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治理规划

2024-09-01

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共8篇)

1.生活污水治理规划 篇一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公路技术状况、规范公路管理和优化路域环境为目标,通过集中整治,全面建立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提升公路管理和综合服务能力,使我县境内国省干线达到“畅、安、舒、美”的标准,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良的交通保障。

二、综合整治范围及内容

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范围包括两部分:一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基础设施及综合管理治理;二是公路用地范围外沿线两侧500米可视范围内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重点是境内国省干线公路及穿村镇、城区路段的综合治理。

(一)公路基础设施整治

1、路基路面。加强养护管理,路基坚实、边坡稳定、路面整洁、无行车隐患,技术指标达到规范要求。(责任单位:县公路局)

2、桥梁及隧道。加强桥梁隧道的日常监管,及时实施维修和加固改造,做到桥梁隧道外观整洁、结构坚实、附属设施完好。(责任单位:县公路局)

3、交通安全保障。全面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规范完善各类交通安全设施,有效降低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发生,规范公路指示标志设置,加强平交道口的整治,全面提高公路通行条件和安全保障水平。(责任单位: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公路局)

4、违法占用公路用地及违章建筑物、构筑物的治理。加大对公路两侧建筑控制区内违法占用公路及用地(包括违章建筑物、构筑物)的查处力度,对未经许可违法占用公路用地的建筑物、构筑物、私设路口等违法行为,依法强制拆除并给予处罚。(责任单位:县法院、县公安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县公路局、公路沿线乡镇、园区办事处)

5、管理信息化。整合公路管理信息资源,建立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路况通阻及气象信息,加强应急救援处置和保障能力。(责任单位:县公路局、县气象局、联通公司、移动公司)

6、路政管理和治理超限超载。加强公路路政管理,继续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力度,加强公路执法人员教育培训,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责任单位:县公路局)

(二)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1、通行秩序整顿。全面加强公路交通秩序整顿,严查超速及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快速处理交通事故,及时疏导交通,避免长时间压车堵车事件发生;加大执法力度,全面取缔公路集市贸易、占道经营、打场晒粮等违法行为,优化和改善公路通行环境。(责任单位:县法院、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县公路局、市工商局分局、公路沿线乡镇、园区办事处)

2、建筑控制区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强化管理,加强巡查,坚决制止和拆除违法违章建筑,对公路两侧建筑、穿村路段实施统一整治,全面清理公路两侧垃圾及污染物,保持常年整洁、无污染,展示我县经济发展和文明建设成果。(责任单位:县法院、县公安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县公路局、公路沿线乡镇、园区办事处)

3、非公路标志。严格非公路标志设置管理,合理设置,规范管理,增设展示人文景观和文明安全交通创建的宣传标志。(责任单位:县公路局)

4、公路用地范围外沿两侧500米内荒山、破损山体和生态环境治理。对沿路可视范围内的荒山、荒坡、破损山体、河道、湖泊等生态环境进行整治,做到视觉舒适、无污染、生态环境和谐。(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县国土资源局、县环保局、县林业局、县水务局)

5、公路路域绿化。结合公路两侧自然地貌和环境气候的实际、加大种植面积、提升绿化档次、提升公路绿色通道建设。(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县公路局、公路沿线乡镇、园区办事处)

三、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月中旬―年月日)。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召开动员会进行动员部署。县公路局根据治理要求和工作标准进行全面调查摸底,查找国省干线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公路基础设施、综合管理和公路两侧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整治计划、工作标准、考评办法。

(二)集中整治阶段(年月日―年月日)。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实施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整治工作要注重成效,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有效途径和办法,确保按期高质量完成整治任务,实现预期目标。

(三)检查验收阶段(年月日―月日)。对全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年月份进行半年评比,年月进行年终考评,对在全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及个人进行表彰。

四、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为保障我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顺利开展,成立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名单附后),负责全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考核评比等工作。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明确专人靠上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二)明确职责。县公路部门负责全县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组织协调,对国省干线公路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基础设施进行综合治理,对公路两侧环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排查,按照相关标准制订工作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县交通、公安、公路执法部门要加强公路路政管理,加大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力度,确保新修路面不受损,延长境内公路使用期限。县国土资源、建设管理、环保、林业、水务等部门负责公路用地范围外延两侧可视范围破损山体、荒山荒坡、河道等生态环境的修复、绿化、美化工作,停止非法开采山体的石料厂、灰窑和违章建筑,收回被侵占的土地,恢复山体景观。县法院、公安等部门要加强对综合整治工作的执法力度,对在这次活动中出现的扰乱秩序、影响治安、暴力抗法等违法违规事件要从快从严处理。沿线各乡镇政府负责对公路用地范围外延两侧可视范围500米内的路域环境进行集中排查,提出治理措施,制订计划,组织实施。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履行职责,形成合力,圆满完成综合治理目标。

(三)资金保障。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费列入县财政投资专项预算,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或列支专项经费用于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

(四)强化宣传。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新闻宣传部门要加大对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宣传,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和治理公路沿线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营造全县上下关心支持公路路域环境治理工作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好基层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努力维护社会稳定。

2.生活污水治理规划 篇二

贺雪峰:当前乡村规划要着重解决几个问题:第一是解决乡村规划的确定性, 即能否确定一个自己的乡村规划, 特别是区域的乡村规划, 前提是乡村的房屋产权、宅基地、土地制度和人口要有确定性。第二是具有旅游价值和开发价值的农村, 应如何开发。第三是未来村庄会不会消失的问题。

