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散文的作文评语

2024-10-04

关于散文的作文评语(共15篇)

1.关于散文的作文评语 篇一

1. 文章能过清新有趣的语言,描写了…的事。字里行间,充满童年真童趣,欢声笑语不绝于耳,不失为一篇佳作。

2. 详略得当,虚实相生,是本文的两大特色,……内容更丰富更生动。

3. 全文清新秀逸,

4. 文章开头简而得当,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人物心情,十分艺术化。

5. 开头简明扼要

6. 文章开头新颖,具有先声夺人之效。使读者一见面就能对人物产生…的印象。

7. 文章开头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点面结合,使文章生动,具体,详略得当。

8. 文章语言生动丰富,可读性强。

9. 开头出手不凡,吸引读者

10. 开头打动人心,具有真情实感。

2.关于散文的作文评语 篇二

情感策略作为学习策略之一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基础。学生评语中的情感策略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在评语内容的处理、组织形式的设计、话语表达的运用中有效融入情感因素,对学生的情感加以有意培养、调整、引导等的方式和方法,最终指向学生知、情、意、行综合发展的过程。教师在学生评语中需要运用情感激发手段来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在情感共鸣中联结师生的情感,使师生双方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策略

在学生评语中,教师将积极的情感体验融入内容表达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良好行为的表现,学生评语展现出的这种积极的情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教育的效率。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激发策略重在激起、唤醒学生的情感。情感具有情境性的特征,教育中需要抓住契机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发,教师需要在学生评语中创设生命对话的情境,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去触发、引起或唤醒学生的某种情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学习活动之中。

[案例1]

老师觉得一铭是个机灵的小男孩。你知道吗,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你,其实你一点也不比别人差,你同样是我喜欢的孩子。只是我发现课堂上的贪玩占用了你的时间,你以后要把“贪玩”这个小捣蛋赶走哦。课堂上要坐端正,听讲时要一心一意;作业速度慢没关系,但字迹要工整。

我们的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班级里的小朋友都是你的家人,老师也是你的家人,大家要友好相处,我也很愿意成为你的朋友。加油!我希望看到你的进步!(黄芳)

案例中的一铭同学习惯于在课堂上贪玩,总是想方设法地引起他人的注意,这其实是他在学习活动中缺乏自信、自制力差的表现,他的行为习惯存在改进的空间。因而教师对于一铭的评语以激励为主,对他提出具体的期望,比如“听课时要一心一意”“作业速度可以慢但字迹要工整”等,从而不断增强他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意识。通过情感上的激发,教师有意识地帮助一铭树立了自信心,让他建立起追求更高目标的意愿。

二、调控策略

除了行为的内在动机之外,情感也能调控、引导人的行为。一般来说,肯定的、良好的情感可以提高活动的积极性,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否定的、不良的情感则会降低活动的积极性,干扰活动目标的顺利实现。评语是否具有调控、引导学生行为的效应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密切相关。教师越是准确地了解学生,就越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在潜质,也就越有可能提出切合学生发展的希望。评语的情感调控表现在教师用具有亲和力的情感语言,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改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案例2]

老师发现子恒小朋友常常会变身。当他上课积极思考、举着小手回答问题的时候,当他跑东跑西不顾辛苦帮老师做事情的时候,当他在下课时用自己的小手给老师捶背捏肩的时候,老师觉得子恒就是一个小天使。

可是,当他把纸团随地乱扔的时候,当他不肯承认错误说谎的时候,当他不顾别人的感受做不文明的事情的时候,老师发现子恒变成了小恶魔。老师多希望他是个小天使而不是个小恶魔。子恒愿意吗?(王飞)

一年级的子恒小朋友在家中备受溺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教师选择具体的行为细节来展现对他的关注,在具体的事例中婉转告诉他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帮助他认识自己的短处。教师在评语中还原了学生的行为情景,在展现优点的时候将孩子称作“天使”,在暴露缺点的时候称作“恶魔”,通过这样的对比,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优点让人喜欢,但缺点又是多么得让人讨厌。教师在这段评语中赋予话语之外浓浓的情感,用“天使”和“恶魔”的童真表述给予孩子善意的提醒,以此来引导和调控他的行为。

三、评价策略

教师的情感评价是教育过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以及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等,都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认知的发展。[2]评价的目的是改善行为的状态、走向。在评价的过程中蕴含丰富的情感因素,可以有效地完成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学生评语中,教师可以积极捕捉学生身上的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评价。对每个学生的每一个进步,尝试予以评价,使情感评价融合在师生互动中,促进学生良好情感、认知的发展。教师可以从众多的素材中精挑细选,把学生身上最值得关注的地方展示出来,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地渗透到整个教育过程中。

[案例3]

三剑客——让我欢喜让我忧

[关键词]热心好学负责调皮

[颁奖词]同学遇到困难的时候,是你们,伸出了友爱的手;集体需要帮助的时候,是你们,献出火热的心。对学习,从听课、发言到作业,认认真真;对工作,从领队、检查到打扫,勤勤恳恳。少一点冲动,少一点调皮,成为名副其实的“三剑客”。(陶艳蓓)

这则学生评语模仿“颁奖词”,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几个学生都很调皮,守纪困难、性格冲动,隔三差五会与同学发生肢体冲突。但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如帮助弱者、积极举手发言等。教师在评语中把学生的优点放大,满足了学生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关注和肯定的内心需求;另一方面,又以他们崇拜的“三剑客”来给他们命名,激励他们用自我行动上的努力和行为上的改变去靠近偶像。学生会对这种新型的评语感到好奇而有趣,从而多番品读,获得感悟。这样的评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评语的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发扬长处,从而正确把握自我发展的方向。

四、联结策略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过程,熊川武教授在《理解教育论》一书中提出,“感情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和成功办事的助推器”,“感情的力量往往大于认知的力量”。[3]有心理理论认为,社会联结是伴随个体的整个生命周期而存在的,指个体同社会世界亲密关系中的主观感受,是个体的一种基本需求,会影响人们的情感、关系认知以及在社会活动中的表现。这种联结感是个体对周围世界人际亲密度的自我方面,这种亲密感是个体归属感的重要成分。社会联结在个体适应和幸福感中起到了心理资源的作用。[4]学生评语中教师赋予情感,可以称作为师生间的社会联结,这种联结可以帮助学生个体倾向于感到与他人关系亲密,易于认同他人,认为他人友好可亲,并且愿意参与社会团体活动。

