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评价

2024-10-23

琵琶行评价(共9篇)

1.琵琶行评价 篇一

我本是京城走红的歌女,家住虾嫫陵(在长安城东南).十三岁进教坊学琵琶,学成后名列第一部,我弹乐曲,连师傅们都深深佩服;我的姿色,也常被一些美女妒忌.富贵弟子都争着万玩我,可是并没有人真心爱我.“ ”之后,我弟弟从军走了,我姐姐死了.我的青春也逐渐消逝,容颜衰老.渐渐门庭冷落,车马日稀,无法生活下去,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只知道设法赚钱,为了赚钱把夫妻的别离看得很平常.前月他又到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买茶去了,留我在此孤独守空船.每夜里我梦见年轻时是事情,常常一个人流泪痛哭,因此我就靠琵琶消愁解闷.但是,在这‘绕船明月江水寒’的地方,哪儿有我的知音呢?”

2.琵琶行评价 篇二

关键词:想象,模仿,参与课堂,诗与思

前言

我国古代诗词语言精练含蓄, 在有限的文字内, 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如何理会诗词意境向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深掘诗词留白的想象空间, 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 感受诗词的情感、提高鉴赏诗词的能力。怎样达到这一要求呢?直接的讲解诗词的知识不可行, 教师可以适时融入想象或模仿因素, 鼓励学生感受、描述别人做过的事情, 让学生从情绪上参与课堂, 借助想象让诗词作品里的情感如同学生身受。

一.思在诗的重要性。

海德格尔说“语言是存在的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思的人们与创作的人们是这个家的看家人”。在一切语言艺术中, 诗是最为高度凝练的语言艺术, 这使得哲学家海德格尔一生致力于“诗意地栖居”, 又说“必须有思, 诗者的话才能倾听”, 可见想象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 离开了思, 离开了想象, 诗歌就丢失了。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 作为人的一种思维能力, 反映在教学中, 能够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学生能够有个性、有创意地自由表达。记得在一次教学中, 讲到唐诗无意中提到王勃的《登鹳鹊楼》, 要求学生想象当时诗人的登高望远的心情。有的同学说诗人在登高之后看到太阳徐徐没入高山, 兴尽之后, 不免有悲来之感, 面对滔滔江水会有夫子的“逝者如斯夫”的时光飞逝而壮志未酬之感, “更上一层楼”是一种自我的鼓励与安慰。有的同学则说这首诗全是自信高昂的流露, 因为“白日依山尽”可以理解为日光出来了, 被大雾遮挡的高山逐渐清晰起来了, 流水之下有巍峨高山, 面对如此江山秀水怎么不叫人兴致顿起, 更上层楼, 这是个好男儿对未来前途的一片光明的自信。可见通过想象不仅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激情, 还让多种不同的理解在一起碰撞。

想象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和接受思想教育必备的心理品质之一, 是学生接受知识, 理解教材的重要条件。中高年级学生, 一般能借助自己的知识经验, 创造性地加进一些新的、别出心裁的故事情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放宽理解的自由度,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文学是一个自由的国度, 不要总是企图把学生往一个既定的方向引导, 多给他们一些思维的自由空间, 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下面以《琵琶行》的教学为例, 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在诗歌中想象, 让诗与思在教学中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

(一) 引导学生对琵琶女的猜测来激起学生对诗人身世的好奇。

《琵琶行》全篇记叙诗人白居易贬谪江州时, 在一个萧瑟的秋夜, 送客浔阳江头, 偶逢琵琶女, 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 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 悲怆之意油然而生, 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 尽情倾述悲愤之情, 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

虽然是千古绝唱, 由于时间的久远, 空间的广漠, 学生常常有隔膜感, 很难对作品产生兴趣, 那么对语言所诠释出来的感情, 恐怕有一定的距离。往往开始时都不知如何下手, 情绪上等待着这种疑难的解答。如果单单依靠教师的讲述, 学生被动地接受, 势必课堂可能会很乏味, 学生的思维也会产生惰性。在课堂上, 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不能越俎代庖。

如何吸引学生进入文章中来?首先从诗人入手, 这是文章进入学生视野的最新信息。

开始, 初次接触课文, 有的学生会想:诗人怎么会遇到琵琶女?是旧识, 还是他们事先约好?序中说“予出官二年, 恬然自安, 感斯人言,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为什么诗人被贬官二年都能恬然自安, 而偶然遇到琵琶女, 一席话就让他有了迁谪意呢?有的说“诗人怎么会写诗给这位琵琶女”等等, 在学生的头脑中会产生很多疑问。

这些疑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让他们产生联想, 根据序言和课文给出的注释, 学生基本就会明白:诗人白居易得罪权贵, 遭谗被贬为江州司马, 满怀抑郁, 无处宣泄。这时候引导学生讨论诗人的写作动机, 学生会依据现实生活, 产生很多理解。

有的学生说:一个人官场失意, 很落魄的时候, 心情肯定很郁闷, 这个时候会想应该如何去排遣这种苦闷, 喝酒吟诗;有的说:诗人会找朋友去谈心, 抒发自己的痛苦;有的说:通常的很多人会选择避开他熟悉的人, 逃离到一个陌生的世界, 寻找心灵的安慰等等。

经过学生的想象与联想, 学生开始与作品有了感情, 这种感情会慢慢地渗透到作品的每个角落, 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 课堂也会变有趣味性。

(二) 开展对“天涯沦落人”的相遇进行想象。

教师因势利导, 从让学生动情的句子中引到“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评析, 并用“他们同在哪里?”等问题将思考引向深入。在初步把握这篇诗歌以后, 很多学生提出了疑问:这样一个才力高绝的琵琶女, 为什么会沦落江湖, 空船独守?一个是当时的伟大诗人, 一个只是天涯歌女, 他们的相逢怎么会有如此精彩的作品产生。

学生他们有自己的理解, 有的说:很多人会在情绪低落时, 用音乐来抚慰自己, 用酒来消除忧愁, 恰好诗人送客的地方有了音乐, 煽情而又悲伤, 一下子就攥住他的心。

有的说:被贬浔阳的白居易在落魄失意之时也偶遇了一位知己, 他被一位流落此地的琵琶女精湛技艺所折服, 共同的遭遇使得两人在琴声中相互理解。

因此, 诗人同情琵琶女悲惨的遭遇, 同时也是在感伤自己, 借此抒发自己的迁谪之意和政治沦落之情, 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可以说, 诗人白居易是琵琶女的“知音”。

