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问题为导向

2024-09-22

医院管理问题为导向(7篇)

1.医院管理问题为导向 篇一

集团公司2017年工作会议结束后,保变电气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组织党委中心组成员学习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暨党风廉政建设大会精神,并于1月20日召开公司2017年工作会和党风廉政建设大会,对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部署,提出了公司2017年主要工作和目标任务。

公司传达了集团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唐登杰在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精神,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留平在集团公司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精神,传达了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大会精神。公司支出,集团公司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全面总结了2016年工作,部署了2017年目标任务,对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稳中求进、再创领先,做好2017年各项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公司强调,要把学习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同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把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深入推进领先发展战略上来,以问题为导向,主动担当行为,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

公司要求,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好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和公司的各项决策部署,把深入学习、全年领会集团公司工作会议精神转化为不断提高推进输变电产业做强做优做大的信心、能力和水平,扎实谋划好2017年的各项工作,为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

2.医院管理问题为导向 篇二

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问卷调查

为掌握当前浙江省公立医院薪酬管理的总体情况,课题组采用抽样的方式,于2014年7-8月,选择具有代表性的25家医院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省级医院3家、市级医院8家、县级医院14家。在选择样本医院时,优先抽取国家或省级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医院,并考虑了医院的各种类别,不仅有综合医院,还有专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和精神病医院,使问卷调查数据更具全面性。

对每家样本医院发放两类调查表———医院调查表和医务人员调查表。其中,省级样本医院发放医务人员调查表200份/院,市级样本医院发放医务人员调查表100份/院,县级样本医院发放医务人员调查表50份/院,共发放医务人员调查表2100份,实际回收有效调查表共1996份,有效回收率95.0%。

1.2 现场访谈

为深入了解当前浙江省公立医院的主要薪酬分配模式及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分赴湖州、金华、绍兴等地,召开了三场由当地人力社保、卫生计生、财政等地政府部门以及各公立医院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会前,课题组专门设计了访谈提纲,与会者根据访谈提纲交流了各自在薪酬管理工作的主要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的看法和建议。

1.3 统计分析方法

数据录入采用二次录入法,利用EPIDATA设立数据库,SAS9.1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 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医务人员收入与服务收入挂钩,导致趋利性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此消彼长,卫生领域在此趋势下进行了“放权让利,扩大医院自主权”的改革,与此相随的是,公立医院得到的财政支持越来越少,“创收”逐渐成为公立医院的主要收入来源。不仅如此,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收入也逐渐依赖于,甚至必须依赖于“额外创收”。

本次调研显示,当前大部分公立医院实行“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补贴”的薪酬分配模式,其中,“绩效工资”在有的医院被称为“奖金”或单位自设津补贴。图1显示,省级样本医院中,无论是专业技术人员,还是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绩效工资占比都在80%以上,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的比例不到8%。也就是说,“绩效工资”直接决定了医生薪酬水平的高低。

为鼓励积极性,很多医院将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越提越高,这部分工资与“创收”直接挂钩,其中主要还是服务数量,而非服务质量;而薪级工资和岗位工资等“基本工资”的比例偏低。在这样一种经济指标的考核下,医务人员难免“杂念重重”,不由自主会考虑“创收”,甚至将“创收”作为主动行为,不惜为此过度诊疗,“大检查”、“大处方”都频频出现。这种趋利性明显的薪酬制度是导致部分公立医院的经营目标逐渐由“公益”变为“营利”,公益性逐渐淡化。

2.2 医务人员收入与劳动付出不匹配,对人才缺乏吸引力

2.2.1 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大———培养周期长、工作时间长、工作风险大。

医疗卫生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医务人员的培养周期长,医务人员不仅在成长为一名合格医生之前要花很长时间学习专业知识,而且在成为医生之后还要不断学习、终生学习。据全国劳动力调查,全国就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7年,而医务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是全国就业人员的2倍。本次调研显示,医务人员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6.7年,医生19.9年,医务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占18.51%,其中省级医院医务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占35.93%。

二是医务人员的工作时间长。本次调研显示,省、市、县样本公立医院职工7天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为47.3、47.4、46.2个小时,均远超过《劳动法》规定的“7天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其中省级医院25%的被调查者7天工作时间在56小时以上(见图2)。另外,医疗行业区别于其他普通行业的特别之处是“24小时为健康值班”,医务人员的夜班时间是所有职业中最长的,本次调研显示,省、市、县样本公立医院职工7天夜班时间分别为8.3、9.7、9.8个小时;其中省级医院25%的被调查医务人员7天夜班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

三是医务人员的工作风险大。伴随着工作强度的不断增大,医生所要承担的责任、压力和风险也越来越巨大。一方面,由于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的特殊性,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具有感染性、放射性和化学性等职业暴露风险,包括如针刺、锐器伤、放射伤、传染性疾病、药物损伤等。美国劳工部的调查研究显示,发生于医疗工作场所的非致命性工作相关性损伤的发病率达到7.5%,远超过其他行业;俄罗斯Samara州的一项研究表明,结核病防治机构医务人员的结核病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10倍[2]。国内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医务人员患外照射慢性疾病概率为普通群体6.7倍;丙型肝炎感染率为普通群体5.8倍,乙肝感染率为普通群体3~4倍,医护技群体针刺、锐器伤是非医疗岗位的20倍[3]。另一方面,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很多医生受到暴力伤害,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得不到保障。本次调研显示,样本医院49.8%的被调查医务人员在最近半年内曾遭受过来自患者或家属的言语性侮辱或躯体暴力。不仅如此,在越来越频繁发生的患者欠费和医疗纠纷面前,医务人员还要承担个人工资被扣的风险。

2.2.2 医务人员收入与劳动付出不匹配。

高强度的劳动付出,却没有得到相匹配的合适的劳动报酬。2011-2014年,浙江省公立医院在职职工人均工资收入(全部收入)分别为8.89万、9.8万、10.76万、11.94万元,年均增长率10.42%;而同期,浙江省在岗职工(含私营经济单位的全社会单位)年平均工资分别为3.57万、4.01万、4.45万和4.84万元,年均增长率10.68%。可见,公立医院职工的平均收入是全社会单位职工的2倍左右,其年均增长率略低于全社会单位职工。本次调研显示,2014年样本医院在职职工平均收入为12.74万元,省、市、县样本医院分别为13.60万、14.19万、10.75万元。作为沿海发达省份,这样的收入水平并不算高。另外,调研还显示,样本公立医院大部分医务人员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占66.8%;而同期全省城镇国有单位人均工资8.12万元(折算成月收入为6766元)。进一步分析发现,有91.6%的医务人员认为自己目前的薪酬低于其劳动付出,仅0.65%的人认为薪酬大于其劳动付出。

2.2.3 医务人员收入与其高投入、高强度、高风险的劳动付出极不匹配,这对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产生巨大打击。

