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教师中心稿)

2024-08-17

《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教师中心稿)(精选10篇)

1.《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教师中心稿) 篇一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认识死海的特点。了解地球上奇妙的自然现象。

2、体味课文写法的生动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湖泊、河流、海洋遍布地球。在它们中,有着许多奇妙的现象。同时,人们也给与它许多神奇的传说。(教师展开世界地图)在亚洲西部,有一个“死海”,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死海有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将它们概括出来。

明确:死海的特点是围绕着“死”与“不死”来展开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水中没有生物,海边寸草不生。

(2)、人在其中不会下沉。

(3)、含有大量的矿物质,特别是氯化钠含量很高,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

2、作者在向我们介绍“死海”特征的同时,遵循着认识事物的逻辑顺序,还介绍了死海的形成、死海的开发与前景,请找到课文中相关的段落,给课文分段。

死海的特征

《死海不死》死海的成因

死海的开发与前景

三、品读课文

1、课文并不是冷冰冰的向我们阐释“死海不死”这一科学事理,而是穿插了几个有趣的故事,将死海赋予了生动的人文色彩。谁能够给大家讲讲这几个故事呢?

引导学生体会故事的生动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

2、引导探究:“死海不死”中“死”与“不死”的含义。

“死”的本义是指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想对而在这篇文章里,作者从标题到内容无不赋予“死”丰富的内涵。

“死”——(1)死海的表面特征——寸草不生。(2)死海的未来——干涸。

“不死”——(1)浮力大,人在上面沉不下去。(2)开发利用死海,死海的“不死”得以光大。正是“死海不死”的真正含义。

四、课文的结尾说:“死海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请同学们想一个挽救死海的办法。

2.死海不死教学设计 篇二

本文是篇介绍地理知识的科学小品,属说明文。它科学介绍了死海的特征和形成过程,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本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把科学知识与奇异的现象,神奇的传说结合起来进行介绍,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融为一体。

素质教育目标:

1、学习本文引用神话传说和数字说明的方法

2、了解死海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

体会说明文中语言准确平实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2、关于新颖、巧妙的标题的理解

教学用具:

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大家喜欢游泳吗?(喜欢的同学是因为你总能浮在水面,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不喜欢的同学那是因为你一下去就沉到河里去了,你说,那哪敢游泳啊。)今天我告诉大家一个游泳的神奇地方,人在水里它能和陆地上一样,可以蹲着站着,可以盘腿而坐,也可以迈开八字步状如鸭行,更有趣的是在水中还能跑步,玩累了,把两手一张在水面上仰天一躺,象一叶扁舟顺利漂荡,宛如睡在凉席上,实在舒服。你们想了解这个神奇的地方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科学小品——死海不死。

2、复习提问

①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介绍或解说的一种文体,它可分为哪两种?(事物说明文或事理说明文)

②阅读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的对象,最重要的是抓住说明对象的什么?(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

③说明文中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④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几种?(九种)

3、正音(出示小黑板)

游弋(yì)谕(yù)告安然无恙(yàng)执迷不悟(wù)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速读全文,说文章大意。

请同学们速读全文,然后要求学生复述全文

明确: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可是人到海里却不会被淹没,这是由于死海的含盐量高、咸度高造成的。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中含有很多盐类,再加之河水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这个咸水湖。死海的过去是荒凉的,现在开发利用后的死海有了许多生气,但是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死海的将来可能干涸。

2、根据以上复述,你知道这篇说明文的对象,特征是什么?死海是如何形成的?

明确:死海、死与不死,咸度高,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3、具体分析,看文章是如何体现以上内容的。

①女生读第1自然段,看它交代了什么?这里的死是什么意思?

明确:死海的地理位置及死海得名的原因。鱼虾小草木不能活。

②男生读第2自然段,它又写了什么呢?

明确:交代了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人不会被淹死。

③齐读3–4自然段思考第3自然段和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第3自然段引用传说说明死海不死,第4自然段说明了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④默读5–6自然段回答以下问题

第5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

明确: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识认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

死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明确: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来说有3点,首先是深而狭长的大裂谷的出现,其次是注入了含有很多矿物质的河水,第三是湖水不断蒸发,沉积的矿物质越积越多。

4、归纳

全文自始至终围绕死海的“死”与“不死”展开说明,先说死海的“死”——没有鱼虾、水草,寸草不生,再说死海的“不死”——人不会被淹死,且能开发利用,出现生机,最后又说到死海的“死”——终将干涸,重点说“不死”与标题呼应。标题“死海不死”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

三、重点研读,分析写法

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2、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①举例子:第1~2自然段的举例子是说明死海的表面特征的;第4自然段的举

例子是说明死海的浮力大的原因;

②列数字:第4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水中含盐多、咸度高,故海水的浮力

大,第6自然段所列数字说明死海的长度、宽度、平均深度;最后

一段所列数字说明了每年海水水面下降的具体数据。

③作比较:这样海水的密度就大于人体的密度。说明人一到海里就漂起来,沉

不下去。

④引用传说:第3自然段所引狄杜处决俘虏、屡淹不死的传说,说明了死海海

水浮力大;第5自然优所引传说,说明了远古时候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都能使读者从科学角度认识死海淹不死人的原因,从而由浅入深地说明了死海不死的本质特征。

引用传说不仅增强了说明文的趣味性、生动性,还可以使读者知道:死海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形成了,自古以来人们都在寻求它形成的奥秘,只有到了科学发达的现代,才有可能得到科学解释。这样写反映了人类对死海这一自然现象从不科学到科学的认识过程,富有浪漫色彩,增加了文章的情趣。

3、分组讨论比较下列各组句子,哪个更好,为什么?

