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课件免费下载

2024-11-29

醉翁亭记课件免费下载(共8篇)

1.醉翁亭记课件免费下载 篇一

高一冷泉亭记课件

高一冷泉亭记课件

冷泉亭记

[唐] 白居易

原文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2]。就郡言[3],灵隐寺为尤[4]。由寺观[5],冷泉亭为甲[6]。亭在山下[7],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8],广不累丈[9],而撮奇得要[10],地搜胜概[11],物无遁形[12]。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13],木欣欣[14],可以导和纳粹[15],畅人血气[16]。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17],风泠泠[18],可以蠲烦析酲[19],起人心情[20]。山树为盖[21],岩石为屏,云从栋生[22],水与阶平[23]。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24];卧而狎之者[25],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26],粹冷柔滑[27]。若俗士,若道人[28],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29],见辄除去[30]。潜利阴益[31],可胜言哉[32]!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33]。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阅读提示】

通过描写冷泉亭的`地理方位,四时奇景及功效,将其“最杭州而甲灵隐”的千姿百态刻画得十分灵动,引人人胜。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的词。

(1)可濯足于床下

(2) 眼耳之尘

(3)可胜言哉

(4) 先是领郡者

(5)能事毕矣

2.翻译文中划线句。

3.文章从哪些角度描写冷泉亭的“最杭州而甲灵隐”?

参考答案

1、在 的 尽,完 的人 尽

2.(1)山树作屋顶,岩石作屏风,云从栋上生,水与台阶平。

(2)因此称它“最杭州而甲灵隐”。

(3)所以我继承它,只作文而不建造亭子。

3.地理位置、四季景象和作用。

二: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可以导和纳粹 纳:吸纳 B、杭自郡城抵四封 封:边界

C、述而不作 作:做文章 D、可胜言哉 胜:尽

5、下列各项都是对“冷泉亭风景”描写的一项是(2分)

①由寺观言,冷泉亭为甲 ②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

③矧又潺湲洁澈 ④山树为盖,岩石为屏 ⑤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

A、雹冖堍 B、②③④ C、雹佗邰 D、雹邰堍

6、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冷泉亭建在灵隐山的下面,石门涧的中央,灵隐寺的西南角。

B、冷泉亭虽然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

C、余杭这个地方共有五座亭子,它们都是当时的太守修建的,冷泉亭是白居易为右司郎中时修建的。

D、作者喜欢冷泉亭的原因,一是风景秀丽,二是人们一看到冷泉亭那些“眼耳之尘,心舌之垢”就可以摒弃。

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4分)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分)

参考答案:

4、C(作:建造亭子)

5、B(①这是对冷泉亭的评价;⑤这是对五亭美景的赞美)

6、C(这座亭子是元藇修建的)

7、(1)在这种情况下,五座亭子可以相互望见,就像五个手指排列在一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注意:“列”“殚”各1分,整句通顺2分)

(2)这就是治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谨慎取用的缘故(原因)啊!(句式、“所以”、“学者”各1分,整句通顺1分)

2.团课免费课件 篇二

团课免费课件

理想与立志

一、了解名人立志的故事和警句。

今天我们团课的主题是:理想、立志。理想是一个崇高的字眼,它犹如浩翰海洋中的灯塔,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生活中常常可以发现,在同样艰苦的条件下,有的人萎靡不振,虚度光阴;有的人一愤骥足,勇往直前。这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理想和意志在起作用。

一个有远大理想和抱负的人,以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自己的志向作不懈的努力,一些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在别人叹息、厌世、游荡玩乐的时候却挥汗耕耘。中国有大量歌颂理想和立志的警句。下面我们说一些名人名言,请同学们猜猜作者是谁。

甲: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孔子)

乙: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甲: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乙:青年应立志做大事,不可立志做大官。(孙中山)

甲:没有抱负的人,他的生活缺乏伟大的动力,自然不能盼望他有杰出成就。(华罗庚)

乙:有志者事竟成。(范晔)

古今中外,有不少名人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伟大的理想,为他们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我们讲几则名人少年立志的故事,请大家猜猜主人是谁。

1、有位少年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立志报国,献身革命。他在中学读书时,同学称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1914年他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全部的费用只有几块大洋,而三分之一花在订报上,铺盖和衣服非常单薄。他与同学提出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身边琐事、在校期间不谈恋爱“。他认为改造世界对学问知识的需要太迫切了,一定要珍惜宝贵的青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情上。请问这位少年是谁?(毛泽东)