[案例4]

苏琳,我们相处的三年时光匆匆而过,可是唯独你留给我一个个记忆深刻的画面。记得在学《春晓》这首古诗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会背了,可是你却连读都不会读,于是,这堂课就变成了我们大家一句句教你读古诗的课。慢慢地,老师发现你能学完一篇课文,能记住几个生字了,于是老师有意识地多检查你的生字认读情况,当你进步时,老师由衷地为你感到高兴!老师第一次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你的时候,你的脸上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老师从你身上体会到巨大的教学乐趣和成功感,同时,你也给老师上了一课:尊重孩子不只是停留于表面。苏琳,老师从你身上感受到了顽强的品质。老师想对你说,你是个好孩子,以后也请你不要忘记,一路向前。你就是老师心中最棒的。(徐芬英)

这位老师用真心去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有意关注学生,真心地考虑学生的感受,不断地改善师生的关系。只有当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的表现,接纳了学生的身心状态,她才真的将学生的存在融入了自己的教育生活。这番评语其实更是一种倾心交谈,教师把自己对学生的真情实感传递给学生,学生读到的是一位师者、一位长者、也是一位朋友写的推心置腹的话。这样的评语能激起师生情感的共鸣,给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与自己情感上的交流,使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联结”感,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群体,接纳自己,完善自己。

情感不仅能促进教育的品质,更能提升生命的品质。教育中的情感策略实际上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资源,评语对学生的成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这种促进作用的产生有赖于上述四种策略的综合运用,教师可以应用这四种策略指导学生评语撰写的实践。

[本文所用案例均来自于杭州市中小学第十一届班主任论坛“学生评语”主题征文活动的来稿]

参考文献

[1][美]卡尔·R·罗杰斯.罗杰斯著作精粹[M].译者:刘毅,钟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46.

[2]王伟.教育情感策略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熊川武,江玲.理解教育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75.

3.关于散文的作文评语 篇三

关键词:散文个性散文阅读;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56-01

一、前言: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

散文是一个模糊而宽泛的概念,它缺少像诗歌、小说那样的独特规定性。散文融合了抒情、记叙、议论、描写等,很难将其归到哪一种类型中去。我们习惯上将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但它是片段的过程。郑桂华教授将散文与其他文体进行比较,她认为叙事散文是记录作者在过去某一段时间空间里的见闻过程,而非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抒情散文描述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而非抒发情绪本身;哲理散文重在展示个人在某个问题上的独到的感悟和思考过程,而非严密的逻辑论证自己的观点(郑桂华报告《从三个层面确定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或《散文的文体特征及教学价值》)。不管哪一种散文,都脱离不了“个人”(即作者本人)在散文中的所彰显的真实个性。

二、个性化的作者

我们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往往给文章设置一个宏大主题,然后在宏大主题的指导下解读散文,把作者踢在一边,给散文贴上标签,按部就班地进行模式化教学。提到鲁迅的文章,就认为是批判封建制度,揭露愚昧麻木的国民性;看到母亲为孙子选择小路,“我”为母亲选择走大路,就确定《散步》是表达尊老爱幼的主题;说到《再塑生命的人》,就把莎莉文老师当做了本文的主角……当然,标签化、模式化散文阅读教学可以让教师变得轻松,但却泯灭了散文的个性,忽视了每位作者的个性。千人一面的教学,很难激起教师的教学热情,更难以推陈出新。

(一)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两个“我”不同的情感体验。散文是作者此时此地写那时那地的文章,写作时的“我”和文章当时情境中的“我”情感体验一样吗?故事发生时的“我”和平时的“我”情感体验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日日走过的荷塘有什么难忘的呢,而恰恰在某一个夜晚,小小的荷塘就显得格外不同了。等到过了那个时刻,再看荷塘,依然是寻常样子。真真实实看到了荷塘的游客,未必能感受到朱自清《荷塘月色》所营造的美妙境界,彼时彼地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

两个“我”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回忆性散文中体现得尤其明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到他小时候在百草园的乐事和在私塾读书时的情况。如果我们站在故事发生时还是小孩子的“我”的角度阅读文本,就会看到“我”的关注点不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而是通过写自己观察老师读书时投入的样子,趁老师不注意溜到园子里玩耍,在课堂上描摹绣像画等来体现童年生活的自由和趣味。没弄清这些,我们教学时就会把一个活泼顽皮的作者解读为苦大仇深的作者,背离了文章的意旨。有些教师将朱自清的《背影》解读为表现了伟大的父爱,却忽视了当时的作者对父亲的态度变化。父亲的一封信引发了作者对几年前月台上发生的一幕的回忆。曾经对父亲拒绝和冷漠,经过多年的隔阂,作者在重新解读父爱时,终于理解了父亲,对父亲多了一重惭愧和自责。写作时的“我”和看到背影时的“我”截然不同,忽视了这个,就抹杀了作者对父亲逐渐理解的过程,这岂是“父爱如山”能够概括的。

(二)注意作者借用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借写他人抒发自己。散文借用一定的言说对象(人、物、景),实质上是为抒发作者自己。肖培东老师强调,每篇文章里都住着一个活生生的人(肖培东讲座《例谈散文教学的浅表化倾向及其改变策略》)。不能忘了言说对象是作者眼里的言说对象,不能脱离作者去解读言说对象。《再塑生命》里莎莉文老师激发了小时候的作者海伦·凯勒求知的欲望。文章的主体不是莎莉文老师,因此作者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我”在老师来前后的变化和“我”被激起求知欲望的欣喜若狂上。《藤野先生》的写作主体也不是藤野先生,而是以作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来表露自己思想发展的脉络,因此文章才会大量记与藤野无关的内容。去看文中提到关于藤野的事情,也只是抛弃了场景的简单对话。再鲜明的形象也是作者眼里的形象,再伟大的事迹也是作者眼里的伟大。忽视了作者去看作者笔下的言说对象,就偏离了散文的意旨,散文阅读教学易误入歧途。

