,它覆盖了拼音、文字、句子、标点、古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等能力层次的考察。知识点面结合,阶梯性较强,体现了新课标,范围广,选题科学,结构合理,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四、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一)、拼音。

多数学生对拼音不熟悉,特别是一、二年级,声母,韵母分不开,不能拼拼音,大写小写对不上号,把查字典的音序写成小写,或错写。

(二)、字、词。

学生答题主要出现以下几种主要情况:

1、多笔少画现象。如:祷、真、具、春„„

2、书写欠规范,结构不明。特别是三、四年级,由于刚接触钢笔,很多学生把握不住字的结构,或者是乱画,不认真。比如:三年级的同学写“莲蓬”这个词时,很多写成了半包围结构。因此,在三年级这个过度阶段老师们要重点培养好学生的书写,养成好的习惯。

3、多音字不能分“音”,形近字不能区分。比如:坐与座、高与亮等。

4、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要求,提笔乱做题,如按要求写词语,AABB、ABB等。

(三)、句子。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答题不按要求做,要求用“——”把正确的勾画出,他偏用“√”,或用“”等。

2、句型转换不够熟悉,扩句缩句不到位;“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时改变了句义;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3、古诗词掌握不牢,答题时出现张冠李戴或前言不达语现象。有能背不能写的现象,要求默写的诗写不下来,错别字连篇。

(四)、段落。

1、低年级要求找出每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学生很难找出。

2、按一定的顺序把错乱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学生很难找到某种顺序,思路混乱,答题困难。

(六)、阅读。加强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阅读量的大小,它决定着学生掌握知识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知识面,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后完成练习题目中,多数学生会出现“阅读恐惧症”,不认真读短文内容,提起笔即答题,造成失分较大。

(七)、习作。

本次作文一年级出现看图写话,二到五年级的为写景,写物,记事等。经过这几天的评卷发现,我乡的学生在作文这块上有很大的缺陷,主要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不规范。有一部分学生把作文格子全部填满,可仔细一看,没有一个是汉字。

2、格式把握不好,特别是一、二年级,提笔乱写,想在哪下笔就在哪下笔,想写在哪行就写在哪

行。想在哪打标点就在哪打标点。

3、审题不清楚。四年级的作文题目是自拟,多数学生完成得不错,但是,三年级和五年级写偏题的非常多。

4、构思简单。不少学生写片断式的,一篇作文中写出了几件事,前后没有任何联系,有部分学生写的简单得没有中心、记流水账、不知所云等。特别是五年级,要求写成功的喜悦,多数学生只写事,没有写喜,没有谈及自己的感受。

5、中心,重点不突出,未能达到规定的字数。

6、没能看懂图意,写话时脱离样图(一年级)。

五、整改建议。为了推动我乡小学语文素养的形成,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1、加强对学生拼音的学习,巩固,达到会读、拼、写、用。特别是一、二年级。

2、多进行字、词理解,对形近字进行区别,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

3、多进行多音、多义,同音字,近义、反义词的练习,做到举一反三。

4、多引导学生对几种句型的转换进行训练。

5、多引导,督促学生背诵积累语言,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从而从中受到启

发,感染。

6、重点篇章,重点句、段应向学生讲透,剖析到位。

7、多放手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促进其阅读能力的提高,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8、多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做到能把一件事写清楚,一个人写活写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作批改、讲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总之,一切为了教学,教学为了学生。语言教学应该联系生活,加强积累,加强必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尝百草,找主药,治病根,除病魔,达到早日健康,健壮的目的,让自己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由于经验比较缺乏,所以在很多环节可能处理得不够恰当,望各位老师们能够体谅。谢谢。

2012.7.6

2.期末考试及评卷工作方案2 篇二

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自治县教育局期末考试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提高质量测评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客观、准确地掌握和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领导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黄仕锋(负责指挥和协调期末考试的全面工作)

副组长:杨进文(负责组织实施考务工作)

组员:廖泽陈浩张成光李帮文甘正峰

(二)文理科组

1.文科组长:甘正峰(负责文科评卷工作安排)

组员:文科教师(含美术、音乐、体育教师)

2.理科组长:张成光(负责理科评卷工作安排)

组员:理科教师

(三)工作小组:

考场安排:李帮文

司铃员:值日教师

后勤工作:王正想、黄章毅

考场保卫:罗艳斌、黄永庆

成绩统计:文理科组长

听力播放员:张成光

巡视员:黄仕锋

二、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2014年1月7日—10日。

阅卷时间:每晚19:30开始

三、考室布置要求

1.元月6日晚各班主任按教务处的班级交叉座位安排表布置好本班考场。

2.黑板上统一写“沉着,认真,细致,守纪”8个大字,为严肃考纪,学生课桌一律清空;并写好期末考试的时间、科目安排表(此项工作由李帮文主任负责)。

3.按座次顺序编排座位,室内课桌摆整齐,多余课桌放到教室后摆放整齐。

4.各班主任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要求学生保护好其他班级的财产。

四、考生守则

1.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纪律,尊重监考老师的管理。

2.每科考前10分钟进入考室,按序号入座。

3.考生桌上只许有试卷、草稿纸和必须的文具,严禁夹带有关资料。

4.开考前5分钟分发试卷,填写好考生的姓名、班次、考号(特别要求学生一定写好考号),检查试卷是否有问题,考生不能在装订线外作任何透露学生真实姓名、班级的记号。

5.考生要“沉着、认真、细致、守纪”,严禁提前交卷,在考室内必须保持安静,不准喧哗、不准交头接耳、左顾右盼、打手势、做暗号;不准指导他人答题、不准夹带、旁窥、抄袭或有意让他人抄袭;不准传抄答案或交换试卷;不准将试卷答卷或草稿纸带出教室。

