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2024-09-07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精选12篇)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篇一

基本信息

姓 名:glzy8.com

性 别:女

出生年月:1986-3-17

民 族:汉族

最高学历:大专

现居住地:河北省-沧州市

工作年限:一年以

下到岗时间:一个星期

联系电话:0311-866666666

求职意向

应聘类型:专/兼职皆可

应聘职位:英语翻译,销售代表·业务员·客户经理,市场调研与分析,幼儿教育,经理助理·秘书·文员

期望工作地区:石家庄市

期望月薪:1000-1499

自我评价

本人希望从事专业以外的工作,在新的工作环境中让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更希望以自己的热情和真诚为公司或单位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自我评价: 本人在校期间,塌实学习,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积极参与团体活动,有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曾在水利工地进行暑假顶岗实习,并利用暑假到工厂中勤工俭学.在积极实践中,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及与不同人的交际能力.更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工作经历

最近任职公司名称保密2009-4至 至今:技术员

所在部门:技术部门

工作描述:主要从事水工模型的实验与资料整理工作。在任职期间,能熟练进行试验并独立处理所得数据及相关资料。

教育背景

2006-9至2009-6学校名称: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名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取得学历:大专

校内活动职务描述:对活动全力的支持者和最重要的参与者__观众

在校实践

2008-7至2008-8实践公司名称:烟台富士康

所在部门:

所任职务:操作工

实践描述:期间主要从事对电子产品的检测操作,属于暑期勤工俭学,另一方面以增加自己的社会经验和与人交际的能力和对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

2009-3至2009-4实践公司名称:河南信阳地调三队

所在部门:

所任职务:电脑绘图

实践描述:此次实践作为毕业定岗实习,主要从事电脑绘图,学习并运用专门绘图软件进行绘图。作为第二次社会实践,增强了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学习能力。

计算机技能

计算机文管二级考试操作能力:能熟练的进行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并能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 point等auto cad绘图操作能力:

熟练操作,进行水利、工民建图纸的绘制。

语言技能

外语语种:英语

外语水平:四级

培训记录

所获证书名称:auto cad一级绘图员证书

培训详细描述:2008年12月,在本人就学大学,通过一个月的培训,获得制图员一级证书,并培训证。

证书

全国英语四级考试证书;

计算机文管二级考试证书;

auto cad一级绘图员证书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篇二

一、研究意义

近几年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 高职院校的学生也越来越多。仅我院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人数较五年前翻了一翻, 人数增多, 就业难度自然就越来越大。但是纵观用人单位, 却招不到符合他们要求的学生, 一边是学生找不到单位, 一边是单位找不到符合要求的学生, 原因是一个专业的学生都是千篇一律, 什么都了解, 什么都不精通, 难以适应具体工作。针对这种情况, 通过广泛调研, 我院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提出了“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什么都懂, 更重要的是培养的学生在某个方面更强,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绝活”, 深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质量检测与试验特长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中一个重要的特长特长, 直接对应工程中的质检员、试验员和材料员岗位,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了建设好该特长, 学院组建了专业的教学团队, 团队成员多次深入企业一线调研学习, 并与企业专家探讨,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五年的建设, 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制订了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培养方案、新开设特长性课程五门 (其中一门完全由企业专家授课) , 编写公开出版教材两部, 校内讲义两部, 扩建校内实训基地, 增加校外实训基地数量, 开发仿真综合实训项目两个。新的培养体系完全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 学生一毕业即可胜任该特长的工作, 完全达到了职业教育的目的。

二、基本建设内容

1. 建立了完整的特长人才模式培养体系

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 根据质检特长在工程中对应的岗位要求, 总结吸收我院示范建设成果,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 逐步完成了质检特长的人才培养体系。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修订完善了质检特长人才培养方案, 突出针对性、强化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以我院“百县千企联姻工程”为平台, 聘请企业技术专家、或由院内“双师型”教师承担特长课程教学, 校企 (或行业协会) 合作, 进行特长教学的评价和认定。按照特长岗位的任职要求,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实现“零距离”上岗。体现以学生为本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

2. 建立了完整的课程体系

通过调研、与企业专家沟通, 完成了该课程体系的建设。根据岗位的实际需求开发了《无损检测》、《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控技术》、《水利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材料检测技术》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三合一培训》五门特长性专业课程, 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了课程标准。公开出版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监控技术》和《水利工程施工图识读与绘制》两部教材, 编写了《无损检测技术》和《水利水电工程试验室管理及材料检测》两部校本讲义。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采用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现场观摩教学、企业专家授课等多种教学方式。

3. 建立了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方面, 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 注重试验实训项目的开发, 与企业联合开发新的实训项目9个, 并开发了特长综合实训项目。

实训体系建设方面, 以原有的建材试验室为基础, 与拥有甲级检测资质的中水十五局科研院联合论证, 经过改扩建, 建成了新的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 该实训中心融教学、工程材料检测、科研、技能鉴定和培训等多功能于一体, 新检测实训中心占地面积近1300平方米, 仪器设备200多台套, 设备总值约230万元, 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保障。

4. 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满足特长教学的要求, 大力引进培养专业教师水平, 扩充师资力量。从专业院校招聘新教师, 从工程单位聘请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加强专业教师实践锻炼和进修培训。组织专业教师充分利用假期及实习时间, 赴工程一线或国家教学基地实践锻炼或培训, 提高了教师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提高业务水平。

三、创新点

1. 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

特长性教学, 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的学生也更“专业”, 也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

由于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 特长及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分特长教学拓宽了专业口径后, 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 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及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特长。例如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分的特长有:施工特长、造价特长、质量检测与试验特长、水利安全特长、测量特长、国际工程管理等特长。大多数的女生都不喜欢也不擅长施工和测量, 但是如果从事一些质检、造价、安全、管理等工作, 女生也喜欢学, 自然就能学好, 用人单位也喜欢要, 何乐而不为?因此, 特长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特长, 根据其兴趣爱好培养, 提高了教学效果, 同时也提高了就业率。

2. 校企联合的新培养模式

本特长完全采用了新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随着社会世界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了世界, 因此“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这门课程的特点就是更新很快, 要跟上社会的发展, 必须要经常去相关的培训认证机构学习, 专业教师从时间和精力上很难满足, 对于该门课程的教学, 教学完全由相关的培训认证机构完成, 培训认证机构不收取任何费用, 节省了学校资源, 对于培训认证机构, 通过给学生授课, 可以直接从取资格证的学生中收取相关的费用, 也提高了该机构的知名度, 而对于学生, 不仅学习到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 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直接考取相关的资格证, 既方便又经济, 为学生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实现了学生、学校、培训认证机构三赢。

