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2024-08-30

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精选8篇)

1.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篇一

王者初醒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调查研究

一、选题: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一个不能再熟悉的词语----“非主流”。我们看到,“非主流”文化得到广大青少年的追捧,他们是“非主流”文化发展壮大的“主力军”。

衣着怪异,发型新潮的青少年走在街头;网上到处都能看到眼睛大大的,色调怪怪的非主流美女图片;专门的非主流文化网站充满消极的资料和讯息。“颓废”“冷漠”“寂寞”“贱男子”“贱女子”等词泛滥成灾„„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是近几年在我国青少年群体中发展壮大的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现象。随着中国社会的迅猛发展,平等,包容等价值观已逐渐深入人心,社会文化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而基于对个性、张扬、另类的推崇,非主流青少年群体往往在衣着、言辞、行为、思想及价值观上显得与传统的大众主流格格不入。

文化现象的产生源自于社会发展的土壤。迥异的文化现象都是时代变更发展下,社会大众的心理诉求及价值观的种种体现,深刻着时代的烙印。故而本选题意义在于客观理性地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予以研究探讨:

 一方面,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的研究是对国家、民族

未来发展的积极探讨和思考;

 另一方面,研究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产生发展,是对当前社会发展变更的积极

回应,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认知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的碰撞;

 并且,探究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发展趋势及其影响,有利于客观公正地探讨研究

这一文化现象的起源发展、存在价值和未来的走向;

 最后,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深入剖析,有助于家庭学校社会了解青少年的成长心理和诉求,有助于为青少年构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成长环境,引导其积极健康成长。

国外的对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的(研究)源于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西奥多·西扎克在(《反主流文化的形成》)中,针对当时席卷美国的非主流文化现象最早提出了“反主流文化”一词。

“在“反主流文化”潮流中,嬉皮士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嬉皮士”被视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一个文化群体。表现在他们身上的是与主流文化——代表美国中产阶级的一套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作对的价值准则和生活方式。听摇滚乐、吸毒品、过集体生活等,成了“嬉皮士文化”的主要特征。“

国外研究针对反主流文化群体及嬉皮士的存在进行了长久客观而全面的分析,得出了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的结论。嬉皮士的出现反映了战后美国社会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嬉

皮士”只不过是用其“特殊”的方式指出了这些问题而已;另一方面,经过60年代“嬉皮士亚文化”的冲击,美国的主流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鉴于国外对非主流文化研究时间已颇为长久,已具有成熟的认知体系和系统的分析结果,研究已具有完善性,对我国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研究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而就我国而言,对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探讨尚且显得不够完备。

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在我国的兴起只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因此尚未能够引起社会主流足够的重视;即便偶尔加以关注,大多数情况下也只是局限于对于处于这文化现象中某些与传统观念不一致的行为进行古板式的呵斥。大多数人面对非主流现象无法接受,认为当代青少年安逸享乐,不学无术,精神生活荒芜。以至于我们对他们大多抱着的是鄙视,不屑,为感到惋惜的态度。在现实生活还是网络生活中,对于疯狂的非主流追随者,到处都是骂声一片,更有“中华民族的败类”等过激言论。

在主流社会盲目批判之下,关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科学研究显得力不从心。就事实而言,目前我国对非主流文化现象的研究不仅在数量上较为匮乏,而且在质量上也较为粗陋,不具有相当的说服力。因此,对于青少年非主流文化现象迫切需要深刻和全面的研究探讨。因此,我们希望我们的调查研究能为“非主流”文化课题的研究添砖加瓦亦或是抛砖引玉。

本课题研究主要观点: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分野不是绝对的非主流文化的存在有其原因及合理性;

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成长发展具有普遍影响;

社会应对非主流文化应当采取理性宽容和积极引导的态度。

二、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观点、基本思路和方法。

基本思路:

作为一种普遍存在于青少年间的新兴文化现象,非主流的存在对青少年的各种影响已经引发社会的关注,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剖析非主流文化现象:

 产生该文化现象深层及本质原因?

 非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异同?

 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存在范围及影响力有多大?这种影响力对青少年群体的积极、消极影响如何?

 如何取精华去糟粕,使其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如何通过对国外类似文化现象的研究,形成对于此类文化的普遍性认识?

资料收集的方法:

一、确定调查对象。

对青少年非主流群体进行全面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

二、收集具体资料。

采取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

具体如下:

 大面积适用的问卷调查法,把握非主流青少年群体存在的整体性状态。 针对其中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进行重点分析,获取一般规律及其他资

料。

 对具有典型性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获得更有代表性更具有研究价值的资料。

 对调查对象的群体及个人进行访谈调查,获取更贴近社会更真实的一手

资料。

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国内外非主流文化研究的经验中吸收智慧,进行分

析比较。

 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得出客观理性的研究成果。

(三)预期价值:本课题的理论创新程度或实际应用价值。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一)加深对“非主流’文化的存在环境的认识和了解,为社会提供一种认识和评断”非主流“现象的价值参考,避免不必要的排斥和盲目的接纳。

(二)把握当代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心理需求,为家庭学校社会的青少年教育提供合理建议;

(三)把握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异同,研究现代社会背景下多文化并存的意义及价值。

2.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篇二

一说起动漫文化就不得不提到日本, 自1980年中央电视台引进并播出了日本的科幻动画作品《铁臂阿童木》, 并在1981年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铁臂阿童木》的漫画版。在这之后的长达25年里, 大量的引进的海外动画几乎占据了80后、90后这些孩子们放学以后的时间, 同时引进的漫画作品也深深的影响着这一批孩子们的观念, 例如当年热播的动画作品《灌篮高手》和其漫画几乎影响了一代年轻人, 不少的少年因为《灌南高手》而爱上了打篮球, 而作品中的一系列帅气男性角色诸如“流川枫”“藤真健司”等更是当年的女孩子们梦中的白马王子。这帮少年少女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动漫熏陶以至于在20几岁成年之后对于动漫的热情依旧不减。但是在2006年一纸限制境外动画在每天17点至20点播放的条例颁布后, 原本孩子们守在电视边看动画的状态似乎改变了。第一批受海外动画影响的孩子已经长大了, 但是对于动漫作品的需求不减, 而国产动画的局面一直处在一种定位低龄化的阶段, 国产动画的内容和角色造型在长期受海外动画影响并且思维已经长成的“动漫族”面前来讲非常的幼稚和难以接受。但是此时此刻互联网似乎成了动漫爱好者寻觅喜爱的动漫作品的新空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动漫文化中的青少年亚文化也借由新媒体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新媒体借助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动漫族”这个族群重新构建了一个便于互动, 仿真的虚拟空间, 这个世界与之前所面对的世界截然不同, 正如鲍德里亚所言, 在模型、符码、符号构建的类像世界里, 模型和真实之间的差别被销蚀, 形象与真实之间的界限被内爆, 人们对从前真实的那种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也一起宣告消失。[1]新媒体在技术上的特征在青少年亚文化的表达方式向读图时代进发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它将那些非真实的, 不自然的事项、含义和文化成分引入了赛博空间, 将人与现实之间的真实关系的呈现遮蔽起来, 为青少年亚文化和现实世界的鸿沟搭建起来一种可以称得上“自然”的空间, 也成为了对抗主流文化的有力工具。在当前的环境下中国动漫文化呈现出如下的一些现象。

第一, 一些成人化的动漫作品出现在了新媒体平台上。中国的主流动画一直处在一个低龄面向的阶段, 尤其是近年来占据电视平台的动画作品大都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类似的作品。当年成长起来的“动漫族”对这类作品大都是保持着一种诟病的态度, 因此, 现在网络上大量的存在着“动漫族”的中国动漫需要“成人化”的呼声。这样的呼声到后来演变成动漫爱好者自发的开始创作动漫作品, 新媒体为其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平台, 而这些新生的动漫作品不乏一些成人元素, 像是早期以暴力打斗为卖点的《小小》系列, 而后的网络动画《泡芙小姐的金鱼缸》直接面向成人大谈特谈当代女性的爱情观, 《十万个冷笑话》也包含了一些成人元素的暗示, 还有《中国惊奇先生》《雏蜂》等在网络平台上播放的作品也包含着情色元素, 依托着新媒体动漫爱好者的呼声得到了一定满足, 除了可以通过网络阅读流入国内海外动漫作品同时也可以自行组织创作属于自己的文化的作品并且可以回避掉一些主流作品才会需要的审核。

