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

2024-06-17

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通用20篇)

1.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 篇一

我想着如果要是有一台机器能把菜和饭放进去,按一个按钮,到了一定的时间,它就自动停下,饭菜都香喷喷的,而且很好吃,那就好了!

我一点儿也没想到,今天爸爸妈妈真的给我买回了我梦想中的`机器。刚把这台机器搬回家,我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高兴极了。非常想看看是什么样子。我让爸爸快点打开包装盒,一打开,我就看到了神奇的微波炉。

我仔细地观察,发现它的外壳呈黑色,微波炉的上方还有一个排气口,它的右边还有许多数不清的按键,像天上的小星星。我迫不急待地问妈妈:“这些按键都是干什么用的呢?”妈妈说:“这里有许多按键,有火力键、时钟键、烧烤键等等,这些键都有不同的作用呢,下面我就展示给你看吧!”

只见妈妈把在冰箱里放置了两天的饭菜放进微波炉里,把时间键拧到一分钟,再按开始键就开始运行了。我们等啊等,终于,一分钟到了,妈妈打开微波炉,一股浓郁的香味散发了出来——饭菜热好了!我们就把热好的饭菜拿到桌上吃,味道真是太香了!我们一家人都赞不绝口。

这台微波炉为我们全家人服务,我们都喜欢它。

2.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 篇二

一、创设情境, 触发想象力

要触发学生的想象力, 笔者认为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是比较好的方法。这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拿到作文却无从下手的问题, 还可以间接地为他们提供写作的材料, 从而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去思考。那么, 怎样创设作文教学情境呢?

首先, 创设作文教学情境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说现在的学生在应试教育下, 他们的活动环境, 无非是从校门到家门, 即使有网络, 也只是虚拟的世界。作文教学越是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他们就越是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想象的思维也更容易被激发。

其次, 创设作文教学情境是要活动的情境。活动的情境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思维, 而语言描述和图画展示则显得呆板、机械。譬如, 写《我们的校园》, 教师最好带领学生游览一下整个校园, 边走边说, 让学生亲自去领略一下, 若是这样, 学生怎么可能写不好这篇说明文呢?

二、打破传统, 开拓想象力

引导学生注重积累, 培养想象力, 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创设作文教学情境, 可以触发学生的想象力, 而彻底打破传统的作文教学, 才可以真正地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应试模式下的传统作文教学过多地注重程式化, 学生的思维必须跟着教师走, 教师要设计好思路让学生往里面钻。推荐范文也美其名曰“欣赏名家名作”, 实质上是在给学生的想象思维套上枷锁, 在这样的作文教学训练下, 学生哪能发扬个性, 又何从谈放飞想象的翅膀?中考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难道还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吗?

当然, 开拓学生的想象思维, 也不是无目的、不切实际地乱来。首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抓住时机适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想象力, 哪怕只有一点, 教师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切不可操之过急。其次, 对每一次作文训练, 教者都要精心组织, 以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

三、抒发真情, 放飞想象力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没有感情这个品质, 任何笔调都不能打动人心。”古往今来许多写作实践也都证明:能否写出好文章, 首先取决于是否有真情实感。学生若没有真情实感, 再放飞想象有什么用呢?那么, 怎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呢?

首先, 要关注生活, 参与生活。这个话题讲起来容易, 做起来难。因为学生为了应付考试, 没有时间走出校园参与生活。但如果我们不这样做, 学生永远也写不出有真情实感的美文佳作。生活毕竟是丰富多彩的, 要写出真情实感, 必须要关注生活, 观察、参与生活, 要把思想的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 做生活的有心人, 只有这样, 学生的想象翅膀才能真正有感情地展开。

其次, 要写出自己。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指导学生阅读时强调要“读出自己、读出问题”。所谓“读出自己”, 就是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 而不是别人的生活体验。学生自己的话往往清新、活泼, 虽幼稚却透出一股灵气, 切不可抄现成的套话、假话、空话。张开想象的翅膀是学生自己的翅膀, 而不是别人的翅膀。

3.想象,作文隐形的翅膀 篇三

把想象视为作文“隐形的翅膀”,并不夸张。古今中外,文学领域的经典佳作莫不闪耀着想象的光辉。尤其是诗歌,创作过程大多借助想象才能完成。“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红杏枝头春意闹”、“云破越来花弄影”……想象使这些诗句流光溢彩。

文学如果失去想象这对翅膀,一定飞不高、飞不远。在写作过程中,想象有着无法取代的作用。是它激发了由此及彼,由近及远的联想;是它创造出作者没有感知过、甚至不存在的艺术形象。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文学是心灵释放的一种方式。在写作过程中,要努力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以利于他们释放内心的激情,驰骋自由的想象。很难想象一个拘谨局促的氛围能造就文思泉涌的大作家。相传李白斗酒诗百篇,往往酒至半酣时诗兴大发,产生《月下独酌》、《将进酒》等千古名作。后人当然不宜效仿,但写作时多给学生一点自由的空间,对于他们想象力的培养是不无裨益的。

二、启迪敏感善思的心灵

从某个角度上说,情感是“想象的翅膀”。如果一个人面对身边自然万物淡漠无情,无动于衷,他怎么可能挥动想象的翅膀,写出瑰丽雄奇、动人心魄的作品来?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拥有一颗敏感善思的心灵。惟其如此,才能捕捉到稍纵即逝的灵感,激发美丽的想象,写出生动的作品。“夜深了,星星感到一股倦意袭来,它顺手扯过一片云彩,盖在身上,暖暖的睡了。”从这个想象独特的句子里,不难看出是小作者对美丽夜空的爱引发他敏感纤细的心,产生这勤于思考的结晶。

三、融会贯通百科知识

想象具有极其广阔的活动空间。刘勰名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可见想象的美丽无处不在。因此,作文时要想做到“精鹜八极”、“心游万仞”,就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有了广博的知识尚且不够,还要会打破学科界限,把百科知识融会贯通起来,在此基础上方能驰骋想象,自由联想。

如“雪化了之后是春天”,“捧着这本小说,我知道今夜我被它套牢了”,“审视着刚转来的新同桌,怎么看他都像刚嫁接进来的枝条,分外别扭”……。这些句子里闪耀着想象的光芒。

四、强化课堂训练

1.借鉴想象力丰富的作品

教材里有许多想象瑰丽的文章。如光怪陆离,神奇变幻的《西游记》;写鬼写妖,扑朔迷离的《聊斋》;想象奇特,令人感叹的《安徒生童话》。在课堂训练中,完全可以指导学生饱含激情地去诵读富含想象的篇章,以丰富感性认识,为自己的厚积薄发打下基础。

2.利用多义性图案或素材让学生想象

例如黑板上画一圆圈让学生自由设想,答案多种多样:数字0,皮球,烧饼,大张开的嘴巴,生气时瞪圆的眼睛,篮球的球筐……

3.续故事

比如“故事接龙”,在故事进行到某一关键处停下,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合情合理的续编。也可为课本中某些文章进行续写,像《小桔灯》《故乡》都有很好的续写空间。还可利用作文课,把学生分组,各组写出开头,交换写过程与结局。

4.编故事

教师提供图片、实物、情节片段等,如一张白纸上一团云状乌黑,一把破损的扇子等,由学生产生想象,编创故事。

五、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

鲁迅先生说:“读书如蜜蜂采蜜,如果仅仅叮在一处,那所得非常有限。”因此要切实有效地培养想象力,必须把目光投向广阔的课外阅读世界。教师为学生列出读书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引领学生含英咀华,用心品味,不断增强对富含想象篇章的感性认识;精心揣摩作者联想、想象的技巧;做好摘录,多种形式交流,促进内化,形成能力。

4.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 篇四

我的爸爸很喜欢汽车,几年前就拿到了驾照,又存钱买了一辆奇瑞大眼睛QQ。那天拿到车钥匙已经是傍晚时分,爸爸欣喜万分,非要我和妈妈上车,说是要带我们去游车河,让我们看看芜湖美丽的夜景。我们坐上车,爸爸带着我们兜了一圈又一圈,那是我第一次尝到坐车兜风的幸福快乐。

可是,现在这辆车不见了。你可能要问:怎么了呢?是不是换了一辆更好的?不,它被我们卖掉了。爸爸说,现在地球污染严重,汽车排放的.尾气也会污染环境。为了给保护地球出点力,爸爸忍痛割爱,决定卖掉心爱的汽车。这个决定得到了我们全家的支持,卖车那天,我跟大眼睛QQ挥挥手,轻轻地说了一句:“再见!”从那天开始,妈妈带着我每天步行上下班,而爸爸单位远,就又骑上了他的老朋友——自行车。

一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了我家的大眼睛QQ,我高兴地上了车,发现它和以前不一样了。它不再使用汽油作为燃料,而是以光为力,以水为力,以风为力,它的尾部也不再排除废气。这辆崭新的大眼睛QQ载着我兜了一圈又一圈......