本次调研显示,98%以上的医务人员对自己目前的薪酬不满意,他们认为满意的薪酬至少应该比目前提高30%以上。收入与劳动付出的严重不匹配,一方面导致越来越多的高才智青年不愿意学医,特别是很多医务人员不愿意子女从医。本次调研显示,医务人员中不愿意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比例高达63%。另一方面,对已经投入了较高学习成本进入医疗卫生队伍的医务人员来说,收入与劳动付出的不匹配严重打击工作积极性,失去职业的吸引力。在较低的薪酬水平和社会现实面前,许多意志力薄弱的医务人员心理不平衡,由此带来了两类消极后果:一是选择离开,重新选择他们认为可以获得成功且由此能够带来高薪酬的职业;二是逐渐丧失对“灰色收入”的抵御力,竭力获取隐性收入,以此来弥补心理上的落差和现实中的窘迫,从而导致了医疗行业的腐败。医生的“灰色收入”作为一种畸形的补偿机制,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最终也将损害医院乃至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利益。

2.3 薪酬差距不合理,缺乏公平性

2.3.1 对技术骨干的激励不足。

本次调研显示,省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年收入仅相当于院领导的34%左右,甚至仅相当于管理人员的平均年收入的62%;市级和县级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平均年收入也仅相当于院领导的65%。

2.3.2 不同水平的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与其收入不匹配。

本次调研显示,省级医院中工作时间最长的职工是硕士、临床科室、3~10年工作时间及中级职称者,市级医院中工作时间最长者的资历比省级医院稍高(博士、临床科室、11~20年工作时间、副高职称),他们是医院的中流砥柱,然而其收入水平却不是医院最高的,他们的平均月收入在6000元左右。而县级医院中,工作时间最长者(硕士、临床科室、3年以下工作时间、初级职称),其平均月收入更是处于较低层,平均不到5000元。可见,不同水平的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与其收入不匹配。

2.3.3 不同职称之间的薪酬差距不合理。

本次调研显示,随着职称的提高,薪酬水平明显上升,但这主要体现在中级及以下职称阶段。以省级样本医院为例,副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平均年收入只比中级职称(主治)医师平均年收入高了20.0%,而中级职称医生平均年收入比初级和无职称(住院、见习)医生高出41.4%;副高级职称(副主任)护师平均年收入比中级职称(主管)护师平均年收入高了23.6%,而中级职称护师平均年收入比初级和无职称护士平均年收入高出48.7%(见图3、图4)。可见,高级职称医务人员的收入与中级及以下职称医务人员收入之间的差距不大。

(4)对新入职成长型人才的倾斜不够。新入职医务人员起薪低,没有反映出知识、技能等要素的价值。本次调研显示,工作年限在3年以下的医务人员,其平均月薪基本在4000元以下,其中省级医院3年以下新职工中有55%的人月薪在4000元以下,市级医院是63%,县级医院达81%。新入职人员承担了大量一线工作,而且须常驻医院,工作时间长,劳动付出多,然而收入偏低,成长道路比较艰辛。

2.4 缺少非经济性激励和对人才培养的统筹考虑

医院的激励机制主要是以货币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性薪酬激励,同时也应该包括非经济性薪酬激励[4],如职位晋升、进修培训、家庭照顾、工作环境和氛围等。当前公立医院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门在薪酬设计时往往只注重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奖金、补贴津贴等经济性薪酬的设置和调整,缺乏非经济性薪酬激励和对人才培养的统筹考虑。

本次调研中,很多医院院长在访谈中谈到,医务人员在高强度高负荷工作中感到身心俱疲,经济激励(加班费、夜班补助)已经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了,他们更希望能得到休假,身体需要休息,家人需要陪伴,这些都是再多经济激励都不能取代的。

另外,非经济激励还要和人才培养统筹考虑,本次调研显示,样本医院中51.63%的被调查者没有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其中省级医院中也有高达56%的被调查者没有参加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务人员作为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对自身的职业发展都是具有较大自我期望与自我设计,他们希望通过有计划的职业培训,技能上不断得到提高,由此带动职称的提升。因此在薪酬激励中增加职业培训、技能培训等非经济激励,与人才培养统筹考虑,可能会更容易使激励机制发挥积极作用。

3 对公立医院薪酬分配制度设计的建议

基于以上公立医院薪酬分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认为,要建立适应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就要把握好公益性目标和积极性目标之间的关系,坚持公益性为主,坚持社会效益原则;同时为鼓励积极性,要重视对公立医院薪酬总额增量的考虑,突破当前总额控制的框框,使医务人员收入与劳动付出相匹配;在内部分配上,要给予公立医院充分的自主权,在医务人员内部形成合理的薪酬差距,最终形成公立医院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机制。

3.1 建立体现公益性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体系

建立体现公益性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机制,这既是新形势下新医改中的明确要求,更是医疗行业特殊性的必然要求。当前,公立医院医生的不合规收入较为普遍,且合规收入中基本工资比重过低,与创收挂钩的奖金比例过高,奖金最高能占到全部工资的70%~80%。为此,本研究认为,要建立一个以固定工资(基本工资)为主的,其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补助的公立医院薪酬体系。这也是日本、法国、英国等医疗卫生总体绩效较好国家公立医院医生薪酬制度的共同特点[5]。只有建立起这样一种薪酬体系,才能彻底实现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经济收入脱钩,使医务人员成为真正的“医者”,才有可能使一系列建立在医务人员微观操作基础上的制度设计真正体现出公益性职能;只有建立起这样一种薪酬体系,才能彻底扭转医务人员收入与劳动付出极不匹配的现状,使医务人员成为体面且有尊严的“医者”,使“积极性”成为医务人员的一种内在本能,而非制度、政策等外在的一种施加。当医务人员都自觉地具备了这种“积极性”本能以后,提供高质量有效率的医疗服务、实现医疗体系的公平和可持续、乃至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在提高固定工资比例的基础上,为彻底切断医生收入与医院收入之间的联系,必须要改变目前以经济指标为主的绩效考核,要重视对服务质量、服务效果、病人满意度等社会指标的考核,并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倾斜。通过绩效考核,将医务人员薪酬水平与其接诊量、治疗效果和患者评价等挂钩,而不是与处方量或开药的数量挂钩。同时,为保证公立医院实现其社会功能,对公立医院承担的社会服务必须给予医疗救助制度的补偿或财政资金的补助,特别是对于服务于偏远地区、人口密度小的公立医院,要明确允许其在多大程度上进行交叉补贴,即用收入盈余补贴其用于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支出。

