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兴趣小组资料 文档

2024-10-03

生物兴趣小组资料 文档(精选9篇)

1.生物兴趣小组资料 文档 篇一

生物学常见题型答题技巧与要点

生物学中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图表题、实验设计题、材料分析题等。各种题型自有各自的解题要点和技巧。同样的题型在不同学科中也有不同的解法。? 一?选择题:? 选择题大多由题干和选项组成,由单选和多选之分。生物学中常见的为单选题,考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辨析为主。? 解答选择题,一审题要严,二方法要对。? 审题严,是指对题干和选项要仔细审题,分析语句,抓住关键,特别是要辨析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名词。对于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名词要认真分析,去伪存真。有的题目要运用一定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方能解答。? 方法对是指解选择题时要注意正确的方法,否则,轻则浪费时间,重则前功尽弃。解选择题的方法主要有作答法,排除法,计算法,推断法,比较法等。? 二?填空题(解答题)? 此类题目源于教材段落或稍加变更,对答题的规范要求较严,因此在解题时要注意做到规范,达意,通顺。? 规范即尽可能用教材原句答题,特别是一些专用名词,绝不可妄加更改。? 达意即填入的内容必须符合整个句子或段落的意思,要能很好地表达出题者的意图及答题者的思路。同时这也是在规范达不到时的一种变通,以尽可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失分。? 通顺是指填入的语句要使得整个句子通顺,段落意思明了,符合语法规则。有的同学答的题意思也对,专用词也正确,而把填入的内容放在整个句子或段落中一读,便漏洞百出,甚至造成歧义。? 三?图表题:? 图表题是运用图形或表格来帮助出题者设疑和解答者解题的一类常见题型。其中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结构图(2)细胞分裂图(3)遗传系谱图(4)生理生态图(5)实验装置图(6)其他综合图(7)表格图等。对于这类图表题,须做到分析图表,采集要素,分析特点,关注变化方能顺利解答。下面就(2)(3)(4)三类题的解法作一详细说明。? 1?细胞分裂图:细胞分裂图一般要求是(1)该图所示分裂类型及时期;(2)该图细胞内染色体、DNA、染色单体统计;(3)该图往前往后时期的情况等,其中关键是判断分裂时期,一般采用下面两步来判断:a?同源染色体情况。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则一定处于减Ⅱ各期;如有同源染色体,又有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分离等变化,则必为减Ⅰ各期;如有同源染色体而无上述行为变化,则一定为有丝分裂各期。b?根据细胞分裂各期特点,判断所处具体时期。? 2?遗传系谱图:遗传系谱图一般要求根据图谱判断遗传模式,求出某些个体基因型和某些组合后代的性状几率。其中关键是判断遗传模式和求几率。? 关于判断遗传模式,可根据以下步骤进行:? a:判断:Y染色体遗传? 男有女无? b:判断显隐性? 双亲无,子女有-----隐性? 双亲有,子女无-----显性? 不隔代遗传-----显性? 隔代遗传-----隐性? c:判断基因位置? 女有父无------常染色体? 无性别差异------常染色体遗传? 有性别差异------伴X遗传? 有病个体男多于女------伴?X隐性? 有病个体女多于男------伴?X显性? 关于几率的求解,最关键的是注意统计范围,要辨别清楚有病男孩和男孩有病是不同的统计范围,几率也就不同。? 3?坐标曲线图:此类题一般题目给出一张坐标曲线图,然后要求根据图表分析曲线变化的情况,变化原因,各曲线间相互关系等。对于这种题目,关键抓住以下几点:(1)横、纵坐标的含义:即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代表什么量的变化。含义不同,所得的结论也就不同。(2)曲线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分析:曲线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往往与横或纵坐标及其他条件的改变有关,应认真分析这些关系,结合所学原理,找出因果关系。(3)抓住要点,规范答题:经分析后对曲线的成因有了深刻的理解,然后结合所提问题,精心组织语言,按照规范,达意,通顺原则填写答案。? 四?实验题? 实验题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实验分析题;一类是实验设计题。? 对于实验分析题,主要是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进行分析,作出合理解释,辨别实验错误等。对这类题要密切联系所学实验内容(包括课文内的实验)仔细分析,一般不难解答。? 对于设计题,一般要求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仪器,设计一实验,来验证或说明某一生命现象。这类题相对难度大些。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1)联系经典实验。教材中介绍的许多经典实验,如生长素发现,孟德尔遗传实验,米勒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等等。这些经典实验中较详尽地介绍了实验设计原理,过程,结果等,体现了科学家严谨踏实的研究风格,值得同学们学习和模仿。如,孟德尔实验即体现了观察实验现象解释验证结论的科研过程。我们在设计实验时完全可以借鉴这种思想来构思自己的思路。?(2)严密设计过程。在设计实验时要防止粗枝大叶的做法,想当然的做法,而要科学严密地设计实验过程。特别是对照系的创立一定要保证只有唯一变量,其它相同条件必须提出,而不能省略。?(3)综合理化规范:在生物实验中使用到许多理化实验仪器和药品。如天平,试管,滴瓶,量筒,乙醚,石油醚等。在使用这些仪器和药品时要严格按照理化实验要求执行,不能随便应付。?(4)注意学科特点:生物实验毕竟是研究生物的实验,因此它又有其本身的特点。在实验设计时也要注意到学科特点。例如,植物杂交实验中的年限计算,动物杂交实验、动物生理实验中的可操作性等问题都要认真考虑,以免犯科学性错误。? 五?材料分析题? 这种题目要求学生在阅读一段材料之后,分析解答相关问题。解这类题要做到以下两点:?(1)认真阅读材料,充分联系教材:所给材料大多是第一次见到,因此应认真加以阅读,并分析其中的关键语句,中心思想,然后得出一个总体概念;紧接着必须尽量与教材内容挂钩,所谓题在书外,意在书中,所供资料必定要运用教材理论去解释,理解,因此,一定要找到与教材的衔接点。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解题方向和思路。?(2)给合各题要求,规范答题要求:各个题目所做要求不同,在分析了所供材料并找到教材衔接点后,就可以根据各题的要求来解答了。在解答时不要就题论题,而应认真分析,挖掘其延伸义,并尽可能用教材语言,规范答题。对于联系教材的有关原理、概念等,一般要求在答题时复述作为论点或论据。? 生物题型千变万化,各类题目的解法自有各自的特点,但也不能死搬硬套而应该结合具体题目展开分析,逐步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

2.生物兴趣小组资料 文档 篇二

一、源于教学,回馈教学

1.结合生物课本知识,联系实际生活,展开生物兴趣小组活动。

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求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同时根据知识的学习应用于实际生活。鱼类饲养应用于生物兴趣小组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七年级生物课本中关于鱼类知识的学习,不仅包括特征、习性和分类,还涉及鱼类的运动等。生物兴趣小组依据课本开展鱼类饲养活动,不仅提高学习兴趣,而且通过仔细观察和精心饲喂能更好地将课本知识内化。

