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转型论文

2024-08-04

会计转型论文(共8篇)

1.会计转型论文 篇一

针对企业中的财务会计以及管理会计,通常情况下会认为财务会计主要是针对企业外部开展的工作,管理会计主要是应用于企业内部的工作。结合我国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可以了解到,财务会计在企业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财务会计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二者之间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但是在职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财务会计主要是在会计准则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为会计主体相关人员提供非常重要的财务信息,保证利益相关人员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而财务会计人员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严格按照相关流程实施会计工作,其中主要涉及凭证填写、账簿登记以及编制报表等。管理会计作为企业内部的重要活动,实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转变企业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经营效率和质量。另外,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不受时间以及标准规范等方面的限制,所以可以在全面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基础上,对管理会计内容进行相应调整。这种模式可以对企业的整个生产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并在最终开展相应的评估工作,可以为之后开展经营决策工作提供借鉴。对于相关的管理会计人员而言,其主要工作就是针对相关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且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现代数学方法与计算机技术,对于顺利开展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

2.会计转型论文 篇二

(一) 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会计职能变化。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它受会计环境变化的影响, 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会计发展史上, 自从有了会计的“算”, 同时便有了会计的“管”, 会计在形成初期就具有以对内管理为目的的重要职能, 但由于早期经济发展水平低下, 企业所处的环境比较简单, 加上管理学科还不够发达, 会计的职能单纯表现为核算与监督, 管理职能一直隐藏在核算与监督职能之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引发了企业管理体制及组织形式的变革, 经济环境和管理要求发生了变化, 会计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职能逐渐受到重视, 管理会计在企业治理中的贡献也日益突出, 会计职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内部管理功能凸显。可以说, 经济越发展, 会计的管理职能越突出, 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我国当前经济转型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 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催生会计职能转型。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拓展了会计工作领域, 赋予了企业会计工作新的内涵。首先, 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为强化内部管理, 提升市场竞争力, 需要会计在发挥传统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同时, 主动参与企业内部管理, 从传统的“管账型”向“管理型”转变;其次, 现代企业制度下,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和内部管理当局对信息的差异化需求, 客观上要求会计部门将企业经济数据转化为有针对性的有效会计信息, 向企业外部利害关系人提供财务信息的同时, 也为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经营决策和业绩考评所需的内部管理信息。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是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

(三) 经济全球化助推会计职能转型。

经济全球化使现代企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需要根据环境变化进行实时调整, 而调整的依据在很大程度上与会计有着不解之缘, 可以借助会计信息使经营管理活动科学化并把管理措施落到实处。经济全球化突破传统会计观念, 迫切需要重新构建核算与管理有机结合的会计体系, 强化会计内部管理功能, 转变会计工作重心, 加快会计人员从擅长数字运算的管家角色向擅长企业经营管理的专家角色转变, 创造性地把数据变成管理信息, 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经济全球化对企业会计的冲击, 推动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

(四) 现代信息技术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了条件。

一方面, 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会计方法和手段发生改变, 很多会计核算工作由计算机和网络完成, 极大地减轻了会计核算工作量, 提高了会计工作效率, 使得会计人员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帮助企业提高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 会计职能得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会计工作重心逐渐转移到管理职能;另一方面, 现代信息技术也有效促进了会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会计的规划、组织、控制、评价等职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 不断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为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多方数据共享提供了技术平台, 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了条件。

二、会计职能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企业管理人员对管理会计认识不足。

管理会计的应用不具有法律强制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了解和重视程度。当前, 企业管理人员普遍缺乏管理会计意识, 不重视管理会计工作, 没有意识到管理会计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重大作用, 没有发自内心地需要会计人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因此很少有企业建立相应的管理会计组织和配备专门的管理会计人员, 更谈不上赋予会计人员企业战略决策的话语权并使之成为企业战略的参与者。企业管理人员长期以来重核算轻管理的陈旧观念, 忽视了更高决策层次会计职能的发挥, 导致会计职能的拓展得不到重视和支持, 会计人员缺乏应用管理会计的机会和积极性, 企业会计的业务重心仍囿于传统的核算与监督。

(二) 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尚无法满足会计职能转型的需要。

当前我国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无法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 严重制约了会计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具体表现为:首先, 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过于偏重财务会计, 忽视了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传输, 管理会计得不到重视, 培养的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知识浅薄、应用水平低下, 管理会计观念淡化, 管理技能匮乏;其次, 当前既精通财务会计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 又全面掌握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较少, 精通计算机技术、拥有管理技能、具备系统运用管理会计实际操作经验、能够融业务分析、运营分析、战略分析和财务分析为一体的会计人员更少, 多数在职会计人员知识层次较低, 知识技能结构不合理, 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他们缺乏主动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意识, 没有能力融入企业文化和管理思维, 无法利用会计信息参与企业决策, 不能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提供决策信息和切实解决方案, 无法真正发挥价值创造师的作用。