二.开展角色模仿, 力求与诗人情怀产生共鸣。

心理学家提示:模仿是人的天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能融入个人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 最终能实现质的飞跃———创新。因而, 教师充分利用课文的吸引性, 激发学生有欲望模仿,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课文的优美, 触动学生心灵和情感, 调动学生审美情趣和生活体验。教师只有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诗歌的魅力———“诗意的美”, 产生全身心的感知和共鸣, 才能唤起他们对诗歌的热爱。要想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学预期设定的情感, 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 形式上模仿, 内容上创新, 思想上升华, 才能完成。否则, 即便教师讲得天花乱坠, 学生理解得也比较肤浅。

《琵琶行》这篇作品, 如何才能让学生对诗人的坎坷失意与琵琶女的苦难身世, 产生悲怜与同情, 甚至让他们对这种情感在他们内心不断激荡与震颤呢?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的进行模仿, 力求与诗人情怀产生共鸣。如何模仿?鼓励学生利用原文的诗句, 让学生的心灵与创作者的心灵发生一次撞击, 在撞击中去神交去感动去洗涤去熔化。

我问:有人说艺术具有宣泄痛苦、缓解伤痛、净化心灵的作用。“它使孤独的人为自己说不出的痛苦找到了名字和定义。艺术像一块沾了药水的纱布, 轻轻擦拭他灵魂深处从未愈合的伤口。”为什么座中泣下最多的江州司马, 听得双颊流泪, 全身流汗, 想象下为何会产生如此情景。

有的学生说:那是因为诗人回忆眼前的生存困境和昔日辉煌际遇的强大反差, 产生了巨大的失落感。觉得自己如今就是一歌女, 谪居天涯, 年事又高, 所以不觉就有想哭之感。

有的则说:应该是诗人看到琵琶女, 听她的身世哀怨, 对比自己, 心生出对比自己不幸的人更多的同情, 以致座中泣下最多。

有的说:是因为艺术的力量, 乐音触动了诗人的那根敏感的神经, 那种无法遏止的悲苦, 一下子宣泄出来。本来作者被贬官之初的忧愤不平平复之后就随遇而安了, 可碰到琵琶女后, 欣赏了演奏的美妙音乐, 了解她悲凉的身世, 又勾起了作者的忧愤悲伤的情绪, 产生了“迁谪意”, 如今的泣下最多更是泣出最多的不平, 这就是艺术的净化作用。

综合在教学过程中的收获, 发现学生在课堂中, 喜欢参加对自己来说有意义或完整的学习活动, 教师融入想象或模仿因素, 会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 展现出千姿百态的语文课堂, 能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心灵深处的图画, 只要我们去发掘、去引导, 定能像诗人荷尔德林所说, 充满劳绩地思、说会让诗意栖居在读者, 在学生的心灵里。

参考文献

[1]Thomas L.Good Jere E.Brophy.透视课堂[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年版。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3]王益编.教师应用心理学.湖南大学出版社。

3.《琵琶行》教学后记 篇三

一、抓住音乐描写,鉴赏诗歌艺术美

1.设置教学情境。课前播放《琵琶行协奏曲》,引导学生进入琵琶声乐的美妙情境中去。课堂播放《琵琶行》的琵琶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主人公情感的跌宕腾挪。课后播放林海的《琵琶语》,让学生结合修辞描摹出《琵琶语》带给聆听者的具体感受,检测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品味描写技法。课文音乐描写分别用了直接描写和侧面烘托来表现无形的声音,把视觉意象和听觉意象融合起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想象中感受视觉形象和听觉感受的高度统一。无论是珠落玉盘还是花底莺语,白居易都善于运用平常的事物调动读者的各种感官,使读者沉浸在琵琶女高超的弦乐弹奏中。

3.欣赏景物特征。文中琵琶女的弹奏共有三次,第二次是课文描写的重中之重,第一次和第三次略写。第一次描写中诗人以风物美来衬托离情别绪、贬谪失意,使人物活动的画面增添了怆然的色彩和悲凄的情调。第二次描写中诗人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无声效果来表现听众的陶醉以致流连忘返反衬琵琶女演奏技艺的不凡。第三次描写中诗人先自述身世作为铺垫,以恶劣的居住环境配以良辰美景作为比照,流露出诗人困窘之境知音难觅的苦楚,从而为下文琵琶女激动的弹奏蓄势,为诗人的失声痛哭张本。在教学中,我建议学生从景物特征的角度感受诗人和歌女的情感,鉴赏诗歌融情入景的表现手法。

二、探究人物命运,感受诗歌形象美

1.联系时代背景。中唐时期是盛唐之后历经安史之乱的一个稳定期,诗歌内容更多了一层冷静的思考和对现实的理智判断。因此,无论是白居易的被贬江州还是琵琶女的沦落江湖,都能流露出封建社会中志士艺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和郁结。归根结底,上流社会中并非唯才是举的选贤尺度和封建社会的文艺界内才艺并非唯一衡量歌女地位的准绳这一事实,都为人物形象的悲剧美涂上了浓重的色调。

2.结合人物生平。白居易年纪轻轻就中进士任校书郎,翰林学士,甚至出入禁廷,却因一次越职奏事外放江州成为九级小官,怎不令诗人心颤胆寒?诗人曲折的人生丰富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坎坷的道路又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琵琶女本为名噪京都的大艺人,却因年老色衰嫁与商人而独守空船。当她沦落江湖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泄露出对境遇的不平之时,琵琶女这个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诗人和琵琶女的落魄自然令人回味无穷,惺惺相惜之意更无斧凿痕迹。

三、突出身份地位,赏析诗歌情感美

一个是文人骚客,一个是天涯歌女,他们二人为何会结下这段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情谊呢?

