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父亲》的阅读答案

2024-06-25

《回忆我的父亲》的阅读答案(精选11篇)

1.《回忆我的父亲》的阅读答案 篇一

我的父亲丰子恺,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 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 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 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 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

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 “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 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 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 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 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

1.文中划线处的句子(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与《山中避雨》一文都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请写出来。

2.丰子恺先生画画的故事对我们的写作也很有启发,请你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参考答案

1.表现中心意思的句子是:“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

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的过渡句是:父亲说到做到。

第2件事: 关于杜处士珍藏着的一幅唐朝名画家戴嵩的画错了的“斗牛图”

第3件事:父亲为了画一幅背纤图,曾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

2.“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强调什么?

强调:作画,应当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因为凭一人的眼光看事,自然难免会有误差或者以偏概全;做人当实事求是,不可自傲,不要因为别人的身份低微,就不将别人的话当回事,更不可因为别人位高权重而轻易附合他人之言

2.回忆我的父亲钟枫 篇二

(一)

我在家里排行老三,或许我是继两个男孩之后的第一个女孩,或许我小时候比较懂事,从小父亲就特别喜欢我。童年时候,父亲经常抱我,总喜欢用满脸的胡子扎我稚嫩的小脸,痒得我直往父亲怀里钻。当我翻开尘封已久的照片时,发现好几张小时候父亲和我的合影,父亲眼里充满了对女儿的爱。其中一张照片是父亲抱着刚出生的我在一片荒野上照的,听父亲说,拍照时,国民党反动派轰炸舟山群岛的飞机正在汉口上空盘旋。记得在汉口的时候,父亲经常买莲蓬给我吃,我至今还保存着父亲抱着我手拿莲蓬的照片。在我上小学的时候,父亲每次到北京参加全国公安会议,都会给我带回一件礼物。40多年过去了,我一直把深深的父爱藏在心里,至今我还珍藏着父亲当年给我的一条红色方形的羊毛围巾。

父亲36岁那年从中南公安部调任广西省公安厅厅长,1955年成为广西省党委常委,1964年任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副主席。他位高权重,可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始终没有丢,生活上很节俭,对我们要求也很严格。记得儿时全家人一起吃饭,如果谁掉饭粒,父亲就会让谁捡起来。吃红薯时,父亲让我们连皮一起吃下去。一次,家里卫生间装拭便纸的小竹篓坏了,父亲让哥哥修一修,哥哥嫌脏借口溜掉了,父亲就亲自动手修,结果不慎被尖利的竹篾扎破了手指头,之后又感染成舌头疮,一个多月才痊愈。

父亲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在我上小学的时候,记得有次他帮我买了一支新民牌钢笔,我高兴得跳起来,这在当时可是贵重物品啊!因为特别喜欢这支笔,我一直把它放在裤子口袋里,爱不释手。过了几天,父亲带着我在院子里散步,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下来问道,你的钢笔呢?我一摸裤袋,“哎呀,我的笔不见了!”父亲赶紧把手伸到我的裤袋里,原来,裤袋破了,钢笔从破口处掉了。当时我懊悔极了,低着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父亲摸着我的头安慰说,孩子,别着急。过了些日子,父亲又帮我买了一支同样的新民牌钢笔,并且再三叮嘱要好好保管。我知道这是父亲为了鼓励我学习,这支钢笔寄托了他对我的殷切希望。从此,这支钢笔伴随着我,激励我奋发学习。

最使我记忆深刻的是,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鼓励我学游泳。记得7岁那年,一次我和几个小朋友在游泳池学游泳,我套着救生圈往深水区游去,忽然救生圈漏气了,我挣扎着哇哇乱叫,喝了一肚子水,差点没被淹死,幸亏一位大姐救了我。回到家里越想越害怕,我跟父亲说,以后再不敢游泳了。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说,傻孩子,学游泳哪有不喝水的,别怕!在父亲的鼓励下,我很快学会了游泳。周日,是我们最快乐的日子。父亲经常带我们几个孩子到邕江游泳,惊涛骇浪不但使我们从小拥有一个健壮的身体,而且锻炼和培养了我们的胆魄。有一次,我们从邕江桥头下水,一直游到罗文农场,连续游了两个多小时,上岸时,脖子发硬,头都低不下来。回头望着远去的邕江大桥和浩瀚的江水,觉得自己真伟大。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父亲非常注重培养和锻炼我们经受考验的心理素质和思想品质。因此,我们几个孩子在“文化大革命”受父母亲所谓问题株连的日子里,在上山下乡的蹉跎岁月里,虽然几经磨难,始终能直面人生、自强自立。

(二)

父亲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和迫害。1967年“一月风暴”后,父亲被无端罗织罪名游斗,被强迫劳动改造。当时,造反派硬要我们亲属自己书写“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的牌子,挂在父亲的脖子上。我怕父亲受苦,特意找来一张硬纸皮,被迫用毛笔写下这些侮辱人格、颠倒黑白的字。谁知造反派不让,他们找来一块又大又厚的木板作底,拴上铁丝,挂在父亲脖子上。父亲每天挂着这块牌子去劳动,晚上回来,全身湿透,脖子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血印。我们心疼极了,但又不敢表露,只能默默地帮父亲擦拭伤口的血迹。父亲很坚强,什么话也不说,只是用坚定的目光告诉我们:爸爸能挺住。

有段时间,父亲被关在用油毛毡和竹席搭建的棚子里。记得一天晚上,下了一整夜的倾盆大雨。第二天早晨我给父亲送饭时,发现他坐在用砖头支起的床沿上,屋顶还在不断地滴水,地上的水已漫过脚脖子。父亲浑身上下没有一处是干的,瘦削的脸上写满倦意。顿时,我难过得失声痛哭:“他们为什么这样对你呀!”父亲一边给我擦眼泪,一边抚摸着我的脸说:“孩子,别哭,爸爸什么苦都吃过,这点事算什么!”

