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结算

2024-07-11

互联网金融与结算(共8篇)

1.互联网金融与结算 篇一

传统银行消费金融的发展与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分析

摘 要:随着消费金融门槛的放宽,互联网金融依靠技术和数据优势大举抢占市场,并取得了斐然的业绩,“互联网+消费金融”在体现强大活力的同时,也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但客观来看,传统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作用很难被替代,传统银行应转变发展理念,发挥自身优势,通过为客户量身打造“最优融资方案”树立在消费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关键词:消费金融;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最优融资方案

我国消费金融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据相关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超过 9 万亿元,预计 2019 年将超过 37 万亿元。国家将开放消费金融市场和鼓励产品创新作为撬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在 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国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以阿里巴巴、腾讯、京东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大量涌入消费金融市场,凭借各自的技术和数据优势为用户提供快捷、高效的产品和服务,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花呗”、“微粒贷”等消费信贷产品上线不到 1 个月,用户就已突破百万人,这不但显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强大活力,而且对传统银行也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的优势

(一)降低了资金在供需两端流通的成本

首先,降低获客成本。借助于互联网渠道的传播和扩散优势,互联网金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银行主要以人工获客为主的方式,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建立综合应用平台或与第三方平台合作,实现批量获客和精准营销客户,同时获得资金供求两端客户,节省时间、资金和人工成本。其次,优化资金融通环节。为“短、小、频、急”的零售业务设计标准化产品,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建立风险审批模型,实现机器自动批量审批和客户筛选,通过电子化、规模化、流水化作业,提高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工服务成本。最后,减少交易成本。相较于传统网点,互联网渠道的边际交易成本几乎为零。随着人脸识别、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应用,物理网点的作用正在被电子终端所取代,客户可以随时在网上进行申请、提款、交易等操作,并通过社交网络等线上方式进行催收。

(二)利用大数据技术控制风险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数据采集能力和挖掘能力较之前有了巨大的进步,这极大地扩展了申请人信息的采集范围,信息来源不只局限于传统的征信数据,而且包括借贷人的行为方式、社交、兴趣爱好等非结构化数据。庞大的、碎片的、种类繁多的信息全面、动态地反映了客户的信用和履约能力,而且互联网金融企业可通过网络人际爬虫等技术,整合借款人人际关系信息,对借款人资质进行交叉核验,以蚂蚁金服为首的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已基于客户行为数据建立了个人征信体系。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大数据风控模型,不但可以在贷款申请时对客户进行审核,而且可以对客户在还款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控,强化贷后管理,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提前干预。由于所涉及的数据极为丰富,借款人基本没有造假的可能,大数据技术基本上解决了融资过程中信息不对称问题,使放款机构较为准确地甄别借款人资质。

(三)融资需求与场景相结合

由于专业化和集约化的需要,金融业逐渐从商业场景中独立,借贷业务主要在银行网点完成,无法和商业场景联接。客户在商业场景中产生融资需求后,必须去银行网点融资后才能回到商业场景完成交易,这不但增加了交易流程,而且银行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时间成本对客户需求进行核实和调查。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互联网企业将商业模块和金融模块对接,一方面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将资金支付给卖方,互联网金融机构可以掌握借款人真实的借贷资金用途,降低了客户挪用资金和过度授信的风险,减少了调查和核实成本,提高了客户体验;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可以将海量“场景”客户转化为金融客户,增加客户黏性,使金融和商业平台实现良性互动。以支付宝为例,2015 年“双十一”促销活动当天,“花呗”交易 6048万笔,其中超过 60%的用户过去没有接触过消费金融。与此同时,“花呗”促进了中低消费用户在淘宝平台的消费,据淘宝网统计,月均网购支付金额1000 元以下的用户在用了“花呗”后,月均交易金额提升了 50%以上。

(四)挖掘长尾客户价值

出于成本、技术和风险的考虑,传统银行主要面对中高端客户,针对学生、农民、城市低收入者等低端客户的融资服务缺失,众多长尾客户得不到充分的金融服务,而金融机构对长尾客户的议价能力远高于中高端客户。鉴于渠道触达、数据搜集和分析以及技术上的优势,传统银行所忽略的海量长尾恰恰成为互联网金融的典型客户。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通过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渠道创新,使过去长期困扰我国贫困地区和低收入群体获取金融服务的高成本和规模不经济问题得到根本缓解。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央行征信数据覆盖人口仅有 8 亿 人,另外缺少征信数据的 6 亿人以长尾客户为主,互联网金融通过收集和挖掘客户行为的大数据建立征信体系,有效缓解了长尾客户征信缺失的问题,提升了消费金融的包容性和普惠性。

二、互联网金融对传统信贷模式的改变

(一)以移动终端代替物理网点

随着网银和手机银行等电子渠道的建立,消费金融的主要服务载体由物理网点向虚拟媒介转变,服务方式呈现线上化、移动化和社交化的特征。客户可以通过手机 APP 和电脑客户端等随时随地获取服务,不再囿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金融机构的前台无限贴近客户,为客户提供无形的服务,并打造贴身的“金融服务管家”。作为互联网银行的代表,微众银行通过 QQ 钱包和微信钱包线上发放贷款,上线一年来,其主推的小额信贷产品“微粒贷”,已累计发放贷款超过 400 亿元,主动授信客户超过 3000 万人。

(二)以数据化运营代替粗放式管理数字化运营是以海量数据收集、存储以及数据挖掘和应用为核心,以精准、细分和精细化为特点的运营模式。金融业已经进入“数据为王”的时代,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提炼核心信息,分析客户群体和行为,为金融机构在客户管理、产品研发、渠道拓展、流程优化等方面提供决策支撑;科学监控各流程环节,对不合理流程进行改造;建立经营行为与效果的关系模型,不断调整经营行为达到最优的经营效果。例如,意大利 Uni Credit 集团的手机钱包在后台运营着近1000 个应用,通过搜集、存储和分析海量的客户数据,可以对各流程进行实时监控和事件排查,客户事件发生率降低了40%,处理时间降低了 70%以上。

以金融机构为中心变为以客户为中心。随着以Zopa 和 Lending Club 为代表的 P2P平台的出现,金融脱媒的趋势更加明显。金融机构已经由经营产品转变为经营客户,以客户为中心已成为其经营的重要目标。一是服务前端无限“贴近”客户,为用户提供简单、便捷的服务。金融机构由被动获取需求变为主动融入生活场景,通过社交互动、嵌入购物场景、推出优惠活动等手段,实现多维度服务,提高客户使用频率,增加客户黏性。二是为客户提供特色化服务。传统银行仅对高端客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小而美”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对客户类型进一步细分,根据不同类型客户的需求偏好,为其提供专属金融产品,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客户忠诚度;利用社交、购物和金融平台,在各自领域为客户提供专业化和特色化服务。三是为客户提供附加服务。互联网金融通过汇聚流量和积累数据,对客户行为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为商户提供咨询服务、产品推广、财务管理等服务,通过客户交易信息分析客户人群和行为,为商户提供潜在目标客户,针对不同客户推出优惠活动,提高商户精准 营销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根据消费者偏好推送相应产品,为用户提供定制化产品。

