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心灵的折射

2024-07-25

人生就是心灵的折射(9篇)

1.人生就是心灵的折射 篇一

一瞬间折射的人生作文

在生命旅途中,点点滴滴融成了一瞬间。瞬间是一串光荣,汇聚了无限光芒;瞬间是一阵音符,点滴令人缠绕于心。在成长道路上,最令我感到难忘的一瞬间是父亲在雨中凝聚出的眼神,它令我久久深思……

记得我七岁那年,我刚从学校回家。忽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瓢泼大雨。我在心里默念:“父亲快送伞给我呀!”不一会儿,雨中出现了父亲的身影。只见她披着那沉重的皮大衣,艰难地向我走来。他沉重而严肃地把伞递给了我。仿佛在说:“快回家吧!”雨越下越大,地面泛起了一颗颗小水泡。忽然,一不小心我踩进了漩涡,我将求助的眼神望向父亲,只见父亲头也不回地径直走去。此时风也在猛烈地刮着,似在吞噬着我幼小的心灵。我凝望父亲,只见他走到拐弯处,驻足停住,用用急切和渴望的眼神深深的凝望着我,那眼神仿佛在说:“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我相信你是会成功的!”我使劲站起来,拍拍身上的泥水,往回家方向走去了。

时过境迁,七岁时的事已逐渐淡忘。然而前周发生的一件事却让我铭记于心。那是一次月测,我的成绩非常不理想,一下子从班上前二十名退到五十名。我徘徊在自责与放弃的漩涡中难以自拔。忽然,下起了大雨。我在雨中静静凝望。七岁时的.雨景一幕幕出现在我眼前:父亲期望的眼神,我在雨中跌倒的情景。“是啊!再次跌倒我都能自己站起来,这次又为什么不行呢!”我在心里喃喃自语道。从此我上课时总是会比别人更专心,做作业时我也比别人更认真。操场外再也没有我嬉皮玩耍的背影,有的只是我勤奋读书的响声;教室里再也没有我嘈杂的说话声,有的只是

笔下不停写字的“唰唰”响声。终于,在一次期中考试,我进到了班上的二十名。父亲的眼神又在我面前浮现,它似乎在向我祝贺:“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爬起来,我相信你会成功的。”

花开花落,潮起潮落。一瞬间折射出的人生,五彩斑斓;它凝聚人生,回味人生。人生就是在这一瞬间变得无限精彩,我们就是在这一瞬间的牵引下变得更加稳重与成熟。

2.人生就是心灵的折射 篇二

一.压抑的始作俑者———父亲

小说中对父亲的描写的文字不多, 父亲的形象更像是一张图片。对父亲的惟一一次正面描写就让我们感受到了父亲的威严、专制。他叉开双脚, 背对爱米丽, 手执一根马鞭。顿时他的高傲与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据镇上人回忆, 爱米丽的父亲赶走了所有的青年男子。可以说, 爱米丽直到三十岁, 尚未婚配, 甚至最终终身未婚, 她的父亲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专制的父亲切断了女儿与青年男子正常交往的一切可能途径。在爱米丽花一样的年华里, 亲手扼杀了女儿的终生幸福。这是对爱米丽的最大的压抑。

这种压抑不仅体现在父亲的行为中, 更深入到爱米丽的精神世界中, 形成爱米丽挥之不去的潜意识, 使爱米丽认为是高贵的格里尔生家族的传人, 地位高于普通人。这一点可以从爱米丽与他父亲刻意与镇上人保持距离, 离群索居可以看出。他们居住的木屋岿然独存, 虽已破败, 但仍然执拗不驯, 装模作样。父亲对爱米丽的精神压抑持续爱米丽的一生, 直到老人死去, 他的魂灵似乎还不愿离去, 死死地盯住爱米丽, 使她不敢出格半步。小说中多次提到爱米丽父亲的炭笔画像, 在爱米丽生活的小屋中, 即使在她离开人世时还出现在她的停尸架上。父亲的形象、教导、思想观念总是与爱米丽如影随形, 成为对爱米丽最有影响力的压抑。

在这样的父女关系中, 我们看不到平日里家庭成员之间的温情脉脉, 却只有父亲一味的独断专行和女儿的完全服从。女儿的正常欲望得不到合理的满足, 只能压抑, 压抑, 再压抑。我们可以想象父亲也曾年少轻狂, 但同样遭遇了一位无可争辩的专制的主宰者———他的父亲, 他的父亲用命令和权威的方式向自己的儿子灌输家族的光荣传统和行为规范。随着岁月的流逝, 他现在扮演了同样的角色。父亲就这样一代代地伤害着自己和家人。 (1) 父亲们并非天生的恶棍或生性的虐待狂, 相反他们在不同程度上都是美国南方社会各种非人道力量, 如奴隶制、种族主义、加尔文主义的受害者。社会现实和传统观念把一整套符合一个父亲、家长或奴隶主身份的思维方式, 世俗观念和行为规范强加给他们。这些因素压抑了他们的人性, 把他们变得冷酷无情, 在他们与家人之间造成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他们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得不到天伦之乐, 他们不仅造成他人的悲剧, 也造成了自己的悲剧。

二.幻想最终破灭者———爱人荷默

荷默·伯隆的出现似乎给爱米丽单调压抑的人生带来了一抹亮色。荷默热情开朗, 总是能给人们带来欢乐。人们甚至看到荷默和爱米丽约会, (2) 以后每逢礼拜天下午他们乘着漂亮的轻便马车驰过;爱米丽小姐昂着头, 荷默歪戴着帽子, 嘴里叼着雪茄烟, 戴着黄手套的手握着马缰和马鞭。我们不难理解爱米丽喜欢荷默的原因, 他身上的自由开朗, 放荡不羁, 都是她热切渴望的, 因为这些正是她得不到的。她长期受压抑的心灵被这样自由的空气润泽, 以为荷默就是带领她开始全新生活的真命天子。被压抑的欲望越强烈, 它释放出的能量就越大。这一次, 爱米丽想抛弃一切观念教条, 身份的束缚与爱人共建幸福, 她订购了一整套男人盥洗用具, 买了全套男人服装, 可见她的决心。