6.考试终了铃响,考生必须停止答题,依次离开教室。

五、监考员职责

1.主持本考室的考试,维护考室秩序,严格执行考试实施程序,如实记录考试情况,保证考试正常进行。

2.对考生进行考风考纪教育,交待考试注意事项。

3.督促考生填写班级、姓名、考号,指导学生认真填涂答题卡。

4.督促考生按规定答卷,制止违纪舞弊行为,严禁让学生提早交卷出

考室。

5.遵守监考纪律,监考员进入考室后一律关闭通信工具。途中不得擅离职守,不吸烟、不打瞌睡、不阅读书报、不聊天、不作题、不检查、不暗示考生答题、不玩或接听手机。

6.监考员既要爱护关心考生,又要从严监考,将舞弊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不听劝告,造成舞弊事实者,必须上报教务处按章处理,对考试违纪学生进行张榜通报批评。

7.试卷按照考室从小号到大号装订(小号在上),缺考的空白试卷也要按顺序装上;严禁倒装、反装、漏装。如出现装订错误,学校将严肃处理。试卷密封后在密封条上写好考室号,并签好监考人员的姓名。

六、评卷要求

1.阅卷人员具体安排见阅卷安排表;

2.阅卷时间:每晚19:30分开始,分年级分发试卷,具体由教务处负责分发。

3.各阅卷老师要求做到细致、细心批阅,尽量减少误差。

4.登分:阅卷完毕,核查无误后带试卷到电脑室将成绩上机,上机时试卷不能拆封,要求从小号到大号依次登分,具体由文理科组长组织,李帮文主任审核,登分完毕,试卷留电脑室,以备教务处核查。

5.希望全体阅卷教师自觉遵守阅卷纪律,不得麻痹大意、徇私舞弊、确保考试成绩公平、公正。

七、成绩上报

评卷结束后,成绩在校内公示3个工作日,无异议后上报教育局。

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初级中学

3.评卷工作规章制度 篇三

彭海军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受学校安排,负责此次语文科评卷工作,首先我要感谢学校能给我这次锻炼学习的机会。其次,我要感谢这一天紧密合作,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的语文组全体评卷教师,你们以饱满的热情,高度的责任感,投入评卷工作中,圆满地完成了评卷任务。在此,我代表语文组全体评卷教师向大家作如下汇报,不当之处,请予以包涵。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又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语文知识的积累,直接影响着将来的发展与成就。为此,我们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对学生负起重大的责任来,真正把语文教好。

一、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漏洞,我组坚持异级评卷,(除作文组外),基础题坚持流水作业,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原则,坚持尽量给学生找分的原则,就高不就低,作文采取背对背的评分模式,两人的分差控制在五分以内,若有分差大于五分的要重新进行评定。

二、试卷结构简析。

本次一至六年级语文试卷,从总体上看,题目难易适当,实用性很强,它覆盖了拼音、文字、句子、标点、古诗、口语交际、阅读、习作等能力层次的考察。知识点面结合,阶梯性较强,体现了新课标,范围广,选题科学,结构合理,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三、学生成绩情况

一年级均分:15.1 二年级均分:29.5 三年级均分:39 四年级均分:49.4五年级均分:44.3 六年级均分:54.1

四、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

(一)、拼音。

多数学生对拼音不熟悉,特别是一、二年级,声母,韵母分不开,不能拼拼音,大写小写对不上号,把查字典的音序写成小写,或错写。

(二)、字、词。

学生答题主要出现以下几种主要情况:

1、多笔少画现象。如:祷、真、具、春

2、书写欠规范,结构不明。特别是三、四年级,由于刚接触钢笔,很多学生把握不住字的结构,或者是乱画,不认真。比如:三年级的同学写“莲蓬”这个词时,很多写成了半包围结构。因此,在三年级这个过度阶段老师们要重点培养好学生的书写,养成好的习惯。

3、多音字不能分“音”,形近字不能区分。比如:坐与座、高与亮等。

4、不能很好地理解题目要求,提笔乱做题,如按要求写词语,AABB、ABB等。

(三)、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学生答题不按要求做,要求用“”把正确的勾画出,他偏用“√”,或用“”等。

2、句型转换不够熟悉,扩句缩句不到位;“把”字句改为“被”字句时改变了句义;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3、古诗词掌握不牢,答题时出现张冠李戴或前言不达语现象。有能背不能写的现象,要求默写的诗写不下来,错别字连篇。

(四)、段落。

1、低年级要求找出每篇文章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有几句话,学生很难找出。

2、按一定的顺序把错乱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学生很难找到某种顺序,思路混乱,答题困难。

(六)、阅读。加强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阅读量的大小,它决定着学生掌握知识量的多少,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学生的知识面,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在阅读后完成练习题目中,多数学生会出现“阅读恐惧症”,不认真读短文内容,提起笔即答题,造成失分较大。

(七)、习作。

本次作文一年级出现看图写话,二到六年级的为写景,写物,记事等。经过这一天的评卷发现,我小的学生在作文这块上有很大的缺陷,主要问题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书写不规范。有一部分学生把作文格子全部填满,可仔细一看,没有一个是汉字。

