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县便民服务工作会上的讲话(精选8篇)
1.在全县便民服务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一
同志们:
今天召开这次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同意并在当前各项工作都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召开的一个重要会议,充分表明了县委、县政府对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高度重视。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加剧,正确认识流动人口现象和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我就做好全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一)正确认识人口流动加剧现象和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我们要认识人口流动加剧是一种什么社会现象。人口流动加剧是历史进步的必然趋势,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今后较长时期,流动人口群体将继续呈增长趋势,其流量、流速、构成等将随着时间和其宏观背景的变化而变化。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表明,1990年我国劳动力到乡(镇)以外流动就业的人口是1500万,2003年为1.5亿,是1990年的10倍,其中农民占80%以上。从我县来看,2005年全县外出、外来人口总量已达到10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5%,其中外出人口8万人(出县外约5万余人),外来人口2.1万。
同时,也要认识到人口流动加剧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人口流动加剧既是改革开放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改革开放。它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和城乡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了招商引进,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更深刻地推动了本土人民思维的创新。以龙舟坪镇两河口村为例,全村3000余人,外出打工达600余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0%,全年外出打工总收入达300余万元。从全县整体情况来看,2005年我县外出打工人员达8万人(含县内流动3万人),按人平年收入5000元计算,全年总收入达4个多亿。与此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人口流动加剧也给城市管理和交通带来了一些难题,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特别是对社会治安提出了新课题。
(二)高度关注当前流动人口的生存现状
改革开放后,计划体制下的高度组织化的人口流动基本变成市场调节下的流动形态,尤其以农村更为突出。农民涌入城市,原有户籍管理形成的对人口的控制逐渐弱化,“手中有了人民币,祖国处处是我家”,流动人口想到哪里就到哪里。农民由“熟人社会”进入“生人社会”,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他们在流出地主要靠血缘、地缘的熟人和道德的约束,不敢有多少越轨的行为。进入城市后,他们进入一个陌生而全新的社会,每个人的根底无人知晓,也无人约束,干什么事都会缺少顾忌,长期来去自由,人性的弱点也会因缺乏有效约束而充分暴露。特别是有的在遇到多次不幸、挫折与坎坷时,就会丧失希望,如果无人关爱就会产生绝望,长期绝望就会绝情,绝情就会危害社会,甚至无恶不作。
据统计,去年以来,我县龙舟坪镇抓获的犯罪人员中,流动人口占60%以上。从全国来看,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也相当严重。2000年至2004年,南京市抓获的犯罪人员中,流动人口年均占45.2%,而苏州市2004年批捕的9100人中,外来人口高达94.8%,抓获的街头“两抢”(抢夺、抢劫)1499人中,外来人口占到98.7%。
流动人员在外地作案,可谓触目惊心。从宜昌市的情况看,如2004年5月26日,五峰籍外出人员胡某,伙同张某、胡某、吴某等人按事先预谋的作案计划,窜至凤凰卫视前任副主席周一男住处,将周一男夫妇、女儿及保姆等5人全部杀害,在深圳乃至全国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涉案的7名罪犯中有5名是五峰到深圳打工人员。据公安等部门调查,这5名五峰籍犯罪嫌疑人外出打工均有3年以上。长阳籍外出打工人员在外地作案也大有人在。2005年5月25日14时许,龙舟坪镇津洋口村3组青年陈某伙同津洋口村七组邱某在东莞市区结伙抢劫,窜到黄江镇某加工店用毛巾将店主陈某勒住,并用电线将其捆绑,陈反抗时,被陈、邱二人用老虎钳砸伤头部。2005年5月5日,都镇湾镇城伍河村青年吕某伙同黄某、刘某、张某等人在东莞市“星之星”酒店,对酒店技师孙某进行敲诈,并将孙某表哥范某强行带走,打电话要孙某支付5万元人民币赎人,被东莞警方抓获。2005年4月5日23时许,大堰乡九柳坪村青年李某在东莞市华城商场附近某电话亭抢走事主袁某一部迪比特手机,被现场抓获。这些案例,发人深思,促人警醒。
(三)切实增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去年年初,胡锦涛同志在关于构建和谐社会专题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要健全社会组织,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作、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各级政府要推动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同社会协调机制互联、政府行政职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对全社会进行有效覆盖和全面管理的体系。流动人口管理是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要和谐,主要是人与人之间要和谐。为了构建和谐城乡社会,服务“劳务经济”,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流动人口的管理服务工作。
2005年,针对流动人口新形势,我县在加强和完善管理服务工作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县政法委、综治委、公安局先后组织专班,三次南下广东,在长阳籍流动人口多达万人的东莞市建立了流动人口“和谐建设者联络处”,分设了“东莞城区”和“深圳”两处管理服务站,对外出人员实行城乡互动,源头管理,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二、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以流动人口管理社会化、信息化、组织化、亲情化、法制化为重点,积极探索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一)以“市长+市场”的方式,积极推动流动人口管理社会化
流动人口管了这么多年,为什么管不住,管不好?不是我们没做工作,而是思路没有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各部门都在管,各部门都没管住。结合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管理要实现社会自治功能与政府部门做到“互联、互补、互动”的要求,就是管理要社会化、保障要市场化,或者是建立“市长+市场”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利益是不会有人干的,即使有人干,也不能长期坚持。我国经济正处在发展时期,人们并不富裕,这是现实。政府要先拿一部分钱来启动,解决流动人口管理中的瓶颈和难点问题,这就要解放思想,要善于学会用“市长+市场”的方式解决社会的难点问题。
流动人口管不住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没有人管。现行的政府管理体制,是按计划经济体制设计的,常住人口都管不过来,哪有精力和人力管流动人口。社区无人管,公安机关没有足够的警力管,这是目前流动人口管理工作面临的最大实际。要解决这些问题:一是政府花钱购买社会管理岗位,聘请专业社会管理工作者管理,这比增加行政编制划算,且实际效果要好得多。结合外地经验和我县实际,我县确定的标准是800比1,即按每800名流入人口聘请1名专业社会管理工作者。具体任务如下:龙舟坪镇4人、榔坪镇3人、贺家坪镇和高家堰镇各2人、其它乡镇各1人,全县共18人,所需工作经费由各乡镇纳入2006年预算。从目前乡镇机构改革情况看,聘请社会管理者最好从乡镇财政所人员中抽用,抽用人员的待遇和身份不变。各乡镇派出所负责社会管理者的业务指导工作。二是用市场手段保障社会化。事实上,目前各级各部门都存在一些难管、不愿管、也没人管的事情,各部门之间都存在一些管理的空白、真空地带,如果我们不管,谁来管?越位不行,缺位同样不允许。因此,我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地“出让”政府职能部门一些非执法性质的行政管理权,用社会人管社会事。简单的说就是不能老让政府掏腰包,要转变观念,积极探索市场办法,这是最有效的途径和办法。
(二)以信息共享与沟通为重点,实现流动人口管理信息化
如何解决流动人口来无影、去无踪的问题?重点是抓好流动人口的信息工作。要把有利于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治安、劳动、工商、税务、计生等信息尽量详细地收集起来,并传到互联、互通、共享信息,实时掌握流动人口的行踪。
一是建立流动人口综合信息平台。目前,公安、人口计生、劳动保障等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流动人口信息系统,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难以做到互联、互通和共享。现在,公安系统全国联网的常住人口、暂住人口管理信息系统已建成运行,暂住人口管理系统包含有计生、劳动等部门信息,常住人口系统能做到在全国范围内适时查询,这给我们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基础。
二是认真抓好流动人口的信息录入工作。就是及时将诚信守法的外出、外来人员的基本信息和现实表现(如:血型、指纹、照片、品行、家庭住址、文化、特点以及计划生育、劳动就业情况等)实时输入信息库。有了这些基本信息,既能为我们的行政管理、侦查破案服务,又能对被录入的人员起到有效而无形的约束和正面压力。1月13日,县公安局已经召开紧急会议,部署了春节前后的全县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录入大会战。大会战的任务是:全县采集2100名流动人员的基本信息。采集的重点人群是35岁以下流入、流出人员和刑释解教、吸毒、有前科劣迹以及一些特殊身份、行业的人员。
(三)引导流动人口建立自我管理服务组织,实现流动人口管理组织化
一是在流出人员中建立组织。县政法委、综治委、公安局要继续在长阳籍外出人员打工经商相对集中的城市或地区建立“和谐建设者联络处”,发挥协调联络作用。各乡镇及有关部门要以村为单位,组建好“和谐建设者”培训点,把长阳籍在外打工经商人员组织成有层级的管理组织,负起自我管理的责任。
二是在流入人员中建立组织。各乡镇应根据不同行业、区域、来源地分别建立外来人员组织。比如建立“某行业和谐建设者协会”,由各级民政部门负责落实,专人指导。乡镇组织部门要积极指导社区在流动人口中建立临时(流动)党、团组织,由社区支委兼任书记,并同流出地组织部门加强沟通和联系,保证流动人口在流入地可以过正常组织生活。