2、20世纪初沈阳一所小学。校长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读书?”课堂上顿时寂静无声。听了片刻,一个同学毕敬毕恭的站起来回答:“读书为了寻求生路。”话音刚落,另一位同学说:“为了光宗耀祖!“这时,一位同学从座位上站起来。他,浓眉大眼,昂首挺胸,大声回答道:“为了中华民族之崛起,腾飞于世界而读书。”当时这位少年年仅12岁。请问这位少年是谁?(周恩来)

3、歌德巴赫猜想一直被看作数学王冠上的明珠。200多年前,有不少科学家试图征服它,并因此耗费了巨大的精力,却都没有成功。有位中国少年上中学就暗暗立志摘取这颗明珠,他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业和理想。他拼命积累知识、奋力演算难题,草稿纸装了一麻袋又一麻袋。最后终于用自己的智慧和理想的合力,移动了数学群山,摘取了数学王冠上这一璀璨的明珠,发明了以他的姓氏的定理。请问这位少年是谁?(陈景润)

二、谈理想

好,听完这几则名人的故事,我们会发现:树立了远大理想的人,就意味着事业成功了一半。无志之人,不可能激起生活的浪花;无志之人,不可能享受事业的种种辉煌。当今世界以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没有知识必将被社会洪流无情淘汰,更谈不上在21世纪立足。回过头来,看看自己,作为世纪之交的中学生,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我们今天有什么理想和抱负呢?不知20年后的你是什么样子的呢?

记者(脖子上挂相机,手拿摄影刊物):我从小就喜爱采访、摄影艺术,希望自己成为一流的记者,采访各国的领导。现在,我成功了。我手上的这本杂志中有好几篇我的作品。我还在世界的新闻报道比赛中多次获奖,并得到国家主席的接见。老师,感谢你在读中学时对我的鼓励。

运动员(《运动员进行曲》响起,胸前四枚金牌,手执鲜花,绕场跑):老师、同学们,一直以来我的身体都特别棒。小时侯我曾暗暗发过誓,一定要向邓亚萍、李小双一样当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为国争光。20年过去了,我在第33、34届奥运会夺得了四枚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每当五星红旗在异国他乡体育馆上空升起时,我常常情不自禁地流下热泪--想起20年前当优秀运动员的美好愿望实现了。

公司总裁(西装革履,手持大哥大):大家还记得20年前用毛毛虫吓哭了许多女同学的的捣蛋鬼吗?我现在没有时间捣蛋了。大学毕业后经过十年的艰苦创业,创办了一家计算机公司。由于讲信誉、重质量,业务往来越来越多。现总公司设在广州,分公司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国外也有许多业务联系,经济效益十分好。今天我专程为母校新建的网络中心捐款来了。(打开大哥大,告诉秘书把100万支票赶快送来)

清洁工(身穿工装,手拿扫把):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20年过去了,我可没有象前面几位同学那样干出了了不起的业绩。我的工作太平凡了,只是清洁工。但是我热爱自己的职业,因为我用苦和累换来了大家的清洁卫生和舒适。我同样感到骄傲和自豪。

将军(军乐响起,身穿军装,向大家行礼):20年前,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军人。于是,我18岁参军,一年后考入军事学院,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在保卫祖国的岗位上屡立战功。去年,中央军委授予我中将军衔。今天我回母校报喜来了。

你的理想是什么呢?(每个学生都说出自己的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此时此刻,我们来探讨几个问题:

(1)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

3.小学安全课件免费 篇三

小学生食品安全教案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食品卫生安全知识,认识食物中毒特征,提高自我救护意识,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有些学生在吃了一些食品之后会有腹泻、腹痛、呕吐等现象。

2、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区分问题食品,预防食品中毒。

二、重点讲述:

预防食物中毒,首先要讲究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澡、勤洗衣服、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换床单和被盖(一月一次)。保持教室、宿舍及环境的清洁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暴饮暴食的良好习惯。其次做到“六不吃”,不吃生冷食物、不吃不洁瓜果、不吃变质食物、不吃未经高温处理的饭菜、不喝生水、不吃零食。再就是要从食品标签上注意识别食品质量,选择安全的食品是把住“病从口入”的第一关。

1、认识食物中毒特征。

潜伏期短:一般食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发病

胃肠道症状:腹泻、腹痛,有的伴随呕吐、发热

2、提高自我救护意识

出现上述症状,应怀疑是否食物中毒,并及时到医院就诊,同时报告老师。

3、预防发生食物中毒

a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特别是饭前便后,用除菌香皂,洗手液洗手

b不吃生、冷、不清洁食物

c不吃变质剩饭菜

d少吃、不吃冷饮,少吃、不吃零食

e不要长期吃辛辣食品

f不要随便吃野果,吃水果后不要急于喝饮料特别是水。

g剧烈运动后不要急于吃食品喝水。

h不到无证摊点购买油炸、烟熏食品,尽可能在学校食堂就餐。千万不要去无照经营摊点饭店购买食品或者就餐。

i不喝生水,建议喝标准的纯净水。从家里所带腌制品在校不能超过2天

j谨慎选购包装食品,认真查看包装标识、厂家厂址、电话、生产日期是否标示清楚、合格。查看市场准入标志(QS):为了保护人们饮食卫生安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自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对出厂食品,经过强制检验合格后,加贴市场准入标志,方便选购。20起,对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下半年,对方便面、膨化食品、罐头、冷饮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

