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学校生活-作文

2024-09-26

初三的学校生活-作文(通用16篇)

1.初三的学校生活-作文 篇一

当夏天的蝉鸣渐渐消逝,当树上的叶子缓缓飘落,当凉爽的秋风阵阵吹过,一切都好像在向我们诉说夏天的远去。当九月迈着轻快的步伐向我们走来,我的初三生活也终于来开了帷幕。

我眼中的初三生活,是慵懒悠闲又高傲的校猫。她的毛很长很长,据说她有二分之一波斯猫血统。她高傲的从来都不让人抱,然而当你要走的时候她却又回去蹭你的腿。她眼眯成一条线,轻轻踮着脚尖;她想出现就出现,想不见就不见,想睡就睡一天不理任何人,真是悠闲自在。她藏匿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当你看到她时,她又抖抖身上的毛,悄无声息地钻到另一个角落去了。

我眼中的初三生活,是覆了满墙的凌霄花。它不像猫儿那般神隐,它是那样的夺目,那么绚丽,那么热情,紧密的挨着,远远望去就像火焰,像晚霞。这一团火给这一面原本单调的墙增添鲜活的气息。路过的人都会被那一片火红吸引,不禁驻足。其实,这一片凌霄花几年前就在了,学校的设施换了一套有一套,而只有这花儿依旧覆在墙上,无欲无求,不离不弃。

我眼中的初三生活,是楼上停留的两只鸽子。它们常常在楼顶一侧歪着脑袋四处观望。有的时候,两只鸽子“扑棱”一声飞走,然而过一会,它们又会飞回来,依旧在那里,歪着脑袋四处观望。下课站在走廊,看着它们便是这忙乱的初三最大的乐事了。

我眼中的初三生活,是餐厅盛饭的爷爷。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慈爱的笑容,因此就有了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他似乎永远都带着那顶象征身份的白色帽子,系着干净的.白围裙。他盛的饭菜永远会比别人多一些,他做的事儿永远都会比别人细心一些,他的态度总是比别人亲切一些。虽然他的额头已经有了皱纹,但在我心里,他永远是我们餐厅最亮丽的风景。

我眼中的初三生活,是笔杆不停地写呀写。上课,老师在黑板上板书,我们则在台下不停的记着笔记。老师总说,这些都是重点。于是我们总是回应,怎么会有这么多重点啊。然后老师学生都笑了。笑过之后,大家又赶紧写啊写,笔杆不停的摆动,笔尖不停地跳跃,在纸上写写下一个个初三的音符。[初中作文Www.Cnzuowen.cN]

我眼中的初三生活,是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语文、英语、政治、历史、数学、化学、物理,堆积成山的作业通通向我们袭来,我们却躲也躲不开,我们每天奋斗到凌晨零点,每天醒来都能看到大家的熊猫眼。

我眼中的初三生活,是各种各样的考试。每天的晚自习,我们最担心的就是考试。考试啊考试,有你的白天刷试卷,有你的黑夜灯不灭,你让我每次复习都变得有意义。试题这么多,分数怎么都不嫌多,保佑我每科都过!过!过!过!过!过!

这个夏天走得那样的匆忙,我的初三生活来的也那样匆忙。初一的时候还觉得毕业很遥远,然而一晃眼我们却要中考了。初三一切的一切都在提醒着我们中考的临近,加油,初三党!加油,亲爱的自己!

《初三生活作文记叙文》后记:这个学期,我被分到了一个新的班级,九年级(3)班。瞬息之间,我已不再是我了,离开了熟悉的(4)班,告别了熟悉的老师、朋友,独自一个人,踏上了新的征程。在新的集体各种不适应,和成群的“学霸”并肩,觉得压力大。还好还好,这所学校还有我挚爱的一切,这里有慵懒的校猫,这里有可爱的鸽子,这里有火红火红的凌霄花,这里有和蔼的餐厅爷爷……也许,我并不寂寞。

加油九(3)班,加油九(4)班!还剩一年的时光,就让我们轻扬笑脸,扬帆远航。

2.初三的学校生活-作文 篇二

一、提出“生活作文”的背景与意义

1、以人为本的理念。目前课程改革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 认为教育者的责任是让学生学习关于生活的知识、经验, 具有生活的技能, 能够提升生活的质量, 使生活丰富、多彩、积极、健康、自由、快乐。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学, 在引导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方面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学习语文就是学习生活, 学生只有热爱生活, 有丰富的感受, 才有作文的愿望, 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生活作文”要求教师在生活中寻求一切可以教育的资源,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生活、感悟生活, 并通过作文再现生活, 在吸收——消化——运用的过程中理解生活的真谛, 从而明确如何处理人与自我, 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的关系。可见, 从生活中来, 到生活中去, 服务于生活的“生活作文”教学是与人本主义教学观一脉相承的。

2、大语文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与课外学习资源, 而且课外资源无所不在无时不有。在语文教学中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应该打开校门, 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生活, 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学生不仅属于学校, 更属于社会, 要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 置学生于社会大熔炉中, 让学生在不断的开拓创新中健康成长”。“生活作文”正是以生活为依托, 在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创设生活中表现生活、反映生活。因此, 它遵循大语文教学的基本理念。

3、我们一直在进行中等职业学校“生活作文”教学的尝试, 有一定的研究基础, 而我校又地处塞外边陲, 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为我们提供了教育教学的源头活水。因此, 从生活内容到对“生活作文”的研究积累来看, 中等职业学校“生活作文”教学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中等职业教育核心是社会实践, 应给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机会, 让他们从体验中获得生活的感受和对世界的认知, 获得人生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经验。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写作教育存在的一些差距与问题:

1、在写作教育实践中, 部分教师过多关注与强调写作技能的学习与掌握, 而没有把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2、缺乏对活动资源的综合利用。写作教育活动大多围绕作文的写作对学生进行辅导, 基本没有离开集词造句、范文评点一类的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利用地区的丰富人文资源和教育资源, 缺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写作营养的有效手段。

3、过分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 忽略社会生活实践对学生写作动机的激发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生活是一切写作的源泉, 努力引导学生开掘社会生活实践的内容, 丰富学生生活经历, 是作文教学的根本出路。

4、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写作基础薄弱, 不善于从生活中提炼素材, 缺少真情实感, 作文“三话化”倾向严重。即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太多。

三、笔者在“生活作文”教学中的尝试

1、课前五分钟板块

多年来, 我一直坚持把课前五分钟交给学生的教学模式, 内容丰富多彩, 有小故事、大道理, 诗歌鉴赏, 自我介绍, 成语故事等。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这四种能力密不可分。在准备演讲过程中, 需要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 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这与“生活作文”也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几年的努力, 在这方面也收到一定的成效。