三、个性化的文本

回归原文中去读散文:关注个性化的言语表达。散文语言着重对遣词造句的锤炼。散文需要借助个性化的言语表达作载体,来呈现出个性化的作者。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文字后面往往寓意深刻。我们不能浮于文字表面,要回归文本去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为散文阅读教学找到突破口。《老王》由“闲话”开始,作者杨绛转述了很多老王的话,却详细记录了老王最后一次出场时的对话。在作者的“一再追忆”下,她才领悟到要给老王钱时,老王回答“我不是要钱”这句话背后藏着没有说出来的深意,它断然不同于“我不要钱”的直白。正是这场对话,让作者幡然醒悟,做为“幸运者”的自己根本没有给予“不幸者”老王他渴望得到的那种真切的关爱。作者在平淡语言中埋下深情,知识分子的良知在“愧怍”中体现出来。大到作者语言风格,典型的片段描述,小到遣词造句,标点的运用,种种匠心独运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是教师可以挖掘的散文教学切入点。做为诗人的冰心,哲理散文《谈生命》也充满诗的味道。要表现黄土高原的热情奔放,刘成章选择了气势强的排比来书写《安塞腰鼓》。王鼎钧在《那树》里用几个转述式的“于是”将自己情感隐藏起来,留给读者复杂的滋味。《紫藤萝瀑布》里,宗璞用两个“我要开花”宣示了生命的顽强与繁盛。莫怀戚在《散步》里郑重其事地列出散步的人物,并选择“,”做停顿,暗示了一家人对于“我”的重要性,让“我”感到责任重大……

四、结语

特级教师邓彤说,散文是边缘文体,边界被撤除,散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无特征(邓彤报告《散文、回忆性散文教学要点》)。散文的个性化,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很难以固定的模式去解读散文,增加了散文阅读教学的难度,但也为教师个性化的散文阅读教学提供了空间。研读散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解析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以此来为自己的散文阅读教学定位。很多时候,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还浅尝于散文表面。对比起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4.关于动物的作文的评语 篇四

2. 再者,要条理清楚。写作时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关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

3. 这是篇作文小片断,它将猴子可爱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作者从静态(外形样子)动态(生活习性)两方面作了仔细观察,认真描写的结果。

4. 描写外形时,作者先用“长相很奇特”概括了总印象,然后依次描写了它凹着的鼻子,凸着的小嘴,黑里透黄的毛色和不断挠着的小爪。此时,我们一定会对猴子产生喜爱之情。

5. 作者笔锋一转,写了小猴吃面包的情景。作者扔给它一块面包,小猴子先是“没接”,只是用“爪子试探”,还用眼睛看着我,最后才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这样一步步地描写,把小猴子可爱之处真实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6. 这只狮子狗一身白的发光,肥壮的身体,粗大的四肢,毛茸茸的大尾巴,加上锋利的牙齿,铁钩似的爪子,铜铃般的眼睛,看上去十分威武。

7. 描写一种小动物,首先要描写它的外形样子,要仔细看它的头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样的,形状特点颜色是什么样的。如下面写小狗一段的话:

8. 星期天,我从姥姥家回来,在客车上,看到一个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着一只可爱的小黑狗。小黑狗头上长着一对像毛片片一样的三角形耳朵,软软的向下耷拉着,有趣极了。两只圆圆的黑眼睛不停地望着四周。圆圆的黑鼻头像个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紧紧地闭着,一声也不吭,多像一个不吵不闹的乖孩子啊!我真喜欢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9. 这篇习作是一位仅上一年级的小学生写出的。文章虽短,却描述得很全面:时间地点所描写动物的样子及自己的喜爱之情。所有的比喻及修饰词都很形象贴切。

10. 作文是用我的手来写我的心。写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我们喜爱小动物,在描写它们的时候,也要把自己喜爱的感情,用笔融合在字里行间。让读者一读文字,就能感受到我们的喜爱之情。

11. 表达感情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有时候具体地描写小动物的样子外形,把自己的情感融在其间;有时候用简洁的语句直抒感情;有时候,把这两种方法交替使用。写法灵活,不拘一格。

12. 文章的开头先用“我非常喜爱青蛙”一句,直抒了作者情怀,表达了喜爱的心情。接着用“常常去池塘边看青蛙”,表现了作者对青蛙“喜欢”之深。在听到青蛙叫声时,作者感到了那叫声就像“一曲气势磅礴的交响乐呀!”语句不多,却写出了青蛙叫声的响亮动听,从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作者对青蛙的感情是多么深呀!作者对青蛙的感情为什么这样深呢?因为青蛙一年之内最少能捕捉到“一万只害虫”,这是作者喜爱青蛙原因所在。最后作者感慨地说:“青蛙,真是我们的好朋友。”结尾收笔有力,感情表达真实。

13. 文虽有规可循,但无定法。写一种小动物是没有一种写法可以套用的。只有掌握一种基本的写法,又会灵活地运用,才能真切而生动地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描写出来。

14. 要突出重点。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内容的作文一样,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账”似的说个没完,一定要突出重点。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外形样子,有的可以侧重写小动物的习性。无论怎样写,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点,具体描写。

15. .要细致描写。描写任何一种小动物,都要细致描写,认真刻画。无论是写外形样子,还是写生活习性,都不能几笔带过,概括叙述。特别是在描写小动物生活习性时,要注意准确地使用动词,再现出小动物活动的情景,给人以“状物如在眼前”的感觉。

16. .要条理清楚。描写一种小动物也和写其他作文一样,不能东一句,西一笔,缺乏章法。在动笔之前先想好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再说什么。句与句之间怎样挂连,层与层之间怎样联系。怎样开头,怎样结尾,全篇文章怎样组合。把这些想好之后再动笔,才能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17. 有一定的顺序。小作者先从整体观察小白兔,写小白兔的全身毛色,再观察身体的各部分,从头部,到身体四肢,再到尾巴依次写下来。

18. 抓住动物的外形特点来写,写全身,突出“雪白的绒毛”,写眼睛,主要写眼睛“红”,写耳朵,主要写耳朵的“长”,写嘴巴,突出小白兔的“三瓣嘴”,写腿,只写“长”和“短”,写尾巴,突出“短”。尤其是“三瓣嘴”,小作者写得比较详细,因为“三瓣嘴”是小白兔和其它动物比较起来,显得很特别的地方。小作者还写了自己对小白兔为什么有“三瓣嘴”的猜想。