(三) 会计信息质量影响会计职能转型。

会计人员协助企业管理当局作出有关改进经营管理和提高企业效益决策的基础数据主要源于财务会计, 管理决策信息有时是财务会计资料的直接使用, 有时则是财务会计资料的调整和延伸, 会计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不仅取决于会计人员对会计信息的理解程度和驾驭能力, 更需要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作保障。当前, 我国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会计报告体系不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不充分问题, 相关信息不能得到正确反映,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严重并普遍存在。质量低下的会计信息, 使得管理决策信息质量得不到保障, 导致企业决策失误, 严重削弱了会计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地位, 影响会计内部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

(四) 缺乏个性化的管理型会计软件限制会计职能转型。

为适应企业发展和管理模式变革的需要,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 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受到广泛重视。为满足软件的可推广性, 大而全的商品化软件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商品化管理型会计软件大多设有预测分析、决策支持等多项管理功能, 具备ERP系统的诸多管理能力, 功能完善且普适性强, 能满足大众化需求。但是, 商品化管理型会计软件的最大弊病是过度强调通用性, 没有考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与不同规模的企业对软件的特殊需求, 软件针对性不强, 缺乏专用性、独特性和灵活性, 无法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需要, 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导致软件效用无从发挥, 限制了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

三、强化会计内部管理功能的对策

(一) 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管理会计意识, 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条件。

为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 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管理会计意识, 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及会计人员在预测、决策、控制和业绩考评中的重要地位, 为会计人员行使管理职能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为此, 首先要根据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 在经济管理类专业中设置管理会计课程, 普及管理会计基本知识。其次, 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后续教育时, 可以加强管理会计教育, 培养管理会计意识, 改变管理层对会计的认识, 自觉将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得力助手。此外, 在经济师等经济管理类相关职称考试中适当增加管理会计方面的内容, 引导企业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自己对会计工作的认识, 强化管理会计意识, 主动支持和推进管理会计工作。

(二) 完善知识结构, 强化管理会计教育, 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

要切实发挥会计内部管理功能, 实现由“管账”到“管理”的转型, “管理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是关键。为此, 高校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走出长期以来一直囿于财务会计的误区, 更新会计教育理念, 转换会计教育目标,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 拓宽课程设置, 加强管理会计教育, 进一步完善知识与能力结构, 强化会计人员参与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既具备扎实的财务会计功底和宽广的知识面, 又具有管理会计知识和战略管理理念, 能够对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创造性的运用, 主动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增加财富;此外,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在岗培训, 根据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计算机、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等业务培训和交流, 及时更新会计理念和知识结构, 积极拓展职业能力, 不断提高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以适应经济转型发展的客观需要。

(三) 紧贴业务、强化服务, 促进会计工作职能转变。

在新的经济环境和市场竞争环境下, 为促进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型升级, 会计人员必须转变角色, 加强服务意识, 主动融入业务前端, 自觉将会计工作延伸到业务部门, 提供包括会计核算、财务报告、业务建议与支持全方位的服务, 促成业务流程、财务会计流程和管理流程有机融合, 将业务分析、运营分析、战略分析、财务分析诸方面合而为一, 把战略思维、管理思维以及财务思维有机统一, 有效推动管理思维传达渗透至企业的每一个角落, 不断规划和调整企业业务发展, 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和管理模式,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更好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四)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有效发挥会计内部管理功能。

会计信息在企业经营决策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真实、客观、公正地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 准确、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是会计内部管理功能得以有效发挥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是:整顿内部经济环境,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强化会计监督力度, 切实解决会计规范和信息失真问题, 全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建立以管理为重点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 增强会计信息的可信度,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和有用性, 为企业经营决策和业绩考评及时提供有效信息, 满足企业管理的内在需要, 充分发挥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 提高管理型会计软件使用效率, 切实发挥会计内部管理功能。

不同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的企业, 对管理型会计软件的功能有其特殊要求。为满足企业个性化的管理需求与管理理念, 管理型会计软件必须突破核算型会计软件的一些固有枷锁, 在原有核算功能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内在需求, 重新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 融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 按照企业规模、管理模式、企业性质等开发管理型会计软件, 不断改善软件服务能力, 提供更多个性化的深加工信息, 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多极化需求。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实现管理型会计软件定向开发并定期升级, 没条件的企业则可以通过对软件进行不同程度的二次开发, 增加个性化服务功能, 提高软件的专用性和适用性, 满足企业个性化管理需要, 确保软件使用效率, 促进会计内部管理功能得以更好地发挥。S

参考文献

[1].李翔.信息化背景下中国企业会计职能拓展[J].会计研究, 2005, (6) .

[2].徐丽.经济转型期管理会计应用探析[J].中国农业会计, 2005, (7) .

[3].方恩慧.管理会计在制造业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J].会计之友, 2007, (1) .

