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共10篇)
1.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 篇一
农村信用社金融资产状况及改革措施研究
农村信用社是地方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是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资金力量和主力军。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收益水平很低,制约了对地方经济的支持,阻碍了自身的经营和发展,不少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举步维艰,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资产状况及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据对山西的统计情况看,从2001年末到2004年9月末,不良贷款下降了25.8%,不可否认,近几年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在不良贷款“双降”工作中采取了许多的办法和措施,也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然而,从统计数字看,不良贷款的下降主要来源于新发放贷款的增加,2004年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了2.3亿元,虽额度不大,却不容忽视。
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①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贷款本息难以收回 由于受传统落后的农业耕种观念的束缚,加之农业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给农业增产增收带来波动。且地方经济由于发展缓慢,财政状况始终得不到改善,从而增加了农业贷款的收回难度。②乡镇企业停产倒闭,贷款沉淀成为坏账 乡镇企业停产关闭是农村信用社贷款沉淀形成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大办乡镇企业,使地方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有些乡镇企业由于没有市场,产品没有销路,投入资金不足等原因,刚开工就得停产,造成贷款呆账。③管理体制长期不顺,官办经营包袱沉重 农村信用合作金融属于互助合作性质,在管理体制上长期处于从属的官办性质,从而导致信用合作机构经营资产质量严重低下,负担沉重。④制度法规出台滞后,维权收贷缺少依据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务院及立法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金融法规,但针对农村信用社的法律法规少之又少。⑤涉农贷款投放不足,也是农村信用社金融资产质量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 由于农行与农发行分设,经营资金与政策资金分别由农行与农发行按照要求供应,但粮棉购销部门在经营上往往很难分清资金使用,基层支行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干脆对粮棉收购减少贷款,从而给农村信用社收贷收息增加难度。⑥“三农”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农业保险弱化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农业保险弱化,加上农村资金供给单一,从而使本身应由财政负担的资金也被间接地转化为金融机构的贷款需求。⑦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违规操作严重 一是违规购建固定资产。二是抵债纠纷难以了结。三是违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四是违规办理票据业务。提高农村信用社金融资产质量的对策
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量,必须防范与化解并举,而防范是关键,也就是要首先优化增量,其次才是盘活存量。
2.1 外部调节
2.1.1 加大农业资金投入,确保农业增产增收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国家在免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在制定国家信贷计划,确定货币供应总量时,应增加农业贷款的计划比例。应通过改进管理,加大其资金投放,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从事农业耕种的积极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2.1.2 下大力搞活乡镇企业,全面盘活信贷资金 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前清收盘活乡镇企业不良贷款,是降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改善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的根本措施,要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切实加大清收盘活力度。同时,对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涉农乡镇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关停企业的厂房设备,适当增加部分启动资金,把关停企业搞活,从而达到盘活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资金管理目标。
2.1.3 建立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 国家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这使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并且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对农村信用社的信用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
2.2 内部控制
2.2.1 对贷款发放的决策程序也即贷款的审批过程进行控制 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主要采取部门负责,集体(审贷委员会)审批。农村信用社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吸纳其他银行的优点,采取更灵活的审贷制度,针对不同的客户和不同种类的贷款,制定不同的办法。
另外,在贷款发放的决策过程中,对行业、企业或项目的风险度的评估和识别至关重要。
2.2.2 建立激励和约束制度,把不良贷款“抓降”工作落到实处 激励机制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搞好其它工作的动力。具体来说包括四种激励:一是精神激励。二是岗位激励。三是政策激励。四是物质激励。
2.2.3 全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 每一笔不良贷款,都有它具体的数额和形成的原因,要摸清底子,对数额、盘活清收难易程度分类排队,设立台帐,先易后难,分别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全力清收盘活。
2.2.4 推进小额信贷试点,加快邮政储蓄改革 重视小额农贷,这是很多农村信用社用实践得来的经验,也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小额农业贷款,风险低,周转快,可稳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收入,还可从社会上广泛吸收社员,增加农村信用社资本金,提高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同时,努力把邮政储蓄办成社区性金融机构,有利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化发展。
2.2.5 把好大额贷款发放关,加大对抵债资产的管理 以资抵债是信用社对无法以货币资金收回的贷款,以信贷资产换取贷款企业或自然人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及无形资产,通过出售、转让所得价值或出租的租金收入抵偿贷款本息的一种方法。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以债权变产权是化解现存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是盘活不良贷款的重要手段。县级联社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履行好切实的管理职责。在处置时既要坚持合规、公开、公平的原则,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处置方式,加速抵债资产的处置防止抵债资产隐性流失。
2.2.6 加强对票据置换的管理,关注新增贷款质量控制 农村信用社经营和管理好央行票据置换的不良贷款,不仅会改善自身的经营状况,而且可以增强其抗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必须高度关注和预警农村信用社完成“票据置换”之后的发展问题,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2.7 建立和完善信贷市场退出管理制度 农村信用社为了资金营运的安全,可以从一些信用度差、不良资产占比高的高风险信贷市场退出来,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优质客户、优质市场中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可以避免农村信用社高风险经营,也使政府认识到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去改良自己所辖区域的信用环境和行政作风。总结
真正解决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的问题,扶植农民使农村信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2.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 篇二
一、中职生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中职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养成, 基本礼仪素养不高
中职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心智不成熟,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 鉴别力较差;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大部分学生由于文化基础差,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不喜欢、家长没办法、同学瞧不起的所谓的“问题学生”。由于缺少真诚的关爱, 学生变得自卑、敏感、偏激, 内心不稳定, 学习无动力, 不求上进, 无所适从, 常用一些自以为是的行为方式去表现自己或掩饰自己, 希望能展示自己的才能, 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在中职学校中, 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正确的引导、教育, 尤其是对学生基本礼仪素养的教育, 会使学生形成恶性循环, 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 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和学校对学生基本礼仪教育不够重视
家庭环境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基本环境,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一个人最直接接收到的启蒙教育, 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 学校和家长往往单纯追求学习成绩和升学率;不注重孩子基本素质、礼仪修养和意志品性的培养, 从而导致一些学生忽视了礼仪规范, 礼仪素养不高。
二、加强礼仪教育, 学风建设, 营造崇尚礼仪的良好氛围