2.充分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做好兴趣小组活动的课程选择工作。

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有条件的学校还应建设生物园,校园中的生物是应当充分利用的课程资源[1]。

植物和动物的生活都需要一定的光照,光照是开展一系列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的必需条件。生物实验室采光效果好,大块采光玻璃和宽敞的窗台,使生物实践活动能够更好、更方便地开展。为了充分利用这一条件,生物组在窗台上养了一定数量的花卉,兴趣小组选课程时,将蔬菜种植和鱼类饲养的地址选择在此处。鱼类是很好的教学和实验材料,市场上容易购买。根据教学和实验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的鱼缸,开展鱼类饲养兴趣小组活动是理想的课程选择。实践证明生物实验室是非常理想的兴趣小组活动场地。

二、积极探究,乐于探究

在发现式探究模式中,没有现成的信息可以直接搜索到。学生在教师提供和设计的教学环境中,经过观察、实验、实习和调查等活动过程,获得或发现信息,进行主体探究,得到结论,实现教学过程[2]。对照实验是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目的是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作用,从而为科学研究提供事实依据和直接证据。

对照实验是中学阶段主要的实验方法。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对照实验,生物兴趣小组会根据教学目标设置一些对照实验。在蔬菜栽培实践活动中,为了探究光照对白菜的影响,将一组白菜放在有光照的窗台上,另一组则放在光照较弱的角落里,经过两周观察发现有光照的一组生长非常旺盛,而另一组白菜不仅长势较弱,而且叶片发黄。学生经过这样一次成功试验后,对水分、营养元素、温度等一系列对照试验都有明显的兴趣,虽然深受条件和时间的限制,但是并不能打消他们的实验探究积极性。

三、体验劳动,创造劳动

1.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劳动实践。

在基础教育阶段,着力于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丰富劳动教育的学习经历,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劳动使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从而为实现全面发展提供基础和条件。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离不开劳动,让学生在一系列实践活动中体验劳动,享受劳动过程,分享劳动成果。

蔬菜栽培实践活动中,首先就是要求学生劳动。学生需要选择适宜的土壤,挖出土壤和肥料拌匀,然后将拌好的土壤装盆,撒上菜籽,再均匀盖上一层土壤,浇上适量的水后方算完成播种工作。将装满土的花盆边缘和外层洗净后,再搬上实验楼指定地点时,基本上每位学生都累得气喘吁吁,满头是汗,唏嘘劳动不容易。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根据土壤的湿润程度定期浇水。但是,几天后他们见到绿油油的小菜苗时,又会觉得播种累得值,劳动有回报。种植和养殖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需要长时间精心地照顾。白菜种植的基本要求就是定期浇水和测量生长数据,有时还要根据情况对生长不良的植株进行补救工作。随着白菜的生长,学生从中获得劳动的体验,分享劳动带来的成就感。

2.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劳动能力的培养。

综合实践课程的学习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性实践过程。综合实践课程通过一件件制作品的设计、制作和评价,通过一个个技术现象、技术问题的发现和探究,通过一项项技术小试验,为学生提供激发创造潜力、发展创造能力的广阔舞台,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意识得到加强,创造精神得到熏陶,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得到发展。

学生探究潜能的释放主要是从提出和选择探究问题、指导设计探究方案选择、选择探究材料与实验器具、组织实施探究与探究分析报告等方面进行的[3]。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过程中正是通过引导和激励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知识学习、实验探究和劳动体验培养创新精神。认识校园花木兴趣小组活动的前期教学工作就是带领学生认识校园的花木名称、特征、习性、分布和分类等。一学期之后,学生初步掌握了这些知识,那么下一学期兴趣小组在校园花木方面还能学习什么呢?这个问题引起学生的讨论。讨论结果不一而足,层次有深有浅。有的建议分类再学习一次,有的建议调查学校花木的分布,有的建议探究校园花木的搭配和学习园林知识,还有的建议下学期给花木做标牌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2-55.

[2]史雷春.生物探究性教学的几种模式例谈[J].中学生物教学,2013(1~2):25.

[3]李其柱.“释放师生潜能的教学”的理论诠释与实践策略[J].中学生物教学,2016(7):15.

3.生物兴趣小组资料 文档 篇三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查字典生物网编辑了2018七年级生物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以备借鉴。

一、全年级考试成绩分析:

全年级参考人数为120人,总分8152,平均分为67.9分。其中80分以上42人,高分率35%;及格89人,及格率74.1%。最高分98分,最低分11分,总体成绩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二、试卷分析:

这份试卷难易适中,紧扣课标及教材的要求,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考试,具有生物学科特点,能够对学生的学习作出客观的评价,对教师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 第7、11、12、13、24题

这5个题错的较多,如第7题错误率较高,原因是学生对生物适应环境还不理解。第11、12、13题错误的原因是对知识点掌握不熟而造成的。第24题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未引起重视,导致出错。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第26题学生失分率较高,主要是平时教学中很少接触及学生对题目的不理解。

第26题的第(2)问学生得分率较高,学生基本都掌握了生物的特征。

第28题:(1)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生产者是植物。(2)学生基本上都能掌握动物是消费者。

第29题。知识掌握不熟及审题不够细心,使得第(2)小题有部分学生答错。

4.初一生物兴趣小组计划 篇四

孙美红

一、活动目标:

1.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运用,使之更加牢固的掌握最有用的的与实际联系密切的知识

2.拓宽、拓深生物知识,增加学生的生物知识面。扩大学生的视野。

3.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一部分个别生需要转化,使之生物学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有所提高。

5.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活动内容

1.一部分尖子生和特长生自己设计实验和做探究性的实验。

2.实验课上没有实验达标的个别生进行补作实验

3.带领兴趣小组的同学广泛开展自制教具的活动。

4.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类综合实践活动

5.学生在各类实验、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撰写生物科技小论文。

三、活动过程:

生物科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因此,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着重于生物实验材料的采集和培养,然后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指导示范,学生反馈矫正总结提高。

四、时间安排

第一周观察生物和非生物

第二周 调查生物的种类

第三周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第四周 关于珊瑚和珊瑚虫

第五周 通过观察找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六周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了那些基本条件

第七周 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第八周 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第九周 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十周 观察植物细胞

5.生物课外活动兴趣小组计划 篇五

甘肃省庄浪县南坪中学贾武

一、活动的意义

(一)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

生物学课外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本雏型,富于实践性和创造性,十分有利于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智力和生物学能力。

(二)促进课堂教学,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

生物学课外活动,可巩固、加深和扩大学生课内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需要配合课外活动,使课内外相结合。

