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研究生(精选8篇)
1.湖南大学研究生 篇一
令人震惊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几个月了, 但是社会舆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此事的追问与反思:大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从1995年、1997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 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事件, 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郭力维尖刀扎死室友事件, 到2013年4月接连发生在复旦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昌航空大学和沙洲职业工学院的四起校园惨案, 确实不断地对大学生造成精神创伤, 一些大学毕业生也在网上发起感激昔日室友“不杀之恩”的倡仪。大学校园惨案为什么一幕幕上演?社会舆论在痛定思痛之时, 重重地把板子打在了大学教育身上, 认为大学教育功利化, 过多重视学生专业学习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品德修养与精神成长。也有人认为, 大学校园惨案只不过是“极端个案”, 无需人人自危与恐慌, 仅仅指望反思来减少罪行并不现实。笔者认为, 尽管此类校园惨案是大学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反思也不可能完全消除, 但正视并理性探求其背后的复杂成因, 就有可能预防与减少校园惨案发生的概率。
一、大学转变评价理念是和谐舍友关系的基础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引起社会对大学宿舍舍友关系的高度关注。2013年4月22日《新快报》报道, 针对广州大学的1500份学生抽样调查显示, 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宿舍内部人际关系不满意。这并不是广州大学一所学校所独有, 宿舍已成为大学生矛盾的集中爆发地。有半数大学生不满舍友关系, 表面上看有一堆客观理由, 如虽然同居一室, 但学生来自不同地域, 家庭经济条件等存在诸多差异;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学生在宿舍天天面对电脑, 舍友之间情感交流很少……但由表及里, 我们不难发现舍友关系难处的根源是高利害评价使然。
北京大学饶毅教授认为,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学校以总分为唯一挑选和奖励学生的评价标准, 孩子很小就意识到自己永远在跟别人排名, 跟自己越近的人越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 因而造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 离你越近的人你越要打败他, 离你越近的人你越恨他。其实, 评价绝不仅仅是通过排名鼓励竞争, 更重要的是通过诊断促进发展。所以, 高校要摒弃习以为常的导致过度竞争的高利害评价, 逐步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
二、大学生活礼仪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人们普遍认为, 大学校园惨案令人震惊的残忍, 是当事人心理畸形的结果。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一项调查显示, 40%的大学新生、50%的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媒体分析认为, 受家庭、社会、网络环境等不良因素影响, 大学生心理问题丛生, 甚至往往为一己私利, 不惜伤害他人生命。有学者认为, 大学教育往往强调学生如何成才, 不重视心理问题甚至将其视为思想道德问题, 建议大学教育扭转功利化的办学导向, 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中。这样的调查结果与反思不无道理, 但并没有涉及心理疾患的成因。
我们不难发现, 近年发生的校园惨案的起因都是一些琐事。大学生因琐事杀人看似令人难以理解, 但吴澧先生认为, 虽是生活琐事, 天天折磨你神经的累积效果, 也是很吓人的。事实上, 我国高校不仅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而且还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救助, 却没有注意到会酿成校园惨案的琐事。笔者赞成吴澧先生的观点, 这类琐事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做好了, 大学校园可减少大量的“同室操戈”。大学可进行以如何做好琐事为内容的“生活礼仪”之类的教育, 会比现行空洞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三、大学教育教人成人比教人成才更有价值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发生后, 教育问题再次被社会高频提及。近年, 在就业率等重重压力下, 一些大学确实越来越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 而人文教育荒芜甚至缺失。泛滥的教育功利化使学校万事分数最大, 为了分数其他一切都可以排除, 家庭把“望子成龙”演绎为“别的全是假的, 分数才是真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陷入了只育“才”不育“人”的教育误区。雅斯贝尔斯反复强调,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 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教育确实是需要触及灵魂的, 包括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生命的敬畏、责任使命的承担、大爱和宽容等。
然而, 教育对人的价值迷失, 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 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 只能产生功利的价值观———以就业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 而不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精神境界。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就是说, 教育教人成人比教人成才更有价值。因此, 高等教育必须扭转功利化趋向,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 要加强“做人”的教育。
四、大学创设道德养成环境比道德说教更重要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说:“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 不重视德性培养, 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 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有学者认为, 令人遗憾的是, 大学道德教育存在着重“外部灌输”轻“主体自觉”、重“课堂宣讲”轻“生活体验”、重“耳提面命”轻“启发诱导”、重“显性教育”轻“渗透教育”等问题, 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内在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 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和普遍。也有人认为, 该指责的不应只是大学道德教育, 而应涵盖整个漫长的儿童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 哪一环节都不能缺失。
事实上, 当今社会普遍出现沉迷于对财富的过度追逐现象, 家庭除为孩子投入重金换回分数外, 并没有投入多少精力到孩子的品德养成上, 基础教育看重“升学率”而轻视道德教育, 这些只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暂时的道德现象。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主张, “我们称作学校的社会机构的首要职责, 就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当前, 大学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不仅要直接向学生宣讲道德理论, 更要追随着中华传统道德现代革新的脚步,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养成环境, 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习惯。
五、大学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比被动适应更珍贵
在社会因“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把板子打在大学教育身上时, 有学者认为, 大学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封闭的象牙塔, 社会价值取向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从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来看, 物欲的恣意横行、道德的渐行渐远、理想主义的消解、信念信仰的虚无、主流价值的迷失、知识分子精神的缺失等给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先天营养缺失的土壤,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各种媒体, 到处充斥着虚荣、享乐、拜金的幻象, 金钱、权力、功名成为流行的价值取向。
《新周刊》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物质丰盛、诗意寡淡的时代, 一个盛产亿万富翁、欠缺生活家的时代, 一个“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而人人饮鸩止渴的时代, 一个集体沉迷于高速工作、功利社交、名牌消费的时代。扭曲的价值观甚嚣尘上, 无时无刻不在熏染着大学生, 这应该引起大学的高度警惕。尽管大学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 但大学作为负有社会批判责任的机构, 理应担当起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使命。因此, 大学要通过价值观教育, 不仅召唤学生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而且要引领社会扭转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六、如何让人心里的魔鬼沉睡更值得思考
校园惨案往往源于当事人心里的魔鬼。美国电影《偷天换日》里有一句台词:我相信每一个人, 我只是不相信他们心里的魔鬼。其实, 人人心里都有一个魔鬼, 在隐蔽的角落里沉睡着, 无声无息, 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它根本不存在。但遇到一种合适的环境它就会苏醒, 当有人心里那个魔鬼醒来时, 他看一定的人群就不再是同类, 而是草芥、蝼蚁甚至是不该存在的病毒, 欲除之而后快, 再无任何恻隐之心。正如顾骏教授所言, 自古以来, 不管采取何种“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 又有哪个时代没有个人的极端行为?纵观世界, 不管奉行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又有哪个国家不会发生远比投毒更加恶性的事件?