(一) 引导学生建立明确的成长方向, 培养责任意识, 端正学习礼仪的态度
中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合格的人才, 就必须引导学生明确成长方向, 除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之外, 还应注重基本素质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而礼仪教育教学可以通过个人行为礼仪、社会交往礼仪、职场礼仪等与学生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等几个方面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二) 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 确立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
礼仪运用的基本原则就是人们之间以礼相待、相互尊重。礼仪课堂更应该体现这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能够保障师生在课堂交流过程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 能够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中突出礼仪课的实践性和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一)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知识的灌输者, 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使得学习氛围机械、呆板, 学生的灵动性和表现欲被扼杀。而礼仪课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决定了教师不能只进行理论讲授, 还应为学生创设更多表现的机会。如在走姿礼仪训练时, 可配合轻松高雅或节奏明快的音乐, 来一场走秀, 让学生尽情展示, 释放个性。实践表明, 这是一节学生非常喜欢的课。每个学生通过走姿展示, 互相评比, 再经教师的点拨、示范, 能够让学生知道仪态礼仪对于一个人形象气质提升的重要性。
(二)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 选择多种教学方法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礼仪教学中, 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 鼓励他们独立思考, 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学生通过自己思考, 能够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如在学习礼仪的含义和原则时, 我们可先确定学习目标, 让学生自学, 再给学生一定的学习任务, 让他们对照学习目标, 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任务;然后检查自学结果, 分析任务的完成情况;再将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通过班级讨论予以解决, 通过教师引导、点拨、讲解得到解决;最后通过练习巩固和归纳小结, 达到本节课所要求的知识、能力目标。
2.采用模拟教学法,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模拟教学是模拟某一事件过程的教学方法, 属于角色扮演的一种形式, 能使学生身临其境, 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如, 礼仪教学中的模拟面试、模拟颁奖仪式、模拟签字仪式、模拟介绍他人、模拟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礼仪等, 可分小组完成, 鼓励全体学生参与。教师可事先提出模拟的要求和原则, 在学生模拟过程中巡回指导、点拨。待模拟结束后, 组织学生自评或互评、讨论及总结, 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礼仪知识的感性认知, 体验角色的情感和心理活动, 领悟角色内涵。
3.运用案例教学法, 提高学生分析现实情况的能力。这种教学法将学生置于复杂的现实生活环境中, 能够缩短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在引入案例时我们不要一次性展示全部案例内容, 可先让学生了解案例的背景和提出的难题, 先启发学生思考。在案例讨论阶段要探讨的问题有:案例中的哪些信息最重要?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哪些?如何进行整体评价?最后总结评价, 可以让学生总结, 也可由教师总结, 说明案例中的关键点, 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 指出案例给学生的启示或提出新的问题。
(三) 不同专业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应有所侧重, 突出专业特点
礼仪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了解不同专业的特点、岗位群的要求, 除礼仪基础知识和个人礼仪外, 还要针对不同专业的要求, 联系专业特点, 突出重点, 点面结合, 强化训练, 满足不同行业需要。如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应侧重服务礼仪, 尤其不能忽视服务礼貌用语的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应侧重教师礼仪、保育员礼仪等。
(四) 学生考核评价应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为主
礼仪课的特点是可操作性和实践性, 它强调在教学中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礼仪实践能力。如学习介绍他人的礼仪时, 要注意表情、姿态、手势等, 可通过反复训练使学生达到介绍语言规范得体、手势自然大方、姿态彬彬有礼的要求;学习站姿、坐姿、蹲姿等仪态礼仪时, 可反复训练已达到动作的规范要求。因此, 对礼仪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不适合用一纸试卷来评价, 应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技能水平考核为重点。如仪态礼仪的考核可以让学生以个人或同桌两人一组的形式来一次综合展示;仪容礼仪的考核可以让学生自己塑造一个中职学生的形象, 来一次评比, 评出最佳形象, 为学生树立标杆。教师可现场点评, 并根据学生在训练中的表现以及平时课堂上参与训练的次数和质量评出等级。
摘要:知礼、明礼、懂礼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 当前中职生普遍存在行为习惯不好、礼仪素养不高的现象。通过礼仪教育, 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提高其素养水平。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加强礼仪教育学风建设、突出礼仪课的实践性、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可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待人处事以及就业、创业的能力。
3.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 篇三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不良资产信贷管理
0引言
农村信用社是地方合作金融机构,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的基础,是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主要资金力量和主力军。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使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质量不高,收益水平很低,制约了对地方经济的支持,阻碍了自身的经营和发展,不少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举步维艰,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1农村信用社的金融资产状况及不良资产形成原因
据对山西的统计情况看,从2001年末到2004年9月末,不良贷款下降了25.8%,不可否认,近几年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在不良贷款“双降”工作中采取了许多的办法和措施,也确实收到了明显的成效,然而,从统计数字看,不良贷款的下降主要来源于新发放贷款的增加,2004年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了2.3亿元,虽额度不大,却不容忽视。
不良资产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①农村经济发展缓慢,贷款本患难以收回由于受传统落后的农业耕种观念的束缚,加之农业受自然条件变化影响较大,给农业增产增收带来波动。且地方经济由于发展缓慢,财政状况始终得不到改善,从而增加了农业贷款的收回难度。②乡镇企业停产倒闭,贷款沉淀成为坏账乡镇企业停产关闭是农村信用社贷款沉淀形成的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开放城市经济发达地区,通过大办乡镇企业,使地方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有些乡镇企业由于没有市场,产品没有销路,投入资金不足等原因,刚开工就得停产,造成贷款呆账。③管理体制长期不顺,官办经营包袱沉重农村信用合作金融属于互助合作性质,在管理体制上长期处于从属的官办性质,从而导致信用合作机构经营资产质量严重低下,负担沉重。④制度法规出台滞后,维权收贷缺少依据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务院及立法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项金融法规,但针对农村信用社的法律法规少之又少。⑤涉农贷款投放不足,也是农村信用社金融资产质量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农行与农发行分设,经营资金与政策资金分别由农行与农发行按照要求供应,但粮棉购销部门在经营上往往很难分清资金使用,基层支行为了保证资金安全,干脆对粮棉收购减少贷款,从而给农村信用社收贷收息增加难度。⑥“三农”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建立,农业保险弱化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和农业保险弱化,加上农村资金供给单一,从而使本身应由财政负担的资金也被间接地转化为金融机构的贷款需求。⑦农村信用社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违规操作严重一是违规购建固定资产。二是抵债纠纷难以了结。三是违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四是违规办理票据业务。
2提高农村信用社金融资产质量的对策
提高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产质最,必须防范与化解并举,而防范是关键,也就是要首先优化增量,其次才是盘活存量。
2.1外部调节
2.1.1加大农业资金投入,确保农业增产增收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大对农业资金的投入。国家在免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在制定国家信贷计划,确定货币供应总量时,应增加农业贷款的计划比例。应通过改进管理,加大其资金投放,最大限度地调动农民从事农业耕种的积极性,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2.1.2下大力搞活乡镇企业,全面盘活信贷资金下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清收盘活乡镇企业不良贷款,是降低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改善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的根本措施,要运用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切实加大清收盘活力度。同时,对那些投资少、见效快的涉农乡镇企业,要充分利用现有关停企业的厂房设备,适当增加部分启动资金,把关停企业搞活,从而达到盘活不良贷款、降低不良贷款比例的资金管理目标。
