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2024-07-15

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11篇)

1.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篇一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信息的网络化使信息安全成为非常重要的大事。2.了解维护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措施及信息安全产品。3.了解计算机犯罪及其危害。

4.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信息技术在自然界和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认识到信息技术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信息技术的事实,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价值,形成学信息技术、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形成爱护计算机、自觉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2.尝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

二、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安全及维护措施。

三、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环境及课时安排 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观点

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身边信息安全方面的事件。

六、教学或活动过程

导入:阅读课文5个案例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通过以上案例,说说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哪些方面。

2、造成那些后果。

通过问题讨论引入信息安全问题。

信息安全不仅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成为日 益严峻的问题。维护信息安全,可以理解为确保信息内容在获取、存储、处理、检索 和传送中,保持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真实性。总体来说,就是要保障信息安 全的安全有效。人们正在不断研究和采取各种措施进行积极的防御。对于信息系统的 使用者来说,维护信息安全的措施主要包括保障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安全、预防计算 机病毒、预防计算机犯罪等方面的内容。

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

1、信息安全的防范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信息网络在政府、军事、经济、金融、医疗卫生、教育科研、交通通信、能源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信息犯罪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秩序,干扰经济建设,危及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阻碍信息社会的健康发展。

信息安全,特别是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不仅涉及到加密、防黑客、反病毒等技术问题,而且还涉及了法律政策问题和管理问题。

维护信息系统的安全措施,包括的内容很广。课文通过列表的形式,列出了物理安全、逻辑安全、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常见的一些问题,并列举了一些维护措施。

2、信息安全产品的介绍。主要有:网络防病毒产品、防火墙产品、信息安全产品、网络入侵检测产品、网络安全产品等。

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问题与方案:

阅读计算机病毒案例、归纳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及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非授权可执行性、隐蔽性、感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等等,可略作举例。问题: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呢?

1。目前国内外比较有名的杀毒软件(常用计算机杀毒软件): 金山毒霸,瑞星杀毒,卡巴斯基

2。近年来传播范围较广,造成危害较大的计算机病毒,以及对该病毒的防治方法 熊猫烧香,特洛伊木马,CIH病毒 3相关资源:

因特网上搜索相关材料,常用的有google、百度、,以及一些门户网站上带的搜索引擎,注意关键词的选取,有时可用多个搜索引擎查下。提供一些参考网站: 江民杀毒

http:// 病毒的防治方法:

1、清除病毒

使用常见的杀毒软件有。

2、防患于未然

杀毒软件并不能让你高枕中天在线,预防才是最重要的。因为,杀毒软件做得再好,也只是针对已经出现的病毒,它们对新的病毒是无能为力的。而新的病毒总是层出不穷,并且在Internet高速发展的今天,病毒传播得也极为迅速。

计算机犯罪及预防

1.所谓计算机犯罪,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来进行的各种犯罪行为,它既包括针对计算机的犯罪,即把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对象的犯罪,如非法侵入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等,也包括利用计算机的犯罪,即以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作为作案工具的犯罪,如利用计算机进行盗窃、贪污等。计算机犯罪是今天一个值得注意的重大问题,对计算机犯罪及其防治予以高度重视,已成各国不争事实。

2. 我国于1986年,已发现并破获计算机犯罪130年代,随着我国计算机应用和普及程度的提高,计算机犯罪呈迅猛增长态势,例如,光1993至1994多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发现的计算机犯罪案件至少逾数千起,作案领域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内外贸易、工业企业以及国防、科研等各个部门。

3.了解当前计算机犯罪的主要行为;预防计算机犯罪的方法。

七.布置课外活动:

1.通过互联网和相关的报刊杂志了解更多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 2.了解更多的病毒知识,并能熟悉杀毒软件的使用方法。

2.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篇二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对课堂内容感兴趣, 就要设计好课堂教学。为此,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了解教材。

备课的时候教师最先接触到的是教材, 教师要深入了解编者的设计意图, 教材的重心在哪里, 使用本教材后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会得到提高, 哪些方面会有不足。

2. 了解学生。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 是课程的实施者。教师要了解学生已有的信息技术基础, 了解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点, 了解学生的生活。我在每个学期的第一节课给每个学生发一张调查表, 了解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 想学的知识, 听取他们的意见。在一次问及学生上课为何喜欢聊QQ时, 很多学生的回答惊人地相似:因为不知道要干什么, 所以聊QQ;上课没什么意思, 还是聊QQ好;我对老师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 不想学;老师教的听不懂, 等等。所有的这些问题都说明我的课程设计有问题, 课堂设计没有贴近学生生活, 没有走进学生的心灵当中去。

其实, 高中新课改强调的就是要使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 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能力。教师与学生既是课程的设计者, 又是课程的实施者, 这就要求我们要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充分实现因人施教