2.从大学职能看美国研究型大学 篇二
关键词:美国 研究型大学 大学职能
美国研究型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独领风骚,是美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国力提升的强劲引擎器。它具有培养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产出卓越的科研成果和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三大职能,是其他国家难以相提并论的。
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培养人才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之一。美国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为目标,将教育创新贯穿始终。他们以其良好的学术而召唤着天下莘莘学子,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都是入学竞争最激烈的学校,也是精英汇集的学府。如被誉为“美国政府的思想库”的哈佛先后诞生了7位总统,37位诺贝尔奖得主,美国五百强集团的顶级决策者中,有2/3来自哈佛商学院。被誉为“美国学院之母”又堪称“总统的摇篮”的耶鲁大学培育了塔福特、福特、乔治·布什、克林顿和小布什5位总统。麻省理工学院为美国培养了最多的宇航员和5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就是斯隆管理学院最杰出的毕业生代表。哥伦比亚大学的“欧元之父”罗伯特.蒙代尔将欧元从纸片上的一个概念变成了事实。
在人才培养方面,美国研究型大学非常注重生源质量,办学理念以及培养方式等。在挑选生源时,考察范围十分广泛,如学生的成绩、各方面能力与潜能、各种学术与非学术的兴趣、特殊技能与天资、经验、抱负和背景等。以高度重视本科生教育著称的普林斯顿大学,除了严格以中学成绩单和SAT分数等“硬”指标把关外,还非常注重学生的“软”条件的考察,希望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具备以下品质:好奇心、敏锐的感觉、想象力、主动性、勤奋 、恒心、同情心、创造性、领导能力和责任感。[1]许多高校还招收外国留学生,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学生。
各个大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这些理念又决定着办学特色,在整个办学中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伦敦大学副校长斯图尔特.薛瑟兰曾说过:全世界的大学,分守着他们各自对真理、学术和科研所做的贡献。此谓“分守”,意即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学科中称雄,而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策略,有重点的建设特色学科,正是成为卓越大学的真谛所在。[2]哈佛大学坚守“崇真求是”的办学理念,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普林斯顿大学以“服务国家、服务世界”为办学方针,“功用”、“人性”、“公民”的办学理念指引斯坦福大学走向成功。在这些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美国研究型大学培养了大批高精尖人才,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并长盛不衰。
美国研究型大学非常重视对研究生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和科学创造性研究的实践训练,把博士生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点。长期以来,他们组织本科生进行科学研究,实行“本科-研究生统筹培养”的模式,从而减少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重复学习,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益。
二、产出卓越的科研成果
大学的另一重要职能就是发展科研。美国研究型大学由于办学经费充裕,吸引了世界级的学者,作出了影响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科技成果,学术水平和学术声望很高。它们都拥有装备精良的实验室,先进的仪器设备,功能完备的大型图书馆,尖端的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和知名的出版社等科研环境,有利于产出高水平、高质量的科研成果。据统计资料,1995-1996年有16名学者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其中14名来自研究型大学,约占获奖者总数的88%。[3]
美国研究型大学始终把“科学研究”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以科研立校”作为他们的基本定位,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论文(论著)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美国的许多科研院所放在大学里,利用大学人才、学科交叉优势,能够获得原创性科研成果。各大学具有國际前沿水平的科学理论,拥有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创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发展基地,能够很好的将知识与技术转化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力量。被誉为“美国新技术摇篮” 的“硅谷” , 其发展就是围绕斯坦福和伯克利两所主要的研究型大学的“高水平、强辐射”的道路, 达到大学与产业部门互相促进的目标, 保证研、教学、产业的有机结合。20世纪50年代末, 以哈佛大学等研究型大学为首的20多所美国著名大学所参与创建的“128号公路高科技开发区”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现已成为仅次于“硅谷”的第二大科技园区和当今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基地之一。
三、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
服务社会是研究型大学的重要职能。当今大学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向了社会的中心,大学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美国研究型大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首先,进行教育服务。主要通过校企联合创办专业、开设课程和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途径来实现。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向世界各地输送高精尖人才,对世界的政治,经济起重要作用。
其次,提供信息服务。美国研究型大学是智力密集,思想活跃的地方,是重要的信息源,它们多处于智密区,学术交流频繁,又是重要的信息集散地。例如,被称为“硅谷”的斯坦福工业园区之所以称为全球科技潮流的“领头羊”,与斯坦福大学是其重要的智力源密切相关的,其中包括斯坦福大学为核心联系全美甚至全球的丰富快捷的信息资源,两者互相促进。
再则,高度重视产学结合。研究型大学发挥自身科研能力强的优势,加强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从而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1948年,麻省理工学院成立了美国第一个将大学与工业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工业联合项目”,目的在于“通过向工业界提供MIT所具有的知识资源的服务,使收益的工业界进一步加强与学校的合作联系”。
最后,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大学是科技转让的主体”,德国柏林工业大学校长库特·赖纳·库茨勒说:“大学不仅是创造新科学知识的主要力量,也是完成技术转让的重要参与者”。〔4〕大学正发生着从象牙塔向创业范式的演变〔5〕。为促进大学为经济服务的功能, 1980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被称为大学技术转移的“基本宪法”--Bayh - Dole 法案,此法案允许大学和非盈利机构对于用联邦资助进行的研究成果申请专利。这样,国家通过立法等手段建立大学研究与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减少研究成果转化的障碍。哥伦比亚大学在全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名列榜首。可见,研究型大学通过科技成果的转让,既为社会创造了巨大财富,也给学校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总之,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大学职能和其它教学型大学相比,有其独特的一面,比较很好地完善了大学的三大职能,为我国在创建、发展研究型大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肖木 丽日.普林斯顿大学[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 56-57
[2] 许迈进.美国研究型大学研究-办学功能与要素分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95