三、让学生互相交流,谈谈体会。

四、总结。

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因为它关系到我们全体师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引起注意,如果忽略了这项,其后果不堪设想

小学生交通安全教案

班会内容:

交通安全教育。

班会目标:

1.通过本次班会活动,让学生接受一次生动活泼的交通安全教育。

2.通过逼真的画面,真实的数据,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交通规则,懂得保护自己,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等的道理。

班会重难点:

培养学生树立交通安全意识,养成交通安全的良好习惯。

班会准备:

1.黑板上书写“交通安全我先行”几个字。

3.准备测试交通规则的抢答题目。

5.学生自制安全宣传卡。

班会过程:

一、以逼真的画面,真实的数据,真切的告诫,让学生深深懂得保护自己,就是幸福大家。

1. 导入 :

同学们,今天我们举行一次“交通安全我先行”活动,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A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爱学习、爱劳动,是充满生机的新一代。 我们是肩负重任、跨世纪的新苗。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小学生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

2、逼真的画面:

播放《交通安全监控录像》

(老师:看了这些录像,你们有什么感想?)

学生回答:

刘善容:看了之后感觉很害怕,以后都不敢过马路了。

未从凡:太惨了,他们这么年轻就丧失了生命。

王建鹏:我以后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了,感觉很多危险都在我们身边。

童耀:我一直都很注意的,所以以后不会遇到这类事故的。

-----

老师:交通事故离我们并不遥远,它也常常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讲一讲听到的、看到的或从报纸上阅读到的.或亲人朋友遭遇过的交通事故。

3.真实数据:

道路交通是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它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大家来看这样一组数据:据统计,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已经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10万鲜活生命葬于滚滚车轮之下,如此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留给世人的该是多么沉重的警示和思索。

连续3年每年死亡人数突破10万大关,一年10万人是什么概念?相当于一年消失一个小城镇;一个月被吃掉一个万人军团。一年经济损失33亿多元,相当于国家可以养活100万个失业人员;可以使200万个穷困地区失学儿童重新走进学堂,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4.真切的告诫:

谈起交通事故,同学们无不感到形势严峻,谈起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无不感叹唏嘘。感叹、唏嘘之余,请同学们说一说他带给我们的启示或想法。

5.小结:

这些血的教训向同学们敲响警钟!——希望每个同学心中都有交通安全这根弦,时刻牢记遵守交通规则。

二、班会中学习交通法规。

1.辨认交通标志;(学生举手回答过程略)

2.快速抢答交通知识(学生抢答过程略);

3.游戏《等车》。

让几名学生表演

剧情背景:周末到了,同学们回家心切,在公交车站等车,车子终于来了,他们满心欢喜,蜂拥而上,你推我挤,车在还没停稳,有的同学便抓住车门把手,这时惨剧发生了------

请同学们说说游戏中有哪些是违反交通规则的,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4、让一名名学生模仿交通指挥动作,让大家辨认

三、小结:

老师:在父母眼里,你们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师的眼里呢们是展翅待飞的雏鹰。父母、老师在期待着你们,美好的明天在期待着呢们!为了更好地生活和学习,你们要懂得保护自己;懂得交通安全重于泰山等的道理。同学们一定要把交通安全牢记心中!

四、课外延伸:

4.变色龙免费课件 篇四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沉静、无精打采、异想天开、径自”等词语;了解契诃夫的小说创作;找准主要人物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受沙皇专制统治的腐朽黑暗,《变色龙》教案。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

(多媒体展示蜥蜴图片)

同学们,说起蜥蜴,很多人的感觉是丑陋、可怕的,其实蜥蜴中的一种叫变色龙的,它会随着环境颜色的改变而改变皮肤颜色。

本文是一篇小说,与变色龙这种动物有什么关系?(善变)

二、初步感知,熟悉课文内容。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哪些地方可以看到“善变”?