1968年春,家里被造反派抄了。他们从办公室抽屉里发现父亲写的日记,如获至宝,然后将日记断章取义,公之于众进行所谓的批判。从公布的日记中我们才知道,父亲在“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对这场“运动”的发起就有不同的看法,对两派争斗深深忧虑。这本日记成了父亲的新罪状,由此又遭受了新一轮的更残酷的迫害。

“曾经沧海难为水”,虽然惨遭浩劫,这个经过“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更坚”的长征考验的老红军战士,仍然矢志不渝,仍然充满着浩然正气和保持着革命乐观主义的情操。

1968年5月,我们被赶出原住宅,一家八口人挤在每间只有8平方米的三间小屋里。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全部家当只有两只黑色樟木箱。那些日子,我们因父亲的所谓问题早已退出红卫兵,在家当逍遥派。父亲每天劳动没有自由,我和哥哥便经常上街买小报给他看。每到晚上,父亲就和我们坐在一起谈论形势。通过和父亲的交谈,我逐步学会了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几个月的患难与共,我觉得自己懂事多了,政治上也成熟了许多,我变坚强了。

人生风雨如磐,岁月同舟相伴。1968年12月,父亲和母亲一起被弄到武鸣,边接受“审查”边劳动。没过几天,我们五兄妹同时下乡插队,大哥到上林县,二哥到三塘,大妹妹到沙井,我和二妹妹到大新县恩城乡。刚满10岁的小妹妹无家可归,只好送到外省我姨姨家。

(三)

到农村近三年,我没有回家过过年,每年只回一次南宁。到南宁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武鸣看望父母,那时的情景我至今历历在目。每次见面,父亲都拉着我的手,摸摸我的脸,仔细端详着我,详细询问在农村的生活情况。记得1969年秋天,我到农村后第一次回来看望父亲时,他问我在农村生活习惯吗?都干了哪些农活?会干吗?每亩田产粮多少?队里的分值多少?能吃饱吗?我都一一向父亲作了汇报。当他知道我不但闯过劳动关,还学会了壮话,能和老乡交谈时,他高兴得连声说:这就好,这就好!

在难得的几次和父亲的交谈中,我总是分秒不失地望着父亲:他瘦了,满脸老长的胡子,皮肤被太阳晒得红红的。但在儿女面前,目光仍炯炯有神、亲切柔和。当问起父亲身体时,他说头疼,睡不好觉。后来才知道,因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他患上了高血压。父亲喜欢抽烟,我每到武鸣就去市场买烟叶,然后带回南宁加工成烟丝。哥哥的手很巧,专门为父亲制作了一个精美简易的木制卷烟机,我便用它加工成一支支香烟。当父亲接过孩子们制作的香烟时,别提有多高兴了。他风趣地说,这可是千金难买的“无名烟”哪!

1971年,父亲“解放”了,两年多没人住的小房子因为父亲的回来平添了几分生气。当时我们六个孩子兴高采烈地和父亲在门口照了一张像,这张照片后来被我命名为“劫后余生”。1972年,父亲调到百色地区任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母亲1972年“解放”后,随父亲调桂林工作。正在读高中的小妹妹也从我姨姨家回到父母身边。

父亲工作历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在桂林任市委书记的四年中,为了取得第一手资料,他不满足于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件、听汇报,经常深入群众,联系实际,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听小妹妹说,爸爸经常在周日带着她和警卫员去爬山,下山回来的路上,爸爸经常进到市民家中和群众拉家常,问寒问暖。每天早晨,爸爸都会在院外的马路上散步,看见搞清洁的环卫工人便主动上前问候。基层干部群众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都很愿意和父亲谈心交心,倾诉衷肠。

那时正值“文化大革命”后期,派性尚未消除,两派对立情绪严重,形势非常复杂,工作难度相当大。一种内在的焦虑和担忧迫使他不知不觉地进入了几乎忘我的境地。听妈妈说,那时,他的血压非常高,头晕得厉害,但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工作,他没有休息一天。他在处理一系列重大事项的过程中,既明辨是非,坚决果敢,又十分注意政策和策略。正是这样,“文化大革命”丝毫未磨去他身上的锐气,反而使他政治上更加成熟和坚定,观察和思考能力更加敏锐和深刻。他坚持以大局为重,力排众议,顶住派性争斗的种种压力,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父亲在桂林期间,工作实在繁忙,外事活动非常频繁。他仍旧不改他那几十年一贯的顽强作风,不改他那坚定不移的忠诚信念。四年下来,桂林发生了很大变化,群众有口皆碑。1977年5月,父亲调任自治区党委统战部部长。临别时,桂林火车站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人。

(四)

记得爸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与人为善。爸爸待人和蔼可亲,宽厚善良。听哥哥说,有一次,他和爸爸坐在汽车上,外面下起了大雨,爸爸交代开车的司机孙叔叔要慢点开,路上的行人在雨中看不清听不清,千万别碰着他们。爸爸时时刻刻都在为别人着想,他关心别人胜过关心自己,一生中不知帮助过多少人。爸爸退下来以后这十几年,每逢春节,来看望他的人络绎不绝。爸爸每到大年初一总是早早地起床,拿出平时舍不得喝的茅台酒,等候客人的到来。第一拨来家里拜年的必定是当年的老公安。这时爸爸会把茅台酒拿出来,就着花生豆和大家边喝边聊,他们之间那种亲密无间的感情令我肃然起敬。在我接待客人的过程中,爸爸的很多老战友、老部下、老朋友都对我说,你爸爸真是个好人。我从他们嘴里得知爸爸曾帮助过50年代被打成右派的、60年代被精简下放的、“文化大革命”中被冤枉的很多同志落实政策,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爸爸的朋友很多,各界人士都有,无论对谁他都是热情相待,从不摆架子。他的人缘之好是出了名的。

父亲对人家是这样,对家人可就不一样了。父亲走后,曾给他当过警卫员的李叔叔跟我说起一件事。那是1954年,我二叔从老家来南宁治病,一个多月病愈出院后,就向自己的亲哥哥提出留在南宁工作,父亲不同意。二叔央求说,安排什么工作都可以,哪怕是扫大街我都干。父亲还是没同意。二叔只好回去了,他老人家在农村老老实实当了一辈子农民。老家的其他人,也有提出进城安排工作要求的,同样被父亲拒绝了。为了这事,老家的人还有些意见。

1970年底,大妹妹小慧从南宁郊区抽到南宁市环卫队当清洁工。接到她的来信,我几乎不敢相信,天天晚上梦见她拿着扫把扫大街。难道这就是命运的安排,要当一辈子清洁工吗?听妹妹深情地提起,爸爸曾给她写信说:小慧女儿,你一定要记住,你和别人是一样的,只要人家能做到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并且要做好。妹妹从此埋头苦干,扫大街、收垃圾、卸垃圾,后来又开粪车、垃圾车、水车,任劳任怨忘我工作,被评为南宁市三八红旗手。妹妹还告诉我,爸爸在桂林工作时,每年春节都去看望环卫工人,还对她们说,我女儿也在南宁市环卫处工作。我终于明白了,人无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什么工作都需要有人去干,什么工作都能做出成绩。