3.浅谈企业会计职能转型 篇三

【关键词】经济形势变化;会计职能转型

一、会计职能转型的意义

1.会计职能转型有助于市场经济和现代制度的改革

由于新时代的要求以及时代的发展变化,会计职业在企业发展中地位显得越发重要。而进行会计职能的转型也变得越来越迫切,不仅可以使企业内部会计职能变得多元化,同时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制度完善。进行会计职能的转型说到底也是企业内部的一种自我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进行会计转型不仅可以发挥出传统核算能力同时还可以起到一部分的监督职能。会计职能的转变,可以实现企业内部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开来,为企业的未来经济发展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为以后企业的制度改革以及未来战略的转变打好基础。

2.会计职能转型可以推动企业经济全球化

目前,世界经济已经步入全球化,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经开始占据着重要地位,实际上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变得复杂而多变,所以要时刻根据企业自身情况以及经营环境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利益。而会计职能的转型,可以突破传统观念,进行科学化经营管理,为管理层构建一个新的核算和管理模式。这些模式的转变使得企业的发展与世界经济接轨,也符合大多数国外企业的要求,这样可以直接推动企业的经济全球化。

3.会计职能转型可以促进企业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在大型企业中对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显得更加迫切,而当下会计业务核算等一系列的工作更加依赖信息科技以及网络技术。实际上采用网络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核算工作量;在会计职能转变中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很好地促进企业内部的工作改革、职业规划、监督控制以及企业的自身评价等,可以更加深入企业业务流程,整合多方的数据资源。会计职能的转变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和全面,这也直接促进企业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全面展开。

二、企業会计职能转型对策

1.培养专业的跨级管理人才,为会计职能转型创造条件

要想使得会计职能符合当前企业的现实发展,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就一定要重视会计工作的管理,转变过去的观念,提高管理会计的重视程度。在管理中制定好相应的会计管理制度,同时为会计人员实现管理职能创造条件。企业的内部根据现行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对应的会计管理课程,在企业内部普及会计管理知识;对在岗人员加强再教育行为,制定培训计划,采取定期培训的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对会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核来促进他们进行自我学习和深造,不断引导会计人员对工作智能的认识,推动会计职能的全方位发展。

2.紧贴业务、强化服务,促进会计职能的转变

目前各行业正处于转型和改革的时期,会计的职能也应该随之发生变化,不断适应和融入到新的发展方向和职能要求,自觉地延伸到其他的重要部门。实现会计核算、财务报告来支持当前的行业发展需要。不断地完善业务运行机制,提高战略分析能力,将财务分析和战略分析结合为一体。起到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以及管理模式运营,实现对业务的掌控和服务,达到会计职能转型的目的。

3.提高会计信息,有效发挥会计内部管理功能

在一个企业当中会计信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决策上的作用,因为高质量的信息能够非常真实、客观、公正的反应出一个企业的财务使用情况。同时还能够很好的反应出企业的经营与支出比例。这些都是在会计内部管理作用实现的前提下,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进行内部经济环境整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

管理工作,实现会计在管理中的监督职能,规范会计的操作过程,严防出现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制定相关的制度来提高会计的信息质量以及可信度。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的决策和业绩的考评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

三、会计职能转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会计职位在一个企业中不能够直接为企业创造利润,所以在对于会计的管理上,对相关的会计人员并不是很重视,高层管理人员对会计管理工作认识程度不高,导致在实际的会计职能转型中,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入到位;一些会计人员在知识结构、职业素养以及个人职业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下企业会计职能的转型;从目前来看我国的会计在实际的核算中,对信息质量的把控能力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都是在会计转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只有深刻的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会计职能转型。

四、结语

企业的会计职能转型,是关系到整个企业运营以及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也为未来企业的经济转型和内部管理打下坚实了基础。实现企业的会计职能转型可以很好的解决现在企业在运营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进行会计职能转型,使得转型后的会计职能符合当前企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绮. 浅谈烟草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建设[J]. 科技创业月刊, 2006, 19(4):53-54.

4.增值税转型的会计处理 篇四

根据财税[]156号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固定资产后,支付了相关费用并取得了相关抵扣凭证,但这部分进项税额并不能全部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所以,我们先将此部分进项税额记入“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然后按有关规定,再转入“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借方,抵扣当期的销项税额。纳税人购进的已作进项抵扣的固定资产发生非增值税应税行为,应将这部分进项税额转出。增值税转型范围内的固定资产发生了视同销售行为,应将这部分增值税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贷方;发生中途转让行为,应作销售计算销项税额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贷方,如果“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有余额,也应等量将这部分进项税额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在上述处理的基础上再计算可抵或可退的增值税。

增值税转型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及处理

纳税人发生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可以按规定进行抵扣:购进(包括接受捐赠和实物投资,下同)固定资产;用于自制(含改扩建、安装,下同)固定资产的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凡出租方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租赁业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514号)的规定缴纳增值税的;为固定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用。

209月,a公司发生下列业务:

(1)9月5日,公司购入一台生产用设备,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280000元,增值税额47600元,支付运输费20000元。接受捐赠的新固定资产一台,发票价款为100000元,增值税额17000元,支付运输费1000元。两项固定资产均无需安装,除接受捐赠支付的运费未取得合法抵扣凭证外,其余均取得了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以上货款均以银行存款支付。

①购进时

借:固定资产 298600(280000+20000×93%)

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49000(47600+20000×7%)

贷:银行存款347600.