四、成果应用

1. 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水平, 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通过质检特长的教学, 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毕业后学生专业特长对口率都在80%以上, 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从07级到10级的毕业生, 一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 一些来的迟的单位招不到学生, 由此可见质检的学生完全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

2. 彰显示范、辐射作用

质检特长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多单位的肯定和学习, 一些相关的兄弟院校也纷纷采取相类似的教学模式。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实训条件的建设体系, 也收到诸多兄弟院校的参观学习, 前后有几十所院校的领导与专业教师来中心考察学习, 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同时有些院校多次派人来中心学习取经, 借鉴建设经验。在全国高职高专院校中产生了强烈影响, 起到了示范与辐射作用。

3. 资源共享, 与相关单位联合承担检测科研任务, 并成为相关单位学习培训基地

质检特长体系建成后, 先后有延安市水务局等多家单位专门来学习质检方面的专业知识, 成为对口单位的培训基地。其中建筑材料检测实训中心还与中水十五局科研院联合承担工程检测任务, 还为本校教师提供科研创造了条件。成为了集教学、科研、检测于一体的综合实训中心。

4. 提升了办学理念

近五年来, 在质检特长建设运行模式上, 始终紧紧把握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特长, 努力大胆进行实践与探索,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办学方针,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 培养适应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继续深化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合格+特长”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体系, 加强特长建设, 充分体现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为目标, 坚持面向社会、服务企业”的办学理念。

五、总结

通过五年的教学实践, 质量检测及材料试验特长方向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信赖,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职业院校教学中大力推广特长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旨在通过介绍该特长的建设情况, 为其他专业特长建设提供一些基本的经验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学峰, 陈然.高等教师教育中学生专业特长培养的路径[J].教育评论.2011 (3)

[2]符绍宏, 黄国彬.信息管理人才专业特长初探[J].图书与情报.2013 (4)

[3]郝红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合格+特长”教学模式的建立于实践[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9)

3.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篇三

摘要:实践教学是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形式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成为实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包括专业技能性实践能力培养、职业素质能力教育、职业资格培训等几个方面。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强化工学动态结合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内涵;动态;体系;实践;工学结合

一、实践教学新体系的内涵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目标定位是“以服务生产单位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就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内涵来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技能性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技术性实践能力包括单项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综合性技能和发展性技能四个方面,为服务生产管理一线提供技术智力支持。

2职业素质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不仅以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注意学生职业道德、团队精神、创业能力、创新意识方面的培养。

3职业资格培训。实践教学体系的能力训练要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必须获得毕业证书和岗位资格证书,同时还需要获得与职业密切相关的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及第二专业证书等。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原则

1培养目标的动态化,实现教学体系不断更新发展和优化。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体系的培养目标应随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要求进行动态的调整,确保培养出的人才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的要求。从微观上来说,实践教学项目的内容、手段和方法等应紧随市场岗位和一线生产技术的发展变化而积极调整;从宏观上来说,实践教学体系又是一个各种实践项目的有机整体,必须随市场岗位、一线生产技术等变化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以达到实践教学体系整体效果最优化,从而保证实践教学体系高效、高质量运行,为学生有效掌握最新的岗位职业技能创造良好的实训机制。

2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不断适应生产管理一线的现实要求。高职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知识、能力、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坚持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主线的方针不动摇,并且应着重建设以培养生产管理一线职业技术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抓住重点,突出特色,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使实践教学的内容贴近最新生产技术和岗位技能要求,真正提高职业技术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具有鲜明的水利职业技术特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3实训环境的仿真性,实训项目要有前瞻性。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要充分考虑在实训基地创造企业生产的真实工作环境,一方面实训项目与职业岗位要有对应关系,实施“预就业机制”,做到“真题真做”,使毕业生能够“即插即用”,没有或者只有很短的适应期。另一方面实训环境要充分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如场地布置、设备配置、训练操作的规范性、技术标准的严格性、建筑生产标识等各方面都要尽量和实际企业的生产运行环境一致,使学生在整个实践环节训练过程中如同置身真实的职业岗位环境,向学生宣示着今天的实训项目就是明天的工作岗位,使学生不断地自我激发掌握专业技能的内在动力源泉。

由于科技新成果迅速发展,从科学发现到大规模应用这种发现的时间间隔逐渐缩短,技术、产品淘汰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在安排动态性实践教学实训项目时,要适当考虑内容设置的前瞻性,及时更新技术设备供学生操作演练实训,训练的方案和方法也要做动态性调整。

三、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构建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按科学划分的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另一种是按能力层次划分的“分层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由于高职教育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强调以“能力本位”来组织教学,因此,高职教育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一般采取后一种模式。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职业岗位(群)和技术型人才知识和技能结构进行整体分析和设计,建立适合理论教学体系并具高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1构建以“四模块”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新模式。实践教学体系四大核心模块包括单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以及发展性技能四个方面。依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阶段和学习特点,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形成一个前后衔接、循序渐进、由单一到综合,贯穿全学程的纵向体系。根据单项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发展性技能等实践教学各个环节,针对职业资格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教学项目,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紧紧围绕四大核心模块进行,这样,实践教学体系就形成了职业素质教育与实践教学之间即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的体系模式。

(1)单项基本技能。单项基本技能训练是实践的初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操作技能,为理论教学建立感性认识,打下良好基础,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实验实训(建材实验、三大力学实验、工程地质实习实训、制图单项训练、测量单项训练、水工基础实验)、电工实习实训等。

(2)专业技能。专业技能指从事具体职业岗位的专业工作中所具备的能力。它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着重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群所常用的技术,要求学生在实践环境中能运用一项或几项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主要包括专业认知实习实训、专业课程单项设计实训(水利工程制图课程设计实训、水利工程测量实训实习、建构结构课程设计实训、水工建筑物主要建筑物课程设计实训、施工组织和设计概算课程设计实训)和大坝各种变形观测实训。

(3)综合技能。综合技能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和素质培养,训练学生应用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训练,主要包括:项目化设计实训、项目化施工实训、综合课程设计(建材综合实验、制图综合训练、测量综合实习、主要水工建筑物设计与施工实训)。