1976年,小妹妹在桂林参加高考落第,父亲本可以给妹妹安排个工作,但他没有这样做。妹妹只好待业在家,三年后才参加工作,还是个洗药瓶的工人。1979年,在柳州工作的我生了一对双胞胎,工作繁忙,生活条件又差,我只好把其中一个孩子留在南宁妈妈家。一年后,为了不使双胞胎长期分居,我打算调回南宁工作。我多么想离家近些好有个照应,考虑调区直机关单位,请求父亲帮帮忙,可父亲没有替我说一句话。没辙,我只好调回铁路单位,一干就是一辈子。

父亲对与自己相濡以沫、风雨同舟几十年的母亲也是这样。母亲1939年参加革命,原是行政十三级的处级干部,在“文化大革命”中同样受到严重冲击。恢复工作后组织安排任桂林市卫生局副局长(副科级),1977年随父亲调回南宁。直到1983年离休,始终没有按原有级别安排相应的职务。说实在的,当时对妈妈的工作安排是不公的,可父亲从未找过组织。每当我们儿女们议论这些事情时,他只是淡然一笑。真是千秋大业,同心知己,多少苦心真情和况味尽在不言中。是父亲对亲人没有感情?不是!是父亲没能力?更不是!过去,我曾有许许多多的不理解,甚至埋怨过父亲,后来终于明白了,这正是一个老布尔什维克的高风亮节。

3.《我的父亲罗家伦》阅读答案 篇三

191月1日,父亲和北大高年级学生出版了《新潮》杂志,总编辑是傅斯年,父亲任编辑,两人写了很多关于妇女解放、婚姻自由等文章,《新潮》杂志在当时成为继《新青年》之后,倡导新文化运动第二种有影响的刊物。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人都给予父亲他们极大支持。蔡元培批准由北大经费中每月拨3000元给《新潮》,《新潮》的编辑部,就是李大钊北大图书馆的办公室。

1919年4月,中国在巴黎和会失利的消息传到北大,父亲和一些同学商定5月7日联合市民游行抗议。5月3日,蔡元培校长得知北洋政府同意对山东问题做出退让,立即通知了父亲、段锡朋、傅斯年等人。当天深夜,大家决议改在5月4日去天安门集合游行。父亲与江绍原、张廷济一道,被各校代表推举为总代表。5月4日那天上午,父亲站在一个长桌旁边,写好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宣言只有180字,却写得大气磅礴,极富号召力。5月26日,父亲在《每周评论》第23期发表了题为《五四运动的精神》的短文,第一次提出了“五四运动”概念。从此,“五四事件”被定格为“五四运动”。

19秋,父亲和四个北大应届毕业生得到蔡校长的推荐和企业家穆藕初基金的资助,出国留学。在美、英、德、法等国深造了六年,父亲回国。1928年,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的蔡元培,让父亲任清华大学校长,那一年父亲只有31岁。

10月12日新学年开学时,校园中除了新校长外,新生中首次出现了十五名女生;原有的五十五名教授中,三十七位(包括外籍人士在内)遭到解聘,却进来了二十多位新的教授;有些系和课程被取消,中国课门数增多;本国和外籍教职员之间待遇及居住条件的差别得到改正;权力大过于教授的职员地位和人数也重新调整。

父亲说:“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父亲为清华求才的苦心,从毛子水根据何基鸿(清华法学教授)转述的一个小故事中可见一斑:“志希从北平到南开去请蒋廷黻先生。蒋先生本不愿离开南开的。蒋先生不答应,志希便坐着不走。熬了一夜,蒋先生终于答应了。”

父亲选拔人才,也不拘泥于分数。除了对钱钟书的破格录取外,还有报考清华历史系的吴晗,他的数学考了0分,但中文和英文竟是两个满分。父亲大笔一挥,将吴晗也破格录取。

1929年4月,父亲和教授会代表冯友兰联袂出席清华大学董事会议,坚持立场,对抗由外交部高级官员把持的董事会,在校中发动废除董事会的舆论。父亲以壮士断腕的精神,三次向教育部提出辞呈,表示不挠的决心。当局终于在6月下令取消基金会,改由教育部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管辖。

父亲在清华时最大的贡献之一,是使原隶属于外交部的“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1930年,处于复杂政治形势下的父亲被迫辞职。在不到两年时间里,父亲对清华所做的成绩,依旧被肯定。当年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导师陈寅恪先生说:“志希在清华,把清华正式地成为一座国立大学,功德是很高的。”

1932年8月,父亲就任中央大学校长。他到任之初,广揽名师,优化学科,兴建校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他的主持下,中央大学迎来了建校史上辉煌鼎盛的黄金时代。他又力排众议,将中央大学西迁重庆,中央大学在当时是全国高校中院系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所大学。1941年夏,筋疲力尽的父亲辞去中央大学校长的职务。

1969年12月25日,父亲离开了他热爱的这个世界。我抚着他柔软尚温的手,生离死别,像是梦幻,却又无情地逼真!父亲安葬在台北近郊山旁的阳明山第一公墓,四周丛林环绕,放眼远望观音山和淡水河,云边深处,便是隔海的大陆故乡。

(摘编自罗久芳《我的父亲罗家伦》,有删改)

【相关链接】

1.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1950年赴中国台湾,任国民政府中央党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考试院副院长、总统府国策顾问、中央评议委员。 (百度百科)

2.罗家伦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蒋廷黻、张奚若、萧公权、冯友兰、朱自清、张子高、翁文灏、华罗庚等等,多达数十人。这些人的到校,大大强化了教授阵容。

(摘自赵映林《罗家伦于清华大学的开拓之功》)

(1)下面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在这部亲情回忆录里,作者全面地展现了罗家伦不平凡的北大学生生活、组织学生运动、留学欧美、实践教育经历等,表现了他的教育理想之梦。

B.北大讲究学术自由精神的熏陶和蔡元培校长的感召长远地影响了罗家伦的信念和事业,这从他在新文化运动和政治民主方面的.表现能够看得出。

C.罗家伦是一个有事业心的学者,无论是任清华校长还是中央大学校长,他都革故鼎新,创造了当时的辉煌鼎盛,但是最后他都被迫辞去了校长职务。

D.罗家伦破格录取了中文和英文满分、数学零分的钱钟书和吴晗,体现了他对人才的爱惜,让他们能在清华深造,为他们以后成才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E.作者以丰富的积累和真挚的感情写出了关于父亲的回忆录,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表达了女儿对父亲的敬仰和怀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2)罗家伦在清华大学任职只有两年,却被称为有开拓之功,请结合材料简述他为清华做出了哪些成就。(6分)