1.品味诗人悲意。白居易月夜送别无人能解离别意,水上低沉抑郁的琵琶声,正中凄切伤怀之意,旋律清脆圆润勾起了诗人对京都生活的蓦然回首,而冷僻低湿的居住环境和山歌村笛的不堪入耳又加重了诗人的心酸苦涩,对命运不平的控诉与抗争。

2.领悟歌女凄情。琵琶女在第二次演奏的乐曲中,无不渗透着歌女于风寒月冷独守空船孤单凄凉的情怀,对年少时期众人追捧的回忆,因为嫁与商人没有感情生活而肝肠寸断从而陷入对命运深深的思索,以及由此倾诉出对命运的不平之感和愤懑之情。

3.感受知己共鸣。琵琶女第二次弹奏的乐曲旋律之变化同时符合歌女和诗人回首往事慨叹现实的感受变化,所以这段乐曲也是两位沦落人的共鸣曲。琵琶女以琴声为心声是以自己的身世为根本,白居易解读琵琶声也是以自己的遭遇为依据。他们内心情绪的起伏变化构成了琴声的抑扬高低,琴声的高低疾徐正是他们的情感外化。落魄失意者因为相似的命运以及由此生发的共同感受达成了情感上的默契而产生共鸣,结下了真挚的情谊,这正是诗歌情感美的纯粹性之所在。

因为琵琶曲,两个毫不相干的人相逢相识,一个感慨知遇之情,一个叹息同命相怜,正是一曲情谊不知数,高山流水为知音。在落实三维目标的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知人论世,抓住本文的故事性,进而体会诗歌形象的悲剧美,从而鉴赏诗歌音乐描写的艺术美,进一步品味诗歌的情感美。但是在课堂预设和生成中,也出现了激活学生思维乃至调动积极性不够充分的现象。所以我深感以后的课堂教学还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有趣和语言的生动幽默,联系学生所想所感,循序渐进,层层诱导,争取做到课堂教学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4.《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及诗人形象 篇四

找出写人物的形象的句子,并对人物进行分析。

琵琶女形象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报琵琶半遮面”,叙述女主人公出场,是人们经常吟咏的名句。它的好处不仅在于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琵琶女的神态,和此时此境的复杂心理活动,还暗示出她无限的幽愁暗恨。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叙述人物动作神情。“沉吟”道貌岸然明回想往事学生的心情。“放拨”、“插弦”、“整顿衣裳”、“起敛容”,既写动作表情,也写表现歌女讲述身世前的`感情起伏。

其它如“自言本是京城女”等句子,诗人转述歌女自叙,笔调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少年的欢乐受宠与年老色衰后的冷落寂寞形成对对照,道貌岸然出了歌女天涯沦落的无限悲伤之情。

诗人形象

5.琵琶行 说课 定稿 篇五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琵琶行》是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歌行体长篇叙事诗,诗中琵琶女的三次弹奏时全诗的主线,景、情、乐、事高度融合,是我国古代叙事诗和音乐诗中的“千古绝唱”。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是用极富音乐性的语言摹写音乐形象,琴音与心音完美融合,发出了“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琵琶行》是鲁人版必修第二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因为是单元首篇,对教授学生“感受艺术的魅力”的方法,培养“感受艺术的魅力”的能力和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注重语文应用、审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地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阅读鉴赏——(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我的理解:强化诵读,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欣赏作者将音乐转化为诗的语言,琴音与心音完美融合的艺术技巧,感受诗歌悲凉凄切的氛围,体悟作者“天涯沦落人”的悲慨之情。

1、结合诗前小序和课文注释,反复朗读文本,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重点品味诗歌中音乐描写的语句,欣赏作者以语文表现音乐“声”与“情”的艺术

技巧,了解运用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气氛表达人物感情的表现手法

3、品味诗歌悲凉哀怨的意境,体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内涵,以及作者谪迁生活凄凉郁结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用比喻、通感、烘托的写法来描写音乐,体会主旨句的内涵。

(四)、教学难点:诗人对于琵琶女弹奏时声与情的表现

二、说教法

新课标改革的目的之一在于变学生机械接受灌输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式学习。诗歌的理解感悟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己,教学着重于设计问题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我将具体采用以下教学法:朗读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活动法、视听结合法等。

四、说学法

根据叶希波夫的“自主型学习方法”理论,比较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比较分析的思维习惯。所以,我将采用比较探究式学习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喝一杯美酒,沁人心脾;听一只乐曲,心旷神怡,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比喝美酒还要醉心,比听乐曲更加迷人,今天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千古传诵的诗歌——《琵琶行》。

(二)介绍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课前印发材料介绍“行”的诗体、作者及作品和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字词等基础知识。

(三)整体感知,把握感情基调。

向学生展示多媒体配乐朗读,通过音乐的熏陶、声情并茂的朗读、形象逼真画面的感染,把学生带到了白居易《琵琶行》的氛围之中,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沉郁悲凉的感情基调。这就为学生鉴赏诗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解读身世遭遇,突破教学重点

1、诱导点拨,领悟主旨

⑴提问:本文塑造了琵琶女和诗人两个人物形象,文中用哪句话将这两个人物形象连接在一起的?

⑵:为什么诗人会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这样的哀叹?到底诗人与琵琶女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

为了完成这个学习任务,我设计了一个对联题,引用诗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作为上联,要求学生根据琵琶女与诗人的共同点填写下联。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展示答案。

举例:异地相逢泪涟涟;共怀世间愁郁情;吟曲赋诗总关情;共奏人间悲凉曲。

在点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烘托、对比的表现手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力。体会了主旨句的内涵,琵琶女被玩弄、被侮辱的歌妓形象已跃然纸上。

2、体会作者的人性美,认识黑暗的社会现实 我设计两个问题:

⑴身为仕途阶级的诗人,把自己的命运同下层社会妇女的命运联系起来,体现诗人怎样的品格?(敢于冲破封建门第观念,同情下层人民的进步思想)

⑵具有高尚情操、才华横溢的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音、受排挤,从而暴露出什么问题?(统治阶级不容贤良、排斥异己、压抑人才)从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人性美和对黑暗社会的认识。进而要求学生谈谈生活在新社会中的感触,激发学生热爱新社会的感情。