(三)提高兴趣,发挥专长,培养生物学人才

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成才的有效途径。参加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学生,对生物学都有一定的兴趣和专长,但兴趣和专长能否成为终身志向,就有待于课外活动来进一步提高和形成。学生在实际活动中亲自接触绚丽多彩的生物界,不断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有趣的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学的巨大成就,必然能激励他们学好生物学,并把生物学与祖国的医学、农业、林业、畜牧业联系起来,逐步树立起为祖国“四化”献身的志向和理想。

二、活动内容的计划

(一)生物学课外活动内容安排的原则

1.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课外活动内容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出发点,适当扩大、加深。如

讲叶的结构,就配合做叶脉书签。

2.以实践活动为主

与课堂教学不同,课外活动以实践为主。但课外活动必须以理论为指导,在实践活动讲授理论。

3.因地、因时、因人制宜

生物学课外活动从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及周围的条件、需要以及学生的情况来安排内容。

生物生长发育有季节性的特点,活动内容应抓住有利时机安排,如春天适合植树种花草和进行扦插试验,观察青蛙的发育;夏天适宜各种野外考察活动;秋天利于采集昆虫标本,培育菊花新品种等。

三、措施:

1、生物学课外活动小组

这是校内活动的主要形式。活动内容主要配合课堂教学,也可扩大和加深生物学有关的知识。为保证活动正常进行,每周安排一定时间。

2、个人活动

对生物学兴趣特别浓厚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特长进行个别指导,组织他们进行阅读、观察、研究,指导他们撰写小论文,参加生物学智力竞赛等活动。

3.举办成果展览会

可展出课外活动小组栽培的植物、饲养的动物或制作的标本等成果。既能使小组成员得到提高,又能使其它学生受到教育。

4.召开活动汇报会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汇报,也可起到总结交流的作用。

5.宣读小论文

活动结束时,可组织学生写出小论文,并在一定会议上宣读。

附:2011~2012年第一学期南坪中学生物兴趣小组集体活动安排

九月:关于马铃薯种薯的选择与保存方面的知识

十月:“超级细菌”是什么?

十一月:调查大棚蔬菜的生产状况

6.生物兴趣小组过程性材料10 篇六

2009年9月11日

实施步骤:

1、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和芹菜茎横切细胞,讨论:

(1)、两类细胞有什么差异?

(2)、你能说出它们分别属于哪种组织吗?

2、介绍分生组织并讨论:

你所知道的哪些细胞属于分生组织?分生组织的细胞有哪些特点呢?

3、介绍成熟组织

(1)、保护组织

(2)、薄壁组织

(3)、机械组织:①厚角组织②厚壁组织

(4)、输导组织

课题2:被子生物生殖器官

2009年9月15日

实施步骤:

1、导入:给学生分发桃花、迎春花等常见观赏类花卉,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其与生殖相关的器官,并进行小组汇报。

2、花的解剖结构:典型的被子植物的一朵花是由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组成的(1)、花梗和花托

(2)、花被:花被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

(3)、雄蕊:雄蕊位于花冠之内,是花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花丝和花药两部分组成。

(4)、雌蕊: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花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柱头、花柱和子房3部分组成的。

课题3:植物的类群

2009年10月9日

实施步骤:

1、导入:课前小游戏:

给学生分发一些动物卡片,让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对动物进行分类。(老鹰、麻雀、海鸥、老虎、狮子、羚羊、鲸、比目鱼、鲨鱼)

让学生进行小组分类和讨论。

再发给学生一些植物卡片,让学生进行分类。

2、介绍植物的分类依据。

(1)、植物分类的等级和基本单位

①、分类等级(阶层):生物分类的等级有界、门、纲、目、科、属、种。②、物种命名法:现代生物的命名,即世界通用的科学名称的命名,都是采用双名法。

③、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在上述各个分类等级(阶层、单位)中,“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2)、植物的类群。

①藻类植物;②菌类植物;③地衣植物;④苔藓植物;⑤蕨类植物;⑥裸子植物;⑦被子植物。

课题4:植物水分、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

2009年10月23日

实施步骤:

1、导入:植物生长的动态图像。

教师提问:动物和人类每天都要喝水,那么植物是否也需要吸收水分呢?它们又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来吸收水分的呢?

2、自由能和水势

课前小实验:将一滴墨水滴入装满清水的烧杯中,墨水迅速开始扩散,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黑色。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墨水分子扩散扩散动力是什么呢?

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教师提前一天将三颗葡萄称重后分别放入饱和葡萄糖溶液中、葡萄汁中和清水中,实验24后,让学生称重。对比葡萄前后重量差异,并尝试解释其原因。

3、植物细胞吸收矿质元素(1)、被动吸收

①简单扩散;②杜南平衡(2)、主动吸收

课题5:植物的光合作用

2009年11月13日

实施步骤:

1、导入

幻灯片放映植物萌发的图片并提问,“我们每天都进食大量的食物以此来获得均衡的营养,自然界的动物也是如此,那么植物呢?它们是如何为自己补充营养物质的?”

2、回顾光合作用的过程:

第一步,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成电能的过程(通过原初反应完成);第二步电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完成);第三步,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过程(通过碳同化完成)。第一、二两大步骤基本上属于光反应,第三大步骤属于暗反应。

3、细致的了解光合作用的各个流程

课题6:无脊椎动物

2009年11月27日

实施步骤:

1、导入:播放各种动物的休闲活动视频。

2、教师图文简介目前,已知的动物约有150万种之多,无脊椎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学生欣赏。

3、出示问题:无脊椎动物各门动物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4、教师点评强调:扁形动物门出现了中胚层;线形动物门出现雌雄异体;环节动物门真体腔的出现造成了各种器官的进一步特化,这显然是有重要进化意义的;节肢动物门身体分节,附肢分节。

课题7:脊椎动物第一课时

2009年12月11日

实施步骤:

1、导入:视频播放。

2、教师简介脊椎动物的情况。

3、出示问题:如何将这些脊椎分类?依据什么?

4、教师评价,并展示图片加以说明。

(一)脊索动物的三大主要特征

(二)脊索动物门分类概况

(三)几个常见的名称

过渡到真正脊椎动物,展示鱼类外部,让学生描述外部形态特征。

(四)鱼纲

1、鱼类的外部形态

2、让学生根据结构决定功能,思考并讨论说出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3、让其它同学补充,老师评价并重点说明。并引导学生概述鱼纲的分类。

4、鱼钢的分类

(五)两栖纲

1、两栖纲对陆生环境的初步适应

2、两栖动物获得了一系列陆生生活的特征,但还不完善,具体表现在:

3、结合上面让学生概述两栖类的主要特征

4、结合图片,让学生对两栖类的分类概述

课题8:脊椎动物第二课时

2009年12月25日

实施步骤:

1、复习导入:简单复习上节已讲的脊椎动物,接两栖类思考,如何才能真正适应陆地生活?哪类才是真正的陆地脊椎动物?