三、分析品味课文。

1、本文谁在变,为什么要变?变了几次?(随着狗的主人变化)(5次)

最初:听了赫留金申诉,不知狗主人是谁时

对小狗———野畜生,疯狗,把它弄死好了。

对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说好象是席加洛夫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它是那么小,它怎么会咬着呢的对赫留金—你那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你们这些鬼东西。

第二次:巡警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贱胚子。

对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们绝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说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名贵的狗。狗是娇贵的动物。

对赫留金———你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头伸出来!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厨师说不是将军家的狗时

对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厨师说是将军哥哥的狗时

对小狗———这小狗还不赖,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这家伙的手指头!

对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2、警官奥楚蔑洛夫是否有他自己难言的苦衷?你从哪里看出的?

3、虽然警官奥楚蔑洛夫是一个善变的人,请问他身上是否有什么是始终不变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奥楚蔑洛夫是一个专横的沙皇警察,但同时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变色龙。他专制蛮横、欺凌百姓,对上则趋炎附势、献媚讨好,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两面派。)

(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思想性格的本质特点包含两个方面:他是沙俄统治的爪牙,在上层权势面前奴颜婢膝,俯首帖耳;他是沙俄统治的代表,在广大群众面前专横凶狠,作威作福,教案《《变色龙》教案》。鲁迅先生有两句话描写剥削阶级的“走狗”:“它遇见所有的阔人都驯良,遇见所有的穷人都狂吠。”(《“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这两句话可以借用到这个沙俄警官身上。)

4、本文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是谁?你觉得他真的是一位受害者么?为什么?

四、在这样的警察统治下,沙俄社会是什么样子?重点指导学生研究第1段,从而对当时的社会有一个形象而具体的理解。

1、课文开头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千个人也没有”“商店与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勾画了一个萧条凄凉,恐怖压抑的社会环境。它暗示了沙皇统治的反动与黑暗。(插入背景介绍投影)

2、你从文中的那些细微之处还能看出当时社会的特点?

3、有人曾提出,奥楚蔑洛夫是沙皇政府豢养的忠实走狗,可他也是个受害者。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五、作家资料以及故事背景

1、安东·巴甫洛维奇·契(qì)诃(hē)夫(Anton Pavlovich Chekhov,1860年1月29日-1904年7月15日),俄国世界级短篇小说巨匠,是俄国19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艺术大师,与法国作家莫泊桑与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

2、《变色龙》作于1884年,作品发表前,正是俄国民意党人刺杀亚历山大二世(1881)之后,亚历山大三世一上台,在竭力强化警察统治的同时,也搞了一些掩人耳目的法令,给残暴的专制主义蒙上一层面纱。1880年成立的治安最高委员会头目洛雷斯、麦里可夫后来当上了内务大臣,这是一个典型的两面派,人民称他为“狼嘴狐尾”。这时的警察再不是果戈理时代随意用拳头揍人的警棍了,而是打着遵守法令的官腔,干着献媚邀功的勾当。契诃夫刻划的警官奥楚蔑洛夫正是沙皇专制警察统治的化身。因此,这篇作品讽刺、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孤立的警察,是那个崇拜官爵的俄国社会,是那个穷凶极恶的沙皇专制主义

六、分析细节描写在本文中的作用。

奥楚蔑洛夫的“新的军大衣”在小说中出现了几次?有什么作用?

(在小说中共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小说开头。新的军大衣是奥楚蔑洛夫身份与地位的标志。

第二次:听说“这好像是将军家的狗”,借口天气热,脱大衣,以“脱大衣”掩盖自己的狼狈。

第三次:听到人群中有人肯定是将军家的狗,奥楚蔑洛夫为自己的言语的冒犯而恐惧不已,吓得浑身发抖。因而又要巡警给他穿上大衣。

第四次:小说结尾。“裹紧大衣”。奥楚蔑洛夫担心丢掉官职,因此他不寒而栗,情不自禁地要“裹紧大衣”。

军大衣这一细节描写,将奥楚蔑洛夫变色过程中的丑态以及卑劣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

七、小结

5.北京的春节免费课件 篇五

篇一:北京的春节免费课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

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指引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年的热闹、火爆气氛尽在其中,已经与传说中恐吓叫“年”的怪兽无关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读文中描写有关饮食的语句(腊八粥、腊八蒜;杂拦儿;二十三,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准备充足;除夕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过年时都吃饺子;正月十五,这一天,大家必须吃元宵啊。),说说体会(充足、丰盛)。

B、人们一年辛苦劳动之后,对自己劳动所得的展示与享用,洋溢着幸福感与满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将年过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开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庙会,元宵节的灯会。体会人们的轻闲、娱乐、高兴的心态。

B、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文中大人、小孩的快乐。

(4)总结,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读体味,感受民俗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认真读第七自然段,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除夕夜可以说是春节中的高潮,在热闹、喜庆、团圆的气氛中,有多少人今夜无眠。试着用你的朗读来把它表现出来。

