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工手工制作《小丑》教案

2024-11-04

大班美工手工制作《小丑》教案(共6篇)

1.大班美工手工制作《小丑》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道灯笼的制作方法,尝试用折、粘、剪等方法独立制作。

2、做做玩玩中感受新年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生活中已认识灯笼。

材料准备:PPT、人手一份灯笼制作用具、幼儿准备废旧盒子若干、胶水、丝带等

重点难点:

知道制作步骤,能独立完成。

教学过程:

一、PPT,欣赏灯笼

1、欣赏灯笼照片,认识元宵节。

2、讲讲说说,话元宵:

(1)元宵节的来历——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2)讨论话题: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灯笼?灯笼上有些什么?

二、制作灯笼

1、出示范例灯笼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画上新年中人们的活动——将纸对折——在对折的纸中间剪出一条条的分叉(不能将纸剪断)——打开纸张粘合——添上穗子和装饰物。

3、强调制作步骤,分叉不能将纸剪断。

4、幼儿制作,教师帮助巡视。

5、展示自己制作的灯笼。

三、玩灯笼、装饰教室

1、在音乐声中拉灯笼、玩灯笼。

2、为教师装饰灯笼,感受节日气氛。

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制作收集到的盒子灯笼。

2.大班美工手工制作《小丑》教案 篇二

授课人:李文梅

授课时间:2012.10.17

一、设计思路:

废旧材料是我们手工活动的主要材料,平时我们就注意让孩子们搜集废旧材料,如饮料瓶、各种纸盒、纸杯和易拉罐等。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利用这些废旧材料进行手工创作,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初步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果冻和冰激凌孩子们都很喜欢吃,所以我们收集了许多的果冻和冰激凌的盒子,我们利用这些盒子制作了小花篮、娃娃、和各种小动物。还剩下了许多的果冻盒时不知做什么用,我就问小朋友,这些盒盖像什么,有的小朋友告诉我像乌龟壳,经孩子们一提醒,我利用果冻壳制作了一只会爬的小乌龟,决定让孩子们一起制作。

二、教学目标:

1、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会爬的小乌龟,体验变废为宝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活动重点:

1、学习制作会爬的小乌龟,体验创作的乐趣。

四、活动难点:

1、在制作中大胆想象,创作不同的动物形象。

五、活动准备:

1、每人一个果冻盒一根一寸长吸管、一根两米长的毛线。

2、色卡纸、水彩笔、透明胶带、小剪刀。

3、教师制作的会爬的小乌龟一只、制作示意图。

六、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制作的会爬的小乌龟,拉动乌龟身下的绳子,演示乌龟向前爬行,激发幼儿创作的兴趣。

2、请幼儿观察乌龟的制作材料及方法。

3、幼儿探索乌龟为什么能爬行的秘密。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制作示意图,请幼儿分步骤观察制作的方法。

2、教师根据制作示意图重点演示以下步骤。

(1)、乌龟壳与乌龟身子的粘贴和固定。(2)、小乌龟身体下面的两根吸管粘贴的要对称。(3)、演示用牙签帮助将毛线穿过吸管。

3、教师演示结束,启发幼儿大胆想象,制作不同的会爬的小动物。

(三)、幼儿操作:

1、幼儿自由选择喜欢颜色的卡纸来画自己设计的动物。

2、画好后剪下来。

3、将果冻壳与身子粘贴和固定在一起。

4、在粘好的卡纸下面粘上吸管,穿上毛线作品完成。

(四)、结束部分:

做好小动物的幼儿将绳子的一头挂在小椅子被上,另一端拉在手中,来回拉动绳子让小动物向前爬行。待幼儿都做好后,大家一起玩起来,比比谁的小动物爬得快,体验制作的快乐。

(五)、作品评价:

幼儿制作完成后,教师参与孩子们的玩耍中,边玩边点评幼儿作品的特别之处。

3.大班美术滑稽的小丑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折、画、贴的方法制作滑稽小丑。

2、能大胆想象,积极动手参与活动。

活动准备:

1、小丑图片。

2、作品范例一个。

3、矿泉水瓶人手一个,彩色长条、圆形、圆锥形等各种形状的卡纸(根据幼儿能力不同三个层次:剪好的图形、画好未剪的、没画的卡纸)、彩笔、剪刀、双面胶、胶水。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图片请幼儿欣赏,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A、欣赏图片,总结作品特点。

1、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些很有趣、很特别的`朋友,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

2、讨论:引导幼儿观察小丑图片并说出小丑的主要特点。

提问:看到小丑的模样,你感觉怎么样?为什么觉得好笑?他的脸与我们的脸有什么不同?(请小朋友们讨论回答)

3、教师小结:小丑都有一个红红的鼻子,大大的嘴巴,有趣的眼睛,看上去很可笑,很滑稽。

B、欣赏范例,讨论制作方法。

1、请幼儿观察并讨论:制作小丑需要哪些材料?

2、教师讲解小丑的制作顺序。

①先在脸的中间位置画一个红鼻子,下面画一个大大的嘴巴,让人一看就觉得很好笑。

②鼻子上面再画上特别的眼睛,然后戴上一顶漂亮的帽子。

③将彩色长条纸一前一后折成楼梯状,分别贴在瓶子的上下部分,做成小丑的胳膊和腿3。教师为幼儿重点示范讲解小丑四肢的制作方法。

C、介绍材料,自由创作。

1、出示介绍操作材料,请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创作。

(1)幼儿自主选择材料,随意制作自己喜欢的小丑。

(2)鼓励幼儿画出各种各样的小丑的脸。

2、鼓励幼儿大胆创新,制作与众不同的小丑。

4.会到立的小丑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小丑会倒立的原因,从实验中感受杠杆、平衡的原理和现象。

2、继续学习填写记录表的方法。

3、喜欢参加科学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准备:范例小丑2个;事先画好的小丑的图片(贴好衬底)、底座(小杯子、油泥、吸管);吸铁石、回形针、雪花插片、文件夹每人各2个;幼儿记录表、笔、黑板等

活动过程:

1、出示小丑,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发现小丑倒立的原因。

(1)、出示双面范例小丑

“你们看过小丑表演吗?我这儿有个小丑,他会表演倒立,想不想看?”

提问:“为什么小丑能倒立?你们的小丑会吗?你们也来试试看,让你们的小丑也倒立。”幼儿进行尝试。

(2)、师幼2种小丑进行比较

“为什么我的小丑能倒立,而你们的小丑倒立不起来呢?”

(3)、幼儿用硬币进行尝试

“小筐里有一些硬币,你们去试一试,看看硬币贴在哪儿能使小丑倒立。”(同时用单面范例小丑提示硬币的贴法:双面胶贴硬币,贴在小丑的背面)

(4)、幼儿讲述自己的发现

“你刚才是把硬币贴在什么部位使小丑倒立的?”

“为什么只有在小丑的手部贴上硬币就能倒立呢?为什么在别的地方贴就不能呢?为什么要贴2个硬币呢?”

总结:只有在小丑的手部贴2个一样重的硬币,小丑身体才能平衡,就能倒立了。

(5)、请幼儿继续去尝试未倒立起来的小丑。

2、猜想并记录还有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来

(1)、启发幼儿讨论

“除了用硬币,还有什么材料能使小丑也倒立起来呢?”