其一, 锻炼了学生们的胆量和口头表达能力, 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其二, 提高了同学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开阔了眼界, 扩大了知识面, 丰富了学生们的业余生活。常言道:“处处留心皆学问。”“悟性就在你的脚下。”同学们为了能搜集到有意义的题材, 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 随时随地就能触发他们的感官, 去体验生活, 去表达生活, 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其三, 沟通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心。从而让学生喜欢课堂、喜欢学校, 增强他们表现学校生活的愿望。

2、平时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积累

生活阅历、情感体验、语言语汇、方法技能、人文思想等的匮乏, 是学生习作中出现“编”、“抄”、“套”、“假”、“大”、“空”现象的最主要根源。唯有“厚积”, 方能“薄发”。丰厚的积累是通畅表达、自由表达、个性化表达的基础。因而, 我高度重视培养学生自主体验、自主积累的意识、兴趣、能力及习惯。在帮助学生“脱贫”方面, 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积累:

其一, 抓观察, 丰富生活积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 通过观察、记录、交流, 学生们不但占有了大量鲜活的第一手写作素材, 而且切实感受到了时时处处有生活, 自主观察、体验、思考、感悟、表达生活的意识、兴趣、能力、习惯得到了有效培养。

其二, 抓体验, 丰富情感积累。我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亲历体验、角色体验、换位体验等机会,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校门, 走向大自然, 去观察万物的兴替, 去感受春天的气息, 去欣赏鸟儿的歌喉, 去调查环境的现状, 去体验劳动的艰辛……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了丰富, 对周遭事物的感受能力也自然有所提升。

其三, 抓读背, 丰富语言积累。开展以“读背为手段、运用为目的”的读书教育活动,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如举行“美文赏析”、“故事演讲竞赛”、“读书心得交流”等) , 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多背记、多积累, 多交流、多借鉴, 多运用、多创新, 努力规范学生的语言, 夯实通畅、自由、个性化表达的基础。

其四, 抓熏陶, 丰富人文积累。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将教作文和教做人、生活结合起来。凭借教师言行和教学内容, 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 努力做到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生活意识。

四、职业学校“生活作文”教学的方法

1、加强课前五分钟板块的训练。

2、通过抓观察、抓体验、抓读背、抓致用、抓熏陶的方法, 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提高学生“生活作文”的能力。

3、学生文学社团的创办和学生刊物的出版。渴望自己及自己的习作被发现、被肯定, 是学生固有的心理需求。而这一需求, 恰恰是习作的最佳动力。为了倡导生活作文,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我们可以创办文学社团和学生自己的刊物。学生刊物有一个导向, 就是关注学生生活, 选稿时尽量选择那些具有真情实感, 表现自己学习、家庭生活的文章。这样效果非常明显, 孩子们积极性也很高, 投稿会非常踊跃。

4、平时作文中优化指导过程。总结是作文指导过程所需的基本板块, 把生活引进课堂, 指导学生善于观察、思维, 学会反思生活, 从纷繁的生活中发现、捕捉、提炼写作素材, 提高学生生活认识水平。一句话, 就是用生活的观念指导作文, 用生活的色彩装扮作文, 用生活的情感营养作文, 最终形成“先生活后作文”的体验式作文教学模式。

5、组织各项活动, 配合生活作文练习。如:文娱活动、班队活动、征文活动、实践活动、公益活动、演讲活动、读书活动等。

6、作文教学中的阶段练习。在职高作文教学中, 我们可以探索阶段练习, 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第一年, 主要是进行记叙文写作的练习, 前半学年侧重记事, 后半学年侧重人, 在练习大作文之前, 先进行片段练习, 从写一个动作, 一个表情, 一个场景练习开始作文训练。第二学年侧重议论文的练习, 第三年进行综合练习。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生活意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 写自己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

中等职业学校“生活作文”教学是一个大课题, 需要老师们精心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观察生活, 表现生活, 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 因此也需要同行们一起来参与和探讨。

摘要:学生只有热爱生活, 有丰富的感受, 才有作文的愿望, 才能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生活作文”正是以生活为依托, 在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创设生活中表现生活、反映生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生活作文”作了一些尝试, 总结了一些方法。

3.初三生活周记本 篇三

物理老师的讲课声呆板无感情,树叶摇晃时的沙沙声虚幻飘渺,微风从落地窗偷偷溜进来把我吹得昏昏欲睡。

突然一串悦耳音符把我从精灵森林拉回来,广播响起预示着下课的美妙旋律,果然比老师的声音更有威力。

我用笔头戳戳小老婶的背:“《快乐大本营》营传《快乐到家》请了韩庚,你有看吗?”

小老婶因睡意而拉下来的脸立即变得神采奕奕,这货此时此刻心花怒放:“当然有啦!”接着便是一阵傻笑,拿出一本2010年的《中学生博览》盯着里面一张韩庚的照片犯花痴,还对其进行猛夸:“韩庚不但帅,而且善良、孝顺、有爱心、重情重义、努力、认真……”

真是粉丝眼里出那个啥。

另一边,二老婶捧我的那本2013年1A的《中学生博览》对着炎亚纶流口水。如果不快点把小博收起来,这书可就毁了。

小老婶面无表情地瞄了一眼炎亚纶的照片:“不就是个小白脸,哪有韩庚帅?”

二老婶顷刻间一脸不爽:“你审美有问题。”

我无奈,好吧,这俩货太异类了,也不看看封面明星是谁。“韩庚和炎亚纶都没我家敏镐帅,不用争了。”

话刚说完,俩货的眼睛便燃起熊熊大火。一场暴力血案即将发生。

邸下拿一张照片凑过来:“同桌看看我家麦兜。”

又是这只猪,看来必须实行下思想教育了,然后我便一副老师模样点点她的头,“早跟你说了要成熟点儿,都初三了,还喜欢一只笨猪,而且这猪根本就不可爱嘛。你看左眼那块胎记肯定是上辈子给人揍的……”话还没说完,三人黑着脸对我进行围殴……

好吧,她们的偶像是我所不能侵犯的。以后还是老老实实地闭嘴。

第二周。

今天下楼见一群学生大军般涌了上来,原来是8班去拍照。

说到拍照,邸下却愁了,她说:“我最讨厌的就是拍照了。”

我说:“你长得也不差嘛,不缺眼睛不缺鼻子的。”

“你不知道,这次拍的又是黑白照,跟遗照没两样。”

我石化……

然后,邸下嬉皮笑脸地勾住我的手,幽幽地吐出一句话:“你拍完要给我留一张哦!我拿去贴到卧室墙上,很避邪。”

速度很快,下午老师便把印有“遗照”的登记表发下来。

凭借组长发登记表的那一脸春风笑意,我就知道相片的惨状。

果然,脸圆的更圆,眼小的更小,笑容欠扁的更欠扁……真不愧于“遗照”之名。

看着组长的照片,我和邸下相视一笑,深情唱起那首老歌:苍天笑,吓死人鸟……

第三周。

下午放学后和邸下来到操场,跑完四百米准备回去,却见一篮球以每秒4米的速度向这里滚来,再听球场那边的政史老师一声大叫:“妹纸,踢过来!”