2.1.3建立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国家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进行剥离,这使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并且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对农村信用社的信用体系带来很大的冲击。因此,十分有必要建立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
2.2内部控制
2.2.1对贷款发放的决策程序也即贷款的审批过程进行控制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贷款审批主要采取部门负责,集体(审贷委员会)审批。农村信用社有其自身的特点,应吸纳其他银行的优点,采取更灵活的审贷制度,针对不同的客户和不同种类的贷款,制定不同的办法。
另外,在贷款发放的决策过程中,对行业、企业或项目的风险度的评估和识别至关重要。
2.2.2建立激励和约束制度,把不良贷款“抓降”工作落到实处激励机制是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和搞好其它工作的动力。具体来说包括四种激励:一是精神激励。二是岗位激励。三是政策激励。四是物质激励。
另外,做好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三查"32作,对贷款实施严格的跟踪管理,同时内控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对在贷款营运过程中违规违法现象要严加查处,发现问题要查到底,而对造成贷款损失、形成不良资产的,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给予一定的处罚,按其过错追究其一定比例的损失赔偿责任。
2.2.3全力清收盘活不良资产每一笔不良贷款,都有它具体的数额和形成的原因,要摸清底子,对数额、盘活清收难易程度分类排队,设立台帐,先易后难,分别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全力清收盘活。
2.2.4推进小额信贷试点,加快邮政储蓄改革重视小额农贷,这是很多农村信用社用实践得来的经验,也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小额农业贷款,风险低,周转快,可稳步提高农村信用社收入,还可从社会上广泛吸收社员,增加农村信用社资本金,提高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同时,努力把邮政储蓄办成社区性金融机构,有利于激活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引导民间融资规范化发展。
2.2.5把好大额贷款发放关,加大对抵债资产的管理以资抵债是信用社对无法以货币资金收回的贷款,以信贷资产换取贷款企业或自然人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及无形资产,通过出售、转让所得价值或出租的租金收入抵偿贷款本息的一种方法。根据〈担保法〉的规定,以债权变产权是化解现存不良资产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方式,是盘活不良贷款的重要手段。县级联社资产管理部门应当履行好切实的管理职责。在处置时既要坚持合规、公开、公平的原则,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处置方式,加速抵债资产的处置防止抵债资产隐性流失。
2.2.6加强对票据置换的管理,关注新增贷款质量控制农村信用社经营和管理好央行票据置换的不良贷款,不仅会改善自身的经营状况,而且可以增强其抗御风险的能力。同时,必须高度关注和预警农村信用社完成“票据置换”之后的发展问题,使之沿着正确的轨道,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无论从近期的央行票据兑付来看,还是着眼于未来农信社的长远发展,各级农村信用社都应从由资产负债规模管理向以风险为本、资本约束的经营理念转变,更要重视对新增不良贷款质量的控制,以保证金融资产质量。
2.2.7建立和完善信贷市场退出管理制度农村信用社为了资金营运的安全,可以从一些信用度差、不良资产占比高的高风险信贷市场退出来,把有限的资金投放到优质客户、优质市场中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可以避免农村信用社高风险经营,也使政府认识到农村信用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去改良自己所辖区域的信用环境和行政作风。
3总结
4.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 篇四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和措施。
一、教育观念:
教育目标从注重掌握书本知识传授转变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上来,重点抓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的培养;教育对象要从抓“两头”学生转变到“为了一切学生”上来;教育内容从理论为主、技能掌握为辅转变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上来;教育要求从规范管理一体化转变到人性化、因材施教上来;教育方法从满堂灌转变到行为引导、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发展智力上来。
二、教育目标:
(一)学生素质:培养善良、负责、积极、乐观的社会小公民。
通过日常行规教育养成学生的责任心,从具体行动中表现做一个负责的人,通过集体活动激发学生热情、开朗、自信、乐观等积极向上的心态,为今后的人生奠基。
(二)思想品德教育: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礼·乐”文化特色。
学校文化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和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有力导向,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对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本学期德育处将结合“礼·乐”文化,加强校园环境、学风教风、班级文化、学生社团、红领巾阵地等方面的建设,努力形成富有内涵和特色的学校文化。
1.加强德育阵地建设。加强校园宣传栏、红领巾广播站、四项竞赛栏等德育阵地的建设,宣传表现出色的“红梅之星”,引导学生关心班级、关注校园。规范各中队黑板报、队角等阵地的检查工作,真正发挥少先队阵地的育人作用。
2.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继续规范升旗仪式,以“礼”为主题开展德育小故事演讲活动,崇德尚善,见贤思齐。深入推进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以“乐”为主题开展唱响校歌等教育活动,充分挖掘校歌等文化载体的象征意义。
(2)加强校园礼仪教育,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本学期继续以行为规范三字经为抓手,让学生通过诵读记忆知道该做什么,利用板报、升旗宣传行规三字经的内容、主题班会领会行规三字经的内容,充分调动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进一步加强四项竞赛的检查、反馈力度,增设四项竞赛流动红旗,重点落实进出校门礼仪、校园教室卫生这两项行规教育,同时不松懈其他行规教育。
(3)主要途径:
1、以思品课和各班主题队会、少先大队活动等教学为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员的教育。
2、以红领巾广播站载体,抓好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宣传主阵地,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观念教育。
3、有计划地开展各项德育教育活动。
(1)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每年组织学生清明祭扫烈士墓。利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抓好德育小故事的演讲,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
(2)对照《学生一日常规》细则要求,强化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检查、考核、教育工作。
(3)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联系相关部门组织开展普法教育系列活动,组织各种形式的“法律知识讲座”
三、开展专题教育,多方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为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学校将开展各种大型专题活动,如:消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各班也要通过一些重要节目,结合本班实际开展教育活动,召开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多渠道提高学生素质。
四、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优化教学过程最根本的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学会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教会他们学会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务处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和管理,引导、鼓励和支持教师参加教学探讨和实验,并加强教学评价,充分挖掘、利用远程教育资源,采用多种渠道对教师进行新课程理念及素质教育的培训,切实提高教育质量。
五、大力开展活动类课程,提高活动类课程质量
活动类课程旨地丰富学生感性学习经验,提高观察、分析、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精神和创造能力,各学科要结合教材,组织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参与实践,获得适用知识,积累经验。三至六年级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在实践中成长。
在开展活动类课程教学和实践的过程中,要防止活动类课程学科化倾向或形式主义走过场。活动类课程教师要通过自身有关知识,外出参观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活动类课程的质量,在实施活动类课程的过程中,要注意减轻学生负担。
六、进行隐性教育
良好的校园建设和校园文化在素质教育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最重要一点是教师的表率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一生。校园文化建设也是隐性教育的重要一面,校内的《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校训、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师生的作品,都是很好的教育基地。直接熏陶着学生,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另外,要充分利用好校园文化墙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墙壁会说话。
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社会活动形式多样:参观活动、访问活动、宣传活动、公益劳动、社区服务等都是社会实践活动。
各种类型的兴趣小组:排球队、合唱队、文学、科技小组、计算机、射箭等发挥其学生的各种特长。
对于各项活动应以集体活动为主,应有相对集中的主题,要周密计划,精心布置,相对而行,尤其要注重追求社会效益,追求教育效益。
开展课外活动,每周三下午为课外活动时间,主要开展各种课外社团活动和科技活动,做到人人参与,有组织,有反馈。
八、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