今天讲农村离不开两个概念: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一般是站在城市的角度去讲, 粮食安全是站在国家战略角度。对于农民来讲农业是很重要的收入, 没有农业收入, 将近9亿人无法在城市安居, 其最后是否可以进城, 还是未知数。乡村规划是把国土部门的意见释放出来, 开放探讨, 而且不仅只针对技术层面, 因此非常有必要。

杨贵庆:首先, 快速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 因为乡村规划建设和城市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我觉得乡村规划建设更多的是乡村自治的问题, 村民自己管理的事情, 我国目前还有50%的人在农村, 而且亦工亦农的人也非常的多。从长远的经济结构看, 乡村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没有支付。

其次, 乡村规划、产业经济和空间文化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 因为产业经济是造就的基本, 社会文化是灵魂, 传统文化、地方文化, 甚至包括宗教文化, 村民自治等都应该作为主体。要正确处理这三者发展的关系, 空间环境的发展, 应该采用地方的经济, 反映地方社会文化的体征, 反过来, 产业经济的社会化发展要有科学合理化的布局和技术的引导。

第三, 乡村规划有三适的过程, 适合环境, 适应技术, 适宜人居。我国地域广阔, 地形地貌差别非常大, 经济收入文化差异也非常大, 所以分类指导非常重要。

第四, 乡村规划是创造性的、创新的工作。而且, 我认为, 乡村规划是通过城市规划来呈现的。

李京生:我国的乡村发展面临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 发展的问题。在城镇化背景下, 乡村内测性发展对于本土资源潜力的挖掘是非常重要的。乡村潜力的发挥建立在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基础上。乡村发展与工业化的关系, 以及乡村自身的文化价值和景观价值逐步被社会所认可。

第二,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公平的问题。我国乡村社会目前存在各种各样不同利益环节, 农户、政府、投资商之间存在利益分配的公平性问题。

第三, 乡村治理的问题。由于城乡之间的空间联系已比30年前紧密得多, 乡村治理成为主要趋势, 包括居民生活改善等。资产安全是居民生活改善的前提。

第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对于农村基础设施, 尤其是生产方面的投入要加大, 不仅要投钱, 还要投人、投智力、投体力, 应当组织大量的人下乡参加义务劳动。

栾峰:首先, 乡村规划应该有自己的方式, 不能照搬照抄城市规划模式;其次, 我们在做乡村规划的时候要做什么, 怎么做;第三, 乡村规划要因地制宜, 不一定要一村一品, 也不能千篇一律;最后, 要动员所有力量去研究和探讨乡村规划应该如何做。另外, 我认为, 乡村规划如果不跟国土部门合作互动, 很多工作无法开展。法律法规和规范都要到位, 乡村许可管理一定要简化, 要多学科进行沟通交流, 扩大乡村规划的能量。

叶红:乡村规划最终会变成社会中的一种制度, 要促进村庄自治。当前, 我国的村庄建设急需科学的规划。乡村规划应当以满足自上而下的可管理的技术储备为基础, 同时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 包括规划本身也应该有包括法规体系、编制体系和实施体系的规划体系, 以高质量的乡村规划, 来促进高水平的村庄自治。最终实现村庄规划的自主化,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让村庄具有适应和发展的能力。

王竹:新农村建设是复杂艰难的, 不仅在于经济和技术, 更主要是意识形态方面的混乱和理解上的误区。我归纳出五个问题:一是用劲过猛, 导致“千村一面”。二是“一村一品”, 导致品位低下。三是一味追求时髦, 导致乡村不可持续发展。四是建设时一切推倒重来。五是在规划时不能很好地尊重专业意见。

乡村风貌的建设要遵循大地区内“大协调, 小丰富”, 并不是盲目追求“一村一品”。规划时应该保证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独特空间语言, 而不是一味拷贝城市, 拷贝祖先的建设成果。

何兵:以成都灾后重建为例, 提出乡村规划第一要关注人的重建, 为村民提供相应的文化场所;第二要重总体, 关注实际的建设效果;第三要注重协同和继承。同时, 在强调历史文化传承、风貌统筹的基础上, 要考虑社会生活问题, 考虑旅游业与农业等产业的发展问题, 要重视民众参与和规划之间沟通交流环节。

陈雯:针对乡村发展我们的基本想法是想让传统乡村做转型, 让整个乡村的价值提升, 让居民过上幸福生活。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农业的价值、村民的价值和村庄的价值。怎么去提升?我认为必须把三个产业嫁接到农业中, 耕种是第一产业, 加工是第二产业, 交给农民把产品卖出去的方法, 让农业的价值体现出来。其次是村民, 教育也好, 各种方法也好, 让村民的素质提升到跟我们一样, 平等的交流, 有尊严的交流。第三要把村庄做整个环境的改造, 让村庄更舒适。

郭继青:目前, 我国农村基层发展的环节非常薄弱, 乡村规划建设和乡村发展存在以下六方面问题:一是经费投入不足, 导致乡村规划推进无序。二是乡村规划质量不高, 个别区县规划编制与乡村发展不符。三是乡村规划可实施性不强, 导致新农村建设和项目实施、推进阻力非常大。四是乡村发展方向不明确, 存在耕地不足等问题。五是村庄建设缺乏特色, 甚至个别乡镇存在不按规划实施, 或者随意更改规划的现象。六是村民缺乏规划意识, 导致村庄住宅建设呈现散、乱、差的问题, 乱搭乱建现象普遍。