哇噢,原来是老师们的球。我心花怒放,心想要耍帅,摆好姿势,刚想踢球,然后……那球就从我脚下滚了过去。姐那个凌乱啊,老师们也那个鸦雀无声啊!

眼巴巴看着球滚到旗台旁终于停下,我背着20公斤重的书包三小跑一步行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捡球,然后我身后那个白痴同桌就不顾形象地莫名大笑起来。

她说:“同桌你刚才小跑的样子好萌哦!”一阵猛笑……

我瞪了她一眼,“不许笑!”

“真让人心动。”继续猛笑……

我气急败坏,“笑你个头啊,背个书包能跑得多man?你倒是跑给我看看!”

还是猛笑……

第四周。

背景:邸下说,同学你去改个发型吧!我都审美疲劳了。

我回答:好啊,早就想剪了。

于是……

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傍晚,我昂首挺胸地走出发廊,甩甩刘海儿,伸出食指指向天空,“从今天起,我要帅气地生活!”一句话吼出,几只鸟正从天边飞过,没啥人理我,倒是看见闺蜜骑着脚踏车嗖嗖向我而来,连一句话都没说先给我来个白眼,“娃,别吼了,回家吃饭吧!”

“纪忧月,我已经剪了短发,我要当一回假小子。”夕阳下,我小跑追在闺蜜车后。

依旧是那一副欠扁的面无表情,“别想了,回家吃饭吧!”

难忘的初三时光,感谢上天让我遇到你们,邸下、小老婶、二老婶,还有纪忧月。我爱你们。

编辑/广丽

4.初三的学校生活-作文 篇四

作者/刘卓贞

6月14日阴

初三对于曾经的我来说是一种可怕的存在。传说,初三的学生面对的是恶浪般让人无招架之力的考试、超级繁重的作业、硕大的书包,与两只有蔓延到下巴嫌疑的“熊猫眼”。

当然这种“传说”有夸大现实的嫌疑,不过若是去掉一些形容词,初三生活的轮廓已经基本呈现在你眼前了。

刚刚步人初三的我,怀揣一颗紧张又十分期待的心,还算圆满地考完了第一次重要的考试——摸底考。这次考试给了我一定的信心,让我对于“传说”的紧张感有了点点的平复。于是,在开学的头一个星期,我感觉一切都好。

初三,第五门主科也露出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化学;这门学科,接触起来并不困难。我很快对它产生了兴趣,并且让它成为了我的优势科目。多了一门主科,就意味着多了一门作业,正如前面所说的,开始似乎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但是,多交一项作业的弊端渐渐显露出来了。

初三的第二个星期,作业量开始稳步上升;第三周、第四周,一个月过去了,作业和考试像沸水冒泡一样蜂拥而出,愈发勇猛,来势汹汹。面对这些有着向“传说”发展趋势的情况,我终于意识到,初三生活可不是轻轻松松的。

渐渐地,由于按照以前的作息安排学习,我无法保证按时完成计划的内容,每天为了完成所有的作业不得不到凌晨时才睡觉。毕竟,我不是夜猫子,时间一长,听课效率不如以前,最糟糕的是——我的成绩开始有下滑的危险!

终于有了危机感的我开始做自我分析——回家一定要先写作业,不能像原来那样先休息一会才动笔了;写作业的时候也不可以东摸摸西碰碰,一定要抓紧时间;平时在学校争取多完成些作业,这样回家学习的时间更多……分析完毕,我不禁感叹:是要抓紧啊,根本没有时间容我休闲娱乐呢!

及时的调整,让我得以稳住了成绩下滑的趋势,并且逐渐使它上升。这种上升是缓慢的,但在一段时间后,我终于掌握了主动,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成天困得睁不开眼,而是将时间以新的方式安排得游刃有余,不光按时完成每天应做的,还留出一部分富余时间让自己预习新的内容、消化当天的知识、回顾旧的课程。

第一学期的题海战术让我被迫改变了舒适懒散的学习习惯,于是改变后的我得到了不少好处。

第二学期开始了,我信心满怀又一次踏入校园,惊喜地发现这学期的作业量大大减少,不过都是留给我的自主复习时间。就在我以为初三生活可以有所放松的时候,体育老师又扔来一排响雷——体育标准上升了!

这对于体育不好的我来说是血淋淋的当头一棒,我痛下决心——不光回家要练体育,在学校,放学后也要练!很快,我和几个同学一起在放学后冲到操场上,奋力地练习,天快黑了才回家。

初三的下学期,美术、音乐、外教……都没有了,每天到学校就是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锻炼中去,然后带着一天的收获,回家细细消化。

看似非常累、非常枯燥,其实是可以提炼出丝丝乐趣的。累的不是我一个人,每个努力的同学都是一样的。身边还有老师、家长在鼓劲等等,想到这些的时候,心里还是特别的愉快。每天看着已经写完的作业,厚厚的笔记,成就感与自豪之情也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的我早已从容看待初三生活,不是吗?初三生活就是这样的,虽苦尤甜。

初三就像那浩瀚无垠的学海,我便如那条小小的舟儿,在时而惊涛骇浪,时而平静无渡的学海中前行——每天都是面对朝阳,意气风发,向着成功彼岸迸发。

5.紧张的初三生活作文 篇五

初三,学习生活必经的一年;初三,紧张的一年;初三,拼搏的一年。在这一年的生活中有酸、有甜、有苦、有辣……但这也是实现梦想的关键一年。

夏日的阳光,格外刺眼,在这个躁动的季节里,我们初三的生活也拉开了序幕,知了长长的叫声,仿佛为我们的课堂增添了无尽的烦恼。但老师却讲得情绪高昂,同学们学得津津有味。

有人说,初三是黑色的,是枯燥无味的,体会到的只有失望,而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觉得只要努力了,经历的便是充实,收获的便是希望。还有人说,初三是用泪水浇灌的,是充满心酸与苦涩的。可只有我们付出了,才会有收获,才会有喜悦。

初三的生活只是漫长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只有付出了,努力了,并且坚持不懈,才能离成功的.彼岸更近一步。困难是存在的,坎坷是暂时的,只要我们跨过去了,就可以看到更加光明的未来。

遇到困难咬咬牙,狠狠心,握紧了拳头,告诉自己:勇敢去面对。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都不会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于是我们看到,战胜困难后,我们收获了幸福的微笑。

紧张的初三生活愈演愈烈,身在初三的我们一定要咬紧牙关,奋力奔跑,抱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决心,一路前行。既然选择了出发,就要风雨兼程!