然而, 我们却看到来自北方的荷默并不是理想的结婚对象, 他喜欢和男人来往, 他喜欢和年轻人在麋鹿俱乐部喝酒, 他无意于成家。简言之, 他喜欢自由放任, 不喜欢一切束缚。所以, 爱米丽所托非人。最后, 荷默的负心离开也是必然的, 荷默的出现并没有给爱米丽带来希望, 而更像是把爱米丽向疯狂绝望又推进了一把。这个自由的外来者将爱米丽的最后一线希望也毁于一旦, 迫使爱米丽做出了最疯狂的抗击。

三.压抑的外部施加者———小镇人

小镇人似乎一直都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 但偶尔也会亲身参与, 干涉爱米丽的婚姻事物。小镇上的妇女甚至邀请浸礼会牧师拜访爱米丽来阻止她与荷默的恋爱和结婚。

他们一边假惺惺地说着“可怜的爱米丽”, 认为她三十岁都未婚配, 仍孤苦一人, 一边又积极地施加舆论压力, 说爱米丽和荷默在一起是全镇的羞辱, 是青年的坏榜样。可见, 他们对爱米丽的同情并非出自真心, 他们像是等待一出好戏上演的看客, 就怕爱米丽真的过上了幸福生活, 就怕他们镇的名声被破坏了。他们是如此的自私, 但他们也是南方传统文化的卫道士。在他们眼中, 贵族出身的爱米丽就应该保持纯洁清白。 (3) 一个“纯洁”的妇女应该没有激情, 没有性欲, 应该像“冰块一样冷峻”。

借用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主体”的概念———一个分裂的矛盾的欲望主体。这群镇上的人们总是在用自己的话语压力展现自己的观点, 给人造成压抑的氛围。但他们自身心理又不是协调一致的。作为普通人他们能理解爱米丽正常的恋爱的需要, 但作为传统的守护者他们又觉得应该阻止爱米丽与一个普通的北方佬恋爱。他们就是如此分裂和不统一, 在这样的不协调中, 他们与爱米丽一家拉开了距离, 造成爱米丽一家的孤立。

在沙多里斯上校时代, 还有人愿意把女儿、孙女送到爱米丽那儿学画, 他们就像把孩子送入教堂中去一样按时按刻, 认真虔诚。但新的一代将这种唯一的与爱米丽的联系也切断了。这样, 小镇上的人与爱米丽之间永恒的距离产生了。镇上的人与爱米丽这两个主体间没有交流的可能, 惟有通对对方的想象, 互相排斥。镇上的人听说爱米丽买毒药, 以为她要自杀了, 都说是再好也没有的事。而爱米丽不但永远地关上了她家的大门, 并且拒绝一切与外界联系的方式, 她拒绝设置邮件箱, 拒绝交税, 拒绝出门。

四.欲望的宣泄———爱米丽行凶

看完整篇小说, 我们看到了爱米丽退变的过程, 最初她身段苗条, 穿着白衣, 直到三十岁, 依然是个削肩细腰的女人。但是欲望的强烈压抑, 世人对她的不理解和孤立, 她的精神世界一再遭受重创, 她变得像一具长久泡在死水中的死尸, 肿胀发白, 眼睛像两个小煤球似的凹陷在一脸隆起的肥肉之中。前后外貌差距之大, 让人惊叹也让人心生怜悯, 可以想见她所受的煎熬和挣扎。

爱米丽一辈子生活在人们的限制中, 就像一尊雕塑, 但不能拥有正常人的感情生活。父亲在世时, 爱米丽只能按照父亲的意志生活, 保持高贵宁静, 不能与青年男子接触, 父亲去世了, 还有堂姐妹的干涉, 小镇人的非议, 直到被爱人抛弃后, 她终于忍受不了一个人孤单的生活, 用毒药亲手将爱人毒死。这一大胆、疯狂的行为可以看作是爱米丽的最后抗争。从父亲身上她能预见到自己孤单乏味的后半生, 她不想重蹈父亲的覆辙。她选择将爱人永远留在自己身边。或许她的行为较之父亲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她被压抑的欲望最终得到了释放。她几十年如一日地躺在爱人尸体的旁边, 或许她还会拥抱, 爱抚, 亲吻他。这对爱米丽而言, 是一种实在的心理安慰, 也是她追求爱情的方式。

在福克纳的笔下, 妇女人物都只是一些“影子人物”, 生活在其他人物的影响之下。 (4) 影子性是他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性质, 并且深深植根于那种否定妇女的权利, 压制她们的欲望, 扭曲她们的人性的社会现实之中。 (5) 她们从未真正过过自己的生活, 从未掌握自己的命运, 从未实现甚至从未想过要实现自己的价值, 她们只是在由传统和社会为她们所确定的生活中像影子一样存在着。

因此可以说, 爱米丽是社会和旧传统的牺牲者。尽管她努力抗争, 但结局一样是悲剧, 她仍然一个人生活在空荡荡的木屋里, 没有人理解关心。于是在爱米丽的头脑中, (6) 昔日前辈们推崇的带宗法封建色彩的庄园家族的梦想, 在离现实越来越远的时候却在头脑中扎下根来, 这种虚幻的理想成了挥之不去的精神替代物, 成了逃避的去处。所以, 爱米丽在爱人消失后完全与世隔绝是多么顺理成章, 她只能靠仅有的自尊和回忆生活。