(2)、幼儿进行猜想并记录(简单的介绍记录表):

“小筐里有吸铁石、回形针、雪花插片和文件夹,我们来猜一猜,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来,并把你的猜想记录在表格的‘?’后面,可以的就打‘√’,不可以的就打‘x’。”

3、幼儿实验,探索还有哪些材料能使小丑倒立起来

(1)、启发幼儿用桌上的材料试一试,并做记录

“猜好的小朋友就用小筐里的4种材料分别去试一试,看看哪些材料也能使小丑倒立起来,试好后记录在表格的‘小手’后面,可以的打‘√’,不可以的就打‘x’。注意:每次只用一种材料进行实验。”(提醒幼儿将原来的硬币要拿掉,在小丑的手部贴上双面胶,每次试一种就做一次记录,然后再试其他的材料。)

(2)、讨论实验记录的结果,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为什么吸铁石和文件夹也能使小丑倒立,而雪花插片、回形针不可以呢?”

总结:这4种材料是不一样的,吸铁石和文件夹重一点,所以能使小丑倒立,回形针、雪花插片轻一点,小丑就倒立不起来了。

经验扩展:我们去试一试不同的材料贴在小丑的手部是不是也能倒立?

科学活动《会倒立的小丑》说课内容

科学小制作活动是我园多年来研究的一项课题,由我园老师创编的小制作作品曾分获省、市、区各项制作奖项。科学活动《会倒立的小丑》是受我园一位老师的科学小制作“倒立的小丑”的启发而设计的,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索兴趣和求知欲望,生成了这节探索实验活动。在研究制作过程中,我发现,开始是单纯的以制作为主的一节活动,似乎缺少难度和探索含量,所以,把这节纯制作的活动设计为探索并加上猜想、记录再实验的活动,将制作内容成为了活动的一部分,让孩子通过探索和操作发现“小丑能倒立”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这对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孩子们在活动中也一定会通过自己的参与去找到这个原因。

《会倒立的小丑》的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小丑会倒立的原因,从实验中感受杠杆、平衡的原理和现象;

2、继续学习填写记录表的方法;

3、喜欢参加科学探索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我是从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方面来制定活动目标,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是发现倒立的原因和感受科学现象,幼儿要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小丑倒立是因为平衡的原理,所以我将其设为活动的第一目标。杠杆支撑是孩子不了解的一个物理名词,在我们研究过程中,还特意咨询了一位中学物理老师,从他那儿了解到,小丑能倒立的原因是和杠杆、平衡有关,但考虑到具有概念性的科学原理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他们也不宜掌握这些比较深奥的物理名词,所以从现象的感受方面来制定目标对于孩子们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在活动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园的孩子缺乏表格记录的经验,而所要实施活动的二幼小朋友对记录也是不太熟悉,继续学习记录表格也就作为活动目标二提出。目标三其实就是活动所要达到的情感要求,孩子本身是喜欢科学活动的,所以我们要通过活动最终达到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这一目的。

贯穿活动的主角—可爱又有趣的小丑,由于原理上的要求必须是同一式样的,所以老师在之前要准备好初步的轮廓和样子,孩子再进行涂色和装饰。除此之外,孩子还要有撕贴双面胶的技能等,这些都是老师在活动前必须掌握好孩子发展水平的。之所以选择4种材料(雪花插片、回形针、文件夹和磁铁)作为实验中内容,因为它们是相对轻和重的两类物体,可以比较明显的进行区别,本来也想选择更多的材料,但这样孩子会容易受多种条件和因素的影响,甚至涉及到实验结果,所以这几种材料对于实验初期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

活动中围绕探索发现倒立的原因,我设计了3个环节,以层层递进的方法使幼儿从操作中去感知,发现倒立的原因——进行猜想、记录——动手实验、记录3个步骤,帮助幼儿发现“小丑身体平衡了,也就倒立了”的现象。第一个环节通过自己的小丑和老师的小丑进行比较,再探索,发现小丑的手部贴了2个一样重的硬币就能倒立。第二个环节进行猜想并记录,哪些材料可以帮助小丑倒立;第三个环节进行实验并记录,哪些材料真正地能使小丑倒立,比较实验和猜想的结果。这两个环节,将猜想、实验用表格记录的方法来完成,使环节既有操作性又有趣味性,孩子们感觉自己像个小科学家一样,很快看到实验的结果,发现小丑倒立不仅需要2个一样重的材料,在材料上还需要有一定重量的要求的现象,并在实验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也帮助孩子解决了小丑能倒立的奥秘所在。