2、爬行纲

(1)、爬行纲的主要特征(2)、现存爬行纲的分类

3、鸟纲(视频简介)

(1)、让学生根据结构决定功能,思考并讨论说出与飞翔相适应的特征。

(2)、让学生比较并思考鸟类比爬行类进行体现在什么方面,重点提出恒温的意义。

(3)、鸟类的进步性特征(4)、概述鸟纲的分类。

4、哺乳纲(视频简介)

(1)、让学生思考并讨论高等在什么地方?(2)、哺乳类的一般特征(3)、哺乳纲分类概述

课题9:动物生理第一课时

2010年3月5日

实施步骤:

1、复习导入:前面讲了动物有关分类,以及他们结构特点,具体如人是如何进行其生理活动的呢?从微观的角度进入细化学习。

2、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静息电位及产生原理;(2)动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3、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1)、骨骼肌收缩的形式;(2)、骨骼肌收缩的原理

4、血浆渗透压

(1)、血浆渗透压形成及数值;(2)、血浆渗透压的生理意义

5、心脏泵血过程

6、心脏的内分泌功能

课题10:动物生理第二课时

2010年3月19日

实施步骤:

1、复习导入:每时每刻的呼吸,是如何进行的?我们平常所说的呼吸,实质是什么?

2、肺容量与肺通气量

肺容量和肺通气量是衡量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在不同状态下气量有所不同。

3、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氧的运输:①物理溶解;②化学结合;

(2)、二氧化碳的运输:①物理溶解;②化学结合;

4、消化液的成分及作用

①唾液及其作用②胃液及其作用③胰液及其作用

④胆汁及其作用⑤小肠液及其作用⑥大肠液及细菌的作用

5、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形式和途径

6、尿的生成过程

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②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功能

7、中枢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

8、自主神经

(1)、植物性神经系统;(2)、下丘脑的功能

9、主要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化学本质及生理作用

课题11:遗传与进化

2010年4月9日

实施步骤:

1、导入:动画播放:1958年又由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设计的用氯化铯(CsCl)密度一梯度离心方法测定不同密度中DNA的含量。

2、教师结合图文简介DNA复制半保留复制方式

3、介绍RNA复制方式

4、教师结合图片介绍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5、介绍遗传学第三大定律并具体讲解:计算交换值,确定基因距离

6、教师重点介绍基因频率和哈代——温伯格平衡

7、学生自主探究多分子体系的形成与原始生命的出现过程

8、教师简介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渐进式与爆发式

课题12:细胞生物学

2010年4月23日

实施步骤:

1、导入:说故事导课

2、学生欣赏,阅读细胞学说的建立的课文片段,总结细胞学说的内容

3、教师简介细胞学的发展前景

4、动画播放流动镶嵌模型

5、教师重点介绍动物细胞间的连接方式:紧密连接;间隙连接;粘合带;桥粒;胞间连丝

6、细胞周期的概念

课题13:生物化学

2010年4月14日

实施步骤:

1、导入:蛋白质空间结构模型图片

2、教师简介蛋白质空间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

3、归纳蛋白质多种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4、核酸的性质(1)、一般性质

(2)、核酸的紫外吸收性质(3)、核酸的变性(4)、核酸的复性

5、教师补充并具体讲解:氧化磷酸化的偶联

课题14:动物行为学

2010年5月14日

实施步骤:

1、导入:播放动物各种行为视频

2、动物行为的基础主要有遗传基础和生理基础。(1)、遗传基础(2)、生理基础:

3、图文简介动物的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捕食行为。

4、教师重点介绍定向行为:化学定向、视觉走向、听觉走向

5、说说动物的社群行为与通讯

课题15:生态学

2010年6月11日

实施步骤:

1、导入:播放生态恶化图片。突出保护地球—---我们唯一的家园。

2、教师简介非生物因子和生物因子。

3、种群数量增长规律:教师重点讲解三种类型存活曲线

7.八年级生物兴趣小组课外活动总结 篇七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课外活动,严格按照课题组制定的计划实施,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小组活动,指导老师积极指导,组长、副组长认真负责,组员积极参与,取得了圆满成功。针对此次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学校重视是关键:

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那么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会受到局限,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发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不利。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因此,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以了充分的保证,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二、建立健全的活动组织

根据课题组的实施计划、学生自愿参加和教师挑选相结合的办法,试验班级八年级二班部分同学组成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自愿参加活动组织,才能充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小组要有教师负责指导,并选出责任心和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来作正、副组长。

三、因地制宜地组织好活动,是顺利开展课外活动的关键

开展课外活动,在时间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情况,以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身体健康为前提,活动一般安排在晚自习前,学生方面以自愿和兴趣为参加原则,教师择优组建成立生物兴趣小组。

四、取得了预期的成果

在全体课题组老师和全体兴趣小组同学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8.生物兴趣小组资料 文档 篇八

摘要:本文对 初中生物学教 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提高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深层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初中生物;教

摘要:本文对初中生物学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了几点建议,为提高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深层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学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认识生物界的全貌,知道地球上有哪些生物种类,建立必要的生物学观点。从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来看,初中生物学的教学内容是以认识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认识人体本身、获得卫生保健知识等。

当前,初中生物学的价值体现和教学任务在实践环节上存在着许多误区与困境,学生对生物学兴趣缺乏,学习积极性比较低,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与研究。首先,浅析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

由于生物学科很长时间不被列入升高中的成绩;虽然有些地区已经将生物列入必考科目,但分值较低,同样也引不起学生和学校的重视。因此,初中生物教学正在滑坡,而且有的地方其下滑趋势越来越严重。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我国的教育环境是应试教育,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考试的成绩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由于生物不作为考试项目,即使作为考试项目,分值也无法和主科(如语文数学)相比,使得学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主科上,很少有时间对生物课予以更多的关注。

(2)学校的组织、领导、安排不利。由于初中生物学不作为学生升学考试科目,或分值很低,初中生物学在全国各所初中就自动降为“副科”,其地位一落千丈。这就使得大部分的生物学教师改行,导致初中生物学教师缺乏,大多数学校的生物学教师都不是生物专业毕业。生物是实验的科目,但大多数的学校都未设专职生物实验员,而是由物理实验员或化学实验员兼任,甚至有的学校生物实验员是由根本就不懂实验的人员担任。为了给如语文数学之类的主科让路,好多学校对生物学课时打折扣。由于经济和观念的问题,好多学校没钱或有钱也不愿购买生物实验设备,导致生物实验设备短缺。(3)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