实施素质教育要逐步建立学生前面发展的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使学生能客观、全面了解自己,体验成功,看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应从评价中得到改进教育教学的反馈信息,要屏弃仅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 生的唯一标准,以及损害学生人格的错误做法,可通过激励性评语促进学生进步的做法。努力探索和建立学生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及简便科学的评价方法。
以上几个方面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不能截然分开。只有把握素质教育的各种途径、特点和方法,才能构建多元的、立体的素质教育体系。
九、具体措施:
1、根据学校拟订的各学科素质教育具体目标及实施办法,力争把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渗透到各学科,并且在计划和教案中有所体现。
2、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学校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将素质教育贯穿到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
3、把素质教育同大队工作结合起来,加强礼仪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禁毒教育、卫生健康教育等。
4、加强素质教育的监督、管理、评价,把实施素质教育和学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
5、各年级把写字教育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做到写规范字,说普通话。
5.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 篇五
一、公共政策的设计
当代政策学认为,公共政策是政府为解决特定社会问题以及调整相关利益关系而采取的政治行动,是与谋略、法令、措施、办法、规定等密切关联的政治行为。作为一种政治运行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须按照政治原则与程序周转与流变。
美国著名学者戴维·伊斯顿从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出发,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的分配”,而北京大学陈庆云教授则认为,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全社会的利益作有权威的分配。公共政策的价值标准和取向直接关系其性质、方向、有效性和社会公正的程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政策应具有两个方面的价值目标:一方面,政府要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克服和矫正市场的固有缺陷,争取利益分配的公平合理,维护社会公正;另一方面,政府的公共政策必须保障、促进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有效发挥,以创造更多的公众利益和价值。
现代国家的主要政府职能是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的本质和要义是公平和公正。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因此,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责任在政府、关键也在政府。作为义务教育办学的主体,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全属性的公共教育服务负责,义务教育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逻辑优先。政府应当通过有效的政策调控、科学的布局规划、合理的资源配置、完善的保障机制和有严格的考核制度,缩小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间的差距,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推进机制的建立
机制是管方向、管长远、管根本的制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实践的过程,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是实现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力保障。
建立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机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以县(区)为主。认真落实政府教育工作职责,充分发挥义务教育“以县(区)为主”管理体制的优势;二是底线均衡。就是要强调区域内使用公共财政的义务教育学校都能按照规定的标准拥有大体均等的软、硬件,从而在义务教育阶段形成一个公平、均衡的环境;三是适度倾斜。对农村学校和相对薄弱学校实行政策倾斜,关注弱势群体,为每一个学生享有基本均等的受教育机会创造条件;四是有效监管。重点应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师资队伍流动机制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及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均衡发展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切实加快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步伐。
加快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机制建设,在区域内部,特别是在县(区)域范围内,通过建立和完善包括经费保障、资源共享、师资交流、生源调配等六大机制,是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保障实施义务教育所需经费,是体现政府责任的主要标志。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对此作了专门规定。要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预算管理制度,将中小学的全部收入和支出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额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单列。除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外,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
(二)建立和完善促进师资均衡配置机制。
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保证。首先,要严格实施教师考录制度,确保教师聘用质量。其次要规范教师岗位设置管理及岗位聘用制度,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再次,要加快完善体现绩效要求的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全面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建立覆盖全域的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教育信息化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要加强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设备管理和教学应用工作,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注重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要创新资源共享交流平台建设,加强教育资源库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教师培训、教育科研、课堂教学等方面信息资源共享的作用。
(四)建立生源有序调配的机制。
分布均衡的生源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因素。要通过改革完善招生考试办法、规范招生秩序、加强学籍管理、合理划分学区、落实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等手段,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学校生源,缩小生源水平差距。继续推行区域内优质热门高中招生名额100%分配到初中学校的政策,切实解决中小学借读和择校问题。
(五)建立弱势帮扶助学机制。
继续完善帮扶助学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认真落实国家的减免政策,同时按照“广覆盖、不遗漏”的工作方针,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积极创造条件,解决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就学问题。加强对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关爱心理、行为有偏差和学业有困难的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六)建立督导评估考核机制。
研究和制定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教学指导体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列入地方政府教育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系列,实施政府问责制,强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完善督导通报制度,把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纳入教育督导评估体系,定期督查和通报。针对均衡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和调研,对区域促进均衡发展作出科学决策,并及时调整相关政策、措施。
三、推进路径的选择
有学者通过归纳,认为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路径大体包括:“常规路径、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路径、自外而内的专家驱动路径、自内而外的主题路径和自下而上的民间利益驱动路径”。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下,探索构建“政府主责、学校主体、社会主动”的路径,对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能性和独特意义。
“政府主责”,即落实政府责任,强化政府行为,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制度保障;“学校主体”,即学校应当承担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体性作用,这是由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教育均衡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社会主动”,即在强化政府办学主体地位的同时,通过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形成社会多方面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其中以“学校”为主体,倡导积极有效的校本行动,实现学校办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对提升区域内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具有关键作用。
(一)中心带动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启示我们,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之路,必须关注村小。因此,要以均衡发展为导向,将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划分若干片区,以中心(实验)学校为带动,实施中心、村小一体化管理,在经费投入、管理模式,师资配备和培训,教师待遇等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扩大辐射范围,发挥集聚效应,促进相应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和质量水平整体提升。