(3)罗家伦除在清华做出了巨大成就外,在其他方面,他还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4)罗家伦认为“罗致良好教师,是大学校长第一个责任”,并做到言行一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分)

参考答案

(1) A E

【评分标准】A项3分,E项2分,B项1分;选C、D不得分。

【解析】B项,“在新文化运动和政治民主方面”不够全面,还包括当校长的教育经历。C项,原文只是说“中央大学迎来了建校史上辉煌鼎盛的黄金时代”,而清华“辉煌鼎盛”依据不足。D项,原文只说了吴晗的数学0分而中文和英文满分,至于钱钟书的成绩,文中未具体说。

(2)(6分)①革故鼎新,勇于改革。他苦心求才,裁汰冗员,提高待遇;裁并学系,增加中国课程;招收女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②废除外交部高级官员把持的董事会,使清华改归教育部;整顿基金,解决了清华教育经费由不懂教育的外交部官僚控制的问题。③促成了国立清华大学的体制转变,原隶属于外交部的 “清华学校”,升格为“国立清华大学”。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3)(6分) ①倡导新文化运动方面:他与傅斯年创办的《新潮》杂志,使之成为当时继《新青年》后倡导新文化运动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②政治民主方面:他起草了“五四宣言”,是“五四”爱国运动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五四运动”的命名人。③ 教育改革方面: 他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广揽名师,优化学科,兴建校舍,十年重建,创造了中央大学的黄金时代。

【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罗家伦认为,教师是学校的灵魂,一个大学办得好坏,要看教师的水平,选拔好的教授是校长的首要任务。具体表现在:①吐故纳新,重聘教授。为了提高清华的教授水准,重新选聘教授,充实新鲜血液。②公平待人,提高教授待遇。本国和外籍教职员之间待遇及居住条件的差别得到改正,权力大过于教授的职员地位和人数也重新调整。③唯才是举,苦心求才。坚持学术和人格上的高标准,他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如蒋廷黻,张奚若、萧公权,冯友兰,张子高等,增强了清华大学教授阵容;一些名教授如蒋廷黻,是罗家伦亲自请来的。

4.《父亲教我的歌》阅读答案 篇四

①从前,常听外婆说:五岁以前的我,是个标准的蒙族娃娃。虽然生长在中国南方,从来也没有见过家乡,却会说很流利的蒙古话,还会唱好几首蒙古歌,只可惜一入小学后,就什么都忘得干干净净了。

②隐约感觉到外婆语气里的惋惜与责备,可是,我能有什么办法呢?以后外婆偶尔提起,我虽然也觉得有点可惜和惭愧,但是年轻的我,却不十分在意,也丝毫不觉得疼痛。

③那强烈的疼痛来得很晚,很突然。

④那年夏末,初次见到了我的内蒙古原乡。这之后,一到暑假,我就像候鸟般往北方飞去。

⑤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们在鄂尔多斯高原上聚会,大家互相敬酒,在敬酒之前都会唱一首歌,每一首都不相同,都很好听。当地的朋友自豪地说:鄂尔多斯是“歌的海洋”,他一个人就可以连唱上七天七夜也不会重复。那高亢明亮的歌声和杯中的酒一样醉人,喝了几杯之后,我也活泼了起来,不肯只做个听众,于是举起杯子,向着众人,我也要来学着敬酒了。

⑥可是,酒在杯中,而歌呢?歌在哪里?

⑦在台湾,我当然也有好朋友,我们当然也一起喝过酒,一起尽兴地唱过歌。从儿歌、民谣一直唱到流行歌曲,可以选择的曲子也真不算少,但是,此刻的我,站在原乡的土地上,喝着原乡的酒,面对着原乡的人,我忽然非常渴望也能够发出原乡的声音。

不会说蒙古话还可以找朋友翻译,无论如何也能把想表达的意思说出七八分来。但是,歌呢?用原乡的语言和曲调唱出来的声音,是从生命最深处直接迸发出来的婉转呼唤,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替代无法转换的啊!

⑧在那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了一种强烈的疼痛与欠缺,好像在心里最深的地方纠缠着撕扯着的什么忽然都浮现了出来,空虚而又无奈。

⑨因此,从鄂尔多斯回来之后,我就下定决心,非要学会一首蒙古歌不可。真的,即使只能学会一首也好。但是,事情好像不能尽如人意。我是有几位很会唱歌的朋友,我也有了几首曲谱,有了一些歌词,还有人帮我用英文字母把蒙文的发音逐字逐句地拼了出来。但是,好像都没什么效果。

⑩又一年夏天,和住在德国的父亲一起参加了一次蒙古学学术会议。在回程的火车上,父亲为朋友们轻声唱了一首蒙古民谣,那曲调非常亲切。我就立即央求父亲教我。父亲先给我解释歌词大意,然后开始一句一句地教我唱。在起初,我虽然有点手忙脚乱,又要记曲调,又要记歌词,还不时要用字母或者注音符号来拼音。不过,学习的过程倒是出奇地顺利,在莱茵河畔父亲的公寓里,我只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就学会了一首好听的蒙古歌。

⑾第二年春天,和姐妹们约好了在夏威夷共聚一次,那天晚上,我忍不住给她们唱了这首歌。

⑿南国春日的夜晚慵懒而又温暖,窗外送来缕缕的花香。

⒀她们斜倚在沙发上,微笑注视着我,仿佛有些什么记忆随着这首歌又回到眼前。我刚唱完,姐姐就说:“是姥姥!姥姥很爱唱这首歌。我记得那时候她都是在早上,一边梳着头发一边轻轻地唱着这首歌的。”

⒁原来,答案在这里!

⒂哦!在我的幼年,在那些充满了阳光的清晨。当外婆对着镜子梳头的时候,当她轻轻哼唱着的时候,依偎在她身边的我,一定也曾经跟着她一句一句唱过的罢?不然的话,我怎么可能学得这么容易这么快?

