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技概论论文(共8篇)
1.安全科技概论论文 篇一
论网络犯罪的概念
互联网时代自上世纪1969年从美国产生之后,以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向全球扩散。21世纪的钟声敲响,互联网时代席卷全球的浪潮在你我眼皮底下翻滚。今年5月22日,摆柜台卖光磁的刘强东携京东商城赴美上市,身价暴增30亿美元;美国《消费者报告》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去年62%美国人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保护在线隐私,而1/7美国人曾被告知个人数据泄露。5月29日消息,苹果正式以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eats,完成苹果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比特网消息,Heartbleed漏洞被公开,黑客可利用此实时获取全球近1/3以https开头网址的用户登录账号密码,范围涉及大批网银、购物网站和电子邮件等。有报道称,上千万台网络服务器都可能受该漏洞的影响○······网络在掀起新一轮经济增1
长浪潮之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在互联网时代,关注并预防、打击网络犯罪也日益成为一种必需。
网络犯罪的产生与兴起
网络犯罪的前提是网络的产生,因此,要谈网络犯罪,必须谈一谈网络的生产与发展。据百度文库记载,“二战末期,硝烟尚未散近,整个世界都处在一种“冷笑”之中,大家都在为下一次较量准备一招致命的“杀手锏”。
1957年,前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亮出了自己的“杀手锏”,美国人震惊了,从教育到科研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在这种危机感中,一个机构被推倒了影响美国命运的前台: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署(ARPA)。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研制这样一种系统:当美国遭到苏联的核武器袭击时,如果某个或多个指挥控制中心被摧毁,其他点仍能正常的工作,而这些分散的点又能通过某种形式的通信网相互取得联系(这正是今天互联网的最基本特点)。
1958年白宫向国会提出了这一项目,为推动军事科技发展应用、保持美国军事科技领先的计划,拨款两亿美元提供资助,而ARPA则成为这一项目的总导演。众多的部门及研究项目受到了它的关注和支持,而当时在美国正如火如荼的计算机技术更是引起了它的青睐,在ARPA的支持下,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融合,最终导致了INTERNET的前身--ARPANET“ 1969年,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的诞生。” ○
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
但是,ARPANET产生之初就存在设计上的漏洞。Internet的前身ARPANET主要在开发不
受战争破坏的分散式网络系统,其目的是要将信息从传递端顺利地传送到目的端,因此资料安全或者网络安全并不是ARPANET当时设计的目的。这也是目前在Internet上设的商务网
5美国军方起初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军事指挥中心被原苏联的核站容易受到黑客攻击的原因。○
武器摧毁,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这样分散的指挥系统。它有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即使一些指挥点被摧毁,仍有其他点相互联系、继续工作。这样一来,没被美国军方考虑过做大做强、走向世界的ARPANET自产生之日就冒着风险前进,一旦有病毒侵入,其他“据点”也难幸免;一旦有信息载入,其他点也不得不要接入。这样,世界上第一个黑客凯文·米特尼克控制不住自己冲动、探秘、好奇的心,入侵了“北美空中防务指挥系统”的主机。之后,抱着各种目的的骇客们涌入“黑”的世界里。2006年11月,熊猫烧香病毒开始蔓延,众多个人和企业用户承受了数百万的损失。据病毒制造者李俊交代,他怀着报复社会、赚钱获利的目的售卖病毒,已经得到了10余万元的非法收入。
据统计,1998年美国FBI调查的侵入计算机事件共547件,结案399件;1999年,则调查了1154件,结案912件。一年之间,翻了一番。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网络色情泛滥成灾,严重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软件、影视、唱片的著作权受到盗版行为的严重。侵犯,商家损失之大无可估计;网络商务备受诈欺的困扰,有的信用卡被盗刷,有的购买的商品石沉大海,有的发出商品却收不回货款;更有甚者,已经挑战计算机和网络几十年之久的黑客仍然是网络的潜在危险。根据台湾地区和日本国的统计资料,两地网络色情案件均占网络犯罪总数的百分之三十五至五十之间,为最多。其他所占比例较大的,依次为网络诈欺、贩卖非法物品、恐吓与勒索、非法侵入、侮辱与诽谤等。○
网络犯罪的界定
网络犯罪,是指行为人运用计算机技术,借助于网络对其系统或信息进行攻击,破坏或利用网络进行其他犯罪的总称。既包括行为人运用其编程,加密,解码技术或工具在网络上实施的犯罪,也包括行为人利用软件指令,网络系统或产品加密等技术及法律规定上的漏洞在网络内外交互实施的犯罪,还包括行为人借助于其居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特定地位或其他方法在网络系统实施的犯罪。简言之,网络犯罪是针对和利用网络进行的犯罪,网络犯罪的本质特征是危害网络及其信息的安全与秩序。○
如今,网络犯罪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电子讹诈;网上走私;网上非法交易;电子色情服务、虚假广告;网上洗钱;网上诈骗;电子盗窃;网上毁损商誉;在线侮辱、毁谤;网上侵犯商业秘密;网上组织邪教组织;在线间谍;网上刺探、提供国家机密的犯罪。
我国《刑法》上明文规定的网络犯罪主要有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罪、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计算机程序,此外还有网上诈骗犯罪、未授权盗窃、滥用计算机系统、利用网络电子布告板免费发送软件———非法复制软件,利用网络发表反政府言论、恐怖言论和从事颠覆破坏活动,利用网络传播内容淫秽的视听资料的;利用网络传授犯罪方法等等。○
总结以上犯罪形式,不外乎两种目的,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而是获取自己想要的物质价值。骇客一向是个骇人听闻的词儿,它不仅代表着犯错与犯罪,更是高智商的代言词,为了在计算机、网络火的一塌糊涂的年代寻找存在感、夺人耳目,于是就以最现实最直接的手段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熊猫烧香的幕后黑手被捕之前,深圳有人叫嚣说自己就是编写者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另一方面,现实是残酷的,竞争激烈的今天,很多人找不到谋生的出路或者是乐于好吃懒做,于是通过这种成本小、投入少,但是产出特别高的方式来获利,于是我们看到了李俊为了吃口饭,买病毒,其实他的病毒甚至是才能,何止区区十万块能衡量得了,还不是生活所迫。
网络犯罪的诱因
处于以上的两种目的,于是网络犯罪的诱因就可以理得清头绪。
“高科技的普及局域化、不平等化而形成技术特权阶层是产生网络犯罪的技术原因。根据社会分层犯罪理论,由于社会分层的存在,造成了社会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这种结构性的不平等便利社会资源不均衡地向少数社会上层成员过份集中,并对下层社,会成员,形成了巨大的结构压力,使得他们比其他社会阶层更容易走向犯罪。例如,社会的贫困人员由于生活所迫,更容易铤而走险。但是笔者认为这种传统的社会分层犯罪理论不适用于网络犯罪。社会分层首先是由社会分工引起的。社会分工指人类社会活动中某些个人或群体的社会活动专门化过程,由于人们工作的专业化、专门化,人们更加熟悉他们从事的工作,成为自己工作的能手,从而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的发展。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IT已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这就要求有一批专门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研究和工作的人员。一部份人从先前的传统产业生产工作中分离出来,从事计算机网络的专业化研究,这个群体因此而掌握了高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这个群体因其所掌握的高超技术能够突破普通的网络封锁和限制,如利用漏洞绕过密码、口令验证等而享有一般人通过正常途径无法享受到的“网络特权”。随着这个社会群体的不断壮大,逐渐形成了一个“网络特权阶层”,这个阶层即是网络社会的上层阶层。根据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从事网络犯