2、格式把握不好,特别是一、二年级,提笔乱写,想在哪下笔就在哪下笔,想写在哪行就写在哪 行。想在哪打标点就在哪打标点。

3、审题不清楚。四年级的作文题目是自拟,多数学生完成得不错,但是,三年级和五年级写偏题的非常多。

4、构思简单。不少学生写片断式的,一篇作文中写出了几件事,前后没有任何联系,有部分学生写的简单得没有中心、记流水账、不知所云等。特别是五年级,要求写成功的喜悦,多数学生只写事,没有写喜,没有谈及自己的感受。

5、中心,重点不突出,未能达到规定的字数。

总之,一切为了教学,教学为了学生。语言教学应该联系生活,加强积累,加强必要的语文基本功训练,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应尝百草,找主药,治病根,除病魔,达到早日健康,健壮的目的,让自己的教学成绩更上一层楼。由于经验比较缺乏,所以在很多环节可能处理得不够恰当,望各位老师们能够体谅。谢谢!

4.评卷工作规章制度 篇四

为做好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的评卷工作,经研究决定召开201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评卷工作会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13年1月27日上午8:30——

二、会议地点:花溪校区1教401

三、与会人员:

1.校领导:黄伟九副校长、纪委李蕾书记;

2.职能处室:纪委但汉雨副书记、保卫处杨龙处长

3.教学单位:车辆学院、机械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管理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思政学院的分管研究生教育的领导及各考试科目的评卷教师;

4.研究生处相关人员、相关保卫人员6名。

请与会人员准时参会。

特此通知

研究生处

5.评卷总结 篇五

大学语文(51)评卷总结

2012年6月9日到6月15日,一年一度的山西省专升本选拔考试阅卷工作又在我校开展了。我文学院参加大学语文(51)试卷非选择题部分的阅卷工作。在校领导的精心组织、严密部署下,我阅卷组本着“心系考生、服务考生、为国选才、不辱使命”的准则,严肃认真地完成了226本,6565份大学语文(51)试卷。

评卷期间,我组成员遵守纪律,吃苦耐劳,冒着高温仍坚守岗位,一丝不苟的完成阅卷任务。做到认真研究参考答案、制定评分细则,公平公正给分,谨慎复查,谨记“一把尺子量到头,一个标准评到底”。一张张试卷、一个个分数既是考生和家长的期盼,也凝结着阅卷老师的汗水和责任。通过阅卷工作,我们也向考生、家长、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就试卷而言,本的大学语文试题符合《2012年山西省专升本选拔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难度和往年基本持平。着重考察考生识记能力、阅读理解、分析能力、鉴赏作品、文学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命题科学,知识面覆盖广,达到了专升本选拔的要求。下面就各题加以分析:

二、填空 本题答题情况大体良好,6---8分居多。

主要考查考生专科阶段《大学语文》重要知识点的识记和积累。

三、解释划线词 本题大体情况一半,15---20分居多。

主要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古文知识的积累。

四、简答题 本题答题情况较好,18分以上居多。

主要考查考生鉴赏作品能力、文学审美能力。在阅卷中发现,许多考生在审题上存在问题,如(3)小题中,对“艺术特色”答出故事情节、思想感情的信息的也不在少数。在专科教学和专升本备考中值得注意。

五、阅读分析题 本题答题状况整体良好,15分左右。

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诗歌鉴赏、背诵的能力。在阅卷中发现,许多考生在诗歌默写中因出现错别字而丢掉分数,实为可惜。在专科教学和专升本备考中值得注意,注重培养学生严谨治学的学术作风。

六、作文题 整体水平较去年有所提升,28分以上居多。

主要考查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写作能力。考生对话题“目标”的把握较好,就是在文体的把握上稍有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自己的工整,评分细则中也有文面公正的5分要求。

以上就是我对2012年山西省专升本选拔考试大学语文(51)试卷的评卷总结。对于试卷命题方面建议就是在阅读分析题上可以适当地添加文本,让考生自主分析,更好的考查其鉴赏能力,而不是拘泥于课本。作文方面,可以尝试新命题作文,即“材料加命题”式作文,更好地考查学生审题,以及对信息的分析、整合、加工的能力,写出既符合考查要求,又突出个性创新的好文章。

6.高考作文评卷记录 篇六

山羊过独木桥本是双方队员的两两对决,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却出现了新情况,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部顺利过了桥。这一新情况,看似是皆大欢喜、两方共赢,事实上,我认为并非如此。

所谓双赢,是建立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双方都实现了共同利益并使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结果,才是双赢。也就是说,零和博弈的情况下是基本不能实现“双赢”的。而山羊过独木桥就是零和博弈的游戏:不是你成功过桥,就是我成功过桥。双方都成功过桥,看似是双赢,实则是不顾立场、不顾规则、不顾目的的无意义行为。

所以,双方都成功过桥不是双赢。双赢是有原则的,双赢的原则就是摆正立场、遵守规则、明确目的。

双赢首先要摆正立场。山羊过独木桥虽然只是游戏,但是独木桥下的好同学上了独木桥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对手,彼此立场是完全对立的,或许站错立场、企图实现双赢,在一个游戏中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若是放大到现实生活中呢?当商人企图向官员行贿时,商人就已经触犯了法律,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上。官员当然是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与商人对立,而不能与商人“双赢”。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立场的对立是根本的对立,立场摆不正,双赢就失去了原则。双赢还需要遵守规则。“山羊过独木桥”的规则清楚明白:双方队员两两对决,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两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也就是说一定要有阻拦,一定要有获胜方。双方选手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部顺利过了桥,根本不符合规则。连规则都不符合,当然是犯规。既然犯规,何来双赢?