4、配《恭喜》乐曲朗读,体现“除夕真热闹”。

五、作业:抄写词语

色味双美 零七八碎 万象更新 男女老少 灯火通宵

日夜不绝 万不得已 截然不同 张灯结彩 各形各色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重温过年的热闹气氛

1、听歌曲《恭喜》,回顾除夕。

2、除夕过后,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最主要的活动,当然是赏灯。正如一首诗中所写的那样:满城灯火耀街红,弦管笙歌到处同。真是升平良夜景,万家楼阁月明中。

二、走进元宵节,赏万家灯火

1、如果说除夕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热闹,那么元宵节的灯会则是全民同庆的狂欢。认真默读第11、12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灯特别的多。

(灯的数量多: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灯的种类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进了老北京的元宵灯市,都会看到什么灯。(请学生结合已有经验,尽可能展开想像,如牛角灯、纱灯、玻璃灯、彩绘灯、走马灯、纸灯、冰灯等,来体会老北京处处张灯结彩,灯市如昼的热闹景象。)

3、通过朗读,把灯的多和人的高兴表现出来。

三、领悟表达特点

1、快速浏览课文,从哪儿能体会到作者对年文化的热爱。

(指引学生从具体语句中,感受老舍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平易简约而又颇有些幽默的“口语化”语言之中,如“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整条大街都像办喜事”“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等。)

2、作者是怎样使春节这一民俗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时间顺序来有条理地写春节,二是有详有略,对于春节中的高潮部分进行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则简略介绍,使我们对通宵达旦的除夕和张灯结彩的元宵节,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3、对比写法

阅读课后的《阅读链接》中两段关于春节习俗的描写,与课文的相关部分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你的习作有什么启发。(第一段落采用了反话的写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年的忙碌与热闹,将各种风俗习惯融于其中。第二段则以较浓的抒情色彩写出的喜庆与热闹的气氛。)

四、拓展总结,布置作业

1、拓展阅读

春节各地的习俗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重视的传统节日,人们相信在此时吃些传统饮食,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好运:

东北地区的人进入腊月后会先杀一头猪,请村里人吃一顿,以示庆祝。然后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则上百斤,少的也有几十斤,可以吃上一个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饺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饺子时,饺子皮不是一个一个擀出来的,而是将面擀成一个大片后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带除夕的年夜饭吃到午夜,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再端上一盘鱼,以示年年有余。初一早上,又将饺子和面条同煮着吃,面条代表钱串子,为发财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汤圆、年糕、蜂糕、米糕、云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黄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征万事如意,吃发芽菜(用蚕豆泡发的)寓意发财。

四川除夕时,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锅,初一早上吃汤圆,意为团团圆圆。

湖南人除夕会吃鸡、肉、鱼三样。鸡要求是雄鸡,将其整只清炖,装盘时要让其头昂起;鱼要选用白鲢,将其炖好后再在上面撒满红红的辣椒粉,象征年年有余、五谷丰登。

2、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

篇二:北京的春节免费课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生词。

2.了解老北京过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能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家乡过年的习俗。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会场景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全文,情境导入

1、唱歌谣想春节,和老舍先生一起初步感受了京味十足的北京春节。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北京春节的呢?都是什么时间?你能不能按照时间顺序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呢?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熬腊八粥、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截然不同,到元宵,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3、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热闹、忙碌、喜庆、团圆)

4出示本节的课的学习目标。

二、分清详略

1、在这些日子的描写当中,老舍先生把什么内容写得比较详细,又把什么内容写的比较简略呢?快速默读课文,把详写的内容用括号括起来。

2、学生汇报,板书:(腊

八、除夕、正月初

一、元宵)

三、深入详写片断,品读课文,感受节日气氛

1、在详写的这些内容中,你最喜欢哪一个部分呢?深入的读读,勾画出你自己印象最深的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谈谈自己的体会。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2、学生自由读

3、学生交流:

(一)腊八:(课件出示句子)

“在腊八那天,家家都熬腊八粥……农业展览会。”

从“家家都”都可以看出节前人们的忙碌,对春节的重视。

“农业展览会”是说粥里的各种豆、米、干干过非常多,多得好像聚在一起开展览会。(课件演示,腊八粥的图片)

多么有意思啊!作者用形象生动的比方,把腊八这天人们的忙碌描写得如此风趣。板书:忙碌

“把蒜瓣放进醋里…..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一个“翡翠”写出了蒜瓣的形、色;一个“辣”字写出了醋的味道,这样的色味双美当然让人忍不住流口水了,更让人感受到了老舍用词的简洁、巧妙。

(二)除夕

1、知名读第七自然段。课件出示:第七自然段

除夕给你什么感觉呢? 板书:热闹

3、你们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除夕真热闹”呢?