(4)发展性技能。发展性技能训练是学生掌握专业技能过程中重要的质变过程,把实践教学和生产实践直接对接。发展性技能训练方式包括课程中顶岗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发展性技能训练与传统的毕业设计实习有很大的区别。传统的毕业设计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缺少课程中顶岗实习,认识过程中出现断层,训练项目理论性倾向非常明显,很难适应高职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现实要求。而发展性技能训练,不仅安排毕业顶岗实习,还根据课程进程安排课程中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假期中轮岗实训),它遵循认识的基本规律,符合认识实践循环提高发展的过程。在训练项目上直接与职业岗位对接,学生面对的是真正的生产岗位系列技能,破解了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内在驱动动力不足的瓶颈难题。顶岗实习在岗位选择、实训设备、实训技术方法、实训环境等多方面都极富有全新的发展性特征。

2构建动态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现校企“零距离”对结。校企“零距离”对接是培养高素质技术应用性人才的新模式,它把行业执业标准导入教学内容,把职业技能培训鉴定纳入实训教学计划。为了实现实践教学与企业“零距离”对接,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时充分实现教室、实训室、企业三者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做到三个“无缝对接”,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工程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

高职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还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在实际执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顶岗实习在空间跨度上大,难以有效管理等问题,再如实训体系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在人才培养、就业方面需要有相应的配套机制。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深入、系统地研究。

4.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篇四

1. 比较压强大小,都是1大于2

2. 各向同性则渗透系数相等是个常数

3. 共有水面曲线12种

4. 堰流流量与水头的多少次方成正比?1.5

5. 矩形直的渠道无法形成均匀流的可能原因i=0

6. 管道断面平均流速是最大流速的1/2

7. 相似准则力是三次方,流量2.5次方,选B

8. 流量40,水深1.6,宽5,问流态是急流。

9. 文丘里管是用来测流量的,听说过文丘里流量计,没听过文丘里流速计,测流速是皮托管的事情

土力学10题

1.土越均匀越不易压实

2.压缩指数Cc没有量纲

3.孔隙水压力可以是土粒密实错误

4.孔隙比是衡量密实度的5.基底附加压力定义为:基础底面增加的有效应力

6.土的剪切试验有三个直剪、三轴、侧限

7.液化土发生条件:松散饱和砂土

8.土的稳定分析方法:简化毕晓普法忽略切向力,结果比较准确好像选A

9.液性指数0.5是可塑状态

10.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不包括:基础的高度

工程测量6题

1.视差原因:影像与十字线不重合2.中误差那题目选D,数值哥忘了

3.边长中误差m,则正方形周长中误差为2m

4.路灯在地形图中属于非比例尺符号

5.不属于测量任务的是:除了距离、角度、高差之外的那个答案

6.主动遥感属于微波遥感

水文5题

1.20年重现期频率5%

2.水文材料审查:,可靠性,代表性,一致性

3.P-III型曲线比较适合我国水文规律,所以我们经常选用

4.同比例方法选用工程不利洪水

5.水文分析时候,经常要调查最大洪水是为了材料的代表性

建筑材料9题答案:

1.pH小于5.6是酸雨

2.工业用水pH值小于5可用

3.极限水饱和度91.7%

4.PII硅酸盐水泥掺加小于5%混合料

5.细集料细砂2.2-1.6

6.菠萝蜜公式碎石a0.53、b0.20

7.水泥养护20+-1度

8.渗透系数单位是cm/s或者m/h

9.石灰陈伏时间14d

1.关于结构设计原则的题目,选错误的,是D。答案中有一个是通常设计需进行承载力计算,对于有抗震需求的要进行抗震设计,并进行变形计裂缝验算。

5.水利工程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篇五

以下大学网跟大家探讨的是有关如何做水利工程专业面试自我介绍,下面是参考范文,大家敬请关注,

我原是xxxxx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学生,于xxxx年9月被推荐到xxxx大学进行专业课的学习。作为xxxxx大学农业水利工程专业xxxxx届的本科毕业生。很高兴通过四年的不懈努力和刻苦学习,今天可以以优异的成绩完成学业,走出校门学以致用,满怀热情地报效我的祖国、母校和我的父母。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磨练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修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具有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

诚实正直的品格使我会用真心与付出去获取别人的回报,我会用努力与智慧去争取我的.空间,让社会来容纳我。在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对待和完成它,并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定自信、乐于助人的精神!

在精彩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不但学到了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怎样做人,

在努力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我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努力成为当今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我相信我自己能够适应今天社会激烈的竞争环境。

更多优秀的面试自我介绍文字推荐:

编辑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国际商务专业面试自我介绍

6.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篇六

《工程测量》是水利、土木等专业必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而且是水利土木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基本技能之一。随着测绘技术的飞速发展, 测绘仪器不断更新, 计算机技术不断被用在生产实践中, 工程测量的方法及应用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 测量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的增加, 这就给测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 也要求当代水利土木等专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 在适应现代化要求的同时, 为以后工作增加知识储备。目前工程测量已逐步发展成为将测绘、计算机、光电子、3S乃至5S (即在3S技术的基础上加入D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和ES专家系统) 等技术运用其中的新学科。测绘科学和各项工程建设相互融合, 教学信息和教学内容大量增加。而与此同时, 以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改革为重点的教学改革已在各高校全面铺开, 压缩专业数量、拓宽专业面、淡化专业等系列教学改革正在实施, 工程测量教学课时也相应减少。教学内容增加与教学课时减少的矛盾使得工程测量课程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故应根据测量学科的现状及水利土木专业的特点, 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在经典内容和方法不变的前提下, 利用压缩后的有限学时增加现代测绘技术, 进行测量教学改革。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 辅助设备陈旧

现在测量学教授基本上是沿用传统式的教学模式, 对知识的传授基本上是老师讲, 学生听。而《工程测量》是和实际情况结合较多的一门学科, 一些操作过程光靠抽象地“讲”不仅费时, 而且有些问题还难于描述清楚, 传统的补救手段就是在课堂上使用大量的挂图和模型, 虽然补充了部分不足, 但准备起来却非常麻烦;而对一些工程实用的技术和方法, 只能在老师的讲解下由学生去想象了, 其效果可想而知。对仪器的使用, 也是老师亲身演示。由于学生多, 实验老师少, 效果不是很好, 而且对一些仪器内部装置的讲解, 由于没有很好的辅助设备, 教师讲解起来费时费力, 且效果很难令人满意。虽然现在部分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但多数仅限于PPT幻灯片, 表现形式单一, 没有体现出多媒体的优势和多种表现形式, 教学结果常常是事倍功半。