第二, 有着独特交流语言的动漫论坛。一直说到“动漫族”会使用独特的语言来彰显自我的个性, 而这群个性的人在网络中依靠着论坛BBS这样的平台进行交流, 因此这些平台上有着大量的在主流环境之中不会使用的词汇, 而“动漫族”依靠这样的语言交流寻找着有共同语言的人群。

第三, Cosplay伴随着新媒体发展改变了最初的形态, 也许最初的Cosplay对于“动漫族”来讲就是彰显自己对作品的喜爱的一种方式, 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数字技术的发展, Cosplay更变成了一种彰显个性, 或者是自我满足的方式, 在网络世界中Cosplay的人本身的形象被隐藏了起来, 而呈现给他人的跟多的是还原动漫作品, 美型的, 性别不明的角色造型。

中国的主流动漫环境难以满足“动漫族”这一族群的需求, 在传统动漫中存在着的说教形式, 这种形式的压制感让存在着逆反意识的青少年们难以接受。同时在成长的过程中, 中国式的教育是一种经验式的教育, 青少年自我的个性化的思想感情在父辈的经验面前显得较为薄弱, 青少年们在个性上需要一种认同。新媒体有着全球化这样的优势, 在新媒体平台上“动漫族”们可以获得平时在国内无法获得的动漫作品, 他们可以从中获得满足。而新媒介的交互优势让遍布于现实中不相见的“动漫族”聚集到了一起, 但是又由于动漫族独特的语言又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小圈子。同时网络媒介的开放性、无中心性消解了现实世界中权威、主流、父辈对青年加以掌控的可能性, [2]青少年们反叛的思想可以在这个新媒介环境中获得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当代的新媒体环境下的动漫文化走向, 动漫族的思想, 可以作为国产主流动画拓展观众群体的参考。

摘要:中国的动漫文化由于形成的时代的环境问题一部分处于主流文化之中而另一部分则属于青少年亚文化,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为青少年亚文化从相对而言比较封闭的“小众群体”逐渐的向“泛化”转换提供了条件, 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的属于青少年亚文化一支的研究, 对于主流的动漫文化发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青少年,亚文化,动漫文化

参考文献

[1]马中红.新媒介与青少年亚文化——御宅:二次元世界的迷狂[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2.

[2]蔡骐.大众传播时代的青少年亚文化[M].长沙:岳麓书社, 2011.

3.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篇三

一、非主流文化对中小学生的负面影响

1.什么是非主流文化

所谓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主流文化话语系统显然是由一定社会的精英阶层形成和决定的。主流文化话语决定着我们所处社会的文化结构,对于非主流文化时刻起着支配作用。 非主流文化也叫大众文化或民间文化,它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出现的一种文化,主要是借助现代传媒(电视、电影、网络、VCD或VCR),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模式化、批量化生产的文化产品。我们对非主流文化应有正确的认识:第一,非主流文化有存在的根据和需要。成长中的青少年对个性的渴求十分强烈,同时也急需社会的认同,而时尚恰好就是显示个性与寻找认同的良好途径,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叫做“非主流”的词。第二,非主流文化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第三,非主流文化也有其优点或优势。如加速了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过程,能在较大空间范围内满足人民群众日常文化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另外,非主流文化中有益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也发挥着对青少年的教化功能,如提高艺术审美修养,改变匮乏的文化局面等。

2.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

当前,青少年学生的学习、课余文化生活、思想品德与行为方式深受非主流文化的影响。非主流文化中的传媒文化已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生活、学习与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成为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和社会化过程的一种思想环境,并对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人格品质、感情世界、审美情趣以及言行举止产生愈来愈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当代社会中,各种思想、理念、价值纷纭复杂、众语喧哗,各种社会现象相伴共生、混杂同存。其中包含着许多与社会主流价值有较大距离,乃至相悖的思想、理念、价值和现象。而所有这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塑造着中小学生的精神世界。

但是,我们应更加关注非主流文化的负面影响。如为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非主流文化庸俗化、低俗化严重,更有媚俗的倾向;一些媒体为增强感官刺激,严重歪曲现实、夸张虚假、渲染暴力;加上西方文化的影响,如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等,这些负面的东西严重影响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

当前,传媒文化成为当代青少年道德社会化的第一影响源。其影响力之大,已经远远超过学校、家庭文化的实际影响,其中的大众文化、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偶像文化的影响以及产生的种种负面现象导致德育低效,甚至出现了“5+2≤0”的尴尬。这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在多元化非主流文化的冲击下,学校德育面临挑战。对校园之外的“2”,即学生走出校门以后所受到的影响,人们无疑是担忧的。

二、对策

道德教育需要价值导向。教育应该如何抵制和抵消非主流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实施封闭教育显然是不行的,不符合信息时代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只有实现对媒体文化、学校文化和家庭教育的有效引导,才能促使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

1.加大对媒体文化的行政干预、限制及引导

青少年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传媒文化中非主流文化对青少年品德形成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因此,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有关单位要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机制,最大限度地消除传媒文化中的消极影响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监督。同时,建立健全媒体的自律机制。媒介主体作为大众正义良知的代言人和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社会单位,应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自律水准和相对完善的行业制度自律机制。其次,应加强对传媒人员的监管,要求从业人员要对传播行为与结果抱有高度负责的社会责任感和自律精神,对现实生活的题材要以正面教育为主,不得以单纯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作为衡量标准,尽力杜绝劣质信息的污染,避免行业整体文明水准的下降,努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加强和改进学校道德文化建设,按照“三贴近”原则发挥品德生态功能、主流价值导向功能和道德自我整合功能

学校道德文化作为学校文化和学校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主流道德文化的反映,是青少年思想道德社会化的主渠道,是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影响源。为此,学校道德文化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讲求实效的原则,在德育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综合考虑、综合设计,在注重充分发挥现有课程资源中的道德文化因素及其潜在功能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具有全方位意义并具有学校特色的道德文化精神体系并形成多元德育课程,包括显性、隐性和潜在课程体系。

学校道德文化应该发挥其作为主流价值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充分体现三大功能:一是学校道德文化的影响对于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发展,如同阳光、空气、雨露、营养之于植物生长,是良好品德形成发展的一种生态环境。这就是学校道德文化的品德养成功能。二是学校道德文化对青少年学生品德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引导功能,这种主流价值导向功能,有助于对青少年学生的多元价值取向与日趋弱化的主体意识加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以代表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观念的主流价值观念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引导,促使青少年学生品德的完善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三是青少年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是由他律到自律、由自律到自主、由自主到自为的过程。学校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应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选择。

3.搭建家庭育人平台,强化家庭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学生道德文化建设中家庭教育的“缺失”与“缺位”

家庭教育作用的缺失和缺位,是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青少年沉迷网络等心理行为问题和低龄犯罪现象日趋严重;困境儿童如离异家庭、流动和留守家庭儿童的心理健康与品德行为问题突出;悲剧性家庭教育事件增加,也导致青少年成长和行为上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等等。如何面对新情况、新特点,创新家庭教育,迫在眉睫。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基础,学校教育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的主渠道,社会教育是儿童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影响源。三种教育协调一致,才能同向、同步、同力,形式合力来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发展。父母或监护人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和实施者,要树立“为国教子”的观念,增强家庭教育的责任感,不断学习、掌握有关家庭教育的知识,形成科学育儿的理念,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学校应主动承担家庭教育指导的任务,教师要自觉成为家校和谐沟通的桥梁和家庭教育的指导者。

4.全社会整合力量,齐抓共管,大力倡导社会主流文化

要充分挖掘社会环境中的德育资源,通过社区教育、校外德育基地等,使学校与社会形成合力,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部门或单位,要把提供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精神产品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有效地营造可促进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生态环境,在最大限度上抵消社会不良现象对学生的影响,提高学生的自理自治、自我选择和自我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韩东才,李季.德育新思维[M].广州:广东高教出版社, 2010.