(二)典型推动
均衡发展,并不等同于“平均发展”,不该是“削峰填谷”,而应是“扬峰填谷”,让强的更强,弱的渐强,在动态发展中实现优质均衡。“典型推动”就是要充分发挥“名校”、“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利用这些学校已有的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拉动形成更多的优质资源,以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校际联动
校际结对联动是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校际联动平台,能促使结对学校优质资源共享,在师资素质、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上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有力地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化水平。
(四)自主滚动
自主滚动,即催生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强化学校的自主发展能力。每一所学校从自身实际出发,确立适合学校和学生发展的目标,健全完善自主发展运行机制,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以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
(五)评估促动
为扎实有效地推进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要建立规范、科学、有效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监测评估体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指标纳入政府教育督导体系,通过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进行监测和评估分析,提出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策建议,制定完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推进重点的确定
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服务全民的一种公共产品,在对其进行分配时必须符合公共性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义务教育不能在市场上随意进行买卖,它必须由政府免费向社会提供;第二,政府在对义务教育资源和权利进行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公平原则,即缩小城乡、区域及校际教育差别,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保障每一个儿童都能够享有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和权利。因此,义务教育资源应当均衡配置,不断缩小差距。在推进义务教育发展进程中,要围绕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等重点方面,整体构思,均衡配置,系统推进,逐步建立区域统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一)办学条件均衡化,填谷与造峰并举
木桶理论告诉我们:一个水桶无论有多高,它盛水的高度取决于其中最短的那块木板。在完成“普九”任务,实现让每位孩子“有学上”之后,如何让每位孩子“上好学”,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想人人“上好学”,就得整体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就得关注义务教育均衡的那块短板。
均衡是个相对概念,均衡发展不是简单的静态的均衡,而应是在螺旋式发展基础上的动态性均衡,是有差异的均衡。从这个意义上说,义务教育的那块短板就是“相对薄弱学校”,要加快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就必须让“相对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那些短木板先“长”起来。
办学条件的均衡是义务教育的基本条件,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标准化建设是统筹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要加快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就要既加快投入补短,又要加大投入扬长,通过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加快改造相对薄弱学校、大力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等举措,实施“填谷”与“造峰”并举的发展思路。
(二)师资队伍优质化,区本与校本同行
师资科学配置和队伍整体优化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美国科尔曼教授的调查研究也显示,教师的表率、语言、能力等,作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条件,会造成较大的人与人之间的不公平。可见,教师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源对教育均衡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要始终坚守“教师发展学校”的理念,强化“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改变教师“非不为而不能也”的最长效、最主要的途径。校本培训是以校长为主导、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的一种行为。要加快完善校本培训和区本研修相结合、个人进修和选送外培相结合的专业化、终身化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着力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要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按照优质化、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要求,兼顾年龄梯队、专业结构等因素,科学核定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编制,努力为每一所学校配齐配强专任教师,促进区域内小学(含村小)、初中学校之间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及骨干教师比例大致相当。
要大力实施教师轮岗交流制度。针对村小和边缘地区初中教师教学观念相对陈旧、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的现状,建立教师交流制度,逐步实现义务教育教师资源的相对均衡配置,进一步缩小校际差异。
(三)教育管理人文化,领导与引导结合
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学校文化和办学风格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积淀而成。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水平的不均衡是制约义务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提高薄弱学校的管理水平,整体提升区域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水平应当成为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要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不断创新干部选拔制度,完善校长任命任期制,积极推行公推竞岗、“两推一决”、校内直选和授权聘用等校长选任机制,为每一所学校配优配强校长。不断拓展校长和班子成员的管理视野,整体提高领导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改变校长重“管”轻“理”,重“权利”轻“权威”,重“领导”轻“引导”的倾向,坚持校长专业化发展方向,健全校长任职研修制度,提高校长的“职业化”程度,不断提升他们对学校发展的“领导力”和“执行力”。
要大力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转变职能,建立新型政校关系,着力构建以学校文化凝聚师生、以特色建设提升品位、以教育国际化拓展视野的现代学校运行机制。要积极倡导教育管理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向往”。要不断丰富和拓展教代会民主管理监督和理事会议事监督职能,推动形成“自主办学、自我约束、民主管理、社会监督”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四)办学质量品质化,课程与课堂相融
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广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点环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命题。优质均衡的教育教学质量是群众关注的热点,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优质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迫切要求。
要树立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观。着力构建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基点,以全体学生为评价对象,以完成国家规定教育教学内容、达成国家规定培养目标为评价标准,以合格率、完成率和学生综合素质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引导学校从升学竞争向办学水平、育人水平竞争转变。
要提高“课程”和“课堂”的实施水平。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在构建课程管理体系,创新课程实施模式,建立课程评价机制上下工夫。使“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规范化”,不断提高课程的适切性和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要推动学校特色发展。坚持特色办学、品质立校,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文化传统、社区资源和教师特长,全面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着力形成“一校一特色、一校多特色”的发展格局,为促进中小学生特长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搭建发展平台,整体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区域教育的影响力。
(五)教育公平全纳化,共有与共享一体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城乡之间、区域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质就是促进社会公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推进,不少地区呈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急剧上升的态势。同时,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等贫困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也相当突出。维护这些社会弱势群体依法享受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直接反映了一个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