爱米丽最终在孤独中死去, 没有人为她真心送葬, 大家只是怀着看热闹的心态观看一座纪念碑的倒塌, 仅此而已。

五.碎片的个体与整体的人类

福克纳的这篇小说给人以被分割的碎片感, 并不是按情节发展一气呵成, 而是一点一点揭示真相。也许作者是想用这种方式让我们理解他眼中的美国南方。这个小镇可以看作是整个南方的缩影, 爱米丽一家是南方贵族的典型代表, 他们对自己的文化传统、生产方式非常自信, 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步自封。即使是南北战争后, 南方惨败, 这些贵族们依然不愿意接受事实, 仍然活在对过去的回忆中。逃避现实的结果只能是被现实抛弃。福克纳清醒地看到了南方社会和历史的各种问题, (7) 特别是奴隶制, 种族主义和清教主义, 它们同他的人道主义思想, 他关于人类平等和人的自由发展的观念相冲突, 使他感到痛苦和憎恨。同时, 福克纳对自己的家乡也有一种深刻的爱, 这篇小说的题目是“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全文都没有出现玫瑰花, 但作者显然是在题目中就表现出了超越世俗的态度, 对爱米丽, 他是同情惋惜的。这也是他对故乡的态度, 虽然她落后不合理, 但福克纳仍然深爱着自己的故乡并渴望看到她的进步和发展。

小说中出现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 他们的生活状态也反映

了整个人类的生存状态。 (8) 福克纳将烈士的南方个人化, 对其进行重塑, 使之成为用以表达个人洞见, 表达对现代问题思考的渠道。这些小说中的人物似乎都各自为营, 互相隔绝, 在自己的周围建筑一道道的墙。南方的贵族们在缺乏爱, 没有信仰的精神荒原中走向衰败, 他们无法从过去中解脱, 在荒诞中焦虑, 孤独, 烦恼, 绝望。他们生活在一个“异己”的世界中, 试图追求生活的意义, 但最终仍然走不出记忆, 走不出这个先在的世界。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认为: (9) 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人是自由的, 人就是自由。人的自由是通过人的选择和行动表现出来的, 自由与选择行动不可分。他人的存在与每个人自己的存在尤为密切。在对存在的具体现象学分析中, 萨特着重思考研究的是哲学的人学纲领, 也就是研究出现于人的层次上的意识、自我的构成、人的行动及人与他人的社会关系。

爱米丽的处境就是我们自己的处境。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个人与他人总是处于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中, 爱米丽在自己婚姻问题上受到父亲, 堂姐妹的百般阻挠和镇上人的议论。当爱米丽决定采取行动时, 她又面临更加尴尬的处境, 她虽有选择意志上的绝对自由, 却不得不受到情景中的相对自由的制约, 最终她走向荒诞疯狂。她爱荷默, 但荷默却负心离开, 她为了留住爱情杀死了自己的恋人。但同时, 她也要承担这种行为的后果以及道德上的不安。结局是她抱着一具面目狰狞的尸体度过了余生。其实她也明白她想要的爱情并没有得到, 得到的只是一具空壳。她再怎样孤注一掷, 争取幸福, 最终仍然逃脱不了命运。爱米丽在孤独中死去, 不久也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10) 福克纳这位伟大的作家从特定环境的特定人物的描述中, 展现出了普遍意义上的人生。他强调自己南方背景的同时又说:“对于我, 南方并非十分重要, 我仅仅碰巧了解他”, 南方只是“一把最近的钉锤”, “一把我惟一知道的工具”, 他虽然毕生都献给了南方社会和南方人的生活, 但事实上是想以此来表现人生的普遍意义。通过对人物异化的刻画, 表现了对人类生存处境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肖明翰, 《威廉·福克纳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2]李文俊等译, 《在流放地:世界短篇小说名作导读》,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8

[3]虞建华, 《美国文学的第二次高潮》,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4]尹志慧, 《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的存在主义解读》,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年 (6)

[5]杨仁敬, 《20世纪美国文学史》, 青岛出版社2000

[6]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7]邱运华, 《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8]张松, 《心理分析:潜意识的对话》, 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

3.自我人生命运的折射 篇三

要想对一部意蕴深厚的作品做准确的解读,就应知人论世。莫泊桑(1850-1893)是19世纪后半期法国最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一生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365篇中短篇小说以及190余篇专栏文章[1]。他极其擅长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事件中择取富有典型性的个别人物、事件或生活断面,深入挖掘主题,即以小见大地反映出普遍的生活真实,概括社会人生。莫泊桑堪称中短篇小说的圣手奇才,同时代的另一位文学巨匠阿纳托尔·法朗士后来赠他以“短篇小说之王”的美誉[2]。由于莫泊桑在短篇小说的创作上成就卓越,与契诃夫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项链》最初发表于1884年2月17日的《高卢人日报》上,“五四时期”被译成中文与中国读者见面。它构思巧妙,情节曲折,采用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视角和欧·亨利式的结尾,读后使人回味无穷,是莫泊桑短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之一。那时法国正经历着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过渡时期,资本的高度集中和现代化大工业的高速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大资产阶级依靠疯狂的掠夺和残酷的剥削而拥有了巨额资产,他们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当时普遍的恶劣社会风气是追求享乐、追求虚荣,小资产阶级的地位极不稳定,他们总想摆脱这种处境,跻身上流社会[3],但结果往往以失败告终。

作家的创作意图和他的人生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了解作家的生命历程也是了解其作品主题的重要一环。莫泊桑生于法国诺曼底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父母的离异造成了他不幸的童年和敏感的个性。中学毕业后,莫泊桑到巴黎法律学院学习法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后到了巴黎,为了谋生,先后在海军部粮食调查局和教育部任小职员,长达数十年;成名后,跨入了上流社会,购别墅,买游艇,开始了放荡不羁的生活。莫泊桑受他的恩师福楼拜独身主义行为的影响,终生未婚,莫泊桑认为,没有一个女人值得终身相许。但是他又离不开女人,先是与平民女子和妓女交往,后又成了沙龙贵妇和小姐的宠儿[4]。之后他染上了梅毒,自杀未遂,由于神经分裂症被送入精神病院,最终死于疯癫。莫泊桑在19世纪70年代放浪形骸的生活经历,影响到他的创作,使其既有现实主义的一面,又有悲观消极、宿命思想的流露。总之,莫泊桑在短暂却卓有成就的一生中既目睹了中下层社会的寒酸,又经历了上流社会的骄奢,莫泊桑最熟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