高中信息技术课不同于其它的基础学科, 如数学、英语、物理等, 学生在进入高中后所学的解题方法、语法规则等对于每个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 是全新的知识, 而信息技术课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都有开设, 而且所涉及的内容很多是相同的, 如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计算机的组成、Windows 98基本操作等,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知识掌握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教学, 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多采用协作式教学。

协作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组织在一起, 学生之间通过互相帮助、互相学习来完成某个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形式。每个班都有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和计算机基础差的学生,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基础的不同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安排一两名基础好的学生。我们可以先指导这部分基础好的学生, 等他们掌握了以后, 再由他们去辅导本小组的其他同学。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辅导, 他们对知识学习掌握起来更容易。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学能力。

2. 适时地采用实物展示。

高中学生起点的不均衡,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在高中以前基本上没接触过或很少接触过计算机, 因而他们对计算机是充满好奇的, 他们会觉得计算机很神秘, 很想知道计算机的机箱里到底都“藏”了些什么东西, 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的。我们在讲“计算机基本组成”的时候就可以把主板、硬盘、内存、CPU、网卡、显卡等拿给学生看一看、摸一摸, 然后介绍这些硬件的作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加深对计算机的认识, 同时也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结构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很重要, 我们在上课时要用良好的情绪、真诚的微笑去面对每一个学生, 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尽可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便于师生双方及时交流。教师应不断地分析学生的感受,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我们在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把握好“度”, 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 为学生创造轻松、开放、自主的学习环境, 不断提升自身的魅力, 让课堂散发出灵性的光辉, 爱学生, 尊重学生, 让学生喜欢我们, 从而达到“亲其师, 信其道”的目的。

四、理论联系实际, 学做合一, 在应用中提高

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 围绕应用组织教学, 坚决舍弃“现在用不到, 将来也用不到”的内容, 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学做合一。

1. 教学中“以用带学”, “以用促学”。

在教学中, 许多教师采用的方法是:先理论, 后实际;先抽象, 后具体;先一般, 后个别, 致使学生一开始就受到一些抽象概念的狂轰滥炸, 本来高昂的兴趣被吓跑了, 使他们感到信息技术这门课深不可测, 从而产生畏学、厌学。若我们以用入手, 在教学中采用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碎到系统, 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例如在教“路径”的概念时, 一般教师是先讲解路径的概念, 再举例讲解路径概念, 最后学生练习体会路径的含义。如果我们从学生学过的文件的打开与保存入手, 通过解决学生日常遇到的常找不到自己的文件这一问题入手, 引出路径的概念, 教学效果会好得多。

2. 用好现有硬件和软件资源。

我们要用好现有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等硬件资源, 将学习信息、目标、内容, 以及教师和学生的作品等放在网上, 打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 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这种环境下, 教师的作品对学生起引导、激励作用, 学生可以把它作为学习、展示自己才华的场所。

因此, 我们要用好现有的软件资源, 包括多媒体控制平台, 如Top2000、易思等, 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如《开天辟地》、《电脑学校2000》等。这对于课堂调控、教学内容的形象直观会起到帮助作用。

3. 要学以致用。

3.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篇三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健康信息文化;构建;素质

中国分类号:G434

高中信息课程的设立是为了跟随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脚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学生通过所学的信息技术可以扩大交流圈和合作范围,合理表现自己的思维。这样,在这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巩固加深友谊、引发创造性思维灵感、分享自我感受,推进健康信息文化的建构工作。

学生受到各种污浊网络的攻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和学校对构建健康信息文化的忽视。我们在信息教学中主要考虑的是学业水平测试的过关率,没有向学生去传达信息文化的理念,这样学生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人文精神却淡化了。这是我们教育者应该考虑的就是如何让学生在复杂的信息网络中获取健康的网络信息,让学生的技能提高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道德水平。

一、辩证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科技和日常的影响

在信息化的社会中,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互联网的各类信息齐全,只有想不到,没有收不到的。只要搜索一下,你想要的信息就出现在电脑上,在感受信息科技给我们带来无限便利时,人们也在进行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学生在网络世界也经受这不小的考验,特别是学生由于好奇心比较重,会禁不住诱惑,进行上网游戏,聊天和浏览不健康的信息,这样长此以往下去会导致学生迷恋网络,无心学习。甚至走上错误人生道路。

高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没有发育成熟,各方面的认知水平有限,如果网络道德教育缺失,网上的污浊信息会对学生生活学习和道德素质方面产生难以估计的影响,学生的网络道德扭曲的同时会成为社会发展中的障碍。

二、引导学生遵守信息活动相关的道德法律

对在信息技术使用过程中违法违规和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这种现象,很多的教育者都引起了重视并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使学生能对自己和社会负责、在安全的情况下、健康地使用网络信息技术。