②接受捐赠时

借:固定资产101000

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1700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117000

银行存款1000.

(2)9月10日,公司自建生产线,购入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200000元,支付增值税34000,实际领用工程物资(含增值税)210600元,剩余物资转为原材料。领材料一批,实际成本30000元,所含的增值税为5100元,分配工程人员工资50000元,企业辅助生产车间为工程提供有关劳务支出10000元,外购劳务10000元,支付增值税1700元。以上均取得了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工程于9月28日交付使用。

①购入为工程准备的物资

借:工程物资200000

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34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

②工程领用物资及剩余物资转为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180000

原材料2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3400

贷:工程物资200000

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3400.

③工程领用原材料

借:在建工程 30000

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5100

贷:原材料30000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5100.

④分配工程人员工资

借:在建工程50000

贷:应付工资 50000.

⑤分配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支出

借:在建工程100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0000.

⑥支付外购劳务费用

借:在建工程10000

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1700

贷:银行存款11700.

⑦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280000

贷:在建工程280000.

增值税转型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及会计处理

纳税人购进固定资产发生下列情形的,进项税额不得按156号文件规定进行抵扣:将固定资产专用于非应税项目(不含156号文件所称固定资产的在建工程,下同);将固定资产专用于免税项目;将固定资产专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固定资产为应征消费税的汽车、摩托车;将固定资产供未纳入156号文件适用范围的机构使用。

已抵扣或已记入待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发生上述情形的,纳税人应在当月按下列公式计算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适用税率,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可先抵减待抵扣进项

税额余额,无余额的,再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

9月8日,a公司购进小汽车一辆,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价款200000元,增值税 34000元。同时,将于7月8日购进的生产设备卡车转为基建处作房屋和办公楼基本建设使用,购入价50000元,增值税8500元,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8年。以上均取得了增值税合法抵扣凭证,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①购入小汽车

借:固定资产234000

贷:银行存款234000.

②卡车转为在建工程使用,净值=50000-50000×95%×2÷(8×12)=49010.42(元);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49010.42×17%=8331.77(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57342.19

累计折旧989.58

贷:固定资产———生产用50000

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8331.77

借:在建工程 57342.19

贷:固定资产清理57342.19.

增值税转型视同销售的固定资产及会计处理

纳税人的下列行为,视同销售货物:将自制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资产专用于非应税项目;将自制或委托加工的固定资产专用于免税项目;将自制、委托加工或购进的固定资产作为投资,提供给其他单位或个体经营者;将自制、委托加工或购进的固定资产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将自制、委托加工的固定资产专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将自制、委托加工或购进的固定资产无偿赠送他人。

纳税人有上述视同销售货物行为而未作销售的,以视同销售固定资产的净值为销售额。

(1)9月29日,公司将9月28交付使用的自制固定资产作为股利分配给大股东s公司。

借:应付股利3276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80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47600

借:固定资产清理280000

贷:固定资产280000.

(2)公司于9月12通过当地红十字协会向受灾企业捐出7月12日购进的一台账面原值为50000元、累计折旧为2000元的生产用固定资产,捐出时支付清理费1000元,设备评估值为49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48000

累计折旧2000

贷:固定资产50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9160

贷:银行存款1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8160

借:营业外支出57160

贷:固定资产清理57160.

年终按有关规定计算捐赠应缴的所得税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增值税转型中旧固定资产的转让及会计处理

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其取得的销售收入依适用税率征税,并按下列方法抵扣进项税额:如该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已记入待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在增加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同时,等量减少待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余额并转入进项税额抵扣;如待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余额小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的,可将余额全部转入当期进项税额抵扣;如该项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未抵扣或未记入待抵扣进项税额的,按下列公式计算应抵扣的进项税额:应抵扣使用过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固定资产净值(不含税价)×适用税率,应抵扣使用过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直接记入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

9月12日,公司转让7月购入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 100000元,已提折旧2000元,转让价90000元,该固定资产所含增值税已全部记入待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且未转出。转让以前年度购进的生产用固定资产,原值200000元,已提折旧100000元,转让价为110000元。

①转让7月购入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 98000

累计折旧2000

贷:固定资产100000

借:银行存款9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747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15300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5300

贷:待抵扣税额———待抵扣增值税(增值税转型)15300

借:营业外支出23300

贷:固定资产清理23300.