19. 抓住动物的活动特点。如文中“只要听到一点轻微的声音,它就会把耳朵唰地竖起来向四面转动……”“走起路来总是一蹦一跳”,短尾巴“也跟着一撅一撅的”就写小白兔的活动特点。

5.关于实验的作文加评语 篇五

我照老师的步骤去做,先沾点醋,写上自己的名字……,到最后一个步骤时,我大概烧了一分钟就等得耐烦了,结果一无所获。第二次还是和上一次一模一样,只是后面烧得久了一点,就这样连续好几次。

到第四次前,妈妈打了一个电话给老师,老师说我的步骤没错,只是没烧多久。这时,我总算吸取了前三次的教训。我先小心翼翼地把醋倒进瓶盖里,然后,用手沾一点往纸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唐子恒”三个字。等20分钟,纸上的醋已经完全干了,我再去烧,烧了7分钟,我的名字逐渐露了出来,就像还没长大的小鸭子一样黄。接着,我还一点点地往下烧。糟糕!我的纸烧着了,我连忙把纸扔在地上,然后使劲地踩,终于把火踩灭了。看来还是不能放太低呀!

啊!我现在知道了,身边的每一个事物都值得我们认真观察,细心思考。不要看事物的表面,要发现它内部的小秘密。只要你留心,一定可以发现它们。

6.关于真诚作文的评语精选 篇六

2. 情感真切自然,无矫揉造作之嫌,以平淡心现真实情。

3. 心里过程真实细腻,人物的想法态度在读者面前一览无遗。

4. 感情真实细腻,言语感人至深,确是发自作者内心的肺腑之言。

5. 从自我反思中寻求人生得失,在悔悟中流露真情,字句铿锵有力,震撼人心。

6. 语句通顺,句意流畅,言辞优美,叙写形象生动鲜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7. 语言简明扼要言简意赅言至意达精炼有力笔力尽现,寥寥数语便能传递人物的神采。

8. 语言平滑晓畅,刻画细致,描写生动;句意含蓄委婉,暗含深意。读毕如酒后余香,不绝于口。

9. 语言活泼,风趣幽默,令人忍俊不禁。

7.作文评语的迷途与回归 篇七

1.教师“一家言”。在新课改的今天, 仍有不少教师改变不了“学生写, 教师评改”的传统作文指导模式。作文评语也成了教师的一家之言。这种教师包揽评语的做法, 弊端是极其明显的:一是诱发了学生的依赖思想。由于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 没有了自评互评的自主权, 因而抑制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作文的意向, 诱发并助长了依赖心理。二是大搞微效劳动。教师把许多精力用于写评语, 势必削弱了对改革写作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注意;而学生往往只关心等级, 对于教师的评语并不去认真领会。因此, 写评语成为教师的专利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2.内容“大众汤”。所谓内容“大众汤”是指不切合习作的阶段目标、训练重点和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 不能体现个性特征的评语。诸如“主题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或“内容空洞、没有真情实感、用词不当、语言不够生动”之类, 虽无错误, 却无用处, 篇篇可以套用, 人人可以套用的空话。这样的评语学生一看了事, 不以为然。久而久之, 学生也就厌倦了评语, 而只关心一个等级, 评语失去了应有的启迪导向作用。

3.评语“判决书”。有些教师的评语只是评判习作的优与劣、错与对, 就像给习作写一份“判决书”。诸如“你的文章没有文采”“内容不具体, 不感人”“语句都不通顺, 文不达意, 太差了”等等。这种“居高临下”的评判, 起不到导向、激励的作用。容易指出学生的诸多毛病, 也就容易让学生逐渐不自信, 产生畏难情绪, 失去写作兴趣, 甚至让有的学生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 自暴自弃。这种评语真是既花时费力, 又不见成效。

二、评语的回归

1.激励性。人们常说:一句赞美的话, 能温暖一个冬天。的确, 激励是一种教育艺术。学生的习作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 肯定其长处, 哪怕只有一句话、一个词写得好, 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请看一位老师的评语:“这次作文, 你恰当地应用了歇后语, 使文章更生动, 更形象有趣。老师为你的进步感到高兴, 希望你再接再厉, 今后写得更好!”学生看到这样的评语, 便从写作中获得成就感,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2.针对性。写作文评语不搞“满汉全席”式批阅。我们规定, 给学生写本次作文评语时, 必须以阶段目标为依据, 突出训练重点。如:第九册的一次习作训练, 要求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一种小动物。我们就围绕两个问题写评语:一是描写动物的外形, 是否做到具体而言之有序;二是描写动作, 是否做到细致而用词恰当。学生针对这两个训练重点读评语, 明得失, 再次修改。

3.层次性。层次性就是因材施评, 要根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写评语。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习作水平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 按拾级而上的原则, 分别照这样的标准写评语:低层次——条理清楚, 语句通顺, 文体相符, 不写错别字;中层次——材料真实, 内容具体, 有真情实感;高层次——事例典型, 构思新颖, 文字优美等等。总之, 对层次高的同学, 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 要指出不足, 要从高从严, 防止自满;对程度中低的同学, 要从低从宽, 多“寻宝”少“挑刺”, 重在使他们看到希望, 防止自馁。

4.启发性。作文评语本质上是对习作的再指导。我们应该写上启发性的评语, 给学生指出修改方向, 引导学生自己去认识、纠正。

如:有一个学生写《我们的校园》, 其中有这么一段话:“教学楼的正前方有一个大花坛。你看, 有美丽的杜鹃花, 有美丽的玫瑰花, 有美丽的桃花, 有美丽的喇叭花, 在阳光的映照下, 显得多美丽啊!”短短两句话, 一连用了五个“美丽”。于是我写道:“用‘美丽’形容花没有错, 但用词重复了, 而且描写单调、不具体, 没有写出景物的特征。如果你能再认真观察这些花的形状、颜色, 闻一闻它们的味道, 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然后用上不同的词语来形容它们, 那一定能把校园写得更美。”果然,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 再次观察、修改, 用上了不同的词语描写花的形状、颜色和香味, 让人耳目一新, 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知其然, 知其所以然, 找到了作文的门径, 提高了作文能力。

5.互动性。互动性是指师生间与生生间的互动评价。这样的评价能起到以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一种智慧点燃另一种智慧的交感效应。请看一次师生双向互动的评语。 (下面是王炳程同学的习作《写广告》)

写广告

中秋节那阵子, 我们家里人忙着做月饼, 但卖景不好。家里人急坏了, 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总想不出新招。我灵机一动, 说:“要不, 写个广告贴出去。”大家茅塞顿开——生意不好, 不就因为没有宣传嘛!奶奶急着叫大家快写。爷爷说:“我手颤得厉害, 大忠来写吧!”叔叔急忙推辞:“我的字鸡爪似

譼的, 不要丢人现眼了。秀金写吧!”婶婶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肚里只有那点墨水, 哪会写广告!”