第一,教师要以身作则,提高自己的网络使用修养,不接触不健康的网络文化信息,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信息技术使用规范,还要与时俱进,不能仅仅的局限于所教授的知识,要及时的更新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调动主观能动性,去主动学习随时代发展更新的网络知识。

第二,高中学生在这个时期正是处于人格初步建立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在学习和生理上对他们表现出关心,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差,学习能力不强,又面临考试成绩落后、高考升学压力,这样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不强,容易造成挫折感。这时教师就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找回自尊,拥有自尊的人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约束,给他们压力的同时会促使他们上进。这样学生可以增强抵御网络不良影响的能力。

第三,我们可以借助网上的一些软件:像网管软件、绿色软件等来对网上的不良信息屏蔽、抵制,优化学生的网络世界。普及学生的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让他们合法上网,养成自律、规范的上网习惯。

三、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

学生要在平时养成好学勤用信息技术的好习惯,积极主动地参与有关的信息活动,对信息技术要有及时更新的态度和能力,自己去挖掘信息技术中存在的文化底蕴,从而促进信息文化的健康构建。

第一,学生在上网初期盲目,需要家长和学校的正确引导,这是可以向家长和学生推荐具有教育意义和学习性质的网站,对学生做出积极性教育。学校的信息教育资源建设时,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支持。

第二,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和发展发现其所渗透出的人文精神,并将这种人文精神传达给学生。

第三,信息技术教师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程知识,要引导学生拓展课外知识,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自己去设计做网页和制作网站,有自己的网上领地。还可以利用网络方便这个特点,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学习,这样可以在学生参与资源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和人文精神。

四、引导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灌输社会热点,充实学生课余生活

教师要除了教授教材上的基本信息技术知识外,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去拓展课外科研,并参与其中,对那些社会上的热点时事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从之前防御性抵抗外界有害事物到现在主动去认识其危害,并学会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的课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设计一个“低碳生活与科学发展之间的联系”的相关课题,这样需要与多个学科的相关老师进行共同研究、交流。因为这个课题涉及到信息技术、生物、化学、天文、地理以及物理等多个领域,必须相关学科共同的探讨才能得出一个满意的结论。这个活动的展开,可以锻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处理现实问题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选择合适的网络软件,运用网络技术纯熟的收集相关信息,整理、完善信息、展示与表述信息的能力。通过这次的课题研究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公民在社会发展中应当承担的责任,通过这次课题研究让学生明白自己是可以做很多健康有益的事推动社会进步的,学生在活动这次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自然会增强自信心,无形中会加强学生自己的团队协作理念,这样信息文化的健康构建就不再只是一个空大、虚构的概念。

信息技术课中健康信息文化的构建是需要学生和老师共同努力的,只有学生自己心灵强大,才不会被网络的各种不良信息攻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的 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已经萌生着美好思想道德的田地,因此,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们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已有缺点的雜草。”教师要在教授学生信息文化知识时,也要引导它们自觉的构建健康的信息文化网络。

结束语

开展一些列的措施加强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制能力,才是保证健康信息文化在信息技术课中有效的建构的基础。网络充满虚幻又充满精彩,教师仔细挖掘,刻苦研究信息技术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就会找到提高学生人文精神的好办法,这样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人文精神也会逐渐提高,为他们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形成健全人格提供很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徐国利.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初探[J].成才之路,2012,(11)

[2]周爱梅.谈谈高中信息技术课中健康信息文化的建构[J].中学教学参考,2012,(20)

4.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篇四

1.概括出多媒体作品的界面设计元素与内容,会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界面。

2.通过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提升合理利用原则与方法设计优秀界面作品的能力。

3.培养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多媒体作品设计的原则。

【难点】合理运用界面设计原则制作优秀的作品。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带领观看《京剧宛》网站,引导学生从色彩、布局与导航思考,简要说明界面设计的重要性,并提问学生怎样才能设计出一个好界面呢?它要遵循哪些原则?

——引入新课《布局设计》。

(二)新课讲授

任务一:作品感知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呈现优秀界面作品《快乐校园》,并将班级学生按学习小组进行分组,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作品界面有什么内涵,从哪些信息可以体现;2.作品在色彩方面有什么内涵。教师提示学生:布局设计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去观察,在欣赏作品时要注意其整体风格,不要过分注意作品的具体内容,是“浏览”作品。

学生观察结束后教师随机进行提问,最终归纳出该多媒体作品的特点有:这是一个充满优良传统与团结活泼的校园,是快乐的;画面各元素布局精美,内容丰富明朗。色彩以浅蓝色为主,表示校园美丽、洁净、安定,是读书的好地方。

任务二:设计原则和方法

参照教材内容,教师设计6个问题。1.你认为作品的设计要遵循什么原则?2.如何进行界面的布局?3.如何突出主题?4.如何使用色彩?5.如何使用文字?6.如何设置交互功能?