②转让以前年度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清理100000

累计折旧10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借:银行存款11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94017.09

应交税金 ———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销项税额)15982.91(110000÷1.17×0.17)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14529.91(100000÷1.17×0.17)

贷:固定资产清理14529.91

借:固定资产清理8547

5.会计转型论文 篇五

(1)成本管理理念及方法不尽科学。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生产水平,管理水平,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才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加有利的地位,从而获得更快的发展,可见企业的成本控制对于企业的发展所具有的意义。当下企业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主要采用的方法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目标成本法,另一种是计划成本法,这两种方法有着各自的优点,但是也存在自身的一些缺陷,例如再利用目标成本法对企业的成本进行管理的时候,首先需要划分各个成本责任中心,成本责任中心可以划分很多种类,包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以及可控或不可控成本,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常常会出现费用归入不明确的现象。(2)成本管理方法手段未成体系。应该渗透在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财务部门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应该对企业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仔细的审查,把各环节中不应该出现的费用进行精简,在此基础上编制成本控制决策,同时在后期的生产管理中还需要加强监督,控制成本审批。形成一种体系化的管理流程,如涵盖成本预算、决策、计划、控制、核算与分析等环节的成本管理体系。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财务管理部门职能现存问题分析

(1)企业的财务机构职能落实情况存在问题。财务的职能落实情况对于企业财务功能的实现来讲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对当下企业财务机构功能的调查发现,当下很多的财务机构功能还比较原始,没有在新的形势下担负起其本应该具有的功能,比如财务机构中的价税科,很多企业其财务价税科的工作内容还停留在基础业务方面,简单地进行企业税收的核算申报等方面,不能够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出相配套的税收筹划方案,对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再如,价税管理的日常工作仅限于税金核算或汇总、纳税申报等,并没有针对某项政策或专门投资项目的税收筹划方案,无法从税收管理的层面去为企业提供战略支撑。这种现象普遍出现在我国企业中,这是我国当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一项重大的问题。(2)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够协调。企业财务部门所制定资金管理方案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关系到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进行一些重要方案制定的时候应该要求企业的其他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只有将各部门的意见要求进行汇总分析,制定出的决策才能更好地落实,才是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决策,才能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在现实中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制定一些资金管理方案时,不能够及时的采纳各部门的意见,造成企业运行困难的现象,例如企业商品定价方面,就需要财务部门与企业的市场部门与销售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首先由财务部的价税科根据成本科提供的基础数据,再结合企业的管理费用制定出产品的初步价格,然后再由企管部市场管理科结合市场中的实际需求状况对产品进行二次定价,最后由销售部营销管理科结合销售中的实际状况制定产品的销售价格,从价格的制定过程来看,企业的财务部门与企业的销售部门和市场部门应该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实际情况是企业财务部门制定的产品价格与市场的实际需求不相符。

2.3预算管理现存问题分析

6.经济意识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 篇六

经济意识转型与经济体制转型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存在着经济意识转型的.问题.经济意识是经济活动的反映,并通过支配主体的经济行为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经济意识分为刚性经济意识和柔性经济意识.在经济哲学意义上探讨转型时期的经济意识冲突,寻求解决冲突的路向,从而实现经济意识的转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 者:石敦国 作者单位:西南师范大学,经济政法学院,重庆市,400715刊 名: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26(3)分类号:B036-F121关键词:经济意识 经济体制 转型

7.会计核算中心职能转型探讨 篇七

一、西北油田分公司会计核算现状

西北油田分公司采取集中核算模式开展会计核算工作, 主要体现为:以ERP系统为平台, 构建集中、统一、高效、安全的会计集中核算体系, 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工作方法, 从而提高分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

具体来说, 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分公司会计集中核算, 分公司财务处、会计核算中心、二级单位财务科以及相关部门分工协作, 按照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适度分离的原则构建以集中核算为特色的一级核算体系。西北油田分公司会计

企业只有自行制定, 是否得当实际无法验证。

如何进行弃置费用金额的准确计量, 成为影响会计信息真实的关键因素。一旦滥用, 会成为操纵会计利润的黑洞。如何进行测算、准确选择折现率、合理运用资产折旧方法。笔者认为应通过借鉴国际通用做法,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制定适合我国发展的确认与核算中心集会计集中核算和资金集中管理为一体, 通过一个机构, 实现了会计集中核算和资金集中管理的“双集中”。

会计核算中心分轮台工作部和北疆工作部。下设会计科、投资核算科、成本核算科、销售采购核算科、资金往来结算科和西北局核算科, 负责承担西北石油局和西北油田分公司凭证编制、审核与记账、会计报表编制、资金收付和往来款项的管理等工作。

二、西北油田分公司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公司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实现了财务管理与核算职能的分离, 减少了人为干预, 强化了内部控制与监督, 会计信息及时共享, 为管理层提供快捷、真实的决策信息。但是随着分公司对财务系统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 以往的会计核算工作已经无法满足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的需求。主要体现为目前的会计核算无法按照“五大区块”的要求做实区块

计量标准。并且企业每年末对已计提的弃置费进行检查和评估, 看是否与当前确认的弃置费用相符, 若不符合应及时调整。

油气田企业的弃置费用金额大, 性质也特殊, 对企业的影响也尤为明显, 利用经济手段来刺激油气田企业为保护环境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但是在执行会计准则的过程中, 需目标管理, 无法实现将价值管理融入到分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

