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2024-10-01

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精选8篇)

1.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篇一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

摘要:叙述了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从19个方面完整描述了值得我国借鉴的国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及启示.最后得出,应从长计议,奋力开拓,全面开创我国政府应急管理体系的.新局面,加快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作 者:邹逸江    Zou yijiang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期 刊:灾害学  ISTIC  Journal: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 年,卷(期):, 23(1) 分类号:X4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管理    灾害   

2.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篇二

(一) 融资渠道狭窄, 资金来源单一

当前,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风险投资基金支持、私募、商业信用及银行贷款五种方式, 但因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门槛较高, 风险投资基金融资运作难度大, 私募融资风险大、成本大, 商业信用期限较短等原因, 造成其融资力度极其有限。通过银行贷款间接融资, 理论上应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而现实又不可避免的遭遇“麦克米伦缺陷”, 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其自身内部的积累, 出现了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来源单一而导致的外源融资比重过低的现状。

(二) 商业银行惜贷, 融资额度有限

商业银行贷款是我国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主渠道, 但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入, 各金融机构都加大了金融监管力度, 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 严格了责任追究制度, 又加上中小企业的财务制度不规范, 信息披露不充分, 导致了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受趋利性的影响, 商业银行大多将贷款放给了大型企业, 寻求与大型企业搞银企合作, 而对中小企业则采取了惜贷的举措, 减少了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额度, 增加了中小企业取得外源资金的难度。

(三) 民间信贷活跃, 融资成本高

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 民间信贷并不能有效地支持中小企业, 尤其是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同时我们也应看到, 民间融资的松散性、盲目性和不规范性, 与大型企业取得的贷款相比, 中小企业所筹得的民间贷款不但金额较小, 融资信用低, 而且融资成本较高, 具有较大的风险性。

二、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做法

(一) 设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在发达国家,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融资, 他们设定了专门

的金融机构, 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美国就建立了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的SBA (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机构, 该机构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提供投资计划、为他们提供投资服务和贷款业务等。他们还出台了《小企业融资法案》和《中小企业法案》等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法律依据。日本则相继成立了国民金融公库、中小企业金融公库和工商组合中央公库三个金融机构, 并制定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和《中小企业基本法》等法律, 这三个金融机构主要为保护有前景但资金短缺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使他们转危为安。在德国, 有储蓄银行、合作银行和国民银行三大银行为年营业额少于1亿马克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业务, 且贷款年限也长达10年之久。而韩国在制定《合作培育风险企业谅解备忘录》和《小企业合作法》两部法律为中小企业的管理和支持提供保障, 同时还有中小企业管理局和总统小企业委员会两个机构为后盾, 他们都专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和商业票据的担保。

(二) 健全的融资担保体系和多元的融资渠道

在发达国家里, 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是多元化的, 而提供最强有力支撑的就是他们的信用保证制度。在日本, 有三种融资方式:一是由投资公司、银行和证劵公司设定的民间风险投资公司;二是由民间和政府共同投资开展融资业务的机构;三是由柜台交易市场组成的上市较容易的二板市场, 这些对中小企业和一些高科技企业上市都有比较有利的影响。

他们还设立了“信贷担保协会”, 并有50多个信贷担保公司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担保服务。近些年来, 日本政府在各区地方设立“防止企业倒闭特别顾问室”来加强稳固中小企业的信贷保障问题。

(三) 优厚的财政补贴和优惠的贷款税收政策

发达国家为中小企业的科技发展和进步提供财政方面的支持, 并鼓励他们吸纳当地就业人口。在法国, 为鼓励中小企业提高当地就业率规定若他们每年能增加一名就业人口, 将获得4000法郎的补助。在这些发达国家, 他们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优惠主要通过政府的一些贷款优惠政策和贴息贷款两种方式来实现的。通过政府贷款优惠政策, 政府可以使用财政资金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政府也可以通过金融中介机构直接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这些机构包括日本的“中小企业金融公库”, “商工组合金融公库”, 德国的“欧洲复兴计划特殊资产基金”和英国的三十多个公司。贴息贷款主要是说政府运用较少的财政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利息补贴优惠, 通过该项政策的实施, 可以有效地帮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社会资金。

当前, 发达国家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通过降低税率、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和延长税收宽限期等几种方式来实现, 经验表明这项政策对中小企业的资金积累效果很明显。例如在日本, 其实施的折旧加速方式使新兴产业的设备使用年限缩短至5年以内。而对新开业的企业则在第一年为其购置的机器设备作30%的折旧或者免掉部分税收。加拿大则自1998年开始就通过大大降低公司的所得税的方式来解决公司的资金困难问题。

三、国外成功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面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不足、融资困难等问题, 我们应积极地借鉴发达国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一) 加强中小企业立法, 建立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设立专门的金融机构, 为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融资环境, 已成为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加强中小企业立法时, 一是要做到将扶持中小企业和打破行业垄断的思想贯穿于整个立法过程, 不歧视中小企业, 力争营造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二是要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完善, 拓展民间资本、外资进入金融业务领域的渠道, 同时通过开设旨在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船业板块市场、区域性债券市场和地区性产权交易市场, 允许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当地中小企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 从而实现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和规范其健康发展的目的。三是要大力扶持技术创新型的中小企业, 有效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间的分工和合作, 为科技创新企业的快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同时, 随着我国金融机构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 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已势在必行。建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融资活动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 有利于不断积累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经验, 提高中小企业融资的质量, 促进金融业和中小企业的共同健康发展。另外中小企业间也可建立互助金融组织, 以期共同发展。

(二) 构建信用担保及评价体系, 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面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现状, 构建信用担保及评价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加快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制度的立法工作, 为我国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的构建建立法律基础。二是应积极筹建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分级担保体系, 对一些特殊项目和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担保, 可以考虑由中央来提供,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和当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确定本地区的扶持担保对象。三是根据需要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 其资金来源可以是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共同出资, 也可以面向社会发行债券。四是建立企业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 即对各类企业的社会整体信用建立数据库, 并向社会开放, 以便贷款银行或机构及时了解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在现阶段, 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一是引导大企业向配套中小企业投资参股, 使大企业在与配套中小企业的产品纽带关系基础上建立起资本纽带关系。二是积极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理顺企业债券发行审核体制, 完善债券担保和信用评级制度, 积极支持经营效益好、偿还能力强的中小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进行融资。三是鼓励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向亲朋好友借资, 制定相应的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创业者向亲朋好友借资的办法规范, 以建立一条中小企业便捷有效的融资渠道。

(三) 加大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 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来实现。其中在财政补贴方面, 一是可以建立符合中小企业发展需要的准备金, 重点用于扶持地方产业的升级换代和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 该准备金的主要来源应为政府的财政拨款。二是设立专门的扶贫基金, 一方面用于支持贫困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应用于紧急援助那些因经济不景气而濒临破产的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三是可以采取无息贷款的措施, 主要是针对那些受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但平时经营状况良好的中小企业, 通过无息贷款帮助他们度过暂时的难关。

在税收优惠方面, 对中小企业实行税收优惠, 特别是对新办有前途和高新技术的企业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 清理不合理收费, 可以有效减轻中小企业的负担, 从而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资金积累和良性发展。地方财政也可以结合产业政策与当地发展状况, 探索对中小企业在统一税收制度上实施减免政策及其他优惠政策, 以促进当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凤娟.达国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举措及借鉴[J].经济问题, 2004 (3) .

[2]李新国.日、美、韩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透视及启示[J].江苏商论, 2005 (3) .

[3]万强, 黄新建.国外中小企业融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J].特区经济, 2009 (1) .

[4]袁象, 余思勤.国外中小企业融资制度给我国的借鉴及启示[J].科技创新导刊, 2008 (7) .

[5]陈爱早.国外成功经验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启示[J].特区经济, 2008 (8) .

