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人生艺术化(12篇)
1.如何理解人生艺术化 篇一
如何理解教师发展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
发展是在进步。这些年来,无论是学校领导还是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与平台。刘儒德教授谈建构主义、石中英教授谈本土知识与校本课程建设和钟祖荣教授谈多元智能理论,都说到了教师要教书育人,就必须不断的学习进修,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育方法,乃至个人修养,都要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教师发展的过程中,我认为只有深层次的去思考如何教学,不断的钻研教学方式方法,才能在教学上不断进步,进而能给学生更好的教育。在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一、更新观念,转变方式
刘儒德教授有说到:教学理念支配教学行为。我们教师首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尽快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和程序化的教学模式,摒弃相对滞后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其次要切实转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让教师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教学方式上要注重以学生为主,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关注体验性的教学,提倡交流与合作的学习。
二、重师德,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
教师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一定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教师的职业道德集中在“敬业爱生”4个字上。敬业的核心是尊重职业,精通职业,献身职业。尊重职业是教师最基本的心态,是职业成功的前提。精通职业就是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成为业务上的行家里手,成为一名优秀教育工作者。献身职业,是教师的最大幸福,教师把献身教育看作是神圣使命和责任。教师在生活中经常感到这种责任的存在,并切身履行这一责任。不断形成内在的责任感、使命感,并献身于这一职业。爱生,就是爱护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材。教师要相信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信条。那种把学生从小分成三六九等的做法是不对的,不仅会伤害大多数学生,而且会使少数学生滋长优越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教师照亮别人的同时,也照亮了自己。
三、学会自我反思,促进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
教师的反思是从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思考、反省、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教师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现在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
题,从而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学校要求教师互相听课、评课,上研讨课、观摩课、同课异构,同事之间多沟通交流、组织写教学反思、观看课例等,目的就是要构建一个教师自我反思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使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的成长。想培养好学生,先要使自己有丰富的内涵,有一种更高的思想境界。
教师的发展,就是教师自身在不断地丰富自我,在不断地丰富自我的同时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学识与品行来教育学生。看到自己的学生一个一个成材,教师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就会感到人生的价值。
2.如何理解人生艺术化 篇二
一、冲破时命困境, 寻求真正人生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给出的一个规定性的结论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庄子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这一点, 但却深刻地意识到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社会对人的生存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也认识到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组织, 对个人的影响有好坏之分。庄子看到了用来维护现存社会制度的一些社会规范所导致的不合理性, 甚至有些伦理道德都异化成为别有用心之人实现私利的工具, 这构成了人们的生存困境。
庄子将人生困境归结为三点:来自自然的死生困境, 来自社会的时命困境, 以及来自自身的情欲困境。庄子认为, 人只是自然之气生成的万物之一, 和世间万物一样, 没有什么特别的超越性, 都难以摆脱“形化”的大限, 因此, 死生困境是一种不可改变的绝对必然性;来自自身的情欲困境更多的是将人引入了心理领域进行了人生困境的探讨。所以, 庄子真正考虑和解决的人生困境主要是来自于社会的时命困境。
对于时命困境, 庄子有这样的描述:“死生, 命也;其有夜旦之常, 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 皆物之情也。” (《大宗师》) “死生存亡, 穷达贫富, 贤与不肖毁誉, 饥渴寒暑, 是事之变, 命之行也。” (《德充符》)
庄子所谓的“命”, 即一种非人力所能干预的必然性, 它不仅决定人的死生等自然大限, 而且制约预定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伦理关系和贫富穷达的遭遇。同时, 庄子还提出了和“命”相类似的一个概念:“时”。“命”的必然性更多时候是社会的、自然的力量的凝聚和积累, 是一种内在的必然性, 而“时”的必然性则是这些力量整体的展开和显现, 是一个时代, 包括政治、经济、道德各方面的全部的社会环境。
时命困境在现实社会的具体展开就是“仁义礼乐”给社会带来的规定性。庄子的思想始终都是以儒家思想为背景的, 因此, 他的这种规定性也就是指儒家的礼乐制度对人的束缚。礼成了统治者用来维护自身统治的工具, 而且只对他人有效用, 对自身毫无约束力, 因此, 礼成为统治者用来束缚人的工具。一方面, 礼自身被异化, 另一方面, 异化的礼成为统治者异化人们的工具, 人也在这种工具的制约下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儒家制定的礼乐制度被用来充分满足人们的耳目之欲, 并借此达到对人的本性的模糊丢失, 使人迷失在礼乐之中。儒家用礼乐制度来使人的性情发生背离, 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曰五色乱目, 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 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 困傻中颡;四曰五味浊口, 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 使性飞扬。此五者, 皆生之害也。” (《天地》) 在作为制度化的世俗之礼的支配下, 人们不得不忍受内心欲望的煎熬, 从而也就丧失了本性, 失去了自由。