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

(1)

这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

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2)

传说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撒冷,攻到死海岸边……

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

(3)

在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

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

(4)

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干涸。

以上4组句子都是第1个句子好,“大概”、“大约”、“不久”、“也可能”都不能去掉,因为这些表示估计、猜测的词语,是经过作者仔细考虑选用的。在没有充分的依据或确凿的证据之前,只能用这些词语表示对事物的理解程度,这也是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一种表达手段。

4、读7–8段用一个词说明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明确:荒凉、生气、干涸

四、布置作业,赏析语段

那么,死海海水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因为海水的咸度很高。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纳(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质量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至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1、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是。

2、本段首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其作用是。

3、本段文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至,第二层至,其结构特点是。

4、本段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体现的标志是。

5、“死海水里含有许多种矿物质”一句后边的冒号的作用是。

6、本段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其表现形式是

A、由现象到本质B、由原因到结果

C、由概括到具体D、由主要到次要

附:板书设计

死(无生物)

特征→不死(淹不死)海水咸度高

神话1

死海神话2:猜测

(对象)成因→

今人解释: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昨天荒凉

变迁→今天生气

3.《死海不死》教学实录(教师中心稿) 篇三

四、名课研习:钱梦龙《死海不死》

依据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是我们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下面我们来研究一堂课,钱梦龙老师施教的《死海不死》。

教学这篇课文,学生事先没有预习,钱老师让学生猜,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文,提示是一看到课文的题目就有阅读的欲望、阅读的兴趣。同学们一猜就猜到了《死海不死》。为什么呢?顺势就把“死海”和“不死”一两个词语的差异解释清楚了。然后钱老师问同学,看过这篇课文吗?同学说还没有看·。“知道死海吗?”同学说知道,地理课学过。于是,钱老师给学生一个梳理的框架,按一照地理位置、得名的原一因以及海水趣事,回忆所学的地理知识。钱老师说,关于死海,你们知道很多,看来我可以不教了。这篇课文是说明文,说明文同学们在以前接触过不少,如果你们已经知道的东西,老师还要教,那还有劲吗?同学说,那就没劲了。于是钱老师就和同学们商量,关于说明文,“有什么是可以不教的”。有同学说,说明的方法,在这里具体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可以不教。有的同学说,这里有三个死,“死海不死”,以及结尾处“死海真的要死了”,练习题里有这个题目,我们也已经知道了,这个也可以不教了。钱老师说,这里有两个难词,同学说也不需要教,下面有注释啊。钱老师说,那我们换一个角度,“哪些知识是需要老师教的?”学生面面相觑,钱老师启发一下,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什么文体呀?“说明文”。钱老师进一步延伸一下,说明文中的“知识小品”。关于知识小品,学生有哪些了解呢?在交流和探讨中,学生归纳出知识小品的三个特点,也就是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钱老师说关于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我们这堂课时间有限,只能研究一个方面,就和同学们确定了重点学习“趣味性”。趣味性讨论得差不多了,钱老师又提出一个他认为是“高难度的问题”,即同学在阅读课文时可能想不到,但老师在备课时觉得很重要的问题。课文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后可能干枯,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也就是说,对这篇课文的科学性提出了某种质疑。在钱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作者分析的方法、数据得出的过程进行了讨论,确认作者的这种判断可能是有所疏漏的。最后钱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在刚才讨论的基础上,“让死海继续活下去”的写作练习。

关于钱老师这堂课,·我们重点研究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核心教学内容的确定。第二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具体展开。

这堂课的核心教学环节是三个:在复习了地理知识之后,具体到说明文的学习,钱老师和学生一起商量,“关于说明文有什么是可以不教的”,这是第一个环节。第二个环节,换一个角度,看“有哪些知识是需要教的”,具体到“知识小品”,依势聚焦到这堂课的核心内容,“知识小品的趣味性”。第三个环节,在讨论、学习知识小品的趣味性之后,钱老师提出了一个高难度的问题,《死海不死》最后一段说死海数百年之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断的依据是什么?上面三个环节,理路非常清楚:学生已经知道的,是可以不教的,学生认为需要的,是这堂课里重点要教的;学生不一定能发现的,但教师认为对理解这篇课文,对培养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非常重要的,应该提出来教。钱老师这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我觉得最重要的地方,就是依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确定这堂课学习的重点,组织这堂课的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其实就是教学内容的展开。关于知识小品“趣味性”的学习,在这节课里是比较充分的。师生从“标题”、“故事”、“设问句”、“关联词语”和“材料的组织”等方面,对“趣味性”进行了多角度的、比较深入的讨论。开始的时候,学生从课文的标题“死海不死”,从课文所列的民间传说,谈它的趣味性。钱老师说,这几个同学说得都很好,但他们说的,都是比较明显的趣味性的表现,有些趣味性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建议大家从材料的组织和语言表达上好好琢磨琢磨,指明了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同学议论之后,有同学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有所发现:“那么,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呢?”“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了读者的思考。还注意前后呼应,如前面说“真是‘死海不死”’,文章结尾却说“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前后两个“死”字互相呼应,可是意思却不一样。这些都会使读者觉得很有趣味。在钱老师的鼓励下,有同学从语言表达方面作进一步的补充:作者连续用了一些表示转折的词,还用了表示出乎意料和惊讶的词,比如,第一段里“但是,谁能想到„„竟„„甚至„„连„„”,第二段里“然而,令人惊叹的是„„竟„„即使„„也„„”钱老师肯定了学生学习的成果,请两位同学分别把这两小段各读一遍,第一位同学把刚才找出来的一些词语略去不读,第二位同学把这些略去的词语读得强调些,把那种出乎意料的惊讶语气读出来,比较两者语言表达的效果。接着,钱老师引导学生注意到,除了语言表达,材料的组织也很有关系,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也往往会影响阅读的兴趣。结合课文,就此展开学习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相互交往,最后形成了对知识、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