三是政府职能部门要对自治组织加强引导和管理。各乡镇要积极引导自治组织以诚信守法、争做和谐建设者为宗旨,紧紧围绕促进流动人口稳定就业、遵纪守法、维护合法权益等方面开展相关活动。同时,可以通过邀请自治组织负责人参加、列席社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平安创建等工作会议,听取或采纳合理化建议等方式,积极引导流动人口参与社区建设和管理。
(四)认真做好关爱服务工作,实现流动人口管理亲情化
一是加强流动人口劳动技能、法律常识、市民素质的教育培训。由乡镇综治办牵头,组织公安、人口计生、劳动保障、卫生、司法、教育等相关部门根据职能编印流动人口管理资料下发到社区,社区开设市民学校,对流入人口进行最基本的培训教育,即市民教育、法制教育和卫生常识(主要是“防艾”和各种传染疾病)教育。对外出打工人员要按照12月28日县委常委会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外出打工人员进行法律常识、就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训,各乡镇要以村为单位,组成由乡镇劳动人事助理、社区民警和司法员等参加的宣传小组,抓住春节农民工返乡的大好时机,到村讲授相关知识。
二是帮扶困难群众子女就业。劳动部门每年要安排或指导部分家庭困难子女和无业青少年就业,各乡镇各部门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无业青少年的基数。
三是做好关爱工作,让弱势群体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各乡镇协调各部门和基层党、团组织建立关爱组织,落实责任制,建立档案。对外出人员的子女读书、家庭成员重病等困难,乡镇、社区(村)、街道的关爱责任人要每季度上门一次,帮助协调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并以组织名义与外出人员取得联系,及时沟通情况,让他们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五)依照法律法规规范管理服务工作,实现流动人口管理法制化
重点是对外来人员及雇主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使他们熟悉有关法律法规,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同时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行为,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出租屋、小旅社等外来人员落脚点的管理力度,做到以房管人。
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各乡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原则上由分管副书记担任,也是这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认真作好汇报,积极争取领导,并结合本地实际,迅速开展试点工作。龙舟坪镇、高家堰镇、大堰乡三个试点乡镇必须迅速明确工作专班和工作人员,落实启动工作经费,保证试点工作的正常开展,以利全县展开。
(二)整合资源,组建机构
一是建立管理机构。县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要在公安、劳动保障、人口计生、工商等职能部门中明确具体联系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各乡镇都要成立相应的日常办事机构。
二是构建管理网络。按照《宜昌市流动人口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暂行办法》的要求,各乡镇要设立“和谐建设者管理服务中心”,社区(村)要设立“和谐建设者管理服务站”,作为流动人口组织、管理、服务、维权的常设机构。这些机构,是保证流动人口日常服务与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的最基层组织,可以采用社区干部兼职,以专业社会管理工作者为主的办法组建。
三是整合管理资源。目前,各职能部门都有一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资源,要以“和谐建设者管理服务中心”、“和谐建设者管理服务站”为平台,实现职能下移,资源共享,综合管理,综合执法。
(三)先点后面,稳步推进
县政府决定开展以组织管理与服务流动人口为重点的先进社区(村)创建活动,先抓试点,再稳步推开。各地情况不同,基础不一,不能搞一刀切,但基本要求、标准不能降低。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此次会议精神和本地实际,尽快拿出方案,尽快组织实施。
最后,我提三点具体要求,一是会上下发的《宜昌市流动人口组织、管理、服务工作暂行办法》和《关于开展流动人口组织、培训、管理、服务先进社区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各乡镇各部门要认真组织讨论、研究,认真贯彻落实。二是对公安机关利用春节期间开展的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大会战,各乡镇各部门都要予以大力支持。三是各乡镇派出所要抓住打工人员返乡过节机会,搞好第二代身份证换发工作,要把这项工作当作支持打工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抓紧抓好。
同志们,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既是一个大难题,又是一个新课题,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解放思想,创新方法,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一定会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新路子,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在全县便民服务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二
一、全省电子政务有序推进, 在经济社会各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 全省电子政务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目前, 全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顺利完成阶段性任务, 全省17市、163个县 (含23个开发区) , 共计340个部门单位开通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省直6个部门和17个市全部完成本级数据平台建设, 已采集发布项目审批、建设管理和企业信用等各类信息30余万条, 同时, 实现了同省级平台的数据对接。“金质”工程实现了23项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特种设备动态监管和预警预测、质量产品监督及缺陷产品召回。“金审”工程实现了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实时、远程检查监督。同时, 各市也在不断加强电子政务应用, 济南市“金保”工程实现了全市参保单位、个人劳动保障信息、劳动就业信息的统一管理, 实现了市、县 (市、区) 、街道、社区就业系统的四级联网, 与1000多个定点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结算系统实时连接。青岛市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系统建设实现了安全生产信息报送、执法检查、应急处置、专项监管、综合监管、督查考核、预警预测等业务的网上运行。
(二) 电子政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切实增强
山东省科技防腐工程按照3年构建“6+1”惩防体系 (建成电子政务服务、行政权力监察、公共资源交易监察、公共资金监察、廉政舆论监督、党风廉政教育六大电子平台、形成纵向贯通省市县、横向涵盖各领域的预防腐败网络) 的总体规划, 目前省级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正式运行, 网上政务大厅、政府信息公开、行政效能投诉系统、行政处罚电子监察系统、政府法制监督及行政权力事项动态管理系统已经开发完成并投入试运行, 省电子监察中心已与29个省直部门单位33个服务大厅 (窗口) 、14个市的视频监察系统联网, 8个市55个县 (市、区) 建立了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15个市87个县 (市、区) 建立了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
(三) 政府网站绩效评估和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协调推进
各级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和应用水平显著提升。2011年、2012年, 我省继续深入开展政府网站绩效评估, 以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政民互动为重点, 不断完善各级门户网站的功能应用。信息公开栏目建设更加规范、全面, 信息公开范围进一步扩大。大多数政府网站对于信息公开的数量、类别, 以及下属机构的信息发布情况进行了统计、展示。部分网站对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情况进行了统计、公示, 或者公布了依申请公开的信息目录和申请办法。在线服务能力切实增强, 基本能够提供在线办事指南、网上咨询、结果反馈等服务, 部分优秀网站实现了多类事项的网上申请、办理和结果公示, 有效提高了政府办事效率, 规范了办事流程, 满足了社会公众的基本需求。各级各部门还将门户网站作为公众与政府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 积极提升对于公众所提出的建议、意见和问题的处理能力, 让社会公众通过政府网站解决实际问题, 公众参与度普遍提高。
(四)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深化
“十二五”以来, 我省继续加强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信息、诚信山东等五大基础数据库的内容、应用和共享建设, 通过推进基于五大基础数据库的应用系统建设, 带动了全社会各类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五) 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突破
2012年, 我省依托省科学院的云计算中心启动了省级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该平台作为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 为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信息共享服务形式, 提供较为完善的应用支撑, 使社会公众、政府部门能够更快、更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资源。目前, 平台一期建设内容涉及公安、人社、民政、计生、工商等5个部门的人口信息资源库已经建设完成, 初步实现了资源目录管理、交换流程配置、身份认证、节点监控、数据交换统计等功能和5个部门13类信息共计144个信息项的共享与交换。
