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2024-07-09

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精选15篇)

1.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一

如何在《种群数量变化》中应用模型构建法

高二生物组 范秀娟

《种群数量的变化》这节内容在高考大纲中考查级别是二级,就是除了学生能说出本节涉及的基本内容外,还要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不够精炼,表述上有点混乱,要注意过渡自然,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所要追求的最大目标。

本节课采用过程性评价的方式,即在动态的教学活动中对难以量化的学生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价,要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促成学生及时地进行反思,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不断地从评价和反馈中吸取营养。具体操作是:

(1)在学生构建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时,其余同学在课本上填表并绘制坐标曲线图,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在黑板上画出坐标曲线图,过程中教师巡视,对学生做得好的方面及时赞许鼓励,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正,然后请部分同学对讲台上的同学所绘制的曲线图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通过这样的学生评价和老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能及时有效地修正学生的认识过程,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2)引导学生采用列表比较种群的“J”型和“S”型曲线增长,弄清易混淆知识的异同点,有助于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记忆,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化理解和掌握,最后通过一些反馈巩固习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评价和反馈,通过这样的回流作用,令评价的过程和学习的过程交汇在一起,促进学生知识的升华。

2.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二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稳态与环境》模块中, “种群数量的变化”被安排在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中。生物学科课程标准关于本节内容的标准为“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 并提出了相应的活动建议“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数学模型”这一概念对学生来说应该并不陌生, 在之前学习遗传规律等内容时, 学生已经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生物学中的有关问题。因此, 本节课教学策略的着眼点就应该放在“引导学生用数学方法解释生命现象, 揭示生命活动规律”上来。

为了真正的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提高学习的效率。就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 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从而将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所以课前给学生提供本节课的学案, 并分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研究, 然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内容让学生进行汇报和讨论, 最后进行总结。因此确定本课的教学模式为:“先学后教, 巩固反思”。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掌握“J”型增长曲线和“S”型增长曲线。

2.过程与方法。分析理想条件下细菌种群数量变化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能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并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运用所建构的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手段

1.传统的板书:体现本节课的知识框架。

2.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的呈现有关的实验、资料及图像等内容。

3.实物展台:及时快速地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及汇报有关材料, 便于及时反馈。

五、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特色导入

出示相关报道:在1936年的一次蝗虫大灾中, 天空中出现了一个宽5千米的蝗虫群, 该蝗虫群以每小时15千米的飞行速度, 整整飞了3天, 才飞过一个小观测点, 所到之处遮天蔽日, 天昏地暗。学生交流探讨为什么蝗虫会成灾?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这样创设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时引出课题。

(二) 展示成果、互助点拨;精讲释疑、整体提升

1.导入新课。自然界中类似事件虽然不常发生, 但也绝非罕见, 生物学家把种群的这种超常繁殖叫做种群“爆炸”。那么, 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哪些规律呢?我们来共同探讨一下。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细菌分裂的动画, 学生观察细菌的增殖过程, 并思考细菌种群数量的增长方式。借此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回答以下问题: (1) 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2) 72小时后, 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 (3) 在一个培养基中, 细菌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 (4) 填写教材66页表格, 并据此画出细菌增长曲线图。通过这一过程, 学生可以认识细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规律。初步形成“建立数学模型”的思维方式。

2.学生展示学案中关于“建构数学模型”的内容。教师组织讨论, 引导、点拔, 提出疑问:数学模型的表达形式及优点?在学过的生物学内容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数学模型表示?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和生活实际, 各抒己见, 进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进行学科间的交叉渗透, 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既复习旧知识又加深了对新内容的理解。

布置阅读教材66页实例, 组织学生讨论: (1) 野兔种群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2) 如果用N0表示野兔种群的起始数量, 用λ表示野兔种群数量每年的增长倍数, 用Nt表示t年后野兔种群的数量, 那么, Nt为多少? (3) 根据上述材料, 估算1869年时, 野兔种群数量为多少?通过这一具体实例, 加深对数学模型的理解, 并用数学语言解释种群数量增长的规律。

3.学生展示学案中有关种群增长的“J”形曲线的自学成果。教师先提出质疑:数学模型Nt=N0·λt中t的含义?学生通过组内、组间的交流和讨论, 突破学习重点, 教师只进行适时点拔。随后继续引导学生:如果自然界的生物种群都是以“J”型曲线方式增长, 地球早就无法承受了。学生会思考:自然界中种群还有什么增长形式?这样可以启发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学生展示学案中关于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相关自学成果

探究活动小组展示探究活动成果。小组代表汇报本组实验结果, 并绘出种群增长曲线, 并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间讨论: (1) 根据各组所画曲线, 观察并总结规律。 (2) 结合探究活动的研究过程, 分析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使学生初步了解“S”型曲线。

利用多媒体呈现高斯实验。教师设疑, 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1) “S”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如何变化? (2) 如何理解K值的前提条件“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请举例说明。师生共同探究, 达到知识的进一步升华。

5.学生展示学案中关于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中相关问题的自学成果

教师提出疑问: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 都能在K值维持稳定吗?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 从多因素思考种群数量变化, 使学生认识到珍稀物种的现状及保护的重要性。

(三) 知识整合, 回归生活

种群在理想环境中, 呈“J”型曲线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 呈“S”型曲线增长。结合图1思考: (1) 图中阴影部分的含义? (2) 绘制“S”型曲线的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并思考与图中各点的关系? (3) 为保护鱼类资源, 捕捞后的剩余量不应该低于 (%%) 点?原因是什么? (4) 为了有效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 应尽量将其控制在 (%%) 点?原因是什么?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考虑, 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在此环节学生畅所欲言, 提出合理化建议。既能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六、典型例题、变式训练

例1:在营养和生存空间等没有限制的理想条件下, 某细菌每20分钟就分裂繁殖一代。现将该细菌种群 (m个个体) 接种到培养基上, T小时后该种群的个体总数是多少?

答案为:N=N。·λt=m·23T

例2: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零

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答案为:D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模式为“先学后教, 巩固反思”。这样一来, 就可以真正的实现将教学重心, 由老师如何“教”, 转变为学生如何“学”这一理念。利用实例分析, 将知识有效的“回归”到生活中, 解决实际问题, 真正达到“学能所用”的目的。学生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将其用于生活中, 去解决有关问题。如果达不到这一点, 那么所学的知识就是“无效”的知识。

由于学案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提前预习完成的, 所以教师无法具体指导, 这就会造成有些学生只是流于形式, 使学案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何能够解决课前指导的问题至关重要。再者, 受到时间的限制, 课堂上的“知识回归生活”的训练还不够, 可以让学生回去后自行关联, 改变回家后就只能做题、做练习册的习惯。但是又怎样判断学生是否真正的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呢?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摘要:利用学案, 运用“先学后教, 巩固反思”的教学模式, 帮助并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深化学生对数学模型建立方法的理解, 并将其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问题。真正将教师的“教”转变成学生的“学”,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三

[关键词]培养液 酵母菌 种群数量 动态变化 实验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 G633.9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140128

一、明确实验关键要素及目的

本实验类型为探究性实验,因变量为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密度),实验的关键要素——自变量在标题中未提及。因此,实验设计的第一步需要实验者明确实验自变量。实验自变量可以是外界的环境因素,也可以是酵母菌自身内在的因素。从另一个角度看,“时间”是一个隐藏的变量,即不管哪种因素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都是通过不同时间种群数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