优秀的课例给我们无数的启迪。从钱老师的这个课例,我们也能看出,依据体式和根据学情,有密切联系。

在前一讲里,我们说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是要做下面两件事情:1.指导学生能抱着正确的目的,合适地看待特定的文本。2.指导学生能在文本的重要地方,看出所传达的意思和意味来。学生理解力不强,感受力不足,实质上是理解不了、感受不到这种体式这种文本的紧要处、关键处。学生的阅读困难,理解障碍,他们“理解不了的”、“揣摩不出的”,往往是这些紧要处、关键处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味。比如作为散文的“知识小品”(科普文艺),其最要紧处,除了传播知识之外,就是语言的表达艺术,也就是钱老师在这节课中作为教学重点的,“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的“趣味性”。换言之,学情的研究—这篇课文,学生什么地方读不懂、什么地方读不好,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体式的解读来实现—这种体式的课文,应该按什么阅读方式、从文本的什么地方读出什么东西来。

4.死海不死习题 篇四

死海不死习题精选

阅读分析题

这当然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盐类。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浓,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1.第1句中的“这”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中“大约”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死海形成的原因是( )

A.死海所处的地形特点 B.由于海水蒸发,不断沉淀 C.由于死海的水源中含有很多矿物质 D.以上都是

参考答案

1.指上文中古老的传说。

2.中心句是“其实,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

3.“大约”表示估计。当没有充分的依据时,用这样的词表明对事物的掌握程度,可见,说明文用语的准确性、真实性。

4.D

5.《死海不死》的教案 篇五

1.学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死海不死 第一课时。(数字的准确性)

2.复习“抓事物特征说明”的方法。

3.体会在文章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4.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体会说明文中数字说明的作用。

难点:1.文章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

2.关于新颖、巧妙的标题如何理解。

解决办法:1.利用实验的方法理解死海不死的道理,这样形象直观,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利用讨论比较的方法,加深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数字使用)的理解,和对说明文中引用神话传说的作用的理解。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观察实验,并描述实验过程,要求层次清楚、语言简炼、准确。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复述课文,语言力求简洁,重点内容突出,无口语中的毛病。

3.分组讨论,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且能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4.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了解死海的现状及未来,班上进行信息交流。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实验:用一个透明容器(大口)盛水,放入鸡蛋,鸡蛋下沉;再取出鸡蛋,在容器的水中加入大量食盐(按23%~25%计算),再将鸡蛋放入,观察鸡蛋的浮沉情况,请同学们讲述一下这个实验的过程,并用两句话概括一下鸡蛋浮沉的原因,要求语言力求简练、准确,描述层次清楚,顺序得当。

(原因:由于水的密度小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下沉;又由于盐水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所以鸡蛋浮在水中,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死海不死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复习“抓特征说明”的方法。

2.了解死海的一般知识,懂得自然界的神秘现象是可以认识的道理。

(二)整体感知

《死海不死》是一篇介绍咸水湖知识的科学小品文,文章紧紧抓住死海的特征,从“死”与“不死”入手,写了死海中没有鱼虾草木存活的“死”,和人不会被死海淹死的“不死”,然后层层分析,指出这是由于咸度高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接着指出死海的成因,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具体说明了死海的形成过程,最后说明了死海的过去荒凉(死),现在充满生机(不死),将来将会干涸(死),全文采用了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揭示了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高,文中“死”字的不同含义:“死海”,鱼虾草木不能存活,“死海不死”,人在海水中被淹死,“死海真的要死了。”干涸。

题目巧妙的把“死”与“不死”统一起来,新颖、引人入胜,从不同的角度来揭示死海的特征,这样标题既是文章的内容概括,又是文章的结构线索:寸草不生的“死”→人不会被淹死,开发利用、出现生气的“不死”一死海终将干涸的“死”,这种写法耐人寻味。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文最重要的是什么?(抓事物特征)

(2)说明文中的由现象到本质,由结果到原因这都属于什么说明顺序?(属于逻辑顺序)

(3)说明文从语言上怎样分类?(一般性说明文和文艺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文。)

2.正音、辨字、辨词。

游弋(yì,不能读作gē):(兵船)巡逻,这里指游来游去。

谕(yù,不能读作yú)告:告诉,使人知道。(旧指上级对下级或长

辈对晚辈。)

安然无恙(yànq):平安无事的样子,没有遭受什么病害或祸害。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

执迷不悟:坚持错误,不知觉悟。

3.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

(1)审题:看了这个题目,你知道了什么和想知道什么?

(2)同学们自愿读课文,一人一段。

(3)复述课文,男女同学分为两大组,各出一名同学进行复述比赛。

在亚洲西部,巴勒斯坦和约旦交界处,有一个“死海”,死海中没有鱼虾、水草,海边也寸草不生,可是人到海里却不会被淹死,这是由于死海的含盐量高,咸度高造成的,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中含有很多盐类,再加之河水不断蒸发,盐类沉淀下来,最终形成了这个咸水湖,死海的过去是荒凉的,现在开发利用后的死海有了许多生气,但是由于蒸发量大于输入量,死海的将来可能干涸。

(4)根据上面的复述,你知道了什么?