(六)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按照《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要求, 全省电子政务基础网络继续延伸, 外网实现横向联通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法院、检察院六大系统, 纵向延伸至乡镇和社区。2012年, 重点完成了17个市、80个省级政务部门的政务外网联网工作, 为“十二五”全省电子政务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电子政务支撑环境不断加强, 浪潮集团基于国产软硬件设备建设的云计算中心, 服务器规模1000台, 存储能力10P, 已经为食品安全、水利、工商、民政、质监等领域及全省100多个市、县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化服务;山东省计算中心云计算中心服务器规模400台, 存储能力800T, 在线运行业务系统103个, 下辖的云灾备中心建设完成2个500平方米A级灾备数据中心, 存储能力3P。另外, 浪潮集团投资15亿元, 规划服务器3万台, 存储能力100P的云计算新中心将于今年全部建成。
(七) 网络信息安全不断加强
我省秉承电子政务建设与信息安全保障并重, 不断提高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水平, 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和应急机制。同时, 继续推进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等级保护, 抓好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体系建设。完成了面向全省的电子政务灾备平台和数据云灾备份中心建设, 实现了对重要数据、设备的异地存储和备份, 提高了电子政务的整体安全级别。加强和规范了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建设, 实现了数字证书应用的统一管理。
(八) 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在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发展的同时, 我省同步推进政策体系建设,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一是全省各级各部门陆续出台了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二是加强考核制度建设。三是加快推广数字证书应用。四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五是支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收到成效。此外, 我省及各地市积极开展与电子政务相关的各种咨询服务、业务培训和媒体宣传活动, 以提高全民信息化素质, 并引进和培养了一批技术与业务的复合型人才, 以满足电子政务建设对人才的迫切需要。
二、强化集约化管理, 全面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水平
(一) 着力推进民生领域信息化建设
要加强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信息系统建设,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加快推进劳动就业信息发布、需求预测、跟踪监测和失业预警等应用系统建设,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 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 以推进公共卫生、医疗、医保、药品监管信息化建设为着力点, 整合资源, 加强信息标准化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建设, 逐步实现统一高效、互联互通, 推进远程医疗, 推广医疗信息管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推进标准统一、功能兼容的社会保障卡应用, 逐步实现“人手一卡”和“一卡通”。建立多层次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和共享服务平台, 完善现代远程教育传输网络和服务体系。
(二) 着力推进电子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
按照国发[2012]23号文件要求, “加快电子政务服务向街道、社区和农村延伸, 建设服务型政府”, 我省要不断创新政务服务方式和手段, 加大基层政务服务应用推进力度。按照试点先行, 逐步推广的工作思路, 用1年左右的时间, 选择部分具有一定基础条件的县区, 依托当地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 重点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社会福利与救助、户口办理、婚姻登记、计划生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涉农补贴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事项的在线办理。积极推动业务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逐步实现一口式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龙办理。分批次开展基层电子政务工作人员业务培训, 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加方便优质、多方式、全方位的服务。省信息办要对试点工作给予积极指导和大力支持。
(三) 着力推进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
1、尽快编制我省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及试点实施方案。
我省作为工信部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实施试点省份, 由省信息办牵头, 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之上, 认真编制试点方案。该方案既要涵盖国家试点的内容要求, 又要紧密结合我省电子政务现状, 兼顾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能够科学指导我省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
2、合理规划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
目前, 我省已经建成了省计算中心和浪潮集团两大云计算中心, 二者要为我省各级公共平台建设提供重要基础支撑。按照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源, 有效避免重复投资、减少浪费的原则, 我省原则上不支持省直部门、县区自建云计算中心, 地市可以依托现有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 完成本地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 并实现与全省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的对接。没有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地市, 可由浪潮集团直接纳入全省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 满足有关地市电子政务的所有应用服务。省信息办要对我省各级原有和新建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模式、统一运维和安全保障模式, 对全省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设计、运维和安全保障加强监督管理。
3、积极引导向云计算模式迁移。
以云计算应用效果为导向, 以开展试点工作为抓手, 在满足安全需求、遵从法律法规和业务标准的基础上, 推动省和地市政务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向云计算服务模式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迁移。先期重点推进新建、升级改造的业务信息系统在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上部署运行, 切实提高基础资源利用率和集约化应用服务成效。
4、研究编制电子政务云计算地方标准。
目前, 国家正在研究、编制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术语与定义、系统架构、功能和性能技术要求、服务实施规范、服务测试规范、安全规范等6项国家标准。为加快我省电子政务云计算应用的推广, 规范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 我省要尽快启动电子政务云计算地方标准的编制工作, 为试点过程中的公共平台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四) 着力推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1、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建设。
继续推进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诚信山东等基础信息资源建设, 不断完善基础信息资源体系, 积极推动基于基础信息资源的政务应用。
2、切实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
要建立健全省政务信息资源管理制度, 按照“一数一源”的原则, 明确界定部门间的信息采集和更新权责。
(五) 着力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1、依托公共平台推进信息共享。
继续推动基于省级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的人口信息共享建设, 不断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和安全保障能力, 进一步丰富共享信息, 扩大应用范围。大力推进法人信息共享建设, 重点加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企业注册登记、纳税人登记申报、统计调查、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因公出国管理等共享应用, 引导税务、编办、外办、统计、海关、质监等部门基于省级公共平台开展信息共享, 为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2、鼓励部门间积极开展信息共享。
支持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应急联动所涉及的相关部门根据业务需要, 认真梳理、整合信息资源, 探索建立共享机制, 为我省信息共享推进工作提供参考。
3、积极打造良好的共享环境。
省信息办要充分发挥协调管理作用, 建立合理的工作机制, 明确的责权分工, 规范的共享程序, 引导各级各部积极参与信息共享和交换。对于有利于推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项目, 省信息化专项应予以重点保障和支持。省信息办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 为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地区的信息资源共享与业务协同提供依据。
(六) 着力推进智慧政府建设
1、在电子政务建设中统筹智慧政府建设。
智慧政府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 提高政府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的智能化水平, 形成高效、敏捷、便民的新型政府。智慧政府代表着电子政务新的发展方向, 各级各部门推进电子政务发展, 要把智慧政府作为重要内容。