笔者认为本实验的实验目的是认识到在有限条件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模式;通过记录分析数据,建立并运用数学模型解释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等。对此,在做此实验前应让学生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二、重视预实验

实验所用材料是酵母菌,酵母菌之间存在差异,充满个性。以最适培养温度为例一直存在诸多说法,有的认为最适湿度在28~30℃(沈萍等,1999),有的认为20℃是繁殖的最适温度(余红卫,2003),还有人认为最适温度在25℃左右(陈维,2008)等,这很可能是因为菌种不同造成的差异。这也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菌种提供商提供的详细数据,实验者就必须在实验前进行预实验。

三、优化实验步骤

实验中所用玻璃器皿若是新购置的,须用质量分数为2%的盐酸溶液浸泡数小时处理,避免玻璃中的游离碱影响酵母菌的生长。实验中可采用脱脂纱布代替普通棉花制作棉塞,增加透气性,促进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培养过程中要定期打开培养箱的门,震荡试管。配制马铃薯培养液时,应用双层纱布充分过滤,避免淀粉颗粒形成沉淀影响计数。为了避免学生多次取样造成培养液污染,可采取多支试管分别培养,每管只取样一次。接种时,在无菌条件下,向试管10mL培养液中接入0.1mL酵母菌母液。没有微量移液器的实验室完成操作难度很大,接种量不等会造成各试管中的初始酵母菌数量差异,为此可将分装后接种调整为先接种、再分装,即向500mL锥形瓶中接入5mL酵母菌母液,充分摇匀后分装。接种、分装操作均是在无菌条件下,对液体进行定皿操作,移液管操作难度较大,笔者推荐使用医用注射器定量转移溶液,一次性注射器不需灭菌,也减少了污染机会,便于对液体进行定量操作,能有效避免对容器口部的污染,且推注过程还可以起到震荡混匀的作用。为避免清洗时残留水迹影响计盘结果,清洗后的计数板要自然干燥或用滤纸吸干水迹后,才能再使用,这导致两次计数间隔时间较长,建议加样时同时对两个计数区加样,以便减少误差。

四、准确预期实验现象及结果

探究实验是开放的,但也要求实验者对所做实验的关键操作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有准确的预期。决定本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是接种量。如果接种量较大已经接近K值,就观察不到酵母菌种群的明显增长过程,实验失去意义。如果接种量过小,培养液易被霉菌污染,而且培养周期延长。对接种量的控制主要在活化、接种这两个操作中实现。预实验活化酵母菌时若采取5g活性干酵母粉加入到35℃的100mL温水中搅匀,制成酵母菌母液,向10mL培养液中接种0.1mL母液,从实验结果来看,初始酵母菌数量与K值为同一数量级,种群增长特征不明显,需减少接种量。实验若采用5g活性干酵母粉加到200mL温水的比例制备酵母菌母液,采取更大的培养液与母液体积比,实验效果较好。

决定计数准确度的关键之二是对计数时稀释标准的把握。一般来说“每小格中的酵母菌的个数以5至10个为宜,多于10个则应稀释一次”。当视野中酵母菌数量过多时,可能会有重叠,计数量大造成误差。但如果随意稀释也会人为制造误差。虽然在低倍镜视野中已经可以看清酵母菌的数目和形态,但仍建议在高倍镜下进行计数,以减少不必要的稀释。稀释也应结合初测结果,选择5倍或10倍稀释。

除此以外,还要对酵母菌在培养过程中的理化性质有准确的预期。一般来说判断酵母菌生长情况常用的直观指标是培养液的混浊度。从培养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与酵母菌计数结果来看,前四天培养液的混浊度逐渐增加,酵母苗种群密度增加,两者正相关,混浊度变化略滞后于种群数量的变化。在这段时间内,直观比较混浊度变化就可以大致推断种群密度变化。第四天开始培养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混浊度略有增加,但菌体数量不变甚至下降。培养液的混浊度已经不能反映酵母菌的数量。

4.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四

1.教材学情分析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变化”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活动建议。让学生通过实验体验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体现了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深刻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同时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而建构模型及模型的理解和应用是高中教学的难点之一。通过两轮的教学摸索,在今年对于本实验的教学有了比较成型的方案,今天与各位教师分享。

这个实验常用的方法是称取1克干酵母,加入到10毫升马铃薯培养液或葡萄糖溶液中,28℃连续培养7天。每天定时取样、计数,最后绘制出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在教学过程中我有两点想法:第一,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获得数据、建构模型的过程中。这样就要大量的取样,多次大量取样会影响培养液的体积,造成严重的实验误差。第二,在一节课完成计数,避免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去计数,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操作性更强。

在保证实验科学性的基础上,我的实验方案如下。在此将必修3与选修1微生物实验进行整合,这样处理的原因有两点:第一,解决选修1实验过于集中,学校实验室条件的限制,不好安排。所以将选修1和必修3的学段打通使用。第二,实验中将选修1中微生物的内容融入进来,为了让学生体验模型建构的完整过程。这也体现了北京市一直倡导的整体备课的思想。

实验的全过程在一节课很难完成,教学实践中我是这样安排得,前后共6课时。重点是第五课时,收集数据、建构模型。下面我简单的阐述这五课时的内容。

2.单元实验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完善修正实验方案。并进行干酵母活化,取1克干酵母加入到100毫升的培养液中,培养液是教师配置好的。

第二课时

培养基的配制、讲解灭菌的方法。此实验中将马铃薯培养基换成合成培养基,因为合成培养基的成分稳定,有利于教师在预实验过程中对接种量和接种时间的摸索。课下完成培养基的灭菌和倒平板。

第三课时

讲解平板划线和稀释涂布法,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将活化了48小时的酵母菌,在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稀释涂布或划线。目的是得到单菌落,降低实验误差,这也是进行后续实验的基础。

课下完成菌种的扩大培养,具体的操作是:挑取单菌落接种到50或100毫升的液体培养基中,在摇床上30℃、150转/分进行菌种扩大培养,培养12到24小时。

第四课时

课堂上学习使用血球计数板。

课后实验操作:向8瓶成分、体积相同的培养液中接种等量的菌种。培养4、8、10、12、14、16、24、32小时,放在4°C冰箱中保存、备用。

第五课时

学生对不同培养时间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处理数据,建构模型。在预实验过程中有3点体会比较深,现在与大家一起分享。

3.预实验过程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⑴干酵母活化

用干酵母发面,半小时就可以了。在这个实验中将活化了2个小时的酵母菌,在平板上划线,可得不到单菌落。通过大约10天的摸索,在摇床上培养48小时,才能得到菌落。

⑵实验科学性的.探索。

取等量的菌种分别接种到8瓶成分体积均相同的培养液中。同时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培养不同的时间,第1瓶培养4小时,取出放在4°C冰箱中保存、备用。相当于将酵母菌固定4小时的状态。以后依次固定在8、10、12、14、16、24、32小时的状态,最后同时计数。从理论上讲菌种来自单菌落,8瓶中培养液的成分、体积、培养条件都相同,8瓶菌液在相同的时间酵母菌的数量应该没有显著的差异。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8瓶培养液是8个种群,这样做科学吗?我也有过这样的疑问,所以我将此方法与常用的实验方法,从一瓶培养液中取样计数,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红线是一瓶连续取样的结果,黑线是8瓶同时取样的结果。两种方法没有显著差异。还请教了首都师范大学专门研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教授,并得到肯定。