(说明对象:死海。

说明对象的特征:死与不死,即咸度高。

死海的形成:死海的过去、现在、将来。)

(5)具体分析,看看文章如何来体现以上内容的,读第1自然段,它交代了什么?(死海的地理位置,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一词中的“死”是什么意思?(鱼虾草木不能存活。)

(6)依照第1自然段的思路,同学们自己说说学第2自然段的所得。

(交代死海的另一特征:不死。)

(7)读第3~4自然段,做以下练习。

①第3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引用传说,说明死海浮力之大,既形象,又神奇)。

②第4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内容是说明死海浮力大的原因。)

③第4自然段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从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

④第4自然段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8)读第5~6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①第5自然段讲述的是不是死海的成因?用原文回答。

(不是,这只是神话,是人们无法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

6.[死海不死] 同步练习及答案1 篇六

说明:

l.全卷分为第一、二卷,共8页,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第一卷100 分,第二卷50分)。2.答选择题时,将选项的编号填进括号里;答简答题和填空题时,将答案写在指定位置上。3.只参加毕业考试的考生,可只答第一卷。

③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莱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线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往穿还穿不烂。④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精,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权、妯娌相处都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一一一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乙]①在经济困难时期,每每在全家围桌吃饭时,母亲总是把某一碗野菜摆在自己的面前,说;“我爱吃这个。”后来生活稍好一些,饭桌上能见到肉了,虽然买肉还要凭“肉票”,母亲又“喜欢”上了吃肥肉。小时候的我,每每惊叹于母亲那瘦瘦的身体能消化那么肥腻腻的东西,也常常把自己碗中的肥肉挑出来给妈妈吃。[现在一想起这个我就心痛.] ②穿自己手工做的衣服,是母亲的又一个爱好。在我的记忆中,她几乎从没有穿过成衣。不用说,自己做衣服能在很大程度上节省开支。小时候,我们六个兄弟姐妹的衣服也都是妈妈亲手做。每年不论如何都得给我们每人做上一件新衣服。大年初一的早晨醒来,枕边总会找到用烙铁熨得服服贴贴、叠得整整齐齐的新衣服。我打心眼里认为母亲做的衣服是世界上最漂亮的衣服。也许因为我是最小的,又是女孩,母亲在我的衣服上也花费了最大的心思。每件衣服都认真选择漂亮的花色,绲了边,缝上用布条精心盘出的镶缎子边的花或蝴蝶形状的扣子。③母亲还有一个爱好,就是保留我们各个时期穿过的旧衣服。兄弟姐妹中,只我一人离家在外,母亲对我也最为牵念。她保留着我小时候的很多衣服,闲时,就会翻出来,从一件件大小不一的衣服上找到女儿一步步成长的印迹。以前回家,看妈妈翻捡旧衣服,我总说,没用的东西,扔了算了,留着还得占个地方,母亲总是无言地收拾起来。直到自己也成了母亲,我才领会到母亲这一“爱好”中饱含的深情。

7选出下面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劳碌忙忙碌碌B.滋味滋润C.朴素朴灭山火D和睦睦邻

8。找出‘“母亲在我的衣服上也花费了最大的心思”这个句子的主干。(2分)

答:_ 又从[甲]文段中找出最能表现母亲“仁慈”的性格的句子。《3分》 答:。

10.[乙]文段中“现在一想起这个我就心痛”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11.【乙】文段第③自然段中,母亲为什么要“保留我们各个时期穿过的旧衣服’?(3分)答:_ 12.请从[甲] [乙[两个文段中分别找出一个最能表现母亲“手巧”的事例。(4分)答:[甲段_ [乙]文段_

13.[甲][乙]两个文段是从不同角度来写母亲的,但两位母亲也有共同的特点,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外,【甲】文段还写了母亲___________ 的态度,[乙]文段则突出了母亲对子女的___(6分)。

14.[甲]文段中“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和[乙]文段中“母亲总是把某一碗野菜摆在自己的面前”中的“总是”,意思是否相同?它们在两个文段中各有什么作用?临分] 答:

15.选出对[甲][乙]两个文段的写作特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3分]()

A.两个文段都是通过选取比较典型的事例来表现母亲的性格特点。

B.[甲]文段叙事比较简洁(乙)文段叙事比较具体;各具特色。

C.两个文段语言的共同特点是比较朴素平实。

D.[甲]文段的语言非常形象生动;[乙]文段的语有十分简明扼要。

三写作(5分)

16.按下面题目和要求作文

题目:(1)我终于笑了(2)我终于哭了要求,从上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500字以上的记叙文。第二卷

四现代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回答17-23题。(20分)