2.朱小蔓.中小学德育专题[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施光明.学校德育新探[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新乡市第十二中学

河南新乡453002)

4.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篇四

学 号:× × ×

学生所在学院:× × ×

学 生 姓 名 :× × ×

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余方华

南昌航空大学软件学院092011班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现代化发展产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促使人们的思考不断突破既有观念框架。同时促使当代中国各种社会思潮蓬勃兴起、交汇博弈。其中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日益凸现出来。本文通过界定非主流文化的科学内涵,着力分析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寻求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积极对策。

关键词:高校;非主流文化;青年大学生

一、当代非主流文化科学内涵 非主流社会思潮 1.新左派

提到新左派就要讲述一个名词:舶来品,新左派的思想内容多为舶来品,于1990年代后期开始登场,在言语方面比较细化,但是很多人对于新左派的文字觉得“食洋不化”、晦涩难懂。

它以伸张人民主权与普遍民主的姿态,反对资本主义的政经权力垄断及文化霸权的姿态出现。即前一方面,以同情弱者的姿态出现;后一方面,以批判主流的方式立论。再次,相对于老左派它“新”在左倾方法的调整。它以反意识形态的非本质主义姿态出现,借助于西方“后学”的解构武器,将近现代西方的主流意识形态——自由主义、理性主义与资本主义直接钩联起来,加以抨击。同时也进行单纯的理论辨析,以对民族、国家,乃至世界全面负责的面目立论。2.新自由主义

1970年代末及19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和启蒙运动,挑战现代造神运动和个人迷信,批评极左僵化教条和精神禁锢,呼唤思想解放,呼吁独立意识、个人价值和权利意识,引进西方思想和著作,蔚为大观。这一切,昭示了自由主义思潮在中国长期中断之后新的发端。1980年代的改革突破,是邓小平思想与自由主义部分重合协同致力的结果,日后二者渐渐拉开距离。

1980年代末**之后,自由主义陷入低潮。但1990年代中国启动了市场化改革,自由主义辗转往复,再度以学理形式登台。1998年5月,北大百年校庆,刘军宁编辑《北大传统与近代中国》一书,李慎之为之作序《弘扬北大的自由主义传统》,文中说:“世界经过工业化以来两三百年的比较和选择,中国尤其经过了一百多年来的人类史上规模最大的试验,已经有足够的理由证明,自由主义是最好的、最具普遍性的价值。”这一年,李慎之为《顾准日记》作序,为顾准思想定位,说顾准“追求的是自由主义”。这两篇序言,被朱学勤称为自由主义“挤出门缝”的标志。1998年12月,朱学勤发表《1998:自由主义学理的言说》,文中说:“自由主义究竟是什么?它首先是一种学理,然后是一种现实要求……它的变革观是渐进主义的扩展演化,与激进主义的人为建构相对而立。它在经济上要求市场机制,与计划体制相对而立;它在政治上要求代议制民主和宪政法治,既反对个人或少数人专制,也反对多数人以公意名义实行群众专政;在伦理上它要求保障个人价值,认为各种价值化约到最后,个人不能化约,不能被牺牲为任何抽象目的的工具。”这是对自由主义思想的简要概括。

与此同时,徐友渔发表《重提自由主义》一文,说:“自由主义的核心就是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肯定,对个人权利和利益的尊重与保护。”

自由主义反对垄断,要求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的干预,以消除腐败,并且大力呼吁言论自由,特别是强烈要求推进****建立宪政民主国家,因而与主流意识形态发生分歧,遭到抑制。

刘军宁在《私有财产权:宪政的命门》一文中说:“财产权是民主的前提条件……财产权与民主的相关性,根本一点在于,财产权改变了公民与国家的关系……财产权开辟了属于公民私人的自治领域,在这一领域之内,公民可以享有自由,而政府不得任意侵入。”自由主义要求继续推进市场体制改革,深化产权改革,反对国进民退,要求推动私有领域不断扩大。自由主义赞同全球化,支持中国加入WTO。自由主义认为阻碍中国进步的不是跨国公司,而是内在陈旧的体制与意识形态,并且认为中国并没有进入后现代时代。自由主义不赞成毛泽东晚年思想和“文革”,认为这并不是扫除腐败的正确途径。凡此种种,自由主义与新左派、老左派发生了激烈争论。

自由主义不赞成“群众大民主”式的民粹行径,也不赞成义和团式排外的“亢奋的民族主义”,因而与民族主义对立。

朱学勤说:“因为自由主义同时抵制上述种种危险倾向,在两面陡壁的夹缝中反复述说,故而它在正面承受威权压力的同时,又必然在侧面遭遇来自知识界内部一部分朋友的误解甚至猛烈抨击。”

新左派学者说,当代中国的自由主义与正在形成中的新的资本势力有着天然的联系,自由主义为之代言,扮演着哺育新阶级意识的乳母角色;另一方面,蒸蒸日上的新阶级又为自由主义提供着肥沃的土壤和资源,鼓舞着自由主义成长。[ 思想家点评:能拯救中国的,唯有自由主义。困难在于,需要有一定的知识素养,才能理解自由主义。当今愚民教育成效显著,限制了自由主义的传播;自由主义者喜欢炫耀学问和理性,又进一步束缚了自己的传播。我认为,不妨少谈民主,多谈自由;谈自由的时候,多谈民生。并且,面向大众的时候,一定用大白话谈。回来吧,胡适。]

与老左派不同,1990年代后期开始登场的新左派思想内容多为舶来品,“与西方接轨”。接什么轨?西方左翼思想及后现代理论的轨。如果说老左派表述方式多是过去大批判的遗音,那么,新左派的语言则比较西化。很多读者认为新左派的文章“食洋不化”、晦涩难懂。

一般认为,自由主义和新左派的论争,是从汪晖发表在《天涯》杂志1997年第5期的《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和现代性问题》一文而起。随后双方激烈争论,在世纪之交达到高潮,至今余波绵绵。

如同自由主义者的思想谱系极其复杂一样,新左派内部的思想取向也五光十色,既有海外留学生和国内学者之分,又有理论左翼和文学左翼之别等。自由主义与新左派之争,涉及全球化与中国发展、中国社会性质、中国与西方关系、市场经济与社会公正、自由与民主、中国现代化道路等诸多重大问题。

新左派对全球化持质疑或反对态度……不赞成中国加入WTO,批评“全球资本主义”……认为中国已经演变为市场社会或资本主义社会,是全球资本主义体系的一部分。

一些新左派人士引用后现代理论,对诸如文明、理性、科学、民主、启蒙等“现代性概念”进行批判与质疑。“什么是启蒙?启谁的蒙?谁有资格启蒙?”这是他们发出的诘问。新左派认为自由主义是在“复制西方”,并进一步指责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大通病,就是从西方话语中寻找精神资源(如自由、民主、法治等),实际上是“被殖民了”。

自由主义者认为,中国并未变成资本主义社会,也没有进入后现代。新左派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语境来处理中国问题,是文不对题,当了“邮差”。当下中国社会的弊病不能简单地比附成“西方病”、“市场病”。阻碍中国进步的不是跨国公司,而是陈旧的权力体制与市场机制并存。“中国病”的根源是陈旧的体制寄生于市场,扭曲市场甚至压制市场所产生的“权力病”。朱学勤说:“当新左派朋友们提倡批判市场机制的时候,自由主义则在呼吁******,这是双方分歧的根本。其他分歧恐怕都是由此派生。”自由主义者秦晖则认为中国是“后共产主义转型社会”,中国的情况有别于传统体制,又异于自由民主社会。

……新左派很少剖析国内政治体制方面的弊端,也很少提出******的要求……他们肯定“文革”的“正面因素”和“积极作用”,提出应该从中吸取群众运动的经验,学习大民主。新左派重提阶级和阶级斗争,并通过赞扬格瓦拉称颂革命。就上述主张而言,新左派和老左派合流了。

[ 思想家点评:新左派看到的社会问题,其实是除了邓派以外的其他各思潮都看到的。看到了同样的问题,药方却不同。最有特点的是左派,不管老左还是新左,他们要么开不出药方,要么要“回到从前”。都没有丝毫价值。]