3.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篇三

关键词:中国;外销型企业;应对国外仅倾销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100-04

近年来,随着国外对华反倾销摩擦的不断升温,反倾销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之一,我国接受并支持该项贸易保护措施,但是,反倾销措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允许使用的维护公平贸易和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手段,它的使用不能借反倾销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然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反倾销措施的实施由于是进口国单方面的自由裁量,不免让有些国家在该项贸易保护措施的实行中把它作为贸易保护的工具,过分的夸大所谓倾销的幅度,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率,给贸易出口国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给国际贸易中的公平贸易带来了一个问号。因此,面对复杂的国际经济环境,我国作为一个日渐开放的贸易大国,我国企业如何应对严重的对华反倾销是我们所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与此同时,研究我国企业频遭反倾销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可行的应对策略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将根据上述问题在下文中做出一一的探究分析。

一、我国企业频遭反倾销的现状

1.我国企业仍然是反倾销的主要目标

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遭到反倾销数目最多的国家,自1979年8月欧共体第一次对中国出口的糖精钠和机械闹钟产品实施反倾销并征收反倾销税以来,到2011年第二季度为止,全球各国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实施反倾销案件已经高达1000多起,对华反倾销的态势是愈演愈烈,中国已经连续17年在全球遭到反倾销案调查的国家中“高居榜首”,图1和图2列出了中国在近些年来遭到的反倾销案调查情况,为节省计算时间,仅列出了中国加入WTO世后遭到的反倾销情况。

图1反映了中国在加入WTO的十年间里,全球一共发起了多达1999件反倾销案件的调查,然而在这些案件中对华反倾销却占到了560起,几乎占到了全部案件的1/3,可想而知,这给我国的出口企业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经济损失。

从图2可以明显看出,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占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的比重总体上有着明显上升的趋势,加入WTO以后,全球范围内对华反倾销的比重明显增加,这不仅说明我国企业目前仍是国际反倾销中的主要目标,也使我国成为反倾销措施下的最大“受害国”,给我国的出口企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2.反倾销案件涉及行业不断扩大

从近年来我国出口企业频遭国外反倾销的案件来看,反倾销案件已经涉及了各行各业,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那么几个行业,钢铁行业、机电行业、纺织行业、建材行业等等,比如近段时间较典型的反倾销大案有,2011年2月,印度商工部反倾销局发布对于原产于中国的玻璃纤维征收正式反倾销税,涉案企业包括了巨石集团,山东泰山玻璃纤维有限公司;2011年4月,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钢制轮毂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企业浙江金固股份有限公司,济宁世纪车轮制造有限公司,上海誉泰实业有限公司; 2011年10月27日和12月28日,加拿大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水槽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裁定涉案产品的倾销和补贴行为对加拿大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或实质性损害威胁。

3.实施反倾销措施的数量不断增加

反倾销作为进口国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一种手段,免不了会出现“胳膊肘往里拐”的现象,但是反倾销案件一旦涉及中国的产品,这种胳膊肘往里拐的现象就显得十分突出。纵观全球反倾销案件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只要是从我国出口的商品一旦存在倾销的嫌疑,各国都会采取反倾销措施,而且很多国家在发起反倾销时往往仅凭一面之词,甚至是戴着有色眼镜想当然行事,可想而知,结果往往有失公平。图3和图4中罗列出了我国出口的商品在被怀疑有倾销嫌疑而被立案调查后,又被采取反倾销措施的数目。

显然,我国出口的商品在总体上遭到严重的反倾销案调查,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也非常之多,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可想而知,高额的反倾销税率将会给我国的出口企业带来多么巨大的损失。

从以上的案例中还可以发现,在对我国出口企业实施反倾销案件的调查中,已经由过去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发展和延伸,这意味着我国的国际贸易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同时我们这些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却频遭反倾销立案调查,这也不得不让我们的这些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的同时,认真的总结经验,不断思索和探究,力争能尽可能的减少反倾销调查。

二、我国企业频遭反倾销调查的原因

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对外贸易中频遭反倾销案调查,事态的严重性不言而喻,因此,我们在接受案件调查的同时,还要痛定思痛,认真总结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总是被别人立案调查,分析出原因,在以后的贸易往来中,争取尽量减少类似案件再次发生在我们身上。

1.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诉讼案时态度消极,缺少法律保护意识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1994年国际反倾销条例第六条第10款规定,在进行倾销调查时,任何一个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在合理的时间内拒绝接受或者不提供必要的资料,或者极大地妨碍调查,那么有关的调查主管当局可以在现有事实众的基础上做出裁决,也就是说被指控的出口商未能于规定的时限内递交相关资料,则按申诉人提供的资料做出裁决,即所谓的BLA(Best Information Available)规则。纵览我国企业在反倾销的诉讼案件中,有多少是因为无人应诉的局面,而使得对方“不战而胜”,可能在反倾销案件中,国外的律师费用较高,涉案企业的经营金额相对较小,很多的出口企业宁愿放弃涉案商品,纵容申诉方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也不愿意上台去打官司,从而导致国外的某些产业的变本加厉,久而久之,他们的反倾销的势头变得越来越猛,使得更多的企业都深受其害。对于很多出口企业来说,很多经济领域没有商会或行业协会,无法形成整体的应诉实力,加之对国际商贸和WTO规则不熟悉,更有一些企业本着“搭便车”的思想,使得企业缺乏反倾销的应诉意识,并且很多企业内部也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反倾销机制,加之应诉经费不足,导致了出口企业的应诉不力。

此外,我国企业对于了解WTO《反倾销协议》相关知识的人才是比较匮乏的,以至于我国出口企业在面对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时,无法利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给我国的企业们带来了严重的利益上的损失。尽管在国际市场上有些反倾销确实是因为我们的产品问题而造成的,但是,我们的企业却不能清楚地了解到我们的倾销幅度到底有多少,不能合理地运用法律的正当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赢得公平解决的机会和条件,而是别人说多少就是多少,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因此,法律意识的匮乏在我们面对反倾销的问题上非常的重要,然而有些企业却是不注重这点,使企业的利益受损,这些都是在以往的冤假错案中,我国的企业吃的“哑巴亏”啊,如果企业能够很好地注重培养这样的一些人才,相信我们的出口企业,在今后的国际环境中,即使遇见反倾销,也能尽力的保护企业的利益。

2.我国部分的出口企业缺乏自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经过重大变革后,许多地区都有了自主的外贸经营权,像是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等等一系列的外贸园区发展起来,竞相发展对外贸易。但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却出现相当一部分的企业缺乏自律精神,低价出口以争夺和占领市场,最终授人以柄而导致反倾销,这也是近些年来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遭到反倾销调查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表现之一是低价竞销。为了广揽客户,某些企业不惜以低于成本的出口价格出口,造成价格上倾销的客观事实。表现之二是不能控制出口商品的数量,造成数量上的倾销。例如,1999年到2002年年间,我国的浓缩苹果汁加工业迅速发展,三年的时间从当初的18万吨增长到了30万吨,国内企业为了争夺出口市场,竞相压价,遭到美国浓缩苹果汁生产商的反倾销诉讼。

3.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歧视

我国的出口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国家认定中国仍然是属于“非市场经济国家”,这就无形中给我国的出口企业贴上了一个会被人歧视的标签,使我们出口企业时时刻刻都会被别人认定有倾销的嫌疑,而这其实就是种先天的不平等性。尽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并且还在不断完善,虽然我国大部分商品的定价权已经下放到出口企业,但是有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却不认同我们,仍然按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我们的出口企业,在调查我们企业出口的商品是否构成倾销时,都以一个市场经济的第三国同类商品的价格作为正常价格,即所谓的替代国政策。