罪的人员应该是没有掌握网络技术资源的大多数人,即网络社会的下层。而相反,大量的资料统计表明,虽然在人数上,社会低层成员从事犯罪的人大大多于社会较高阶层。但若按比例,即从从事网络犯罪活动的人数占该阶层总人数的比例来看,社会较高阶层的比例反而要高一些。从事网络犯罪的人员大都是掌握高超技术的网络特权阶层即网络社会的上层阶层,他们具备了从事网络犯罪的独特优势——技术能力。”○
现代科技对就业、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造成冲击。掌握了科学技术更容易获得生存模式中的制高点,无论这种方式是否会对别人造成伤害。就业压力巨大下的人们,很多时候都选择通过网络来宣泄自己的情绪,而网络一方面呈现的是国家和媒体所倡导的成功人士的种种事迹,不仅有时候不会起到正能量的作用,甚至会把他们神圣化,以至于拉远了和普通百姓的距离,这样一来,一些人就会异想天开地转而通过网络“发家致富”,而有些人则会更加颓废,生活中积怨越来越多,最后又会爆发在现实中。而另一方面,网络的自由性让负能量的东西肆无忌惮地传播,更多的人被消极的东西影响,自然会引发很多网络犯罪事件。
最后,立法滞后,查处困难,没有建立全球网络犯罪司法协助体系,网络犯罪破案率极低,也为网络犯罪提供了生存空间。
“法律是历史上公认用于治理社会的最好工具。现行社会基本上每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应受到法律的制约。最理想的社会状态,即法治社会。但是这种“应然”状态往往得不到实现,“实然”通常都与“法治社会”这种“应然”状态脱节。计算机和互联网是科技发展的产物,网络犯罪也是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立法无法在一种新事物产生时就对其加以法律规制,通常是等到新的社会现象的“负效应”出现后才会作出相应的法律措施。”
参考资料:
(一)网络来源
1比特网 ○
2百度文库《互联网是如何产生的○
《 ○
5百度百科http://baike.sogou.com/v31304.htm ○
7搜狗百科http://baike.sogou.com/v31304.htm ○
(二)参考书目
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2.安全科技概论论文 篇二
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 人们依赖于计算机网络正在变得越来越强列, 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阶段的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高开放性系统, 面向所有人的需要, 但是普通的互联网用户在网络信息安全和系统安全方面所做的是不完整的,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网络攻击和破坏事件比比皆是。
2 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的数据安全保护, 因为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泄露后, 系统连续可靠正常运行, 网络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 从广泛的意义上是指网络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的相关技术和理论, 这些都是网络安全的研究领域。网络安全是一个涉及计算机科学、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密码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数学、数论、信息论和其他学科的综合性学科。
3 网络安全基本内涵分析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用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 使网络系统正常运行, 从而确保网络数据的可用性、完整性和机密性。网络安全的具体含义会随着“角度”变化, 网络安全的各种不同解释应用在不同的环境:
(1) 操作系统安全。保证信息处理和传输系统的安全, 本质上是一个保护系统操作的正常运行。 (2) 系统网络信息安全。包括密码识别、用户访问控制、数据访问、存储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计算机病毒预防和数据加密等。 (3) 互联网信息安全。主要是指信息过滤、重点预防和控制非法有害的信息传播。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法律和国家利益保护。 (4) 信息网络内容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在其狭义上聚焦于保护机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的信息, 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4 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计算机网络面临许多威胁, 包括网络中的信息, 也包括网络中的设备, 但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1) 人工错误。如操作员安全配置不当引起的系统安全漏洞, 用户安全意识不强, 密码选择不慎, 帐户借给他人或与他人共享网络安全带来的威胁等等。 (2) 人为恶意攻击。这是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最大威胁, 如敌方的攻击和计算机犯罪都属于这种情况, 这样的攻击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攻击, 它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种是被动攻击, 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下拦截、窃取、解译获得重要的机密信息。这两种类型的攻击都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甚至导致机密数据泄漏。 (3) 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任何软件或多或少都有漏洞, 漏洞和缺陷是黑客攻击第一目标。大多数的网络入侵是因为安全措施不完善导致的系统漏洞。此外, 软件公司的编程人员为便于维护软件不容忽视“后门”的巨大威胁, 一旦“后门”洞开, 其他人可以随意进入系统, 后果不堪设想。
5 网络安全形势
网络信息安全在中国仍然是一个相对年轻的行业, 仍处于起步阶段, 但不可否认, 网络信息安全的需求和关注程度会越来越高。针对当前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 网络安全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不良信息成为人们关注的安全问题。 (2) 安全防御能力需要设备本身加强保护。 (3) 流氓软件骚扰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 (4) 各种身份验证方法越来越受用户欢迎。 (5) 网络工程建设将重视安全体系的规划和建设。 (6) 信息安全管理风险评估和报告将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安全研究方向。
6 安全网络实现分析
(1) 充分研究和分析国家利益和内外部威胁, 结合我国国情可以全面加强计划, 指导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防护系统建设, 并投入足够的资金来加强信息安全保护关键基础设施。 (2) 建立有效的国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改善不匹配的原始功能重叠、交叉冲突等不合理条件, 提高政府的管理职能和效率。 (3) 加快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 改变目前一些相关法律法规过于笼统缺陷, 对各种信息主体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加强监督, 给出一个明确的法律定义。 (4) 在信息技术特别是关键信息安全产品研究和开发方面, 提供先进的整体发展目标和意识, 促进相关的产业政策、信息技术和信息安全产品市场的发展。
7 结语
本文介绍了网络安全现状以及几个方面的解决方案, 旨在为用户提供信息机密性、认证和完整性保护机制, 使网络服务数据和系统免受侵扰和破坏, 如防火墙、身份验证、加密等都是常用的方法本文进一步研究的网络安全问题, 可以让读者对网络安全技术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陈秀真, 郑庆华, 管晓宏等.层次化网络安全威胁态势量化评估方法[J].软件学报, 2006, 17 (4) :885-897.