曾经作为“圣人之道”的礼完全异化为“禽贪者器”, 为“禽贪者”的行为提供理论依据。礼的推行, 其实质就是使人“丧己于物, 失性于俗” (《缮性》) , 将人的主体性淹没在俗世的繁文缛节之中, 成为世俗的奴隶。
所以, 庄子指出, 对于礼要保持应于礼而不违的态度。“圣人观于天而不助, 成于德而不累, 出于道而不谋, 会于人而不恃, 薄于义而不积, 应于礼而不违” (《在宥》) , 并且反对“饰知以明愚, 修身以明污, 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 (《达生》) 这种扰乱人性的行为。他认为圣人就是能够做到游世, 并在游世之中保持“顺于人而不失己”, 即安时处顺、无心无情、清静寡欲、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 因而人们对于腐朽的政治制度等, 与其愤世嫉俗, 不如独善其身, 实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人生境界。
二、追求精神自由, 实现人生解放
“人生而自由, 却无往不再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 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2]自由始终是人们千百年来不变的追求之一, 许多人为之追逐一生, 却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自由, 反而生活在更加沉重的负担之中。而在现今, 随着社会思想的解放, 年轻一代越来越意识到个体的存在, 追求所谓的自由也成为他们的理想之一, 但究竟什么样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呢?庄子或许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回答。
庄子在《逍遥游》里描写了列子御风而行的景象:“夫列子御风而行, 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 未数数然也。”列子乘风而行, 洒落世务, 超脱尘垢, 我们心中的自由不外乎此。然而在庄子看来, 列子之行仍需借助于风, 因此和藉风而行的大鹏没有本质区别, 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有待”, “此虽免乎行, 犹有所待者也”, 即都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是“有待自由”, 并不是真正的自由。之后, 庄子提出了“无待自由”的形象:“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彼且恶乎待哉!故曰, 至人无己, 神人无功, 圣人无名。”这才是庄子真正追求的自由。
人要实现这种绝对的自由, 首先就要做到“无己”, 或说是“坐忘”, 即实现与道为一的境界。现实中人往往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用庄子的话说就是“成心”的束缚, 因而难以实现绝对的“无待自由”。“成心”就是指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带有自己的主观偏见, 并且以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就是事物的本质, 这就导致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是正确的, 从而各执一端, 引发争吵。人的“成心”的存在, 造成人以自我为中心去确立衡量标准, 从而导致人与外物的对立, 人人自以为是, 最终使人与外界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而感到外界的压力, 所以人的心灵也因外界压力的存在而不得解脱。庄子认为, 这种不自由状态其实来自人的成心, 因此, 只要消除成心, 就可以通往自由。
怎样才能够破除“成心”, 实现自由呢?庄子提出的方法是以“道”观物。道是庄子哲学的最高概念, 是人的认识的顶点。实现以“道”观物的具体途径就是“吾丧我”和“莫若以明”。“吾丧我”就是要人们抛除成见, 以没有任何偏见的眼光去认识事物, 从而破除“成心”对人的束缚, 达到一种不为物动、融己于物、与物为一的境界。“莫若以明”则是指取消对待性认识, 即破除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因为在庄子看来, 只要预先设定了认识的主客体, 就不能实现对事物的无偏见的认识, 所以我们应该站在“道”的高度认识万物, 达到万物齐一, 实现“无待自由”。
庄子的自由在实质上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 一种精神上的超然状态和不为世界所动的心理情状, 在现实中缺乏实现的基础。但是, 通过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来实现与客观世界的平和状态, 对于大多数无力抵抗社会困境的人们来说, 不失为最好的办法。
三、发现生活之美, 享受审美人生
“科学无法解决人生态度问题, 无法使人类摆脱人生固有的痛苦, 惟有将人生和世界看作一种审美现象, 才能真正解决人生问题, 才能使人敢于面对人生、直面人生”。[3]
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审美人生呢?用美学家布洛的解答就是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距离”是布洛提出的一个范畴。他发现, 在审美活动中, 主体与对象在心理上保持合适的距离, 才能产生美的活动和效果。因此, 审美的人生就是指人在社会活动中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与外物保持合适的心理距离, 做到“诗意的栖居”。
庄子的游世主义人生理想就是一种审美的人生理想:以逍遥游的态度, 不为物役, 和俗世保持较远的心理距离。与俗世距离远, 其实就是与俗世背后的本体的道距离近, 对道产生了审美的距离感。以此观世, 就产生了游世主义的人生态度, 这就是“以道观物”。追求自由的庄子要求人们体道求真, 其根本目的不是要人们从理论上去认识、研究自然界的规律, 而是希望人们从“道”中得到启示, 像大自然那样, 实行“无为而无不为”的生活原则, 达到一种不为物役的自由的精神境界。庄子把艺术看作是表现天地造化之“道”的无限自由的产物, 而且在艺术的创造和欣赏中人的审美自由境界会得以提升, 因此, 艺术化的人生是庄子所追求的人生实质。游世主义的实质就是对俗世进行超越, 又再次回到俗世, 对俗世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 做到“以道观物”。人生有长短, 也有高下, 人生的质量不完全取决于外在的成绩, 更取决于内在的人生境界。正如王国维所说:“有境界自成高格。”游世主义的距离感, 所要获得的正是人生的境界, 正是人生的精神生活空间。
因此, 审美的人生, 首先是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 当作一种审美现象, 这样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理由的。由于把世界和人生当作一种审美现象, 我们就不至于在人生悲剧性面前被吓倒, 而是感到生存还是可以忍受的。尼采指出:“艺术本身就是强盛生命力的象征。”因此, 充满艺术气息的庄子为世人指明的是真正的人生所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1995.6, 第2版:56.
[2]卢梭.社会契约论.商务印书馆, 1980:8.
