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诊断学笔记(精选8篇)
1.超声诊断学笔记 篇一
超声波:是指声波振动频率超过20000Hz的机械波,进入人体不同的组织会遇到不同的声特性阻抗,正是各种不同的声阻抗差别构成了人体组织超声显像的基础。
超声诊断学:研究和应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并结合解剖学,病理学及临床医学的相关知识对疾病进行诊断的科学。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优点和局限性:见书本的第1,2页(一定要看一下)
A型诊断法:幅度调制显示法(现在多不用,眼科)B型诊断法:辉度调制显示法,获取器官断层解剖图像
M型诊断法:获取距离时间曲线图(心脏检查)D型诊断法:获取血流方向,估计速度大小
朝向探头的血流为红色,背向的为蓝色,判断动静脉需要用频谱多普勒显像
第六章、肝超声诊断
一、肝脏的超声解剖----肝脏的五叶八段: 五个肝叶:右前叶、右后叶、方叶、左外叶、尾状叶
八个肝段:左外叶上(S2)、下段(S3),右后叶上(S7)、下段(S6),右前叶上(S8)、下段(S5),方叶(S4)和尾状叶(S1)肝内血管:
1、Glisson系统----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肝管在肝内逐级分支并始终走行在一起,外有Glisson鞘包绕,共同组成Glisson系统
2、肝静脉系统-----(肝左、中、右三支肝静脉会注入下腔静脉)
3、肝门的解剖 肝门是指肝内大血管、胆囊等结构进出肝的部位。第一肝门:亦称肝门,位于肝脏面横沟处,为门静脉、肝动脉、胆管、淋巴管及神经出入口。
第二肝门:位于肝膈面下腔静脉沟,是三支肝静脉与下腔静脉汇合处,人体直立时约高于第一肝门5cm。
二、肝脏的超声检查方法
体位: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坐位、半卧位 扫查方法:沿肋骨间隙、沿肋缘下、剑突下
三、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
形态及大小在上腹部作纵断层,肝脏为类三角形,膈面圆钝而下缘成锐角,左叶小于45°,右叶小于75°。正常肝脏的轮廓清晰,光滑而平整。
肝内结构:肝内的液性管腔结构与韧带,编称为肝内的纹理结构。正常时肝内纺理清晰而均齐,门静脉(PV)内径小于1.4CM,总胆管(CBD)内径小于0.6CM。
肝内回声特点:正常肝实质呈中等或弱回声光点,其强度和频率皆均匀。
正常肝脏声像图:M型超声(右图)示靠近第二肝门附近的肝实质随心动周期变化而有伸缩,提示肝质地柔软。
正常肝彩色多普勒血流图:肝的血管系统包括门静脉、肝动脉和肝静脉。门静脉和肝动脉为入肝血流,呈红色;肝静脉为引流血管,内为出肝血流,呈蓝色。
四、肝脏疾病的超声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诊断-----病史、体征;病变回声特性;彩色血流表现;超声造影
(二)肝硬化------病因、病理及临床表现
一、声像图特点
1肝脏外形及大小改变; 2肝脏包膜回声改变; 3肝脏实质回声改变
4出现门静脉高压时声像图改变:脾脏肿大;门静脉系统血管增宽;脐静脉重新开放
5胆囊壁的改变(增厚、双边影); 6腹水(低蛋白血症引起); 7肝静脉系统肝内胆管的改变
(三)脂肪肝声像图特点-------肝实质回声增强;门脉管壁回声纹理模糊;回声均匀细腻;后壁回声衰减
(四)肝囊肿声像图
1、肝内可见单个或多个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
2、囊壁薄,呈细光带回声,边缘整齐光滑
3、囊肿侧壁可出现回声失落效应;
4、位置较浅的囊肿,由于混响效应,前部出现低回声
5、由于囊液透声性好,囊肿后壁及深部的肝组织回声增强;
6、囊肿位置较浅时,超声可见压缩征
7、合并感染时,囊内可见微弱回声和漂浮的光点。
(五)多囊肝声像图:
1、肝内各切面可见很多大小不等的无声回声区,边界清晰;
2、病灶具有肝囊肿所具有的囊肿特征
3、肝脏增大,表面不规则,以受侵犯的肝叶为主,肝实质回声增强;
4、多数合并多囊肾,多囊脾,多囊胰
脂肪肝:非均匀性脂肪肝肝内低回声需与肝癌相鉴别。前者低回声无包膜,无球体感,肝癌的低回声,肿块有包膜,且有球体感。肝硬化:肝硬化除了慢性肝病相鉴别外,主要需与弥漫性肝癌鉴别。鉴别要点主要是肝脏体积变化及甲胎蛋白测定值。
肝囊肿:肝囊肿与肝内血管及扩张的胆管的断面相鉴别,肝内血管的形态随超声切面的不同而变化,彩色多普勒检查肝内血管内被彩色血流信号充填。扩张肝内胆管在某些切面与胆道相通。
肝脓肿:未液化的早期肝脓肿及肝脓肿液化不全期应与肝癌鉴别,结合病史及短期随访复查是鉴别二者的主要方法。完全液化的肝脓肿与肝囊肿鉴别。
肝血管瘤:本病与肝癌鉴别,肿瘤内部的回声特点、质地,甲胎蛋白化验是二种疾病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第七章胆囊和胆管超声诊断
一、探测体位 常规 仰卧位 右前斜位
二、正常胆囊超声图表现
1呈梨形,长茄行或椭圆形; 2胆囊轮廓清晰光整,呈明亮的线状,囊内无回声,胆囊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
3胆囊长径一般不超过9cm,前后径为2-3cm,一般不超过4cm; 4囊壁厚度为1-2cm 5胆囊颈和门静脉或门脉右支根部之间有一线状强回声带连结,这是识别胆囊位置的重要标志
三、胆囊结石
1.典型表现:胆囊内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强回声可随体位的改变而发生移动(同时具备以上3点特征为诊断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2.胆囊内充满结石:典型者呈“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简称“WES” 征 第八章脾
适应症:1 先天性脾脏异常 无脾综合症或多脾腺综合征 右位脾 副脾 游走脾
脾肿大,脾萎缩(常见)3 脾肿瘤(原发,转移)4皮囊肿 5脾外伤
6脾血管病变 脾梗塞 脾动脉瘤 脾静脉阻塞综合症 7脾脏介入超声应用 脾占位病变 探头频率为3.5—5.0Hz检查无需准备,但空腹图像更加清晰 体位一般右侧卧位;危重不宜翻动的患者仰卧位
脾超声测量 长径8——12cm 后径3------4cm 男性 <4cm 女性<3.5cm 第九章胰腺超声-------判断胰体:其后上缘可以看见穿行的脾静脉 胰腺是腹膜后位器官分为三型----蝌蚪型 腊肠型 哑铃型 胰腺的大小随年龄而增加,50岁以上胰腺则逐渐萎缩回声增强老年人的胰腺较年轻人的小。
头 体尾
正常 <2cm <1.5cm 可疑 2.1—2.5 1.6---2.0 异常 >2.6 >2.1(肿瘤 炎症)急性胰腺炎病因和诱因------胆系疾病和酗酒饱食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胰腺肿大 65%轻中度为主 重度 边缘 实质 光滑,清晰呈低回声 不规则模糊回声较粗 胰管扩张 少见 常见 并发症 少见 常见 声像图恢复时间 较快 较慢 第十章、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超声诊断
(一)肾
1.正常: 肾脏左右各一,呈扁豆状,位于腹膜后脊柱两侧肾窝中,两肾呈“八”字型分开,肾长约10~12cm,宽约5~6cm,厚约3~5cm。超声:一般不需检查前准备,若同时检查膀胱,输尿管,前列腺或盆腔其它结构时,检查前60分钟饮水500ml并憋尿。仰卧位冠状切面最常用,皮质回声略高于髓质。
2.肾囊肿:肾实质内有一个或多个无回声区,壁薄,光滑,多呈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的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可见回声影。注:肾囊性病变根据形态可分为孤立性肾囊肿,多发性肾囊肿和多房性肾囊肿
3.多囊肾(先天性遗传性疾病):肾体积明显增大,轮廓不规则,表面凹凸不平,肾实质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呈圆形或椭圆形,相互不沟通,常同时合其它器官多囊性病变。
4.肾积水:由尿路梗阻引起肾盂肾盏尿液滞留,肾盂肾盏扩张及肾萎缩的病理改变。
轻度肾积水,前后经宽度<3cm;中度肾积水前后径宽度3~4cm;重度肾积水 前后径宽度>4cm。
5.恶性肿瘤 成人肾细胞癌最多,小儿肾母细胞瘤多见。
6.肾结石:肾集合系统内强回声亮点或团状,其后方伴声影,结石小于3mm时后方无声影,“贝壳症”,“泥沙症”是典型表现。多见于肾下盏且常位于肾后部。
(二)输尿管 1.正常 长为24~32cm,内径5~7mm,三个狭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输尿管跨髂血管处,输尿管膀胱连接部。
超声:一般不显影,大量饮水或膀胱充盈时,表现为中间无回声的明亮条带状回声且有蠕动
2输尿管结石 强回声,后方有声影,可随体位改变
(三)膀胱
1.正常 成年容量为350~500ml,排尿后残余量少于10ml,膀胱三角是结核肿瘤的好发部位。
超声:膀胱内尿液无回声,膀胱壁呈光滑带状回声,充盈少时呈三角形或四边形,充盈多时呈圆形或椭圆形 2.膀胱结石:大致与输尿管结石相同
3.膀胱憩室:膀胱壁周围无回声区,无回声区与膀胱有交通口,排尿前后大小会变,伴结石时表现为强回声伴声影
(四)前列腺
1.临床上分为周缘区(外腺区)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中央区及移行区(内腺区)前列腺增生的好发部位。前列腺的左右径为4cm,上下径3cm,前后为2cm 2.前列腺增生:以前列腺前后径增大最为重要
3.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查具有早期诊断意义。第十一章产科超声
(一)子宫及附件的超声途径
经腹超声:要求排便检查;检查前充盈膀胱以暴露子宫底,充盈膀胱既是腹壁与子宫间的透声窗,又可推开周围肠曲。
经阴道超声:适用于已婚妇女急腹症患者,早早孕检查,膀胱无法充盈者,盆腔有较小肿物的等,对处女禁用。检查前需排空膀胱。经直肠超声:适用于未婚妇女,及已婚妇女但阴道有畸形腔内探头不能进入者。
(二)正常超声声像图
(1)子宫:纵切面时为倒置梨形。根据宫腔线与宫颈管线所成夹角,可分为前位,中位,后位子宫。
正常子宫浆膜层为光滑的强回声带,肌层为中低回声带,内膜回声及厚度随月经周期变化。
(2)卵巢:生发上皮及白膜为光滑的线状回声,内有无回声的卵泡。(3)随月经周期变化的子宫及卵巢声像图变化:
卵泡早期:月经1—7天,只见宫腔线;卵泡数个,边缘模糊,增长慢,但无优势卵泡。
卵泡中期:月经6—7天,子宫内可见三线征,卵巢内可见直径大于10mm的优势卵泡。
卵泡晚期:月经13—14天,子宫内膜厚12—13mm,卵泡直径大于20mm。
排卵期:卵泡消失60%,塌陷。子宫内见清晰三线两区。
黄体早期:内膜回声增高,三线变模糊。
黄体晚期:三线消失。