由于替代国的问题,世界上有相当一部分国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因此,一旦某个国家对我国出口的商品品发起反倾销案调查后,往往用替代国价格来确定我国出口商品的正常价值,而不是用我国的实际价格来确定正常价值。这种歧视性的做法,完全不顾及到中国劳动力和原材料丰富的优势,往往致使我国出口企业本来没有倾销而被裁定成“倾销”,或者本来倾销幅度小的被裁定成高幅度的倾销,这种明显不公平,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将会是一个很难跨过去的门槛,光靠企业自身的能力用眼不能抹去身上挂着的“非市场经济”的标签。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国家采用替代国方式处理中国的反倾销案,而替代国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的歧视性做法,得出的结论必然也是非公平的,这也使得我国的出口企业在受到反倾销措施的实施时受到严重的不公平对待,蒙受着损失。

4.部分国家对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产生不安情绪

近年来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持续增长,我国出口企业的商品的竞争力不断加强,使得部分国家对我国产生了很不安的情绪。

首先,发达国家出于其自身的国内市场和就业保护的需要,经常会搬出一系列的法律来对待我国出口额迅速增长和质优价廉的商品,像今年3月份美国众议院投票通过了一项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旨在对像我国这些“非市场经济国家”征税的合法化。

其次,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盟和拉美的一些国家,由于其经济结构与我国的非常相近,我国的出口企业给他们带来了强劲的竞争力,加上他们担心我国出口产品在发达国家受控倾销而被迫退出市场后,有可能进入他们势力范围,从而产生强烈的保护动机,也对我国的出口企业实施反倾销。

5.反倾销作为正当的贸易保护手段,却被一些国家滥用

反倾销作为世界贸易组织允许使用的一种公正的法律武器,然而有时候一些国家却不遵守法律依据,进行滥用,导致我国的出口企业有理却说不清。由于世界各国的关税的税率普遍的降低,关税贸易壁垒的作用在以后的贸易壁垒中的作用已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而且,关税的减让是互相的,任何贸易伙伴国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肆意的胡乱提高或者降低关税,反倾销的税率更是远高于关税税率,因此,有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就开始滥用既合法有便利手段来应对我国企业出口的质优价廉的商品,从而转嫁经济危机,甚至为自己的产品壮大了市场占有率。

6.反倾销的政治色彩强烈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一直是虎视眈眈,唯恐我国的政治不乱,唯恐看见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家强大起来,这样,他们就不会看见一个发展中国家在今后的政治舞台上对他们有所威胁,在经济上构成对他们的压力。另外,反倾销作为一个既合法又便利的手段,可以打击我国的出口企业的产品在其国家的市场占有率,减少本国经济以及社会对我国的依耐性,限制我国的出口企业向其出口,压制我国的发展,限制我国可能在其国家获得的政治筹码。这些经济纠纷的背后都有一个终结原因——国家利益。要想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努力发展自身的实力是不二途径。这一点或许也是我们在寻求如何解决反倾销纠纷这一问题上的根本答案。我国的出口企业在这些政治上的问题上更是无能为力,所谓商不和官斗,因此,当遇见这政治色彩严重的反倾销案调查时,我国的出口企业真是太无能为力了。

7.我国出口产品的比较价格优势

我国出口企业出口的商品大部分还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对于我国的企业来说,由于我国是个劳动力资源特别富裕的大国,劳动力成本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远远的比其他国家的生产成本低,使得我国出口企业在价格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然而,正是因为这些价格优势,加上我国商品出口的目标市场过分集中,并且出口量巨大、结构单一,也就给人以倾销之嫌,而招致别国的反倾销。

2006年3月23日,欧盟委员会批准对原产于中国的皮鞋加征进口关税,原因是欧委会认为我国的皮鞋以不合法的低价在欧盟市场销售。

三、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策略

我们的企业在国际贸易的过程中,不管是两反一保还是技术性贸易壁垒或者是绿色贸易壁垒等等,企业都要做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工作,这对于一个有发展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对于反倾销的问题,我们的企业应好以下应对策略。

1.企业要积极应对

企业要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受到不公平的反倾销诉讼时,一定要据理力争,理直气壮的提出申诉。在以往的案件中,由于我国的出口企业都采取了消极的不抵抗的态度,使得我国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吃了很多的“哑巴亏”。从法律的角度而言,在现代社会,提起诉讼本来就是法律赋予的一项基本权利,无可非议;而积极抗辩和应诉则不仅是权利,同样也是一项法律义务。公平与否,由司法裁判最后解决已成为现代社会公认的准则,因此,即便实施了反倾销调查,本身并不意味着倾销就是成立的,通过我们积极的抗辩和应诉,可能就会撤销我们的反倾销调查,但是拒绝应诉或抗辩无疑就是默认我们的倾销是成立的,显然这对我们的出口企业来说,是不公平的结果。

2009年9月8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高强力聚酯纱提起反倾销诉讼,经过长达一年半的积极应诉,2010年10月13日,我应诉欧盟高强力聚酯纱反倾销案取得了较好结果,欧盟反倾销咨询委员会(ADC)举行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欧委会就涉华高强力聚酯纱等反倾销案提出的裁决建议,关于高强力聚酯纱案,欧方认为我浙江海利得公司和杭州华春化纤公司分别满足欧反倾销法规定的企业市场经济待遇(MET)和分别待遇(IT)相关标准,计算其反倾销税率均为零;浙江古纤道等大部分应诉企业反倾销税率为5%左右;其他企业统一税率为14.3%。由于税率较低,我国企业未来对欧出口将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2.约束企业行为,防止在反倾销中授人以柄

我国企业应在国际竞争中能够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依法竞争,有利有理的开拓国际市场,将会最大限度的防止在国际反倾销过程中授人以柄,能够有效的减少我国的企业在国际贸易中频频遭到他国反倾销案的调查。

企业应该充分的认识清楚低价竞争纯粹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不仅影响企业的国际形象,而且随之带来的反倾销会让企业的利益受损,更应深刻的认识到倾销是一种违法行为,不论在什么地方都是该国政府严厉打击的行为,所以,我们的企业在参与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时应努力做到:首先,制定正确的价格战路,其次采取循序渐进的竞争策略,最后加强企业管理。此外,还必须强调的是在约束企业行为的过程中,对于那些不守规范、违法经营的企业要实施严厉的打击,使企业形成依法经营的观念,否则,规范和约束企业的行为,防止在反倾销终授人以柄也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

3.改变生产经营方式

对我国的出口企业来说,在国际贸易中一定得把握好了产品的出口价格,稍微不适当的低价出口,不仅损失了利益,还会损失了产品的市场。因此,我们的企业要在把握好产品价格底线的同时,还要适应市场,改善经营,多方位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

首先,对于大型的具有国际开发能力的企业,可以从出口产品转变为对外直接投资、融资,以技术、知识产权等获得利润和市场。这就要求企业不能再依靠生产大量的出口产品的老路子来进行国际化发展,而是走跨国公司的路子。

其次,对于出口产品,要控制生产规模,特别是出口规模,确保竞争的合理性,特别是价格竞争的合理性,而不成为对方的反倾销的借口。

最后,有能力的企业还可以进行国际合作,通过这种方式,让自己的产品成为双方合资合作的成果,这样产品就可以很轻松的进入对方国家。很好的一个案例就是欧盟在2006年对原产于中国的彩电进行反倾销案调查,而康佳集团却早在2005年的时候启动了“1568大航海计划”,在墨西哥、印尼、土耳其、泰国建立海外生产基地,并在泰国,日本,美国等拥有自己的研发中心,我出口到欧盟的产品不直接从中国出口,而是从海外直接出口,使得企业在此次的反倾销案中极大地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出口产品之所以被反倾销说到底是经济上的原因,是我国外贸出口国际竞争力不强。从经济的角度看,我国的出口产品之所以大量遭受国际上的反倾销调查,与我国的出口产品的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落后、因劳动成本低廉使得我国出口产品价格较国外同类产品价格要低很多的原因密切相关;此外,我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单一、档次低下,使得国外对我国出口的产品的数量和价格比较敏感。因此,要扭转这一局面,降低反倾销的压力,企业必须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增强产品的技术含量,生产出口商品附加值和增加值比较高的优质产品,并按优质优价的观念去确定商品的价格,提高科学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实现把资本转化到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去,最终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有效的杜绝我国产品价格低于国外同类产品价格的现象,从根本上消除反倾销的发起缘由。