3.2 以科学的方法确定薪酬分配总量,并要有合理的增量考虑

从调研情况可以看出,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劳动付出不匹配,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普遍实行的对公立医院工资总额的控制。为此,本研究认为,要突破目前公立医院工资总额控制的框框,以科学的方法确定薪酬分配总量。当前公立医院工资总额预算的确定方式不尽相同,主要有:上级部门下达医院绩效工资的控制定额、收入总额比例控制法、支出结构比例法、收支结余比例法,等等。本研究认为,公立医院薪酬分配总额的确定,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是几种方法的结合。无论以何种方法确定薪酬分配总额,都需要考虑如下因素:一是要充分考虑历年医院工作业绩和绩效工资的现实状况;二是要充分考虑医院的经济承受能力;三是要充分考虑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管理思路从利益驱动型向公益性的转变;四是要充分考虑绩效工资的增长必须与医院工作量、效益增长的速度相协调;五是要充分考虑同行业薪酬水平,保持在同行业中的竞争力。

另外,现行的公立医院工资总额核定办法一般以当年医务性收入为主要指标,建议在此基础上增加工资总额核定因素,如院长年度考核百分制、工资总额比率、工资总额调整系数等,完善工资总额核定办法,既要根据当年的业务能力和业绩表现核定医院当年的工资总额水平,也要兼顾医院未来的长期发展,为以后工资总额的增长留出空间,建立工资水平的长期增长机制,以稳定医务人员队伍,推动公立医院长期发展[6]。

3.3 探索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内部分配模式,形成公立医院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相对公平的内部激励机制基于科学考核之下的薪酬总量内的医院内部分配,应完全交由医院自主进行,在医院内部形成合理的薪酬差距。

3.3.1 院长薪酬由主管部门或医院理事会决定。

政府作为公立医院的所有者,多以行政任命方式确认医院院长,与绝大部分公立医院院长之间具有直接委托代理关系,即大多数公立医院实行院长负责制。因此,公立医院的院长薪酬,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相应的医院管理中心来核定,并通过对公立医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考核,来实现对公立医院院长的评价和问责。如果医院成立了理事会,则院长的薪酬应由理事会决定,具体的模式可以实施年薪制,也可以是基本薪酬+绩效薪酬+期权激励的方式。

3.3.2 员工薪酬及院内分配方案,由医院相应决策部门决定。

这个决策部门一般指医院的行政领导班子,也可以是医院理事会。在具体的内部分配方案设计过程中,要统筹考虑医院各类医护人员的薪酬差距,可试行医生、技师、临床药师等核心医务人员薪酬分配制度,进一步统筹考虑护理人员、管理和后勤人员等其他医务人员的薪酬分配制度[6],逐步建立符合各类岗位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分配体系,充分调动各类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要将薪酬分配与人才培养挂钩。本次调研显示,目前年轻医生收入较低,职业发展道路艰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应该对工作在临床和医技一线的年轻医务人员在绩效薪酬方面予以倾斜。

3.3.3 建立与工作量、技术含量及公益性挂钩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

医院内部分配的自主化,意味着医院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可量化的,与工作量、技术含量及公益性目标挂钩的内部绩效考核体系。公立医院的内部绩效考核在工作量方面比较容易操作,所以重点在于医疗质量及公益性方面的考核。

在医疗质量考核方面,可以以核心制度为基础,以临床路径为依据,制定对医疗质量的绩效考核指标。各项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医嘱制度、会诊制度、讨论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病情告知制度、手术和创伤性检查签字制度等。严格执行这些核心制度,就能保证基本医疗质量,因此可将核心制度作为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临床路径是医疗服务标准,以时间为序详细列出了应该完成的工作内容,以达到最佳的医疗服务质量。因此可以通过考核临床路径的实施情况,对医疗质量进行绩效考核[7]。

在公益性目标的考核方面,重点是要建立起可量化的公益性目标考核指标体系。目前公立医院的内部考核体系可谓琳琅满目,考核办法主要有平衡计分卡、360度反馈评价、关键绩效指标法(KPI)、目标考核法、德能勤绩廉考核法,等等。有些医院也将几种考核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或者对不同的员工采取不同的考核方法。

3.4 合理增加非经济性薪酬激励

对医务人员的非经济性薪酬主要包括带薪休假、进修培训、子女入学安排、保险等各种形式。本研究显示,新时期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对薪酬的期望,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较高水平的经济性收入,而是更加期望得到全面的非经济性激励。对此,本研究认为,对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非经济性激励,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来进行。

一是注重精神激励。比如重视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提高职工参与度,提供平台,让更多的医务人员能够参与到医院的管理决策中去;改善工作环境,重视医院文化建设,等等。所有这些,均可以提高职工对医院以及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

二是增加福利待遇。比如带薪休假,能有效缓解长期高强度工作所带来紧张压力,有利于改善服务质量与态度;参加各类保险,有利于减少医务人员所面临的风险,减少其后顾之忧。

总之,非经济性薪酬激励可以很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激发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与职业认同感,起到经济性薪酬所不可替代的作用[4]。

3.5 公立医院薪酬制度设计可试行分类指导

虽然本课题的研究对象为县级以上公立医院,但除了受所在地区社会经济等影响因素以外,医院之间的差距依然巨大。因此,对公立医院的薪酬制度设计不能以一种模式来框定,不能“一刀切”,而应该从公立医院承担公共卫生和公益性任务的多少、医院等级、是否专科医院等多方面,确定不同的薪酬分配模式。鉴于目前公立医院的编制、职称制度、薪酬制度严重地制约了公立医院的发展,因此可以考虑承认公立医院的市场主体地位,即在部分公立医院可以试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同时在编制、薪酬等方面获得自由,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加入医疗队伍。这些医院一旦成为类似企业化管理的非营利性公共法人单位,医生、护士等专业人员的身份就真正从“事业单位人”,转变为“社会人”,能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自由流动,医疗市场才有可能导入有益、必需的竞争。当然,部分医院(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医院、专科医院、提供公共服务的医院)作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事业单位,在改革薪酬分配制度的同时,财政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对其人员工资进行补贴。

参考文献

[1]钟东波.高水平、不挂钩、透明化的薪金制是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方向[J].卫生经济研究,2014,(10):25-29.

[2]何敏静.组织环境管理对医务人员职业伤害影响的调查研究[D].2011.

[3]国家卫生计生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符合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研究[R].2014.

[4]侯建林,王延中.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国外社会科学,2012,(1):69-77.

[5]王列军,贡森.推进公立医院医生薪酬制度改革的建议中国经济时报[N].2015-05-15.

[6]何凤秋,王梅.福建省三明市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案例分析[J].第一资源,2014,(3):55-63.