三、传统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作用难以替代

(一)理性看待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虽然来势汹汹,但在实际运营中,互联网金融很难取代银行在消费金融中的地位。一是贷款对象限制。互联网金融主要是要依靠客户的线上数据进行风险控制,所以要求客户不但是平台会员,而且还要积累模型分析所必须的数据。对于客户的线下信息或是其他平台的数据,单个互联网金融机构无法收集和核实。二是贷款利率较高。相对于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由于缺少存款功能,自有资金很难满足大量融资需求,资金来源有限且成本较高。以一年期个人消费信用贷款为例,在4.35%的基准利率下,银行平均利率大致在9%,而互联网金融的利率普遍在15%以上,这使得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将首先选择银行贷款。三是产品单一。互联网金融更倾向于利用掌握的数据资源为客户提供一款或两款标准化的产品,这虽然提高了审批效率和降低了成本,对于用户来说并不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二)传统银行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力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传统银行要“化繁为简”,不应定位为客户提供单一的产品,而是根据客户需求和条件,为客户量身打造“最优的融资方案”,即发挥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综合优势,打通线上和线下渠道,全面收集客户信息,利用机器学习为客户寻找最优的产品组合。银行要实现这一定位,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

1.利用大数据技术收集和挖掘客户信息。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风险甄别、定价和控制的能力,而金融机构的风险甄别能力,归根到底是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能力。虽然互联网金融具有海量的客户交易和社交信息,但银行也掌握着重要的客户信息。一是资产信息,作为消费金融的主体,中低收入者的大部分资产都与银行有关。银行通过对存款、理财、房贷、车贷等信息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其资产情况。二是个人信息,银行可通过信用卡、房贷等业务,收集客户学历、家庭成员、家庭住址等信息。三是收入信息,通过工资卡的流水可以核实用户的收入,推断其还款能力。四是工作单位信息,通过代发工资业务和每月缴纳医保信息,可以确定客户的工作单位,同时核实用户的收入信息。五是消费信息,根据银联和银行 pos 刷卡信息,可以分析用户消费行为和消费习惯,挖掘用户消费需求。同时,银行还可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电子商务平台、公积金中心等政府部门合作,在完善客户信息的同时,从多维度对客户信息进行交叉核验,建立借款人“画像”,降低信息的不对称。

2.充分发挥线下业务优势。由于互联网金融大多依赖互联网渠道,缺少物理网点和人员,所以大多只能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信用贷款,无法为客户办理抵押、质押等相对复杂的贷款业务,而抵质押贷款不但风险和利率都要远低于信用贷款,而且可以大幅提高客户的可贷金额,通过与信用贷款相结合,可以更大范围地覆盖客户的融资需求。银行应将线下业务与线上渠道实现对接,客户仅需要线上申请和授权后,银行即安排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并代办抵质押手续,同时通过押品系统随时监控押品价值,进而控制客户授信额度,控制风险。

3.通过机器学习建立最优的解决方案。随着竞争不断深入,金融机构分工将更加专业和细化,而客户没有耐心也没有精力去了解每款产品。在这一趋势下,银行各部门应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利用掌握的数据资源,建立客户管理模型,通过后台强大的筛选和整合系统,为客户选择最优的贷款方案。客户管理模型主要由四个子模型组成,分别是:营销模型、申请模型、定价模型和贷后管理模型。营销模型可以精确筛选客户群体,降低营销成本,提高营销成功率。申请模型是根据客户表现,为客户提供综合的评分。普通信用评分模型主要是针对单一的信贷产品的,这里的申请模型是考虑客户收入、资产、负债等综合信息,综合管理客户的授信额度。定价模型需要考虑资金成本、风险损失、客户贡献率等方面因素,为客户提供抵质押和信用贷款组合定价。最后,贷后管理模型根据客户的还款行为,制定贷后管理方案。

4.建立场景支付渠道。消费金融最终要为客户的消费行为服务,银行必须为客户打造场景支付渠道,才能保持账户活性,避免资金向第三方平台搬家。传统银行应“取长补短”,不但要与互联网平台合作,保持必要的“流量”和“入口”,提高客户线上支付体验,而且更重要的是发挥线下渠道优势,拓展线下支付场景。一是推动“手机钱包”。将银行卡与手机卡绑定,通过必要的安全验证后,在线下支付场景客户只需将手机靠近POS 机即可完成支付。二是实现“多卡合一”。与线下商户展开合作,客户只需办理一张银行卡,就能在消费时享受多家商场的会员服务,特别是为 45 岁以上的客户设计专属银行卡,为其提供健康咨询、子女教育等附加增值服务。三是开展促销活动。与商家定期开展优惠促销活动,增加客户黏性。

四、总结

互联网金融虽然在消费金融领域对传统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其本质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优化资源组合方式,摆脱原有技术、风险、渠道等限制,使消费金融扩展到应该但之前不能触及的领域,在金融领域实现帕累托改善。传统金融制度、体制和市场基础越不发达,互联网金融带来的冲击越是“颠覆性”的,但随着中国金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金 融爆发式增长的制度基础将逐渐削弱,互联网金融将更多的回归于与传统金融体系互补的作用。

未来,各金融机构在消费金融市场中的定位将逐渐清晰。大型银行主要为评分超过 650 分以上的客户服务,Lend-ing club 等 p2p平台主要为得分在 600 分-720 分的客户服务,Spring leaf 等小贷公司主要针对 500 分-700 分的客户,而小于 500 分的客户只能求助于Zest Finance、Thinkfinance 等大数据互联网公司。随着竞争的不断深入,不但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将实现“无缝”互补,互联网金融内部各机构服务的客户层次也将更加明确和清晰。金融机构要进行业务转型升级,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多元化开拓利润增长点。要转变以前的业务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使得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在总收入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加强业务创新,积极探索开展资金业务,定制适合本机构特色的理财产品,不断提高资金收益率。学习其他金融机构业务创新及转型的先进经验,积极推进多层次的银行代理业务,如汇兑结算业务、证券代理业务,进而吸引多元化、高质量的客户群体,开辟新的增收渠道,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提高风险防范规划,完善市场利率定价机制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深入,利率波动的频率和幅度将会加大,这就会加剧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金融机构应该结合自身具体情况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风险检测、风险处理和风险评估四个方面,来积极应对经营风险发生的可能。利率市场化后,金融机构为了保持经济效益,可能会增加高风险,高收益资产配置,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增大,在这种情况下银行就必须运用或者开发适合自身的风险评估工具,明晰风险偏好,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同时利率市场化实现以后,金融机构拥有了自主定价权,这也就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金融机构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完善定价标准体系,将定价标准更加精细化,充分将客户群体细化,提高差别化管理能力,丰富存款利率体系。

(二)实行差异化战略,金融机构才能赢得生存与发展空间

中小型金融机构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受到巨大冲击,资金成本上升压力较大,无法满足大型客户融资规模的要求,因此只有实施差异化战略,找准定位,细分市场和客户群体,将经营重心转到有长期借贷往来的优质客户和中小客户上,增强自身综合实力,才能在巨大的压力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对于中农工建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后资金成本压力较小,信贷规模大,资金管理水平高,可以重点选择辖区内大型企业客户、重点项目。

(三)金融机构要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金融机构的盈利都是围绕客户而展开的,各项经营目标需要优质的服务来实现,金融机构在进行价格竞争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产品服务的竞争,必须要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办事效率与服务质量,来提高客户黏性。金融机构可以发挥人缘地缘等有利优势,制定出灵活多样的服务方式,比如对拆迁或者征地补偿户,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出理财规划方案。金融机构要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经营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舒适、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最终提升金融机构的自身竞争力达到双赢目的。