★人们的活动“家家赶”“到处”“男女老少都”“万不得已”“必定”“除了”“都”

理解“守岁”:一重意思,年长的人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 二重意思,年轻的人守岁,则是为了父母延寿。

师:从这些词语当中,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多么重视除夕夜的团圆啊,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在欢度除夕,当然热闹了。

★从味、色、声的描写

“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华”“鞭炮声日夜不绝”

师:从味道到色彩到声音,除夕这一夜,作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无不体现出除夕的热闹,也让你我感受到了老舍观察的细腻。

3、除夕这天,你是怎么过的呢?打开记忆的闸门,让我们分享你的快乐吧? 生自由说

小结:是啊,热闹的除夕,处处洋溢着喜庆,诉说着团圆的故事。

4、指导朗读:想象着这热闹的场面,有滋有味地把这一段读读。

(三)正月初一:

1、指名读第八自然段 课件出示:

“正月初一”的光景怎样? 与除夕截然不同

“截然不同”什么意思? 形容两种食物毫无共同之处。

“正月初一”与“除夕”又什么截然不同的呢?

课件演示:“铺户……全城都在休息。”

这样的“截然不同”让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呢? 板书:悠闲

2、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正月初一,人们的游戏自在?

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女人们,小孩们,铺户们,伙计们。

小结: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每个人都在拜年,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总之都没有闲着的,分明都是那么快乐轻松自在。

3、指导朗读:谁愿意读出这轻松自在的感觉。

(四)元宵节

1、谁喜欢写元宵的这一部分。咱们先不着急说,读读这部分,看看作者写的最多的是什么?(灯)

2、再读课文,把描写灯的语句画出来,读一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3、学生汇报交流:

“正月十五……红火而美丽。”板书:红火而美丽

“有名的老铺子……故事。” 一连串的排比,让我们感受到了“灯”的数量多、种类多。

“家中也有灯…….叮叮地响”完全走进了灯的世界,这是一种怎样的美丽啊!

师:让我们也进入这灯的世界里遨游,感受这份红火而美丽吧!

课件演示:各种灯的图片。

4、想象:假如你在这灯的世界里畅游,你还会看到怎样的花灯呢?

小结:是呀,在这五光十色的灯的世界里畅游,让人情不自禁,让人流连忘返,难怪老舍先生说课件演示:——“元宵上市,春节的有一个高潮到了”

——“这的确是美好而快乐的日子”

四、比较阅读、领悟写法

1、刚才,我们深入的感悟了老舍先生详细描写的四个部分内容,感受了北京春节的温馨而美好,那么好还又那些部分写得比较简略呢?再回顾课文看看。

2、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抓住主要特点来描写。突出了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让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在我们的习作中也可以运用这种详略得当,抓主要特点描写的方法。使自己的作文更具特色。


篇三:北京的春节免费课件

学习目标 :

1、能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翡翠、万象更新、灯火通宵、日夜不绝、截然不同、万不得已、张灯结彩、有声有光、各形各色”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3、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

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准备:

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收集古今文人描写春节的文章、诗词、童谣、春联等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了解单元内容,导入新课

1、了解单元导语。从今天开始,我们要进入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了。请同学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看这组课文安排了什么内容?

(1)本组课文主要是讲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

(2)我们可以结合课文的学习开展调查活动,去了解节日、服饰、饮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风民俗。

2、了解课文安排。我们再看看课文的题目,看看围绕“民风民俗”,本组教材安排了哪些内容?

3、学生回忆过春节的情景。

可以让学生先回忆:我们是怎么过春节的?借此指引学生感受春节是喜庆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意图】

先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再纵观将要学习的课文题目,看围绕“民风民俗”安排了哪些内容,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并会主动搜集相关内容的资料,为理解课文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解答疑问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北京的春节》,把自然段标出来,同时想一想: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会儿提出来。

1、整体感知。说说北京的春节从整体上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读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读懂了哪些地方?如:

腊月:农历的十二月。腊月的最后一天,就是我们说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说的过年。

初旬: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个月的开头十天。

(2)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如:

空竹:可以看看录像或图片,了解空竹有不同种类,玩法很多,还能发出哨声,很好玩。

逛天桥:不是逛我们平常说的人行天桥。天桥是老北京一个非常热闹的地方,当时有河也有桥,所以叫天桥。天桥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有很多民间艺人在卖艺,有很多北京小吃,还有很多说书的,还可以买卖各种东西等。

残灯末庙:结合注释,联系课文内容,可以知道是指春节结束的时候。

【设计意图】

培养整体感知的能力,解答疑问,为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默读填表,了解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

1、了解北京的春节有多长时间。

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特别长,有一个多月。)