3.以问题为导向的融合路径 篇三

首先,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设计要凸显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和问题性。

综合性。“重在综合”是指在活动中,注重数学与生活实际、数学与其他学科、数学内部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这节课中,笔者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和智力发展水平方面考虑,综合数与代数(分类计数的知识)和空间与图形(四种不同小正方体的位置和涂色规律)的数学知识,让学生探索表面涂有颜色的各种正方体的情况以及其中隐含规律的过程。学生从每条棱上块数是3、4、5的正方体,表面涂色切开后,探究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块数及规律,从数据和图形入手,让学生逐渐构建出每条棱上块数是n的正方体的一般规律,使学生的活动经验积累、思考问题方式、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体验等获得了全面综合。

实践性。“重在实践”是指在活动中,注重学生自主、全过程参与,重视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动口。通过实践,让学生所学的知识、数学基本思想和数学活动经验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这节课中,笔者让学生经历了每条棱上块数是3、4、5的大正方体,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块数及规律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分析问题,猜测并验证规律,将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按照步骤,有合作、有分工地进行实践活动,逐渐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的空间思维能力。

探究性。只有教师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全方位地主动参与认知过程,不断地寻找规律、发现规律,才能获得关于问题本质的深刻认知。

问题性。以问题为载体,通过问题的引领,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问题时,首先要考虑问题的现实性,要设计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能让学生获得亲近感的问题。其次,问题要有新颖性。要设计能够填补学生大脑空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第三,问题要有综合性。要设计能够调动学生全方位认知和多向经验的问题。最后,问题要有开放性。鼓励学生就同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不同设想,让思维在碰撞的过程中得到升华。

其次,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以情境为载体,激发学生求知欲。数学情境是一种激发学生问题意识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数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导入环节,笔者创设了妈妈分面包的情境:“在一个三胞胎家庭里,妈妈买了一块正方体形状的面包。她把面包的表面涂满红色奶油,然后把这块面包平均分成九块,老大非常喜欢吃奶油,老二比较喜欢吃奶油,老三不喜欢吃奶油,你认为他们三兄弟每人可以选几块?为什么?”该情境的创设,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乐于去探究。

以问题为主线,贯穿探究全过程。问题的设计应落入学生数学思维的最近发展区里,层层深入。这节课中,笔者先以“面包中涂三面、涂两面、涂一面的小正方体在原来大正方体的哪里”的问题为驱动,让学生进行思考。在学生对三种涂色小正方体在原来大正方体中的位置有了初步印象后,再让学生继续探究三种涂色小正方体的块数和规律。

以思想为积淀,提升学生诸素养。这节课中,笔者运用分类思想,让学生依次探究每条棱上块数是3、4、5的大正方体,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没有涂色的块数和规律,并让学生大胆上白板前拖动各种涂色小正方体,边操作边讲解验证自己的猜测,学生结合图形推理,并将所得结论用文字、字母、顺口溜一一记录下来。在这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巧妙地将抽象、归纳、推理、模型、变中有不变、分类计数和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融入到教学之中。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等数学核心素养。

以合作为方式,构建学生各知识。数学综合与实践课中所提出的问题,所组织的各种活动,都能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用适当的语言、图表及公式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可以和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分享不同的观点,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及个性的差异,要求学生个性互补,优等生、中等生与后进生能较平均地分配到每个小组里,做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并充分发挥小组长的管理、监督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同时,共同构建合理、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体验如何发现问题,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完成的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变成数学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应用,并使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潜移默化地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大冶市北门小学)

4.医院管理问题为导向 篇四

大连市42中学

刘冲

一、课例背景

随着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的广泛推广,广大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断的探索着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到一起的最有效的途径。于是生成了许多教学模式,学习方法,例如探究式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自学-辅导教学模式等等。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情等客观因素,教师应合理的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力求达到最高的教学效率。

建构主义突出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它要求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将学生视作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学中强调学生将知识内容与原有知识结构的连接,不求一致答案的获得,而是个性化的知识内化的过程。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其目的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结合,形成新的更为完整的知识框架。教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帮助者,与学生是合作伙伴关系。

本节《电荷》一课对初中生来说内容比较抽象,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本课的内容,设计了大量的演示实验,力求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可视化。但是仅仅做好这些还是不够的,教师应该以问题为导向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直达教学目标。否则学生的思维会过于发散,一部分学生会仅仅看热闹,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为了实践建构主义理论和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教学目标和本校学情,我尝试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二、课例呈现

(一)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的性质;

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材分析

《电荷》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五章第一节,本节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荷量及其单位、元电荷、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等。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教学内容 本节课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摩擦起电现象

第二部分:两种电荷规定方法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第三部分: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第四部分:电荷量及其单位

第五部分:元电荷及原子结构、电荷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

重点、难点

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电荷量及其单位、电荷的定向移动是教学重点,而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

(三)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自然常识课中曾经学过,初中阶段应在这个基础上,通过实验分析,使学生了解“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逻辑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所以必须把这些比较简单的知识讲得丰富些,挖掘深度,不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课本图5.1-3所示的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验电器带电的多少与验电器箔片张开的角度大小相对应,从而引出电荷量的概念。电荷量的单位是直接告诉学生的,为了使学生对电荷量的单位库仑有个大概的了解,应举例说明: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荷量,大约有几十库仑。关于元电荷及原子的知识,此地只要学生了解即可,留待化学课上进一步学习,此地主要是让学生知道电荷的由来。最后一部分“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有点抽象,可用演示实验作进一步的形象讲解。

(四)教学用具

玻璃棒(附丝绸),橡胶棒(附毛皮),验电羽,塑料刻度尺,验电器,支架,带绝缘皮铜导线,碎纸屑若干。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题的引入 :

演示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或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有吸引碎纸屑的现象。(学生实1:学生自己用塑料笔杆、塑料尺与头发或衣服摩擦做类似的实验。)师:这是什么现象?

生:这是摩擦起电的现象。

师:我们在本章中就要学习电的知识,我们就从最简单的摩擦起电现象来认识电的世界。新课教学 :

师:大家还知道生活当中还中哪些类似的现象,能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吗? 生1:用塑料梳子在头发上摩擦,靠近碎纸屑,能吸引碎纸屑。生2:家里看电视时,打开彩电时,头靠近屏幕,头发会竖起来。生3:……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些现象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生:这些物体都能吸引碎纸屑这样的小物体。

师:很好,这些物体,我们习惯上把这些带了电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师:请同学们不要摩擦塑料笔,看看还能吸引碎纸屑吗? 生:(同学们动手后),不摩擦不能吸引碎纸屑。

师:请同学们总结一下:以上的实验能告诉我们什么? 生:

1、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师: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穿化纤衣服特别容易招灰?(大家讨论,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生:这是因为化纤衣服容易摩擦起电成为带电体,而带电体又容易吸引灰尘这样的轻小物

体。

师:摩擦起电现象在生活、生产中是比较常见的,摩擦起电所产生的电叫做静电,静电对我们人体没什么危害,但是可以引起其他严重的后果,比如,引起火灾等。但是静电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如:静电复印和激光打印等等。

