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媒文献综述(共6篇)
1.大众传媒文献综述 篇一
1.哪些因素促成了大众化报纸的兴起
2.大众化报纸的影响 3.如何科学看待中国新闻传播史学源流及后继发展
4.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
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
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
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5.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
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
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内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
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竹简和帛记载的内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
6.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1)特点:
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 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官方控制加强,出现新闻审查制度——定本制度;定期发行,基本按期连续发行;公开印刷、可以贩卖
(2)进奏官逐渐只是负责发放报纸,而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环节都是由种属部门接管,相当于进奏官编发工作中处于末端从属的地位 7.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1)特点: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民间私自发行的报纸; 不定期,无固定报头和名称,专业化、商品化程度提高;
内容为未经发布的官吏任免和臣僚奏章,时效性强,但不完全可靠准确; 读者范围广,手写和印刷的形式,深受欢迎
(2)突破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信息传达的历史必然趋势。8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世界报业开始向商业报刊阶段迈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全球扩张行为,西方殖民者不仅携带本国报纸进入殖民国家,还在所到之处创办具有宗主国色彩的报纸。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处于睡狮状态,停而不前;中国的古代报纸在清前中期已到达顶峰,但却没有直接演进为近代报纸;随着西方脚步的一步步迈近,在中国掀起殖民扩张的热潮,随即外人在华办报开始出现并延续。9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
(1)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
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
客观促进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对中国国民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外报以其自身的实践和所刊言论,将西方近代报刊的观念传入中国。
2、外报将西方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3、外报将西方新闻采访业务传入中国。4、外报将铅字、印刷机等近代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为国人自办近代中文报刊提供了物质条件。5、外报将西方近代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引入中国。
10综合分析外国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
西方政府的确是将海外的传教士也与海外的殖民事业紧密结合的,借助传教士来宣扬西方社会的观念,实行思想征服。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
传教士在华创办刊物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宗教报刊为主;传播教义、宣传科学知识、传播西方文明;同时进行文化侵略。在为传播教义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启蒙了中国国民,为中华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1试析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
第一,在办报主体方面,创办者的身份比较复杂;往往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中国人,除主流的知识分子外还包括官员、买办。
第二,在办报性质方面,除个别报纸外,一般是私营性质的;自主经营,不带政党色彩。第三,在报纸内容方面,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甚至报刊本身就是洋务运动的一个内容。
第四,在政治立场方面,这些报刊表现出了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通过言论和新闻不断陈述西方列强环伺的危险局势。
第五,在业务工作上,大多在形式上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的模式,第六,在报业环境方面,处境十分困难。经济上的困难,并且清政府实行听任外国人办报而禁止中国人办报的政策,国人办报经常遭到外国殖民势力的限禁。12试析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
一是报刊数量多。近代国人自办报刊,自19世纪70年代至1895年的20余年中,总共为30种左右。
二是办报地区广。国人自办报刊遍布各地,不仅有上海这样外报出版基地发展,还深入到长沙等内地中小城市。
三是报刊种类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发展,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性报刊等,甚至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一次出现的类型。13戊戌变法期间的新闻立法活动有何意义 在戊戌变法期间,废止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一度被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中国近代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报禁”一度被解除了,“言禁”一度被放宽了,新闻法的制定也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虽然这次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时过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冲破“言禁”“报禁”,争取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14.1957年至196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请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特点:在十年中既有快速发展阶段,也有停滞不前甚至后退的时候,不是十分稳定。党报一统天下,新中国成立前创办的有独立传统的报纸也改弦更张,和中央步调一致。新华社逐步奠定世界级通讯社的基础,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报道影响深远。广播和电视尽管无法摆脱政治形势的影响,但也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电视实现从无到有的迅速发展。原因:
报纸和期刊随着政治与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发展很不稳定。经济困难和经济调整,包括政治斗争的扩大化,自然促成了报刊数量大量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但同时在整个世界新闻制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新闻事业尤其是广电仍然有一定可喜的进步。