2、默读课文,合作填表。

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老舍先生写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老舍先生写到的时间画出来,填在表格的左边;再看看在这些时间里具体有哪些风俗习惯,填在表格的右边。填表的时候可以同桌合作,一会儿再向大家汇报。

3、汇报交流,了解写作的顺序和春节的习俗。

(1)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对照自己填写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样,做上记号,等会儿一起讨论讨论。(“风俗习惯”一栏不强求填得全面细致,表格内容供参考。)

(2)根据表格的提示,同学们发现了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吗?(时间顺序)

【设计意图】

表格的形式把春节的时间和风俗习惯一目了然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也自然会发现课文的写作顺序,学到利用列表格的方法来学习课文。

四、自由朗读,练习难读的句段

1、自由练读:通过阅读填表,互相交流,我们对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得更清楚了。现在自由练习朗读课文。如果有觉得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读好。

2、展示朗读:刚才自己着重练读了哪些难读的地方,读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为理解课文作准备。

五、结束语与作业布置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春节的习俗,了解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练习了难读的语句。这篇课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词,下课后请同学们认真抄写,准备在下节课听写。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印象。

第 二 课 时

一、听写新词,对照课文,检查改错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双美、饺子、杂拌儿、榛子、栗子、鞭炮、风筝、截然、寺院、逛庙会、张灯结彩。

【设计意图】

复习巩固所学生字。

二、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上节课填写了表格,进行了汇报交流。现在回忆回忆,同桌互相说说: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什么?

1、写作顺序:时间顺序。

2、主要内容: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非常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设计意图】

回顾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对这节课的学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分清详略,练习朗读

1、分清详略: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1)默读思考: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详写的部分做上记号。

(2)集体交流:明确作者详写的是“腊

八、除夕、正月初

一、元宵”四个部分。

2、练习朗读:朗读详写的四个部分,注意读得正确、流利。

(1)自由练读。

(2)展示朗读:你觉得自己哪部分读得好,就读哪个部分。在朗读、评价、集体练习中达到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的目标。

【设计意图】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默读、朗读,多次与文本交流,培养学生默读、朗读能力,对课文内容更加熟悉。

四、深入详写片段,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在老舍先生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个交流过程要注意读悟结合,在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习俗的同时,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氛围,体会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交流重点如:

1、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1)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腊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两个词,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总起句“除夕真热闹”来体会。

(1)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

(2)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

3、正月初一。主要通过人们的活动来体会。

(1)与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

(2)人们的活动: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贩们在寺庙外边摆摊,小孩子们则爱逛庙会,还有很多人参加赛马赛骆驼的比赛呢!总之,每个人都没闲着,或者走亲访友,或者逛街、比赛,可谓轻松自在。

4、元宵。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

(1)勾画出写灯的语句,自由朗读体会。

(2)谈谈自己的体会。

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

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写灯的数量多,种类多,目的是什么?

为了突出“元宵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突出“元宵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

【设计意图】

“默读——思考——讨论——交流——朗读”这一阅读过程,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北京春节的喜庆、热闹、祥和的气氛。从中领悟到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回顾全文,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

指引学生经过讨论懂得: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的同时,着力突出“腊

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

【设计意图】

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作文时才会做到详略得当。

六、学习“阅读链接”

【设计意图】

6.白杨教学课件免费 篇六

《白杨》讲的是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的白杨,借以表达自己服从祖国需要;为建设边疆作贡献的志向及希望子女也能扎根边疆的心愿。

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清晰介绍新疆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x9),不读(x@);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4.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②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五、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茅盾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歌颂白杨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白杨)

二、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内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位旅客为什么“出神”?)[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老师:望着窗外的卫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接着回答。然后

1.指名一人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

2.“微笑”又说明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朗读训练,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确定中心思想,完成课后练习三(选择中心)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七、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课文

拓展阅读:《白杨》课文

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天和地的界限并不那么清晰,都是浑黄一体。

从哪儿看得出列车在前进呢?

那就是沿着铁路线的一行白杨树。每隔几秒钟,窗外就飞快地闪过一个高大挺秀的身影。

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爸爸,”大孩子摇着他的腿,“你看那树多高!”

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

“哪有这么大的伞!”

“你看它多直!”妹妹分辩着。

“它是树,不是伞!”哥哥肯定地说。

小小的争论打断了爸爸的思路,他微笑着,慢慢地抚摸着孩子们的头,说:“这不是伞,是白杨树。”

哥哥还不满足:“为什么它这么直,长得这么大?”

