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价值所在作文

2024-08-10

生命的价值所在作文(精选8篇)

1.生命的价值所在作文 篇一

关于人生的价值所在的名人名言

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鲁 迅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居里夫人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歌德

求人帮助的时候,求穷人比求富人容易。——契诃夫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罗曼·罗兰

人生如同故事。 重要的并不在有多长,而是在有多好。—— 塞涅卡

人只能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芸芸众生,孰不爱生?爱生之极,进而爱群。

谁要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改造自己,总比禁止别人来得难。—— 鲁 迅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 —— 吉鸿昌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 萧楚女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 歌德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 鲁迅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 —— 郭小川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 —— 赫胥黎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 —— 冯学峰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 —— 罗丹

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 雪搞笑的句子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 —— 罗丹

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 布莱克

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 高尔基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 —— 刘鹗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 —— 罗曼·罗兰

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 —— 拉罗什福科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 陶铸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 —— 谢觉哉

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动物的生活。 —— 列夫·托尔斯泰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 程颢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曹操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 培根

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 张闻天说说心情短语

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 丁玲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 苏轼

既会花钱,又会赚钱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享受两种快乐。

理想的人物不仅要在物质需要的满足上,还要在精神旨趣的满足上得到表现。 —— 黑格尔

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情,切莫轻易答应别人,一旦答应了别人,就必须实践自己的诺言。 —— 华盛顿

原谅敌人要比原谅朋友容易。 —— 狄尔治夫人

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 —— 巴尔扎克

两个人交谈,一个人可以洗耳恭听。但是,三个人则无法互谈这人世最严肃而应深究的事。 —— 爱默生

对人不尊敬,首先就是对自己的不尊敬。 —— 惠特曼

心灵纯洁的人, 生活充满甜蜜和喜悦。 —— 列夫·托尔斯泰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 萧伯纳

一个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渺小。 —— 保 罗

一个具有天才的禀赋的人,绝不遵循常人的思维途径。——司汤达

聪明的年轻人以为,如果承认已经被别人承认过的真理,就会使自己丧失独创性,这是最大的错误。——歌德

大凡实际接触过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不肯超越事实的人很少会有成就。——赫胥黎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高尔基韩寒大全

我们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要比在成功中学到的东西多得多。——斯迈尔斯

话最多的人是最不聪明的人,在一个演说家和一个拍卖人之间,几乎没有区别。——纪伯伦(黎巴嫩)《沙与沫》

思想麻醉的力量远不如言语那么强。一个人话说多了,会对自己的话信以为真。——巴尔扎克(法)《幻灭》

在语言交际中要善于找到一种分寸,使之既直爽又不失礼。这是最难又是最好的。——弗·培根(英)《人生论·论礼貌》

切忌浮夸铺张。与其说得过分,不如说得不全。——列夫·托尔斯泰(俄)《给克拉斯诺夫的信》

问题在于用事实证明有理。没有事实,有理也不值一文。——罗曼·罗兰(法)《母与子》

每个人都可能诚实地说什么,但要说得有条不紊,明智又恰当,却没多少人能够做到。——蒙田(法)《随笔集》

2.生命的价值所在作文 篇二

一、细节描写得真实生动是写真情实感作文的命脉

教师批阅学生作文的时候都会认为“文章不是无情物”, 学生是鲜活的生命,那么笔下写出的就应该是有情感的,有情感的文章里面再有细节的描写,这样的文章一定是感染人的,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之所以撼人心魄,不就是在朴实的内容里面细节描写扣人心弦,每个人读后都撞击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所以震撼人心。教师在阅卷中遇到的佳作都是有真情实感,文章中有灵魂,写的有血有肉,无论记叙文还是议论文都是饱含真情,让现实生活的“境”与溢出纸外的细节真情相呼应,则自成佳境。

学生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只是平铺直叙,用语言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写了出来,没有生动的语言,没有细节的描写,没有灵动的情感,那么这样的文章如何吸引人读下去。所以我们在教学生写作文的时候需要让他们知道,叙述的语言往往不能打动人心,要写出让人过目不忘的作文需要用生动的语言来抒发情感,用细腻的语言进行细节的描写,需要用自己生活的阅历冲击读者的心灵,用情感去撞击心灵,写作时要寻求那些真正使你激昂振奋或欢乐或忧虑或深思的种种感情的爆发点,它会使你产生独到丰富的情感体验,把握住这些感觉,你的作文就会有真情实感,细节中的真情实感是最大的生动。

阅卷教师批阅作文的时候都是在找寻文章中的闪光点,那么闪光点往往需要细节描写得真实,这样的作文会让阅卷教师心中一亮,如获至宝,这就是大多数考场作文得高分的秘籍所在。