3.对快乐人生的理解 篇三
烕拉和她的孪生女儿们用事实证明医学专家们预言错了。伊冯和伊维特一直活得很好。尽管她们也能像世界上最早的连体双胎——暹罗双胎——一样,靠表演几样奇特的杂耍发一笔财,但她们并没有这样做。她们在母亲的照料、保护下过着安宁、朴素的幸福生法。琼斯姐妹无忧无虑,人们时常可以听到她们爽朗的笑声,她们在笑声中忘却了自己与常人的不同,常使母亲感到内疚和自责的是伊冯和伊维特还很小的时候,为了偿还欠医院的1.4万美元,她不得不狠心地将她们送到一个马戏团巡回展览了两年。可幸的是当时她们还小,那两年的生活并未给她们留下任何辛酸的回忆。
自那以后姐妹俩就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她们一生只离开过洛杉矶一次,那是70年代初,她们作为福音歌唱演员前往美国南部的黑人教堂里演出。她们喜爱这种旅行生活,不幸的是母亲年事渐高,气力不支,且患有关节炎和静脉曲张症,她那跛瘸的双腿再也不能踏动离合器,给女儿们开车了。
她们又回到了洛杉矶中部黑人居住区的一个半间公房里,母亲和两个孪生女儿同睡一张床,一副帘子隔起的另半间房里住着一位残疾的黑人妇女和她患有白血病的15岁女儿。
尽管生活给伊冯和伊维特带来了无数的困难,但她们都天生一副好脾气。琼斯姐妹早晨一睁眼就要笑,一直笑到晚上上床阖眼为止。她们从未打过架,就连拌嘴也没发生过。她们体内机制受到自然协调,因此无须商量什么时候坐下来,什么时候站起来,什么时候上厕所。琼斯姐妹头部相连,互相都看不到对方的脸。伊维特的脸略向下偏,因此伊冯的视野更开阔些。她俩交谈时,就把脸转向下方。她们说语时轻声悄语,只有自己才能听见对方的声音。琼斯姐妹走路时——他们甚至还能跑——不紧不慢,尽管她俩的脖子几乎弯成90度,但走路时却从来没有绊倒过。
在人世间,少有像她们那样遭受人生不幸的女孩,也少有像她们母亲那样遭受人生不幸的母亲,可她们却活得比许多人快乐、开心。她们在人生的不幸之中,选择了快乐,选择了坚强。孪生姐妹尽管一体,却是两个独立的人。伊冯说:“我不知道伊维特在想些什么,我也感觉不到她的疼痛,她是她,我是我。”虽然她们总是同时做事情,但说起话来却总是说“我”而不说“我们”。尽管如此,琼斯姐妹却并不希望从身体上互相脱离,即使医生们已成功地给其他的连体双胎做了手术分离。姐妹俩觉得连在一起倒挺有意思,虽然这意味着两人中有一人死亡,另一人也会跟着丧命。
琼斯姐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读书或看电视。她们偶尔也上街看电影或找朋友玩。对于外人的好奇与不礼貌的议论,她们从不介意,总是耐心地因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琼斯姐妹的母亲威拉尽自己的力量,靠着一点社会保障金和福利费照料着自己的孩子,并希望能有一天也讓她们自己安个家。
人生却未必都很完美,也未必都很快乐。而在有些外人看来,应该苦恼一生的人,却在不幸的夹缝中寻找到人生的快乐。
(摘自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可以选择放弃,但不能放弃选择》 编著:符文军 等)
4.如何理解人生艺术化 篇四
性在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所谓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达到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所以,从这里看来,管理是不同于作业工作的另一种工作,其工作方法与平常工作大有不同,谈到其工作方法,如何进行有效的管理,这就不免要说管理的双重性质: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是一门科学,这是指它以反映客观规律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论。其包括管理理论和管理技术。
管理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揭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管理规律,总结出了许多管理原则。这些规律和原则是由大量的学者和实业家在总结管理工作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理论与实践高度凝结的产物,不会因为地域、文化乃至社会制度的差异而不同,也不会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管理技术主要是指做事的方法,即完成某项成果的方法。管理技术包括编制预算、成本会计、网络计划,以及各种控制技术、组织发展技术、目标管理等。一般而言,技术反映理论,是帮助管理人员最有效地开展活动的一种手段。
但是,就它的科学性而言,其并不如其它学科,诸如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因为究其根本,管理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它在处理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特殊事件时,往往不能提供标准答案,正如学管理的人并不能仅仅依靠书本进行管理活动。主管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的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这一点决定了管理的艺术性。
管理中的艺术是指达到某种预期效果的“诀窍”。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掌握灵活运用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技能和诀窍。管理的艺术,领导的艺术,都具有很鲜明的特点,比如实践性、创造性、灵活性和科学性。实践性就是说领导艺术是管理理论在实际领导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脱离了实践性的领导艺术是纸上谈兵,毫无价值。在现代社会里,领导者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这就要求领导者具有创造性,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综合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领导艺术是领导者在实践中对管理活动规律的创造性应用。同时,领导艺术不是按照规范化的程序去解决问题,而是根据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条件,灵活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来认识和处理随机问题,需要领导者审时度势,随机应变。