夹竹桃 季羡林 ①夹竹桃虽不是名贵和最美丽的花,但对我说来,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2)记得我们家大门内的影壁墙下就有两盘夹竹桃,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小的时候,天天都是从她们下面走出走进。看到她们,小小的心灵里就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③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院子里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等,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满院的凤仙花、石竹花和鸡冠花,葳蕤缤纷,美不胜收。直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总之,一年三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虽美,变化亦多。[④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开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从春天到秋天,从迎春花到菊花,无不奉陪.]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但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她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了下来。她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这一堆影子是亚洲,那一堆影子是非洲,中间空白的地方是大海。碰巧有几只小虫子爬过,这就是远渡重洋的海轮。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现出一个小池塘。夜峨飞过 映在墙上的影子就是游鱼。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一幅画意变成活画了。有这样的韧性,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⑤好多年里,我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面走出走进。长大后,我离开了家。许多年里,我也曾在不同的地方看到过夹竹桃,但是都没有留下深刻的印象。(6)两年前,我访问了缅甸古城蒲甘。虽然城中草木都还是绿的,但时令究竟是冬天了,一片萧瑟荒寒的气象。然而就在我们住的大楼前,我却意外地发现了老朋友夹竹桃。一株株都跟一层楼差不多高,以至我最初竟没有认出她们来。花色比国内的要多,除了红色的和白色的,记得还有黄色的。叶子比我以前看到的更绿,花朵开在高高的枝头,更像片片的红霞、团团的白雪、朵朵的黄云。苍郁繁茂,浓翠逼人,同荒寒的古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7)我每天就在这样的夹竹桃下走出走进。晚上同缅甸朋友们在楼上凭栏闲眺,畅谈各种 各样的问题,谈中缅文化的交流,谈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在这时候,远处的古塔渐渐隐入暮蔼中。我伸手到栏外,就可以抓到夹竹桃的顶枝。花香也一阵一阵地从下面飘上楼来,仿佛把中缅友谊熏得更加芬芳。(8)就这样,在对于夹竹桃的婉美动人的回忆上,又涂上了一层绚烂夺目的中缅人民友谊 的色彩。我从此更爱夹竹桃。

17.从语言表达的角度来看,如果将第②自然段第一句中“一盘是红色的”和“一盆是 白色的”的前后位置调换一下有什么不好?(3分)答:_

18.第③自然没写庭院中各种花卉,却只字未提夹竹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答:_____

19.第④自然段中的画线句于运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哪两种?(2分)答:________

20、找出第④自然段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个句子。(3分)答:___________

21.文中作者对夹竹桃的感情变化过程的特点是怎样的?(答案不超过10个字)(3分)、答:

22.本文写夹竹桃详略得当。文章详写了哪两个地方的夹竹桃?找出一句属于略写另外 一些地方的夹竹桃的句子。这样处理详略的用意是什么?(3分)答:_

23.作者在文章开头写道:“‘但对我说来,她(夹竹桃)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 花。”联系全文看,作者这样说的理由主要有哪些?(3分)答:。

【附加题】文章第④自然段从“我幻想它是地图”到该段末尾的描述充分展现了作者丰富奇 妙的联想和想象。试以“风雨中河边悬崖上的一棵树”作3种以上的联想和想象,再仿照这节文字的句式作描述。(6分)(说明:本题可答可不答。本题满分为6 分。得分作为前面7道阅读慰先分的补偿,补偿后总分不得超过20分)答:我幻想它是__ 我幻想它是__ 我幻想它是__

五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马说》一文,回答24-27题。(10分)

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手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天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4.根据本文相关词语的意思,解释了面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

(1)谨食之,时而献焉。食:__(2)小大之狱,虽不能亲,必以情。虽:(3)风吹草低见牛羊。见:。(4)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或:

25.用现代汉语翻译“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分)答:_

26.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各比喻什么人?(3分)答:

27.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请从第2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句子作答。(2分)答: 六写作(20分)

28.阅读下面的材料,以“学无止境”为话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短文,谈谈自己的看法。国外某大学一群即将毕业的工程系大学生满怀信心地走进考场,参加他们自认为十分简单的一场考试。然而三个小时后,他们当中仍然没有一个人能回答试卷上的任何一个问题。最后,还是他们的教授的话打破了考场的寂静,他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然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懂;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生.你们的教育才开始。”

第一卷(1DO分)一积累(6分)1 6分(1)好雨知时节;(2)渭城朝雨氵邑轻尘(3)清明时节雨纷纷;(4)千里 共婵娟。(每多、错、漏1字扣1分,扣完为止。)(5)水浒传(1分。答“水浒”也对。多、错、漏1字不给分。)宋江、林冲(梁山泊108个好汉中答对2人给1分,答对1个给0.5分,名字写错不给分。)(本题只计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答题超过三题的,则以答得最好的三题计分。)二现代文阅读(44分)

(一)(16分)2 2分 D he2 3 3分(1)死海旁边已出现了一些工厂。(1分)(2)修建了一些现代化的游泳池、高级旅馆和游乐场所。(1分)(3)吸引着许多游客。(l分)(本题如答“死海旁边的人类活动多了起来”或答“死海得到了开发”,均给满分;若按第二、三两句,只给2分;只答“生机”给1分。)4 4分(1)“这”指代“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连海边也寸草不生”(2分。若 只答“海水中竟没有鱼虾、水草”也给满分。)(2)“这样”指代“人们在这无鱼无草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戈;不会游泳的人也总是浮在水面上,不用担心会被淹死。

(2分)(若只答分号后三句也给满分;若只答分号前的句子,只给1分;关键是要答“竟能”或“人总是浮在水面上”。)5 3分 列数字64分(1)死海海水的咸度很高;(2分。答“海水中盐类密度大’也给满分;只答“浮力大”给1分。)(2)死海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造成水面日趋下降。(2分。若只答逗号前一句也给2分。)

7.《散步》教学设计(教师中心稿) 篇七

雷樟清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分歧、信服、霎时、委曲、嫩芽、拆散、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等词语,掌握它们的读音及词义。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课文中具有对称美的句子及含义丰富的语句。

能力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优美和细节的动人。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圈点勾画,随时批注阅读的心得、体会,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法,并在写作中借鉴,选取一角度,学写反映家庭生活的短文。

德育目标

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欢乐纯真的情,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挚爱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2.指导学生把握本文独特的写法,学习运用选取描写亲情的独到角度。