二、写真情实感作文要注重精巧的构思

一篇佳作是需要作者奇思妙想的,写一篇文章构思应该是最关键的,也是最费神的,独具匠心的文章往往都是构思巧妙。 在构思一篇文章的时候往往需要奇特的想象,而我们所指的奇特的想象就是指创新性思维所生发的奇思妙想,正如写庐山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样的意境,观看自然景观不能只停留在一处,要变换角度,写作文也是如此,要获得“远近高低各不同”就需要不同的角度、创新的思维、独到的视角来构思, 佳作才会脱颖而出。所以构思时,机智地寻找“变异”点,形成变异式佳境;反弹琵琶、逆向思维、形成反向式佳境;避开由范例引发的“第一构思”,把目光投向“另类”,形成另类式佳境,都会使文章创意不凡。

三、写真情实感作文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写作是一种高强度的思维活动,思维恰似文章的花朵,思维水平的高低决定文章水平的高低。中考作文要从某方面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是一定的,记叙文虽然是以记叙和抒情为主, 但是文章也是需要有条理性的,有学生思维性的体现。议论文主要靠论据来诠释论点,那么自然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更高。 选定主题,需要平时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做基础;建构一篇文章, 需要想象力来支撑;异中求同,需要类比思维;同中见异,需要求异思维;深刻,需要辨证思维;新颖,需要逆向思维;而不管是哪个写作环节,要创出新意,不嚼别人嚼过的馍,则更需要创新思维能力。

现在的中学生都非常有思想,有见底,有主张,他们在作文中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主见,老师在批阅作文时也在寻找文章中的灵魂,也就是思想见地。一篇文章对文中思想的阐述和诠释要行云流水,要高屋建瓴。所以学生在平时积累的时候就要打磨语言,多读书,要做有思想和有见地的学生,要有个性, 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远见,要有理想和抱负,这些都是需要平时的积累而在写作中要体现的灵魂。而实践证明,精要而有深度的认识与见解,会使本来很平常的作文内容为之境界全新, 无眼之龙也会因为你的点睛之笔而畅游九天之外。

四、写真情实感作文要注意灵活使用书信体、日记体等文体创新出奇

自然、清新的书信体现在越来越受到学生的青睐,因为这种作文形式能自由的抒发学生的情感,能用我笔抒发我心的作文是具有真情实感的,编造作文的行为是受到大家摒弃的,那么日常学习中学生如何做对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记叙文更有好处呢?

细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多积累,那么在写作的时候就能在细节上有闪光点,在构思上有亮点,我建议学生平时做好下面几件事情:

1. 用眼睛观察,用心去写作。在日常生活中,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看、多听、多记,多积累更多的资料,以备作文之需。

2. 多参与活动,多体验,有生活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不会空洞, 才有真情实感。平时多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包括社会实践活动, 在亲身体验中用心感受,要做热爱生活的有心人,这样在写文章的时候就会真情流露。

3. 平时要多写小练笔、日记之类的,要养成看到、听到或者见到一些有感悟的事情就写出来,要勤于练笔,等到写作文的时候自然就有资料了,这就是需要平时善于积累资料。

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笔如要有神,必须多读书,多积累,我们教师需要平时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读书之后写读后感,好的句子片段要画一画,要经常读一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长此以往,润笔的时候自然能增色添彩。

3.创新,一切生命价值的所在 篇三

金威昕(爱新觉罗·威昕),辽宁抚顺人,1956年7月生,满族,1984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学士学位。国家持证雕塑家,国家高级美术师,中国雕塑家协会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其作品“夜以继日”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会优秀作品奖,“为乞求和平而哭泣的音乐家们”在美国获世界和平金奖。威昕先生多才多艺,在文学及音乐方面拥有极深的造诣。其小小说《热土》就曾在全国首届千字小说大赛中获得第二名;微型小说《一生难忘的电话》也曾在《读者》杂志上发表并入选为中学生课外阅读教材。

威昕先生尤其擅长国画,大写意马是他的最爱。笔者曾有幸观其画马,有感而发写下诗句:“借君一丈三尺宣,纵笔挥毫绝尘烟。才见云墨着白纸,顷刻神驹已跃然。劲蹄飞鬃见飘逸,似闻嘶鸣耳畔边。欲为坐骑随风去,遨游寰宇天际间。”澳大利亚金融家侯良看到其画作非常震撼,感叹道:“金先生的国画,已经突破了中国画几千年的‘牧童短笛,杨柳细腰’的传统模式,如果一个画家能使一个人改变对一个几千年画种的态度,这个画家就不一般。金威昕必将为传统国画开辟新的篇章,时间将证明我的判断。”

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书画家、诗人范曾是这样评价威昕先生的:“金威昕的画大气磅礴开古人之先河,最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气质和雕塑家本能的三维空间的绘画方式,他颠覆了画家只是一维空间画画的传统模式,他的绘画肯定会传世。”著名画家冯大中先生用了一句话评价其画作:“金威昕的画已显大家风范!”