3.新保守主义 4.民主社会主义

很长时间里,民主社会主义在国人心目中是负面形象,是“叛徒”。

1960年代,中苏决裂。中国发表“九评”,批判现代修正主义。同时,又挖祖坟追溯到“老牌修正主义”者伯恩施坦、考茨基,连带西欧各国社会民主党,统统“一锅熬”,痛加批判,全面否定,指为马克思主义的叛徒。从此,社会民主党、民主社会主义在中国声名狼藉。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苏东剧变,有人担心这股浪潮波及自己,于是再度批判和打压民主社会主义。当时全国各地出版了十几种讨伐民主社会主义的书籍,单篇文章更是不可计数。

……鉴于压力,没人敢于公开正面地为民主社会主义以及社会党辩护。直到2007年2月《炎黄春秋》发表谢韬文章《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首次公开明确地提出民主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前途,引发爆响。该文要旨:

一、马克思说股份公司是“在资本主义体系本身的基础上把资本主义的私有产业扬弃”。这样,资本家成了企业股东之一,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是一场和平革命。谢韬认为资本主义就这样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二、恩格斯晚年有反思,强调在选举中取得成功。谢韬说,这是恩格斯去世前几个月发表的文章,是他最后的意见。这就告诉我们,通过合法斗争取得政权,保留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是正统马克思主义。谢韬认为,苏维埃采用暴力夺取政权,粉碎私有制,则是错误的,是从“左”边修正了马克思主义。瑞典等西欧国家的社会民主党人接过民主社会主义旗帜,通过和平方式演变到社会主义,并与前苏联的暴力社会主义展开竞争,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是民主宪政、多党制、三权分立、混合所有制、市场经济、福利保障。谢韬认为,中国自改革开放起,就已经走上了民主社会主义道路,民主社会主义是中国的前途。

谢韬文章遭到老左派猛烈抨击。京、沪、杭先后召开10个会议批判谢韬,指谢韬“否定四项基本原则”、“篡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妄图打倒共产党”。京城盛传,上面对此保持冷静,来自高层的意见是:不转载、不批判、不争论,个人可以对此表态。

2007年5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答读者问”,题为《如何看民主社会主义》,显然针对谢韬一文。文章不赞同民主社会主义的主张,但语气温和,没有像过去那样杀气腾腾,而且还说民主社会主义“有一定借鉴意义”,透出微妙变化。虽然有老左派兴师问罪,但不少媒介大量发表介绍民主社会主义的文章,还发表了诸多研究瑞典、挪威社会状况的文章,甚至请西欧各国驻华代表现身说法评介民主社会主义。

有学者说,民主社会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区别在于,自由主义侧重个人权利,民主社会主义侧重群体福利。他们引用东欧剧变之后从共产党改名而来的东欧各社会党的纲领说明这一点。保加利亚社会党说自己是“一个群众性的党,代表并捍卫劳动群众的利益,为低收入阶层提供社会保障,反对失业和贫困化”。罗马尼亚社会民主主义党强调“应实行真正的社会保障”。波兰社会民主党主席克瓦希涅夫斯基说,必须重视三种力量:第一是工人,第二是农民,第三是青年;要“维护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这里不是散发着浓浓的社会主义味道么?

[ 思想家点评:这是最无趣的一群人。不受当局待见,也不受民众欢迎。马列遗老遗少而已。值得同情,不值得批判。]

5.经济私有化思潮 6.民族主义

…美苏冷战结束之后,全球化加速,民族主义也趁势而起。

最早是何新在1990年提出民族主义主张,要求反击西方颠覆阴谋,加强爱国主义。

《战略与管理》杂志在1994年和1996年分别发表两组关于民族主义的讨论,意见分歧。有学者提出,冷战后民族主义思潮重新蔓延,“民族主义成为一种选择”。1994年创刊的《原道》杂志公开申明:“从中国历史的内在性和一贯性来理解和认识中国,积极探索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化表达方式,即是《原道》的追求目标。”稍后京沪分别有学者发表文章论述文化民族主义,提出中国文明优越论。1996年出版的畅销书《中国可以说不》,掀起情绪化民族主义冲击波,使民族主义议题从学界进入大众领域。该书说:“美国正加紧组建反华俱乐部”,“苍天当死,黄天当立”,“21世纪将是一个属于中国人的世纪”,“世界上的一切和平进步,无一不得惠于中国的功德”,“我号召中国人要记住仇恨”,“我们要准备打仗!”……同年,还有主旨类同的《妖魔化中国的背后》一书问世。

2003年,有学者发表文章《走向政治民族》,提出在经济转型的同时实现政治转型,要塑造一种新的政治机制,以适应社会结构变动,使多元分散利益凝聚为全民族利益和向心力,使中华民族成为政治成熟的民族。有人称之为政治民族主义。

2009年,《中国不高兴》一书问世,可看作《中国可以说不》的续作。书中说:西方对中国的围堵越来越明目张胆,应该选择同西方“有条件决裂”,“持剑经商”是崛起大国的制胜之道,应该勇于在国际上“除暴安良”……

奇妙的是,与《中国可以说不》受到热捧不同,《中国不高兴》没有得到媒体好评,颇多媒体甚至对此书持嘲讽态度。有文章解释说,知识界经历了启蒙、加入WTO和奥运的历练,多数认同全球化,现实中又从全球化受益,因此多多少少都有世界主义情怀,民族主义在他们那里没有多少市场。

概括起来看,当下民族主义的诸多诉求中,反西方和抵制全球化是最突出的两条。有学者评论说,民族主义有很强的非理性一面,现今中国的民族主义是长期积弱一朝发达的亢奋。中国经济蒸蒸日上,经济规模马上要跃居世界第二,亢奋的民族主义只会加剧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紧张关系,只会有助于“中国威胁论”扩大市场,并非中国的福音。

[ 思想家点评:民族主义是最无耻的一群人,口淫犯而已。骗愚民几个掌声,卖书也骗愚民几块钱。有的是真蠢,有的仅仅是为了装蠢来骗钱。]

7.犬儒主义

1980年代中后期,海外新儒家陆续介绍进来,刺激并促进了大陆新儒学继梁、熊、冯、贺之后的再生。大陆一些新儒家认为,目下金钱至上、礼崩乐坏、人心沦丧,马列主义不再有吸引力。可是人总离不开信仰和精神支柱,因此儒学复兴顺理成章。

经过一段时间起步、研究、撰述之后,2003年至2005年,内地部分儒家学者正式提出建立儒教和儒家政治制度,引起激烈争议,是为近年文化保守主义复兴一大高潮。争论的激烈程度,远超此前关于读经、国学热、儒家私塾、改穿汉服的争论。这是一个节点。以此为标志,大陆新儒学开始突破安身立命、成圣成德的个人心性儒学范畴,直指国家政治权力核心,因而发生了质的跳跃。

大陆儒教的倡导者要求把儒学树为官学,以儒教为国教,建立儒家政治制度。因此,他们要求废弃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把尧舜孔孟之道作为国家根本指导原则写进宪法,上升为国家指导性意识形态。

还有儒家学者提出在中央层面成立元老院、通儒院,指导政治运行。有人要求举行国祭,祭祀孔子,正式恢复孔子“大成至圣先师”封号,成为全民导师。在财政方面,他们要求国家征收儒教遗产使用税(包括历代文庙、孔庙、城隍庙等大约40万处),解决推进儒教的费用。在官员选拔方面,他们要求成立各级考试中心,有志者需通过“四书五经”考试才能取得做官资格。在教育方面,他们要求用儒教经典取代各级学校的意识形态经典,中小学都应读经。以上是所谓上行路线。

下行路线则是在全国民间普遍建立儒教社团,成立儒教协会,开展活动,鼓励民众建立儒教信仰,建立儒家生活方式。

有人提议恢复家族制。为了规避风险,减少阻力,建议先从韶山毛氏家族、四川广安邓氏家族、四川仪陇朱德家族做起,把族人管起来……

蒋庆认为,科学与民主是西化的表现,不是儒学原生内容。儒家强调道德责任而不赞成强调个人自由,儒家亦不赞成基于个人利益诉求的人权。如果实施西方自由民主,中国文化的根就消亡了,中国文化也就消亡了。蒋庆说,儒家最高政治理想是王道政治。王道政治不是由民作主,也不是以民为本,而是“为民而王”,也就是君王为民众利益而治国平天下。

蒋庆不讳言,他这一套说法遭到“多数人激烈反对”。当然,本文中提到的其他各种思潮也都不赞成蒋庆的主张。

[ 思想家点评:人人都想争取自己的地位,一群只懂裹脚布学问的人,只好用裹脚布来蒙事儿了。100年前就打倒孔家店了,还需要再打倒一次?几十年前就已经大肆争论一番“全盘西化”了,今天还需要重新争论一次?倒退,真是悲哀。难道除了“全盘西化”我们还能发明出更好的路子?]