(四)加强人才培养,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利率市场化后,利率风险不确定性加剧,利率风险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金融机构要摒弃之前对人才要求不高、人才保障制度缺失的旧观念,要严格按照人员资质和专业能力选拔人才,大力培养风险管理人才,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利率市场化后,利率波动带来的利率风险和收益风险在经营活动中日益显现,高素质的利率风险管理人才不但能够通过复杂的管理技术和工具转移利率风险,还能通过先进的利率管理手段来提高金融机构的收益水平。加强人才培养,培育既有金融专业知识由懂风险管理的人才,成为金融机构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经之路。

邦帮堂

2.互联网金融与结算 篇二

某企业是一国有银行的重点客户, 两者在各业务层面上有着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由于该企业的结算中心的主要职能就是对所有下属企业部门的监控、预算收入、结算等工作。业务种类多、工作量大, 尽管该企业在网上开通了相关的网银业务, 但是还是存在大量问题。为了使企业与银行互联办公方式得以实现, 最终使该企业经费管理实现全程自动化目标, 该企业结算中心提出与银行互联的方案。

二、系统互联模式企业银行系统的设计

1. 网络设计

(1) 网络结构设计。根据双方的网络安全要求, 系统网络又分为银行部分和企业部分。两者不直接连接, 数据交换采用落地方式处理。银行后台与结算工资站之间的系统连接通过专线实现, 对数据进行相应的加密、签名以后, 便通过HTTP协议进行传输。

(2) 银行内部连接方案。要保证银行分行能够可以使网上银行后台服务与企业相连接, 必须通过该地区的市级以上银行的DMZ接入路由器中进行NAT转换。二层PVC连接是以前全行网银DMZ企业的直接网络模式, 现在要将二层PVC连接与银行内部的PI网络进行有机整合, 采用三层路由的方式, 设置网银DMZ安全代理服务器。

2. 系统设计

第一, 企业端设计。在银企互联系统中, 为了实现系统监控预算执行情况, 采用IC卡对企业端与其合作的单位进行数据交换。在企业端, IC卡对转账支付请求的原始相关信息进行读取, 然后处理请求信息, 更新处理标志。由于客户端是相对独立的结构, 其不仅具有转账和基础查询功能, 同时还应具备使用权限的设置控制, 能够有效核对和维护记录交易的流水账号、账户信息、系统参数等。因此, 企业端要求数据库能够存储和记录信息数据。

第二, 银行端设计。交易活动的进行需要银企互联服务器对企业发出的交易请求进行一系列的验签和解密程序, 然后转换为网上银行交易报文的形式实现。其中企业端的系统平台的设定决定原子交易的报文格式。从企业端来讲, 银企互联服务器是组成服务端的基本内容, 其功能主要是响应企业端的各种请求。由于企业端的请求情况不同, 所以其对应的交易类型也各不一样。而服务器不能对所有请求进行定义, 因此可以在原子交易模式细化请求之后, 再对问题采取解决措施。根据交易类型的不同, 可将原子交易分为四个种类, 分别是中间业务收费站、批量企业财务室、逐笔转账支付以及账户查询等。其中, 多个账户余额、单一账户余额、历史明细以及当日明细等是账户查询的四种主要功能。中间业务收费站是对中间业务内的企业或者个人的缴费情况进行批量扣帐, 对转账交易进行批量管理是批量企业财务站的主要功能, 而逐笔转账支付包括查询转账指令以及提交两项功能。

第三, 安全策略。系统安全策略采用的方案是数字签名与加密技术的有机结合的形式, 将安全服务器的企业端部署在结算工作站, 服务器端部署在银行。银行处理的交易请求通过系统传输到企业端的安全服务器, 使用HTTP形式接收交易请求, 通过签名加密后再传送到银行的加密将服务器中, 传输的信息解密后, 传送到后台服务器进行相应的处理, 然后将处理结果传回去。在结算工作站与银行服务器端之间, 建立起一条HTTP方式的虚链路。

三、系统互联模式在企业银行系统中的实现

1. 电子支付指令与银行付款指令。

在企业财务系统编制完付款项目之后, 一般不会立即产生支付指令, 而是根据财务管理权限对其进行控制。主要是对对财务系统中的电子支付指令进行生成, 然后进行审批, 最户下达支付指令。

2. 等到支付到账之后, 财务部门会接到后续处理指令, 系统

会自动发出客户到账查询指令, 通过电子银行, 将到账信息发送给企业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进行确定。到账信息一般包括银行所有的交易程序, 到账信息银行一般只发送一次, 企业财务部门根据到账信息进入到处理界面进行确定。

3. 收付明细查询。

在企业财务系统中, 一般将当日的财务收付明细与累计明细查询设置在同一界面中, 只需要点击相关链接, 就可以连接到相关的明细信息中, 这个过程是由系统接口设定的逻辑判断完成的, 并向电子银行发送查询信息, 电子银行根据收到的查询指令进行判断, 并提取相关信息发送到企业财务系统中, 企业财务就可以查询想要得到的当日收付明细或点击收付明细等信息。

4. 余额查询接口。

在企业财务系统中设计有电子银行查询界面, 只需要点击余额查询按钮, 就会由查询接口进行逻辑判断, 根据界面指令, 输入要查询的银行账号, 经过电子银行数据库判断所输入的对方接口银行后, 就可以向接口银行发送查询指令, 与明细查询相同, 企业财务部门在收到银行的返回信息后, 会根据既定格式查询到相关的信息。

5. 自动对账程序。

一般可以对企业财务系统进行设置, 每天定时向电子银行发送账单查询指令, 当然也可以手动进行。电子银行每天定时上传对账单, 企业财务部门可以根据对账单接口, 自动生成对账凭证。财务部门可以清楚的看到所有的银行每天的到账信息和未到账信息。

四、银企互联在企业中的应用

1. 企业使用银企互联系统的目的。

目前, 企业管理软件即SAP上线以后, 企业的财务系统、网银系统等都要和SAP系统进行连接, SAP系统将企业各种资源进行整合, 有效的解决了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复杂联系, 通过SAP系统中的资金结算业务操作, 将企业的资金、业务、财务结算等环节联系到一起, 实现了企业与银行资金体系的有效连接, 银企之间实现数据互联。企业可以直接通过ERP系统或财务系统界面在网上进行查、收、付款等业务, 并可以自动下载银行对账单、自动生成银行账目余额表、自动核对银行账, 实时进行交易明细的查询等功能。

2. 银企互联业务处理流程。

根据SAP系统的操作, 该系统首先将请求指令通过HTTPS提交到银行企业端互联服务器中, 服务器根据协议将指令发送到银行系统中, 从而完成业务的请求指令提交过程。银行根据业务请求处理完成后, 将结果返回到企业端供企业查询。如图所示:

各接口说明:

(1) 付款接口:符合付款规则, 网上银行付款功能节点中进行支付处理。 (2) 收款接口:根据下载的银行对账单收款明细进行处理, 并自动生成凭证。 (3) 银行对账接口:按照下载的银行对账单处理。

3. 系统风险评估

银企互联系统只允许SAP系统的访问。可设置安全流程:在任意级别设置授权, 每一个级别的用户只能根据该级别的权限职责进行访问。财务主管管理企业客户证书、财务出纳管理SAP网上银行系统、IT管理员管理银企服务器, 除了与网上银行相同的安全措施之外, 银企互联系统还特别增加了转账交易中的签名时间字段, 以及多种先进技术方法, 防止指令重复提交及黑客的入侵。

4. 与网银比较优势

银企互联系统有其特有的优势所在, 与网上银行相比而言, 该系统下企业财务与银行信息是同步的, 资金的回笼时间降低, 有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劳动的重复率, 节约了人了资源, 对资金的管理及分析更加的明细。系统自身的安全机制较网银更加的安全。内部授权机制可以灵活定制, 保证了资金的安全。现金流量预算的控制可以借助SAP系统进行付款等。

五、结束语

系统互联模式为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银企双方共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随着银企双方合作的进一步深入, 系统互联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董颖.系统互联企业银行系统探讨[J].科技资讯, 2008 (16) .