学生根据书本给出的原则,围绕以上问题分组讨论,并记录相应结果。在学生讨论交流时,教师结合学生提交信息总结、布局设计与美术设计,简要讲解交互设计,特别按钮在界面上的位置、大小。

讨论结束后,各个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和汇总。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成果强调设计一个界面的各种原则和方法:界面布局要一致;简明清晰要突出主题;文字、色彩要搭配;交互设计要方便。最后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

(三)巩固提高

通过浏览常见网页界面的布局与颜色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弥补课堂知识。

(四)小结作业

小结:学生总结,教师补充的形式进行本节课的小结。

作业:对多媒体作品《伟大的祖国》进行界面布局设计。

5.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篇五

学习目的:

1、生活中的数字化产品,了解它的功能。

2、能初步识别并抵制盗版和冒牌商品。

3、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

4、了解计算机病毒及黑客活动的危害性。

5、能正确使用病毒防治软件。

6、知道保护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性。学习重点:

1、各阶段知识产权的内涵及其主要特点。

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学习过程:

一、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列举日常生活中遇到了哪些数字化技术和数字化用品?

2、描述未来的数字化生活、实现这个目标涉及到哪些技术和设备,对人员有什么要求?

3、信息技术如何据推动经济发展?

二、知识产权

1、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2、传统的知识产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称工业产权,包括以专利权、商标专用权为主要内容的与工业产业有关的权利,包括发明、商标、服务标记、工业品外观设计、厂商名称、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方面的相关权利的保护,以制止不正当竞争。另一部分称为版权(著作权),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音乐、戏曲、绘画、雕塑、摄影、电影等方面的作品,以及由这些作品所演绎形成的新作品。

3、保护知识产权

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可以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以鼓励大家进行科技创新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就信息技术领域而言,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是指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在 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硬件的设计制造以及软件的原创成果的保护。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就受到法律的保护。......

作为软件的使用者,应树立法制观念,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自觉使用正版软件,抵制盗版及未经授权的软件。未经软件版权人的允许,不得对其软件进行复制、修改、传播等非法操作,更不能进行商业性转让、销售等侵权活动。

三、病毒的特征和防治

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原来是一些喜欢在网络上搞恶作剧的人(电脑黑客,hacker)编制的一些能够通过修改程序,尽可能地把自身复制进去,进而去传染给其他程序的具有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程序。.....

2、计算机病毒的特性

(1)寄生性(2)传染性(3)潜伏性(4)爆发性(5)破坏性

3、计算机病毒的症状

(1)装入程序的时间比平时长,运行异常;

(2)磁盘可用空间突然变小,或系统不能识别磁盘设备;(3)有异常动作,如突然死机又自动启动等;(4)访问设备时有异常现象,如显示器显示乱字符,打印机乱动作或打印乱字符;(5)程序或数据无缘无故的丢失,找不到文件等;

(6)可执行文件、覆盖文件或一些数据文件长度发生变化;(7)发现来历不明的隐含文件;

(8)访问设备的时间比平时长,如长时间访问磁盘等现象;(9)上网的计算机发生不能控制的自动操作现象;(10)机器发出怪声。

4、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即预防,检查,消毒。可以采用一些专用的计算机病毒软件,定期或不定期的对计算机系统和所有软件进行检查和消毒。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发展,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1)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环境无病毒,最好用硬盘启动计算机系统。(2)对重要的数据要定期进行备份。(3)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盘或光盘。(4)不要非法复制别人的软件。

(5)安装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反病毒软件。

(6)对从网络下载的各种免费和共享软件,要先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杀毒后再安装使用。(7)要谨慎处理收到的电子邮件,一般不要运行电子邮件附件中的程序,也不要打开电子邮件中的任何文件,如果必须打开,则最好在打开之前要求对方确认。常用的杀毒软件有:金山毒霸,KV3000,瑞星,诺顿等

四、信息安全

按照国际上的标准定义,信息安全是信息系统或者信息安全产品的安全策略、安全功能的管理、开发、维护、检测、恢复和评测的总称。

信息安全应包括:鉴别、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抗抵赖等五类安全服务,以及能够对这五类安全服务提供支持的八类安全机制和普遍安全机制,如加密、数字签名、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数据交换控制、业务流填充、路由控制、数字认证等。

五、青少年上网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六、练习题

1、计算机预防病毒感染有效的措施是()。

A、用酒精擦拭U盘后才使用 B、定期对计算机重新安装系统

C、不准往计算机中拷贝软件 D、给计算机安装上查杀病毒的软件

2、计算机病毒是指()

A、带细菌的磁盘

B、已损坏的磁盘 C、具有破坏性的特制程序 D、被破坏了的程序

3、使计算机病毒传播范围最广的媒介是()

A、硬磁盘 B、软磁盘 C、内部存储器 D、互联网 4 对存有重要数据的软盘,防止计算机病毒感染的方法是

A、保持软盘清洁

B 通过使用写保护防止病毒侵入

C、定期格式化

D不要与有病毒的软盘放在一起

5、计算机黑客是()