(三)子宫及附件疾病超声表现 子宫肌瘤:为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层关系分为:肌壁间,浆膜下和粘膜下肌瘤。
超声表现:(1)子宫大小 根据肌瘤数目,可正常,饱满或增大。
(2)子宫形态 根据肌瘤位置,可正常,饱满或不规则。(3)子宫内部回声 可有高,中,低回声。
子宫内膜癌 卵巢肿瘤 纤维瘤 成熟畸胎瘤 库肯勃瘤(特殊的卵巢转移性肿瘤)
第十二章产科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时间
1、第一次 妊娠及孕周(是否怀孕)
2、第二次 11~14W 测量NT
3、第三次 18~22W 胎儿畸筛查(产前筛查最重要的时机)
4、第四次 28~30W 估计胎儿生长发育及发现孕晚期出现的畸形
5、第五次 37W后AFI、EFW(羊水、胎盘)
可以确定宫内妊娠,是妊娠良好的标志------
1、妊娠囊
2、卵黄囊 超声估计孕龄
1、孕龄GS(周):妊娠囊最大直径(cm)+3;
2、胎儿顶臀长CRL 孕龄(周)=CRL(cm)+6.5
3、双顶径BPD<31W,增大3mm/w 31~36W,增大1.5mm/w >36W,增大1mm/w
4、头围HC;
5、腹围AC ;
6、腰围FC 羊水的测量 异位妊娠:部位多位于输卵管;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出血、腹痛 类型及超声图像:未破裂型宫外孕,破裂流产型宫外孕,陈旧型宫外孕
未破裂型宫外孕:
① 子宫小于闭经月份; 子宫直肠窝及腹腔无异常所见 ② 内腹回声增粗,增强,子宫内见不到妊娠囊光环,或仅见到假妊娠囊
③ 根据输卵管妊娠放入部位不同,用于子宫旁或子宫体显示不完整的非均质肿块假象 破裂流产型宫外孕
① 子宫与未破裂型相同; 自宫周围及附体区呈不均质肿块,界限不清
② 子宫直肠窝及腹腔见到的无回声区 陈旧型宫外孕
① 子宫大小多属正常; 侧腹不显示无回声区
② 子宫后方出现不规则肿块,呈“盆弧形”,边缘壁厚,其内部回声不均匀 前置胎盘
胎盘早期剥离病理变化
1底蜕膜层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盆附着处剥离 2剥离小,血液即凝固,临床无明显症状
3底蜕膜下继续出血,胎盆剥离面不断扩大,可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外出血型、内出血型、混合出血型 临床表现
1腹痛突然发作,为持续性,随宫腔积血越多,腹痛越剧烈 2内出血型无痛性阴道流血:混合型出血型阴道流血量不定,贫血程度和出血量成正比 声像图特点
1胎盆与子宫之间出现无回声区,暗区不规则; 2剥离处胎盆增厚,可见像腹腔突出;
3如有血液破入羊膜腔时,则羊水暗区内可见较多的光环回声;、4前壁胎盆早剥时,胎儿多靠近子宫后壁;后壁胎盆早剥时,胎儿多靠近子宫前壁;
5严重胎盆早剥时,胎儿较多死于宫内; 6外出血型胎盆早剥时,可无明显剥离暗区显示 第十三章 正常心脏超声诊断
心脏的解剖位置:位于胸腔中下纵隔的前面其外有心包包裹。心脏的大小和本人的拳头相当大小,心脏前方为胸骨,肋软骨以及肺组织,后方与支气管,试管,胸主动脉相邻。
体位:患者一般选择平卧位或者左侧卧位。探头频率:成人:2.5~3.5MHz,儿童3.5~5.0MHz 超声窗和标准切面
1、胸骨左缘窗:左侧胸骨旁区,一般在3~5肋间
2、心尖窗:一般位于心尖冲动处
3、剑下窗:位于剑突下方
4、胸骨上窝窗:位于胸骨上窝
5、食管内窗:当探头置于食管内时
切面:1长轴切面 2 短轴切面 3 四腔切面
1、食管超声的优点:能更为清晰地观察心脏后部的心内结构与室壁运动,对房室隔,房室瓣和心脏大血管
疾病,如房间隔缺损,左右心耳血栓,感染性心内膜炎赘生物,主动脉层夹瘤,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
2、M型超声心动图适应症:
1、测量腔室的大小;
2、了解分析室壁及瓣膜的运动幅度和运动形态
3、心底波群(4区):主要显示主动脉瓣和左房后壁运动曲线,在心前区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探及,解剖结构自前至后依次为胸壁、右室流出道、主动脉根部及左房。
4、二尖瓣波群(2b及3区):主要显示二尖瓣和腱束运动曲线。在胸骨左缘3~4肋间可探测。
5、心室波群(2a区):主要显示室壁和室间隔运动曲线,在第4肋间可探测。自前至后解剖结构依次为:
胸壁,右室前壁,室间隔,左室腔(及其腱索)与左室后壁。
6、心尖波群(1区):主要显示心尖部室壁运动曲线。第十四章 心脏疾病超声诊断-----心脏瓣膜病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狭窄多数是风湿性;正常二尖瓣口面积约4~6cm2 轻度狭窄:瓣口面积1.5~2.0cm2 中度狭窄:瓣口面积1.0~1.5cm2 重度狭窄:瓣口面积小于1.0cm2 A、二维超声心动图:
1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典型病变为二尖瓣交界处(瓣尖)及腱索增厚粘连,从而出现特征性瓣叶开放受限;
2左室长轴切面二尖瓣前叶呈“钩样”,四腔切面呈“气球状”或“圆顶状”;
3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切面瓣叶呈“鱼嘴征”; 4严重二尖瓣狭窄,左方腔可见“自发造影”。
继发性改变----左房扩大:二尖瓣狭窄首先出现的腔室改变,左房扩大与瓣口狭窄程度成正比;晚期可有 右心房、右心室扩大,肺动脉增宽;心房纤颤;肺动脉高压;左房血栓:心耳常见。
B、M型超声心动图:瓣叶回声增强,活动度减低,前后叶开放受限; 二尖瓣前叶波群曲线呈现“城墙波”;
二尖瓣后叶与前叶呈同向运动。注:二尖瓣前叶运动曲线正常呈M型 C、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1.彩色多普勒:舒张期二尖瓣口见以红色为主的五彩镶嵌的血流信号;
2.频谱多普勒:于心尖二腔或四腔心观将取样门置于二尖瓣口左室侧,显示舒张期宽大的湍流频谱。二尖瓣关闭不全-----彩色多普勒
收缩期从二尖瓣口向左房方向的以蓝色为主的五彩镶嵌的反流束,方向为垂直左房顶部或斜向左房侧壁。主动脉狭窄---二维与M型超声心动图
典型的主动脉瓣先天性发育异常为二叶式畸形,瓣膜在收缩期呈“圆顶状”膨隆,左室心肌肥厚,主动脉根部狭窄后扩张。主动脉正常瓣距16mm~22mm,有的呈“纽扣孔”样改变。
主动脉瓣狭窄分度:1.轻度狭窄:峰速小于3.5m∕s但大于或等于2.0m∕s 2.中度狭窄:峰速小于4.0m∕s但大于或等于3.5m∕s 3.重度狭窄:峰速大于4.0m∕s 频谱多普勒:峰值速度大于2.0 m∕s,为湍流频谱。二尖瓣脱垂-----M型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前叶脱垂时,CD段在收缩中晚期,或全收缩期向后移位,呈“吊床样”改变。
先天性心脏病
房间隔缺损---按照房间隔缺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五型:1.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2.原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3.静脉窦型房间隔缺损 4.冠状窦型房间隔缺损 5.混合型房间隔缺损
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
1.房间隔回声中断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表现为正常房间隔线状回声带不连续,缺损两端房间隔稍增厚(俗称“火柴头征”); 2.右房,右室扩大,肺动脉及肺动脉瓣环增宽,搏动增强,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这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间接征象。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彩色多普勒显示房间隔中断处以左向右分流的红色为主的中央为亮黄色的穿隔血流,频谱多普勒呈低速的双峰或三峰波形,最大血流速度常在1.0~1.3 m∕s。
室间隔缺损----根据室间隔缺损的解剖特点及缺损部位,分为四大类型:1.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最常见)2.流入道型室间隔缺损 3.双动脉型室间隔缺损 4.肌部室间隔缺损 二维及M型超声心动图:
1、典型的室间隔回声中断是诊断室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
2、间接征象:左房左室扩大。
动脉导管未闭----病理改变:连续性机械样杂音 法洛四联症-----是复合性心脏畸形,包括:
1.肺动脉狭窄(包括肺动脉瓣上、瓣下及瓣膜本身)2.室间隔缺损 3.主动脉骑跨 4.右室肥厚
第十六章 浅表器官超声-----诊断重点 火海征(存在于甲亢和甲低)甲状腺癌 乳腺癌 第一节 甲状腺超声诊断
一、甲状腺的解剖概要
甲状腺是成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腺,分为左右两侧叶,一般右侧叶稍大于左侧,中间由较狭窄的狭部连接,呈H行或蝶形横跨于气管上端。甲状腺一般位于颈前下方软组织内,后方为气管。甲状腺的血供非常丰富,主要由双侧甲状腺上下动脉及少数个体存在的甲状腺最下动脉构成,并形成甲状腺动脉网。甲状腺上动脉绝大多数来自颈外动脉起始部的前壁,甲状腺下动脉绝大多数起自锁骨下动脉的分支甲状颈干。
二、甲状腺的探测方法和途径(略)
三、正常甲状腺声像图表现和超声测值 正常甲状腺声像图:
甲状腺轮廓线超声为一条包绕整个甲状腺的薄层高回声带,表面比较光滑,整齐,边界清晰,外周明显,而近气管侧不明显。
甲状腺实质回声为甲状腺轮廓线所包绕,一般呈细而密集的点状回声,分布均匀,高于颈前肌群回声,而低于轮廓线回声,呈中等回声。正常甲状腺超声侧值:
甲状腺侧叶三个径线中,上下径意义最小,而前后径意义最大,左右径次之,因此甲状腺侧叶测量时,一般只测量前后径和左右径,而无需测上下径。
甲状腺大小:侧叶前后径和左右径为10~20mm,上下径为40~60mm,狭部厚度不超过5mm。
四、甲亢又称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只甲状腺肿大,伴有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状态,好发于20~40岁女性。
彩色多普勒显示甲状腺周边和实质内布满弥漫的点状和分支状血流信号,呈火海征;如果血流信号局限性增多,则可称“海岛征”
五、单纯性甲状腺肿:又称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或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多数因缺碘导致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引起,不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一般分为三个时期: 增生期(弥漫性增生性甲状腺肿),胶质储积期(弥漫性胶样甲状腺肿)和结节期(结节性甲状腺肿)一般超声表现:
1甲状腺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弥漫性对称肿大较甲亢明显,可达正常甲状腺3—5倍甚至10倍以上。
2中早期呈对称性均匀肿大,表面光滑,形态饱满,内部回声可类似正常
3.边界清晰或欠清晰,绝大多数无晕环回声
还有一种表现为单个或多个薄壁的无回声,其壁上或内部见单个或多个伴有“彗星尾”征的点状强回声,成为甲状腺滤泡囊中(结节性甲状腺肿)
彩色血流显像示甲状腺实质內散在的点状和少许分支状血流信号,与正常甲状腺相比血流信号无明显增多。
六、甲状腺腺瘤:多见于20~40岁女性,包括滤泡状腺瘤,乳头状腺瘤及非典型腺瘤等,占所有甲状腺结节的5%~10%。超声表现:
甲状腺大小,外形正常,或在肿瘤部位成局限性增大。腺瘤多为单发,瘤体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结节,边界清楚,大部分有包膜,包膜回声纤细,较完整。部分可由钙化,腺瘤的钙化通常为粗糙的块状或弧状的粗大的钙化。
七、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① 乳头状癌,最多见,约占甲状腺癌的60%~70%。多见于女性,好发于20岁以下和70岁以上者,恶性程度较低,生长缓慢,预后良好。② 滤泡状癌 约占甲状腺癌的5%~15%,多见于中,老年女性,恶性程度较高,易转移。
③ 未分化癌 约占甲状腺癌的5%~10%,主要发生于老年人,具有高度侵袭性,5年死亡率超过95%。
④ 髓样癌 约占甲状腺癌的5%,起源于甲状腺C细胞(滤泡旁细胞),各年龄均有,但多见于中年以后,恶性程度中等,生长缓慢,通过淋巴结转移是其特征,预后比滤泡状癌差。超声表现:
①一般认为甲状腺癌以单发性为多,通常形态不规则边界欠完整,边界模糊,呈蟹足样向周围组织浸润。多无包膜回声和晕环,但滤泡状癌可有厚而不规则包膜,且不完整。
②乳头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以实质不均质低回声为主,滤泡状癌大多呈质地均匀的高回声或等回声。囊性乳头状癌表现为中央无回声囊壁上有实质性突起,可见微钙化。
③病灶内沙粒样钙化是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高度可靠的特征,乳头状癌的主要扩散途径是经颈淋巴结转移;最先扩散途径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因此淋巴结肿大常是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初表现。
甲状腺瘤 甲状腺癌 边缘 完整光滑 多见 不完整 模糊少见 回声 无变化 或增强 无变化或衰减 浸润 无 有 转移 无 有 第二节 乳腺超声诊断
一、乳腺的解剖概要
乳腺轮廓均匀,呈半球形或圆锥形,两侧大小相似。其表面是皮肤,皮肤下面是脂肪组织,再下面才是乳腺腺体组织。乳腺是从大汗腺衍生而来的副管状腺,由腺管,乳腺小叶及腺泡所组成。乳腺位于胸前,附着于两侧胸壁肌肉和胸大肌筋膜上,范围一般在第2~6肋之间,内起胸骨旁,外达液前线或液中线。
二、乳腺癌:为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男性亦偶有发生,其发病年龄以45~55岁和60~65岁者两个年龄段最常见;临床上多以偶然触及单侧乳腺无痛性肿块为首发症状,肿块质硬,表面不平整,生长较快。超声表现:
1多数乳腺癌多表现为实质性低回声肿块,少数表现为混合性肿块或乳腺弥漫性回声改变。
2乳腺癌形态不规则,无包膜,边缘不整齐,多呈毛刺状,蟹足样表现,但小乳腺癌多呈椭圆形,肿块内部多呈低回声,分布不均,部分可见伴声影的点状强回声。肿块后方回声多衰减。
3同侧腋下或锁骨上可见圆形或椭圆形的低回声,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表现。
4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的血流信号可丰富,脉冲多普勒显示为高速高阻为主。
2.超声诊断学笔记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2013级三年制普专医学影像技术专业127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按学号分为12个小组, 每组10~11人。单数组63人, 超声诊断学利用UIIS教学, 为实验组;双数组64人, 采用传统教学法, 为对照组。经统计分析, 两组在年龄分布、性别比例、入学成绩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
1.2.1研究方法实验组:教师在超声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超声影像资料库内大量典型疾病的病理解剖图片、超声图像和相应的文字信息, 随检查脏器快速调阅作对比分析。可通过附院的电脑获取超声影像资料库的内容或在超声科多媒体实验室观看、查询。也可在超声诊断实训过程中, 通过电脑终端进入医院UIIS系统, 利用搜索引擎查询所需内容, 在观察患者的声像图信息之前, 先在电脑上看医生开出的电子申请单, 了解该患者的一般信息及超声检查目的, 然后观察实时动态显示的声像图信息, 期间, 学生可以通过操作系统进行灰度与色彩调整, 剪切、粘贴、体位符号及中文标记, 放大、缩小、输出等图像处理, 并可实现超声报告的生成、打印, 实现临床实境教学, 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临床一线的工作状态。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 利用超声实训室有限的超声设备和多媒体课件等进行教学, 之后让学生观看相应部位超声检查及典型疾病的教学光碟,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1.2.2评价方法 (1) 考试成绩比较:考试分技能测试和笔试两部分, 技能测试要求学生对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选择正确的超声技术, 并对声像图信息进行描述、分析及诊断, 按要点给分, 实验组和对照组使用相同病例测试。安排两组学生集中笔试, 其中客观题40分, 主观题60分, 主观题中病例分析题20分。遮盖学生姓名, 由同一位教师阅卷。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考试成绩进行分析。 (2) 教学效果评价:学期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是否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是否提高综合分析能力, 是否提高超声诊断学的学习兴趣, 是否满意教学内容及形式等[3]。
2 结果
2.1 两组考试成绩分析 (见表1)
实验组技能测试成绩、客观题和主观病例分析题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主观非病例分析题及笔试总成绩, 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2.2 两组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 实验组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学习兴趣的选择率和对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满意度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见表2) 。
3 讨论
比较两组考试成绩可以看出, UIIS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UIIS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学习兴趣和对教学内容及形式的满意度[3]。UIIS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还具有以下优势。
3.1 有利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UIIS建立的超声影像资料库中包含各系统、脏器正常与异常的二维超声、频谱多普勒、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介入超声图片数万张, 极大地丰富了超声诊断学教学内容[4]。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超声诊断实训室超声仪器数量有限, 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进行实际操作。UIIS教学可以解决硬件不足的问题, 且在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为超声诊断学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更为先进的载体[5]。
3.2 有利于教学、科研、临床三结合
UIIS具有强大的数字化图片获取、存储、传输、查询、整理等功能。该系统将每天数百人乃至上千人所做的二维超声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超声造影、弹性成像及介入超声图片等资料, 以动态或静态形式收集后, 存储在每台超声诊断工作站电脑内, 或者根据需要传输到多媒体实训室供实习及进修学生观看。超声医生也可以随时查询患者一个系统或多个系统超声检查图像资料[6]。在患者经过手术或病理证实后, 还可以应用UIIS进一步完善资料。若该疾病有教学、研究或临床价值, 可进行编辑整理, 将临床经验和学术研究成果融入教学, 有利于教学、科研、临床三者更好地结合。
综上所述, 超声诊断学教学中应用UIIS大大促进了教学与临床岗位一线对接, 实现了临床实境教学, 为超声诊断学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和模式, 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教学质量, 对学生今后的临床工作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Rosset A, Ratib O, Geissbuhler A, et al.Integration of a multi-media teaching and reference database in a PACS environment[J].Radio-Graphics, 2002, 22 (6) :1567-1577.