[2]宋海燕, 王小浩.企业应用程序与建设银行外联平台银企直联的设计与实现[J].微计算机应用, 2009 (7) .

[3]张拥军.银行与中小企业财务系统的互联方案[J].中国金融电, 2006 (5) .

[4]刘少军.企业银行系统安全产品选择[J].中国金融电脑, 2004 (4) .

3.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 篇三

向传统金融全面渗透

虽然从2013年开始互联网金融热才遍布全国,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并不是从2013年才开始,互联网金融涉及的业务领域也非常广泛,在货币、基金证券、支付、在线信贷、众筹融资领域都有创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模式在进行探索。而从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看,第三方支付、基金理财和在线融资是当前发展相对明朗的领域。

1.虚拟货币。对于大众而言,虚拟货币早已为大家熟知,大量应用于在线游戏、网络社区等互联网虚拟交易领域,例如腾讯的Q币。但这些虚拟货币只用于网络环境下的虚拟交易,仅实现单向交易,即通过法定货币进行购买,并不能进入实体经济,也不与法定货币进行兑换。

但近两年比特币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虚拟货币的关注度有了极大的提升。比特币是一种由开源的P2P软件(点对点)产生的数字货币。由化名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人士在2008年发表了一篇论文阐释了它的原理。与法定货币不同的是,比特币不依赖特定的中央发行机构,而使用遍布整个P2P网络节点的分布式数据库来记录货币的交易,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例如,比特币只能被它的真实拥有者使用,而且仅仅一次,支付完成之后原主人即失去对该份比特币的所有权。比特币良好的私密性、不可复制和去中央化的特性使其受到众多互联网人士的认可,并在互联网从业人群中进行使用。随着比特币追捧的人数增长,比特币的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线下的一些商户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作为交易货币。而且,围绕比特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专门制造比特币生产工具即挖矿机,到专门从事挖矿的矿工,再到比特币投资交易网站,以及作为货币进入到实体经济。比特币与美元的兑换比例也一直攀升。比特币作为一种虚拟货币与法定货币的兑换和进入实体经济使得监管部门对于其所带来的潜在风险也开始进行关注。

2.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互联网金融领域最早涉足的领域,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特别是支付牌照的发放以及为用户和商户直接提供专业化支付服务,与银行的支付业务形成一定冲击,银行在支付业务上逐渐趋于后台。

截止2012年底,第三方支付企业各类支付业务总体交易规模达到12.5万亿的水平(见图1),其中支付企业早期进入的互联网支付业务的交易规模在2012年也达到了3.8万亿(见图2),预计未来几年第三方支付行业仍然会保持较快的增速。

除了交易规模快速增长外,第三方支付企业的服务类型也在不断扩张和深化,基于企业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支付解决方案,并在支付的基础上基于大量支付数据提供“支付+营销”、“支付+金融”、“支付+财务管理”等增值服务。例如在基于支付信息挖掘用户属性和偏好为企业用户提供营销服务,如财付通的“彩贝联盟”、易宝支付的“多啦宝”;支付宝和快钱与金蝶、用友等财务管理软件公司合作,把支付服务嵌入到财务管理软件中,提升用户粘性;支付宝推出“余额宝”个人理财产品,大量支付公司为企业用提供垫资、保理等金融服务。

3.基金证券。2013年余额宝的出现引发了互联网基金理财热。据媒体报道,余额宝自6月13日上线,至6月底时,用户突破250万,规模达66亿元。8月中旬,余额宝规模超过200亿元,至今规模已近千亿元。余额宝合作的天弘基金从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小型基金公司跃居基金公司前列。余额宝短期内创造的成绩引发互联网基金产品纷纷涌现,汇添富的“现金宝”、同花顺的“收益宝”等等,腾讯、百度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布局。

4.在线信贷。在线信贷也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领域。当前,在线信贷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企业端的在线信贷服务——电商在线融资,另一类是个人对个人的P2P信贷业务。电商平台上聚集着大量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为电商平台贡献收入和活力,同时又都面临贷款难的问题。电商平台基于大量的交易信息和资金流转情况,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方式为这些企业构建新型风控模型,同时利用应付账款、资金支付等方式对企业还款进行一定把控。所以近两年,在线融资已经成为电商平台的标配型业务。阿里小贷,就是电商在线融资业务的一个典型案例,在B2B领域金银岛的供应链金融、敦煌网的在线融资成为B2B平台在线融资的代表。

除了电商平台的在线融资业务以外,P2P行业在2013年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P2P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式。借款人在P2P平台上发布借款原因、额度、利率等信息,投资人根据相关资料以及P2P平台出具的信用评估报告,选择是否出借以及出借额度,当借款人额度达到借贷成功。通过多个出借人来达到分散风险的效果。P2P模式的出现,借贷双方不再依赖原有金融机构,而是通过平台自行达成交易,起到撮合作用,不介入到借贷交易本身。所以,P2P平台的出现进一步加速了金融脱媒。

从2011年与2012年国内主要P2P平台交易额规模对比看,2012年借贷规模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这一规模继续大幅提升,P2P厂商的数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了解目前全国有超过500家的P2P厂商。P2P行业的野蛮增长,也存在一定问题。众多P2P企业的大量进入,行业缺乏有效监管,特别是P2P平台介入交易为出借人提供担保的情况下,不断出现P2P企业风控问题,更有甚者拿了投资人的钱跑路的情况。这些对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带来很大负面影响。所以,监管部门适当出台相应的监管政策,通过行业自律联盟等方式加强自律对P2P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

冲击及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互联网金融所涉足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传统金融机构当前开发并不深入的领域,与原有的传统金融业务形成补充态势,所以短期内互联网金融从市场规模角度并不会对传统金融机构带来很大冲击,但是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创新思路以及其显现出来的高效率对于传统金融机构还是带来了较大理念上的冲击,也带动了传统金融机构进一步加速与互联网的融合。

1.互联网金融全面冲击现有金融领域。总览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比特币、第三方支付、金融搜索比较网站、P2P在线信贷、互联网理财、保险电商等已经从货币、支付、信贷、融资、理财、金融分销渠道等多种渠道全面冲击传统的金融体系。预计未来,这种冲击将会更加全面和深入。