要落实“两个为主”政策,切实负起对适龄外来人口子女入学的管理职责。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上做到:在区域经济社会建设和教育发展规划中与本地生一并纳入,在免费政策上与本地生完全一致,在教育培养上与本地生同等对待。
要加强“民工子弟学校”帮扶:提高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办学水平是义务教育发展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要坚持“管”、“督”、“扶”并重的策略,努力缩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差距,促进区域内公办、民办教育协调、均衡发展。
要全面推进特教事业和全面落实减免救助政策:办好特殊教育学校,实行按需供教。进一步完善随班就读保障体系,健全特殊教育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大力实施贫困家庭学生和残疾学生教育救助,确保无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100%的残疾生免费就读。
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基本价值是追求教育公平,最高价值是公平基础上的高效率高质量,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论是作为一种教育理想,还是作为一种过程目标,就是要坚持教育公平,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从根本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区域内的学校实力势均力敌、不相上下,成为令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实现优质的均衡。从理论上讲,优质均衡发展的教育是最理想的教育状态,它是教育发展的一种美好的愿望。我们应该承认,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才是常态,教育的发展理应是一个“不均衡——均衡——不均衡……”的螺旋上升发展过程。因此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而是“有差异的发展”,是向更高层次的均衡和个性化的发展,这将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永恒的价值追求和奋斗目标。
王集中心小学
6.大青实验学校生本教育实验方案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生发展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核心,以完善学案导学为抓手,以小组有效合作学习机制创建为突破口,努力打造踏实高效灵动的课堂,使学校成为绽放生命、励志求知的百花园,使教师成为与时俱进、激扬生命的教育人,把学生培养成为“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成绩优秀”的时代新人。
二、实施原则
1、主体性原则。课堂教学实施的对象是学生,学习主体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实践活动中自己体验、思考、总结知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逐步形成正确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学习要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发展的过程。
2、民主原则。树立民主教学思想,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公正对待学生,客观认识学生的差异,尤其对于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建立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3、合作性原则。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与教师要加强合作交流,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形成共同的施教方案,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4、创造性原则。教师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赞赏学生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
5、灵活操作、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备课和施教过程中,总体把握课堂教学改革要求,但又要体现教师个性化特点和专长,从实际出发,灵活实施,讲求实效。
6、导学练相结合原则。在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学案为指导进行独立或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学案中提供的练习;在练习中,进一步体会知识的产生、发展的原理并能得到教师的适时指导,使导、学、练各环节紧密结合,形成整体。
三、课堂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结构力求简洁明了、清晰自然,体现学科特点。教师精心组织、精当点拨、精细管理,学生积极参与、充满自信,课堂自主高效。
2、完善学案编制,发挥学案的引领作用。教师要提前发给学生学案,引导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基本完成学案所设计的学习任务,做到“先做后学”。
3、加强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展示和交流。学生在经历了自主学习后,有些障碍或自己不敢肯定的内容,课上教师先安排小组内交流,让学生进一步自主学习;然后再组织全班交流,发挥学生“小导师”的作用,实现兵教兵;再有不懂的问题或想不到的问题才由教师解决,达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目的。
四、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坚持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在长期的传统教学模式中,习惯了教师的讲授和被动学习,对教师的依赖性极强,因此,要达到学习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坚持不懈的组织、指导学生自学,使其逐步从依赖中走出来,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相信:堂堂抓,科科抓,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必将养成,自学能力必将提高。
2、坚持学困生的帮扶。在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应该拿出更多精力来指导、鼓励个别学困生的学习,用有效的方法指导他们,用我们的关爱打动他们,用一次一次的成功激励他们,这是提高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生本教育课堂中能够逐步实现的。
3、坚持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但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和载体。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赖导致学生不能认真阅读教材、利用教材进行自主学习,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在学生阅读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督促、多指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批注。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学习阶段:2010年6月---2010年9月
1、积极准备,认真部署,成立领导小组。组长:杨玉科 王永江 总体负责 副组长:李长友 耿 飞 成员: 丁艳菊 常江 武玉华
李长友、耿飞具体负责,各处室各教研组全力配合,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全力支持,政策上大力倾斜,经费上加大投入。
2、制订实验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确立实验班级、实验教师(名单附后)、成立学习小组,经过广泛论证力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6月下旬召开生本教育启动会。
3、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和培训,采取自学、互学、交流和“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以郭思乐教授的三本书《聆听教育的春天》、《教育走向生本》和《教育激扬生命》为蓝本,也可以登录http://guosile.qzone.qq.com, http://sb.eact.com.cn, http://esi.scnu.edu.cn等网站从互联网上学习,并积极组织实验教师与市、区的生本教育试点学校教师研讨交流。通过学习,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全面落实生本教育理论,借以调整教学思路,逐步改善教学风格、改变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方法,形成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崭新的教学风貌。
4、制定修改我校实验年级课堂教学评价量规、学生综合评价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强力推行生本教育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制度建设,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格落实备、讲、辅、改等教学环节,使精细化的教学行为固化为每位教师的工作习惯。
(二)试点实验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月)
1、实验教师在认真学习研讨的基础上着手建构本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实验。
2、实验教师出示研讨课、示范课,引导本学科教师,为全面试点实施夯实基础。
3、学校选派在实验中表现积极、素质较高的教师再次外出学习,进一步研讨生本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领悟其精髓,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激励方式,认真进行成绩比对及总结,以便全面推广。”
4、以“同课异构”的方式,把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放在一起对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定期和其他实验学校交流,及时汲取好的经验。
(三)总结推广阶段(2011年3月—2011年9月)
1、学校坚持典型带动策略,全面总结实验开展情况,对实验中出现的典型教师、典型学科组及时表彰奖励,树立本校教师学习的榜样,帮助教师消除畏难情绪,并对他们的成功做法及时梳理总结、提炼推广,保证实验顺利实施。
2、实验指导小组成员加强对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过程性指导和督察,通过听课、专题研究、经验介绍、研讨会等方式整合实验的研究力量,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实验中涌现出来的新经验,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以传、帮、带的方式,使大多数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实践生本教育的形式。
4、开展多种形式活动,积极推广实验成果。
1)认真总结、挖掘、提炼实施“生本教育”的经验和体会,根据学校工作实际,利用教师论坛,组织教干、教师就“如何推广实施生本教育”发表见解。
2)开展论文、案例、学案、教学实录评比活动。组织教师根据生本课堂教学实践,精心撰写、积累经验材料,推荐优秀作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评比。