6.拼搏的初三生活作文 篇六

——题记

到了九年级,各科的作业如洪水一般向我袭来,每天的书包里装满了各式各样的作业本,更有一段时间,我的书桌都已经不堪重负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俨然表现出了钢铁般的意志,和洪水般的作业积极地做着斗争。

记得一个晚上,语文老师一挥手,撇下了翻译《陈涉世家》的作业。而当我打开语文书,5面的文言文还是把我吓了一大跳。5面,翻译过来少说也有八百字吧。但是,我知道,单抱怨是没有用的,是作业就得做。在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拿起了笔,打开了书和练习本,逐字逐句认真翻译起来。翻译过程从11点持续到12点。当夜深人静,人们纷纷关灯睡觉时,读九年级的我毅然拿起了笔,在课本上写下了“天道酬勤”四个大字。

到了九年级,“培优”的工作也逐渐展开。顾名思义,“培优”就是培训优等生。“培优”中最要命的当属语文作文。咱的语文老师对咱要求高,每次上完培优课都布下一篇作文。是想被洪水包围的我还要挤出时间写作文。哦,不!不过我知道,语文老师是对我们好,是想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铁人王进喜说过“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庆油田。”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也要发扬这种铁人精神。于是,我不再犹豫,不再徘徊,拿起笔,开始了作文的构思。一小时后,一篇精美的文章在我的作文本上熠熠生辉。尽管当时的确人困马乏,但我的脸上依旧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到了九年级,体育运动变得尤为重要,因为中考体育有30分,与地理生物同等重要。所以,我给了自己一个计划:每天练一分钟仰卧起坐。别看只是一分钟,真正坚持下来也是很难的。而我却迸发出一股超乎常人的毅力和耐力。不管写作业是到十一点还是十二点,不管天气多冷,我都坚持叫我爸给我压腿。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一分钟的成绩已经从39个来到了52个,这真是一个“智”和“质”的飞跃。

7.《笨狼的学校生活》导读课设计 篇七

(1)通过阅读文本 ,认识书中的人物,初步感知人物的特点,激发学生阅读书本的兴趣。

(2)进一步巩固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感受阅读分享的乐趣。

二、教学过程

⒈谈话导入、引起期待

(1)这两天老师发现了一本好书 ,让我读了欲罢不能,觉得如果不介绍给大家真是同学们的一大损失,这本书就是———(出示图书封面)

(2)这本书现在就在你们的抽屉里,用你们习惯的方式, 快速地翻一翻,浏览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交流:你都发现了什么? (预设:1生:十年荣誉典藏纪念版。师:这么小小的细节你都发现了, 老师一般买书,也会看封面上这些标注,它会吸引我去购买。2生:其它系列书。师:对,这是一个系列丛书。3生:书后面的笨狼大事记。师:这其实是作家的创作经过。 )

(3)小结:我们到新华书店去选书 ,如果没有太多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像这样快速地浏览,也许就能挑到自己感兴趣的书。

(设计意图 :虽然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但现实中学生很容易忽略书的封面和封底所传达的信息,课伊始,通过快速浏览的环节,获得相关信息,同时为学生有兴趣地阅读奠定基础。 )

⒉走进书本,初识笨狼

(1)在森林学校里,同学之间常常会发生一些有趣的事情,我们一起去他们的课堂看看吧!

数学课堂上,眼镜蛇小姐出了一道题(课件显示):有一口井深100米,井里有一只青蛙,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又往下滑2米,请问青蛙几天能爬出井口?

(2)故事里的棕小熊说100天,淘气猴说97天。你同意他俩说的吗? 你认为青蛙几天才能爬出来呢? (你为什么认为是97天呢)正确答案已经有了,可是故事里是怎么说的呢?

(3)(出示笨狼的回答,指名读)

没想到笨狼“哇”的一声哭了,他说:“眼镜蛇小姐,那口井在哪里? 快带我们去救青蛙吧! ”

眼镜蛇小姐吓了一跳,问道:“你发什么疯? ”

笨狼说:“青蛙肯定出不来! 井那么深,他会饿死了! ”

(4)笑过之后,你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笨狼?

(设计意图 :由于课上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长时间的阅读,只能通过一些片段,让学生初步认识书中的人物, 而片段的选择有一定的代表性,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故事中的人物产生强烈的亲近欲和了解欲。 )

⒊自由阅读,方法指引

(1) 书中还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呢,(出示书的目录 ) 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读一读,在读之前请看这里的阅读提示:

第一遍读:选好故事,用自己喜爱的方式阅读;

第二遍读: 边读边想象故事的情节, 用你喜欢的符号将你认为有趣的、生动的、精彩的……语句划出来。

(学生进行阅读,第一遍后提示:“不动笔墨不读书”, 除了划出语句外还可以写写读书体会, 留下自己阅读的痕迹。 )

(2)读完后,四人学习小组相互交流交流,可以简单地讲一讲故事,也可以将你认为的最精彩的情节和语句进行交流。在介绍的时候一定要说得精彩些,目的就是吸引其他的同学读你介绍的故事,看看谁的介绍最吸引人。

指定一个小组进行介绍

(3)听了他们的介绍,最吸引你的是哪位同学介绍的呢? 看来某某同学不仅书读得认真,介绍得也很精彩。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此环节的设计,遵循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在独立阅读中,以个人观点去理解文本的内容, 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更多的阅读经验,同时也从中获得阅读分享的乐趣。 )

⒋明确任务,拓展延伸

老师给你三到七天时间,去阅读这本书,一个星期后我们再进行交流。

其实书中的这些故事都是来自我们的生活,故事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有我们身边同学的影子,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像作家汤素兰这样用童话的体裁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写一写,老师相信那肯定也很有趣,下次交流的时候跟大家共享。

8.描写初三生活的作文 篇八

迷茫的点点头,迈开了自己匆忙的脚步——初三。同样的单调,同样的苦,每每在课堂上昏睡一阵,醒来,看着老师,又带着自责,继续奋战,像是一个陀螺,被不停的抽来抽去,越来越快…。抬头看天,阳光穿过白云稀疏的照耀下来,我的脸被染成金色,慢慢惆怅,慢慢心酸…自习,无人盯班,又回到了那熟悉的感觉:同学们三三两两,窃窃私语,与小伟下了三把五子棋,听着她笑道:“四、三阵,你输了。”

看着棋盘上的黑黑白白,曾技艺高超的我,现在却忘了最基本的阵路……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

过了这两个月,一切,都会有的。心中默默地对自己说道。

为了中考体育,我们顶着骄阳,挥着汗水。训练、跳远、长跑、短跑、冲刺,冲过五十米的中点线,梦中挟着泪,咸咸的汗水静静的淌过坚硬的面庞,我们不再是单枪匹马各自为战,力竭时身后雷动的加油声,让我忘记了所有懦弱的理由。