一、可能是生物科目的分值较低或不作为考试科目,较大一部分的生物教师不认真备课或根本不备课。

二、不认真上课。有的生物学教师上课时只念课文,极少加以讲解,按照应试教育的方法向学生“灌、压、填”,只是划出一些重点让学生背,生物课就成了“背书课”;有的生物学教师上课从不写板书;有的生物学教师上课既不念课文,也不写板书,而是让学生自己看书。

三、不认真或不上实验课。有的生物学教师不重视生物学实验教学,平时基本不做实验,临近考核时才进行突击,这样,学生的考核成绩虽还不错,但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从而严重妨碍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

(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由于上述几个原因,学生的生物学习积极性很低,这主要表现为:根本不预习课文,被动上课,挪用上课时间,不认真做作业或不做作业,没有复习的习惯。测验时,有的抄袭别人的,有的从书上抄,不认真做实验或不做实验,也不参加与生物课有关的其他活动。

改善生物教学大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势在必行。

(1)改革现行的生物考试制度。目前初中生物教学严重滞后的基本原因是对待生物成绩与其它主科(如语文、数学)成绩有很大区别,建议在初中升高中考试时应该更多重视生物成绩,提高生物考试分值。考试内容和试题也不要过偏过难。增加考察学生的实验成绩。采取各种措施引起学生对生物的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2)教学改革。生物作为一门自然学科,虽然较为强调实验与观察,但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首要任务就是给学生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而促进他们的智 力发展和能力提高。因此,初中生物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只有深入进行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才能克服陈旧的教学观念,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全面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改变向学生“灌、压、填”的方式,杜绝“背书课”,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习知识的直接动力。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尤其是初中生,他们正处于青春期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爱说爱动好奇心强,思想、性格、思维等正处于不稳定时期,因而他们对某门功课兴趣有无,常常直接影响着该门科目的学习成绩。因此,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至关重要。

(1)生物学本身是一门与生产、生活和科学实践紧密联系的科学,尤其是人类的衣、食、住、行、身心健康、生产建设活动、祖国建设以及国防高科技发展等方面都依据于生物知识及其原理。因此,在生物学的教学中,把学习生物学知识的目的性教育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感到“学以致用”,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举一反三,分析解决许多生产、生活中的问题或现象,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生物学知识用途之广,从而发自内心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2)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而实验又是通向科学的捷径。加强生物实验课和实习课的教学,是激发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最有效办法。教学中抓住初中学生思维敏捷、爱说爱动爱观察、好奇心强等特点,通过多方面的生物教学实验和实习活动,可使学生轻松愉快而自愿地学会许多形象、生动、直观、具体的生物知识,并且有利于开拓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掌握操作实验的基本技能,初步获得研究生物学的本领和方法,有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及原理的深刻理解、巩固以至灵活运用,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等思维能力,增强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很快便能进入学习状态。(3)适当组织学生开展某些力所能及的、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的生物课外实践活动。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来说,他们爱问好动,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开展他们力所能及的课外实践活动,则正好迎合了他们的心理,是培养、发展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兴趣的重要措施,使得学生对生物课的积极性空前提高。而且,这种课外活动不仅能督促学生温故而知新,更能培养学生探究生物学奥妙的兴趣和科学研究精神。

(4)教师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 讨论”问题,并应注重提出问题的方式方法。

一、巧设质疑,诱发兴趣。

二、介绍趣闻、趣事,增强兴趣。

三、巧妙设计问题情境,使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增加学生对问题的亲切感,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活跃学生的思维。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辩论式的学习,引导学生对书本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辩论,让学生通过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推理、判断,提出自己的见解,从而归纳出正确的答案。辩论式的学习方式不但能使上层的同学更加积极参与思考、辩论,也把中层特别是下层的同学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在快乐轻松的气氛中得到发展;辩论式的学习方式既符合中学生的争辩心理,还能使学生形成敢于对知识进行大胆质疑的良好的学习态度。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正视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改善生物学教学的大环境;优化教学方法、手段;重视初中生物学的教学。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争取取得最佳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深层发展。

在教学中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摘要:兴趣是每个人获取知识的内在动力。兴趣影响着初中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一个学生对所学的学科如果有兴趣,则该学科的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特别是对于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激发、调动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生物教学研究的重点之一。关键词:兴趣 初中生物 教学研究 正文: 有相当一部分初中学生说初中生物课比较难,成绩不理想。我们认为问题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刚进入中学阶段的初中学生来说,初中生物知识有相当的难度;二是,在升学考试压力较大的现实下,初中生物课作为副科,往往被大家忽视,很少花费课堂以外的一点时间去学习。因此,初中学生在学习初中生物知识的时候,不容易找到成就感,从而就会失去进一步探究生物知识的兴趣。针对这样的情况,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应该注意经常采取不同的形式与手段去激发、调动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兴趣。下面就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初中生物的兴趣谈谈我们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首先是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具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条件。

1、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同时在生活中多留意多思考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并且要在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的用处。

2、作为初中生物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善于利用生活中的各种器材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会一些技能技巧并能够适当运用,这样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教师本身就要对生物知识表现出具有浓厚的兴趣。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样保持着求知的欲望,表现出对生物知识有浓厚兴趣,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去探索、研究;反之,教师表现非常平淡,试想学生怎么能够相信教师所讲的东西是否真的有用,或者说所教的知识在学生心中是会大打折扣的。

二、教师要了解初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1、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感性知识是比较容易的,而对于理性的东西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没有必要给学生介绍过多的理论知识,主要通过生活中的生物现象来联系到课本中的生物知识。比如,在学习微生物知识的时候,如果教师一来给学生介绍细菌、真菌、病毒的结构是什么样的,它们是什么样的,它们是怎么样生活的等等,如此是没有多少学生能坚持听下去的。那么为何不换个方式,先让学生观察、认识一些有微生物有关的生物现象,然后,再逐步深入,让学生有兴趣去了解有关微生物的更多知识呢?总之,学习知识都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同样对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就应该从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开始。

2、教师在安排活动小组的时候,不能很随意的把几个学生拉到一起就是一个小组,而是应该精心思考,那些学生组合在一起更能够彼此促进,更能够很好完成学习任务等等;

三、多组织学生去感受大自然,参与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生物的重要性,生物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把学生带到操场上,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引导学生去遐想,假如现在我们的身边没有小草,我们会感觉怎样?假如我们生活的天空中没有小鸟、假如植物不能够给我们提供食物„„我们的生活将会是怎样?畅想之后,让学生畅谈,或许学生的表现会超出我们想象,因为他们能联想到很多。又如,在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这个活动之前,教师就可以带着学生亲近一次大自然,在环境中去寻找我们需要的鼠妇;再如,在学习绿色植物各个器官前2周,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发给每个学生几种种子各几颗,让学生找个简易的花盆(几个矿泉水瓶子就可以了)播种,并要精心呵护让种子萌发成长,以便以后学习时观察。这样的活动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非常愿意参与。