在管理的艺术性中提出科学性,这又一次证明了管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水乳交融,领导艺术是领导科学的组成部分,艺术性离不开科学性,否则就会成为玩弄权术的伎俩。领导艺术有主观性,但不能脱离领导活动客观规律的制约,领导者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运用就体现为领导艺术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将管理工作做好,首先必须承认管理是一门科学,管理主要依靠的是一套制度,在承认管理的科学性的前提下讲管理的艺术性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任何制度都不是完备的,在制度不完备的地方,就需要管理者的艺术,也需要管理的科学。
管理,其实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凡是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的管理,都是有效的管理。管理科学就是大方向上的原则,管理艺术是小方向上对管理科学的补充,两者相辅相成,二不可缺其一,缺少艺术,管理就会显得单调、死板,缺少科学,管理就会显得无章可循,所以,二者相结合对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5.作文:我所理解的人生 篇五
人的诞生就像在池潭中落入一块石头,激起的波纹好比生命的年轮随着岁月的积累,荡开一层一层的印记。假使时间轴赋予我任意拨动的权利,我希望能在快乐面前伫足,让痛苦随风而去··给予我仅有一次的人生最最美好的祝福。
希望我的人生可以总是如画一般动人。乌镇流水,平静安详的流淌。即使桑海沉浮依旧不改清澈本色。或者做一个痴情的青石桥,千年风雨只为你从桥上走过。再或者只是一片苏提春晓的柳叶。在这美丽中出生、凋零。
无法回避,也许人生时常伴随着痛苦,那些你无法说出的悲伤。就像青藏高原的千年积雪,如果大声疾呼就会顿时崩塌降自己掩埋。风雪之中唯有低头前行,哪怕孤单的只有足迹相伴也要走完。那些最最痛苦的只能独自承担。但请记住 生活总是不乏惊奇,它总是将人们彼此分割,却又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相连。即使无法分担同样的痛苦,却能使人分享到他人的温暖。给黑暗以光明,让懦弱充满勇气。
希望我的人生是一首诗。端正严谨,却又辞藻优美。在框架之中肆意狂想,可以是春江花月夜下的小酌,在这千年一叹中随意点缀,在曲径通幽处出不停徘徊。也可以只是桃花庵中的仙人,种花换酒、不管世俗笑我太疯癫,过的自我洒脱。当一个狂放不羁的浪子,青春作伴抱月而眠。做一个四海为家的旅人,在蜀道之中感受上有六龙回日只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的独秀。
人的一生应该过的如何?既然愿望是遐想的集合,那么人生就该如此,如诗如画,被惊叹被赞美。
6.对快乐人生的理解美文 篇六
自那以后姐妹俩就一直生活在母亲身边。她们一生只离开过洛杉矶一次,那是70年代初,她们作为福音歌唱演员前往美国南部的黑人教堂里演出。她们喜爱这种旅行生活,不幸的是母亲年事渐高,气力不支,且患有关节炎和静脉曲张症,她那跛瘸的双腿再也不能踏动离合器,给女儿们开车了。
她们又回到了洛杉矶中部黑人居住区的一个半间公房里,母亲和两个孪生女儿同睡一张床,一副帘子隔起的另半间房里住着一位残疾的黑人妇女和她患有白血病的15岁女儿。
尽管生活给伊冯和伊维特带来了无数的困难,但她们都天生一副好脾气。琼斯姐妹早晨一睁眼就要笑,一直笑到晚上上床阖眼为止。她们从未打过架,就连拌嘴也没发生过。她们体内机制受到自然协调,因此无须商量什么时候坐下来,什么时候站起来,什么时候上厕所。琼斯姐妹头部相连,互相都看不到对方的脸。伊维特的脸略向下偏,因此伊冯的视野更开阔些。她俩交谈时,就把脸转向下方。她们说语时轻声悄语,只有自己才能听见对方的声音。琼斯姐妹走路时——他们甚至还能跑——不紧不慢,尽管她俩的脖子几乎弯成90度,但走路时却从来没有绊倒过。
在人世间,少有像她们那样遭受人生不幸的女孩,也少有像她们母亲那样遭受人生不幸的母亲,可她们却活得比许多人快乐、开心。她们在人生的不幸之中,选择了快乐,选择了坚强。孪生姐妹尽管一体,却是两个独立的人。伊冯说:“我不知道伊维特在想些什么,我也感觉不到她的疼痛,她是她,我是我。”虽然她们总是同时做事情,但说起话来却总是说“我”而不说“我们”。尽管如此,琼斯姐妹却并不希望从身体上互相脱离,即使医生们已成功地给其他的连体双胎做了手术分离。姐妹俩觉得连在一起倒挺有意思,虽然这意味着两人中有一人死亡,另一人也会跟着丧命。
琼斯姐妹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读书或看电视。她们偶尔也上街看电影或找朋友玩。对于外人的好奇与不礼貌的议论,她们从不介意,总是耐心地因答人们提出的各种问题。琼斯姐妹的母亲威拉尽自己的力量,靠着一点社会保障金和福利费照料着自己的孩子,并希望能有一天也让她们自己安个家。
7.基于理解与尊重的家长约谈艺术 篇七
首先, 我想说的是约谈家长的必要性。对于基础教育来说, 最大的一个问题, 就是要面对的个体情况更复杂一些, 尤其是小学和初中, 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自身成长, 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背后的家庭, 我们都有这种共识:一个优秀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家庭, 一个有问题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个有问题的家庭。优秀的家庭的含义并不是完美, 有可能比较贫穷, 也有可能是单亲, 但是一定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有爱的环境。所以约谈家长不仅能更全面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更能找到孩子问题的成因, 并有针对性地思考解决的办法。
其次, 每一次约谈家长, 都要有明确的目的, 目的决定过程, 目的决定方法。不少失败的例子就是将每一次约谈家长的目的都定位为:批评和指责孩子。所以现实情况往往是:老师在和家长义愤填膺地讲着, 而孩子在一旁眼光恶毒而生硬地斜视着, 这样的约谈往往没有任何作用, 只会让孩子对老师更加对抗。约谈家长总的目的应该定位于:沟通和协调。
再次, 注意约谈的基本原则, 那就是尊重和理解, 并给予合适的建议, 学会给予孩子和家长相应的肯定和赞美, 要学会发现孩子的优秀的地方, 无论这个孩子给你造成了多大的困扰。
以下用几次约谈成功的例子来和大家分享。
事例一:小沈和父母关系不好, 尤其是和母亲关系相当恶劣, 上了初一之后, 几乎和父母没有交流, 仅有的交流就是吵架。对父母的教导不以为然, 进而发展为不听任何成年人的话, 包括老师的话。在约谈小沈的家长之前, 我做了比较充分的了解, 得知小沈父母老年得女, 倍加宠爱, 家庭条件也较为优越, 女儿又聪明绝顶, 相当叛逆, 那我第一次的约谈的目的就定位于协调母女之间的关系。
我的方式是先倾听小沈母亲的倾诉, 滔滔不绝, 大概二十分钟之后, 因为自己的情绪激动, 哽咽难忍, 才停了下来, 内容主要是对孩子的控诉, 最后表示:自己老年得女, 现在孩子刚步入青春期, 自己就进入更年期, 谁也不怕谁, 走着瞧!