俯瞰四川九襄

建议编制乡村规划要求, 规范规划成果, 强调乡村规划师在贯彻乡村规划中起到的积极意义。建议具有规划建树和规划能力的乡村规划师驻扎在乡镇, 改变乡镇缺乏规划方面人才的现状。

施通才:我认为农村的建设好与不好, 一方面取决于规划师的规划, 另一方面取决于自己的建设。我认为, 规划师在给村庄做规划的时候, 首先要了解这个村老百姓的生活习性。在村庄建设的过程中, 我认为有五点比较重要, 一是要成立自己的班级;二是要宣传发动, 形成氛围;三是要制订方案落实政策;四是要深入研究, 确定项目;五是要筹措资金, 开工建设。

付海涛:我认为, 现在的规划是强制性, 农民根本不需要这样的规划。我希望在做农村规划建设的过程中能运用一些现代技术体现农村传统的东西, 做出农村的味道, 让我们的农村走得更长久。

朱伟:前段时间针对都江堰某猕猴桃产业园区产业规划的汇报, 管理人员提出两个重要问题:第一, 产业规划要有利于土地的管理;第二, 规划如何为农民带来更多收益。针对以上要求, 我们在乡村规划中介入GIS平台。众所周知, GIS在城市规划中应用成熟, 但在乡村规划中涉及较少。所以在前期我们做了大量数据收集工作, 包括对作物种植、土地使用、交通等方面数据的采集, 进而建立数据平台。同时我们应用GIS选址功能, 对其进行产业链条的打造。此项规划主要为农户服务, 所以要达到三产互动, 真正为农户带来实惠。在乡村规划过程中, 我们发现防灾减灾是乡村建设的短板, 所以要注重避灾场所的规划。希望能通过GIS技术平台, 使多相关学科交叉, 从而进行合理的乡村规划。

3.探讨河流防洪治理的规划 篇三

摘要:现代水利事业在进行水利建设时,必须考虑如何在保障河流的基本功用基础上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和景观问题。河道防洪治理规划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区域内的防洪和治涝能力,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将改善地区水环境,有显著的防洪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河道防洪治理规划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河流治理;规划设计;实践

前言

发达的经济需要防洪安全保障,经济越发达,洪灾损失越大。洪水灾害严重影响着河流沿岸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同时,随着城镇扩大,用水矛盾加剧。城市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土地日趋紧张,与河争地的现象日渐突出,受短期经济利益驱动,工厂、住宅不断向河道发展,挤占河道,致使河道日渐萎缩,水流紊乱、洪水宣泄不畅,从而加大了洪灾损失。所以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指导思想,处理好城市发展与河道治理这一矛盾,需要认真搞好河道防洪规划,确保河道畅通,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一、目前河道防洪治理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随意改变河道控制节点,致使水流紊乱。

2、任意缩窄河道,严重影响泄洪。

3、挑水丁坝的角度和长度不合理,改变流向,危及对岸和上下游,以邻为壑,一些地方为多增加一点耕地,堤修在主河槽边,结果是当年修堤,当年冲垮,劳民伤财,得不偿失。

4、在管理上河道主管部门因无科学合理的规划,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便缺乏依据,常常为边界河段水事纠纷的调解而忙碌,堤防建设设防标准的确定随意性很大。

二、河流治理规划设计的新趋势

1、保护水面

我国的防洪比较注重防外水,而忽略了汇流内遭遇暴雨产生的内涝灾害。国际上在防洪对策措施方面,非常注重“疏堵结合,蓄泄并重”的治理观念。通过一味加高加固地方治理不断抬高的水位,已经很难得到社会的认同,河流治理从最初的防洪减灾逐渐转变为向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在进行治理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的采用复式断面增加河流的过水断面,保留并改造疏挖原有低洼地、水塘和鱼池,给河流以空间、给洪水以出路,增加河流的调蓄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给人们带来视觉具美感和良好的亲水感。

2、营造水景

在城市环境中,水环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应与市民的生活环境相融合。进行河流治理规划设计时,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思想,注重城市滨水空间的设计,处理好城市与河流的关系,促使人类向往自然环境。根据河流的特定形态,以水造景,把水景观与城市景观融合起来,充分考虑沿岸居民和游人的环境感受与活动需求,以“水”和“绿”为介质,创造出舒适、安全的滨水环境。

3、控制污水

河流水质的清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河流的生态功能。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河流治理的经验,控制污水直接排入河流可以有效的减轻河流污染。考虑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城市应与河流和谐相处。河流污染的治理要靠全流域的共同努力,从源头抓起,倡导清洁生产、减少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排放。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截污工程建设。

三、河道防洪治理规划工程的管理要点

1、堤坝及其配套工程

严格做好河道确权范围内堤身、穿堤、跨堤建筑物的管理,建立工程观测制度,做好水位、堤身沉降、位移、浸润线、堤身表面观侧,一旦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建立一支堤坝养护维修队伍,及时对堤坝进行养护、检修,保证堤坝完整。

2、节制闸、挡潮闸

(1)控制运用

节制闸、挡潮闸控制运用遵照“局部服从全局,全局照顾局部,兴利服从防洪,统筹兼顾”的原则进行,综合利用水资源,与上下游和相邻有关工程密切配合运用。根据工程蓄水情况和农田灌溉需要,适时调节上游水位和下泄流量,防止对沿河土地造成次生盐渍化。冬春季节控制迁宜于农业灌溉的闸上水位,汛期开闸行洪。当流域内发生涝灾和洪水时,应及时排涝和泄洪。