双赢还要有明确的目的。“山羊过独木桥”这一游戏的目的应当是强身健体、培养竞争意识。而非合作双赢,培养同学友情。目的不明确,即使实现了也是谬之千里。没有意义,当然更谈不上双赢了。

双赢诚可贵,原则不可抛。只有摆正立场、遵守规则、明确目的,才能实现双赢。

让规则之花常开心间

没有规则不成方圆,没有规则的社会,便是一盘散沙。我们早已不是文明尚未开化的时代。在物质与精神日益富足的今天,需要规则来规范人的行为。

在“山羊过独木桥”的游戏中,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打破规则的做法对于比赛而言,应该怎样评判呢?没有规则,就像没有了公平正义的准绳,随之而来的一定是难以调控的混乱。

因此,必须让规则之花常开心间。

规则是不分年龄与身份的。否则,社会公平又从何谈起呢?规则之下,年龄、身份、权力、地位、财富都是那样渺小。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强奸罪锒铛入狱,印发社会一片争论。可是法律会因为李天一年龄小而原谅他吗?道德准则会因为他父亲是李双江母亲是梦鸽而宽恕他吗?不会。倘若真有释放李天一的“法外开恩” 不知社会会将出现多少像他这样的人。面对规则,人人都要物体爱建的服从。因为只有规则,才能真正维护自己的权益。

当规则与人情相撞时,规则定会占据上风。常有人说‘法理无情,人有情”“做事要学会变通”,然而在规则面前,任何有情都需化为无情。江苏一名女子自学多年参加研究生考试,但因忘记带身份证而被拒绝进入考场。女子在监考人员面前两次下跪均无结果,此事引发社会热议。许多人认为监考人员太过冷血,但我认为这不知是遵守规则的体现。社会设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就需要每个人认真遵守,没有人能够因为人情偷钻空子。因为只有规则,才能维护应有的秩序。

规则虽是强制的但更应是自觉地,规则意识需要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不仅需要个人的努力,更需要国家的支持,网络信息日益发达,网络安全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在昆明血案发生后疆独分子各地流窜的消息层出不穷,一时间引得人心惶惶,而这些消息大多为网络账户散出的谣言。日前国信办出台政策集中打击“大V”账户谣传行为,维护网络安全。国家需要不断向公民强化规则意识,灌输遵守社会规则的精神,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

考试有考试的规则,比赛有比赛的规则,出行有交通规则,做事有办事的规则,做人有行为准则„„生活中处处有规则,只有遵守规则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维护自己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秩序。

让规则之花常开心间!

作文评分细则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地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争论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解读材料(1)旧情况:有规则,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的人数多少决定胜负;有习惯,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2)新情况:①做法方式上新(互包换位,相互合作)

②结局新,由一胜一负变为双双过桥。

现实意义:方式和结果的改变是对老规则的变通,改变了习惯做法。(3)新情况带来的反响:

争论思考的是新情况、到底怎么看待新情况。

2、核心内容

如何看待规则;如何看待新情况。

1、关于规则的变与守;

2、竞争与合作,独赢与双赢。

考生站在规则角度解读,可理解为敬畏遵守规则;考生站在新情况角度解读,可理解为变通、打破常规、超越胜负、合作共赢、挑战习惯做法;考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解读为出新意与守法度、竞争与合作。

不能限于材料,可由体育赛事联想到社会人生。

3、角度

材料表明了如何对待规则和如何对待新情况的问题。考生作文凡依次命题或谈论遵守规则或谈论变通出新或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由此生发开去思考相关的社会人生问题均视为符合题意。① 敬畏规则 ② 反对投机取巧 ③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④ 学会变通 ⑤ 挑战习惯做法 ⑥ 打破常规敢于创新 ⑦ 超越胜负,合作双赢 ⑧ 守成与创新 ⑨ 在出新意与守法度之中 ⑩ 竞争与合作

若单写合作、竞争、换位思考视为无偏离题意,但降格赋分。若写团结、和谐、互助、友谊或谈和均视为偏离题意。

4、文体 ① 未作限定,考生可选择任何文体写作; ② 考生一旦选择一种文体,就应在合乎该文体要求下写作。

5、等级评分标准

整体观照与分等级打分相结合。

(1)内容等级: 第一等级: ① 符合题意:凡在材料涉及范围内立意均视为符合题意。② 中心突出:紧紧围绕主题作文。③ 内容充实:材料丰富新颖,能够充分展现主题。④ 思想健康:思想倾向积极向上。⑤ 感情真挚:凡是行文合情入理者。第二等级: ① 符合题意:凡在材料涉及范围内立意均视为符合题意。② 中心明确:凡是能够围绕主题构思作文的。③ 内容较充实:凡是所选材料基本能够表达主题的。④ 思想健康:思想倾向积极向上。⑤ 感情真实:行文朴实自然不造作。第三等级: ① 基本符合题意:尚能把握材料含义,但行文中有所游离者。② 中心基本明确:尚有中心,但部分材料由里中心之外。③ 内容单薄:虽有一些材料但不足以表现主题。④ 思想基本健康:思想倾向基本符合道德规范。⑤ 感情基本真实:行文有造作痕迹,但总体尚自然。第四等级: ① 偏离题意:仅仅抓住材料的枝节内容及含义立意作文的。② 中心不明确:没有明确的主题。③ 内容不当:所选择的材料不能表现主题。④ 思想不健康:凡是思想观念有悖于现行法律和道德规范的。⑤ 感情虚假:凡行文矫揉造作的。