⒃一切终于都有了解答。原来,此刻在长路的这一端跟着父亲学会的这首歌,我在生命之初启程的时候就曾经唱过。

5.我的父亲爱迪生阅读理解附答案 篇五

①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撮乱发覆盖着前额,锐利的眼睛亮亮的,皱了的衣服尽是污痕和被化学药品烧破的洞,全不像一位改革家。他也不充什么派头。有次一位要人来访,问他曾否获得许多奖状,他答:“唔,有的,家里有两瓶酒,是妈妈奖赏的。”“妈妈”是指他的太太,我的母亲。

②可是在我们这些和他朝夕相处的人看来,他显得超凡入圣。虽然他对人类的贡献非常伟大,但最使我们念念不忘的,并非那些卓越的贡献,而是他无比的勇气、想像力、决心、谦逊和机智。有时候他也很调皮。

③父亲通常每天工作十八小时以上。他对我们说:“工作有成就,是人生惟一的真正乐趣。”大家都传说他能每天只睡四小时,绝非夸张。他认为:“睡眠有如药物,一次服用太多,头脑就不清醒。你会浪费时间,活力减少,错过机会。”

④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他的成就无人不知,他三十岁发明留声机,把声音录在唱片上;他发明的电灯泡照亮了全世界。扩音器、复印机、医学用的荧光屏、镍铁电池和电影,都是他发明的。他也把别人的发明——电话、电报、打字机——改进为实用的商品。有些人问:“他从来没有失败过吗?”当然失败过。他时常碰到失败。

⑤父亲曾把过去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试验镍铁电池,但未能成功,结果弄得经济拮据。实验室全靠电影和唱片所获得的利润维持。我特别记得1912月间一个严寒冬夜。那个晚上,工厂里忽然传出狂喊声:“失火了!”顷刻之间,包装材料、做唱片用的赛璐珞、软片和其他可燃物品,忽啦一声,全部着火。附近八个城镇的消防队来灌救,但是火势太猛,水压又低,消防水管好像也无济于事。我到处找父亲也找不到,十分担心。他有没有出事?全部财产已经烧光了,他会不会心灰意冷呢?他已经六十七岁,不能再从头做起了。后来我在工厂院子里看见他正朝我跑来。“妈在哪里?”他大声喊到,“去把她找来!叫她把朋友也都找来!这样的大火,百年难得一见!”

⑥第二天早晨五点半钟,火势刚受到控制的时候,他召集全体职工宣布:“我们要重建。”他派一个人去把附近地区所有的工厂都租下来,又派另一个人去借伊利铁路公司的救险吊车。然后他好像忽然想起一件小事似的补充一句:“唔,有谁知道可以从哪里弄些钱吗?”“人往往可以因祸得福,”他说,“旧厂烧了也好,我们可以在废墟上建起更大更好的厂。”

⑦父亲从没退休,也不怕老。在八十高龄,他还开始研究一门以前未曾研究过的学科

——植物学,想在当地植物中找出橡胶来源。他和助手把一万七千种植物加以试验和分类之后,终于研究出从紫菀科植物抽取大量胶汁的方法。

⑧八十三岁时他还拉母亲去热闹的纽华克机场“看一个真正飞机场的实际情形。”他第一次看到直升机的时候,笑逐颜开地说:“我一向的想法,就是这个样子。”于是他又开始设计,对于那架不大为世人所知的.直升机,提出许多改进的意见。

⑨到了八十四岁,他终因患尿毒症危在旦夕。数十位新闻记者前来探访他的病情,整日守候。医生每小时向他们宣布一次消息:“灯火仍然在照耀着。”到1931年10月18日上午3点24分,噩耗终于传来:“灯灭了。”

⑩举行葬礼之日,当局为了向他表示哀悼和敬意,本来预备把全美国的电流切断一分钟,但是考虑到那样做所付代价太大,而且可能产生危险的后果,所以只把一部分灯光熄掉片刻。

进步之轮是片刻不停的。爱迪生泉下有知,一定也同意这样做。

1. 说说①段中“爱迪生在他的实验室里踱来踱去”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2. ②段画线处“超凡入圣”的“入圣”换成“脱俗”好吗?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3. 爱迪生一生有1093项发明,对这些文章只是一笔带过,而把写作重点放在了写爱迪生的失败上。请说说作者这样选材的意图是什么。(2分)

4. 将⑦段中“从没退休”与“不怕老”调整一下语序好不好?为什么?(2分)

5.为什么⑨段中说“灯灭了”,而不能说“巨星陨落了”?说说你的理解。(2分)

6. 11段画线处“进步之轮是片刻不停的”好吗?为什么?(2分)

答案

1. ①划定人物所处的典型环境,说明了人物的主要经历。

②勾勤出人物的总体形象,暗示了人物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

2.“脱俗”只能说明人物不庸俗、与众不同,但不能说明人物的伟大。

“入圣”既能说明人物与众不同,又能说明其伟大与杰出。

3. ①突出人物无比的勇气和决心。

②告诉人们成功来之不易。

(人们往往只看到伟人辉煌的一面,而忽略了其奋斗挫折的一面,而正是奋斗挫折才更能体现人物超人的勇气以及与困难作斗争的不屈精神,更能激励启发他人。)

4.“从没退休”强调的是爱迪生一直“坚持工作”,这是原因、是重点;

“不怕老”是说爱迪生还保持着良好的心态,这是前者的结果、是次要;

调换之后主与次、因与果就颠倒了,人物形象也就打折了。

5.

①同:“灯灭了”、“巨星陨落了”都是象征委婉的用法,既突出了爱迪生的伟大,同时又表达了人们的惋惜之情。

②异:“灯灭了”内涵更丰富,指爱迪生贡献之大(特指灯的发明),与前文相照应。

③ 一语双关,表明了作者独特的构思与表达。

(答对两个要点得满分,答对三个要点加1分)

6.不好。

①这句话说明爱迪生的贡献对以后科技进步产生的巨大影响。

6.回忆我的父亲开国上将陈士榘 篇六

父亲似乎是为打仗来到世间的

我的曾祖父陈克山、二曾祖父陈克水都是行伍出身,官至大清国湖北新军工兵营管带。1912年,湖北新军发起了辛亥革命。我的两个爷爷也被卷入了革命的洪流,虽然他们是工兵,但令人奇怪的是,这次起义,工程兵却带了头。

当时年仅3岁的父亲在兵营里亲历了那场血与火的战斗,年幼的他只觉得很热闹,到处是放鞭炮似的枪声,天空中流弹划过的光影五彩缤纷,他很想去外面看热闹,却被奶奶死死按住说:“外面在打仗,小孩子家不能出去!”这就是父亲最早的战争启蒙。

上个世纪20年代中后期,父亲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到武汉去找他叔叔陈雨苍。陈雨苍是从德国留学归来的医学博士,在德国时就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回湖北后成为中共地下党员,以医生诊所为掩护在楼上架设秘密电台,和湖北参加过中共一大的资深共产党人董必武关系甚笃。陈雨苍推荐父亲去董必武主办的湖北省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校学习。父亲从此成为一个革命者,并参加了秋收起义,开始了他轰轰烈烈的革命生涯。