3)开展“生本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引导全体教师按照“生本教育”理念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四)创新提高阶段(从2011年9月1日起)
根据总结推广阶段取得的经验,在学习“生本教育”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生本教育”理论,创造出具有学校特色的“生本教育”模式和经验,建立开展“生本教育”的长效机制,把“生本教育”落实到学校德育、文化、管理等方方面面,并要设计配套的“生本教育”活动,把“生本教育”推进落实到位,把学校办成完全生本的学校。
2010年6月 附生本教育实验教师名单 实验负责人 李长友 耿飞
实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七年级 实验小组成员
李玲 赵秀雨 徐建 闻绍敏 徐庆裕 程云娟
生本教育实验实施方案
大青实验学校
7.焊缝中产生白点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篇七
1. 原焊接工艺
该种起重设备结构件的拉伸试件结构如附图所示。
拉伸试件接头坡口采用水冷切削加工方式制成双面“X”形坡口,焊接方法为水平位置CO2混合气体保护焊,母材材质为焊接性能皂良好的SM570钢,填充材料采用GBER50-6型焊丝。原焊接工艺见表1。
焊前准备工作包括:打磨清除待焊部位及两侧10~20mm范围内的油污、锈迹等杂物;检查CO2气体压力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焊枪导电嘴是否良好,清理焊枪端头沉积的飞溅物;检杳焊丝表面质量,确保焊丝表面镀铜均匀、无锈,整体外形无明显折弯、拐点等。
2. 焊缝中产生白点的原因及其危害
(1)白点产生的原因
在拉伸试件焊接过程中,其电弧区的含氢物质受到高温电离作用,就会分解出可熔解液态金属的氢离子。当这些氢离子熔解于液态熔池中后,在焊缝金属结晶的瞬间,被熔解氢气的溶解度突然减小,又来不及从熔池中逸出,就会在焊缝中形成氢气孔。
经分析,造成焊缝中含氢量高的原因主要是电弧区的水分过多。在施焊过程中,这些水分分解出氢离子,进而在焊缝中形成氢气孔。电弧区的水分主要来自2个方面:一是焊接保护气体或施焊环境潮湿,造成焊缝中的水分过多;二是试块坡口的切削加工过程中采用水冷方式进行冷却,使母材坡口表层吸附的水分过多。
(2)白点的危害
焊缝断口中能用肉眼观察到的圆形或椭圆形白色小点,是氢在焊缝中的一种存在形式,表明焊缝在施焊过程中产生了氢气孔。这种氢气孔是焊缝中的一种细微裂纹缺陷,可产生相当大的内部应力。在焊件使用过程中,氢气孔内部应力与外部应力交织作用,促使裂纹拓展变大,容易引起焊缝早期突然断裂,即氢脆。氢脆是各类焊缝缺陷中危害极大的一种,对流动式起重设备来说,保证其结构件焊缝中不出现白点,是保证其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
3. 消除焊缝白点的试验
消除焊缝中的氢,常用方法有焊前清理锈蚀油污、预热脱水处理及焊后消氢处理等。
在进行消除焊缝白点的焊接试验之前,要做好以下2项准备工作:一是焊接现场采取管道供气,并使管道出口的减压预热装置处于正常状态;二是对施焊部位进行脱水清理。
在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对拉伸试件进行焊接试验。各项试验的主要区别是坡口制作方法和工艺措施上的不同。实验结果表明:焊缝中产生白点的主要原因是坡口切削加工时,所使用的冷却液进入了母材表层。拉伸试件试验方法及验证结果见表2。
4. 工艺改进措施
8.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 篇八
信息分类 宏观经济运行 意见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见
内政发〔2015〕62号
成文日期
2015-06-04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
强化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意见
内政发〔2015〕62号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
今年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分析调度,及时出台有针对性政策措施,强化督促落实,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发展态势,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民生社会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受市场需求不足及结构性因素影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为促进中央和自治区各项重大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充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活市场、释放动力,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稳定企业生产经营
(一)进一步减轻企业用电成本。继续执行原定于今年6月份到期的电力多边交易财政补贴政策,延长到2015年底。进一步扩大东部盟市大用户直供电规模,由去年30亿度提高到50亿度以上。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政策的通知》(内政办发〔2015〕56号)规定标准,减收企业自备电厂系统备用费。
(二)支持停产半停产企业恢复生产。自治区有关部门和各盟市要立即对此类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逐户分析原因,研究对策。一是对产品有市场,但是环保、安全不达标的停产整顿企业,各地区各部门要抓紧帮助整改,达标验收后立即恢复生产。二是允许停产半停产企业和经营困难企业缓缴半年的社会保险费,特殊情况需缓缴半年以上的,由自治区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三是各级人民政府要认真研究“一企一策”的特殊解困政策。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对全区停产半停产的重点企业列出名单,逐户提出对策。
(三)逐级建立统一的企业风险化解救助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为主、金融扶持、市场运作、产融结合”的原则,列出重点帮扶企业名单,协调各方对困难企业特别是税收贡献大、就业人员多、辐射带动强的企业进行帮扶救助。
(四)强化对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一是协调各金融机构对生产经营困难企业,采取转贷、续贷、缓收贷款利息、延长贷款偿还期限、重新签订贷款合同、停息挂贷等措施,保护企业有效生产能力,坚决防止简单的压贷、停贷或强行收回贷款。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人民银行 银监会关于妥善解决地方融资平台公司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0号)精神。二是支持建设银行内蒙古分行等金融机构设立协力发展基金(100亿元以上),用于提前垫付企业新建项目的未到财政资金和贷款。三是支持由行业协会牵头、企业出资、市场化运作,设立转续贷(过桥贷款)基金。四是利用部分财政间歇资金(自治区本级财政125亿元)和部分社保结余资金(自治区本级财政75亿元定期储蓄),增加金融机构可贷资金,定向帮助产品有市场、发展前景好的企业缓解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五)继续兑现原有各项优惠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税收等优惠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国发〔2015〕25号)要求,暂停执行《国务院关于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的通知》(国发〔2014〕62号)规定的各项清理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已承诺优惠政策继续实施。
(六)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研究制定《内蒙古自治区企业权益保护规定》,预防和制止损害企业权益的行为,增强企业投资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七)整合重组煤炭转化企业和生产企业。研究制定支持煤炭转化企业与煤炭生产企业重组、脱困的政策措施,有效化解煤炭产能过剩矛盾,提高煤炭资源精深加工和清洁高效利用水平。
二、打通融资渠道
(八)组建两个融资平台。一是在现有财信集团、日信集团和拟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基础上,组建自治区金融控股集团公司,作为自治区综合融资平台。二是加快组建自治区水务投资公司。
(九)设立三支基金。在整合各类竞争性领域财政专项资金的基础上,自治区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资本金25亿元,总规模100亿元)、服务业发展基金(资本金5亿元,总规模20亿元)、科技创新基金(资本金5亿元,总规模20亿元)。
(十)加快推广PPP合作模式。深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42号)、《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2015年第25号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协调推进小组,尽快建立合作项目库,自治区直接抓好5个重点示范项目,每个盟市推出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示范项目。
(十一)扩大直接融资规模。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的若干意见》(内政发〔2014〕54号),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与金融机构、企业的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常态化的项目遴选、储备、辅导、对接以及财政奖补等各项工作机制,尽快研究、优选、推动一批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十二)积极争取国家金融支持。借鉴铁路发展基金模式,探索联合中央有关单位设立子基金。争取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减轻债务负担。充分利用人民银行创设的抵押补充贷款(PSL)工具,争取给予我区更多支持。
(十三)推进“双向挂职”。继续选派部分旗县副职到自治区金融机构挂职,提高基层干部运用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的能力。
三、稳定投资增长
(十四)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在自治区省级领导干部(自治区党委常委和政府副主席)包联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东北振兴29个和列入今年自治区重大项目实施计划53个尚未完成前期工作的项目,属国家审批权限的,由自治区省级领导负责专项推进;属自治区和盟市审批权限的,分别由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盟市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集中联审。
(十五)加强项目管理。全面摸排国家已出“路条”项目,对前期工作进度缓慢、迟迟不能开工的,要查明原因;对用水、环保指标未落实的,由当地政府限期协调解决;对没有投资能力的,要尽快变更业主;对当地政府推动不力的,要予以问责。
(十六)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金融支持自治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5〕56号)精神,主动跟进自治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对已开工停建项目,因资金困难造成的,当地政府要协调解决融资问题;因市场预期不好造成的,要调整投资方向或推动企业重组,推动项目建设,尽快启动。
四、培育新的增长点
(十七)积极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制定出台呼包鄂一体化发展规划、乌海及周边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规划、霍乌哈金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规划,加快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间互补协同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发展平台,催生新的经济增长极。