A、一种病毒 B、一种游戏软件 C、一种不健康的网站所有批处理文件 D、指利用不正当手段窃取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口令和密码的人

6、计算机病毒指的是()

A可使计算机生病的病菌

B 可使人生病的病菌

C已感染病毒的计算机磁盘

D 特殊的计算机程序

7、为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染,应该做到不要()

A 使用软盘

B 对硬盘上的文件经常备份

C 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D 使用来历不明软盘上的程序

8、下列关于软件版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盗版软件是一种免费软件

B 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是侵权行为 C 使用盗版软件是一种违法行为

D 计算机软件是享有著作保护权的作品

9、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A 隐蔽性

B潜伏性

C寄生性 D 免疫性

10、计算机病毒是一种()。

A生物体

B特殊程序

C幻觉

D 化学物

11、关于计算机病毒产生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操作方法不当 B 人为制造

C 频繁关机

D 操作人员不讲卫生

12、未染毒的软盘加上写保护后,在染毒的计算机上使用,该软盘()感染病毒

A不会 B 可能会 C 一定会

D 其它三项都不对

13、如果发现某张软盘上的文件已染上病毒,恰当的处理方法是()

A用消毒液消毒

D 将软盘上的文件复制到别处的软盘上使用 C用反病毒软件清除软盘上的病毒 B 停止使用,使其慢慢消失

14、下列不违反《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的行为是()

A未经允许贩卖他人软件

B 未经允许复制他人软件

C从因特网上下载共享软件 D 未经允许复制并贩卖他人软件

15、关于计算机病毒传播途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通过光盘传播

B 通过电源传播

C通过网上传播

D 通过软盘传播

16、下面有关计算机病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一种特殊程序 B像人类的感冒病毒一样,也是可以传播的 C像人类的某些决疾病一样,也是可以潜伏的

D像人类的疾病一样,两台计算机互相靠近就能感染

17、下列能正确防止计算机病毒传染的方法是()

A不让生病的人操作

B 提高上网速度

C不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

D提高计算机电源稳定性

18、设一张软盘已染上病毒,能清除病毒的措施是()

A、删除该软盘上的所有文件

B、格式化该软盘

C、删除该软盘上的所有可执行文件 D、删除该软盘上的所有批处理文件

19、下列行为不违背信息道德的是()

A.小王自恃计算机水平很“高”,通过网络强行控制别人的计算机,随意删除修改别人的文件; B.小丽是A通信公司老总的秘书,于是趁工作之便将公司核心技术文件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老对手B通信公司老总,并获5万元红包;

C.吴某是编程高手,经过3天的攻关,把某公司辛苦3年开发的程序破解了,并以每套1000元的价格(低于该公司销售价格5000元)卖给了几个公司; D.网友小木是个摄影高手,他登陆某论坛贴图社区,上传若干风景图片,并希望网友对他的作品提出意见。

20、下列行为违反计算机使用道德的是()

A、不随意删除他人的计算机信息 B、随意使用盗版软件 C、维护网络安全,抵制网络破坏

D、不浏览不良信息,不随意约会网友

21、《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保护的是软件的()权

A、使用 B、复制 C、著作 D、发行

6.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编辑文档 篇六

课 时: 第 7 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WORD的基本功能

2、掌握WORD中的文字编辑功能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简单操作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熟悉WORD的界面,利用一些常用的命令或按钮进行一些简单的文档编辑,如:插入或改写文字,以及对文字的字体,颜色,字号,进行简单的编辑。

教学重点、难点 :熟练掌握WORD中的编辑按钮和命令。

【教法设计】

本节课是在微机室授课,教学方式:任务驱动

小组分工协作

自主控究

【学法指导】

学生都是高一年级的新生,来自不同的学校,由于受各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不同,各学生家庭情况也不同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造成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着共同的特点:好奇心强、思维敏捷、有一定的独立思维能力,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学生的这些特点,对症下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教学程序】 引入:

WORD是文字编辑软件,这一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怎样对文字进行一些简单的编辑。如:对文字的字形,字体,字号进行一些编辑,文字的修改,插入。

新授:

1、插入或改写文字:插入(insert)键的使用;

2、修改可能出现的错误;

3、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上节课输入的文段,在题目中“通知”二字前插入“的”,将首段“11月10日”改成“10月9日”;

二、1、选中标题,设置标题格式为:华文新魏,一号,加粗,双下划线,缩放150%,红色;

2、选中正文,设置标题格式为:仿宋,四号,绿色;

3、学生动手完成设置内容;

4、做好的同学举手示意,哪个最快完成;