2.部分内容已过时, 在实际中很少使用, 急需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测量新技术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 一些传统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在工程建设中已不再使用, 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省时省力、精度高, 而且不受外界气候条件影响的新仪器、新方法。例如, 现代数字测图中, 一些新的软件对测图面积的计算和测量, 已经达到了精确化和自动化。而机械求积仪、电子求积仪等仪器在现代测量中已不在使用, 但在教学中还占有一定的章节;而光电测距仪、全站仪及3S技术的飞速发展, 已经替代了费时、劳动强度大的钢尺量距方法。同时, 随着这些新仪器的出现和发展, 一些老式的误差理论分析方法也与之不相适应, 相伴生的是一些新的误差理论分析方法。这就给测量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急需调整教学内容。

3.大量先进仪器闲置

为了跟上现代测量技术的发展, 加强实验室测量仪器的建设, 院、校二级单位, 也为实验室购置了一些电子水准仪、全站仪、GPS以及数字测图的软硬件等设备, 但是, 这些仪器在教学中却只充当被用来演示或用于参观的角色, 原因有三:一是有限的学时数不允许他们。

有过多的时间去使用;二是仪器的购买数量跟不上学生的扩招数。由于现代测绘仪器价格都比较贵, 好不容易购置几台, 却有几百个学生等着使用, 几班平均不到一台, 所以不能保证人人动手使用;三是仪器的管理比较落后, 实验室对仪器的管理还是传统的管理方式, 即上课发仪器, 下课收仪器, 平时学生不能借仪器, 由于有限的实验实习课, 对于常规仪器的使用已是非常紧张, 更不用说先进仪器, 故使大量先进仪器不能为学生所用。

4.实验实习课时数少, 仪器使用不过关

在测量教学中, 普遍存在学时少的问题, 而且, 水利与土木专业尤为突出。一门50个学时的工程测量学, 既要讲基础理论, 基本仪器操作, 又要讲工程应用, 所以实验学时只有12~16学时, 新的仪器技术不断出现, 使测量教学任务日益加重, 加之教学辅助设备陈旧, 课堂内容容量难以增加, 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新知识, 新理论, 实验课常常还要被压缩成课堂教学, 故使基本的水准仪、经纬仪等使用不能达到应有的要求, 而实验室的老式管理, 也关闭了学生进一步想练习和熟练仪器的大门。其中有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常常实验任务不能完成, 却无弥补的机会, 更不用说是熟练使用仪器。对于实习, 原是以传统的水准仪、经纬仪设计的, 要完成这些任务, 先进的全站仪、GPS及数字测图工具, 就没有使用的时间。

5.施工放样教学不足

施工放样是水利土木专业学生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也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 但在教学中, 却只有2~4个学时, 无实验课, 也无实习课。教学与生产发生严重脱节, 学生毕业后难以胜任工程建设需要。

三、改革的方法

1.改进教学方法, 改善教学效果

随着测量知识的飞速发展, 传统教学方式的课堂容量有限。在测量教学学时不变的条件下, 采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个比较好的出路。但是, 多媒体教学虽有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点, 但它也有其缺点, 如对一些公式的推导, 误差分析等方面, 就不如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边思考边推导的效果好。所以, 我们应去传统教学之短处, 取多媒体之长处, 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一些理论的讲解与公式的推导部分, 采用传统式教学;利用幻灯片或录像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控制、碎部测量等原理、方法和步骤, 系统、清晰地演示给学生, 使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这些内容的原理、方法、作业程序, 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概念, 然后通过实践来加强感性知识。这种办法效果较好, 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 关键技术是如何有效地通过多媒体对测量知识的展示问题。由于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 对多媒体的制作可以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 3D动画技术, 录像视频等, 制作基于多种表现手段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 使学生全面、直观地了解这些内容的原理、方法、作业程序, 最终形成一个清晰的逻辑概念, 然后通过实践来加强感性知识。

2.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体系, 解决好新理论、新技术与传统内容的关系

近几年, 测量学科发展迅速, 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在道路桥梁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内容中引进新理论、新技术已经成为学界共识。但是如何引进这些新内容, 其深度、广度如何, 对于传统的教学内容如何进行取舍, 如何兼顾传统与现代值得探讨。要解决这些问题, 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 必须打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界限, 在理论教学环节体现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工程实践中用的比较少而且陈旧的知识要大胆删除, 在工程实践中已经得到普遍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要及时引进。在测量教学中, 对于一些过时的章节, 应删除不讲。对于在实际生产应用中使用少的, 应大胆给予删减, 压缩其课时数, 为新仪器、新知识的教学提供更多的时间。《工程测量》前几章均为传统测量的教学内容, 如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等, 应采用讲清基本原理和方法, 结合测量课实践教学, 让学生尽快掌握, 使其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而目前进行测角、量边、测高程时, 所使用的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的有关知识要加入教学内容中去, 占用一定的时间去讲, 使学生了解当前测量手段的更新情况和发展趋势。在讲小地区控制测量时, 要把GPS, RS 技术应用内容适当传授给学生。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测绘技术发展的新知识要详细讲解;在介绍新技术的同时, 引导学生注意测绘发展新动态, 使其向本学科的深度钻研。如有条件, 可把3S技术作为任选课在这些专业开设, 为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工程建设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放实验室

测量课程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而仪器使用的熟练程度是衡量学生测量学习的一项重要指标。面对高校扩招, 学上数量多, 仪器数量少, 更新换代慢的特点, 实验室的开放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环节。开放实验室可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了解和掌握各类测量仪器, 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得心应手。对此, 实验室可制定相应的管理规章制度, 如收费制度和损坏赔偿制度, 以加强实验室管理。这样做有诸多好处:其一, 解决了课堂实验中人多仪器少的矛盾, 为课堂上得不到训练或训练不充分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其二, 学生通过课堂和课余时间熟练掌握了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为日后的教学实习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三, 促进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使学生加深了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

4.加强施工放样教学

由于测量课学时的限制, 施工放样部分常常是有教学而无实习, 更没有时间去工地现场实习。对此, 其一, 可在两周集中实习中拿出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做施工放样实习,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放样方法。其二, 一般土木、水利专业的学生在高年级时都有工地实习的安排, 可就此机会安排测量教师随同, 现场讲解其应用。通过测量在各工程上的一些应用实例, 激发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同时, 可将国内外一些典型的工程实例介绍给学生, 使他们学到工程测量的一些实测方法和原理, 知道如何在水利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使用测量知识;如何进行施工放样和工程检查, 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使之自觉地到施工现场去考察, 并带着问题和老师交流。

四、结束语

在测量教学中, 应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各项改革, 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设备资源, 努力迎合测绘技术发展的新水平、新理论、新仪器, 结合水利与土木专业生产实际, 使《工程测量学》课程在整体结构和内容上迈上新台阶, 实现先进性、系统性、实用性、专业性于一体的整合, 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 尽快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 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摘要:《工程测量》是水利土木等专业必选的专业基础课, 是学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必需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本文根据测量学科的发展现状及教学中的存在设备陈旧、课时数少、部分内容已过时等问题, 对《工程测量》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索, 提出自由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开放实验室和加强施工放样教学环节, 在掌握基本技能和先进仪器及测量方法的基础上, 在今后的市场经济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关键词:水利土木专业,工程测量,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杨建光.工程测量教学内容改革初探[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1 (2) :71-72.