2、大力推动新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
积极推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在办公、监管、服务、决策等方面的应用, 重点推广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管理、食品安全监管、口岸监管、灾害预警、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有效提高政府部门监管水平和应急能力, 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 方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重点推广云计算技术在政府数据中心、政府网站群、公共平台等领域的应用, 有效推动政府信息系统统一建设、统一运维, 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业务协同。
(七) 着力推进网络与信息安全建设
1、不断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要继续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建立电子政务网络信任体系、应急处置体系和监管体系。按照国家等级保护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的有关要求, 建立完善等级保护工作机制, 落实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度, 规范涉密信息系统使用管理。建立电子政务应用评估机制, 建设安全可靠的电子政务应用。
2、切实加强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政府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规范, 建立信息系统安全检查制度, 加强信息安全检查工作力度, 加强对政务部门使用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的安全管理, 不断提高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3、积极推广数字证书的应用。
3.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在全县便民服务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四
工作会上的讲话
(提纲)
县委副书记、县长
同志们: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是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全县项目年建设的重要保障。刚才,亚丹同志就今年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讲了安排意见,豫川同志提了具体工作要求,我都表示赞同。下面,我就全面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确保项目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再强调几点。
一、进一步深化对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的认识
当前,政府正面临着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重任。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就是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大家一定要转变观念、更新理念,认识到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和重要途径。要坚决破除“官本位”思想,树立“民本位”意识,把服务意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要着力突出政府的服务性,把为公众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作为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大到政府决策行为、重大项目实施,小到群众办理户口、咨询事项,都要力求规范,都要依法管事、按章办事,真正使政府的各项工作更加贴近群众的需求,切实做到政府该管的事服好务,政 1
府不该管的事放开手。
二、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大到每一个部门和乡镇,小到每个科室、每个岗位,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切身利益。各镇乡、各部门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要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特别是各镇乡、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组织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实施方案,并确定分管领导具体抓。对方案要进行细化,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科室、每个岗位,确定专人负责。
三、牢牢把握工作重点
各镇乡、各部门要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切实把规服工作抓紧抓好。
乡镇要着重研究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便民、亲民、利民的问题。比如乡镇承担的服务职能,可以适度向下延伸,采取定时办理、定点办理的方式,让群众少跑路、多办事。二是依法行政、依法决策的问题。对乡镇的重要决策、重大开支,要建立一套规范程序和管理办法,做到集体研究、依法决策、规范管理。三是增强执行力的问题。乡镇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要主动履职尽责,切实负起“担”的责任,提高“管”的水平,增强“干”的实效,带领干部群众艰苦奋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各部门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着重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服务流程再造,提升工作效能。要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入手,认真进行研究,不断优化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程序,降低办事成本,提高办事效率。在审批制度方面,重点是取消和废止“越位”的审批,调整和归并“错位”的审批,规范和完善“缺位”的审批,把重点放在审批的事中服务和事后监管上。要以政务服务中心、投资服务中心为平台,抓好电子政务、网上政务大厅项目建设,大胆探索并联审批、网上审批。
今年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项目年,各镇乡、各部门要围绕项目工作,为项目引进、进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四、注重突出特色和亮点
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成型的经验可以参照,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边摸索,边实践,边总结。各镇乡、各部门在把握基本原则的同时,要注意突出工作特色和亮点。比如公安、工商、建规等窗口部门,要在建立便民服务机制上下功夫;财政部门要在规范乡镇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运行质量上下功夫;卫生部门要在推进农村合作医疗方面下功夫;乡镇要围绕推进城乡一体化认真研究新的举措,尤其是重点镇,要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下功夫。
各镇乡、各部门要注重方式创新和经验总结,对工作中好的做法、好的经验要及时总结上报,便于推广。
五、严格进行目标督查
5.在全县便民服务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五
务”工作推进的情况汇报
(2012年6月2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将XX镇前阶段综治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强化责任,不断夯实综治工作基础。我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和“抓稳定、促发展”的工作方针,从维护全镇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加强对综治工作的指导,加大对综治工作的投入,确保综治工作取得实效。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治安维稳形势,3月份,镇政府与各村(居)、企业和部门签订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信访工作目标责任书》、《禁毒目标责任书》等责任状各150份,进一步明确了各村居、部门职责,形成了“千斤重担人人挑”的工作局面。同时,严格按照要求完成了17个社区基层综治室规范化建设,现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二、创新载体,注重化解,全力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上半年,我们以“进村入企”和“两排查一促进”活动为载体,由镇综治办牵头,司法、信访、公安、安监等部门协调联动,采
1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强化了矛盾纠纷化解责任体系,切实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镇138个村均聘请了专职维稳信息员,对群体性事件、重点人员做好稳控工作并及时提供信息。半年来,我镇共排查矛盾纠纷52起,均得到有效化解;信访办公室转办上级信访件19件,其中重复件10件,基本得到妥善处理。
三、深化宣传,强化防控,切实推进平安XX建设。今年,我镇继续以着重提升居民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率,通过在全镇范围内制作张贴精美的温馨提示语、提示牌,营造氛围,切实提高广大居民群众对我镇平安建设的认知度。在治安防控工作上,我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以加强基层群众自治为主要手段,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群防群治体系,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的社会治安问题。如今年在昆阳社区新成立了治安巡逻队,安排在重要时段和治安复杂的重点地段进行巡查,加强治安防范,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四、规范管理,加强帮教,扎实开展重点人员帮控。一是社区矫正工作有序开展。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每周电话汇报,每月书面汇报和集中培训学习及义务劳动,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及时帮助纠正错误。二是落实刑满释放人员帮教措施,规范工作要求,加强对“重点人员”的联系、走访、衔接、帮教等工