具体操作:内容项评分以题意、中心、内容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入等亮分,在此基础上参考思想、感情上下赋分。第四档卷中凡是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的在3—5分内给分,不是空白卷不给0分。

(2)表达等级:

第一等级:

①符合文体要求:文体特征明显。

②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脉畅通,段落划分恰当,衔接紧凑,过渡自然。

③语言流畅:能够使用规范的现代汉语,用词准确,句间衔接自然,句式选择得当。

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第二等级: ① 符合文体要求:文体特征明显。② 结构完整:有头有尾,分段合理。③ 语言通顺:文从字顺,可以有1—2处语病,但不影响语意表达。④ 字迹清楚:书写比较规范,容易辨认。

第三等级: ①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有文体杂糅痕迹,但尚能分辨出文体类型。② 结构基本合理:有头有尾,段落划分不够合理。③ 语言基本通顺:允许有3—5处语病,对文意表达没有很大影响。④ 书写基本清楚:书写不够规范,但尚能辨认。

第四等级: ① 不符合文体要求:不能辨别文体类型者。② 结构不完整:段落划分有严重缺欠,杂乱无章者。③ 语言不通:语言不通顺,语病多,语病达5处以上,影响了语意表达,不能评阅者。④ 书写不清楚:字迹潦草,影响评阅。

具体操作:表达部分的评分以文体、语言为重点全面衡量综合入等亮分,在此基础上参照结构、字迹上下打分。第四档卷中凡是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字数满800字者在3—5分打分。(3)发展等级: 第一等级:

①深刻:指思想上的深刻。a.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b.能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c.观点具有启发性。

②丰富:指内容。a.材料丰富 b.论据充足(指议论文);c.形象丰满

d.意境深远(指记叙文、散文等)

③有文采:指语言。a.用词贴切 b.句式灵活 c.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d.文句有表现力。

④有创意:指写作。a.见解新颖 b.材料新鲜 c.构思新巧 d.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 e.有个性特征

第二等级:词语恰当,句式有变化,能够适当运用修辞手法,见解正确,材料选择得当,想象合理,较有个性。

第三等级:词语较恰当,能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有一定的想象力,有一定的个性。

第四等级:不够深刻,材料缺乏,没有写作技巧、没有个性特征。

具体操作:

1、发展等级分解为四项十六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可根据其中的若干突出点给分。

2、发展等级要根据相应的给分标准打分,再参照基础等级的结果综合亮分。

3、基础等级的内容和表达两项都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必须在四等。

6、其他情况

①关于题目:缺题目者扣2分。只有标题者给2分。②关于字数:没少50字扣1分,最多扣5分。③ 诗按行计算,写到800字表示处。④ 关于错别字:每3个扣1分,重复错误不计,最多扣3分。⑤ 关于错误标点:错3—5处扣1分,6处以上扣2分。⑥ 关于没有写完的作文:主题已出,没有结尾,正常评分;主题未出或300字以下的作文在10分以下给分,打在内容栏,表达栏、发展栏不打分。⑦ 关于文不对题:与材料内容含义没有任何联系的作文在10分(含10分)打分,打在内容栏,表达栏、发展栏不打分。⑧ 关于套作与抄袭:没有自己的构思和立意,仅对原材料简单扩写或对已有作文进行简单改写,基础等级在3等给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怀疑抄袭的文章,可提供线索,落实后在基础等级4等给分,发展等级不给分。⑨ 关于有严重问题的作文:内容上有严重政治倾向性错误;雷同;前后笔迹不一致、有特殊标记。⑩ 从试卷中拼凑抄袭的在基础等级4等给分,打在内容栏,表达栏、发展栏不打分。

评卷感想

一、立意。抓住材料关键词,同时观注材料隐含的词语、隐含的信息。

二、作文标题最好直击观点。

优秀标题举例:

1、直面竞争是最好的尊重

2、对手,握个手

3、莫让竞争沦为滑稽戏

4、一抵一抱

5、危险的规则漏洞

6、“破格”

7、让合作为生活摆渡

8、不因不成,不革不新

9、竞争的真谛

10、左手竞争,右手合作

11、尊重规则,直道而行

12、你若盛开,清风自来

13、领异标新二月花

14、亮剑精神不可丢

13、胸中有猛虎

三、作文注意事项。

1、书写

2、语言

3、立意

4、材料

7.中考化学卷评卷小结 篇七

一、试题分析:

该题属于试题中难度最大的开放性的实验探究题。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氢氧化钠溶液与酸碱指示剂酚酞的相互作用以及科学探究能力。

第(1)题的参考答案是即使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钠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第(2)题参考答案的实验设计:向浓度不同的两种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可能的现象和结论:如果两种溶液都变红且不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无关;如果某一种溶液变红且不褪色,另一种溶液变红后褪色,则与氢氧化钠溶液浓度的大小有关。