5.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 篇五

每当走进那里,我的心情总会情不自禁的愉悦起来。枝繁叶茂的梅花树向我招手;优雅端庄的郁金香向我行了个宫廷礼;雏菊仰头看着我,一个个像天真可爱的孩子。闻一闻,香味扑鼻,如同流水一般淌进心田——这就是我们家的“植幻天堂”!

为什么取这个名字呢,因为我希望我种在这里的植物都会觉得这里就是它们幻想中的天堂。而现在哪里,已是姹紫嫣红的一片,每个植物都很喜欢这里,我自然心满意足。

清晨,我总会到“植幻天堂”去。每次梅花树的也上都满是露水,叶子弟弟们被弯成了一个弧形,像一个个树叶小船;几朵盛开的梅花如同穿着粉色纱裙的少女,它将袖摆遮在脸前,似乎还没睡醒;月见草好像七八岁的小姑娘,一脸懵懂的看着我。我提起喷壶,小心翼翼的为它们浇水,尽量不吵到它们。

“咯咯”一串银铃般的笑声在耳边响起。是谁在笑?我疑惑的抬起头,樱花早已露出清秀的、娇美的面容,缅甸的看着我。突然,两滴清凉的水滴敲在了我的头顶,抬起头,叶子弟弟正一脸得意的看着我,我摇摇头,一脸的无奈。

刚要放下喷壶,只听“哼”的一声,我转过头,郁金香一脸不满的盯着我,我还没给它浇水呢!我一拍脑袋,心底升起一个恶作剧的想法。我“嘿嘿”诡异的笑了两声。佯装恭恭敬敬地走上前去,为它浇水。正当它一脸舒服的表情时,我将水流的方向转到了她那张高傲的小脸上。它大吃一惊,我制造的雨中“哇哇”大叫,优雅的形象被破坏的一干二净。待我停下来时,她狼狈的形象被我们一览无遗。我抿嘴偷笑起来;樱花笑得“花枝乱颤”;月见草瞥瞥郁金香,硬是不敢笑;叶子弟弟笑出了眼泪,滴滴答答,眼泪摔在了地上。我仿佛看见了郁金香正张牙舞抓的想扑向我,但是它不能。我故作潇洒,一甩长发扬长而去。留下欢快的“植幻天堂”。

中午,外面的太阳居高临下的看着“植幻天地”。“植幻天地”一片喧闹。我躲在门框后静静地听着,偷偷地看着。

“嗨嗨,小主人怎么没来啊?”月见草时时刻刻都想着我。

郁金香的头上仿佛在冒烟:“哼,不敢见我呗!”

“得了得了,”叶子弟弟一脸不屑的`看着郁金香,“你那样子,主人大人有大量,不和你计较。她要是生气了,只给把你给扔了!”郁金香听了,嘟着嘴不满的嘟囔着:

“那也不怪我呀!她没给我浇水,是她的错。”

雏菊叹了口气,用同情白痴的目光看着郁金香,脸上分明的写着几个大字:孺子不可教也!“你的态度好一点,主人会戏弄你吗?”这句话让郁金香乖乖的服输了。

我幸灾乐祸的看着郁金香头一次耷拉着脑袋,轻手轻脚的走开了。

6.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 篇六

我的梦想是要当一名画家。因为画家能够用画笔画出许多很趣味、很美丽的画,还能够用不一样的画法来装饰画面。我也喜欢画画,通常,我喜欢在图画本上画出各种小猫、小狗等小动物、人物、水果,还有花草树木等等。有的时候我学习累了,我就画画那些花啊草啊、太阳月亮等等,趁机休息一下。我立志要当毕加索那样的著名的画家,因为毕加索是我最崇拜的画家。

总之,当一名画家是我最大的梦想。为此,我要努力学习,认真学画,早日实现我的梦想。

7.小学生想象作文教学的思考 篇七

一、引导学生走进自然, 体验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 文章如溪, 泉源丰富而不枯竭, 溪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教师要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 特别是自然景物, 从中捕捉灵感, 展开想象的翅膀, 积累素材。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 可以从这两方面去努力:首先,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学校的小课堂, 走进社会和自然的大课堂, 借助大自然的课堂, 引导学生去捕捉课文所显示的大自然的生命活力。比如在学习《火烧云》和《繁星》这两课时, 引导学生观察美丽的天空, 认真观察千姿百态的云朵、闪着慧眼的星星。其次, 鼓励学生自主地、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感, 要有“我”在, 即自己才有的个性化的东西, 哪怕只是点滴的感悟。比如观察完天空后, 有的学生说蔚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 像雪一样, 轻轻的, 柔柔的;有的说那白云像温顺的羊一样靠近我;还有的说天空中有很多调皮的小星星, 不知从哪蹦出来, 不停地向我眨着眼睛!交流中, 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把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受进行比较, 这时, 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就更深刻、真实。

合理的想象来源于现实生活, 要写好想象作文, 就必须学会观察生活, 体验生活。有了丰厚的生活根基, 如观察自然景物活动、参观游览活动、公益活动、家务劳动等, 写文章时就不会文思枯竭, 无从下笔, 而且陶冶了情操, 净化了心灵。在观察生活的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热情地去感受生活, 积累一定的情感和认知, 为写好想象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观察的乐趣, 养成观察的良好习惯, 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在观察中获得的信息运用到想象作文中。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拉近现实生活与想象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想象是现实生活中暂时还不存在的, 还没有发生的事或物, 这样学生方能够写出符合要求的想象作文。

二、鼓励学生参与游戏, 活跃思维

现在的学生生活空间的狭窄、生活内容的单调, 已是社会、学校、家庭面临的重要问题。学生的时间被沉重的家庭作业、辅导班占据, 几乎没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偶有时间, 也是在家长庇护下的活动多, 学生之间的合作游戏少。朱光潜先生说:“艺术的雏形就是游戏, 游戏之中就含有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普列汉诺夫在《没有地址的信》里也提到, “人类的文艺创作活动是从游戏开始的”。学生在游戏中可以把自己的所有想象变成现实。一支木棍可以是他的手枪或者大刀, 一丛灌木可以是他隐蔽的堡垒, 一次沙雕可以成就他心中美好的愿望。

实践证明, 会游戏的学生往往充满活力, 想象丰富。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参与游戏, 如在校园里捉迷藏、在草地上玩泥巴、用面团捏小玩、用沙子堆城堡、小制作、小发明等, 每一项游戏活动都会有大量形象化的事物进入学生的脑海中, 都需要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想象才能完成游戏任务, 这对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十分有益。学生亲自参与的游戏活动, 谈起感受来津津乐道, 写出经验时兴趣盎然, 既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又能促使学生在愉快中开启心扉, 获取素材。