[3]王战军.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夯实国际竞争力基础[J].中国高教研究. 2003,(5).
[4]教育部中外大学校长论坛领导小组.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文集(第二辑)[R].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196
3.湖南大学研究生 篇三
湖大校办发[2004]13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发挥研究生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辅助作用,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学校启动研究生兼任助管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校设立研究生“助管”工作专项基金,用于保障研究生“助管”工作顺利进行。
第二章 岗位设置
第三条 研究生助管工作由学生工作部会同人事处、研究生院、计划财务处统一部署。各单位要明确领导并指定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第四条 研究生助管工作目前暂定在各教学单位和校机关试行,由学校根据各单位实际需要等情况进行设置。重点考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岗位和机关业务部门岗位。直属单位原则上暂不设置助管岗位,确因学校中心工作需要使该单位短期内工作量增大的,可短期聘用助管。
第五条 每学期期末,有助管设岗需求的单位须向人事处提交本单位岗位设置方案(须明确岗位目标、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工作量及任职条件),人事处会同学生工作部对各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审核后将计划反馈到各申报单位,各单位具体组织实施。
第三章 岗位职责
第六条 协助教学、科研、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建设、信息化建设及其它工作;兼任学生辅导员或辅导员助理。各助管岗位的具体职责由设岗单位在岗位设置申请表及聘任协议书中予以明确。
第四章 岗位聘任
第七条 研究生兼任助管,必须以不影响正常学业为前提,不得因此延长学习年限或降低对学位论文的要求。兼任机关助理与学生辅导员或辅导员助理的工作量一般不超过专职人员工作量的三分之一。
第八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设置经学校批准后由学生工作部统一对外公布。各设岗单位面向全校研究生招聘,凡思想品德好、学习成绩优良、能够为人师表、责任心强、有一定工作能力、身体健康且学有余力的统招研究生(委托培养研究生、工资由原单位发放的定向培养研究生以及在职研究生除外),均可申请兼任助管工作。
第九条 经导师同意,研究生以书面形式直接向设岗单位提出申请,设岗单位会同学生工作部、人事处进行考察、考核并公示,设岗单位与研究生签署聘任协议。
第五章 管理与考核
第十条 研究生兼任助管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聘期(一个聘期为一学期,按5个月计算)期末,设岗单位需对助管人员工作进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职责履行情况,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出勤情况和工作绩效。考核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合格,可继续申请研究生助管岗位;考核不合格,不再聘用。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的研究生,各设岗单位可随时终止合同。聘期结束后,受聘人员应认真填写《湖南大学研究生兼任助管考核表》,并归入本人学籍档案。
第十一条 有关部门需加强对研究生助管工作的管理与考核,分析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方案。
第十二条 每学年学校将对本学期的助管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对聘用期间表现优秀的助管人员,学校将给予一定的奖励。
第六章 岗位津贴
第十三条 研究生兼任学生辅导员或辅导员助理津贴发放标准一般为500元/月,机关助管岗位津贴一般为400元/月,按月发放70%,余下的30%根据聘期期末考核结果发放。
第十四条 学工系列与校机关聘任的助管岗位的岗位津贴从学校单列的“助管”工作专项经费中支付,其他研究生助管岗位津贴由各单位从日常运转经费中支付。
第十五条 研究生助管岗位经申请并获准后,由学生工作部统计造册,经人事处盖章后交计划财务处。须在日常运转经费中支付津贴的单位,学校需将岗位津贴从设岗单位如期划拨到专门账户上。岗位津贴原则上按月在计划财务处签名发放。
第七章 附 则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学生工作部负责解释。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4.湖南大学研究生 篇四
为满足研究生同学个性化的住宿需求,根据《湖南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修订)》(湖大教字[2012]33号)和《湖南大学研究生住宿申请管理办法(试行)》(湖大教字[2012]34号)文件精神,我校实行研究生住宿申请制度。2013-2014学年需要学校安排住宿的同学,请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相关网站申请住宿,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办理住宿申请
(一)已住校硕士、博士研究生
1、提交住宿申请
凡有续住需求的同学,请于6月13日9:00—6月18日17:00期间,登录“湖南大学学生事务平台”宿舍管理系统 http://xssw.hnu.cn,依次点击左侧“事务中心”—“床位续订”,进行续住宿申请。
根据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教育厅印发的湘价教〔2012〕112号《湖南省学校学生公寓价格管理办法》文件第八条规定:“学生因故中途转学、退学的,应适当清退住宿费用。大中专院校一个学年按10个月计算,学生在校时间未满3个月的,应按7个月清退学生费用,超过3个月未满5个月的,按5个月清退费用,超过5个月的不清退费用。大中专学校学生按学校规定离校实习,实习时间满一个学期且未占用床位的,学校应退还相应的住宿费。”请同学们严格按照个人实际住宿需求申请续住时间。
2、学校审核
6月21日—6月28日期间,学校依据宿舍房源、学生申请时间先后、住宿需求程度和在宿舍的表现等,对提交住宿申请的研究生进行入住资格综合评定。具体审核原则为:
(1)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分类审核;
(2)同批同类学生按提交申请的时间先后审核;
(3)根据入住研究生在宿舍的违纪情况,相应降低其入住优先度;
(4)原则上不接受非全日制和超出学制研究生的住宿申请。
3、查询审核结果
2013年7月1日9:00后登录“湖南大学学生事务平台”http://xssw.hnu.cn,依次点击左侧“事务中心”—“床位续订”,查询学校审核结果。原则上安排原床位,园区中心可依据实际情况调整部分同学到新寝室新床位。
(二)现不住校研究生
2013-2014学年有住宿需求的现不住校研究生,不在本次申请范围之内,如学校有富余房源,将另行通知。
二、缴费入住
1、住宿申请已审核通过的学生应按物价部门核定的住宿收费标准按时交齐相关费用,住宿费原则上不能缓缴。请申请成功的同学按自己申请的住宿时间和相应住宿收费标准,在7月5日17:00前通过学费缴费卡缴纳住宿费。
2、调整到新床位的同学,请尽快搬出原寝室、退还宿舍钥匙,经宿舍管理老师验收确认并结清原宿舍相关费用
后,于7月11日17:00前办理入住手续,搬进新宿舍新床位入住。
三、注意事项
1、为便于新生住宿安排和假期宿舍维修事宜,请逾期未申请、申请未成功、未按时缴纳住宿费的同学,务必于7月10日17:00前办理退宿手续,搬离学生寝室、退还宿舍钥匙,经宿舍管理老师验收确认后,结清相关费用。开学后需自行解决住宿。
2、住宿费缴费成功后,即被视为占用下学年床位,原则上三个月内不办理退宿退费。根据湖南省物价局、湖南省教育厅印发的湘价教〔2012〕112号《湖南省学校学生公寓价格管理办法》文件规定,除办理了学籍保留、学籍取消手续、毕业手续及按学校规定离校实习手续等情况可以适当清退住宿费用外,其它事由原则上不得申请退还住宿费。
3、申请当次有效,本次逾期未申请和申请未通过的同学如有住校需求,下次需重新提交个人申请。
4、未申请到床位、错过申请机会和现未住校同学如有住校需求,请密切关注“湖南大学学生事务平台”http://xssw.hnu.cn,学校将定期公布空闲房源最新情况,尽量分批满足同学们的住宿需求。
5、已入住学生如因学习需要等原因个人需申请调整床位的,开学一周以后由本人提出调整床位的书面申请(需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并签字盖章),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经园区中心审批同意并办理调寝手续后方可调整。
6、咨询电话:
0731—88664070卢老师
0731—88823252陈老师
学生工作部园区服务中心
5.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篇五