[2]韦勇, 连一峰.基于日志审计与性能修正算法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J].计算机学报, 2009, 32 (4) :763-772.
[3]韦勇, 连一峰, 冯登国.基于信息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评估模型[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09, 46 (3) :353-362.
3.安全科技也需“顶层设计” 篇三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提出要加强安全生产科技工作的顶层设计,做好煤矿瓦斯、水灾、火灾、非煤矿山灾害、危险化学品爆炸等灾害和职业危害防治科技顶层设计方案,制定与防范事故结合紧密的科技路线图,强化需求引导,调动全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安全科技研发。
瓦斯、水灾、火灾、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这几大部分的顶层设计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有着丰富和实际的内涵。
国家安监总局规划科技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顶层设计,主要想解决三大问题。首先就是摸清这几大灾害的“家底”。通过顶层设计的规划。我们会把安全生产重点行业领域主要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搞清楚,弄明白它们呈现的是什么态势。如在瓦斯的顶层设计下,我们摸清了全国有20个瓦斯灾害区域,其中有8个高瓦斯区域。而水灾有6大灾害区域,有900多个高水害矿井。我们还搞清楚了中国的瓦斯灾害态势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
了解好这些分布和态势后,科研工作者就可以分析这些分布和安全生产的对应关系,才能帮我们找出是技术上的问题还是管理上的问题。
而下一步,就是针对这些问题理清楚现有技术。上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部分我们主要就是理清现有技术能解决到什么程度,有哪些实用的成果和技术。没转化的加快转化,没推广的加快推广。技术欠缺的,尽快组织攻关。已经投入市场的,通过示范工程来检验是不是可靠。然后就是推广,将技术惠及更多用户。”
第二个问题就是要解决科技发展的可持续内生动力。而一套基础平台是解决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的一个保障。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安监总局将建立9大类100个技术支撑平台。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培育和创建一批安全工程专业技术研发中心、安全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重点实验室,打造安全生产重大科技成果研发、试验、检测、孵化、生产、应用、推广等功能完整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链。培育一批安全产业示范园,提高安全技术成果转化率和产业化率。而第三个就是怎么去推进这些工作。这位负责人说,“四个一批” 就是我们工作的抓手。通过这个项目形成安全科技的滚动发展,形成有进有出的科学管理机制。
而在谋划科技支撑这方面,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也帮助管理部门实现了将“临界状态”变为“超前感知”的事故预防思路。
对于事故,人们过去主要是防范,是监测监控事故的“临界状态”。也就是说如果瓦斯浓度超限了,到了不处理就要出事故的极限时,我们才会发现并处理。但是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发生大的灾害。
所以现在要将“临界状态”这个思路改成向“超前感知”的方向转变。
通过高新科技设备,超前探测到事故的危险苗头,从萌芽中,就将危险因素发现并扼杀。 实现超前感知,主要还是技术装备在“大、微、智”方面的进步。
“大”是指机械装备要向大型化发展,高产高效,走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路子。而“微”则针对技术装备,对于安全科技来说,可探测危险的的传感技术很重要。智指的就是智能检测、辨识、分析、决策等一系列的系统。
“安全生产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兴凯告诉记者,有些企业,从外面一看,可能显得有些“傻大黑粗”。但是走进内部,其实有着非常强的科技要求。
“科技强安”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件件鲜活的案例。
以天然气管道泄漏为例,检测天然气管道泄漏时,有很多种检测方法。一种是检测泄漏气体的方法,一般通过检测泄漏物质来判断是否发生泄漏,但是如果当泄漏量很大时才能检测到,这样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对预防事故所起的作用就很有限了。
因此,我们必须从泄漏开始就能检测到泄漏物质,判断是否发生了泄漏。这就要求检测仪表能检测出空气中含量很低的泄漏物质,检测空气中的泄漏物质浓度要达到PPm级(百万分之一的浓度),也就是说普通的泄漏物质检测仪表都要求检测的精度达到PPm级。
还有声检测方法,可以靠检测声音来判断是否发生了管道泄漏。天然气管道泄漏时是有声音的,但是当泄漏强度很少时,有时泄漏的声音靠人的耳朵是听不到的,这时就要靠专业的仪器。还有检测管道是否发生损坏的方法,长达几十千米的管道,又长又细,大部分还埋在地下,管道是否损坏,靠眼睛观察十分困难,这时一种叫做“管道猪”的检测仪器就派上了用场。这种检测仪器可以爬入管道内部,在管道中爬行检查管道壁的薄厚以及是否损坏,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4.现代科技概论前7章总结复习 篇四
1科学的含义4点,福泽谕吉,贝尔纳,丹皮尔,科学社会学家巴伯,约翰齐曼,马克思《机器,自然力,科学的应用》p1~3 2技术的含义,特性,马克思技术在本质上P1~5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P5 3西方科学技术,希腊科学,罗马,阿拉伯,欧洲,泰勒斯,阿娜克美,留基伯,德谟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学派,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特勒密,阿里斯塔克,埃拉托色尼,盖伦,科学技术革命以哥白尼日心说开始,天文,近代物理学,生命科学,布鲁诺,开普勒,伽利略,博伊尔,拉瓦锡。维萨刘思,哈维,列文虎克,胡克p5~7 4中国古代辉煌技术成就 数学,天文,地学,农学,医学,p7~12 5中国科技新篇章
第一章近代自然科学初步发展
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航路的开辟,培根 p15 1.1 科学革命的突破,天文学革命:柏拉图地球中心,亚里士多德继承,托勒密地心说 近代天文学诞生的标志,p16~17 医学生理学革命:达芬奇解刨,维萨刘思人体结构,维尔赛特,哈维,血液循环理论。P18,1.2 经典力学的奠基,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一定律3条,谷布拉赫
伽利略望远镜,物体运动,斜面实验,自由落体定律p18 1.3近代科学第一次大综合,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地面物体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天体力学p20 1.4 其他科学初步发展 笛卡尔 解析几何,耐普尔对数,牛顿与莱布尼茨 微积分学,物理学,光学及对静电,生物林奈 胡克分类,显微镜 预成论 渐成论p24 化学被确立为一门科学,波意耳微粒学说,化学元素,燃烧现象之化学革命,普利斯特咧,拉瓦锡,天文学 光学 开普勒,斯涅耳,费马,牛顿,惠更斯
电和磁,富兰克林,库伦,伏打 电池 避雷针 p22~25 1.5近代科学方法
培根创立实验归纳法 《新工具》 笛卡尔 解析几何,演绎法
伽利略,近代实验科学之父,近代科学方法轮奠基人
牛顿 分析综合
形而上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p25~28 第二章 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