师: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现:很多物体经过摩擦以后都能带电,譬如:玻璃与丝绸摩擦后能带电;橡胶与毛皮摩擦后能带电;还有琥珀等其它的物体。

师:人们把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还发现:凡是会跟玻璃棒相吸引的,必定会跟橡胶棒相排斥;凡是会跟橡胶棒相吸引的,必定会跟玻璃棒相排斥。

师:人们从这些现象中认识到:这些物体上所带的电荷是不同的,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于是人们规定: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做正电荷。用“+”表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用“—”表示。演示2:用两根玻璃棒和两根橡胶棒演示电荷间相互作用的实验: 师:老师在做实验时,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两根玻璃棒靠近时会互相排斥,一根玻璃棒和一根橡胶棒靠近时会互相吸引。师:这两根棒上所带的电荷相同吗?我们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呢? 生: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师:下面请两位同学上来做两根橡胶棒的实验,其它同学注意观察。

(学生实验2:两名学生做实验,其他同学注意观察,教师注意纠正操作。)会看到什么现象呢?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两个问题:

1、用手捋散开的塑料绳,是不是捋的次数越多,合拢得越紧?

2、用塑料梳子梳理一名女同学的长发,为什么越梳越蓬松?

(同学们互相讨论,老师提醒同学们可以用做实验的方法来验证。组织同学们发言,讲清道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应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演示3:教师出示验电器,介绍验电器的构造,然后用一个不带电的物体接触金属球,让学生注意观察金属箔有没有变化? 师:观察到了什么? 生:没有变化。

(学生实验3:每组由一位同学实验,其他同学观察,用带电的物体接触金属球,再观察金属箔是否变化。)

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金属箔张开了。

师:这是为什么呢?(讲解)当不带电的物体接触金属球时,金属箔不张开;当用带正电的物体接触金属球时,由于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都能导电,使两箔片都带正电互相排斥而张开;同样,用带负电的物体接触金属球时,两箔片都带负电也互相排斥而张开。师:你想这个装置能有什么用处?(稍顿)有个物体不知是否带电,你能 不能用它检验一下?

生:用物体接触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说明物体带电;如果金属箔不张开,说明物体不带电。

师:这就是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验电器。验电器是根据什么道理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呢? 生: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学生实验4:每组由一位同学实验,其他同学观察,先用毛皮轻轻摩擦橡胶棒一两下,用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观察金属箔片张角的大小,再用力多摩擦几下,再接触金属球,观察张角的大小。)

师:两次张角有变化吗?

生:变大。

师:这说明什么呢?

生:第二次验电器所带的电荷比第一次多。

师:可见电荷有多有少,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它的单位:库仑,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物理学家库仑而规定的,常常简称做“库”,用符号C表示。库仑是个很大的单位,刚才实验中摩擦过的棒上所带的电量只有10-7库仑左右。演示4:(教师边演示边介绍)先用带正电的玻璃棒接触金属球,观察金属箔张角的大小,再用带负电的橡胶棒接触金属球,张角变小。

师:这说明金属箔上的电荷多了还是少了?

生:少了。

师:这表明“+”、“-”电荷放在一起会互相抵消,如果“+”、“-”电荷的电荷 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定向移动。

实验:

1)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

2)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

1)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2)电子: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3)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4)中和:原子对外不显电性。

(介绍物质由分子、原子组成的,介绍原子的结构,也可配合课件形象讲解,给学生具体的印象和模型,让学生知道电子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叫做元电荷,介绍原子呈中性的原因,引入“中和”的概念。此节主要为学生思考摩擦起电原因铺下伏笔,并且使电荷的概念更具体化。)

(六)课堂小结 问: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

学生总结本节知识要点: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和比较,并结合历史上的大量实验结果归纳得出: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同时认识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然后学习了验电器、电量的概念和中和现象、以及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导体和绝缘体等。

方法:提出问题—进行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七)达标检测:

学生依据目标自查,完成检测练习(练习题略),然后师生共同分析讲评。

(八)板书设计

第五章电流和电路 5.1 电 荷

一、电荷

1.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摩擦起电。

使物体带电的方法:摩擦起电、接触带电、感应带电。

2.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正: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用验电器来检验。

4.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单位:库仑(库),符号:C。

二、原子结构 元电荷

1.原子结构:原子-----原子核 “+”

-----电 子 “-”(带有负电的最小的电荷)

2.元电荷:最小的电荷。

3.中性:原子由于正电荷和负电荷数量相等,原子不显电性。

三、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

三、课例评析

1.导向式提问对课堂的调控作用

从本节课的流程可以看出,教师的提问行云流水,层层递进,恰到好处地调控着课堂的进程,学生的思维也过度自然,学生跟随着教师的问题达成一个个教学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活动。”,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平时教学工作中发现一些学生可以做到“敢问”,但是更少的学生既“敢问”、又“会问”、善于“发问”,学生经过深思提出问题,对他们而言最有思考价值的。教师如何提出问题,这对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调控课堂提问的难度: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容易也不能太难,老师应善于寻找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为知识的“增长点”上布设悬念,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调空课堂提问的频度:频繁的讨论式的课堂提问过多不仅费时,而且会导致学生随大流,导致课堂教学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化解。

调控提问的等候时间:学生思考时间不充分,无法回答或仓促回答导致错误,老师得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纠错,这样既不经济又容易导致学生降低回答问题的兴趣,结果往往是低效的或无效的。

2.导向式提问对学生思维的牵引作用

首先,就课堂提问的作用来看,有强化巩固类的提问,有引导启发类的提问,有发散提高类提问。本节课的引课部分就是由一系列引导启发类提问组成的,结合小学生讨论的方式。例如:师:这是什么现象?大家还知道生活当中还中哪些类似的现象,能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吗?同学们说得很好,请同学们再思考一下:这些现象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等。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避免一个人或几个人回答问题,其他人听热闹的情况。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也是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为本教学思想的基本要求。

其次,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看,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新旧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者必须寻找存在于自身原有知识结构中的能“同化”新知识的“停靠点”。而开始的这些引导启发类的提问就是在帮助学生找到这些“停靠点”。这些“停靠点”就是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这就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的铺垫。

在一系列演示实验环节中,教师采用了一系列导向式的问题。在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这类问题主要的作用就是使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将自己原有的旧知识与新知识建构起联系,从而达到认知上的“同化”。例如:师:请同学们讨论:为什么穿化纤衣服特别容易招灰?(大家讨论,教师点名让学生回答)这两根棒上所带的电荷相同吗?我们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呢?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讨论两个问题: 用手捋散开的塑料绳,是不是捋的次数越多,合拢得越紧? 用塑料梳子梳理一名女同学的长发,为什么越梳越蓬松?等等。这种层层递进的提问使学生在认知上从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逐步向外发散,构建起新的知识结构,充分训练了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的能力。

(学生实验3:每组由一位同学实验,其他同学观察,用带电的物体接触金属球,再观察金属箔是否变化。)

师: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生:金属箔张开了。

师:这是为什么呢?