父亲是个职业军事家,他把全部的心思用在打好仗、少伤亡、多歼敌上,他的战功是显赫的——在井冈山,他被毛委员称为“山大王”。抗日战争时期,父亲亲手活捉了侵华日军的第一个俘虏,作为旅参谋长参与指挥了我军历史上彪炳千秋的平型关战役,全歼日本3000余名精锐侵略军。在解放战争中,父亲任华东野战军参谋长,参与指挥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著名战役;担任围歼黄维兵团的战场总指挥;百万雄师过大江,父亲率领的兵团最先占领南京国民党总统府,父亲也成了解放后第一任南京警备区司令。

为两弹工程“做窝”

1952年,父亲被任命为工程兵司令员。以工作为乐趣的父亲常常突然“失踪”,好多天不着家。1958年夏,彭德怀代表中央召见黄克诚、张爱萍和父亲说,为了抗击帝国主义的核讹诈,中央决定研制原子弹和氢弹。其中,导弹试验基地与核基地由工程兵负责建设,父亲担任特成立的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于是父亲又突然“失踪”了。

父亲向空军司令员刘亚楼要了一架飞机,亲自与钱学森等专家一起勘察选址。核试验区要求200公里半径范围内没有生物,地址初步划定在哈密以南,敦煌以西。1959年初,父亲和万毅、孙继先将军再次到罗布泊勘察。几经勘察之后,核试验场地确定在罗布泊西北地区。

一个个人、一支支部队神秘地开进了西北大沙漠,一个代号为“7169”的、共和国历史上最为绝密的、为建设导弹、原子弹试验基地而组建的特种工程兵部队在号称“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诞生了。

父亲与战士们一起,在火炉般炎热、干燥的戈壁滩奔波忙碌,终于1960年春在测定的爆心插入了一根木桩。1964年10月16日14时59分40秒,寂静的罗布泊上空突然出现了一道耀眼的闪光!

每当回忆起这个时刻,父亲都格外兴奋,他生动向我们描绘那天亲眼目睹的惊心动魄的情景——

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冲击波狂风般的向周围卷去,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鸣响,犹如阵阵惊雷。雷鸣声消失后,雪白的浓雾在空中翻卷,浓烟挟着尘柱滚滚上升。而后,漫漫大漠中冉冉升起了一朵美丽的蘑菇状烟云……

是年底的一次联欢会上,毛主席走到父亲和张爱萍将军面前时,停了好久。他一手握住父亲的手,另一只手指着张爱萍将军,笑着说:“祝贺你,你们(指工程兵)立了功,他们(指国防科委)出了名,你们做窝(建成两弹基地),他们下蛋(成功地爆炸原子弹),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了!你们都立了大功。”

然而,由于当时的特殊背景和严格的保密制度,十万大军默默地开进罗步泊,又默默地撤离罗布泊。他们的名字、业绩至今仍鲜为人知。在当代人的心目中,只知道从事两弹研制的科学家和试验发射部队,而从未听说那个代号为7169的特种工程部队也为我国的两弹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父亲每说到这里,内心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感觉。

一生追随毛泽东

“文革”期间,许多老干部纷纷被打倒,父亲当时是中央军委常委,但也惶惶不可终日,指不定哪天就被打倒。一天,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军队干部,见到父亲时,主席伸出大手握住父亲的手,说:“陈士榘同志,假如说党内有山头的话,我们还是一个山头哩,都是井冈山的嘛。”这句话,使父亲的处境得到很大改观。

父亲回忆说,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是在秋收起义后的一天中午。当时,他正在文家市村头当班站岗,远远地,村外小路上走过来一个个子很高、蓄长发、身穿蓝布衣裳的男子,他的脚走起路来有些跛,身子晃来晃去,看样子不像个种田人,我父亲便喝住了他,命令他接受盘查。这个人很配合地站住,说:“我是毛泽东,从铜鼓来的。”父亲愣住了。

早在湖北闹农运的时候,就听说湖南有个农运领袖叫毛泽东,搞得轰轰烈烈,没想到竟然在这里见到了毛泽东。父亲把这件事当作是他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事。作为一生崇拜毛泽东的老军人,每每回味起当初那个神圣的时刻,父亲总感到有一种天外来客、神仙下凡的感觉。

在井冈山,父亲听到了毛泽东关于革命前途的发言。毛的讲话,父亲铭记了一辈子。父亲之所以一辈子紧跟毛泽东,是他在井冈山时起,就感到毛主席的雄才大略实在了不得。那时候,井冈山才几个人啊?谁会想到从这座山沟里走出来的部队会天翻地覆最终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与世界格局啊?

父亲一生崇拜毛泽东。在他心目中,毛主席如神一般。他多次和我们说起:“毛主席是中国无人可比的战略家。”他对毛泽东的崇拜细化到每一件小事和细节。正是出于对毛泽东近乎迷信的感情,使得毛泽东对他就跟着对,毛泽东错他就跟着错。“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要批判的人,他也一定服从,为此他也无可避免地犯了政治错误。

其实,按照党内老干部的思想状况,当时几乎没有人公开反对“文化大革命”。不少像父亲这样农民出身的将领都视毛主席为神,主席为推翻三座大山运筹帷幄,他们也出生入死、冲锋陷阵。主席以阶级斗争为纲,要打倒走资派,他们也睁大眼睛寻找,即使不理解也迫使自己理解和执行,即便有一天轮到自己被打倒,他们也无怨无悔。

关于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我们父子间多次产生分歧。父亲到了晚年终于承认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犯了错误,但是他也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再怎么说,毛主席的功远远大于过,他让我们的国家彻底独立,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带着我们研发了核武器,遏制了帝国主义的讹诈……”

父亲弥留之际,他再婚的妻子终于忍不住问他:“你一辈子最爱的人是谁?”她希望她的终日陪伴能够得到“是你”的回答。父亲喘息着,用微弱的声音说:“毛泽东。”父亲真的觉得自己是去另一个世界找毛泽东,他是带着欣慰和理想离开这个世界的。

生活中的父亲在我们子女眼中并不完美

父亲是个十足的“工作狂”,在战争年代就是如此,有个例子可以说明:父亲1930年在中央苏区拔掉过一颗牙,8年后毛主席在延安批下给父亲镶牙的金子,频繁的战事让他一拖又是8年,直到1946年秋,父亲赴重庆向周恩来汇报工作,邓颖超给他找了个当地的名医,才镶上耽搁了16年的牙。