三、指导学生广泛阅读, 开阔视野

首先,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的产生, 源于学生有阅读的需要。由于小学生本身的认知面窄, 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他们不认为自己知识缺乏,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平时可以给学生多讲一些有趣的故事, 等学生爱上了听故事后, 让他自己去读故事。学完一篇课文, 还可以让学生找一些相关的文章来读。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读物, 如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古诗等。以语文课堂教学为纽带, 利用教材以外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 使学生体会到课文只是打开了一个通往知识世界的窗口, 以激发阅读的欲望。其次, 教师每学期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一个读书计划, 给学生推荐一些好的课外读物。如趣味浓厚的科普读物、图文并茂的童话故事、催人泪下的战斗故事、意义深远的抒情散文等。鼓励学生多记, 记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指导学生多写, 写自己的读书心得, 每过一个月进行各种形式的读书交流, 提出自己的看法疑问。为了保证读书计划的完成质量,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可以制定相应的阅读加分制, 如学生阅读一篇课外读物可加0.5分, 一月评比一次, 分数高者, 便为“读书之星”, 颁发奖状, 从而促进良好的阅读氛围形成。

8.激活学生想象作文的教法 篇八

一、延伸想象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课文在结尾时,有意不把问题讲透,给学生留下无穷的回味,遐想联翩的余音,让学生自己去咀嚼、思考、领悟,教师就抓住结尾之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例如《凡卡》的结尾,作者没有写出凡卡的今后命运,留给读者的只是省略号。在教学时,教师提出如下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 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2. 假如爷爷能收到凡卡的来信,他会接凡卡回去吗?3. 假如爷爷没有收到凡卡的来信,凡卡的生活又会是怎样?学生围绕着以上三个问题,围绕着凡卡的命运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凡卡没有收到来信,还要过着水深火热般的学徒生活。”有的说:“凡卡过了几天还不见爷爷来接他,他又写了一封信,并贴上邮票,写上详细的地址,寄了出去,爷爷收到信后,把他接回去了!”有的说:“凡卡的爷爷还没有来接他,他再也忍不住了,偷偷地跑了出来,到处流浪,他走呀走,终于来到了我们中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学生们这些现实,超脱,跨越时空的延伸想象充实了课文的内容。讨论过后,教师让学生以《凡卡寄信以后》为题,续写课文。又如教学《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后,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将诗中描绘的风光配上音乐,进行放影,学生有课文基础的积淀,有课件的情景再现,加上教师的启发和巧妙的点拨,把他们的创造力激活了,一个送别的生动场面,在学生的脑海中再现,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人人欲吐为快,文如泉涌,一篇篇《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写景记叙文从他们笔下生成。

二、音乐想象

一曲美妙的音乐,能陶冶人的情操,会给人类带来舒适的享受,同时也会把人带进一个无遐美妙的空间,让人浮想联翩,思绪万千。在教学《月光曲》一课后,教师播放《月光曲》,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把乐曲中的美境,通过联想,把它写下来。这不但进一步理解了课文,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待荔枝成熟时,教师带学生到根子参观江泽民同志亲手栽下的“中华红”,参观后,播放轻音乐《荔枝颂》,让学生描绘家乡荔枝成熟时的美景。有一次作文课,教师播放轻音乐《摇篮曲》,学生很快就沉浸在优美舒适的旋律中,仿佛又回到了那天真烂漫的幼年时代,慈祥的爷爷奶奶,和蔼可亲的母亲,端坐在床边,缓缓地晃动着小竹床,轻轻地拍打着扇子,柔柔地哼着“月光光,照地堂”等民歌,娓娓地讲述《白雪公主》的故事……熟悉、悠扬、真挚、深情的乐曲,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的心,会让他们思绪万千。这些音乐题材贴近学生实际,由于每个学生的经历不同,认知水平不同,感受生活程度不同,因而对同一乐曲的感受也就不一样,所以学生在选材与炼意,布局及谋篇,描述的手法就各不相同,各有所长,各抒己见。这样的作文教学,使学生的作文天地更加广阔多彩,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的能动性,然后诉诸文字,学生想象力自然就得到提高了。

三、图画想象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由于直观的刺激作用,使学生提高对所学问题的兴趣,激发起能够战胜疲劳的新力量。”作文教学亦然。教师借助图画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思维的最佳状态下,想象力就会更丰富。看图作文其主要形式有下面三种:1. 写景图画。这类图画大多把美好的景物展示在人们的面前,教师可引导学生联想到人、动物。2. 记事图画。这种图画会把发生的事情展示在人们的面前,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事物之间的联系,就靠读者紧扣图画表现的中心展开联想,文章才有骨有肉。3. 几何图形图画。如○◇▽……这类图形既简单又抽象,学生往往无从下手,此时教师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现实生活中类假这些图形的事物,才能产生丰富的想象,内容才会丰富多彩。如○这个图形,学生就联想到达芬奇画鸡蛋,爱迪生发明的电灯,祖冲之的圆周率,孔令辉在第27届奥运会中用汗水换来的金牌,联想到中国足球冲出亚洲。通过以上的教学,使反映现实生活中只是平面的、静态的无声的图画,借助想象,演绎画图情节,平面的为主体,静态的为动态,无声的为有声,使其成为“活”图画,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丰富性的生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9.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 篇九

我的梦想是当魔术师,我喜欢看电影里的魔术,感觉很酷,我很想学。

为了这个梦想我经常练习魔术,了解魔术的奥秘,正月里我和同学去参观红景天老人公寓,在老人面前我还露了一手,我表演的魔术是“移行换位机”,我把硬币放进盒子里,转个圈,打开盒子,硬币成了多米诺,在场的老人都鼓起了掌。

我还想当跑酷专家,看手机上那些人在高楼上跳来跳去,可酷了,我为了这个梦想经常在高处练习往下跳,或者在池边跑步,这样也挺酷的,只是这样跑有一定的风险,为了安全我还是别去实现这个梦想了。

10.微波炉的自述作文 篇十

我身穿一件灰色的衣服,和大灰狼的颜色差不多。我是长方体的,就像一台电视机。

有一次,小主人的幼儿园老师要求小主人带着美食到学校和大家分享。于是,小主人就把三十个蛋挞放进我的肚子里,然后按了加热键,让我工作。一个蛋挞一分钟,三十个蛋挞三十分钟,所以需要三十分钟。结果小主人加热了四十分钟,我开始生气就冒出了黑烟警告小主人不能忘了时间。小主人见了,急忙按了开关键,把我关了。小主人再次放了三十个蛋挞,让我工作,这次刚好三十分钟。于是小主人把蛋挞拿到幼儿园里,老师说如果谁的食物吃的人最多,谁就能获奖,结果小主人的蛋挞得了第三名。我听见了这个消息,就像吃了甜滋滋的蜜糖一样,开心极了。

我乐于工作,那是不假,但我也有心烦的时候。我不喜欢主人把汤洒在我身上,也不喜欢主人把重东西放在我头上,同时让我工作。有一次,主人把三瓶饮料放在我的头上,同时让我工作,害得我都喘不过气来,根本讲不出话。我气急了!真想不工作!