[2]李丽, 鲁雷.《建筑工程测量》教学方法的改革探讨[J].南昌高专学报, 2008, (1) :129-130.

[3]张鑫, 耿宏锁, 李援农.测量学[M].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4]孙彩敏.土木专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矿山测量, 2009 (4) :90-92.

7.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篇七

关键词:工程力学;水利水电工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2)01-0003-02

工程力学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中涉及的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几大固体力学学科[1]。在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全国各高校都进行了不断的探索、改革与尝试。针对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黑龙江大学水力电力学院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试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1”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三年在校学习,累计一年在施工、设计、管理部门实习和做毕业设计。这样虽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但会使工程力学基础类课程的学时相应变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程技术不断更新,新的力学问题也不断出现,从而在工程技术方面对力学知识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要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必须对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经过调查和教学实践我们认为,首先在内容上,该系列课程要有较强的“专业即时性”,即以专业需求为主导,其次是课程本身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一、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力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1.根据学校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评估后的整改方

案,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为目标,以本专业对课程的需要为依据,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上进行改革。

2.工程力学课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并紧密联系工程实际,有很大的实用性,同时也是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理论基础,必须考虑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3.处理好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力学课之间及与其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内容相近部分的整体优化关系,避免课程内容上的不必要重复。

4.注重基础,强化应用性教学。工程力学既作为专业课的基础又直接服务于工程实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方法,也要具有较好的结构简化、分析、计算、校核能力。在讲解时,应注重与实际工程结构相联系,为学生指出一个基本思路,方便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对一些公式、原理的推導、证明,对一些繁难的手算要求可降低,强化计算机应用程序对结构进行定性分析、校核的能力,将传统内容与计算机应用合二为一,使教学模式实现一个巨大的转化,将传统的讲述性教学发展成为应用型教学,既适应了教学的发展,也适合了时代的需要。

5.在教学时数的确定上,应尽可能地满足专业课对该课程的内容要求,在考虑其内容完整性的基础上,确定其总学时数。

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工程力学教学内容改革思路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水利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主要方向目标是应用性,在此对工程力学教学内容作出如下调整。

(一)减少课程之间的重复内容

减少大学物理已讲过的内容,比如,动力学内容中的功、功率、功能原理、动能定理等内容,重点讲解质点系动能定理、刚体转动时的恒力做功、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动能及动能定理、恒力作用下转动刚体的角动量定理及惯性力、达朗伯原理等内容,并将此原理广泛应用于动力学问题的求解中。

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对桁架,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对静定梁内力分析及弯矩、剪力、荷载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的讲解,要注意各力学之间相互知识搭接,避免重复。

(二)布置专业读书工程系列大作业

传统工程力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较差。而教科书给出的例题、习题多是理想的计算简图结构,与实际工程不能紧密联系,学与用脱离,这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实际结构分析和计算能力,对相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的学习造成困难。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布置读书工程系列大作业。

在静力学受力分析部分,我们引入的力学模型大部分都是和专业实际相结合的,比如,水工大坝、输水管道、启闭闸门中的桁架结构、渡槽及支架的受力分析等,目的是增加学生对专业所涉及建筑物的感性认识。

在静定结构内力分析部分,对杆系结构(如渡槽及支架)重点是如何把实际工程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及对计算简图进行几何分析和受力分析,进而分析结构的内力特点,目的是锻炼学生对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计算能力。

在应力状态分析及强度分析部分,在对实际结构的计算简图(渡槽及支架的计算简图)内力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强度分析,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实际结构强度的分析能力。

(三)结构分析的计算机应用

把结构分析分为传统内容和计算机应用两部分,通过传统内容建立基本概念、学习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方法,解决简单问题;通过应用计算程序进行复杂计算,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通过大量计算机操作,熟悉各种结构分析程序的应用,掌握结构内力的分布情况。

传统内容为工程力学的基本内容,在保证静定结构内力分析足够学时的情况下,超静定结构基本结构类型的计算方法以熟练掌握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为主,其他复杂结构(如框架、空间桁架等)计算通过计算程序完成。

计算机应用是指给出各种结构类型的计算源程序,让学生了解其使用方法和适用结构。这一部分内容是工程力学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个主要方面,在这里要尽可能多地介绍各类结构计算程序,以保证工程力学计算的完整性。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能读懂程序并熟练使用,以达到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目的,形成以矩阵位移法程序为主,其他方法程序(如简支梁及连续梁影响线、包络图程序、弹性地基梁或动力计算程序等)为辅的体系。

结构分析的计算机应用主要针对繁难结构的计算,改手算为电算,可以加大作业量,通过大量计算分析,提高学生的结构计算、分析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改革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创造型人才。改变以往固有的传递—接受式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主设计实验、书写论文等形式,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参加学校实验室开放项目,例如,依据工程力学的知识制作纸桥,进行受力分析、位移计算和实验验算,优化选择纸桥的结构形式、截面参数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更容易地掌握教学内容。

同时,还需充分利用先进教育技术手段。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的使用,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改革应用的一个重要体现,其极大地活跃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同时随着校园网络教学平台的建立,网络教育也可作为辅助课堂。在实践中,可增加一些三维图像,形象、生动描述出质点、刚体及可变形固体的运动轨迹、变形曲线,也可增加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而书本上又没有的工程实例(如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尽可能多地调动与专业相关的资源,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学时少、讲得精的教学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活创新意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并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要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唯一教学形式的运行机制,建立教师学生双向选择、相互配合,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的多种形式、多种内容、多种手段交叉进行的新机制。在课堂讲授中对例题着重讲解思路,引导学生课后自学;同时,针对学生专业,将工程实际中的一些具体应用或者科学研究中抽象出来的一些理想力学模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考核方式的改革