建国后,父亲先后担任南京警备区司令、南京军事学院教育长、工程兵司令员、特种工程指挥部司令员兼政委等职。父亲与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一样,虽然身居高位,依然辛苦忙碌、艰苦朴素而又廉洁奉公、无怨无悔。

父亲工作繁忙,我们经常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见不到他。说实话,我们很羡慕那些与父亲一样身为高级干部却对孩子关怀备至、充满舐犊之情的家庭。

生活中的父亲缺少情趣、不善沟通,这使得我们的家庭生活并不完美,甚至是有缺憾的。父亲大母亲10多岁,战争年代,他们的感情非常好,共同的理想、艰苦卓绝的环境,更让他们相濡以沫。可是后来,这个曾经幸福的家庭变得令人黯然心碎。

身为司令员夫人,母亲在政治上却并不成熟。她是个直筒子脾气,曾经讲过“江青是上海滩的三流演员”、“毛主席同江青结婚前党内有很多不同意见”等诸如此类事实情况,这些材料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搜集起来递到江青手里,怒不可遏的江青亲自下令让当时的公安部部长谢富治逮捕母亲。

于是,母亲突然被抓走了,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其时,父亲完全可以为母亲的“反革命”罪行冤案申辩一下,但他没有,而是采取了“大义灭亲”的态度,要求和母亲离婚。

母亲在狱中度过了数年,受尽了残酷的迫害。母亲在狱中的几年间,一位年轻美貌的女军人闯入了父亲的生活。这在“文革”中也许并不鲜见,但真正轮到某一个家庭时,确实是很痛苦的事。

母亲出狱后得知这一消息,很是生气。在狱中受到强烈刺激的她已不懂得什么克制了,她给不止一个部门写信揭发父亲,这加剧了他们感情的裂痕。一个家庭就这样面临破碎。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父亲与母亲曾试图尝试破镜重圆的可能。父亲毕竟年事已高,6个孩子也希望尽可能保持一个完整的家。但母亲想起那些不愉快的往事便发泄和絮叨,父亲又性格刚烈,绝不迁就。于是,短暂的聚会终于导致了彻底离异。

不久,一位在部队搞文艺的女性认识了父亲,他们很快结了婚。不久,父亲就搬了出去,与我们的联系也很少了。新的家庭使他焕发了青春,他把所有的感情都投入到了年轻的妻子身上。

1995年7月22日,父亲去世。母亲怀着复杂的感情赶往八宝山与他的遗体告别。回首曾经与父亲度过的那些艰难的、幸福的岁月,母亲不禁泪如雨下,多少年的恩怨在那一刻突然瓦解。

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任何遗嘱和财产。他再婚后的年轻妻子给了我们每人一件遗物,有的给了一条毛巾,有的给了两只都是右脚穿的鞋,有的是一个军用书包。其实,我们并不希望得到什么珍贵物品,我们知道父亲也没有什么珍贵的物品。

7.教师优秀习作:回忆我的父亲 篇七

认识屈国安老师却是因为一篇文章。某日中午在年级群中看到一篇写回忆父亲的原创作品,读罢被质朴文字背后蕴藏的真情深深打动。问了同事才知道,屈老师是铁西的一位老教师,曾经教英语,年近退休的他现在已从教学一线退下来,只在教务科负责查课等常规事务。想起每次去教务科看到的那个认真负责、默默无闻的背影,心中油然生发一种敬意。

最是真情动人心。作为儿女,能在时光的流逝中静心回忆父亲的点点滴滴,着实让人佩服;能在自己的生活、工作中践行父亲的教诲:认真做事,坦荡做人,着实让人感动。时光的长河潺潺不息,蕴藏在文字中的拳拳深情是对父亲最真挚的眷恋。

8.席慕容《无边的回忆》阅读答案 篇八

19、(1)这是对拖鞋的描写,以它的普通陈旧和不忍丢弃形成对比,烘托出对外婆深沉而无边的怀念之情。(或“写了拖鞋的普通陈旧,更烘托出对外婆深沉而无边的怀念之情。”)

要点:内容1分,写法作用2分

(2)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再现了外婆当时的情景,渲染我对外婆的怀念的情感。

要点:写法1分,内容1分,作用1分)

20、承上启下,重在引起下文,引起回忆。(一个要点1分)

21、适当运用描写,符合情景,语言流畅(酌情给分)共4分。

9.《父亲的考题》阅读答案 篇九

儿子紧张的情绪松弛了下来。

在下一站下去73人,又上去132人。

▲儿子的嘴揭了一丝微笑,开始把左腿压在了右腿上。

再在下一站下去91人,上来67人。

父亲拿着本子的手有些抖,念的速度也在加快。

再下一站下去84人,上来65人;再下一站下去114人,上来37人;再下一站下去52人,上来97人。父亲念得飞快并努力使每个发音都清楚。

儿子有些心疼起老父,关切地问:完了吗?

没有,你听仔细了!父亲摇晃着那已经没有几根头发的脑袋接着说。列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这是个小站,只下去10个人,又上来8个人;下一站也是个小站,下去6个人,上来5个。父亲的态度很认真,儿子却觉得该结束了。

再下一站又下去101个,上来18个;再下一站是终点站

▲还没等父亲说完,做儿子的就站起来:您是想马上就知道车上一共下来多少人吗?儿子的口气中透着一股得意。

不!父亲微笑着说,我只想知道这趟车究竟停靠了多少次站台?

儿子一下子懵了。

10.父亲的麦子阅读答案 篇十

一场的麦子摊得很薄,暗红的麦粒在火辣辣的阳光下像庄稼人的古铜色皮肤。晒场被父亲翻耕后又泼水浸了一夜,晒到半干,赶着牛,拉着石磙子碾了几百圈,结结实实,平平整整,连牛蹄也踩不出印子儿。上面火烤下面地烙,麦子很快就干了,傍晚时就收场进仓,父亲望着满场地的麦子想。

父亲转身回到屋后的大杨树下,躺在凉席上。今年的麦子收成好啊,除了责任田的三亩麦子亩产七八百斤,父亲还承包了集体抛荒几年的二亩沙土地,精耕细作,也是穗大粒饱。父亲躺着,摇着蒲扇,听着蝉鸣,出了多少汗他不想,麦子能卖多少钱他不想,邱寡妇抛给他的媚眼他不想,他只知道麦子,几千斤麦子躺在晒场,他只想傍晚收场进仓……

“下雨啦———”朦胧中父亲被惊醒。父亲慌忙起身,没穿鞋子,光脚跑到晒场。天上太阳还亮着呢,可是却下雨了。雨点大,但稀疏。邻人已忙着收场。父亲笑笑:“老天爷,你淋湿了还由你来晒。”话是这么说,父亲还是叫醒了睡午觉的一家人。笆斗、扫帚、木锨,样样家伙上,七手八脚忙。