(2)闸门控制运用

①闸门启闭严格按照启闭程序、操作规程进行,同时启闭时,应同时分级均匀启闭;不同时启闭时,应由中间孔向两边依次对称开启,由两边依次向中间对称关闭。

②过闸流量必须与下游水位相适应,使水跃发生在消力池内。

③关闭或减小过闸流量时,应避免下游河道水位降落过快。

④避免闸门停留在发生振动的位置上运用。

(3)检查观侧

①监视水情和水流形态、工程状态变化和工作情况,掌握水情、工程变化规律,为正确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②对水闸检查应做到经常性、定期性,当遇到特大洪水、强烈地震和发生重大工程事故,还应对水闸进行特别检查,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分析原因,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③验证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科研成果,为发展水利科学技术提供资料。

四、河流治理的措施

1、合理规划

对中小河流逐条进行防洪减灾,水资源利用,水污染防治的全面规划,在规划中明确治理的目标,建设的标准和内容,采取的措施等。协调好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防止一些地区只从局部利益出发,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盲目开发、拦河设障、挤占河道、危害生态,保障中小流域的防洪安全,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完善防洪体系

中小河流数量多分布广,对重要中小河流的重点河段应尽快进行治理,针对中小河流所在地区采用不同的措施,逐步完善防洪体系,但要防止盲目修建堤防,以免抬高洪水位,加重水灾,由山区进入丘陵平原区的中小河流,具有河道宽浅、坡陡流急、游荡性强、洪水陡涨陡落的特点,宜采取以生物措施为主的治理方式,退耕还林,植树种草,稳定河道,保护两岸土地资源。

3、完善节水技术

(1)要加大有关农业节水宣传力度,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中小河流分布于广大的农村,我国许多地区的农民仍沿用传统的灌溉方式,水资源利用效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视农业节水灌溉,要根据中小河流所处不同地区的自然经济状况,包括水土资源状况,自然和气候条件,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作物种类,经济发展水平等,科学制定节水灌溉。在工程建设上以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节水增效示范工程为重点,在技术上以普及和推广成熟,适用的节水技术为重点,特别加强推广应用各种改进地面灌溉的新技术。

(2)积极示范和应用现代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我国从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从粗放型农业转向集约型农业,变生态危机为可持续发展。

4、重视水污染治理

(1)针对工业污水的治理,要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防治,对于污染严重又没有治理价值的企业可以关闭,对于排污不达标的企业可以停业整顿,对于新建的企业要从严审批。

(2)对农业发展结构进行调整,减少农业污染源的产生,加强生态农业建设力度。

(3)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减少水土流失,提高植被覆盖率。

(4)加强水环境的统一管理,改变目前这种条块分割管理的局面,进行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结语

河道治理规划关系到城市和环境的美化。在进行河流的治理规划设计时,要有科学合理的创新设计思路、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统筹兼顾、注重管理和服务,保证河道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河流的自然生态环境建设将成为河流建设的主体,通过制定建没目标及效果评价指标,将多方面知识、经验加以综合、贯通,在实际施工中使河流的自然生态環境建设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为生物栖息和繁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参考文献:

[1]郭金燕.确定城市防洪标准与河道防洪标准的几点认识[J].北京水务.2008(5)

[3]罗晓峰.李令长.长江中下游干流河道规划与治理[J].人民长江.2006(9)

4.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篇四

二〇一一年

瓦斯治理中长期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议精神,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发生,努力建设“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综合防治体系,提高我矿瓦斯治理水平,把我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扎实有效地推向深入,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本规划。

一、矿井基本情况

矿井通风方式为全负压机械抽出式,通风布置为中央并列式,主斜井进风,由于本矿为整合改造期间,设计回风立井正在改造阶段,现暂利用原西岭坑口回风立井回风。通风机选用FBCDZ№-14B型对旋式轴流通风机2台,其中1台工作,1台备用,每月倒换一次。每台通风机配用防爆电动机2台,电机容量为2×45kw,电压为380V,额定风量1134~2526m/min,风压范围537~2029Pa。

根据2009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首阳山山煤矿属于低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为2.46m/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39m/min。我矿煤尘有爆炸性,自然倾向性等级为Ⅱ级,自然倾向性性质为自然。

二、瓦斯治理现状:

(一)我矿安全监控系统正在进行系统的升级改造。

(二)瓦斯治理方面经验不足,设备、及现场管理存在缺陷,需要引进人才,进一步深化瓦斯治理工作。

3(三)通风系统比较简单,通风设施较多,需要进一步加强通风管理。

(四)需要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瓦斯治理规划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现场会议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先抽后采、以风定产、监测监控”的瓦斯治理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遏制瓦斯事故为主要目标,全面优化和完善通风系统、加强瓦斯治理和安全监控措施,实现“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瓦斯治理工程到位、防尘系统齐全、监测监控系统健全灵敏”,努力实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六字工作体系,全面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努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

(二)工作目标:

坚决消灭瓦斯、煤尘事故,杜绝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发生。

(三)重点工作:

1.加强瓦斯防治工作,做到管理到位。

① 建立完善瓦斯防治工作机构和领导责任制体系。

西山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机构

组长:菅文献

副组长:郭自信毕海波

成员:赵小龙张光华李 涛李树林裴建珍

② 监测监控系统实现目标

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

③ 形成瓦斯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

超前设计和考虑瓦斯治理工程,完善通风系统,实现瓦斯治理工程的“三超前”。

2.通风系统可靠。

矿井、采区、工作面通风系统合理,具有完善的独立通风系统。风量充足、满足设计要求。矿井总风量、掘进工作面和其它供风场所配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风速、有害气体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局部通风机实现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通风良好,末端风量充足,风门、风墙、风窗等通风设施完好可靠,风门联锁实现自动化管理。完善防灭火系统和防尘系统。

我矿现开采15号煤层属于自燃煤层,矿井有完善的防灭火系统。矿井有完善的防尘供水系统和可靠的防尘设施,且机构健全,井下的粉尘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加强隐患排查工作。

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思想,按照《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中认定的15种重大隐患,建立、健全煤矿重大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对排查出的隐患进行分析、划定整改范围、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期限和质量要求,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落实整改。

对矿井通风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等有可能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设施、场所要重点检查和治理,做到“人、机、物”三落实。

(四)、规划目标

利用三年时间健全瓦斯治理和瓦斯管理体系,建设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安全监控系统、防灭火系统及矿井防尘系统,全面打牢“一通三防”工作基础,杜绝通风、瓦斯、煤尘及井下火灾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坚持“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十二字工作体系,在“通风可靠”方面实现系统合理、设施完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在“监控有效”方面实现装备齐全、数据准确、断电可靠、处置迅速;在“管理到位”方面实现责任明确、制度健全、执行有力、监督严格,努力提高矿井抗灾害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成立瓦斯治理领导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县有关瓦斯治理的方针、政策,组织领导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研究落实煤矿瓦斯治理的政策措施,确定瓦斯治理重点和资金凑措方案。

(二)进一步明确煤矿瓦斯治理的主体责任

煤矿企业的业主和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

责任人,也是煤矿瓦斯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在“人、机、物”各方面进行落实,才能确保瓦斯治理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

(三)加大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保证安全费用的资金投入,确保相关设备、人才、技术的到位,保障瓦斯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瓦斯防治人员的培训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配备瓦斯治理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

员,以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

(五)加大监管力度

加强对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的日常监管,把“一通三防”

作为监管的重点。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

(六)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通过学习煤矿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牢固

5.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大纲 篇五

目录:

1项目背景:任务来源,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2项目选择地及概况:项目选定地区的小流域基本情况(自然状况,水土流失及防治,土地利用情况,社会经济情况等)3建设任务,目标,规模 4总体布置和措施设计

5保障措施:组织保障,科技保障,监督与保护

6效益评价:生态效益的分析与评价,社会效益的分析评价

项目背景: 1.1项目背景:

丹江口库区位于长江中游支流汉江的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为了保证丹江口水库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高度,降低因落差不够引起的更多投入和更多技术难题。丹江大坝将进行加高,库区正常蓄水位也将由162米提高到176米。为此将有41个乡镇471个村被淹没,其中淅川县被淹没面积占全库区淹没面积的47.6%,库区移民总人数将达到34.5万人。库区85%以上面积为山丘区,坡陡沟深,存在地表岩层松散、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且多暴雨等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而近年来毁林开荒,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开发建设项目忽视水土保持等人为因素使水土流失加剧。为此,应加强对丹江口库的综合合理规划做到资源的最大利用。

1.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项目的进行有利于行政区的生态改善,水源涵养,蓄水保土,减少江河泥沙淤积,防灾减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丹江口水库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引水渠,其水质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效益的发挥。

项目选择地及概况:

2.1项目区概况:

库区位于长江中游支流汉江的中上游,伏牛山南麓,豫、鄂、陕三省交界处。丹江口水库水源地库区流域地理位置是北纬32°36′-33°48′,东经110°59′-111°49′之间。库区流域涉及湖北省的丹江口市、郧县、郧西县、张湾区等和南阳市的有淅川、西峡、内乡、邓州的36个乡镇,其中包括淅川的全部乡镇,有荆紫关、西簧、毛堂、寺湾、盛湾、仓房、城关镇、上集、马蹬、香花、厚坡、九重、金河、老城、大石桥、滔河等16个乡镇,西峡的桑坪、石界河、米坪、军马河、双龙、二郎坪、太平镇、寨根、陈阳坪、西坪、重阳、丁河、五里桥、回车、城关等15个乡镇,内乡的西庙岗、瓦亭及曲、师岗的一部分,邓州的彭桥镇的杏山小流城。

2.2小流域基本概况:

2.2.1自然概况(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生物植被)

(1)地形:库区流域位于南阳盆地中西部,是一个相对独立的自然地理单元,地形复杂,地貌多姿。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北部被伏牛山所环绕,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山地、丘陵、垄岗、平原、南部开敞与江汉平原相连。丹江两岸为红色狭长盆地,属白垩及第三纪,主要是红色泥沙岩、页岩、砾石。北部山区,为元古界及下震旦统变岩系,主要岩性为片岩、片麻岩、混合岩、石灰岩,并有花岗岩和基性岩脉分布。海拔分布范围121-212.5米之间,构成地形起伏多变、交差悬殊、气候明显的地貌特征。