9.多彩的初三生活作文 篇九

轻松的黄色

看着课代表捧进来一盘仪器,“叮叮当当”碰撞声虽然轻微,可在我们听来是最悦耳的声音了――它代表着下一节化学课将是实验课。也许就是这个原因,我们大家由睡眼惺忪顿时变成精神抖擞。忍受了老师十分钟的说教,只见他把一些红磷放在燃烧匙上点燃,产生的大量白烟让我们发出声声惊呼。接着,正式的实验开始了,繁琐的步骤我便不说了,只是老师让我前面的同学用止水夹夹住了橡皮管。

“在我打开止水夹后,红墨水会从导管被吸入瓶内。”听老师这么一说,我们精神一震,摒住呼吸静静地等待着奇迹的发生。只见老师郑重庄严地打开了止水夹……10秒过去了,我们兴奋的眼神被呆滞所覆盖,都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咦?怎么没进去呢?”说罢,老师还敲了敲导管,只是奇迹仍未发生。他朝我们尴尬的笑了笑,继而似乎多彩的初三生活作文 恍然大悟,指着我前面人说:“刚刚是你夹的止水夹吧?肯定没夹紧……”望着老师一脸的认真,我忽然听到下巴跌碎一地的声音,静默过后,便是哄堂大笑……

紧张的黑色

刺耳的上课铃又响了起来,物理老师捧着一沓试卷走了进来,只说了一句:“这节课考试!”雪白的卷子与一张张苍白的脸相匹配。我摸了摸刚刚笑痛的肚子,无奈地提起了笔。顿时,只听见笔在纸上飞舞的唰唰声和手表走动的嘀嗒声,紧张的气氛顿时弥漫了整个教室。“唉,又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我在心里暗叹道。

答完试卷,我偷眼像老师望去:他懒散地靠在椅子上,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似乎酒足饭饱之后在享受午后的静谧,不时地还打几个哈欠,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是考场。屋外一只不知名的小鸟不停地吵吵嚷嚷,不知疲倦,闹得我们心烦意乱,答题之余,总会怒视它几眼,以发泄内心的不平。()不知老师何时变得惜字如金起来:“收卷!”我们放下了笔,被“折磨”了一节课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长长吁了一口气,脸色也恢复了红润。

活跃的红色

幸好下节课是我们渴望已久的体育课,正好借机放松一下。只听上课铃一响,我们已叫着冲了出去,手舞足蹈,满脸写着兴奋,女生则恋恋不舍地放下了笔,结伴走了出去。

按常规跑了2圈后做操,老师宣布了这节课的内容:“这节课练跳远,女生1米9,男生2米34。”这不是要人命吗?!一阵阵唏嘘声响起。我们如憋了气的球一样,目光不时的瞟向对面的篮球场。不过,也许是天性使然,不一会儿,我们的苦瓜脸便消失的无影无踪,认真地练起跳远,腾飞、落地,跳过的会发出一阵欢呼,没跳过的则忿忿地回头重跳・……

这就是我们的初三生活。有人说,初三是痛苦的开始;有人说,初三的我们是被绷紧的琴弦;可我觉得,我们的生活是多彩的,它由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珍贵片段组成,让大家充实快乐地“享受”着。

10.浅谈学校体育的生活价值取向 篇十

从体育与人角度来认识, 体育就是人的体育, 人是社会的人, 人的体育行为是作为一种社会生活来进行的。同时体育是人类个体通过体育活动联系社会, 实现社会化的一种主要手段和方法[1] 。正因为如此, 我们的学校体育教学内容常常体现在一般的社会人的生活方式、参与体育的现象、体育的社会活动习惯、体育的长期锻炼习惯、社会节日风俗活动之中, 即思想、政治、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等之中, 以及物质产品之中。也可以说, 体育是人类在战胜社会挫折、自然苦难的过程中不断进化的过程。体育的生活价值在社会实践中得到创造, 并表现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于生活方式中, 在社会实践、自然斗争的“产品”即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中得到体现。

二、从体育与生活角度来解读生活的体育

体育活动作为人们身体自我控制和调节机能的一种方式, 通过身体活动对人体机能进行创造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手段, 从而改善人类自身体质状况。这种改造首先是对人们个体体能的改造, 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合力同时强化了对人民社会生活的改造。因为“所有社会互动归根到底都是个人的互动”[2] 。随着现代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不断提高, 人民社会生活对闲暇时间的体育娱乐活动的内容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知不觉中休闲体育、户外体育、时尚体育、欢乐体育等渐渐出现并融入了大众的现实生活之中。人们也深刻地意识到:体育活动能为人们的身体健康提供最佳手段。体育活动还能引领人们融入社会共同体的和谐发展观念体系, 它与现代人的精神追求的生活方式相当吻合。体育运动也随着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强, 将更加加强人们对生活质量、生命价值的追求, 同时从事休闲健身活动也将更符合时代个性需求, 更加关注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健康的美好构建和健全地发展, 实现“每个人都有从事体育运动的权利”[3] 。同时, 体育也不再仅仅为了强健身体而存在, 它将使参与者的人格更加趋向于完美, 进而成为人们精神追求和价值追求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从体育与生活方式角度来理解体育健康价值

生活方式是一定社会形态的组成和外在表现, 也是衡量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水准的一个重要尺度。生活方式是否健康就是看它是否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体育成为人的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历史性的课题。但是体育融入的生活方式就具备了符合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两大特征: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它并不独立于社会生活方式之外, 而是社会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是个体社会生活方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统一。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使现代人已经不断地意识到:人的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需要体育, 社会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体育, 体育已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大众体育生活强调人性的回归, 学生学会一种或者几种运动技能不再仅仅是为了生存和繁衍, 而且要通过展示体育运动技能的过程来释放并享受这过程的快乐。这不但揭示了体育活动中蕴涵着体育人文精神的价值, 而且突出了体育的文化内涵, 更能满足人的深层需要, 从而唤醒了人的体育运动原始本能, 更提醒了我们体育展示人的生活的意义。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或多或少地与体育生活方式相关。事实上, 现实生活中, 体育活动为人们营造了文明、健康的生活气氛, 为人们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四、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我们一线的体育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 体育的定位应该是:引导学生学会创造生活, 学会享受生活。首先, 要加强学生的个人健康与身体发展, 加强学生对个人身体特点和自我价值的理解。要求学生通过体育学习来增强体育健康知识、运动理解能力、动作技术技能和形成积极的态度来满足自身现在和将来健康和体育生活的需要。让学生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 了解健康的影响因素, 发展增进健康的自我管理技能, 并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健康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等承担越来越多的责任。认真贯彻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让我们的体育课堂变成高兴的体育课, 教学内容要坚持围绕兴趣体育、快乐体育、健身体育、生活体育来开展。

总之, 随着人们生命意识、体育意识的加强, 生活体育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 体育生活自身也发展成为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 (美) 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孙依依, 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8.