15.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今后将如何进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与西方的新闻频道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1)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保住自己的市场和培养年轻的观众;打造一个反应最迅速、覆盖最广泛的全国电视新闻直播系统,强调新闻的原创率、首发率和落地率,实现全国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
(2)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对整个世界和国际新闻的干预性和及时性可能还有待加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由于从业人员的质量和发展历史社会环境等问题,整体上仍缺乏像西方新闻频道如CNN的鲜明的国际影响力,缺乏在国际性的大事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16 你如何看待网络与其他媒体的融合?
(1)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媒介再次发展的有一个契机。
(2)从理论来看,网络和其他媒体存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和长处,网络的互动性和交互性同其他传统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互动而相互促进,融合是具有前景的。特别是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能够提供跨媒体的平台和优势,能够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
(3)从实践来看,在现在各大院校新闻专业都很注重媒介融合的趋势,同时业界也都纷纷开始尝试媒介的跨媒体合作,特别是各大纸质媒体纷纷开展和网络的互动合作,这些表明业界和学界都是认可并积极实践媒介的融合的。17
2.大众传媒文献综述 篇二
一、关于大学文化的研究综述
(一)大学文化的概念界定
傅林柱在《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一书中,对“大学文化”的内涵是这样界定的:大学文化是大学人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和行动方式,也可以说是大学人年积月累所形成的一种“生活方式”。[1]它通过大学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表现出来,是体现在大学制度、大学与社会关系、大学人的信仰系统、大学人的道德准则、大学人的行为规范、大学的风尚等当中的意义符号、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大学文化是体现在大学的制度体系、信仰系统、习俗、环境建筑以及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大学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的意义、理念和价值判断。大学人通过实践,实现大学文化的认同、筛选、复制、传递和创新。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和基础。
另有学者们对“大学文化”概念持不同观点,它们分别被概括成以下五种说法:第一是“补充说”“社团说”,认为大学文化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中没有的知识。第二是“体现说”,认为大学文化体现着一所学校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是一所学校声誉和名誉的体现。第三是“氛围说”,认为大学文化是校园环境的一部分,比课堂教学更重要的影响着学生的言行,因为它的影响浸透在空气中无处不在。第四是“亚文化说”,认为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第五是“综合说”,认为大学文化是集合大学精神、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大学原则等内容于一身的产物。
以上界定固然有道理,但都不免就事论事,没有把大学文化与高校软实力和学校品牌联系起来,而这三者明显有着内在的联系。笔者认为,大学文化是高校软实力的组成内容之一,并通过教育品牌或学校品牌表现出来。彭凤仪认为,“高校软实力指的是大学与外部环境以及内部的精神、文化、制度等要素相互作用所体现出来的综合力量。主要包括大学影响力、文化力、公信力、精神力和话语权等。具体体现为,高校拥有为社会广泛认可的教育品牌和办学特色,在公众利益和社会进步上的社会美誉度、公信度和话语权,能够获得有利于促进自我发展的资源和政策扶持环境”。[2]
既然大学文化是由学校品牌体现出来的,我们就有必要对学校品牌概念做一个梳理。彭江认为,“学校品牌是学校在创建、发展过程中逐步积淀下来的凝聚在学校名称中,体现在学校教育产品上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3]黄威、李清刚指出:“学校品牌就是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要素,即名校长、名教师、名课程、名学生(高素质),及优质客户服务和优良校风传统等因素的培养和有机结合的进程,在此过程中提供既区别于竞争对手而又发挥自身特色的教育服务产品,满足消费者的教育需求来塑造学校的形象、符号和象征,以此引起消费者的偏好、共鸣和追随。”《关于教育品牌三个问题的思考》则认为,“教育品牌是学校或品牌主体一切无形资产总和的全部浓缩,而这一浓缩,又可以以稳定的形象及个性化符号来识别,它是主体与客体,主体与社会,学校和学生相互作用的产物。”[4]
由此可见,学校品牌是狭义的教育品牌,而广义的教育品牌还包括以商业利益为目的的诸如教育机构、培训机构等组织的品牌。在本文中,教育品牌和学校品牌是同义语,教育品牌指的是狭义的学校品牌或者说高校品牌。它体现着高校软实力中的大学文化,即文化品牌。在这里之所以做这样的界定,是因为后面的大学文化传播策略是基于品牌传播和精准投放的。
(二)大学文化的内容构成
在杨德广、谢安邦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一书中认为“大学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四个部分组成,四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大学文化的有机整体。[5]其后的大部分学者都沿用了这个说法。孙庆珠主编的《高校校园文化概论》一书中,又将大学文化的结构在理论层面和应用层面做了划分:理论层面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内涵是和谐文化,结构框架为物质文化是基础,精神文化是核心,制度文化是保障;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并不把“行为文化”算作“大学文化”概念中来。应用层面又包括知识文化、管理文化、文体文化和心理文化四个方面,其中知识文化主要有培养人才和学术研究双重作用。[6]
对于行为文化,有人并不认为它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几乎没有质疑。为了方便研究,笔者权且将大学文化的内容构成分成这三种,这三种文化则体现着教育品牌的三大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层面。
(三)大学文化的特点性质
傅林认为大学文化具有以下四大特点:认知性、创新性、多元性和批判性。[7]笔者完全赞同这种说法,并且认为这四大特点之间有一定内在联系性,即每一个特点的存在都是以前面的特点的发展为基础的。“认知性”是说大学本身是传递文化的场所,这里的文化是知识的同义语,对文化的传递过程就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就是教育过程本身,因而大学文化具有认知性;“创新性”是说大学不是一味的传递和继承知识,同时也要创造知识,为社会发展服务,因而大学文化也有创新性,而传递文化、继承文化和创造文化正是潘懋元先生对大学职能的定位;“多元性”是指大学文化是多样的,在文化和学术研究里,没有领导、没有等级,只有平等,每个人都可以秉承自己的文化理念,在这里尊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研讨气氛。而且大学生本身会接触社会上不同文化的影响,会对大学文化注入新鲜血液,所以大学文化是多元的;“批判性”是从大学文化多样性基础上而言的。多元的大学文化必然有消极成分和积极成分之说,只有选择正确健康的大学文化加以宣传才能形成积极的大学文化。因而要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大学文化,批判和选择共存。
(四)大学文化的重要作用