学校现有教职工2526人,专任教师1764人,其中正高285人,副高666人,博士194人。学校现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优秀教师3人,省教学名师、湖南省优秀教师、湖南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等共63人;21人进入省“121人才工程”和“百人工程”,9人进入省学科带头人行列;聘有两院院士6人。学校已建立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十分注重学科建设。已经拥有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等5个湖南省重点学科;建有“绿色包装与生物纳米技术应用”、“先进包装材料与技术”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产品包装创新工业设计中心”、“包装设计艺术与技术研究基地”等5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并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建设了“湖南省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为培养高素质的硕士研究生提供了宽广的科研创新平台。
6.大学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的研究 篇六
1、初入大学的迷惘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新生, 有着强烈的自尊、认同和归属的需要, 非常渴望从朋友中获得感情的共鸣, 但往往由于青春期的闭锁心理, 当他们与大学里面的新同学接触时, 总习惯拿高中时的好友为标准来加以衡量。由于有老朋友的存在, 常常会觉得新面孔不太合意, 因此他们宁愿采取被动接受的态度, 从而阻碍了相互间的沟通和交流。
2、适应不了环境的变迁
从高中升入大学的新生, 绝大多数年龄在十九岁左右, 很少有单独外出旅行的经验, 所以入学旅程中一般由父母或亲戚陪同。随着近年来大学新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的增大, 由家长专程护新生送上大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有的学生甚至有数位亲友陪同。相比之下, 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 出不起太多的路费或是希望锻炼独立处事能力的学生, 反而上了人生有益的一课。由于环境的变化, 多数新生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需要独立思考和处理, 因而感到思想上难以适应。进入大学后, 很多同学会深感自己的“无知与无能”, 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跨越了普通知识学习阶段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学习阶段。
3、适应不了生活方式的改变
在生活上, 多数新生过去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学习上, 生活上的事情绝大多数由父母包办打理, 生活自理能力不强。上大学后, 生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 没有了父母、长辈每日的悉心照料, 许多事情需要独自处理, 真正的独立生活开始了。从离不开父母的家庭生活到事事完全自理的大学生活, 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是一种真正的生活独立性的训练。
4、适应不了学习方式的改变
从课程来讲, 大学一般课程多, 内容多而深, 概括性强, 相比中学接触的描述性的知识, 理解就较为困难, 而且要求揭示问题本质甚至尚无明确结论的东西, 要求从不同角度去分析。
此外, 中学教学讲究45分钟堂堂清, 期中有复习, 期末还有总复习, 一步一步都有教师领着走, 习惯了老师的灌输和安排。进入大学后, 一些新生沿用高中或者高职时期的方式去学习, 导致上课抓不住重点, 记不住笔记。
而且, 进入大学, 平时练习作业是否自己独立完成全靠自觉, 教师很难干预;复习主要由学生自己完成, 考试不及格必须进行重修, 而且不及格科目达到几门, 则在毕业时失去学位。中学由于有平时练习、单元检测, 所以期末考试学生较易适应, 其次是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仍可继续跟班学, 可以在学习新课的同时补上所落下的旧课。
面对新生进入大学后怎么样适应大学生活本人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
1、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
(1) 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入校后一安排好行李, 应该到校园的各处熟悉情况, 例如, 了解教室、图书馆、商店、电话亭在什么地方, 食堂什么时候开饭, 如何购买电, 甚至学校有几个门等等, 都在短时间内了解清楚。这样, 在办理各种手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就会比别人更顺利、更节省时间。
(2) 多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直接向高年级的同学请教是熟悉校园环境的一个最快捷的方法, 另外, 向自己的同乡请教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后, 在班级中担任一定的工作, 也能帮助你尽快适应校园生活。
(3) 必须适应人际环境、语言环境以及校园外的社会环境。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 大学的新生必须做到接受现实、面对现实、以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的心态去面对周围的人和事。面对可能出现的困扰, 还可以采用适当的心理防御措施。
2、培养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首先, 学会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要学会准时起床、运动, 学会自己料理床铺, 收拾房间, 学会自己洗衣服, 缝补衣服, 学会自己照料自己。其次, 要学会理财。在生活中, 哪些开支是必须的, 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 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 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 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此外, 还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和自己"勤工俭学"的能力来进行日常消费。再次, 养成良好的作息制度、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
3、适应校园的学习气氛、调整好大学的学习方法
大学里面的学习气氛是外松内紧的。大学生在这种竞争的环境里, 要改变一些原有的观念:在大学里, 考试分数并不是衡量人的最重要的指标, 人们更看重的是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更要明白, 在这里, 竞争是潜在的、全方位的。进入大学后,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因此, 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 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尽早做好思想准备, 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 少走弯路, 减少心理压力, 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7.《大学》的作者研究 篇七
关键词:《大学》 作者 孔子 董仲舒
一、《大学》是否孔子所作
最早把《大学》与孔子联系在一起的是程颢。他继承了张载的“《中庸》、《大学》出于圣门,无可疑者”的说法,提出了《大学》出自孔子之手的说法。程子曰:“《大学》乃孔氏之遗书,须从此学,则不差。” “《大学》,孔氏之遗言也。学者由是而学,则不迷于入德之门也。”
程颢认为《大学》乃是孔氏遗书,这种说法并无古籍可考。程子的论断显得颇为武断。对于这一说法,程颢并未说明依据。“孔氏遗书”指的是孔子所作的遗书还是孔子保存的遗书?程子也无详细说明。
受程颢学说的影响,后人大多认为《大学》出自孔子之手,并对此深信不疑。但《大学》作者究竟为何人,古籍并无记载,程子等人的说法并无依据。于是有以《史记·孔子世家》所云“故书传礼记自孔氏”一语为证。
又或以孔颖达《礼记正义》所云为证,“《礼记》之作,出自孔氏,但正《礼》残缺,无复能明……至孔子没后,七十二之徒,共撰所闻,以为此记。或录旧礼之义,或录变礼所由,或兼记体履,或杂序得失,故编而录之,以为记也。”
《大学》中出现了两处“子曰”,即“子曰: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鸟乎?”“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从汉语表达方式来看,引用他人言语方说“某人曰”,自己著述,直接言说即可,何以把自己挪作他人?此二处的“子曰”为他人引用之辞。
二 、《大学》是否由孔子、曾子、曾子门人合撰
朱熹将《大学》一书分为经传两部分,认为 “经盖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2]按照朱熹的说法,《大学》是由孔子、曾子、曾子门人合撰而成。
三、 《大学》是否曾子所作
《大学》为曾子所作的说法始见于《三字经》:“作《大学》,乃曾子。”《三字经》为古代启蒙儿童的必读书籍,这就使得曾子作《大学》的说法众人皆知,影响极大。但《三字经》一书出于何人之手并无说明,作者此说的证据亦无处可考,不便探究。
四、《 《大学》是否子思所作
主张《大学》是由子思所作的,明刘宗周云:“汉儒贾达云:‘子思穷居于宋,惧圣道之不明,乃作《大学》以经之,《中庸》以纬之。’今抽绎二书,《中庸》原是《大学》注疏,似出一人之手,而篇中又有‘曾子曰’一条,意其遗言多本曾子,而曾子复得仲尼所亲授,故程子谓‘孔氏遗书’,而朱子谓‘曾子之意,门人记之’,有以也。”