威昕先生的画作,不单体现在艺术价值上,在两岸和中外文化交流上也发挥着不凡的作用。当中国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生得到一幅威昕先生的《三骏图》时,高兴不已,专门为威昕先生题写了“自强不息”的横幅;中国台湾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先生收藏其画作《九骏图》后,特委托其办公室寄函给威昕先生称:“画中九匹骏马奔腾,意境高远,笔墨酣畅淋漓,无愧为画马之翘楚。”以画为媒,实践两岸沟通,一时传为佳话。在日本东京举办的个人画展上,其中国画大写意马在日本大受欢迎,“中国现代马王”的赞誉随之在国内外传播开来。

其实,威昕先生在绘画道路上的成功绝非偶然。

家庭环境的熏陶和自身的兴趣爱好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威昕先生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完全是家庭的影响和兴趣所致。威昕先生的父亲曾任抚顺市京剧团团长。从小耳濡目染,威昕先生从几岁起就开始学唱京剧,十几岁时已经唱遍市内大小舞台。如果按照这条道路走下去,他会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一名京

剧演员。可是,读中学时他又对美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自己动手做石膏像开始学习素描。1979年,威昕先生顺利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1984年,威昕先生来到抚顺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他先后完成了《杨靖宇烈士铜像》和《母与子》等雕塑代表作,成为抚顺市的城市标志物之一。

勤奋学习和创新意识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二。威昕先生的恩师曲乃述是中国的雕塑巨匠,他曾经告诉威昕先生,一定要在三维空间里去看跑动中的马。雕塑家拿起画笔,具有一般画家所不具备的三维空间意识。为了让马能跃然纸上,金威昕就象当年挖黄泥做石膏像一般,对流传了几千年的画马工具和技法进行了大胆改革,最终成就了他独树一帜的“大写意马”。威昕先生改变了几千年传统的绘画工具。他的画笔竟然是一把中间分开的“双锋”刷子。与一般画家不同,威昕先生画起画来从来不怕跑墨,他喜欢大墨的飞舞,喜欢笔墨无边无际的流淌,无论笔墨怎样流淌,他都能收回肆意宣泄的笔墨。威昕先生的大写意马,都是放荡不羁几近原始的烈马。

超越自我的追求和不桀的性格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三。威昕先生有一次去军马场写生,当他看见骏马奔腾的场面时,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想用雕塑来表现,可是多次尝试都失败了。后来他意识到,只有中国画才能表达出骏马奔腾的意境,因为雕塑是死的,而水墨是活的,画可以表达出很多让人联想的东西。“我的性格热情奔放,和马一往无前的个性十分契合,于是决定在广博尝试的同时专攻画马”。他在自己的博客中这样写道:“我不会喝酒,可是画马的时候总是像喝醉了一样,也许马在我灵魂里的飞腾是与生俱有的,这些向上奋进的马似乎在引导我的思想,在告诉我,不畏惧困难,一切是崭新的如旭日东升,困难是惧怕坚强的意志的,为什么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就不能呢?”

高超的技艺和全情的投入是其成功的原因之四。威昕先生的画可以用大墨飞溅、个性张扬、宣泄情绪、大气磅礴来形容。他做画时非常投入,给人感觉他已进入忘我的境界。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用笔几乎是疯狂的,因为灵感来了,我是无论如何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这就是我的个性所在。只有充满激情地画,作品才会有无限的生命力。”评论家李犁准确地描述了他的这一境界:“金威昕是用情在画画,是在释放他大气的性格,而且他能将这种气息传达给没有多少美术常识的人并让他激动,这是美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妙在似与不似之间”。金威昕笔下的马,正是继承了中国画的这一传统,也是“大写意画”的精髓所在。文学上自古就有“人人心中有,人人笔上无”的一种境界,威昕先生的大写意马,以其特有的活力、动感和飘逸,表现出的正是人们在马的身上所追求的一种自我的精神宿求,从而完成了千百年来人们对马的精神的一种追寻所获以及中国画技的一种自我提升。

4.生命的灯塔生命价值优秀作文 篇四

高一2班刘桐

一直认为那些能够在生活的风雨中翩翩起舞的人,一定拥有生命拔节的力量。那是生命力量的最高境界。

生命的质量是什么?它是生命在时间的沙漠中留下的足迹,是灵魂一步步升华的积淀。每个人在这世上走一遭,其生命都会有质量,只是这质量有高低之分。不必说那些流浪漂泊、平平淡淡、浑浑噩噩的人们,就是那些有些名望成就的人,生命的质量也不一定是高的。只有拥有生命拔节力量的人,生命质量才会更高。

生命拔节的力量可以是对梦想的拼搏。李娜,当罗兰加洛斯捧杯之后,她遭遇运动生涯最黯淡的时光,低迷和失望。而她心中梦想之火仍熊熊燃烧,一直刻苦训练,流泪流汗,风雨无阻,30岁时重返沙场,再次杀进大满贯决赛!成为中国女网的奇迹。

从默默无闻到步入顶尖,从荣耀的山顶跌落低谷,然后又重新站上巅峰,这其中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是生命向上的力量。

生命拔节的力量可以是对热爱事业的投入。于是之,“话剧界的梅兰芳”,老舍之子舒乙谈他:“如他晚上有戏,下午就来剧院早早地化好妆,躲在角落里,泡一壶茶,不说话,默戏去了,一直到开幕。”郭启宏说过:“一个新剧本,他不通读两遍,是不肯向作者提意见的。”