傅林认为大学文化主要有以下三大作用:第一,育人和教化功能。这个说法与“大学文化”的“补充说”“社团说”相一致,正因为把大学文化看作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认为在大学这个干净的环境下,能够学到很多课本中学不到的东西,所以大学文化才具备育人和教化功能。第二,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在。郑家成在“大学核心竞争力本质论”一文中将“大学核心竞争力”概括为“高校所拥有的获得外界认可并在大学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核心能力”。他认为,“大学核心竞争力只能存在于三个方面:大学精神、大学制度和学科成长机制”。而大学文化中包括大学精神文化,所以泛泛地说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所在未免过于牵强。我们不妨理解为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大学文化是大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8]对于该点,笔者非常赞同。大学文化是大学软实力的一部分,软实力不行的高校,即使硬件设施多好都不会有长久的发展。就像一个工业化强国,即使硬件水平再强,如果不重视软实力的提升,公信力自然就会下降,也就很难谈可持续发展。一个国家如此,一所高校的发展更是这个道理。
在第一部分的介绍中,我们主要熟悉了大学文化的概念、构成、特点和作用。带着这样的了解我们来看看都有什么样的传播策略适合大学文化的宣传推广。在这之前,有必要先对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和媒体组合策略做一个简单了解。
二、关于传播媒体的作用及传播策略的研究综述
人们所知道的传播作用无异于就是宣传,但是传播的作用不止这个。而宣传这一作用也因宣传对象不同有很多不同的理解。陈俊良将传播作用概括为提升品牌知名度,加强诉求点理解,建立形象与偏好,刺激受众消费需求,促进渠道铺货。[8]
(一)大学文化传播的五大作用
根据以上传播媒体的五大作用,我们把大学文化当作高校的一种品牌,可以得到大学文化传播的五大作用。第一,提升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认知程度,使其对大学文化有整体把握;第一反应不需要人提醒;且记起的不是大学禁止的与大学和大学生发展不符的消极文化。第二,加强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理解。对于那些积极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可以真正理解它们对大学和自身发展的益处,看到它们的优势,然后才会从内心真正支持它们。第三,培养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主观偏好。培养大学人的这种意识: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片净土,要珍惜大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主观上建立大学文化的积极形象。第四,刺激社会和大学人对大学文化的内在需求。大学文化对社会起到了引导和创新的作用,对大学和大学人自身则有着促进各自发展的作用。所以,推广大学文化,以博得社会、高校还是对个人对大学文化的理解、接受并最终帮助其一起推广。第五,增加丰富大学文化内容的途径。大学文化的创新性使其产生和发展过程共存,甚至同时发生。推广大学文化的过程会使高校文化接受人们监督和评价,在不断修正之后丰富扩充了大学文化的内容。
(二)传播媒体策略
首先,媒体选择。笔者根据陈俊良对几大媒体的评价节选了五个与大学文化传播有助益的媒体进行了以下优劣势分析见表2-1。
其次,媒体组合。单一的媒体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陈俊良认为在以下情况需要媒体组合:第一,当品牌传播面临多重课题时,必须以不同的媒体组合,达成整体任务。例如以电视媒体建立知名度,而运用网络强化理解,以报纸媒体加强理解,而户外媒体则提供及时提醒的功能,或是在电视上建立形象,然后利用广播媒体的频次加强记忆等。第二,基于品牌短期露出冲击力的需求,针对消费者作息动线,采取环绕式媒体组合,以建立鲜明的讯息记忆。第三,籍由媒体组合,提高到达率,或其他必须运用媒体组合的策略性考虑。具体的媒体组合总结如表2-2。
如表2-2所示,媒体经过考虑与选择,并委以不同的任务后,即形成以上主要媒体、次要媒体等层级,在预算充裕的情况下可以往下选择多种媒体,而在预算紧缺必须有所取舍的情况下,则由下往上删减。由其以电视和广播为主的电波媒体的时间媒体特性使其在投资量上有其最低门槛限制,投资不足将造成资源的浪费。
最后,媒体评估。根据传播学相关理论可以得知,媒体传播效果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众多要素和影响变量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于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从逻辑关系来看,媒体传播效果的“核心系统”是对传播稿件的评估,即传播质量、传播数量和附加价值;而传播策略性和媒体影响力,则作为“调节系统”来深刻影响整个媒体组合传播的效果。在传播数量相同的情况下,优秀的传播策略和强大的媒体影响力能够对传播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本研究中,“传播策略性”和“媒体影响力”将成为调节传播效果的权重,大学文化传播效果评估系统(MEA)评估模型的总体公式可表示为:MSFAI=(S+MF)×(Q+N+AV),其中S、MF、Q、N、AV所指代内容如表2-3所示。
根据以上评估体系,我们可以对高校文化传播体系进行科学量化的评估,从而对更好的发展大学文化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三、关于大学文化的传播体系研究综述
在中国知网的文献总库中输入关键词“大学文化传播”,模糊搜索到相关文献研究16000余篇,其中大部分涉及的是大学文化传播的作用和重要性等文章,关于传播策略的研究很少,而将传播策略和传播效果评估相结合的更是寥寥无几,只有孙庆珠主编的《高校校园文化概论》一书给我们的启示是最大的。该书概括性的将高校文化传播整合成了一个体系,其中包括构成要素、传播途径、传播模式、传播控制和评估体系。书中将高校文化传播途径细分成了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类。本文主要涉及的是基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大学文化媒体组合策略研究,所以笔者依照该书的思想将大学文化的大众传播体系做了如下具体研究。
(一)大学文化的大众传播体系
大学文化的大众传播是指高校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作为一种大学文化品牌,通过一定的大众媒体组合在校园内外的传递、接受、交流、分享和沟通,是高校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其他亚文化之间的文化互相传递、接受的关系,具有开放性、整合性、辐射性、反复性、间接性等特征。大学文化的大众传播体系由传播者、文化信息、媒体组合策略、受众、传播效果及反馈六部分来构成。传播者是大学人和社会人的总和;前者是直接传播者,后者是间接传播者;大学人承担着传播大学文化的主要任务,而社会人则承担传播大学文化的次要任务。文化信息是传播内容,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媒体组合策略是传播媒介,结合表2-2的媒体组合策略,再加上大学文化内容构成,可以得到表3-1所示的大学文化品牌传播策略。大学文化的受众同传播者一样,是大学人和社会人的总和,但以大学人为直接受众者。传播效果如上文所示,其评估可以通过MFSAI测评体系来计算得出。而关于反馈,传播效果是理论上的一个值,实际上人们对传播效果是否满意,还有什么建议等反馈还要经过调查才能知晓。由此可以得出大学文化传播体系的结构图(图3-1)。
(二)传播模式
孙庆珠将大学文化传播模式细分为:单向式(亦称“直线式”),它是一个传播者对一个受传者的传播关系;辐射式(亦称“分支式”),它是一个人与几个人之间的传播关系,要求传播者能顾及各方;交错式(亦称“星式”),传播者与受传者都处于复杂多维的传播关系中,都必须考虑到传播的方方面面,各成员之间传播的自由度很大,随机性很强;集束式(亦称“葡萄式”),它是最自由的传播形式,个人或群体间通过这种形式有选择地传播扩散高校校园文化信息。[10]即,一对一传播、一对多传播、随机的多对多传播、非随机的多对多传播四种,每一种都适用以上大学文化传播体系结构。
参考文献
[1][7][8]傅林.世纪回眸:中国大学文化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21-28.
[2]彭凤仪.论高校软实力的提升及其传播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09,(23):7.
[3]彭江.论学校品牌传播的负效应及其应对[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6):157.
[4]于少娜.教育品牌的品牌传播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论文.
[5]杨德广,谢安邦.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57-563.
[6][10]孙庆珠.高等校园文化概论[M].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07:21-45.