●教学难点

1.揣摩文中一些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学会联系语境,在动态的语境中理解词句。

2.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如何发现美、品评美,把阅读的过程当作是美点大追寻的过程,逐步提高赏读美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文章写得很美,感情也很动人,要通过朗读去仔细品味、感受本文朴素自然而又醇香悠远的意蕴。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文章主要写“我”这个成年人的感受,学生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必然会遇到困难障碍,因此必要的讲解点拨显得尤为重要。

3.品读法。课文是美的载体,学习的过程就是探寻美的过程。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品评,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点拨即可。

●教学准备

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歌带、多媒体CAI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课文主旨;品读课文,美点寻踪,包括对一些或用词生动、或句式精美、或辞格丰富、或描写细腻、或情感丰厚、或意蕴深刻的句段的品析;悟读课文,学习说话,表现自己生活中对亲情的感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播放《白发亲娘》歌曲,学生边听歌,边欣赏画面。听毕,教师深情吟咏: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称呼;妈妈,是我们每个人情感世界的主角。我们爱妈妈!寒冷的时候,妈妈是棉被;饥饿的时候,妈妈是美食;困难中,妈妈是手杖;黑暗中,妈妈是烛光;幸福中,妈妈是微笑。当我们长大成人时,妈妈衰老了,我们该如何回报妈妈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莫怀戚先生的《散步》,去感受成熟生命对衰老生命的呵护。(板书文题)

二、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新字、新词,利用工具书,掌握音、义。

教师出示投影,检查学生词语积累情况。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粗的汉字注音。

fēn qí( )xìn fú( )chāi sàn( )

霎( )时水波粼粼( )嫩( )芽熬( )过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各得其所不知所措委屈

教师选两位同学回答。

明确:(1)分歧 信服 拆散 shà lín nèn áo

(2)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出语气、语调、重音,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选一个同学示范读课文,其他同学点评,教师在此基础上适当指导。

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去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注:“/”表示大停顿,“∥”表示小的停顿,“///”表示更小的停顿。“ ”表示重读)

3.播放示范朗读磁带,学生循声低和,体味文中蕴含的浓浓亲情。

三、请同学按照自己的理解概括介绍课文内容

1.先请几位同学依自己的理解介绍文中的人物。

允许有不同的表述,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方式:(1)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2)祖孙三代人;(3)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4)老年人、中年人、少年;(5)慈祥的奶奶,孝顺的儿子、贤惠的儿媳、天真可爱的孙子。

教师在同学表述的基础上,板书:成熟的生命、幼小的生命、衰老的生命。

2.师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表述概括介绍课文的内容。

可能有如下一些表述:(1)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2)爱是桥梁,爱是纽带;(3)亲情、真情、

8.作文教学之我见(教师中心稿) 篇八

胡陆惠

语文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语文教学和语文考试都从侧重知识向侧重能力转变,而作文更能体现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更显示了他的重要地位。《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人们“应当十分重视”作文。作文教学成了大家关注的话题。多年来的教学积累使我觉得要搞好作文教学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建立大语文大作文教学体系

1、 培养广泛阅读的习惯。吕叔湘先生说过:我发现语文程度好,作文水平高的,不是那些平日照着课本苦读的,而是那些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书的同学。可见,要想提高学生对作文水平,仅仅靠课堂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鼓励指导学生在课外广泛的进行阅读。课外阅读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补充,能有效地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极大地充实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心灵。课外阅读是“杂粮”饭,营养丰富,含有增强学生素质的多种“维生素”。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2、 指导学生写日记,养成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坚持写日记有许多益处:首先,写日记可以积累材料,提高写作水平。我们每天写的日记,实际上都是一篇小作文。久而久之,写作水平就提高了。其次,写日记也可以加强思想修养。我们写的日记里,有一些是对自己身边、周围发生的事加以评论,或批评,或赞扬,久而久之,就加强了自己的思想修养。作文水平的高低与作者思想修养的高低有着密切的联系。再次,写日记可以培养观察能力。学生写的日记,大部分都是我们身边、周围的事。要想写好,平时就必须观察自己身边、周围的事。这样观察能力就提高了。多年来的教学,我都注重指导学生写日记,在写日记中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里、想象力。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时,引导学生用理智的眼光去观察,指导学生对观察的对象进行分类。对社会的观察:有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中出现的新事物,新格局,新氛围,新思想,新观念等;对人的观察:除了生活在身边的人之外,还有见义勇为的英雄,默默奉献的劳动者,清正廉洁的人民公仆等;环境的观察:花草丛鸟,山川树木,飞禽走兽,风雨雷电,日月星辰。通过写日记,学生的思想修养提高了,写作水平也提高很快。实践证明:指导学生写日记是一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措施。

3、 除了以上所说的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让学生每天办《班级日报》。《班级日报》中,有新闻,有评论,有建议,有记人,有叙事,这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一种形式。另外学生辩论会、口头作文也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好办法。甚至我们还可让犯错误的学生写心理活动说明书。既可以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改正错误,还可以提高它们的写作能力。多年来的经验证明以上做法都是行之有效的。

二、认真搞好作文指导。

1、上好文前指导课。我在增口中学时曾经负责过文前指导实验,实验深受全校师生的欢迎,经过一年的实验,效果显著。在文前指导课中,我常常采用五步四环节教学法,即:教学过程分为定标--达标--结标--测标--补标五步,其中达标过程又可分为设疑--自学--讨论--答疑四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与同学们一起根据单元作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例如:第二册第一单元作文目标为:(1)、知道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种类有哪些。(2)、学写简单的记叙文,把记叙的六要素交代清楚。根据作文训练要求,我们可设计如下几个思考题:(1)什么是记叙文?记叙文的种类有哪些?(2)、记叙文有那六要素?对于六要素什么时候要全部交代?什么时候可以省略?那些要着重写?写具体些,充实些。(3)构思作文,《我的小伙伴》、《童年的一件趣事》、《我的×××》其中任选一题。然后让学生自学,再讨论,遇到的难题师生一起解答。完成前面几项任务后,小结一下本节课情况,然后进行测标--做作文。补标就是批改后学生自改作文。