5.建立起反倾销的预警机制

出口企业想在第一时间了解自己的产品在对方市场上有没有出现问题,或者说想知道自己的产品能不能在对方市场上顺利的销售,都应该建立起自己的反倾销预警机制,通过对对方市场、同类产品等一系列的调研和数据的分析,防患于未然,在对方还没有反倾销诉讼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尽早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一旦发生什么情况,马上做出商务预警信息,并采取相应手段,防止反倾销的发生。

在2002年到2005年间,中美水产反倾销的第一案中,中方居然在长达三年的时间里毫无反应,使我国损失每年2亿美元的产品价值,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从我国南方到北方的南美白虾养殖热、加工热、出口热被就此节制,如果企业能够有很好的反倾销预警机制,相信在以后的对外贸易中将会减少更多的损失。

6.加强与政府、协会或商会的联系与合作

国际上对于我国出口企业的反倾销立案调查,不仅仅是针对某个别企业,实际上郎阔了我国的所有企业在内,因此,在反倾销的问题上,我们的企业必须联合起来,枪口要一致对外,为我们的利益而战斗;此外,在反倾销的问题上,政府,行业协会和商会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某种意义上而言,反倾销其实也是进口国与出口国之间的较量,所以,政府部门在其中担任的角色是非常之重要,而行业协会和商会,在沟通政府和出口企业的关系上有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反倾销调查中有着政府或是企业都不能替代的作用:通过规范本行业的企业行为,尽量减少倾销的发生,通过组织本行业的企业们应诉,尽量减少企业的败诉。因此,我们的企业只有与政府,行业协会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商会紧密联系起来,才能够有效的应对反倾销案件,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反倾销的调查中有效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维护企业的自身利益不受损害。

2001年到2004年的三年时间里,中国就对阿根廷关于草甘膦的反倾销调查案,我驻阿使馆经商处和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组织涉案企业召开应诉会,积极应诉,阿方终于在2004年2月份正式宣布解除对我国出口的草甘膦反倾销案调查,可见,与协会商会之间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7.实施价格承诺,用较低代价尽快中止反倾销调查

所谓价格承诺,通俗的说就是当我国企业在遭到反倾销时,与进口国政府就关于提高倾销商品的价格或停止按倾销价格向进口国出口以便消除损害影响而达成的一种协议。这也意味着即使在我国企业接受反倾销调查时或者调查作出肯定性初裁的情况下,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寻求与国外政府签订价格或者数量承诺的方式来避免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率,以便维持对国外市场的出口。

2011年3月15日,阿根廷工业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塑料注射器反倾销调查作出终裁,接受应诉企业(中国温州五洲进出口公司)的价格承诺方案,根据不同产品规格执行较低的FOB最低限价,这一结果,既保证了我在阿根廷注射器的市场份额,有促进了出口经营秩序的健康发展。

四、结语

近两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行情都大不如从前,对我国企业反倾销调查的数量也有了下降的趋势,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纷纷制定和完善本国的两反一保等相关法律、法规,用来抵制他国商品的进入,在如此特殊的国际环境背景下,不仅企业要尽量规避国外的反倾销调查,我国的政府也应完善国内反倾销立法,我国已加入WTO,必须对现行的反倾销立法诸多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企业如何规避反倾销,其实有时候不仅仅是需要企业一方的努力,也包括政府、行业协会等官方和非官方部门的共同努力,不能说当大家都共同努力时,能彻底消除反倾销的指控,但至少相信,每年至少能有一半以上的企业能免受反倾销的伤害,当然这一前提条件是我们的企业能够自觉经营,守法经营,不做违反国际法律法规之事,不干非法之勾当。

参考文献:

[1]李昌奎.WTO《反倾销协定》释义——WTO反倾销丛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王琴华.反倾销规避与反规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中国贸易救济信息网[EB/OL]..

[4]韩玉军.中国加入WTO反倾销释义[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5]卜海.国际经济中的倾销与反倾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6]商务部官方网站[EB/OL]

4.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篇四

我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 和《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等一系列旨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总体数量得到显著提高,获利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量的 99.3%; 全国 GDP 的 55.6%、工业新增产值的 74.7%、社会销售额的 58.9%、税收的 46.2%以及出口总额的 62.3%均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而且,全国 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也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就工业来看,我国中小工业企业解决了五千多万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可以看出,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由于数量巨大的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弱势的竞争地位以及自身有限的竞争性资源,往往也很难吸引到高素质的适应自身发展且迫切需要的人才来支持企业自身的发展。人才的缺乏严重地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 同时,中小企业人才的流动性较大,导致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成本居高不下,也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积极性。目前中小企业开展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员工胜任目前岗位的工作,而未能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开展有效的培训,导致中小企业培训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不够。同时中小企业也普遍存在培训的方式方法缺乏有效的创新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来进一步深入分析目前中小企业员工培训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探求建立知识经济时代有效的中小企业员工培训与发展体系。国内外中小企业培训体系模式与经验

日本中小企业虽然面临与我国中小企业相同的一些问题,比如: 对高素质高技能的人员吸引力不够; 市场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竞争激烈; 中小企业高度集中于传统行业,从事高新技术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不多等等。但受日本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日本中小企业的人员流动性不太突出,企业内部培训非常发达,对不同层级的人员有不同的培训内容和要求; 日本中小企业在改善企业自身条件,吸收外来人才的同时,更加注重企业内部员工的在岗培训,根据调查,日本中小企业有70%的人力资源开发资金被投放于员工的技术业务等不同层次的培训活动中。同时日本的中小企业非常注重管理者潜能的开发和管理胜任力的培养。

美国的中小企业培训工作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大力支持。美国联邦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为美国的中小企业提供培训技术服务、咨询和资金援助计划。在美国的一些大学也相应地成立了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为小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咨询以及研究顾问服务。注重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实行专才培训制度。

意大利、德国、比利时等欧洲地区中小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受政府的影响较深。欧洲地区的国家政府对中小企业的职工培训都给予了补贴、资助计划、政策和法律上的保证。意大利政府在全国各地设立了中小企业联合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及培训技术人员。分布于德国全国各地的技术管理培训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免费的技术与管理培训,开展一系列的咨询服务。比利时政府则对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津贴支持,鼓励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和职工进行不同层次的带薪培训。

土耳其政府则对中小企业雇佣的大学毕业生给予工资支援计划,即中小企业招聘的大学生的前半年的工资由政府承担70%,同时设立小企业培训资助基金为小企业人员的培训给予支付 50%的费用。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支持中小企业十分重视,成立了中小企业总会,该会的主

要工作为促进中小企业与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提拱信息咨询,培训服务及研讨共同关心问题; 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及经营管理水平; 协助政府发展中小企业; 同时为支持中小企业应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挑战,香港政府于 2001 年10 月并拨款成立四项资助计划,其中包括中小企业培训基金,以协助中小企业应付新的挑战和机遇。香港中小企业培训基金旨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资助,以鼓励中小企业为其东主及员工提供与企业业务有关的培训,协助中小企业为人力资源增值,以提升中小企业的实力及竞争力。基金分为两部分:

东主培训及员工培训。培训基金每宗成功申请可获资助的比例最高可达培训费用的 70%。总的来说,以上国家和地区已经在本国和地区中小企业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培训经验。概括起来看,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政府制定统一的中小企业培训的有关计划并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实施; 或通过社会中介机构、民间团体为中小企业提供培训、信息咨询服务,政府给予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的人员适当的津贴或补助; 从提供培训服务主体来看,均突出了政府或社会中介机构的主导作用。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特点