3.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 篇三
一、美国大众传媒的发展...................................2
(一)美国建国前................................................2
(二)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2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2
二、大众传媒对美国政治的影响.............................3
(一)大众传媒对美国政策制定的影响..............................3
(二)大众传媒与美国总统........................................5
(三)大众传媒与社会舆论及监督..................................6
三、总结.................................................7
大众传媒与美国政治
摘要
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大众传播媒介依靠《权利法案》第一条的保护,享受着充分的自由,逐步发展成为美国独立于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势力”,大众传媒对美国政界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政治生活的主角,美国总统与大众传媒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依托,相互影响,推动着美国政治的前进。
一、美国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美国建国前
北美殖民地报业的特点是报纸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但就是这样,当时的《波士顿公报》、《纽约新闻报》等上刊登的关于反对印花税法、汤森法案内容及报纸对“莱克星顿枪声”的报道、潘恩《常识》的宣传,都起到了革命动员作用。建国后美国报纸数量增多,至1830年美国已有1200余家。由于发行量不大,报纸生存依赖政党或政府,报纸内容也多为政党各派观点。
(二)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初期
美国报业进入“大众化报纸和发展的时期。”报纸内容丰富,读者增加,公共性、政治性报道的传播范围也随之扩大。《纽约论坛报》曾被称为“这个国家传播120世纪以来,报纸在政治生建设性民主思想和实验的第一的且唯一的工具。”○活中更是不可或缺。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广播事业兴旺和电视业崛起,深刻影响到美国的总统选举。从此总统竞选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如何利用大众传媒为其争取选民已成为总统竞选班子首要考虑的问题。富兰克林·罗斯福利用广播进行“炉边谈话”便是无线广播在政治参与方面的成功范例。上世纪50年代电视业开始兴旺发达,至50年代结束时,电视进入86%的家庭。在电子媒介家庭中电影、录音带在政治生活中也十分重要。如在水门事件中就是一些小小的录音带让尼克松下了台。近来发展起来的因特网更是近乎根本性地影响着政治。
二、大众传媒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世纪的今天,大众媒介在美国所扮演的角色不可谓不重。在国家建构中,大众媒介起着政治动员作用;民主建设中则起着传播民主思想、维护民主制度的 作用;此外还有在行政方面起着促进合理化的功能等。作为现代社会的“文化装 置”,大众媒介影响巨大。在美国,传媒与政治的互动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直接影 响着美国的政治生活。对它的关注,无疑可以为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政治现代化提 供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西方主流媒体常常以“自由”和“人权”的卫士自居,标榜自己独立、客观、公正。近期发生的《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反映出一些西方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为了政治和经济利益,完全可能做出侵犯人权和公民利益的行为。那么,其他西方媒体又怎么样呢?它们能做到尊重人权尤其是其他国家公民的人权吗?它们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能做到客观、公正和独立吗?我们不妨从美国媒体与美国外交决策的关系来看这些问题。在美国,媒体与政府的关系复杂。仅就过去十年而言,从伊拉克战争到阿富汗战争,从反恐到防核扩散,从中美关系到美俄关系,媒体与政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相互依赖并且在多数时候相互配合的关系表现得可谓淋漓尽致,也颇耐人寻味。
(一)大众传媒对美国政策制定的影响
美国媒体对美国外交决策的影响,有着上百年的传统。“在华盛顿,真正为外交政策制定日程的,不是在白宫,而是在编辑室和记 者的屋子里面。”这是摘自美国某位学者的言论。从早几年前开始,大众媒介就 通过向公众传递全球信息,编制新闻程序,从而影响外交政策日程的确定。国际 政治和外交信息一天 24 小时不间断地通过通讯社、电视网络、广播电台、因特 网以及报刊等媒介进入有关政策制定人员的办公室,成为制定政策不可或缺的依 据。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里根在任期间每晚和他的高级助理一起观看电视新闻, 然后研究电视新闻对政府决策的评论,并对第二天将会爆发新的热点问题进行预 计以及讨论如何对付这些问题。曾任里根于布什两任政府外交事务顾问的丹尼 斯•罗斯曾表示:“在突发事件中,从 CNN 报道中所获取的信息比从政府自己的渠 道要多得多。”可见,当今大众媒介早已不仅是政府对外政策得传声筒,更是决 定外交政策的一把定音锤。
为外交决策提供信息、决定外交政策方向的同时,大众媒介在某种程度上也 充当着影响外交政策的轻重缓急的角色。通过对国际信息的选择和编排,美国大众媒介直接影响公众对国际问题的 关注程度,从而拟定了公众对国际事务的兴趣和倾向这一社会政治议程,进而在 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府处理外交事务的议程。与此同时大众媒介通过所提供的信 息及提供信息的方式,潜移默化在公众的意识中形成某种定势,造成某种舆论, 间 接地对决策议程产生影响。
大众媒介对国际事态发展的跟踪报道,其速度之快往往令外交决策者应接不 暇。这时大众媒介的角色就好比加速器,迫使政府决策的时间从以天计算加快到 以小时分秒计算。据了解,1998 年 11 月,由于伊拉克拒绝联合国的武器核查,美 国准备于 14 日对伊进行轰炸。轰炸时间定在美国东部时间 9 点。8 点刚过,国家 安全事物助理伯格就在家里接到手下的电话:CNN 记者萨德勒正在巴格达进行直 播,他从一位伊方官员处得知萨达姆已对安南秘书长要求伊接受核查的信作了“积极的”反应。8 点 15 分,伯格赶到白宫,克林顿一边收看 CNN 的报道,同时与他 的安全顾问们在电话里进行讨论。点 45 分,克林顿下令五角大楼推迟这项计划。8 结果,这项轰炸计划被取消。在该项中大众媒介的作用是双向的,对于合作方的 政府,可以促使其短期内做出决定,缩短决策时间,以免贻误战机;而对于敌对 方的政府,则可以扰乱其政治议程设置,迫使其处于被动地位。
归而总之,媒体对美国内、外政策制定的影响体现在推动政府采取行动、阻碍和延缓政府行动两方面。大众传媒的局限性和反作用也是在美国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基于媒体求新的本能,很少有事件可以长期得到媒体的“垂青”,而一旦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对某一事件或话题失去兴趣,这一事件就很可能会被边缘化。如果一件事情本身既缺乏持久的影响力,又缺乏商业意义,就很难受到媒体的持久追踪。美国媒体所特有的“本土意识”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如果是一场发生在与美国没有多少关联且地域狭小的第三世界国家里的内战,美国媒体就很少或根本不予报道。例如,美国媒体经常会忽视一些非洲国家的内战和人道主义灾难。