二、得分情况

该题满分6分,考生平均分为1.40分,难度系数为0.23,满分人数5439人,占考试人数的5.22%,零分人数66266人,占考试人数的63.5%。

三、学生答题情况:

第(1)题学生由于基础不牢,不懂得碱性溶液与二氧化碳以及酚酞的相互作用及其发生的现象。有的学生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反应生成的是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碳酸钠不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而是不变色或是变蓝色;不与酚酞溶液作用;酚酞溶液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酚酞使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了;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发生了反应等等

第(2)题针对“酚酞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的猜想,应用两种浓度不同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进行对比,从发生的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这一探究实验的设计并不难,但学生答题的情况五花八门,并不使人乐观。

1、实验设计不合理: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作对比;分别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5%和10%的酚酞溶液;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继续滴入酚酞溶液;在酚酞溶液继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配制8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做实验;向两杯不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向两杯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等等。

2、对实验的现象表述不准确,不清楚,语言逻辑混乱:用浓度深浓度浅、浓度多浓度少、浓度强浓度弱、过量适量、多量少量来表示溶液的浓度大和浓度小。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无变化,不清楚是指酚酞溶液不变红色,还是变红色后不褪色。

3、依据实验的现象得出的结论不合理:如果某一杯溶液变红色后不消失,另一杯溶液变红色后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无关;或两杯溶液变红色后消失,说明酚酞变红后褪色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有关。

四、对今后教学的建议:

1、夯实基础。中考考查的内容都源于学生所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不仅是试卷上70%的容易题,也是更高层次学习的基础。基础不牢,要进行科学探究活动那是无源之水。

2、要加强实验教学。这也是老生常谈了。化学教学中化学实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学习和运用化学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方法离不开实验活动。化学课程标准还要求学生必做八个基础实验。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实验教学,要认真做好演示实验,积极组织好学生实验,尽量想办法让学生多动手做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实际操作能力,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化学实验能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与发展的能力打下了基础。我们不能嫌麻烦和费时费力而少做或不做实验,只是讲实验。否则,学生感性认识不够深刻,只凭想象,遇到问题没有一定的思路和解决的方法。

3、许多学生平时不注意也不善于观察实验的现象,对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模糊不清,颠三倒四。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准确、简练的化学语言描述实验操作的方法、实验的现象,并依据实验现象得出合理的结论。力求书写规范,确保不因此丢分。

中考评卷填空题小结

15.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填空(填序号):①生石灰 ②小苏打 ③氧气 ④聚乙烯。

(1)可用于制作糕点的是 ;(2)可用于金属切割的是 ;

(3)可用作塑料薄膜的是 ;(4)可用于干燥食品的是。

答案为:②③④①。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p22中的5.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7.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所以15题考察的目标为“身边的物质”的性质以及用途,所选择的物质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以及用法。今年该题的难度有所下降,不再要求学生书写物质的化学式,只要求学生能在了解物质的用途的基础上,判断并写出序号。

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了下列几项:

①序号书写不清楚,造成评卷的难度。例如:②和③的书写,经常受到小圆圈的干扰,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跟学生强调书写时,小圆圈可以圈大点。②不按照要求填空。题目要求填写序号,有个别学生书写名称却还抄错。希望在教学中强调学生先审题后按照要求作答,否则在回答简答题和论述类的题目时候,往往会答非所问,在那里浪费感情。

16.右图是一瓶刚开启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饮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随着压强的减小,气体的 减小。

16.右图是一瓶刚开启的“XX牌”碳酸饮料的示意图。请回答:

(1)该饮料属于(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开启时,大量的气泡从罐内冒出,说明随着压强的减小,气体的 减小。

答案是:混合物、溶解度。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p23 2.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

p20 5.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包含影响溶解度的各种因素)。

16题考察了物质的分类以及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载体是学生生活中常喝的碳酸饮料。学生的答题情况仍然和往年一样,出错在错别字上,要不就是只是写了“混合”、“溶解”两个字。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学生还不是很了解溶解度的含义,所以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去教书。

17.在我省文昌建成的航天基地发射卫星的火箭将使用液氢作为燃料。请回答: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使用氢能的一个优点 ;

(3)为了研究氢气的爆炸极限,需要收集不同纯度的氢气。如何收集一瓶纯度为80%的氢气[V(H2)∶V(空气)= 8∶2]。

点燃

答案:17.(1)2H2+O2==2H2O

(2)热值高(污染少、资源丰富)

(3)集气瓶中盛80%(其容积)的水,盖上玻片,倒置放入水槽中。移去玻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氢气至满,在水下盖上玻片,从水中取出倒置放在桌面上。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p28中的1.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③④

17题的平均分:1.82;难度系数:0.30。

17题针对我省文昌建成的航天基地发射卫星的火箭燃料铺开思路:从物质的变化书写化学方程式,让学生知道氢气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可燃性。那么作为燃料的氢气与三大化石燃料相比,其优点都有哪些呢?(通过对比,从而了解氢气是最理想最清洁的燃料。)可燃性的气体都可能发生爆炸,那么如何收集不同纯度的氢气?第③小题就提出了如何收集一瓶纯度为80%的氢气[VH2∶V(空气)8∶2],答对的学生有3.13%,比例虽少,但是答题的精彩之处还是有的。

精彩之处:

①语言描述简明扼要型:

用排水法,集气瓶内先装80%(4/

5、8/10)的水,再收集氢气,水排完即可得到80%的氢气。

②仪器创新型:

除了使用集气瓶,还有使用多功能瓶的;注射器法;试管法等。

③还有画图法的。

学生的想法和做法五花八门,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敢”,体现了90、00后的孩子们的一个特点:敢于思考、敢于创新、敢于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

18.乙醇(C2H5OH)俗称酒精,在生产、生活及实验中用途广泛。请回答:

(1)乙醇属于(填序号);

①氧化物 ②碱 ③有机物

(2)将少量碘加入酒精中,充分搅拌至碘溶解,酒精在这里可称作(填序号);

①溶液 ②溶剂 ③溶质

(3)己知乙醇不完全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一氧化碳。现有46g乙醇不完全燃烧,经测定生成二氧化碳70.4g。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题的考察依据是《化学课程标准》中的p28 1.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③④

p19 4.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p27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质量关系。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②

18题考察乙醇的分类以及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判断。给出的溶液是“碘酒”,常见的物质。第(3)小题考察学生能从元素守恒观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从而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同时渗透进了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的两大原则:

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凭空臆想,捏造事实上不存在的反应。例如:46g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70.4g的二氧化碳,这就是质量事实。

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的元素守恒,原子守恒。学生在回答的时候,往往只是考虑了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的书写,然后自行配平,就违背了守恒观和客观事实。第(3)小题的得分率为0.59%。说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的给学生渗透遵循客观事实和守恒观的思想。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其他观的教学,比如“转化观”“微粒观”等。针对该小题,我们建议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灌输质量守恒观的思想,使初、高中的教学不至于出现严重的脱节,让计算题有效的连接起来。

中考评卷小结

一、试题及参考答案

21、某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右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了仪器a。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罩上仪器a的作用是_________;

(3)对照①和②,能够获得可燃物

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

(4)课后,小明查阅《化学实验手册》

获知:切割白磷时,应在水下进行。

其原因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烧杯(2)防止p2O5逸出污染空气

(3)与氧气接触(4)防止切割时白磷自燃

二、得分情况

该题考查《化学课程标准》中的科学探究部分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中《燃烧的条件》;其中第(1)、(3)题属于容易题,第(2)、(4)题属于中等题,是开放性的题目,但开放程度不大。本题共8分,平均分3.07分,满分人数(8分)4322人(占4.15%),0分人数29700人(占28.5%)。

三、评卷过程中学生答题情况

第(1)题可以说是送分题目,但很多学生丢分较严重,主要丢分在错别字,如将仪器名称写成烧怀、烧坏、烧环、烧杆、燃杯等等,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课,就学习几种仪器的名称,但经过一年后的考试,不少学生就答不出最简单的几种仪器的名称,是多么令人心痛的事情,除放弃学习的学生外,面对不少的学困生,我们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了,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

第(2)题属于中等题,题目难度不大,但学生的回答也是五花八门,而且有的学生文字表达能力差,通俗的话,生活中的常用语较多,如防止其它气体(物质)跑出来、飞出来、溅出来、弄脏空气等,但在诸多的答案中也有创意的,如隔离空气等,说明学生的思维、想象较丰富。

第(3)题也可说是送分的题目,但得分情况也不容乐观,不少学生审题不准,同时回答了可燃物燃烧需同时具备的两个条件:(1)与氧气(或空气)接触;(2)温度达到可燃物质的着火点。真是可惜。

第(4)题属于开放程度不大的题目,但学生没能抓住与空气隔绝这一要点去做答,表述不清。例空气中的温度高;白磷在水中不能燃烧;防止灼伤手或手摸白磷会烧伤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等,乱蒙现象严重,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四、教学建议

1、教学要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密切联系生活实际。

8.2015评卷交流研讨材料 篇八

威宁三中---马伍梅

综观历年的地理考试试题,不管是高考试题还是期末试题,或是平时的常规测试题,基本上都由两种类型组成:主观题(单项选择题)和客观题(综合题)。而其中的综合题实际上多以问答的形式出现,且所占的分值较高。尤其是高考试题,客观题的分值所占比重高达将近百分之六十,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较高的答题技巧,特别是要能使用专业的地理术语解答问题,才有可能得到高分甚至满分。精准的语言是解答综合大题的得分关键。那么,什么是地理专业术语,如何引导学生使用专业的地理术语来解答地理问题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本次评卷的基本情况:

一、试卷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1、试卷由单选题和综合题两部分组成,难度适中,有层次性、梯度性,主要考察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基本知识内容,图文并茂,对学生的析图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在一万四千多名考生中,最高分为八十九分,及格人数为一千零三十九人,及格率约为百分之七,大多数考生成绩在四十分左右。对几乎没有任何地理基础的高一学生来说,能有这样的成绩已经很不容易了。

二、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

1、卷面涂改严重,字迹潦草。这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记忆模糊,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或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态度并及时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

2、审题不清,答非所问。这个问题主要出现在综合题的答题过程中。例如:第32题第四小题,题目要求回答动物的特征,但很多学生却答成动物类型。

3、错别字较多产生歧义导致丢分。如:“秘鲁寒流”写成“密鲁寒流”,“加那利寒流”写成“加哪利寒流”等。

4、语言重复啰嗦口语化,表达不够精准。长篇大论但得分点只有一个,或是一句话就能表述清楚的意思却用大段大段的语言来阐述,从而导致虽答的很多但没答在关键点上以致失分的结果。

三、本次评卷工作对今后地理教学工作的启示:

基于以上分析,我认为,注重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是提高考试得分率的重要举措。地理学科考试是否能得高分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综合题的解答技巧,而综合题的解答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足够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全面的理论知识体系,特别是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综合题的得分率。因此,加强培养学生使用地理专业术语解答地理问题的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什么是地理专业术语?该怎样培养学生使用地理专业术语解答问题的意识呢?我简单谈谈我的看法:

1、地理专业术语的内涵

所谓地理专业术语是指从地理学的角度出发,用于描述地理科学原理和地理基本规律或地理现象的专门语言,它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和学科性特征,概括性和专业性强,能更加精准和深刻地解释各种地理现象。例如:描述地球外围的气体层我们用“大气层”一词。而不是用简单的词语“空气”。描述地球表面的自然景观我们用既包含热量要素又包含植被因素的专业术语——“自然带”,而非仅仅只是植被。又比如我们通常用“气温高低”一词来描述某处的热量多少,而不是简单的“温度高低”等等。很明显,地理专业术语更加能深刻、全面和准确的描述各种地理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2、培养学生使用地理专业术语解答地理问题的基本途径

(1)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可见,学生成绩的好坏绝大部分取决于他的任课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使用专业地理术语的习惯就应该从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开始,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 学中,甚至在平时与学生的交谈过程中,教师注重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教学语言不随便,才有可能逐渐培养学生使用地理专业术语答题的意识,养成使用专业地理术语解答地理问题的习惯。(2)注重教材文本的阅读是积累地理专业术语的重要途径之一。多数专业地理术语来自于教材和学习资料。因此,将文本材料阅读融入课堂教学的设计环节有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地理语言。(3)及时鼓励学生使用专业地理术语回答课堂提问,是强化学生地理专业术语的使用意识的有效措施。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有意识的使用“地理语言”有助于其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感受地理专业术语的科学性所在,有利于考试答题的规范性,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可谓事半功倍。

(4)深化对地理专业术语的认识是有效培养学生使用地理专业术语答题意识的关键。意识决定行动,只有深刻领会地理专业术语在答题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不自觉地加强对学生使用地理术语的习惯培养。

9.高一期末考试作文评卷分析 篇九

一、题目分析1、2、本次作文题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组成。材料所体现的角度:第一则,转变观念和方法,学会变通。第二则,相信自己,发现自己的特长能力。第三则,学会变通,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二、考生答题情况分析

1、取题:百分之七十的学生能读懂材料,并选取作文角度,作文得分普遍在42分左右。百分之二十的学生角度偏里材料,其中部分学生选取的角度是坚持。二百分之十的学生读不懂材料,更有顺便写一篇交差了事的。

2、卷面:大多数学生卷面比较整洁,但是仍然存在涂改圈点的现象。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不能写满700字。

3、内容:由于高一学生对议论文问题特征的不熟悉,很多学生写的作文缺乏事实论据,作文内容与观点不协调统一,导致文不对题的现象发生。更有拼凑材料的现象出现。

4、格式:出现部分学生行文格式不规范,随意拼写嫁接,使作文版面空白段落过多。

三、应对策略 从本次的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贫乏,知 识 面 狭 窄,解 题 能 力 不 强,试 卷 涉及 课 内知识就解决较好,涉及课外知识解题效果则不够理想。教学中除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放胆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做好引导,开好阅读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语言运用能力。

10.评卷工作规章制度 篇十

15日,一众记者走进北京大学语文评卷点和清华大学数学评卷点。记者看到,评卷点严格封闭管理,进入时不仅须凭有效证件,且不能携带手机等通讯设备进场;其次,要通过安检门以及工作人员手持扫描仪进行“搜身”检查后方可入内。评卷点还实行武警保卫、公安巡逻、昼夜安保值班等措施,要求值班人员不得少于3人,做好值班日记,无关人员不得进入评卷场所。

20北京继续实行高考全科目网上评卷。为了确保阅卷安全,阅卷场所的网络连接采用局域网形式与外网实行物理隔断,防止病毒感染和黑客入侵。

对评卷过程中发现的违规卷、雷同卷等异常情况,工作人员须及时上报,工作组集体研讨,达成一致意见后确定处理方案。与此同时,各科目全面实施“背靠背双评”,坚决杜绝漏判、错判等现象发生,保障评卷公正、科学、客观和准确。

此外,根据规定,禁止将手机、照相机、摄像机、扫描仪等设备带入评卷场所;禁止记录考生作答情况并将考生做答情况外传;不得私自查看评卷数据和考生成绩。

评卷场所管得严,评卷过程同样严谨、严格。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刘震以数学科目中的“一题多解”题目讲到,数学阅卷非常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做题过程很好,但最后计算错了,“丢分不多”;答案对了但没过程,“只能部分得分”。

北京高考语文评卷组负责人漆永祥则以语文试卷为例谈到高考改革的变化。他称,今年北京考生中3万人左右选择“老腔”,在评卷中发现,考生不仅仅局限于“老腔”说事儿,而是可以发散开去,“这样的作文基本就算好作文”。

“有满分作文,也有零分作文。”他称,北京语文试题逐渐增加灵活性与思考纬度,允许6万考生水平有限、允许文章水平有限,不跟往年考生比、不跟社会比、不跟古人比、不跟作家比、不跟课文比,“就在6万考生中比高低”,“这些年已经有了很好的变化”。

上一篇:科技培训论文下一篇:学习雷锋初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