我想到在学校里跟老师学过写广告语, 便毛遂自荐:“让我试试。”爸爸刚回来, 见我逞能, 眼一瞪:“小孩子家会写什么广告, 别添乱!”我很不高兴:“爸爸, 你可别‘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没有金刚钻, 哪敢揽瓷器活儿!”叔叔取来笔墨纸砚, 满脸堆笑地说:“我的小师傅, 别怄气, 大徒弟听你使唤了!”

我好不得意, 扎好马步, 大斗笔往砚盘里一裹, 饱蘸浓墨, 屏气凝神, 左撇右捺, 认真写了起来:“中秋好月景, 月饼伴团圆, 王氏月饼味道好, 吃了叫你忘不了!”大家翘起大拇指称赞不已, 我也不失时机地夸耀自己:“本人已是王家的小秀才了, 今后你们再不能瞧不起我了!”

广告贴出去后, 生意果然好多了。一家人都说我的功劳最大, 我心里甜滋滋的。

师:写广告, 用广告促进商品的销售, 是市场经济的一个特点。王炳程同学善于捕捉时代信息, 选择“写广告”这一题材, 很有新意, 很别致。

生1:这篇作文写得曲曲折折, 引人入胜。从卖不动月饼, 一家人束手无策——“我”提出写广告对策, 又无人愿写——“我”毛遂自荐, 又遭爸爸阻拦——“我”写好了广告, 月饼畅销, 逐步将全文推向高潮。

生2:文中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歇后语、俗语、比喻, 使语言鲜活了起来, 为文章增添了生活气息, 让人读来备感亲切。

生3:文中的对话写得好, 显示出了说话人的心情, 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

生4:这篇文章有很多好的地方, 要是文中能点明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新理念, 那文章立意就更深刻, 构思就更严谨了。

8.小学作文评语的策略 篇八

一、肯定——假戏真做

人人渴望得到别人的承认、肯定。得到别人承认肯定的学生,心理上会产生一种积极、健康的变化。有这样一篇文章,字迹不清,错别字也不少,教师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你写作文的潜力超过了一般同学,只是没有发挥出来。不相信吗?请你仔细地把这篇文章抄一遍看看,你就会发现这是一篇可以得优的作文。后来,他果然认认真真的重抄了一遍,老师批了一个“优”,并在全班加以表扬。此后这位学生写作文十分认真,写作热情很高,写作水平也提高了。

二、鼓励——借题发挥

给学生写评语,不仅要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还需要热情的鼓励。一位学生写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星期天》,只有二十几个字“星期天我和爸爸去游泳,我很快就学会了游泳”。老师先肯定这句话既有时间、地点、人物,又有事情的起因、结果,符合记叙文的要求,接着又写了这样几句评语:“你真了不起,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学会了游泳,哪一天有空,我要向你请教呢?”老师又鼓励他勇敢地走上讲台,对同学们讲讲星期天学游泳的经过,并录了音,再让他详细地把这件事重写了一遍,并在全班朗读,这位学生内心的自豪和感激不言而喻。后来,他在一篇《给老师》的作文中写道:“是您,让我知道自己不笨,是您,让我爱上了作文”。

三、诱导——旁敲侧击

9.关于蝴蝶的作文加评语 篇九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天堂的翅膀。

——题记

窗外,雨哗哗地下;风呼呼地刮;飞沙走石,树叶纷飞。

趴在窗台上,望着窗外的雨,漂漂洒洒,就象我烦乱的心情,屋里静的空气让人快要窒息,那墙角的蜘蛛都在上吊了。

近来真的好倒霉,集“万千悲惨于一身”,考砸了,被骂了不说就连心爱的电脑也向我罢工,无聊之余,独自趴在窗台上纳闷。

窗外有只蝴蝶!我心里一惊,它在挣扎……我找来眼镜,一切都清晰了,那是一只兰色的蝴蝶,有黑色的斑点,翅膀……咦?

它的左翅呢?这是他们说的断翅蝴蝶吗?我感到很稀奇,只见它的身体尽力向上弓着,屋顶上的雨水滴下来,打在它的身上,它弓起的身体又被打了回去。

“切!一滴水都都不过?活着干嘛?不要做无谓的挣扎拉,浪费力气啊!等死算了?”看了很久,它总重复这一个动作,我开始不耐烦了。

这时的窗台已经湿了许多了,想逃就更难了,我有点想去帮它,可是,我平生就怕昆虫之类的,我怕,再说我现在处境也不好,随时可能被训。看到它渐渐的没有动静了,我便失望地摘下眼镜,准备离开,以为它死了,也挺为它可惜的!

过了一段时间,我来拿眼镜,顺便憋了那只蝴蝶,它已经逃出了那个是非之地,爬到了花坛的旁边,我很惊讶,简直不敢相信,它那薄如蝉翼的断翅在微风中抖动,它在示意它赢了。恩?窗外的雨何时停了?太阳出来了。再看,那只蝴蝶也不见了,它飞走了?

祝福它能飞得远,飞得高。我敬佩那只震撼心灵的蝴蝶的同时,自信也回来了。我告诉自己,我能行!

墙角的蜘蛛,瞧!它不是在上吊,是在编织着未来的网呢!