[2]周玫娟, 陈雨娜, 董建党.UIIS实境教学在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5, 33 (16) :42-43.
[3]陈柱, 马聪, 肖恩华, 等.医学影像学见习应用PACS教学法与传统读片教学法的对比研究[J].医学与哲学, 2014, 35 (4) :86-88.
[4]李国杰, 李田, 陈方满, 等.医学影像学专业多媒体教学研究与体会[J].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6, 25 (4) :307-308.
[5]王雅然, 王恩达.超声实验教学和基本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医, 2009, 23 (6) :720.
3.《超声诊断学》多媒体教学浅见 篇三
[关键词] 《超声诊断学》 多媒体教学 教学模式改革
多媒体系统的用途十分广泛,而其中一个用途就是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并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学校的课程教学之中。
在《超声诊断学》教学过程中,巧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静态的材料动态化,这样不仅能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问题的激情。
一、对象与方法
为本校影像技术专业专科03级~06级学生,共402人,48学时,理论课堂学习均采用PowerPoint软件和Flash软件,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二、结论
1.图文并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超声诊断学》是一门研究用临床医学辅助检查手段——超声诊断仪进行疾病诊断的学科。
临床检查中,超声诊断是应用较高频率(-40MHz,常用为2.2-10MHz间)的超声作为信息载体,从人体内部获得某几种声学参数的信息后,形成图形(声像图,血流流道图)、曲线(A形振幅曲线,M形心动曲线,流速频谱曲线)或其他数据,并用以分析临床疾病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治疗方案。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只用“一支粉笔一张嘴”来授课,根本无法让学生明白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和所教授的内容。通常是我们在讲台上说得是天花乱坠,学生在下面听得是云里雾里。
因此,在教师的备课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平时临床检查中所积累的医学影像图片放入到课件当中。例如,在讲授“肝囊肿”一节的课程时,笔者利用超声形成的声像图的图片来讲解肝囊肿(图1),让学生们根据书上对肝囊肿的文字描述,自己找出囊肿的位置。
这种做法使学生既乐意接受知识,又避免了教师大量冗长的语言描述。
2.突出重点、解析难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优越性还表现在能进行动画演示,使一些难以想象描述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例如,在设计“胆囊结石在胆囊内因重力随体位改变而发生位置移动”一节的教学时,笔者采用了多媒体动画,让学生们能一目了然的看到结石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使学生在好奇、惊讶之余,印象深刻,取得了常规教学难以达到的效果。
在这里顺便说明一下,现今制作图形动画的方式比较多,但比较简单也比较常用的有如下两种方式:一是制作GIF格式的动态图片,但是由于其只支持256色图像,尤其是描述有色彩细节的图像时便显得不足,所以在医学影像学授课方面应用较少;二是应用多媒体制作软件Flash将超声诊断仪采集的声像图截图来合成动态动画的方式,这种方式十分适合于授课,并且声、图、文并茂,因此被广泛采用。
3.以丰富的信息资料,提高课堂效率
课件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增大了信息量,节约了用于板书、选择挂图及擦黑板的时间,在讲解“产科”一节中,涉及到无脑儿的内容时,笔者为学生们提供了许多相关资料,如患者的病历,超声检查的声像图图片,以及引产后胎儿的照片,当学生们看到无脑儿的照片(图2)时,从他们的表情中,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记住了。这些资料为课本作了大量补充,还使教学内容真实、形象而富有情趣。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教学,也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制作比较成功的课件,必须在平时工作中多积累典型病例,使医学基础理论密切联系临床实践操作,深入理解教材和教学要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规律,以及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同时,还必须学习许多与制作多媒体课件有关的计算机技术。例如,有关材料的综合排版,甚至动画效果的制作,录像的剪辑以及音乐的选择等等,都必须根据自己的教学思路、知识结构及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一个能搬上课堂的课件,往往要花上教师数天甚至几个星期的时间。但教师通过自制课件,在教学实践中增长了才干,提高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5.有利于教学与临床密切结合
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我加入了医院超声科的工作照片,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能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并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病人交流,不要使用医学术语,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了平台。让学生们知道,医生不但治病救人,而且要关怀病人的心灵。
将超声报告和超声检查申请单扫描下来放到多媒体课件中,并在课堂上认真讲解如何正确填写,与临床实际接轨,学生在进入医院实习的时候,就不会有陌生感。
三、讨论
1.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媒体教学在丰富信息资料,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也存在速度快等缺点。因此,在课堂上要多注意学生的反映,及时放慢切换速度,控制好讲课节奏。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由于缺乏计算机专业知识,多媒体教学课件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与学生交流,笔者一边教学,一边修改课件,不断优化教学过程,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超声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4.超声诊断学笔记 篇四
1.正常人体不同组织的超声回声强度不同,以下哪个组织回声强度最高?(C)A.肝
B.皮下脂肪 C.含气肺 D.肾
2.类风湿关节炎的超声表现不包括:(C)A.关节腔积液 B.骨侵蚀 C.肌腱端炎 D.腱鞘炎
3.哪种超声表现最具中医湿热痹阻证的特征?(A)A.PD积分>1.5分 B.PD积分<1.5分 C.关节腔积液 D.骨侵蚀
4.哪种超声表现最具中医寒湿痹阻证的特征?(B)A.PD积分>1.5分 B.PD积分<1.5分 C.关节腔积液 D.骨侵蚀
5.以下哪种表现最可能不是中医寒湿痹阻证的特征?(C)A.关节沉重 B.夜间加重 C.关节红肿 D.得温则减
典型痛风性关节炎的超声表现是(B)A、关节腔积液 B、双边征 C、骨侵蚀 D、PD阳性
基于关节超声的炎性关节病寒热辨证外治技术1.炎性关节病不包括:(D)A.类风湿关节炎 B.强直性脊柱炎 C.骨关节炎 D.干燥综合征
2.中医外治法起源于:(C)A.唐代 B.宋代 C.先秦 D.清朝
3.中医外治法成熟于:(A)A.明清 B.唐宋 C.汉代 D.先秦
4.寒湿痹阻证关节超声PD值:(D)A.<1 B.<2 C.<3 D.<1.5 5.湿热痹阻证关节超声PD值:(B)A.>3 B.>1.5 C.>2 D.>1
我国现存第一步外科专著为(C)A、新修本草 B、千金要方 C、刘涓子鬼遗方 D、黄帝内经
炎性关节病的超声引导关节穿刺技术要点
1.超声引导穿刺的准备材料不包括:(D)A.关节超声设备 B.无菌贴膜 C.治疗巾 D.胸穿包
2.关节穿刺术的常见并发症不包括:(C)A.感染 B.局部血肿 C.大出血休克 D.断针
3.关节穿刺术的适应证不包括:(B)A.急性发病的关节炎或伴发热 B.关节严重畸形对治疗反应不佳 C.未确诊的关节肿痛伴积液
D.已确诊,但个别关节积液持久不愈 4.关节穿刺术的禁忌证不包括:(B)A.全身感染
B.急性发病的关节炎或伴发热 C.凝血性疾病 D.注射药物过敏 5.超声引导穿刺成功的判断方法不包括:(D)A.可见针头的强回声进入关节炎的低回声区域
B.抽吸有积液,或注射水(麻醉药)可见低回声有扩张 C.注射治疗药物可见低回声区域扩张 D.患者穿刺过程中无明显疼痛、肿胀感