全国水利大发展的形式,要求我们面向社会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这种培养方向的确定要求我们的考核必须是综合的、灵活的形式。考卷的分数固然重要,但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由于工程力学理论系统比较严谨成熟,以往在考核上我们主要侧重于学生在力学问题上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学风、缜密的力学思想以及良好的力学素养,而且特别注重于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夯实,这样原来的考试主要以试卷的形式进行。但由于我们是工科学院,要担负起培养工程人才的责任,所培养的人才要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及实践能力,同时还要具有创新精神。这就注定我们要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以一种更为灵活的考核方式,全面、综合地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引导他们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而且,进行考试改革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学风与考风。因此我们建立了非常科学、全面的考核制度。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及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课程的考核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平时成绩,包含学习态度、课堂提问、完成作业情况、平时测验、课堂出勤等,还有学生自主学习部分的成绩,如读书报告、课堂讨论、学生讲解等;第二部分为理论成绩,在形式上有开卷与闭卷、口试与笔试等,试卷中有加试题或选做题,这样就考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第三部分为加分,包括在实习实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完成实验作业(比如实验设计、工程实际的力学建模设计或论文)等,这样就考查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调动学生在学习理论、思考问题上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在日常行为上的自我约束能力,起到了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北京:

8.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习报告 篇八

三、实习进程安排

四、实习内容

4.1 四川大学参观

4.1.1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4.1.2 校史馆与科技馆

4.2 都江堰

4.2.1 都江堰工程简介

4.2.2 鱼嘴

4.2.3 飞沙堰

4.2.4 宝瓶口

4.2.5 岁修制度

4.2.5 工程亮点与哲思

4.3 向家坝

4.3.1 流域概况

4.3.2 地质概况

4.3.3 工程枢纽布置

4.3.4 工程施工

4.3.5 工程监理

4.3.6 工程亮点与技术难题

4.4 溪洛渡

4.4.1 流域概况与地质概况

4.4.2 坝型选择

4.4.3 可行性与必要性

4.4.4 工程枢纽布置

4.4.5 工程施工

4.4.6 工程两点与技术难题

4.5 向家坝与溪洛渡工程比较

4.5.1 综合效益比较

4.5.2 坝型比较

4.5.3 泄洪消能方式比较

4.5.4 电站设计比较

五、收获与感想

六、附图

一、实习目的及要求

(一)实习目的专业综合实习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巩固和运用理论知识,获得实际生产技能和管理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进对专业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学生的事业心与责任感。结合农水专业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这次生产实习的目的主要包括下列几项:

1.通过了解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状况以及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 工方面的经验,提高专业素质;

2.通过现场参观,调研、理论联系实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3.通过听专家报告,扩展知识面,巩固所学专业知识; 4.结合毕业设计内容,了解有关建筑物设计方法及施工方案;

5.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者优秀品质,培养专业感情。

(二)实习要求

1.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各阶段的实习内容及要求;虚心向技术人 员请教,努力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认真记好实习笔记,按各阶段实习内容做好实习小结,实习结束时按要求 写出实习总结报告。

3.参观、听报告时要认真记笔记,不得迟到早退、大声喧哗。

4.工地参观时不许随便摸动仪器、设备,以免发生人身伤亡或损坏事故。5.加强组织纪律性,遵守实习纪律及所在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 保密保安规定;服从指导老师及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违反纪律不听从 教师和现场工作人员劝告者,立即中止其实习,并令其作出书面检讨。

二、实习进程安排

7月1日乘车前往成都 7月2日到达成都 7月3日参观四川大学 7月4日参观都江堰

7月5日前往水富,到达水富 7月6日听报告

7月7日参观向家坝,并听报告 7月8日参观向家坝,并听报告 7月9日参观向家坝,并听报告 7月10日前往永善溪洛渡 7月11日参观溪洛渡并听报告 7月12日听报告 7月13日讨论汇报 7月14日前往水富 7月15日前往成都 7月16日前往宝鸡 7月17日抵达学校

三、实习内容

(一)四川大学 1.水利水电学院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1)概况

实验室源自1944年建立的四川大学理工学院土木水利系,于1988年5月经国家计委批准建设,1990年向国内外开放,1992年1月通过验收。先后于1997年、2003年、2008年三次通过国家评估。经科技部批准,实验室名称于2004年由“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改为现名。

(2)总体定位

实验室是从事应用基础研究的工程类实验室,实验室以山区河流开发(尤其是高坝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和保护(尤其是山区河流开发所引起的河流健康和水环境保护)领域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开放平台建设为主要任务;以我国西南山区河流和世界级高坝工程中的水力学(包括工程水力学、山区河流动力学和环境水力学)和岩石力学的应用基础研究为主要特色。

(3)发展目标

实验室以建设工程水力学和山区河流开发保护领域国际一流的学术平台,促进我国在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领域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支撑水利水电建设和山区河流灾害防治为总体目标。通过高层次队伍建设和现代化公共平台建设,在本领域达到和保持国际先进水平,不断取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标志性重要创新成果,从而有力地支撑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和西部大开发。

(4)研究方向

实验室设置了五个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紧密围绕以高坝工程为重点的山区河流开发及其相关的环境保护问题,各方向形成相互交叉的有机整体。

高速水力学与高坝工程 河流动力学与山区河流工程 环境水利学与山区河流保护 4大坝与库岸安全 ○

5水信息学与水利新技术 ○

2.校史馆 3.科技馆

(二)都江堰

(三)向家坝

(四)溪洛渡

四、实习感想

9.水利工程专业面试的自我介绍 篇九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成长磨练了我的意志,提高了我的修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具有敢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精神。

诚实正直的品格使我会用真心与付出去获取别人的回报,我会用努力与智慧去争取我的空间,让社会来容纳我。在每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都尽最大努力去对待和完成它,并养成了吃苦耐劳、坚定自信、乐于助人的精神!

10.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篇十

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方案

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以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为导向,将专业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先进方法和能力培养进行有机结合,同时基于水利工程领域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现状,建立针对性强、知识结构完整、课时配置合理、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充分考虑与水利工程相关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相联系,提高所培养研究生在本行业相关职业资格认证中的优势;同时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中期考核与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有机结合,不仅考核研究生课程学习情况和论文研究进展情况,同时锻炼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同时,根据学校与行业联系紧密的特点,发挥校友纽带作用,依托校友关系在青海、新疆、甘肃、宁夏、陕西、黑龙江等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已建立实践基地有19个,其中西北水电勘测设计院、中国水电第三工程局、中国水电第十五工程局、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等西北大型企业更是与水利水电学院签订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学校投入大笔资金建设实验室及完善实践基地,各大型企业均有配套资金用于实践基地建设与完善。

为了更好地推行本培养模式,水利水电学院不仅在硬件上进行改革,在软件配套上同样极为重视。学院秉承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原则,为培养研究生建立了一支校企联合,以名师、专家为主体的实力雄厚的培养团队。同时学院还投入大笔资金用于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展专家讲座、学术论坛,进而为研究生学习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多与企业联系,积极参与企业实践,并向参加企业实践的学生每个月发放一定额度生活补助。