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从领导层和人力资源部门

应给予培训工作高度的重视,加强和统一企业领导层对培训工作的认识,要把通过培训来提升员工的能力素质作为一个常效机制来建立。既要重视员工的实际工作操作技能培训,也要重视员工的管理能力提升。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必须从受训者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受训者的真正培训需求,必须从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前的内容准备、受训个体的培训考核以及培训后的绩效追踪评估,必须进行全过程的分析评估,同时要在企业内部建立浓郁的学习氛围,鼓励员工的自主性学习,通过企业内部制度安排来强化形成竞争性的学习环境。

作者: 游春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必须充分借助政府和中介组织的力量,一

定程度上引入培训市场化的体系和制度,根据“谁受益,谁承担” 的原则,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分担一定的培训成本。

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必须强调培训的直接有效性; 要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经营实践的特点,与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和生产流程相结合,更好地体现学以致用和针对性的特点。有效的中小企业培训体系应基于企业的文化,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强调员工与企业共发展同命运的理念。

构建我国中小企业培训体系的建议

必须高度强调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在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在我国建立中小企业支持服务机构,直接服务于众多的中小企业,研究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难题,开展中小企业发展的有关课题研究,根据中小企业的培训需求,开展培训活动和编制培训计划,通过行政规章制度规范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 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培训发展基金,直接培训中小企业人员或资助中小企业开展培训活动。

社会中介组织可以根据当前中小企业发展的状况,开展有偿咨询服务,对中小企业技

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同时政府也可以鼓励社会中介组织成立中小企业发展研究组织,通过相关政策鼓励和扶持社会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咨询或培训服务。政府应规范和引导有关中介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形成规范的中小企业外部培训市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小企业的培训活动质量以及效果,同时也促进培训市场的正常发育。必须重视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培训工作。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组织结构的单一性,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对员工个人施与了更大的影响力,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将更加直接影响到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发展。因此,对中小企业管理者的管理培训必须有力地进行。管理培训一定要有创新性,要在实践中找出有效的培训措施和方法,要在实践中强调管理者培训活动的直接有效性,针对企业特点,在培训活动中加强对企业的诊断咨询功能,结合企业发展规划和行业特点,开展案例教学,更好地强调针对性。可以借鉴国外有效的做法,对中小企业管理者参加培训活动可以通过津贴等形式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促进管理者提高自身管理技能,从整体上能促进一个有活力的中小企业群体的蓬勃发展。

中小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培训资源。许多中小企业往往倾向于实行培训外包,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内部培训资源力量的发挥。当确定了培训需求后,或者当培训计划完成后,就开始着眼于搜寻、筛选和考察培训课程承包商,而很少甚至没有意识到本企业内部存在着丰富的培训资源,从而也就没有去着力建立一支规范化的内部培训师队伍并充分利用。在实践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内部培训力量来有效降低培训成本,通过建立一支企业员工组成的内部培训师队伍,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加强培训的效果。中小企业内部培训师资是在业务知识和技能包括培训的内容方面,其针对性、适用性较强。虽然有的外包培训项目的培训师在类似或相同的企业、岗位有过工作经历,但是不同中小企业之间的管理体制、企业文化等方面迥然相异。而这正是内部培训师能够很容易克服的地方。因此,内部培训师所做的培训内容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个性化,是真正针对管理体制、企业文化和培训需要等而度身定做的。但内部培训师的培训技能和培训风格,及其所影响的培训方式等,虽然多不及外包的培训师那样专业化,但这些服务于培训内容的外在形式可以通过培训和锻炼后可有显著改进。

我国可借鉴比利时政府的带薪培训制度、德国政府提供的员工免费培训制度等的经验,给予中小企业员工参加培训活动的激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小企业员工的流失率,促进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可以将胜任素质模型应用于中小企业培训发展体系。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培训活动中可以将胜任素质模型作为确定培训内容、培训课程设计和培训效果评价的依据。根据胜任素质模型要求的个人素质、能力、态度、知识来比对公司现有不同岗位员工的实际胜任状况,找出与胜任素质模型要求的不足之处。并且在公司培训活动中针对知识能力的欠缺之处设计培训课程,为不同类型员工定制培训计划,快速弥补员工自身有关知识能力的不足,提高员工的胜任能力,使之能满足企业和行业快速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为企业在飞速的行业发展中创造和保持自身的竞争力,适应中小企业和行业发展对人才要求。借鉴国外成功的培训经验,在培训设计和培训效果评价环节中,根据不同的学习特点设计科学的培训方法,改善中小企业的培训流程和方法,针对不同岗位人员的特点根据培训的重点和参训学员的特点,让受训者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活动。通过多媒体、互联网(包括E-learning)、游戏、情景演练、分组讨论、案例教学等新技术和新方式的采用,以及脱产和在职相结合的培训形式,改变我国目前注重课堂讲授的培训单一形式,来改善和提高目前中小企业内训和外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书林.中国企业员工培训现状的思索.集团经济研究,2005

2.马国建.对中小企业人才培训误区的思考.企业经济,2004

5.国外辐射化工产业现状 篇五

辐射交联技术应用面广,产业规模大。目前,国外辐射化工领域规模化的产业主要有电线电缆、热收缩制品、汽车轮胎、聚烯烃发泡材料、表面涂层固化、高分子PTC器件等。这几类主导型产品约占辐射化工年总产值的95%以上,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些产品的共同点都是采用辐射交联技术:即经电离辐射(γ射线或高能电子束)照射高聚物时,生成高分子自由基并互相结合形成交联键的过程。它无须添加交联剂,在室温下即可实现交联反应,通过控制吸收剂量即可控制交联密度。辐射交联后的材料提高了电绝缘性、热稳定性、抗老化性、耐腐蚀性、阻燃性等。辐射交联技术的应用尚存在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正在培育和形成之中,如橡胶硫化制品、SiC纤维以及胶乳硫化等。

辐射聚合、辐射接枝技术产业规模较小,但在新材料合成与材料改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性乳胶、离子交换膜是其中代表性的产品,特别是由辐射乳液聚合获得的水性乳胶,质纯性优,没有残存易挥发有机物,更符合环保要求。用水性乳胶调制的乳胶漆,水性家具漆、地板漆等是名符其实的环保涂料。目前这类产品尚处于产业化前期,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较低,但是,作为一种新技术,用于对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辐射固化与紫外固化正成为互补性技术,应用范围广,构成表面涂层加工的重要产业。辐射固化是利用低能电子束(EB)或紫外光(UV)照射液体低聚物涂层(膜)使其快速固化的技术。EB固化具有室温固化、节能高效、零污染、涂层不畸变等优点,主要加工大、厚、重的物件,与EB固化相比UV固化有投资少,成本低等竞争优势,适合加工小、薄、轻的物件。两种技术路线构成互补,目前,在日本、北美、欧洲已经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

辐射降解技术,主要用于对天然高聚物和废塑料、橡胶的再利用,由于辐照剂量大,成本高,目前国外有工业化中间实验,但产业化前景尚不明朗。

电离辐射导致的辐射分解及辐射合成反应被用于处理工业三废,例如火力发电厂烟道气辐射脱硫脱硝,同时合成出化肥,非常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用辐射技术处理工业废水,能去除废水中的有机氯和重金属离子,同时还可杀灭微生物。目前,许多国家已有中试或工业示范工厂处理三废,但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尚需时日。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 美国的状况:

美国的辐射化工产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是在军工技术向民用转移的过程中播下产业的种子;辐射化工产品又以军工为最大用户,通过市场机制与军工装备进行配套,进而逐步扩大到民用市场,如电力、通讯、能源等领域。有代表性的是Raychem公司,从创建期的热缩材料制品主业到发明PTC温控电伴热线缆迎来大发展。1957年美国硅谷兴起不久,在临近斯坦辐大学的门罗园内,Raychem公司在风险基金支持下宣告成立,开创了世界辐射化工产业的历史。Raychem公司初创期仅有33人和一台1MeV、6mA的加速器,主要研制生产热缩材料,1959年申报了第一项聚乙烯热收缩材料专利权。1971年发明PTC温控电伴热线,由于产品新颖、性能优越、市场需求旺盛,迅速发展成为规模产业。到1998年Raychem公司从业人员已达到8000人,拥有227台加速器,产品规格品种达3000多种,年销售额18亿美元。1999年与ASG、AMP、Eleon等多家公司一起被著名的Tyco公司收购,强强联合成立了Tyco International Ltd,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元件、配件供货商,2000年销售额已达289亿美元。Raychem的发展,标志着美国的辐射化工主导产品热收缩材料、PTC等材料在世界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辐射化工由初创期相对独立的产业,进一步通过资产重组,与相关行业融为一体,又为辐射化工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此外,在辐射硫化方面,1957年Firestone公司首先实现了汽车轮胎的预硫化,并逐渐发展成为辐射加工的大产业,1998年北美辐射硫化轮胎的产值就达到了135亿美元

日本的情况

日本辐射化工产业始于1961年,住友电工开发生产的6kV辐照交联电力电缆,为辐射化工在电线电缆行业中的应用打开了窗口。1966年积水与东丽两家公司生产了聚乙烯发泡材料。LSI工厂利用辐射接枝技术生产了离子交换膜、电池隔膜。辐射化工对日本主导产业贡献最大、最有显示度的是对汽车轮胎的辐射硫化。1997年的产值达到1.02万亿日元,日产的子午轮胎中91%是经过辐射硫化的。子午轮胎采用辐射硫化工艺,可以削减胶的用量,稳定制造工艺,提高轮胎质量。日本辐射化工产业产值排在前三位的是轮胎硫化、电线电缆和发泡材料,热缩材料排在第四位。日本辐射化工产品结构与北美比较存在较大差异,这是因为日本的辐射化工更直接服务于日本主导产业(如电子、电器、汽车等),成为日本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本31%的EB装置用于交联线缆(主要是电器装备及汽车用细线),有14%的EB装置用于轮胎硫化。而北美以热缩材料为主,占有47%的EB装置。线缆和轮胎分别只占11%和7%。

亚洲地区,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除日本外,韩国在辐射加工方面发展也很快。耐热线缆、热缩材料、汽车轮胎制造等已形成规模。马来西亚利用日本援建的EP装置,制造热缩材料;用6.8万居里Co-60源辐照交联天然胶乳。

欧洲的情况

欧洲的辐射加工产业具有一定的基础,以瑞士为例,STUDER公司有1~10MeV范围的加速器6台,还有几百万居里的Co-60源,而在1999年之后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热缩材料以及薄板、包装箱等的辐射固化。到上世纪末,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欧洲地区的辐射加工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接连出现许多大公司。IBA在1986年成立时,仅是十几个人的小公司,后来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一举收购了美国的STEAIGENICS、RDI、GQIFIC、SCANDITRONIX等多家公司,成为辐射产业界的跨国公司。另外,英国的ISOTRON,法国的BGS等也都发展成为拥有多家工厂的大公司。

辐射化工产业发展趋势

综合国际发展状况,可以看出其主要发展趋势:

主导产品进一步走向规模化和国际化。以高性能热缩材料、交联线缆、轮胎硫化、发泡材料为代表的主导产品均属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配套性的基础产业,历经近半个世纪,长盛不衰,生命周期较长。日、美等国通过政府引导及市场推动,进一步将这类产品融入本国的主导产业,成为提高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主导产业(如汽车工业、电子、电器等)的发展,辐射化工产品进一步走向规模化和国际化,预计今后若干年内国际上没有对手能够与日本、美国竞争。

一批新的高性能材料正走向市场。例如天然胶乳的EB辐射硫化在法国、德国、印度、马来西亚已有中试厂;工程塑料和通用塑料辐射改性正走向成熟;德国生产的室内供热聚乙烯管是将耐热70°C的PE管经辐射交联后,提高到110°C,并具有抗腐蚀、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年产量已达8000万米,正逐步取代传统金属管材。近年日本和美国开展对天然多糖类(海洋系甲壳素、壳聚糖、藻元酸、角叉菜胶等)辐射降解的研究,其辐解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可用作植物生长促进剂,开辟了辐射化工的新领域。日本利用辐射技术进行环境治理和资源再利用已经取得突破。1999年日本与中方合作,在中国成都建造的电子束脱硫脱硝工业性示范装置,标志着辐射化工产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政府鼓励企业增加R&D的投入,开拓辐射化工新的应用领域。日本、北美各国政府积极鼓励本国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以产业化为目标的辐射化工技术创新,仅日本,专门用于R&D的EB装置就有115台;北美104台。韩国非常重视R&D以及人才培训,大约用了3年时间说服IAEA,同意在韩国设立IAEA/RCA(亚太地区原子能科技研究、开发、培训协作的地区事务所),2003年3月已在大田举行了开所仪式。同时又提出建立国际原子能大学(INU)和国际原子能培训教育中心(INTEC)。韩国原子能研究所(KAERT)计划在2004年建立“尖端放射线应用研究中心”,该计划是将KAERT为中心的区域(内有商用100万居里Co-60源、5MeV EB装置、离子束辐照设施和γ辐照温室实验农场等)作为辐射加工技术的研发中心。马来西亚是以原子能研究所(MINT)为中心进行技术转移,政府、研究机构、企业联手进行广泛的研究开发,MINT经费来源的30%~40%是靠自己的开发收入。

6.高速铁路发展与规划国外现状 篇六

隼”号列车可以用3小时10分钟完成东京与青森之间大约713公里行程,负责运营东北新干线的JR东日本司准备在2012年底将“隼”号的最高时速提升至320公里。“隼”号最与众不同的是它15米长的鹰嘴形车头。由于东北线中山洞较多,列车经过山洞时产生很大的噪音和振动,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减少噪音和振动,使列车更加舒适。“隼”号列车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增加了豪华车厢,配备羊毛地毯和真皮座椅;车厢内专门配有服务员,提供饮料、食品、拖鞋、报纸杂志等。豪华车厢票价不菲,从东京到青森的单程票价约26000日元,比普通列车高出10000日元。

另外,日本一直在研制磁悬浮列车,JR东日本公司将为磁悬浮中央新干线商业运营研发新型列车。磁悬浮中央新干线的东京至名古屋路段计划于2027年投入商业运营,开通后最高时速将达到500公里。(完)

黄色的子弹车头,流线般的车体,400米长的车身,以最高每小时300公里的时速如风一般越过平原,穿过海洋。17年来,欧洲之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每年上千万的乘客。