膝关节常见穿刺点不包括(A)A、胫骨粗隆侧方 B、髌骨上缘外侧 C、髌骨上缘内侧
5.三基训练(超声诊断) 篇五
一、填空题
1.物体振动声频率在___________以上者,人耳就不可能接受。
2.声波在介质中传播,其质点运动方向与波传播方向一致者称为________.3.声传播时连接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即构成________________。4.脉冲频率越高,则其____________ 越好。
5.声阻抗与频率无关,但与介质的____________和介质的声____________之间关系密切。6.人们给石英晶体施加交变电压后可造成机械变形,此现象称为____________。7.由于超声的反射、散射及扩散等均可造成声的_______________。
8.当声源与接受体之间存在运动时,其频移变化大小与相对运动____________有关。9.超声遇到小于声束直径的红细胞时即可产生_______________。10.超声在人体软组织中传播其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11.在小孩中最常见的眼内肿瘤为_______________。
12.当闭气用力时探测到颈内静脉的内径会______________。
13.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的依据,除内部回声光点均匀外,还具备有_______________.14.正常乳腺组织的后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脂肪肝的严重程度与肝内______________管壁显示情况有关。
16.超声诊断淤血性肝肿大时,其内可见____________ 内径必然扩大。
17.急性胆囊炎,低蛋白血症等,超声检测胆囊壁时均可呈现出______________.18.欲提高超声对胰腺的显示率,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是很有帮助的。
19.当腹主动脉内径大于______________可诊断为腹主动脉瘤。
20.超声显示胃壁结构,可见三条强回声带,从内向外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超声发现肾盂和输尿管接合处有梗阻时,则肾内必表现为_____________.22.膀胱内肿瘤与血块的区别办法是_________________ 扫查。23.超声检测正常睾丸大小为_______________cm。
24.超声检测子宫体和子宫颈时,其比例系随______________而异,生育期为___________.25.最早妊娠的超声表现为______________并可见______________。
26.妊娠后期羊水量约为______________ ml,超声测值其深度为___________cm。27.妊娠后期超声能看清胎盘下缘与子宫内口关系,正常应大于____________cm。28.超声导向穿刺常选择距皮肤最近区为进针路,且靶标前方有___________覆盖,又无_________________ 存在。
29.超声多普勒检测心瓣膜口狭窄时可见到_____________,闭锁不全时可见______________.30.在示波屏上同时显示B超图像和多普勒频移,称为_______________诊断仪。31.B超检测房间隔缺损时,其中原发孔中断位置常在______________。
32.心脏声学造影时,一般连续注射不得超过_______________次,且两次注射时间应相隔___________________ 分钟以上。
33.法乐氏四联症,B超从心底短轴面可显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二尖瓣钙化,B超表现为:_______________。
35.左房内粘液瘤与血栓鉴别,前者可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非题
1.超声声束在聚焦区内,由于声束直径变小,其强度也随之变小。()2.超声传播中出现大界面反射,这是由于反射体界面小于声束直径时产生的。()3.多普勒频移大小变化与血流速度和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的余弦直接有关。()4.未成熟儿颅内侧脑室前角内出现回声带是颅内出血的表现。()
5.病人胃肠手术后,从肋缘下斜切,声束对准右肩,见隔肌强回声带与肝表面回声分离,其间为液性暗区,应考虑有隔下脓疡。()
6.人们利用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右肝前叶与后叶。()
7。对右肝后叶的占位病变,应注意与腹膜后肿瘤和有肾上腺肿瘤相鉴别。()8.超声探测胰管扩大一定是胰头有占位病变。()
9.空腹下其胃内充满无回声液暗区,内有漂浮强光团和光点,看不到胃的蠕动波,是为胃扩张的声像图。()
10.在左腹B超探出有假肾征声像图可以断定为结肠癌。()11.用肠系膜上动脉来作为定位肾动脉的界标是较为理想的。()12.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多发生在同水平的下腔静脉旁。()13. 90%精索静脉曲张发生于右侧.()
14.腹水或输卵管积液时,B超也难显示输尿管图像。()
15.B超探测宫内节育器,是根据子宫内看到特殊形态的强回声图像,并有声尾征而确诊。()16.胎儿头部最大横径为双顶径,它是了解妊娠20周后胎龄,胎儿生长发育等的重要参考。()17.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是根据胎儿颈周羊水中有脐带声像,且可见部分皮肤有U型或w型切迹,此多为绕颈1~2周的征象。()
18.超声导向穿刺选针时应采用“先细后粗”原则,抽吸时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进针,()19.颅内肿瘤、脓肿、血肿及脑血管瘤均可引起脑中线偏移,如A型探测偏移3mm结合临床即有意义。()
20.由于脾组织松脆,脾脏穿刺活检时,应减少穿刺次数,缩短留针时间,并选脾的中下部为好。()
21.B超扫查隐睾时,注意70%位于腹膜后,25%位腹股沟部,此为扫查重点。()22.腹膜后肿瘤表现其肿瘤位置固定,不随体位改变,活动度小。()
23.超声导向穿刺用酒精注射治疗肝癌时,如果病人有重度黄疽或有中等量的腹水,则不能进行。()
24.B超扫查总胆管时,可见其上段与肝动脉伴行,而下段则与门静脉平行。()25.玻璃体内B超探测有散在光点和光团,回声较低,可部分存在玻璃体内或占据整个玻璃体内,而后运动现象活跃,是为玻璃体内淤血的声像图。()
26.当有视乳头水肿时,B超可见视神经乳头部的巩膜部分向内陷。()
27.B超发现:①胆囊壁增厚,②内有强光团伴声影,③脂餐试验胆囊收缩〈1/3。凡具备上述任何两条者即可提示为慢性胆囊炎。()
28.黄疽病进行B超探测的价值在于确定是否梗阻性黄疽,进而可发现梗阻部位及性质。()29.超声疑有膈下脓肿时,应注意与肝脓疡及胸腔积液鉴别。()
30.B型超声在左室长轴或四腔心切面,发现心收缩二尖瓣关闭时进入二尖瓣环达左房内,可诊断为二尖瓣脱垂。()
31.肺动脉高压时,B超发现肺动脉内径变小,右室及右室流出道缩小。()32.当超声束进心脏之前和出心脏之后均可见到液性暗区,可以诊断为心包积液,()33.B超发现左室明显扩大,室间隔及左室后壁普遍性运动减弱,二尖瓣开放幅度小等可提示为扩张型心肌病。()
34.重度主动脉关闭不全时,应用脉冲多普勒检测可发现舒张期主动脉瓣口有返流频谱,且距瓣口距离小于2cm。()
35.应用M型超声检测主动脉开放小于15mm 且有瓣叶增厚,收缩时关闭线厚度大于主动脉壁厚度,可以诊断主动脉瓣狭窄。()
三、多选题
【A型题】 1.多普勒频移:
A。与反射体的速度成正比 B。在脉冲多普勒系统中较大 C·在声强极高时较大 D。取决于所用探头阵元数 E。连续波多普勒最大 2.软组织中的声衰减量:
A。随组织厚度而增加 B。由TGC曲线的范围决定 C。随着波长减小而增大 D。使用数字扫描转换器时无关紧要 E。与频率无关。3.通过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较大近场区?
A。使用高频探头 B。在探头上加一个凸透镜 C。减少探头直径 D。增大阻尼 E。使扫描速度增加 4.下面哪种组织对超声传播阻碍最小?
A,肌肉 B。脂肪 C。肝 D。血液 E,脾
5。一个病人出现右上腹痛、发烧以及白细胞计数增高,胆囊显示增大伴有回声增强的碎片,这可能提示为:
A,瓷状胆囊 B。水肿胆囊 C。胆囊积脓 D,胆囊癌 E,胆囊积血
6.有一35岁喜饮酒之男性出现上腹痛,声像图证实有一中度增大的胆囊内有圆形绒毛状的无声影且可移动的回声,这种发现提示为:
A。结石 B。胆囊癌 C。积血块 D。胆淤泥团 E,蛔虫残骸 7.随着年龄的增大,胰腺显示为:
A。回声强度降低,形状增大 B,形态缩小而回声增强 C。形态增大但无回声改变 D。形态增大并有回声减低 E。无变化 8.什么类型囊肿最常与葡萄胎并发?
A。黄素囊肿 B,卵巢旁囊肿 C。黄体囊肿 D。卵泡囊肿 E,肠系膜囊肿
9.最早在妊娠多少周时能够测量双顶径?
A,14周 B,12周 C。8周 D,6周 E。10周 10.目前的超声仪器,妊娠多少周可以显示胎儿肾脏?
A,11周 B。14周 C。20周 D。35周 E。22周 11.无脑畸形常伴随的异常是:
A,脊柱裂 B,脑积水 C。前脑无裂畸形 D。积水性无脑畸型 E。肾发育异常
12.甲状腺炎声像图表现为:
A。甲状腺内多个囊肿 B。甲状腺弥漫性增大回声减低 C。甲状腺
弥漫性增大回声改变 D。甲状腺缩小,回声增强 E。甲状腺呈结节
状改变
13.左肾静脉走行于:
A,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之间 B。腹主动脉后方 C。下腔静脉
后方 D。与门静脉伴行 E。与脾静脉伴行 14.什么情况下可获得最大的多普勒频移?
A,当声束以锐角入射到血管上时 B。当声束以垂直方向入射到血管上时 C,当声束与血管平行入射时 D。声束对多普勒无影响 E。声
束角越大频移越大
15.以下哪项不会引起肝脏上移?