改进后的实验方案,对于每一个培养时间,可以多取样,而且对后续的实验没有影响,保证了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实验过程中。4°C冰箱中保存,可以在一节课完成不同培养时间的计数。

⑶接种量和培养时间的摸索

为了能够让实验结果形成很好的“S”型曲线,有助于分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分析。接种量和培养时间是非常关键的。在预实验过程中,我设置了不同的接种梯度实验,摸索接种量,并以2小时为间隔进行培养时间的摸索。最后确定了每100毫升培养液中接种量45微升,培养时间分别是4、8、10、12、14、16、24、32h。为了让实验具有更强的操作性,设计了合理的接种时间点早7:00和取样时间点。

8瓶的培养时间分别是11:00(4h)、15:00(8h)、17:00(10h)、19:00(12h)、21:00(14h)、23:00(16h)、第二天的7:00(24h)、15:00(32h)。

这个实验中收集数据、建构模型是实验中最核心、最重要的部分,这个过程我是在一课时完成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概述种群数量增长的“S”型曲线。

2.能力目标: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尝试建构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在得出科学结论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四、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主要包括3个环节:

1.承上启下,引入课题

首先回顾整个实验过程。明确本节课的任务是完成不同培养时间酵母菌的计数、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建模的过程。

2.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5人。每组分别统计不同培养时间菌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每人对血球计数板中5个中方格的酵母菌进行计数,计数过程中及时将统计结果记录在个人数据表格中,求出平均值。然后将个人数据汇总成小组数据,求出小组平均值。大家注意这里边得到两个数据,一个是每一位同学5个样方的平均值,另一个是5位同学25个样方的平均值。

下面请看学生实验操作的一段视频。本实验使用微量移液器,取200微升的菌液,保证了计数板上溶液体积的恒定,避免使用吸收纸,因为在预实验过程中教师发现使用吸水纸会造成很大的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对于操作中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了指导。学生及时将统计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将个人数据汇总成小组数据,并计算出小组25个样方的平均值。

这是实验课上每组得到的相应培养时间100毫升中酵母菌的数量。利用这个数据绘制酵母菌数量变化的曲线。

3.处理数据,建构模型

教师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入2类数据,一类是每个小组5个同学25个样方的平均值,另一类是每组任意一个同学5个样方的平均值。Excel我们常用来对学生分数的分析,这个工具在模型建构中可以将学生统计的数据转化成曲线,描述生物学的规律。

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教师将汇总的数据利用Excel转化成曲线,黑色的曲线是每组中任意一位同学5个样方的平均值,红色曲线是小组5位同学25个样方的平均值。学生明显感受到,曲线对于实验结果的描述比数据更直观。估算法进行种群数量的统计时,样方越多,实验结果越可靠。学生对于14小时的结果提出了问题:本组的5名同学中,如果有一人的数据与其中4人的数据相差很大,那么在计算时还算不算入小组的平均值呢?在对全班的曲线进行分析时,学生又提出:今天的实验结果与自己预期的实验结果不相符,大部分学生预期,酵母菌的种群数量最后会下降,可是本节课的实验结果,酵母菌的数量没有下降。会不会因为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不能区分酵母菌的死、活,影响了实验结果?还是培养时间不够?如果不断的增加培养液的体积和培养空间,酵母菌的数量是不是会不断的增加?

在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学生的问题中对模型进行了分析。

五、实验教学的体会

1.通过实验方案的改进,将实验的重要环节、最核心的部分集中一节课呈现给学生。增强了本实验的可操作性。

2.让每个学生亲身经历尝试建构数学模型的完整过程。

在课堂上学生对于计数、分析实验结果提出的问题。我相信如果不是学生走进实验室亲身经历,是提不出来的,正是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时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灵感,使学生的思维更深入。

3.课前教师要进行充分的预实验,才能对出现的问题处理得当。

让每个人都绘制一条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曲线,并分析个人数据与全班数据的差异,这样对于数学模型的理解会更深刻。

5.用美蓝进行染色后在计数活菌的数目,实验结果更接近酵母菌的真实变化规律。

专家评价

5.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五

新疆北鲵种群数量下降原因的分析及保护策略

文章通过历次新疆北鲵柄息地种群数量调查记录、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及对当地牧民的走访,阐述了新疆北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并提出对新疆北鲵保护的具体措施和建议,为该物种的抢救性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9 28(3) 分类号:Q958.1 关键词:新疆北鲵   种群数量   保护策略  

6.种群的特征课文教学反思 篇六

《种群的特征》这节课讲授完毕后给我的感受就是有很大的挫败感。想想自己备课时间长达一星期,期间上网看了几位老师的视频教学,再加上自己还在另外一个班试讲过一遍。但是,在正式上场时却还是不尽如人意,总体上感觉是很失败的。

1、标志重捕法的讲解:

关于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书上介绍了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两种方法,但在我备课时发现如果两种方法都讲,一节课的时间根本不够,于是将本节课分成2课时,第二课时重点讲解标志重捕法。对于这种调查方法的讲解,我的讲授方法参考了网上视频中一位老师的做法:抓黄豆。但在这个环节,由于自己考虑不够周到,本想让学生体验标志重捕法的过程和该方法得到的结果的可信度,可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细节方面没注意(比如换人抓取之前应当将黄豆摇匀),导致结果偏差很大,没有说服力。

2、时间安排:

本节课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太少,原先设想的方案在正式讲课中都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本想让学生自学为主,自己讲授为辅,可是做完抓黄豆的实验后,发现时间不够了,就缩减学生看书的时间,自己为了赶进度,加快了讲课速度,但即使这样最后也还是没有按时下课,弄得自己很狼狈。

课后对于这节课内容上的处理,我与组上其他老师讨论后一直觉得以后这样处理更好:仍然分成2个课时讲授,一种方案是第1课时只讲调查种群密度的2种方法,即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重点让学生得到有关实验技能方面的训练;第2课时再学习其他几种种群的特征;另一种方案是第1课时仍然先处理样方法的有关内容,第2课时先让学生自学其他几种种群的特征,老师再总结,时间大概20分钟,后半节课重点学习标志重捕法,可以开展与学生的互动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7.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七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时间及地点

调查时间为2005—2012年, 共调查96个月。调查地点设在关岭县关索镇大龙潭村, 海拔1 083 m, 面积52.2 hm2, 农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 其次是小麦、油菜等。秋收后群众习惯将稻草和玉米秆运回村里并堆放在室内外, 作燃料或饲料用, 粮食多存放于竹制的“囤箩”内或堆放在敞楼上, 农户防鼠意识差。

1.2 调查方法

采用夹夜法, 调查工具采用7 cm×17 cm木板鼠夹, 用花生仁作诱饵, 晚放晨收, 每月上旬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地各调查1次。对捕获的鼠类标本进行数量统计, 并进行体外量度和解剖观察记录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黄胸鼠在混合鼠种中的比例