体现了对学生总结概括思维能力的训练,这就是认知理论中学生对知识“顺应”的过程。3.导向式提问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将出生到十五岁的儿童认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都在十二到十四周岁之间,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到形式运算阶段的发展阶段,其思维认知能力具有以下的特点: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可逆性、逻辑性,可以进行简单的假设推理,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判断。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严谨性和创造性有待提高。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有着重要的作用。理科教学通常是以提出“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那么,课堂提问便成为教师专研的一门学问。要想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提问的内容固然重要,但怎么提问,也就是提出问题时的语言结构也尤为重要。同一个问题内容,不同提问方式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我认为有效提问的语言结构应具有以下特点:

1、有明确的问题指向性;

2、有明确的限定条件;

3、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4、问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4.导向式提问应用的误区

5.以就业为导向的经济管理课程教学 篇五

学生就业是当前教育产业所面对的一个重大理由,据统计显示,20**年我国职业类学生毕业人数达到276万人,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99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作为一所技校来说,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的定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就经济管理课程来讲,我们要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建立以就业导向为基础的教学目标,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达到培养社会所需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目的。

6.医院管理问题为导向 篇六

然而在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情况并不乐观:课前备课, 教师将所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或习题, 再根据若干个知识点或习题设计成若干个小问题, 这样的问题大多繁、杂、小、碎, 如同日本数学家广中平佑所说的“花费较短时间的即时思考型问题”;课堂教学中, 虽然现在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少了, 但是“师问生答、一问齐答”这种借着学生之口进行灌输的现象还是较为普遍的, 有的教师能够“一问到底” (即“满堂问”) , 有的教师干脆“自问自答” (即“走过场”) 。在一次我校的教研活动中, 我们关注到一位青年教师的数学课堂一共提了108个问题。平均每分钟提2.7个问题, 试问这样的问题含金量能高吗?这样的“问题”教学本身就很成问题。

基于上述教学现状, 我们形成了以“核心问题”改革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的设想, 即:一节课中, 设计一到几个“核心问题”来贯穿、组织、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 学生先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或独立、或合作地尝试解决问题, 然后师生共同对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反思、表达、讨论, 进而形成并掌握本节课应该学习的新知识、新方法。

那么, 什么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设计的依据是什么?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从哪儿来?……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反复讨论、研究与实践, 笔者形成了如下认识。

一、什么是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借鉴语文教学中对“主问题”的界定, 笔者认为所谓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就是从教学内容整体的角度或学生的整体参与性上考虑, 设计的思考性强、数学味浓、需要探究、合作、交流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它是相对于课堂教学中那些零碎的、肤浅的、判断式的、学生思考活动短暂的应答式问题而言的。一般来说, 数学教学中“核心问题”的设计与运用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规律。

在教学的导入阶段, 用一两个“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启发学生思考, 让学生产生疑惑和探究的欲望;在教学的探究阶段, 用一两个“核心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形成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师生、生生互动场面;在教学的深化阶段, 用一两个精粹的“核心问题”来激发思考、引发讨论、练习运用、深化理解。

下面以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百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在教学的导入阶段,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核心问题”——“根据三位同学的投篮次数和投中次数, 你选谁去参加投篮比赛呢?说说你的理由。”学生立即被这个问题 (情境) 所吸引, 开始动脑筋、想办法, 有的仅仅比较谁投中的次数多, 有的比较谁没有投中的次数少, 还有的能考虑到投篮次数不一样, 就去比三个同学投中的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也就是投中的“比率”, 这就是“百分数”的“前概念”。

在教学的探究阶段, 可以设计两个“核心问题”——“ (1) 究竟怎样比, 才是科学的呢? (2) 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百分数, 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这两个问题分别点出了百分数的作用、意义两个重要内容。

在教学的深化阶段, 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核心问题”——“所有的百分数都能写成分数吗?”这个问题的抛出, 是为了引出“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 在课堂上又掀起了一个学生思考、比较、讨论的新高潮。

二、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设计的依据是什么

有人说, “核心问题”是课堂教学的课眼, 是课堂教学的主线。那么, 设计“核心问题”这个课眼、这条主线的依据是什么?笔者认为主要有三条。

(一)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核心问题”的设计和实施, 应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而不应被教师大量的、细碎的问题所牵引, 做被动的思考。“核心问题”的设计和实施应当积极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版) 》中要求的“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 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 依据数学内容的本质

无论怎样的改革, 作为数学, 其教学的价值不会偏离“体现数学本质”这一目标。数学本质是数学学科的根, 也是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关键所在。那么, 数学的本质包括哪些?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副院长、教育心理学博士刘加霞认为, 数学的本质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二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分类、转化、数形结合、一一对应、函数、方程、集合、符号化、类比、不完全归纳等) ;三是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 (比较、类比、抽象、概括、猜想—验证等) ;四是对数学美的鉴赏 (求真、求简、求美) ;五是对数学精神的追求 (理性精神与探究精神) 。因此, 教师在“核心问题”的设计时就要敏锐地把握不同领域中相关数学内容的特点, 尽可能让学生在掌握数学基本概念的同时, 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数学精神等, 从而走进数学, 亲近并乐于学习数学。

(三) 基于儿童学习的规律

毋庸置疑, 小学数学教育的本体应当是儿童。儿童学习数学与成人不同, 他们的思维发展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 所学的数学应该是一种“生活数学”“经验数学”“现实数学”。因此, 教师应当经常做这样的思考:“这节课要让学生学些什么?怎样让学生产生学习这个内容的需要?怎样让学生深刻地理解这个内容?”一旦沿着这样的思路进行“核心问题”的设计, 教学的思路就顺了, 课堂就有了整体的架构, 问题也就有了整体性的布局。

三、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从哪儿来

教师在设计“核心问题”时, 要从两方面考虑:首先, 要研读教材, 吃透教材, 从整体出发, 先确定总的教学思路, 再研究具体的教学细节。有的教师总体教学思路尚未确立, 却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某个细节上, 抓小放大、得不偿失。其次, 设计“核心问题”时还要读懂学生, 根据学生的学情, 找准切入点设计“核心问题”, 这样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一言以蔽之, “核心问题”就在“学生现在在哪里”和“学生能够到哪里”的区间里。但是, 面对一个个具体的课例, 找准“核心问题”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情!下面笔者从几个角度举例略述。

(一) 来自教学内容的重难点

每一节课都有一个核心内容, 它是一节课的教学重点。有时, 这个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一堂课是否真正有效, 关键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紧扣教材的重难点来展开。

如在概念教学中, 教学重点和难点往往指向概念的本质内涵, 涉及概念本质的问题一般就是教学的核心问题。如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一课, 其重点是认识“分数的意义”, 即: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称为“单位1”,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据此, 教学核心问题可确定为:“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分一分?又是怎样分得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单位“1”、突出“平均分”, 直指分数的本质。

而在计算教学中, 教学重难点多指向于算理和算法, 因此核心问题就可以据此提出。如五年级上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 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统一计数单位, 才能直接相加减”。据此, 不妨将核心问题确定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在策略教学中, 教学的重点大多是对策略的感悟和理解, 难点是策略的初步应用。因此, 核心问题可确定为:“××策略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一策略?运用这一策略时需要注意什么?”