同时为确保校外导师培养质量,水利水电学院还制订了严格的校外导师遴选制度,要求校外导师需由经单位推荐、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本人认可的人员担任,同时要求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极为了解本工程领域前沿发展状况且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年龄不超过55岁;掌握本专业学位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教学或实践经验丰富,具有解决所属专业学位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独立指导硕士生进行实践活动和论文写作的能力。校外导师负责制定论文研究计划,检查论文进展情况,作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工作,督促论文工作进度计划的按期完成,保证3次进度报告的考核与检查。双导师应加强联系与沟通,为专业学位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负责。

在整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校外导师主要负责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工程技术实践与工程管理实践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培养与指导,以及论文选题与学位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校外导师应经常交流指导情况,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能力不断提高。为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每名校外导师须与我校一名导师合作共同指导,不可独立指导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二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成果

1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在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几年时间内,已毕业研究生在各自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一批大中型企业的董事长、经理、企业的总工等,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我校毕业的工程硕士夏忠,是全国首届“做出突出贡献的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端木礼明作为河南黄河河务局总工,主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多个专题和项目。

2产生学校其他学科探索校企联合培养的联动效应

继水利水电学院水利工程专业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学校其他专业亦纷纷推出适宜自己专业的校企联合模式,电气工程、工商管理硕士还被选作为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学科,电气工程学科与西安宝德自动化有限公司签署了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协议,并设立了研究生实践基地,同时设立每年10万元研究生创新基金,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新型模式的推出,在学校内产生了较好影响。

3推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改革

由于学术型研究生与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因此,在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同时,必须改革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学术型研究生理论与方法创新能力。由于本专业用于创新,结合严格、缜密的培养方案,我校水利工程(本、硕、博)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进一步促进提升了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水平。

4促进同行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

2011年11月,召开了由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教育协作组承办的全国水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研讨会,会议就“全面推进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切实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我校做了大会主题发言“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探讨”,与兄弟院校交流综合改革经验,反响较好。

三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主要体会

1以实际应用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优化了培养方案

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根据工程技术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研究工作;论文采取企业和高校双盲审制度,保证培养质量。

2以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了校企联合的订单式培养模式

以人才需求和科技合作为基础,以订单式培养为着力点,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校企双赢。一方面解决了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为企业人才引进提供了便利。

3以能力素质提高为核心,改革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式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订单式培养为主线,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

西安理工大学在水利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严谨的治学作风,严肃的教学态度,严格的培养管理”的优良传统;我们将不断加强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与实践,依托学校学科和企业优势,构筑高水平的办学平台,实施校企联合订单式培养模式,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致力于培养扎根西北、敢为人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四关于水利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的思考和建议

我校水利水电学院的这次创新性研究培养模式改革,根据行业对人才知识与能力的需求,并进而优化培养方案,制定面向企业的课程体系;同时根据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难题,确定论文选题,采取校企联合指导小组模式,指导学生开展论文研究工作,构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建立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实现了校企双赢。

研究生经过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培训具有了就业竞争能力,但由于国家近年来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数量逐年增大,因此就业时本校学生之间竞争也非常激烈。为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可以考虑订单式培养模式。在招生中,实行双向选择,校企联合考核能力,订单式招生;在理论实践与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式培养,半年在学校学习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半年在企业、实验室和实践基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论文研究阶段,一年时间在企业完成论文工作;毕业后订单企业审核并就业。一方面解决了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问题,另一方面缓解了学生就业压力,再次有效实现企业双赢。

同时应进一步加大对全日制联合培养学位研究生实践单位的政策或资金支持力度,并尽快出台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标准及考核方法,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钰,康妮,刘惠琴.清华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5-7.

[2]虞翔,汪信,张建宇,夏欢.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改革和探索[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24):4-77.

[3]崔杰.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88):15-20.

[4]张春华,孙鹏江.研究生、大学生就业指导[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19-20,45.

[5]王开业,刘光慧.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及措施[J].教育探索,2002,(10):53-54.

1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论文 篇十一

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特点

整体来看, 我国农业水利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呈现出三个特点:

1.

通识教育为主, 注重强基础宽能力, 多开公选课, 扩大学生就业面, 淡化专业方向, 加大选修课比重, 将部分专业课放入选修课, 强化实践环节, 多开独立实验课、实习课、课程设计。实践比重达到25%~30%。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专业课所占学时较少, 如灌溉排水只有54学时;基础课如力学类课程学时较多, 如结构力学达到80学时。

2.

专业教育为主, 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及专业技能的培训, 开设有较少的选修课, 大多数专业课均为必修课程, 开设有适量的实验课、实习课、课程设计。以此为指导思想的人才培养方案中, 专业课所占学时较多, 如灌溉排水可达72学时, 与基础课如力学类课程相差无几。

3. 模块教育, 介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

从大三开始将农业水利工程专业设置3个方向, 每个方向为一个模块, 该模块设置若干课程, 学生选择了该模块则意味着该模块内的课程均要学习。

二、农业水利专业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现状

实际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1.

在通识教育的指导思想下, 很多选修课放在了大四上学期, 这个时候适逢学生考研或找工作, 对于学习兴趣不大或无暇顾及, 为了应付了事, 他们往往会选那些比较简单的课程来学习, 而不会过多考虑这些课程的实用性以及对自己今后发展的影响。

2.

在专业教育的指导思想下, 学生知识面较窄, 除了本专业知识外, 对于相关专业了解不多, 虽然专业能力很强, 但是工作期间适应岗位受限,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 很多专业课安排在了大四上半期, 可是学生们忙于面试或考研, 此时已经无暇顾及了, 使得该学期的专业知识无法很好地传授给学生。

3.