(2)气候水文:丹江口库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典型的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冬季严寒,夏季较热,春季温暖,秋季凉爽,四季分明,雨量比较充沛。年平均气温14.4-15.7℃,极端最高温度42.6℃,极端最低温度-13.2℃,最冷月平均气温2.4℃,最热月平均气温28.4℃,≥10℃的年积温平均为5123.2℃,年平均日照时数2121小时,年无霜期225-240天,年平均降雨量800-1000mm,但自然降水时 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7-9月,基本上雨热同季。库区流域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河流均由北向南流向丹江口水库,主要河流有丹江、鹳河、淇河、滔河等,大部分河道深,坡降大,水流湍急。部分小河道属于季节性河流,汛期洪水陡涨陡落,春季则枯水甚至断流。

(3)生物:该区地处北亚热带和北暖温带的过渡地带,自然条件优越,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尤其是北部山区地形复杂多样,垂直高差悬殊,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各种植物提供了繁衍生存的良好环境条件,植物种类繁多,植物资源丰富,库区流域地形复杂,群山连绵,峰峦叠翠、沟壑纵横,林木葱郁,适宜多种野生动物生存、繁衍。2.2.2经济社会情况 2010年末,区域内总人口1709.1万,人口密度151.8人/平方公里,略高于全国的人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52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56,更低迷那几99.23万公顷,农村人口1031.78万人,三次产业结构16.8,46.3,26.7,农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滞后。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25亿元,市级财政支出586.03亿元,是国家财政补助的重点地区。43各县中,有国家级贫困县26个,省级贫困县8个,是扶贫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相对集中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水平较低。2.2.3土地利用

1990—2007年期间,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主要以农田面积大幅度减少和林地、灌丛以及居民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为主。在未来的2020年,经格局优化,农田、未利用地面积显著减少,林地、园地面积相应增加,生态环境状况良性发展。2.2.4水土流失及防治情况(1).水土流失现状

据全国第二次遥感调查资料,水源区水土流失面积51653.75km2,占土地总面积的53.11%,强度以上流失面积为1.57万km2,占流失面积30.41%。年均土壤侵蚀量1.82亿t,平均侵蚀模数为3517t/km2·a。水土流失主要分布在丹江口库区及其周边地区、汉江干流两岸和汉中盆地周边地区。从行政区域上看,陕西省水土流失面积最大、最严重,为33962.61km2,约占流失总面积2/3,其次为湖北省。(2)防治进展情况

水源区水土保持工作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1983年以来,长江水利委员会受水利部委托,先后在区内陕西安康、商洛、汉中等地的白鱼河等5条小流域开展了治理试点,为本区水土流失防治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1994年,经国家计委和水利部同意,每年从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经费中安排500万元,在丹江口水库周边水土流失严重的丹江口市、郧西、郧县、西峡、淅川、商南、白河等7县市 开展首批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工作。1998年,又将房县、丹凤、山阳和邓州2001年调整为内乡 纳入重点防治范围。与此同时,各省也安排了一定专项资金开展治理,近几年国债项目的实施使水土流失防治力度进一步加大。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水源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1万km2。其中,坡改梯1551.57km2,水土保持林4344.20km2,经果林1528.94km2,种草860.39km2,保土耕作333.22km2,封禁治理2449.54km2。

(3)特点:量大面广,面蚀为主,季节性强,入库泥沙小。

建设任务,目标,规模:

3.1建设任务:

——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入河入库泥沙 ——蓄水保土,保护耕地资源,促进粮食增产 ——涵养水源,控制面源污染,维护饮水安全 ——防止滑坡,崩塌与泥石流等,减轻山地灾难 ——防治风蚀,减轻风沙灾难

——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2建设目标

——水土流失治理目标,包括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面积等 ——生态环境改善目标,主要是林草覆盖率

——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包括人均基本农田,人均粮食占有量,农村人均纯收入 3.3建设规模

1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坡改梯,水窖建设,农田旱作节水 2森林植被:两岸封山育林,人工造林

总体布置和措施设计

工程设计 4.1梯田工程设计

4.2沟头防护和谷坊工程设计 4.3护岸工程设计

4.4小型拦蓄引排工程设计 4.5防风固沙工程设计

4.6林草设计规划设计(经济林栽培园和果园)

4.7沼气池,节柴灶,舍饲养畜,草库伦建设,生态移民等 4.8保土耕作措施

保障措施 5.1组织保障 1加强组织协调 2强化地方责任 3坚持依法防治 5.2科技保障 1科学技术的推广

2监理检测体系(遥感普查,水土抽样调查,工程质量检测,重点防治地区的监测,数据库和应用系统建设)5.3监督与保护 1.监督管理 2.预防保护

效益评价

6.1生态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1增加森林覆盖率和草林覆盖率 2水土保持效益

3生态服务功能(固碳,放氧,净化空气)6.2社会效益的分析与评价

6.县城建设规划治理工作方案 篇六

为了加强县城规划区建筑市场管理,打击违法用地及违章建筑行为,确保我县城市规划建设有序进行,县委、县政府决定对县城规划区违法用地及违章建筑进行为期三个月的专项治理。为了确保专项治理工作有序推进,取得预期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领导

为加强城区违法用地及违章建筑专项整治工作的领导,县委、县政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

县监察局、两办督查室、行政执法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局、建设局、房产局、公安局各抽调一名工作人员到整治办公室集中办公,具体负责综合、组织协调、督查,办公地点设县国土资源局。

二、工作任务及目标

对 年以来县城区规划范围内的违法用地、违章建筑进行专项整治,依法追缴应征税费、依法拆除严重违反规划且无法整改的建筑,切实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投资环境。健全与完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办法,使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工作步骤及责任