获中国戏剧终身成就奖的于是之,一辈子投入于舞台上,塑造29个经典人物,折服、感动了无数观众,这都源于他对自己钟爱的事业的投入。

生命拔节的力量可以是对他人的奉献。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办起“炕头课堂”,接收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花过一分钱用于自己,她负债累累,为多挣钱每天天不亮就骑100里地驮批发的日用品赶集,她从未叫过苦。

她的爱与奉献如此无私,是孩子们茁壮成长,她的生命质量因此而高贵。

如今对于我们来讲,要提高生命质量,就应该在世俗中坚守单纯的心,最初的梦想,对生活的热情,对社会的贡献。

拥有生命拔节的力量,才会让我们在生活的阴霾里捕获阳光,让灵魂升华,丰富生命的质量。

生命的质量

高一1班韩志周在我眼中,生命质量不是指生活质量而是指生命价值。它的高低取决于一个人所承担的有多重。勇于承担者生命质量更高。

在革命年代,保尔柯察金是用残疾之躯承担起人类最伟大的事业;在今天,比尔盖茨承担的是引领人类生活方式转变的责任。他们的生命质量都在不同的领域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都是极其崇高的。

勇于承担者不单是将责任揽过来担在肩上,还会将这份责任与生命融合在一起。“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从王嫱到宁胡阏氏,昭君跨越的不是那茫茫草原,而是一道生命的长城。远嫁之后,生命便不再属于自己,甚至是自己的姓名也要跟着她一起埋骨他乡。她胸中有怨恨,却毅然决然地将这份重担压在肩上。因为她深知,她的美貌承载着黎民苍生的安危,她的爱,是为家国而担,因此她的生命质量重于泰山。

并不是每一个承担者都大爱无疆,为自己的信念而承担他人的异见也能提升生命质量。莫言大作《生死疲劳》中的蓝脸,是出了名的单干户。在那个年代单干,无异于顶着瀑布攀登,而蓝脸为了坚守自己的信念,顶住巨大的精神上与肉体上的折磨,最终迎来了曙光。他

不随波逐流,与众不同的坚守使他的生命质量变得无比厚重。

蓝脸用不可思议的毅力坚持自己心中正确的选择,而有的人奋不顾身去承担那本不该由他承担的忧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我仿佛看到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登高远望,尽管他的背已弯了,尽管他的老眼也已昏花了,他的眉头还是紧锁着。他想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去解救苦寒中的百姓,用满腹经纶去规范江山社稷,可事与愿违,真的猛士,敢去直面惨淡的人生,杜甫是烈士,他用毕生的追寻去诠释生命质量究竟有多重,亦圣亦凡。

周敦颐独爱“出淤泥而不染”,五柳先生“不为五斗米折腰”,坚守的都是一种精神,他们承担着为后世师表的责任。谁能坚守自己承担的责任,谁的生命质量就越高。有魄力的人低调地坚守自己的信念,生命质量就在他的身上愈来愈厚重。

理想的重量

高一1班邵冠褀

当一个灵魂活出理想的重量,便能搭着一股强劲的风踏上通向光明与价值的坦途,若一个灵魂累得卸下了理想的重量,只能滑向孤寂的深渊„„

人们愿意把理想比作生命的灯塔,因为它光明,恒久,像是为在浓郁的黑暗中摸索前行的航船照亮前方的路一般指引那些努力拨开眼前浓雾的迷茫的心。

“即便你要夺去我身上的一切,也请给我留下我的热情的梦想。”中世纪作家塞万提斯,数度参军,失去左臂又被俘至北非,然而让始终坚信自己忠于祖国的伟大理想,尽管不能再战却仍把这股力量诉诸笔端。堂吉诃德看似滑稽可笑,却不无深意地在宣示着作者晚年潦倒但仍充满坚定信念和不屈意志的心。

正是理想的重量,打开了堂吉诃德身上的束缚,让他拥有成为一名游侠的勇气;亦是理想的重量,成为了残臂的塞万提斯终其一生参军与创作的源泉。

苏东坡年少进仕,意气风发,然而数度得罪新旧两党,两次自请外放,常常炊不暇熟则又南下,远放黄州惠州儋州,“历典八州,行程万里”,于其身则只道“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朝廷则尽职忠谏,忧怀天下;在地方则励精图治,心系一方苍生。

我相信正是背负了理想的重量,东坡的脚步才在坎坷中踏得从容和笃定,他的忠魂始终承载着他厚重的理想,他的理想,始终关乎天下的疾苦民生。

理想的重量,使生命的高度陡然得到提升,使心灵的境界因此变得不凡。纵观古今中外,姜尚因胸怀大志从草民变成一代名相;贝多芬靠着不肯熄灭的理想火焰在黑白键上艰辛努力终而留下千古名篇;柳传志凭借矢志不渝的雄伟梦想铸就了联想今日的辉煌;迪斯尼因为始终向着理想的方向前进而留给我们一座动画王国。

世之宏图伟业,哪一个不是靠坚定的理想建立起来的?