(二)大众传媒与美国总统
在美国230多年的历史中,美国政治制度,民主程度日益完善和提高,美国一度成为民主和自由的象征,而大众传媒为美国人获得民主和自由作出了巨大贡献。1690年《国内外公共事件》被当地政府禁止,这也拉开了美国政界与大众传媒的恩怨情仇史。总统,作为政界中最重要的角色,也与大众传媒有着千丝万缕,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保持着一种微妙和暧昧的关系。
此外,随着本世纪 50 年代“电视时代” 的到来,大众媒介制造政治人物的作 用日益凸现。1963 年,25 万人的队伍进军华盛顿,进行为黑人自由与平等权利 的游行演说。期间,电视媒体进行全程跟踪报道,从而直接使本次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进入美国公众的视线,成为政治明星。据统计,1960 年总统肯尼迪与尼克松的电视辩论赛至少有8500万美国观众,首场辩论,三大电视网现场直播,这是竞选关键时刻。肯尼迪 以年轻、干练的形象战胜老气横秋的尼克松,成为上世纪 60 年代的政治明星也 是如此。根据当时辩论以后民调发现,凡是通过看电视听辩论的,绝大多数人认 为肯尼迪赢了;但是凡是听收音机听辩论的,大多数人都认为为尼克松赢了。为 什么会有这个差别呢?因为通过电视的方式把两个候选人的形象完全展示出来 了。全国选民看到的一个尼克松就是一个穿着灰色的西装、跟灰色的背景也模模 糊糊的,然后呢脸上胡子也没刮干净,看上去还老冒汗,不断的拿出手帕来擦头,给人的一个感觉是,这是一个非常无精打采的一个人,是一个已经被繁重的国事 给压得不知道该如何去办的人。相反,肯尼迪出现的时候就给人一个神采奕奕的 感觉,生气勃勃的,而且辩论的时候所用的语言也简短有力。11月,肯尼迪以领先118550张选票获胜,这归功于他良好的电视形象。
大众传媒对总统竞选起极为重要作用,原因有一下几点:
1、人们关于竞选的消息大部分来自媒体,这就需要候选人通过媒体进行竞争。
2、大众媒体在形成选民对候选人的印象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约翰•莱恩赞特指出:“因为电视每天把政治领导人的形象送往千千万万公民的家里,电视也就引发出对人的情感反应,这样有助于电视观众关注政治候选人的人格因素,而不是关注他们所代表的政党或他们对有关问题发表的意见。”
3、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有助于确定公众认为重要的政治问题,从而影响到公众对候选人的偏向。
4、媒体在投票日开展的民意测验对选民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
(三)大众传媒与社会舆论及监督
媒体影响政府的外交决策和执行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影响公众舆论来对政府施加影响。由于多数美国人对国外缺乏直观的认识,很难知道发生在其他国家的真实情况,因而在外交事务上缺乏自信,这使得他们更依赖于媒体的报道和专家的评论。在这种情况下,媒体对民众在外交问题上看法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而又显而易见的。
一个对媒体有利的事实是,美国人对媒体的依赖性非常大,而美国媒体显然也很清楚自己的力量所在。根据传播学家的描述,媒体对什么报道得多,公众就可能对什么感兴趣,而公众(也可以说是选民)感兴趣的事,政府就要给予更多的注意。无形之中,媒体就可以通过公众的力量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策和行动方向。换句话说,决定什么是新闻,即“新闻制造”是媒体的日常工作,这使得它较改变民意更容易制造出“新”的民意,而这种新的民意常常会对政府的外交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但同时,在影响监督政府和外交决策方面,媒体与公众舆论是存在着共生和互动关系的。一般来说,公众关心和热切谈论的外交话题,也往往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使得公众舆论可以通过媒体的报道来影响政府的对外政策。在美军虐囚丑闻中,美国公众对媒体的高要求就对媒体产生了影响,也成为了媒体必须有所作为的重要推动力。互联网在表达民意、影响外交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其中,博客特别是微博的兴起格外引人注目。博客作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的传播形式,一种内容不断更新的新闻出版方式,在互联网上兴起后,成为了一种越过传统新闻出版部门直接与广大受众见面的新的传播形式。1998年,个人博客网站“德拉吉报道”率先捅出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绯闻案;2001年,“9.11”事件使得博客成为重要的新闻之源;在伊拉克战争期间,博客所起到的作用甚至让传统媒体汗颜。
美国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巨大,是因为传媒有着丰厚的“自由支撑”的背景。然而这一“自由”,也受到诸多限制,表现为行业上的及美国政府方面的制约条款。日常生活中最为直接体现是由于诸多限制,传媒报道的客观性受到严重侵蚀,这也是传媒在美国政治现代化演进中的功能限度的反映。
三、总结
4.大众传媒文献综述 篇四
论文摘要:大众传媒像一把双刃剑,它积极构建了文化,却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文化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种影响表现为大众传媒有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有消解文化艺术的个性与深度倾向,有销蚀大众精神活力倾向和一定程度上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
这是一个被大众传媒包围的时代,无所不在的媒体时时处处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作为走向全球化、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拒绝的强大力量,正在由表及里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面容,制衡着文化。现代传媒为当代社会文化的传播作出了不容置疑的贡献:它借助于科技优势大大拓展了文化空间;它改变了文化的机制,造就了文化产业;它带来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革命,创造了知识民主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获得知识的同等权利;它使得社会大众成为精神文化价值观建构的积极参与者,使大众文化得以迅速崛起;其设置议题的功能、其在娱乐消遣方面的优势,使之具有了对社会的协调作用等等。可以说,大众媒介在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上积极建构着大众文化。
但同时,大众传媒给文化生产并通过文化生产给社会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自身的复杂性使之不可避免地在构建大众文化的同时,也在无形地消解着文化。对其进行“吹毛求疵”式的文化批判的根据就在于“哲学的真正社会功能在于它对流行的东西进行批判。……这种批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人类在现存社会组织慢慢灌输给它的成员的观点和行为中迷失方向。”对之进行文化的审视与批判,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传媒建构文化,协调社会。