11.联想想象的生发与作文教学 篇十一

一、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直观感知中生发联想,展开想象,领悟生活。一个人的想象力来源于客观现实,来源于生活实践。丰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想象力的物质基础。因此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条必由之路,更是引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作文的重要手段。

二、巧用道具启发学生从点,特性,时空关系上生发联想与想象,产生感悟。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它建立在事物之间的相近、相关、相应、相反或者某一相通的沟通点上。

想象是人对自己头脑中的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这两种思维形式的基础都是已有的事物或记忆。正如朱关潜先生对阿尔卑斯山路口竖着的碑的感叹:“许多人在这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世界过活,恰如在阿尔卑斯山谷中乘汽车兜风,匆匆忙忙地急驰而过,无暇回首、流连风景。这是一件多么惋惜的事啊。”类似朱先生所惋惜的情形,常常发生在中学生身上,他们常感叹生活平淡无奇,作文是无米之炊,难以下笔,对身边的事物不会主动,用心地去观察,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一件小事、一张画、一个普通的人进行细致的、独到的、深入的观察,并从而发散思维,由此展开联想、想象,发现该事物的特征,发现其内在的气质精神,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大难题。面对这难题教师如能运用简单的道具,启而发之,并举一反三,一定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抛砖引玉,极快地提高学生的创作欲与把握文章中心的能力。

三、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对文中的比喻修辞,象征手法进行仔细地分析,深入地思考,引发其感悟生活,提高能力。课文中不乏优美的比喻句,如朱自清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月色的清淡、明净、柔和而又朦胧的情致与流水泻地,牛乳洗过的花朵,轻纱笼着的梦,一一链接,每一处既形象又生动,既感性又灵性。妙趣横生,两者联想之物不同,却有异曲同工之妙。那种似于不似之间的迷蒙的,浸人心脾的静谧之情,本是只可意味,难以言传的,因巧妙地链接了联想的彼端之物,才让人如此深切地体会到“月华如水”、“轻烟笼着”、“薄雾隔着”的深意。

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根植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的代表和喉舌。《易经》讲“修辞立其诚”,我们写文章一定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立场、观点、情感和审美情趣的。中学生写作文一般是记事、写人,怎样写出一件事的意义,一个人的品格,要实现这种物质到精神高度的跨越,实则是需要架设一座桥梁,而架设这座桥梁的构件,一定是作者的联想与想象。教师若能引导学生透析每一个妙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巧妙链接,学生定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生发好的联想,创造出属于当代青少年的富有新时代气息的新的喻体,提高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写出新的好的文章。

12.作文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篇十二

一、抓住课堂的契机, 激活想象, 练笔仿写

授课中, 教师应善于观察学生的动态, 抓住教材特点, 紧扣课堂脉搏, 随机应变, 及时抓住契机, 使学生的想象飞扬起来。

例如, 在学习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时, 文中写道:“…… (牛郎、织女) 他们在天街闲游, 不信, 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学生就发出了疑问:“传说中的牛郎、织女不是隔河相望吗?”我告诉学生, 这是作者的想象, 他改动了神话传说的结局, 我们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创设一个结局。学生的兴趣大增, 有学生写道:牛郎和织女在天街上翩翩起舞呢!有学生写道:牛郎和织女在天街闲游, 买了电脑……一个个句子, 燃烧着学生想象的火花, 激活了课堂。在教学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学习到故事的高潮部分——展新装时, 学生哄堂大笑, 我趁机向学生发问:“你能给故事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吗?”学生对此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兴趣, 有的学生就能随口说出来, 有的学生竟能写出两三种不同的结尾。这种利用课堂契机激活想象的做法是我一直在坚持的, 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我认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语文课堂更应该是由师生双方共同演绎、抓住契机激活想象的。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孕育着创造的种子, 都可能激活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和学情, 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二、读美文, 捕捉灵感, 拓展想象, 创意写作

俗话说:“鼓瑟不难, 难于调弦;作文不难, 难于炼句。”教材中一篇又一篇的美文, 在学生的心目中构成一个又一个经典与丰碑。如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可以勾起学生对儿童时代欢乐的记忆, 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知识的追求。反复朗读朱自清先生的《春》, 一幅幅美丽的春天画面就会展现在我们眼前, 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朱自清仿佛是一位伟大的画家, 把春天特有的图景定格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让人不由得也想吟上几句, 歌颂春景的美好。读《土地的誓言》, 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水深火热的年代, 国土沦丧, 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无家可归, 故乡让人魂牵梦萦。尤其是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事物: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奔流似的马群、红布似的高粱、黑色的土地、金黄的豆粒、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这一切足以引起种种遐思, 使我们也想拿起笔来, 描绘一下家乡的景物。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师不仅要带领学生学习课内美文, 平时也要多鼓励学生看经典作品和时尚文学。我向学生推荐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海底两万里》等, 文学杂志《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 让他们从中捕捉闪光的语言, 积累、积淀美文, 培养语感, 从而激发灵感, 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创意之作。在写作中, 想象具有其他思维方式不可替代的神奇作用。它产生像比喻、夸张等引人入胜的表现形式和手段, 产生令人神往的作品。所以,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想象是写作训练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三、读好诗, 为想象插上翅膀, 让心灵自由飞翔

法国诗人荷尔德说:“人, 诗意地居住在大地上。”能否也让我们的青少年一代诗意地居住在校园里呢?中国是一个诗意的国度, 几千年来, 诗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任何时候都与教学同存, 与学子共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悟的、有审美的清泉, 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发展。”一首好诗, 犹如一把篝火, 能燃起一个人心中求知的欲望与奋进的信心。杜甫说:“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诗人的豪情壮志感染着我们向上登攀;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鼓舞着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多少生活的哲理在其中啊!在读一首首好诗的过程中, 会不知不觉地打开联想的窗口, 插上想象的翅膀, 去达到“思接千载, 心游万仞”的境界。

13.描写微波炉的作文 篇十三

我的微波炉是棕色的,形状是长方体,门是黑白相间的,门的右边有两个扭动开关,上面的用来控制温度,下面的用来控制时间。

当你打开门时,你可以看到一个透明的圆盘,你可以在上面放一些需要加热的食物。比如鱼,肉,剩菜。不需要太多时间加热,很好吃。

有人问我怎么用。复杂吗?我会毫不犹豫的说:不复杂,不复杂。现在,我来告诉你怎么用!首先,打开微波炉的门,放入你想煮的食物,关上门,调节温度,然后调节时间。几分钟后,美味的食物就会新鲜出炉。嗯,这个方法简单!我妈曾经说过:既然有了微波炉,就没必要在食物上浪费时间。一开始我是半信半疑的,但是每天早上用微波炉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妈说的一点不假。

慢慢地,用微波炉做饭成了我们家的习惯,无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都是用微波炉做饭。即使过年请客人吃饭,微波炉也是必不可少的。客人经常笑着说:你家以前炒来炒去的。现在既然有了微波炉,做饭就简单方便了,做出来的菜就更好吃了。

14.描写微波炉的300字作文 篇十四

今天,我来向大家推销的产品是格兰仕微波炉,它是一款高科技的家电产品。产品设计新颖,颜色是各种各样的,里面有一个透明的圆形转盘,它是用来放食物的。拉门右边是块电脑面板。

别看格兰仕微波炉的外形并不出众,可是功能却妙不可言。它可以用来热冷的食物,还可以烧菜、烤肉、熏鱼、蒸蛋……总之,微波炉是一位烧、烤、蒸、焖、炖、熏、煨及解冻的全能的好厨师。

格兰仕微波炉的.操作也十分方便。只要把生食或冷食放进去。再按比例调好火的大小,加热的时间,再关上门,只要时间一到,东西就搞定了。

格兰仕微波炉有许多作用,说也说不完:食物烹调、食物解冻、食物保鲜、灭菌消毒……样样精通。瞧,格兰仕微波炉的好处这么多,难怪人们常说:“以前没有这台微波炉,又忙又累,烧出来的菜还是不合口味;现在有了这台格兰仕微波炉,又方便又简单,烧出来的菜也真是可口美味。”

格兰仕微波炉是国家免检产品,价格仅需588元,与同类进口产品相比价钱不到它们二分之一,而且质量上有什么问题,只要一个电话就能上门服务,并且终生包修。使你买得放心,用得放心!