课堂练习:练习WORD的文字编辑操作

作业:自主完成一段文字并进行文字编辑。

【教学特色】

7.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优质教学 篇七

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要想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实际情况是基础。教师在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时, 既要了解全班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学习基础, 也要了解个别学生的学习基础, 而且要准确掌握课程的重点、难点, 教材的教学要求、目标。新课程中明确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 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信息技术的实际教学中, 很多教师在教学之前没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更不用说三维的教学目标, 即使制定了三维目标, 也没有准确地把握学生在各个维度的学习上应该达到的具体程度和水平。

二、把激发学生的兴趣作为前提

随着家庭计算机的普及, 大部分的学生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较早, 并且初中阶段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 使得他们对信息技术缺乏新鲜感和正确的认识。 (1) 对理论知识学习的不重视, 忽视教材中对信息技术原理的介绍和正规操作方式的规范内容。 (2) 认为信息技术就是简单的浏览网页和玩游戏, 把信息技术当作一种娱乐方式而不是学习工具。想要从本质上改变学生的心态,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激发他们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使得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学习,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创新课堂内容

对于高中教学, 课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主要场所, 以往的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 即“填鸭式”的方法已不奏效, 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学手段应该与时俱进, 充分发挥先进教学设备的优势, 尤其是信息技术这门与现代化设备紧密关联的课程, 更应该创新授课的形式, 更加形象、直观地传授其中的知识。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总结出在课堂内容这部分的设计中, 应该重点体现过程与方法。教师在讲述的过程中, 注意知识点的由浅入深, 层次分明, 兼顾广度的延伸和深度的挖掘。课堂形式的创新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有效措施, 教师在充分的备课和对教材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上, 不仅要制作教师上课用的课件, 还要制作电子学案, 并通过“极域电子教室”等软件分发给各个学生, 以供学生自主学习。其中可以布置课前预习的问题, 促使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 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降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障碍, 使教学任务可以有效地完成。

四、培养学生实操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有意识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并记录, 然后加以整理和分析。课堂观察可以选择直接学习素材, 既可以是数学问题, 也可以历史或政治问题等, 而且这些学习素材都附带一定的情景或背景, 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提取有关素材, 对相关素材进行分析、研究和比对, 通过实验、观察、类比、联想、交流和讨论, 最后归纳、综合。课堂观察不仅关注学生各学科的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 而且关注学生学习是否认真、解题是否自信、是否善于与人合作以及思维的条理性、创造性等等。通过课堂观察, 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正确的给予鼓励和强化, 错误的给予指导与矫正, 同时根据实际需要, 关注学生突出的一两个方面做出记录, 有针对性地解决。这样, 教师才能正确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过程, 了解在学习的每一阶段都掌握了什么, 努力方向又是什么, 使课堂教学更有效、有针对性。

五、把个性化教学作为辅助提高

高中新课程的教育要秉承“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 我们应该将学生看作是个性化的学习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承认差异, 尊重差异, 善待差异, 使每一个个体都可以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首先从心理上, 应该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主动实践, 发现问题, 展开讨论。其次从内容上, 在完成教学要求的目标之外, 可以提供相关的课外知识丰富学习内容。特别是针对班级学习能力较强, 接受事物较快, 对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掌握较为熟练的同学, 课外知识的拓展一方面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内容, 另一方面可以保证他们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持续的兴趣。最后从形式上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大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项作业, 增强合作意识, 同时小组之间加强了竞争气氛, 促使每位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信息技术带来的快乐与收获, 在融洽的氛围中达到教学目的。

六、引入任务驱动教学, 拓展多元化评价

8.高中信息技术课教法初探 篇八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兴趣;教学策略

信息技术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拓宽了人们的视野等等,即使足不出户也能了解天下事。可见信息技术的应用确实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们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由此,我们不可忽视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因为信息技术课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信息技术课走入校园,要想真正发挥其作用,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首先要充分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这个兴趣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学生新鲜劲儿一过就化为乌有,而是真正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令其自主学习。

1.巧设活动

适时的设计活动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Word的基本操作中,可以给学生们设计一个小活动:“猜猜他是谁”。请学生们先用Word来抓住特征介绍某个同学,并请他们在最后附上该同学的照片,然后让同学们猜自己介绍的是谁。通过这个活动,学生们兴趣大增,而且通过这个活动学到了相关知识,如图片的插入及设置等等。

2.联系生活

将课堂与生活相联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学Excel的制作时,可以请学生们制作一个简单的表格。将班级分为10个小组,给出各小组的人数及某学科的总分,请学生们用函数算出各小组的平均分。这让学生们明白:不能用笔算,用笔算不仅费时,还不符合做题要求,只需轻轻动动鼠标即可。这让学生们理解,原来信息技术的作用很大,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

3.学以致用

会使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也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了相关知识后,教师要给学生们一些实践的机会,让他们深切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比如,学习了幻灯片的制作,可以请他们试着自己制作一个自我介绍的课件。既有声音,也有文字、图像等等,学生们可以竭尽所能将这个自我介绍弄得有声有色,从而充分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还应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保证信息技术教学的顺利完成。