A,结肠极度扩大 B。腹水 C。腹部肿瘤 D。隔下脓肿 E,肠梗阻
【B型题】
问题: 16~17 A,脑实质出血 B。脑室内出血 C,室管膜下出血 D,蛛网膜下腔出血 E,硬脑膜下出血
16.脑室内见到回声增强的物质 17.脑实质内见到回声增强的物质
问题: 18~19 A。肾孤立性囊肿 B。多囊肾 C,肾积水
D,肾肿瘤坏死液化 E。肾乳头状囊腺瘤
18.发生肾的任何部位的圆形、壁光滑的、内为液暗区与后壁回声增强 19.肾窦内见大小不等互相连通的液暗区
问题: 20~23 A。胰管串珠状扩大 B。胰管均匀性增大
C。胰管不扩大而胆总管、胆囊及肝内胆管扩大 D,胆总管及胆囊显示不清,而左、右肝内胆管扩大 E。胆囊肿大 20.慢性胰腺炎 21.胰头癌
22.胆总管下段梗阻 23.肝总管梗阻
问题: 24~28 A。肝血管瘤 B。肝癌 C,肝囊肿 D,肝脓疡
E。血吸虫病性肝纤维化
24.肝切面图内见边界清楚之结节且无包膜、周边回声强、内部回声略低于周边并呈筛孔状回声
25.肝切面图内见强回声或低回声结节、边缘不规则、周边有晕环、内部光点
分布不均匀
26.肝切面内呈龟背样回声
27.肝切面内见包膜完整、壁薄光滑的圆形液暗区
28.肝切面内见包膜粗糙、壁厚不光滑、内部呈低回声或液暗区之病变回声区,伴局部压痛明显
问题: 29~33 A,次声 B,超声 C,可听声
D,空间脉冲长度 E。脉冲宽度 29.声频低于16KHz 30.声频在20KHz以上 31.声频在16~20KHz之间 32.纵向分辨力直接取决于
33·周期与某个脉冲中的循环周期数之积为
问题: 34~38 A·超声仪有区分平行于声束的两物体的能力 B,超声仪有区分垂直于声束的两物体的能力 C,完成一个整周或波长所需的时间 D。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E,超声系统可控制的最大能量与最小能量之比 34.轴向分辨力 35.横向分辨力 36.周期 37.波长 38.动态范围
【C型题】
问题: 39~40 A,强回声光团、随体位改变 B,声影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39.胆囊结石 40.胆囊息肉
问题: 41~42 A。肾包膜下出血可见包膜下液暗区
B。肾周出血可见肾周液暗区、包膜不完整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41.肾外伤 42.腹膜后出血
问题: 43~44 A。小于或等于1cm低回声结节 B,门静脉内栓子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43.弥慢性肝癌 44.肝血管瘤
问题: 45~46 A。收缩期关闭有裂
B。收缩期瓣口左房侧有血流频谱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45.二尖瓣关闭不全 46.二尖瓣狭窄
问题: 47~48 A,肺动脉增宽
B,肺动脉内湍流频谱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47.动脉导管未闭 48.法乐氏四联症 【X型题】
49.层流频谱特征:
A,速度梯度大 B,频谱与基线间有空窗 C。速度梯度小、频谱窄 D。包络毛刺、多普勒声粗糙刺耳 E。包络光滑、多普勒声平滑有乐感 50.一个非镜面反射体是:
A,肝脏表面 B。横隔 C。红细胞 D,界面小于3mm的物体 E。不产生任何强回声的任一结构 51.轴向分辨力取决于:
A。改善聚集带 B,波长 C,TGC的斜率 D。空间脉冲长度 E。改善数字扫描转换器
52.发生多普勒效应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A·有声源与接收体 B。没有回声或回声太弱 C。声源与接收体产
生相对运动 D,有强的反射源与散射源 E。声源与接收体两者均处
于静止状态
53.影响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因素是:
A·低频率探头 B,衣服遮盖 C,良好的透声窗 D。接触剂过少 E。高频率探头
54.超声检查心脏疾病的基本部位是:
A,胸骨旁位 B,心尖位 C.剑突下位 D。右肋弓下位 E。胸骨上窝
55.二尖瓣狭窄的二维切面声像特征:
A。二尖瓣前叶舒张期呈“城墙”样改变 B.瓣叶增厚、回声增强
C,开放受限,呈“弓形” D。左房右室扩大 E。瓣口狭小,有时
可见左房附壁血栓
56.单纯房缺的二维切面声像表现:
A.右房右室增大 B.室间隔突向左室 C.房间隔回声失落 D。肺动脉内径增宽 E。右房内可见附壁血栓 57.法乐氏四联症的二维切面超声心动图特征:
A·主动脉内径增宽 B,右室流出道变窄 C。室间隔回声不连续 D。主动脉骑跨于室间隔上 E。右室前壁增厚 58.胎儿死亡的非特异性指征:
A·羊水混淆 B,大脑镰消失 C,脑室扩大 D,双顶径缩小 E。胎头双环轮廓
59.急性胰腺炎最常见的声像图是:
A·胰腺增大、轮廓光滑、呈均匀性低回声,并提示超声吸收减小及透声增强 B。胰腺增大、轮廓光滑、呈均匀性低回声,并提示超声吸收增大及透声减低 C,局限性增大、轮廓光滑、均匀性低回声,超声吸收减少及透声性增强 D。通常呈高回声,比肝脏回声强,且形态不规则
E·胰腺增大,周围呈液暗区,胰腺内出现散在不规则小片状暗区,胃内肠气明显 60.脾静脉向前移位可能由于:
A.胰腺炎 B.胰腺假性囊肿 C.左肾上腺增生 D.左腹膜后肿瘤 E.左肾动脉瘤 61.胆囊内结石常见假阳性有:
6.乳腺超声检查和诊断共识 篇六
2014-09-28 10:49来源:中华放射学杂志作者:姜玉新 字体大小-|+ 超声医学影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乳腺疾病的筛查、诊断和引导下穿刺等方面。乳腺超声检查的优点是可以显示乳腺纤维腺体组织的断层解剖结构,从而发现组织局部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因此,乳腺超声主要应用于乳腺占位性疾病的检出、诊断和鉴别。但超声对微小钙化灶的检出率低、准确度不高,对于早期病变、缺乏大体形态学变化的病变,可能产生漏诊。为了规范乳腺超声检查的应用,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组织专家几经讨论,达成以下共识。乳腺超声检查
一、适应证
1.临床出现乳腺相关症状和体征:(1)诊断和定位乳腺肿块,包括可触及的乳腺肿块和腋窝肿块。(2)评估特殊症状:如扪诊有异常、局部或整个乳腺疼痛、乳头溢液(重点检查乳头、乳晕后方和乳晕周边区域),通常需要结合乳腺 X 线摄影。(3)30 岁以上的女性,对乳腺可触及肿块的首次评估,常规选择超声检查和乳腺 X 线摄影 2 种技术联合评估。2.其他影像检查发现乳腺异常或诊断困难:(1)乳腺 X 线摄影或其他乳腺影像检查方法(MRI、胸部 CT、PET-CT 等)发现的异常或肿块。(2)乳腺 X 线摄影诊断不清的致密乳腺、结构扭曲和难以显示的乳腺肿块。
3.乳腺病变的随访:(1)随访既往超声检查发现的乳腺病变,观察肿块稳定性和周期性变化(随访时间视病变特点而定)。(2)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随访肿瘤大小、血供、引流淋巴结等变化。
4.乳腺外科术前、术后评估:(1)术前评估:术前评价病变的位置、大小、肿块的数目,引流区淋巴结受累情况。根据病变的声像图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推断肿块良、恶性,判断困难时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2)术后评估:术后早期了解局部血肿、积液、水肿等情况;术后定期随访检查有无乳腺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和淋巴结转移等。5.乳腺植入假体后的评估:假体囊是否完整、有无变形和破裂等。
6.超声引导下介入诊断和(或)治疗:(1)超声引导下穿刺组织学检查。(2)扪诊阴性的乳腺肿块术前体表定位或术前超声引导下乳腺导丝置入定位。(3)为各种介入操作提供影像引导,如局限性液性病灶抽吸术(术后积液、囊肿、脓肿等),肿瘤消融术,经皮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手术局部切除术等。
7.常规体检:(1)一般人群:乳腺筛查。适用于任何年龄、任何乳腺结构类型、任何生理时期的女性乳腺疾病筛查。(2)特殊人群:妊娠妇女、30 岁以下的年轻女性、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的妇女、男性乳腺疾病检查。(3)乳腺癌高危人群:有乳腺癌家族史、乳腺癌个人史、既往活检显示高危险性、遗传易感人群。
8.乳腺相关区域淋巴结的检查:乳腺相关区域淋巴结包括腋下淋巴结、锁骨下(上)淋巴结、胸骨旁淋巴结等。(1)临床触诊或自检发现相关区域有肿块,需要明确肿块组织来源和物理性质。(2)乳腺内发现病灶存在,高度怀疑为恶性和临床已经证实为恶性,需要评估淋巴结是否转移。(3)可疑淋巴结穿刺超声定位或需超声引导下完成。
二、禁忌证 无绝对禁忌证。
三、检查前准备 检查前一般无需特殊准备,检查时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和腋窝。检查前避免行乳腺导管造影和穿刺活检,以免对比剂和出血的干扰而影响诊断。检查乳腺癌是否发生腹、盆腔转移时,需要空腹和充盈膀胱。介入检查前需签署知情同意书、检查凝血功能、了解有无过敏史等。
四、检查方法
1.仪器:选择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2.探头和频率:(1)探头:一般选择高频浅表线阵探头。(2)频率:保证检查深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高频率。一般选择探头中心频率≥7.5 MHz 的线阵高频探头。若病变位置表浅,可选择更高频率的探头。对于深部较大的肿块、有植入硅胶填充物等可采用更低频率的腹部探头。
3.检查范围:双侧全乳腺和双侧腋窝。
4.受检者体位:(1)充分暴露双侧乳腺和腋窝。双侧手臂上举,自然置于头部两侧,这种姿势使乳腺组织贴紧胸壁,可减少病灶的滑动,减少乳腺下垂和褶皱对检查的影响。(2)常规取仰卧位。检查乳腺外侧时,可调整为面向对侧的半侧卧位。
5.常用检查方法:使用适量的耦合剂,将探头放置在皮肤表面直接检查。具体包括:(1)放射状扫查法(旋转扫查法):将探头置于乳头上方,沿导管长轴方向,以乳头为中心旋转扫查,依次向外至乳腺边缘。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完成 360°全乳腺的检查。
(2)反放射状扫查法:与放射状扫查方向垂直的断面,从乳腺外缘向乳头方向,以及从乳头向乳腺外缘连续扫查。以顺时针或逆时针连续扫查,完成 360°全乳腺检查。(3)纵向扫查法:从胸骨旁向腋前线乳腺外侧缘方向,或从腋前线乳腺外侧缘向胸骨旁方向,从上至下连续地沿乳腺依次纵向扫查。(4)横向扫查法: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方向,从乳腺上缘至乳腺下缘,沿乳腺依次横向扫查。(5)斜切扫查法:将探头置于乳头旁.使声束斜切人乳头后方,以清晰显示乳头及深面结构。乳头和乳晕处组织致密,可致后方衰减,乳头和乳晕深面为病变好发部位,需采用多方位斜切检查。