大众传媒对文化的负面影响首先表现为存在构筑新的文化屏障和话语霸权倾向。所谓文化屏障,是指大众传媒在促成文化传播的同时,有意无意地阻隔了平等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执行了一个悖论的角色。大众媒介有设置议题的功能,就积极意义而言:受众通过媒介不仅了解社会信息及公众关心的热点等问题,而且根据大众媒介对一个问题或议题的强调,学会应该对它予以怎样的重视。即大众传媒通过新闻等各种信息的选择、解释与评论,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策略,从而把人们的视线集中到适应当前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事情或事件上,组合社会的各个部分以应付当前事件的活动。大众传媒激励和动员群众投人当前的事件中,将公众的注意力集中于某些事件上,形成议论中心,提出对策,抵御有碍社会安定的各种威胁;通过解释与评论防止因报道某些事件和敏感问题造成的过度刺激。大众传媒就是通过对特定时期某个问题或议题的特别强调来吸引受众的注意力,从而左右他们的行为,并以此达到协调社会的目的。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大众传媒却可能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沟通、传播的同时,又形成诱导受众信息选择的话语霸权,使受众全方位的自由选择权成为一种假相,使有限的选择成为受众的不得已;在公开、透明的前提下,把整个世界无遮无拦地呈现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以此来表达其民主、平等、自由的品质的同时,又“过滤”事实,让人们的选择在一种居高临下的既定安排中进行,从而又创造了新的不自由和不民主;为大众创造一个由媒体选择和决定的共同的存在,提供单一的公共体验,从而使人成为一种社会性的存在的同时,却又粗暴地践踏了个人的体验和了解意愿,侵占了个人的情感、心灵的隐秘空间。
大众传媒的话语霸权表现为其单向度的传播模式,传媒与受众之间没有像对话那样的交流回应,造成缺乏沟通的无回应的传播,从而使大众传媒成为“为了沟通”的“不沟通的系统”。而这种“无回应话语”的话语权力,最终只能归属于传播一方,体现出在话语输出上传播与回应不平等的关系。在这样的现实中受者的自由是受到了传者限定的,与传者永远不对等的自由。大众传媒的受众只有收看(听)不收看(听)的自由,而没有要求收看(听)和对等地评价收看(听)内容的自由,没有对答回应平等交流对话的自由。受众不再是接受的主体而成了传媒的附属品。媒体可以通过话语霸权控制和把持新闻热点和艺术潮流、时尚。传媒不断发明新的节目及其符号和意义构成方式,而受众只能不断被动地适应这些新的节目和新的意义方式。
对大众传媒话语霸权的适应和习惯会产生麻醉作用,使受众对潮涌的信息产生麻木感,懒于思考,怀疑能力萎缩,趣味趋同,发现和创造的精神遭到销蚀。多元的大众传媒会因为传播和回应的不平等关系构筑起新的文化屏障。这一倾向的警示绝不是危言耸听:现实中肥皂剧、电视小品、电视音乐剧等新花样的出现,已经在不断地塑造观众,塑造他们的消费习性了。
其次,大众传媒存在消解文化艺术个性与深度的倾向。大众传媒技术的发展使文化的市场突破了狭小的地域限制,实现了对全球的覆盖。文化市场的扩大,文化产品丰厚的利润,大大刺激了文化企业家的投资,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然而在这个以文化市场为目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的系统中,文化成为一种标准化的、大批量的复制性生产;其产品不再是强调艺术家个人特色的艺术创造,而仅仅被看作即将进人市场的商品,这些商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品牌叫做大众文化。企业经营模式的介入改变了文化商品生产的最终目的,这个目的不再是满足公众的精神需求,而是营利。“文化产业恶毒地使人体现为类本质”。从这个角度看,大众传媒造就了文化产业的同时也产生了消解文化的个性与深度的倾向。这种倾向在生活和艺术的各个层面已经有所体现。以人的语言、行为和消费品位为例:作为一种符号结构,即使是在一个共同的语言文化圈中,不同的亚文化圈也显示出不同的语言习惯,语言带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如对“很好”的说法,北京人习惯说成“特好”、“倍儿好”,东北为“贼好”,湖南、湖北为“蛮好”。而现在全国上下流行说“好好”,时尚习惯消解了区域个性,传媒及其承载物使语言丧失了文化标志的地位。行为是个性的外露,然而,现代传媒通过直接灌输、劝诱、现身说法、引起讨论等等手段,不断以“成功”的名义展开宣传,打造出“理想的”社会行为规范、个人行为规范及生活方式的标准模式。从卡内基成才丛书,到减肥录像,直至恋爱指南,在传媒的影响下,公众会逐渐形成大体相近的消费口味和趋向一致的行为方式。在艺术上,大众传媒带来了文化机制的转变,艺术创造也成为标准化的、大批量的生产复制。本雅明告诫我们注意文化工业下复制对艺术固有性质的改变,它破坏了培育崇拜的社会基础,使得艺术的“展览价值”全面抑制了“膜拜价制”,文化已经不仅是那些可以凝神观照的艺术、宗教等,而成为人们全部的生活方式。当媒介文化产品与其它产品一样进人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时,文化生产者就必须在考虑文化产品应有的社会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同时,兼顾文化产品的商品价值。当商品化原则与利润目标从物质生产领域蔓延到精神生产领域,乃至个人的精神生活时,在市场权力不断增强的现实语境下,商品性对精神性、超越性的吞食就会使得当代文化渐渐失去在非物质域地跋涉的自觉与勇气:影视剧开播前要疯狂炒作,文稿要标着天价拍卖来引起关注,名着要印成漫画本以满足猎奇欲,“行为艺术”靠哗众取宠大行其道……脱落了精神内核的文化产品在看似繁荣的泡沫中,越来越丧失艺术的个性与深度,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个本想以商品化来推动文化发展的善意初衷背道而驰。
再次,大众传媒存在助长放纵欲望、逃避现实心理的倾向。在社会生产力提高、物质财富丰富、闲暇时间如何使用成为社会问题时,大众传媒走进了闲暇时间场,以多彩的娱乐形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成为快乐的使者,为处在高节奏、高竞争的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制造了理想的梦幻世界,为现代人提供了心灵安泊之所。人们将希望和热情、光荣与梦想编织进这个栩栩如生的人造世界之中,而这个人造世界,又以其逼真性使人们面对的仿佛是一个自在的真实。于是大众传媒含蓄地,有时甚至是赤裸裸地渲泻着人们心中所潜伏的各种无意识冲动,从而使他们将幻想当作现实来体验。当我们目睹电影、电视剧、武侠小说、言情故事中那些有情人历经坎坷而终成眷属,那些孤胆英雄几遭磨难最终化险为夷、功成名就,那些好人终得好报,恶人终受惩罚时,我们情不自禁地走进了一个集体的梦幻之中,一个理想化人生经验的幻景之中,人们共享着传媒制造出来的欢乐。所以,大众传媒为人们提供的就不仅是一种声画的视听快感,而且也是一种心理抚慰。它使在现实中饱尝挫折和伤害的人之心灵从中得到了象征性的满足。这种满足,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也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安全感,这对于人们的心理压力的释放以及社会的有序化都有着明显的作用。这也正是大众传媒的娱乐消遣特性给文化带来的积极效应的重要体现。
大众传媒制造梦幻的优势固然给人们创造了理想的幻境,用一种虚构的“现实”,调和了人们心理内部“超我”和“本我”之间的矛盾,解决了社会现实中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对立,为大众提供了一种实现本能欲望和社会认同的白日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的心理压力,对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是一种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心理抚慰,过多的这种梦幻享受,也会助长人们逆来顺受、听天由命的意识。当这种梦幻充斥传媒世界时,大众就会越来越习惯于将自己封闭在梦境之中,逃避对于现实的介人,逃避为必然性束缚的实践和改造。一旦大众传媒有效地取消了人们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现实处境的实际感受,就会使人们将改造世界的实践热情遗弃在那些幻想之中。媒介所营造的那些理想的幻境为公众提供了一种逃避,逃避现实的行动,也逃避对现实的思考。所以,这样的大众传媒产品提供的虽然是一种快乐,但这种快乐却常常是以人直面现实、批判现实的勇气和理性为代价的。同时,大众传媒的这一快乐原则还会因为无限地夸大人的感性欲望,极力放纵人的肉体生命而无形中降低了人性的品味,它在给人类带来瞬间快乐的同时,却会导致心灵的麻木与空虚,甚至导致生存意义的虚无和生存根基的沉沦。大众传媒文化以其世俗化倾向为人们所喜爱,在灵与肉、精神与物质、道德与欲望的二元对立中,后者显然占主导地位,于是导致了形而上的迷失,人文精神的消解,人文素质的滑坡,道德理想的沦丧,造成了人性新的异化和变质。