1.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的基础上,教师要积极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以便顺利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学生能自主学习而非单一的依靠教师的讲授,因而在教学时,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盡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实践以及加深体验。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进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信息技术课而言,教师口授十遍不如学生动手操作一遍,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自己试着制作,印象会深刻得多。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毕竟一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尤其是信息技术课,它的实践性比较强,这需要学生们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而并非死记硬背能解决的。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互通有无,不懂的问题通过小组合作来解决,不仅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别人有效的学习技巧或者方法,以此来提升自己。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掌握了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后,教师要善于为学生们搭建一展身手的平台,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很大程度上说,学习都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是如此。因而,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们的知识有用武之地。如,让他们运用“Photoshop”及“画笔”等工具来创作美术作品,制作各类统计表,或者进行简单的网页制作等,这样既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总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学生信息技术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注重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断地探索,力求找出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郭健波.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之我见[N].中国电脑教育报,2010.

[2]蒋菊英.浅谈信息技术课教学[N].甘肃日报,2010.

[3]耿素芳.对信息技术课教学的几点思考[N].学知报,2011.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9.高中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篇九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图在生活中的作用;知道常用的获取图片方法;能够使用Photoshop软件选择、移动、调整大小进行简单的图像合成。

2、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采集图片信息;能够根据表达的需要和图像信息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图片在表现主题、表达思想、呈现信息方面的作用;通过对图进行加工处理,使学生体验创作的成就感,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并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图的获取方法。

2、利用Photoshop对图片进行简单的合成的方法。

教学难点:

1、图像的大小和旋转调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欣赏几幅图片,有美丽的风景图片、学校活动图片、搞笑图片、有寓意的图片、图解图片,使学生认识图在生活的作用:记录丰富多彩的生活瞬间、娱乐、深化主题、描述复杂的事物或过程等,它能增强人的直观感受,起到了文字和数据难以代替的作用。

提问:这些图片是如何进入计算机的呢?

学生思考回答,引出获取图片的常用方法。

设计意图:

通过图片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不同图片的作用使学生了解图片在生活中的作用,引出本节内容。

二、利用计算机获取图片的方法

上课时大多数学生首先回答的是“上网下载”,教师可说明网上的图片是已经在计算机里存储的,我们的问题是“图片是怎么进入计算机的?”。

1、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后导入计算机

此项方法学生大多能够说出用相机拍摄,教师需引导学生说出拍摄后如何把照片导入计算机中。

2、利用扫描仪扫描到计算机

情景1:某同学在杂志上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欢的图片,他想把这张图片采集到计算机中,能做到么?

学生思考回答。

引出扫描仪的作用是把外界图片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数字图片。

播放一段使用扫描扫描图片的视频片段,使学生了解扫描仪的使用过程。

以上两种方法是常用的采集图像方法,它们可以把计算机以外的图片输入到计算机中。

除了获取计算机外部的图片外,我们很多时候还需要获取计算机内容的图片,例如下面的几个情景。

3、通过屏幕和视频捕捉

情景2:某位同学在使用电脑欣赏一部精彩的电影时看到了一幅非常喜欢的画面,他想把这个画面保存下来,用作自己电脑的桌面,能实现么?

方法:视频播放软件捕捉。、

情景3:某老师想把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图像保存下来,用于指导学生自学,能实现么?

方法:按“PrtSc”键然后粘贴到应用软件中。演示抓屏过程,如有学生回答出则请他演示操作。

4、使用软件绘制、编辑、合成

情景4:展示绘制的图片和合成处理的图片,请学生回答这些图片是怎么来的。引出图片的绘制、编辑、合成。

5、从网络和其它电子设备上获取

除了以上方法外,我们还可以从网络和其他电子设备(如素材光盘等)上获得,我们要根据自己需要选择相应的获取方法。

通过以上的获取方法,我们能够得到需要的图片,但是有些是时候这些图片并不能完全满足我们的需要,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它们进行修饰加工。下面我们来看几张需要加工的图片。

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的设置使学生知道获取图片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学生演示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较枯燥的理论内容生动形象。

三、图像的效果处理

展示教材用例“扫描后的图片”、偏暗的图片,请学生指出这两张照片存在的问题,分析出解决方法(忽略使用什么软件)。

图片

存在问题

解决方法

扫描后的图片

倾斜

旋转

有多余的内容

剪掉

偏暗的图像

亮度不够

调高亮度

简要介绍所用软件Photoshop一款专业图像加工软件,不详细介绍工作界面等。教师演示操作过程,学生模仿操作,提供操作过程的录像供学生参考。简要指出对图片的加工还可以进行:改变大小、添加文字、调整色彩、选择、羽化、滤镜、合成等操作。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图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学生感受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学生的了解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接触过图像的加工,对基本操作没掌握”,所以把操作技能的学习方法定位在“教师演示,学生模仿”。操作录像的使用,能为学生的自学提供帮助,也能减少老师的解答工作。