模块教育存在的问题与通识教育很相似, 在选模块的时候, 学生们往往会选择那些考试容易通过的模块, 不会过多考虑其他模块, 这样, 其实就是没有设置模块, 使得设置模块的初衷无法实现。

三、农业水利专业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 供参考:

1. 明确专业方向, 找准人才定位。

对于那些平台好、生源质量高的院校, 可以加强通识教育, 在本科阶段将农水专业向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看齐, 使二者相差不大。这样的话, 农水专业毕业生既可以胜任水工专业岗位又能承担农水专业的工作, 从而扩大就业面。对于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问题, 可以通过对学生加强引导及制定相关约束条件来解决, 例如在选课前指定专门的老师进行专门辅导或限定某门选修课选修人数上限等。对于一般的院校, 生源质量相对较差, 则应该坚持专业教育, 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在这种情形下, 不仅农水专业的骨干课程要学习, 而且水利水电工程大部分的专业课也要学习, 使学生牢固掌握农水专业和水工专业两种专业技能, 并且加强实践能力培养, 使其进入工作岗位能马上适应, 减小过渡期。在专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如果设置过多的选修课则是不合适的。

2. 加强实践环节, 重视实践实习。

众所周知, 农业水利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 仅仅有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 必须进行实际操作才能提高动手能力。就目前情况来看, 国内多数高校主要开设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部分。而认识实习大多流于形式, 属于走马观花性质的;生产实习则因为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 学生无法真正进入工作状态;毕业实习迫于时间压力, 无法长时间展开, 总之问题不少。由于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本身的特殊性, 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分散在整个大学期间。首先, 保留现有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大类, 努力提高实习质量;其次, 骨干课程在理论授课的同时安排独立实验课或课内实验, 由理论课老师制定具体的实验方案和实验内容, 例如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就可以安排学生自己制作水泵模型或泵站模型, 加强其动手能力, 提高感性认识。

3. 把握好专业骨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农业水利工程又称小水工, 其与水利水电工程相差不大, 只有两三门课程不同而已, 所以水工专业的骨干课程对于农水同样适用。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灌排工程学、水泵与水泵站、土壤学与农作学是农业水利工程的骨干课程, 应该把这个思想灌输给学生, 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 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理论课时安排与实验内容设置上应给与足够的重视。例如在学时安排上, 水工建筑物56学时, 水利工程施工48学时, 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56学时, 灌排工程学64学时, 水泵与水泵站72学时, 土壤学与农作学40学时为宜。在后三门课的讲授过程中, 应该适时合理地安排实验内容, 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是灌排工程学和土壤学与农作学应该根据作物不同的生长季节安排内容, 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农业实验, 如果感兴趣可将此类实验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

4. 科研紧密教学。

农业水利工程与人类生活生产实践密切相关,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指导下, 农业水利工程的科研成果层出不穷, 各种新型技术遍地开花, 如何适时地将这些前沿内容介绍给学生, 拓宽其知识面, 提高专业素质, 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同时, 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 成立科学兴趣小组的办法, 提高学生钻研专业知识的兴趣, 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

四、加强专业实习基地建设

以笔者所在的宜昌地区为例, 进行简单说明。筹建中的节水 (高效) 灌溉综合试验基地由三个功能试验基地组成: (1) 粮食作物实习基地; (2) 经济作物实习基地; (3) 设施农业实习基地。

1. 粮食作物实习基地。

基地建设目标为:区域性的粮食作物高效灌排技术集成试验示范中心与环境友好型灌排技术创新试验示范中心。粮食作物实习验基地由水稻实习基地与旱作实习基地两部分构成, 中心任务是高效灌溉技术的集成、试验、示范与创新。友好型灌排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运作流程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1) 环境友好型灌排技术创新试验阶段, 需要时间约为2~3年; (2) 环境友好型灌排技术示范, 需要时间约为1~2年。

2. 经济作物实习基地。

基地建设目标为:山区特色农业经济作物高效灌排技术试验示范创新中心。该基地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及明显的环境效益, 为促进山区农业增产, 加强山区水土保持提供技术支撑。经济作物节水 (高效) 灌溉试验运作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高效灌排技术与水肥耦合技术试验阶段, 需要时间约为2~3年; (2) 高效灌排技术与水肥耦合技术示范阶段, 需要时间约为1~2年; (3) 高效灌排技术与水肥耦合技术推广阶段。

3. 设施农业实习基地。

基地建设目标为:区域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创新试验示范中心。该基地具有突出的经济效益及显著的社会效益, 为城市设施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与有力的技术支撑。设施农业节水 (高效) 灌溉试验运作流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微润灌溉技术与水肥耦合技术试验阶段, 需要时间约为1~2年; (2) 微润灌溉技术与水肥耦合技术示范阶段, 需要时间约为1~2年; (3) 微润灌溉技术与水肥耦合技术推广阶段。

本文较为系统全面地分析了我国农业水利工程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 主要有以下几点结论: (1) 农业水利工程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可分为三种类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及兼顾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模块教育; (2) 无论是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还是模块教育, 在实际执行中都会出现与事先预想的偏差, 使得相应的教育理念无法实施。究其原因, 主要是因为学生迫于毕业压力, 在大四上学期都已经厌倦课堂;加强实践环节, 重视实践实习; (3) 针对农业水利工程高等教育自身特点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明确专业方向, 找准人才定位;把握好专业骨干课程;科研紧密教学。

参考文献

[1]程燕珠.高等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04) :72-75.

[2]郭大立.能力型数学素质教育考核方法的改革探索[J].工科数学, 2001, (06) :48-51.

[3]杨洋, 伍俊洪, 林孝康.基于B/S结构的网上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有线电视, 2003, (Z2) :116-120.

[4]王依群.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课网上考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河海大学, 2004.

[5]邓义桂, 李庆东, 丁增富, 欧国凡.加强高校课程考核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01) :182-184.

[6]刘娜, 常丽薇, 郑楠楠.基于WEB技术的网上考试系统设计与应用[J].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7, (05) :383-386.

[7]苗晋峰, 王争, 常永青.高校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教育与职业, 2012, (21) :186-187.

12.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信 篇十二

XX同学将毕业于本校水利水电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校期间担任班级团支书,曾任校女工部副部长并连续两年成功举办XX才艺大赛,得到校团委老师的表扬;寒暑假期间在XX国际会展中心做过展销员,为房地产公司做过业务员,还做过化妆品销售员,期间表现突出得到单位领导的称赞;在XX污水处理厂、XX水库参观学习,在XX水文站和XX花园口水文站实习,期间表现优秀,获得师生实习单位的一致好评。在校期间曾获得“XX奖学金”、“优秀学生X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十佳团支书”、“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团员”等荣誉。而且由于特别擅长体育运动,连续在校运会女子四百米比赛中获前X名,为院里争得荣誉。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该生品学兼优、成绩优异、热情随和、心胸开阔、吃苦耐劳,具备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学习能力,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责任心强并且能承受压力,最重要的是讲诚信。

另外,该生报考武汉大学20XX年研究生考试,总分为XX,英语XX,政治XX,高数XX,专业课XX。

综上,本校推荐XX同学到贵单位甄试,发挥自己的力量,早日为贵单位和社会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推荐人:XXX

上一篇:企业提升执行力的必备要素总结下一篇:消防安全管理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