2.自金融的发展加速金融脱媒。互联网跨越时空限制的属性,以及社交网络几何式增长的信息传播效率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让资金供求双方能更快实现匹配。所以,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调配资金融通的属性在被削弱。P2P在线信贷、众筹融资等自金融模式的发展,资金供求双方不再需要传统金融中介,而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渠道实现匹配,进一步加速了金融脱媒的步伐。当这些业务的规模发展壮大以后,对于银行的存贷规模都会带来冲击。

3.重塑金融分销渠道。金融电商化趋势的加强改变了现有金融产品分销渠道格局,金融电商解决了时空限制,减弱了用户对于物理网点和销售人员的依赖,降低了分销成本。重新构建起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两个新型分销渠道,同时对于银行网点代销的模式也带来很大影响。以基金为例,传统基金产品的分析以基金公司直销和银行代销两个渠道为主,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基金公司开始自建电商平台,与第三方基金代销平台、互联网电商平台以及以及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机构合作,通过互联网渠道承担基金分销的职能,所以金融电商正在重塑金融产品分销渠道。

4.互联网金融创新法律风险与防范 篇四

(2014-01-05 14:04:20)

转载

标签:

互联网

金融创新 ▼ 分类: 法律新闻 互联网金融创新法律风险与防范研讨会综述

2013年第09期 作者:商建刚 韩 正 涂国庆 张 吉 高 才

【来源:《上海律师》】

本期主持:商建刚 上海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

嘉宾:韩正 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涂国庆 1号店—纽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法律顾问

张吉 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环迅支付)风控经理

文字整理:高才

2013年8月9日,上海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业务研究委员会在市律协报告厅举办了“互联网金融创新法律风险与防范”研讨会。出席本次会议的嘉宾有1号店-纽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法律顾问涂国庆、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环迅支付)风险控制经理张吉、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正律师。上海市法学会研究部主任陈冬沪、副主任张志军、上海市法学会编辑部副主任胡鹏、上海市法学会金融法研究会副会长宋一欣、秘书长李慧俊、市律协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商建刚律师等。本次会议由商建刚律师主持,80多位律师参加。

会议围绕“互联网金融创新法律风险与防范”的话题展开,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韩正律师做主题发言,介绍英国电子金融(e-Finance)的基本原则。第二阶段,商建刚律师做主题发言,介绍“互联网金融创新法律风险与防范”。最后,商律师邀请涂国庆和张吉参与讨论,从各自行业领域的角度发表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看法。

上海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韩正———

电子金融有不同的概念。传统金融的电子市场直接指向现实货币(必须依赖银行清算系统),传统金融工具、产品上线操作,借助新技术(解决了地域、时间、风险偏好分配的困难)实现的非传统金融工具、产品(一旦交易体系可与银行清算脱离,则可能转变为电子货币的金融产品)应当符合传统金融机构监管规范。电子货币的金融发展不直接指向现实货币(即指向电子货币本身的独立储存和清算系统),电子货币本身依赖传统或非传统形式的金融产品(目前罕有),主要在于解决电子货币稳定性、可交换性和交易安全问题。在可交换性提高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基于电子货币的金融产品。

什么是电子货币(现金)?英国1971年金属货币法规定,法定货币(法币)是指:金属铸币;银行券(钞票、本票)。1954年通过与银行券法规定:持有任何面额银行券者有权要求任何销售者(债权人)接受该等支付。与之相比,电子货币(现金)具有:可议付现金票据(Negotiable instruments)的特点;接受支付者是基于其合同承诺,但在主体之间,电子货币发挥了交易中介的货币职能;由于货币还是特殊的商品,因此其也可以被看做是私人财产(而不仅仅是通货),该特点带来了一系列重大法律后果。

假如买方向卖方支付了电子货币,但却无法从发行人处兑现,卖方是否还有根据基础合同向买方追索的权利呢?这取决于对三方关系(发行者、持有者、接受者)的解读。如果比照信用卡,接受者仅得向发行者主张支付(基于接受者无从得知持有人地址等详情)。就电子货币而言,只有接受者事先与发行者(如银行)协议并安装特殊设备和终端才能接受特定电子支付。因此,即使接受者没有最终收到款项,也应当向发行者追偿。由于电子支付往往存在验证或授权的机制,则接受者实际上有机会获取持有者的详细信息,也就有追偿的可能性。如果将智能卡视为现金,那么卡丢失或被盗,则卡的价值也就没有了(即不视为记账账户),则其一旦完成支付,即应当如现金(而不是支票)支付一般对待。因此对待电子货币的立场决定了其支付功能和风险分配。

现存监管机制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电子货币发行者(无论是银行还是非银行机构)都必须保证其偿债能力及对消费者要求回赎的充足流动性。因此发行者应当具备一个最小资金(准备金)的维持规模;发行者应当有严格的投资和货币管理政策以减少其流动性风险;发行者还需要遵守反洗钱和逃税的规定。

英国1844年银行条例限制了银行擅自发行私人银行券,包括汇票、本票等。既然电子货币具有议付票据的特点,其是否受到限制呢?根据定义,该等票据具有书面形式和签字两个条件。根据1978年解释法,书面形式可以包括电子形式。根据2000年电子通讯法,合格的电子签名等同于签名。

2000年电子通讯法确立了密码服务提供者和电子签名法律确认两项制度。(欧盟)电子签名指令(Elec-tronic Signatures Directive)确认了电子商务中对电子签名的服务与认证,并区分了“高级电子签名”和“电子签名”两种安全和应用级别。因此,合法产生的电子签名具有法律效力。

电子签名和证书具有以下责任。

一、误用责任。表面原则:审查双方交易习惯、加密技术。表面原则不成立则信赖签名一方承担责任。但是就信用卡采用电子签名者,发行人不能将欺诈使用的责任转嫁给消费者(1974年消费者信用法第83、84条)。

电子现金指的是以(计算机)电子技术所实现的价值储存和交换。由于电子现金往往是私人单位所发行,则能够使发行者相互接受就成为了大问题。在互联网领域,大量小额交易需要廉价的交易工具,而不是手续费用较高的传统银行服务。高速流动的电子现金也将面临反洗钱的困难。

线上储存指消费者本身并不处理电子现金,均通过在线账户操作完成交易。这就要求商家联系发行人并接入到消费者的账户才能得到支付,增强了反欺诈的可靠性。线下储存相当于电子货币放在自己的钱包中。消费者可以不经第三方地自由使用。该方式保护了传统交易的匿名性。但软硬件防护上的反欺诈难度更高。

实务中的电子现金包括有:NetCheque(网上电子支票),DigiCash(匿名电子货币交易平台),CyberCash(能下载电子钱包,然后将货币下载到本地);,Inter-netCash(线下购买储值卡,线上使用),NetCoin(销售自有产品的电子货币),Bitcoin(靠分布节点算法自动产生的电子货币,无中心发行者)。

我国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有: Q币(就是代币),微信支付(与银行合作的第三方游戏支付,不属于电子货币),余额宝、微银行(投资理财产品活期账户,不属于电子货币),融360(金融产品搜索平台,今后发展可能类似金融经纪),三马在线保险(柜面、电话到在线的技术性发展,削减交易成本)。

电子金融风险来源:技术风险、传导性风险(支撑货币、目标市场)、商业(流动性、市场、利率)风险、管理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法律结构新颖、隐私、知识产权)

监管路径分四类:

1、传统金融产品上线的:(1)符合原有监管要求;(2)根据交易结构变化附加规范;(3)对技术安全提出结构性要求(及监管数据接入),并区分风险责任;