许多明清两代的学者认为《大学》是子思所作。依据的都是汉代贾逵的论述,再加上朱熹的“其传十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也”说法的影响,便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但贾逵的言论并无古籍为证,不足以证明这个说法真实可信。关于《大学》是否子思所作,高明有过这样的论述:“书中有‘曾子曰’三字,纵使是说曾子门人记的,何以知道曾子门人,一定是子思呢?”
今人郭沂将《大学》与《天命》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为探讨作者问题的立足点。认为《大学》中“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同子思关于义利关系的解释 ——“孟轲问:‘牧民之道何先?’”
五、 《大学》是否荀子所作
冯友兰提出了《大学》与荀子有关的说法。冯友兰说:“《中庸》大部分为孟学;而《大学》则大部分为荀学。”其后,钱穆和戴君仁也同意这样的說法。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但《大学》亦决非曾子所撰,如其讲格物、致知,把知与物,合并立论,这显然是后出的事,《论语》上显然没有,那有曾子便忽然这样讲了。我曾有《推止》篇,详论先秦思想,可分为两大趋势,一主推,一主止。”
(一)《荀子·解蔽》篇:“学也者,固学止之也。恶乎止之?曰:止诸至足。曷谓至足?曰:圣也。”此与《大学》所云:“止于至善”相合。
(二)《荀子·不苟》篇:“五寸之矩,尽天下之方。”与《大学》“絜矩之道”相合。
(三)冯氏认为《解蔽》篇云:“故人心譬如盘水,正错而勿动,则湛浊在下,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能得本”(原作大,冯氏依王校作本。)
(四)《解蔽》篇续云:“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则不足以决庶理矣。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此与《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五)《大学》诚意之“诚于中,形于外。”及“慎独”等,语均见《荀子》。
(六)末了,冯氏又举《解蔽》篇:“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一大段,而云:“观物时为物之现象所蔽,则不能对之有真知识,故致知在格物。格者,至也。”
《大学》与《荀子》的相同之处,并不止以上这些内容。在《荀子·大略》篇内还有。《大略》篇云:“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六、 《大学》是否董仲舒所作
有学者认为《大学》作于董仲舒。从书籍的流传和影响过程来看,前人著作言论常为后世学者著书立说所引用。有《论语》一书,便有人引《论语》之言;有《孟子》、《荀子》,便有人遵循二者之言论。《大学》一篇见于《礼记》,《礼记》之前并未见《大学》之名。
傅斯年先生云:“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可见孟子时,尚没有一种完备发育的‘身、家、国、天下’之系统哲学,孟子只是提到这个思想;换言之,这个思想在孟子时是胎儿,而在《大学》时代已是成人了。”
《大学》的“大”字,在古时都读为“太”。郑玄、陆德明都读太,《礼记》中,凡大学两字相连的“大”字都读为“太”。《礼记·文王世子》:“大师诏之瞽宗”,郑玄注为:“大,音泰。下文注大乐正、大学、大传、大祖、大寝皆同。”
综合分析来说,董仲舒作《大学》可能性最大。即使非出于他之手也与其有莫大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朱杰人 严佐之 刘永翔 《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2]程颐 程颢 《二程遗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2
[3]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10
[4]赵泽厚 《大学研究》,台北,台湾中华书局,1972
[5]梁涛 “《大学》早出新证”,北京,《中国哲学史》,2000,3
[6]皮锡瑞 《经学通论》,北京,中华书局,1954,第3卷《三礼》
[7](清)阮元校刻 《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湖南大学研究生 篇八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清华大学研究生委员会(简称“校研究生团委”或“校研团委”)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共青团清华大学委员会(简称“校团委”),同时接受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的领导。校研究生团委每两年召开一次团代会,选举产生委员会;再由委员会选举产生常委会和书记1名、副书记5~8名。校研究生团委一届任期两年,中间一般还召开若干次全委会和常委会,行使团代会的职权。本届委员会是共青团清华大学研究生第十三届委员会。
清华大学研究生团的工作在全国高校中是一面旗帜,既有优良传统的延续,也是新时期与时俱进的成果。二十余年来,研究生团的工作按照“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要求,紧密围绕学校不同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充分发挥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的作用,努力以新思路寻求新突破,以新作为赢得新优势,以新业绩创造新辉煌,带领广大研究生团员为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做出了贡献。
校研究生团委负责全校研究生共青团组织的思想教育、社会实践、就业引导、志愿服务和调查研究等工作。其具体工作主要包括:制订全校研究生共青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各院系研究生团工作和研究生基层集体建设,组织全校性研究生主题教育,开展研究生社工骨干培训,推进研究生就业引导工作,加强研究生干部队伍建设,创建良好的舆论氛围与宣传平台,联络少数民族和港澳台研究生,开展调查研究与信息收集,统筹研究生志愿服务工作等。目前,校研究生团委下设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实践部、联络部、青年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实践服务团、紫荆志愿者研究生服务团等部门:
1.办公室
办公室是校研团委的综合办事机构,它综合协调上级各领导机关、研团委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在研团委内部起着承上启下、综合协调的中枢和纽带的作用。办公室的工作要点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三个中心”和“两个保障”,即“信息中心、管理中心、交流中心”、“办公保障、财务保障”。办公室的主要部门和职能如下:
综合组:办公室内部的服务与管理工作,负责部门例会的策划和组织,以及部门的感情建设,起着办公室内部交流的纽带作用;同时兼顾部门内部的培训工作和突发工作的协调安排等。
创新服务组:负责研团委各部门之间的感情建设,为不同部门成员之间的交流提供服务;组织研团委部门沙龙、男女生节活动、生日会及羽毛球等集体活动,营造研团委内部的友好互动氛围;定期编辑发送研团委手机报,搭建研团委活动预告和信息交流平台;探索、优化和创新研团委的办公模式,提高工作效率。会务组:负责研团委书记会、大小部长联席会、总支书记例会的组织协调,及会议的相关服务工作;负责各类通讯录的及时更新,编制研究生工作系统通讯录和研团委干部简历手册等;统筹协调大型活动(开学典礼、毕业典礼等)的组织工作。信息组:负责研团委工作周报、工作上报、研团研会工作周报、研工部简讯、校团委月度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的搜集整理,协助做好研团委内部信息报送的培训及服务工作。
文档组:负责收集整理研团委各部门的学期初工作计划和学期末工作总结,研究生团委各类文件(除干字号)的管理;负责研团委大型活动的申报、文档管理和保存,编写大型活动开展流程及需要存档材料的说明以指导研团委规范开展各项活动,编撰研究生团委年鉴。
公共管理组:负责研究生团委公共物品及财务管理等,推动研团委各部门的预决算制度并执行财务审计工作;负责研团委仓库的布置和管理,公共物品的记档、会议室预定、FTP维护等;负责召集研团委各部门的综合副部长会;负责制作研团委主要干部名片等。
办公室邮箱:ytbgs@tsinghua.edu.cn 2.组织部
组织部是校研团委在组织工作方面的执行机构,主要从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角度促进研究生团委工作的顺利开展。组织部工作本着“抓落实、促提高、见实效、重服务”的方针,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基层组:组织开展研究生集体建设的理论研究、案例分析、情况调研工作,承担学校研究生集体建设的相关研究任务;负责实施研究生先进集体的评选工作,并对优秀集体进行宣传、提炼经验、总结推广;制定研究生集体建设方法的案例集及相关指导性手册,为研究生集体建设提供指导与支持;开展主题教育,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指导基层团组织扎实有效的开展主题教育工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青年;承担部分组织部或相关单位研究课题。
院系组:负责院系研团总支的指导与建设工作。主要包括基础团务工作,院系联络工作,院系研团总支评估工作等,以促进院系研团组织建设,使得团工作继续从校级拉动型向校、系、支部(班级)三级互动型转变。