(五)品味音乐,突破教学情意

1、品读诗中意

首先让学生找出集中描写音乐的段落(第二段)来齐声朗读。接着请学生找出该段中自己最能读出诗人感情的句子进行示范朗读。同学们就在你读我评的互相交流中完成诵读指导任务,而且也进一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在这基础上,我让学生欣赏两个经典画面:“荻花瑟瑟”与“千呼万唤始出来,犹如琵琶半遮面”,渲染氛围。再播放富有“婉转流畅——沉咽稳重——间歇顿挫——激越高昂“的旋律变化特点的几段琵琶曲,请一位同学伴着琵琶曲朗诵该段。其他同学闭目倾听,进一步感受音乐、诗文、感情融为一体的特点。

2、解读乐中情

在上面朗读训练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根据听后感受,分组讨论以下问题:音乐的描写中体现了怎样的旋律变化?在这个变化的旋律中又饱含琵琶女、诗人怎样的情绪变化?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性思维、想象联想能力。相信同学们倾听了富有旋律变化的琵琶曲的伴读下完成第一个问题并不困难。而假如学生能用熟悉的乐曲或场面来再现诗中音乐的旋律变化,那么体会诗人、琵琶女那种“喜悦——忧愁暗恨——高亢激越的情绪变化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就突破了教学难点。

3、把握音乐的描写技巧

对于这一点,我是这样引导的:诗人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表现音乐之美?这问题并不难,也许学生会很快找出用比喻、叠词的手法来对音乐进行正面描写,而用“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这环境来对音乐作侧面烘托。此外,诗中“间关莺语花底滑“这一句还采用了通感的修辞,这点学生可能不易把握,我将让学生回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中采用通感的修辞的两个句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

(六)课堂小结:

同学们,正是在相同的境遇中,在琵琶曲的感染下,诗人找到了知音,发出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写下了这篇优美感人的《琵琶行》。我用一首诗作为《琵琶行》的读后感,和大家共鸣: 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伯牙操琴遇子期,高山流水韵依依。乐天浔阳闻琵琶,相逢何必曾相识。寄语天涯沦落人,莫愁前路无知己。

(七)扩展提升

请同学们鉴赏《李凭箜篌引》中音乐描写的技巧。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八)推荐作业:

让学生初步学习运用语言艺术来描述听觉的手法,课后就自己喜欢的一段音乐用形象的语言写出自己的感受,文体,字数不限。

五、板书设计:

琵琶行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京官

商妇

音乐

谪居

同是天涯沦落人

6.琵琶行评价 篇六

文章的深意是什么呢?我觉得文章的深意也是分层次的。

首先是文字的深意。这是作者的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 有点类似于我们通常所说的“望文生意”。如“主人下马客在船”, 应当算作互文, “犹抱琵琶半遮面”不能竖弹, 否则就成了阴阳脸;“群山万壑”这四个字, 山状其高, 壑显其深, 既写出了自己旅途奔波之艰, 也曲折地表现出昭君生长之僻、成长之难。

其次是文学的深意。这主要是作者的主观的想象、情感与思维的深意。如《咏怀古迹》 (其三) 前两联一写昭君之“生处”荆门, 一写昭君之“死所”青冢, 写生者用“群、万”, 写死者用“一、独”, 足见出诗人对昭君孤悬大漠、客死他乡之悲悯哀怜。《琵琶行》共写了琵琶女三次弹奏, 一波三折, 一详二略, 凤头、猪肚、豹尾, 各尽其妙。

最后是文化的深意。这是作者深入骨髓的东西在诗歌中的体现。如《咏怀古迹》 (其三) 中对昭君悲剧命运的揭示, 对和亲文化的反拨, 对女性力量歌颂与女性悲剧命运审视的双重思考等。《琵琶行》中“举酒欲饮无管弦”, 是对唐代文人士子风流倜傥的文化风貌的展现;“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 表现了对商业文明的贬损;“浔阳地僻无音乐”, 则是对乡村文化的蔑视, 《琵琶行》总体上表现出对京城文化的深切迷恋。

阅读, 就是努力逼近诗人的真实意图。写作, 最值得怀疑和研究的地方, 在于为何写, 也就是作者的写作目的。这个目的是藏匿于文章的内容和技巧之中的, 恩格斯说“作者的见解越隐蔽, 对艺术作品来说就越好” (《致玛·哈克奈斯》) , 可见好文章不仅有深意, 而且善隐身, 这就要求我们从简单的解释性阅读, 进入深度阅读、批判阅读。

通过前面的论述, 我们知道作者的深意, 最重要的就是他的写作目的。但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因为代远年湮, 他也没有直接说明, 或者说了我们也不得而知。那我们如何知道他们的写作目的呢?我认为, 我们可以从这一视角去蠡测:两位诗人在提笔之前, 已经有了一些生活感悟, 或者是受了现实触动, 总之是外物与内心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不得不发, 但还要考虑一个问题, 就是要想办法让别人去读自己的作品, 也就是说, 他们既要让自己写, 也要让别人读。这里面是非常讲究写作的机缘的, 因为你写的文章, 别人干吗要去读呢!如何让别人想读自己的文章呢?这里面也有三个层次:

首先要让一个人想读。大多数的诗人, 并不将自己的作品仅仅定位于这个最低的层次, 但必须过这一关, 如果连这一关都过不了, 何谈下面更深的层次呢?据惠洪《冷斋夜话》里所载, 白居易写好诗后, 常常读给邻居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听。有人说这是讽刺白居易的诗写得太直白了, 但他也是一位“苦吟”诗人, “未老而齿发早衰白”, 我觉得他是在进行读者调研、市场检验与社会公证。郑板桥总喜欢在自己夫人的背上练字, 结果有一天夫人烦了, 说了一句“你有你体, 我有我体”, 启发他进行了“板桥体”的书法创新。 (张紫石《闲话郑板桥》) 杜甫的诗表面上是写给昭君看的, 但昭君死了, 那就只能是写给自己一个人看吧;白居易是写给琵琶女看的, “莫辞更坐弹一曲, 为君翻作《琵琶行》”, 说得很明白。

其次要让一类人想读。《咏怀古迹》 (其三) 中的昭君已矣, 但与昭君有相同命运的女孩子们还在延续,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她以曲代言, 抒发满腔的“怨恨”, 这“怨恨”既是她个人的, 也是具有相同命运的宫人的。白居易为琵琶女代言, 而琵琶女也是一个典型, 她是千千万万身怀绝技却身逢乱世, 从“小康堕入困顿”的晚景凄凉的中唐人的代表, 这类人读到《琵琶行》, 对于“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应该是感同身受的。