(十八)大力促进服务业发展。对旅游、金融、养老、文化创意等服务行业,要逐一研究,逐一制定行动方案,专项推进。加大服务业政策落实力度,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等一系列服务业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推动落实服务业用水、用电、用气与工业同价政策。
(十九)深入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和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工作的一系列政策。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制定具体配套落实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落实。
(二十)认真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八条措施的通知》(内政发〔2015〕46号)规定。建立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基金,落实创业补贴,提高大学生担保贷款额度,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五、推进简政放权
(二十一)加大简政放权力度。6月底前完成各盟市、旗县(市、区)行政权力清单的梳理和公布工作;下半年自治区再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年内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对行政许可流程进行优化再造;落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改革注册资本登记制度促进市场主体发展的意见》(内政发〔2014〕47号),加快推进“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动力。
(二十二)简化前置审批条件。制定并公开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及强制性中介服务事项的目录清单,简化投资项目报建手续,大幅减少申报材料,压缩前置审批环节,并公开审批时限。选取部分旗县和工业园区,开展项目“先建后验”改革试点,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尽快研究制定具体方案。
(二十三)深入推进收费清理改革。取缔违规设立的收费基金项目,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越权设立的,一律取消;凡擅自提高征收标准、扩大征收范围的,一律停止执行。属于政府提供普遍公共服务或一般性管理职能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政府性基金,没有法定依据的行政审批中介收费一律取消。超过服务成本的收费和有较大结余的基金,一律降低征收标准。实行收费项目目录清单管理,6月底前修订并公布自治区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
(二十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国务院要求,自治区成立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加快推进政府自身改革,推动落实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决策部署,各专题组和功能组要根据职责分工,强力推动,务求实效。各盟市、旗县(市、区)要参照建立推进机制,主动作为,做好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工作,以政府自身革命带动其他领域改革。
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二十五)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金融支持。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确保完成建设任务。
(二十六)提振房地产市场消费信心。落实国土资源部与住房城乡建设厅联合下发的《关于优化2015年住房及用地供应结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土资发〔2015〕37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内政发〔2015〕58号)要求,促进房地产用地结构调整,鼓励支持地方政府研究制定未开发房地产用地的用途转换方案,采取临时性促进商品房销售的措施,允许以保障性住房资金补贴购买存量商品房,增加保障性住房,消化存量商品房。
(二十七)加强督查落实。对自治区人民政府内政发〔2015〕58号文件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推动地方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着力解决房地产市场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认真学习、全面掌握中央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精神,解放思想、开动脑筋、主动作为。属于本职范围内的,要全面梳理、对号入座、抓紧落实;需要制定配套措施的,近期抓紧出台。自治区对主动作为、贯彻落实有力的地区和部门,将予以表彰奖励;对不愿作为、没有担当的地区和部门,要追责问责,积极营造抓发展、谋发展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本意见六个方面、二十七条措施的落实情况将适时进行督查。
9.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 篇九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在未成年人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打牢未成年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基;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未成年人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未成年人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厚植未成年人红色基因和爱国意识。
二、重点活动
1、“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
采取学生自荐、同学互荐,以及老师、家长和社会推荐等方式,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的青少年典型,将先进典型向新丰中心校推送,并利用国旗下的讲话、黑板报、校园网等平台,开展学习宣传活动。
2、“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活动 清明节前后,组织清明祭英烈活动。“七一”前后,组织未成年人唱响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的优秀歌曲和童谣;“十一”前后,开展升国旗唱国歌、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活动。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活动
利用手抄报、黑板报等方式开展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我们的节日”教育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书法绘画比赛活动;利用重阳节时间节点开展“孝行月”主题实践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名人故居、传统民居、历史建筑等文化遗址;邀请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进行传统文化授课和培训。
4、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校园自主管理类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亲情关爱、保护环境、公益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福利院开展敬老助老、关爱孤残儿童等活动。
5、“劳动美”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卫生清洁活动,选树“劳动小能手”典型;组织学生就近到社区开展义务清洁等劳动实践,到有关行业开展“我是小小劳动者”职业体验活动,感受劳动的艰辛与快乐,树立“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思想。
6、“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通过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健康活动课、心理主题班会、考前心理减压辅导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三、相关要求
1、全体师生要将本方案与我校的“文明校园”创建工作结合起来,切实开展各项活动。
10.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 篇十
我校开学初紧紧围绕县局通知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落实好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有效排查隐患漏洞,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活动,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自救能力,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了学校的各项安全工作,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
组织机构:
组长:李均章
副组长:常清、史占华
组员:各班主任
一、活动时间:9月3日——9月7日.二、开展的“五个一”活动,逐个一一落实。组织学生在开学第一天升国旗时,以法制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演讲,目的是教育广大师生一定要遵纪守法。并在活动期间要求各年级班主任上好一堂以“防疫.消防.交通”等安全为内容的主题班队会活动.。组织一次安全逃生演练、给全体学生家长发一次安全建议书、给全体学生发了一份秋季疾病预防和交通安全注意事项宣传材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力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克服麻痹思想,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思想。
三、“安全教育周”将开展活动计划:
1.开学第一天,校长室带领全体教干对所有教室、食堂、功能室等进行了彻底清整,安全整洁的学习环境使师生尽快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
2.对校舍建筑、消防设施、校园用电设备、体育器械、活动场地等进行了全面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治,确保师生安全和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转。
3.开学第一节课,对全校教职工返校情况进行了排查,情况良好。各班主任对本班学生开展返校情况、携带管制刀具、易燃易爆物品、假期违反社会公德和暑假安全情况进行详细排查。
4.开学第一天就严格落实昼夜值班制度、考勤制度、住校生出校门请假制度、外来人员登记制度等制度,使全校师生迅速从休息状态变为工作状态,为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班班举行“防疫.消防.交通”为主题班队会。使学生人人从生活、学习等方面时时处处讲安全、保安全,杜绝事故发生。
杜生小学
【金融学生教育改革方案及措施】推荐阅读:
金融系应届生自荐信07-01
大学生个人金融产品需求及理财观念问卷06-28
非法金融宣教工作措施07-25
一个应届生的金融企业笔试面试经07-09
金融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8-10
信贷金融服务方案08-19
金融担保公司筹建方案08-20
金融科技广场招商方案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