15.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篇十五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是从事写作的前提,更是写好想象作文的基础。因此,要坚持让学生写“每天一记”,让他们把每天发生或观察到的事物记下来,每天把优秀的范文读给学生听,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主动去留意身边的事物。同时我还通过“班级趣事”小栏目组织学生开展“小记者”活动,让学生把看到、想到的事自由发挥的写出来。“每天一记”是一种被动的形式,“班级趣事”是一种主动的方式。这便潜移默化地实现了一个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化,更好地提高了学生自觉主动观察事物的能力,又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再如,让学生围绕“未来 ……”进行想象,写一篇习作。未来是什么样的,学生除了接触到一些科幻片、科幻小说以外,其他的就十分抽象,不知写什么好。其实这些想象都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可引导学生勤观察。例如,现在的建筑,一旦完工,它便定型了,可以引导学生设想一下,未来的建筑由一个个组装件构成,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组合, 这样既适合不同人的需求,又便于搬迁、移动,这就大大的扩充了学生们想象的空间,写起作文来就容易多了。

二、结合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如续写 (续尾),在上 《凡卡》 一课时,课文中最后写到凡卡把信投进了邮筒,然后回到住所满怀希望地熟睡了,他梦见爷爷收到了信之后到莫斯科接他回家。根据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最后这一段话,我拟出了故事的开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续写故事的发展,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写出了内容很丰富的结尾。如有的写凡卡盼呀、等呀就是不见爷爷到莫斯科;有的写爷爷经过长途拔涉终于来到莫斯科;有的甚至写到了凡卡等不到爷爷的到来,悄悄地离开鞋铺出走等。续写还可以拟出事情结尾,让学生想象事情发展的经过。另外,还可以根据文中的插图进行补充或扩写。

三、运用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创设情景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它是灵活多变性的。老师可充份利用周围所有能用到的如声音、景物、文具等事物来创设情景。人的大脑总是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产生思维方式的转变。在作文教学中,设计能马上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情景,用老师活灵活现的语言把学生带进情景中,学生有如身临其境,想象就会喷发而出。例如,在课上我出示一幅公交车的图画,车上写着醒目的“开心小公交”几个字,我简单地 说明了图 意 , 便对学生 说 : “同学们,我们班准备要上一节中队课,老师想在活动中请几位同学表演一个小品,可是老师到现在还没想到这个小品该怎么演,只好请同学们帮忙编一个故事了。这可不是普通的公交车呢,它为什么会叫着‘开心小公交’呢?你们仔细地看看图,想想他们会发生什么事,会说些什么呢?” 接下来就是学生们七嘴八舌的讨论, 他们可以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情景,有些同学还能把车上乘客的各种言行都能按他们的思维方式清楚地想象出来。本来是一次平淡的看图写作,因为老师的创设了情景和激趣,充分提高了学生想象的积极性,结果各种版本的“剧本”创作出来了。我从中选出了一个好的“剧本”进行排练,在 “小编剧”们的帮助下,小品表演得非常成功,还得到了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好评。学生们对编故事就更感兴趣了。

四、播放动画片拓展学生的作文想象力

随着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深深的吸引着广大的少年儿童,孩子们喜欢看动画片,喜欢听神话和童话故事。因为这些故事里面,有很多情节是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发生,而又恰好是孩子心中的梦想。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一味压制孩子们的兴趣,反对孩子们把时间浪费在课本学习以外。 事实上,在这些看来荒诞的故事里, 有很多是在循规蹈距的现实生活或成人世界中所不能看到的美好、丰富的创造火花,而孩子们更能勇于冲破常规,大胆想象,创造性地幻想出现实生活世界中没有的东西。因此,不能一味的反对学生观看动画片,应注意引导学生看一些内容健康、想象奇特的动画节目,如 《蓝猫淘气三千问》 《海尔兄弟》 《猫和老鼠》 《白雪公主》 等。这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其形成奇特的科幻意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16.荒诞想象类高考作文的多元构思 篇十六

荒诞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先民就曾有过各种理想化的欲求,并幻化出女娲补天、大鹏展翅、柳毅传书、西游取经、聊斋说鬼、木石前盟等许多美丽的荒诞故事,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财富。这类文章在考生笔下大量的出现有许多客观的因素。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太空时代、核子时代和细胞时代,我们的视野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都远远超越了古人。这样的时代也为我们的考生提供了大量的现实信息,同时也会让人产生许多非现实的遐想。我们的考生就可以在想象中将生活世界中的这些现实因素和非现实因素进行组合,在千般变化中创造出一个个荒诞的斑斓世界。

从考生的主观方面看,打破时空界限,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将纷繁的世界重新组合,新奇而荒诞的想象就成了近几年考生用来认识社会生活的一个新视角。这种思维方式适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他们在这种精神活动中可以保持个性释放和创新意识的生机勃勃的心理状态。

这类荒诞的想象类高考作文因为具备了上述的一些特点而呈现出勃勃生气,它在构思上的多元变化也就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就以2000年以来这类高考作文为例来回顾一下它们构思上的多元特点,同时提供给高三师生备考参考和借鉴。

一、极度夸张

即对现实事件故意言过其实,进行大力的渲染和极度的夸饰,以此反映生活。《关于一块香蕉皮的终极报告》是江苏2000年的高考作文,主要内容如下:

三号家属楼的楼道上出现一块香蕉皮,其个头之大实属罕见,滑度比西瓜皮更甚。楼上住户有老有小,万一有人踩上从五楼滑到底楼,不堪设想。于是打亮过道三盏灯,昼夜照明以防不测。香蕉皮又在赵钱孙李四家包干区的边界,李家上班出门就踢到赵家区内,赵家买菜回来又踢至孙家墙根。居委会以一份终极报告报上级。内容有三:一是香蕉皮在女子香蕉皮足球队的脚下位置极不稳定,二是尚不见红领巾做好事,三倘是等到爱国卫生月被戴红袖章的老太太捡起时,已是变黑发臭成泥。请求上级解决。

香蕉皮反映邻里间的生活小节,本属小事。但作者大做文章,作了漫画式的极度夸饰:香蕉皮极大、极滑、极危险,邻里极不愿意拾起,居委会极不善解决,一个极其无奈的报告。小事件,大难题,无中生有、言过其实,夸张、渲染,包含了许多非现实的因素。作者极力夸大客观对象的特定品质与形态,以造就异乎寻常的形象,达到一种怪诞的喜剧效果。它不同于其他叙述类文章中的夸饰性描写。一般文章中的夸饰性描写根据表达的需要,对生活的某个情景或感受的片断进行铺陈、渲染或夸张,使之淋漓尽致,用来表现人们的生活激情,突出文意。夸饰性描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技法之一,《水浒传》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借夸饰性描写淋漓尽致,酣畅痛快。但后者是为了表达强烈的感受,是文章局部的写法,而前者是为了营造一种荒诞的情节,是文章整体的构想。

二、嫁接糅合

即为了表现乙类事物,把用于表现它的甲类事物的形式和乙类事物的内涵糅合在一起来描写生活。《一封消费者的申诉书》是2002年北京高考作文,主要情节如下:

一个母亲向消协领导投诉“巨规则”药业有限公司,理由是女儿服用了该公司出品的“速效规则冲剂”系列“八股冲剂”受到伤害。其商品说明如下:

成分:首段中心草 二钱

二段引深粉 三钱

三段举例散 四两

末段点题花 二钱

适应:高考规则极感不适者

药效:保证符合高考规则

起初女儿服了此药,作文大有起色。但高考作文“规则”说变就变,女儿仍按“点题—深入—举例—扣题”的“旧规则”,最终无法适应高考。母亲悔恨万分,要求“还我活泼可爱才思敏捷的女儿”。

为了名誉而“生产”作文“规则”的一些“名师”,其介绍各种作文教条的书籍耽误了许多学子,而作者偏要用药商为了利润而生产各种伪劣药品来损害消费者的方式来表现教育行业的事件,把医药行业的形式与教育行业的内容糅合在一起,尽管荒诞,但可以更好地揭露应试教育的弊端。将甲类事件的表现方式嫁接给乙类事件,读者则可以从甲类事物中去认识乙类事物的性质,也很怪异。2005年福建高考作文《两份病危通知单》也是这样的写法。