二、非主流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三、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积极策略

7.民粹主义(无政府主义)

毛泽东曾说“民粹主义在中国与我们党内的影响是很广大的”,“在农民出身的党员占多数的党内是会长期存在的”,“所谓民粹主义,就是要直接由封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经济,中间不经过发展资本主义阶段”。毛泽东还说,民粹主义最终会变成反革命。毛泽东对民粹主义的认识,与俄国革命相关,来自列宁的论述框架。

1999年,胡绳发表文章批评孙中山和毛泽东的民粹主义。胡绳说,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一味斥责资本主义的罪恶,呼唤立刻实行社会主义,就是“染了民粹主义的色彩”。比如孙中山说,趁资本主义还少甚至还没有的时候,赶快搞社会主义革命。至于毛泽东,1953年就宣布全面社会主义改造,步骤过激。还有就是1958年,工业化才发端,就说人民公社能够进入共产主义,这种“穷过渡”是民粹主义。

胡绳还指出,太平天国消灭工商业和杀富济贫的绝对平均主义,也是民粹主义。胡绳的观点遭到老左派公开抨击。

目前,对民粹主义的认识、解释与研究,已经超越了俄国理论框架。有学者说,目前世界正处于第三次民粹主义复兴高潮。前两次民粹主义代表性运动,一是19世纪末,美国西南部人民党的激进运动和俄国知识分子“到民间去”鼓动农民革命的风潮;二是20世纪中叶,拉丁美洲的庇隆和阿连德所领导的民众运动。目前,民粹主义再度成为人们关注热点。概括起来说,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有以下几项:

一是极端平民主义。以穷人的是非为是非,“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强调服从大众情绪,反对精英主义,否定精英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合法性存在于群众运动之中。二是反对在间接民主基础上的代议制民主。要求普通民众直接参与政治决策过程,要求直接的“大民主”。

三是要求“均贫富”。“同样是人,有人富甲天下,有人一贫如洗,这太不公平了”,不惜以无偿没收等暴力手段实现均富目标。

四是视革命道德至高无上。认为道德只存在于底层大众之中,底层大众的裁决就是正义;认为道德高于法律,高于程序,特别崇拜那些从底层崛起的道德型、魅力型领袖。

五是诉诸街头运动,诉诸暴力,热衷于“推翻”、“革命”。多数人的行动,哪怕杀人放火,也是正义。

有学者指出,十月革命也给中国送来了民粹主义。过去中国经济体制中的大锅饭、平均分配、压制市场竞争、“割资本主义尾巴”,都有民粹主义的浓重味道。有学者说,所谓“知识越多越反动”,认为发明创造都是来自非知识阶层,指知识分子为“臭老九”,把他们赶到农村和工厂接受再教育等反智主义,也是民粹主义。社会转型期正是民粹主义高发期。在中国实现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民粹主义再度高涨。最具爆炸性的收入分配不公、官黑勾结、贫富分化等热点,形成了有利于民粹主义滋长的土壤和气候。一段时期以来,在老左派咒骂当今中国已经复辟资本主义的背景下出现的“毛泽东热”、“文革热”,以及老左派主张的“没收私营房地产商的房子和财产,无偿分给最需要房子的穷人”、“无产阶级群众运动万岁”、“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打倒走资派”,就是民粹主义崛起的例证。

还有学者指出,重庆“钉子户”事件中,法学家江平主张按照法院的裁决办事,结果遭到网上痛骂;经济学家茅于轼提出“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遭到炮轰,以及轰动一时的“富人原罪论”,都是活生生的民粹主义案例。

网络已经成为充斥民粹主义话语的暴力场。贵州一官员全家被杀,网上欢呼:“只要是杀官家,我就举双手赞成!”

民粹主义当然是对社会不公以及腐败的抗争手段,但是它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常有破坏性,结果将给民众带来更大的伤害。民粹主义更多是激情的、浪漫的、非理性的。它在表面上是激进的,而在骨子里面,是害怕竞争的保守力量,因而具有深刻的反市场倾向和反现代化倾向。尤其当大众被某些魅力型领袖控制利用的时候,群众运动往往成为强制意志统一、压制个人权利的反民主的专制手段,而对少数人的宽容和保护恰恰是民主的重要内容。

“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精英主义。中国改革的最大变化之一,是以精英主义取代民粹主义,结果是财富喷涌,经济暴涨。但是,精英群体也鱼龙混杂。当精英联手维护自身利益,走向特权和腐败的时候,也会刺激民粹主义,给社会造成很大危害。

就社会变革而言,精英的主张常常是温和的渐进的,但这并不是维护特权、拖延变革的借口。中国历史反复告诉我们,如果不积极推进理性变革,未来有可能出现大的动荡,精英群体也将遭遇重创。

[ 思想家点评:民粹主义是最具欺骗性的。以中国百姓目前的素质,被民粹主义忽悠是很正常的。让民粹主义为民主扫清一些路障,或许是其仅有的一点价值。]

文化,广义上泛指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一切

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而高校文化则是指高 等学校中所存在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和总 和。按照文化的表现形态,高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两部分。物质文化指一切经过人加工、体现人的思想的东西;非物质文化又称精神文化,指 制度、规范、观念等。高校非物质文化,以在高校中 是否占主导地位,是否为高校中的大多数人接受为 标准,可以分为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指的是在高校中占主导地位的,为大 多数成员所接受的文化。它存在于高校正式组织之 中,对现存的社会秩序起着维护、支持作用的文化。高校非主流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是指高 校中仅为一部分人接受的或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 化。一般来说,高校非主流文化主要表现为三种情 况:一是存在于高校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中,但对 现存正式组织的要求和期待起着维护和支持作用的 文化,即“优性非主流文化”,如寝室文化中的通过第 二外语交流活动提高第二外语的水平,就是“优性非 主流文化”,这种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对青年大学生 身心健康有着独特的作用;二是存在于高校正式组 织与非正式组织中,但与现存正式组织的要求和期 待相背离或否定的文化,即“劣性非主流文化”,如同 是寝室文化,但如果利用第二外语进行一些粗野、肮 脏的词汇交流,说一些“儿童不宜”、“饮食男女”话 题,那就是“劣性非主流文化”,这种“寝室垃圾文化” 对青年大学生身心健康起着破坏作用;三是存在于 高校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中,但也并不与正式组 织发生冲突和对抗的文化,即“中性非主流文化”,如 同样是寝室文化,有的同学喜欢下象棋,有的同学喜

欢下跳棋,作为寝室的一种娱乐活动,就如同人们穿

衣服一样,有的人喜欢这种颜色,有的人喜欢那种颜 色,这些文化无所谓好坏优劣之分,是一种非评比性 文化。

高校非主流文化是在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下产 生的,它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 时代的变迁以及自身的发展变化,它主要表现为以 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1.社会性高校非主流文化是社会文化中的一 个亚文化群体,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 往往与现存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体制、伦理价值观念等相适应,它呈现出时代的运作特征。如寝室文化的“卧谈会”,谈论与时事相关的话题就 和社会密切相关。

2,变迁性高校非主流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高校师生员工的客观需求和 主观愿望发生变化,会导致非主流文化的变迁。它 的变迁不外乎有二种情况:一是社会生产力水平发 展、政治经济体制变革、伦理价值观念变迁导致;二 是高校本身教育体制的变迁,教育行为更新,不同文 化的接触和交流所导致。

3.自发性一般情况下,高校非主流文化不是 由社会预先规定的,也不是由高校正式组织设定的,· 收稿日期:2o04一O4一O2 作者简介:张捍东(1967一),男,江西瑞金人,赣南师范学院政法系副教授。