2、把平时对课文的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课文即范文,凡是入选教材里的课文文章,无论选材还是结构都是比较典范的。教师教的时候可以结合本单元的作文要求学习。例如在学习初中第二册第一单元作文“写人记事要交代清楚记叙要素”时,我们就可以结合课文来学习,这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我的老师》。教授这一课时,我们可以以课文记叙的六要素为重点,分析课文中叙述的七件事,特别是详写的两件。抓住五个问题:这篇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哪七件事?哪几件详写?为什么详写?怎样详写?根据课文仿写《我的老师》。这样不但完成了课文的教学任务、突出了本单元的作文重点,还为第二单元“围绕中心选材”、第三单元“要根据中心确定详略”的作文教学打下了基础。

三、 改革过去的批改法

1、 用“串”、“批”、“正”、“评”评改作业法。作业评改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作业的批改与作业讲评两个方面,批改是批与改的结合。传统的教学、批改工作都由教师独立承担,提倡精批细改,篇篇见红,这样既对学生帮助不大,又使教师负担过重。经过多年的摸索实践,我总结了一种作业评改法,叫“串”、“批”、“正”、“改”四字评改法。“串”就是学生互相交换作业本,“批”就是指学生互相批改,“正”就是互批后再交还本人,由本人订正错误。作文批改与订正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但是传统的作文,把学生写文章作为每一次练习的终点,忽视了“改文”这一重要环节。其实,作文批改也应象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一样,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一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课堂、教给方法、随时点拨。从某种角度来看,作文批改比写作文更有意义,就好像听课与评课一样,如果听了课而不评课那么这样的听课意义不大,通过认真评课后,听课才能更起作用。作文评改就好比听课后的评课。“评”是指老师给与评价。老师的评价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学生作业掌握情况进行小结评价,二是对学生的批改情况进行小结评价,三是对学生订正情况进行小结评价。实践证明“串”、“批”、“正”、“评”作业评改法是一种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一种高效方法。

2、 弃“纠缪法”,实施“评优法”。富有成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不断给学生以成就感,让学生每写一篇作文,都感到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进步,从而提高作文热情,激发作文兴趣,养成写作爱好;不待老师讲,自觉写文章,不待老师改,自能批文章。现在一些语文教师生怕学生看不到自身作文的不足,以为教师的“纠谬”能够立即化为学生的能力,必欲点点滴滴指出才安心,否则就怕说批改不负责。其实这种做法是忽视了作文本身的综合性、整体性、模糊性、差异性和独创性,忽视了作文主体的主观情绪。采用“评优法”就是一改“纠谬法”那种千方百计寻找文中谬误的做法,以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为主,即使要指出错误,也应只抓主要的,而且应该先肯定成绩、或寓批评于鼓励之中,或于批评之后提出勉励。这样才能最大的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让他们始终希望在胸,豪情满怀,动力不减。

“作文教学必须有体系,每一种体系代表了不同的科学化程度。”以上几点看法是我多年来的实践总结还不够完整,还需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

胡陆惠   何凤娇

2000年4月

9.作文创新教学摭谈(教师中心稿) 篇九

安徽省当涂二中汪茂吾(中级职称)邮编:243100

E-mail:wangping9918@sina.com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作文教学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呢?笔者根据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总结出如下四种方法。

1.发散创新。所谓发散创新,就是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产生合理性的联想,进而创造出生动活泼的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一个人物、一句话、一点回忆、一个场景、一个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可以触动学生的情思,成为他们作文的“契机”。有了这个契机,头脑中原来杂乱无章的生活积累就会突然变得有序,一个原本平凡的事件会突然闪现出光彩,几个毫不相干的人物、事情,突然会产生某种特殊的联系。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就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人的“背影”,想到自己年迈的父亲,从而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无限思念之情。这个“背影”就是作者借以表达情感的纽带。也就是说,作者由写“背影”,进而联想到父亲一生的操劳,以及对自己的无限关爱。在教这一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背影”是抽象事物还是具体事物?学生一致回答是具体事物。我顺势点拨:具体事物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那么抽象事物就是--学生一致回答“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我又问:对一个人来说,哪些东西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呢?学生略作思考后,总结出有:思想、情感、体验、心思、愿望、理想、意志、苦恼等。在此基础上我就出了这样一个作文题:《爸爸的……》,省略号上既可以填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物。要求学生自己把题目填完整,并写成记叙文。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思维空间打开了。很多学生都写出了情真意切的作文。如一个学生以《爸爸的口头禅》为题,这样开头:“要是你能考上大学,我死也瞑目了。”这是爸爸平时对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口头禅。它象一块沉重的大石头压在我的心上……