[2]邓星华, 大众文化视野下现代体育价值的重构[J].体育学刊, 2005 (6) :19—21.

11.难忘的初三生活作文 篇十一

因为清醒,所以知道时间的珍贵。初三的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争分夺秒,你追我赶。压力是一把双刃剑,它有时会让你充满活力,精神百倍,但有时又会压的你无法呼吸。因此,在初三这段时间,我们的心理素质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压力中我们奋发向上,在压力中我们相互鼓励向前。都说难忘初三,也许是因为那是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互相依偎着共同前进。这种充实的感觉怎能轻易忘怀。初三的我们很充实,是因为忙。忙,是因为题海战术-只有练好了才能在初中最后一场考试战争中叱咤风云,所向披靡,才能笑到最后。

一天之计在于晨,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让我不亦乐乎,早起让我神清气爽,学习效率也提高了。以后当我再回忆起初三时,一定会想起那时五点早起的我,在窗边低头看书时天空还是漆黑漆黑的,待我抬头时,天就变得明亮明亮的了,像是惊喜一样,每天早起看书都伴随着昼夜交替,那是神奇的一段时间,渐渐的,它似乎变成了我初三充实生活的标志了。和我一起努力的不仅仅只有睡眼朦胧伸着懒腰打着哈欠的太阳,还有中午时年轻气盛的骄阳。

烈日炎炎下,顶着大太阳站在塑胶跑道上的我们正在做准备运动,太阳公公似乎很喜欢我们,毫不吝啬地和我们分享他的热情。才刚刚做完准备运动,我们都已经汗如雨下了。四百米跑开始了,很累,但我们都毫不松懈。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在为我们自己的目标奋斗,多努力一点,离目标就会近一点。体育老师很严,但严厉中能看出他对我们的期待和关爱,像是一个父亲一样,为我们准备盐水,还给我们擦汗,让我们痛苦不堪的体育课,因为体育老师也变得开心起来,所谓痛并快乐着就是这样吧。

12.我的初三生活作文 篇十二

升入初三,不再有初一初二的悠闲自在,也不再有“还有一个学期可以努力”的理由。大量的练习、大量的作业、大量的背诵、大量的知识点……每天早上在上眼皮和下眼皮的作战中挣扎着起床。上课时,偶尔一不小心睡着了也会立刻惊醒。拍拍脸,揉揉眼睛,继续听课、做笔记。不愿落掉任何一个知识点。到了课间就立刻拿出作业奋笔疾书,为放学后的复习争取时间。在晚自习中拖着疲惫的身体努力保持清醒的听课。放学后,背着越来越重的书包,向家狂奔。到家后继续在题海中奋战至深夜,然后在知识点的海洋里沉睡。

初三,它让我们牺牲的东西很多很多:时间、自由、快乐和原本的生活。

仿佛初三注定有我们失去很多美好;仿佛初三注定要让我们历经无数磨难;仿佛初三注定要我们为了一分两分争得死去活来……

13.初三的学校生活-作文 篇十三

一、立足课堂走进生活, 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新课标强调了“课堂生活化, 生活即课堂”, 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应当按照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今后的职业发展进行教学实验。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 中职生的年龄特点主要是好奇心强而且模仿性较强。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按照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 灵活使用教材, 制定最为适合的教学目标,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 在学习Job Hunting时, 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求职申请表, 随后让学生查找相关的项目, 判断正误, 并且回答相关问题, 由此培养学生快速浏览信息的能力。在完成此任务的基础上, 教师还可要求学生按照所学的语言完成真实的任务, 随即完成一份求职表, 如此便能够使学生了解到不同职业所需的技能。通过完成任务, 学生不仅能够综合使用英语, 体会英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同时还能够通过任务来发展认识水平,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完成任务时, 学生就能够认识到学习英语不是枯燥地记忆单词, 而是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当学生使用英语来完成不同的任务时, 就能够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成就感。此外, 在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技术也能够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 在学习Travel时, 教师可结合单元主题, 以澳大利亚的旅游宣传片来导入新课, 此种导入形式较为直观, 能够立即吸引学生的注意, 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而在学习Going Shopping时, 当学生掌握了与购物相关的语句后, 教师可借助Powerpoint来展现一些生活中学生可能会光顾的地方, 随后让学生两人一组, 分别扮演售货员以及顾客, 进行对话练习。如此便能够拉近课堂与现实的距离, 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教学语言生活化,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尽量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 使用生活化语言, 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课堂氛围, 使课堂充满活力,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语言生活化即采用学生喜爱的且通俗易懂的生活化语言进行教学。语言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语言既属于教学手段, 也是教学内容。如教师可为学生编一段顺口溜:“你, 他 (她、它) , 我”谐音为“你打我”, 读起来朗朗上口, 而且通俗易懂。语言作为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 假如脱离了实际生活, 就会失去生命力。语言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感受文化, 进行情感体验的过程。例如, 单词“like”的反义词有“unlike”“dislike”, 两者的含义不同, 一是“不像”, 一个是“不喜欢”。此时怎样区分并记忆变成了困扰学生的难题。在教学中, 教师可使用联想记忆法, 让学生先观察两个否定前缀:“dis- 与un-”, 随后指出三个字母的前缀“dis-”正好对应三个汉字“不喜欢”, 而两个字母前缀则正好对应“不想”, 此种教学方法比强制性记忆效果好, 且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非常积极。

三、设计生活化课外作业, 丰富课堂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 还应当注意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的英语。学生收集的结果有关于饮料的:green tea, jasmine tea, mineralized water等, 有关于路牌的:Hongmei Road, toll gate等, 还有关于商标的ONLY, SAMSUNG等。如此便可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英语同样丰富多彩。在课堂上, 教师还可为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例如, 手抄报或者使用相机来捕捉节日的氛围, 使学生充分了解异国文化。在万圣节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在手抄报上写下万圣节的历史history, 了解万圣节的活动trick or treat。还可在圣诞节时让学生在商场或者街道拍下关于圣诞节的主题照片, 由此感受节日氛围。在开展活动时, 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 在过圣诞节时, 就可让学生装饰班级上的圣诞树, 挂上不同的礼物。每个同学都可为好朋友准备礼物, 同时使用英语写祝福语, 在圣诞晚会上互相赠送礼物, 同时使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此种活泼的氛围中, 学生的英语水平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 教学目标也能够得以实现。

四、结束语

英语是一种工具与媒介, 这就决定了英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目前英语教学已经越来越重视实际能力的培养, 中职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使学生熟练的使用英语工具,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生活化教学则能够将英语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英语, 提高教学质量。在英语教学中采用生活英语教学法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求知欲, 还能够改善课堂氛围, 使课堂与生活得以融合。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大胆创新, 充分发挥英语的作用,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文民.当前中专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职工现代企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4 (02) .