此外,大众传媒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破坏文化多样性的倾向。大众传媒的发展一方面为文化的普及和民主提供了可能和贡献,另一方面也对文化的多样性产生了破坏。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指出:从报纸到广播、电视、电影等大众媒体的出现,将一种前所未有的画面在人类面前展开,“所有这些传播工具,打上了完全相同的印记的信息,传人千百万人的脑际,正如工厂铸造相同规格的产品,销售给千百万家庭一样……。”现代传媒不仅对工业文明发挥着如此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世界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之向同一性方向发展。处于地球各个角落、属于不同文化的人们都在追逐着相同的流行时尚、收听相同的流行歌曲、收看相同的影视节目,崇拜同一种生活方式,甚至流行同一种哲学。就像传统的经济生产残酷地摧残着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一样,信息领域的优势文化以同样的威力破坏着文化的多样性。
从文化生态学来看现代传媒的文化批判问题,可以发现:现代传媒是现代化进程的产物,又推动着全球化的现代化进程。由于现代化进程起源于西方文化,且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较高,客观上造成“现代化等于西方文化”的单质化趋势,其中现代传媒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现代传媒技术的运用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潮流同步,这种现象反映在比较浅层的物质文化层面上,同时也更加深层地表现在观念、意识形态和艺术风格的广泛影响上,从抽象绘画到行为艺术,从流行歌曲到古典音乐的通俗演绎,从室内装修到建筑设计,我们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外部世界对本土文化的巨大影响力。伴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当代西方文化在中国广泛的传播,无论其深度还是广度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正是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文化的民族性问题特别地突现出来。而现代传媒,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又能发挥怎样的作用?提出这样的问题,则是对其进行批判后的建设性反思。
5.大众传媒与新闻通论 复习 篇五
1、什么是新闻和信息,新闻与信息有哪些异同?软新闻、硬新闻。
2、什么是信息社会,有哪些特征?
3、传播类型主要有哪些?
4、新闻价值要素和新闻传播的要求各有哪些?
5、什么是传播、新闻和宣传?三者有怎样的关系?
6、什么是传播媒介?新闻传媒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如何?
7、根据历史演进时序,我们可以将传播媒介分为六大类
8、传播分为哪些层次?大众传播有什么特点,意义与局限何在?
9、加拿大传播学者哈罗德·伊尼斯、麦克卢汉
第二章:报纸
1、什么是报纸、它的媒介特点是什么
2、中国报纸上的新闻通常分为三类,即消息、通讯和特稿。
5、倒金字塔结构、《华尔街日报》体
6、报纸评论的体裁分为哪几类。
7、简要说明报纸的“二次销售”及其过程。
8、简要说明杂志与报纸的主要差别。
9、《新京报》、《京华时报》或《北京青年报》的头版特点
10、深度报道(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报道)、新闻评论
第三章:杂志
1、什么是杂志,其媒介特征是什么?和其他媒介的共性和区别是什么?
2、试以一份新闻刊物来论述新闻刊物编辑出版的特色。
3、杂志和图书的差别。
4、关于杂志的策划。
第四章:图书
1、什么是图书,媒介特点是什么?
2、图书的结构。
3、什么是中国标准书号、国际标准书号、书名页、图书版权页
4、图书选题策划。
5、试分析图书的“跟风出版现象”。在图书市场上,当一本书红火起来位居畅销书榜后不久,便会有一系列从名称、封面、内容、体例、甚至版式都类似的书涌现出来,从而形成一股出版潮流,这种现象,人们把它命名为“跟风出版”。
第六章:广播
1、什么是广播,它的媒介特性是什么?和报纸媒介相比较优势是什么?
2、广播新闻的结构形式有哪几种。
3、广播新闻采访报道的特点。
4、“炉边谈话”、“火星人入侵地球”等广播事件
第七章:电视
1、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2、电视的媒介特点、与电影比较媒介特点的差异性。
3、麦克卢汉冷媒介、热媒介的观点
4、电视的谈话节目
第八章:电影
1、电影诞生
2、蒙太奇理论、长镜头(景深镜头)理论、场面调度
3、电影的媒介材料及其特点是什么?
第九章:网络
1、什么是互联网?什么是域名?
2、网络传播的特点。描述网络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传播的不同特点,并举例解释。
3、网络舆论、网络暴力、人肉搜索
6.物联网时代的大众传媒 篇六
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伟大转折, 也是传统传媒与现代传媒的分水岭。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的普及, 传统传媒正逐步淡出历史舞台, 而新兴传媒则不断蓬勃发展, 特别是在以物联网技术为中心的第三次信息产业浪潮的推动下, 这种趋势就更加明显了。如同农业社会的标志是农耕技术, 工业社会的标志是机械技术一样, 信息社会的标志是物联网技术。从某种意义上说, 物联网技术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传媒世界, 它为人类开启了“machine to machine”的对话, 实现了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人与机器的连接与通信。很难说物联网技术将在未来的各种产业领域扮演什么角色, 但是它将给大众传媒事业带来巨大而深刻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 (The Internet of things) 技术是指通过射频识别 (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按约定的协议, 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1) 换句话说就是实现“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它的核心是互联网, 终端是连接互联网的人和物。具体而言, 物联网是通过在物体上嵌入电子标签、条形码等有存储能力的标志, 利用zigbee等无线网络技术, 将即时信息传递到后台信息处理系统, 通过后台处理传递给有需求的终端, 最终实现“machine to machine”的对话。
从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中提及物联网的概念, 到2005年突尼斯信息世界峰会 (WSIS) 上, 由国际电信联盟 (ITU) 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中正式确立物联网的概念, 并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信息交换” (2) 。至今, 物联网的市场容量预计将在今年达到2200亿欧元。物联网的发展速度如此之神速, 以至于物联网技术也吸引了许多国家领导人的重视。面对美国经济低迷状态, 奥巴马就任总统后, 提出了物联网的经济振兴计划, 并在与工商界领袖举行的圆桌会议上提出了相应的“智慧地球”的概念。无独有偶, 2009年8月, 温家宝总理在视察江苏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 对研发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微纳传感器研发中心予以高度关注, 并指出, “在传感器发展中, 要早一点谋划未来, 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 “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 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3) 由此可见, 无论是奥巴马的“智慧地球”, 还是温总理的“感知中国”, 都蕴涵着各国对于物联网传播的热切期待。