作,同时完善“一人一档”资料,强化动态管理。三是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力度,对全镇出租私房和暂口人数进行排查登记,加强对外来人员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防范和控制力度。四是加强吸毒人员的管理帮教工作,及时建立新增吸毒人员个人档案,每月由镇禁毒专管员或禁毒社工对其进行谈话,引导他们尽快戒毒,回归社区。
五、搭建平台,完善网络,深化推进“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一是科学划分网格。按照“尊重传统、便于管理、促进发展”的原则,根据我镇经济发展状况、服务资源配置和居民生活习惯等特点,在农村以自然村、村民小组或相对集中居住区域为管理单元,在社区以小区、行政村为管理单元,以家庭(户)为基本单位,划定合理的管理网格,并对应网格设置相应综治站,创新了综治建在“网格”上的组织设置方式。目前,全镇17个社区、138个行政村已基本推行这项工作,基本构建了党政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覆盖、上下联动的网格管理服务体系。
二是创新搭建平台。根据社区“转并联”组织设置方式,我镇重点将综治平台建设放在17社区上。并确定方岙口和桥南社区为我镇社区综治室建设试点单位,着力推进基层综治工作室规范化建设。同时利用综治信息平台,运用各种途径采集网格内群众基本情况,实现互动性、动态化、高效式管理和服务。
针对我镇工业企业多、外来人口多的情况,建立了常住人口、辖区单位、特殊群体等三本账,并依托综治网格化管理信息系统这个平台,设立社区信息中心、村级信息网络,业务功能基本涵盖社区(村)常规工作。
6.在全县便民服务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六
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鉴于当前全县严峻的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全县夏季计划生育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动员大会。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全县冬春季计生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冷静分析当前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全面动员、部署安排夏季计生集中宣传服务活动。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等会,县委李书记还将作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估价前段全县“冬春集”活动开展情况及人口计生工作形势
我县“冬春集”活动自去年10月份全面启动以来,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概括起来,主要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县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主要领导经常过问、调研指导“冬春集”活动;所有县级领导都能深入到联系点指导活动开展;县委、县政府先后就“冬春集”活动召开了四次大型的活动调度会,确保了活动有序开展;120多个县直机关单位,共赞助计生联乡服务经费20多万元;大部分乡村两级的领导都能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较好完成了县里下达 的主要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关键指标难以完成责任目标。突出表现就是“两低一高”:一是符合政策生育率低。违法生育严重反弹的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今年前6个月,全县符合政策生育率(含补报)只有83.24%,低于省考核目标1.76个百分点,违法生育675人,与上年同比,增加470人,增加了229.3%,反弹势头可见一斑。全县689个村,有计外出生的村达到了377个,占45%,其中期内计外出生达5人以上的有14个,占村总数的2%,最多的是龙潭镇梓坪村、江口镇岩坪村,期内计外出生多达9人,成了全县之最。尽管这里有报实人口出生等因素的影响,但更多的是一些乡镇、村放松了计生工作的管理。抓计生工作的力度弱化了,是造成违法生育严重反弹的根本原因。二是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低。形不成对违法生育的强大震慑。据报表反映,今年前6个月,我县应征收社会抚养费2340万元,实际已征收到位1123万元,征收到位率只有48%,与省定目标相差32个百分点。社会抚养费征收难以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条就是我们一些领导干部及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自身的职权,为违法生育对象求情、讲好话,严重干扰和影响了计生行政执法,给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带来了严重阻力。由于社会抚养费征收难以到位,在社会上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致使一些群众攀着生、比着生、抢着生的念头依然难以根除。三是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今年前6个月报表显示,我县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22.69,与同期相比,上升了0.49个比点,高于正常值15.69个比点,一直处于超过120的红色警报之中,这么高的出生性别比,如不采取过硬措
节育手术是控制违法生育的关键性工作,节育手术都弄虚作假,又怎么能够控制违法生育?四是奖扶对象错报严重。通过县里组织开展的“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和特别扶助对象”资格调查,发现一些乡镇的奖扶工作也是很不扎实,错报问题特别严重。岩家垅、小横垅、横板桥分别错报奖扶对象 1人;木溪、舒溶溪分别错报奖扶对象2人;桥江镇错报特扶对象1人,“两扶对象”的资格调查已经纳入了省、市的专项调查,如果在资格确认上都还出出这样的错报问题,试想,我们县里又怎么能通过省市五月份的专项检查?
3、村级基础难以夯实。突出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不重视的问题。一些村主要领导对计生工作不重视、不过问、不支持,亲自抓、负总责的意识淡薄。有些本人或直系亲属带头违背计生政策。抽查发现新田乡灶坪村支部书记的弟弟2008年违法生育三孩、伏水湾乡沅江村支部书记的儿子2002年违法生育二孩,均在村里造成了极坏的影响。现在一些村,村支两委领导及党员超生呈蔓延之势,这样又何谈群众遵守计生国策?二是能力不强的问题。抽查发现,一些村专干不热爱计生工作、有的是讲关系上来的,对计生业务根本不熟悉,有的甚至连村里期内人口出生、节育手术、孕检情况都不清楚,这样的村专干,又怎么能抓好计生工作。三是不健全的问题。尽管县里三令五申,但有些乡、村两级至今都没有配强村计生专干,有些村没有按行政组数量配齐组指导员。现在村组计生人员的工资已经纳入财政预算,但办什么村组计生网络始终得不到健全完善?没有完善的基层计生网络,计生工作又靠谁去抓落实?四是不齐全的问题。抽查发现横板桥石湾村、龙潭圭洞村、统溪河竹坪
有的弄虚作假,有的以证明充数,手段五花八门,尤为令人愤慨的是,这次全县还有14个乡镇的24名上报面检到位的重点对象,在今年期内竟然出现了违法生育,这到底是工作上的原因,还是责任心的问题?还是弄虚作假的问题?请在座的各位要深思?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态度来抓计生工作,又怎么能抓得好?三是联乡服务不到位。一些县直机关单位对计生联乡服务工作不重视,不是积极主动地去联系乡镇开展工作,而是讲怪话、发牢骚,总认为联乡服务工作成了单位的负担。抽查发现,在“冬春集”活动期间,还有消防大队、交警大队、环卫所、农行、湘运公司、企保局、公路管理站、610办、科协、药监局、进修学校、建行、移动公司等13个单位,连一分钱的工作经费都没有支助,更谈不上带人带车。会后,这些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向县委人口计生领导小组写出检讨,讲明原因,整改到位。四是综合治理形同虚设。一些医疗机构、诊所不坚持计生综合治理责任制,接诊时未查验生育证、无证接生、剖腹产生育二孩未同步落实结扎手术、不按规定落实引产手术、不遵守打击“两非”的规定。经查证桥江镇中心医院2008年10月以来,接诊411人,全部未查验生育证,为生育二孩以上剖腹产18人,有16人未同步落实结扎手术;油洋乡卫生院接诊16人,全部未查验生育证;水东中心医院接诊48人,未查验生育证,为生育二孩以上剖腹产13人,没有落实1例同步结扎手术;思蒙乡卫生院B超管理极不规范,无B超责任书、登记表,更谈不上落实B超双签名制度。县人民医院为中都乡蛟溪村翟某剖腹产生育二孩未同步实施女扎手术。县妇保站为舒溶溪乡火炉溪村杜某(持证生育对象)未
充分认识到计生工作是全党全民全社会的大事,因而对计生工作不重视、不支持、不配合,联乡服务不到位、计生综治不履职、工作合力形不成。
四是“无法论”。面对新形势、新时期的人口计生工作,我们一些乡村两级的领导及计生人员,研究不够、把握不透,抓计生工作没有新思路、新办法,破解计生工作难题的能力不强,举措不多,抓计生工作主要还是迫于帽子意识和面子观念,抓计生工作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很不够,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和开拓进取的作为。
这些问题及错误的思想认识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整改和解决。人口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县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计生工作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县富民强县的进程。省委书记张春贤同志早就说过:“抓计划生育就是抓生产力、就是抓现代化、就是抓富民强省、就是最大的讲政治”。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的正确决策上来,充分认识到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极端紧迫性和重要性,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人口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的态度,切实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牢固树立起抓好人口计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把人口计生工作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全力以赴抓好夏季计生集中宣传服务活动及“百村攻坚”大行动
针对当前我县严峻的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县委、政府决定利用当前一段有利时机,集中领导、集中时间、集中力量,扎实开展一
位由党政一把手任队长,抽调2-3人,安排一台专车,带不低于2000元的工作经费下到乡镇,协助乡镇开展计生联乡服务工作。对县直机关单位的计生联乡服务工作,指挥部督查组要加强督促,凡不能按时到位的,要追究党政一把手的责任。三是各办事处、乡镇都要成立一个以党委书记负总责的领导班子。要组建专门的工作机构,制订详细的工作方案,安排一定的活动经费,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要挂实帅,做实事,要把“夏集”活动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安排部署,组织落实,确保活动有序开展。