我让她回忆孩子的优点, 她又倾诉了很久, 回忆了孩子的种种现在已经荡然无存的优点。然后我又找了小沈, 上面的步骤基本又重复了一遍, 控诉与回忆。之后让她们当面将自己心中曾经留存的美好印象互相表达, 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 两人都表现出极大地善意和谅解, 两人最后拥抱致意, 这已经是很久都没有发生的事情了, 我还给他们拍照留念, 这是一次完美的约谈家长, 之后的小沈, 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父母, 都有比较明显的变化。
事例二:突发事件的处理与约谈。
突发事件是班主任最不愿意遇到的事情, 然而我觉得只有突发事件才能考察一个班主任的智慧, 从而更加获得家长的认可与尊重。处理突发事件要注意以下几项:一, 理性应对, 不可急躁盲目。二, 处理之前要完整的构思, 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要让学生受到怎样的教育。
案例分析:单车被损坏之后, 我在上学期处理的一件事情, 一个家长突然在家长群里质问:为什么自己孩子的单车又一次被破坏了?车胎被扎, 车座被拆, 车子价值几千元, 损失可谓严重。调查很快有了结果, 我也通知破坏单车的五个孩子的家长到学校来, 目的不在于批评, 而在于教育孩子承担责任, 学会弥补自己的过失。我把在群里回复给所有家长的处理结果和大家分享:
“各位家长, 今天和四位家长做了深入的沟通, 也将我们班级这两天出现的单车问题做了一个初步而较为圆满的解决, 形成以下几点意见和共识:1.损坏单车的孩子当着老师家长的面向受损的同学书面道歉 (已经完成) 。2.作出经济赔偿, 几位家长已经提出由五位孩子均摊费用, 具体数额看孩子修单车的费用。3.五个孩子作为班级的义工, 从中午12:20-12:40下午5:30-5:50专门看管班级单车, 时间为一个月, 五月一日开始到六月一日结束, 确保一个月内没有我们班级的单车受到损坏, 如果有损坏, 就延期一个月。4.这五位孩子要向自己的父母道歉, 给父母带来的焦虑不安, 愤怒等不良情绪, 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改变.弥补。5.赔偿的钱不能用压岁钱, 不能直接跟父母要, 要自己从父母那里去赚取, 具体方式也和几位家长沟通。
这个过程中, 非常感谢几位单车被损坏孩子的家长, 你们的理解和配合, 让这次的事情有理性解决的空间。
也感谢五位犯错的同学家长, 你们没有袒护孩子的错误, 承担问题和错误, 和老师有良好的沟通, 更解决了很多这事以外的事情, 非常感谢。相信孩子经过这事之后, 能有更好的成长。学会承担和责任。”
处理结果出来之后, 家长群里一片点赞之声, 大家都在回忆自己在初中小学干过的荒唐事, 也为老师的这次公开公正和平理性的处理赞叹。
在班级管理中, 与家长的沟通占据极大的分量, 与家长的良性沟通, 能够让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得心应手, 水到渠成, 期望我们的班主任都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
参考文献
[1]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漓江出版社, 2014.
[2]陈宇.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
[3]田恒平.中小学班级常规管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8.伽达默尔论艺术真理的理解 篇八
解释学的本体论化源于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把理解视为此在生存论的一个结构环节,从而将理解行为变成了一种存在事件,而不是一种主观行为。理解的“前见”的提出就源于这一思想。此在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存在者,是由于此在生存着并总已经对其存在有所领悟,“对存在的领悟本身就是此在的存在的规定”{1},这种先在的领悟必然作为先入之见介入理解活动之中。与传统解释学不同,伽达默尔认为“前见”不是理解的障碍,而是理解得以可能的前提。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此在的时间性规定了人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物。“不是历史隶属于我们,而是我们隶属于历史。早在我们通过反思理解自己之前,我们显然已经在我们生活的家庭、社会和国家中理解着自己了……因此人们的成见远比他的判断更是他的存在的历史现实”{2}。当然,伽达默尔并不否认前见本身的复杂性。他将前见分为两种:“真前见”和“假前见”。真前见是合理的前见,是历史传统、文化背景造成的;假前见是不合理的前见,是因现实生活中的功利关系和个体兴趣的影响而造成的。真前见是理解活动的前提,假前见才是理解活动的障碍。
在理解活动中如何克服假前见的影响呢?伽达默尔认为关键在于“时间距离”。时间距离不仅能消除假前见,而且能帮助理解者获得真前见。“时间距离才能使诠释学的真正批判性问题得以解决,也就是说,才能把我们得以进行理解的真前见与我们由之而产生误解的假前见区分开来”{3}。
在理解活动中,理解者的前见作为对于文本意义的一种预期,就构成了他的视域,而理解就是理解者的视域与文本视域的融合过程。所谓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含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4}。在此,视域并无主观性的含义,它是一种本体论的规定。每一艺术文本都有自己的历史视域,这是由创作者特定的历史存在所构成的。理解者也有自己的视域,这同样取决于理解者的历史境域。在理解活动中,理解者经验到由此二种视域的差异造成的紧张关系。为了消除紧张感,理解者必须筹划一个不同于自身视域的文本视域。而与此同时,理解者并不可能摆脱本身原有的视域,实际上他是把自身的视域融入了所筹划的文本视域之中。在这一过程中,理解者的视域也必然为文本视域所改变。因此理解是两种视域的融合过程,而非主体对客体的对象性把握。而且这种融合是一个永无停息的循环过程。每一次融合都产生了一个新的理解视域,文本视域也将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于是又导致了一个新的融合过程。视域的每一次融合,都是一次超越,新的视域既包含了文本和理解者的视域,又超越了两个视域,而给新的经验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性。可以说,任何视域都是流动生成的,任何理解都是敞开的过程,是一种历史的参与和对自我视域的超越。{5}
在个体理解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关键是视域融合;而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也就是构成“效果历史”的过程。伽达默尔认为:“真正的历史对象根本就不是对象,而是自己和他者的统一体或一种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同时存在着历史的实在以及历史理解的实在。一种名副其实的诠释学必须在理解本身中显示历史的实在性。因此我们把所需要的这样一种东西称之为‘效果历史’。理解按其本性乃是一种效果历史事件。”{6}理解始终是在历史之内进行的,历史是由我们来经验的,在理解中我们始终是历史的一部分。因此,伽达默尔不同意历史客观主义,把历史看作可供理解者重新复制的东西,更不同意主观主义看法,而是认为,历史既不是客观的对象,也不是绝对精神和生命的体验。历史绝不是重复过去的东西,它是可能性与现实性、过去与现在的统一,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按照伽达默尔“效果历史”观,艺术品一经产生,就成为了一种历史实在,并存在于特定的效果历史中。“理解从来就不是一种对于某个被给定‘对象’的主观行为,而是属于效果历史,这就是说,理解是属于被理解东西的存在”{7}。艺术品产生后,就是一种历史实在,因此作者的意图对于作品的理解并非评判的标准,我们不需要也不可能复制作者的原意,而只需在视域的融合中,与作品文本展开历史性的对话,不断地超越文本及自身的视域。
因此,在历史传承中理解艺术真理,不在于使人们获得对艺术作品的客观认识,而在于我们经由艺术作品的中介进入历史,并从中获得一种视域的拓展与存在的扩充。
参考文献
{1}《存在与时间》 海德格尔 三联书店 1991年版 第16页
{2}{3}{4}{6}{7}《真理与方法》(上) 伽达默尔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 第355页、第383页、第388页、第384~385页、第8页。
9.人生在世理解相随佛教美文 篇九
人生不能没有理解,理解才能相互尊重。理解,有时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方向。理解别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能够便提升了你自身的价值。人人都知道,理解别人很容易,要别人理解自己就很难。人人都觉得容易做的事情,往往最容易被忽略;人人都容易忽略的东西,又常常是最珍贵的。一个人活着,不可能没有错,而真正得到理解的人很少?那么,我们为什么就不能慷慨地给世界更多一些理解呢?