2、新技术产生的新类型金融产品:(1)应当建立金融产品市场目录,对于新产品(尤其是风险偏好较高者)提出程序上和实体上的开发路径;(2)对于适格投资者进行分级管理,并对金融产品进行评级;(3)对权利义务、风险分配根据不同级别制作黑白条款清单,保护投资者利益;

3、对电子货币发行:(1)对自有产品销售使用予以宽松限制;(2)对涉及多方接受的电子货币发行应比照最低资本、最低准备金等要求并确立行为准则、货币发行规则备案制度;(3)对电子货币发

行者可以尝试建立评级、风险预警和保险体系;(4)在长期上应当考虑电子货币发行者之前合作与清算系统的建立与监管;

4、对于基于电子货币的金融产品:(1)谨慎开发信用类型产品(避免通胀);(2)在电子货币可相互清算时,电子金融产品可以形成交易市场。

上海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与高新技术业务研究委员会主任商建刚———

互联网是这段时间很热的一个话题。谢平教授算是最早提出互联网金融概念的人了,他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可能出现一个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我称之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或„互联网金融模式‟。”银行贷款是间接融资,股权融资是直接融资。

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因为有搜索引擎、大数据、社交网络和云计算,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交易双方在资金期限匹配、风险分担上的成本非常低,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中介都不起作用,贷款、股票、债券等的发行和交易以及钱款支付直接在网上进行,市场充分有效,接近一般均衡定理描述的无金融中介状态。互联网金融具有以下优势:

一、未来所有个人和机构都在中央银行的支付中心(超级网银)开账户(存款和证券登记);证券、现金等的支付和转移通过移动互联网络进行(具体工具是手机和iPad);支付清算完全电子化,社会中无现钞流通;二级商业银行账户体系可能不再存在,存款账户都在中央银行,将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产生重大影响。

二、信息处理是金融体系的核心。金融信息中,最核心的是资金供需双方信息,特别是资金需求方的信息,如借款者、发债企业、股票发行企业等,是金融资源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基础。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信息处理有三个组成部分:一是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特别是对个人和机构没有义务披露的信息;二是搜索引擎对信息的组织、排序和检索,能缓解信息超载问题,有针对性地满足信息需求;三是云计算保障信息高速处理能力。

三、资金供需信息直接在网上发布并匹配,供需双方直接联系和匹配,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或交易所等中介。在供需信息几乎完全对称、交易成本极低的条件下,互联网金融模式形成了“充分交易可能性集合”,诸如中小企业融资、个人投资渠道等问题就容易解决。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下,双方或多方交易可以同时进行,信息充分透明,定价完全竞争(比如拍卖式),因此最有效率,社会福利最大化。各种金融产品均可如此交易。这也是一个最公平的市场,供需方均有透明、公平的机会。

下面,我们来分享一些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首先是阿里金融。阿里金融亦称阿里巴巴金融,阿里巴巴金融承担阿里巴巴集团为小微企业和网商个人创业者提供互联网化、批量化、数据化金融服务的使命,向这些无法在传统金融渠道获得贷款的弱势群体提供“金额小、期限短、随借随还”的纯信用小额贷款服务。目前阿里金融已经搭建了分别面向阿里巴巴B2B平台小微企业的阿里贷款业务群体,和面向淘宝、天猫平台上小微企业、个人创业者的淘宝贷款业务群体,并已经推出淘宝(天猫)信用贷款、淘宝(天猫)订单贷款、阿里信用贷款等微贷产品。截至2012年中,阿里金融服务的小微企业已经超过13万家。其次阿里金融的利率不是很高的,而且可以按天计息。

近期,六大电商陆续试水小额贷款。过去几年,阿里巴巴、敦煌网、网盛生意宝、京东商城、苏宁及慧聪网六家电商陆续试水小额贷款领域。阿里巴巴和苏宁都已经拿到开展独立贷款业务的牌照,采用的是由旗下独立子公司直接放贷的模式。京东从去年底开始向供应商推荐旗下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和另外的其他几家主要采用与银行合作的方式,提供平台数据给金融机构作为信贷发放参考依据。公开的资料显示,在2012年7月20日,阿里金融已经实现单日利息收入100万元,以此计算一年中阿里金融的利息收入将达3.65亿元。而来自阿里小微金融的数据则显示,截至今年2季度末,阿里小微信贷的贷款不良率为0.87%,订单贷款日利率0.05%,信用贷款0.06%,支持以日计息,随借随还。

下面介绍下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产品所在国家以及国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比较典型的例子是支付宝。

第三方支付主要存在以下风险:数据安全风险、资金沉淀风险、网上洗钱风险、虚拟货币风险、信用卡套现风险、交易纠纷风险、法律责任风险等。

监管第三方支付的相关的法律法规有:《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10年10月),《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业务系统检测认证管理规定》(2011年1月),《支付业务许可证申办流程》(2011年3月),《非金融机构申请材料的规范性要求》(2011年3月),《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2011年6月)等。

纵观我国现行法律,有关网上支付的立法非常缺乏,仅限于一些部门规章和政策,立法效力等级较低,而且主要集中在银行卡和网上银行的规制方面。对于第三方支付的法律地位、监管等诸多问题均未作立法规范。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最近很热门的余额宝。2013年6月13日,天弘基金与支付宝合作的“增利宝-余额宝”,诞生不足一月,资产规模已经突破了100亿元,客户数量超过400万。支付宝客户可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后自动申购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货币基金仍然可随时用于购买商品。与普通货币基金的标准门槛1000元不同,余额宝的天弘增利宝基金,1元钱就可以起购。这显示了“碎片化”理财的巨大能量———如果能让碎片化的资金集结起来,流动起来,其收益之大难以估量。

余额宝的火爆冲击了传统银行业。7月1日东方财富旗下天天基金宣布一款收益猛于“余额宝”的新型投资工具“活期宝”上线。此外还有华夏基金的活期通、汇添富基金的现金宝、广发基金的钱袋子、华安基金的货币通、工银瑞信的现金宝、富国基金的天天理财宝和国泰基金的超级钱包等。除中资银行外,外资银行也加入了积极应战的队伍。据了解,渣打银行近日在外资银行中率先推出“逸账户”服务,其亮点就在于各种在线理财工具、专属空中客户经理以及网上优惠等服务,其客户群指向10万元级别。

下面我们以P2P讲一讲网络借贷的问题。P2P借贷是peer to peer lending的缩写。即由具有资质的网站(第三方公司)作为中介平台,借款人在平台发放借款标,投资者进行竞标向借款人放贷的行为。网络借贷指的是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目前恰恰是P2P“爆炸式增长”的阶段。7月初刚发布的《中国P2P借贷服务行业白皮书2013》显示,2012年末,P2P借贷服务平台超过了200家,可统计的P2P平台线上业务借贷余额超过100亿元,投资人超过5万人。与传统金融行业相比,P2P行业基数规模并不大,但是年增长率超过300%。

P2P存在的三大风险:

一、可能构成非法集资。目前中国有网贷公司2000多家,发展规模参差不齐,而迅速扩张的行业规模使得行业乱象日益暴露。由于参与资金的运作,一些P2P网贷公司打破了网贷的界线,使公司性质由第三方中介转为吸储和放款的金融机构,而没有金融经营资质使之直接构成非法集资。