2005—2012年在住宅、稻田、旱地3种生境类型共置夹55 851个, 捕获害鼠标本1 420只, 平均捕获率为2.54%。害鼠种类有黄胸鼠 (Rattus tanezumi) 、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 、小家鼠 (Mus musculus) 、锡金小家鼠 (Mus pahari) 4种, 其中, 黄胸鼠857只, 广泛分布于住宅、稻田和旱地耕作区, 占总鼠数的57.22%~65.05%, 平均占总鼠数的60.35% (表1) , 是关岭县境内的主要害鼠优势种。从种群数量来看, 住宅区平均捕获率为2.42%, 明显高于稻田和旱地耕作区平均捕获率1.08%~1.11%, 说明黄胸鼠在住宅区危害较重。

2.2 种群数量消长动态

据2005—2012年逐月调查结果表明, 黄胸鼠1月下旬至2月逐渐向农田区迁入, 1年中农田区在4月和8月出现2次捕获高峰, 捕获率达1.56%, 8月后逐渐下降, 至12月捕获率下降为0.39%。而住宅区10月密度逐渐上升, 直到1年中的最高点, 捕获率达3.22%。由此分析, 冬季农田区食物欠缺、气温低, 该鼠迁入住宅区, 开春气温回升, 迁往农田区寻找食物, 证明黄胸鼠在关岭县主要以家栖为主, 农田区虽有一定数量, 属于季节性的迁移 (图1) 。

2.3 种群繁殖特征

2.3.1 种群繁殖特征年际变化。

对2005—2012年黄胸鼠不同年度种群繁殖特征统计表明 (表2) , 种群性比为0.98, 多年平均怀孕率为44.81%, 平均胎仔数为6.16只, 平均睾丸下降率为78.52%, 平均繁殖指数为1.37。不同年度之间种群繁殖特征变化差异不显著。

2.3.2 种群繁殖特征月际变化。

黄胸鼠在当地全年均繁殖, 一年中在3—4月和8—9月出现2个繁殖高峰, 怀孕率分别为55.10%~75.68%和51.43%~52.50%, 繁殖指数也在3—4月和8—9月出现2个高峰 (图2) , 繁殖指数分别为1.74~2.11和1.37~1.68, 与怀孕率变化呈同步趋势, 不同月份胎仔数变化有一不定变化, 睾丸下降率全年均保持在较高状态, 睾丸下降率在63.83%~96.67%。

2.3.3 种群繁殖特征季节变化。

按春季 (3—5月) 、夏季 (6—8月) 、秋季 (9—11月) 、冬季 (12月至翌年2月) 统计不同季节繁殖特征变化 (表4) , 一年中以春季孕鼠较多, 怀孕率达57.14%, 冬季最低, 怀孕率31.08%, 繁殖指数不同季节变化较大, 春季和夏季最高, 分别为1.83和1.42, 冬季最低, 为0.85, 这与黄胸鼠在春、秋2季出现大量孕鼠相吻合。因此, 每年在春季3月和秋季8月繁殖高峰前集中组织农户开展大面积灭鼠, 可起到“杀一灭百”的效果。

3 结论与讨论

黄胸鼠是关岭县住宅区、农田区害鼠优势种, 占总鼠数的60.35%, 是当地防治和监测的主要对象。住宅区平均捕获率明显高于稻田和旱地耕作区, 一年中在4月和8月出现2次种群数量高峰, 在3—4月和8—9月出现2个种群繁殖高峰, 怀孕率达50%以上。根据其迁移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 笔者认为, 关岭县鼠害防治应着重于住宅区, 防治的最佳时期为每年3月和8月, 即在繁殖高峰前集中歼灭,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防治方法可采用毒饵站灭鼠法[4,5,6], 可达到高效、安全、环保、持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显明.关岭县黄胸鼠的生态观察[J].耕作与栽培, 1987 (6) :37-39.

[2]杨再学, 金星, 周朝霞, 等.黄胸鼠种群年龄鉴定和种群繁殖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2006, 34 (S1) :21-23.

[3]杨再学, 周朝霞, 潘世昌, 等.应用胴体重指标鉴定黄胸鼠的年龄[J].贵州农业科学, 2010, 38 (3) :110-113.

[4]杨再学, 郑元利, 金星.PVC管“毒饵站”在农区灭鼠中的应用效果[J].贵州农业科学, 2005, 33 (2) :26-28.

[5]金星, 杨再学, 刘晋, 等.贵州省毒饵站灭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贵州农业科学, 2009, 37 (9) :107-112.

8.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八

关键词:麦蚜;种群数量;天敌;追随现象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20-0051-02

麦蚜是北方丘陵旱地麦田的常发性害虫之一,为害严重。目前对于麦蚜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而有关天敌追随现象的报道尚少。为此,笔者对渑池地区麦蚜开展了研究,现将研究结果介绍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在河南省西部的渑池县英豪镇选丘陵旱地麦田有代表性的麦田(0.4hm2),小麦品种为豫麦49-198,采用5点取样,每个样点20株(穗)。自3月31日开始,定点定株,每5d调查一次,主要调查麦蚜与天敌的数量,记录百株蚜量、蚜株率及瓢虫、食蚜蝇、蚜茧蜂、蜘蛛的数量,并定性观察天敌及蚜虫活动空间的变化。在调查过程中,始终保持着麦田的自然状态,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剂[1]。

2 结果与分析

2.1 麦蚜混合种群数量动态 从表1可以看出,渑池丘陵旱地麦田从4月15日以后,麦蚜开始形成一定规模的群体,因此认为,3月31日至4月15日为种群初建期;4月20日至5月10日麦蚜混合种群的群体不断扩大,种群数量膨胀,为种群发展期;5月15—25日种群发展达到了旺盛阶段,在数量上达到了高峰,正是为害严重期,此阶段为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5月25日后,麦蚜种群数量锐减,从而进入种群衰退期,此阶段小麦产量已基本形成。

2.2 麦蚜天敌数量动态 从表1可以看出,在4月上中旬,麦蚜天敌已形成低密度群体,天敌数量处于低水平状态(以天敌单位计);进入5月份天敌数量增长较快,5月底达到数量高峰(5月30日天敌单位最高为8.8);随后天敌数量锐减,又回到低水平状态,伴随麦田生态系统的解体而扩散迁移。

2.3 麦蚜与天敌在时间和数量上的追随现象 由图1可以看出,天敌与麦蚜在时间和数量上的追随现象,在春季4月上中旬小麦营养生长旺盛时期,当麦蚜混合种群数量逐渐增多时,麦蚜各类天敌开始形成低密度群落。随着麦蚜种群数量的膨胀,天敌的食料条件得到改善,其群落随之增多,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当天敌数量达到一个水平时,天敌的捕食量等于或稍大于麦蚜混合种群数量的增长量,这时麦蚜混合种群数量开始下降,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麦蚜混合种群的“数量转换期”(5月25日),这个时期天敌的数量水平称“有效控制数量水平”(17.2个天敌单位),这个时期天敌与麦蚜的数量比例称为“天敌控制阈限值”(1∶124.5),这个时期以后,由于天敌控制作用增强(这一时段正是渑池地区油菜收获时期,麦田外来天敌增多。),而小麦生长进入成熟后期,麦蚜食料条件恶化,混合种群数量下降迅速。在麦蚜混合种群数量转换后,天敌数量还在增长。当天敌数量增加到一个数量水平时,由于麦蚜混合种群数量下降而导致天敌的食料条件恶化,则天敌数量开始呈下降趋势,这一时期称为“天敌数量转换期”。这个时期的麦蚜混合种群密度是麦蚜对天敌的“反馈密度”,这一时期天敌与麦蚜数量比例为“天敌饥饿阈限值”(1∶28.7),此后麦蚜与天敌的数量都呈下降趋势并达到低密度状态,完成一个“追随周期”。由于麦田生态系统的解体,麦蚜与天敌的追随现象随之结束。但如果条件适宜,还可进行第二个“追随周期”[2](如转移至棉花或蔬菜田)。