P29 从英国开始 宗教改革 圈地运动 海上霸权
2.1 纺织:凯伊飞梭。哈格里沃斯珍妮纺车。阿科莱特水力纱厂。
钢铁:达比焦炭,科特搅式炼铁法 亨茨曼 钢,斯米顿鼓风机
蒸汽机:塞维利第一台,铁匠纽科门,斯米顿,瓦特根本改造
蒸汽革命:亨利贝尔,史蒂芬孙,贝塞麦,西门子,马丁
法国:拉瓦锡燃烧理论,库仑定律,拉普拉斯《宇宙系统论》《天体力学》 卡诺热力学 发够可以超越英国的原因p37 第三章近代自然科学全面发展 麦克斯韦
3.1天演论:康德星云假说,拉普拉斯《宇宙系统论》,威廉史密斯地质学之父,居微叶比较解刨学,灾变论,赖尔《地质学原理》打破形而上自然观重要依据,3.2物理学: 能量守恒定律 迈尔卖《论无机界的力》,焦耳实验证明能量守恒,亥姆霍兹《轮活力守恒》全面阐释,克罗修斯及汤姆孙运用于热力学 热西学基本定律,德罗夏 奥托内燃机
电磁:欧姆定律,霍夫定律,戴维电池组 电解法,焦耳,楞次
法拉第,奥斯特,安培,麦克斯韦标志电磁学的巨大综合,赫兹论证实现
光的波动说:杨,菲涅尔
3.3 化学: 原子分子:道尔顿原子论,分子论为阿伏伽德罗
有机物合成与有机结构:贝采留斯电话二元论,维勒有机尿素,弗兰克
蓝原子价,凯库勒 裤帕碳的四价学说构成有机化学基础,特列洛夫 化学结构理论
元素周期律:肖库士瓦元素螺旋图,纽兰兹元素八音律,迈耶尔 门捷列
夫元素周期表
3.4生物: 细胞学说:胡克,谢林,奥肯,布朗细胞核,蒲金野细胞质,施莱灯,施旺奠定细胞学说基础,威耳和浆细胞引入病理学
生物进化:拉马克生物进化论,达尔文《物种起源》,斯宾塞社会达尔
文主义
第四章 第二次产业革命
体现了科学技术生产力的重要性
4.1德国崛起
李比希学派:李比希有机化学之父,三阶段《有机化学在农业和生产领域的应
用》,霍夫曼分离出机碱
德化学工业:柏琴合成染料苯胺紫,格拉伯天然染料,拜耳靛蓝,阴丹士林
内燃机:奥托活塞式内燃机,戴姆勒四冲程往复式汽油机,煤油机,迪塞尔柴
油机 戴姆勒 卡尔本茨汽车,福特装配线,柴油驱动远洋轮船,莱特
兄弟飞机,林德伯格不着路飞行
电力技术:法拉第,奥斯特,斯特金U型电棒,亨利电动机实验模型,皮克西
脉流发电机,雅克比第一台实用电动机 乔赛尔,惠斯通,西门子自溃式发电机为真正有普遍应用价值,外耳得交流是发电机,洛契科夫,法拉第旋转磁场原理,爱迪生白炽灯。4.2美国崛起
加强农 工业联系:轧棉机成为美国发动产业革命的标志,麦考蜜克 赫西收割
机
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铁路汽车公路
组织创新:小企业是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特征,美国托拉斯首先出现在铁路部
门,1918年 美国的大企业时期,托拉斯生产力生产率
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吉森实验室有力推动近代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工业实验室建立的三个前提,引进与创新结合:美国引进新技术的两个特征(创造性,技术与人才一起引进),无线电技术起源于欧洲,形成产业于美国
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科技中心,莫尔斯电码
管理出效益:美国机械工业领先源于零部件的标准化,系列化生产
第五章 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
X射线,放射性物质,相对论,量子力学构成现代物理学两大理论支柱
相对论:爱因斯坦,阿劳悖论,光速不变原理,狭义相对论p76,爱因斯坦列车实验,广义相对论p78,旋转圆盘实验,意义p81 量子力学:普朗克 量子假说;光的波粒二象性p83;原子结构问题探索,波尔量子化;布罗意物质波概念;量子力学建立,海森伯,伯恩 矩阵力学,薛定谔
5.3 现代化理论发展
元素周期理论新发展:贝莱纳 三素组,纽兰兹八音律表,揭露出元素周期表深层定律
现代化学键理论:离子 共价 金属键
第六章 宇观世界探索
6.1人类宇宙观演化:盖天,浑天,宣夜
宇宙大爆炸伽莫夫
6.2 宇宙观测与大爆炸宇宙p98 6.3 星系
5.安全科技概论论文 篇五
论体系概论
课程论文
题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浅析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之路
学院电子与信息学院
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类)1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摘要:当下,世界新科技革命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孕育着更新的重大突破。科学技术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核心,决定国家发展前途的主要因素。昔日,当五星红旗开始飘扬在华夏大地上,中国之科技变革开始了新的篇章。从新中国成立后勒紧裤腰带发展重工业和国防科技,到改革开放迎来了科技全面发展的春天,新中国科技发展之路,正是中华的崛起之路!六十多年沧桑巨变,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巨大力量,让我们越发认识到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越发坚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定不移的走科学技术发展道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说,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关键词: 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改革 创新 发展科教兴国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
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技术则是自然科学知识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科学技术虽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但当它渗透到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之中,就会引起生产工具、劳动对象、劳动者发生重大变化,并转化为直接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生产迅速发展。“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和有力杠杆,是生产力。马克思《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归根到底总是来源于发挥着作用的劳动的社会性质,来源于社会内部的分工,来源于智力劳动特别是自然科学的发展。”他首先把自然科学的发展同生产力的发展联系起来,认为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生产力包括科学在内,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而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不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更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有力杠杆。他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指出:“分工,水利、特别是蒸汽力的对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手段,在人类发展的内在动力系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比如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深刻的社会变革,将社会生产从传统手工生产、自然力生产推进到大机械化集中生产,开启人类文明飞速发展的蒸汽时代,促进了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极大发展,将西欧社会带向繁荣。可见,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有力杠杆。