10.关于感恩的作文加评语 篇十

人们常说:母爱温柔似水。可是,妈妈却曾是我最讨厌的人。

“丁铃铃……”,枕边闹钟准时叫醒我的耳朵。六年级的我和难题交战到深夜,头刚放枕头上,就又要上阵了。闹钟依旧得意地唱着。我早练成了真功夫:任尔响到何时,我自岿然不动。

听得见妈妈细碎的脚步,我知道她来到我的房门口,又悄悄地离开。几次三番,她终于忍不住了:“起来了,时间不早了!”大嗓门伴着重重的敲门声,全没有一点女性的温柔。

妈妈啊,大清早的,你自己起来就起来呗,干嘛把我喊起来,你好烦哪!她还在门外聒噪不休:“你那闹钟,前后楼的人都被闹醒了,你还睡得着!”

没办法,只好起来。我不怕耳边的唱响的闹钟,却怕门外的唠叨的妈妈:“你那闹钟还不如不用,每次都闹那么久也不见你起床……”。得了,我还是起床吧!起来,匆匆喝下那碗冷热适中的大米粥,三两口吞下她早已剥去壳的煮鸡蛋,我赶紧逃也似的冲出家门。

我没有迟到过,但我还是纳闷,人家妈妈的声音咋就那么好听呢?

蓦然回首,如今识得爱滋味

初三了,学习压力越大,我脾气越大。

那天为点小事,我冲妈妈大喊大叫。她气得脸色发白,哆嗦着嘴唇,却没说出一个字,转身快步走进她的卧室。我有种胜利的感觉,奇怪,要强的妈妈今天怎么一反常态地安静?

悄悄靠近,通过门缝,我看见了她瘦弱佝偻的背影。她在抽泣,无声,肩头却在动,还不时地伸手抹去眼泪。一向不服输的妈妈,她不愿让我看见她伤心的眼泪!

年少轻狂的岁月里,没有感恩领航的小船,在黑暗中颠簸。在忘记感恩的同时,我将一颗最无私的爱心狠狠踩进泥泞!那一刻,痛悔袭上我心头,泪,无声滑落。

从此,当我无须闹钟歌唱就自觉早起苦读,当我下晚自习后微笑迎向守侯在家门口的妈妈,…… 我看见了妈妈欣慰的笑容。

再回首,妈妈的唠叨是彩虹,我将它挂满感恩的心房;再回首,妈妈的眼泪是珍珠,我把它缀在青春羽衣上。有感恩的心领航,我的生命之舟将乘风破浪!

评语:

题目诗意,小标题诗意,小处落笔,先抑后扬,一篇佳作!

11.关于散文的作文评语 篇十一

摘要:在我国明清时代,其散文流派比较多,不同的流派其创作的风格也不同。正是因为这些散文流派,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散文理论。本文主要探讨的就是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的特点,并且对其演变的意义进行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特点;意义

明前的散文流派比较多,比较熟悉的有唐宋派、桐城派以及公安派以及湘乡派等。可以说明清散文是伴随着散文流派的演变而不断的发展的。明清散文流派不断涌现的因素有很多,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古代散文自身的发展规律以及明清思潮的涌动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明清散文流派的形成[1]。

一、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特点的分析

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后期,其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明后期就已经萌发。及时加强封建统治,依旧是不能阻止我国向近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在明清时期,虽然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维护,但是彰显人文精神的新的思潮却无法阻止,依旧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不断的盛行。站在散文的自身发展角度而言,明清散文的发展继承了前朝的优点,但是却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下面主要从演变的动因等方面阐述明清散文流派的演变特点:

(一)明清散文演变的动机分析

明清散文演变的动机主要有四点,首先就是受政治环境的影响,社会政治环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流派的形成,散文流派的文风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政治环境的需要,不承认社会政治环境对明清散文流派的影响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2]。其次,思想理论对散文流派的影响,明清的散文流派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学理之上,特别是具备一定的新人文精神的学理为明清的散文流派注入了新的血液。比如清代的桐城派就是建立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之上的,唐宋派就直接受王阳明的心理学的影响。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一定的理学作为支撑,其散文流派也是无法获得一定的发展的。再次,前一流派的弊端会直接催化新的流派的崛起。正常情况下,新的流派在早期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前期也是散文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但是基本上到了后期,散文的发展就会出现各种弊端,比如摹拟以及各种剽窃等。明清的散文流派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后来者能够除去前者的弊端。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更迭中,明清散文走完了它的演变路程。最后是受统治者的文风取向影响,明清统治者的文风取向对于其散文流派的形成与演变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除此之外,明清散文还受八股文时存环境的影响,特殊的生存环境以及生存方式对明清散文流派的形成与演变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明清散文流派形成演变的核心问题阐述

明清散文流派的形成与演变主要涉及三个核心问题,首先就是散文的艺术精神,散文的艺术精神在本质上就是作者的人生艺术精神,而创作者的人生艺术精神主要来源于作者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但是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形成又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的。也就是说散文流派对艺术精神的选择最终要归结为对思想理论的选择[3]。其次就是散文的艺术风格,在散文流派中艺术风格是最主要的标志,不同的散文流派其艺术风格也是不同的。任何散文流派对于艺术风格的选择都不是随意的,其风格的选择必须要彰显一定的艺术精神。明清散文流派最大的特点就是散文的风格具备一定的多样性。最后,就是对待散文艺术传统的态度,不同的散文流派对待艺术传统的态度是不同的。大部分流派的形成都具有一定的复古性,在散文的艺术传统上,很多的散文流派都是持承认的态度的。但是在选用的对象与选用的方式上却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原因在与不同的散文流派追求的艺术精神以及艺术风格是不同的,因而在选择艺术传统的内容上就会表现出不同。

(三)明清散文流派的演变趋势

明清散文流派的演变趋势主要呈现三点特征:首先就是后来形成的散文流派更加关注社会群体的利益,比较注重散文的时效性,比如在我国的近代史上就有很多睁眼看世界的散文的出现。其次,越来越关注散文的审美特性以及创造的艺术性。任何一个散文流派都具有自己的艺术风格,比如,桐城派正是在不断的探索与积累中才形成了自己的散文审美特性。最后是任何散文流派的演变都汲取了前一流派的优势,比如桐城派中很多的古文见解在明清其它散文流派中都能找到。

二、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的意义探讨

明清散文流派的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明清散文家的一种不断求新、创新的精神。关于明清散文流派演变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散文理论

明清时期的散文流派不断的涌现,最主要是在理论上有一定的突破,不仅丰富了古代的散文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古代散文传统理论的一种深化。明清散文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学术思想关系等,都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4]。

(二)涌现了大批的散文作品

明清的散文作家基本上是既擅长理论同时又擅长创作的。不同的散文流派都具备自己的审美特性,比如桐城派与公安派在艺术精神上是不同的,同时在艺术风格上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不同的散文流派涌现,才为我国散文史上增添了更多的精美散文著作[5]。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不同的散文流派其发展与演变都具有自身的特征。明清散文流派不断的涌现也受不同的因素影响,上文已经对其演变的特点与意义进行了探讨,为我们更好的了解明清散文流派的发展提供了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阮忠.古代散文“发展演变”的理念与实践——以刘振东等《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为例证[J].齐鲁学刊,2011,(01):131-134.