一个人,应当始终望向生命的灯塔,为灵魂的厚度奋斗。

一个民族,应当勇于承担理想的重量,为文明的传承坚守。

在黑暗中手捧理想的热情,我相信远方灯塔上燃起的熹微光亮,会把我带向光明的人生。

生命的等值

高一1班宋美奇

没有落日的磅礴,没有月光的皎洁,却可以有烛火的微光;没有大海的浩瀚,没有瀑布的飞泻,却可以有溪水的轻柔。保尔和盖茨或是任何一个认真活着的人,时代与成就不相同,但在生命的天平上,他们等值。

十月,山中,秋色。满上遍野都被红色晕染浸透,泼墨挥毫。殷红的橡树,干红的山楂,血红的龙柏,娇红的荞麦,成堆成簇,如烟如织,闪着珍珠玛瑙似的红光。天高云淡,万山红遍,秋色酽酽,我们却无法在其中辨别哪种红色更浓烈耀眼。因为每一株植株都竭尽全力绽放自己的生命力,因此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正如席慕容一首诗中说:“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朵,朵朵是我前世的盼望。”人生亦如一场短暂的花期,每个人也应有草木的热忱虔诚之情,无愧于心,则生命等值。

庄子出世,著书传道,欲独善其身,成其思想千古流传。屈原入世,鞠躬尽瘁,欲兼济天下,成楚国繁荣一时。虽自沉汨罗江,却给后世留下忠君正直率真的真性情。同样雄才大略、心忧天下的两人,由于不同的价值观与选择,使两人价值用不同方式等价体现。后人如何评判两人孰对孰错,孰多孰少?

不同时代的两人,霍去病抗匈奴,岳飞抗金。两人都征战边疆,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维护国家稳固一时。如何评论二人生命质量孰多孰少?不同事业的两人,两弹元勋邓稼先于建国之初风云变化之中研制原子弹,中国强大。杂家水稻之父袁隆平于复兴之路温饱问题成阻碍之时致力杂交水稻的研究,中国繁盛。如何评论两人生命质量孰多孰少?

而看似生命质量不同的两人,周总理与焦裕禄。一个是总理,一个是县委书记,似乎相差悬殊。但是中国离不开总理日理万机,兰考离不开书记治理风沙,两人因为对人民的一片赤诚之心,鞠躬尽瘁,积劳成疾,死而后已,我们又何能忍心把两个人生命质量分出高下?

形形色色的人,只要全心全意于事业与生活,铁匠与工程师便都在满分地进行着生命,内容有区分,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了解生命等值,而后敬之爱之——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即为了解生命且热爱的人。

高一1班王梦灏

黑暗里,需要有一盏明灯,照亮我们脚下的小径;迷途时,需要有一个路标,指明我们前行的方向;生命中,需要有一个目标,催动我们不停追求。

利安德尔为什么会死?对岸的灯塔灭了,他失去了目标,终在大海中迷失。是目标,牵住我们的心弦,使我们不至迷惘;也是目标,撩拨我们的心弦,促我们勇于拼搏。故曰:生有所求,命则伟大。

生有所求,死而无憾。

至圣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亚圣曰:“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诗圣曰:“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孔子之所求,大道也;孟子之所求,仁义也;杜甫之所求,世人温饱,天下安泰也。此乃其毕生之目标,一旦得之,又复何求?

生之所求者,我们当以毕生心力,满腔热忱以待之。如果真的得到,那便豁然开朗,甚至无欲无求。即使死,也是安如酣梦,重于泰山。

生有所求,亦可激发我们活下去的信念。十六世纪,欧洲的一张床上,被囚禁的哥白尼仍在飞快地推演。他所求的,是将真理公诸于世。汉代,长安的一张床上,太史公拖着残破的身体奋笔疾书。他所求的,是完成父亲和自己的梦想,写一本恢宏的史书。新中国,北京的一张床上,垂危的周总理毅然道:“国家让我活多久,我就活多久。”他所求的,是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这些伟大的生命,无不提醒着我们,生要有所求,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有无尽的动力,不至百无聊赖,现在有那么多人选择自杀,不都是因为压力过大,生活没有动力吗?如果有一个目标,牵引着我们,敦促着我们,再大的压力又有何惧?

目标如灯,可能不甚明亮,却能照亮道路;目标如山,可能甚是遥远,却能激励我们去攀援,去征服。山巅之上,触浮云而小群山,一片大好景色。

5.生命的价值感悟作文 篇五

五月十二日中午二时二十八分,恐怖的512大地震发生了。谭千秋教师一瞬间就扑到那几个沒有逃出课室的同学们的身上,为她们遮挡了始料未及而又致命性的水泥压力板,为她们扛起了一片新的期待。

地震灾害时,一座院校的教学大楼摇摇欲坠,恰巧这时候,援救队友们发觉了获救工作人员。可是,教学大楼忽然产生坍塌,指挥者马上一声令下禁止执行解救,一个援救队友不顾一切地充进,但被大家死死的拉住,他哭着对大家说:“求你们要我再救一个吧,我都能再救一个!”现在很多在加工厂有过经验的客户,想必都知道有关原料的使到场的人都流下来了泪水。