为了更形象阐述这一追随现象及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用相位图则可明确表示出麦蚜与天敌在时间和数量上的追随现象,如图2,从图2可以看出,这一追随现象在图上表现为一个不规律的圆形,称为追随周期。这一追随周期分为三个阶段:(1)共同增长期:天敌与麦蚜共同增长(相位图第III、II象限);(2)天敌有效控制期:图中第I象限内,麦蚜为高密度种群,天敌数量继续上升,经过天敌的有力控制,麦蚜种群迅速下降,此期正是天敌发挥控制作用的关键时期,不应使用化学农药;(3)共同下降期:即相位图第IV、III象限,经过天敌的有效控制,导致天敌食料缺乏,数量随之减少。

2.4 麦蚜与天敌的空间追隨现象 通过观察,随着小麦植株的生长,株高的不断增加,麦蚜的取食活动空间也不断上移,逐渐由营养器官向生殖器官转移,麦蚜的天敌也出现在其取食活动空间,并随麦蚜的转移而转移,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追随现象[]。

3 结论与讨论

(1)渑池丘陵旱地麦田麦蚜混合种群数量在早春季节增长缓慢,其主要受两种因素制约,一是气候因素,二是天敌因素。从气候因素看,早春气温偏低是制约麦蚜混合种群数量发展的主导因子;从天敌因素考虑,丘陵地区地形复杂,天敌的群落结构复杂、种类多,因而前期控制作用较强,另外该地区麦田施药较少和油菜面积的逐年扩大,对天敌有一定保护作用。

(2)通过对丘陵区小麦麦蚜天敌追随现象的研究,发现该地区天敌控制作用强(有效控制期为5d),利用价值大,在麦蚜防治中应积极保护利用天敌,充分发挥自然控制作用。

(3)影响天敌追随现象的因素很多,如气候因素、营养因素(小麦生长状况)等外界因素,以及天敌与麦蚜之间的种间竞争及麦蚜混合种群内部的竞争等系统内部起调节作用的因素。

参考文献

[1]王顺建,刘光荣,王向阳,等.麦蚜天敌利用技术的研究[J].植保技术与推广,2002,22(10):10-12.

[2]王升吉,尚佑芬,赵玖华,等.济南地区小麦蚜虫混合种群及其天敌消长动态研究[C]//科技创新与绿色植保——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231-233.

9.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九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自然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及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快慢变化的原因。

2)比较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3)学会利用相关资料,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及人口增长模式的时空特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曲线图,探讨人口数量的历史变化过程,并掌握分析这类曲线图的一般方法。

2)通过阅读各大洲和地区人口数量统计图,探讨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并掌握分析这类统计图的一般方法。

3)通过阅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认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等客观规律,知道世界上人口增长方面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树立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协调,要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观。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

难点:人口增长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关系。

3.教学用具

课件

4.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由世界第60亿人口及我国第13亿人口的诞生引入,来说明人口的数量变化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一)人口的数量变化在时间上是不均匀的

1、人口的自然增长由人口基数以及自然增长率决定,而自然增长率由出生率、死亡率决定。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通过实例解释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含义。)

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口基数×人口自然增长率(通过课本第三页“活动”,学生可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不仅与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而且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2、通过读图1.2及图1.3观察人口数量的时间变化特点: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如何从类似人口增长曲线图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分析影响人口增长产生时间差异的原因。(通过展示不同时期人们生产、生活的图片来得出原因。)

学生在分析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人口增长的快慢主要看曲线的坡度大小,但要注意为什么工业革命后比农业革命期间的人口增长要快,是由于图1.2的坐标单位间隔是不均匀的。)

(二)人口的数量变化不仅在时间上是有差异的,在空间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1、通过读图1.4观察人口增长的空间特点,并分析原因。(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地理统计图的分析方法。)

2、通过书本第五页“阅读”,进一步验证人口增长在空间上的差异。再通过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的趋势,引导学生分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出现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从而得出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学生在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快慢的同时应说出判断的依据。(从人口增长统计图来看人口增长的快慢应该看人口增长的倍数,而不是看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

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

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者相结合而形成的人口再生产特征的类型划分。它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结合,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的人口增长模式。

1、通过读图1.6,比较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注意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来分析。静态:各种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动态:原始型逐步发展成传统型主要是由于死亡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型逐步发展成现代型主要是由于出生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2、结合“案1例”芬兰人中增长模式的转变及书本第七页“活动”,综合分析得出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影响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的因素。

3、通过下表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空间差异

世界及各大洲的人口及其自然变化(2000年)

课后习题

10.两种常见的数量关系教学反思 篇十

四年级 刘武英

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个常见的数量关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以前解答各种应用题时都遇到过,只是没有加以概括,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本课的关键是如何通过实际的例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能在解答应用题和实际问题中加以运用。

11.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研究 篇十一

鼠密度既是鼠害程度的函数和重要测度值, 也是研究种群动态的重要指标。由于高原鼢鼠主营地下生活, 因此, 密度调查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王权业等研究发现高原鼢鼠种群数量与其活动痕迹 (土丘) 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其中, 显著相关的时间是5、9、10月份[14]。于是“土丘系数法”成了研究高原鼢鼠种群数量的主要方法。1990-1991年, 汪志刚等采用土丘系数法调查并研究了川西北若尔盖县高原鼢鼠种群数量的季节变化[15]。为计算土丘系数法, 人们也采用样方捕尽法, 但由于样方捕尽法费工、费时、有难度, 因而抽样有限, 弊端较多。

从2008~2011年, 笔者结合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采用人工捕捉消灭高原鼢鼠的工作, 以样方捕尽法调查高原鼢鼠的绝对密度, 既解决了巨额工作量问题, 又比较系统地采集到研究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变化所必需的大量资料。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调查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调查试验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 地势高亢, 地形复杂, 绝大部分地区海拔都在3 000~4 000 m之间。境内年平均温度2.6℃, 1月份平均温度-9.0℃, 7月份平均温度13.0℃, 年绝对最高温度28.9℃, 年绝对最低温度-30.6℃。≥0℃年积温1 214~2 477℃, 全年无霜期56 d。年均降雨量516mm, 土壤以亚高山草甸土和高山草甸土为主。高寒灌丛草甸和高寒草甸分别占全县草地面积88.68%和11.32%, 是主要放牧场, 也是草原鼠害最为严重的区域。全县鼠害发生面积14.18×104hm2, 占全县草场总面积的33.84%, 其中鼢鼠危害面积6.74×104hm2, 占鼠害草地总面积的43.09%。高原鼢鼠 (Myospalax baileyi) 和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 是该区域草甸和草原的绝对优势种害鼠。