具体来说, 第一, 目前的会计核算没有体现价值量和工作量的结合。财务管理工作是个系统工程, 从预算到核算、分析以及评价应当从价值和数量两个维度实施。而西北油田分公司的预算环节已经做到量、价结合, 会计核算环节工作量缺失的话, 将导致后续的分析、评价工作难以正常进行。第二, 会计核算未能延伸到生产管理的各个环节, 进而无法突出生产过程和成本动因, 无法为价值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三、会计核算中心实现职能转型的对策

会计核算中心只有实现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 才能满足财务管理对会计核算的要求。管理型会计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 具备会计核算的基本功能; (2) 会计核算应当突出价值量和工作量的结合; (3) 会计核算

要行业将纲目细化, 得到财政部的备案通过, 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油气田企业弃置费用会计政策的方面得到良好实施, 促进油气田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处理好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保证油气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会计核算中心)

突出生产过程, 将会计核算延伸到油田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 (4) 会计核算突出成本动因, 为消除低效和无效作业, 实施价值管理创造条件; (5) 实现会计核算的精细化。

1. 会计人员转变观念

实施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变, 首先需要会计人员自身转变观念。会计人员往往认为会计核算工作即从用正确的会计科目和金额描述企业的日常业务开始, 直至出具相关的会计报表。这种传统的观念从客观上妨碍了会计人员的职能转变。随着经济社会地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地不断进步, 企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特别是S A P、F M I S等相关软件的应用, 不仅大大减少了会计核算的工作量, 而且为管理工作提供了丰富的手段。因此, 会计人员应当转变传统的观念, 从把完成会计核算作为主要工作转变为把会计核算作为会计人员的基础工作。同时, 还应积极参与管理, 不断了解各管理层对经营管理数据的需求, 并在日常工作中满足这些需求。

2. 改造现有的组织架构

会计核算中心现有的组织架构以完成会计核算和资金往来结算工作为主要目的。若要实现职能转变, 建议对现有的组织架构进行改造以适应管理型会计的需要。特别是在总部准备施行财务服务共享的大背景下, 会计核算中心所准备的职能转型工作应当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3. 打造完成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双重任务的信息平台

会计工作实现从核算到管理的转变, 主要的任务是以现有的ERP系统为基础开展深化应用, 搭建能够满足相关需求的信息平台。结合西北油田分公司目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型会计应当具备的特点, ERP系统的深化应用建议主要从以下工作做起:

(1) 满足主要作业工作量的辅助核算

只有满足会计核算中工作量的辅助核算, 才能真正完善成本管理体系。因此, 首先应当由会计核算人员与财务分析人员以及相关的生产管理人员统一制定需要实施工作量核算的主要或重要的作业及其计量单位;其次, 由技术支持人员根据管理需要开发量、价结合的相关报表以供查询、分析使用。

(2) 以设施为核算对象, 突出分公司的油气生产过程

目前, 分公司成本中心的划分以二级单位的科室和基层队为基础单位, 这种划分方式不能突出反映分公司的油气生产过程, 无法使核算与生产很好的结合。而开展以设施为核算对象的精细化核算不仅可以使成本核算延伸到生产过程, 而且有利于突出成本动因, 有针对性地建立成本最优的经营机制。

开展以设施为对象的核算, 首先应当明确设施的划分, 根据分公司经营管理需要, 建议把井、计转站、输油气管线、电力线等设施作为核算对象, 使会计核算面向基层, 服务生产, 延伸到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这种核算方式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更高, 成本结算工作应当尽量均匀地安排在每个月的不同时期, 如果仅依靠在月底完成, 则无法保证核算质量。

同时, 还应当兼顾油田事业部对油田企业区块目标管理的需求, 将各个设施均对应到相应的区块, 以实现区块完全成本的归集。

(3) 拓展E R P系统的辅助核算功能, 为价值管理创造基础

将价值管理融入到会计核算, 不仅需要ERP系统能够反映作业消耗的资源, 而且反映产品消耗的作业。因此, 应当拓展ERP系统的辅助核算功能, 记录井下措施作业所增加的措施产量和区块的油气产量。在这个基础上, 分析井下措施作业质量和区块管理水平, 以做实区块目标管理工作。

4.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

在核算型会计向管理型会计的转型中, 人才是关键。因此, 做好会计核算中心职能转型的一个迫切的问题是提高中心会计人员素质。人才培养主要应当从以下方面做起:

第一, 完善现有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结构。中心现有会计人员所涉及的专业面比较广, 特别是经济、金融类专业与管理型会计所需的知识面有一定的差异, 建议中心利用中石化远程培训系统等方式完善员工的知识结构。

第二, 从不同层面加强对中心复合型会计人员的培养。一方面, 由于中心目前的科室分工主要以业务特点为依据, 导致长期在某一科室工作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员工对ERP操作系统的掌握。因此, 可以通过中心不同科室之间的定期轮岗或者岗位交流来促进复合型会计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 加强与二级单位的协作, 如通过与二级单位计财科的协作, 促进会计人员对会计核算其他环节的了解和二级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侧重点。通过与二级单位基层队的协作, 促进中心会计人员对分公司生产运营的了解。