科学技术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列宁在《俄共中央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要建设共产主义,就必须掌握技术,掌握科学,并为更广大的群众运用它们„„这个基本问题应当提得十分明显,应当提作经济建设的基本任务。”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又指出:“共产主义就是利用先进技术的、自愿自觉的、联合起来的工人所创造出来的较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他认为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的要素。以上论述阐明了马列主义中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
而至今日,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称得上第一生产力。因为:
1、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成为与古代
和近代生产力相区别的基本特征之一。
2、科学技术已全面渗透到生产力诸要素之中。科学技术与生产已经一体化了,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杠杆。
3、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因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无比正确之真理,理所应当成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之一。
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科学技术在如今进行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飞速发展的科技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做出巨大贡献。六十多年来,我们探索着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
(一)艰难前行(1949-1976)
在建国后三十年间,我国的科学发展整体上是相对缓慢的,甚至是不平衡的。民用工业滞后,科技产业经济效益甚微。经过分析,大致原因有如下几点:
1、正规的知识教育受到冲击。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中等高等教育搞革命,中高等教育的考试被废除,一般的知识课程设置被打乱,中高等基础和专业知识被大量删减和简单化,耽误了一代人知识的教育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匮乏。
2、科技人员没有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并受到歧视。知识分子排为臭老九,有专业知识的人往往被指责走白专道路;许多留洋回国的知识分子,在50年代被打成右派,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压制;特别是1966年后大规模动员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中的知识分子走五七道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荒芜了一代人的学业,耽误了一代人的事业。
3、当时的环境中很难学习国外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国外前沿的科学知识,包括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很容易被认为是搞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因为要通过外语才能看到国外科学技术方面的文献,当时的环境中会当成里通外国,被认为是敌特分子。实事求是地讲,建国后的30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十年,科学技术进步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是不堪回首的。
4、建国初期,积贫积弱,各方面不成熟,难以全面发展科技。但长期的贫困也跟长期的阶级斗争经济发展滞后以及前三点原因导致的教育体系混乱、国民素质较低不无关系。
5、国际形势紧张,西方国家封锁围堵。
个人认为1-3三点归根到底在于:威权政体下领导阶层的错误判断直接导致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不利于甚至遏制科技的发展,以及有识群体意见难以得到客观对待采纳而导致无法及时拨乱反正;还有,“左”的思想泛滥,过分强调主观意志忽略客观科学真理,同时又惧于改革,固步自封,走回封闭发展的老路。而4,5点于前3点连带影响不无关系。
因此,建国后三十年的科学技术进步,有这样一些特点:
1、国防先行,民用落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在原子弹、氢弹和发射
卫星等方面取得了进展,这对于巩固国家安全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民用制造业、农业等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进展很慢,特别是东北一些老工业基地,有些工厂使用的还是日伪时留下的技术十分落后的机器设备,极大限制科技发展。
2、科技人员、知识分子十分匮乏,科技发展方式与世界水平有一定差距,缺少创新,知识更新缓慢。
3、研究立项可能不少,能产业化应用的不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对科技人员发明创造没有激励政策,院所和大学的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一些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不能应用于实际,不能大规模产业化,不能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4、虽然对外交流方面比较封闭,但还是进行了三次技术设备的引进,对我国工业体系的技术进步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世界科学技术在战后的突飞猛进相比,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仍然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
(二)巨大飞跃(1977-)
在付出了沉重代价之后,中国人渐渐开始醒悟,开始走回实事求是,以实践检验真理的科学发展之路,迎来了改革开发,科学迅速腾飞的春天。
1977年的夏天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夏天。复出后的邓小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拍板恢复高考。高等教育恢复正常给科技发展输送了不竭的源头活水。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胜利召开。邓小平同志用他浓重的川音在大会上代表党中央郑重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正是这些在当时闻所未闻的大胆科学的定性和阐述,一扫极左禁锢,空前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科技人员从此开始化解积郁心头多年的苦闷和困惑,甩掉强加在他们身上和心灵的束缚与桎梏,重新燃起科技报国的强烈欲望和创新激情。时任中科院院长的郭沫若在大会闭幕式上用诗人的语言宣告:“这是革命的春天,这是人民的春天,这是科学的春天!”是的,这是里程碑式的一刻,昭示着科学春天的到来,昭示着中国科技光辉的前景!同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的重大战略方针,做出了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思想上的解放,体制上的改革,久旱逢甘霖,中国的科学技术犹如雨后春笋迸发出无限的生命力!