1.2 样地选择

在碌曲县, 以尕海湖周的高寒草甸为中心, 自北向南对高原鼢鼠种群密度及其分布进行踏查, 以>780新土丘/hm2、520新土丘/hm2~780新土丘/hm2和<520新土丘/hm2的鼠密度作为划分高、中、低密度的指标[16]选择调查样地, 最终确定尕秀草场、加拉扣草场和加仓草场分别代表高、中、低鼠密度的调查样地, 依次编号:样地Ⅰ-高密度区、样地Ⅱ-中密度区和样地Ⅲ-低密度区。各样地除鼠密度有较明显差异外, 其他条件基本同质。

1.3 样方设置和捕鼠方法

每样地面积不小于100 hm2, 以保障在4年内的抽样需求[17]样方设置:按样地设置样方, 以保证抽样和调查数据的代表性。每样地每次随机抽取6个样方, 每样方面积1 hm2, 每样地每年调查3次, 共抽取18个样方;3个样地4年总计抽样216个。

鼠密度调查:以样方捕尽法调查高原鼢鼠的绝对密度 (只/hm2) 。每年于4、6、10月各调查一次, 分别代表春、夏、秋3个季节的种群密度, 或代表一年中种群数量的谷值 (繁殖前) 、峰值 (繁殖结束) 和入冬前密度, 同时4月份和10月份的鼠密度还分别代表一年中的第一主害期和第二主害期的鼠密度。

1.4 资料统计与数据处理

用Excel 2007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历时4年, 在3个样地、216个样方 (216hm2) 中累计捕鼠5 978只 (表1) 。

从表1可以看出在216个调查样方中捕鼠数不同, 最少5只/hm2, 最多57只/hm2, 二者相差10余倍。将这些调查数据按年际和季节分别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表明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存在着明显的年际和季节性变化特点。

2.1 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

2.1.1 年捕获量的年际变化

年捕获量是指4、6、10月份捕获鼠数的合计。由于每年使用的样地数、样方数和样方面积 (1 hm2/样方) 完全相同, 所以可以用年捕获量评估4年间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

以年捕获量作图, 可以看出捕获量的年际变化曲线呈“V”字形 (图1) , 其变化趋势显示, 种群数量从2008~2011年依次经历了大幅下降、大幅增长和缓慢增长的变化的过程。其中2009年种群数量比2008年下降了30.75%, 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54.08%, 总数超过了2008年。2011年比上年仅增加4.99%。

2.1.2 年均鼠密度的年际变化及差异性比较

根据表1, 以年为单位分别计算不同年份的平均鼠密度并作差异性分析 (表2) , 可以看出, 年均鼠密度的年际变化趋势与捕获量的年际变化趋势完全一致。t测验结果证明, 年均鼠密度在4个年份的6个比对中, 除2010年与2011年之间差异不明显以外, 其余各比对都是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 其中, 2009年的平均鼠密度与其它3个年份平均鼠密度比较差异都非常显著, 表明2009年碌曲县高原鼢鼠种群密度有大幅下降。据此判断, 在正常年份碌曲县高寒草甸的高原鼢鼠种群密度有可能会维持在30.44/hm2左右的较高水平, 年际间存在相对平稳的小幅变化趋势。如果种群密度大幅下降, 并打破了鼠密度平稳变化态势以后, 就会出现种群密度快速恢复以达到原有较高水平的趋势。

注:t1-2008/2009;t2-2008/2010;t3-2008/2011;t4-2009/2010;t5-2009/2011;t6-2010/2011

2.1.3 季节平均鼠密度的年际变化及差异性比较

按季节统计鼠密度 (表3) 就会发现:每年的春、夏、秋3个季节平均鼠密度和年均鼠密度一样在2009年都有一个大幅下降过程, 3个季节的平均鼠密度降幅依次为36.64%、25.83%和31.94%, 表明春季降幅最大, 夏季降幅最小。到2010年鼠密度又快速回升, 回升幅度依次为75.70%、39.44%、57.05%, 密度回升幅度普遍高于密度下降幅度, 且春季恢复幅度最大, 恢复后的种群密度水平都超过密度下降前的水平;2011年春、夏、秋3个季节的平均鼠密度比2010年的季节平均鼠密度依次增长7.99%、2.51%和3.61%, 比2010年增长速度大幅下降。这样, 密度下降前的2008年和密度恢复后的2010年、2011年的种群密度水平相当接近, 种群密度上限具有相对稳定性, 进一步证明这期间可能存在“平衡密度”现象;各个季节的平均鼠密度和年均鼠密度比较, 其中秋季的平均鼠密度与当年的年均鼠密度非常接近, 说明下半年减少的鼠密度比上半年增加的鼠密度少。

根据表3资料进一步对季节平均鼠密度再按年份进行两两比较 (表4) , 可以看出2009年的季节平均鼠密度与2008年之间差异显著, 与其它年份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 而其它年份之间差异都不显著。证明2009年高原鼢鼠种群密度振荡与季节平均鼠密度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注:d f=18+18-2=34;t 0.05=2.042;t 0.01=2.750

2.2 种群数量的季节性变化

2.2.1 种群数量季节性变化趋势

调查结果表明, 自2008~2011年的4年间, 不管是种群数量相对稳定的年份或种群数量震荡年份 (2009年) , 每年从春季、夏季到秋季,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都存在着从低到高, 再从高到低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和固有的循环模式。其变化曲线呈“∧”字形, 峰值出现在夏季的6月份。各年份的季节变化幅度 (当年峰值与谷值差的百分比) 依次为48.39%、73.72%、37.87%和30.88%, 说明2009年鼠密度同时具有季节性变化幅度大的特点。

2.2.2 种群季节变化量

纵观4年各季节高原鼢鼠总体变化可以看出, (1) 季节总捕获量在72 hm2范围内, 春季捕获量最少, 夏季最多 (表5) , 其中:夏季比春季多捕获724只, 每公顷多10.06只;秋季比夏季少捕获387只, 每公顷少5.38只; (2) 各年份季节捕获量2008年夏季比春季多48.40%, 秋季比夏季少17.21%;2009年夏季比春季多73.27%, 秋季比夏季少24.03%;2010年夏季比春季多37.87%, 秋季比夏季少14.43%, 2011年夏季比春季多30.88%, 秋季比夏季少12.00%, 表明, 上半年高原鼢鼠的种密度均呈增加趋势, 增幅在30.88% (2011) ~73.27% (2009) 之间;下半年均呈减少趋势, 减幅在12.0% (2011) ~24.03% (2009) 之间, 大致是上半年增幅的1/3;上半年变化快, 下半年变化缓慢; (3) 密度范围春季的最高密度是最低密度的11.75倍, 夏季的是5.18倍, 秋季的是13.75倍, 据此判断夏季密度相对均匀, 春、秋两季密度不太均匀, 这主要与高原鼢鼠的繁殖、幼鼠分居和储粮备冬等行为有关; (4) 平均密度的差异性比较进一步对各季节平均鼠密度进行两两差异性测验比较, 结果差异性都非常显著 (表5) , 表明季节间种群密度变化的“低—高—低”模式成立。