莫泊桑有着浓厚的悲观主义思想,他的悲观主义建立在两种观念之上,一种是人生的无能为力,另一种是死亡的不可战胜。而作者在小说里所要表达的正是他的观念之一:人生无常,即人对于命运的“偶然”的戏剧性变化的无能为力。《莫泊桑传》的作者张英伦认为:从文艺作品中直接推断出作家的思想、观点,是一件十分复杂而又往往缺乏绝对把握的事,对于莫泊桑这位竭力隐藏自己态度的作家来说,更是如此。对莫泊桑的文学作品稍加认真考察就不难发现,无论这位小说家如何竭力不在作品中暴露自己的观点,但我们却仍发现了一丝端倪,即作品中那句至关重要的议论就是作者想要向我们表达的观点。《项链》中“丢项链”这个偶然事件是玛蒂尔德人生命运的转折点,是一挂项链改变了玛蒂尔德的人生轨迹。通过丢项链这一偶然事件,作者含蓄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示了在这种环境下的小人物无力改变的悲惨命运。这种悲观思想,无疑会指导莫泊桑的创作,也会影响到他作品主题的选择与确定[5]。

作家的创作意图与我们通过阅读作品而获得的感悟有时不尽相同,由于读者的社会背景、人生阅历、认识水平、价值取向和感知能力不同,对《项链》的理解有所差异也在所难免,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是由于小说主题的深刻性、含蓄性和丰富性,具有人性的普遍意义,才使得《项链》具有了全球范围内持久的阅读魅力,并易让人产生情感共鸣。

莫泊桑对《项链》开篇的“七个梦想”和中间的四个“陶醉”都没有进行评价[6],当玛蒂尔德经历十年艰辛,终于还清了债务后,这时作者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情不自禁地在作品中站出来感同身受地说:“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作品中唯一表明主题的议论就是作者想要向我们传递的信息,也就是作品的文眼。

这样的人生感悟是作者自身体验的写照。莫泊桑13岁就被送到教会学校上学,17岁时,由于给已出嫁的与之关系暧昧的表姐写了一首书简诗,回忆了和表姐在一起时的愉快往事以及目前的苦修生活,他将其藏在了案头的《圣经》里,偶然被学监发现,被认为污蔑教会,结果被神学院开除。

《项链》中的路瓦栽先生的身份是教育部的小职员,而莫泊桑从1872年起,当过海军部、公共教育部的小公务员,他从部直机关干到殖民地司、给养司、人事司,从编外科员、四等正式科员直至最后当上了部长秘书。他对小职员的不幸命运以及小资产阶级薄弱的经济基础与不稳固的社会地位的尴尬处境有着深入肌肤的感受。由于长期枯燥乏味、一成不变的伏案工作,他把海军部机关大楼形象地称作“办公牢房”,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就是他们的办公室文化,在他看来,这些“从早到晚被幽禁在办公室里”的人,是人世间最可怜的人。1878年,他调到会计部门工作以后,在科长的鼻子底下,他平时的一举一动,科长都看在眼里,后来科长明确地提出,禁止他干公务以外的事,他因无法忍受上级的挖苦和压制,不得不放弃海军部较好的经济待遇,由舅舅的好友福楼拜引荐到公共教育部做一名随员。后因《现代自然主义评论》在刊登莫泊桑的一首长诗《一个少女》恢复了早先被删掉的露骨描写,此诗被当地检察院认为“有伤风化,有伤公共道德和宗教道德”,对他提出了严厉指控。在即将要丢掉自己在公共教育部的饭碗的情况下,他急忙求助与他家是世交的福楼拜,后来在福楼拜的鼎力相助下,才化险为夷,检察院作出了免予起诉的裁定。我们可以想象,莫泊桑当时极有可能会惊出一身冷汗。真是人生如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啊![7]。

莫泊桑从玛蒂尔德的身上看到的是人生的变幻莫测和不可捉摸[8],这不得不引起作者强烈的感慨和思考:玛蒂尔德的命运是被一些她所不在意的“极细小的事”决定的。作者对这种情况是颇有感触的,如果他不给表姐写那首诗,抑或是没有被学监发现;如果当时那个科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明令禁止他搞文学创作,那么,他现在会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作者这时给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历史无法假设,作者也无法回答这个无解的问题。这不仅是对人生命运的思考,也是对造化捉弄人的无奈,更是对人生变化无常的感慨!“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看似不经意的一件事,竟然可以左右一个人的命运,竟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轨迹。也许正是由于当年被教会学校逐出校门,也许正是由于当年愤然离开海军部,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败坏了你的名声,给你个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改变了你的生活境况,但实际上却增加了你的生活阅历。莫泊桑在惋惜、伤感、怅惘、感喟的同时,把自我坎坷的经历、人生的酸楚与磨难融化在他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之中,写来真实、生动,给人亲切之感。《项链》中玛蒂尔德的名字和她丈夫打猎这个细节,都是莫泊桑真实生活中存在的,住在巴黎北郊的玛蒂尔德公主经常邀他去圣格拉蒂安作客,朋友们也经常拉他去诺曼底打猎。也许正是由于经受了这些磨难,才成就了今天这个名垂青史的伟大作家,给人类留下了经久不衰的文学经典。试想:即便莫泊桑能在海军部当上处长、局长甚至部长,那又怎样?能像现在这样青史留名吗?对人类的贡献能有现在这样大吗?在世界文学史的天空上还会有这颗璀璨的耀眼明星吗?这可能又印证了那句话:上帝在这里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定会在那里给你打开一扇窗。与其说《项链》这部作品饱含了莫泊桑对玛蒂尔德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不如说是莫泊桑对自身命运的哀婉和感伤。这也可能就是莫泊桑创作这篇小说的动力和初衷[9]。