太阳倏然隐去,天空顿时阴沉,狂风起,乌云涌,雨就下大了。“不要上囤了,赶快堆起来,盖上塑料布!”父亲当机立断。一道闪电划过,一个巨雷炸响,雨点更大了,雨脚更密了。“不要堆一块,赶紧堆小堆!”父亲心急如焚!雷电交加风雨狂,不一会儿没堆上的小麦就湿了,人一走动,沾着泥巴沾上了脚。“盖上塑料布,压上砖头块!”父亲声嘶力竭!慌慌张张盖上塑料布,压上砖头块,父亲指挥一家人回屋。母亲还在犹豫。“快回,脚把麦粒踩到泥里了。”父亲大声吼。

“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母亲喘着粗气。父亲抹了把脸上的雨水说,“雷阵雨,过得快,雨过天晴就好了。”

可是那场雨,直到半夜还没停。父亲顶着雨,走到晒场上,天啦,晒场已被雨浸软了,一踩沾起一块泥,泥里尽是麦粒。打开塑料布,堆成的麦堆也浸水了!“赶忙往家运!”父亲吓坏了。顶风冒雨,七手八脚。运回家的麦粒只有千把斤,没堆成堆的大部分还在风雨中,还在泥水中!

千刀万剐的雨啊,一直下到第二天下午,打开塑料布,麦粒胀大了!又过了一天,还没出太阳,麦粒发芽了。

太阳出来时,发芽的麦子沾着泥巴。一捧捧拢起,淘干净了,又晒。

面粉厂的.罗三开着客货两用车来了。

“老王,卖给我吧,你的芽麦。”

“芽麦你要做甚?”

“磨面粉。”

“这芽麦磨出的是黑面呀!”

“我往好麦里一掺,没人看得出。”

【“我怕黑面吃了黑心肠呢。”】①

“我一斤给你一角五,你扔了也是扔!”

【“我怕吃了黑面黑心肠。”】②

“哟嗬,老王你说话带刺呢,你不卖有人卖!”罗三朝雇工挥手,“走!乌龟死了壳子硬,别跟他罗嗦!”

罗三刚一走,父亲摇起了拖拉机。“芽麦装车上,撒田沤肥去!”

跟着父亲到了麦茬田,我说:“田里水好大。”

父亲说:“水大好沤肥,水大好栽秧!”

父亲说话时,手按在我的肩上,沉得让我受不了,我仰脸,父亲盯着前方,眼里有泪珠在晃!

【问题】

4.小说以“父亲的麦子”为线索写了三个内容,请你在括号中各填上一个字进行概括。(2分)

(▲)麦子——(▲)麦子——卖麦子

5.小说语言生动形象、内涵深厚、富有表现力。请你从下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加以品析。(2分)

⑴上面火烤下面地烙,麦子很快就干了,傍晚时就收场进仓,父亲望着满场地的麦子想。

⑵太阳倏然隐去,天空顿时阴沉,狂风起,乌云涌,雨就下大了。

6.文章结尾写“我”看到“父亲盯着前方,眼里有泪珠在晃”,请你发挥合理的想象,说说父亲这时心里在想些什么?(30字左右)(2分)

7.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以下对联:(2分)

上联:黑心罗三,劣质麦子充好面

下联:▲

8.这篇小说发人深省,请你简要谈谈读了本文之后获得的启示。(2分)

【参考答案】

4.晒、收

5.略

6.略

7.示例:善良父亲,勤劳汗水成泡影

11.回忆我的父亲-伤感随笔 篇十一

父亲走了近十年了,十年来,我不敢提笔写父亲,失去父亲是我内心深处的伤痛。

父亲自幼体弱,一颗残破的心脏伴他走过六十载的风风雨雨,在我的记忆中,父亲永远是文文弱弱的一介书生。

父亲生性善良,对每个人都抱着一种宽容、感恩的心。对老师,对同仁,对学生,无论谁给了他怎样的帮助,都会一辈子记在心里。对恩师孙犁,我切切实实感到父亲的惦念、感激之情。父亲的老师刘艺亭、张庆田、徐光耀等等我都不曾谋面,但这些名字与他们的作品我却能如数家珍,因为听父亲念叨了三十年。

父亲酷爱文学,从幼年时就喜欢读书,书读了一辈子,也写了一辈子。父亲视文学创作为生命,每天清晨4点就开始读书写作。父亲写作从不用书桌,抱一个大纸盒子,每张300字的稿纸上面能写上千字,字很小,也没有规矩,所以父亲的草稿不整理的话,能看懂的只有为数不多的两三个人。父亲一生写了多少文字,我无法计算。父亲走后,母亲把父亲密密麻麻的草稿纸整理成捆,一张大床下面全部是父亲的遗作,每一张稿纸上都铺满了父亲的心血。父亲热爱文学创作,很想将自己的作品都变为铅字,每当有作品发表时,他都很兴奋,这个兴奋情绪能持续很多天。父亲一生也出版了许多专着与集子,父亲的作品如他的心一样,看什么都是美的。读父亲的散文,就如同在夏日的.荷花淀中穿游,处处是清新,让人的心灵也得到净化。读父亲的诗,就如同在秋季的乡村小路上行走,处处是朴实的乡味,同时让你感到硕果累累。读父亲的小说,就如倾听一个长者娓娓道来,通俗的言语中告诉你许多哲理。女儿爱父亲,同时也爱读父亲的作品,不论是否成书、成册,它都凝聚着父亲的心血。

父亲是一个很重情感的人,但不善表达,尤其对我们姐弟三人。在我的记忆中,5岁以前对父亲几乎没有太深的印象,因为那时,父亲一年在家的时间不过二十天左右,但父亲却能说出那么多我幼儿时的趣闻。随着年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父爱如山,当我懂得去爱父亲时,他却走了,留给我许许多多的悔恨和心痛。

父亲很希望孩子有出息,希望我们能读好书。我受父亲影响,从小喜欢读书,所以很得父亲偏爱。大学毕业后,与父亲在一起的时间多了一些,父亲常常给我讲书,讲他读过的每一本书。长大成家以后,父亲经常给我选书,让我读书中精华。在后来的工作与其他人的交谈中,的的确确感到了父亲的用心良苦,书使我具备了许多能力,有了许多思想,同时也交到许多朋友。

上一篇:工会系统考试下一篇:把学习当成一种习惯学生代表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