三、超前预设

即将未来的非现实的事物放在现实事件中来写人记事。2003年贵州高考作文《永夜——2050年第364个清晨》是这种写法的代表,其梗概如下:

我是个“爱因斯坦2号”克隆人,自我来到这个世界就讨厌一切。爱因斯坦早已离世,那个生我的女人只是个机器。我无亲无故,怨恨自己为什么这么卑贱。我所在的研究所被我安装的定时炸弹炸毁了,中央调查局这些精明的人类居然没有怀疑我,也许他们认为我具备爱因斯坦品格高尚的基因,愚蠢的人类!我到了一个公园,枝头上的鸟雀让人惬意。“叔叔,你吃雪糕吗?”一个小女孩微笑着。我脸红了,蹲下身,轻轻吮了她手中的雪糕,这是我第一次和人类分享快乐。这时一大群警察包围了我。我笑自己永远也比不过人类的精明,伴随我的将是永远的黑暗。

人类已能克隆出动物,但似乎还没出现克隆人。史前探险、月球开发、记忆移植、隐形之术、水陆两栖、太空旅行等未来事物或人类正在尝试的事物,如果用来描写今天的大众生活,那都是超前的,怪诞的。这类荒诞的想象类作文近似于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有科学、幻想和“小说”三个要素,它用来开发读者的大脑、传播科学知识。作为一篇应试作文,本文虽然具有了“科幻”的荒诞要素,但是它还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它关注现代社会科学发展所面临的两种前途与命运,即科技既能造福人类,也能带来伦理等问题的副产品,它会使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充满前所未有的隔阂和猜忌,感情日渐疏远和冷漠。因而本文侧重了对社会内容和人生意义的思考,作者用克隆人这个现在还没有成为现实的事物来警示今人,强调思想性,非常真实。这类好作文还有很多,1999年江苏高考作文《伤心儿女》也是代表。

四、旧事新传

即想象历史上或作品里的“公众人物”在现实背景中的故事。《孙悟空下岗记》是2003年湖北的高考作文,梗概如下:

唐僧师徒取得真经后就留在天庭。可天庭吃白食的太多,玉帝下令精简天神。悟空想自己功不可没,不会下岗,师傅又是人事部主任。公布下岗名单那天,八戒打来手机说有猴哥。悟空一个翻身来到人事部,猴脸涨得通红,问师傅为何八戒沙僧没下岗。唐僧说是大家的决定,又说悟空不懂变通,得罪不少天神;八戒沙僧虽无建树,但为人处事灵活。悟空只好回去,刚走出办公室,便听见里面众天神的笑声,只听师傅说,不是我当年把他从五行山下救出能有今日?这猴头不知好歹,还是八戒沙僧对我忠心。悟空大怒,但转念一想,便回头走了。数天之后,众神盛传悟空在他老家花果山开了一家旅游公司,生意火爆。

唐僧师徒是文学“名人”,本文想象他们取经后在天庭遭遇到的人事精简的故事。作者把这几个人放在改革大潮一浪高过一浪的现实生活中来表现其思想个性,反映不健康的人际关系,突出了现实意义。其实作者写的都是现实中人,只不过借用了这些“公众人物”,让他们披着一件僧的或神的外衣,因而情节荒诞可乐。《诚实是最大的魅力》是江苏一考生以“魅力”为话题的考前应试作文,也写了唐僧师徒取后在今天的遭遇,梗概如下:

唐僧师徒取经功成名就,皇恩浩荡,准其还俗。于是人人都想有个家,各登了征婚启事。唐僧自吹“英俊潇洒,有德有钱,有房有车……有大学文凭”;悟空自称“功夫了得,只有长处,无一缺点。现任花果山旅游局长”;悟净自言“为人正派,信义著于四海,有客运轮船一艘……收入可观”。三人以为美女唾手可得,惟有八戒自卑:“实属无能之辈,男女问题有过前科,……在家务农”。结果一月后,只有八戒收到大量的求爱信。因为诚实是最大的魅力。唐僧、悟空、悟净极为失望。

五、幻化变形

即在意识自然流动的幻觉中让事物形态上发生变化,以此来反映生活。《勇敢奔跑,勇敢超越》是2005年湖南高考优秀作文,故事梗概如下:

我策一匹骏马,奔驰于昏黄古道。官场尔虞我诈,绊住了我奔跑的脚步。想当年力士为我脱靴,贵妃为我磨墨,在仕途上我奔跑得最顺;可今天我看到了力士的谄媚,贵妃的讥笑。我宁愿散尽千金求一醉,不愿摧眉折腰。浊酒深酌,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我要带一把佩剑,南下吴越,梦游天姥,骑白鹿奔向我梦寐以求的远方。奔跑让我跌撞,又让我获得心灵的超越。……我送走了那个可弃可恨的昏君,零丁洋未过,就擒于元兵。从临安到岭南,这一路奔来,人生又何其相似。当年心怀驰骋沙场,也是在奔向我人生的另一处归宿。可临安府,容得了一代糊涂君王,容得了一群窝囊庸臣,却容不了一颗誓死效忠的赤诚之心!我只能永远奔跑,哪怕杀一元兵,收一寸疆土。今夜被困暗牢,也许永远不能跨上爱骑,驰骋边疆、驰骋人生了。箫声吹得人哀怨,但哀怨从来不属于伟丈夫!奔跑让我遍体鳞伤。勇敢在人生路上奔跑,勇敢在心灵上跨跃。

文章中的“我”,前一半是李白,后一半是文天祥,比较怪诞。“我”是一个封建士大夫的代表,为了实现个人抱负与国家强盛的梦想,一生都在“奔跑”。“我”是谁呢,是李白,也是文天祥,因此“我”其实是一个有抱负士大夫的泛称。作者借助幻觉变化,打破了时空的束缚,“我”从北方奔跑到了南方,从唐朝奔跑到了南宋,“永远奔跑”着的“我”由李太白变成了文天祥,“我”在意识流动的幻觉中发生了自然的变化。“我”一生的“奔跑”是一个追梦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我们的整个历史。情节荒诞内容真实。

六、拟物拟人

即直接把人当物写或直接把物写成人来表现生活。下面的《人与路》是2006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

我是人形的鸟。本想以零分结束这次考试,但想飞的我却被“人与路”这个题目打动了。人要走多长的路才可称之为人?人的路没有起点终点,没有曲线直线。人活着干嘛,有人说是找出路;有人说活着不代表存在,路看不见摸不着。谁说得对?我眼前只想到高考。高考,我放弃,因为它荒唐。我用我的哲学结束这人与路的作文:题,好烂好烂/大学,好远好远/我的心,好乱好乱/我的世界,好烦好烦/今天走的路,好难好难/往后我的生活,好办好办/完成最后的考试,好惨好惨/爸爸妈妈和老师,我不是混蛋!