在布鲁塞尔的中央车站,欧洲之星负责欧洲大陆地区的媒体总监布拉姆·斯梅茨带我们参观了这部神奇的列车。每一列欧洲之星重达800吨,由20节车厢组成,可容纳750名乘客,载客量甚至可以达到两架大型波音客机的数量。斯梅茨告诉我们,目前欧洲之星的最高时速300公里,即使在英吉利海峡隧道内,其最高时速也可以达到160公里。从安全角度考虑,列车安装了三套制动系统,可以在65秒内将最高速运行的列车煞停,期间列车行进约3.5公里。目前仅需1小时51分即可从伦敦抵达布鲁塞尔,伦敦到巴黎的时间为2小时15分钟。走进列车内部,车厢宽敞明亮,普通舱每排设3个座椅,座位舒适感很强,每排配2个单独小桌,和国内高铁列车的布局十分相似,不同的是头等舱和一等舱内座椅是特殊的躺椅式设计。据介绍,列车运行十分平稳,即使用高脚杯喝葡萄酒也不用担心泼洒。欧洲之星自1994年运行以来深受欢迎,资料显示目前已占据了伦敦至巴黎路线68%的市场占有率。至于伦敦至布鲁塞尔路线则占据了63%。同期:欧洲之星欧洲区媒体总监 布拉姆·斯梅茨 在同样的路线上,80%的情况我们要比航空便宜,和飞机相比,我们的另一个优势在于直接抵达城市的市中心。解说:节能环保是欧洲之星的另一突出亮点。据了解,欧洲之星的碳排放量只是相同距离下飞机的十分之一。除高速、便利和环保外,17年来,欧洲之星的服务也一直广受称赞。同期:欧洲之星欧洲区媒体总监 布拉姆·斯梅茨 几年前我们做过一个调查,调查显示,人们喜欢欧洲之星,他们喜欢我们的服务,但是对我们的价格系统颇有微词,因为太复杂了,因此我们重新设计了我们的价格战略,使之更加简单,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成为铁路运营的领头者了。我想如果你要订票,那么(吸引乘客的)归根到底就是服务和简捷,这非常重要的。解说:斯梅茨说,在2014年前,欧洲之星公司还将购买10部列车,而且还邀请了意大利著名的设计师对车厢进行装修设计,给乘客全新的感受。(完)

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柏林中央火车站广场。我身后的建筑物是柏林中央火车站,它是欧洲最大的火车站。每天有超过1100列火车进出。它也是德国高速铁路网的一个重要枢纽。德国高速铁路的正式名称是“城际特快列车”ICE,它将德国国内130多个大小城市连为一体,德国铁路公司称,自1991年投入运营以来,德国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已经相当于从地球到太阳往返了3次。

德国的高速铁路,无论是机车制造,还是铁路本身,其独特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都能够与日、法高铁媲美。而德国铁路的最大特点在于高速路段与普通路段联网混行。在高速路段跑高速,跑不了高速的,按普通铁路行车速度前行。这样的做法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各地原有的铁路设施。

德国现有大小机场100多个,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可能有人会问,德国为何还要如此热衷于修建高速铁路?联邦铁路公司给出的答案是:高速铁路主要面向商务人群和旅游者。这些人需要的是舒适和快捷。而且事实也证明,在200至500公里之内的旅行,火车具有比汽车和飞机更大的优越性。

此外,德国政府决心在高速公路和机场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仍花巨资大力兴建高速铁路。从国家的角度看,还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节能;二是环保。德国联邦铁路公司计算,德国第三代高速机车在载客率为50%的情况下,每人每百公里消耗的能源不到2公升。也就是说,它比汽车和飞机更节能。

除了节能和环保之外,德国积极发展高速铁路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考虑,就是汽车和飞机消耗的是矿物质能源,目前主要依靠提炼石油来提供。而城际高速列车消耗的是电力。电可以通过对煤、风力、太阳能和其他生物质的加工而得到转换。这比消耗石油更经济,也更安全。

这里是美国纽约市的宾州火车站。它是美国铁路东北海岸沿线上的重要一站,也可以说是美国铁路系统中最为繁忙的一个火车站。因为它所在的这条东北海岸沿线连接了美国波士顿、纽约、费城、华盛顿这四座重要的大城市,从而也是美国铁路中最为繁忙也是效率最高的一条铁路线。这条线路上现在所能够承载的最高时速是217公里。在今年五月份,美国政府公布了一项总价值为20.2亿美元的高铁改造项目投资,这条线路也获得了价值7.95亿美元的额度最大的一笔投资。根据这项投资计划,改造之后这条线路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时速是257公里。

【解说】在这项计划中,另有约3亿美元投资于连接加州洛杉矶和旧金山的高铁项目,这一项目建成后最高时速预计可达355公里。美国运输部长雷·拉胡德当地时间5月9日公布这一计划时说,这项史无前例的投资将“有助于确保美国赢得未来,并建成世界上最快、最安全、效率最高的运输网”。

【解说】高铁计划收获了不少欢呼声,但也由于可能会面临资金困境而遭到一些人的抵制。威斯康星州、俄亥俄州和佛罗里达州就拒绝参与高铁建设计划。当地时间4月12日公布的2011财年预算案中,高铁项目最终被削减了29亿美元。尽管如此,总额500亿美元的高铁投资仍是美国政府近年来少有的大笔投资。

7.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篇七

关键词: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标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和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如何更好地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公共管理运动的推动下,西方国家开始推行政府治理范式的改革,通过多种举措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作为优化管理效能和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技术手段,标准化受到了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无论是以国际标准化组织为代表的国际组织,还是以美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都开展了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国际标准化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现状

进入21世纪,国际标准化组织(以下简称“ISO”)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标准化应“更好地体现人文精神、更注重保护消费者权益、达到提高生活与生命质量和促进人际交往的目的”的工作理念。在此指引下,ISO先后成立了7个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涉及安全、环境、城市管理等领域(见表1)。截至目前,ISO共制定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7项,相关技术标准数千余项。

与工业、农业及其他服务业标准化领域相比,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ISO工作的新兴领域,因此标准数量相对较少。随着国际标准化的工作领域从传统服务业逐渐延伸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相关工作正日益受到重视,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国际标准也正在积极研制之中,并在不远的将来发布实施。

2 发达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现状

2.1 美国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早在其建国时就初具规模。1978年卡特政府“文官制度改革法案”的实施,拉开了美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序幕,逐渐形成了今天由政府、社会组织和企业共同治理的完备模式。

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内,美国开展了一系列标准化探索与规范化实践。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联邦政府下辖的200多个机构,就已全面执行3,000多项内容广泛、形式各异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以其中的美国联邦质量协会为例,它提出的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标准包括7个方面(见表2)。

这些标准的发布实施,为提升美国社会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质量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2.2 英国

作为老牌发达资本主义工业国家,英国历来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近年来也将关注重点从传统的工业领域扩展至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开展了丰富实践,其中最重要的成果非“公民宪章”运动莫属。

“公民宪章”运动于1991年由时任英国首相梅杰发起,旨在推动公共组织起草、公布、实施一整套清晰完整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体系。英国政府要求所有公共服务机构和部门制定各自的标准,具体内容和实施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但标准的研制设计必须依据“明确的服务标准”、“透明度”、“顾客选择”、“礼貌服务”、“完善的监督机制”、“资金的价值”6个指导原则,以满足公民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需求。

实践证明,公民宪章运动明显改善了政府公共服务绩效。例如:税务局公众服务满意率达到了84%,护照处办理护照的最长时间减少了79天。同时,该运动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国家纷纷仿效。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共有近20个国家开展了与英国“公民宪章”运动类似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活动,促进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行为的规范化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

2.3 德国

德国政府非常重视服务标准化工作,是世界上较早开展服务标准化工作的国家之一,在国际服务标准化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承担了多个ISO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工作。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方面,德国亦走在世界前列,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德国标准化学会(DIN)已发布实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国家标准13,009项,位居全球第一。

以公共教育为例,作为ISO/TC 232(非正规教育与培训服务)的秘书国,德国高度重视以标准化手段提升公共教育的质量与水平。目前共发布实施17项公共教育国家标准,包括服务标准、产品标准与技术标准,已初步形成优化公共教育管理、规范公共教育行为的技术框架。

在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内,德国人擅长使用“标杆管理”这种标准化绩效评估活动提升社会管理效能与公共服务水平。在德国社区管理联合会(KGSt)研究实施的“公共交互指标网络”中,每一个网络都关注一个特定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策领域,德国各大城市的公共服务部门根据绩效评价结果,相互吸取先进经验,不断优化管理效能与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了德国社会管理的整体水平,推动了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