(二) 来自思维提升的关键处

数学教学特别注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 教师要善于在学生数学思维提升的关键处, 设计一些精巧的核心问题。

例如, 一位教师在执教四年级上册“认识整万数”时, 设计了“怎样用1颗珠来表示10个一万 (10个一百万、10个一千万) ?”的核心问题贯穿于拨数的全过程,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过程如下:

师生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地拨数,

生读:一个一万, 两个一万……九个一万, 十个一万。

师:万位满十, 应该怎样?

生:进位。

师:看来现在咱们需要一个比“万”更大的计数单位, 猜猜是什么?

生:十万。

师:现在你能用1颗珠来表示出“十个一万”吗?

生:在“十万”位上拨1颗珠。

师:通过刚才的拨珠, 我们发现几个一万是十万?

生:10个一万是十万。

(下面教学“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同上。)

(三) 来自数学与生活的连接点

在小学数学课程里, 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找到背景。在数学与生活的连接点设计核心问题, 容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使他们乐于投入到数学思考的过程中去。

在华东六省一市第十五届教学观摩会上, 浙江的黄升昊老师执教“年、月、日”一课时, 正是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有趣的事情中选取素材, 精心设计了三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核心问题是:“爷爷每天吃一片Vc, 一盒有30片, 这一盒够吃一个月吗?”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 以问题解决为任务驱动, 不得不思考:“够吃一个月, 需要知道哪些信息?一个月到底有几天?”当学生根据自身经验, 得出多种不同的结果时, 黄老师顺势引导:“小组合作, 探究一个月一共有多少天”。这样, 有效地将一个生活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 让学生从认识上建立对数学应用的正确理解。这样的设计, 不仅把问题解决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探究“一月有几天?一年有几天?二月特殊在哪里?”等知识的过程中, 黄老师又精心设计了第二个“核心问题”:“每盒30片, 一箱有12盒, 爷爷够吃一年吗?”这一次, 黄老师巧妙地将数学信息隐藏在现实问题中, 通过学生多样化的解决方式, 呈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1) 31×7+30×4+28=365 (天) ; (2) 30×12+7-1=366 (天) ……虽然这些算式各不相同, 但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学生对大月、小月、2月的理解与掌握, 凸显了一个生动且富有个性的过程。

在“年、月、日”相关内容的教学中, 很少有教师会设计数学推理题。但在黄老师的课堂上, 我们惊喜地发现, 他巧妙地利用了本课知识, 设计了第三个“核心问题”:“学校小李老师要去支教, 连续工作两个月, 可能要去多少天?”学生兴趣盎然, 有猜62天、61天的, 也有猜60天、59天的, 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四) 来自学习方法的聚焦点

数学知识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核心问题的设计有时不能仅仅根据一节课的内容, 还要兼顾与之相关的知识之间的联系。

如四年级下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这一课是学生后续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梯形面积计算、圆面积计算的基础。在“空间与图形”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如果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推导的方法, 那么他们在探究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时就能实现方法的正迁移。对于这样一类具有“承前启后”作用的教学内容, 核心问题的设计要偏重于学习方法的引导。因此, 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就可以设计为:“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可以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什么图形?如何转化?转化后又是如何推导出面积公式的?”这组问题的提出, 有利于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 有利于挖掘出“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 来自学生认知的困惑处

“多元智能理论”之父加德纳指出:教学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它不像工业化生产那样“以逻辑方式大量制造的手艺”, 而是具有很强的艺术性, 要设计一些引人入胜的问题。因此, 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惑、产生矛盾时, 教师可以据此设计核心问题, 积极生成加德纳所盼望的那种“引人入胜”的场面。

如五年级上册“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时教师会指出:在表示近似数时, 小数部分末尾的0不能去掉。而对此, 学生是有疑问的: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 (或去掉) 0, 小数的大小不变, 这是小数的性质。既然小数的大小是不变的, 那为什么在表示近似数时, 小数部分末尾的0却不能去掉呢?显然, 学生对于近似数所表示的精确度不甚理解。因此, 这节课的核心问题可以确定为:“在表示近似数时, 小数末尾的0能否去掉?”上海浦东新区龚路中心小学的龚彦老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小胖和妈妈去买西瓜, 计算器显示价钱为20.972元。让学生分别保留整数、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得21元、21.0元、20.97元。

2.对于保留21元和21.0元, 你有什么想法?此时, 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 0应该去掉, 妈妈付的钱是21元;还有一种认为, 虽然付的是21元, 但是如果去掉了0, 就不是保留一位小数了。学生认知的困惑、矛盾自然显露:在表示近似数时, 小数末尾的0到底能不能去掉?

3.探讨:保留整数和保留一位小数到底有没有区别?如果有区别, 区别在哪?教师举例, 出示自己和姚明的照片, 分别给出身高1.62米和2.26米, 要求保留整数都约是2米。学生顿时出现了认知失衡:身高相差这么多的两个人怎么会是同一个级别的呢?教师随即让学生自主探究。

4.在学生探究之后, 教师给出两个问题并相机出示数轴: (1) 身高是多少米的人, 身高保留整数后都约是2米?你能在数轴上画出来吗? (2) 如果保留一位小数, 某人的身高约是2.0米, 这个人的实际身高可能是多少米?现在, 你能就“近似数2.0末尾的0能否去掉”谈谈你的想法吗?

经历过这样的探究, 学生对于“取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的位数越多, 得到的近似数与原数越接近”有了深切的体验。这得益于整个教学过程以核心问题为主线来展开教学活动, 而不是支离破碎、思维还在原地打转地做几道题。

7.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学生思维提升 篇七

[关键词] 问题;导向;思维

笔者在研训期间,有幸聆听了一节精彩而充满灵动的数学公开研讨课. 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师生共同探究发现,并在开放的课堂上展现其思维过程,最终学习了新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给笔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课例背景

本课的课题是人教版《等可能性事件》,与八年级下册《认识概率》相衔接,同时又是九年级上册《等可能条件下的概率》的起始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直觉认识和已有经验,通过动手试验和计算机模拟试验,积累对随机现象的经验,帮助学生自然地生成和理解相关概念.