2、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查等活动,把课堂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学生能够有学习成就感。例如,安排学生活动小组对学校环境进行调查,根据各个小组的调查对校园环境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或者小组对校园绿化进行一番设计。要完成这个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小组团队的合作意识,而且还需要查阅学习比较多的资料才能完成,在无形中,学生学到了生物知识,也培养了个人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又如,学习食物成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就调查自己家的食物,然后根据资料分析自己家的食物是否营养等等;再如,学习血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到医院找医生或护士了解有关血液化验的知识,如何才能知道其中奥妙等等,通过此活动,不仅让学生知道生物知识在医疗上的实际应用,增强对生物知识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在生活中的交际能力。

四、加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初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生物学是 一门实验科学,研究它的主要方法是科学实验。通过探索性实验可以使初中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强实验不仅提高了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初中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初中学生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初中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例如,学习光合作用时,当初中学生看到成串的气泡从叶片表面冒出,就会兴奋得不得了,当收集在试管中的气体使余烬木条复燃时,这些接触实验甚少的初一学生更是非常吃惊的,此时教师在顺理成章地介绍相关内容了。

2、增加实验,给初中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只要课时允许,许多演示实验都可以改为分组实验,分组实验做到每人一组,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在动手中动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增长了才干。

五、适当时候给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及其发展前景。

1、生物科学是当代科学的前沿,生物技术是世界范围内新技术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以空前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科学家为之献身,生物领域中众多的未知数正期待着年轻一代去探索,去寻求答案。因此,在课堂上适当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可以有效地给初中学生以启迪。

2、经常给学生介绍生物科学研究的新成就以及和学生共同展望未来发展的前景,潜移默化中能够对初中学生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其实他们非常关注这方面的知识,在课余还可能成为初中学生们谈论的话题。

实践证明,要让初中学生把初中生物课学习好,一定要使学生对生物学科具有比较浓厚的兴趣;而调动学生,使他们产生兴趣教师就一定做好以上几点,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刺激学生的神经,从而激发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四川宜宾市三职中 四川 宜宾 644014 生物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而且国家十分重视素质教育,一些地方的素质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使得学生普遍不重视生物的学习。为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为了学生的终生发展,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激发、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呢? 让学生明确学习生物的意义 《生物课程标准》指出:“生物课程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特别是一个普通公民终身发展所需的生物科学素养,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生物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和掌握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人与生物圈的关系、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思考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生物。要让学生知道学习生物不只是升学的需要,更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明确了学习生物的意义时,他们学习内驱力才能增强,才会对生物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探索、改进、创新生物教学的手段

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糸,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教学氛围,使生物教学妙趣横生,使“教”与“学”有机结合,互相促进。2.1拓展教学手段

现代科技的进步和发展,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手段,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帮助教师形象地认识生物,让学生直观生动的了解生物,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容易理解相关的生物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2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生物故事会,举办生物讲座,进行生物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植物园、动物园及世博园等,考察生物遗址和遗迹,开展社区物种调查,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撰写生物小论文,了解当今世界生物科学的发展成就,编辑生物题材的板报,举办小型生物专题展览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的生物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生物是轻松愉快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相关的生物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生物是有用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2.3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教学语言

我们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相声小品诗词朗读等往往引人胜,令人久久不能忘怀,那是因为这些艺术不仅首先营造了良好的艺术氛围,而且运用了许许多多的语言和表演技巧,如丰富的肢体语言,富于变化的声音,以及巧妙的悬念设置等.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借鉴和学习这些艺术中的各种语言和表演技巧,运用于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这样一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3 积极挖掘和用好用足课程的各类相关资源

生物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国内外农业、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大成就,科学家和其它先进人物的成就和事迹等,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生物课程的资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1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教材插图、彩图、生物挂图和生物模型、生物标、生物实物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习更易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兴趣。如上《生物圈》时,我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插图《生物圈的组成》,在上?环节动物?时,让学生直接观察蚯蚓。在学习?循环系统?时,先让学生观看心脏模型,然后再让学生观察猪的心脏,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3.2善于挖掘现实生活资源

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抓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分析探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例如通过对近年发生的“非典”“禽流感”等的分析,让学生了解病毒的特点和危害。通过对干旱,洪水,泥石流等的分析,使学生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糸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对于农村学生还可以分析其家庭农作物的病虫害以及收成的好坏等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4 走出教室,亲近大自然

我们的生活中无时不与生物亲密接触,大自然中丰富多彩的生物,成为我们用之不尽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目的,有意识的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深入到田间地头,密林草地,河流小溪等地.开阔学生眼界.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学会调查和观察的探究方法.让学生来分析和体验物种的价值,树立尊重生命、物种具有其独立的内在价值、物种的价值不仅仅因为与人类的利害关系而存在等观念。能延伸课堂,渗透科学知识的普及、探究方法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等方面的理念,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总之,作为一名中学生物教师,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调查能力、综合实践能力等,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既是对学生负责,也是对国家民族的负责。是每一名生物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如何培养初中生生物学习的兴趣

[摘要]兴趣是获得知识的内驱力,它影响着代写论文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效果。学生对所学学科兴趣浓厚,其学业成绩一般都比较理想。因此,在教学中努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了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从加强师生情感交融、讲究教学语言艺术、运用疑生趣原则、运用实验教学和联系实践生活几方面来论述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关键词]情感交融 语言艺术 以疑生趣 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初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往往能够激发他们对学习某门功课的热情而成为今后漫长学习道路上的推动力。兴趣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作为初中生物教师,自上第一节生物课起,就应该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把学生的兴趣转化成乐趣,把乐趣转化成志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心情愉快而轻松地学习生物。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听课交流和调研,简单地谈一谈提高初中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方法,希望能够和更多的同行共同探讨和进步。

一、加强师生情感交融,唤起学习兴趣

作为初中学生,对待学习,特别是像生物这样的副科,没有分数的压力,大多是凭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因此,要想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就充分说明了亲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学生常常是从喜欢上某位教师的课开始,而后才开始喜欢上一门课程的,学生喜欢教师,对教师所教的学科感兴趣,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到—个新高度。作为教师,一定要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爱护学生,关心其学习与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困难,并以朋友般的态度去关心、爱护、感化学生。这对于心理发育还不成熟的初中学生,更能起到“爱屋及乌”之效。长期坚持和学生进行情感沟通,才能做到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知根知底,随时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才能及时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讲究教学语言艺术,激发兴趣