在一片废区中,一个小女孩被平放到地面上,大家很怪异,因此向下挖,結果居然是一个老婆婆两手撑抬起自身的小孙女,而更使人们惊讶的是,老婆婆踩着一个男人的肩部,它是几代人的勤奋,使这一小姑娘生存出来。

大家在灾难面前虽然微不足道,但假如大伙儿全是大义凛然,为他人着想,大家历经的一次又一次磨炼,一遍又一遍的灾祸,并不是使人被打垮,只是使人更团结一致,使她们更明白生命的使用价值。

6.初三生命的价值作文 篇六

一个人在他的一生里,难免会遇到挫折、失败和打击,但遇到这些并不能就此放弃自己的目标,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战胜它们!

全身瘫痪而且双目失明的保尔写出了《在暴风雨中》高位截瘫的张海迪,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翻译了许多外文名著;盲聋女海伦,没有向命运屈服,成为作家……

保尔、张海迪、海伦,他们的一生都在努力着、拼搏着、奋斗着,生命在他们那里是如何精彩.而茶花女却把生命看得如此没有意义.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惋惜吗? 作文

生命在于勤奋,海伦、凯勒便是一个利用勤奋与不屈创造奇迹的人.她出生仅十九个月时,一场突如其来的猩红热引发的高烧,夺走了海伦、凯勒的一切,使她成为集聋、盲、哑为一身的残疾人,这其中的任何一种疾病降临到普通人的身上都是一种毁灭性的,许多人认为,这又聋又盲又哑的人,活在世上已经没有意义了.但是,这并没让海伦、凯勒放弃,她用自己的勤奋证明了自己仍有存在的价值,她整日不知疲倦地从书中吸取“养分”来丰富自己,利用自己仅有的勤奋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她一生出版14部著作征服了全世界的读者们!

我们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有这么好的体魄,我应该好好珍惜它们,不虚度光阴. 作文

7.生命的价值所在作文 篇七

从过往曾参加过的客家会议和论坛来看, 不少学者都不是客家人, 他们从一个“外人”的身份提出各种见解, 当中不少专家还提到笔者热衷的族谱课题, 激发了本人到老家广州惠阳区去了解和收集有关族谱资料的动力。

族谱的作用不外是在乡族之间起到联系的作用, 不管处在天涯海角, 都要“寻根问祖”, 了解家族的历史。加上追根溯源向来都是海外华人的基本情怀之一, 对于原乡的情感不会因为时间的飞逝而淡化, 反而会对故乡的记忆不断深化。

本人将书本学到的知识付诸于这次的考察, 还深切地体会到“观察与参与观察的调查法在民族学工作中特别重要, 而且还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最基本方法。另外, 实地调查还强调“直接性”, 面对面接触调查对象, 这种个别访问, 是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一个主要方法。访问的对象不但要精心挑选, 而且最好是采取聊天式的谈话形式。”

1 惠阳区沙田镇的概况

惠阳区是客家人聚居地, 以客家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其中马来西亚的“吉隆坡王”叶亚来、“北伐名将”叶挺将军的故里在2008年已成为惠州市首个省级和国家级历史文化镇。

这次调查的地点是广东省惠阳区沙田镇萧屋村。萧屋村位于沙田镇的西南面, 与田头村相毗邻, 距离惠澳大道约1公里, 耕地大部分位于田头村。这里户籍人口有400人, 全都是“萧”姓村民, 年青人占半数。村民大部分信仰道教, 少部分的村民信仰佛教, 从道教和佛教的信仰体系来看, 都是以民间信仰为底色。

当地的经济收入以种植业、出租业及务工为主。涉及的行业有电子、五金、服饰、小百货和家具等, 政府将已征收的百分之九十的土地用来发展各个项目, 如建设工厂和规划小区等, 因此, 萧屋村可说是蕴藏着巨大的投资发展潜力, 尤其是物业的发展更是蓬勃向上。

此外, 当地政府考虑到村民的休闲需要, 建立沙田镇综合文化站, 即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农村文化服务大楼, 有完善的设施, 如: 老人 ( 少儿) 活动室、书画展览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和培训活动室等功能室。此外, 这个镇还设立一个专门处理村民问题的综治维稳的中心, 其设备也包括“农家书屋”, 标志着社区的建设同样注重公共文化设施。

2 撰写族谱的过程

为了了解族谱在编写过程中的具体情况, 笔者访问了刚完成萧氏族谱的编辑, 萧剑光先生。

他在受访时指出编写新的族谱的主要用意是旧族谱存在许多问题, 尤其是出生的先后次序不符合人类发展规律, 这点在各地族谱也极为显见。他认为如果现在有能力而不去 厘清整理, 后代考证 时就找不 到自己的“根”了。