2、活动措施要进一步强化。一是宣传发动要强化。各级各部门要运用专栏专刊、标语横幅、广播电视、卡片资料、宣传车等多种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计生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具体来说,就是在县电视台开设“夏集专栏”;在县广播站开设“国策之声”;在城北三角坪电视屏滚动播放计生字幕;在四个进入溆浦境内的入口处设立高规格的计生宣传拱门;沿两条省道线的乡镇刷新一批墙体计生喷绘画;每个县直机关单位都要在指定区域内悬挂一幅大型横副;各办事处、乡镇要悬挂大型横幅5副、书写固定标语20幅;各村(居)委会要张贴红纸标语50张以上;重点整治的100个村,每个村要书写红纸标语100张,悬挂大型横副2幅。二是上下联动要强化。各办事处、乡镇要集中辖区所有党政领导、政府干部、村支两委干部、七站八所人员、计生工作人员、协会力量参与“夏集”活动。要继续推行责任挂钩制、任务包保制、奖惩联责制,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2万人以上的乡镇,要组织不少于50人的工作队,2人万以下的乡镇,要组织不少于30人的工作队。三
1措施开展整治工作,确保整治工作达到目标。三是整治效果要到位。要通过扎实有效的整治,务必使100个村的计生基础工作逐步规范、违法生育得到控制、计生秩序得到好转、计生环境明显变化,凡整治工作达不到效果的,整治工作队不能撤,直至面貌得以改观。凡整治任务未完成的,要实行责任追究,该免职的要免职、该罢免的要罢免。
4、作风要求要进一步严明。一是督促检查要严明。县“夏集”活动指挥部成立专门的检查组,对各办事处、乡镇的集中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凡领导不重视、工作进度滞后、有弄虚作假、力量不到岗到位的,要进行全县通报批评,所在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向县“夏集”指挥部讲明原因。二是奖惩兑现要严明。县委、县政府对“夏集”活动要做到奖惩分明,对活动任务完成较好的前3名办事处和两个方阵各前5名乡镇授予“夏集活动优胜单位”,各奖1000元;实行“引产特别奖”,凡在县服务站落实的引产及跨省追逃落实的引产,要给予 500—2000不同的奖励及年终考核加分,每下欠一例扣奖励经费500元。经考核验收后,对每个方阵排名前5名的、6至10名的和11至15名的,分别加乡镇2009平时工作得分3分、2分和1分。凡补救措施任务完成不力且任期内当违法生育严重村的主要责任人,责令其引咎辞职;对没有完成活动任务且在方阵排名最后一名的,发“流动黄牌”,并通报全县。三是活动纪律要严明。从现在起,到“夏集”活动结束,集中三个月,奋战九十天,全力以赴打好夏集活动攻坚战。所有参与人员非特殊情况取消一切休假,请假需经县“夏集”活动指挥部办公室批准,否则,一经查处,以停岗论处。要转变工作方法,严禁违背“六个严禁”、“七不准”和“八项纪律”等规定,切实做到依法行政,3项基础性工作来抓,要采取过硬措施,确保孕检到位。凡是面检未到位的、或不按时寄回有效孕检证明的,村一级可以按照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定,实施一定的处罚;对在外的流动人口,凡不能判别证明真假、或群众举报有违法怀孕迹象的,可以要求其回乡孕检,若不回乡参加孕检,可以按照《湖南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实施细则》的规定,给予200元—500元处罚。各乡镇一定要杜绝乱销号、搞人情孕检、出假证明和冒名顶替的现象发生,真正确保孕检质量。二是节育手术要保证。要提高引流产的“含金量”,着重在违法怀孕大月份的引产上下功夫,以真正达到控制违法生育的目的;要提高节育手术的质量,坚决按照“生育一孩上环、生育二孩结扎”的要求,落实各类节育手术,始终保持计生工作的经常化,确保手术月度考核的严肃性,不断提高避孕节育措施落实率。三是社会抚养费征收效果要保证。按照《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凡违法生育二孩,是农村居民的征收标准不得低于1.8万元;是城镇居民的,不得低于3.2万元;对家庭经济富裕的,要实行据实征收;对党员、干部及社会公众人物违法生育,要顶格处理到位,做到“穿草鞋的和穿皮鞋的一个样”;凡是国家领导干部或工作人员为违法生育对象求情、讲好话的,一经发现,公开曝光,严肃处理。四是流动人口管理服务要保证。要提高信息采集的准确率,对辖区流动人口要进行全面清理,掌握真实的身份信息和生育情况信息,发现有计外怀孕对象,要及时通报流出地,协同落实流动人口计外怀孕的补救措施,相关部门要加强综合治理,延伸管理服务的手段。会后,大家还要到桥江镇现场取经,请各位认真学习和领悟桥江的做法,全面加以推广,以提升我县流动
7.在全省草原监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七
1 草原监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委政府十分重视草原建设,草原事业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农业部等各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省以实施国家重大草原项目为重点,努力推进草原保护建设进程。先后在三州25个县实施国家退牧还草工程,在22个县实施了国家天然草原植被恢复和建设项目,开展了黑麦草、老芒麦等7个国家优良牧草种子基地建设,认真抓好以牲畜改良为重点的牧区“人草畜”三配套升级深化,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据2007年监测显示,退牧还草工程区和非工程区相比,工程区内植被盖度提高17.2个百分点,植被高度增加60.1%,鲜草产量提高64.3%,三州超载率较上年降低12.1个百分点。草原鼠虫害等草原灾害治理和沙化草地治理示范也取得了明显效果。对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草原监理是草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和草原监理人员, 以贯彻落实《草原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认真履行职责,积极探索进取,切实有效工作, 草原监理取得了明显成绩。对推进依法治草发挥了积极作用。首先,草原监理体系基本建立。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2001年成立省草原监理站,以此推动了全省草原监理机构的建立和完善。目前,省、州、县已建立草原监理机构43个,较2001年增加33个;共有草原监理专(兼)职人员331人,较2001年增5.6倍,监理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素质也不断提高。其次,草原执法监理有力推进。在严格执法方面:省、州、县各级草原监理机构上下配合,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认真查处了在草原上乱垦滥挖、引发草原火灾、非法征占用草原、引发草原承包纠纷、盗窃破坏草原围栏等违法案件。2002-2007年,全省共查处草原违法案件821件,结案533件,有力打击了草原违法行为,为保护草原资源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开展草原执法的实践中,锻炼了队伍,逐步树立了草原监理机构的执法权威。在参与立法方面:各级草原监理机构积极参与草原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工作。我省相继修订和制定了《四川省〈草原法〉实施办法》、《四川省草原承包办法》、《四川省草种管理办法》、《临时占用草原与采挖天然草皮植被恢复保证金收取和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甘孜、阿坝也相继制定了草原保护、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加强普法方面:监理人员认真学习草原法律法规,并深入基层和草场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大力宣传和广泛普及草原法律法规的有关知识。第三,草原保护制度逐步推行。近几年来,结合退牧还草工程的实施,在项目区推行了禁牧、休牧和轮牧制度;在雅江、红原等4县开展了基本草原划定,开始逐步推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在色达、壤塘等5县开展了草畜平衡试点,为逐步推行草畜平衡制度积累了初步经验。与此同时,各级草原监理机构在草原项目服务与监督、征占用草原审核、草原野生植物保护等方面也做了较多较好的工作。
2 充分认识草原监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当前,草原保护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草原监理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
2.1 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对草原监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并把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草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屏障,保护建设好草原,维护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我省是草原大省,属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草原面积3.13亿亩,占全省幅员面积的43%,地处长江、黄河上游和源头,直接关系到其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在全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近些年来,全省草原保护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草原退化、沙化仍然严重,草原生态环境仍然严峻,汶川大地震又对我省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加强草原保护建设意义大、任务重。草原监理是草原保护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内容,草原监理机构担负着依法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职责。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草原执法监理力度,依法保护草原,维系草原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 推进依法治国、实行依法行政,为做好草原监理工作创造了新条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行依法行政,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为开展草原监理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新《草原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与建设的若干意见》、《四川省<草原法>实施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出台,省委、省政府把强化依法行政作为改善投资环境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又为我们开展草原监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政策支持。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入,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草原监理将迎来更好的执法环境和条件。2.3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新农村,对草原执法工作提出了新任务。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九届六次全会作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从我省实际出发,发展现代畜牧业,是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草原畜牧业是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是农牧民生产生活的主要支撑。草原地区农村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更加重视和抓好畜牧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草原监理工作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草原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的基础上,要促进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统一。