第2期 张捍东,黄伟良 高校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 2l 而是在高校内部自发形成的,是一种“自由文化”,缺 少组织和计划。

4.复合性任何一种文化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高校的非主流文化也是一样,是由多种文化复合在

一起,如高校管理文化、教室文化、寝室文化等都是

多种因素的复合体。一般说来,文化复合体是由物 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而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又 可以再细分为众多要素。发展不平衡性一是维护和支持现存的社会

秩序,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被社会成员所接受 或认可,则有可能发展为主流文化;二是破坏和反对 现存的社会秩序,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被社会 成员所接受或认可,则被社会所扼制和局限;三是既 不支持现存的社会秩序,也不破坏和反对现存的社 会秩序,继续自发地发展。

二、高校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 不同的学者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基本功能有不 同的见解,有人认为高校中非主流文化所表现出来 的都是负面影响。其实,在高校中不同性质的非主 流文化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不可能只是对社会直 观的反映,也不可能仅是对社会的正面反映,它总是 或多或少地混杂一些不符合或违背社会期待的成 分。因此,不同性质的非主流文化,其功能也呈现出 多样性,它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也要区分对待,它可 分为正面影响、负面影响、非评比性影响三类。

1.正面影响

“优性的非主流文化”发挥着积极的功能,对青 年大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1)凝聚力的作用

把学校师生员工聚集起来并整合为一体的力 量。它的发展一般表现为三个层次:一是青年大学

生的人际吸引,可以诱导青年大学生对班集体的忠 诚感,从而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团结力;二是青年大 学生对学校规范的遵从,把个人的奋斗目标和社会 的发展结合起来;三是青年大学生把推动社会的发 展内化成为自已的人生价值取向,这是凝聚力的最 高层次和归宿点。(2)约束力的作用

高校中的非主流文化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行为 参照标准,“优性非主流文化”也使青年大学生相互 之间的行为功能协调和相互配合,它有利于高校主 流文化功能的充分发挥。“优性非主流文化”具有规 范作用,“优性非主流文化”一经形成,对青年大学生 来说,便具有一种公认的社会力量,并不断内化为青 年大学生的心里尺度,成为对各种言行的判断标准。它还指示着青年大学生的满足需要所采取的方式和 相应的目标,从而规定了青年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范 围和准则。从另外一个层次上来说,高校中的非主

流文化由于能够促使青年大学生的行为一致和协

调,从而确保了青年大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3)塑造力的作用

高校中“优性非主流文化”能够塑造青年大学生 比较全面的个性,培养青年大学生良好的品格,增强 青年大学生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它与高校中 的主流文化合力的作用下,对青年大学生起到社会 化的作用。青年大学生通过接受“优性非主流文 化”,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并通过高校文化 的内化和大学生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 活,塑造青年大学生的健全人格。2.负面影响

高校中“劣性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的成长 成才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偏离青年大学生的培养目标

高校中“非主流文化”的一个特征就是对青年大 学生要求比较宽松,而“劣性非主流文化”极易在这 种宽松的环境下和主流文化及其它非主流文化发生 冲突和对抗,从而导致偏离教育教学目标,阻碍青年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然而一所高校不可避免地存在 “劣性非主流文化”,那么就不可能和教育目标完全 协调一致,其对青年大学生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2)毒害青年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校中的“劣性非主流文化”是非主流文化中的 槽粕,它倡导的是反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抵触国家 的教育教学目标,宣传反动思想,误导青年大学生的 行为,有些是下流、肮脏的东西。(3)阻碍青年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高校中的“劣性非主流文化”,极易催生出不良 行为。青年大学生在“劣性非主流文化”影响下,一 是思想腐化,生活堕落,不思进取;二是违法乱纪,离 青年大学生角色越走越远,严重阻碍青年大学生的 成长成才。

3.非评比性影响

一般来说,在高校中,“中性非主流文化”是区分

青年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重要标志,它在文化比较 中没有明显的优劣、高低之分,这和青年大学生的行 为方式、习惯、性格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属于这类非 主流文化的有:青年大学生发式、姿态、玩笑方式等.

其实它们都是非评比性的文化,并无严格的好坏之 分。因此,在高校中,“中性非主流文化”并不存在优

劣之分,但它对青年大学生的外部形象和素质也发 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正确对待高校中的“中性非主 流文化”是在社会转型期中对青年大学生十分重要 的问题。

三、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积极策略

1.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应对高校非主流文化的 科学态度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正

应对非主流文化对青年大学生影响,作为高校 教育工作者,应以科学的态度和辨证的方法对待非 主流文化。一方面改变以往站在主流文化的立场上

审视和批判非主流文化的理论视角,把非主流文化 看成是主流文化的反文化,把两者对立起来;另一方

面也要防止用片面的眼光去看待高校中的非主流文 化,不加区别地对待非主流文化的功能,误把非主流 文化都看作劣性文化来对待。作为高校教育工作 者,要从高校学生成长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尊重学 生的正当需求,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对 于高校学生的文化选择,要彻底改变带有强制性的 灌输模式,加强思想沟通和正面引导,以内因优化,促进学生提高文化鉴赏力,从而自觉地选择和接受 优秀文化。

2.坚持先进的文化方向,着力培育高校“优性非 主流文化”育人功能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高 校非主流文化的变化反映了世界科技、经济迅速发 展对社会文化提出的新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 进方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我党在思 想上、精神上、文化上的一面旗帜。在高校非主流文 化迅速发展的历史时期,高校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倡导主流文化,着力培育“优性非主流文化”,努 力改造落后文化,增强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广泛性,坚决防止和抵制腐朽文化和种种错误思想观念对青 年大学生的侵蚀,努力营造符合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要求的良好文化氛围,使高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 发展先进文化的示范区。

3.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竭力控制高校“劣性非主

流文化”自由漫延

首先,应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

生、看待世界、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树立正确的 人生价值观。这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对非主流文化的 选择。其次,应加强政治教育。面对外来文化带来 的不良冲击和影响,面对敌对势力政治、宗教、腐朽 思想的渗透,要加强对学生的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 高校学生的政治敏感性、政治鉴别力和政治责任感。再次,应加强道德教育。以西方不健康的意识形态 和价值观为主的一些非主流文化是引起我国社会一 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的主要因素之一,学校 要以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规范为纲,结合所学专业和 就业趋向,加强大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此同时,还应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 育,增强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 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促使大学生更加正确、更加 谨慎地选择高校非主流文化以外的文化影响,有效 控制非主流文化在高校的漫延。4.弘扬大学精神,正确引导高校“中性非主流文

化”良性发展

大学的精神,是大学发展中积淀的创造性的精 髓与灵魂,吸取了发展历程中优秀的主流文化成果 和非主流的优秀成分,既承袭了传统,又随着时代的

变化而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当前,我国大学的 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 和创新精神。在大学精神的积极引导下,引导高校 “中性非主流文化”健康发展。一方面由于“中性非 主流文化”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因而作为高校教育 工作者,所倡导的除了“优性非主流文化”外,还应正 确引导“中性非主流文化”。在倡导“优性非主流文 化”的同时,注意维持高校“中性非主流文化”的稳定 性。另外一方面由于高校中“中性非主流文化”与青 年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等联系密切、且无明 显的高低之分,因此我们对高校“中性非主流文化” 不应采取过多的干预政策,既没有必要大张旗鼓地 提倡某种“中性非主流文化”,也不应采取禁令方式 阻止某种“中性非主流文化”的自由发展。所以,当 前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进一步大力弘扬大学精神,引 导高校“中性非主流文化”良性发展。责任编辑:李自茂

The Effects of College’S Sub—culture and the M easures ZHAN G Han——dong(Department ofPolitics and 叫,Gannan Teacher’S College,Gan~ou 341000,China)Abstract:During the transformation period,the College Culture takes on new era’S character with the lapse of development

.Memlwhile,the Sub—culture exerts influences on the young college students.In this~ssay,we try tO make elear the~ien tific con—

tent of Sub—culture and give prominence tO the inter features of~ iety、transform ation、spontaneity、di~ tuibrlum etc,and try tO analysis the effects on young college students to find any tx~sitive illeasures to take a perfunctory attitude.