正因如此,莫泊桑对这些遭遇感慨万千也就可想而知了,他对小人物生活的不稳定及其尴尬处境有了切身的感悟。正如张英伦所说: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实践的联系格外密切,没有“行政牢房”的十年体验,就不可能产生《遗产》和《项链》,不了解莫泊桑的生平、思想和气质,肯定会对理解他笔下的资本主义社会风俗画造成这样或那样的障碍,莫泊桑的宝贵生活经历为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法国也有研究家认为莫泊桑的某些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作家自传的性质。

莫泊桑只活了43岁,从代表作《羊脂球》问世到《昂瑞吕斯》流产,他的诗歌、戏剧、小说,尤其是短篇小说的光芒四射大放异彩,把永恒的形象存留在人们的眼底心田[10]。他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思考,对小人物遭遇不公命运的慨叹,对涉世未深、思想单纯的学生来讲极具启发意义。莫泊桑通过小人物承受的灾难来表现人生的荒谬和残酷,表现偶然性因素对人生命运的捉弄,这不正好折射出莫泊桑的自我人生命运吗?

注释:

[1]张立莉,李文彦.寻找幸福的故事——解读《项链》[J].现代语文,2010,02:117-118.

[2]张英伦.莫泊桑传[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

[3]朱于新.伪机遇是《项链》的内在玄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01):102-105.

[4]周英顺.人类生存困境的关照——对莫泊桑《项链》的再解读[J].文教资料,2010(4月中旬刊):24-25.

[5]张晋.命运是双看不见的手——莫泊桑《项链》深层主题探析[J].作家杂志,2012,(09):103-104.

[6]叶云芳.用逻辑推理方法确立《项链》一文的主题思想[J].现代语文,2004,(01):19-21.

[7]于良红.莫泊桑《项链》主题新探[J].社科纵横,2006,(07):169-171.

[8]郭成杰.人生是多么变幻无常啊——试用“微扰论”分析《项链》的主题[J].名作欣赏,2003,(02):66-67.

[9]张树生.人生命运的变奏曲——对《项链》内蕴的再认识[J].名作欣赏,2002,(06):53-57.

[10]程稀.莫泊桑[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0.

4.最精彩的就是心灵经典美文 篇四

毕业那年,五位同学受学校推荐去报社应聘,结果唯有他落选。

那四位同学进了报社后,彼此默默地展开了竞争,每个人的发稿量均在报社中名列前茅,且有些颇具影响力的佳作。

这时,在某中学教学的他,落寞地连连感叹——没有给自己那样的机遇,否则,凭自己的文学功底,丝毫不会逊色于那四位同学的。而现在他只能呆在校园这方天地里,难以接触到大千世界里的那些丰富多彩的人生了。

一日,他陪记者去大山深处采访一位剪纸老人。他惊讶于那位一生未曾走出大山又不识字的老人高超娴熟的技艺——只见他随便地拿过一张纸。折叠几下,剪刀如笔走龙蛇,眨眼功夫。便魔术般地变成了一幅精致的作品。轻巧的构图、顺畅的线条、形态万千,那样自然、巧妙,又那样美观、大方,让他和记者看得都呆了。

他禁不住问老人:“你几乎足不出户,怎么能够剪出这么漂亮的图案?”

老人笑了:“因为我心里有啊,心里有个精彩的.世界,才能在手上表现出来呀。”

他怦然心动:原来,自己总以为只有面对精彩的世界,才能有精彩的创造。孰不知如果暗淡了心灵,即使面对再精彩的生活,也会熟视无睹的。

此后,他怀着一腔热情边教书、边写作、他的精美的文章频频地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他利用寒暑假采写的纪实作品也连连获奖。

数年后,他又考取了研究生,成为一所高校里颇受同学敬佩的副教授,还是国内颇有名气的自由撰稿人,其名气早已远远超出那四位当初让他羡慕不已的同学。

5.人生就是你一个人的人生美文 篇五

别想哭,因为大家不在乎;

别认输,因为没人希望你赢;

别靠人,因为只有自己最可靠;

别乞求,因为别人等着看笑话;

别落魄,因为一堆人等着落井下石;

别回首,因为看到的是未修复的裂痕;

别离愁,因为只会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别低头,因为地上没有黄金只有石头;

别强求,因为硬摘的果实,没有甜头!

人累了,就休息;

心累了,就淡定。

长大了,成熟了;

这个社会就看透了。

累了,难过了,就蹲下来,给自己一个拥抱。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同情你,怜悯你。

你哭了,眼泪是你自己的;

你痛了,没有人能体会到。

你一定要坚强,即使受过伤,流过泪,也能咬牙走下去。

6.人生就是心灵的折射 篇六

教学目标:1.让家长明白亲子沟通的重要性。2.让家长了解亲子沟通的基本策略。3.学习将沟通技巧用于实践中。教学重点:了解亲子沟通的基本策略。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沟通的技巧。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家长朋友们,首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放松放松。游戏的名字是----“孩子的自由联想”

请家长们按照顺序,按“孩子像„,因为„”这样的句式说一句话。

(家长交流)

总结:从家长们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大家对孩子浓浓的爱,温馨而甜蜜。

二、了解亲子沟通的重要性

(一)故事分享

每个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并不是每个做父母的都知道如何去爱孩子。也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

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2000年1月17日,在浙江省金华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惨痛事件:金华市第四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锤打死了他的亲生母亲。

一个17岁的孩子为什么要杀死自己的母亲呢? 关键就在于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亲子间就缺少沟通。

徐力的父亲在外地工作,平时他与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对徐力在生活上关爱有加,百依百顺。他母亲是个大专毕业生,她羡慕别人毕业于名牌大学,她就把名牌大学梦这一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从小学起就给儿子划定一个分数线,必须

达到97分,否则非骂即打,说什么“你是我养的,打死了也不犯法”!