在社会复苏一派欣欣向荣同时,党又进一步推进科技发展步伐。国家相继部署实施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星火计划、火炬计划,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工作形成了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展高新技术及产业、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等三个层面的总体布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创新在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科技进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位置,做出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向科学进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和方针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论断的指引下,我们党在国家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今,我国已是一个科技大国,在创新中发展,科技事业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历史性变化:
1、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形成了宏大的科学技术队伍。经过6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学科体系较为完备的国家之一,形成了包括国家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地方科研机构和企业在内的重要科技力量布局,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科研条件和科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2、科学研究水平大幅度提升,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目前我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科研领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集中优势力量突破一系列重大工程科技难关,为经济建设和国家安全做出突出贡献。
4、产业技术水平大幅度提升,为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有力支撑。
5、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推进。
(三)丰富启迪
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更给了我们丰富的启示:
1、必须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方针,在社会改革生产中,实事求是,坚持遵循科学真理;坚持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握科技发展的战略重点,既要从现实的紧迫需求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又要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2、必须坚持贯彻落实党关于科技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保证科技发
展的正确方向。党的领导是我国科技发展的坚强政治保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发挥市场在配置科技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3、必须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实践证明,在关系
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只能靠我们自己。只有大力推进原始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能真正将国家发展与安全的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同时也要注重借鉴各国发展科技的先进经验,有效利用全球科技资源,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我国的自主创新。
4、必须坚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
性。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下大力气培养造就一支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保证科技发展的源头活水,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
5、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实践
证明,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必须破除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束缚,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培育和强化创新主体,促进创新要素的有效互动和创新资源的开放共享,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整体推进、协调互动的良好局面。
6、必须坚持营造科技发展的良好环境。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劳动,需要充
分发扬学术民主,鼓励学术争鸣,按科学规律办事。要大力弘扬科学精
神,发展创新文化,形成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法制保障、激励机制和良好环境,凝聚各方面科技力量,形成科技工作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创新创造日新月异,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已是全民之共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真理,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指导思想之一。唯有秉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思想,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等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基础上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等指导思想,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任务,发挥科技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纪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重要论断提出20周年――新华网
3、《党建》――人民网
4、《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中央文献出版社
5、《创新之路之新中国科技60年》――百科探秘
6、“科学技术”“全国科学大会”“科教兴国”等词条释义――百度百科
后记:此次论文创作过程中,我获益良多。最主要有以下三点:
1、为深入了解学习“科学是第一生产力”,我自然地查阅学习了这一论断的出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文选),在这一过程中,我越来越肯定地认识到:邓小平理论博大精深,有着无比的科学性。邓小平同志对于处于历史发展岔口时的社会状况分析透彻,用平直的话语解释了如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科技发展对于中国经济乃至国家命运的影响等问题,让我对中国的科技建设,社会改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简而言之,了解邓小平理论,也就是把握中国现代史的主要脉络、主要进程、中心哲学。
2、对建国后改革开放前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政策、思想思潮等方面有了些了解,特别是在计划体制规划下科技发展状况有了较细致分析。
6.信息安全概论论文 篇六
企业要建立完整的`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步伐,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1做好安全风险的评估
进行安全系统的建设,首先必须全面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找出问题,确定需求,制定策略,再来实施,实施完成后还要定期评估和改进。信息安全系统建设着重点在安全和稳定,应尽量采用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不能过分求全求新。培养信息安全专门人才和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必须与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建设同步进行,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安全防护系统和设备的作用。