理解是生活的`化妆师,理解是黑暗中的灯塔,有意无意间照亮了别人;理解是航海中的罗盘,颠颠簸簸中显示着方向。我理解你,说明我尊重你,我尊重你,那一定会使你更加尊重自己;我理解你,说明我信任你,说明我关心你,我关心你,那一定会使你更加关心你自己。多一点谅解,世界就多一分美丽;多一点尊重,世界就多一分整洁;多一点信任,世界就多一分友爱;多一点关心,世界就多一分鼓舞。
奉承比理解华丽和悦耳,理解比奉承简单却感人。理解看到的是被理解的行为,奉承往往只想到被巴结之人;理解不追求形式,只要有一颗真诚慷慨的心,随时随地都能理解;奉承却离不开形式编起的网,它能网住一些人,但网不住所有的人。记住:一个喜欢被奉承的人,他自己一定也常常去奉承别人;一个常常得到理解的人,他自己一定也会常常去体贴别人,理解别人。
10.美和实际人生的距离阅读理解答案 篇十
①北方人初看到西湖,平原人初看到峨嵋,虽然审美力薄弱的村夫,也惊讶它们的奇景;但在生长在西湖或峨嵋的人除了以居近名胜自豪以外,心里往往觉得西湖和峨嵋实在也不过如此。新奇的地方都比熟悉的地方美,东方人初到西方,或是西方人初到东方,都往往觉得面前景物件件值得玩味。本地人自以为不合时尚的服装和举动,在外方人看,却往往有一种美的意味。
②这些经验你一定也注意到的。它们是什么缘故呢!
③这全是观点和态度的差别。看倒影,看过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陆地上远看海雾,不受实际的切身的利害牵绊,能安闲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致。看正身,看现在,看自己的境遇,看习见的景物,都好比乘海船遇着海雾,只知它妨碍呼吸,只嫌它耽误程期,预兆危险,没有心思去玩味它的美妙。持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它们都只是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都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我们一定要从实用世界跳开,以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欣赏它们本身的形象。总而言之,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
④艺术须与实际人生有距离,所以艺术与极端的写实主义不兼容。写实主义的理想在妙肖人生和自然,但是艺术如果真正做到妙肖人生和自然的境界,总不免把观者引回到实际人生,使他的注意力旁迁于种种无关美感的问题,不能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
⑤艺术上有许多地方,乍看起来,似乎不近情理。古希腊和中国旧戏的角色往往带面具,穿高底鞋,表演时用歌唱的声调,不像平常说话。埃及雕刻对于人体加以抽象化,往往千篇 一律。波斯图案画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扭曲,中世纪哥特式诸大教寺的雕像把人物的肢体加以不自然的延长。中国和西方古代的昼都不用远近阴影。这种艺术上的形式化往往遭到人们唾骂,它固然时有流弊,其实也含有至理。这些风格的创始者都末尝不知道它不自然,但是他们的目的正在使艺术和自然之中有一种距离。说话不押韵,不论平仄,做诗却要押韵,要论平仄,道理也是如此。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如果艺术的最高目的仅在妙肖人生和自然,我们既已有人生和自然了,又何取乎艺术呢?