[2]杜银灿.中职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教学法研究[J].四川大学, 2012.

14.初三生活的滋味作文 篇十四

一大早,伴随着凉风,随着一个又一个的人群向老师走来,他们放下书包,翻开书本,开始了一天的校园生活。

晨读课上,大家统一朗读课文,伴以鸟鸣,十分优美整齐。虽然有些学生还没有朗读,但是在课代表的管理下,所有的学生都在朗读。成了清晨校园里不可或缺的声音。

学生最喜欢的课是体育课。上体育课,可以自由奔跑,享受阳光,挥洒汗水。

早上上完第四节课,大家肚子都饱了!学生们兴奋地跑出教室去拿饭盒,都笑了。和我争论的时候不能忘记开玩笑,但是同学之间的友谊还是很牢固的。有的同学甚至一次吃了四顿午饭,饭盒都快捂鼻子了。大家一起开心的分享午餐,一起聊天,一起欢笑,老师们顿时热闹起来!

吃饱饭后,是时候开始一下午的紧张学习了。在知识的海洋中旅行,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每个人都充满活力,没有人落后。

辛苦了一个下午,甜美的铃声一响,同学们立刻由严肃变成了活泼,一边说话一边整理书包。擦窗工擦窗户,扫地,倒垃圾,值日组的同学都很忙,让大家都能有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

说了“拜拜”就该回家了。学生们三三两两地手拉手讨论他们自己的事情。

然后每天都发生同样的事情,就像工厂里的机器,每天都在做同样的事情。虽然校园生活每天就八节课,但是课下课后,和同学在一起的快乐时光是难以忘怀的。

我热爱校园生活。我不仅喜欢在校园生活的道路上慢慢行走,感受春夏秋冬的气息,还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耍,一起聊天聊天,一起研究课题,互相帮助。

15.描写生活的初三作文 篇十五

生活,一个简单而又复杂、平凡而又特殊的词语。却让很多人为之困惑。因为在生活中,既有丽日,也有雨水;既有平凡的大道,也有坎坷的小路。生活中,有着让你迷恋的富贵生活,同时,也有让你为之痛恨的贫穷生活。在生活中,你的事业有时会很顺利,但有时,也会遭遇意想不到的挫折。

富贵的生活令我们的身心舒适,享受物质上的高端,但他却会带给我们懒惰,带给我们高高在上,让我们在物质中迷失。

贫穷的生活令我们艰苦,但它会带给我们勤奋,带给我们毅力,带给我们清高,让我们在这混浊的社会保持干净。

事业的顺利会给我们带来财富,同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骄傲,给我们带来目中无人。最终,让我们在突如其来的挫折中崩溃。

事业的挫折会给我们带来打击,让我们意志低迷,但也会让我们振奋精神,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最终,让我们更加成功。

有这样一个谜语: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这是什么?人们都猜:这是一面镜子!但有一个人却不动声色的来了一句:这是生活。

是呀,你微笑着面对生活,生活就会还给你微笑;你悲愤的面对生活,生活就会给予你悲愤的人生。

16.初三的学校生活-作文 篇十六

中国教师:随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文化越来越显性化,您是如何看待学校文化的?

张东娇:学校文化是学校核心价值观及其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和物质形式的总和,包括精神、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为了和中小学校教育实践进一步对接,我们把精神文化叫作学校办学理念体系,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构成学校的办学实践体系,并将学校文化分为六大块,即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教学文化、管理文化、环境文化。这是我们对学校文化的定义,也收录在“学校文化管理丛书”中。这里所说的学校文化主要解决校长面对的难题,解决学校文化操作定量的问题,在概念内涵上还必须进一步地具体化。因此,在借鉴其他研究学校文化的学者的著作与实践的基础上,我认为应该在已有的界定前加上这样一句话,即“学校文化是学校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经营的文明、和谐、美好的生活方式”。因此,可以说,学校文化是学校生活的全部,追求的是文明、和谐、美好的价值取向,指出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即属为生活方式,种是各种变量。

基于对学校文化的这一思考,2014年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委托我做“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个项目,其中的两项任务就是研制、开发北京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标准及围绕这一标准进行评估工作。评估工作重在过程的引领,所以标准很重要,能够指导学校更好地开展文化建设活动。我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三大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中小学管理》2015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当前全国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三个问题,即逻辑难自洽、概念不操作、说做“两张皮”,也说明学校文化是一个很有操作性的概念,能让学校和校长习得一种系统思考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工具,意识到文化无处不在。如果习得这一系统思考的工具,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做文化,否则就仅仅是在做事。

校长并非仅仅是要掌握这一概念,更重要的是学会一种思考方式或者说生活方式。胡适说:“文化就是文明所形成的生活方式。”我把学校文化属性分为内在属性和外在属性。内在属性是其价值属性,即追求文明、和谐、美好的价值取向;外在属性包括文化的合体性、合理性等。例如,我们在诊断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的学校文化时,提出“生长教育”的文化理念,是基于杜威“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的理念,基于教育的农业隐喻和学校特点,认为“生长”比较适合。这需要落实到学校的具体工作与课堂标准中,进行课堂观察和课例研究,让学校明确什么是真正的课堂文化与教师行为标准,反映社会核心价值观,符合学校的校情、生源、历史和事实。

中国教师:当前我们一直在加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那么您认为应站在怎样的高度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张东娇:传统文化不是越来越重要,而是一直都很重要。我曾写过《价值驱动型学校建设策略》一文,指出价值驱动学校其实是文化驱动学校,价值驱动型学校背后的哲学是国家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传统文化与当代的主流价值观。因此,我们在诊断学校文化时会考虑我国的传统文化,考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就传统文化的作用而言,我认为文化本身是身份的认同、集体意识的沉淀和表征。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校会在墙上贴一些传统美德的内容,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在政策层面,国家也在不断加大重视力度,而且传统文化教育在中小学校已落实多年,现在也是有增无减。在学校文化体系中,我们一般会在课程文化和学生文化中落实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文化中,很多学校会设置校本课程,如书法、美术、国学课等。安徽合肥屯溪路小学的“传统文化进课堂”活动就已实施多年,而且越趋细致化。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与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着眼点,可从班级管理、班级文化、社团活动、德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评价、家校合作等维度开展。部分学校会举行传统文化节,开展古诗词欣赏、国画比赛等活动,如北京海淀外国语学校。我们这一代人上学时所处的时代,传统文化都被砸烂了,基本上没有传统文化素养,所以我经常会看一些“四书五经”,汲取文化精髓。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化,一直绵延而来,很有智慧,有强大的包容性。因此,各个学校应彻底地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将其做得更系统化。此外,书法、足球课等应在学校中得到普及。随着视窗文化时代的到来,很多学生变得不会写字,或者字写得很难看,如何提升学生与教师的汉字功底,变得越来越重要。