2采用信息安全新技术,建立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企业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很多,我们可以根据安全需求的轻重缓急,解决相关安全问题的信息安全技术的成熟度综合考虑,分步实施o技术成熟的,能快速见效的安全系统先实施。
3根据信息安全策略,出台管理制度,提高 安全管理水平
7.安全科技概论论文 篇七
关键词:自主学习,安全工程,案例,工程素质
为了培养具有基本工程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在“大工程观”教育理念指导下,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含卓越班) 和自动化专业近几年开设了《安全工程概论》这一课程, 本人一直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前几年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老师在讲台上讲, 学生在下面听, 课程结束后以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讲授了几届学生以后, 发现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不大, 积极性不高, 这引发我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不爱学该课程呢?通过与学生聊天交流和自己的反复思索, 我发现原来是学生有抵触情绪, 小时候家长天天与他们讲要注意安全, 上小学和中学后每次班会安全问题是老师必讲的, 到了大学竟然还要开这门课, 让学生烦透了, 所以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这门课也就可以理解了, 而且绝大多数学生讨厌那种传统的教学方式, 认为有这个时间来学这个课, 还不如干点其他事情好啦, 以至于上课睡觉的有、玩手机的有、东想西想的有, 令我这个上课的老师连讲课的兴趣都没有了。从培养学生的基本工程素质这一点出发, 我认为这个课还是有必要开设的, 尽管学生已经有了不少安全方面的知识, 但不系统全面, 也就是“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将来在实际工作中真正碰到安全方面的问题时估计不少学生就不知该如何处置了, 这可是大事, 关系到学生将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设备的安全, 既然课程有必要开设, 那就有必要让学生好好学好这门课, 改进教学方法就是必由之路了。事故天天出, 安全方面的案例数不胜数, 于是考虑放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采用自主学习式方法进行教学, 经过近两届的教学改革实践, 觉得绝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由原来的不想学变为主动去学了, 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一、自主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 自主学习是由学习者的态度、能力和学习策略等因素综合而成的一种主导学习的内在机制, 也就是学习者指导和控制自己的学习能力。
2.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使用的学习材料的控制权, 即指学习者在以上这些方面的自由选择程度。
3. 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模式, 即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的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模式。
自主学习的定义可归结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 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教师要放手给学生必要的个人空间, 为学生创造、发现、表现, 提供更多的机会, 特别是为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发展空间。可以说自主学习不仅能开发出学生潜在的能力, 而且能激活、诱导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一切天赋和诺言都不如习惯更有力量。”
二、精心设计课程的自主学习方式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专业特点和日常生活两方面将课程分为交通安全、防火与逃生、防止触电、触电急救、防止静电、预防化学物质中毒、地震逃生、水灾台风中避险八个专题进行教学, 通过自由组合将全班学生分为八个小组, 一个小组负责一个专题;要求各小组在学习该专题之前一周找好与专题相关的安全知识, 做成幻灯片, 同时要求上网查找最近发生的二到三个与专题密切相关且有视频展示的实际案例, 对案例中产生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 提出如何预防类似事故发生的措施;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 负责全组任务的分配和集成;各小组在资料查找齐全后, 要求在本小组内进行讨论, 整合材料。经过这样的安排, 各个小组都能做到主动出击, 根据任务要求相互配合去搜集资料, 配合得非常好, 这样就把全体同学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
三、学生体验学习带来的快乐
毕竟各个小组只找了一个专题的学习资料, 该组的同学又该如何来学习其他组所负责的专题知识, 为此教学过程中设计了一个专题共享环节, 各个小组的组长上讲台介绍本组专题的安全工作原理、预防该类事故发生的方法和措施, 共同分享案例视频, 讲解本组同学对案例的认识;然后组织全班同学一起讨论该专题, 最后老师对负责该专题的小组进行点评, 肯定他们所做的工作, 对不全面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指出来, 加以说明解释。有的小组幻灯片的版式设计非常有特点, 有的小组案例视频非常震撼, 有的小组对案例的分析有独到之处, 这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都能感受到。做的好的小组组员非常开心, 觉得这一段时间的忙活没有白费, 做的一般的小组就会自己去找原因, 为什么在这方面没有别的组做的好, 组与组之间无形之中构成了竞争, 以至于后面的专题做得越来越好。
四、实例
电气10-5班 (卓越班) 第二组学生负责了防火与逃生专题, 该组学生从引发火灾发生的原因开始讲起, 阐明了发生火灾必须同时存在有着火源、助燃剂和可燃物, 只要切断了其中一个就可以预防火灾的发生, 特别说明我们很多同学将来会到石油化工企业工作, 可燃物很多, 因此要特别控制好着火源, 所以也能理解为什么实习时不让带打火机之类的火种进入厂区, 从专业特点的角度提醒同学们将来在厂区工作时要定时认真检查电气设备的线路, 操作时要注意不要产生电火花, 以防引发火灾。随后该组同学又将灭火方法和火场逃生技艺进行了详细说明, 让全班同学掌握了防火与逃生的基本知识。该组学生播放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火灾、吉林德惠禽业火灾和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三个火灾现场的视频, 并对火灾发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其中对中储粮林甸直属库火灾讨论最为热烈, 火灾是由电气配电箱短路引起的, 同学们学的是电气专业, 一致认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通过4学时的学习, 全班同学基本上掌握了防火与逃生的基本知识, 对将来工作上如何预防火灾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五、课程考核方式的改变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出题考试, 不管学生平时有没有去好好学习, 最后是以考试成绩为准, 导致了部分记忆力好的学生平时不学习, 考前一个月突击一下, 也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这样就严重挫伤了部分学习认真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程对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全面改革, 教师对各小组查找资料、讲解资料和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对各小组给出一个平时成绩, 各小组组长根据组员所做的工作给出一个成绩, 两个综合起来作为一个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的60%, 考勤占总成绩的10%, 课程结束后各个小组要围绕自己的专题写一篇小论文, 论文以案例分析为主, 要求全组同学先对选定的案例进行讨论, 统一观点和看法, 共同完成小论文, 小论文占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和小论文考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安全工程概论》课程采用自主学习式教学后, 让学生们学会了查找文献资料的方法, 培养了他们的人际交往与团队协作意识, 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不仅让他们掌握安全知识, 而且让他们知道遇到安全问题该如何应对, 为将来在工作岗位上事先提供了一个安全的保证, 达到了该课程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廖艳茹“.自主学习”方式的途径与策略[J].科学教育, 2008, (2) .
[2]许文, 张毅民.化工安全工程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
[3]赵善民, 何显教, 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种途径和方法[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17) .