他认为身为客家人, 不论身在何处不能忘了中国就是本身的“根”, 为了要“寻根”只有回到自己的家乡惠阳才能了解“客家文化”是怎样传承和发扬的。而萧氏族谱, 就是血脉传承的证据, 使萧氏的世系不断, 脉络延续。通过族谱来寻根问祖, 可增强海内外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谈到编写过程的问题时, 他表示现在人口流动分散在各地, 这使收集最新的资料很困难, 人口的分散性, 使考究工作难度增加, 编写工作加倍吃力。另外, 这种民间的宗族活动暂时是没有得到政府的资助的, 只有依靠姓氏宗祠和联谊会的支持来完成。

3 族谱的存在性和价值

萧剑光认为族谱的最主要意义是将分散的族人用联谱的方式联系起来, 通过亲情、血缘的关系团结在一起。一般的族谱的内容不外是记载全族的户口、婚配、家族的规约训诫等, 但是萧氏的族谱还记载了家族历代的重大事件、可嘉奖的人物简介、名人传记以及义行节烈等。

“客家先民虽世事多艰, 文籍荡然, 但他们却非常重视客家族谱的修撰, 稍作安定便修族谱, 以续血脉, 代代承传。客家族谱就是这样记载着客家民系迁徒繁衍发展的历史, 被客家裔孙世世代代保存下来, 可以说是一部珍贵的文献史料。”

族谱作为历史文献之一, 其价值是多方面的。萧剑光指出首先是文物的价值, 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接着说, 客家族谱具有教化的功能, 如敬长老、孝父母、崇俭朴、禁赌博等客家伦理规范, 以及客家族谱中记载的自强不息, 这种奋斗精神值得推崇和学习。

在历史传统和统治者的倡导之下, 致使一个中国人, 不管他漂流到天涯海角, 也无论他在什么地方, 编入宗谱, 列入门墙, 生活于五缘文化范畴的社会人际关系之中, 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 总是他最大的心愿。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尊祖意识, 致使寻根与祭祖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亦续而不绝, 历劫长存。

“修订客家族谱, 其实在推进两国的关系中也扮演了一定的角色, 这种寻根的情结对于那些海外的客家人来说意义非凡, 是客家后裔寻根问祖的依据, 增强他们的宗亲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4 族谱的文化意义

谈到这本族谱的文化意义, 萧剑光表示从修订族谱说起, 过程虽然很辛苦, 但是在研究客家文化方面来说, 意义可说是非常重大, 对海外的华人来说, 那一点的血脉相传, 同宗的亲情和增进双方的关系具有特殊的意义。这点令本人难免会从国与国的层面来探讨, 族谱的文化不但促进情感的沟通, 对提高双方的交流与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这是一种深层的反思, 一种对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反思。‘寻根’对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的沉思与探讨, 实际上是为了超越, 为了更好地改造民族心理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推动改革的发展。”还有人说, “意识的民族文化的多元, 着眼于民族文化的重构, 这场‘寻根’有可能取得大的突破。”

谈到修谱其他的用意, 萧剑光认为除了尊敬祖先的意义, 原乡的认同和加强原乡联系的作用不可忽视, 特别是第三代以下的移民对原籍已无直接认识, 只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故土记忆, 确实难以维持对原乡的那份情感。

他还说客家族谱既是客家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也是客家精神传承载体之一。因此, 修谱有利于弘扬客家历史文化和宗族和睦。

5 结 论

总的来说, 通过这次 的初步调 查, 深切地了 解到“寻根”和“寻谱”是两者并存, 缺一不可的关联性的事情。无可厚非, 族谱可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 在汉族的历史记载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经过岁月的沉淀慢慢地在民族的文化中融合。

客家人四海为家, 显示出这个民系越来越强盛的生命力和日益鲜明的文化色彩。近年来“寻根”热在海外华人地区掀起“浪潮”, 许多华人在有生之年都会竭尽所能回到家乡去寻根问祖, 联系宗亲。这种根系中原的情怀, 让各地的华人兴致勃勃怀着坚定的信念, 不辞劳苦地去找寻属于自己的“根”。

从族谱各个层面的意义来看, 客家人的骨肉相连亲情难舍这份情结, 是其他史料所无法替代的, 正好补充了正史的不足。许多学者认为如果能够加强研究, 厘清各姓氏历史繁衍、迁播及发展脉络, 不但让同宗有族谱可查, 也加强了客家后裔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摘要:众所周知, 客家的先民因为历史上战乱、饥荒和兵灾, 不得不到处迁移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这个艰难的过程中孕育出独特的特性。客家族谱就是客家文化中重要的文献之一, 不但具有传承客家精神的作用, 而且还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的意义。其主要的价值是正史的补充, 也是不可替代的史料, 以萧氏族谱为例, 扮演了促进对原乡认识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产生一个互动的作用, 为海外的同族建立了认同和了解同乡的动力。

关键词:客家族谱,文献,萧氏族谱,凝聚力,互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宋蜀华, 白振声.民族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8.

[2]第二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编委会.第二届中国与东南亚民族论坛论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7.