二、使用公司或公司法人账号进行交易。通过公司内部账号进行操作让整体业务产生黑箱,难以消除资金被挪用、侵占和隐匿等风险。

三、信用风险。做P2P业务,由于国内个人征信体制不完善,可能发生“一人多贷”的问题,导致借款人“过度借贷”。

目前,对P2P网络贷款平台的监管限于事后案件监管。而对其批准设立、业务经营范围许可、资金风险控制没有明确,日常监管方面处于空白。

最后,我们讲讲以众筹为代表的股权投资平台。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即大众筹资,是指用团购+预购的形式,向网友募集项目资金的模式。众筹利用互联网和SNS传播的特性,让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对公众展示他们的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进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更为开放,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只要是网友喜

欢的项目,都可以通过众筹方式获得项目启动的第一笔资金,为更多小本经营或创作的人提供了无限的可能。目前,国外比较知名的众筹平台有:Kickstarter、IndieGog。国内比较知名的有:点名时间、追梦网、淘梦网、海色网、好梦网、点火网、众意网。

众筹的特征:

1、低门槛:无论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只要有想法有创造能力都可以发起项目。

2、多样性:众筹的方向具有多样性,在国内的点名时间网站上的项目类别包括设计、科技、音乐、影视、食品、漫画、出版、游戏、摄影等。

3、依靠大众力量:支持者通常是普通的草根民众,而非公司、企业或是风险投资人。

4、注重创意:发起人必须先将自己的创意(设计图、成品、策划等)达到可展示的程度,才能通过平台的审核,而不单单是一个概念或者一个点子。

国内众筹与国外众筹最大的差别在支持者的保护措施上,国外项目成功了,马上会给项目发钱去执行。国内为了保护支持者,把它分成了两个阶段,会先付50%的资金去启动项目,项目完成后,确定支持者都已经收到回报,才会把剩下的钱交给发起人。

1号店—纽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法律顾问涂国庆———

5.互联网金融与结算 篇五

近日,通过集团公司品牌宣传共享平台,补修了《互联网金融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与创新》课程。91金融吴文雄先生的精彩演讲字字玑珠,鞭辟入里,使我获益良多。对于亿利资源集团这样一个还站在互联网经营模式门口的企业,我觉的吴文雄先生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方式,即“互联网+”的思维模式。

一、互联网对我们的影响

互联网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个人生活。值得关注的是,当前互联网发展已经不限于以往单一的“互联网行业”,网购不再新鲜,互联网金融和各类移动apps也开始成为生活中不可少的新元素,互联网正在与更多传统产业和更广传统领域进行融合。“互联网+”模式将给亿利资源集团带来创新与发展的机会。

现今这个时代,QQ、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使用——改变着人们的社交模式;在淘宝上注册账号开设网店——改变着商业模式,二维码、C2B——改变着生产模式。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之后,91金融等基于互联网理财的“各种宝”瞬间成为井喷趋势,并引发互联网巨头的争夺战,同时也让传统商业银行卷入其中,互联网金融在今年两会期间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正是互联网思维下互联网商业模式不断突破升级的一种表现。这就要求我们亿利资源,更要深入其中了解互联网、运用互联网,用互联网思维指导日常工作,推动企业转型。要做到人人既是“互联网思维”的应用者,又是“互联网思维”的参与者,更是“互联网思维”的实践者。

二、东博煤矿互联网转型方案

煤炭行业进行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时代已悄然开来临,虽然我们没有赶上头班车,但是幸运的是,煤炭行业的互联网营销还没有形成规模。尤其是像内蒙古这样的煤炭大省,产煤量多,生产企业数量多,并且规模大小有很大差异,竞争也非常激烈。因此,互联网对于煤炭行业来讲还是一个可待开发的领域,市场空白较大,前景广阔。我们互联网转型的首要任务就是搭建一个平台,创造C端和B端客户。

(一)利用别人的平台

加盟中国煤炭市场网()和内蒙古煤炭交易中心数字煤炭综合平台(Inner Mongolia Coal Exchange Center),利用该平台发布东博煤矿相关产品信息,实现信息咨询、价格指数、现货交易、金融服务、咨询服务、物流服务为一体的煤炭电子商务。同时在各类煤炭数字信息平台上进行强推,利用客户回访、有奖调查、调研问卷等方式,建立客户信息库,掌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客户的需求,增加品牌知名度,丰富客户资料。

(二)搭建自己的平台 由于东博煤矿的煤炭产品主要是高热量、特低硫、特低磷的不粘煤,其使用所产生的有害气体及污染物,势必小于从印尼、巴西、澳大利亚等地进口的低热、高硫、高灰的劣质煤。根据这一特点,利用“亿利名片”效应和国家环保政策,可先在淘宝网()和阿里巴巴()开立网店(已有先例),将东博煤矿的煤炭产品,定位为污染能源到清洁能源之间的过渡产品,从而建成一个清洁煤炭供应平台。同时利用旺信、微信、QQ等APP客户端,随时掌握最新供需信息和客户资料,从而实现C端和B端客户的积累。

(三)实现规模化互联网营销

现今的互联网营销告诉我们,规模化才是企业盈利的保障。阿里巴巴也是靠三亿人的点滴消费而获得成功。因此,我们要为实现互联网营销的规模化做好准备。建议以亿利能源为主体,成立一个集环保型材、沙材料、清洁能源(乙醇、清洁煤炭、天然气、光伏产品、电石等)、保健药品、保健食品等为一身的综合数字化电商平台。今后股份公司下属产业的所有线下交易,逐步转到平台上进行交易,实现资源共享和客户信息共享,积累更多的C端和B端客户。

6.互联网金融与结算 篇六

100分

一、单选(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在我国绝对被限制的互联网金融是()。

A.P2P B.比特币 C.人人贷 D.余额宝

2.我国互联网金融发轫于()业务。

A.第三方支付 B.互联网理财产品 C.普惠金融 D.小额信贷

二、多选(共 1 小题,总分: 20 分)1.互联网金融在中国能够兴起主要原因在于()。

A.现有金融供给不充分

B.互联网企业较传统金融企业的创新力强 C.发达国家的技术支持 D.互联网金融存在着监管套利

三、判断(共 2 小题,总分: 40 分)1.为了鼓励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其监管要比传统金融业的要求更高。

正确 错误

7.互联网金融与区域金融创新探析 篇七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1]其包括第三方支付、P2P网贷、第三方支付、数字货币等多种形式。[2]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6月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为2349家,与2015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21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暴露了一些风险和问题。截至2016年6月底,问题平台历史累计涉及的投资人数约为28.8万人(不考虑去重情况),占总投资人数的比例约为3.5%,涉及贷款余额约为180.2亿元。2016年9月,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互联网金融的运作方式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整治净化了行业环境,有利于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水平靠前的基本上是沿海城市,但内陆城市发展增速超过沿海城市。[3]这说明互联网金融正在从发达城市向中小城市、内陆城市不断普及。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金融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创新活力不足,低收入人群基数大,金融需要便捷效益大。因此互联网金融在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2 互联网金融与区域金融创新的相关性

2.1 互联网金融创新是区域金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崭新金融模式,既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机构的间接金融,也有别于资本市场的直接金融,是相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蝶变,[4]是互联网与金融结合而产生的突破互联网模式以及金融管制的金融业务模式创新。