注:t1=春/夏;t2=春/秋;t3=夏/秋

2.2.3 种群数量季节性变化的生物学意义

高原鼢鼠种群数量的季节动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其中, 春季既是高原鼢鼠繁殖期, 也是一年中种群数量最低的时期。因此, 春季种群密度的高低不仅可以直接拉抬或抑制当年夏、秋两季的种群数量, 而且还会影响翌年春季, 乃至全年的种群数量。同时, 春季土壤自地表开始解冻, 鼢鼠因繁殖和急于到接近地表的土层中觅食, 因而活动频繁, 挖掘和推土成丘对草地造成严重危害, 即第一主害期。

夏季, 碌曲县的高原鼢鼠繁殖基本结束, 由于通过繁殖种群中补充了大量新生个体, 因而这一时期是一年中种群数量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种群数量的多少直接标志着当年的繁殖效益、幼鼠成活率和死亡率等状况, 同时也会预示未来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和波动幅度。这一时期种群数量是当年之最, 但由于大部土体基本解冻, 鼢鼠活动范围深度下移, 基本停止推土成丘, 加之哺乳和幼鼠比例较大因而草地受害程度大减。

高原鼢鼠虽然没有冬眠习性, 但为要储存越冬食物, 在入冬前的9、10月份挖掘觅食更加活跃, 挖掘和推土成丘造成一年中又一个危害高峰期———第二主害期。这一时期种群数量比较高, 但即将面临条件严酷的冬天, 死淘率还会逐渐增加。因此, 这一时期种群数量的多寡直接影响越冬后的存活数, 以及能给来年保留多大的繁殖种群问题。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自然界种群的数量变动, 除了增长和消亡以外, 比较明显的就是季节消长和年变动。一般具有季节生殖的种类, 种群的最高数量常落在一年中最后一次繁殖之末, 以后其繁殖停止, 种群因只有死亡而无生殖, 故种群数量下降, 直到下一年繁殖开始, 这时是种群数量最低的时期[18,19,20,21]。我们在对甘南碌曲县高寒草甸的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研究过程中发现, 当地高原鼢鼠一年繁殖一次, 繁殖期始于4月初, 持续月余到6月份繁殖基本结束。冬天鼢鼠虽不冬眠, 但活动于土壤深层, 无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为了探索繁殖停止以后, 种群数量逐渐下降的过程, 本研究特设10月份作为一个调查时间, 调查种群密度, 并通过研究4、6、10月份的调查数据, 得出高原鼢鼠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由于相关文献少, 因此, 对方法及其研究结果尚待深入研究。

种群有出生和死亡, 其成员在不断更新中, 但是这种变动都往往围绕着一个平衡密度, 即种群受某种干扰而发生数量的上升或下降, 又重新回到原来水平的倾向。这种情况就是动态平衡[22,23,24,25]。我们对种群数量的年际变化研究发现, 2008年高原鼢鼠的平均鼠密度为28.54只/hm2, 2009年大幅下降到18.76只/hm2, 2010年又快速回升, 2011年只有小幅变化, 结果, 回升当年 (30.44只/hm2) 、次年 (31.96只/hm2) 和下降前的鼠密度几乎都在一个水平上。据此判断, 当地高原鼢鼠的确存在“平衡密度”现象, 至少可以认为30.44只/hm2左右的鼠密度应该是2008-2011年间的“平衡密度”。高原鼢鼠之所以具有“平衡密度”, 主要是其生活在地下, 相对于地表而言“环境条件稳定, 致使其具有较稳定的数量变动”[26]。这一现象对于进一步研究高原鼢鼠的种群数量、发展趋势及其种群数量的动态预测等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2009年高原鼢鼠种数量的振荡实属我们未及所料, 至于当年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原因, 迄今尚无更多信息资料加以解释, 但“各种生物所具有的种群数量的季节消长特点, 主要是环境因子季节变化的影响, 使生活在该环境中的生物产生与之相适应的季节性消长的生活规律”[27,28,29]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对此, 还需要再作进一步调查研究, 如果结合2010年种群密度的快速恢复, 我们甚至还可以从“密度制约”、空格生态位等深层次角度寻求支持, 加以破解。

在很多情况下, 我们难以确定种群的绝对密度, 往往找种群的相对密度来代替[30]。迄今为止, 土丘系数法是调查高原鼢鼠相对密度最常用的方法, 但要用样方捕尽法测算土丘系数难度大、费工、费时、经济代价大, 所以许多工作, 尤其是一些基层生产管理部门把土丘系数作为常数应用是不恰当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土丘系数是一个变量,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及时更新。

3.2 结论

在2008年至2011年间, 高原鼢鼠存在“平衡密度”现象, 平衡密度值约为30.44只/hm2。

种群数量从2008~2011年依次经历了大幅下降、大幅增长和缓慢增长的变化的过程。其中2009年种群数量比2008年下降了30.75%, 2010年比2009年增加了54.08%, 总数超过了2008年, 2011年比上年只增加4.99%。

高原鼢鼠季节平均密度的季节消长规律:2009年比2008年依次下降36.64% (春) 、25.83% (夏) 和31.94% (秋) , 2010年比2009年依次增长75.70% (春) 、39.44% (夏) 、57.05% (秋) , 2011年比2010年依次增长7.99% (春) 、2.51% (夏) 和3.61% (秋) 。显示密度下降后出现了密度恢复现象, 且恢复的幅度和数量均超过了下降的幅度和数量

上半年高原鼢鼠的种密度均呈增加趋势, 增幅在30.88% (2011) ~73.27% (2009) 之间;下半年均呈减少趋势, 减幅在12.0% (2011) ~24.03% (2009) 之间, 约为上半年增幅的1/3;春季最高密度是最低密度的11.75倍, 夏季的是5.18倍, 秋季的是13.75倍。

摘要:鼢鼠是地下生活的重要害鼠之一, 它的种群密度调查是一个重点和难点。采用样方捕尽法研究高原鼢鼠种群数量动态发现, 2009年高原鼢鼠种群数量比2008年下降30.75%, 2010年比2009年增长54.08%, 2011年比上年增加4.99%, 证明高原鼢鼠存在“平衡密度”现象, 平衡密度值约为30.44只/hm2。4年间种群数量季节变化, 2009年比2008年依次下降36.64% (春) 、25.83% (夏) 和31.94% (秋) , 2010年比2009年依次增长75.70% (春) 、39.44% (夏) 、57.05% (秋) , 2011年比2010年依次增长7.99% (春) 、2.51% (夏) 和3.61% (秋) ;上半年种密度均呈增加趋势, 增幅在30.88% (2011) 73.27% (2009) 之间;下半年均呈减少趋势, 减幅在12.0% (2011) 24.03% (2009) 之间, 约为上半年增幅的1/3, 说明春季是种群密度季节消长的关键时期。

12.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十二

(1)学生已经学习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向量的概念和线性运算等知识.(2)学生对向量的物理背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如:力、位移、速度的合成与分解,力做功的有关知识.(3)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建模能力,能从简单的物理背景及生活背景抽象出数学概念.2 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和以上分析,制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物理中“功”的实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从物理背景的分析,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类比迁移的能力;经历通过不同的方式探究、发现平面向量数量积性质的过程,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活动过程,形成学生的体验性认识,体会各学科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形成独立自主的钻研精神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3 重点、难点分析

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情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和性质.难点: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的概念的理解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性质的发现.在教学中,注意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感兴趣的物理实例入手,通过层层分析,形成数量积的概念,并经历概念辨析、深化理解、学以致用等过程,来突出重点.通过练习和探究问题的设计,将五个性质分散开来,通过课件动画、问题引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手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练习,再到应用,使性质自然呈现,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教学策略分析

基于数量积的知识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和问题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此,指导学生采用发现式学习法.在课堂上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抽象类比与问题探究为主线.同时,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采用多媒体和自编学案辅助教学.5 教学过程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如下:

具体分析如下:

5.1 创设情境 展示背景

教师录像展示“大力士拉车”的情境实例,提出物理问题.问题1 大力士拉车,沿着绳子方向上的力为F,车移动的位移是s,力和位移的夹角为θ,大力士所做的功为多少?