物联网对现代传媒的影响
著名演讲家李元授教授曾指出, 生产方式是决定新闻传播事业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4) 物联网技术作为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 其作用远远超过了电脑的普及与互联网的应用, 因此, 物联网技术必将带动传媒事业的巨大变革, 可以说, 在物联网时代, 谁先将物联网引入传媒, 谁就能在未来传媒业的竞争中抢占先机。
物联网技术增强了媒体与受众间的互动。物联网改变了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特点, 真正实现了双向互动的功能, 使受众真正有了越来越多的主动权。在物联网时代, 受众不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通过“任何设备”, 选择“任何服务”, 如点播电视节目和浏览杂志期刊等, 而且还可以通过视频在线同节目主持人及其他观众相互交流, 给观众一种现场观看的感觉。甚至在节目制作过程中, 观众也可以参与进去, 对节目的构思与创作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可以这么说, 在物联网时代, 已经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受众和信息源管理者了, 因为每个受众亦可作为传播源发布信息, 而信息源管理者也可作为受众接收其他信息源的信息反馈等。
如图2所示, 传播源与受众之间以及受众与受众之间可以通过由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组成的“三网融合”系统进行信息传递。其中P1、P2…Pn指的是各个用户终端, 如电视、手机、电脑等。后台信息处理系统指对物联网内各个用户或终端的资源进行有效管理的系统, 其作用是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 储存和管理用户需求及传播的各种资源、信息等。由此可以看出, 物联网下的信息交互并不局限于传播者与受众者之间, 受众与受众之间也可以通过“三网融合”系统在线聊天、发布信息并引发讨论等。
物联网形成新的传媒中心化。传媒中心化还得从“去中心化”说起。“去中心化”的概念源于传播层面。传统媒介主要是电视、广播、报纸和杂志等, 它们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导和决定作用, 它们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受众只能无条件接受媒体的单向信息传播和广告“轰炸”, 受众很少能进行信息反馈。但是“随着资讯科技与网络科技的发展, 传统由集团所掌握的媒体发言权将回归到个人手中, 因为资讯网络科技使得传播资讯的成本降到最低, 因此只要是有内涵的发言内容, 将可善用资讯科技轻易传播。换句话说, 个人发言权不再集中在主流媒体手中, 例如传统报纸、广播或是电视, 而能够回归到个人手上, 这样的现象就是去中心化” (5) 。“去中心化”现象源于互联网的应用, 现代传媒手段日益丰富和多元, 新媒体势力不断增长, 信息传递的渠道不再稀缺, 从而导致媒体不得不放弃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策略。而在物联网时代, 这些新的或传统的传媒手段在“三网合一”的框架下又重新融合在一起, 形成了以物联网传播为中心的“后中心化”传播。这种“后中心化”传播比“去中心化”传播更加以人为本, 它遵循受众就是上帝的“原则”, 一切从受众的需求出发, 不对受众实施无效或者无理的信息“轰炸”, 同时根据用户个人信息和后台信息处理系统所存储的用户信息, 自动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分析, 主动为用户提供用户想要的服务。比如受众想看新闻, 物联网后台信息处理系统就会根据受众存储的读者资料及以往阅读信息, 自动将受众喜欢的报纸和新闻排在最前面以避免受众翻阅无关信息。
物联网促进了媒介的融合。对于媒介而言, 物联网消除了媒介之间的边界, 推动了以“无所不能”和“无所不在”为特征的媒介融合的深化。以电视为例, 在物联网时代的数字电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视, 而是一个多功能、多用途的物联网技术接收终端。通过这个终端用户可以阅读期刊, 可以下载资料, 可以收听广播, 可以网上购物, 可以和远在国外的亲人视频聊天。与此同时, 物联网时代的手机或者其他移动载体, 又使得广大受众获得空间上的自由, 电视观众再也不必像从前那样需要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观看电视了, 无论在汽车、火车还是飞机上都能随时观看各种丰富多彩的娱乐资讯节目, 甚至在海边、在荒漠、在高原, 物联网终端也能提供多种多样的电视节目。概括而言, 物联网时代, 媒介融合的生命力就在于消弭了时空之间的界限, 让消费者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得到任何自己想要的服务, 这就解决了传统媒介最大的桎梏, 即“线性传播与时间的冲突、静态接收与空间的冲突” (6) 。此外, 物联网还消除了媒介与受众之间的界限, 促进了二者的“融合”。物联网时代, 任何用户都能通过个人终端发布信息, 以往承担固定传播者角色的传媒组织的影响力下降, 点对面的单向传播让位于点对点的互动的网状传播。在这种情况下, 所有的受众都可以是传播者, 所有的传播者又都可能成为信息接收者, 传者与受众的界限已经不再那么清晰了。
结语
物联网和受众需求、行业政策共同作用于传媒业, 如果说受众需求决定了“什么有市场”, 行业政策决定了“什么是允许的”, 那么物联网则决定了“什么是可能的”。而只有“可能的”媒介产业架构与方向由理论具化为战略, “可能的”媒介形态及功能由想象转化为现实, “可能的”媒介组织及行为随着业界探索由特殊演化为普遍, 受众需求和行业政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 物联网是推动未来传媒产业发展最为关键的动力, 是影响未来传媒产业发展模式的主要因素。对于传媒产业来说, 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无疑将给未来传媒领域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同当年互联网的普及一样, 谁先把握住了物联网的优势, 并恰当地运用它, 谁就能在将来的传媒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传媒大亨默多克所言, 大众传媒的发展始终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只有变革才是唯一的确定性因素。
注释
1[1]《解读温总理报告中关于三网融合与物联网的论述》, http://gd.my.gov.cn/ReadNews.asp?NewsID=3029.2010-3-9
2[2][7]赵婧:《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 《新闻爱好者》, 2009 (24) 。
3[3]《解读物联网发展历程》, 网易财经, 2009年9月。
4[4]《温家宝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http://www.wlw.gov.cn/wxwlwyznch/gzzg/574283.shtml.2010-8-4
5[5]李元授、陈扬明:《新闻传播学》, 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1年版。
【大众传媒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大众传媒与文化传播07-23
大众传媒通论复习资料07-24
大众传媒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08-15
大众传媒的规范作用与网络监督之间的关系09-17
大众传播理论笔记10-10
大众文化建设10-23
广告不利于大众消费06-2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意义08-17
大众传播学作业10-15
大众文化影视传播论文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