(6)腋窝检查方法:在腋窝长轴和短轴方向行有序的多断面检查,判断腋窝淋巴结是否肿大及回声异常,是否有副乳腺或其他占位病变等。腋淋巴结位于腋窝蜂窝脂肪组织中,分为外侧淋巴结、胸肌淋巴结、肩胛下淋巴结、中央淋巴结和尖淋巴结 5 群。
注意识别胸小肌,胸小肌是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定位的重要标志,胸小肌位于胸大肌深层,起自第 3-5 肋骨前面,止于肩胛骨喙突。胸小肌外侧的淋巴结是第 1 水平,胸小肌深面的淋巴结是第Ⅱ水平,胸小肌内侧的淋巴结是第Ⅲ水平。6.注意事项:(1)检查时需各检查断面相互覆盖,不能有遗漏区域。(2)检查速度不宜太快,宜匀速滑行。发现可疑病变时,可联合使用多种检查手法。(3)探头与皮肤表面尽量垂直,检查时不宜过度加压,以免改变肿块形态、位置等,特别是在检查肿块血流时,加压会使小血管难以显示。
(4)发现肿块后,探头轻放于肿块的皮肤表面,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病变部位是否有血流信号。如果有明显的血流信号,应使用脉冲多普勒模式,测量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等血流参数。(5)对乳头溢液,特别是乳头溢血的患者,应观察乳头回声的均匀性、乳头和乳晕深面及周围有无导管扩张、管壁是否光滑、导管内或导管周围有无异常回声或肿块。
(6)注意肿块的解剖层次,将乳腺肿块与皮肤占位病变、皮下脂肪层的占位病变、胸壁占位病变鉴别。常规观察乳腺后方的胸壁结构,注意识别肋软骨。(7)除注重检查手法外,强调问诊和触诊,并结合其他影像资料,以减少漏诊。
五、仪器操作
1.总增益和时间增益补偿:以图像清晰、层次分明为标准。调节时间增益补偿时,按深度逐渐补偿。远场增益过低会导致远场图像太黑,远场增益过高导致近场图像太亮。2.检查深度:以图像能够充分显示乳腺和胸壁结构为标准,通常远场深度调节到刚好显示胸膜为佳。
3.聚焦点数目和位置:聚焦点数目 1-3 个,聚焦点位置与腺体深度一致,发现病灶时及时调节到病灶所在的深度。
4.局部放大:对于较小病变,可选择局部放大功能观察病变及其周围。
六、测量方法
1.肿块大小:包括最长径、与之垂直断面的短径和前后径。在测量肿块大小时,如果低回声肿块周边有增强回声晕(晕环征可能代表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其径线测量应包括周边回声增强的不规则外缘,不能只限于低回声区。
2.导管:导管扩张时测量导管的管径,需在导管长轴断面测量。
七、病变定位
1.时钟定位法:最为常用,定位精确,便于病变活检、手术、介入治疗、临床随访和影像对比。发现病变时,参照时钟表盘形式定位。对主要病变应明确标明病变的以下特点:(1)病变所在乳腺侧别;(2)几点钟位置;(3)距离乳头的距离,通常以厘米(cm)为单位。2.象限定位法:对于较大肿块,可采用象限定位法。以乳头为中心,经过乳头的水平线和垂直线将乳腺分为 4 个象限,即外上象限、外下象限、内上象限和内下象限,乳头和乳晕所在区域为中央区。
3.解剖层次定位:乳腺区域的病变大多数来自乳腺的腺体层,少数来自皮肤、皮下脂肪或胸壁,应明确注明病变的解剖层次。
八、正常乳腺超声表现
由浅至深,正常乳腺结构可分为 3 层,即皮肤、皮下脂肪层、腺体层。Cooper 韧带为穿行于其间的线状高回声,乳腺导管呈纤细单线或双线样的稍高回声。乳腺以脂肪回声为等回声,作为判断乳腺病变回声强度的参考。女性乳腺腺体厚度、回声强度以及乳腺内脂肪组织的含量个体差异很大,与年龄和是否哺乳有密切关系。
九、乳腺超声新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乳腺超声检查方法、指标也不断的改善和出现。临床上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相应技术。
1.超声造影:利用微泡的散射原理进行血管显像的技术,主要用于关注组织和病灶是否存在微小血管、评估血流量、进行靶向治疗、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等。与彩色超声和多普勒超声比较,其观察的血管更小、血流速度更低,是评价组织和病灶血流灌注的较为可靠指标。2.弹性超声成像:根据各种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不同,但外力或交变振动作用于组织和器官后,可以引起不同形态改变(应变),观察和分析被检测体受压迫前、后反射的回波信号获取各深度上的位移量,计算出变形程度,再以灰阶或彩色编码成像。
乳腺内不同组织的弹性系数各不相同,弹性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为:浸润性导管癌 > 非浸润性导管癌 > 乳腺纤维化 > 乳腺 > 脂肪组织。组织弹性系数越大表示组织的硬度越大。3.超声光学散射成像:利用超声光散射双模式成像系统对肿块二维超声信息(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衰减、纵横比)和光学参数(利用多波段光子检测肿块组织中血红蛋白含量和血氧饱和度分布)综合处理得出综合诊断指数,辅助诊断乳腺肿块及其良、恶性。
4.全自动超声容积显像:对乳腺肿块显示画面更细腻、客观,鉴别肿块良、恶性价值较肯定,可显示多中心性恶性病灶、辅助术前分期及定位,克服了传统二维超声不可重复及主观性强的缺点,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尤其对规范超声检查过程、全面扫查和远程会诊具有较大优势。
超声诊断分类和报告系统 报告是超声检查和诊断过程的综合结果,是超声医师综合能力(图像解读、临床资料采集和分析)的体现。因此,超声诊断报告包括一般资料、图像描述(图像和临床资料分析)、超声提示(或诊断),并依据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规范报告。
一、常规内容
1.一般资料: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或医院编号)、超声设备、探头频率、临床诊断、检查时间。
2.图像解读:分析和解读超声图像是超声报告的主题,应该对超声检查中图像中所反映的结构、解剖、回声、血流信号、弹性参数等作详细描述。
3.超声提示(或诊断):根据超声图像特征和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后提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结论。
4.医生签名。
二、乳腺超声 BI-RADS 术语分类
行乳腺超声检查时,利用以下每项内容,选择最适宜主要病灶特征的术语进行分类和描述。
(一)肿物
为在 2 个不同的切面观察到的占位性病变。
1.形状(选择 1 项):(1)椭圆形:椭圆或卵形,可以包括 2 到 3 个起伏,即“浅分叶状”或大的分叶;(2)圆形:球形或圆形;(3)不规则形:既不是圆形也不是椭圆形。
2.方位(选择 1 项):(1)平行:病变长轴与皮肤平行,“宽大于高”或水平生长;(2)非平行:病灶长轴未沿着皮肤线生长,“高大于宽”或垂直生长,包括圆形。
3.边缘(选择 1 项):为病灶组织与周围组织间的超声回声界面线。(1)局限:明确或清晰的边缘,肿块与周边组织形成鲜明的区分。(2)不局限:肿物具有 1 个以上以下特征:模糊、成角、细分叶或毛刺。(3)模糊:肿物与周围组织间无明确的边界。(4)成角:病灶边缘部分或全部形成锋利的角度,通常形成锐角。(5)细分叶:肿物边缘形成齿轮状的起伏。(6)毛刺:从肿物边缘伸出锐利的细线。
4.病灶边界(选择 1 项):为病灶和周围组织的分界。(l)锋利界面:可以清晰区分病灶与周围组织间的分界线,或具有一定厚度的回声环。(2)高回声晕:在肿物与周围组织间无清晰的分界线,而是通过高回声的过度带相连接。
5.回声类型(选择 1 项):(1)无回声:内部无任何回声。(2)高回声:回声比脂肪层高或与纤维腺体组织相当。(3)混合回声:肿物内包含无回声和有回声成分。(4)低回声:与脂肪相比,整个肿物均呈低回声(如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的回声特征)。(5)等回声:具有与脂肪相当的回声特征(复杂性囊肿或纤维腺瘤可以是低回声或等回声)。
6.后方回声特征(选择 1 项):(1)无后方回声特征:无后方声影或后方回声增强。(2)增强:后方回声增强。(3)声影:后方回声衰减,侧方回声失落不包括在内。(4)混合特征:具有 1 个以上的后方回声特征,既有声影又有增强。
7.周围组织(选择任何适用项):(1)导管改变:异常的管径和(或)分支。(2)Cooper 韧带改变:Cooper 韧带拉伸或增厚。(3)水肿:周围组织回声增加,由低回声线构成的网状特征。(4)结构扭曲:正常解剖结构破坏。(5)皮肤增厚:皮肤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除了乳晕区和下部乳腺,正常皮肤厚度 <2 mm。(6)皮肤回缩和(或)不规则:皮肤表面凹陷、界限不清或回缩。
(二)钙化(选择任何适用项)
超声很难准确描述钙化的特征,但可以发现肿物内的钙化。1.粗大钙化:直径≥0.5 mm。
2.肿物外的微钙化:直径 <0.5 mm 的高回声斑点。由于未阻挡声束,因此无声影。3.肿物内的微钙化:镶嵌于肿物内的微钙化,点状高回声斑点在低回声肿物内明显显示。
(三)特殊表现(选择任何适用项)指具有特殊诊断或所见。
1.集簇分布微小囊肿:集簇分布微小无回声病灶,每个病灶直径 <2.0-3.0 mm,分隔厚度 <0.5 mm,内无实性成分。
2.复杂性囊肿:最常见特征是内部呈均匀低回声,也可具有液.液或液.碎屑平面,并且随体位改变移动。
3.皮肤上或皮肤内肿物:临床上容易发现,包括皮脂腺囊肿、表皮囊肿、瘢痕、痣和神经纤维瘤。
4.异物:标记夹、线圈、导丝、导管套、硅胶、金属或创伤导致的玻璃异物。
5.乳腺内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门和周边低回声皮质。位于乳腺内,不包括腋窝。6.腋窝淋巴结:呈类肾形,具有高回声门和周边低回声皮质。位于腋窝,不包括乳腺内。
(四)血管性表现(选择 1 项)1.未见血流存在或未评价。2.病灶内可见血管。3.紧靠病灶区可见血管。
4.病灶周边组织血管弥漫性增加。
三、乳腺超声 BI-RADS 评价分类(表 1)
7.超声诊断学笔记 篇七
资料与方法
取近两年来本院临床拟诊断有宫腔内病变、宫外孕、附件区肿物、子宫肌层病变患者279例, 年龄19~72岁, 全部病例经常规妇科检查均用两种超声检查方式, 超声诊断结果符合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以病理检查和临床追查为依据。