2.求异创新。就是对同一事物选取不同的观察点,从而得出新鲜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比较、思考,在相同的表象中找出不同的因素来,摒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如在上完《马说》这一课后,我就引导学生对“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各抒己见。有的学生说:伯乐固然重要,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千里马自己。有的学生说:真正的千里马是不需要伯乐的。它应该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把自己的一切建立在对伯乐的赏识上。还有的说:千里马很多,而伯乐不会很多,就是有伯乐赏识,他也只能发现其中的极少数。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会起作用。因此,千里马被埋没的责任,应该由千里马自己承担……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结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逆转创新。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曲径才能通幽。作文最忌的就是平铺直叙,要在自然中求变化,流畅中求跌宕,才能做到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如鲁迅的小说《社戏》,写看戏前的一波三折:先是没船;后有了船,外祖母又不放心;最后由最聪明的双喜打了“包票”,我才能和小伙伴们如愿以偿。情节曲折,可谓摇曳生姿。又如杨朔的散文《荔枝蜜》,由“我不大喜欢”蜜蜂写起,接着写吃蜂蜜而动情,听蜜蜂事迹而心颤,最后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欲扬先抑,波澜起伏。上完这两课,我就出如下一些作文题让学生训练:《难忘的星期天》《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我第一次学……》《不平常的日子》《特殊的礼物》等。另外,我国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都是运用逆传法写作的曲范,我就指导学生利用节假日阅读,并写出读书心得。

4.巧合创新。人们在阅读时,常常有这样的一种体验,当读到出乎意料的情节时,往往会激动地赞叹:真是无巧不成书啊!这里的“巧”是指碰巧、凑巧、巧合、巧遇。精巧的构思,巧合的情节,确实能使作品锦上添花、出奇出新。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有令人难忘的巧合情节。如《红楼梦》中,当贾宝玉与孽宝钗结婚之日,正是林黛玉离开人世之时。鲁迅更是善于借助巧合让偶然性的事件表现出必然的规律。《祝福》中祥林嫂两次死夫之后做工都在鲁四老爷家,当鲁四老爷陈列福礼恭请福神的时候,祥林嫂却怀着疑惑和极度的痛苦死在雪地里;《药》中夏四奶奶和华大妈在坟场相遇。这些都是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的惊人巧合。孙犁的《荷花淀》中,女人们去找丈夫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却在敌人追来时在荷花淀里“得来全不费工夫”,还引来敌人送给游击队消灭个彻底,真是别具匠心、精巧至极!曹禺的戏剧《雷雨》中,夫妻、父子、父女、母子、兄弟、兄妹的奇遇巧合,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并合理地创设“巧合”。

10.《死海不死》的教案 篇十

1.了解是一介绍知识的说明文,必须对介绍的内容有正确的依据。

2.学习说明方法:举事例、列数据。

3.学习巧妙地运用题目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整体把握全文的内容,搞清“死海不死”,这两个“死”字各有什么含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步骤:

世界上有许多不解之迷,你们能举出实例吗?〈提示〉所谓不解之迷,是因为人们还没有找到形成“迷”的原因,现在,世界上有许多科学家正利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探索人们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的奥秘,以便一个个解开这些迷团,使它们为人类服务,《死海不死》这篇文章就是这方面的例子。

订正生字:

游弋(yì) 耶路撒冷(sā) 告诫(jiè) 不逊(xùn)

安然无恙(yàng) 干涸(hé) 溴(xiù) 锶(sī)

沉淀(diàn) 家眷(juàn) 谕告(yìn) 执迷不悟(zhí)

解题:

1.是介绍海洋知识的说明文,那么课文中哪一句话交代了“死海”的地理位置?

2.《死海不死》这个标题新颖,生动,引人入胜,它既概括了全文的内容,又了全文的结构线索,我们应当紧紧抓住“死”和“不死”的关系来理解课文。

划分段落(见书)

(一)介绍死海的特征

(二)说明死海的成因

(三)简介死海的现状和未来

分析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先看第1小节。

①开点明死海的地理位置,“但是”一转,运用“竟没有”“甚至”这些词语,举出事例描述了死海的“谁能想到”的奇异现象,突出死海的“死”,“死”指什么?

(鱼虾,草木的死)

②2节,文章用“然而”再转,运用“竟能”“即使”“也总是”等词语举事例描述死海的“令人惊叹”的奇异现象,突出死海的“不死”,“不死”指什么?

(指人在海中不会淹死)

③课文引用什么材料说明人不会淹死?

(引用古罗马的传说,奴隶们被投入死海却安然无恙,说明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

④这三节描述死海不死,说明的是表面特征,而浮力很大的本质特征又是什么呢?

(咸度很高)

第4节通过设问,揭示死海的本质特征:咸度很高,引用统计数据,科学说明死海的浮力为什么这样大。

⑤列举各种矿物质的绝对含量,数字如何排列?

(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⑥“这样”代什么?

(代上面的矿物质的绝对含量与盐类和海水的相对比例这四个数据的作用,而自然得出“无怪乎”人“沉不下去”的结论)

指名朗读第二部分

①“死海是怎样形成的呢?”对于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作者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先引用神话传说,反映远古人们对死海成因的探索,然后用科学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写是为了进行对比,以突出科学知识的巨大作用。

②引用神话传说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神话是人们无诀认识死海形成过程的一种猜测)也就是说由于缺乏科学知识技术,古人对死海成因的探索只能陷入种种猜测的迷惘中。

③6节哪句话科学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见书)

这句话有哪两点含义?

(死海的本质特征,死海形成的根本原因)

④死海成因到底是什么?

(一、地形特点 二、化学成分,矿物质多 三、物理变化,蒸发、沉淀)

朗读第三部分

①课文最后说,死海“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见书P47)

“也可能”是人们对死海未来的一种预测,是据当前情况做出的,但是自然界千变万化,任何人都不可能对未来下完全肯定的结论,因此,加上这三个字,文章的语言更准确。

②“死海真的要死了”中的“死”又指什么?

(死海最终将消失,干涸,不复存在)

上一篇:帮扶支教工作计划下一篇:体现班级特色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