整治工作从 月 日起至 月 日止,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摸底阶段

1、由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召集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会议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召开相关会议进行动员;

2、充分利用电视台、政府网站、宣传车、横幅标语等形式对整治工作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整治工作氛围。县电视台及政府网站负责整治期间的宣传报道;国土资源局、行政执法局、建设局、规划局、房产局、龙阳镇及社区(村)负责横幅标语的悬挂;国土资源局、行政执法局各组织一台宣传车对整治工作进行宣传。

3、以县政府的名义出台一份通告,公布相关政策和举报电话。

4、成立调查摸底组,组长曾庆桂,副组长郭辉勇、戴金辉,成员单位行政执法局、规划局、国土资源局、房产局、龙阳镇、地税局、监察局。主要职责是彻底摸清年以来非法开发、非法联建、农民、居民违规建房的情况,摸清以来非法交易土地的情况,摸清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与开发的情况,摸清非法开发商及挂靠情况。

各成员单位具体分工:土地非法交易调查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干部职工、农民、居民建私房调查由龙阳镇负责;违章建筑、非法开发调查由行政执法局负责;党员干部买卖土地、参与开发调查由县监察局负责;已审批项目调查由规划局负责;税收征缴调查由县地税局负责;房地产销售(含黑市开发)情况,黑市开发商挂靠公司情况由房产局负责。所有摸底情况由各相关单位盖章、一把手签字后报整治办。

(二)集中整治阶段

为明确工作责任,领导小组下设六个工作小组。

1、规划和消防安全鉴定组:组长 ,成员单位行政执法局、规划局、消防大队。主要职责:负责对年以来所有的违法建筑进行规划鉴定和消防安全鉴定,提出具体处理意见。

2、质量鉴定组:组长 ,成员单位建设局、行政执法局。主要职责:负责对年以来所有违法建筑进行质量鉴定,对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提出处理意见。

3、综合处置组:组长解以刚,副组长 ,成员单位监察局、规划局、建设局、公安局、县法院、行政执法局、消防大队、房产局、国土资源局、地税局、电力局、自来水公司、政府法制办、龙阳镇。主要职责:负责研究制定对违章建筑的处置方案,交由相关部门执行。

地税局:负责制定税款清缴方案,计算税额明细。按要求将税款追缴到位,对于涉嫌犯罪的逃税案件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

财政局:负责督促将所有追缴的税费及土地出让金及时入库。

公安局:负责对逃缴税收、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涉嫌犯罪以及在依法治理过程中阻碍执行公务的进行依法打击。

政务中心:负责计算已批项目的收费明细,准确收缴入库。

政府法制办:负责对所有政策把关。

法院:负责对相关执法部门移交的行政处罚案子及时立案受理,依法强制执行。

国土资源局:负责将已审批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全额追缴到位。

建设局:负责做好不法建筑商的思想工作,提供违规依据,依法进行打击。

房产局:负责落实房地产开发商所有的`费用及时到位,补办相关手续。

行政执法局:对已批项目没有按规划要求超面积建设的,没有完善手续的项目进行全面停工,负责计算罚款明细,并督促罚款足额征缴入库,对严重违反规划的违章建筑进行强制折除。

规划局:对已批项目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对违反规划情况提出处置方案,并督促落实。

电力局、自来水公司、电力稽查大队:对没有完善手续的工程不予立户,对在建且确认为违章建筑的工程予以停电停水。

龙阳镇:协助相关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和稳定工作,督促各种费用追缴到位,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违章建筑进行处置。

7.小流域污染治理综合规划方法探讨 篇七

1 小流域水污染的特性

1.1 自然特性

小流域是自然区域的一种类型, 流域内的各自然要素也是相互联系着的, 如地区之间的相互影响, 上下游, 左右岸之间的紧密联系[1]。小流域区域内的自然要素虽然是相互联系的, 但是流域的自然特性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比如水的质量、水流经过地区的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这些不同的自然条件都将会决定着小流域的水资源的自净能力和水资源的容量, 小流域的污染现象就要远远的低于径流量较大的流域, 更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危害。

1.2 经济特性

从古到今, 水资源的流域都决定着人类的生存, 无论是古时候的逐水草而居, 还是如今工厂傍河流的而建, 都是离不开水资源。由此可见, 水资源的流域特性决定了生产力的分布情况, 是重要的经济区域。同时, 不同的生产力对小流域的自然特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小流域水资源的污染。现如今小流域水资源的污染一般都是来自工厂污水的排放和污染, 所以小流域中经济的发展也会为水资源带来严重的污染。

1.3 人文特性

小流域污染的综合治理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 不同流域的文明则代表着不同的文化现象, 而这些文化现象大部分都与小流域区域内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关联, 如小流域区域内水上的运输能力等[2]。在许多的小流域区域内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很好的保护, 最大程度上是取决于人们的文化.不同流域内人们文化以及素质的高低, 对小流域水资源的污染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2 小流域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方法

2.1 建立行政管理部门

面对水资源污染现象越来越严重, 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应的国家级以及区域级的行政管理部门。其中国家级的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对全国范围内的水污染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 并确定水资源污染的管理目标和原则, 而区域级国家行政部门主要是对地方以及区域内的水资源污染进行控制和管理, 将国家级行政管理部门制定的水资源污染治理的方针政策进行及时的执行和落实, 从而降低水资源的污染。因此, 我国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相对应的行政管理部门, 加强小流域水资源污染的控制和管理, 从而减少小流域水资源的污染现象。