⑥艺术都是主观的,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但是它一定要经过几分客观化。艺术都要有情感,但是只有情感不一定就是艺术,许多人本来是笨伯而自信是可能的诗人或艺术家。他们常埋怨道:可惜我不是一个文学家,否则我的生平可以写成一部很好的小说。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何以不能产生艺术呢?艺术所用的情感并不是生糙的而是经过反省。蔡琰在丢开亲生子回国时决写不出《悲愤诗》,杜甫在入门闻号咷,幼子饥已卒时决写不出《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都是痛定思痛的结果。艺术家在写切身的情感时,都不能同时在这种情感中过活,必定把它加以客观化,必定由站在主位的尝受者退为站在客位的观赏者。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深刻,经验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若以实用的`态度看事物,就会把它们看做实际生活的工具或障碍物,只能引起欲念或嫌恶,难以见出事物本身的美。
B.艺术本来是弥补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因此,如果人生和自然有了缺陷,那么,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靠艺术来弥补。
C.许多人有富于艺术材料的生活和深刻的情感,却没有创作出艺术作品,在于他们没有在一定的距离以外将其客观化。
D.艺术家要在一定的距离上将切身的情感客观化,但同时也承认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情感对于艺术的重要作用。
2.第一段举的一些例子,主要用来说明什么观点,请加以概括。(3分)
3.阅读第四至第六段,概述作者认为的艺术要与实际人生有距离的理由。(3分)
答案:
1.B
1.美和实际人生有一个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3分)
1.(1)有了距离,才能使观者专心致志地欣赏形象本身的美;(2)有了距离,艺术才能弥补人生和自然的缺陷;(3)有了距离,作家才能将切身的经验和情感客观化从而创造出艺术作品。(3分) 答案解析: 1.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靠艺术来弥补,太绝对。
1.略
11.对波普艺术商业化理念的理解 篇十一
波普艺术象征了商业时代,具有强烈的象征特点,这样的作品没有喜怒哀乐,没有褒贬,仅是与众不同。用极为庸俗化的方式直接表现物质生活。设计是为人服务的,这就决定了其内容的社会性和大众化特征,它不是纯粹的个性化的表现,而是体现广泛的人类生活。这正是波普艺术所遵循的准则和被广泛使用的原因。设计要让人感动,把设计的多种元素进行有机艺术化组合,波普的打动人。
一、波普艺术
流行艺术(popular art)的简称,又称新写实主义,因为波普艺术(Pop Art)的POP通常被视为“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它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在美国现代文明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一种国际性艺术运动,多以社会上流的形象或戏剧中的偶然事件作为表现内容。它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求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
波普艺术20世纪50年代初萌发于英国,50年代中期鼎盛于美国。“波普”这个名字,源于艺术家汉密尔顿的一幅作品。1956年,英国倡导波普艺术的“独立派”举办了题为“这就是明天”的展览。展览上最有感染力、对艺术史最有影响的作品是汉密尔顿在入口部分放置的一幅招贴画,名为《到底是什么使今日的家庭如此非凡迷人?》。画中是一间现代公寓,里面有从画报上剪下的一个肌肉丰满的男子和一个裸体女人。公寓里有大量的当代文化产品:电视、录音机、放大的连环画书封面、一个福特徽章和一个真空吸尘器的广告。透过画里的窗户可以看到一个电影屏幕,正在放映电影《爵士歌手》中艾尔·乔尔森的特写镜头。男子手上还拿着一支其大无比的棒糖,糖上有三个很大的字母POP。波普艺术(POPART)一词就由此而来,POP既是英文“棒糖”(lollipop)一词的词尾,又可以看作是“流行的、时髦的”一词(popular)的缩写。
英国画家理查德·汉戴尔顿曾把波普艺术的特点归纳为:普及的(为大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年轻的(对象是青年),浮滑的、性感的、骗人的玩意儿,有魅力和大企业式的。
波普艺术同时也是一些讽刺,市侩贪婪本性的延伸。简单来说,波普艺术是当今较底层艺术市场的前身。1960年代,波普艺术的影响力量开始在英国和美国流传,造就了许多当代的艺术家。后期的波普艺术几乎都在探讨美国的大众文化。
在波普艺术中,最有影响和最具代表性的画家是安迪·沃霍尔。他是美国波普艺术运动的发起人和主要倡导者。1962年他因展出汤罐和布利洛肥皂盒“雕塑”而出名。
二、商业化
所谓的商业化是相对艺术化而言的,艺术可以是非常有个性的非常自由的表达个人情感的东西!而商业是有明确目的的表现被设计对象的主体的,不管是艺术化还是商业化,前提是要符合最基本的大众审美观——版式,颜色,元素,统一这些美学基础。只不过艺术化可以有非常独特的表现方式,可以不被大众所接受,而商业主要是让大众能接受并明白,当然商业和艺术一般都是结合起来的,只不过侧重不同。
波普艺术的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以流行的商业文化形象和都市生活中的日常之物为题材,采用的创作手法也往往反映出工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特征。波普艺术的这一特质,在西方国家很早就影响了电视艺术的发展。
波普艺术的商业化和都市化特质适合于现代大众传媒的需要,它的美学原则和表现技法与现代数字艺术有共通之处,波普艺术家的精神力量也驱动现代数字艺术家的创新与变革。随着数字电视时代的来临,电视产品的生产将更具有大众艺术的性质。电视包装工作者应该从这一流行世界的现代艺术流派中寻找灵感,借鉴方法,确立自己的风格,而增强作品的艺术性、文化性和商业价值。
在我国,电视这一媒质已经成为最普遍流行的传播和娱乐工具。为满足电视文化市场的需求,频道在不断地增加,节目在不断地扩充,同时也使本来竞争就十分激烈的电视收视份额更趋白热化。电视节目作为文化领域的一种特殊产品,应该同时兼备形成产品的两大体系,第一是生产体系,第二是营销体系。而营销体系的完备,即增强电视表现力的包装艺术对一个频道、一个栏目和节目的接受和推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90年代末,中国荧屏上出现了一些新颖活泼的娱乐节目,最著名的就是当时的《中国娱乐报道》。它非常重视视觉的丰富性,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这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电视的视觉属性,使电视不再是一个能看到画面的收音机。这一档节目的包装形式,就大量运用波普艺术的元素,沿用波普所倡导的艺术精神。