最后要让所有人想读。就拿我们今天的人来说, 为何要读这两首诗呢, 我们向白居易和杜甫学习什么呢?我想, 我们主要学习他们打破生存的困境, 维护生命的尊严, 提高生活的质量。杜、白二人都用诗作为武器, 对生活进行了干预;他们在写诗之前, 都有一段惨痛的人生经历, 又找不到发泄的地方, 或者想反省自己的生活, 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时机”, 碰巧遇到这样的机会或场景, 于是乎借船出海、借鸡生蛋, 看似是写别人的感情, 其实也是间接地抒发肺腑, 抚慰内心。比如白居易就为琵琶女身世所动, 一个女子怀貌难宠尚且能够高雅地排遣情感, 自己怀才不遇有何不可呢?杜甫对王昭君亦是崇敬有加, 她受了那么多的苦, 却用琵琶进行无言的诉说, 自己所受之苦与她比, 真不可同日而语啊。领悟了这些东西之后, 我们再谈作者所谓的写作技巧, 就会觉得豁然开朗。

理解和赏析到上面这些内容, 可谓深矣, 但还未得其真妙。我在探秘杜、白二人两诗写作目的之时, 惊奇地发现两诗具有一个深刻的“同型”结构:将男人比作女人。这是一个“有意味的形式” (克莱夫·贝尔《艺术》) , 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挖掘。

将男人比作女人, 首先是一种畅抒苦水的曲笔。白居易是古往今来在诗中哭得最尽兴、最凄惨的一位,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他的内心该是何等的“怨恨”?杜甫借昭君之口, 抒发内心苦楚, 亦毫不逊色, “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哭了八百年 (近千年) , 这该是多大的“怨恨”。然而, “男儿有泪不轻弹”, 这表面上是两个女人的“怨恨”, 在深层却是两个男人的“怨恨”, 虽然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发不可收拾, 但郁积已久的情感并没有失去中国文人应有的谨慎与分寸, 表面上写得很直白、动情, 但最心底的话还“雪藏”在那里, 这就是含蓄的、隐蔽的“曲笔”, 需要我们静思、破译、还原, 切勿为表面为迷惑。

将男人比作女人, 其次是“借离合之情, 写兴亡之感”。女人的命运, 就是时代的一面镜子。琵琶女与京城中的亲朋作别, 飘沦憔悴, 充满悲欢离合, 这也是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的浓缩;同样, 白居易仕途失意, 外放江州, 虽称不上流离失所, 但精神几近荒废。其实, 琵琶女、白居易他们都是生活无忧之人, 但很看重精神的自由、人格的尊严。杜甫自顾不暇, 但心忧天下。昭君乃塞外孤鸿, 但祈福黎民百姓。中国古代是个男权社会, “女为悦己者容”, 女人最希望的就是能够找到一个可以托付终身、遮风挡雨的男人;男人则是“士为知己者死”, 最希望“择木而栖”, 找一个终身效忠而建功立业的皇帝, 命运何其相似!

将男人比作女人, 再次是男人精神自残的抗争。林语堂说“文人如妓女” (林太乙《林语堂传》) , 但一个男人作为文人非但无法保护女人, 甚至沦落到和女人一样凄惨的地步, 这是什么世界。当一个人到了异化自己的程度, 必然包含着对自身角色的无比失望, 或者是无可奈何。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绝不是自己无缘无故地由人变成甲虫的, 恰恰是外在的社会现实导致了人的变形。所以杜、白以女人暗譬, 实是通过角色整容而进行精神自残, 是对健康社会的辛辣讽刺和无声抗议, 也是对黑暗现实的赤裸裸的暴露与批判。

7.《琵琶行》教学设计 篇七

鲁人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这个单元的学习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对描写艺术(音乐和绘画)的文学作品的学习,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的鉴赏知识,积累一些基本的鉴赏技能,进而培养学生们对艺术的热爱之情。但这个目标对于目前的高中学生来讲却是有一定难度的。首先学生自身已有的艺术素养不足以支撑他们对描写艺术的文学作品的品读鉴赏。因此当作者用一些相对专业的术语把对音乐和绘画的理解用文字的形式表述出来的时候,学生很难通过抽象的、自己也不甚理解的文字去还原艺术作品的本来面目和真正魅力,在此接受层次上进行艺术鉴赏几乎不可能。因此在教学上,多数老师不过是把它们上成文学课罢了,对于如何真切地感受艺术魅力觉得无从下手。笔者力拙,但却想从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角度去作一尝试,力争使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在感受艺术魅力上能有所收获。

阅读是打开文学艺术作品宝库的钥匙。学生要想体味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艺术魅力,就要到文字上去找突破口;要想体会文学艺术作品的美,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魅力,就必须从它的载体——文字入手;要想深刻体会文字所传达的艺术气息,就必须在明白语义的基础上反复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体会、升华,由文学形象还原为艺术形象,由艺术形象上升为一种个人情感体验。因此在设计本单元的教学时,要把阅读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

以《琵琶行》为例,笔者的教学设计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学习目标、自主设计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不管是学习目标还是探究的问题,都要强调在阅读的基础上去设计,去理解。这样,阅读就成了课堂的主轴线,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文本,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初步感知艺术形象,在阅读品味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这样本单元的教学总目标才会达成,学生才会真正从本单元的学习中得到可能受用一生的东西。

教学过程

1.导入

这个单元的单元话题是“感受艺术魅力”。大家知道,艺术的魅力是永恒的,但却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到的,学习这个单元的任务就是来尝试掌握这一本领的。而《琵琶行》主要是为了锻炼大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的,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琵琶行》,一起品味、感受音乐文学艺术的魅力。

2.检查预习

明白文意是理解文本的基础,检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对字词句的理解。

《琵琶行》是描写音乐的传世佳作,阅读全诗,结合学案,根据自己的阅读体会为本课设计一个学习目标,并根据自己设计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个有价值的探究问题。