[2]周明初.走出冷落的明清诗文研究——近十年来明清诗文研究述评[J].文学遗产,2011,(06):147-155.

[3]李遇春.中国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重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古今维度[J].天津社会科学,2016,(01):105-125.

[4]曾礼军.清代两浙文学世家的时空分布与文学建设[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11.

[5]阮忠.篇章划分与古代散文史流变的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2):133-139+160.

12.作文评语中常用的美学术语 篇十二

作文评语中常常见到的美学术语有:

一、情和景

“情和景”这一术语, 主要是用来说明作者是怎样处理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之间的关系的。教师常用“触景生情”、“情随事 (境、景) 迁”等术语来评价学生作品, 表明“景”是产生“情”的原因;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美学术语则是表明主观之情的抒发方式, 即遇到眼前的景物或场景油然而生感慨。用“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等词语来评价作品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的表现手法用得好。

二、形和神

“形和神”是用来说明艺术形象和艺术构思的特征的。“形”是指生活中可感可捉摸的外在物象, “神”是指通过具体的物象所寄予的思想情感或内在的精神理趣等。作文评语中常常用“神似”、“传神”、“形神兼备”、“传神之笔”、“出神入化”、“神思飞跃”、“下笔如有神”等词语, 来评价作品的语言、结构等形式与内容主旨都无可挑剔。

三、文和质

“文和质”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和内容。作文评语中常用“质木无文”来批评文章没有文采;用“质朴无华”来评价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具有朴素自然之美;用“文质兼美”来评价作品不仅有健康新颖的内容, 还有较完美的形式, 二者达到了和谐的统一。

四、言和意

用“言和意”来反映艺术形象和艺术构造的特征。作文评语中常用“言简意赅”、“言近旨远”、“言有尽而意无穷”、“言在此而意在彼”、“意在笔先”、“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等来评价文章语言浅近易懂, 主旨深远, 语意含而不露, 耐人寻味。

五、血和肉

“血和肉”原本是动物和医学术语, 借用于文艺创作和文学批评。老师常以“有血有肉”、“血肉丰满”等术语来肯定作品内容充实, 形象有具体生动, 用“只有骨架, 没有血肉”、“血肉模糊”等词语来评价作品徒有形式, 而缺乏真实可感的内容。

六、虚和实

“虚和实”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和评论中常用来评价作品的形象和意境的直观性和想象性的术语。在作文评语中, 教师往往用“虚实结合”、“化实为虚”、“虚实相映”、“虚实相生”、“虚实相济”、“实者虚之, 虚者实之”、“虚中有实, 实中有虚”、“以虚写实”、“烘云托月”、“烘托”、“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等词语来评价作品构思精巧、新颖, 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教师在作文评语中, 还常用到诸如“意与境”、“文和情”、“言和心”、“文和道”、“刚和柔”“言和物”等两个有着相关或相近或相对的美学术语来评价文学作品的客观存在性与主观表现性的统一。也还用“韵致”、“神韵”、“意境”、“情调”、“情趣”、“风格”、“风骨”、“崇高”、“优美”、“品味”、“兴味”、“玩味”、“逼真”、“毕肖”等美学术语来评价个别有创新、有特色的好作品, 或者用以否定, 指出在这方面有缺憾、有问题的文章。

13.关于班长的作文加评语 篇十三

班长有个外号叫“鸡”,因为已经6年级了,每天清晨都要看作文,天呀。可每每早晨来到时,班上响起的却是龙飞凤舞,自由自在。好景不长,班长一来,同学们的末日就到了,“同学们,开始读作文了。”他开始发起命令来了,要是有谁不听“皇上”言,呵呵,他马上就举起“尚方宝剑”(教鞭啦)噼里啪啦的和你单挑起来,一马就拍在你桌上,呜……最好还是乖乖就擒,不然老师就会请你到办公室吃大鸡翅。就是因为班长每天“喔喔喔”地叫,所以“鸡”贵名就非他莫属了。

“你可知……我离开你太久了母鸡……母鸡,母鸡”这首歌是我们班的着作,为了纪念鸡班长的宝名,我们特意编了这首歌来赞颂他。班长也拿我们束手无策,管他呢。

现在,鸡在我们班里是鼎鼎打鸣。

14.关于诚信的作文加评语 篇十四

悦耳的铃声一响起,老师就笑眯眯地走进了教室,手里拿着一沓厚厚的试卷:“同学们,这节课进行英语预考。”话音刚落,原本安静的教室立刻沸腾了,“糟了,我没有复习!”“老师怎么突然袭击啊?”“这次考试我肯定考不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叫道,有的急忙翻看书本,有的拿出单词表,嘴里念念有词。我却镇定自若地坐着,静静地等待着老师发试卷:我可是英语高手,对付这种考试,还不是小菜一碟!