我还是人形的鸟儿,我想变人。今天试着做第一次飞行,我好害怕。想飞就飞,飞出人样儿,飞出这考场,飞出那“耻誉”!栽了,我要栽了,我的羽毛飞离了我的身体,我的翅膀动不了了。栽进大海了吗?栽进峡谷里了?难道栽到了“路上”?天啊,这太可怕了。好了,明天尝试我的第二次飞行。

本文直接把“我”想象为人形的鸟,写它参加高考却想放弃考试而变人的故事。文章将人当物来写,实际要表达的思想有二,一是对压抑人性的应试教育作出“玩世不恭”式的否定,二是要强调一个人要变为真正的人是极其不易的。这实际是探究一个相当重要的人生课题:“人要走多长的路才可称之为人?”是的,从猿到人就是一条十分漫长的道路,而由鸟变人实属不易。“我”想变人,变人的历程还在我们每个人心中进行!2003年湖北高考作文《对肚子的评判》却是将物当人来写。人与人之间会因为感情亲疏而产生片面认识,本文不说人,却让人的脑、嘴和肚子等器官开口,将各器官人格化,用以表现人的思想。2007年陕西高考作文《风筝》把儿女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物化,非常贴切地把“我”想象为风筝,以“我”饱含着深情地向操控风筝人诉说的荒诞形式,来吟咏亲情,表现了一代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动人以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这就是把物通过人格化来描写现实,人格化也是我们的先民在幻想新生活、编织动听故事的时候最常用的技巧。

七、人事错置

即将不同时空里的人事根据需要重新组合来表现生活。《穿越百年的芬芳记忆》是2007年吉林的高考作文,其梗概如下:

“你是谁?百年之后读着我的诗?”一个老者微笑着,“打开门向四周看,从繁华盛开的园里采撷百年前消失的鲜花的芬芳记忆,让欢愉的声音穿越百年时光……”泰戈尔走近我,在我耳边低语。你告诉我奉献的美丽,如一抹春日的阳光,亲吻着每一个生灵。在熹微的晨光里,叶儿轻轻飘摇在秋风里。“落叶在泥土里迷失自己的时候,才融入到森林的生命里去了。”你说着,用手托住一片黄叶。叶儿在深秋晚风中,用一种辉煌来终结自己的生命,为大地奉献自己。零落成泥,不求回报,只是记住大地的哺育。因为如此,叶子才得到了永生,飘散在诗人一幅幅书卷里……秋日过去,是春日的繁花似锦。你让我掏一抷土,我闻了泥土里散发的幽香。经历雨滴的拍打、冷风的肆虐,终于在和煦的春风里,吐纳一地的芬芳。也许世间外表丑陋的事物,也一直在默默奉献。“生命,我们唯有献出它时,才真正拥有它。”你依旧微笑着。是不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有学会付出,才能得到回报,收获喜悦与幸福,我们才能拥有一份厚重的生命?流连繁花盛开的院落里,我采撷了一朵在奉献的雨露滋润下盛开的花朵,轻轻一嗅,闻到了鲜花的芬芳记忆,在一位老者的笑容里,穿越百年时光……

“我”与泰戈尔来自不同的时空,作者刻意安排他来到“我”的身边,通过老者关于生命给予“我”的启迪,烘托一位哲人的智慧和人格,同时也写了“我”对花与叶奉献精神的领悟。2000年江苏高考作文《星空下的对话》写了泰戈尔与爱因斯坦面对面,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度和时代。文学家与科学家两位巨人,在一起讨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令人深思。在想象中,我们可以打破时空,让名人与名人、今人与古人、普通人与名人、人与神、神与神等等零距离接触。人事错置组合,蒲松龄的笔下就有人与鬼、人与狐,民间故事里有人与蛇(许仙与白娘子)、人与仙(牛郎与织女)等。

荒诞想象类作文的多元构思还不止于上述几种变化。真实的荒诞与荒诞的真实的辩证统一是这类作文的特征。“荒诞”是文章的形,“真实”是文章的神,形伪神真又是这类作文的最基本要求。“形伪”是说考生可以根据内容和表达的需要,将各种现实因素和非现实因素进行组合,并有多样变化,从而营造出怪诞的情节,似乎都是不受任何限制和约束的;“神真”,指的是要写出真实的社会生活。

写出真实的生活就是以梦幻的方式表达一定深度的真实的生活内涵,要写出人物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的思想。无论是古人、名人,还是神佛、普通人,都要写出他们的经历、思想;如果写的是“公众人物”,还要写出他们的风采、气度、情趣和才识,写出他们的历史面貌和现实面貌来,从而让怪诞的情节更好地表达文章的社会意义。如果只是片面追求情节的离奇,不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内容,就成了胡编乱造,是想象作文的大忌。

17.微波炉作文 篇十七

微波炉比任何烹调物品好用.它比烹调物品优点较多:操作简便,只要放进你所需的物品调好时间,无需煤气.可以降低热量.同时不会损失维生素.但微波炉有缺点:就是无法驱除异味,不过一会儿就会烟消云散.

如果要烧烤的话,大约要十几分钟,调好时间后就OK拉!烤好就是名副其实的美味佳肴!

18.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 篇十八

爸爸在外地工作已有一年多了,我日日夜夜盼望着能见到朝思暮想的爸爸,为了满足我的愿望,妈妈决定让我家的电脑上“信息高速公路”――上网。

晚上,装宽带的叔叔阿姨如约而至。他们一到便拿出两个摄像头,一个是红色的,扁扁的像只趴着的青蛙。另一只银白相间,小巧玲珑。我想了想选了那只红色的。

该装宽带了,叔叔拿出冲击钻,先在墙上钻了一个“泡眼”,然后用电话线将客厅的电话和房间里的电脑联接起来。阿姨将带来的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个长方形的东西,上面有很多小洞,我问妈妈是什么,妈妈摇摇头走开了,阿姨告诉我这是宽带MOOEM,我似懂非懂。这时,只见叔叔用RT头将MOOEM和电脑联接在一起,并将电话线也插好。嘿,MOOEM上的小灯都亮了。我高兴地大叫:“好了,好了。”叔叔笑着说:“还没呢,电信还没给你的电脑开通呢,你看那红色的灯还一闪一闪的,信号还不稳定。”阿姨赶紧拿出电话和电信局联系。不一会,那红灯就不闪了,叔叔高兴地说:“成了。”妈妈赶紧叫我打电话给爸爸,爸爸可高兴了,一个劲地说:“太好了,太好了。”

可是好事多磨,叔叔在试着打开浏览器时,发现竟打不开见网页,只好查原因。捣腾了好一会,叔叔说:“肯定是你家的电脑有病毒了。”于是,系统只好重新安装了。哎,只好让爸爸多等一会儿了。

晚饭后,叔叔终于说出了“好了”这个让我心动的.字眼。我差点高呼“万岁”。我迫不急待地上了QQ,并让爸爸也打开视频。啊,我终于看见了多日不见的爸爸!他还是原来那样:爱吸烟的嘴满口黄牙,满脸的小胡子,可是两鬓的白发又多了不少,那是为我而白的,眼角的皱纹又增添了几根,那是为我而生的。

19.想象作文:我家的微波炉 篇十九

一、前奏:构建基于“想象点”的童话作文教学 支点模型

“想象”支点模型对基于“想象点”的童话作文教学起着引领的作用, 当中提出了“主题”“情节”“人物”“写法”四个概念。

1. 主题是作者在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所表达的中心意思, 它贯穿着文章的“全部内容”, 体现着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 包含着作者对文章中反映的客观事物的基本认识、理解和评价。所有的文章都应该围绕主题展开, 童话作文也不例外, 童话作文中所有的想象都需要根据主题展开, 主题是童话作文想象的方向, 离开了主题的想象就是乱想、瞎想。找准了童话作文主题的点, 就相当于明确了想象的方向。主题引领着情节和人物。

2. 情节指童话故事发展的内容, 是一篇童话作 作文的精髓, 主要为主题服务, 但是受人物限制。

3. 人物对故事情节起着决定作用, 因为“有什 么样的人物就有怎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故事”。

4. 写法主要是指属于童话的特有的写作方法, 比如拟人、夸张、比喻等。想象是虚的, 但写法却是实的。虚的想象都寄托在实的写法中, 通过恰当的写法表现出来, 因此写法是整个想象大厦的支撑框架。

二、序曲:形成基于“想象点”的童话作文教学 基本模式

在“支点”模型的指导下, 形成了基于“想象点”的童话作文教学基本流程。

第一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 引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二环节中的例子来自课文, 这些例子不会对学生的阅读造成障碍。