她认为,这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

平时徐力喜欢看课文书籍,喜欢看电视,也喜欢踢球,但都遭到了母亲的严厉禁止。

„„

那一天,母亲参加家长会议时得知,徐力这学期期中考试的成绩排在班级第十八名。回家后,母亲很生气,狠狠地打了儿子一顿。徐力喜欢踢足球,母亲就说:“以后你再去踢足球,我就把你的腿打断。”重压之下的徐力感到母亲对自己管得太严,而且母亲提出的目标无法实现,深感委屈和压抑。

2000年1月17日中午,徐力从学校回家吃完中饭后,想看会儿电视。母亲提醒儿子期末考试要考前10名。徐力回答说:“很难考的,不可能考得到。”母子之间再次为学习发生顶撞。绝望中,徐力从门口拿起一把木柄榔头朝正在绣花的母亲后脑砸去,将母亲活活砸死。

„„

《中国少年报》“知心姐姐”卢勤,为了徐力的事情专程赶到浙江省金华市看守所访问徐力。徐力第一句话就说:“在家里,我没有一点儿秘密,我很压抑。”“在家里,我感到母亲处处在监视我。”

徐力的母亲把儿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错误地认为儿子的一切行动要听从自己的指挥。她不想也不懂与孩子沟通,在这种错误心理的驱使下,她把自己对儿子的关爱,扭曲成监视和压迫,使儿子在生活中失去了自由,人格尊严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亲子间的鸿沟越来越深,在儿子的内心深处逐渐滋生了仇视、反抗、冷酷的情绪,最后这种情绪因为得不到发泄和排解,最终酿成了悲剧。

(二)讨论

听了这个故事,您有什么感想呢? 组织家长讨论。交流感想。

(三)总结

当您在家庭教育中出现了一些困惑,当您越来越不知道您的孩子在想些什么,当您的孩子不再能把您的话听到心里去,那您就要反思一下家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沟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分析证明,许多孩子的心理问题的克服、矫治,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所不可替代的,家长经常与孩子进行正常的沟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沟通,是相互尊重,认可对方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彼此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而不是将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对方的思想和意志,企图越俎代庖,包揽一切,以自己的心境代替对方的心境,以自己的价值标准代替对方的价值标准。作为家长应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个相对独立的思想活动的空间。

沟通,是彼此敞开心扉,进行心灵对话,真诚倾听和倾诉,既增进相互了解,更努力理解彼此的心境和思维方式,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于孩子,要以和蔼的目光唤起自己心中感受和困惑的愿望,并对他们给予更多的理解和认可。

(四)升华

孩子健全人格的培养与家庭良好的亲子沟通是密切相关的。沟通有助于孩子形成自尊、自立、自强、自信的品质。所以,各位家长朋友一定要重视与孩子的沟通。

三、亲子沟通的三个问题。

(一)亲子间的相互认知问题

现在很多家长对家庭教育虽然十分重视,但对自己孩子并不十分了解。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有的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过严,看不到子女的长处;有的家长只注意子女的智力开发和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子女的个性发展„„

其实,孩子对父母也不了解,最突出的问题是孩子对父母期望的认知,也就是说孩子对父母的期望是否知道,是否了解,认知的深浅程度又是如何。

据上海地区调查,小学生在家长对自己学业、技艺、才能等要求方面的期望与家长一致的占30%,主要原因是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父母易于表达的期望,如父母对其学习的满意程度,他们能直接诶感知,并且能与父母一致。而有些抽象的或不易于直接表达的期望,如父母希望他们有“一技之长”,能“出人头地”,他们可能不能理解,其认知就很难与父母一致了。因此,要使孩子对父母的认知与父母对孩子的认知一致,则要求父母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出发,把自己的期望、要求,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等传递给孩子,取得与孩子的共识,这样亲子

关系在认知方面比较和谐一致,家庭教育就有一个共同的基础。

(二)亲子之间的情感与态度

从目前显示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和态度表现为七种类别:1.过度保护型。2.溺爱型。3.专制型。4.理智型。5.期待过高型。6.严厉型。7.忽略性。在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与态度的教育环境影响下,孩子对父母的情感与态度也呈现为十种类别:1.顺从型。2.希望型。3.信任型。4.体谅型。5.协调型。6.理智型。7.无耐型。8.冷漠型。9.惧怕型。10.疏远型。亲子关系随父母的教养态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具有怎样的教养态度,就有怎样的亲子关系。

(三)沟通应该是双向的

沟通,也应理解为双向的,既有父母对子女心灵活动的了解、理解和尽可能多的认同,也有子女对父母心理活动的了解、理解和认同。当然,在此过程中,父母要注意适时、适度地因势利导,巧妙地发挥引领和提升的作用。

四、交流亲子沟通的现状。

各位家长朋友,你们平时在家是怎么跟孩子沟通的呢? 请与坐在你旁边的家长朋友做一个交流。全体家长交流:

1.从沟通的内容、频率、主动性和满意度等方面进行交流。2.提出困惑。

五、亲子沟通的策略

亲子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的一件大事,但是如何沟通,这是我们应该特别关注的。

(一)试着理解尊重孩子

被尊重被理解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之一,当一个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被尊重的时候,他的内心是温暖的、安全的、放松的,没有疑虑、没有孤独感的。因此,理解、尊重孩子能够有效地拉近您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缩小“代沟”。

理解是一种无条件的喜爱与尊重的情感,它需要你的无私和爱心。这在亲子之间,本来应该没有问题,但事实并不是没有问题。作为父母,我们往往把自己的“面子”看得很重,我们往往希望子女无条件的服从我们,我们却不能无条

件的去尊重子女。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家长去认同孩子的一切观点和行为,而是我们要能够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用他们的眼睛去看,用他们的耳朵去听,用他们的头脑去想。

理解孩子也并不是娇宠孩子。做父母的如果不能理解孩子,孩子就会向外寻找理解他们的人。反之,父母若能理解他们,他们就会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就会愿意与父母沟通。没有理解,一切教育、引导都难有真正好的效果!家长与孩子之间需要理解,理解是爱心和尊重的具体体现。父母对子女,一般都不缺少爱心,但往往缺乏尊重。因为欠缺“尊重”,结果连“爱心”也感觉不到了。现在你不妨从“理解”开始,你与孩子的心理距离马上就会缩小。将心比心,孩子会对你更加信任。