干部一组:负责研究生团系统的干部队伍建设。主要工作包括干部选拔推荐、干部培养、干部考核、干部交流等工作。干部组在“扩大比例、提高水平、构建体系、重点引导”的指导思想下进行干部队伍建设,扩大干部来源,加强骨干队伍管理,推动干部梯队建设,此外还负责研团委的常委会和全委会的会务工作。干部二组:负责清华大学研究生干部管理网站的推广和运营,实现对干部的信息化全周期管理;整理并分析网站干部信息数据,形成干部信息分析报告,制作主要干部信息手册;组织相关重要文字、图片材料的归档工作,包括各类获奖情况,主要干部任命情况等;加强研究生工作系统干部使用制度化建设。培训组:负责各级研究生团组织和团干部的培训工作。主要包括暑期团校(研究生班)暨新生骨干训练营工作,研究生社工骨干领导力培训课程等工作,以加强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提高研究生社工骨干的工作能力,强化研究生社工系统网络,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骨干组:负责研究生社工骨干研修班的开展与组织。研修班服务于学校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工作包括学员招募和选拔、学员培训、红色团队建设和暑期短期挂职、政务体验等工作。研修班通过全面系统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促进学员对国情党情的认知,坚定学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帮助学员树立服务国家和社会的理想和目标,提高学员的责任意识和综合能力,以期成长为“跨学科、复合型、应用性”的高素质人才。
团务组:负责研究生共青团相关组织制度的建设和落实和校研团委自身的组织建设,筹备和组织团员代表大会、团员代表会议、全委会、常委会;开展基础团务工作,包括团员信息统计,团证注册,团证补办,团费收缴等;完善,修订,推行《清华大学研究生基层集体工作手册》;加强对团工作的理论学习,收集,研讨和宣讲共青团相关的重要讲话、文件、书籍等材料,面向组织部开展内部培训。
综合组:组织召开组织部部务会、全体会以及部内各项培训会;负责部内工作制度建设、财务工作,协调组织部各组常务工作的开展。牵头负责部门项目性工作(非计划型)的开展,负责研团研会各类大型项目的人员协调与组织(新);组织部相关文件、文号的管理与存档;促进部内工作交流和情感建设。负责与上级组织的沟通。
组织部邮箱:ytzzb@tsinghua.edu.cn
3.宣传部
宣传部的工作职责是配合学校及研究生院中心工作,根据我校研究生团员的思想状况,策划、组织我校研究生方面的重点宣传报道任务,建设校级研究生媒体等宣传阵地,推动院系研团总支宣传工作开展。宣传部的主要部门设置及工作职能如下:
研通社:拥有覆盖各院系研究生的记者团和通讯员队伍,以及全校唯一一支面向校级高端采访的外事记者队伍;与《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建立紧密联系,与清华新闻网、《新清华》等校级媒体深入合作;以团队为单位实施采访,深入挖掘校园热点冰点,借下笔千言,展示研究生生活方方面面。
《清华研究生》报:全国首家研究生报纸,是宣传战线的一面旗帜;长于“深度报道”,善于专题策划;每期发行8000份,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博学网:面向清华研究生的综合信息门户网站,以打造学术资源平台和学术交流平台为核心竞争力,聚合活动信息发布、新闻快讯、视频点播、大型活动现场直播等多种功能,密切关注、积极应用各种网络新潮流和新技术,引领研究生网络生活新方式。
基层组:负责研团总支宣传副书记队伍建设,以例会、沙龙、访谈等活动为依托,面向院系分解、推动、落实各项大型工作,为其他各业务口工作提供坚实支撑;对外联络培训资源、对内组织各类培训的策划、统筹、实施和总结,是校系两级互动推进宣传干部队伍建设的枢纽。
编辑部:各类宣传创意方案的孵化基地,统筹规划研通社、研报、博学网的中长期发展,负责学期内重点宣传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推进。通过整合选题策划、评论员队伍建设和新媒体运营等三方面工作领域,以选题开发、选题列选、选题报批、约稿、媒体协调会等方式为主要抓手,实现三大媒体的沟通与联系,建立长效联动协作机制。
综合组:负责宣传部内人力流、资金流、物品流、信息流等各项工作的统筹管理和联络沟通,是整个宣传部的资源调度中心,是了解和掌握大部门运营规律的窗口。
院系组:协调院系研团总支宣传队伍建设工作。主要工作包括基层选题报送、院系联系工作和研通分社建设工作。
宣传部邮箱:ytxc@tsinghua.edu.cn
4.实践部
实践部是校研团委主管研究生实践、就业、创业工作的部门。实践工作主要包括寒暑期就业实践、社会调研、科技服务三大类实践活动的协调管理,以及学期中社会实践的组织工作;就业工作主要是与学校其他部门积极配合,拓展全周期就业引导与就业服务工作;创业工作主要是基于研究生创业网络平台,整合校内外创业资源,推动研究生创新创业工作。实践部的主要部门设置及工作职能如下:
综合组:负责部内常务工作协调、信息管理与传达、队伍建设、感情建设、与其他部门的沟通等工作;全方位协调实践部对内与对外的工作。
宣传组:负责实践部各项活动的宣传,及时有效地将实践部的信息和成果传达给广大研究生同学,扩大实践的影响力。同时,宣传组代表着实践部的工作导向,需要为广大研究生的就业指引正确的方向。
实践组:负责院系寒暑假实践出行、总结等方面的工作。目前,全校研究生暑期就业实践已经初具规模,2011年暑期实践有一百三十余支就业实践支队。在这种百尺竿头,保持现有实践规模,积极拓展社会调研类实践,对实践全过程进行梳理与规范化建设,是实践部本学期的基本任务。
就业组:探索建立涵盖“新生职业规划——就业实践体验——职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反馈”的跟踪培养体系,通过组织“启航论坛”、“朋辈交流”以及针对有意向去高校或公共部门工作的同学的技能培训等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毕业生赴西部、基层、高水平学术机构工作,不断完善研究生就业引导工作,服务于全校研究生同学。
创业组:负责推动研究生创业工作。以内部建设、分层次深度扶持、补充扩展“清华大学研究生创业网络”(以下简称“研创网络”)为工作核心;根据“研创网络”的现时及长远需求,建设创业导师团,沙龙论坛嘉宾库,投资人、创投公司等创业资源库;定期举办“创业沙龙”、“创业论坛”两个品牌活动,服务和宣传“研创网络”;从2013年春季起,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清华-南海研究生创新创业训练营”,帮助孵化研究生创业团队。
启航中心基地组:负责我校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工作,包括实践基地联络及信息更新、实践基地运行情况评估、实践基地建设手册更新、受理新的实践基地申请等;,本学期基地组在完善已有常规性任务的同时,重点建立基地运行评价机制,思考基地挂牌、摘牌机制,建立详细的基地运行状态数据库,为实践部宏观把握全国各地基地分布,行业分布,运行指标,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和分析报告。根据基地运行情况及基地对我校研究生实践期间的反馈进行动态分析,为提高我校研究生就业实践提供量化信息支撑。根据基地及其他寒暑假就业实践情况,探索研究生就业实践对我校就业引导工作的内在影响,为进一步强化实践育人工作提供详细的分析与量化信息支持。
启航中心实践组:负责我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结合研究生群体特点,将研究生社会实践纳入到实践工作体系当中,从院系活动和校级活动两个层面,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体系的初步建立和活动开展。
启航中心调度组:负责启航网站的日常维护、完善和推广工作。启航网站作为联系实践单位、实践支队和实践参与者的信息发布和共享平台,为全校研究生同学前往实践单位就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了让在校学生充分利用该平台,调度组对启航网站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护,完善网站的人性化设计,努力建成集实践、就业和创业为一体的信息平台。
启航中心培训组:负责寒暑假研究生就业实践动员暨实践支队长培训会,为我校就业实践的开展提供科学化工作支持。作为启航中心的“智囊”,探索我校就业实践及启航中心的发展方向,为研究生就业实践提供科学化服务。作为实践部的内部培训组织,加强实践部干部的科学化工作能力。
实践部邮箱:ytsjb@tsinghua.edu.cn 5.联络部
联络部作为研团委的职能部门,以联系广大研究生青年,服务学校建设“开放式”大学建设目标为使命,坚持以“联系广大青年,热心服务同学”为工作理念,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少数民族研究生联络工作:以就业服务为主线,加强少数民族同学对国家和学校政策以及地区发展形势的了解,为少数民族同学提供社会工作岗位锻炼机会,增强其为民族地区服务的信念和能力。
港澳台研究生联络工作:以感情沟通为基础,通过文体与实践活动加强两岸四地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增强港澳台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提升民族自豪感。外籍研究生联络工作:以文化交流为契机,开展留学生联络工作,打造“中外荟萃堂”等品牌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中外学生交流。
外事接待工作: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参与外事接待活动,即在学校统一部署的国外或港澳台机构或个人来访接待中,协助组织来访嘉宾面向全校学生的演讲会、座谈会等。
国防定向及“强军计划”研究生联络工作:以提高国防定向及“强军计划”研究生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为目标、促进全面发展的国防定向及“强军计划”研究生联络工作。
校友联络工作:配合校友总会,协助各院系加强校友的联络工作。联络部邮箱:ytllb@tsinghua.edu.cn
6.青年发展研究中心