以上对波普艺术和现代艺术设计在内容、形式、观念方面的比较,可以窥见20世纪视觉艺术运动与设计运动方面发展规律的一致性和互融性,更加证明了美术与设计不可分割的关系。美术与设计两种具有不同内涵的艺术学科,有着各自独立的观念形态和发挥空间,波普艺术可以说是二者的桥梁,波普艺术同时也促进美术与设计的交流与沟通,这也是波普艺术所遵循的准则,也是为什么能广泛运用的原因。波普艺术通常给人感觉时尚,注重视觉冲击力,表现手法丰富多样。美术和设计争议各自独特的存在轨迹发挥功效,所以波普艺术才会更加广泛的被应用到各个行业。回顾艺术史的历程不难看出,美术与设计始终彼此关联,共同发展。
[1]宋成玉.外国美术史.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
12.选择一个艺术的人生 篇十二
打不懂事时, 深夜被父亲摁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泪逼着画, 到现在快近而立之年, 绘画作品基本得到了父辈们的认可, 可以说我打小就与画结下不浅的缘份。从01年考进天美国画系那刻开始, 我也就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人生和抱负与国画紧紧的绑缚在了一起。还记得, 入学那天老师们与新生的见面会上, 一位导师问了我这样的问题, “你为何选择画画?”我当时的回答甚是干脆。“因为我喜欢呗!”可就是这样一句轻易的回答, 便使自己在内心深处不经意地已背负上了一个画者对于国画的责任与担当。就如同哥们说的“生孩子只是个生命中的偶然, 但随之而来的作为父亲的责任感的萌生却是必然的”, 一切好似皆有定数。毕业后, 我的部分同学已因生活所迫另谋他业, 而我还是把成为一个职业画家为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
在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让艺术为自身服务, 而有的人却选择了为了艺术而活着。前者是因为想通过画来陶冶情操和遣情逸志, 使自身修养借此可以得到升华;后者跟前者差不多, 但唯独多了一个信念——他们对绘画抱有一种责任, 一种不离不弃的信念。假如有一天艺术给我们带来不再是享受和声誉, 取而代之是穷困潦倒或身败名裂, 有些人依旧会执迷不悔, 这样的人皆属后者, 那是一种对艺术由衷的热爱和痴迷, 也是一种人生的境界。纵观近代美术史的几位巨擘, 徐悲鸿先生一位江苏宜兴乡村小镇的贫寒画师之家的清苦出身, 就凭借着对艺术的一腔热忱, 最终成为了近代中国美术界有重大影响的画家, 在国内外享有一代宗师的盛誉。还有齐白石先生, 出身也很贫困, 世代务农, 幼时学木匠讨生活, 就是凭借着对绘画的执著, 从民间画工入手, 习古人真迹, 学诗文书法, 游山川名胜, 作幕僚寓客, 终成了诗、书、印、画全入神品的近代大师。他们对艺术热忱的背后均背负着一份继承和发扬民族艺术的使命。年幼时, 我对父辈们那种艺术重于家庭重于亲情的价值观很是困惑, 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热爱的艺术抛妻弃子, 放弃安逸的生活而选择常年在深山里奔波写生, 终日躺在自己的画板上睡觉。为何我们的前辈们的价值观永远都是把大我的存在看的重于小我?他们穷其一生的夙愿就是想要为后世留下些什么和带来些什么呢?当我们面对着厚厚的美术史, 看着那寥寥的好似被镌刻在石碑上历代名师的姓氏, 我依稀看见的是一座屹立在美术史上的巨塔。千年的文化积淀夯筑起来的是悲壮坚实的基座, 唐宋元明清的历代诸家们, 就是那巨塔之身的层层脊梁, 没有留下作品或姓名画师们便化作了塔心内部的灰与石, 今人则立在这座未封顶的巨塔的顶端无奈地彷徨着, 在那里我们的自身显得是那般渺小可怜。如真有此情此景, 平时孤高自傲的我们站在那里会不会汗颜呢?
如今嘈杂的社会环境让我们这代人就生活在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里, 在我们内心中滋生的是复杂的利益纠结, 很少有人还会去憧憬着前辈们当年那股以艺术安身立命, 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的责任感和热忱——那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才有评论家们断言, 吾辈不可能再出现那些影响力和穿透力能贯穿整个时代的大家的原因。且抛开这些客观的现实, 与我而言, 时代是不可逆转的, 有无大师也非现世所能期盼的, 我们唯能把握的就是当下, 就是有没有胆量继承前辈们给我留下的这份对继承和发扬本民族艺术的责任和担当。要么就让艺术服务于自己, 以此讨个生活, 最后默默的卸下帷幕;要么真诚的画下去, 为了艺术的真理甘于贫困和孤独, 最后站在那美术史的巨塔之上慨叹着此景何其壮观, 就算若干年后化作一抹塔内青灰也已无憾了!
经历数年社会的我如若再被人问及“为何而画”, 我想我再也无法像当初那样回答的那么轻率了。我得承认是绘画给了我太多的社会的认可, 也证明了我存在的价值, 由此使我产生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 使我不再迷茫却步。但我更深切的了解着, 艺术这条路越走下去越会面对曲高和寡的境地, 真正的创造性的艺术家永远都是孤独的, 这是必将是一条苦路。就如文森特.梵高, 其作品中所包含着那种深刻的悲剧意识, 强烈的个性和在形式上的独特追求, 远远走在时代的前面, 但却被当时的人们所排斥诋毁, 最终酿成了其自虐式的郁郁而终。艺术的发展依赖着开路者奉献与探索, 也正是这些人有力的推动着美术史的前进的脚步, 但他们的特立独行始终脱开集体审美的范畴。独树一帜的画风或艺术尝试让其最终脱离了群体, 他们自然也放弃了社会的对其的认知, 孤芳自赏着。单凭着对艺术的执著和担当, 孤独的, 但却真实的活着。因为他们心里深信艺术的进步和发展绝离不开勇敢者的殉道式的牺牲和奉献。正如余秋雨先生说过的“艺术家都要经历孤独, 他们的存在本身也即是孤独”。
【如何理解人生艺术化】推荐阅读:
如何理解公路安全生产09-23
如何理解与践行企业文化11-05
如何理解合伙人制度11-20
如何去感知并理解课文内容08-30
如何理解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09-08
如何理解新课程中教师的新角色09-22
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06-19
2018国家公务员申论技巧:阅读理解能力如何快速提升07-08
如何理解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