学生设计的目标和问题,尽管表述各不相同,但都不外从情感、音乐描写、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方面着手,老师此处可根据学生设计,选择两个问题进行课堂处理。教师备课要充分,所有的方面都要准备好。笔者执教过程选用两个目标:⑴阅读品味音乐描写的特点。⑵ 阅读品味人物的思想感情。

针对第一个学习目标,老师引导学生从集中描写音乐的第二段入手去品味琵琶曲之美。首先,学生高声朗读第二段,总体把握琵琶曲的特点。学生多数能体会到琵琶曲的美。此时老师再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来描绘琵琶曲的美的。学生带着问题再读文本,很快就会发现作者运用的一些典型艺术手法。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使作者为我们提供了一席如此美妙的“听觉盛宴”。音乐本身是流动的时间艺术,主要通过音调的高低和旋律的变化等来塑造艺术形象,作者的文字描绘当然会捕捉到这些变化。而学生也要捕捉到这些变化,并利用朗读的轻重缓急来反映这些变化,就要再读文本,边读边体会。当学生掌握后,请学生朗读,老师趁机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学生就能越来越准确地把握琵琶曲的变化,并读出自己的情感,此时老师再适时范读,把整个阅读体味推向高潮。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沉浸在通过阅读而再造的琵琶曲的艺术境界中,个个摇头晃脑,跃跃欲试。

由此老师总结过渡,进入第二个目标的学习。音乐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语言,没有经历过生活的困苦,我们也能感受《二泉映月》的辛酸,没有经历过爱情的痛苦,我们也能感受《梁祝》的悲欢。音乐是用来表达情感的,那琵琶曲表现琵琶女怎样的情感呢?同学们再读文本。

学生通过阅读会从乐曲中得到愉悦、激愤、哽咽等不同的情感体验,老师趁势点拨,学生一下子明白了一首繁复的琵琶曲就是琵琶女一路走来的人生经历的高度凝练的概括,总体情感基调是由喜转悲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学生通过阅读文章第三段,印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琵琶曲旋律的变化和琵琶女身世的经历是如此的契合,学生真正体会了音乐作品和演奏者合二为一的境界,也就自然体会到了艺术的震撼力和表现力。

对于琵琶曲作者的体会是“我闻琵琶已叹息”,对于琵琶女的诉说作者的感受是“又闻此语重唧唧”。学生阅读第四段,体会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能概括出作者的人生经历,由此联想琵琶曲的繁复多变和琵琶女的身世经历,不免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慨叹。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二、三、四段,深入品味艺术作品的魅力。

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大家表现很优秀,通过一起讨论交流,我们共同积累了感受文学艺术作品的方法,提升了感受艺术魅力的能力,达成了同学们预先设定的目标。有了这些能力,如果我们能重返两千多年前俞伯牙所生活的地方,那么相信他将不再会感到知音难觅,相反他会说:高山流水,知音无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培养学生文学艺术作品的感受力为目标,以阅读为主线,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最终形成了学生、作者、琵琶女、琵琶曲多方面的共鸣,真正体会了艺术的感染力。从这个角度说,这节课是成功的。本节课还尝试了让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自我设计探究问题的环节,从实际的课堂效果看,学生经过这么多年语文素养的积累,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个工作交给他们自己去完成,这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主体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捕捉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这节课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在对音乐的描写方法归纳时,应该更详细,让学生学习具体鉴赏的步骤和答题思路,对音乐描写的方法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链。文中很多环境描写的句子优美动人,老师应该捕捉其中学生最感兴趣的一两句进行写作训练,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艺术的感受能力,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教材中随处都有值得挖掘的写作素材,只要老师引导到位,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

作者单位:山东省齐河县第一中学(251100)

8.《琵琶行》赏析 篇八

为何打湿司马青衫

姓名:叶胜勇

班级:11级中文1班

学号:20110201012

3唐诗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叶绽放着独特的光芒。而提起唐代诗人,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的想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但我更关注的却是白乐天。在我看来,白居易在诗歌上的成就堪比杜甫。因为白居易的讽喻诗、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数量不比杜甫少,在关心现实人民疾苦的思想情感上也不比杜甫差。我想如果杜甫和白居易的创作年代调换一下,或许“诗圣”的称号就是白居易的了。也许有人会说我偏爱白居易的诗,仔细想来也确实有那么一点。因为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在很多方面是学习杜甫的,也有可能没有杜甫的诗在前就不会有白居易的诗在后了。

对于《琵琶行》,我想每个人都不会陌生。《琵琶行》与《长恨歌》是白居易最负盛名的佳作。在创作之后便大为传诵,唐宣宗曾写诗称赞说:“童子解吟长恨曲,牧儿能唱琵琶篇。” 在《琵琶行》的序言中,我们很容易知道此时的白居易是被贬至九江郡做司马的。在深究一下背景,我们便能了解到白居易的一腔热血与正义却使他迁谪到此处。试问谁能坦然待之?谁能心中无怨。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诗歌的开头就告诉我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瑟瑟”二字也给了我们一种淡淡的秋瑟萧索的感觉。主客对饮在船上,因为“无管弦”所以饮得“不成欢”。这给琵琶女的出场打了一个伏笔,正是因为这样才要后来琵琶女的出场来助兴。当时正值秋天所以江上升起了一片的白雾,白茫茫的一片,把月亮都浸没了。忽然,不知从哪传来了一曲琵琶,是那么的凄凉,那么的哀婉。在这一句中,“忽”字用得是那么的妙,既切合环境又符合心境。说它切合环境是因为在江上毫无视线的时候,传来那么一曲琵琶不免有空谷足音的感觉是那么的震撼人心。在诗的开头有“无管弦”、“不成欢”,现在的琵琶曲不正切合诗人的心境吗?同时,这一“忽”字又是“循声暗问”的铺垫之一,之所以说是之一因为还有一个是“茫茫”。这曲琵琶使得主人忘记归去,客人忘记自己还要起行。就在他们想说话的时候,曲声却戛然而止。把船靠近想要邀请琵琶女出来见面。也正是前面的“不成欢”使得主客都想借这曲再饮。但是琵琶女不是随便能出来的,经过“千呼万唤”之后终于出来了。诗歌开头写了那么长琵琶女才出场,这不也是“千呼万唤”吗?那究竟这琵琶女为什么不愿出来,出来之后还要“半遮面”呢?是因为真的是容颜不再羞于见人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呢?刚读完这一段的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从“转轴拨弦三两声”到“唯见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为第二段,写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其中“转轴拨弦三两声”,是写正式演奏前的调弦试音。但是“未成曲调先有情”,我们不禁会想琵琶女究竟有多高深的技艺,多深沉的情感才能做到像这样每拨弄一下琴弦都能流露一份情思呢?琵琶曲声调幽咽,一声声都包含着琵琶女深沉的感情,就好像在诉说着平生那些不得意的事。对于“不得意”这三个字,我不犹的起了疑问这是琵琶女的遭遇还是作者在不经意之间流露出来仕途不得意之感呢?琵琶女继续弹奏就好像要把她那平日无处诉说的事一下子倾吐出来。在短暂的时间里,琵琶女已经演奏了《霓裳》曲,接着又来一首《绿幺》。