第三, 加强E R P系统高端人才的培养。由于ERP系统是西北油田分公司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的平台, 对该系统的了解和掌握程度影响并决定了中心作为管理型会计所能发挥的作用。因此, 建议在前两步的基础上, 选择基础好、爱钻研、能奉献的会计人员重点培养为既懂生产管理、会计核算, 又懂操作系统的高端人才。

中心在日常工作中统筹做好人员的培养计划, 不仅能够促进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 还能促进中心工作质量的提高。

8.会计转型论文 篇八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时代,会计信息日显重要,会计人员对企业、对社会的作用非常重大。然而会计信息的核算已逐步被会计信息化系统所取代,在美国,企业再造的10年间,会计部门的运行成本从1986年占企业总收入的2.2%下降至1996年的1.4%,降幅达37%。但专业的咨询公司Hackett Group推测,会计部门的费用底线大约应占企业总收入的0.3%,这说明会计部门仍有大幅度削减的可能,这对会计人员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会计人员处在计算机和网络在会计领域广泛应用的时代下,而其又只会算账、报账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在企业中生存的。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资助进行的一项关于会计职业的现在和未来的调查研究显示,今后数年内重要的会计职业活动有客户和产品获利能力、流程改善、业绩评价、长期战略计划、计算机系统及其操作、成本会计系统、合并购售和剥离、项目会计、职业教育、内部咨询、财务和经济活动分析质量系统及其控制。这说明传统的财务会计已不适应企业的发展,而信息化的管理会计是会计职业发展的方向。从我国人才供给调查报告来看,我国中低层财会人才供给饱和,甚至过剩,而信息技术与会计相结合的高端专业人才却极度缺乏,供不应求。具体体现在会计领域,即能够完成手工记账式的人才比比皆是,而真正能够把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会计界,能够满足会计信息化需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发展的人才却十分欠缺。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职业竞争,为了保证能够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会计人员只有掌握分析加工与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密切相关的财务信息,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为企业创造价值,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核算知识,还要掌握如何分析会计信息的知识,不仅要有会计核算能力,而且还要有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因此面对变化了的环境条件,会计人员必需认真地重新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二、财务信息化顾问的重要性和总体设计

(一)財务信息化顾问的重要性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曾于1998年预测未来财务部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企业基本业务处理将会外包或由共享服务中心来完成,而如资金和税务等方面的管理则将由一个专家顾问团队来担当,所有的控制功能将分派到各业务单元,财务部人员将更多地与业务部门融合,并为他们提供决策支持,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财务信息化顾问就是指那些能够熟练运用会计知识能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开发企业财务信息资源,激发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潜能,为提高企业资本运作效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高端财务人员。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实施,大量的财务信息的收集、输入工作被计算机取代,会计人员从繁琐的重复核算劳动中解放出来,会计工作的重心发生了转移,从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初加工,转向深度加工和分析财务信息中来。由于企业的资金运动与生产经营活动、管理活动紧密相连,不可分隔,与此相适应,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成为业务和管理部门决策的知识智囊,成为管理决策者中重要的一员。

财务需要关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成本效率和价值创造。公司的规模、部门设置和地点都影响会计人员职能转变的广度。各种驱动因素相互作用影响会计人员职业的发展。尤其在大企业里,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转变主要是与企业价值的创造联系起来,通过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协作以及绩效系统的改进来为企业价值提升做出贡献。会计人员成为财务信息化顾问的角色并不断融合到业务中去,这样的转变更像是一种进化,这种进化更多是与价值创造相联系,而不仅仅是与成本效率相关。财务信息化顾问是传统财务角色的补充而不是替代,如图1所示。

(二)财务信息化顾问的总体设计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信息系统输出的会计信息有助于改善管理、提高决策准确性。会计信息运行于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它从企业战略支持开始,一直向下延伸到各部门的价值创造、各作业流程的优化、各项目的决策优化,各责任中心和人员的预算执行和业绩评价等。因此,财务信息化顾问总体工作设计可以按如图2所示方式进行设计。

三、财务信息化顾问的具体运作

(一)财务信息化顾问的前期基础性工作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充分利用企业现有信息资源是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首先要摸清信息家底,搞清信息需求,建立集团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体系,是企业整体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也是做好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其次,有必要进行业务需求的摸底,从而配合公司流程再造的实施,分析和建立公司财务管理系统主要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最后,面对信息化浪潮,财务部门的工作方式、方法也要适时而变,积极推广和运用信息技术,以互联网技术、现代化办公软件为主要手段,建立和形成财务系统内部的互连和协同运作。