本节课前,学生已能理解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稳定值估计概率,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但学生对于等可能性的理解,更多停留在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阶段,甚至还会存在等可能性偏见. 学生在抛硬币、掷骰子等试验活动中具备一定活动的经验,合作交流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但对于随机现象,正确地使用数学的语言表述并得出结论,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合理引导.

课例描述

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第53届世乒赛单项赛片段,提出数学问题. 乒乓球比赛中,开赛第一局,裁判员会用抛硬币的方法决定:猜中者优先选择发球权或场地,否则由另一方选择. 这样做公平吗?

问题1:同学们看过乒乓球赛吗?今天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比赛,好吗?

问题2:同学们看看这位裁判在做什么?

问题3:这样做公平吗?依据呢?你怎么知道的?

2. 深入探究,问题跟进

探究1:玩飞行棋,游戏开始时,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点数为6,可以起飞一架“飞机”. 有人觉得比起掷得其他点数,掷得点数6特别困难,同学们认同吗?

问题4:抛掷一枚正方体骰子,掷得每个面的点数是否等可能?怎样证实自己的猜想?(掷骰子试验)

探究2:女单种子选手抽签现场(视频),画面中丁宁在代表“5~8号种子”的4个小球中随机摸出1个小球,她会摸到代表哪号种子选手的小球呢?出现的结果是等可能性的吗?

3. 联系概括,生成概念

回顾抛硬币、掷骰子、摸球试验,试验的结果都具有等可能性.

问题5:以上三个试验有哪些共同点?

师生共同归纳,生成概念:一个试验的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有n个,它们都是随机事件,每次试验有且只有其中的一个结果出现,而且每个结果出现的机会均等,那么我们说这n个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也称这个试验的结果具有等可能性.

4. 分析交流,内化知识

问题6:一只纸盒中装有3个黄球和1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都相同,搅匀后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 可能会出现什么结果?它们的发生是等可能的吗?如果给每一个小球编上号码,摸到黄球1号、黄球2号、黄球3号和白球4号是等可能的吗?

问题7:下列说法你同意吗?

(1)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10次出现反面朝上,抛掷第11次,硬币出现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更大.

(2)抛掷一枚图钉针尖朝上和针尖朝下的结果是等可能性的.

(3)春天种下一粒种子,观察它是否发芽,试验结果“发芽”与“不发芽”是等可能的.

(4)近来有一款很热门的APP应用“帮我做决定”,比如根据一个转盘指针转动的结果,决定中午吃什么. 图中设计的转盘,每个选项被选到的结果是等可能性的吗?

问题8:对第(4)小问的引申:除了转动转盘,同学们能设计合理的实验规则,公平地在两部电影中做出选择吗?

5. 活动应用,拓展提高

问题9:电脑模拟抽奖活动,每个同学所选号码中奖是等可能的吗?电脑随机生成任意实数,范围是0≤x<10,取整数呈现结果,每个同学所选号码中奖是等可能的吗?如果随机数范围是0≤x<9.5,四舍五入精确到个位呈现结果,每人中奖的可能性还相等吗?

6. 回顾联系,形成结构

本节课我们通过试验,理解了等可能性概念的意义,学会了根据随机试验结果的对称性或均衡性判断随机试验结果是否具有等可能性.倘若试验结果具有等可能性,我们再研究这一类型概率模型时就不必进行大量的重复实验,从而有了新的计算方法. 我们也在尝试着用随机观念分析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问题10: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有哪些新的收获?

欣赏与探讨

1. 问题促进学生回忆旧知

新课开始之初,提问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回忆,让前面学习的知识清楚地呈现出来,加深记忆的同时,帮助每一个学生了解知识的前后逻辑关系. 也可以这么来理解,知识本身是一个网状结构的,而核心的内容始终是我们强调的“双基”. 深化对双基知识的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问题为铺垫,用问题串的形式帮助学生不断加强回忆,更加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如本课一开始的问题引入就很吸引眼球:不久前第53届世乒赛单项赛就是在咱们江苏苏州举办的,这是大赛吉祥物——乒宝. 同学们看过乒乓球赛吗?今天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用数学的眼光来看比赛,好吗?同学们看看这位裁判在做什么?这样做公平吗?依据呢?你怎么知道的?那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这样的问题设计让学生很快走进新知识的学习进程之中,达到了课堂设计的最佳目的.

2. 问题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nlc202309081027

问题的设计起点在“疑”,而落点在“趣”. 教师设计问题应牢牢把握这个起始点,让问题从开始到结束都能实现最佳效果. 在这节公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对学生的“疑”去设计“问”,最终的落脚点却是在激趣之上.“疑”是一种手段,“趣”是最终目的. 如这样的问题,怎能不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呢.

3. 问题能促进学生的探究意识

问题的设计能够促进学生探究意识的形成,一题多解、发散思维的形成跟好的问题直接关联. 教师在课堂中通过“问”渗透思维策略,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或进行专题讨论与训练,加上有益的计算机的辅助使用,使课堂的亮点不断呈现. 如本课中,通过教师不断地提问,加上EXCEL的模拟实验,掷得点数频数的累加,并算出累加后各个点数出现的频率值,让学生注意观察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的变化所呈现的规律. 借助电脑模拟掷骰子试验,分析试验结果,得出结论: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掷得点数1到6是等可能的. 这正是学生探究意识不断深入的结果.

4. 问题能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

“思”只是手段,其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于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要想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走向深入,问题的设计必不可少. 好的问题如一层一层往上而去的阶梯,引导学生不断攀登新的高度. 如这节课中这样一些问题的设计,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你能举几个生活中试验结果具有等可能性的例子吗?学生回答:抽奖——几何画板模拟;7位数体育彩票中奖. 你能说说原理吗?学生:随机数范围:0≤x<10,利用几何画板取整函数,呈现结果,从而各数位上出现0~9的可能性相等. 于是,每个人中奖是等可能的.

5. 对问题引领课堂的一些建议和思考

本节课的内容重点是理解等可能性概念的意义,会根据随机试验结果的对称性或均衡性判断随机试验结果是否具有等可能性,会列出一些随机试验的所有等可能结果. 而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渗透概率的模型思想和随机观念,这些无疑都要通过问题来引领. 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地提问和问题设计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顺利地解决问题又是学习的终点,架起这两者的就是教学过程本身,二者需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才能形成. 笔者认为,问题意识应当牢牢地根植在教师的心中,

教师在备课之时,应当努力去实践和研究,通过有效的提问,使学生获得真正的数学体验. 如何将问题设计的有效和富有针对性是教师需要不断思考的方向,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探究、交流来获取新知,应当成为教学的一种常态,指导每一位有志者去矢志不渝地努力.

上一篇:心理辅导课设计方案下一篇:电影院观众厅设计有哪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