中国教师:就学校整体的育人环境而言,您认为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

张东娇:首先是课程化,主要是在校本课程上自主地根据学校的特点设置满足全校师生发展要求的课程,从课程文化方面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其次是活动化,让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一些学校的社团活动做得比较好,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活动作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可以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文化的真谛与精髓。再次是制度化。学校可以利用一些较为零散的时间,比如,中午时可以让大家听着古筝练汉字,上课前5分钟可以集体诵读古诗,这些都是一种文化的濡染与熏陶,使师生自觉或不自觉地了解与感悟传统文化。制度作为学校正常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已形成一种规范与要求。最后是仪式化。这是我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看到的比较有特色的一点,“诵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仪式,全校成员共同参加,共同朗诵,气势磅礴,值得推荐。此外,一些学校还会设立国学馆,或设置棋类课程和活动,比如,合肥的一所农村小学,他们的校园环境设计就体现出棋文化的特点。学校在文化建设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课程和活动这两大方面,对其他内容,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研发与设计,符合自身的特点与发展即可。

中国教师:就班级文化建设而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会对学生产生哪些影响,如生活、学习等?

张东娇:我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会产生哪些影响,校长、班主任与各科任课教师会比较清楚,是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的。比如,有的学生国画画得好,学校为他举办画展,这对他的个性发展肯定会有积极的作用,发展其特长。有的学生汉字写得好,或参加汉字大赛得奖,这都是光荣的事,对学生发展和身心修养肯定会产生好的影响,鼓励他们更上一层楼,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素养。

不过,我认为当前学校中比较缺乏体育与美育。一些学生身体素质较差,美育观念较为薄弱,需要加强,否则可能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国教师: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师生文化观、价值观、生活观的体现,您认为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凝聚学校师生,从而体现学校的个性与精神风貌?

张东娇:在做学校文化创建项目中,我总结出一套方法。第一,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解读。2009年,我们构建开发出“学校文化驱动模型”,全称是“学校文化驱动区域学校整体发展模型”,在这一模型的指导下,我们会在一些方面指导或者说引导学校工作。这个模型分为两个阶段,其中之一是针对学校文化情况撰写方案。专家小组在工作日到学校进行诊断,通过听课、校园观察、校长发言、访谈、头脑风暴5个环节,并在3个月内写出学校文化建设与发展方案,与学校进行面对面沟通,进行方案修改。我们实施学校联系人制度,项目组的每位教师负责一所学校,当专家意见和学校意见没有较大分歧时,联系人必须到学校面对全校教师进行方案解读,有时也要面对家长、学生代表,因学校而异。对学校文化建设方案的解读,能够帮助校长将学校的管理文化推到文化认同阶段。专家将文化形成的心路历程告知广大师生,在不断的修改与提意见中,最后定稿,在参与的过程中凝聚师生。

第二,课例研究与课堂观察。这是将文化落实到课堂的必要途径。有一次,我们做完课例后,一位教师对我说,原来他自己在课堂上的活动其实就是在落实学校文化。我们对这所学校的学校文化提出的是博雅教育,课例研究的主题是“引导自学课堂培育学生学习担当能力的研究”,其中培养担当能力就是博雅教育的内容之一。找到学校文化的“腿”和“腰”,教师就会自觉地进行参与,自然就会凝聚他们对学校发展的关注力。

第三,方案沟通时要面向全体教师。我们发现,教师建言献策的热情特别高涨。有时,我们会给学校提一些建议,如学校的校训、校歌不符合学校情况,提议学校可以面向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征集,让学校的全体人员参与其中,在校训、校歌的形成过程中凝聚师生。此外,在提炼学校核心价值观时,学校也可让教师自己先做,当他们的表述不完整时,专家组可给予一定的指导。在此,我想说说我们与合肥28中的故事。当时合肥28中问题众多,关于学校发展,校长也没有好的思路。在对这所学校进行文化诊断时,我们也比较迷茫。鉴于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和谐教育思想,我们建议这所学校可以实施新和谐教育理念,变成苏霍姆林斯基思想的实验学校,真的奇迹般地将这所学校救活了。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帮助下,他们邀请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女儿—苏霍姆林斯卡娅、帕夫雷什中学校长及乌克兰大使馆人员来到学校,于2014年11月召开国际性的研讨会。现在,该学校的精气神儿活过来了,并将师生凝聚起来,解决了学校的游离状态。类似的学校案例,不胜枚举。其实,学校文化是学校自己的生活,并非负担。

中国教师:人们常说,一个好的校长往往能够带出一所好的学校,您认为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应具备哪些素质或能力?

张东娇:在研究学校文化和运用学校文化驱动模型时,我常说当完成学校文化建设方案时,是我们和学校共同生了一个让人喜欢的“孩子”,但这个“孩子”能够养多大,养成啥样,完全靠校长。我们所形成的方案一般需要3~5年才能完成和实现,然而方案的完成水平完全取决于校长的领导力、执行力、想象力以及审美能力。

结合我所接触的学校,我将校长的领导力和学校文化方案落实结果分为三个类型。第一,锦上添花型。这些校长有很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学校本身的基础不错,他们能够做得很好,大约占1/3。第二,更上一层楼型。对中等基础的一些学校,如果碰到一位好校长,学校的发展会更上一层楼。比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农科院附小,它们之前不算很出色,但在成长教育与生长教育理念的引领下,至少在北京海淀区的学校中有了很大的知名度。第三,前进一步型。对那些基础薄弱的学校,校长的想象力和执行力也很有限,但会在原有基础上前进一步。面对一份学校文化方案,如果学校不做的话,两年之后将无话可说。我回访过一些项目学校,一些校长也针对学校文化出版过相关书籍,或申报课题,或举行办学思想和实践研讨会,我认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在校长,在于他们的理念与实践,这会对其自身与学生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

中国教师:教师作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力量,您认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该如何进行教师培训,提升其自身的文化素养?

张东娇:这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事。学校文化方案解读是对学校管理的一种认同,但解读之后,需要教师和学校共同学习和落实,如果尝到甜头或有了效果,他们就会更加努力地落实。这一过程需要专家推动、校长领导,更需要方案修改阶段各位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其实这是对教师进行文化渗透的一种途径,在参与的过程中,让他们更好地了解学校文化及其内涵,提升自身素养。

上一篇:净水器行业分析下一篇:美导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