2.4 法国

作为具有悠久法治传统的国家,法国早在1789大革命结束后便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该文件与《法国民法典》一道确立了法国社会管理“分级分层”的模式雏形;与此同时,作为典型的高福利国家,法国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同样历史悠久,尤其是二战后高速发展的30年,为法国形成公民高参与度的“公平主导型”公共服务体系奠定了经济基础。

法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国际舞台上表现活跃,先后承担了ISO/TC 224“与服务活动相关的饮水供应系统和废水处理系统”和ISO/TC268“社区可持续发展”两个相关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目前由法国标准协会(AFNOR)主导提出的“社区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提案已正式提交,该标准拟就基本要求、商务区要求、居住区要求、工业园区要求以及绩效术语、绩效指标、绩效评估、服务周期计划、生命周期成本等方面对全球社区可持续发展提出规范性要求,不仅将从城市与社区管理角度提升全球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亦将提升法国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国际标准化活动中的技术地位。

2.5 日本

作为兼具西方国家经济高度发达特点和东方国家传统生活模式的国家,日本一直注重并擅长运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提升民生福祉,标准化也是其中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最受关注的民生类公共服务领域,自2000年起,日本共陆续发布实施了29项相关国家标准,细致地规范了民生类公共服务的内容、流程、环节、实施行为与交付质量。

其中,以养老公共服务为例,目前日本主要实施由厚生省老人保健福祉局制定的养老服务评价标准,涉及日常生活服务、特殊服务、其他服务、与相关业务单位的协作、设施设备与环境、经营管理6方面内容(见表3),根据这6方面设定各种问题,组成服务评价项目,将养老公共服务机构评定为A、B、C、D四个等级。

该标准内容丰富广泛、要求明确详细、可操作性强,在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日益严重以及家庭养老模式不断退化的背景下,强化了日本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提升了养老服务能力与水平,进而对于日本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国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老人提供全方位、多选择、满足不同需求的或无偿或按国家标准收费的公共养老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3 国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特点与趋势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高新技术发轫于工业,而后逐步渗透至农业与服务业,标准化亦不例外。在世界各国政府转型升级不断加速的大背景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已成为国际及众多发达国家标准化工作新的重点领域,虽然工作模式略有差异,但就整体而言,均呈现出以下特点与趋势。

3.1 整体步伐加速

相较其他领域的标准化工作而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标准化的呼声日益强烈,各发达国家都在不断优化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相关标准化工作由此带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已成为各国标准化工作的重要领域之一,正日益受到广泛关注与高度重视,其中部分国际组织与国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数量如图1所示。

3.2 政府主导进程

由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具有全民普适性,因此,为保障民众普遍利益,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提供模式与途径部分市场化的同时,相关标准化工作则始终由政府牢牢把控,以确保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达到切实发挥标准化对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促进作用、不断提升民众幸福指数的目的。

3.3 协调难度较大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与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关乎广大民众的切身利益;与此同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又与国家、地区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背景、地方风俗、民族习惯、宗教信仰等诸多要素密切相关。开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需要统一协调广大民众意愿和众多差异化要素,协调工作量大而艰巨。

3.4 服务要素凸显

服务是无形的,具有区别于商品交换的特殊属性。因此,服务标准与产品标准亦有所区别。目前,国外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发布实施的标准主要集中于技术、管理和产品方面,真正的服务标准比例很小。随着服务业标准化技术理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服务要素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中的比重正在逐渐提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5 相互采标频繁

8.国外企业档案管理现状 篇八

[關键词] 国外企业人力资源启示

知识经济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更多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需要借鉴国外企业先进理论和成功经验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国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日渐成熟和完善,很多先进理念和经验值得我国企业学习。

一、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

1.发达国家企业重视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人力资源,是指为了使组织能够达到目标,对人力资源各种布署和活动进行计划的模式。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战略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包括了企业通过人来达到组织目标的各个方面。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人力资源配置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企业的人事部门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策略性角色,其工作重点不是对雇员问题进行急救处理,而是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策略的拟定,激励雇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满足其成就感, 营造雇员和企业共同的企业价值观,帮助企业成功地实现战略目标。

2.发达国家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训。发达国家企业非常重视职工的教育与培训,把教育培训看作是获取与保持企业竞争力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人力资源活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教育和就业培训已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生产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在美国企业,每个雇员平均每年接受15个小时的教育培训,总计达150亿小时;小公司教育培训费用每年平均21.8万美元。目前,已有1200多家美国跨国公司包括麦当劳、肯德鸡在内,都开办了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则建有自己的大学,每年在培训上的投资高达1.2亿美元,GE公司每年投入培训、教育的经费高达9亿美元,董事会不惜花费大量时间投入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亲自授课。

3.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部门注重为雇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发达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雇员进行各种方式的沟通,例如通过参加雇员的生日聚会、家庭日聚会,了解雇员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并听取建议,并使雇员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引导雇员参与企业管理,使雇员感到自己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定期不定期的向管理层汇报雇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帮助企业建立一个关心协作的和谐的工作环境。

4.发达国家的企业注重完善企业激励雇员、留住人才的激励机制。发达国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非常重视不断改进和完善员工工资福利对员工的激励作用,形成了比较灵活、有效的分配制度。发达国家企业的丁资分配具有两个特点:(1)合理拉开员工的收入差距。美国企业十分重视人才,给予人才十分优厚的经济条件;(2)收入显性化、福利社会化。如对高层经理的股票期权、股票增值计划,对一般员工设立表现奖和员工持股计划等。

二、国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1.我国企业应注重战略性人力资源的发展。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通过人力资源的规划、政策和管理实践达到获得竞争优势的人力资源配置的目的,通过人力资源与组织战略的匹配,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组织战略灵活运用,实现组织目标,战略性让人力资源管理把人力资源管理提升到战略的地位,就是系统地将人与组织联系起来,建立统一性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具有我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2.我国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对人才的开发和管理,积极转变观念,转变为切实把人才作为企业最具有活力、最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资源对待。企业要加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沟通,做到上下沟通,重视情感的交流,形成和谐和团结的人际,视员工为企业核心的资源,经营好企业人才,建立健全企业民主机制,使员工有一种归宿感,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3.我国企业应经营好企业人才。一方面要有高强度的优惠政策,加大吸引优秀人才的力度,另一方面要用好人才,通过为人才提供机遇将人才留住,使有才干的职工有用武之地。建立对关键人才进行特别保护的制度。保留关键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对管理者意义重大。正如著名企业家柳传志说的:“小公司做事,大公司做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能够经营好人才的企业才是最终的大赢家。华信惠悦的调查显示,80%的企业经理人认为, 现在企业中“人”的因素更为重要,67%的企业经理人相信保留合适的人才比起吸纳新鲜的生力军更为重要目前许多单位“一方面人满为患,一方面人才流失”、“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普遍缺乏一整套科学的人力资源评判标准,如工作分析、能力测试、绩效考核、性格测试等。

4.我国企业应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运用市场机制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激励人才的创新精神,激活人才的创新潜能。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使人才享有贡献社会的成就感、实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得到社会承认和尊重的荣誉感;着眼于人才个体效能的充分发挥,建立劳动和贡献相适应的薪酬、保障制度,落实知识、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策,使人才的贡献得到相应的物质回报;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以知识、技术、成果、专利、管理等要素,在国家没有明确限制领域中投资创业,并从中得到合法收益。设计合理的报酬激励体系能吸纳所需的人才,要科学地设计绩效考核与报酬激励体系,开发员工的潜能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提高劳动生产率。报酬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到企业内部公平,也要考虑企业外部的平衡建立适当的激励制度。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我国企业应根据自身企业特点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

参考文献:

[1]林新奇:国际人力资源管理,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版

[2]刘永安王芳: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我国企业的启示,企业经济,2005(12)

[3]张博: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中国培训,2005(7)

上一篇:教导主任在暑期全校教工大会上的总结发言下一篇:2011安徽高考数学文科考试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