第三环节中的规则得出应该是学生自己从例子中比较得出, 而不是教师灌输的。

第四环节中的运用规则, 主要是把前面三个环节中学的规则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第五环节主要是讲评, 以规则为标准, 有目标地进行讲评, 以此作为对学生学习是否有效的测评。

三、高潮:实施基于“想象点”的童话作文课堂 教学

“人物”“情节”“主题”“写法”, 不同的内容有不同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侧重点。

(一) “人物”想象点的教学

童话人物具有超凡能力, 很受中低段学生的欢迎, 因此对童话“人物”的教学, 主要在低中段完成, 教学流程如下。

比如, 在指导二年级习作《森林运动会》上, 教师安排了这样一些环节帮助学生找恰当的童话人物:①回忆《小鹿的玫瑰花》一文中有哪些人物? 各有什么性格?②把这些人物的性格对调一下可以吗?③得出结论:童话人物做的事情、表现的性格应该符合它们自己的特点, 但也可以恰当发挥一下。④完成表格:森林运动会, 我想安排这些人物: ____、____、____。他们有这些才能:____、____、 ____。他们有这些性格:____、____、____。

又如, 在指导二年级四幅看图说话时, 一学生说:“小兔子有爱吃蘑菇、爱动脑筋的特点!”教师马上指出:“这四幅图中的小兔子爱动脑筋吗?”学生马上得出:不爱。于是教师又说:“对呀, 我们要挑选人物的有用特点放在我们的文章里, 不要把什么都放进去哦!”让学生明白人物的行为应符合人物的特点。

找准“人物”的点, 是童话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只有恰当的人物才会有相应的情节。找准“人物”的想象点是创作童话作文的起点。

(二) “主题” 想象点的教学

“主题”教学主要在中段完成, 主要按“明白主题, 确定主题, 围绕主题”的规律进行教学。

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主题”是童话作文的灵魂, 让想象有依据, 是童话作文的关键。

(三) “情节”想象点的教学

“情节”要丰富, 但更要合理:为主题服务, 能突显主题;受人物限制, 人物的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情节”教学始终贯穿各年段, 内容分解见下表。

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如教师指导四上第三单元的童话作文时, 对于“情节”的教学安排了如下环节:①我们来回忆一下, 本单元课文分别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学生纷纷回忆) ②这些故事想告诉我们的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③这些故事能跟这些道理换一下吗?对呀!情节一定要为主题服务, 要能说明它能告诉我们的道理。④你能根据这些主题, 设置一些相应的情节吗? (学生根据主题设置、修改相关情节) ⑤组织交流点评, 让学生考虑:你的情节是否为主题服务了?因为刚好处在四年级, 所以教师设置的规则主要是:情节要为主题服务。

“情节”为主题服务、“情节”受人物限制, 但是“情节”更要丰富, 要在合理的基础上有一波三折的效果。为此, 教师特设计了以下表格以辅助学生打开想象的思路。 (表格见下)

在这张表格中, 人物碰到的困难以及出现的奇迹, 就是对于情节的丰富。

(四) “写法”想象点的教学

在童话作文教学中, “写法”的教学始终存在。当学生选择好人物、确立好主题、设计好情节之后, 教师就应提供多种写法, 帮助学生选择本次习作的写法:你想选择哪种方法作为你的写法呢?然后帮助学生分辨这种写法是否合适。

具体的教学流程如下:

如在四年级《小木偶奇遇记续编》的作文教学中, 安排了这样一些环节来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写法:①组织学生回忆本单元每篇课文的特色写法。②你能说出这些写法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吗?从而帮助学生体会这些写法的作用。③组织得出相关规则:写法要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写法, 为了使文章生动也可以选择多种童话写法。④组织学生为自己的习作选择一种主要写法。

20.培养小学生想象作文的能力 篇二十

一、铺设情境,指导想象

想象作文毕竟是作文,它的题材与其他作文同样来源于生活,如果离开了生活源泉,就没有表象和感知,也就没有创造,想象就成为无源之水,只有干涸,无本之木,必然枯死。因此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广泛接触自然、社会,善于观察、分析周围的人、事、物,多阅读课外书籍,充实作文素材,增强感悟力。特别是要人为地创设或捕捉一些情境,全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分析、思考,学生会釜底抽薪,想象的薪火会越燃越旺,从而产生种种天方夜谭、奇特怪异的想象。如:一次课上,学生们正在专心做作业,忽然一只蝴蝶飞入教室,在灯下翩翩起舞。一声“啊……好漂亮”,把学生的注意力瞬间吸引到蝴蝶身上,顿时教室里沸腾了,我刚想发怒制止,突然灵机一动:“这么漂亮的蝴蝶,它这时来干什么?你想对它说点什么?……”话毕,学生“来电”了,七嘴八舌,说个不停。有的说:“它看见我们学习紧张,来给我们表演节目,让我们轻松一下。”有的说:“它是来看我们学习是否专心。”有的说:“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来给我们讲她的故事。”……真是无奇不有。于是我顺势利导,要求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想说的都一一记下来,以《一只蝴蝶》或《卖火柴的小女孩来了》等为题,当作一次作文。很快学生就写出了自己的得意之作,抓脑袋、咬笔杆的现象没有了,其效果令人拍案叫好。

另外,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眼前的万事万物,让学生想象像什么、是什么,他们会想象出一些丰富多彩、构思奇妙的景物或图画。

二、借助课文,拓宽想象

教材中的课文是编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学习能力,经过认真筛选而成,它本身就是学生习作的范例。在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只要我们仔细挖掘,有些故事情节、内容会给读者留下悬念,值得想象。如《穷人》一课,故事就在“桑娜拉开了帐子”处结束了,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他们后来的生活怎么样呢?于是我让学生以《桑娜夫妇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之后》为题,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和人物性格特点,将课文续写下去。这样的想象作文,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随着自己的思维构想,故事的发展就会在他们的想象中延伸。又如:教完《世纪宝鼎》一文后,我让学生为 2008年北京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按照《世纪宝鼎》一课的表达方法,根据自己的构思,将“吉祥物”的艺术造型、文化内涵、艺术价值有序地写出来,并以《吉祥物》为题。这些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和创作灵感的发挥。

三、观察图形,任凭想象

想象的基础是表象,而图形则是表象的缩影,是人们最形象直观的表象。同一图形,不同角度、不同方位可以产生不同的想象,教师经常引导学生对一些简单的图形多角度、全方位地仔细观察想象,可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想象思维、逆向想象思维,拓宽学生的想象空间。如:在一次考试时,我出了这样一个作文:将“□、△、○、◇”等图形进行组合,再产生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想象作文。学生大胆想象、设计,有的想象成一辆汽车,有的想象成未来的建筑物,有的想象课桌椅等等。这样的想象任意驰骋,通过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都会渐渐提高。

四、展望未来,憧憬想象

想象来源于现实生活,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为线索,想方设法超越现实。往往小学生的想象不太现实,但充满憧憬的神奇色彩,对未来生活信心十足。我们教师要大胆鼓励学生展开理想的翅膀,让他们敢于绘制未来的蓝图,因为未来是属于他们的,没有美好的想象就没有新的创造,就没有美好的现实。这类训练的内容包括展望未来美好的想象,如《20年后的×××》、《2040我们再相会》;问题完满解决的想象,如《太空治癌医院》;科学超常发展的想象,如《寻找人体黑匣子》等。憧憬想象极具创造性与挑战性,训练时,由于儿童的想象神奇色彩与成人不同,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创意,适当之时提出参考意见。

五、变换角度,换位想象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态度去观察、思考、探索,有时会产生奇迹般的惊讶,真可谓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后,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目《假如我是……》,要求学生变换角度,设身处境,把自己当作是邱少云或文中的“我”,来描述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变换角度想象。又如学生对学校有什么建议,就可以让学生写《假如我是校长》,用不同观点产生不同的想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或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换位想象,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感。

上一篇:屈原我想对您说作文下一篇:农民工金融服务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