听力过后,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见沙沙的写字声。我奋笔疾书,从容不迫地攻克一道道题目。唉,“有趣的”英文单词怎么拼写啊?霎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原本熟悉的单词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我心急如焚,只好先做后面的题目。其他题目我都会写,而且非常有把握拿到全对,如果因为一个单词被扣掉一分,真是太不应该了!偏偏这时候草稿纸又没了,我嘀咕着“倒霉”,翻找书包里的草稿纸,突然,眼睛一亮,瞄到了英语书:只要看一下单词表,那一分就能拿回来了!我的手不知不觉伸向英语书,猛然间,我仿佛看见几只眼睛在瞪着我,我连忙缩回手。

望了望墙上的时钟,只剩下五分钟了!抬头

15.作文创新的方法与评语的艺术 篇十五

一、审题有新见

审题, 就是仔细分析、研究作文题目的含义和要求, 它是创新作文成败的关键。我们认为, 在审题时应富有创新意识, 避免平淡无奇, 力求不落俗套。于是要求学生在审题时有自己的见地, 既不随世人脚跟, 更不步古人后尘, 力求寻觅自己的新见卓识。如用“蜜蜂采花酿蜜”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写议论文。 学生通过分析, 审题各有特色。下面列举最精彩的几个例子:1.“从蜜蜂采各种花, 才能酿出佳蜜”这一角度分析, 可提炼出“兼收并蓄, 集思广益, 才能取得最好的业绩”的观点。2. 从蜜蜂终日忙碌, 索取得极少, 而贡献给人类的特多”这一角度分析, 可以提炼出“学习蜜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的观点。3.“从蜜蜂团结协作 , 各所其能”这一角度分析 , 可提炼出“在一个集体里, 必须提倡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的观点。

二、选材抓热点

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选材要多琢磨, 会剪裁, 鄙俗求新, 做到以妙出新, 以趣出新, 以奇出新。要让学生充分挖掘生活中的“热点”、“闪光点”, 由表见里, 以小见大, 选择平凡中见伟大的材料, 使文章引发共鸣。关键是小作者要善于挖掘材料的内涵, 把握时代脉搏, 赋予材料以时代感和社会意义。

三、立意要独创

我们要求学生在作文立意上体现当代性, 把自己的理性和思考融入当代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 体现应用的时代意识、思想高度和社会责任感, 使读者耳目一新。如学生常听人们在评论某人不甘寂寞、不满现状时, 总是用一种批判的口气。而改革开放证明, 正是这些不满现状的改革者, 勇敢地冲破旧观念的束缚, 开拓进取, 才有了今天的发展。

四、结构有起有伏, 语言有个性

“文似看山不喜平”, “曲径通幽”说的是写文章情节曲折起伏, 这样才能引人入胜, 语言的创新是从独特的切身感受出发, 悉心选取崭新的语言, 反映多彩的现实生活, 还要在准确、鲜明、生动、形象、凝练的前提下, 提炼个性化语言, 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因此, 平时教学中, 我们要求学生作文注意炼字炼句, 巧用修辞, 化用古语、成语, 收集积累生活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力求原汁原味原生态, 在语言上尽量口语化, 通俗化。

五、欣赏每一篇“佳作”

要批改好每一篇作文, 必须保持良好的心态。像欣赏名家佳作一样“品味”学生的每一篇作文, 你就会发现, 原来小小的“随作”中必有许多惊喜。人, 都有他的闪光点。因此, 不同的人写出的文章也有其与众不同的优点。这就要求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 适时表达自己的情感。经常有这样的学生, 作文能力差, 可概括为九个字:文句不通, 错别字连篇。学生作文写得如此糟糕, 似乎是无可救药了。我首先会“欣赏”这篇“佳作”, 给他一一订正错字, 肯定作文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思想觉悟, 委婉地指出文中的错误及需要改正的地方, 如某个字用得不够精确, 在评语的结尾还会写上鼓励性的语言, 如:“别灰心、别沮丧, 老师期待你的进步! ”写作文评语, 也是师生间的一种特殊感情交流。而这些交流往往能改变一个学生, 让他增强写好作文的自信心。在批改作文时, 我们不必吝惜自己的情感, 因为自己的真情, 也许就能使一颗沮丧的心振奋。在评语中, 适时穿插关爱的语言, 使这种无形的情感在学生中间悄悄酝酿, 不失为一种好的激励方法。因为我们都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位家境贫寒的学生在《我的父亲》一文中, 记叙了他的父亲每天外出打工的情景, 早上有时自己还没有睡醒, 他的父亲已经外出打工了, 到了晚上自己睡着了父亲才回来, 他与父亲的交流很少, 很少。父亲的工作无论严寒酷暑, 抑或暴风骤雨, 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从不歇息。我是含着泪读完他的文章的, 我的评语是:“我很感动, 也为你拥有如此高尚的父爱而感到骄傲。希望你能把父爱当做你学习的动力, 学有所长, 成为你的家庭, 我们的祖国的有用之才, 以报答你的父恩。”

再如, 当学生的作文中流露出自暴自弃的思想时, 我会不假思索地写上鼓励的话语。例如:“别小看自己, 老师觉得你是好样的!努力, 加油, 你一定能克服困难”, 等等。当我评讲作文时, 总能发觉学生的脸上写满了渴求与专注。师生之情再次得到升华, 学生的写作兴趣更浓厚了。

六、评语要“因材施写”

教育者都懂得因材施教之意。对批改作文所要写的评语, 我们何不来个“因材施写”呢?也就是说, 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及写作能力差异写不同的评语。例如:自尊心较强且自卑的学生不要对他的作文写一针见血的评语; 对自高自大、自以为是的学生避免赞赏性的语言, 必须毫无保留地把其文中的缺点委婉地一一指出;对于一向较害怕写作, 且写作较吃力的学生可多写鼓励性语言, 尽可能挖掘其作文中的优点加以表扬;而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 则应适时引用名言激励他, 既耐人寻味, 又达到品论的效果。例如:批改学生作文《老师, 我想对您说说心里话》时, 有位班干部向我诉苦:“大家都不尊重我, 不听我的指挥, 没有人肯跟我交朋友, 我很苦恼……”我忙不迭地附上名言:“你如予人冰霜, 人将还你寒冬;你如赠人朝露, 人将还你太阳。”后来, 那位班干部改变了对人的态度, 终于赢来了真诚的友谊, 也让他体会到了名言的深刻。还有个例子, 班里有位性格较文静的女同学在作文中说自己学习很勤奋、认真, 但是总觉得学不到自己想学的知识。我便把达尔文的“是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告诉她, 再附上几种语文学习的方法, 并且鼓励她大胆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后来我发现她的进步飞快, 还被选为学习委员。

上一篇:卫生院健康教育宣传栏下一篇:第四章 学校教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