3 认真扎实做好草原监理工作
加强草原执法监理,是《草原法》赋予我们的法定职责,是贯彻落实《草原法》的根本要求。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开拓创新,履行职责,克服困难,扎实工作,努力推进草原监理事业的发展。
3.1 进一步强化监理体系建设。
设立草原监理机构是《草原法》规定的。各地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和草原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健全完善草原监理机构,充实监理人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执法手段。开展草原监理,关键要有一支政治素质强、法律水平高、业务技能精的专业执法队伍。由于多数草原监理执法人员是“半路出家”,我们要下大力气学习《草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执法技能和执法水平。
3.2 进一步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草原法》规定:“草原监督管理机构负责草原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反草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在广泛宣传普及草原法律知识,提高广大基层干部和农牧民法制意识的基础上,要继续强化草原执法,切实加大监理力度。打击在草原上滥垦乱挖、非法征占用草原、引发草原承包纠纷、盗窃破坏草原围栏、引发草原火灾等违法行为。对性质严重、影响恶劣的重大草原违法案件,集中力量进行查处。并要不断总结草原执法经验和好的做法,扩大草原违法案件查处的覆盖面。
与此同时,要继续做好草原保护建设项目的服务与监督,发挥好项目建设的效益;加强征占用草原审核的具体工作,切实保护好草原资源;积极探索草原野生植物保护的措施,维护草原生物资源多样性。继续做好草原防火,加强草原生态和草原资源监测工作。
3.3 进一步落实草原保护制度。
推行草原保护制度,是草原监理的重要内容。虽然我省积极开展了一些工作,但范围不广,效果不很明显,有的仅处在试点阶段。《草原法》规定草原保护建设的制度较多,在巩固和完善草原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遵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指导草原的流转工作。要积极探索,总结经验,重点逐步推进基本草原保护制度、草畜平衡制度、禁牧休牧轮牧制度等基本制度的落实,并指导科学利用好草原,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4 进一步注重规范文明执法。
实现草原监理工作的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是做好草原监理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一要执法严格。《草原法》规定草原监理机构承担着对草原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定职责。必须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草原的违法行为。二要行为规范。在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按法定的程序开展执法的各项工作,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杜绝乱执法、滥执法等现象。三要权责统一。正确行使执法权,依法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要廉洁高效。坚持执政为民,秉公执法,廉洁奉公,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监督,杜绝徇私枉法。
在这里特别讲一下,内地各市也要结合本地实际,按照《草原法》的有关规定,积极探索,逐步开展草原监理工作。
8.在全县便民服务工作会上的讲话 篇八
一、总结成绩,把握方向,增强做好健身气功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已成立10周年时,刘鹏局长在为纪念中心成立10周年制作的画册题写的序言中对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成立10年来所做工作和所取得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总结健身气功这些年来的发展,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是各级领导重视。在健身气功发展过程中,始终得到中央和地方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力指导和支持,始终得到各级政府以及体育部门、行业体协、体育院校和社会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与支持。各级健身气功管理部门充分发挥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强身健体的作用。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全国高校健身气功比赛已经举行两届,很多高校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明年还要进行中小学健身气功课程试点。民政部、外交部等部门对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的成立和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给予了有力支持。
体育总局党组始终高度重视健身气功工作,各有关司局也给予了很多指导和支持。以总局名义对全国推广健身气功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批准健身气功列入第四届全国体育大会正式比赛项目,批准申请成立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批准健身气功申报国际奥委会群众体育奖等,可以说对健身气功的每一步发展都给予了特别关爱。与此同时,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体育部门的领导参与健身气功活动的越来越多,各地健身气功的管理机构、社团组织、经费逐年增加。总之,健身气功的发展离不开各有关方面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基础建设扎实。为了加强阵地建设,体育总局从2005年起启动了健身气功“和谐站点”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引领下,各地站点不仅数量逐年有新突破,而且通过树立标杆发挥示范作用,使站点建设从城市到农村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目前,排在前3位的山东、河南、江西,站点数量均已超过1000个,有24个省区市站点达到了300个以上。除站点建设外,健身气功推广工作也在不断探索一些新路子,比如江苏南京开展的广场教学,北京和浙江杭州建立的健身气功俱乐部,武汉体育学院正在筹建的健身气功培训基地,这些都是有益的尝试,待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全国推广。近年来各地重视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骨干培训工作,既有对管理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常规培训,也有新开辟的行业体协骨干培训,特别是今年开展的巡回教学活动,将健身气功志愿教学、骨干培训、展示活动结合起来,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年来,健身气功科研工作开展得卓有成效,完成了90多项课题研究,特别是先后编创的9套新功法,深受社会好评和广大习练者喜爱。在科研成果基础上编撰的一系列科普读物、成果汇编、知识荟萃等,为广大群众习练健身气功提供了实用性强、易懂易学的理论指导。
三是大型活动活跃。近年来健身气功工作的最大特色就是注重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各种类型的活动遍布城乡,丰富多彩,并且形成了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按照“活动与建设并举”的原则,各级体育部门、行业体协积极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表演展示和交流比赛活动。江西、江苏、安徽等省还使健身气功登上了全国农运会、全运会、全国体育大会等全国综合性体育盛会的表演展示舞台,安徽亳州创办了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这些都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近年来各地展示交流、赛事活动越办越多、越办越好,可谓是遍地开花,今年广东、江苏、上海等许多省市举办活动都在10场以上。除表演、展示、交流等活动外,多层次的全国比赛、邀请赛、联赛等赛事也已逐步形成体系。以活动和竞赛搭建平台,实现了促进建设、营造氛围、推动发展的新局面。
四是海外推广深入。健身气功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造福人类健康,既是健身气功发展的需要,也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走过5年历程,每年推广的国家和地区都有发展,每年健身气功社团组织都在增加,每年表演展示、教学培训、科普讲座都在改进,每届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规模和水平都在提高。特别是今年,首次在加拿大举行的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和在香港举行的两岸四地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均获巨大成功。可以说,健身气功对外推广工作每年都有新突破、新进展。随着“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深入开展,这项工作赢得了海外合作伙伴的欢迎,得到了我有关使领馆、当地华人华侨和新闻媒体的支持和肯定。健身气功国际比赛的参与面广,代表性强,水平较高,是对外推广成果的集中体现。