(二)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孩子

在与孩子沟通时,还要能准确地向孩子传达出内心的想法、愿望,使孩子能够感觉到父母“批评”、“教育”中所包含的关爱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减少由于父母“言辞不妥”而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一天,我的一位学生放学后在该回家的时候还没有回家。家长开始想:这孩子,又贪玩了。继而是愤怒:都什么时候了,人影子都不见!不等她,我们先吃饭!心里想:她回来非得“好好教育”她一顿不可!左等右等还不回来,家长越来越焦虑:这孩子不会出什么事吧?越想越害怕,开始一个一个打电话询问女儿的同学。正在此时,门铃响了,母亲迫不及待地去开门,(接下来会怎么样?大家想一下),这位母亲是怎么做的呢?劈头一阵责骂:“你死哪里去了?!害得我们差一点没去报案......”女儿试图解释,但母亲此刻哪里容得下女儿的解释?劈脸又是一个巴掌,打得女儿捂着脸跑进自己的房间去呜呜地哭起来。这位家长用“责骂和巴掌”传达了自己对女儿的那一份刻骨铭心的关爱。

做父母的,原本出于“爱和善意”的管教,常常被这种不当的方式所遮掩。当父母对着孩子愤怒责骂的时候,父母的“爱心”往往被湮没在“粗暴的管教行为”之中。尽管许多父母在责骂孩子的同时,不时声称“我是为你好”,但孩子听到的却是如雷贯耳的斥骂声,很难感受到父母的“爱心和善意”。做父母的往往沉浸在自己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孩子好”而一意孤行,甚至根本没有想过孩 5

子怎么看自己。我们的管教如果建立在孩子当时的“对立情绪”上,又如何能“真正生效”?我们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对他的关心和疼爱呢?国内外都有研究表明:父母过于严厉、缺乏温情的养育方式与过分保护、过分干涉一样,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不应该用“打骂和训斥”来把自己的“爱心和善意”伪装、包裹起来,而应该直接地准确地把自己的感觉、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家长可以这样对晚归的孩子说:你回来得太晚了,我们都非常为你担心,我已经拨了十几个电话,还差一点要打110报案了!

“担心”是家长真正的感觉,“愤怒”则是由“担心”而产生的。直接地、坦诚地把自己的“担心感觉”告诉孩子,不管她是由于正当的原因还是不正当的原因晚归,听到这样的话,多半都会感受到父母的深切关心,并且产生内疚感。若有此良好的沟通为基础,接下来的“教育”就容易接受了。

家长批评教育孩子,是对孩子的深切关爱,也是家长应该履行的职责、义务。但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时,要注意表达方式:

1、•避免夸大事实。•不要用“你总是”“你肯定”“你从来”这样的句式。凭心而论,你的本意并非认为自己的孩子真的“总是如此”、“肯定如此”、“从来如此”。所以应避免。

2、避免笼统模糊。如果你对孩子的某种行为不满,要避免笼统的指责“你这个孩子......”而应该具体地说“你这个行为......”“你这件事......”因为你真正不满意的是他的某个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3、善于认错。家长也有无理的时候,认错时不要说“好了,好了,都是我的错!”“反正你总是对的,我都是错的!”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也许你是对的”“也许是我错了。”

总之,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不满时,要避免指责,而是对她说出自己真实的感觉。

(三)耐心倾听

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但在这种沟通中,我们做家长的还要注意一点就是:少说多听。倾听有时候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有一位母亲,有一天得了喉炎,嗓子哑了。儿子放学回来后说:“妈妈,老 6

师批评我了。”接着就诉说老师怎么怎么不对。当时,这位母亲特别想批评儿子:你错了,老师是对的。可是因为嗓子哑,说不出话,就只好瞪着眼睛,看着儿子说。等儿子终于说完了以后,突然儿子又说了一句:“妈妈,我谢谢您。”她当时一愣,不知儿子是什么意思。儿子又说:“谢谢您,今天听我说了这么多话。”第二天,儿子又对妈妈说:“妈妈,你昨天虽然什么都没说,但是我已经明白了,我错怪了老师。”这就是倾听的力量,不需要你去评论,孩子在说的过程中自己就醒悟了。

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但是不要认为沟通需要用嘴去说,其实沟通更需要用耳、用心去听。可以说,倾听有时候是最好的沟通。

从今天开始,让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来试着克制一下自己,改变一下自己,当发现孩子有烦恼时,不妨耐心地聆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真实的、细微的想法,并进行恰当的鼓励,那你会发现与孩子更愿意跟你说心里话。

(四)丰富沟通的方法和内容

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可以给孩子写封信,给孩子发一封邮件,还可以定期开个家庭会议,专门用一本笔记本作为“连心桥”,也可以通过啊孩子最信任的小朋友或大人作为“信息传递员”。

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还应该讲究更为丰富的内容。交谈的内容是很广泛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死沟通的内容,而在此过程中彼此都可以开拓视野,实现知识上的互构,思想上的互启,情感上的互通,彼此相得益彰。一般来讲,可以有以下的内容:(1)市场信息反馈。(2)讨论新鲜事物。(3)活动交际。(4)影视评论。(5)共同解决困难问题。

六、沟通,没问题(情境表演)

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了几个需要沟通的场景,请家长朋友们自由组合,可以谈一谈,也可以演一演。

1.如果你的孩子对你抱怨他的母亲:“妈妈最讨厌了,一天到晚唠叨个没完!”你的反应是什么?

2.当你的孩子对你说:“老师偏心,别人讲话不批评,就批评我”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3.如果你对孩子过多玩电脑游戏不满意,你怎样告诉他?

4.老师反映原本活泼开朗的孩子变得郁郁寡欢了,你会怎么跟孩子沟通呢?

七、结语

沟通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希望家长们都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共同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孩子们都能敞开心扉,把大家当成最知心的朋友。谢谢大家!