2.2 制定污水排放的标准

相关管理部门可以按照水域不同的用途和水资源污染的程度, 将水资源进行种类的划分, 并制定出水资源水质的标准以及污水排放的标准。一般情况下, 污水的排放标准以及水质的标准都是以浓度为单位的, 因此很多国家已经将污水的排放量作为计量单位, 将区域内排放污水的总量控制在小流域所能允许的范围内。因此, 我国小流域水资源污染控制和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污水排放的标准和确定水质的标准, 并制定严厉的惩罚制度, 对于污水排放量没有按照水质标准要求排放的单位进行严惩和罚款, 从而规范工厂的污水排放量, 对小流域水资源的水质进行有效地恢复, 并促进小流域水质的改善。

2.3 合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

相关管理部门对水体的自净能力进行合理的利用, 不仅是小流域水资源污染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而且还能够对小流域的污水进行最大程度的降低, 提高水资源的质量, 因此, 相关管理部门可以通过以下3个方法对水体的自净能力进行合理的利用。 (1) 引水冲污。引水冲污的方法主要是对小流域内的局部污染进行解决和处理, 是根据小流域水资源污染的现状所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如美国芝加哥历经长时间建设了一条人工运河, 将干净的水资源引入到污染的小流域内, 然后增加小流域的径流量, 从而促进水资源水质的改善。 (2) 人工增氧。在污染严重的小流域中安装大量的增氧设备, 然后再枯水期起动增氧设备, 利用增氧设备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使得大量的鱼类在水中生存, 从而辅助小流域水资源水质的改善。 (3) 疏通河道。小流域河流中的泥巴在水资源流淌的过程中不仅会重返到水中, 而且在重返的过程中还会为水资源带来严重的污染, 因此小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部门可以对区域内河底的泥巴进行疏通, 将河底的泥巴完全的清除, 从而促进水质的改善, 提高水资源的质量。

3 结语

综上所述, 小流域污染治理的相关部门加强水资源污染的治理不仅可以对小流域水资源的水质进行有效的改善, 还可以为人们的生存提供安全的环境。因此, 在污水治理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必须要根据污染的实际情况, 采取科学合理的污水治理措施, 对水质进行有效的改善, 降低水资源的污染,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刚.小流域污染治理综合规划方法与模式研究[J].环境工程, 2006 (学位年度) :1-61.

8.浅谈土地治理项目的规划设计 篇八

关键词 农业综合开发 土地治理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是搞好项目建设的基础,是项目实施的一个重要阶段之一。科学的规划靠的又是高标准的规划设计,东宝区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以来,以项目库为触手,坚持规划设计是项目建设的源头,是项目建设的基点。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其项目建设内容涉及水利、农业、农机、林业、科技等方面,但国家没有同意的设计标准和专门的农业综合开发设计规范,又面临着投资标准低、建设任务重、施工工期短等因素的制约,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确保项目建设质量标准,就要求我们统筹规划,坚持科学合理与项目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规划相统一的设计理念,使规划设计符合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划,符合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需求,符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需要。

二、突出重点,解决制约项目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是项目规划的核心

中低产田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干旱缺水、水土流失、热量不足、土壤瘠薄多种原因。对东宝区而言,旱能灌是改造中低产田的重中之重,是确定项目区立项的重要条件,首先要考察水源情况,再进行水资源平衡分析、计算,保证有足够的水资源满足改造后的中低产田灌溉和项目区用水,否则,其他条件再好也不能立项。只有真正找准项目制约因素,才能确定项目建设,真实地体现项目建设目标。

三、群众意见是做好项目规划的前提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是为农民、农业、农村服务的,必须积极认真地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充分基建认真地听取项目区群众意见,充分尊重项目区群众意愿。因为只有他们才最了解自己通过项目建设需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我们邀请项目区的村干部、村民代表进行座谈,发表各自的建议,所谈的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项目的总体布局、今后农业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项目区的范围、群众投工投劳及项目实施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灌溉水源、灌溉渠道、机耕道路、桥涵闸等配套设施。并且提出树立项目建设必须适应新时期农业发展的需要,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农田要求,对原来农田的不合理布局坚决打破,结合水源、渠道、道路、林带等要求,进行全面系统规划。

四、以人为本是搞好规划设计的集中体现

我们在项目规划时按人性化的思路设计,把方便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结合起来,以人为本,在利民的同时做好便民。在符合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为农户带来更多的方便,也不会增加我们建设成本。对渠道,为方便农民劳作,即使是田间渠,也铺设了小型涵管桥;对节制闸,我们设计防盗拉杆;对机耕路、路桥进行合理布局,做到既不过多、过杂,又要方便群众出行,这些人性化的设计,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当然我们也不排除因为工程建设暂时触及了极少数农户的现实利益,但只要我们真正地走群众路线,项目区的绝大多数农户是能理解、支持、欢迎我们项目工程建设的。所以我们在规划设计时考虑得更仔细、更周到一些,使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五、细致合理是项目实施的重要保证

农业综合开发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由于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与施工设计工作量大,时间又往往很紧,如果对前期的塔勘、论证、规划、工程设计等工作深度不够,直接导致项目实施后工程的临时调整,单项工程设计的变更及工程量增减等情况出现,使实际施工与原有规划设计出现较大的变动,造成项目的资金进度和质量控制较为被动,所以项目前期工作一定要细。

上一篇:机关党建经验下一篇:警务文化建设方案