设计意图 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出发,通过熟悉的生活实例,创设数量积的物理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5.2 分析背景 形成概念

该环节,依据本套教材的特点,以物理背景作为总的抓手,通过抽象、概括、归纳,形成了两个向量的夹角、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和向量的数量积定义三个概念.第一步:背景的初次分析

问题2 决定功的大小的量有哪几个?它们是标量还是矢量?当力和位移的大小一定时,功的大小取决于那个量?

问题3 这个夹角抽象到我们数学中,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个向量的夹角,把力F、位移s换作数学中任意两个非零向量a与b,你能尝试着给出向量a与b夹角的概念吗?

设计意图 通过力做功的几个因素的分析,突出夹角在做功中的作用,形成两个向量夹角的概念.1.两个向量的夹角

已知非零向量a与b,作OA=a,OB=b,则∠AOB称作向量a与b的夹角,记作:〈a,b〉.问题4 下面几种情形中(锐角、钝角、直角、共线同向、共线反向),两向量的夹角分别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 通过几种类型的夹角的给出,让学生直观感知夹角的范围,帮助学生理解夹角范围规定的合理性.规定: 0≤〈a,b〉≤π,且〈a,b〉=〈b,a〉.特别的:当〈a,b〉=π2时,叫做a与b垂直,记作a⊥b;

两向量的垂直符号同几何中的垂直符号是一致的.问题5 请回顾:0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规定:0与任意向量垂直.前面曾规定:0与任意向量平行.设计意图 概念呈现后,注意与前面所学知识进行对比,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图

1练习: 如图1,正△ABC中,求

(1)AC与AB的夹角;

(2)AB与BC的夹角.注:确定两向量的夹角的关键是:通过平移使两向量共起点.设计意图 及时巩固所学概念,强调确定两向量夹角的一般方法.第二步:背景的再次分析

问题6 真正使汽车前进的力是什么?它的大小是多少?

设计意图 让学生借助已有的认知经验,类比物理背景中拉力F在位移方向上的分力,它的大小是Fcos θ,自然引出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及其数量的概念.从特殊到一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破难点.2.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

已知向量a和轴l,作OA=a,过点O、A分别作轴l的垂线,垂足分别为O1、A1,则向量O1A1叫做向量a在轴l上的正射影(简称射影).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的数量

该射影在轴l上的坐标,称作a在轴l上的数量或在轴l的方向上的数量.OA=a在轴l上正射影的坐标记作: al,若向量a的方向与轴l的正向所成的角为θ,则al=|a|cos θ.问题7 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与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的数量有什么区别?

问题8 向量在轴上的正射影的数量一定是正实数吗?

注: a在轴l上的正射影的数量是个实数,可正、可负、可为零.向量a在b方向上的正射影及数量

13.《数量词》教学反思参考 篇十三

《数量词》是一篇读来琅琅上口的课文,它集中向小朋友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数量词,如:一条、一块、一件、一顶等。本课中除了让学生了解数量词外,还要进行生字教学和课文朗读教学。作为组内的领先课,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

一、以旧带新。 先让学生读《水**的孩子》一课中的有关语句,然后告诉学生句子中的“一朵、一条、一团”等就是数量词。这样利用以前学过的数量词引出新课,以旧带新,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大量的图片,使学生运用多媒体更自如。精心挑选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并加入贴近小朋友生活的人物和情节,将课文中原本独立的、毫无关联的句子紧密联系起来,将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构成一个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轻松、快速地记忆课文内容。另外,还让学生根据所给的图片进行说话训练。如:天上有 。

14.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十四

活动目标:

1、通过制作图书的活动,巩固幼儿对6以内数量的认识,并学会按数匹配实。

2、按数量的多少排序。

3、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前认识图书,知道什么是封面,封底,什么叫每一页。

2、各种事物形象的贴纸若干,封面印有数字和标有页码的图输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小兔开了一家图书店,生意特别好,这几天书店里的图书全卖完了,可还有许多小动物想来买书,小兔想请小朋友帮帮忙,每人帮他设计制作一本图书,你们愿意吗?

二、认识图书

1、出示封面印有数字的书。

师:我们知道每一本书都有封面、封底和每一页组成。这本书的封面上有什么?大家猜猜看这个数字3是什么意思呢?这本书和什么有关系呢?(一本有关数字3的图书,每一页都有3个小动物?)

2、出示标有页码的图书。

师:这儿还有一本书,和刚才那本有点不一样,你们看封面上有没有数字?这是一本什么书呢?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内容。(一本有关兔子的书)每一页上的兔子一样多吗?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的?(每页上都贴有兔子,但每页上的兔子数量都不一样多,排列有序。)

三、亲手制作,巩固知识。

下面就要请小朋友来帮小兔制作图书了,你可以选择做一本数字图书,记住每一页上的小动物和封面上的数字是一样多的,你也可以做一本小动物图书,做法和小兔书一样,排列一定要有序。

四、活动评价。

(1)展示一本数字书,一本实物书,幼儿检查是否正确。

(2)请个别幼儿讲述作业,集体检查。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用游戏开始,调动了幼儿的活动积极性。这节课的活动气氛也很好,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这节课在幼儿进行分组操作时,我没能全面的关注每一位幼儿的操作,下次教学时在这上面我会多关注反应较慢,及时给予他们指导。

15.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 篇十五

对管理精细和管理粗放的两种葡萄园进行全株调查和地面扫网调查,分析其节肢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参数差异及目标害虫葡萄跳叶甲和两种天敌草间小黑蛛、肖蛸蛛种群数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两种葡萄园节肢动物群落之间在个体数量、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上差异不显著;物种数和丰富度指数差异显著(P<0.05);葡萄树上节肢动物物种数差异不显著,地面植被上物种数差异显著(P<0.05);两种葡萄园之间树上和地面节肢动物个体数量、目标害虫葡萄跳叶甲种群数量、主要天敌草间小黑蛛和肖蛸蛛种群数量差异均不显著.

作 者:李昌根 邹运鼎 毕守东 巫厚长 陈向阳 李芬 周夏芝 林雪飞 LI Changgen ZOU Yunding BI Shoudong WU Houchang CHEN Xiangyang LI Fen ZHOU Xiazhi LIN Xuefei 作者单位:李昌根,LI Changgen(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230036;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银川,750001)

邹运鼎,毕守东,巫厚长,陈向阳,李芬,周夏芝,林雪飞,ZOU Yunding,BI Shoudong,WU Houchang,CHEN Xiangyang,LI Fen,ZHOU Xiazhi,LIN Xuefei(安徽农业大学林学与园林学院,合肥,230036)

上一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下一篇:七夕发给情人的祝福短信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