(二)财务信息数据处理 作为财务信息化顾问,在进行项目信息化之前其需要考虑两个最基本的问题。一是实现由职能管理向业务流程管理地转变。强调管理面向业务流程,将业务的审核与决策点定位于业务流程执行的地方,缩短信息沟通的渠道和时间,从而提高企业对市场等各个方面的反应速度。二是注重整体最优的系统思想。要求理顺和优化业务流程,强调流程中每一个环节上的活动尽可能实现最大化增值,尽可能减少无效的或不增值的活动。并从整体流程全局最优(而不是局部最优)的目标,设计和优化流程中的各项活动。将杂乱无章的会计数据整合为有用的财务信息资源。通过财务信息资源的深挖和决策支持功能,提高财务信息化水平,通过财务信息以资金运动为中心的敏感性触角,直接反映企业外部环境和资源配置的变化,提升信息反馈能力和决策反应能力。这对企业的财务信息数据处理顾问提出了更高的职能要求,主要体现在:第一,在企业战略制定时,充分发挥财务信息数据的优势,加强企业与外界环境、企业部门与部门之间财务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利用财务信息的预警控制和对经济活动变化的敏感性反应,为企业战略制定提供决策支持。第二,在资本运作方面,注重财务信息在全面预算控制上的扩展。通过对全面预算信息的制定、执行追踪、评价反馈等处理,将财务信息资源的触角延伸的企业的各个部门。第三,在生产作业层面, 更注重财务信息对增值作业和非增值作业的辨识作用, 以及风险预警作用,参与到企业流程再造中去。通过财务信息流的跟踪, 实现对企业人、财、物的监控和决策支持。

(三)存货与成本管理信息化顾问 存货和成本管理信息化顾问的主要致力于对企业物流的控制和决策支持。在企业信息化规划阶段,需要通过对物流和作业流的分析,找到企业业务流程和数据处理中心的最佳设计点,分析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点和分步实施步骤。对企业内部各种物质资源进行统一编码,实现财务数据的基础化,同时通过流程的梳理和再造,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流程,并在企业的作业链中嵌入财务信息处理系统,以便进行实施的存货和成本管理。并通过信息中心, 利用财务信息对业务流程重组效果的检测。采用跟踪、记录的方式总结运行中问题,并通过协调进行业务流程的修正。保证企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依靠财务信息的协调功能,实现公司内部物资的合理调拨,实实在在地降低了库存资金占用。同时将成本核算和降本措施融入到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的预警点中, 实现实时监控和预警,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

会计流程的优化简化和规范了业务流程并实现业务的集成和信息的共享。首先,它使业务流程与管理控制流程的运作达到统一,企业的资金流和业务流能够实现统一管理,从客户下订单到给送货结束,整个业务的运作过程可以实现实时动态的控制,即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实时了解到业务运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状态。此外,还要将原来一个个的“信息孤岛”真正地有机集成到了一起,实现了财务和业务的对接。

(四)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顾问 财务、资金和经营环境的风险控制以及如何快速反应是所有企业成长壮大过程中必需解决的两大重要关键问题。一方面企业的数据很多,但没有依靠技术手段对其进行集成转化为信息,并且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获得性差距很大。另一方面,尚未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确保在内部控制系统申每一个岗位都能及时得到应该得到的真实信息。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而在内部控制的建立过程中,由于财务控制是最直接影响最广泛的控制手段,因此财务内部控制信息化顾问在建立和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分析内控环境,形成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反应机制。财务信息顾问要通过对价格、市场、汇率、政策的监控,对公司治理效率、战略制定和实施情况、经营风险、信息失真风险的监控,构筑科学有效的内外部环境的监控反馈校正机制。其次,提高财务信息的处理分析技术,通过培训提高会计人员自身的发现风险、分析风险和控制风险的知识和能力,为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提供人员保障。最后,内部控制既要求进行全员全过程的控制,也要求有重点突破,实现关键点的控制。针对不同风险源、不同的部门、不同的流程设计分析关键控制点,实现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并划分责任,将绩效考评和预算管理纳入到内部控制体系来。

(五)其他财务信息化岗位 根据企业自身的不同,战略的不同、作业流程的不同,每个企业设置的信息化岗位各有不同。一般而言,规模大、经济业务复杂、对外界环境敏感性强的企业,其财务信息化岗位的分工越细,可以深入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各个工作流程中,形成投资信息化顾问、纳税信息化顾问、审批信息化顾问等岗位。而对于规模小、经济业务简单的企业,其岗位分工就相对简单,多是一些综合性的财务信息化岗位。

四、结论

会计职业既是古老的职业,又是新兴的职业;会计职业既是传承历史的职业,又是与时俱进的职业。每个财务人员的发展道路都是不同的,所从事的行业也是千差万别,但只要在发展过程中勇于尝试不断“转变”,不要拘泥于记账、计算这些条条框框,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和新的能力,照着制定的职业规划按部就班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成为被肯定的财务信息化顾问。

参考文献:

[1]Martirl Eimer Modulations of early somatosensory ERP components by transient and sustained spatial attention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2003

[2]George L.Kovdcs A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for large,complex,distributed projects——beyond ERP and SCM Computers in Industry,2004

[3]王晨光:《信息化顧问你够不够“职业”标准》,《时代周刊》2005年第6期。

(编辑 杜 昌)

上一篇:综采队机电副队长岗位描述下一篇:李静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