2003年,研究生团委设立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以“政策研究助手、舆情信息渠道”为定位,服务研究生成长成才,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针对关系到学校发展和服务同学的重大问题,开展高端调查研究项目,为学校各级组织提供政策建议;针对校内外热点问题开展专项调研和信息搜集,反映同学意见,提出专业建议;协助管理校研团委及院系研团总支的调研工作,以进一步提高团学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在组织架构方面,青年发展研究中心主要分为常务组、舆情组和项目组。舆情组包括信息快报和舆情周报两部分,信息快报主要依托《研究生内部信息快报》,针对国内外及学校内的重大事件做思想调研,深入地了解同学们的思想状况和需求,并将信息及时、有效的反映给学校相关决策作为参考,舆情周报主要负责每周一期的《研究生舆情周报》,及时反映我校研究生舆情信息;项目组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各项专项调研工作,完成青年发展研究负责的各项课题,为学校其他部门开展工作提供专业支持;常务组主要负责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的内部组织安排、信息沟通、团队建设,以提高全体成员的业务素质,增进内部成员的交流与合作,使青年发展研究中心成为工作高效、团结奋进的集体。
青研中心的工作充分结合专业性和综合性特点,内部培养着力提升同学的“五力”:专业力、学习力、领导力、沟通协调力、耐压力,不仅帮助同学们建立起专业的研究视野,掌握专业的调研、数据处理能力和有效提升文字功力,同时还致力于提升中心成员的各项综合能力。青研中心的工作锻炼对于成员将来走向政府、大型国有企业等工作单位,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青研中心邮箱:youthresearch@mail.tsinghua.edu.cn
7.博士生实践服务团
博士生实践服务团是一个以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和先进理念为己任的进步研究生组织,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指导方针,以“科技服务社会,知识回报人民”为活动宗旨,立足于社会的需求,立足于青年发展的需要,主要围绕假期实践服务和校内科技报告开展活动。
博士生实践服务团假期出行活动主要是利用寒暑假等时间,通过巡回报告、实地考察、座谈交流、调查研究等活动,向地方政府和企业传播科技知识和先进理念,为地方发展出谋划策。通过出行和调研向青年学生提供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等平台,帮助其提高综合素质,服务于进步青年的成长。从98年成立以来,博士生实践服务团足迹遍布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行程数万公里,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科技报告500多场次,听众累计达6万余人次。吴官正、曾培炎、贺国强、张德江、李继耐、孟建柱等领导曾先后亲切接见实践服务团。被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博士生实践服务团校内报告组以招募校内优秀博士生、硕士生为服务团校内报告讲师的方式,充分动员校内优秀博士生和硕士生,结合科技前沿和社会热点问题,举办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方面的报告,以求加强各院系、各学科间的交流。经过几年的努力,博士生实践服务团校内报告已经成为各院系思想政治教育、科研交流探讨、社会热点解析的全新平台,得到广大师生的良好评价。
博士生实践服务团邮箱:ytsjfwt@mail.tsinghua.edu.cn
8.紫荆志愿者研究生服务团
清华大学紫荆志愿者研究生服务团(下面简称“研究生服务团”)是我国第一个全部由研究生构成的志愿公益服务组织。在北京志愿者协会、清华大学研究生团委以及清华大学紫荆志愿者总队的指导下,研究生服务团以“弘扬志愿文化,微笑服务社会”为宗旨,积极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秉持“立足校内,深入社区,辐射周边,回报社会”的工作理念,充分结合研究生特点,以科技服务、知识传播、关爱社会为主要特色,深入到学校、社区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研究生服务团致力于增强广大清华研究生的时代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志愿者主人翁意识和奉献精神;鼓励研究生同学运用专业知识回报社会,努力为推动社会文明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紫荆志愿者研究生服务团积极组织、参与校内外多项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型赛会服务方面,研究生服务团充分发挥研究生专业性强的特点,为2005北京国际马拉松、2005《财富》论坛、奥运测试赛、2008北京奥运会及残奥会、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清华大学全球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全国台联台胞夏令营等活动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志愿者。在品牌志愿项目方面,紫荆志愿者研究生服务团长期坚持和推进品牌项目,包括夏各庄支教、星星雨孤独症儿童陪护,首都机场志愿服务、校园讲解队等;同时也开拓了新的项目,如松堂临终关怀医院陪护、“爱上实验室”实验室义务讲解等。
研究生服务团目前采取理事会形式管理日常事务,设团长一名、副团长六名,在册团员近百名。主要分为综合组、宣传组、院系组、项目组、科技组和校园组,负责校内外各项志愿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院系志愿活动的管理和认证、校园志愿氛围的营造、志愿者团队建设以及其他研究生志愿相关的工作。
紫荆志愿者研究生服务团邮箱:yjszyz@mail.tsinghua.edu.cn
二、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简介
清华大学研究生会成立于1979年,是清华大学研究生的最广泛的群众性组织,在校党委的领导下,接受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校团委的指导,并在校研究生团委的具体帮助和指导下开展工作。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现有研究生会员两万余名,以团体会员的身份参加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以服务广大研究生为根本宗旨,全面及时地反映全校研究生的呼声,构建学生学校双向沟通的桥梁。本着“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教育方针,推进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体育、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推进面向广大研究生同学的科技、生活、信息等各方面服务的发展,推进研究生会和各院(系、所)研究生分会的自身建设,在学校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人才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目前,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设有办公室、内联部、学术部、博士生工作委员会、生活部、文化部、体育部、外联部、新闻中心、国际部(筹)等部门,历经多年积淀,创建了博士生学术论坛、巅峰对话、学术人生讲坛、学术之路科研技能讲座、“良师益友”评选、“学术新秀”评选、学术沙龙、研究生“一二•九”革命歌曲演唱会、文新论坛、西阶论坛、“淸乐华章”高水平艺术演出、研究生运动会、研究生体育俱乐部联赛等在校内外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新浪微博官方帐号: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人人网公共主页:清华大学研究生会
官方邮箱 yjswlb@tsinghua.edu.cn 官方网站 http://gu.daf.tsinghua.edu.cn 热线电话 ***(要我帮?您有啥事,请找我吧!)1.办公室
办公室是清华大学研究生会的综合办事机构,协调上级各领导机关、研究生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在研究生会内部有着承上启下、综合协调的中枢和纽带作用。办公室日常工作分为“人、财、物、信、文”五个方面:负责推进研究生会内部组织文化的建设,以内部拓展、文体娱乐活动等形式促进研究生会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交流;负责研究生会财务管理及工作培训;负责管理研究生会固定资产和活动物资;负责研究生会的工作信息管理和网络化办公平台维护;负责研究生会正式文件的归档管理和年鉴编纂;负责对研究生会的各项公共事务进行制度化建设和管理;配合各部门承担大型活动和会务的组织工作。
办公室邮箱:thyjsbgs@gmail.com 2.内联部 内联部是学校与各院系研究生会连接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并在校研会内部制度建设和骨干队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在与院系联络方面,内联部承担着学校精神传达、院系意见反馈、校系骨干培训,以及密切加强各组织间沟通等多项工作;在校研会内部建设方面,主要承担了制度建设、骨干培养,以及校研会常委会的日常工作等。内联部致力于加强校系两级沟通,完善校研会内部建设,使校系两级研会形成有序、团结、高效的研究生群众组织。内联部主要工作包括:(1)为校研究生会提供组织保障,负责骨干选拔、管理、培养、调整、考核及规划等工作;(2)系统地组织校系两级研究生会的骨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和全面素质;(3)搭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校系研究生会沟通平台;(4)组织开展院系研会评奖评优工作,以评促建,推动全校研究生会系统的工作交流和学习进步;(5)负责校研会常委会的日常工作,常务委员的日常联系,常委会的组织召开等,积极服务于校系研究生会系统民主化建设。