2.2 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推动传统金融机构转型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我国传统金融行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它扩展了金融业态,在支付结算、信贷、理财、存款等领域对传统金融行业产生了巨大的直接的冲击。为了应对来自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加快转型升级,变革经营理念和商业服务模式,以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

2.3 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实现普惠金融

普惠金融的核心在于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全体人员,尤其是金融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服务,使所有人都能平等地享受到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是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各种金融业务的有机结合,具有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可获得性强等特点,其本质是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来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改进服务效益,提高金融的覆盖率和可获得性,使边远的贫困地区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都能够获得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满足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互联网金融从基因层面天然地具有普惠金融特质,[6]是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最佳路径选择。

发展互联网金融是推进区域金融创新发展的重要措施。互联网金融所具备的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传统金融业的短板,对于促进区域金融创新,增强经济活力,推动区域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内陆地区应抓住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

3 发展互联网金融增强区域的金融创新活力

3.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互联网金融机构集聚发展

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内陆地区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互联网金融列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加快集聚和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具体措施包括:设立互联网金融发展扶持资金,用于扶持互联网金融相关组织机构和人才的聚集发展;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平台;对于区域内的互联网金融相关组织机构给予一定的配套补助以及相关的财税优惠;鼓励支持互联网金融企业创新,提高政府部门对创新的容忍度和容错度,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3.2 完善监管规则,加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是金融。我国应将互联网金融纳入金融监管范畴,为互联网金融规范有序发展提供依据。首先,要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管理制度,制订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交易行为、交易信息管理规范;要设立互联网金融准入门槛,制定业务准入监管政策。其次,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的经营监管,主要包括业务范围、流动性、资产质量、市场风险等监督;引导互联网金融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内部信用管理制度,降低虚拟平台交易风险;要求互联网金融机构定期披露资产负债表、流动性以及财务资金状况等方面的数据报表和重大事项报告。最后,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背市场竞争原则和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3.3 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的建设

在2016年3月25日,全国性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在上海成立。实践经验表明,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立,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作用。我国应继续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建设,提高行业规则和标准的约束力,强化从业机构守法、诚信、自律意识。

3.4 完善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机制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行业损害投资者权益的事情时有发生,应采取措施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首先,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普及互联网金融知识,加强投资者的行业知识素养,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其次,成立专门的互联网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负责协调处理相关的服务投诉、纠纷解决和赔偿机制。最后,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强互联网金融投资者权益保护的研究,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事前监管,严厉打击与互联网金融有关的违法犯罪行为。

3.5 加快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我国应加强社会信用系统建设,实现区域之间信用系统互联,信用信息共享,将区域内互联金融企业的信用数据纳入社会信用信息数据库,搭建一个统一的公共信息管理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探索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信用监测体系。通过建立大数据风控平台,充分采集和发掘数据信息,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信用评估与风险评估,为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查询、预警提示等服务。

4 结论

互联网金融是区域金融创新的重要手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对现行金融运营和管理体制的突破,创新了金融业的商业模式、客户定位、产品创新和渠道经营,是对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我们应在加强管控、控制风险的同时,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使它对区域金融创新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金融”的产物,有着浓厚的创新意识,是区域金融创新的新动力,在我国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发展潜力很大。文章首先分析互联网金融概念和发展现状,其次研究了互联网金融与区域金融创新的相关性,最后对如何促进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提升区域金融创新能力提出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区域金融创新,相关性,建议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Z].2015.

[2]林亚婷.浅析互联网金融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6(3):275.

[3]中国新闻网.报告:内陆城市互联网金融发展增速超过沿海城市[EB/OL].(2016-04-28).http://www.chinanews.com/fortune/2016/04-28/7852755.shtml.

8.互联网金融与结算 篇八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金融宏观调控 影响 措施

近年来,我国金融创新快速发展,金融创新的主角已不再局限于银行、券商和基金公司,伴随着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出现,互联网金融引爆整个金融行业,腾讯、百度、易宝支付、盛大等一大批互聯网企业相继入局,互联网金融在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给金融宏观调控的有效实施带来了诸多挑战,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研究互联网金融兴起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与措施对稳定金融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金融对金融宏观调控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时代金融的新生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在这种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降低信息处理成本,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可达到与现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和银行间接融资一样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在促进经济增长同时,大幅减少交易成本。

在我国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宏观调控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体,以货币政策为核心,主要借助于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政策和再贴现率政策等各种金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量或信用量,通过调节货币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促进金融与经济协调稳定发展的机制与过程。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金融宏观调控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影响货币调控效果。我国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发行货币的唯一机构,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和发展,动摇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权,具有较高流动性的网络货币,如果没有相对等量的官方货币作为它的发行准备,网络货币的发行机构实际上具有了类似商业银行的货币创造能力,基础货币由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和流通中的通货两部分构成,如果网络货币部分取代流通中的现金,通货减少,在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基础货币就会减少;如果流通中现金总量保持不变,网络货币使得具备了活期支票账户功能的存款在账户分类上仍然可以被划分到储蓄账户,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的实际缴存率降低,最终导致基础货币减少。网络货币方便快捷,并且具有高利息回报,影响公众对持有现金需求和商业银行持有准备金的机会成本,从而影响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对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央银行赖以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基础依据产生了较大的改变,从而对金融宏观调控的传导和效果产生影响。二是影响信贷调控效果。由于网络交易的虚拟性,网络平台发布的大量放贷人并没有获得国家从事信贷融资等金融服务的审批,网络融资主要依赖于企业和个人信用数据、行为数据、经营数据等“软信息”,导致无法认证借贷双方的资信情况,当经济发展比较景气时,企业和个人经营在网络融资资信上比实际情况表现得更为乐观,融资也相对容易,所获得的资金可能流向国家宏观调控引导淘汰的落后产能上,扰乱了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整体思路。

二、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的相关措施

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兴起对金融宏观调控带来的挑战,需要在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同时,从各方面使互联网金融规范化,做到从源头到过程全方位控制。

(一)尽快出台互联网金融相关法律法规

一是完善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风控法律体系,明确监管基本原则和责任划分。二是完善信用体系等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性法律。三是尽快制定互联网金融涉及的技术的相关规章和国家标准,使支付、客户识别、身份验证等各个环节切实可行,并能得到有效监控。四是通过立法,明确网络借贷机构的性质和法律地位,从其组织形式、资格条件、经营模式、风险防范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规范。

(二)完善金融宏观调控机制

一是中央银行要求网络融资平台定期报送有关网络融资的数据报表,明确各货币层次的分类界限,及时将网络融资纳入社会融资总量中,从统计基础上完善网络融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二是加强对网络借贷资金流向的动态监测,通过对网络贷款利率的核查和对网络借贷平台的窗口指导,结合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引导网络资金有效流动。三是对网络货币交易建立一套高效的监管体系。网络货币大部分属于封闭型,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需要建立起高效、安全、功能完善的网络货币金融监管信息系统,全国网络货币数据库系统和网络货币风险监测信息系统。四是加强国际间网络货币监管的协调合作,将网络融资平台公司、网络货币交易商纳入反洗钱监管。

参考文献

[1]张红蕾.网络银行给我国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与对策[J].财贸研究,2001(1):14-18.

[2]刘向明,李玉山.电子货币的发展对宏观金融调控的影响及其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92-110.

上一篇:大学的同学聚会发言稿下一篇:2教师“四有”演讲比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