方法:仪器使用:SUNNY300彩色显像仪, 腹部超声探头频率2.0~5.0MHZ, 阴道超声探头频率2.0~3.5MHZ, 对符合两种检查条件的患者先进行适当憋尿后行腹部常规超声检查, 然后嘱患者排尿后经阴道超声检查, 对于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 (1) 经腹部超声检查方法: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 暴露下腹部, 涂以耦合剂, 探头置于下腹部进行纵切, 横切, 斜切各种方向的扫查, 观察脏器情况。 (2) 经阴道超声检查方法:患者排空尿后取膀胱截石位或垫高臀部, 阴道探头部取少许耦合剂, 将避孕套套入, 并排除顶端空气, 然后将探头缓缓放入阴道内;转动手柄进行纵向, 横向及多角度扫查, 并采用倾斜、推拉, 旋转等手法调整探头角度, 位置方向以全面观察盆腔内情况发现病变或可疑处, 观察病变或可疑处的回声, 回声性质, 大小, 部位, 位置, 毗邻关系, 观察病变的形态, 边界, 及血流情况。
结果
宫腔占位性病变86例, 其中宫腔息肉63例, 妊娠组织残留物9例,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11例, 子宫内膜癌3例, 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阳性75例, 漏诊11例, 临床符合率87.2%;经阴道超声检查阳性86例, 漏诊1例, 临床符合率97.8%。
宫外孕34例, 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阳性28例, 漏诊6例, 临床符合率82.3%。经阴道超声检查阳性33例, 漏诊1例, 临床符合率97%。
附件区肿物74例, 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阳性69例, 漏诊5例, 临床符合率93.2%;经阴道超声检查阳性73例, 漏诊1例, 临床符合率98.6%。
子宫肌层病变85例, 结果经腹部超声检查阳性79例, 漏诊6例, 临床符合率92.9%;经阴道超声检查阳性84例, 漏诊1例, 临床符合率98.8%。
讨论
通过以上两种超声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的比对, 阴道超声在诊断较小的病变及病变的早期声像图改变时较为敏感, 对于较小病变的发现和观察, 病变回声性质、边界、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的观察, 阴道超声具有明显优势, 这是因为经阴道超声检查, 阴道探头近距离观察子宫、宫颈及双侧附件区, 对于较小的病变和病变早期的发现更为直接、直观, 也更具有其优势, 特别是一些疾病如: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一些妇科急腹症方面的疾病如:宫外孕早期未破裂、声像图改变不典型时的超声诊断, 黄体破裂出血的鉴别诊断, 卵巢囊肿蒂扭转后可引起动静脉供血受阻, 阴道超声对于血流状况显示比较清晰, 阴道超声组符合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组。这是因为腹部超声探头频率低, 探测距离较远且利用膀胱为透声窗, 远离子宫, 加上受肠道气体干扰、腹壁瘢痕、肥胖等原因, 腹部超声观察受到一定方面原因的影响, 对于较小的病变易引起漏诊、误诊, 而阴道超声弥补了这一不足;对于子宫位置偏高, 狭长, 子宫体积较大, 一些较大的病变时, 由于阴道超声观察范围比较局限, 在显示病变位置, 范围、病变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时受到很大限制, 这时腹部超声则具有其明显优势, 如子宫体积大并多发肌瘤, 浆膜下肌瘤蒂较长且瘤体较大时, 附件区肿物较大, 病变直径6 cm以上时, 在显示病变位置, 范围、病变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时腹部超声占有很大的优势。
通过近几年的超声临床应用和观察, 总结比较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诊断特点各具有优势, 作为超声医师应该熟练了解和掌握各种超声检查方式的特点, 在对于疾病的诊断上应灵活应用, 不能拘于一种检查方式, 根据病情需要, 必要时两者联合应用, 发挥各自的优势, 取长补短, 减少漏诊、误诊率, 以提高超声诊断率, 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更大地发挥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比较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在诊断妇科疾病时的诊断阳性率、临床符合率, 探讨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患者分别进行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 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在发现、观察较小的病变及病变早期时具有特异性, 对于病变的回声性质、形态、病变周围及内部的血流状况显示比较有优势。腹部超声在显示病变位置, 范围、病变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时占有很大的优势。结论:在特殊的情况下, 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联合应用大大提高了超声诊断率, 减少漏诊、误诊, 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诊断依据。
8.超声伪像在超声诊断中识别与应用 篇八
1 超聲伪像概念
超声伪像亦称超声伪差,是指超声显示的断层图像与其相应解剖面图像之间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因为声像图中信息回声的增添、减少或失真。
2 超声伪像产生的原因
2.1 超声波为物体的机械振动波,属于声波范畴,它具有声的共同物理特性。这些物理特性使得超声在传播过程中与人体介质之间相互作用,包括反射、折射、散射、声衰减等。还有超声场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影响。
2.2 为了满足声像图显示和诊断方便将超声成像的条件人为假设为理想状态。人为假设包括:1.声束呈理想的直线发射,由反射体直接返回,方位不变;2.人体不同组织声速相同(均设定为1540m/s);3.假设人体任何不同组织的声衰减相同。
这些物理特性和和这些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就是超声伪像产生的根本原因。
3 超声伪像的种类及如何识别并且避免
3.1 混响伪像是由于超声束垂直照射到平整的大界面如胸壁、腹壁上,部分超声能量返回探头表面之后,又从探头的平滑面再次反射,又第二次进入人体内。如此这样,超声波在探头表面和大界面之间来回反射,从而形成多次反射。混响的形态呈等距离多条回声,回声强度随着深度加深而依次递减。强烈的混响多见于含气体较多的肺和肠管表面,产生强烈的多次反射并伴有后方声影。较弱的混响,可使膀胱,肝、肾、胆囊的表面出现假回声。容易误诊为脏器壁的增厚或肿瘤等。操作者可以适当的侧动探头,使声束不要垂直于大界面,可以减少这种伪像;另外可以给探头加压,使反射的间距缩小,再给探头减压间距就可加大,从而来识别混响伪像。
3.2 多次内部混响和振铃效应:内部混响是指超声束在组织器官异物内来回反射直至衰减,形成特征性的彗星尾征。常见的有宫腔内的节育环、胆囊内的胆固醇结晶。
振铃效应是指超声束在若干微气泡包裹的极少量液体中强烈的来回反射,产生很长的条状图像干扰。此种伪像常在胃肠道及肺部产生。
3.3 部分容积效应是指病灶的尺寸小于声束束宽或者虽然大于束宽,但是部分处于声束内时,则病灶回声与周围组织回声重叠所产生。例如肝脏内的小囊肿,可用组织谐波成像减少或消除这种伪像。
3.4 旁瓣伪像是由于主声束以外的旁瓣反射所产生的。在胆囊和膀胱壁的低位,常见模糊的低回声;在结石和肠气等强回声两侧出现的“披纱征”和“狗耳征”等,都属于旁瓣伪像。在一些低档的超声仪器和探头会比较严重,图像的清晰度较差,从而影响诊断。采用组织谐波成像基本可以消除这种伪像。
3.5 声影是指常规的DGC正补偿调节后,在超声扫描成像中,当声束遇到强反射或声衰减程度很高的物质声束完全被遮挡时,在其后方出现的条带状无回声区。边界清晰地声影常用来识别瘢痕、结石、钙化和骨骼等。边界模糊的声影伴随气体反射或出现彗星尾征 。
3.6 后方回声增强是指在超声扫描成像中,当声束通过声衰减甚小的器官或病变时,与同深度的临近组织相比,其后方回声增强。是由于距离增益补偿(DCG)对于超声衰减甚少的液体仍起作用的原因。此种伪像常常用来鉴别病变是实性还是液性的。
3.7 侧边声影和“回声失落”:大界面回声具有明显的角度依赖性。入射角较大时回声转向他侧不复回探头,则产生回声失落。常见于囊肿边缘或肾脏上下极;边缘声影还可见于细小的血管和主胰管的横切面,呈小等号“=”样而非是小圆形。超声引导穿刺时,我们经常遇到穿刺针干或导管显示不清的困扰,都是因为超声束斜行而非垂直入射针管或导管的管壁,而产生的回声失落现象。改变扫查角度可以识别该伪像。
3.8 镜面伪像是当肋缘下向上扫查右肝和横隔时,若声束斜射到大而光滑的声阻差较大的膈—肺界面是全反射,而发生的镜面伪像。在工作中经常遇到膈下出现肝实质回声(实像),膈上出现对称性的“肝实质回声“(虚像或伪像)。虚像或伪像总是位于实像深方。若膈—肺界面(全反射条件)消失如右侧胸腔积液时,只能显示膈下肝实质和隔上的胸水,镜面伪像将消失。
3.9 棱镜伪像是仅在腹部靠近正中线横切面时(腹直肌横断)才出现。常见于早孕期横断面扫查子宫时,宫内的单胎囊可能出现重复胎囊伪像,从而误认为“双胎妊娠。”此时将探头改为矢状面扫查,该伪像消失。
3.10 声速失真是因为超声诊断仪显示屏上的厘米标志(电子尺),是按人体平均软组织声速1540m/s来设定的。通常对肝、脾、子宫等测量不会产生明显的误差。但对声速过低的组织(如大的脂肪瘤)就会测值过大;对于声速很高的组织(如胎儿股骨测量),就要使声束垂直于胎儿股骨,不可平行穿过股骨,否则会测值过小。
3.11 散射体伪像是由于肥胖者腹壁脂肪层作为“散射体”很厚,常造成腹部和盆腔超声检查困难。由于腹壁深方出现大量迷雾般的细点状回声,使得腹部和盆腔内的脏器和血管显示不清,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可采用组织谐波成像适当改善。对于盆腔检查可通过阴式或肛式超声来完成,可完全避免该伪像。
4 讨论
超声伪像在工作中是十分常见的。理论讲几乎任何声像图都存在着伪像。不论多么先进的仪器均不例外,只是伪像的表现形式和程度有差别而已。所以只有了解伪像产生的原因,我们才能避免伪像引起的误诊或漏诊,才能利用一些伪像的特性来帮助我们诊断,从而提高我们对一些特殊病变的成分或结构的识别能力。真正的做到综合分析、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全面思考,从而做出正确的诊断。
参考文献:
[1] 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考试专家委员会编写.超声波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