二、认清形势,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健身气功的文化发展之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健身气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发展繁荣的任务,同样肩负着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培养文化自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在我国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进程中,健身气功工作同样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健身气功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与中华文明有着紧密联系。深刻认识气功文化的现实价值,深入挖掘气功文化的内容精髓,汲取其合理的思想内核,并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对于发展繁荣中华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健身气功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加强理论建设,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加强健身气功基础理论建设,这几年大家做了很多工作,编撰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读物和科研汇编,去年启动的“四种健身气功辅导教材”和“健身气功学”两项重要课题正在进展中,在各种骨干培训中也开始融入一些新的理论内容,这是很好的发展趋势。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的视野可以再开阔一些,争取更多领域、更多学科、更有建树的专家,整合更多的资源为我所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使健身气功文化理论建设再上一个台阶。
二是打造活动品牌,进一步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随着新功法的深入推广,健身气功的活动逐渐多了起来,也形成了一系列品牌活动。比如前面提到的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活动,不仅在国内开展得红红火火,而且还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表彰。再比如全国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全国高等院校健身气功比赛、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中国健身气功博览会、国际健身气功交流比赛大会等,这些活动都是很好的品牌。健身气功开展活动的时间还不长,建立起自己的品牌很不易,需要巩固完善,需要创新发展。活动开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必然会出现一些瓶颈问题,比如内容和形式的创新问题。要突破这些瓶颈,就要从增强文化内涵入手,想办法在活动中凸显健身气功的文化特色,使我们的品牌活动更加精彩,更有吸引力。
三是开展宣传报道,进一步营造健身气功的文化氛围。健身气功的媒体宣传曾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已经有了比较大的改观。《健身气功》杂志、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网站、中国体育报健身气功专栏等自有媒体的宣传效果越来越好,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电视媒体也逐步开展了一些宣传报道,节目的收视率也比较高,这是很好的现象,说明健身气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媒体和人群的关注。宣传报道工作的专业性很强,什么时机宣传、在哪宣传、宣传什么、怎么宣传,都是很有学问的。健身气功的宣传报道既要把握好政策尺度,确保适时适度,积极稳妥,又要根据形势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突出文化特色。
nlc202309011240
四是加强对外交流,进一步做好健身气功的文化传播。这些年“健身气功海外行”活动的成功开展,让世人了解健身气功,走进健身气功,更多的海外人士因此爱上了中国文化,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健身气功的各项工作中,最能体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的就是海外推广。一定要牢牢把握这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努力开创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新局面。我们就是要进一步丰富健身气功的文化内涵,把更加引人入胜的内容展现给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创新宣传形式,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海外人士;就是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以更加卓有成效的组织和人员动员海外人士。我们看到,今年的健身气功通过进入欧盟总部、进入孔子学院、进入国外高校,正在逐步向国外主流社会发展,国际健身气功联合会已经批准成立并正在筹备之中,这些都是当前健身气功对外推广的重头戏。希望今后继续加强研究,准确把握这项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行之有效、事半功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方法和手段,努力为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做贡献,为造福人类健康做贡献。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确保健身气功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工作千头万绪,我想大家还要继续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继续贯彻积极稳妥的方针,坚持正面宣传推广,树立健身气功科学文明的形象。健身气功工作关乎社会稳定,关乎群众健康,关乎文化发展。健身气功工作能够在困境中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好的局面,既来自于全国健身气功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也得益于各级领导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在建设体育强国、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征程中,健身气功也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今年总局领导对健身气功工作的一些批示,也反复强调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二)进一步加强站点管理。建站设点,是管理健身气功的重要抓手,也是健身气功推广工作的重要依托。实践证明,这些年健身气功之所以能够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发展,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夯实了站点这个基础,通过组建站点形成了基层规范化的管理网络,构建了群众练功和交流的平台。因此,站点建设在健身气功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管理工作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在今后工作中还必须继续坚持。加强站点建设一定要处理好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数量多少是衡量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志,但数量要服从质量,要严格按照《健身气功管理办法》中的要求进行管理。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既要做好年检工作,又要在平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三)进一步探索推广模式。随着健身气功越来越为群众所接受,以站点为主的健身气功推广模式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拓展。今年气功中心初步制定了健身气功俱乐部和健身气功培训基地配套管理制度并启动了试点工作,从策划到实施,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对于这样的新生事物,一定要时刻关注着他们的运作情况,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真正做好试点工作,从而上升为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广的样板。气功中心已经连续两年与群体司合作举办行业体协健身气功培训班,这是推广工作一个新的领域,能够使更多群众受益。我们以前有过在厂矿企业推广健身气功的成功经验,希望能够结合行业体协的特点运用好,推广好。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开设了健身气功课程,参与了健身气功比赛。健身气功进学校、进课程对于健身气功发展来说其意义不言而喻,下一步要加强与教育部的沟通,争取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在制度建设方面,为了统一国内外练功人员等级,便于管理,在实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级制度之外,国内也要开展健身气功段位制试点工作。希望尽快制定出试点工作方案,做好相关评定和套改工作。除此之外,大家也可以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积极探索推广的新路子,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然,工作中还必须坚持积极稳妥,逐步推进,又好又快地发展。
【在全县便民服务工作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认真传达学习陈健副县长在全县行政服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的情况汇报11-03
在全县卫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07
在全县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21
在全县学校安全工作会上的讲话10-03
在全县经济(项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09
在全县2011年林业工作会上的讲话08-10
县长在全县公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20
在全县交通城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0-22
在全县反腐倡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8-02
领导在全县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