四、小结

幻灯片呈现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获取图片的常用方法,处理图像可用的方法。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图的采集方法和掌握的简单的图片处理方法,同学们要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需求选择正确的采集和处理方法,对于图片加工的方法我们将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模块更多的学习。

10.高中信息技术 初识Word教案 篇十

初识Word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主讲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会进入与退出Word窗口,初步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过程与方法:在了解Word窗口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亲自动手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了解Word的其它功能,为下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学习Word软件的基础,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Word,学会进入与退出,为以后学习奠定基础。

教法设计

教学方式:小组合作与自主练习相结合

学法指导

应用软件的学习主要以动手操作为主,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自主学习应用软件,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注重扩展学习。

教学程序 复习:

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的构成? 新课:

1.启动Word 演示操作步骤:单击任务栏上的“开始”按钮,指向“程序(P)”,单击“MicrosoftWord”。出现Word窗口。

师:通过开始菜单可以启动Word窗口,双击桌面上Word的快捷方式的图标,同样也可以启动Word。

练一练通过双击桌面上的快捷图标启动Word。这就是Word的快捷方式图 议一议:哪种启动方法好? 2.认识Word窗口

师:Word窗口和Windows应用程序窗口很相似,你能记住窗口中的哪些名称呢? 练一练;说出下面窗口中的各部分名称。

议一议:你能用几种方法关闭“Word”窗口? 教学特色

11.怎样上好高中信息技术课 篇十一

【关键词】激发;兴趣;针对;特点;拓宽;视野;培养;能力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着其他传统教学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并可以灵活地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以良好的交互性为教师与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机交流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较好地完成教与学,学与练的全过程,具有极佳的教学效果。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视听并用,拓宽了信息传输渠道,而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研究证明,人们通过各种感官获得的知识比率为:视觉83%,听觉11%,其他6%;视听结合可获得几乎是最佳的知识保持率。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对加强记忆和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我们要尽可能紧密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的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教学规律。如在讲授电子邮件时,教师可以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对照讲解,比如关于电子邮箱的用户名和密码,可以结合现实生活来讲解:在网络上为我们传送电子信件的机构,我们称之为电子邮局,我们可以向电子邮局申请一个电子信箱,用于收发自己的电子信件。我们使用电子信箱时,只要提供正确的邮箱号和密码,就能开启信箱,从而收发电子信件。这样讲解,可以让学生觉得网络世界和现实生活一致的。

二、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

认真分析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将能力需求不同的教学分为几种层次,对基础差一些的学生,让他们充分的学好教材和考纲范畴内的要点和内容,合理的给学生进行分组,教师利用学生的上机活动时间调节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内容,教师是课堂驾驭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支配者,要适当的调整不同程度学生的不同需求。新课标提出了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与空间的理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有意识地留下伏笔和制造一定的悬念,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和学习。例如,在教“文字处理软件”时,虽然这部分内容在会考中占了60%的比例,大多数学生都已经很熟悉了,但需教师帮学生进一步细化。学生对WORD的兴趣并不大。有的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们从小伴随着WORD长大的,这些内容我都滚瓜烂熟了,不用学了”。我没有反驳他们,而是设计了几个技巧性问题在课上提出疑问,如:如何将页眉中的暗线去掉,改变页眉默认的样式及文字与图片按任意形状环绕即编辑图片顶点等。让他们独自思考和完成,多数同学做不上来,他们受到触动,之后学生就会带着悬念,去挖掘他们的未知领域,这样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就变成了一个有趣的“迷宫探宝”过程。

三、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学科整合能力

Internet是一个知识的宝库,有着资源共享独厚的优势。由于它储存容量大,媒体种类丰富,检索容易、快捷,不失为学生学习的好载体。同时也使知识得到充分整合。多媒体网络教学非常强调教学中知识信息资源的多元性,根据教学的要求,学生通过对现有多种资源进行再次利用,实现对知识信息不断进行新的加工、组合和整理。激励性的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评价,了解教和学两方面的信息,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或学习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对学生的测评可以通过日常作业、定期的技能竞赛、阶段考试及学生作品展示等手段来实现。教师的评价可以通过班与班之间的对比及学生对教师的认可程度、调查报告等形式来完成。我在教学中第一学期给学生布置个人主页,让在期末前提交到INTERNET上,各班级同学间互相展示,评出优劣,并让在学生间进行讨论和评价,作为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指标;作为一种督促和激励手段。另外,还可以举行各种形式的制作比赛.如课件制作比赛、小游戏制作比赛、编程比赛等等。

上一篇:高考课外名句默写汇编下一篇:写打雪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