作者姓名:顾敏毓

7.人生就是失去的过程美文 篇七

老家的小溪河面目全非,凭着回忆,我不过记得模糊的点点滴滴,在回忆中近视着,那幅眼镜却永远的遗失了,那副眼镜或是一首歌,一个照片,不是非找不可,近视地看着回忆是一种朦胧的美。对于我来说,那里曾是世界的中心,最重要的人在河里享受着快乐。这种快乐无疑是活下去的理由,只有这种快乐,可以让我暂时以为找出了生命的答案。欢乐过后,便是长时间的无聊。

毫无疑问,童年的欢乐,长大后是再也无法体验的,不经意间,那种欢乐的感觉,已经渐渐淡忘。没有载体,无法想象那些快乐,或许是一张照片,一首歌,一个物品,可,什么也没剩下。人生下来就是要找出生命的答案,唯有童年的时候,不需要找出答案也可以找到活着的理由。或许对于孩子,活着并不需要理由。人终究要死去,伴随着一生的记忆消失,什么也无法阻挡。生命的逝去亦代表着记忆的逝去,无可奈何。

这种感觉无非是最痛彻心扉的,也是在当一个生命逝去的时候,才能够明白,生命一旦开始,就没办法避免痛苦。只有一个人能够感受快乐之后,才知道何谓痛苦。和一个生命的接触,无论如何都是充斥着快乐,这种快乐混合在这个生命逝去带来的无限痛苦之中。那些逝去的.人和物,不时让人沉溺在情感的洪流,无法自拔。很久以后想来,里面包含着淡淡的幸福和悲伤。在一个人静下来的时候,常常想着很久很久以前的事,过去的事情,都是很久很久以前了,过去的哪怕一秒也再也触不可及。世界的中心曾经是一片荒原,以后也将会是一场荒原。

8.人生就是心灵的折射 篇八

母亲是个好人,她见不得别人的痛苦与苦难。见人有难处,不管认得不认得,都要伸出援手。有好多次,母亲因帮助别人而上当受骗。我们做儿女的,经常劝导母亲,要“吃一堑,长一智”,别再在做好事这件事上“摔跟头”。而母亲呢,仍我行我素,并没有因做好事吃亏而接受“经验教训”,对人仍是一副热心肠。

“一朵花,会因别人一两次有意无意的踩踏,就不再散发出香味吗?”每当我们劝导母亲时,母亲就会对我们这些做儿女的说这样一句话。

母亲的话,也让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最终明白了,好人的心,就是一朵花,一朵芬芳的花,哪怕是受到了别人的伤害,那伤口处,溢出的,依然是那纯正的芳香。

一天夜晚,我掉进了路边的一个坑里,不知谁,把我从坑里拉了上来。

第二天,我经过这里,发现坑不见了。不知谁,把坑填平了。

这时,我心中有一种冲动,一种想做点什么的冲动。于是,我在路边栽下一枝花,让路过的人,看到花的美,闻到花的香。

让看到花的美、闻到花的香的人,也有一种感觉,一种“不知谁,在路边栽下了一枝花”的感觉;也有一种冲动,一种想填平一个坑、栽下一枝花的冲动。

原来,好人的心,也如同一朵花,它的美丽,它的芬芳,总是在默默中传播,并在默默传播中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

在一堂德育课上,我问学生:“如果天下雨,是好人淋雨多还是坏人淋雨多呢?”“好人!”学生们异口同声回答。“为什么呢?”我问。

学生们列举了以下理由:

因为好人的伞总是让给别人,他们宁可自己淋雨,也不让别人淋雨;因为小偷总是偷走好人的伞;因为强盗总是抢走好人的伞……

“但你们是想做好人,还是做坏人呢?”我问学生。一时,课堂里沉默着。

“我愿做好人!”一个学生站了起来,打破了这一沉默。“为什么呢?”我问。“因为好人的心就是一把伞!”那位学生回答说。

9.善良就是后路的人生哲理 篇九

撒哈拉沙漠,又被称为“死亡之海”。进入沙漠者的命运:有去无回。直到18,一支考古队第一次打破了这个死亡魔咒。当时,荒漠中随处可见逝者的骸骨,队长总让大家停下来,选择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来,还用树枝或石块为他们树个简易的墓碑。但是,沙漠中骸骨实在太多,掩埋工作占用了大量时间。

队员们抱怨:“我们是来考古的,不是来替死人收尸的。”但队长固执地说:“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们的`同行,怎能忍心让他们陈尸荒野呢?”约一个星期后,考古队在沙漠中发现了许多古人遗迹和足以震惊世界的文物。但当他们离开时,突然刮起风暴,几天几夜不见天日。接着,指南针都失灵了,考古队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开始匮乏,他们这才明白了为什么从前那些同行没能走出来。

危难之时,队长突然说:“不要绝望,我们来时在路上留下了路标!”他们沿着来时一路掩埋骸骨树起的墓碑,最终走出了死亡之海。在接受《泰晤士报》记者的采访时,考古队的队员们都感慨:“善良,是我们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在沙漠中,善良,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让我们找到回家的路。在人生道路上,善良,是心灵的指南针,让我们永远不迷失方向。不论你伤害谁,就长远来看,你都是伤害到你自己,或许你现在并没有觉知,但它一定会绕回来。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做,这是历来最伟大的教诲。不管你对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接收的人,并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有一个农夫的玉米品种,每年都获得极好的收成,而他也总是将自己的优良种籽,毫不吝惜地分赠给其它农友。

有人他为什么这么大方?他说:我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风吹着花粉四处飞散,如果邻家播种的是次等的种籽,在传粉的过程中,自然会影响我的玉米质量。因此,我很乐意农友们都播种同一优良品种。

他的话看似简单却深富哲理。凡你对别人所做的,就是对自己所做的。所以,凡事你希望自己得到的,你必须先让别人得到。

你若想被爱,就要先去爱人;你期望被人关心,就要先去关心别人;你要想别人对你好,就要先对别人好。

上一篇:开国大典微课教案下一篇:浅议新手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