5.非主流学生的毕业感言 篇五

我们都还是初三~

习惯了早上六点多起床,

习惯了早上不到七点上学,

习惯了中午吃着学校里难吃又不饱的饭,

习惯了打了预备铃才匆匆从厕所跑进教室,然后低声问道:这节嘛课?习惯了上课疯狂的干这与学习无关的事,还得时刻警惕后门窗户出现的班主任的丑恶嘴脸,与此同时,大家几乎都条件反射般的熟练到将书箱的杂志小说推进去,笔直的做好,假模假式的拿着写不出字的笔,认真看着黑板,脑子里在盘算着班主任走了没有?没然后片刻寂静后,停到后排的喧闹声,是的警报解除。

一转眼我们离别了初三的苦日子,一切的习惯变得那么的不习惯。以为自己的青春在初三结束的那一刻得到释放,以为自己迎来了人生的又一春。可我们却又常常想起初三的日子,想回到初三的教室看看自己留下的汗渍,想回到初中的教室看看写满作业的黑板,想回到初三的教室看看自己曾经在墙上写下的诗,想回去看看我们后墙的倒计时板报;想回到初三教室听听黑板下的青春誓言是否绕梁不舍离去,想见见一起从黑色六月走过的朋友们,想见见上课不忍心将你从睡梦中吵醒的同桌,想见见那充满我们欢声笑语的校园……

现在在中学里挥霍着自己的青春,回想起初三的日子,总是有种想流泪的冲动,逝去的初三岁月,永远是我们心中关于青春的最美好回忆。

初中,想想不免有些苦涩,苦涩的不是经历那几年的生活,而是不再拥有那样的生活。曾经的同学,曾经的.老师,曾经的校园都已渐渐远去,仅留下那份不太完美的记忆。

初三,一辈子的记忆,一辈子或许仅有一次的初三……真的很怀念!

那年我们都还是初三。

为了一道数学题我们可以熬上一个晚字习,为了请教一道题目我们可以忘记放学的铃声。

6.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篇六

摘要 :英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政治、教育、宗教、习俗和社会环境等有很大的差别。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各异,词语用法在许多方面存在非对等现象,甚至同一个词语的表达形式在表面意义上大相径庭。有时候同一个事物,由于地域、视觉、兴趣以及认知方法等的不同,赋予它的理据也不同。

关键词 :民族文化;语义差异;理据

一、引言

不同民族的人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直接影响着母语词语的创造。而这些词语的趋向性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习俗和异民族不同的认知特点。比如,汉语中的称谓具有“从子称谓”、“从夫称谓”的习惯。他们的文化表现在看重个人本位,也就是突出“自我”。这种差别在运用称赞语时尤为明显。汉语的称赞语一般是以“你”或“你的”开头,而英语称赞语主要是以I(我)开头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往往反映了语言意义的差异。

二、英汉民族文化语义相悖的特点及理据

1、时间概念的差异 在高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人们对时间尤为重视。但time一词在汉英两个民族中的认识和利用上有很大差异。中国人虽然也很珍惜时间,但在具体利用时间上有比西方人更多的不守时或者浪费现象。而英美人最讲究“守时”,而且习惯于一个单位时间内有效地作好一件事,不轻易浪费时间。因此特别讲究计划的周密性。

2、道德观念的不同 英美文化的主线是个人本位或者权利本位,而汉民族文化的主线是人伦本位或义务本位。西方人时刻不忘捍卫个人权益,一方面他们注意不侵犯他人权益,另一方面一旦个人权益受到侵害,就要据法力争,上法庭打官司。然而,中国人有不少矛盾和纠纷,可通过居委会或派出所协调解决。当然,中国是个法律比较健全的大国,同样以法治国,但在育人方法上却首先继承了“向榜样学习”的传统美德。然而,在英美文化中,个人本位、权利本位必然事事服从律令。他们认为,没有一套严格周密的法令法规,个人权益就不可能得到保障。这句话断言美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法律保护和规范全体美国人民的行为和道德。所以,morality 表现出英汉两个民族不同的育人方式和道德观。

3、自然环境的区别 不同的地域气候造成某些词语的不同内涵。比如,“西风”一词在汉语里用来象征衰败,有时预示黑云暴雨的到来,或者给人一种冷飕的感觉。而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这首诗无疑刻画了“西风”的力量和魅力,表达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这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无疑不和一个民族所在国家的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

4、数目习俗的差异在语言交际和使用中,一些数字成了人们衣食住行、社交往来和兴隆生意的法门。虽然今天的科学发达,社会日益进步,人们的迷信思想程度大量削弱,但他们的.宗教和政治信仰,文化传统和社会习俗依然紧系着吉利和灾难。他们把某些数字看成“吉祥”或“厄运”的象征。然而,这些数字所包含的信息在汉英两个民族文化中有异常差别。比如,中国人一般喜欢双数,从古以来就有“双喜”一说。有些爱讲究的人在碰到自己特别满意的物品时,哪怕多花点钱、哪怕是多余的东西,也要买上一对,或者多双数。英美人则不一定,他们通常把英语中的two 看成不吉利的数字,有的人甚至十分忌讳这个数,因为它源自die(骰子)的复数dice,而die 有“死”的意思。

5、视觉因素的差异 从共时角度看,英汉民族给同一事物的命名也是从不同的视角而为。汉语中的“银河”,英语叫做the Milky Way。然而,汉语“银河”既不是银,也不是河,而是采用了与同样的理性意义相匹配的内部形式来构成这个词,即“银色河流”。银河又叫天河,意即在天之河。天河固然与牛奶无关,也不是一条路,但为什么英语叫milky way 呢?这得追本溯源,古希腊人认为,天河是天上的一条道路,是泼在那里的牛奶形成的,故称它为glacticos,意思是“牛奶的”。这些例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英汉两个不同民族对事物的形象和特征的认知观。也体现了异民族文化词语的多源性或排他性特征。

三、结语

英汉文化认知差异以及语义相悖现象远远不只上述各种情况,但这些例证足以说明汉语语言的博大精深和英语词汇的奥秘。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许多方面存在的语义不对应甚至相悖的现象,从语言学和跨文化交际学的角度上来看,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英汉各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因而使这两种语言形成它自身 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所以,两种语言之间的意义和文化内涵的对等就必然显得少见,在许多情况下语义出现很大差异甚至对立也就不足为奇。但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并不断探索这些语言特征。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胡文仲.《英美文化辞典》[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7.网络传播与非主流文化的流行 篇七

一、非主流文化的定义

非主流其实真正指的是仿造中世纪欧洲风格的服饰, 也就是类似一种怀旧的服饰。非主流的服饰穿在身上或许会有一种贵妇的感觉, 服饰看起来会有点像洋娃娃, 而国内的非主流更多追随的是日韩风的服饰, 这点和非主流的传统意义是不同的。

非主流文化, 是指文化中社会要求和期待之外的文化。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虽然没有社会期待的根据, 但也并不与社会期待发生冲突的文化, 即狭义的“非主流文化”。另一种则是与社会的要求和期待相违背的文化, 即“反主流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改变, 相应的文化自然就跟着变化。但是, 一个时代的文化不可能只是社会期待的翻版, 在主流文化外沿, 总是有一些文化因素, 混杂了不符合或者违背社会期待的成分。可以说, 非主流文化的形成和存在, 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有不平衡性和不稳定性。

二、网络传播中的非主流文化

网络传播为受众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对象, 于是, 非主流文化的禾苗夹杂在社会期待的缝隙中萌芽, 并愈加旺盛。上个世纪90年代, 非主流文化占据网络市场的时候, 各种奇形怪状、颜色艳丽的服饰成为新宠, 男男女女喜欢用手机自拍, 嘟着嘴, 瞪大眼, 将自拍照片修成各种美图甚至添加各种颓废至极的文字, 发到网络上去, 一时形成网络中的非主流表现, 成为年轻男女的追求。

网络非主流文化的流行, 使青少年在张扬个性的同时, 也形成思想意识偏激的特征。在各家网站论坛里, 充斥着各色的“雷人”语句或露骨照片。这些极具后现代气息的文化, 在网络中肆无忌惮地发展与延伸, 逐渐影响着传统文化和正统的人文精神。