8.福建省安全科技亟待加强 篇八
一、福建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的现状
(一)安全科研机构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福建省仅有一家专门从事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的机构: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原各经贸委行业办属下的研究部门如煤炭设计院、冶金设计院、轻工设计院等,均是本行业的设计研究机构,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随着政府机构改革,这些科研机构多数转制或消失。省安监局成立后,也并没有真正全方位地整合全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
由于《安全生产法》对安全评价的要求,近年来,我省陆续成立多家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但这此机构只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价,不负有科研的职能,因此也不算是专门的安全生产科研机构。
这种现象造成了我省安全科研滞后于安全生产其它工作,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科技创新的要求。
(二)安全科技人才的培养现状
安全科技后备力量的培养主要源自高等教育。在我国安全科学的地位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才得到确立,基本的标志就是在“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获得一级学科地位。但发展安全科学学科体系还任重道远。目前我省高等院校中,设立“安全工程”本科以上专业的只有福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而且是近几年才开始招生的,每年招收的人数也不多。独立的煤矿专业也逐渐取消,其他学校中所设立的专业涉及的也只是具体的行业技术,没有专门的安全工程类专业。这种状况无法满足我省众多政府和企业对安全科技人才的需求。
同时,安全科技人员的教育与实践脱节,受教育者参与实际的安全生产活动的机会太少,不能感受安全生产的深刻内涵和实践技巧。教材也没有取之于活生生的安全实践中(如近年的典型事故案例和官方工作部署等)。教员也缺乏富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或政府部门安全监督管理官员。
(三)安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及投入现状
由于安全科学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学科的体系理论还不够完善。在近年政府科研体制改革背景下,政府财政对安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和基础经费投入也严重不足。安全科学技术应用基础理论的研究课题立项数目和成果都相当少,这不利于安全科学技术的长远和整体发展。
这几年,我省安全科研项目是少之又少,获得科技进步奖的更是没空白。近年来,我省虽然涌现了一些安全科技成果,但安全科研项目是零敲碎打的,企业自定项目自寻科研单位,且科研单位多来自科研较发达的外省,我省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科研管理机制,安全科研成果也没能转换成切实的生产力。
在安全科学管理方面也缺乏研究,没有将当今世界上先进的安全生产监督和管理手段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近年来,长期的安全管理科研投入不足,造成了安全管理理论滞后,安全管理办法、手段和体系落后的局面,严重制约了安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从安全生产管理角度看,最突出的问题是技术基础工作较差,如安全技术标准数量少、指标落后,安全管理水平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远远落后国外水平。
二、开展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的意义
(一)改变目前落后的安全生产方式
开展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集中力量对当前安全生产技术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攻关,改变落后的安全生产方式,技术创新,从而避免重大事故隐患的出现,进而降低事故的发生。
(二)企业安全管理手段得到完善
安全科研的发展将促进知识经济与安全生产的一体化,使得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上。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依靠不断的安全科技创新和减少事故率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负面影响,从而赢得市场。知识经济强调企业要用科学的方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信息化、组织结构的柔性化、管理手段的创新化,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化。
(三)提高安监部门的工作效率
安全生产科学研究促进安全科技的进步,对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来说主要体现在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上,即应用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重大事故隐患的远程监控和应急救援,创新监管手段和监管模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丰富安全文化的内容
安全科学的理论逐渐为广大群众所认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文明的水平不断提高,对安全的需求又有了新的概念和标准。过去那种要钱不要命的苦干、蛮干现象减少了,追求安全、舒适、科学、高效的工作成为人们选择职业的主要内容。而发展安全生产科学研究的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保护生产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安全的社会。它是关系到人类发展、社会进步,直接影响人在生产、生活乃至生存领域安全与健康甚至舒适的科学。因此,安全科学研究的进步丰富了安全文化的内容。
(五)促进安全经济的发展
安全经济指的是人类的安全生产活动以最佳的方式与人的劳动、生活、生存合理地结合起来,从而取得最好的综合效益。安全经济的基础科学层次是安全经济理论和方法的根基。只有充分采用科学技术研究和经济学现有的理论、方法,安全经济学的发展才有了基木的支柱和依靠。
三、如何开展现阶段的安全生产科研工作
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加强安全生产科研开发、监管监察和支撑体系建设。实施重大危险源普查和监测监控,加大安全设施投入,搞好隐患治理和安全技术改造。”、“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为现阶段的安全生产科研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建设安全生产科研基地
安全生产科技基础性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基地建设方面。以目前的安全科学研究院所(福建省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大学为基础,建立或加强专业化程度更高的研究部门,以开展安全生产基础理论研究,城市公共安全研究,各专业事故防治研究,事故分析、处理等工作,设立劳动保护用品检测中心,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检测检验中心等。
通过建立安全科学研究的重点实验室,瞄准国民经济建设的大方向,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等各项工作,以期
在安全生产领域的研究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逐步形成我省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科研构架,构建安全生产技术支撑平台。
(二)建立安全人才培养基地
安全生产人才是最可贵的安全生产资源,安全生产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安全生产科研的发展和未来。应该加强安全生产人才的培养,制定安全工程人才培养计划、人才发展战略,研究安全生产人才培训的目标、方法和任务,研究安全工程各教材大纲和要求,组织编写安全工程专业教材。
此外,我省各级安监机构成立以来,对职业卫生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缺乏力度,由于工作环境、职业性生产材料、设备或由生产过程中的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给劳动者带来的危害,伤亡程度,或慢性致病致残、致死的现象是十分严重的。因此,还要培养有一批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方面的人才。
(三)开展安全科技攻关
包括重大危险源指标体系、监测与监控网络化技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装备等安全生产重大技术研究开发,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素、程序与方法研究等等。
通过开展安全科技攻关提高风险分析和评估技术;提高安全检测、危险源监测的水平;提高风险控制和灾害事故防治技术;提高应急救援技术能力和水平;提高安全信息管理技术水平。
(四)安全生产科研必须与乡镇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相结合
改革开放给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但在有些企业中,有不少是劳动条件较差、作业条件恶劣、不安全、不卫生的,落后、残缺或应淘汰的设备过多。大量的工业毒物如电镀、石棉、苯、汞等都涌入乡镇,把职业危害转嫁给乡镇工业。当前乡镇工业和第三产业,急需解决实际的安全、卫生工程技术,改变乡镇企业的不安全、不卫生状态。安全工程技术、职业卫生工程技术要为减少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的伤亡事故解决难题,同时也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科的理论。
(五)研究现代安全管理的新理论、新模式
当前要彻底地改变厂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最有潜力、效益,最明确的办法就是依靠安全管理科学。因为人的不安全素质和物的不安全因素(状态),只有靠安全管理来调节人的行为和特定的运动及状态,使之保持和谐并进,达到规定的安全卫生的要求。探讨各种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总结上升为新理论,并加以介绍和推广,自然也发展了安全管理工程学科。抓安全管理研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向安全管理求效益,这是当前最现实、最能动的好办法。
(六)加大安全生产科技投入
安全科技的投入水平一方面是地区经济实力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管理者意识的表现。安全生产科技工作作为以社会公益性为主导的事业,政府应加大投入水平,建立政府、企业及社会的多元化安全科学投入机制。
(七)形成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良好机制和政策环境
着力强调安全事务的社会公益性质,争取对发展安全生产事业及安全科学技术的优惠政策。政府要在政策上对安全科学大力支持,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来促进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促进新型科技队伍的建设,吸纳国内乃至国际最优秀、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参与我省的安全科学技术发展,造就高水平的技术保障。
要建立安全生产科技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优势资源投入安全生产科技工作,对安全科研成果评审要有适当的倾斜。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世界生产力的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当前,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给人类经济生活方式带来质的变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加速发展,对安全生产的科学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于起步较晚,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我省安全生产工作而言,既带来机遇,又而临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