爸爸的微笑消失了,脸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想了一会儿,对儿子和小女儿说:“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而这,孩子们现在还不能理解。

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

现在呢,孩子们多了一点知识。在通向新疆的路上,有许许多多白杨树。这儿需要它们,它们就在这儿生根了。

7.《体育课》课件免费 篇七

开始的跑速以你本人能慢走2分钟,后过渡到大步快走2分钟,慢跑5--10分钟为宜。如果达到身体微热,稍稍出汗为宜。注意运动过程中身体姿态的保持和呼吸的配合。身体稍前倾,腹部稍用力,两脚向前走、踏跑台,躯干保持正直,两手臂自然前、后摆动:左脚踏步吸气,右脚踏步呼气,一步一呼吸,熟练后到两步一呼吸,三步一呼吸(如左右左吸气,右左右呼气)。跑速控制在3/5公里/小时,心率控制在100--120次/分。因人而异。此外,你也可以找你喜欢的方式进行准备活动,如我们的科学健身就有一节准备活动操。

然后逐渐提高速度到8公里/小时,心率控制在120--160次/分。这时要跑起来,注意戴上安全扣,保持身体平衡,两手屈肘在腰间前后摆臂,加快呼吸频率,呼吸要主动,腹肌主动参与呼吸,两眼平视前方,头正。最高心率控制在180次/分。如果能配合好呼吸,锻炼一个月后就能达到此水平。此阶段要保证35/45分钟,速度调节很重要,可以快慢结合,最好不要停下来。你可以听音乐,小口饮水,看看镜子微笑,鼓励自己。运动量不要太大,以免过度疲劳。此时以说话不困难为宜,否则减速。

8.醉翁亭记课件免费下载 篇八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对于诗歌这一较为抽象的感念不知道从何下手。3.教学内容分析:搜集诗歌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有一颗童心,有一颗诗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写出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来。

4.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热爱诗歌。(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诗歌。(3)尝试自己动手写诗。

5.教学难点分析:尝试自己动手写诗 6.教学课时:2课时 7.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同学们,诗歌是一个广阔的海洋。这两周,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诗的海洋里徜徉,在诗海边拾贝,同学们在课外也收集了不少诗歌来阅读欣赏,你们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能与大家一起分享吗?,(学生交流)

2.在大家的心目中,诗歌是那样神奇,那样美好,诗人是那么的了不起。其实,诗歌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人人都可以作诗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自己动手写诗。(齐读课题)

二、回顾《致老鼠》《爸爸的鼾声》

1.这两首诗都是我们同龄人的诗作,你欣赏哪首诗?为什么?

(预设:生:我喜欢《致老鼠》,因为作者把讨厌的老鼠想象成了人来写,很有趣。生:我喜欢《爸爸的鼾声》,作者很会想象,把爸爸的鼾声比作了火车开动的声音。)……

2.师相机归纳板书:大胆想象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 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 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

3.这两首诗,在诗歌的选材方面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来源于生活)

是的,我们生活中的一切,如自然现象、物品用品、动物植物、景观建筑等都是我们创作诗歌的源泉。

4.教师小结: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生活,有一颗童心,有一颗诗心,能够大胆想象,锤炼语言,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可以写出生动活泼,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来。

三、让学生欣赏收集的诗歌片段,交流交流写作方法。

1、学生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感悟作者写诗的一些方法。

2、出示诗歌片段(课件),师引导学生交流写作方法。(1)、巧用比喻:适合描写实物和大自然景象.云

云象一个忙碌的画家

在天空中画出一幅又一幅的图画 云象一个贪玩的小捣蛋 常常忘了回家

(2).妙用拟人:把事物比拟成人,做人的事。风

风儿微笑

在树上荡秋千 在草原上赛跑 在院子里拿树叶玩飞镖游戏

3.运用排比:用同一个词或同一种句型描写一件事物。微笑

微笑是开在脸上的花朵 微笑是挂在嘴上的蜜糖 微笑比糖更甜 微笑比花更香

4.运用假设:写出美丽的希望和想象。如果我变成风 如果我变成风

就到妈妈工作的地方 替妈妈

把脸上的汗珠 一颗一颗吹干

四、学生自己动手写诗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诗歌就在我们的身边,诗歌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今天同学们写的诗不能一一在课堂上交流,我相信下来后老师一定能欣赏到更多更美的同学们笔下飞扬的诗作,老师期待着!

8.课堂练习:、你喜欢哪首诗,就试着学它写一写,注意想象要大胆,语言要精炼,表达出自己的情感,用诗歌描绘出你们眼中最美的世界。

9.作业安排:交流学生写的诗,听听同学的看法,再改一改。

10. 附录(教学资料及资源):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 语文教案 → 《与诗同行活动二:自己动手写诗》教学设计 11. 自我问答教学设计:

上一篇:护理研究范文下一篇:重庆航运物流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