三、网络传播与非主流文化流行的关系

在各色文化逐渐发生改变时, 网络传播给刚刚衍生的非主流文化提供了温床。可以说, 是网络传播促成了非主流文化的传播。同时, 非主流文化也为网络传播注入了新的内容。

1. 非主流文化在网络传播中衍生、发展

网络传播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等特性。这与非主流文化契合度极高。更是由于网络的多元化、个性化等特征, 使受众有了更多的选择权。也正是由于这种自由性, 使非主流文化在网络中衍生并发展, 并成为网络传播的一种普遍形式。

2. 网络传播借非主流文化而丰富多样

非主流文化依托网络传播并流行起来。同样, 网络传播也借助非主流文化丰富了内容, 使受众有了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网络上各种形状奇怪、颜色艳丽的服饰和眼睛黑黑、皮肤白白的妆容, 年轻男女的极具颓废色彩的文字、段落, 彰显着非主流文化在整个网络文化中的地位。“非主流”成为网络传播的最大看点。

多元化的非主流文化丰富了网络, 使网络传播内容多元化, 愈加丰富。因此, 非主流文化对于网络传播来讲, 就如一台音乐剧, 有了内容, 剧目才更丰富精彩。

四、网络传播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当年, 麦克卢汉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 曾憧憬地说“我们站在一个使人解放和振奋的世界的门槛上。在这个世界里, 人类部落实实在在会成为一个大家庭, 人的意识会从机械世界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到宇宙中去邀游……”[1]如今, 网络传播以其速度快、范围广等优势, 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全球化, 但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如今的网络文化市场, 充斥着为了吸引受众眼球的娱乐新闻, 类似“艳照门”等事件层出不穷。网络文化产品的制作者俨然成为追求经济利益的商人, 他们失去了社会责任感。渐渐地, 受网络文化“快感”的麻痹, 受众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精神和美的追求开始淡漠, 取而代之的是网络快餐文化带来的愉悦。

网络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和影响, 还表现在网络的多功能化实现了受众的娱乐需求。网络可以虚拟一个现实生活中的空间, 受众在网络中体验现实生活, 可以既有隐蔽性又无拘束性地在网上交流。“高仿真”的网络空间给了受众更多的信息和符号, 他们体验着现实中不能体验到的愉悦, 寻找现实中少见的审美快感和满足。他们用理性和思考游走在超真实的“仿真”世界, 彻底抛开了“人类普遍的情感因素, 抛开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立场”。[2]网络文化的流行, 对于传统文化中的崇高精神以及真、善、美的理解和认识流于浅表, 甚至认为正统的、严肃的、朴素的传统文化缺少时尚感, 与时代不相宜。受众在热衷于网络时, 疏于对社会和历史的关注, 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

五、结语

网络是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 是一种不可抑制的进步。网络传播和非主流文化相互依存, 建构了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非主流文化的衍生和发展, 使年轻人的个性得以张扬, 却也带来了不利影响。由此, 网络传播和非主流文化在结合时, 要合理选择非主流因素进行传播, 使网络文化生态圈达到和谐。■

参考文献

[1][加]埃里克.麦克卢汉等编.何道宽译:《麦克卢汉精粹》[M].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第403页

8.大学生非主流文化现象 篇八

关键词:校园文化;非主流文化;德育

一、校园非主流文化及其消极影响

宿舍文化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在校园里,除去在课堂学习、食堂吃饭、课外活动用去的时间,剩下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宿舍里度過的,这样一来高校校园里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宿舍文化。大学宿舍不仅仅是大学生休息的地方,它还具有休闲、学习、娱乐和人际交往的功能。可以说宿舍文化对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今宿舍文化的发展趋势却不容乐观。宿舍文化变的庸俗化,宿舍的墙壁上贴的到处都是美人玉照、明星写真;熄灯后的卧谈会也经久不衰,聊天内容粗俗淫秽;宿舍语言脏话连篇。宿舍文化趋于庸俗化不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涂鸦文化的消极影响。涂鸦几乎是每个高校都不能避免的一个现象,课桌、板凳、墙面、讲台、树干等等这些都能成为涂鸦的对象。很多大学生喜欢在课桌上面乱涂乱画、舞文弄墨,有的是妙语连珠,有的是人生体悟,但更多的是宣泄个人感情的污言秽语和考试作弊的小抄。校园的墙壁上被涂的面目全非,树干上被修正液和小刀涂刻地满目疮痍,学生借此来发泄自己的不满和低落的情绪,孰不知这样的低俗之作和随意涂鸦不仅是对校园环境的破坏,更是自身公德修养低下和自律性差的外在表现,是社会责任心的缺失。大学生的浅薄浮躁、玩世不恭也是社会急剧变革时期社会心理的外化和心灵的折射。

食堂文化的消极影响。民以食为天,吃是人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头等大事。对于大学生而言也是如此。女学生为了保持身材,饭菜只吃两口,就放下筷子,每天要倒掉大量的剩菜剩饭。还有一部分学生不注意食堂的卫生,吃完饭不主动将餐具送往收餐具处,随手将不吃的饭菜扔在饭桌上,增加后勤人员的工作量。学生人数过多,午饭和晚饭点排队买饭的学生存在插队的现象,这样容易引起学生之间的不和,发生冲突。

电子文化的消极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产品已经成为大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必需品,手机、电脑几乎已经在校园普及,这些电子产品的出现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电子产品的普及也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比如上大课时,坐后排的学生会趁老师不在意的时候接电话、发短信、看电影、玩游戏、聊QQ等等,这些行为会影响到其他学生的上课情绪,也会影响到课堂的纪律。除了上课玩手机以外,学生下课、吃饭、睡觉前也都在玩手机,刷微博、贴吧聊天、色情聊天,手机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校园电子文化的发展使一部分学生精神颓废、玩物丧志,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解决校园非主流文化消极影响的对策

校园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到大学生高尚品德的塑造。学校领导和老师不能持观望等待的态度,而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用实际行动去加强校园品德教育工作,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要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学生思想品德的高低是校园文化水平高低的基础,学生素质的低下,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文化氛围。所以,学校必须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加强学生的自律意识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的一部分,学生也要遵守学校的行为规范,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素质。学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亲身感受,对学生进行无意识的灌输,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自觉增强自律意识。

其次,要丰富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非常强烈,他们需要展示自己,需要舞台去发挥自身的特长、阐述自身的观点,他们需要被认可。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用多样的校园文化形式和充实的校园文化内容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从而达到重塑德育体系的目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合唱团、舞蹈队、文学社等兴趣小组,为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动力。校方要分步骤地用高层次的文化代替低层次的文化,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欣赏和品鉴能力,比如定期组织学生去博物馆、科技馆、教育基地、文化古迹等场所去参观。

再次,校园文化要张扬自己的个性。校园文化要有自身的特色,就要将学校的发展历史同现代化元素相结合,建设具有本校独特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文化不能只依靠借鉴和学习其他学校的文化建设,这样的校园文化没有自己的特点,千篇一律。校园文化要发展成为学校的传统,成为学校的精神灵魂,这种精神要一代一代的传承,发展成为真正的校园文化之魂。只有这样,校园主流文化才能真正的成为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动力,才能减少非主流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四,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当中。媒介素养是公民所应该具有的获取、分析、评价和传播各种形式信息的能力,是人们正确判断和估价媒介信息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信息社会里,学生已经成为教育的主体。因此,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媒介素质的教育,媒介素养的提高会带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利于校园和谐文化的建设。

最后,德育教育的方法要不拘一格,不断创新德育教育手段,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比如社会调研、节日教育、志愿者行动等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实践当中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德育教育还要加强教育方式的创新,充实德育教育的内在信息,结合实际生活将那些抽象的、虚无的理论具体化,以渗透和实践的方式做到润物细无声,以无意识的教育方式达到有意识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慕真.高校非主流校园文化透析[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4).

[3] 敬菊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4).

作者简介:许萍,女,汉,(1988.10-),安徽马鞍山,硕士研究生,安徽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助理,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

上一篇:姓氏座右铭生成下一篇:生态旅游精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