从“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声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写琵琶乐曲的音乐形象。这一部分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写琵琶曲,给了我们无限的听觉和视觉冲击。看着“嘈嘈”、“切切”等表现声音的词就好像我们也和诗人一起听着一样。而“如急雨”、“如私语”等词又给了我们以想象。整个过程由快速到缓慢、到细弱、到无声,到突然而起的疾风暴雨。而到最后,曲已终但是人却没有散反而是沉浸在乐曲中。那收手的声音就像玉帛撕裂的声音一样,是那么的扣人心弦。对于裂帛也有一个典故,夏朝最后一个皇帝杰的妃子褒姒因为不喜欢笑,杰就想尽一切办法为搏伊人一笑。偶然间,听到裂帛声褒姒就笑了。因此杰每天就叫人撕布帛给褒姒听。本来这声音应属于亡国之音,可是用在这里无疑给我们一点小小的震撼。“东舟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

从“沉吟放拨插弦中”到“梦啼妆泪红阑干”共二十四句为第三段,写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红运,盛极一时,到后来年长色衰,飘零沦落。琵琶女整理衣裳,收敛起面部的表情开始述说自己的身世。琵琶女是京城人士,少年的她聪明伶俐,十三岁就学成了琵琶,在当时的教坊中可是佼佼者。从“曲罢曾教善才服”以下八句都是写琵琶女年轻时在京城中红极一时,琵琶女年纪小但技艺高超,弹奏一曲之后连老辈艺人都赞服。琵琶女的容貌也是屈指可数,就算是秋娘也得妒忌。那些贵族子弟迷恋她的容貌和技艺,为了请她演奏而不惜话费大把的钱财。那时的琵琶女也不知吝惜,就这样放纵自己,沉迷享乐。这样年复一年,但是时间却从不等人。从“弟走从军阿姨死”到这段结束是写此女时过境迁,飘零沦落。琵琶女年长色衰,风姿也不像当年,那些贵族子弟也已不再光顾。最终只好嫁给商人,只可惜连商人也不懂的欣赏,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商人外出从不带上琵琶女,抛下她在空船上独守。琵琶女回想昔日的锦绣年华,对比今日的孤独冷落,怎能不让人伤痛欲绝呢?就算是晚上不梦“少年事”一天也不知道要想多少次,流几次泪。

从“我闻琵琶已叹息”到最后的“江州司马青衫湿”共二十六句为第四段,写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世,抒发与琵琶女的同病相怜之情。唧唧:叹息声。“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二句感情浓厚,流下千古失落者的眼泪,也为千古失落者触发了一见倾心之机。自“我从去年辞帝京”起以下十二句,写诗人贬官九江以来的孤独寂寞之感。他说:“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地势荒僻,环境恶劣,举目伤怀,一点开心解闷的东西都没有还有就是“终岁不闻丝竹声”也与前面的“无管弦”相互照应。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诗人自己的苦闷移情的结果,对比一下《水浒传》里宋江赞赏江州的一段话,他说:“端的好座江州,我虽犯罪远流到此,倒也看了真山真水。我那里虽有几座名山古迹,却无此等景致。”诗人的悲哀苦闷完全是由于他政治上受打击造成的,但是这点他没法说。他只是笼统含糊地说了他也是“天涯沦落人”,他是“谪居卧病”于此,而其他断肠裂腑的伤痛就全被压到心底去了。这就是他耳闻目睹一切无不使人悲哀的缘由。作为知音的诗人由衷地称赞和感谢了琵琶女的精彩表演,并提出请她再弹一个曲子,而自己要为她写一首长诗《琵琶行》。琵琶女本来已经不愿意再多应酬,后来见到诗人如此真诚,如此动情,于是她紧弦定调,演奏了一支更为悲恻的曲子。这支曲子使得所有听者无不唏嘘成声。多情的诗人呢?看他的青衫前襟早已经湿透了。

9.《琵琶行》精品教案 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白居易及相关知识。

2、朗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内涵。

3、研习文本,较为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朗读诗歌,掌握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内涵。

2、研习文本,理解和把握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时间:2课时

学法指导:结合注释,解决字词障碍,初步感知内容;有感情地诵读,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体会;对诗歌进行评点鉴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唐代继杜甫之后的现实主义诗人。

1、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2、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本诗的相关文体常识。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三、写作背景:

元和十年平卢节度使派人刺杀宰相,白居易认为此为国辱,首先上书请求捕贼,被权贵们指责越级奏事,被贬为江州司马。真正原因在于诗人写的针砭时弊的讽喻诗,招致权贵嫉恨。诗人心灵创伤极深,到江州后的生活更是让他体验了社会的残酷和世态的炎凉。诗人有满腔的怨恨正无处倾诉,恰巧遇到本是京城歌女的商人妇,听到富有感情的琵琶演奏,压抑很久的感情倾泻而出,成就了这首叙事诗。

四、文本研习:

诵读诗歌:

㈠结合注释,解决字词障碍,自由诵读,初步感知内容。

㈡序言和诗文对读、把握内容:

《琵琶行》的小序部分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情节等要素,说明了写作的缘由,为全篇奠定了凄切的基调。序言和诗文在内容上有大致对应的关系: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与诗的第一节对应;

“问其人,„„委身为贾人妇”“自叙少小时欢乐事,„„转徙于江湖间”与第三节对应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与诗的第二节对应;

“予出官二年,„„是夕始觉有迁谪意”与诗的第四节对应。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什么事?