有人曾说过:“把学习过程变成一个愉快的过程,变成学生为主体,乐于参加,乐于接受的过程,才能学有所爱、学有所得、学有所有,才能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美妙的感觉和愉快的学习情境。教师在上课时,首先要注重语言的科学性,然后是语言的艺术性,因为教学语言艺术能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吸引学生集中精力。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在上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设计教法,精心安排和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言、板书设计。讲授的语言要生动有趣、准确、引人入胜,用词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语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分明,富有节奏感,突出生物学这门课的重点,还要教态自然,课堂知识密度适中。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语言艺术,可以使教学内容产生巨大的诱惑力,把学生的注意力象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住,从课外活动的兴奋转移到课内学习上来,让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参与,为新课学习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知环境,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运用疑生趣原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通过设疑问难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教学实践证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精心设计好新课的导入,一开始就能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1.巧设悬念,疑向误区,激发其好奇心,诱发感情

例如:教师在讲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一章的第四节《计划生育》一节时,首先提出:(1)“发早财,不如生早子”这种说法对吗?(2)“多子多福”这种说法对吗?(3)人口增长的问题就是解决粮食增产的问题对吗?通过这三个问题的质疑。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迫切要求解开疑窦的兴趣上来,然后讲授《计划生育》的知识,让学生从学到的知识中回答质疑。2.以生活妙语日常实际问题引入激发求知欲

如以“只要人活着,心脏就不断地跳动”,因此,心脏是从不休息的这句话对吗?来引入《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以什么是酸雨?什么是温室效应?什么是臭氧层破坏?引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3.以生物学趣事典故出发,激发其兴趣,得到启迪。

4.通过简单的探究来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探究来引入《消 化和吸收》。

在生物教学中,通过创设好的疑问,能使学生从形象的固有知识出发,带着问题学习,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宽了思维广度,又激发了学习动机,培养了学习兴趣。

四、运用实验教学,培养兴趣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做好实验,不仅对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兴趣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还可以巩固课堂知识,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初中生物实验一般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和课外家庭小实验,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分析和判断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加强演示实验,凡是应该让学生看到的,尽量让他们看到;或改变课本中规定的实验,增加一至二个现象明显,趣味性强的实验,以达到预期目的;只要课时允许,就增加实验,给学生尽可能多的动手机会;或者也可以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分组实验,增加了动手机会,在动手中动脑,不仅增长了知识,也增长了才干。

另外,实验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生物实验的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一定要对实验的有关细节加强辅导,尽量使学生实验一步到位、马到成功,让学生品尝到自己实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对学习生物带来浓厚的兴趣。

五、联系实践生活,寻求兴趣

“兴趣的基础是需要”,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未必能使学生的兴趣坚持持久,现代社会处处离不开生物,作为生物教师,只有使学生认识到生物课在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实践运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的兴趣才是自然的。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所见所闻,在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要经常开展一些课外活动,如利用电视、录像、电化教学等使学生开阔视野,谈谈生物与生活,参加实践、组织学生到农田进行土壤的酸碱度的实地调查、测试,以及对学校的绿化进行综合评价,通过田间、校园等实验调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

六、小结

总结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利用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条重要的途径。但这一过程的实施必须从生物学科本身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及不同年级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闫玉东.让兴趣成为学生最好的老师[N].文化时报,2007.

[2] 夏南红.浅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N].成才导报,2005.

[3]张光新.培养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N].伊犁日报,2007.

[4]王连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创建课堂和谐氛围[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理科专辑),2006.

[5]官波.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与他们的心理活动连系在一起。同时,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有很大关系。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入手。中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富有好奇心,喜接触实际,爱动脑动手,他们不满足表象,凡事喜欢问个究竟。这些心理特征构成了他们对学习兴趣的基础,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工作。作为生物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通过实验课、野外采集、直观教具演示等,培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一、中学生的特点

这个年龄阶段,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脑中已储存了大量信息,却缺乏必要的整理,缺乏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思维过程。他们对根、茎、叶、花、果实等都有所接触,对生长、发育、生殖等这些自然现象也有所见闻。但是,他们很少深想过这些自然现象中的原理。有时还会形成错误的概念,如认为蚯蚓是爬行动物,鲸是鱼,蝙蝠是鸟等。片面地看问题则是中学生常犯的毛病。

中学生不同于小学生,他们不愿意追问大人,问“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而是愿意自己去探索,做点小发明和小制作。他们这里看看,那里动动。这是人到青春期后想自立的一种可贵心理。中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往往会促使他们去开动脑筋,寻找答案,因此,他们不喜欢课堂上枯燥的讲授。

二、促使中学生想学

兴趣是吸引中学生的磁铁,更是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渴望了解动物的秘密是中学生的特性,不断探索陌生的事物是他们的本能。生动曲折的故事和奇异的实验以及似是而非的问题都可以引起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因此在讲课的开头,就应用问题、故事和实验来吸引学生。例如教师在《基因的分离规律》这一节课的开始,可以问:这是两种不同颜色的豌豆花,它们的形态和颜色怎样呢?它们的形态和颜色我们一眼就看清楚,但是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我们能看出来吗?这样引入新课是生动的,对学生很有吸引力。调动中学生脑中已有的信息,让他们思考也是个好办法。问他们“蝴蝶几条腿?”“园蛛有几条腿?”“同是受精卵,为什么有的发育成工蜂?有的发育成母蜂?”“牵牛花的茎是向右缠绕还是向左缠绕?”这些问题却很少思考过。把这类问题摆出来,也会使学生的脑袋瓜动起来,产生一种要探索的要求。最近我在讲完《棘皮动物后》,让学生提出几个问题。其中有一个学生曾提出过下列问题:1.左右对称动物比辐射对称动物高等,但为什么棘皮动物是辐射对称?蜗虫是左右对称,却把棘皮动物放在比较高的位置上,而把蜗牛放在较低等动物的位置上呢?2.越低等的动物再生能力越强,可棘皮动物门的再生能力强,怎么把它放在较高等的位置上呢?原生支物门是动物界中最低等的,它有再生能力吗?这位中学生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充分证明他的确想学。

三、鼓励中学生自己去探索

激发了中学生的求知欲后,最好是诱发中学生自己去探索,找答案。在讲课中主要采用介绍一些中学生可以自己动手做的简易实验来引导他们探索原理。这些实验,利用身边的东西就可以做,可以揭示某些基本规律。例如讲完叶的蒸腾作用后,就让学生做一个用塑料袋罩在 天竺葵叶子上的实验,启发他们想一想,塑料袋内壁上的水珠是哪里来的?这是什么作用?由于学生是带着问题去做的,因此实验时格外细心观察,做不成功还要再做。

有些原理很难用身边的简易实验来证实。这就要引导中学生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必要时采用比较、分类、类比、推理等方法,诱发中学生去想。如果能用观察来解决,还可以介绍一些观察的方法。例如用显微镜观察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想一想,血液是怎样流动的?哪是毛细血管等。

也可以向学生提供阅读提纲,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例如在讲伴性遗传时,可以向中学生公布下列提纲:①什么叫伴性遗传?②写出正常男女色觉的基因型,男女色盲的基因型。③练习预测后代色觉遗传现象。④总结规律:为什么色盲患者总是男性多于女性?为什么色盲病一般是男性通过女儿传给外孙?⑤为什么说近亲结婚危害子孙后代和国家民族?