8.学术凝聚力:画派的生命力所在 篇八

李劲堃(以下简称李):作为一个画派,应经由主要的创始人,基于一种共同的美学观念,形成学术主张,并身体力行把这一主要宗旨,发展成为一个美术现象,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明确的学术纲领。

高剑父先生当年针砭时弊,认为明清以降,中国画临摹之风,已使传统的中国本土绘画陈陈相因,了无生气,于是撰写了《我的现代绘画观》,明确提出“折衷中外,融汇古今”的学术主张。他的观点与主张在当时画坛领风气之先,他身后一批岭南文化人从广东通过上海把这一重要的中国画改革的方案推向全国。“二高一陈”诸位先生,从办学、改写教材、学习“宋画”,试图建立“新宋元的绘画高度”。提倡写生,鼓励学生留学日本,试图透过改良后的日本绘画,了解西方绘画的精神。而高剑父的重要学生方人定、黎雄才、关山月等更身体力行,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祖国游历写生,使中国画气象为之一变,而这一学术行为,渐成规模,而最终形成一影响近现代中国美术的重要画派。

所以一个画派必须建立在同一的学术宗旨上,产生一种学术的影响力的美术群体,而最终通过时间被史学作出定论的称之为画派。

《中国美术》:岭南画派的称呼由何而来?据说二高一陈主张折中,对“岭南画派”的提法觉得并不合适?岭南画派在领军人物过世后发展情况如何?

李:据学者说,“岭南画派”始称“折衷画派”、“新国画”等。20世纪上半叶,广东岭南一批画家,在上海开展学术活动并产生影响。见诸于当时的文献,由于主要的画家的身份都是岭南人,于是把这一学术活动的人群称为“岭南画派”。但具体准确什么时间开始定下这个称谓则没有明确的文献可证。就像“印象派”、“野兽派”等都是在社会某一称谓流传而逐步成为该学术组织的标志。

岭南画派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直接影响中国画发展进程,是一个重要历史现象,并在新中国美术发展史及美术教育上具有重要的贡献。关于岭南画派的称谓,是后期约定俗成的。高剑父先生开始以“新宋元”、“新国画”、“折衷画派”等作为主张及称谓,在确定一种艺术主张的时候,明确它并不是一个地方性的画派,是立足广东,面向全国的艺术主张,后来学者根据这个艺术群体,称为岭南画派,这是符合一个画派形成的规律的。

《中国美术》:有观点认为,画派在领军人物过世后会走向衰落,您觉得呢?

李:这个问题要具体分析,第一、第二代部分领军人物的过世,他们这一学术主张往往并没有因他们的离去而消亡。相反,如岭南画派前辈的学术观点被坚持和随着时代而补充更多的学术因素:

第一,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形成,当时许多包括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何磊、赵崇正等一批重要的代表,他们悉数进入新中国的中国画教学中,编新的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教材编写等。他们使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迅速成为新中国南方地区中国画教学支柱性的教学基地,为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形成产生重要贡献,而这一学术行为为岭南画派在美术拓展、美术思想、创作方向、传承与改进产生重要影响,并形成当代岭南中国画创作人良好基础。

第二,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当代岭南的学人,同样面对着他们前辈的问题。艺术经过长时间发展又进入一种常态的时候,我们面临着根据世界美术及国内美术已经发生了变化的现状,是继续“折衷中外”,还是“回望传统”,这便是我们当代岭南学人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岭南画派的学术主张在教育与传承方面导入了现代美术教育的方式,不断改良,并逐步形成海内海外的文化影响力。加上在1991年建成了岭南画派纪念馆,在研究整理、教学及联络海内外艺术家的功能上,作出规范性的学术梳理。使岭南画派成为目前最具规模及活跃的一个画派之一。

我认为,他们所提倡的“新”“后”等,只是一种学术策略,其真实的是学术上的思考,即如何把已经发展了近一个世纪或较长的学术流派,他们的学术现状使之产生变化的策略,通过各种文化改良使其学术流派有更多新的面貌与内涵。想法是好的,但把这种文化理想得以实现,必须有严谨、持续的学术探索及有学术担当的人群共同的努力才可以成立的文化理想。

《中国美术》:您对目前画坛部分人一味追新、求异,盲目成立画派的现象怎么看?

李:目前,画坛的各类学术团体,提出各种学术主张,除了个别有一些盲目的倾向,但绝大部分的艺术家是抱有改变艺术世界的志向,当然会有一些成功的案例。求新是艺术的特性,选择则是社会与历史。

《中国美术》:那么,您对当代我国画派良性发展有何建议?

李:我认为画派的良性发展,必须符合历史及艺术规律。首先,要求总结画派在历史上的作用。梳理画派在特定历史的作用,通过整理的经验,作为画派提高的基础资料。其次,画派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观念,提出新的发展思路。再次,共同提出新的学术主张及创作成果,丰富画派内涵,使其艺术主张得以发展。

《中国美术》:有人提出”打造”,或者换一种说法“扶持与培育”,认为可以宣传本土文化,促进美术事业发展,您怎么看?

上一篇:代理商协议书下一篇:90社区邻里节主持词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