5.大班美工手工制作《小丑》教案 篇五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幽默滑稽的风格,伴随音乐学习小丑得意、走、看和选菜的动作。

2、在了解4/4X X XX XO/这个节奏的基础上,伴随音乐创编出与该节奏相匹配的切菜动作。

3、体验当厨师进行游戏的快乐。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已经用该音乐玩过找朋友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了解故事情节,模仿学习情节所匹配的动作。(幼儿围圈坐)1、在教师动作、语言的引导下初步学习基本动作。

①师完整讲述故事师:看看我是谁?(教师戴上小丑的红鼻头)肚子好饿呀,我要去厨房做一顿香喷喷大餐,(做得意的动作),进了厨房,我走走走走走 /左看看右看看/(3遍)。哇,发现了我最喜欢的菜(做指菜动作),我,拿呀拿呀拿呀拿。准备切,切切切切切0/……看看我切的菜。

②配乐,教师完整示范动作两遍。

③幼儿完整模仿学习两遍

2、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初步有节奏的随音乐做动作。

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切的动作

②连续完整游戏(两遍)第一遍游戏: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切菜的节奏第二遍游戏:教师重点关注能力较弱的幼儿在做切的动作时候的节奏

(二)用4/4X X XX XO/节奏创编不同的切菜方法

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用替换的方法创编片和拍的动作①重点练习有节奏的片鱼的动作,幼儿在圈上按顺时针的方向移动,完整玩片鱼片的游戏(关注幼儿在移动时候的节奏和空间距离的调整,教师重点用语言提示走走,走走走,的节奏,以及片鱼片的节奏。)②重点练习有节奏的拍姜的动作,完整玩拍姜的游戏

2、幼儿自由创编切菜的动作①幼儿创编不同菜的切法②教师引入魔法菜板,进一步激发孩子创编的兴趣③配乐完整游戏三遍

3、结束 师:现在,端上我们切好的菜吧,跟着老师走,咱们炒菜去吧。(幼儿假装端菜状,离开)

【友情提示】

活动延伸:

1、魔法菜板放置位置的不同变化:高、低、左、右、前、后

2、可增加魔法菜板的数量。

6.大班《石趣》美工活动教案 篇六

【活动设计】

一天,我和孩子们一起到小公园去散步,回来后发现孩子们的口袋里多了一件宝贝——石头。这些充满生命力的小东西成了孩子们亲密的玩伴,奇特的形状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我设计了这一美工活动,目的是通过想一想、做一做、讲一讲等一系列环节,为幼儿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增强幼儿在不同材质上进行美术活动的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接触自然、独立创造的.快乐。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景中根据石头的形状进行构思,并运用各种材料大胆创造。

2、积极参与故事创编活动,并体验石头造型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各种石头、石头造型艺术品。

2、事前收集的各种石头、颜料、贝壳、彩纸、棉签、双面胶、橡皮泥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

(1)歌曲《小石头》进场。

师:小朋友,咱们刚才歌曲里面唱到了什么?石头有什么用啊?你有没有玩过石头?玩过石头的小朋友介绍给大家听听。

2、交流讨论

(1)欣赏石头画。

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猜猜老师是怎么玩的?用了那些材料?你们想不想玩?

(2)根据范画,引出故事。

3、大胆表现

(1)根据石头形状大胆想象。

(2)幼儿选择辅助材料,进行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想象创编

(1)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创编的故事。

(2)幼儿自由选择同伴,组合石头造型进行创编。

延伸活动:

1、在日常活动中让其余幼儿讲述自编的故事。

上一篇:长征诗歌下一篇:2009年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大会 会议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