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

2、全诗五个部分,请概述每部分的内容:

①:浔阳江头夜送客。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介绍人物、地点、事件和时间。“枫叶荻花秋瑟瑟”烘染环境,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已十分强烈。惟其萧瑟落寞,因而引出“举酒欲饮无管弦”的寂寞。“忽闻水上琵琶声”就有浓烈的空谷足音之感,也无怪乎主人要“忘归”,客要“不发”了。②:江心聆听琵琶曲。

③:琵琶女自诉身世。

“自言”以下,诗人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半生的轨迹让人欷嘘不已。琵琶女的自诉与“说尽心中无限事”的乐曲互相补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④:同病相怜感慨多。

第一层:从“我闻琵琶已叹息”至“相逢何必曾相识”,写“我”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及自己与琵琶女产生的情感共鸣。

第二层:从“我从去年辞帝京”到“呕哑嘲哳难为听”。诗人述说自己被贬失意的生活。琵琶女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拨动了诗人的心弦,让他发出了深长的叹息声。琵琶女自诉身世,就更激起他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第三层:“今夜闻君琵琶语”至“为君翻作琵琶行”。这是诗人对琵琶女的褒奖与请求,也是“天涯沦落人”谋求安慰和再一次感动的自然需求。

⑤:重闻琵琶,青衫湿透。

3、通过叙事塑造琵琶女和诗人自己的形象,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同是天涯沦落人”

㈢“诗眼”悟读,把握情感:

1、“沦落”的具体情况是怎样的?(用原诗回答,感受沦落之情)

1)读序 与第三节,请概述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庭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怨

2)读序、第一节与第四节,概述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乐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凄

3)诗人为什么说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呢?

一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京城来到路远地偏的江州;一个是“曲罢曾教善才服”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美名远播的大诗人,都具有出类拔萃的才能;一个因年长色衰而嫁商人,一个因直言相谏而遭贬谪,都有由荣至衰的不幸遭遇;一个有“平生不得志”之怨,一个有“取酒独倾”之愁,都怀有满腹“忧愁暗恨”。

诗人在官场上难觅知己,只能在“沦落人”中寻找知音,因此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这两句诗不仅高度概括了琵琶女和诗人自身的不幸遭遇,而且传达出两个境况相似的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同情的深厚情意,表达了对封建社会摧残人才的控诉。

五、小结:

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亲身见闻,叙写了“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沦落的命运,并由此关牵

到自己被贬的遭遇,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因为有切身体验,所以感情就来得特别深挚,因为是在贬所月夜的江面巧遇琵琶女,所以诗情就来得特别地哀婉、凄凉。诚如《唐宋诗醇》所言:“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六、作业:

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他如此着力地刻画音乐,与他所要表达的人生感慨有什么联系?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鉴赏诗歌美妙的音乐描写艺术表现手法

(一)鉴赏并融入音乐妙境:

一、音乐是沟通诗人和琵琶女的情感桥梁,诗中描写音乐共有几处?

一闻琵琶邀相见(1节)再闻琵琶诉沦落(2节)三闻琵琶青衫湿(5节)

二、诵读描写琵琶声的精彩诗节并分析描写层次。

1)音乐描写层次:

第一层:写琵琶女的出场——江湖漂泊天涯沦落自惭身世

第二层:总写琵琶女的演奏——校弦试音声中含情非同凡响

信手续弹声声含悲心事无限

第三层: 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

2)(诵读最精彩处)思考:根据音乐的起伏和情感变化可以分为哪三个层次?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美在何处?

①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音乐形象;

以“急雨、私雨、大珠小珠落玉盘”三组比喻,描写乐声由急骤粗重而急促轻细,而纷繁 清脆;感情由悲愤而凄苦,而悲愤凄苦倾泻而出,达到演奏的第一个高潮。

②用旋律的变化写出了先“滑”后“涩”的两种音乐意境。

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三个比喻,描写乐声由上层纷繁清脆的高潮转入婉转低回艰涩难通,低到无声,达到演奏的低潮。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③用“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两个比喻描写突 然发出的乐声,雄壮激越;“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猛然煞住 的乐声,感情由激愤而凄厉。乐声在上层低潮中,奇峰突起,再掀 高潮又嘎然而止;感情凄楚无声,转入激昂愤慨,进而凄厉无尽;演奏在高潮中陡然结束。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静寂中让人回味逝去的琵琶之声。美在:

①美在摹写出了音乐的强弱徐疾之变化。急切、愉悦——轻松流畅而逐渐缓慢、暂歇——热烈、紧张、戛然而止

②美在运用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以声绘声,以形写声。

③美在拟声、双声、叠韵等词摹拟琵琶曲声,如“嘈嘈”“切切”“间关”“幽咽”等,不但使人感到乐曲声如在耳畔,而且也增添了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④美在描摹名曲演奏前后的铺垫与衬托。在琵琶女演奏之前,先写她的调弦动作,用“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说明她已进入乐曲中的境界,“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说明她技艺的娴熟,这些铺垫的文字,无疑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演奏结束,写“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从侧面衬托了乐曲的撼人心魄,给人以余音绕梁之感。

三、三闻琵琶,为什么“凄凄不似向前声”,诗人“ 泪湿青衫”?

“我”的诉说,又反过来拨动了琵琶女的心弦,同病相怜、同声相应的结果是当她又

一次拨动琵琶的时候,情感更加浓郁。“凄凄不似向前声”,琵琶声就更加凄苦感人。这更加凄苦的琵琶语在“我’’听来又愈加地动人心魄,再也忍不住,于是涕泪横流,直至青衫湿透。

(二)、诗歌的表现手法

1、烘托:

(1)以精选的意象来营造恰当的氛围、意境烘托人物情感。如“枫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等等,将瑟瑟作响的枫叶、荻花和茫茫江月构成哀凉孤寂的画面,其中透露的凄楚、感伤、怅惘意绪为诗中人物、事件统统染色,也使读者对如此意境、氛围而心灵摇荡,不能自已。

上一篇:班规奖惩措施下一篇:香奈儿口红的经典广告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