内联部邮箱:yjsnlb@mail.tsinghua.edu.cn 3.学术部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风学术建设不仅是研究生人才培养中的一项关键内容,更是和同学们的毕业、就业问题息息相关的。学术部有着优良的传统,这里氛围宽松,思想碰撞激烈,是大家施展才华,实现创意的绝佳的平台。1996年,研究生“学术新秀”评选创办,昔日的学术新秀如今已成为名师大家,行业翘楚,“学术新秀”已成为我校研究生一项至高殊荣;1998年,校内第一个学生评选老师的活动——“良师益友”评选开启,历经15个春秋已成为清华乃至全国最有影响力的教师评选活动,荣获教育部大奖;2006年,“学术人生”讲坛品牌活动诞生,同学们聆听院士教诲,探究学术前沿、启迪科研人生,追求学术,感悟人生;2006年,创办“学术之路”讲座,邀请校内外优秀的科研工作者,与同学们分享科研方法与技巧、论文撰写、汇报展示等具体的科研技能,激发科研兴趣、提升科研能力;2012年,“学科史话”活动创办,邀请熟悉学科和院系发展历史的权威专家为同学讲述学科发展的历程,培养学术兴趣、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科研理想;2013年,创办“学在清华·真人图书馆”项目,邀请知名教授,通过小型有针对性的交流,让同学们从老师身上能学到更多做人做事、求学问道的方法。
学术部邮箱:yjsxsb@mail.tsinghua.edu.cn 4.博士生工作委员会
学术交流是促进学术成长、激发科研灵感的有效途径,也是博士生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博工委)的工作核心。经过十余年来的发展,博工委已逐步建立起包括学术沙龙、院系论坛及专题论坛、校级论坛及两岸论坛和巅峰对话在内的横纵结合、四位一体的研究生学术交流体系。所承担及组织的相关学术交流活动已成为清华研究生展示科研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重要平台。其中,学术沙龙为研究生自组织的常态化交流平台,以期达到让同学们悠闲之中话学术,轻松自然跨学科的活动效果;院系论坛自2002年开展以来,已历经11年、300余期的发展,其和专题论坛均希望通过充分发挥院系活力,合理分配资源,协助院系自主开展高水平的博士生学术交流论坛;“两岸清华研究生学术论坛”创办于2011年,以百年校庆为契机,加强两岸清华大学的学术交流,推动学术合作,扩大两校在海峡两岸乃至国际上的学术影响,至今已在海峡两岸成功举办过3届。校级论坛和两岸论坛定位为校内的年度学术盛宴,增进学科交叉,促进院系合作,营造良好的校内学术氛围;巅峰对话是于2013年发起并主办的多学科学术论坛,邀请各学科国际学术大师,为清华学生与相关领域学术大师搭建同台对话的平台。鼓励清华学生质疑学术权威、挑战现有学术范式,培养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能力。“巅峰对话”至今共举办3场,分别邀请诺贝尔生理学奖埃尔文·内尔、图灵奖爱德蒙·克拉克、杨振宁院士与薛其坤院士“理论对话实验”。
博工委邮箱:yjsbgw@mail.tsinghua.edu.cn 5.生活部
生活部是校研究生会以加强学校与研究生的沟通联系为工作重点、以服务同学需求和维护同学权益为工作内容的部门。“校领导接待日”是广大“小研”们向校领导和学校部门反映问题的便捷通道,对于校园内与同学生活权益密切相关的问题,生活部会通过多方调研、部处走访、举办校领导接待日等方式寻求解决办法,并向每一位提案同学反馈;以紫荆博士生公寓三角屋为重点的“公共空间建设”,是为“小研”们提供学术交流、体育锻炼、休闲放松场所的有效举措,目前建成的三角屋得到“小研”们的广泛欢迎,新建设三角屋也会逐渐推出;精心设计制作的毕业衫等毕业纪念品,是校园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冬季、夏季毕业衫在园子里随处可见,不仅为即将离开校园的小研们留下一份有意义的毕业留念,同时也得到了广大非毕业班清华学子的喜爱;生活部密切关注同学的权益问题,由校研会联合校学生会共同组建的学生权益委员会正在筹建中,将成为校园内维护同学权益的重要力量。同时,生活部也举办了一系列与同学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如“光盘行动”“雅安地震募捐”“研究生新生入学迎新”等,在同学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生活部邮箱:yjsshb@mail.tsinghua.edu.cn 6.文化部
文以弘道,艺以陶情。文化部以丰富清华的大学文化底蕴,提高研究生的文化素质,营造多元开放、和谐向上的研究生特色校园文化为己任,通过演出、论坛等多种内容和形式的品牌活动来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在精神上美化同学们的生活空间。一年一度的研究生“一二·九”革命歌曲演唱会,定期举办的“文新论坛”“西阶论坛”,高水平的“清乐华章”校园文艺演出,已经成为在校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受到老师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文化部发挥专业优势和经验优势,还承担着研会重要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例如“百年清华·百年好合”集体婚礼,国庆60周年游行方阵凯旋仪式,玉树震灾祝福音乐会等。
文化部邮箱:yjswhb@mail.tsinghua.edu.cn 7.体育部
展示竞技体育风采,营造全民健身氛围。体育部主要负责研究生体育活动的策划、筹备和组织工作,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运动会已经成为研究生体育的传统盛会;研究生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俱乐部联赛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吸引了众多研究生同学的积极参与;同时,体育部先后组织了研究生师生趣味运动会、“青春奥运”研究生师生长跑,以及“人生启航”清华毕业生长跑等活动。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作为全校各院(系、所)研究生体育俱乐部的管理协调部门,工作重点在于营造校园体育氛围,发展基层体育建设,帮助院系新建体育俱乐部并完善体育俱乐部运营体系。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研究生同学都能实现“三个一”,即“参加一个俱乐部,掌握一项体育技能,养成一种锻炼习惯”。同时,管理研究生体育锻炼特色基金,支持俱乐部组织相应体育项目的培训和辅导活动,协助开展与其他俱乐部的经验交流活动和友谊比赛,举办俱乐部理事长沙龙等特色活动,整合全校体育资源,优化配置,给广大清华研究生创造更多的体育锻炼的平台、相互交流的机会。
体育部邮箱:yjstyb@mail.tsinghua.edu.cn 体育俱乐部管理中心邮箱:tiyujulebu@163.com 8.外联部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外联部将为你提供一个锤炼社交组织与沟通联络能力,展示个人魅力的广阔天地。她的职能是:(1)为校研究生会重大活动联系校内外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形式赞助与合作,与之建立健康、互惠、务实的合作关系;(2)与国内外兄弟院校研究生会各项工作的联系、交流;(3)与学生会、社团协会等各类学生组织的沟通与交流;(4)负责研究生会会友的联络工作,联络往届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5)负责外事礼仪培训等国际化相关主体活动的组织。
外联部邮箱:yjswlb@mail.tsinghua.edu.cn 9.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是校研究生会的宣传、信息枢纽,承担校研究生会的宣传工作和对外信息交流工作。中心配合校系研究生会的中心工作,策划、组织我校研究生会工作的重点宣传报道任务,在校研究生会的对外宣传、公共形象建设及对外信息交流等方面发挥核心作用。负责建立、建设和维护博学网的校研究生会网络主页,组织协调校研究生会各类常规和大型活动的新闻采编和报道;负责统筹重大活动的外宣方案及临时性宣传机构;负责设计、制作和管理校研究生会日常办公和重大活动的各类视觉、形象和标识系统;负责统筹规划、管理校研究生会的对外工作信息交流,指导和服务校研究生会各部际及对外工作交流刊物的筹办。新闻中心邮箱:yhxwzx@gmail.com 10.国际部
国际部是推动清华大学研究生国际化的重要平台。其工作重点包括:(1)在清华大学大力推动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部积极整合、推广校内国际化资源,启发研究生国际交流的兴趣,强化其赶超世界一流的意识,增强其国际交流能力,拓宽其视野;(2)服务和引领留学生,通过走进清华附小的“文化使者”、深入了解北京城的“北京文化探访”等活动,为他们更好的融入清华、融入北京和融入中国提供有利条件,增强他们对清华的归属感与认同感;(3)通过“Friday Talk”“亚洲科技前沿大学协会论坛”等中外交流活动,搭建对话平台,建立沟通渠道,促进中外研究生学术和文化交流,增进中外交流和友谊。
【湖南大学研究生】推荐阅读:
湖南农业大学研究生院06-22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专业】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招生网站-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分数线06-30
首届湖南大学09-11
湖南大学校史考试10-22
湖南大学大学生入党流程介绍10-18
湖南农业大学园林07-17
湖南农业大学信息09-17
湖南大学税务专业基础08-03
湖南一本大学有哪些学校07-14
湖南农业大学电费查询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