上课时把提纲写在黑板上,让中学生根据提纲去阅读、讨论,并得出答案,最后由教师作针对性的讲授和总结。

四、引导中学生正确地思考

中学生比较容易片面地看问题,好的绝对好,坏的坏到底。讲了蝗虫,蝗虫吃禾本科植物的叶子,蝗虫就成了害虫;讲了菜粉蝶在阳光花丛中起舞,漂亮又好玩,菜粉蝶就成了益虫。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开发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讲完昆虫纲后,可以出这样一道题:请你说出你最喜欢的十种昆虫的名称。有的学生说:蜜蜂、家蚕等;有的学生说:蝗虫、跳蚤、苍蝇、蚊子等。再追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回答得条条有理,通过这种形式引出各种答案,要中学生想一想问题的另一方面。

只看问题的表面,轻易得出结论,也是中学生常犯的毛病。例如菜粉蝶好看好玩,是益虫,便是从自我感觉中得出的错误认识。告诉学生它的幼虫是菜青虫,主要是啃食甘蓝、白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片。这就使学生去想,菜粉蝶是益虫吗?一步一步深入找到了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是一种能力,在这方面应多下功夫。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制作、讨论等形式探索生命科学道理时,最好为中学生指出几条分析问题的路子,要他们通过成功和失败的研究,自己找出藏在现象里的本质。

诱发中学生通过测量和计算对实验进行分析,也是培养能力的一个方面。例如,解剖一条鱼可测量一下体长,体高,再称一下体重;播种前统计一下种子的发芽率等。这样做可以训练学生定量分析的能力。我们的学生习惯于老师出题、学生算。不会用数学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果一道题多写了几个无用的已知条件,便会抓瞎。上街买桔子,买了两斤,回家一称,一斤三两,这是智能上的欠缺,工程师和工人的“已知数”都是要自己去测的,测什么样的数据,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解决问题,这也是一种智能。一个桔子有多重,十个桔子有多重,心里应有个数。在这方面教师应多下些功夫。

启发中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索生命科学问题,也是一种方法。用过这种方法的人知道,在讲完道理后要中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证明一些原理,结果受到了许多中学生的欢迎。例如中学生设计的《小麦栽培》从播种到开花结果,最后还要制成整株标本。从中不仅观察了出苗、生长发育过程,以及禾本科特征,而且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看到他们的实验和效果,也看到了未来的人才在成长。

五、启发中学生去应用

生命科学概念的形成,不仅仅是能够用它去分析千姿百态的生命现象,更重要的是能应用生命科学概念从事推理、探索、解决实际问题。介绍工农业生产和军事方面怎样应用这些科学原理,可以开阔中学生的视野,使他们从应用中进一步理解这些原理。

介绍一些小制作也是一个办法。例如制作细胞模型和简易放大镜。在讲完花之后,让学生模仿真正的花作纸花。这种制作的介绍,最好在讲完道理后,在制作方法上不一定讲得过细,留给中学生一些创作的余地。介绍一些 方法也可以引导中学生应用所学的生命科学知识。例如讲完《植物群落》后,可以让学生自作植物群落盆景,积极参加绿化植树活动。激发学生去探求技术上或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难题更是个办法。

六、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必须有持久的、稳定的兴趣,才能经过长期的钻研,获得系统而深刻的知识。而学习兴趣能否持久和稳定,往往与教师和教学有关。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学生兴趣就高,而且较为稳定。此外,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初中学生意义识记能力有明显的提高,他们对识记的材料能进行分析,比较、逻辑联系,通过理解把它记住。而且,生物学知识中绝大部分是形态、解剖知识,如果运用比较法教学,能较好地帮助学生牢记所学的知识,深刻理解各种生物之间,各组织器官的因果关系。如教初中的《动物学》,所讲授的动物门类繁多,形态结构复杂,适合采用分析比较的教学方法,通过分析比较,可以找出前后两类动物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处,明确不同门、纲动物在进化上的位置,进而明确这些动物之间存在前后亲缘关系。在分析比较了各门、纲动物的知识后,将全书所介绍的各门、纲动物分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类进行列表对比复习,启发学生自己去寻找各门、纲动物形态、结构、生理、生活习性和主要特征,并填入复习总表,较好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的知识也更牢固、更系统。在初一《植物学》的教学中,启发学生对双子叶植物与单子叶植物的形态比较,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以及各种植物类群在生活习性、生理功能和进化的地理位置上的比较,都能收到好的效果。

七、积极开展课外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浓厚兴趣。因为每次活动几乎都包括观察、回忆、思维和想象等心理过程。因此,开展课外活动,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而且也是发展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根据这一道理,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发动学生采集动植物标本,组织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写生物日记,记录一些物候现象。此外注意从报刊杂志上摘录并向学生宣讲一些生物科技动态。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还使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经久不衰,同时有利于他们在知识、能力、思想、兴趣爱好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9.生物兴趣活动小组工作总结 篇九

孙芳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物学习也不例外,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学期我所带的七八两个年级进行的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圆满地达到了开展兴趣小组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1.开展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能进一步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扩大知识面和提高深度难度,所以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续。不仅牢固地掌握了知识,而且增加很多由抽象知识转变成具体知识的方法。

2.生物兴趣小组是补差补缺、因材施教的场所。兴趣小组是面向有兴趣爱好有特长的同学。对于好学生,让他们在活动中得以提高、巩固兴趣、发挥特长,以他们为主参与各项竞赛,起到榜样作用。对于学习有困难,思想品质有缺陷的学生,注意发挥他们一技之长、培养好的学习品质,密切师生关系,沟通情感,以减缓课堂教学的压力,淡化他们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影响,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3.促进生物学和人文学科联系。在了解民族风土人情的同时对水资源合理的应用有更新的认识。

4.为课堂教学提供实验材料。如蝴蝶标本形态颜色各异,与自然选择与地理隔离有密切的关系;许多科技论文都可用来很好地解释生物课上遇到的难题。

5.增加了实践的机会。由于兴趣小组不仅有室内的理论学习而且还参与了实践,所以给很多同学以动手的机会,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实践中来,服务于实践”,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6.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再仅限于课堂,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

上一篇:春天的温暖高中作文下一篇:公文字体格式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